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2024-05-10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精选12篇)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1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的传染病, 现在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 (HBV) , 在这20亿人中有至少3.5亿人成为慢性HBV携带者, 全世界每年大约会有10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脏疾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 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人中会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恶化为肝癌, 每年都会有众多患者死于慢性乙肝及其并发症。慢性乙肝病毒会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由母亲传递给婴儿, 并且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 会慢慢恶化成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慢性乙肝病毒复制的速度越快, 病毒载体的数量越多, 患者的病变程度就会越严重。因此, 想要治疗慢性乙肝及其并发症, 就要从治疗病毒上入手, 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减少病毒载体的数量, 阻碍病情恶化, 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

1 抗病毒治疗和慢性乙肝的概念

1.1 抗病毒治疗的概念

病毒 (virus) 是由一个核酸分子 (DNA或RNA) 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病毒感染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伴有发热、咳嗽等全身毒性症状和病毒的寄主以及侵袭组织器官, 导致炎症损伤进而引起局部的症状 (腹泻、皮疹、肝脏功能损伤等) 。病毒的感染类型主要有两种, 多数是隐性感染, 少数是显性感染, 其次是人工被动免疫, 如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等。抑制病毒复制, 减少病毒载体的数量。

1.2 慢性乙肝

慢性乙肝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 (HBV) 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 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在世界各地流行, 主要侵犯的对象是儿童或者青壮年, 少数患者能够转化成为肝硬化或者肝癌。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严重威胁, 并且已经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疾病, 是我国目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性非常严重的疾病。其没有固定的流行期, 四季都可发病, 但大多属于散发。近些年乙肝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2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中取得的进步

2.1 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

作用在病毒逆转寻梅的核苷 (酸) 类似物, 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 具有作用强、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由于病毒难以彻底清除, 需要长期用药, 但长期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着发生耐药突变的可能性, 并且耐药率逐年升高。总的来说, 患者血清的HBV-DNA在经核苷 (酸) 的类似物治疗后其水平有着明显下降, 有的患者甚至可降到检测范围之下 (PCR法) , 丙氨酸转氨酶 (ALT) 的水平下降并复常, 出现了HBe Ag阴转或者血清转换的HBe Ag阳性的一些患者, 肝组织学炎症和纤维化指数有很大改善。长期的治疗与耐药的突变监测对于成功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 拉米夫定治疗

利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一般在经过2周~4周的治疗后, 血清HBV-DNA的水平能够降到杂交方法检测的水平之下, 在经拉米夫定治疗后ALT水平下降或复常的患者多伴随肝组织学改善。

3 现阶段我国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的不规范治疗

目前我国对于乙肝患者的不规范治疗情况大量存在, 比如:对不应该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对于那些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却不进行抗病毒治疗, 给患者随意换药、不合理用药、没有钱就给停药。更有甚者, 有些医生把抗病毒的西药加入中药中冒充抗病毒中药, 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使得患者对于治愈疾病逐渐失去了信心。对于这些不合理的行为, 需要政府部门和医院出台相应的规范和管理制度, 在规范制度方面充分保障慢性乙肝患者的利益。

3.2 药费贵, 很多低收入的患者难以承受

众所周知, 抗病毒治疗的药物费用较贵, 但是我国的大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偏低, 并且现在的医保支付水平有限。所以大部分患者采用的是低效药物, 这些药物的效果差, 为慢性乙肝患者以后的治疗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3.3 部分医生的医术不高和素质低下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误区在于很多医生和患者不重视抗病毒治疗, 由于许多HBV携带者可以保持终生不发病, 这种认识让一些医术不够高超的医生错误地认为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无关紧要的。从科学的角度考虑, 虽然有些HBV携带者可以保持终生不发病, 但其对人体的损害常常呈渐进性发展, 大约会有70%的HBV携带者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 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并无明显症状。对于HBV携带者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该进行肝活检以明确肝脏的炎症程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医生为了清除乙肝病毒, 常常会盲目联合多种抗乙肝病毒药物, 其在多数情况下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4 对于我国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建议

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学习, 坚决打击非法医生, 保障患者的利益。政府药物主管部门用行政手段把相关药物价格强制降到医保和患者能够承受的水平, 加强对国产具有相同疗效的同类药物的支持力度, 使得消费者能够承受得起。国家要加强宣传力度, 普及医学知识, 使得国民对于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国家应该适当支持一部分国有医药企业, 培养相关方面的高科技人才, 为我国的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贡献力量。

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关乎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 关乎一个家庭的和谐安康, 今后我国应进一步研制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 将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深入研究探讨。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可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全球约有3.6亿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HBV相关的肝脏疾病。我国属于感染的高发区,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例。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HBV根据DNA差异可分为A、B、C、D、E、F、G、H八种类型,不同型别在流行特征,致病性,对药物治疗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我国以B型和C型为主,感染HBV基因型B的患者发生肝纤维化及肝细胞癌的平均年龄要比感染HBV基因型C的患者的年龄大。

通过分型检测,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及突变发生率情况。研究表明,与HBV-B型相比,C型复制较活跃,不易发生HBeAg血清转换;HBV-B型易产生前C区突变,C型核心启动子区变异发生率更高,与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高危指标之一。同时,HBV-B、C型患者易产生拉米夫定耐药突变,通过分型检测,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有针对性进行临床治疗,更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乙肝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HBV感染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由于干扰素需要反复注射,且副作用较多,近年来,核苷(酸)类似物(NA)已成为抗HBV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NA因其抑制病毒复制能力强、使用方便、耐受性好且疗效确切,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肝病患者,是长期治疗的合理选择。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往往会出现病毒耐药株,从而需要监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型,指导临床用药。

乙肝病毒产生耐药的机理是什么?

HBV对某种药物的耐药性一般是指由HBV基因组上某些位点的变异导致这种药物对HBV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无作用。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原发性耐药变异:指药物作用靶位的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变异,导致变异病毒株对治疗药物的敏感度下降;

(2)继发性耐药变异(又称补偿性耐药变异):指由于原发性耐药变异病毒株复制能力下降,在原发性耐药变异的基础上,病毒株也可在其他位点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可部分恢复变异病毒的复制能力或可导致变异病毒对药物敏感度的进一步下降;

(3)基因型耐药:指检测到已在体外的表型分析研究中被证实与抗病毒药物耐药相关的HBV变异;(4)表型耐药:通过体外复制系统证实检测到的HBV变异会降低其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度。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组长约3.2kb,是部分双链环状DNA结构。HBV基因组含有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为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产物为含末端蛋白、间隔区、逆转录酶区和RNA酶H区4部分的HBV聚合酶。

HBV虽然属于DNA病毒,但其复制过程并非DNA—DNA的直接复制过程,而是经过前基因组RNA的中间过程,即DNA—RNA—DNA的复制过程。在前基因组RNA逆转录为负链DNA的过程中,HBV逆转录酶由于缺乏严格的校正机制,导致HBV复制过程中核苷酸错配率较高,发生变异的频率为每年(1.4~3.2)X105核苷酸替换/位点。HBV复制的这种过程和特点,决定了同一患者体内不同的HBV株基因序列之间也存在差别。

核苷(酸)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HBV聚合酶的逆转录酶区活性,阻止HBV复制过程中以HBV的前基因组RNA为模板逆转录生成新的病毒DNA,从而发挥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HBV前基因组RNA是以HBV的cccDNA为模板合成的,即NA的药效靶点在cccDNA的下游,所以NA不能直接清除已经存在的cccDNA。为了持续抑制HBV的复制,NA抗HBV治疗的疗程往往需要数年。但在长期应用某一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产生选择压力,野生株被抑制。生存下来的突变株占主导,此种药物便失去了疗效,从而导致耐药的发生。

HBV对NA的耐药分析

1.拉米夫定(LAM)

LAM属于L-构型核苷,是目前用于临床最广、时间最长的药物,其产生的耐药也是最多的。在LAM初次治疗时,1、2、3、4和5年YMDD突变的发生率约为23%、46%、55%、65%和7l%。LAM主要的耐药突变位点是rtM204V/I(YMDD变异),rtM204V变异通常与其补偿突变rtL180M联合出现,rtM204V/I株较野生株复制能力低,而rtL180M的出现使突变株HBV的复制接近野生株的水平圈。目前报道发现的与LAM相关的主要耐药突变有rtM204V、rtM204I和rtL180M,其他的突变位点有rtL80V/I、rtI169T、rtV173L、rtTI84S和rtQ215S这些突变通常以下面不同的组合方式出:(1)trM204I/V+rtIJ80M;(2)rtM204I:(3)rtM204V+rtL1810M+rtV173L;(4)rtM204I+rtI80I:(5)rtM204I/V4+rtQ215S±rtL180M:(6)rtM204V+rtL180M+rtV173L+rtl169T;(7)rtA181T:(8)rtM204I/V+rtT184S±rtL180M:(9)rtM204S+rtLl80M。这些HBV耐药突变株常以准种的形式存在,当使用LAM治疗后,突变株便可成为主要病毒侏。

LAM耐药的分子机制目前推断可能是rtM204位点参与形成了LAM与聚合酶的结合部位,rtM204位点发生突变后主要产生了两方面影响:(1)使dNTP结合位点甲基化,从而产生空间位阻降低了LAM与dNTP底物的亲和力;(2)降低使LAM三磷酸根结合到正在复制的病毒DNA的催化活性,这些原导因致rtM204位点突变株的复制力减低,且与LAM的结合力低于野生侏,从而降低了LAM的抗病毒作用。

2.恩曲他滨(FTC)

FTC属低耐药基因屏障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应密切关注其耐药情况。体内与体外研究均表明FTC耐药位点与LAM相同,即rtM204V/I ± rtL180 M变异,FTC治疗1年的基因型耐药发生率为13%~16%,但缺乏长期的耐药数据。

在开始FTC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治疗指征,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治疗史。免疫耐受期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除非需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首次出现ALT升高的CHB患者,应分析其可能的诱因,慎重开始抗病毒治疗。FTC治疗期间应督促患者规范服药、定期随访,尽可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如随访发现患者病毒学应答不佳或出现病毒学突破,应及时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依从性问题。排除依从性问题后,应及时进行HBV基因型耐药检测以明确FTC耐药情况,相应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对于FTC耐药挽救治疗证据尚不充分。参照LAM耐药挽救治疗情况,可考虑加用ADV或TDF抗病毒治疗,亦可考虑换用TDF抗病毒治疗。

3.阿德福韦酯(ADV)

ADV属于无环嘌呤类核苷酸类似物。与LAM相比,在使用ADV初次治疗时,1~5年基因耐药变异的概率分别为0%、3%、6%、18%、29%,耐药发生的时间和机率都远低于LAM。然而,在已产生了LAM耐药的患者中,单独改用ADV治疗1年和2年,基因耐药变异率分别升高为6.4%和25.4%,ADV联合LAM治疗可降低耐药突变发生率,对于产生LAM耐药的患者,加用ADV为首选。

与LAM单点突变不同,ADV相关的耐药突变多为多点突变,目前得到学界公认的主要耐药位点有rtA181T、rtA181V和rtN236T,组合方式主要有四种:(1)rtA181V;(2)rtN236T;(3)rtAl81V+rtN236T;(4)rtA181T+rtN236T。另外rtA181T突变也在长期使用LAM患者的HBV基因中检测到,但是,该突变并未合并rtM204I/V的突变。有认为这是因为rtAl81V/T突变能改变rtM204密码子的位置,导致一个间接的催化位点空间位阻,从而使LAM的敏感性下降。有进一步研究表明A181V/T突变株对LAM、LdT和ETV的敏感性都下降,但对TDF仍然敏感。4.恩替卡韦(ETV)

ETV是一种脱氧嘌呤核苷酸类似物,ETV对初治患者很少发生耐药,1-5年的累积耐药发生率分别为0.2%、0.5%、1.2%、1.2%与1.2%。但对原有LAM耐药的患者,改用ETV,治疗1-5年后的临床耐药率分别为6%~7%、15%~16%、36%、46%和51%。因此,ETV在LAM失效患者中的耐药发生率明显增加,产生LAM耐药的患者不推荐首选ETV。这是因为ETV的耐药变异需要在rtM204+rtL180位突变的基础上,再联合rtT184、rtS202、rtM250和rtI169位点上一个或多个的氨基酸突变。

其耐药变异主要有两种模式:(1)rtM250v+rtIl69T+M204v+L18OM;(2)rtT184G+rtS202I+rtM204V+rtL180M。有体外试验证实,rtM250位点突变可引起ETV的敏感性下降,单独rtI169位点的突变对ETV只低度耐药,但rtI169联合rtM250位点突变则可阻止DNA链延伸,从而降低ETV敏感性;rtT184和rtS202位点的突变可以改变YMDD附近的核苷酸聚合酶结合袋的几何构像,影响C区的两个催化性天门冬氨酸残基的编码,从而导致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ETV需多个位点的突变才能出现耐药,表明它的高基因屏障。由于ETV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及低耐药性,被推荐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线用药。

5.替比夫定(LdT)

LdT与LAM同属于L-构型核苷,与LAM耐药基序相似,都发生在YMDD区,但其耐药发生率低于LAM,对初治患者的第l与第2年累积耐药发生率分别为4%与22%。而且LdT出现的耐药突变位点仅有rtM204I,尚未发现rtM204V变异。原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可能与其抗病毒复制的高效能有关。也有文献报道LdT相关的耐药突变还可发生在rtL80、rtL180、rtL181、rtL229等位点,其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6.替诺福韦(TDF)

TDF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国外已批准该药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成人的慢性乙型肝炎。在Ⅲ期临床实验中,替诺福韦治疗2年以上还未被证实有基因型耐药发生,但是此临床实验在治疗72周时对血清仍能检测到病毒者都增加使用了恩曲他滨,所以不能确定72周后单一使用替诺福韦治疗的耐药发生率。有报道称rtA194T变异与TDF耐药相关,能够改变DNA模板与dNTP底物的结合位点,从而影响DNA合成。体外实验发现,rtA181/T或rtN236T突变的ADV耐药株对TDF的敏感性下降34倍;若此位点与rtL180M+rtM204V联合出现,则能增加TDF半数抑制浓度10倍以上。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1)在初始治疗前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感染耐药突变株,可以帮助选择初治药物;

(2)在治疗过程中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基因型耐药,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病毒反弹;

(3)耐药发生后检测,可根据耐药情况及时换药加药或更改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可以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和分型检测项目有哪些?

1.2.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DNA浓度(被称为乙肝病毒载量)。这项检测用于监测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水平,从而衡量病人的受感染情况以及监测治疗情况。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与六种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核苷(酸)类药物相关的11个耐药位点的基因变异情况。

3.检测乙型肝炎病毒A、B、C、D、E、F、G、H八种基因型。

HBV耐药检测建议

    在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前,先做一次耐药检测,以确定用药种类 在治疗的最初两年,对于轻微肝病患者,推荐每6个月检测一次 两年后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因为这个时候耐药出现的可能性更高

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来说,耐药的后果会迅速表现出来,并可能威胁生命,因此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

检测的技术

1.即时定量PCR检测: 用于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DNA水平。

可以使用的试剂盒:GeneProof Hepatitis B Virus(HBV)PCR Kit

2.HBV基因分型检测

采用测序法,对HBV基因S区进行扩增及测序,获得病毒的型别信息。

3.HBV耐药基因检测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的研讨 篇3

3、利巴韦林前体药物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单独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几乎无效,但与干扰素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抗病毒疗效,溶血性贫血是其主要不良反应。Taribavirin是利巴韦林的前体,可在肝内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利巴韦林,因此可增加肝内药物的浓度。两项大型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也显示,Peg IFN联合固定剂量taribavirin治疗组疗效逊于相应Peg IFN 联合按体重给予的利巴韦林治疗组[4-5]。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发现,接受较高剂量taribavirin的患者,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与利巴韦林组相仿 。Lawitz等 近期进行了一项随机、开放的Ⅱb期临床研究,比较按体重给与taribavirin(20,25,30 mg/kg)以及利巴韦林800-1400 mg/d联合Peg IFN治疗基因I型初治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24周的中期研究结果显示,应用taribavirin 30 mg/kg以下剂量可能会大大降低贫血发生率,而疗效也更理想。Taribavirin由于疗效较好、副作用较低,在未来将可能替代利巴韦林成为治疗丙型肝炎的重要药物。

4、蛋白酶抑制剂Peg IFN对抗HCV的临床疗效(SVR)仅达50%,HCV基因1型的患者疗效更低,其SVR估计仅为30%一40%.因此有必要寻求更有效的药物治疗,尤其是给Peg IFN治疗失败或无应答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已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研究的焦点在HCV关键酶的抑制上,如NS3蛋白酶和NS5B多聚酶抑制剂,2种蛋白酶抑制剂Telaprevir(VX-950,Vertex) 与Boceprevir(SCH 503034.Scheringlough)和3种多聚酶抑制剂Valopicitabine(NM283,Ideuix)、R1616(Ruche)和HCV-796(Viropharma)。目前已进展到晚期临床试验,其中Telaprevir进展最快[6]。

Telaprevir为HCV蛋白酶特异抑制剂,是根据HCV分子结构进行推理性药物设计的一种分子。Telaprevir是一种仿肽类药物,模仿被病毒蛋白酶剪切的HCV多肽,这个步骤是HCV复制所必需的。Telaprevir带有亲电子的丝氨酸捕获结构,可与蛋白酶中具有催化作用的丝氨酸残基形成共价键,从而抑制其活性。Zeuzem等[7]完成了一项大样本、随机、多中心、安慰剂对照Ⅱb期HCV基因1型初治患者的临床研究,当Peg IFN、利巴韦林与telaprevir三联治疗l2周后,再停用telaprevir,不论是否后续使用Peg IFN加利巴韦林巩固治疗,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在60% 以上,显著高于48周Peg IFN加利巴韦林治疗组(46%)和12周Peg IFN加Telaprevir治疗组(36%)。结果表明,telaprevir具有显著抑制HCV复制的能力。telaprevir对HCV具有特异靶向作用,可能代表丙型肝炎治疗的新时代。

5、治疗性疫苗治疗性疫苗研发是HCV免疫治疗中最受关注的领域。15%-25%的HCV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提示病毒清除与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关,因此有望实现免疫重建。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无论是预防性还是治疗性疫苗都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不过疫苗治疗HCV已不再是一种假设,治疗性疫苗用于慢性HCV感染大有前景。现阶段正进行临床试验的治疗性疫苗有InnoVac-C,IC-41,ChronVaec-C等。InnoVac-C是重组GPE1疫苗,在健康人群和慢性感染患者体内均能诱导E1,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反应。在35例Ⅱ期临床试验中,大部分受试治疗者的状况较稳定且纤维化得到一定改善,但未能观察到体内HCV RNA水平的降低。IC-41是一种多肽疫苗,在健康人群和感染慢性化患者体内均能引发细胞免疫。针对IC-41的50例慢性HCV感染基因1型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疫苗治疗者均能使HCV RNA少量降低;疫苗剂量增大时,病毒载量降低更明显。InnoVac-C是DNA疫苗,能增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正在进行的通过EP导入InnoVac—C疫苗的Ⅱ期临床观察,研究对象是12例未经治疗的基因1型、病毒载量较低的HCV慢性感染者,从低剂量组中观察到疫苗安全、可靠。

6、中藥与中药制剂中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作用,如五味子类、甘草酸类、山豆根类、垂盆草、齐墩果酸等。五味子类包括五味子、联苯双酯、双环醇以及苦参素等,具有明显降低血清ALT、减轻肝脏病损伤、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对于改善症状、减轻病情有一定的帮助。艾黎 [8]将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Peg IFNα180ug、肌肉注射、1次/周,利巴韦林片口服0.3 g、每日3次,苦参素注射液1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除不加苦参素外Ⅱ组与I组相同,疗程均为24周,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症状、体征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表明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和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苦参素具有保肝降酶、抗癌、升高白细胞、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有研究表明,苦参素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具有对抗作用,且有升高细胞、血小板、白蛋白的作用,并可减少腔道出血、全身感染、顽固性腹腔积液、感染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将干扰素与苦参素联合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协同治疗的作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改善了慢性丙型肝炎的预后,但问题仍未完全得以解决。Taribavifin由于疗效较好、副作用较低,未来将可能替代利巴韦林成为治疗丙型肝炎的重要药物。蛋白酶抑制剂或聚合酶抑制剂类单独应用,容易产生耐药。HCV特异性靶向抗病毒类药物在给药次数、使用剂量、不良反应、联合方式等方面仍有待研究。针对HCV新靶位的药物,如NS5A蛋白酶抑制剂BMS 790052 也处于研发中。因此,将来会有更多的药物可供临床选择,以期获得更满意的抗病毒疗效。参考文献[1]Perez-Olmeda M,Nunez M,Romero M, et a1.Pegylated IFN-alpha2b plus ribavirin as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AIDS,2003,17:1023—1028.[2]Buti M,Medina M,Casado MA,et a1.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peginterferon alfa-2b plus ribavi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na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3,17:687—694.[3]Pockros P.J,Reindollar R,McHutchinson J,et a1.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daily infergen plus ribavirin in the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篇4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干扰素,核苷类似物

研究证实, HBV持续复制是导致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抗HBV治疗已成为控制疾病进展, 减少传染源,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公认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和核苷 (酸) 类似物两大类。

1 α干扰素 (INF-α)

临床实践表明, INF-α不仅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在免疫调节中也发挥重要的功效。其机制一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通过激活IFN受体, 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效应蛋白;二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而抑制病毒的复制[1]。此外, IFN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作用[2]。IFN制剂有多种, 包括重组IFN-α2a (商品名罗荛素) ;重组IFN-α2b (商品名甘乐能) ;重组IFN-α1b (商品名赛诺金) ;重组复合IFN-α2b (商品名干复津) ;聚乙二醇IFN-α2a (商品名Pegasys) ;聚乙二醇IFN-α2b (商品名Peg Intron) 。

IFN口服不吸收, 临床采用深皮下或肌内注射, 吸收良好, 生物利用度为90%以上。IFN不易进入脑脊液, 仅少量由尿排出。

患者的选择: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 HBV DNA阳性 (点杂交法阳性或定量法>105copy/ml) , ALT≥2×ULN (正常值上限) , <10×ULN, 胆红素<25umol/L。 (2) HBeAg阴性, 抗HBe阳性, HBV DNA阳性患者, 可能为前C区变异, 疗效差, 易复发, 可用Peg-IFN提高疗效。 (3) 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 ALT正常, 疗效差, 不宜应用。 (4) HBeAg阳性, HBV DNA阳性, ALT增高者, 代偿期肝硬化, 必要时可考虑, 但需慎用, 不良反应大, 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5) 失代偿期肝硬化禁用。对符合条件的初治患者, 应首选干扰素, 干扰素失败或无条件者选择核苷类药物。

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有流感样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关节酸痛等, 多见于用药初期, 以后可有乏力、纳差、体重减轻、肌肉酸痛、恶心、脱发、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长期应用可引起精神激动、忧郁、失眠、嗜睡、甲状腺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病等。对IFN过敏, 器质性精神病, 有明显神经和主要脏器疾病者, 骨髓抑制 (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 贫血) , 未控制糖尿病, 失代偿期肝硬化禁用。

2 核苷类似物类

核苷 (酸) 类似物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 在临床使用的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 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明显地改善了肝功能和肝组织炎症、坏死。

2.1 拉米夫定 (LAM)

LAM是胞嘧啶核苷类似物,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80-85%, 进入肝细胞后, 磷酸化形成三磷酸LAM, 与去氧胞苷三磷酸 (actp) 竞争整合入HBVDNA链, 导致链的终止和病毒复制, 治疗剂量下, 对机体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任何影响, 对线粒体DNA的合成也无抑制作用, 具有极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大量临床实践表明, LAM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肝移植, 以及HBV相关性肾炎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3]。但对其细胞核内ccc DNA无作用, 停药后, 核内ccc DNA又继续复制, 因而需要长期治疗。

患者的选择: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 不论HBeAg阳性或阴性, HBV DNA阳性 (或>105copy/ml) , 年龄>12岁, 体重>33kg, 治疗前1个月至少1-2次ALT>2×ULN。 (2) 非活动性慢性病毒携带者, HBsAg阳性患者, 即使HBeAg和 (或) HBV DNA阳性, ALT正常者, 不宜治疗。应定期随访观察。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如ALT在1-2×ULN之间最好作肝活检, 组织学有明显坏死和炎症则治疗效果好。 (4) 失代偿期肝硬化准备做肝移植的患者, 应在术前4-6周开始使用拉米夫定。

LAM的不良反应较轻, 常见的有上腹不适、头晕、乏力、口干、罕有皮疹, 少数患者可有血小板减少, 磷酸肌酸激酶增高, 一般不需停药。对核苷类药物有过敏者, 孕妇及哺乳妇女禁忌。肌酐清除率低于50ml/min应减量。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复燃。

LAM是目前公认有效, 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抗乙肝病毒核苷类似物的药物, 但长期使用能诱导HBV P基因产生变异, 从而使其失效。该变异是多位点的, 其中以YMDD变异最为重要。文献报道[4], 临床应用1、2、3、4年后, HBV变异率分别为14%、38%、49%、66%而严重制约其长期使用。ADV是对LAM耐药患者补救治疗的有效药物。2007年美国肝病学会 (AA SLD) 最新的乙型肝炎建议中指出, 对于LAM耐药患者, 在继续使用LAM的基础上, 加用ADV更优于单用ADV。

2.2 阿得福韦酯 (ADV)

ADV是腺嘌呤腺苷类似物,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0%, 其二磷酸盐和机体内脱氧三磷酸腺苷 (dATP) 竞争与HBV-DNA结合而抑制HBV聚合酶的活性。文献报道ADV抗HBV治疗, 其疗效在应用1、2、3年, 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8%、45%和56%, 而3年耐药发生率为0、3%和5.9%[5]。此外, 更多的研究则侧重于LAM引起的YMDD变异株的治疗, 也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ADV适用于HBsAg和HBV DNA阳性、ALT增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特别是对LAM耐药患者。与LAM相比, ADV耐药率低和出现耐药的时间晚是最突出的优势。ADV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痛、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4%可出现血清肌酐轻度上升 (>0.3ml/min) 。对核苷类药物过敏者, 骨髓抑制者, 不合作或依从性不良的患者禁用。停药可致严重的病情反跳。对有肾脏病患者应严密监测可能的肾毒性。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HBV对ADV的耐药率也逐渐增加, 但与LAM相比, ADV的抗病毒作用稍弱, 起作用较慢, HBV对ADV的耐药率也降低。与初治患者相比, LAM治疗失败再用ADV治疗较易发生ADV耐药。最新修定的《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 (CHB) 治疗指南》 (简称2008指南) 对ADV耐药的处理意见是, 从未应用过LAM治疗的患者如对ADV耐药, 则加用或换用LAM、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

2.3 恩替卡韦 (ETV)

ETV是鸟嘌呤类似物, 能较强抑制HBV-DNA的多聚酶, 作用于HBV复制的起始部和链的延长。生物利用度为99%, 对肝脏重度损伤的患者无需调节剂量, 抑制HBV-DNA优于LAM和ADV。对LAM产生的变异株也同样有效。对应用ETV初治患者, 2年耐药发生率为0, 但治疗LAM耐药患者, 其2年耐药率为9%。长期治疗应注意有无诱发肿瘤。

2.4 替比夫定 (LdT)

LdT是一种新型的β左旋胸腺嘧啶类似物, 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优于LAM, 耐药基因突变率也低于LAM。对人类DNA多聚酶无影响, 对哺乳动物无细胞毒反应, 故耐受良好。该药2007年4月在我国正式上市, 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6]: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型肝炎病毒,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延缓和阻止疾病的进展,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正确使用某种抗病毒药是疗效成败的关键。只要有适应证, 且条件允许, 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陈公英, 陈智, 任苏平, 等.乙型肝炎病毒对干扰素-α受体表达及其信号通路影响.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 (4) :250-254.

[2]姚光弼主编《.临床肝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881-884.

[3]Quan DJ, Peters MG.Antiviral therapy:nucleotide and nucleoside analogs.ClinLiver, 2004, 8:351-358.

[4]姚光弼, 王宝恩, 崔振宇, 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三年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 2003, 42 (6) :382-387.

[5]Hadziyannis SJ, Tassopoulos NC, Heathcote EJ, et al.Long-term therapy withadefovir dipivoxil for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N Engl J Med, 2005, 352:800-807.

病毒性肝炎病因 篇5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也不尽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并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脏的炎症主要有HEV直接致细胞病变,而在病毒清除期肝细胞的病变主要由HEV诱导的免疫反应引起。

传播途径(20%):

一般在发达国家以散发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流行为主。自1980年后中国新疆地区曾有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报告,约占急性散发性肝炎10%,至少已有6个省市自治区曾报告发生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

传染源(20%):

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6

13003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医科

摘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耐受期中西医治疗观点、方法及利弊,还指出治疗慢性乙肝方面的几种新模式。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耐受 中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现状

在历代的文献中, 有许多关于治肝的记载[1],如黄帝内经所说的治肝三大法(即甘缓、辛散、酸敛)、清代医家李冠仙的治肝十法,以及清代医家王旭高治肝三十法,都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由此看出中医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治肝理论及方法。

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根据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和病位,针对不同的病情,大体拟定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滋补肝肾、益气健脾、健脾化湿、滋阴柔肝等。

清热解毒法本法适用于慢性乙肝体质好、无明显不适者,或有舌红口干、苔薄黄等症者。常用药物如双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公英、白花蛇舌草、野菊花、半枝莲等。

疏肝理气法治疗的适应症两胁肋部胀痛,走窜不定,善长叹息表现者。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若气滞及血,胁痛重者,加川楝子、郁金、青皮以增强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益气健脾法本法适用于体质较弱,或者食欲较差、全身无力、腹胀或倦怠表现者。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茯苓、莲子肉、桂圆、山药等。

中药的安全性: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部分中药对机体或肝脏有一定毒性作用,如黄药子、雷公藤、马兜铃、千里光等,在引起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中,中草药占有不少的比例,因此应用中草药治疗慢性肝病时,要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中医药治疗乙肝的优势:①西医认为肝功能正常的,但还有症状的患者或治疗失败的乙肝患者,如免疫耐受期的病毒携带者,抗病毒药治疗失败者。②多靶位的作用,包括改善症状、肝功能,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阻斷和逆转肝纤维化以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整体调整机体。③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④医疗费用相对较低。

西医治疗现状

现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已被美国FDA批准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此外,替比夫定即将上市。但核苷类似物在治疗过程中或停药后,随之会出现病情反弹及药物长期使用产生病毒变异及对耐药性是最令人困扰的问题。

目前对于ALT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观点基本是一致的,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但对于HBV DNA阳性,ALT持续正常的HBV携带者现大多数防治肝炎活动,治疗观点不一致。

一些观点不推荐给予抗病毒治疗,因为[2]:①此时HBV常不引起肝功能明显异常;②宿主对HBV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对IFN应答很差,难以有效获得病毒抑制和HBeAg/-HBe血清学转换;③核苷类药物难以彻底清除HBV,长期治疗反有可能致耐药和激发肝损;④HBV与人体达成一种“和平共处”的状态,类似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是与病毒完全抑制相反的一种“理想状态”;⑤《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并不建议此类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当前医药发展的条件尚无可靠的手段能在不引起耐药及病情反弹的前提下充分抑制或根除HBV。

Dieterich持与上述相反的观点,侧重于预防HCC,倾向于给予抗病毒治疗。还有资料显示,HBV DNA水平越高,即使AL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发生HCC的危险性也越大。

应对母婴垂直传播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是:在其怀孕第7、8、9月各注射1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母体孕期应用HBIG可降低胎儿HBV感染率[3]。婴儿在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100~200IU,第2周再注射1针,2~4周后开始注射乙肝疫苗1针,此后1个月和6个月时再注射乙肝疫苗第2、3针。据临床资料显示,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如果在其出生后立即注射1针HBIG,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保护率可达85%~95%[4]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几种新模式:①高通量的乙肝病毒基因突变检测体系、高效能的体细胞疗法体系、可视化的生物芯片疗效评估体系近日在临床上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肝病治疗策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是一种全新的乙肝治疗模式。必将给乙肝的治疗带来一次革命性进步。②我国自主研制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现完成了一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疫苗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能够使人体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能够在部分临床试验中激发特异性细胞免疫和非细胞免疫途径,降低HBV DNA 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可使HBeAg的血清含量明显降低部分转阴, 现在正在做二期临床试验,能否真正有效适合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还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伊常健.中西医结合研究肝病的三大目标.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6):322.

2 于金,乐成,候金林.关于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若干热点问题的讨论.肝脏,2006,11(4):227.

3 刘海英,马玉燕,崔保霞,等.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作用机理的研究.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2):128-130.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7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

目前,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 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毒药物治疗。现今被美国FDA所批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有普通干扰素IFN-a和长效干扰素、拉米夫定以及一些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1]。本文就核苷类抗病毒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所接收的98例慢性乙肝患者, 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 分析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解剖学指标以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男54例、女44例, 年龄18~52岁, 平均36.7岁, 平均病程4.9年。不同病例之间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等核苷类抗病毒治疗, 其中拉米夫定0.1g/qd;恩替卡韦0.5mg/qd;阿德福韦酯10mg/qd。同时给予患者非特异性保肝治疗。最后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所得数据用t检验, P<0.05代表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患者的肝功能ALT、AST以及TBIL各项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门静脉直径均有所下降, 与治疗前患者的各项指标其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对其血清病毒指标的影响不大。其中患者的肝功能ALT、AST以及TBIL指标在治疗48周后均有明显下降;肝纤维化指标中的HA、IV-C指标在治疗48周后下降明显;在治疗24周后门静脉直径的变化不大, 但是脾脏厚度却有明显减小, 在治疗48周后, 其门静脉直径和脾脏厚度有明显的减小;患者血清病毒指标在治疗后, HbeAgle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的变化均不明显。

3 讨论

通过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可知,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具有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解剖学病毒指标的作用, 但是对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改善作用却不够明显。有关资料中, 曾指出拉米夫定属于是逆转录酶抑制剂, 如果是HBe Ag阳性患者, 每天服用100mg治疗1a, 其HBeAg血清转换率即为22%。但是长期服用这种抗病毒药物, 容易出现耐药情况, 通常耐药患者的ALT和HBV-DNA水平都要高于没有发生耐药情况的患者, 但是要比治疗前的低[2]。如果是HbeAg阴性患者, 服用拉米夫定1a, 其病毒复制抑制率可达65%~90%, 在其连续服用12个月停药之后的复发率高达90%以上, 所以拉米夫定最主要的问题是耐药和复发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疗效, 目前这种药物已经不被作为是一线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还有就是阿德福韦酯主要作用是抗逆转录病毒、疱疹病毒以及嗜肝病毒, 因其与拉米夫定的耐药点不同, 且疗效比拉米夫定佳[3]。在对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过程中, 需积极、谨慎以及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 从而能够有效阻止肝癌的发生。通过实验证实如果是HBeAg阳性患者, 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之后, 其阴转率为12%, ALT复发率是48%, 组织学改善率为63%。据有关学者报道表明, 临床采用阿德福韦酯10mg/d, 治疗两个疗程, 未出现耐药的病例, 但是治疗5个疗程后有30%患者出现耐药的现象, 并且通过临床试验可以得知, 此药物能够引起剂量相关的可逆性肾小管损伤的现象。恩替卡韦的作用靶点为HBV-DNA聚合酶以及反转录酶。如果是HBe Ag患者, 不管是阳性还是阴性, 恩替卡韦的抑制病毒复制效果都要比拉米夫定好, 其生化和组织学反应率也更高一点, 并且采用恩替卡韦治疗2a之后, 也未有耐药患者的出现。这种抗病毒药物也是因为与拉米夫定的作用点不同, 所以对于一开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耐药患者以及YMDD变异患者仍具有治疗效果。另外, 最近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抗病毒药物, 其结构和变异位点均与拉米夫定有几分相似, 关于其疗效有待临床证实, 从而才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鑫.抗病毒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成本-效果评价[D].四川:四川大学, 2006.

[2]余燕青, 周权, 冯德云.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 21 (1) :23-28.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2月的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处方每月60张,共计720张,按照药品分类、用药频次、用药数量以及联合用药情况,使用Excel表进行统计、汇总。根据《新编药物学》[1](第16版)及药品说明书,采用药物的主要适应证剂量、临床用药习惯并结合药品说明书,确定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值);以药品的总使用量除以相应药品的DDD值求得该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并进行排序。

2 结果

随机抽取的720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处方中,按药品分类统计用药频次,其中,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使用人次最多。见表1。分别统计核苷类抗病毒药的用药频次、用药数量,并根据各品种的DDD值计算其DDDs,结果阿德福韦酯使用量最多,DDDs位居第1位。见表2。统计慢性乙型肝炎处方中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在436张核苷类处方中,单独用药375张,占86.01%;二联用药61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59张,干扰素+核苷类药物2张),占13.99%。见表3。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HB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以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改善肝功能以及抗肝纤维化在内的综合治疗为主。其中通过有效地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乙型肝炎远期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2,3]。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抗HBV药物有干扰素类和口服核苷类药物。干扰素类药物主要有α、β、γ干扰素以及长效的聚乙二醇干扰素[4,5,6]。核苷类药物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该类药物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同时伴有HBV-DNA阴转和ALT复常效果,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减少和防止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从结果表1可以看出,在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核苷类抗病毒药已成为抗HBV治疗的主要选择。分析认为,核苷类抗HBV药物作用确切,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门诊慢性乙肝患者长期使用。而干扰素类抗病毒药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患者耐受性差,且需要注射给药、冷藏保存,长期使用不方便。

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中,阿德福韦酯DDDs排序第1位,拉米夫定位居第2位,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拉米夫定是上市时间最早的核苷类抗HBV药物,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易导致YMDD变异。据报道,拉米夫定初治1~5年导致HBV的YMDD变异发生率分别为24%、38%、49%、67%、70%[8,9]。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阿德福韦酯能明显抑制耐拉米夫定HBV的复制,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患者有效[10]。而且近年来随着国产阿德福韦酯的上市,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减轻了患者长期治疗的成本,因此使用日趋广泛,是我院目前临床上使用量最大的核苷类药物。

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以单药使用为主,联合用药主要是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的联合,适用于拉米夫定导致的HBV变异而产生耐药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研究证实,联合应用2种以上核苷类药物或核苷类药物联合干扰素制剂,均可降低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耐药率[11,12,13]。随着核苷类药物的广泛临床应用,针对耐药基因突变和临床耐药的逐渐增多,抗HBV药物的联合应用也将日趋增多。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核苷类抗HBV药物已经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手段,其中阿德福韦酯是我院临床上最常用的核苷类药物,用药方案以单药抗病毒治疗为主,联合抗病毒治疗较少。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与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1年112月门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处方720张,按照药品分类、用药数量、用药频度(DDDs)以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720张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处方中,以抗HBV药物使用为主,其中,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处方使用率为60.56%,DDDs最高的是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方案以单独使用抗HBV药为主,占86.01%。结论 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以核苷类药物为主,最常用的抗HBV药物是阿德福韦酯,用药较为合理。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中男50例, 女为22例, 年龄在14~68岁。

1.2 α-干扰素的“诱导治疗”

所谓“诱导治疗”, 患者是在IFN-α开始治疗2周或1个月, 加大治疗剂量和每日注射1次, 使血清IFN-α维持较高和稳定的血浓度, 能有效的抑制血清HBV水平, 以后再改为隔日注射1次或每周注射3次的治疗[1]。通常开始用IFN-α500万单位, 每日1次, 皮下或肌内注射, 2周或1个月后, 改为300万~500万单位, 隔日1次或每周3次, 皮下或肌内注射。

1.3 α-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 流感样综合征:IFN治疗初期常见, 多在注射后2~4h出现, 表现为发热、寒战、乏力、肌痛、背痛及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一般治疗2~3次后逐渐减轻。一般勿需停药, 可于注射后2小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等解热镇痛剂, 或将注射安排在晚上。 (2) 骨髓抑制:部分病例可出现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1.5×109/L, 或血小板计数<40×109/L时需停药并密切观察, 并给予对症治疗, 待血象恢复正常后重新治疗。 (3)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失眠、兴奋、易怒等, 可给予对症处理, 出现抑郁或精神病时应停药。 (4) 少见不良反应:如癫痫、肾病综合征、问质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 应立即停药观察。 (5) 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综合征、血管炎综合征和1型糖尿病等, 停药后症状可缓解。亦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皮疹, 可对症处理;部分患者出现脱发, 不必停药。因此, 在应用IFN-α的过程中, 要严密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每2~4周检测血象、HBV和肝肾功能等[2]。疗程中出现ALT增高的患者, 提示干扰素诱导免疫系统攻击HBV, HBeAg阴转率较高, 一般无须停药。但若临床症状明显加重, 出现黄疸, 而且白蛋白减少和凝血酶原活力降低时, 应及时停药, 加强保肝治疗, 促进肝功能改善。

2 结果

经过我院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精心治疗, 72患者均在1个月到半年时间康复出院。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明显。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此外尚有免疫调节剂、中草药等方法可起到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近年来基因治疗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这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一些处理等。

干扰素抗体虽然天然或重组IFN-α都由IFN基因产物所衍生, 但在治疗中仍可产生IFN抗体, 抗体可在治疗的2~3个月后出现, 3~6个月出现率最高, 8~12个月后逐渐消失, 其中IgM是结合抗体, IgG是中和抗体, 结合抗体出现较早, 产生的频率和滴度均较高。中和抗体中和血清中的INFα, 可降低IFN的生物活性;结合抗体可改变所使用的IFN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的特性, 可能也有临床意义。抗体高滴度的患者治疗效应显著低于低滴度的患者, 而抗体出现前尚未获得治疗效应者继续治疗也难有效应。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过程和自然史取决于病毒复制周期和宿主免疫直答, 其病程一般可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残留期 (低复制或无复制期) 或终末肝病期, 但分期不能截然分开, 过程之间有交叉。其中免疫清除期是机体免疫系统和病毒反复相互作用。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持续进展, 因而也是最需接受治疗的重要时期。在免疫清除期, 可能发生肝炎发作, 且有时发生肝功能失代偿[3]。这些发作或病情加剧是HLA-Ⅰ类抗原限制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 介导的、针对表达HBV抗原肝细胞的细胞溶解的结果, 继之以细胞凋亡, 最终导致血清HBeAg转换成HBeAb。在该阶段可能最终出现HBeAg血清转化, 而血清转化一般可伴临床的缓解。尽管有时会由于重新表达HBeAg或发生前C区基因变异而导致再次发作。肝炎发作过程中, 肝小叶损害的严重程度、范围、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可决定HBV感染的后果和HBV是否被清除。因此, 清除病毒同时减轻或阻止肝损害是减缓或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发展的关键。

HBV持续存在及复制, 不能被人体免疫功能和治疗药物所清除, 导致肝脏病变持续发生及进展。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和关键之处应该是病原治疗, 也就是抗病毒治疗, 其基本治疗目标是清除或永久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降低致病性和传染性, 消除或减轻肝脏的炎症和坏死[2]。研究表明, 抗病毒疗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选择有适应证的治疗对象、把握恰当的治疗时机、针对病毒的不同变异林和基因型采用适当的治疗药物和方案、维持足够的疗程等, 同时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复杂而长期的课题。

当前乙型肝炎的治疗是以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为主, 免疫调节药物协同抗病毒作用, 并辅以保肝、控制炎症, 以及中医药调理的综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 诱导HBeAg血清转换, 实现血清ALT/AST正常化, 改善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改善肝脏组织学, 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3]。近年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众多, 且临床报道也甚多, 结果不一致, 甚至有相反的结论, 因此, 应遵照循证医学的要求, 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 才能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正确的临床指引。

摘要:目的 观察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9月住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中男50例, 女为22例, 年龄在14~68岁。患者是在IFN-α开始治疗2周或1个月, 加大治疗剂量和每日注射1次, 使血清IFN-α维持较高和稳定的血浓度, 能有效的抑制血清HBV水平, 以后再改为隔日注射1次或每周注射3次的治疗。通常开始用IFN-α500万单位, 每日1次, 皮下或肌内注射, 2周或1个月后, 改为300万~500万单位, 隔日1次或每周3次, 皮下或肌内注射。结果 经过我院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7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 诱导HBeAg血清转换, 实现血清ALT/AST正常化, 改善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改善肝脏组织学, 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月荣, 张涛, 张月萍.拉米夫定优化治疗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0, 26 (5) :519-521.

[2]吕卫红, 方鹏飞.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J].医药导报, 2006, 25 (5) :444-447.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10

1 影响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不良心理因素

临床中常有患者中断抗病毒药物的服用, 和以下心理因素有关: (1) 患者心理负担较重, 存在焦虑、畏惧等不良心理, 害怕将疾病传染给亲人、同事、朋友, 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交际,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疾病, 回避治疗[3]。 (2) 治疗费用高昂, 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价格高昂, 会给患者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 在疗效不明显时, 患者存在心急或怀疑治疗方案会停止服用药物[4]。 (3) 消极对待疾病, 当治疗一段时间后, 患者的发热、黄疸等临床表现可减轻, 且肝功能指标正常, 患者误以为慢性肝炎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不需要继续服用药物, 未能正确认识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性, 用药依从性降低[5]。 (4) 迷信偏方及小广告, 在服用一段时间抗病毒药物后, 由于病毒复制指数HBV-DNA数值较高, 需要较长用药时间 (一般2年以上) , 患者期望值过高, 疗效达不到预期, 患者会轻信周围人给予的指导, 服用一些偏方, 相信电视中的虚假广告, 停止原有抗病毒方案, 加重疾病进展[6]。

2 不良心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是身心疾患, 据李洪[7]报道,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发展中, 除了乙型肝炎病毒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外, 患者的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唐小云[8]研究发现, 血管紧张素Ⅱ及肾上腺素为心理相关性激素, 与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Ⅱ的升高会引起肝血流量的减少, 损伤肝细胞, 导致肝功能下降;另据龚忠惠[9]报道, 焦虑、抑郁状态与肝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可能为肝功能下降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也可能为两者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郑华[10]发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等不良状态时, 其细胞免疫功能会下降, 导致疾病的加重, 而疾病的加重会引起不良心理的恶化, 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健康对慢性乙型肝炎进展和预后的影响, 据Hui-Fang Hung等[11]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和预后与HBV的复制和患者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另据陶尊晓等[12]报道, 在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下, 会抑制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及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化的能力, 因而使患者抵抗感染的能力降低, 加重病情, 而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待疾病, 会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使机体保持最佳状态, 减慢疾病的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潘孟侠[13]通过对13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约有76%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 包括抑郁、焦虑、恐惧等, 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增高,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据耿丽等[14]报道,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存在缺乏安全感, 认为健康受到威胁, 疾病受到社会歧视等, 这些因素均会引起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出现。因而对慢性肝炎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极为重要。

3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

3.1 建立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和谐融洽医患关系的建立是给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前提, 首先应取得患者的信任, 对其患病应富有同情心, 可以直接与患者面对面交流, 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 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关注。详尽了解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 及时了解其病情发展, 利用护士本身丰富的专业知识耐心解答其关于疾病的问题, 对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情绪及认知变化及时了解, 多安慰、多疏导, 帮助患者处理因治疗及生活产生的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5]。

3.2 普及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医疗及心理健康知识

很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欠全面或片面,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对其普及相关知识尤为重要。向患者解释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指导患者恰当安排生活作息, 严禁烟酒, 适量运动, 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过度劳累, 使其保持乐观的情绪,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还要向患者讲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 不给予有效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但定期复查, 给予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会阻止慢性乙型肝进展, 使其对疾病治疗预期有较为正确的认识[16]。

3.3 消除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

首先应提供较为安静、温馨的治疗环境, 可以指导患者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可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关怀, 使其情绪稳定, 乐于接受治疗。Sporea等[17]通过给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认知疗法干预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减少治疗期间患者不良情绪发生, 认知疗法是通过与患者交谈, 发现患者存在不合理、不正确的信念和想法, 护理人员再通过解释、疏导、辨论等方法, 使患者获得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疾病认识, 消除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18]。

3.4 充分发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潜能

主要包括想象疗法、暗示疗法等, 据倪俊等[19]报道, 正性暗示可以使患者建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念和信心, 使患者内在潜能得以调动, 进而能够促进疾病尽快康复。而想象疗法通过向患者介绍具体美好的物质和画面, 在患者的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的形象, 因神经中枢与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抑制疾病的进展, 还能够使抗病毒药物的药效更好发挥[20,21]。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11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乙型病毒性肝炎做为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对人类的危害很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往往跟乙肝传播有关系,很多人感染了乙肝病毒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导致病毒长期存在于患者体内,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严重时将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近两成,其中部分人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肝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很有可能成为恶变,尤其严惩的是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孕妇,其中约四成可直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使婴儿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其中的一部分婴儿于成年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可见,病毒性肝炎对人民的健康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和危害极大,必须积极地进行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 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8岁;以青壮年居多,占68%;病程最短15天,最长30年。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

1.2 治疗方法

1.2.1 自拟中医益气解毒、疏肝健脾法治疗乙型肝炎,方药如下:黄芪10~30g,党参10~20g,板蓝根10~30g,内金10~30g,半枝莲15~30g,白花蛇舌草15~30g,田荃黄15~20g,贯众10~15g,灵芝10~20g,元肉10~30g, 柴胡10~30g,茵陈10~30g,蝉衣10~15g,虎杖10~15g,陈皮10~15g,甘草6~10g。湿邪偏重去甘草、加苍术、生薏米、草豆蔻,热邪偏重加栀子;气血阻滞、肋痛明显加枳壳、玉金、元胡;淤血明显者加丹参、川芎;阴虚加生地、旱莲草、女贞子;腹胀者加车前子(包煎)、乌药;转氨酶异常加垂盆草、金钱草、五味子。每日一剂,水煎至2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

1.2.2 西药联用 (1)刺五加注射液(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2)甘利欣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3)葵花牌护肝片,5片,一日3次口服。两组药物联合静滴10~14天,与中药中成药同时并用。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疗效分析:显效(治疗在6个月,自觉身软、头昏、腹胀、口苦、尿黄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精神转佳,ALT、AST、TTT转为正常,HBeAg、HBcAb转阴,肝脾形态转为正常)60例(60%),有效(治疗在6个月,症状减轻,肝功及两对半向正常方向改进)32例(32%),无效(一切症状及体征无改善)8例(8%),有效率92%。

表1

3 讨论

如今,国内外西医和中医经过不懈的研究,在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方面取得了各有特点的进展。例如,西医创制了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有效的利尿剂、高效的抗生素、成熟的肝移植技术等等。中医则发明了有效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制剂,在保肝抗炎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颇有建树。应当指出,上述药物和技术单一应用,可能仅在某个方面取得一定的疗效。抗病毒西药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可以减轻肝脏炎症,但是不直接消除肝脏炎症和抗肝纤维化;中药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症状,通过清热解毒减轻肝脏炎症,通过扶正调整免疫功能,通过活血化瘀减少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脏微循环。溶解在血液中的抗病毒西药成分可随肝脏微循环的改善而与肝细胞更多地接触发挥作用,提高抗病毒疗效;抗乙肝病毒意味着去除或减少炎症和肝纤维化的因素,有助于消除炎症和抗肝纤维化。因此,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相辅相成,疗效比单用西药或单用中药要好得多。同时,乙肝患者应该在饮食调养上注意以下问题。

3.1 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是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的关键 肝病专家指出,乙肝患者妊娠期应该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搭配医学还有钙,铁的食物,不宜饮酒,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难以下消化的食物。

3.2 控制好饮食总热量: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不可缺少的妊娠合并肝炎患者在饮食中应该确保每天的总热量在2500-2600千卡之间,一般来说,乙肝患者每天应该供足蛋白质的需求,如果患者出现血氨升高的情况,发生了肝昏迷的前期症状,就应该及时限制或者停止蛋白质的供给,特别是动物蛋白质。

参考文献

[1] 温成培.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8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10,(07)

[2] 浦学浩. RN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J]. 苏州医学院学报 , 1994,(01)

[3] 卢金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5例[J]. 河北中医 , 2000,(04)

[4] 刘国璋, 胡宗濂, 曾剑平, 吕秀贞, 薄侃. 3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HBV-DNA检测结果分析[J]. 江苏医药 , 1985,(07)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76例, 其中男62例, 女14例, 年龄20~62岁, 平均42.8岁, 所有患者血清HBVDNA检测均大于104拷贝/毫升, 其中e抗原阳性46例, e抗原阴性30例。除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肝炎等。所有患者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

1.2 研究方法

76例患者分治疗组50例, 对照组26例。两组病例均给促进肝细胞再生及降酶、退黄、支持疗法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恩替卡韦0.5 mg (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 , 1次/d口服, 观察时间4周。

1.3 观察指标

入院后常规验血常规, 肝功, 肾功, 电解质, PTA, HBV-M, HBV DNA等, 治疗期间每周复查1次PTA, 肝功, HBV DNA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清TBil变化比较见表1。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t=4.01, P<0.001

2.2 两组治疗后PTA比较见表2。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t=4.38, P<0.001

2.3 两组治疗后HBV DNA水平比较见表3。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t=6.70, P<0.001

2.4 两组死亡率比较

治疗组病死率32% (16/50) , 对照组61.5% (16/26) 。

3讨论

重型肝炎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广泛病变和肝脏大块坏死, 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及衰竭。既往认为免疫病理损伤是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HBVDNA检测的广泛开展, 许多研究显示, 病毒载量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相关, 低HBVDNA载量预后良好[2]。通过抗病毒治疗, 使再生的肝细胞免受病毒感染, 从而减轻肝内炎症活动坏死程度[3]。恩替卡韦是环戊酰鸟苷类似物, 是新一代的核苷类抗HBV药物, 有高耐药基因屏障, 6年耐药率<1.2%, 可强效快速抑制血清HBVDNA水平[4] 。我们通过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TBil、PTA等明显改善, 血清HBVDNA显著下降, 而且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因此, 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及早采用强效低耐药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 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摘要:目的 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6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预后, 总结经验。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HBV DNA降低, 病死率下降。结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给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HBVDNA,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 (1) :56-62.

[2]孙庆丰, 吕勇, 徐道振, 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及DNA载量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4 (6) :410-413.

[3]彭文伟, 李兰娟, 乔光彦.乙型肝炎发病机理.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0-41.

上一篇:原发性感染下一篇:防洪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