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精选12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1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呈现各种不同的疾病类型, 包括无症状携带状态, 急、慢性肝炎, 重症肝炎, 肝硬化, 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全世界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 (HBsAg携带者) 超过3.5亿, 我国占1亿以上。由于人乙型肝炎病毒 (HHBV) 宿主范围非常狭窄, 而且有明显的嗜肝性, 所以建立合适的HBV感染的动物模型很困难, 因而一直制约着HHBV等致人类肝炎发病机制、肝炎治愈及病毒清除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就乙型肝炎的动物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作一概述。
1 HBV感染的黑猩猩模型
Barker等[1]用各种剂量的4种亚型 (adw、adr、ayw、ayr) 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感染了46只黑猩猩, 结果有41只 (89%) 黑猩猩的血清可检出HBsAg, 并有1只发展成慢性HBsAg带毒者;另5只黑猩猩仅在实验后期出现初次原发型抗体反应。实验表明, 黑猩猩对4种亚型HBsAg阳性血都可获成功感染, 并可在黑猩猩的血中检出与接种物相同亚型的HBsAg, 其中以adr亚型的致病性较强。Klinkert[2]等取实验感染HBV的黑猩猩血清和肝脏, 连续检测前S1蛋白及其抗体和HBV标志物, 结果表明血清和肝脏内的前S1蛋白与急性HBV感染复制的特异性标志物相伴随出现。感染后第2周出现HBsAg, 第5~18周可检测到前S1蛋白, 第6周起出现抗S1蛋白的抗体并持续到恢复期后的很长时间, 第11~18周可检出HBsAg阳性, 第12~17周检出HBVDNA阳性, 肝组织经Westernblot检测出前S1蛋白。研究表明[3]通过用戊二醛聚合不同种属动物的多聚白蛋白与HBsAg颗粒和Dane颗粒, 然后测定HBsAg上的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 (PHSAr) 的种属差异, 发现只有对HBV易感的物种 (人和黑猩猩) 的多聚白蛋白才能与HBsAg颗粒和Dane颗粒上的PHSAr特异性结合, 此后当接触肝细胞表面的PHSAr, 便可形成HBV侵入肝细胞膜的“桥梁”, 参与HBV的感染过程;非易感动物如猪、羊、马、猫、鼠和小鼠等的多聚白蛋白均不能与HBsAg颗粒结合。这种PHSAr的种属差异无疑与HBV感染的种属差异性有直接关系。
HBV感染黑猩猩模型是很成功的, 也得到公认。这是因为在所有动物中灵长类与人类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而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接近。但由于黑猩猩为珍稀动物, 较少用做实验, 因此有必要寻找合适的HHBV感染的小动物模型。
2 HBV感染的大、小鼠模型
2.1 HBV转基因小鼠模型
1985年首次用显微注射法建立了HBV转基因小鼠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受精卵显微注射法将不同长度的HHBV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内, 随机整合后经非嵌合体途径建立的小鼠品系。HBV转基因小鼠模型目前可分为转HBV基因部分片段 (如X和S基因片段) 、转HBV基因全长或超长序列等类型。有研究显示[4]ayw亚型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的肝脏局部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肝细胞肿胀, 毛玻璃样变性, 细胞质内有嗜酸性小体, 局部可见巨核肝细胞, 免疫组化显示鼠肝组织内有呈胞质型分布的HBsAg。另有报道在HBV转基因小鼠肝细胞内可见到HBVDNA[5]。宿主对HBV感染产生免疫耐受从而不引发体内的免疫清除, 是HBV感染后形成慢性化的主要机制之一。转基因小鼠对HBV抗原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因此适于研究感染慢性化的形成机理。
2.2 感染HBV的免疫缺陷鼠模型
免疫缺陷鼠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的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免疫缺陷是具有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缺陷, 不能引发因人和鼠MHL-I抗原不同所导致的排斥反应, 从而使异种移植物得以存活。以此鼠构建的人鼠嵌合肝脏模型可用于研究病毒性肝炎的机制及探讨肝炎的治疗策略。Ilan等[6]给正常小鼠高剂量全身照射以消除小鼠的免疫活性, 再将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 鼠的骨髓细胞移植给该小鼠, 使后者的骨髓细胞及红细胞系得以再生, 最后将已感染HBV的人肝组织移植到该小鼠肝脏, 构建成HBV三聚体小鼠 (HBV Trimera Mouse) 模型。研究发现在移植1个月后, 三聚体小鼠体内存活的人肝细胞可重现HBV自然感染人体时的复制过程。蒋黎等[7]将人肝细胞移植到有免疫活性的Wistar大鼠体内, 再接种HBV, 3周后可观察到HBsAg含量稳定上升, 在肝组织中检测到人肝细胞型细胞角蛋白的表达, 提示人肝细胞在大鼠肝组织中存活。他们还检测到HBsAg在大鼠肝组织中有表达, 认为这是嵌合于鼠肝中的人肝细胞感染HBV的证据。目前与HBV感染有关的大小鼠模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HBV转基因小鼠的HBVDNA已整合到小鼠所有细胞的染色体上, 与HBV自然感染人体的状态有所不同。 (2) 转基因小鼠具有遗传不稳定性。 (3) 大、小鼠由于肝内缺乏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 病毒转录模板的形成, 进入鼠肝细胞内的HBV复制时不具有完整的生活周期, 因此不能完全模拟出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过程。 (4) 用免疫缺陷鼠建立的HBV感染模型不适用于免疫清除机制的研究。 (5) 人鼠嵌合肝脏模型中人肝细胞的存活数量较少。
3 HBV感染的鸭模型
鸭是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 的自然宿主, 先天性或幼年感染的雏鸭可发展成持续性DHBV感染。国内各地采用当地成熟或雏麻鸭, 如重庆麻鸭、广州麻鸭、北京麻鸭等感染造成鸭急性肝坏死模型[8]或纤维化模型。具体方法是以感染有鸭乙肝病毒 (DHBV) 阳性血清0.2ml经足静脉感染雏鸭, 即可在鸭肝组织中检测到DHBV-DNA。DHBV感染可能主要发生在胚卵或雏鸭阶段[9]。徐陈槐等[10]在DHBV感染雏鸭2周后, 检测到鸭血清中DHBsAg和D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3.1%和56.3%, 8周时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0.9%和74.2%。Kundgen等[11]发现在垂直感染的鸭卵内, 8日龄鸭胚可检测到成熟的DHBVcccDNA。唐霓等[12]用不同日龄鸭接种DHBV建立急性和慢性感染, 发现慢性感染的形成与幼鸭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有关, 不同鸭龄的肝细胞对DHBV易感性不同。姚云清等[13]用HBVDNA转染的原代鸭肝细胞与DHBV感染的原代鸭肝细胞进行比较, 发现两者的复制与表达相似, 推测HBV感染可能无严格的种属特异性限制, 但对肝细胞内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DHBV属禽类嗜肝病毒, 与人HBV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别, DHBV只感染鸭, 而不能感染人, 反之亦然。因此DHBV在鸭体内的感染、复制过程与HBV在人体内的可能有较多不同, 所以此模型仍不能很好地再现人的HBV感染过程。
4土拔鼠肝炎模型
土拨鼠 (Woodchuck) 是土拨鼠肝炎病毒 (WHV) 的自然宿主。土拔鼠肝炎病毒 (WHV) 是HHBV发现后第一个被研究的哺乳动物和禽类的嗜肝病毒。土拨鼠的慢性WHV感染类似人HBV感染, 可发展成严重的肝炎及肝癌, 因此适用于研究嗜肝病毒自限性及慢性感染的发病机制。Cote等[14]研究乙肝病毒感染年龄与感染后形成慢性化之间的关系, 采用土拨鼠模型研究发现动物感染年龄和WHV的不同亚型是感染后慢性化的关键, 通过感染新生的土拨鼠能够得到大量的慢性WHV携带者。Coffin等[15]发现WHV可由感染的母动物垂直传播, 感染的仔动物表现为新生期无症状, 血清中WHsAg、抗-WHc及抗-WHs均为阴性, 但巢式PCR及Southernblot可检测到WHVDNA持续存在至动物成年。Tennant等[16]给新生的土拨鼠接种WHV, 感染率可达60%以上。
土拨鼠属啮齿目动物, 价格较昂贵, 且WHV和HHBV在分类、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不完全相同, 故在研究HBV感染机理及复制过程时, 土拨鼠模型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5 HBV感染的树鼩动物模型
树鼩是一种形似松鼠的小型哺乳动物, 体形小, 在生物进化上高于土拔鼠、鸭子等, 属于低等灵长类, 更接近人类。树鼩可经野外捕获后喂养或人工繁育生长, 因其价廉易获、个体小易操作等优势, 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它是目前已知除黑猩猩外唯一能感染人HBV的动物品系。苏建家等[17]给树鼩接种人HBV感染血清7~12周后, 在动物血清中观察到HBsAg及Dane颗粒, 肝组织学显示轻度肝炎改变, 血清转氨酶活性显著增高, 表明成年树鼩可感染HBV。另有研究[18]发现, 中成年树鼩感染HBV后多为急性自限性感染, HBV在多数感染动物体内的持续时间较短, 并且多数感染动物出现的肝脏病理变化较轻微, 难以形成慢性肝炎或慢性HBV携带状态, 而且动物接种HBV后的感染率亦不够稳定, 因此树鼩感染HBV的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6其它嗜肝病毒及相关动物模型
与HBV同属于嗜肝病毒科的还有地松鼠肝炎病毒 (GSHV) 、北极地松鼠肝炎病毒 (AGSHV) 、树松鼠肝炎病毒 (TSHV) 、雪鹅肝炎病毒 (SGHBV) 、苍鹭肝炎病毒 (HHBV) 、白鹳肝炎病毒 (STHBV) 等, 其中以地松鼠感染GSHV模型的研究较多见。GSHV在结构和抗原性方面与HBV有一定的同源性, 但感染GSHV的地松鼠肝脏病变轻微, 而且GSHV的致肝癌率较低, 不宜作HBV感染后致肝癌的研究。
7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目前用于乙型肝炎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有了较大研究进展, 但尚未建立起在生物学分类上与人类相近, 并具有感染率高、感染维持时间长、感染后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类似人乙型肝炎改变的经济适用的动物模型, 应用目前这些动物模型进行人HBV感染、复制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时, 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 建立对HHBV易感并且具有与人感染HBV后相同或相似的肝脏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的动物模型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2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病因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己型肝炎曾有报道,但至今病原分离未成功。近年报道,属于黄病毒的庚肝病毒和单链DNA的TTV与人类肝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
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 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 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体征为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或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者,可有黄疸加深、腹腔积液、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根据肝损害程度临床可分为:
(1)轻度 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 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
(3)重度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进展快,黄疸深,肝脏小。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倾向明显并可出现肝臭、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胆固醇低,肝功能明显异常。
(2)亚急性重型肝炎 在起病10天以后,仍有极度乏力、纳差、重度黄疸(胆红素>171μmol/L)、腹胀并腹腔积液形成,多有明显出血现象,一般肝缩小不突出,肝性脑病多见于后期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ALT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即:胆酶分离,A/G比例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3)慢性重型肝炎 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史,影像学、腹腔镜检查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并出现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为慢性重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有明显肝大、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血清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有明显增高,黄疸深,胆红素升高以直接增高为主,转氨酶上升幅度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较轻的临床症状和深度黄疸不相平行为其特点。
5.肝炎后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必须依靠病理诊断、超声和CT检查等,腹腔镜检查最有参考价值。临床诊断肝硬化,指慢性肝炎病人有门脉高压表现,如腹壁及食管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肝脏缩小,脾大,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且排除其他原因能引起门脉高压者,依肝炎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肝硬化。
检查
1.肝功能检测
(1)血清酶学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肝细胞中的浓度比血清高104倍,只要有1%肝细胞坏死可使血清浓度升高1倍,急性肝炎阳性率达80%~100%。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中浓度最高,故在判定对肝功能的影响时,首先应排除心脏疾病的影响。AST 80%在肝细胞线粒体内,一般情况下,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若血清AST明显增高,常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线粒体中AST释放入血,血清转氨酶增高的程度大致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平行,但重症肝炎时,可出现胆红素不断增高,而转氨酶反而下降,即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坏死严重。
(2)血清蛋白检测 临床上常把血清蛋白作为肝脏蛋白代谢的生化指标,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有血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水平升高,且以γ-球蛋白升高为主。
(3)血清胆红素检测 肝脏在胆红素代谢中有摄取转运,结合排泄的功能,肝功损伤致胆红素水平升高,除淤胆型肝炎外,胆红素水平与肝损伤严重程度成正比。
(4)凝血酶原时间(PT)能敏感反应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情况,肝病时PT长短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2.肝炎病毒标志检测
(1)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阳性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抗-HAV-IgG阳性提示既往感染且已有免疫力。
(2)乙型肝炎 ①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示HBV目前处于感染阶段,抗-HBs为免疫保护性抗体阳性示已产生对HBV的免疫力。慢性HBsAg携带者的诊断依据为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②HBeAg与抗-HBe:HBeAg阳性为HBV活跃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指标,被检血清从HBeAg阳性转变为抗-HBe阳性表示疾病有缓解感染性减弱。③HBcAg与抗-HBc:HBcAg阳性提示存在完整的HBV颗粒直接反应,HBV活跃复制由于检测方法复杂临床少用。抗-HBc为HBV感染的标志,抗-HBc IgM阳性提示处于感染早期,体内有病毒复制。在慢性轻度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者中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均阳性具有高度传染性指标难以阴转。
分子生物学标记:用分子杂交或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阳性,直接反应HBV活跃复制具有传染性。
(3)丙型肝炎 由于血中抗原量太少无法测出,故只能检测抗体抗-HCV为HCV感染标记,不是保护性抗体。用套式反转录PCR法检测,血清HCV-RNA阳性示病毒活跃复制具有传染性。
(4)丁型肝炎 HDV为缺陷病毒,依赖HBsAg才能复制,可表现为HDV-HBV同时感染,HDAg仅在血中出现数天,随之出现IgM型抗-HD、慢性HDV感染抗-HD IgG持续升高,自血清中检出HDV-RNA则是更直接、更特异的诊断方法。
(5)戊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抗-HEVIgM抗体,恢复期血清中IgG抗体滴度很低,抗-HEV IgG在血清中持续时间短于1年,故抗-HEV IgM、抗-HEV IgG均可作为HEV近期感染指标。
(6)庚型肝炎 RT-PCR技术可检测HGV RNA,是HGV早期诊断和监测病毒血症的有效方法,抗-HGV的IgM和IgG抗体目前尚未成熟,存在检出率低且与RT-PCR结果不相符等特点。
3.肝穿活组织检查
是诊断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标,亦是诊断早期肝硬化的确切证据,但因为系创伤性检查尚不能普及亦不作为首选。
4.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超声检查应用非常广泛,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指标,已明确并可帮助肝硬化与肝癌及黄疸的鉴别。CT检查亦对上述诊断有重要价值。
诊断
根据以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②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③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④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3.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有:①胸腺素α1(日达仙)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②胸腺素 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③免疫核糖核酸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5.护肝药物
护肝药:①促肝细胞生长素 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②水飞蓟宾 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③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④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6.中医中药
辨证治疗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如茵陈、栀子、赤芍、丹参等。
预后
甲型肝炎一般预后良好,慢性乙型肝炎预后差。大多数迁延不愈,少数发展为肝硬化,丙型肝炎较易发生肝硬化及肝癌。
预防
甲型肝炎系由摄取甲型肝炎病毒污染食物而感染,故流行率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地的环境卫生状况、传播程度与生活经济条件和卫生知识水平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而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预防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
对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至传染性消失,慢性肝炎及无症状、HBV、HCV携带者应禁止献血及从事饮食幼托等工作,对HBV标志阳性肝病患者,要依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治疗和管理指导。
2.切断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重点防止粪-口传播,加强水源保护食品及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乙、丙、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加强献血员筛选,严格掌握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如发现或怀疑有伤口或针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时,可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器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控制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
人工免疫特别是主动免疫为预防肝炎的根本措施,然而有些肝炎病毒(如HCV)因基因异质性,迄今尚无可广泛应用的疫苗。甲肝疫苗已开始应用,乙肝疫苗已在我国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对HBsAg、HBe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于出生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接种一次乙肝疫苗,于出生后1个月再注射HBIG和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3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及因HBV感染而导致的乙型肝炎,是国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国人人群能查到有过HBV感染证据的个体达10%以上。由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能够有效治疗HBV感染的药物,因此有效的预防几乎成了避免HBV感染危害的唯一措施。确定HBV的传播途径,是预防HBV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鉴于目前对HBV的传播途径中还有许多令人困惑不解之处,诸如有众多的乙型肝炎患者不能查询到有“传统的血液传播理论”的证据。HBV是如何进入到机体内的、HBV可由何种途径排出至机体外等等问题有待回答解疑,因此,对HBV的传播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是通过实验室手段和人群调查统计的综合结果,对口腔途径能否传播感染HBV作出初步结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检测唾液标本中是否存在HBV一DNA,用以判别唾液能否传播HBV。对“经常受宴请共餐人群”和“几乎不受宴请人群”的血液标本中存在HBV-标志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用以比较这两种人群受HBV感染情况的差别。通过对实验室结果、调查问询结果、文献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口腔是否是HBV传播感染的一个途径。
1.2 标本来源:唾液标本来自血液HBV-DNA阳性结果者,计108人份。“经常受宴请人群”来自某机构的集体体检者,计83人份。“几乎不受宴请人群”来自某学校的新生集体体检者,计157人份。对此两个人群中HBsAg指标阳性结果者,再进一步检测HBV-DNA。
1.3 实验方法:检测HBsAg用酶联免疫学方法,HBsAg试剂盒由科华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提供,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检测HBV-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PcR-HBV试剂盒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中美合资,洛阳)提供,扩增片段为270bp,循环参数为:预变性94℃45S,35次循环,变性条件94℃45s,退火条件55℃45s,延伸条件72℃45S,最后延伸条件72℃300S,操作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每批PCR-HBV实验均设阳性对照、水与裂解液两份阴性对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108人份血液HBV-DNA阳性结果者的唾液标本,PCR-HBV检测结果为:唾液HBV-DNA阳性结果的有59人份,占54.63%(59/108)。此108人中,每周受宴请≥2次者82人,每周受宴请≤1次者26人,两者经卡方检验(x2test),X2=24.038,P<0.001。
两个体检人群受HBV感染的情况分别为:83人份的某机构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者有39人,HBV-DNA阳性结果有22人;157人份的某学校新生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者有12人,HBV-DNA阳性结果有7人。两个群体的阳性结果经卡方检验(x2)HBsAg之间x2=47.902,P<0.001,HBV-DNA之间:X2=22.812,P<0.001。
所设的阳性对照均为阳性结果,所设的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结果。
2.2 讨论:由于人体内不能存在有游离状态HBV一DNA,而且HBV-DNA只存在于HBV的核心部位,因此,如果检测出有HBV-DNA,即表示存在有HBV、有HBV的感染。于唾液中检测到有HBV-DNA,说明唾液中存在有HBV。由此表明,HBV可以由口腔途径传播。
比较“经常受宴请人群”和“几乎不受宴请人群”的HBV感染情况,两组的阳性率有着极显著性差别,说明“经常受宴请的人群”感染HBV的机率显著大于“几乎不受宴请的人群”,提示HBV可能通过污染食物与器具经口腔途径传播感染。实验与调查结果还提示,HBV的感染率-尤其是现感率(HBV-DNA阳性结果者)与参加宴请频率呈正相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HBV感染率较高的人群主要集中于共餐习惯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提示着HBV的传播感染与口腔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从解剖生理角度来看,口腔是人体最易受损的部位之一,HBV进人口腔后可以由破损部位入血而造成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4
(1) 医院领导对传染病管理条例认识不足, 不重视, 不强调传染病人隔离治疗的重要性。科室实行承包, 为创收而将乙肝病人收入无任何隔离条件和相对消毒措施差的非传染病区。使乙型肝炎病人与其他各种疾病患者混住在一室, 成为密切接触者, 导致院内交叉感染。
(2) 感染科房间布局不合理, 大病房较多, 条件差, 隔离制度不严, 往往使各型不同肝炎患者混住一室, 再加上病友间相互串病房及互赠食品, 导致不能分病分室隔离治疗, 更易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3) 医护人员普遍缺乏乙型肝炎预防的基本知识, 无自我防范意识, 不但自身成为乙肝病毒感染者, 也成为乙肝病毒的传播着。有的医护人员本身就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却仍然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据国外近年报道, 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的牙科医生, 通过手操作使7%的病人感染乙肝病毒, 当戴手套进行操作后, 则未出现被感染的病人。
(4) 妇产科忽视对孕妇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以及对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妇的隔离管理工作。未与正常产妇分室分床进行分娩, 致使产房污染。众所周知, 这种产妇的唾液、尿液等体液及阴道分泌物、月经血均有传染性, 故带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在分娩过程中可经新生儿受损的皮肤黏膜而感染。此外, 产后母婴同室, 也可经密切接触而感染, 还有人从初乳中找到大量Dane颗粒, 故经哺乳或唾液也可传播乙肝病毒.
(5) 注射、针剂治疗, 化验采血, 穿刺等是传播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许多医院为了减少医疗费用, 未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采血针及口腔科钻头等, 在医疗条件差, 消毒不彻底, 有的针灸科医生甚至用不消毒针灸针而直接给病人应用成为乙肝病毒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
(6) 输血等血液制品也是传播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的流行事例很多, 有人观察到, 只要注入含有乙肝病毒1%m L血液可引起显性感染, 0.1%m L血液可起隐性感染, 故输入血液之前如果不是采用放射免疫, 酶标等敏感检测手段, 严格筛除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任何一项指标阳性的供血者血液及其血液制品, 均可能引起相关病毒的医源性传感染。
(7) 在医疗工作中各种侵入性诊疗设备, 仪器均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如纤维内窥镜, 血液透析装置, 呼吸治疗装置, 雾化吸入器以及各种导管, 插管等, 因结构复杂或管道细长, 有些不耐热力灭菌, 管道内的污染物尤其是血液, 黏液不易机械清除, 常规化学消毒方法达不到灭活乙肝病毒的目的, 导致被检人群之间的交叉感染。
(8) 由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尤其大三阳) 很高, 而许多感染者, 又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外科疾病, 眼科疾病, 儿科疾病等, 而目前临床各科又无隔离病房, 单独隔离治疗, 因此只能混住于普通病房而成为传染源。
综上所述, 控制乙型肝炎的流行, 防止院内医源性感染是关键。所以医院领导和所有医护人员只有提高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工作的认识, 将控制的重点放在流行因素及传播途径上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 是能够杜绝乙肝病毒的医源性感染的。
摘要:目的 探讨减少乙肝病毒医源性感染因素。方法 从8个方面分析了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结果 减少乙肝病毒医源性感染因素应从源头入手。结论 将控制的重点放在流行因素及传播途径上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 是能够杜绝乙肝病毒的医源性感染的。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病毒性肝炎治疗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27例。诊断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进行。其中甲型肝炎11例、戊型肝炎9例、乙型肝炎78例、丙型肝炎24例、庚型肝炎3例(均为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未引入乙型肝炎计算)。双盲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共65例,男50例、女15例,年龄(31±10)岁;对照组共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31±8)岁。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凯西莱0.2 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4周。对照组用甘草酸二胺0.15 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方法与疗程同治疗组。两组中根据病情辅以护肝、利胆、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肝区不适、腹胀、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等;②体征: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腹部压痛、腹水等;③化验:肝功能(ALT、AST、A/G、r-GT、AKp、TSB)、HBVM(治疗前、后进行比较);④8周时检测白蛋白含量。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胆汁酸、白蛋白均正常[1];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明显好转,体征明显改善;未愈:以上指标均有异常改变,临床症状加重,无变化或死亡。
2 结 果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
3 讨 论
本文急性肝炎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提示凯西莱起到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的确切疗效,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验证其保肝护肝,阻止肝细胞坏死,降低慢性肝炎转氨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肝炎后肝硬化、亚重肝、慢重肝时,肝细胞损伤严重,早期使用凯西莱,对阻止亚重肝、慢重肝的病情有利[2],促进肝细胞有序性再生,全面恢复肝功能,有助于提高重型肝炎的生存率。
使用凯西莱后改善了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pT恢复正常,两组8周时白蛋白恢复正常者分别为62.1%、23.1%,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凯西莱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通过刺激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白蛋白水平,加快白蛋白复常的作用,凝血机制的改善可认为除促进肝细胞再生外,亦与凝血因子生成增加有关。HBsAg及抗HBc治疗前后比较无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程峰涛,李铎,蔡敏.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意义.中华消化杂志,1998,18(2)∶9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6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2011年本院门诊及住院经ELISA法判为抗-HCV阳性或在治疗的丙型肝炎病人的标本194份:其中HCV-RNA标本用EDTA-2K抗疑的血浆标本,每周二检测一次;ALT、AST标本为血清标本,每日检测;抗-HCV为血清标本,每周检测3次。
1.2检测方法
1.2.1抗-HCV采用ELISA法检测,检测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公司提供,具体操作按SOP进行。
1.2.2HCVRNA采用荧光定量PCR:取50uL血浆离心沉淀 ,经RNA提取,逆转录后吸取5uL样本点样到PCR反应管内在ABI7500扩增仪进行PCR扩增检测。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安基因诊断公司提供,具体操作按SOP进行,HCV-RNA含量的正常值为<1000拷贝/mL。
1.2.3肝功能检测用HITACH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具体操作按SOP进行,试剂商、采用方法和正常参考值见下表: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Spearman做相关性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检测结果:具体见表2
從上表中可看出,194份标本中有183份HCV-RNA含量异常,该批异常标本中有131份AST异常,异常率67.5%(r=-0.213 p=0.003);84份GGT异常,异常率43.3%(r=-0.288 p<0.001);47份TBA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24.2%(r=-0.355 p<0.001);49份PA低于正常参考值,异常率25.3% (r=-0.198 p=0.012);86份GLOB高7低异常率44.3%( r=-0.191 p=0.013);29份TP高7低,异常率21.6% (r=-0.029 p=0.709);经统计分析HCVRNA与AST、GGT、PA、GLOB (P<0.05)两者之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有110份ALT异常,异常率为56.7%(r=-0.122 p=0.088);24份TBIL高于正常参考值,异常率12.4% (r=-0.104 p=0.180);24份DBIL异常,异常率12.4% (r=-0.104 p=0.180);17份IBIL异常,异常率8.8% (r=-0.108 p=0.171);29份TP异常,异常率21.6% (r=-0.029 p=0.709);17份ALB低于正常参考值,异常率8.9%;16份A/G倒置(异常率8.2%;19份ALP异常,异常率8.9%。经统计分析HCVRNA与ALT、TBIL、DBIL、IBIL、TP、ALB(P>0.05)两者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2.2讨论
本文经统计分析显示,131份AST异常,异常率67.5%(r=-0.213 p=0.003);84份GGT异常,异常率43.3%(r=-0.288 p<0.001),47份TBA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24.2%(r=-0.355 p<0.001);49份PA低于正常参考值,异常率25.3% (r=-0.198 p=0.012);86份GLOB升高,异常率44.3%( r=-0.191 p=0.013);HCVRNA与AST、GGT、TBA、PA、GLOB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异常率很高,说明这些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伤。Zechini认为,ALT水平特别是AST水平,与肝损伤的程度有关[4],即HCVRNA水平与ALT、AST水平无相关性,表明HCVRNA含量与肝损伤相关,但是不能反映肝脏损伤的程度[4]。
从表2中得知,194份HCV-RNA阳性病例中,大部份病例的RNA含量集中在103-106拷贝/mL之间,共有175例(占90%),达到107且拷贝/mL的仅占8例,<103拷贝/mL 的仅有11例。生化指标中ALT、AST、GGT、GLOB的异常率也主要集中在106以内,AST、GGT、TBA、PA异常率在HCV-RNA103-104拷贝/mL时达高峰,说明由于HCV病毒的长期持续感染,肝细胞逐渐损伤破坏,反映了HCV病毒引起肝细胞慢性损伤的过程,特别是86份GLOB升高,异常率44.3%( r=-0.191 p=0.013);HCVRNA 与TBA(r=-0.355 p<0.001),说明有部份患者肝细胞损伤严重或向慢性肝炎转化。HCV--RNA达到107且拷贝/mL的仅占8例,各项生化指标在这个阶段的异常率较低,病毒载量与生化指标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首先病例少不具有代表性,其次可能是处在HCV感染的“窗口期”,此时HCV-RNA含量很高,但生化指标还没发生变化或是变化很轻微。本资料显示,当HCV-RNA<103拷贝/mL(共11例)时,各生化指标也处于较高水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机体感染HCV后产生抗-HCV抗体的时间为1-7月,平均3个月,抗体检测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经济等特点[1],抗-HCV产生是病毒感染的间接证据,不能区别是现症感染还是病毒已被清除,不能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抗-HCV“窗口期”较长,而血清中RNA出现较早,从感染到能检测到RNA “窗口期”只有1周左右[4]。HCV-RNA能反映病毒复制与传染性,有确诊价值和用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评估[5]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具有快速、特异、高灵敏度等优点,此方法的准确性对于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确诊、疗效观察、感染人群的普查及污染源的监测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6]。杨瑞锋等[2]认为HCVRNA阳性是慢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只有RNA检测阳才考虑进行治疗,基线RNA水平与治疗预后相关,高病毒载量的预后不及低病毒载量。早期感染、传染性评估、疗效观察、预后评估需要进行HCVRNA检测;肝功能损伤情况需靠肝功能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单一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肝脏受损情况,ALB半衰期长(21天),多在病情较重时才发生变化,但PA是肝细胞合成的快速转运蛋白之一,半衰期短(仅1.9天),它能更敏感的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它比ALB更能反映肝细胞损伤;TBA若持续升高说明患者肝细胞损伤严重或向慢性肝炎转化。因此,判断肝功损伤情况要靠多种生化指标综合检测。
综上所述,抗-HCV、HCVRNA和肝功能联合检测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惠英.63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与HCV-RNA检测结果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5):533.
[2]杨瑞锋,魏来.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临床肝病杂志,2011,27(1):1-5.
[3]陈作芬,曹永平.丙肝患者治疗前后HCVRNA与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175.
[4]叶剑荣,袁利群.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与转氨酶的关系.当代医学,2010,16(12):79-80.
[5]杨东亮.丙型肝炎病毒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J].中华肝病杂志,2004,12(2):10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天津市蓟县两个乡220名村民, 最大年龄67岁, 最小年龄16岁, 平均年龄35岁。
1.2 试剂与方法
1.2.1 试剂
采用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试剂盒。
1.2.2 方法
清晨空腹采血, 送检血液当日离心置于-4~8℃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2.3 仪器
荷兰SPACE酶标分析仪。
2 结果
HBsAg、HBsAb、HBeAg采用夹心法, HBeAb、HBcAb采用竞争法。用酶标仪比色判读结果。 (注:C.0临界值=阴性对照孔OD值×2.1, 样品OD值S) HBsAg、HBsAb、HBeAg为阳性的结果是样品OD值S/C.0≥1;HBeAb、HBcAb为阳性的结果为样品OD值S/C.0≤1。
检测结果, 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HBsAb的阳性率为23.6%, 相对来讲比较低。造成这种乙肝免疫抗体阳性率不够理想的原因, 可能与遗传,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耐受, 免疫接种的质量、剂量, 注射时间及部位等相关因素有关。而且农村地区村民对免疫方面的意识又比较差, 可能有未种或漏种乙肝疫苗的现象。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 全球有将近20亿的感染人群[6]。我国为HBV感染的高流行区, 大约有7~8亿人群感染过乙肝, 其中10%约17 0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现在检测乙型肝炎的方法越来越多, 最常用的方法为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即临床常说的乙肝两对半, (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HBsAg为主要的标志物在HBV感染时会出现。HBsAg (HBsAg以三种形式存在, 其中Dane颗粒含病毒蛋白和核酸, 而另外两种颗粒为管型颗粒和小球型颗粒, 均为不含核酸的成分) 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本文检测结果HBsAg阳性为2.3%, 可能有两种情况: (1) 病毒携带者, 在患者血清样本中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为一个健康携带者。由于其在血液中多为不含病毒颗粒的空壳, 所以不能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及预后。 (2) 可能为乙肝的急性感染期。
在HBV感染的不同阶段血清学指标具有不同的变化, 在我们检测人群的血清中, (1) 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的占11.8%, (2) 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的占8.6%, (3) HBsAg阳性率为2.3%, 三者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比例, 而HBV感染的确定标准为前面三者中的任何一个为阳性均被诊断为HBV阳性。说明我国农村散居人口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比较高。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都有关系, 并且农村人口的卫生意识比较差, 当他们与乙型肝炎患者接触时, 没有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 造成接触性感染。
在我们的检测结果中发现HBsAb阳性的23.6%, 比例比较大。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两种传统观念, 一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个患者感染过HBV并恢复了或者成功的接种了疫苗, 就不会再次感染HBV。因为HBsAb为中和抗体能针对所有HBV亚型的S蛋白, 对A抗原决定族有很好的保护, 因此中和抗体能保护所有HBV亚型的再感染。第二种传统的观念是HBsAg和HBsAb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患者血清中, 原因在于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感染的早期, HBsAg首先出现, 然后出现HBsAb, 抗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早期抗原多于抗体, 因此只有一些游离的抗原被检测到, 而不是抗原与抗体的附和物, 随着感染的持续, 抗体的产生越来越多, 当抗体可有效地中和抗原, 阻止HBV病毒进入细胞, 最终抗体可以清除抗原并超过抗原含量, 游离的抗体可以被检出, 而并非被清除。
总而言之,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威胁, 为了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是主要的预防手段。有学者提出:必须对新生儿及新生儿以外人群同时实施乙肝疫苗的接种[7], 尤其农村地区是预防控制的重点[8]。只有切实把好计划免疫关, 加强干预措施 (如定期监测、规范接种程序、注射方法等) 才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的感染率, 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摘要:目的了解乡镇散居人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对天津市蓟县两个乡镇220名村民用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 (HBV) 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在这一地区人群中, HBV总的感染率为27.7%, 其中HBsAg、HBeAg、HBcAb阳性率为11.8%, HBsAg、HBeAb、HBcAb阳性为8.6%, HBsAb阳性率为23.6%, HBsAg阳性率为2.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属于感染性较强的病毒, 应加强卫生意识, 提高防治手段。
关键词:乡镇散居人口,肝炎病毒,乙型
参考文献
[1]戴志澄, 齐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M]。上卷。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39-59。
[2]陈园生, 王晓军, 梁晓峰, 等。中国中西部地区乙型病毒肝炎流行现状[J]。中国计划免疫, 2006, 12 (4) :246-249。
[3]梁晓峰, 陈国生, 王晓军, 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9) :655-658。
[4]李敬东, 丁宏。安徽省某职业学院6778名新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 2007, 11 (2) :226-227。
[5]吴维寿, 孙超美, 姜铭波, 等。疫苗时代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计划免疫, 2005, 11 (4) :276-278。
[6]Source:Center for Disease Centor and preention, http:www.cds.gov/n cidod/diseases/heaptis/slideset/hep-b/hep-b.pdf.
[7]庄辉。加强对新生儿以外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 (5) :37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8
资料与方法
以云南省某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收集确诊淋巴瘤患者为调查对象, 共收集患者38例, 男27例, 女11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1例 (28.94%) , 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 (71.05%) 。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处理。
结果
在某人民医院确诊淋巴瘤患者中, 年龄分段主要集中在40~49岁、50~59岁共50%, 见表1。
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用相关指标比较: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ALT、AST、LDH、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肝两对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3。
讨论
本研究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岁、50~59岁, 而随着年龄增加, 患者例数则逐渐减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年龄常见于40岁之后基本相符合[1]。
HBV与淋巴瘤感染之间的关系: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的高发流行区, 国家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统计学数据显示, 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7.18%。本研究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行HBs Ag检测的阳性率11.11%,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s Ag阳性率44.44%, 均高于卫生部公布数据。与Park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的感染率较高及Ulcickas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乙肝感染者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增加2.8倍等结果相符[2,3]。至于为何本研究中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s Ag阳性率远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考虑与资料收集例数及我科淋巴瘤患者中71.05%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关。
HBV与淋巴瘤起病间关系:HBV不仅是亲肝细胞性的, 也是亲淋巴细胞性的, 能够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 HBV感染可能在造血系统和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国内亦有研究报道淋巴瘤的流行病学特点与HBV感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4,5]。HBV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共同的免疫缺陷基础[6]。长期病毒复制以及凋亡机制的参与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细胞因子的激活, 原癌基因的激活, 从而诱发肿瘤的发生[7]。
HBV与淋巴瘤的治疗:Lok等[8]对100例NHL患者的研究示HBs Ag (+) 组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HBs Ag (-) 组, 对HBV-DNA的检测发现其血清水平急剧升高, 超过原来的10倍或HBV-DNA及HBe Ag在血清中重新出现等, 从而得出化疗可使HBV再度活跃。究其原因: (1) 应用细胞毒药物抑制了控制HBV复制的免疫机制, 从而导致病毒大量复制; (2) 病情得到控制后, 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从而引起免疫介导的感染肝细胞的大量破坏[9,10]; (3) 淋巴瘤作为一种全身性恶性肿瘤, 在多数治疗淋巴瘤的化疗方案中都包含有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导致HBV再激活, 引起肝功能损害, 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 甚至爆发重症肝炎而威胁生命。
Hsu等报道, 对于新诊断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使用拉米夫定可降低化疗相关的乙型肝炎发病率和重症肝炎, 降低化疗相关的乙肝病毒再激活。但应在化疗开始前1周直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 疗程至少1年。同时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中也指出拉米夫定国内外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1次/日口服100mg拉米夫定可明显抑制HBV-DNA水平。故我们在HBV感染者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前, 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药物, 并直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 且满足疗程至少1年。
参考文献
[1] 郭小亮.357例睾丸肿瘤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 2012.
[2] Park S C, Jeong S H, Kim J, et al.High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in Korea[J].J Med Virol, 2008, 80 (6) :960-966.
[3] Ulcickas Yood M, Quesenberry CP, et al.Incidence of non-Hodgkin's lymphoma among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virus infection[J].Hepatology, 2007, 46 (1) :107-112.
[4] Heiman R.virus (HBV) [J].Am J Pat hol, 1995, 147 (1) :223.
[5] 秦鑫添, 吕跃, 陈晓勤, 等.HBV感染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症[J].癌症, 2007, 26 (3) :294-297.
[6] 郑丹, 王树叶, 王巍.25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J].医学综述, 2012, 18 (13) :2199-2121.
[7] Chen MH, Hsiao LT, Chiou TJ.High prevalence of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J].Annals of Hematology June, 2008, 87 (6) :475-480.
[8] Lok AS, Liang RH, Chiu EK, et al.Reactivationof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cytotoxic therapy.Report of a prospective study[J].Gastroenterology, 1991, 100 (1) :182-188.
[9] Ck Hui, W Cheung, W Au.Hepatitis B reactivation after withdrawal of pre-emptive lamivudine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y on completion of cytotoxic chemotherapy[J].Gut, 2005, 54 (11) :1597-160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9
1 NK细胞的一般特征
NK细胞在抗肿瘤及抗细胞内病原体 (包括HBV) 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NK细胞功能包括细胞溶解和分泌细胞因子、激活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s) [6,7]。
1.1 细胞溶解
细胞溶解途径需要NK细胞-靶细胞直接接触和免疫突触的形成。NK细胞溶解靶细胞的机制有两种。第一种机制为Fas-L (NK细胞) 和Fas (靶细胞) 之间的交互通过外在途径激活凋亡[7]。第二种机制为NK细胞通过免疫突触释放穿孔素和Granzymes[8]。研究人员认为, 穿孔素通过细胞膜向靶细胞细胞质释放Granzymes[8]。Granzymes是丝氨酸蛋白酶活化凋亡效应物[9]。NK细胞也通过上述机制杀死HBV感染细胞[10], 因此NK细胞被认为是重要的抗HBV免疫细胞。
1.2 分泌细胞因子
研究显示, 促炎细胞因子在对乙肝病毒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11]。NK细胞是抗乙肝病毒重要的免疫细胞, 并分泌促/抗炎细胞因子, 如干扰素 (IFN-c)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白介素 (IL) -2、IL-22、IL-10和IL-13[12,13,14,15]。研究表明, 细胞因子在长期HBV感染的表达中断可导致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15,16]。这些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可能导致抗HBV免疫反应的抑制。NK细胞是促/抗炎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 而NK细胞的功能可由HBV破坏。在肝硬化和HCC的发病机制中, 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7]。
1.3 NK细胞与APC相互作用
NK细胞与APC细胞, 如B细胞、巨噬细胞 (MQ) 和树突状细胞 (DC) , 有特殊的相互作用[18]。研究表明, NK细胞不仅直接杀死HBV感染细胞, 而且通过与其他免疫细胞如MQ和DC等诱导产生促炎细胞因子 (如IL-12) 干扰抑制HBV复制。IL-12是一个重要的先天免疫细胞因子, 在对HBV免疫反应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9]。
1.4 NK细胞受体
体内和体外多项研究已经证明, NK细胞表达一些刺激和抑制受体[19]。4个主要的刺激受体为: (1) 与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TAM) 耦合的蛋白质受体; (2) 胞质内包含的ITAM序列受体; (3) 不含ITAM激活序列受体; (4) 黏附分子[19]。抑制NK细胞功能受体则是通过其胞质内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列 (ITIMs) 而致磷酸酶募集[19]。近期发现NK细胞除了刺激和抑制受体, 还带有某些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来调节NK细胞活化。NK细胞相应受体及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NK细胞的命运[20]。而某些病毒, 包括HBV, 则通过各种机制加重NK细胞抑制受体的作用, 以防止NK细胞活化。
1.5 NK细胞亚型
外周血NK细胞的异质性响应表明人类NK细胞有几个亚群[21]。而这些细胞特征已经揭示NK细胞亚种群的存在, 包括CD56dimCD16+、CD56brightCD16+、胸腺细胞、NK22和记忆NK细胞。
1.5.1 CD56dimCD16+细胞亚群
特点是高表达CD16 (FCc RⅢ) , 主要为细胞毒细胞[22]。细胞毒细胞是NK细胞的主要亚群, 功能为激活抗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23]。受损CD56dimCD16+细胞可能会导致不完全的消灭病毒。因此, CD56dimCD16+NK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HBV持久性感染[24]。所以这个亚型对抗HBV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1.5.2 CD56brightCD16+细胞
主要的细胞因子分泌细胞。主要分泌IFN-c[25]。IFN-c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 参与刺激APC细胞产生HBV抗原以及产生促炎细胞因子, 包括IL-12、IL-6等[25,26]。
1.5.3 胸腺细胞亚群
表达Gata3和IL-7受体α (IL-7Ra) , 表达少量LY49、CD11b和Granzyme B, 因此无法如CD56dimCD16+细胞那样起到使病毒感染细胞细胞溶解的作用[27]。但考虑到这个亚群在病毒感染期间, 产生细胞因子的重要作用, 以及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持续性长期的HBV感染患者会遭受到细胞因子模式改变[10], 故胸腺NK细胞可能会成为对乙肝免疫治疗的靶细胞。
1.5.4 NK22细胞亚群
主要产生IL-22的NK细胞, 但表达Granzyme B和其他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其他亚群[16]。NK22细胞显示CD56+、CD117high和CD94-表型[16]。IL-22是HBV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结局的重要细胞因子。目前NK22细胞在乙肝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完全清楚[28]。因此, NK22细胞被认为是乙肝疾病病因学研究进展一个新的候选。
1.5.5 记忆NK细胞
记忆NK细胞是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亚G1 (KLRG1) 阳性细胞, 具有强大的细胞溶解和生产细胞因子的能力[29]。这个亚型细胞有一个激活的低阈值, 因此对靶细胞表达低激活剂水平[29]。NK22细胞与NK细胞、记忆NK细胞和肝炎之间关系尚未明确。
2 NK细胞和HBV感染
NK细胞的行为在对HBV感染免疫反应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在HBV感染患者外周血有高数量的NK细胞[30]。如果有抗HBV能力良好的NK细胞, 可能会使肝脏完全清除HBV。Zhao等[30]报道,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HBV感染患者肝脏中存在大量的NK细胞。有但其研究也显示, 与慢性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 急性感染患者有更多的NK细胞激活受体和更少的抑制性受体[30]。此外, 研究表明, 急性感染患者的NK细胞活化程度与HBV DNA水平呈负相关, 与HBV清除呈正相关[30]。Yin等[31]证明在动物的肝脏模型中, IL-15可使IFN-b上调, 抑制HBV复制。这是因为IL-15是激活和促NK细胞成熟的主要细胞因子。Li等[32]的研究证明了NK细胞参与早期HBV清除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NK细胞的频率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数量呈负相关。上述研究表明, NK细胞对HBV免疫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NK细胞反应会使受感染肝脏完全根除HBV。
长时间的HBV感染患者其NK细胞功能可能会中断, HBV感染会导致NK功能失常, 进而引起某些患者的持久感染。例如研究表明, 在感染细胞中HBV可使MHC-1类分子表达下调, 从而逃避T细胞毒性免疫应答[33]。因此, 在某些情况下HBV通过这些MHC分子逃避宿主的适应性免疫反应, 这可能反过来导致持续感染[34]。研究显示, 隐匿型和慢性乙肝患者的NK细胞表达C-C趋化因子受体5 (CCR5) 数量明显降低[18]。Li等[35]研究也表明, 长期HBV感染患者的HBV DNA复制的高水平使NK细胞产生IFN-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因此, 肝炎患者NK细胞的活化是有缺陷的。研究表明, 长期HBV感染患者的血清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b水平表现出增加[36]。长期HBV感染患者, TGF-b通过下调NKG2D/DAP10和2B4/SAP表达作用于NK细胞[37]。NKG2D是一种NK细胞的非ITAM关联受体, TGF-b的高表达与NK细胞功能受损相关, 这也可能是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另一种因素。研究还表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HBV感染的患者NK细胞中CD56brightCD16+细胞百分比增加, 而NK CD56dimCD16+细胞百分比则减少[38]。因此, 长期HBV感染患者NK细胞数量和功能是中断的。
3 NK细胞反应和肝损伤
NK细胞功能, 除了在受感染的肝细胞根除HBV的重要作用, 其对肝炎的并发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包括肝硬化和HCC[39]。30%~50%的肝脏淋巴细胞是从外周血迁移到肝脏的NK细胞并转为肝脏特异NK细胞, 这种特异的NK细胞比其他器官的NK细胞具有更高水平的对肿瘤及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40]。从正常肝脏 (非肝硬化) 中提取的NK细胞可以杀死人类HCC细胞株Hep G2[41]。另一项动物模型研究显示, NK细胞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42]。有研究也表明, 人类NK细胞在抑制小鼠肝纤维化方面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43]。因此, NK细胞在抗病毒和控制肝细胞癌以及肝纤维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发生病毒性肝炎时这种平衡被打破, 当受感染肝细胞产生炎症细胞因子, 包括IL-12、IFN-a/b, 可激活细胞毒性以及NK细胞向受感染的肝脏的渗透。然而,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慢性HCV感染患者细胞毒性增加[44]。这表明, 正常情况下尽管肝内NK细胞活性表现出高于外围NK细胞, 但在HCV和HBV感染时NK细胞活性减少[44]。人类NK细胞通过杀死肝星状细胞 (HSCs) 控制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44]。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在正常肝脏中肝星状细胞的作用是存储视黄醇 (一种复合维生素A) , 其受损时会活化并转化为成纤维细胞[32]。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受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免疫细胞 (包括NK细胞) 调控的[32]。因此, 促异常肝星状细胞死亡是NK细胞控制纤维化的机制, 因此NK细胞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肝脏并发症 (包括肝硬化和HCC) 发病率的增加。许多研究表明, 在肝硬化和HCC, 特别是在病毒感染后, NK细胞功能为受损。Ishimaru等[45]研究表明, 肝细胞癌患者的IL-2阳性NK细胞水平低于HVB病毒携带者和健康对照组。IL-2生产是NK细胞的活化标志, 因此, HBV致HCC患者的NK细胞活性降低。
4 NK细胞作为乙肝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目前, 7种药物用于治疗乙肝, 这些药物均为抑制HBV复制和疾病进展[46]。这7种药物分类两类, 包括核苷 (酸) 类似物 (NAs) 和干扰素[47]。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均为NAs[47]。这些疗法优具有易管理、安全性高和清除HBV效果好的优点, 特别是HBe Ag阴性的患者。尽管优势突出, 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慢性肝炎患者需要长期NAs药物治疗; (2)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 (3) 药物的成本高, 低收入患者很难承受; (4) 无法从肝细胞消除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 DNA) ; (5) 长期使用NAs药物易引起HBV基因耐药性[47]。因此, HBV患者强烈需要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免疫疗法是运用免疫细胞 (包括NK细胞) 治疗持续性HBV感染, 被认为是未来治疗肝炎的新途径。Li等[48]研究表明, 阻断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 提高NK细胞的活性, 以清除HBV。另一项研究表明, 阻止免疫抑制细胞因子, 包括IL-10和TGF-b, 提高NK细胞的抗病毒功能也可以治疗慢性HBV感染[49]。Tjwa等[50]报道, 修复髓系树突状细胞作为一种很强的NK细胞诱导物, 可以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NK细胞功能。另一项研究表明, 体内NK细胞活化可以抑制HBV复制[50]。调节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之间的功能,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
人类重组IL-12 (rh IL-12) 与拉米夫定联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 结果显示HBV复制水平降低[51]。表明通过细胞因子激活NK细胞是免疫治疗的机制之一, 也可以通过APC细胞触发NK细胞对HVB的免疫反应。这些研究均表明NK细胞可以作为免疫治疗乙肝的有效靶点[52,53]。此外, 研究表明, 其他免疫细胞, 如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APC细胞 (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均参与抗HBV免疫反应[54]。因此, 可以直接激活NK细胞, 包括上述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被认为是未来治疗乙肝的新途径。
综上所述, NK细胞不仅在抗HBV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乙肝发展为肝硬化、HCC的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 针对恢复NK细胞功能为目标的免疫治疗可以通过几种机制抑制肝损伤, 其中可能包括抑制肝星状细胞。这些治疗方法还可以扩展到由病毒引起的HCC治疗。虽然研究结果仍有争议, 但研究证明NK细胞功能, 包括细胞毒性作用和生产细胞因子, 在慢性HBV感染中是被阻断的。因此, 持续性的HBV感染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HCC。另一方面, 免疫和抗病毒治疗提高NK细胞功能的机制尚未明确, 未来对于治疗乙肝和控制HBV相关肝损伤的新疗法研究会集中在如何提高NK细胞功能上。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 (HBV) 是最常见的导致人类肝脏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的最严重并发症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CC) 。自然杀伤 (NK) 细胞是免疫反应中识别并消除肿瘤或病毒感染的细胞, 在肝细胞中根除HBV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NK细胞的表型和功能、NK细胞作为乙型肝炎免疫疗法新靶点以及通过针对NK细胞减少HCC或肝硬化的风险做一综述, 为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2008年在我站参加的无偿献血者共35 707人次, 其中男性20 341人次, 女性15 366人次。
1.2 方法
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 试剂由科华公司和北京万泰公司提供, 每一份标本均做初检和复检 (由不同人和不同厂家试剂进行检测) , 结果判定及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仪器
深圳赛勒公司RSP 150&BEPⅢ全自动血液筛查系统。
2 结果
2.1 HBsAg阳性检出率
受检人员35 707人次, 检出HBsAg阳性2338人次 (6.55%) 。
2.2 不同性别HBsAg阳性检出情况
男性受检人员20 341人次, 阳性1569人次, 阳性率7.71%。女性受检人员15 366人次, 阳性769人次, 阳性率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712, P<0.01) 。
2.3 不同年龄段HBsAg阳性检出情况
在受检人群中最小的18岁, 最大的55岁;18~30岁和31~40岁阳性率大于41~55岁, 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有下降趋势 (χ2=23.02, P<0.01) 。见表1。
2.4 不同职业HBsAg阳性检出情况
见表2。
2.5 城乡HBsAg阳性检出情况
见表3。
2.6 2338人次HBsAg阳性标本的其他3项指标检测结果
见表4。2338人次结果显示:HBsAg+抗-HBe+抗-HBc阳性 (小三阳) 与HBsAg+HBeAg+抗-HBc阳性 (大三阳) 为乙肝病毒主要感染模式。
3 讨论
从2006—2008在我站参加无偿献血者的血清中HBsAg检测阳性率6.5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75%[1],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市社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从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来看, 年龄在18~40岁之间和市区人员较多, 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在调查中发现, 男性阳性率 (7.71%) 明显高于女性 (5.00%) , 与国内多数文献报道一致。一般认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本次调查中18~40岁年龄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41~55年龄段, 说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以青壮年为主, 应将该年龄段列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对象。
周口市区与郊区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含流动人口) , 郊区高于市区。这可能与城乡的医疗卫生、居住条件和卫生习惯有关[2]。从职业情况分析, 参加无偿献血者以学生为主。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模式显示, 小三阳和大三阳居多,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员, 应加强管理, 做好宣传。
针对我市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关部门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 卫生防疫部门对餐饮业切实起到监督监管作用, 加强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改善卫生环境, 同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有效地控制乙肝的传播, 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血站因其是为病人提供血液的部门, 经血传播也是感染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 所以血站应严格控制、筛选献血者, 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和提高检测水平, 以保障给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
摘要:目的通过对周口市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析, 为社会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对周口市无偿献血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周口市35 707人次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为6.55%, 其中男性为7.71%, 女性为5.00%, 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 以<4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 HBsAg阳性合并抗-HBe、抗-HBc和HBsAg阳性合并HBeAg和抗-HBc阳性是感染的主要模式, 分别占26.35%和22.50%。结论周口市社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较高, 感染者大多不知情, 提示人们应有自我防护意识, 加强健康检查及时采取措施。
关键词:无偿献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9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11
【关键词】乙肝;HBV;病毒
【中图分类号】R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29-01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嗜肝DNA病毒,HBV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体,乙肝主要通过含HBV的血液、血液制品、唾液、乳汁、月经以及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亦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其临床症状,以肝脏病变为主,可以累积多个脏器,包括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到症状明显的终末期各种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流行相当广泛,危害性也相当严重。它没有一定的流行期,四季可发病,多数属于散发。
标本来源:安县塔水镇居民成人组,安县儿童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检测仪器:酶标仪ST36,全自动生化仪:CS-T300
试剂来源:英科新创提供HBV诊断试剂,ALT由迈克提供
方法:据2010年9月在塔水成人组检查结果(先检查HBsAg、抗-HBs、抗-HBC项目,然后再按规定吸取阳性样本三份/人,以及规定分数的阴性对照,做好标记冰冻保存,再取其中一份阳性标本集中检查HBeAg,抗-HBe),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实验一:2010年9.1-9.27日塔水镇成人组HBV体检人数8007人,共计检查845例乙肝表抗阳性及或核心抗体阳性病人,阳性结果如下:乙肝临床表型中:大三阳28例;小三阳705例;1,5阳28例;1,3,4,5阳5例;5阳76例;1阳3例,HBV阳性率10.53%。
以上说明成人组乙肝病毒感染率的确较高,乙肝的治疗应加强,乙肝的预防工作应进一步深入,增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体质。
实验二:按体检顺序取50份HBV阴性标本的ALT值,50份HBV阳性标本的ALT值,采用t检验。
结果显示,t=1.82<1.96 ,P>0.05,差异无显著性,ALT的高低与感染HBV与否无显著相关。
实验三:安县塔水儿童组4050人HBV阳性统计 :大三阳11例,小三阳26例,1,5阳22例,5阳15例,1阳3例,合计77例,HBV阳性率为1.9%。
实验四:按体检顺序男女各统计50例结果显示,t=1.21,P>0.05感染HBV的几率与性别无显著性相关。
实验五:按年龄组成统计16-30岁与31-45岁两组乙肝感染率比较,t=4.82,P<0.01,差异极显著,前者感染率低于后者。
结果:在安县7月份对4000多份儿童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9%左右。儿童组乙肝感染率远低于成人组,16-30岁成人组与31-45岁组乙肝感染率也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从1992年对新生儿实行计划免疫和乙肝防治工作以来,国家对乙肝的积极防治工作,有较大成效,这也说明,预防乙肝的关键是从新生儿抓起,同时应普及对青少年,中年人的乙肝疫苗的注射,对于乙肝,重在预防。成人组乙肝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分析:一是,乙肝病毒很难根治,药物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遏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只能靠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来清除,应选用能增强人T细胞的治疗型疫苗类药物,才能清除乙肝病毒并抑制其再生,从而标本兼治),HBV致病机理包括Ⅱ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肝血管、肾脏、皮肤、关节等处的沉积,从而引起相应的病理损伤,还包括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肝细胞的破坏。据以上数据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等技术对乙型肝炎检查的广泛开展,临床对乙型肝炎的诊治,以及人们对乙型肝炎的深入认识和积极防治,以及乙肝疫苗的廣泛使用,儿童及青少年感染乙肝的发病率比成年人显著降低。
讨论:绝大多数乙肝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较少或终止,用PCR对HBC-DNA进行检查,多数小三阳病毒复制量较低。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乙肝小三阳PCR检查病毒的拷贝数很高甚至达到108以上 ,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乙肝病毒发生变异,有一部分乙肝小三阳患者检测不到e抗原,而病毒自身在不断复制繁殖。这类患者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大多在中年及以上年龄段;乙肝两对半检测为“乙肝小三阳”;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不适,而化验发现持续的转氨酶升高或反复的发作性升高;病程时间较长而肝脏损害程度较重。乙肝小三阳的这些特征是中青年及以上年龄段患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张玲霞 ,王永怡, 段学章.[M]乙肝、肝硬化防治新策路.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2-4.
[2]许化溪 包怀恩. 乙型肝炎病毒[M]病原生物学检验2003.人民卫生出版社16(4):240-24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篇12
1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特点
乙型肝炎的自然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感染时的年龄、病毒自身因素(如基因型、基因有无变异以及病毒复制水平高低),另一方面是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免疫力大小以及其他因素,例如伴有其他病毒感染、酗酒等。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从非活动性HBs Ag携带者状态到慢性肝炎,亚临床状态到急重性肝炎和暴发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等多种变化[2]。有20%~40%的慢性HBV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和晚期肝病。慢性HBV患者往往发展过程缓慢、症状轻微,感染的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甚至症状轻微不易觉察。流行病学表明,在高流行区,主要的传染途径是围生期的垂直感染,婴幼儿和儿童早期从具有肝病家族史的人群中感染。在低流行发病区,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体液传播方式,静脉吸毒和高危性行为是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指出,儿童早期HBV感染的自然史可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性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四个期。免疫耐受期:临床上患者常无症状,肝功能多为正常,人体血清HBs Ag和HBe Ag检测呈阳性改变,HBV DNA载量往往高于106 IU/ml,但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正常高值。据文献报道,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表明,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绝大多数为青壮年,一般年龄不大于30岁,可能与该年龄段患者学习、工作竞争压力大以及婚姻和生育要求有关,目的是得到可观数据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HBV感染者中,5岁以下婴幼儿30%左右有发展成慢性感染的可能,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3,4,5]。另有资料显示围生期感染HBV的患者,大部分会进展为慢性肝炎,其免疫耐受期可持续几年至几十年不等[6,7]。
病理改变:只有少部分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感染者肝脏无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改变,绝大部分存在轻度炎症反应和轻度纤维化,而且有极少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纤维化(S3~S4),所以ALT水平与肝脏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平行,也不能全面表达肝脏损伤程度。最新资料表明免疫耐受期与HBV感染非活动状态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为G0者,仅占10%~20%,肝小叶及汇管区均未见或仅有少许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与肝实质交界处无炎症表现,汇管区无明显扩大,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肝脏炎症活动度为G1者,占40%~60%,显示肝组织汇管区及小叶内均有少量炎细胞浸润,汇管区周围轻度或局灶界面炎,汇管区轻微扩大,轻度纤维组织增生(S1)。肝脏炎症活动度为G2者,大约占20%,纤维化程度S1~S2。中度以上炎症者(>G2)仅占5%左右[5,6],纤维化程度一般较轻(S1~S2),明显纤维化(S3)或者肝硬化者(S4)极少。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HBV健康携带者往往无明显症状、转氨酶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是其组织病理学显示肝脏有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点灶状坏死以及纤维化,但是这些报道材料、研究样本几乎都包含了免疫耐受期和非(低)活动复制期的患者。非(低)活动复制期患者基本上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或者反复几次的病毒清除过程,在这个时期症状轻微可能不被觉察而无临床表现,许多患者不清楚肝功能是否出现过异常。由于病毒免疫清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肝组织损伤,继而以纤维化的方式修复坏死组织,造成肝脏程度不等的纤维化,而免疫耐受期患者没有经历过免疫清除过程,可推测其发生纤维化的比例和程度会明显降低[7]。
免疫组化检查:免疫耐受期肝细胞内HBs Ag主要表达方式为细胞浆内的包涵体型,部分为细胞浆型,少部分有细胞膜表达。HBc Ag以细胞核内表达为主,也有极少数出现在细胞核膜或者细胞核周边。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及非活动性HBV携带状态的患者,其HBs Ag阳性表达率未发现有明显不同,而HBc Ag阳性表达率免疫耐受期则显著高于免疫清除期或非活动HBV携带状态患者。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肝内大多高表达HBc Ag,以细胞核表达为主。HBc Ag感染的肝细胞是细胞免疫效应攻击的靶细胞,当HBc Ag局限封闭于细胞核内,无法成为受攻击的靶抗原,故而难以有效激发T细胞的免疫反应。当肝细胞溶解后HBc Ag就能直接释放到血液中,故可用其直接反映肝细胞受损伤和病变的程度。
2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机制
肝脏耐受现象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认识了。早在1969年,Calne等就发现在一些物种中不具有组织相容性的肝脏移植物在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就能够自发地被接受。基本上健康成人,具备完善的细胞免疫功能,HBV感染后能够准确无误地清除病毒,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HBV感染转归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病毒因素,病毒隐伏在人体的免疫特赦之处,能够躲避正常机体的免疫监视,引发慢性持续性的感染;另外就是宿主自身因素,成人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婴儿免疫机制发育还不完善,感染HBV后就容易出现免疫耐受现象。其中,宿主自身比病毒因素显得更为重要[8,9]。肝内免疫细胞包括肝窦内质细胞(LSECs)、肝星形细胞(HSCs)、库普弗细胞(KCs)和淋巴细胞等,其中淋巴细胞占16%~22%,包括TCRαβ+与γδ+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细胞)和DCs等。HSCs促使T淋巴细胞凋亡是通过酪氨酸磷酸化信号通路水平76KDa蛋白的变化来实现的,证实了HSCs也是特异性免疫耐受细胞之一,与肝脏中的树突状细胞(DCs)、KCs、LSECs等肝非实质细胞一样,参与调节肝脏移植的外周特异性免疫耐受[10,11]。
2.1 LSECs
LSECs是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其他大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他器官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相比较具有独特的表型。LSECs在肝内的含量十分丰富,约占肝内非实质细胞的50%。LSECs是有孔内皮,其上有许多直径约为100 nm的小孔,这些小孔聚集成簇,构成筛板。另外,LSECs缺乏典型的基底膜,其下层为疏松基质构成的Disse间隙。这些特点可能与其活跃的吞噬细胞外基质(如透明质酸)的能力有关,因为在干扰了LSECs对透明质酸摄取能力之后,LSECs上的小孔消失了,同时其基底膜也变得完整了[6]。LSECs被认为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器官常住的抗原提呈细胞(APCs),原因:一是位置,LSECs位于肝内网状的血管网内,可直接与血液中的细胞发生接触;流经肝的血流量很大,但在肝血窦内的血流却非常缓慢,甚至可有暂时的停滞,故这一独特的位置可以使LSECs能够与血液中的细胞频繁而充分地接触。二是功能,LSECs具有强大的清道夫功能和抗原提呈能力,它可以在非淋巴组织内即肝脏局部活化原始T细胞。另外,它还可以捕获T细胞并诱导其在肝内发生凋亡。这些都是其他APCs所不具有的特性[10]。
2.2肝内淋巴细胞
肝中富含大量淋巴细胞群、巨噬细胞群及专职的APCs,其中APCs包括树突状细胞(DCs)、血管内皮细胞及LSECs。研究表明APCs是通过诱导凋亡等机制,引起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的丢失。肝内的非实质细胞-淋巴细胞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具有自身鲜明的生物学特点。人体特异性抗HBV免疫反应缺乏或者不足导致HBV免疫耐受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特异性T细胞功能低下。研究发现,肝脏在正常情况下存在较多的的淋巴细胞储备,其中重要的是CD8+T和CD4+T细胞,都具有自身特殊的活性表位。血液中CD4+CD25+T细胞数量,HBV慢性感染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清除病毒主要依靠CD8+T细胞,而CD4+T细胞则促进CD8+T细胞的成熟,有利于其功能的发挥。可以推断CD4+CD25+T细胞是HBV慢性感染患者出现免疫耐受原因之一[11]。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是:在体外通过细胞间的接触依赖机制,在体内基本依靠抑制性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功能,比如TGF-β等因子会受到免疫强度和调节位点调控。还可与APCs联合调控机体免疫。
NKT细胞是一种同时具有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细胞部分表型及功能的细胞亚群。它们能将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连接起来,识别CD1d-糖脂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2.3 DCs
DCs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APCs,对初始型T细胞的激活起着独特的作用。从数量上看,仅占外周单个核细胞的0.5%,分布于全身各处。DCs有不同的亚型、不同的分子表达,因此DCs在发育的不同阶段与T细胞接触能够诱导分化出不同的形态性能的T细胞。来自国内外的报道表明DCs除了对外来抗原发挥免疫反应外,还对机体自身抗原有免疫耐受作用。其免疫耐受功能体现在免疫偏离、诱导T细胞无免疫应答以及促进T细胞凋亡等。虽然DCs在中枢免疫和周围免疫耐受中都发挥着主要作用,但免疫耐受是如何发生或诱发的,其分子确切机制仍在研究之中[12]。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DCs间有大小不等的间隙,非常有利于初始T细胞和激活T细胞与肝细胞直接接触。DCs在迁移过程中由幼稚向成熟状态转化,其摄入、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在减弱,但抗原提呈能力逐步增强。随着DCs迁移和成熟,它不再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1和CCR-5,而表达CCR-7。
2.4 KCs
KCs是定居在肝内的巨噬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有许多板状或丝状伪足,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和微绒毛,并有较厚的糖衣。细胞常以其伪足附于内皮细胞上或穿过内皮细胞窗孔或细胞间隙伸入窦周隙内。胞质内溶酶体甚多,并常见吞噬体和残余体。具有变形运动和活跃的吞饮与吞噬能力,构成机体一道重要防线,尤其在吞噬清除从胃肠进入门静脉的细菌、病毒和异物方面起关键作用。肝巨噬细胞还可监视、抑制和杀伤体内的肿瘤细胞,尤其是肝癌细胞,并能吞噬和清除衰老、破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重要的是,肝巨噬细胞还有处理和传递抗原、诱导T细胞增殖及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等作用,与肝脏中的LSECs、DCs等肝非实质细胞一样参与调节肝脏外周特异性免疫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