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问题

2024-07-08

新农村规划问题(共12篇)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1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必将使乡村城镇化进入快速时期。可让人担忧的是,迄今新农村规划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实践当中对这方面的实例研究也较少。大多数地方把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与城镇规划混同起来,使新农村的建设不城不村,不仅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与实际经济水平相差太远,反而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首先必须要从规划理论上协调好本层次内部和上一层次规划的关系,理清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所处的位置和时序。

1 新农村现行规划理论

新农村规划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在认识上和理论研究上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现有的一些理论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从理论体系上大致可划分为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两个层次。其中村庄建设规划是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庄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界限,统筹安排村民建房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则是依据村庄建设规划,确定村庄具体整治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 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上我国地域、历史文化、民族差异较大,所以到目前虽然对新农村规划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其现有规划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研究较少。好多地方对新农村从认识水平到规划技术上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只简单地将新农村规划认为是多建几栋房、多修几条路、多建几个工厂等,所以作出的规划图纸在实践中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也无法扭转现有村庄的实际面貌。二是现有新农村规划理论根本无法指导各具特色的农村的规划建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地差异较大,对新农村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如何能让每个地域的人都能接受新农村起码在规划理论上要倡导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能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常规模式。三是多数地方将新农村规划理论与小城镇规划理论混同起来。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规划建设,不仅成本浪费、实施难度较大,而且最后搞得不城不乡,反而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四是多数新农村规划缺少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新农村规划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任何固步自封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要充分分析村庄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和优势,要有跳出“新农村规划来做新农村规划”的思维,真正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真正改善。

3 与小城镇总体规划关系

村庄与区域本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做规划时不能就村庄论村庄、就城镇论城镇,应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目前,一些地方在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时也引入了“区位图”“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图”,从某种意义上讲己经开始有了区域的观点。但实践当中作用并不大,主要是因为做规划前对小城镇相应的行政区域内研究问题,没有把小城镇的发展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分析,没把相应的自然村用地看成是小城镇发展的源泉,没有依托各自然村研究小城镇该发展什么产业、城镇人口从哪里来、城镇与自然村怎么实现发展上的互相促进?即使做了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的也只是在套用本身就不够科学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路,在已经很小的区域内划分几个“经济区”,布置几个构不成特色、形不成支柱的产业,然后再标注几个“中心村”“基层村”,并且有的还是在总规做完后凑一张这样的村镇体系规划图,可想而知这样的规划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4 通过几个方面来协调新农村的发展

4.1 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新农村和小城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拉近城乡差距。城镇要协调发展,农村自身的方方面面也要协调发展。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城镇发展,放慢城镇发展,更不是要固定城镇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大力提倡建设小城镇,使其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也不是为了拉开它和农村的差距,反而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商品流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综合地、协调地、有序地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4.2 摆正新农村发展的位置和时序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我们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往小城镇和新农村那种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为重的思路上来:将以往“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以往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4.3 完善新农村规划理论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可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圩镇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成为一项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调整,都要使整个规划修改过甚至要重新做过,规划根本无法指导和促进乡村的发展,反而有时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入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结束语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理论体系上和认识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整合城镇区域内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考虑城镇和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农村管理等内容,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新农村建设得以健康、顺利、快速的发展,必须从完善新农村规划理论入手,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小城镇,总体规划

参考文献

[1]辛华平.新农村建设要正确把握[J].当代陕西,2006(3):21-22.

[2]赵辉,王宁,熊燕.新农村规划指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方明,刘军.国外村镇建设借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2

核心问题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专业的旅游规划设计机构,有着10余年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经验。对于乡村旅游,专家们是最熟悉不过的了。目前国内农村旅游的发展可以说非常兴旺,而很多农村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很重视发展旅游业,希望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很多农村居民逐渐意识到自家门前在过去非常普通的果树、花田、鱼塘,如果适当经营,就能给自己带来比简单农活高很多的收入;同时,很多城市居民也看好农村旅游这块“蛋糕”,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要在农村旅游上“分一杯羹”。可是,在农村旅游大热的繁荣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尚处于自发增长期的农村旅游存在着诸如特色不明、服务不周、品牌不响、良莠不齐等很多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农村旅游的发展和壮大。那么我们在这样的情况先该如何应对呢,专家解释很简单,6个关键词抓住问题的核心。

“新农村 新旅游”发展的6个关键词

1、规划

规划是前提。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做好规划,突出特色,增强科学性,避免盲目性。如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新农村旅游“五朵金花”,便是在结合当地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分区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增收,当地基础设施改善的目标,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的。

2、改革

改革是动力。要抓好体制和机制创新。我们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发展农村旅游农民是主体,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资金

资金是保障。开展农村旅游必须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这离不开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通过企业投入带动农民投入,增强农村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

4、品牌

品牌是关键。目前市场竞争的主流已经是品牌的竞争。地区农村旅游要做大做强,扩大对外影响,顺利实现产品从生产和生产者到消费和消费者的运动,必须创造品牌。

5、人才

人才是根本。目前农村旅游发展人才方面还跟不上,很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应对农村旅游从业者(主要是当地农民)展开针对性强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发展农村旅游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守法规的一代新型农民。

6、监督

监管是重点。农村旅游要实现有序发展,政府就要加强监管,实行标准化管理,最重要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营活动的监管,要守法经营、诚信服务;二是生态安全监管,要保护好生态,治理好环境污染;再就是食品安全,要注意饮食卫生,确保游客安全健康。

“新农村 新旅游”发展的原则

1、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旅游发展应以当地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调动社区参与。相关部门应该引导、培训当地农民,使他们树立市场意识,转变观念,学到现代市场经营知识,真正成为农村旅游发展的主人。在进行新农村基础设施、村域规划时,多征询当地农民的意见,从他们最需要、最迫切的事入手,而不要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农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是指目前我们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利用不但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能不能永续利用这些珍贵资源的问题。农村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在自然资源方面,规划时要注意开发力度,减少现代旅游业对当地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人文资源方面,要注意突出当地文化资源的民族或地域特色,要有独特性,善于挖掘农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但能增加农村旅游的竞争力,更能提高资源品位,从市场的角度更好的保护当地的特色民风民俗。

3、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相关性很强的行业,其发展需要交通、财政、文教等部门的支持,所以在定制一地旅游发展规划的时候,要注意与其地方其他部门的发展规划相协调。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规划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区规划;问题;对策

一、农村社区规划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规划经费短缺

鉴于农村社区规划问题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规划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各界人士商榷,现总结报告如下:

受历史原因、国家政策、人口素质、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的收入来源有很大的局限性。农民较低的经济收入使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学校、医院、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这就加大了社区规划工作的难度。此外,社区规划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的支持,但是政府支持经费的投放往往是有重点的,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农村在社区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基础设施缺乏、公共服务能力低等诸多实质性问题。

(二)社区隶属关系不明

在实际工作中,社区规划建设不能得到相关政府部门人员的充分重视,这就造成社区在规划过程中,不能完全进行自主建设,进而导致权利与义务之间出现严重的不对等现象。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往往把社区看作是办事员,在随意向社区发号施令的同时,又会把部门内一些费力而不讨好的工作任务强加给社区,比如:收卫生费、村容管理费、普查登记、数据统计等繁琐而复杂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社区工作的压力和负担。此外,一些社区规划领导人,一味追求政绩,建设“面子工程”,这就导致社区建设的目的和实效无法得到真正落实,从而使社区服务于民众的职能大为减弱,继而严重阻碍了社区规划建设的顺利进程。

(三)村民自治意识淡薄

农村社区规划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广大村民的广泛参与,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村民往往受自身素质以及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自治意识相当淡薄,其主要表现为:首先,一些村民对社区规划工作认识不到位,不能積极主动的参与社区规划建设,特别是一些服务性工作,大多村民认为既要工作又没有劳动报酬,所以这就导致社区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大为下降。其次,基层领导对农村社区的规划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农村的新社区建设对于土地和资金有着很高的需求,在基层领导者眼里,集体出资来建设农村社区显然不是件好事,因为他们认为大量集体用地投资建设只会对集体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因而基层管理者多数是不愿意做这类组织建设的工作。

无论是基层领导者还是当地村民都更乐于安于现状,对于社区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认识不清晰,进而对组织建设上犹豫不决,所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点,自主投入到建设规划的积极支持中来。

(四)社区独特性不够显著

搞好社区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重点就是要呈现出农村具体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但是,在具体的农村社区规划中,大多是抄袭城市建设模式,照搬城市居民楼模式,在农村的农田里四处矗立着高楼大厦,而对于农民来说,其本身是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的,这样的规划也在很多方面与农民长期以来所习惯的生产方式不协调,影响村民的社区入住率。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的照搬城市模式,对于农村来说,不仅磨灭了其原有的历史特色,还给农民的心理造成了不可消除的创伤,使其配合度降低,阻碍社区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改善社区规划应注意的两点要求

(一)明确目标

在目前的农村社区规划中多数是凭感觉走,比较随意,目标不够明确,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农村社区的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起不到该有的作用。因而,要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总结经验,对一个较大范围内的农村社区建设制定一个具体的统一的社区规划方案,明确搞好社区建设的积极意义,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对社区建设的目标内容等加以整顿和规范,同时还要积极指导社区建设。最后在理论方案以及社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出台后,要加强其执行力度,使建设实践切实落实到建设中去。

(二)健全社区领导机制

农村社区规划是否得当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而社区建设不仅是农村发展中的基础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必须建立与之对应的组织领导以及能够及时决策实施的具体机制以保障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要成立统一行之有效的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要的领导机构,与更大范围内的农村建设中相应的领导机构进行工作以及职能上的积极有效对接。并且将各部门的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工作业绩直接纳入到部门绩效考核中去,严格责任制,规范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最后,各阶层领导要密切联系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及时反馈城市社区建设的有益经验,共同规划农村社区的未来。

三、结语

农村社区规划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区成员对于社区的认同感的加强,只有社区成员社区有了认同感才会感到幸福,继而才会有归属感,只要满足了这三个要求,必定能够很好地调动农民参与到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来,才能彻底改变以往农村那种零散经营的状况,把农民从生活上集中起来,逐渐形成经济上的规模经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进行。

【参考文献】

[1]贾淑颖,于一凡.建构农村社区规划标准推进新世纪中国农村建设[J].城镇建设,2011(09)

[2]孟曰,彭光芒.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意见领袖的特点和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张志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管理社区化刍议[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水系规划问题 篇4

1 新农村建设与水系规划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业, 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 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指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 人民生活能否实现小康,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农村水利重要内容的排水灌溉事业及防洪体系的发展。水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有水作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实现农业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只有进一步更新治水理念, 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才能支撑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水系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 多收少收在于肥”是对水与农业关系最简要、最形象和最真实的描述。目前, 灌区以占全国45%的耕地生产了全国70%的粮食、80%的商品粮、90%以上的经济作物, 进一步说明了排水灌溉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洪涝灾害频繁, 而洪水灾害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受淹、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在1950~2000年的51年中, 全国平均每年农田受灾面积937万公顷, 成灾523万公顷。其中1954年、1956年、1963年、1964年、1985年、1991年、1994年、1998年都是洪水灾害比较严重的年份, 农田受灾面积均在1400万公顷以上, 直接导致农业减产, 粮食产量增长率下滑, 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正常运转。因此, 研究如何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实现水系防洪及排灌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村容整洁, 就必须要改善村民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村容整洁的重要条件。温铁军这样描述:“新农村应该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 应该是一种生活相对比较和缓, 给人感觉比较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因此, 在水系规划中要实现村容整洁, 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应有的整洁意识外, 还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建设,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将生态景观的概念引入到水系规划中, 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再者, 在村容整洁的环境中生活, 在乡风文明的氛围中成长, 村民的整体素质自然也会在无形之中不断提高。水环境的改善及水景观的建设在新农村水系规划中也将是重中之重。

2 新农村建设中的水系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 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村的建设。小城镇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出表现, 也成了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尤其在天津地区, 农村与城镇已经日益融合, 实在很难分清界限。农村城镇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多, 使农村水系格局发生了变化, 因此关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系规划问题, 对新农村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要科学地做好新农村水系的规划工作, 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 以“整治水系、健全河网、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为目标, 全面理顺河网水系, 恢复、强化和拓展河道的防洪、排涝、调水和水环境、水生态等功能, 实现河道“水动、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要求, 确保防洪 (除涝) 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应注重展示水文化底蕴, 尽量保护原生态的水系, 让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与现代都市文明交相辉映,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

坚持人水和谐, 尊重自然规律, 充分考虑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力, 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在解决传统的水系防洪排涝、农业灌溉问题的基础上, 统筹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等, 既要建设兴利除害的水利工程, 又要营造、恢复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实现水多能相安、水少亦够用、水质不污染, 确保水质、水量、水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能为子孙后代留有发展的空间, 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要以尽量保护原生态的水系为基本原则, 保证区域拥有一定的水面率, 提高水系的连通性, 改善水系水质。农村水生态建设需要充分尊重原有水系格局和水面形态, 注重沟、塘、河道小水体和江、湖等大水体的联结, 通过不同高差的匹配使水流动起来;遵循农村总体规划, 采取因地制宜, 尊重自然的原则, 充分发挥各个村镇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地理特点, 尊从经济实用的原则, 结合当地水生物产进行特色规划设计, 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水系规划在满足景观、环境、生态等要求的同时, 将会调整现有的河道及水利工程, 这样势必要改变原有水系的防洪情势, 因此, 对区域水系规划中涉及到的河道及水利工程做出的调整, 需结合规划区域的产汇流特性, 采用相应的产汇流计算方法, 进行防洪安全校核。针对防洪、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建设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水系调整和水利工程布设, 同时处理好水系与营造美丽水景观的关系、水系与水环境质量的保护与控制的关系、水系网络的连通和衔接等关系, 这样就能得出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相适宜的水系规划。

3 结语

对农村来讲, 农民最关心问题是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抓好农村水系规划, 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重现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自然风光, 打造秀美的水乡田园风光, 给农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居环境,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经验, 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视农村水系规划的问题。强调水系规划应在保证新农村防洪、排灌基本功能基础之上, 重点关注水系的环境、景观作用, 为新农村创建生态宜居环境。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5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年初,县上及时印发了《延长县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思路、任务和具体的工作措施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对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确保工作任务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深入开展。同时,在试点村、重点村建设中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挂、乡镇领导包抓、县级部门包扶、企业单位援建、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县委书记、政府县长等县级领导都能够深入实际,亲自到所包抓的重点村调查研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成员单位领导也能够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己任,注重研究政策、捕捉信息,加大资金项目争取力度,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坚持规划引领的工作思路不动摇,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由城建局牵头,配合陕西省金城绿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计划完成了40个重点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使规划既能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又能彰显延长特色。各项目单位都能严格按照规划来设计施工,避免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和盲目施工现象发生,力求建设的科学合理。同时,由县新农办牵头,各产业部门和乡镇配合,完成40个村的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确保产业建设的快速稳步发展。目前,各项规划正在编制中。

二、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将治理农村脏、乱、差和实施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集中力量抓好以水、电、路、农民住宅和村庄公共设施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布点的新农村重点村有“两委会”办公室、文化室、卫生室、商业网点、学校、休闲健身广场等,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继续实施农村“一池三改”工程,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改圈、改厕、改灶配套率达到80%以上。大力开展清除“三堆”、禁止“五乱”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村容村貌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卫生环境。重点村以巷道硬化、水渠修砌、住宅改造和公益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重点村实现了“三清三改三分离,五通六有一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和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明显转变。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在市县财政配套的基础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继续按照“县为平台,明年项目,今年上报,整合资金,集中投放,整村推进”的项目整合运行机制。加大对扶贫、水利、交通、文体、国土、以工代赈等项目的捆绑和资金的整合力度,将项目和资金向重点村倾斜,确保重点村项目的按期实施。同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建设原则,在政府以奖代补的基础上,动员农民自筹投入,加大对住宅改造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今年新启动6个试点村计划投资2400万元。其中新建355孔10间,旧村改造818孔20间;巷道硬化15970平方米,排水渠4490米,公厕8处,路灯39盏,垃圾台19座,广场6个8230平方米,村庄绿化8170平方米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的建设。计划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县区补助120万元,农民自筹560万元,项目捆绑172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20万元。列入市级考核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村10个,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结合本村实际,主要以旧村改造为主。目前共实现投资4460.7万元,其中县区补助200万元,项目捆绑3417万元,农民自筹843.7万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67万元。其中新建596孔9间,维修改造1295孔;巷道硬化61683平方米,排水渠10985米,集中供水9处,广场10个18294平方米,公厕6座,路灯60盏,垃圾台32座,村庄绿化11240平方米,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的建设。

四、加强新型农民培育。我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重点培训社会需求的技术人员和农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社长、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能够掌握1-2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转移出去的农民具有较强的务工经商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要深入开展农村政策和法规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今年,我县利用县农广校、职中、各乡镇果业站、畜牧站的技术力量,围绕产业优势和特色农业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全县计划组织培训30期,2000人次以上。目前已完成培训16期1200人次。同时,要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开展“大培训”活动,不断加大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开展灵活多样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努力培养造就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加强文明新村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年,围绕我县在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的目标基础上,把文明兴县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五种社会新风。即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树立计划生育新风;积极开展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树立家庭文明新风;积极开展尊老爱幼活动,树立慈善奉献新风;积极开展反对邪教,远离毒品的活动,树立崇尚科学、珍爱生命的社会新风;积极开展远离黄、赌、毒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健康卫生的社会新风。其次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百名孝子”、“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坚决杜绝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广播、电视和电影要贴近农村生活,以反映邻里互助、诚实守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新鲜题材为主要内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

关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篇6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是我国总人口数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农村人口也比城市人口更加贫困,如何使农村人口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对农村发展进行有效规划,帮助农村人口脱贫致富是各级组织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国家安定团结,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新农村扶贫建设的机制创新和规划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农村工作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扶贫;创新;措施

一、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成为阻碍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力度,帮助农村人口脱贫致富。

二、加强农村扶贫机制的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

从调研情况看,贫困家庭之间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表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强化政策设计,实施差异性扶持政策。管理机制上,最重要的是要将扶贫决策、资金安排的重心下移,便于熟悉情况的基层政府制定科学的差异化政策。要完善部门之间、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使贫困家庭获得更多倾斜支持。强化减贫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根据贫困差异选择不同的扶持方式。

2、创新支持机制

政府开发式扶贫的落脚点是要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增收进而脱贫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应该成为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重要原则。贫困地区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意识不强,容易出现脱离市场盲目决策或政府大包大揽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更加注重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在开发式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市场能够自发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重点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包括改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市场环境以引导投资,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生产中面临的困难等。

3、创新引导机制

坚持开发扶贫的基本方针,要充分重视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决策上,要引导贫困群众根据资源条件,特别是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增收产业,政府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导,而不是代为决策、运动式地推广。项目实施上,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其最大程度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主要提供指导和帮扶。收益分配上,要支持和引导建立良性、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贫困群众最大程度受益。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扶持政策设计,政府的扶贫开发投入要突出重点,通过瞄准关键环节、解决借贷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市场环境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的瓶颈制约。要坚持“扶贫不养懒、重视不包揽”,切实引导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支持通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三、做好新农村扶贫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快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推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一是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二是抓好产业项目开发,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发展一个好的入户产业项目,是帮助农户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好产业项目,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三是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的实现路径。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

2、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扶贫投入

一是整合资金,向特困村倾斜。充分整合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社会扶贫等方面扶贫资金用于特困村建设。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特困村建设。继续加大与部门的联系力度,探索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三是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备案制、公告公示制、报账制、审计制、国庫集中管理,加大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考核督办,确保扶贫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四是建立小额信贷制度,让贫困户有机会获得贷款。五是加大扶贫资金统筹安排力度。根据当地扶贫开发特点,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整合各个归口部门的资金和技术,协调、集中各类扶贫和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确保有限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3、有针对性发展城市产业,解决好农民进城就业的问题

坚持产业为重,就业为本,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充分就业。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和“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开发城镇公益性服务岗位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加强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对接,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每年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接纳农民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好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

4、做好乡村旅游,保持乡村特色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避免雷同。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保护更应作为贯穿发展乡村旅游始终的重要内容。要看到乡村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有其脆弱性、易变性的特点,一旦变异恢复却很难。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文化遗产应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保护的再一个重点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乡村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要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搭建产权流转平台,解决好农村资源变资本的问题

农民不是无产者,包括贫困农民,都拥有一定的农村资源,拥有一定的经济权益。目前的情况是农村资源和权属不能有效转化为资本,农民守着资源并未致富。探索开展农村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搭建产权流转平台,将农村资源和权属纳入城市市场化体系,转变为资产和资本。在试点基础上采取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和土地流转等方式盘活土地资源,引进社会优质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农民采取土地入股方式成为股东,取得股权收益,并使农民从传统小农种植经济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三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

6、新农村农房建设向城镇集中,解决好农房建设综合效益问题。统筹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两者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以及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要做好农房改造,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将新建农房尽量向城镇集中,便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农房实现对接,低成本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也为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务工就业提供便利,也因此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7、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解决好农民进城的资金制约问题。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因大量建设项目落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伴随征地拆迁和农民安置。有条件的要尽量采取货币化安置,使安置工作与城镇商品房市场衔接起来。引导农民通过货币化安置进城入镇居住,完善城镇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和生产经营条件。眉山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全面停止新建安置房,全部调整为货币化安置,加大购房补贴和激励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

四、结束语

总之,农村扶贫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完善扶贫制度,做好扶贫服务,尽快帮助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参考文献:

[1]许业富.扶贫开发机制创新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7

一、农村防灾规划建设刻不容缓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等诸多原因, 目前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是防御和减轻各种灾害的薄弱环节, 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以上在农村, 特别是台风、暴雨、雷电、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90%以上在农村, 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倒塌房屋近200万间, 其中绝大多数也在农村。并且往往在特大灾害面前, 农村的损失更为触目惊心, 有些甚至就是灭顶之灾”。 (2) 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和现实需要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农村的防灾减灾问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农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就必须高度重视防灾规划建设问题, 积极探索和推行有效的农村防灾规划建设对策, 提高农村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二、农村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根据致灾原因的不同, 从宏观上可以将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自然灾害是指以自然变异为主要诱因所产生的灾害 (主要类型见表1) ;人为灾害以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为主要类型。灾害的形成过程是很复杂的, 有的灾害往往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 如由于过量伐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建筑倾斜等。

综合分析, 我国农村地区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1.多样性。多样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由此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是灾害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灾害在种类、成灾形式、成灾时间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突发性和隐蔽性。灾害的孕育和发展要经过相当长的演化过程, 但形成灾害却往往在顷刻之间。另外, 有的灾害不仅发展演化较缓慢, 而且成灾时间长。比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基沉陷等, 往往是在人们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直至遭受灾害损失的, 表现出一定的隐蔽性特点。

3.连锁性。从来都没有单一的灾害, 每种灾害的发生都会带来一连串的灾害, 我们称其为次生灾害。灾害的连锁反应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灾害链, 从而扩大灾害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比如由洪灾而引发的泥石流、滑波;地震会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 同时会形成地裂, 诱发滑坡、火灾、海啸等灾害, 并造成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 还可能会因此引起疫病蔓延等。另外, 每次灾害都会产生灾民, 灾民的生产、生活、健康等问题都是灾害链的组成部分。

4.低概率性。这里的低概率性是从微观层面上来说的, 即世界各地每天都在发生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灾害, 但就某一地区或某一个体的人来说, 灾害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 尤其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大灾发生的概率更低。由于灾害的低概率性特点, 人类往往容易被较长时间相对无灾的平静状态所麻痹, 防灾意识薄弱, 增加了防灾工作的难度。

三、农村防灾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 我国农村防灾规划不容乐观, 整体上可以用“规划建设水平低, 综合防御能力差”来概括,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灾观念落后。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观念直接影响防灾规划编制的质量和防灾设施建设水平。重“救”轻“防”的观念, 导致防灾、减灾的物资投入长期不足, 有限的防灾投入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弱化了防灾管理能力的建设, 使得农村的防灾能力非常脆弱。其实, 灾害一旦发生, 采取什么措施都为时晚矣, 而大部分时候人们所重视的恰恰就是灾害发生后的应对, 而不是危机前的预防。另外, 视灾害为小概率事件, 存在侥幸麻痹心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也是防灾规划建设的一大障碍。

2.灾害管理缺乏统一协调。我国目前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灾类、分部门、分地区单一减灾管理模式, 在信息和减灾成果共享与行为配合等方面存在缺陷, 整体资源配置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研究总结, 综合协调能力差, 尚未形成有效的综合防灾减灾系统。灾害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及其连锁性特点, 要求在进行防灾规划建设过程中多灾种、多部门统筹规划, 树立大区域观念。

3.防灾规划建设覆盖的灾种偏少。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 在广大农村地区除了关注城乡共同的灾害之外, 还要高度重视农业防灾工作。“据统计, 2000年以来, 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田受灾面积都在5000万公顷以上,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50%, 每年因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约2300万吨, 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农业损失占整个农业GDP的15%~20%。” (3) 而目前大部分农村规划中的防灾规划仅包括消防、防洪、抗震三项基本灾害, 而对其它灾害, 如地质灾害、台风、雷电、流行病、恶劣天气、农作物灾害、森林灾害等, 多数地区在编制村庄规划时关注不够。

4.防灾建设标准低。这主要表现在道路、桥梁等重要基础设施配建和农房建设上。尤其是农房建设方面, 由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建房是单独进行的个体行为, 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与建设引导, 因此“农村房屋抗震性能比较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针对面基本以城市房屋建筑为主, 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抗震设防问题, 仅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鼓励和指导其采取经济、合理、可靠的抗震措施”, 这对于地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农村住房抗震预防显然远远不够。

5.综合防灾能力差。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人口素质、交通和通讯条件、居住分散等现实条件的制约, 加之目前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客观存在的“城市密, 农村稀”的状况, 致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综合防灾能力差, 尚未形成有效的综合防灾体系, 防灾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都处于很低的水平。

四、农村防灾规划建设对策与建议

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综合防灾能力, 任重而道远, 要做的工作很多。从村庄规划设计的角度来说, 提高农村综合防灾能力, 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在村庄总体规划阶段, 加强规划选址工作。科学合理的用地选址是预防灾害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 要根据村庄的致灾因子 (灾源) 风险分析结论, 结合村庄自然地理环境勘测资料, 合理选择村庄用地, 协调优化村庄布局。不管是村庄各项建设用地的选择还是农业生产用地的选择, 都要注意避开天然易灾区, 同时注意避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形成新的人为易灾区。

2.尽量做到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防灾规划同时规划设计、同时建设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村庄各项防灾工程设施的建设要贯彻因地制宜、平灾结合、均衡布局的原则, 同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核放射物, 地下断层, 易发生洪水、塌方的地段, 以保证防灾工程设施自身的安全。

3.合理布局村庄各项用地, 构建村庄防灾空间。首先, 各项用地之间要协调有序, 避免因相互干扰而形成新的灾源。其次, 应注意将村庄的道路、广场、绿地、河湖水系、地下空间等的规划布局与村庄的防灾相结合, 因地制宜构建村庄的应急防灾空间, 发挥其防灾救灾功能。

4.科学确定防灾标准。科学合理的防灾标准是制定防灾措施和构建防灾工程设施的重要依据, 防灾标准过高势必增加建设费用, 标准过低则会影响防灾作用的发挥。目前农村防灾设施建设标准普遍过低, 因而在新一轮的村庄规划中应根据实际情况, 客观分析村庄防灾形势, 确定合理的防灾标准。

5.提高农宅的防灾标准, 主要是提高抗震、防火和防洪标准。统计数据显示, 在农村的各种灾害中, 80%是因农宅破坏、倒塌所致。提高农宅防灾能力应从住宅选址、空间布局、建筑朝向、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室内电力线路设置等方面全面考虑。

6.加大农村防灾建设投入。目前农村地区在防灾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方面的欠债都比较多, 在新的建设时期, 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防灾规划建设的投入, 为切实做好农村防灾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从宏观上来说, 在农村防灾工作中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地区灾情监测和预报工作, 做到及时、准确预报, 保证防灾工作有的放矢, 这也是有效预防农业灾害的必需。二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防灾工程设施设防标准, 偿还防灾工程建设欠账。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防灾指挥系统, 使其常态化, 改变一些地区遭灾才成立临时救灾指挥部的“应急”做法。

7.加强农村灾情教育, 提高村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这项工作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灾害本身的宣传。通过有针对性的灾害知识宣传, 使农民了解自己可能会面临的灾害风险及其特点和危害。二是学习如何防灾和减灾。可以采用适当的技能演练等方式, 教授村民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知识, 使其掌握基本的逃生手段和保护措施。

五、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是继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之后, 我国农村地区发展进程中又一新的有利形势, 为农村地区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区范围, 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 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4) 显然, 新的城乡规划法不仅确立了防灾规划的法定地位, 而且“先规划后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等规定, 也为防灾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和经济上的保障。

防灾规划是农村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大事, 它涉及用地选择、道路、电力、电信、建筑单体等各个方面, 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编制农村规划应高度重视防灾规划问题, 为农村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 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防灾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农村地区的防灾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阐释农村灾害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防灾规划建设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防灾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防灾规划,灾害

注释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http://news.xinhuanet.com, 2006-02-21.

2 秦大河:以民为本以农为重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防灾减灾体系, http://www.china.com.cn, 2006-03-08。

3 秦大河:以民为本以农为重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防灾减灾体系, http://www.china.com.cn, 2006-03-08。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8

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是高效率、生产力的保证, 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科学地确立村镇建设的近、远景规划及其内容, 落实目标及相关标准, 方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持续的推进。但就目前来看, 农村规划建设的问题越来越多, 情况越来越复杂, 规划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些地方, 甚至是非常低效的、无序的。其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农村规划建设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 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这不仅仅是浪费了当下极其宝贵的土地资源, 还造成了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因此, 有必要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措施。

1 当前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乱占土地

以前, 对于农村用地管控不是很紧的情况下, 各个地方为发展经济“筑巢引凤”, 只要有项目, 随随便便就敢批、能批, 导致农村用地资源严重浪费。经过国家宏观调控后, 收紧了土地使用审批标准, 很多农村在面对用地难、征地难的环境下又出现了大量的违法用地。主要表现为:土地规划编制不实, 很多地方为了完成农保地的指标, 把山地、水域甚至是旧村庄划为农保地;也有的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 竟然违反土地利用计划, 盲目引进工业项目或者扩张工业园, 跟着开发商屁股跑, 导致耕地大量的流失;还有一些是巧妙的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程序, 非法买卖或“以租代征”土地, 将农村的集体土地随意出租给工厂老板建厂房、开发商等, 搞非农建设等现象普遍。在很多农村, 还经常出现村民沿路建新房、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情况, 也导致了大量土地被不合理占用。

1.2 乱搞建设

用地乱直接带来的是建设乱。在村镇建设中, 规划被束之高阁, 或随意破坏, 村镇基础功能布局不合理;村镇公共基础设施简陋, 公共道路、供电、给水、排水、环卫等各项基础设施配置滞后, 服务功能不完善, 难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各种违法建设遍地开花, 抢建、改建、扩建以及加建现象严重, 由此导致村庄建设布局凌乱、面貌杂乱。在房屋建筑上, 形式单调、外观呆板, 建设材料、工艺、质量水平也不高, 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不突出。与此同时, 由于无序的拆建, 农村不少古民居、古祠堂、古石刻、古桥、古井等富含文化风味、文化价值的建筑被破坏, 村镇越来越没有民族、地域和乡村文化特色。

1.3 环境脏乱

由于农村村庄布局混乱, 加上农村发展无序、污染严重、环境卫生管理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受财力影响等, 导致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表现为:在农村人们的公共环境卫生意识差, 工矿等企业没有合理的布局、乱排乱放、工业污染严重等, 破坏了村镇环境。

2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技术方面

没有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作为参考指引。 (1) 村镇各类规划之间缺乏协调性。比如村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三大规划之间没有相互协调, 甚至出现相互矛盾, 导致可操作性差, 难以执行实施; (2) 新农村建设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既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宏观指导, 对于整个新农村建设缺乏统筹考虑; (3) 建筑设计缺乏引导、规范。

2.2 管理体制方面

在土地指标控制从严的背景下, 村镇建设用地的指标受到挤压。在相对有限的国土指标里, 要照顾到用于重点项目、市政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用途, 剩下的可用于村镇建设的土地量实在是少之又少;在规划审批上, 村镇建设管理政出多门, 层级审批层次多、效率低;在规划管理上, 乡镇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 在基层中相关规划建设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从事乡镇土地、规划、建设管理的人员力量单薄, 造成违法乱建行为查处缺位, 还有对村民宅基地管理缺乏引导。当前国家对宅基地的建设管理政策已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 对发达地区的农村、城郊农村宅基地管理没有明显的区别调整, 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3 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措施

要解决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推进全区的新农村建设, 必须把规划建设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轨道。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 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各镇均应健全规划建设管理机构, 不断加强宣传引导, 提升规划管理水平,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在新村规划建设中应遵循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 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 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 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原则, 使新农村规划建设与农业生产、产业发展相结合, 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形成丰富多彩的农村风貌,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的均等和共享。

3.1 依形就势, 合理选址

新村选址应在满足安全、避让地灾和生态敏感资源的前提下, 选择背山、面水、近产业、靠通道的位置。尊重自然, 顺应地形, 做到“不填塘、不毁林、不夹道、不占基本农田、少挖山、少改渠、少改路”, 避免对山水等自然风貌的遮挡和建设性破坏, 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及传统布局模式, 突出地域特色, 如图1。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于新村的选址要注意退让各种安全、生态边界。如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区、洪水、泥石流淹没影响区、地下采空区、岩溶发育区、强风化的斜坡及山体破损区域、易燃易爆设施等。所在区域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 须由当地政府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出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评估通过后才可选址;还应避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边界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及规划需要保护的生态边界线, 涉及河道及水利设施的需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要求, 合理进行退让, 如图2。

还要考虑到经济性以及配套资源共享的便利性。选址应考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便于排水、通风向阳和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段, 选址地区自然资源应满足聚居和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依托现有聚居点选址, 充分利用现有聚居点的优良建设条件和环境条件, 靠近乡镇、靠近产业集中发展区、靠近资源富集区建设;产村相融, 农业型聚居点选址宜结合农业生产地选址, 旅游型聚居点宜结合绿道及服务驿站选址;应与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建设相结合, 尽量靠近服务范围。

3.2 集约用地, 保护耕地

新村建设应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严禁占用基本农田、优质农田, 尽量少占耕地,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尽量利用现状集体建设用地、非耕地、未利用地等农业低效用地。

3.3 因地制宜, 尊重民意

新村的规划应遵循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 采用新建、改造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 因地制宜, 不片面讲集中。新村规划方案应公开征求村民意见, 开展公众参与, 不赶农民上楼。同时科学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3.4 彰显人文, 留住乡愁

新村的规划建设应秉持生态优先, 传承文化的原则。前期扎实开展摸底工作, 调研村落内古树、古桥、古庙、古井、古祠堂等历史人文要素, 保留和利用传统民居和历史院落, 延续肌理、拓展格局、传承文化。

另外, 新村规划还应合理控制建设规模, 采取适度规模聚居模式, 达到适应地形、保护生态的目的。并根据地形地貌、产业发展特点及乡村形态等, 将汉滨区分为高山区、中低山区和月河川道区进行新村规划建设指引。

4 结语

总的来说,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既关系到目前农民生产、生活的大事, 又关系到子孙后代幸福的百年大计, 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 同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要做好村镇规划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应由政府统一组织领导, 有关部门通力协作, 才能搞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积极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把农民个人建房的积极性与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的优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把村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摘要:为建设幸福美丽乡村, 传承汉滨民居文化, 彰显秦巴汉水乡土特色, 汉滨区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提出:“统筹做好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两篇文章, 建设美丽汉滨”, 标志着汉滨城乡建设将迈上新的起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关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介绍了汉滨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总结出来的比较合理的规划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镇规划,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有红.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门窗, 2016 (05) .

[2]梁孟昌.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探研[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4 (03) .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村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载体。目前的农村, 村民大部分处于散居状态, 土地集约程度低, 不少地方缺乏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人畜混居、饮水困难、出行不便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村级文化、卫生、生活服务设施缺乏。因此, 大力开展村庄规划, 治理农村人居环境, 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 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通过村庄规划, 不仅仅是赋予合理的空间布局,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建设经济适用的农民住房, 从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村庄规划,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有效节约土地, 推动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发展, 从而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无规划指导, 村庄布局较乱

目前农村建房选址较为随意, 村庄没有规划出限定区域来建设, 因此农民的房子基本建在自家的土地上, 朝向不一, 布局散乱。村民建房不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一些建在耕地上的房子在建成后还要专门修一条道路才能出行, 对土地造成了较大的浪费。房子的立面五花八门, 建筑风格差别很大。另外有些农村的附属用房, 如杂物房及牲畜栏也是随处建设, 这些无章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庄的总体布局。

2.2 公共服务设施少, 基础设施缺乏

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 一些村庄没有医疗服务点, 村民看病必须到附近比较大的村庄、镇上或县城里去。另外, 村庄内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 例如公共休闲活动中心及体育锻炼的场地十分缺乏, 村民的业余生活很少或几乎没有。村庄内没有给水系统, 喝水通过公用水井或自家水井取用地下水, 取水井的位置不讲究, 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排水系统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农村一般采取直接排放或明沟的方式往低处排污水, 而取水井也往往位于低处, 这样饮用水就很容易被污染;农村中作为附属用房的厕所布置也很随意, 这将直接影响到村庄的环境卫生;村庄内没有设置垃圾收集处理点, 垃圾往往随意乱扔乱放, 这样不但严重污染了土壤而且还恶化了居住环境。村庄的道路是解决村民出行的基础交通设施, 但目前农村中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村庄内的道路是又窄又弯的土路, 一到雨季, 出行变得十分困难。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村庄里通行的车辆及进出的人员越来越多, 土路或石子路仅能满足平时的行走要求, 由于很多道路路面宽度只有一米多且基本没有经过硬化, 车辆没法避让, 行车非常不方便。

2.3 村庄建设无消防, 建设落后社会

据相关部门调查, 30.8%的村民房屋不满足基本的防火间距,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农村建房, 村民根本不考虑与周边房屋之间的距离, 有时几幢房屋相邻而建, 没有间距, 房屋前后之间也没有预留足够的日照间距。这样的房屋布局一旦发生火灾, 左邻右舍都将受到火灾的影响。另外由于村庄内的道路很窄, 一般的消防车根本进不到火灾现场, 这将会给村民带来更大的损失。

3 推进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几点对策

城市化是未来我国城乡发展的基本方向,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并行将是今后长时期内共存的局面.以城市化途径建设新农村是我们要面对的客观选择。

3.1 加强区域规划, 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以村庄改造和整治为重点, 根据村庄撤并原则并与城镇体系、建制镇的规划相衔接, 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将村庄进行合理调整, 改变原有布局, 进一步合理化村庄空间布局。避免村庄发展独立分散, 功能和设施缺乏配套和协调。以减少通往各村的道路, 以及供水、学校、医院等基础服务设施的投入。改造重点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 并按照土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新的用地标准, 进行土地资源整合, 合理调整村庄内部用地结构, 促进农户集约用地。要维护村镇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 综合应用法律, 经济和行政手段, 强化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3.2 提高农民收入, 筹集村庄建设资金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加了, 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要采取综合措施, 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 改善进城农民的就业环境。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促进资源转化增值。特别是依托现有资源,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3 加大建设投入, 强化农村设施建设

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 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城乡共享、区域共建的协调发展新模式。加快村容镇貌的整治工作, 重点是做好供水设施, 改厕、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 推进以农村改水为主的饮用水安全工程, 村设垃圾收集站、配备保洁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积极推广应用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农村污水净化, 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新农村建设资金应重点用于农村道路、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及其他公共设施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通过村庄撤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重点建设某些重点村庄, 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居住环境质量。

4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 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及农村各项体制改革等诸多内容, 是一场综合、全面、长期、艰巨的社会改革。如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合理重构乡村空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同题。新农村的建设规划, 因其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 只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 新农村建设平台才会稳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不断改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安春, 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探讨, 生态环境, 2011年第12期.

[2]苏爱凤, 新农村规划建设新思考, 论坛, 2007年第10期.

[3]黎朝锋, 浅析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问题与对策, 大众科技, 2010年第10期.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10

1 编制原则及内容

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规划科学、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并在建设规划的指导下解决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在规划编制中, 应注意以下内容:

1.1 编制原则

首先, 宏观结合微观。在此过程中应着重把握“技术规定”编制的根本目的, 并相应整合宏观与微观层面的规划, 最终形成“层递式”规划。其次, 重点结合一般。由于新农村建设面较广, 且量较大, 内容相对较复杂。这就需要去繁从简, 重点突出, 并贴近实际生活, 提高操作性。再次, 控制结合引导。在新农村规划中涉及有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及安全防灾等问题, 应实现规划控制, 并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建设模式及空间布局等, 实现统一规划。最后, 规划结合管理。坚持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注重规划的连续性及其结果的完整性, 逐步完善管理、规划及审批等。

1.2 编制内容

一方面, 重点规划层面。按照镇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两方面开展工作, 并重点突出村庄迁并整合、村庄建设布局、设施配套及道路交通规划等, 从安全防灾、生态保护及区域统筹多角度出发, 实现对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规划, 进而为村庄提供定位、定量及定性提供依据, 同时还应明确土地利用、建筑空间布局及住宅设计等内容。另一方面, 规划村庄用地性质、分类。村庄用地可分为公共设施用地、住宅建筑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生产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等, 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严格按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村庄布点应按照镇区、中心村及基层村三级, 综合考虑中心村数量及其布局, 结合原有村庄规模, 对村庄人口规模进行科学预测, 最终形成合理的等级规模结构, 实现镇域村庄布局结构的优化布局。此外, 在进行村庄规划布局时应坚持集中布局、紧凑发展及结合自然, 有利生产, 还应方便人民生活, 最终改善环境。若当地有历史文化遗存的, 还应保持传统风貌, 突出地方特色, 最大限度与环境和谐相处。

2 实例分析其编制技术

以某市小城镇为例, 该市有8个镇, 23个行政村, 每一个镇选择5个试点村, 对其进行建设规划, 并对相应规划进行总结, 进而反馈技术规定。如下图1所示:

2.1 布点规划

以某城镇为例, 引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村庄向镇驻地聚集, 并相应形成集中居民点, 交通不便、过于分散及迁移规模偏小的自然村向周边发展, 同时涉及有行政建制、民族宗教等相关因素。利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该村庄迁并类型, 主要依托河流、道路等, 实现合理用地, 形成茎蔓状, 并相应呈现特色的空间布局形态。此外, 按照驻地、中心村、基层村的三级体系, 并根据经济基础、人口规模及区位交通等确定该村的布局, 综合考虑城镇化的发展因素, 对村庄人口规模进行综合预测。在本次研究中, 规划21个2000人以上的村庄, 34个1000-2000人的村庄, 56个1000人以下的村庄。根据该山区的定位, 结合各个村庄的区位环境、资源特色及其发展意愿等, 最终确定旅游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农粗产品加工及生态农业型产业。而该区域的公共设施可分为以村委会为主题的村级办公场所, 日常服务性商业则针对农村特点, 文化活动站及文化大院为主的文化娱乐场所, 而医疗卫生则包括卫生站及计生站, 相应的还包括体育用地, 主要有室外场所与室内场所。对于城镇道路系统确定有一级省道、二级县乡公路及三级村际道路, 同时为了加强水资源利用及保护, 特设置有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利用。如下图2所示, 某一城镇区的规划效果图。此外, 并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设置中心村及规划垃圾转运站。

2.2 建设规划

对于村庄的建设以其中几个村庄为例, 并每一村庄设有六百人, 由于村庄土地资源有限, 其主导产业主要为林果业, 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缺乏, 规划镇驻地及村庄建设用地融为一体。其中有一小村毗邻佛寺风景区, 其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且生态环境较好, 且设施相对较完善, 可评为生态文明村。村镇建设分区规划中应着重突出旅游开发、基本农田保护及村庄建设等, 将空间资源管制的要求落到实处, 并严格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应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最大限度不占用耕地。对于那些具有旅游资源基础的村域用地, 应联合村民意见, 进行适度开发。另外, 应根据村庄建设规划联合村庄特色, 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现象, 并根据发展类型及定位, 在体现山区特色共性的基础之上, 凸显当前各类村庄建设内涵。若想凸显当地生态环境、旅游景点规划及开发, 应提出具有引导性的设计意向, 严格遵守“技术规定”的建设用地标准, 最终确定开发目标。

2.3 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本次研究中, 该地区山林密布、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且名胜众多, 可发展特色旅游业。以“农家乐”为主, 开展像森林公园一类的自然旅游景点, 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开发地域特色中应正确处理好村庄用地、农田保护及旅游之间的关系。

3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原有的基础之上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 进而有效改变村民的生活环境。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坚持适度、适时、适地的原则, 做好建设规划工作, 为接下来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建设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传统的村镇建设规划有所不同, 主要是基于城乡整体层面出发, 完善基础设施, 提供政策支持。在建设规划中编制技术尤为重要, 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本文以实力分析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编制技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

参考文献

[1]陶德凯, 彭阳, 杨纯顺等.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以南京市高淳县薛城村第九自然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J].规划师, 201026 (3) :50-54.

[2]柴杲君.科学地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J].科技传播, 2010 (14) :42, 41.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11

关键词:城乡规划标准;新农村建设;误区;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3-0152-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乡镇建设规划中必须立足我国广大农村的客观现状,克服盲目跟风、盲目建设等弊端,结合不同村落条件,因地制宜的展开新农村建设,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误区,最大程度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发展的科技化、现代化和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1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误区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不切实际的大兴土木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误区,一方面,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人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村的城市化、现代化,将楼房、别墅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而不够重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科技发展,往往劳民伤财,还达不到预期的农村建设发展目标,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村乡俗文化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过于追求政绩,追求表面的浮华,却忽略了新农村长期的、持续的发展,导致农村大众不能充分的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富裕和实惠。

其次,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城乡统筹规划考虑不足,致使城乡不能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只是乡村追着城市跑,模仿城市建设形势,而不能很好的结合自己资源、文化等特点,发展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又或忽略城市与乡村的相互联系,使之形成独立的发展模式,在自给自足的禁锢中难以进步,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和农村新科技、新技术的接收和应用,致使农村生产力落后,生活条件艰苦,难以体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优势。

再次,很大一部分人将新农村建设看成农村的城市化、现代化,在农村建设规划中不注重耕地的保护和利用;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不注重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致使新农村发展成为城市的缩影,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使中国农村文化逐渐的消失殆尽,不利于我国农村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2 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

乡镇规划建设标准是在节约可耕地、不占良田、不污染环境等理念下发展起来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达到交通便利、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业实现生态循环发展等,总之,不可陷入建设规划误区,要联系实际,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经验和农村特色及农村客观现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提高农村的居住、生产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2.1 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基本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着重考虑。

①重视农村建设中的路、桥建设,统一规划乡村道路,对占路建筑进行劝阻、疏通,确保农村道路的宽度和统一,并且对高低差距较大的庄基进行规整,使农村房屋看上去井然有序。

②采用水泥铺设村路,将村道与交通主道通畅的连接起来,方便村庄交通,实现乡镇规划的交通标准,提高乡村与外界的连通性。此外,如村庄靠近河流,要规划修建实用、结实、美观的桥梁,以满足村庄的交通需求。

③规划建设乡村饮水工程,实现农村的自来水到户,让每户村民吃上放心水、方便水,完善村庄的水道网,解决各家各户的供水、排水问题,提高农村大众的生活方便性和生活质量。

④重视村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广大村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满足村民的运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促进村民身心健康,使其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⑤规划修建村委会,宣扬法治、民主,促进农村的法治、民主建设,提高农村民众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依法致富,同时利用村委会宣传国家政策,实施村民选举等,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发展。

2.2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生态、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乃至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更要重视生态的优化和环境的保护。

①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重视农业的高效、生态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要走农业为主道路。例如,发展林业,建设林下养殖、种植,林地可为畜牧业、种植业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提高了畜牧业、种植业的收益,而且双方相互影响,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如林下养鸡,林地为鸡的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鸡的排泄物又为林地提供了天然的肥料,促进了林地树木的生长。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因地制宜的规划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崛起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②新农村规划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决不可以毁坏生态谋求发展,一定要避免新农村建设规划误区,决不能大搞拆毁房屋,盲目建设楼房、别墅等,避免新农村发展陷入僵局。

③重视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生态经济,让农村成为农民生存的依赖。如发展乡村旅游业,树立标新立异的“农家乐”品牌,以旅游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的繁荣、兴盛。

2.3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深远文化历史中的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对促进新农村发建设展有积极意义。

①规划开发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使农村文化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得到更多传播和发展的机会。例如,古居民居的保护和开发,使城市人领略乡村建筑风情的同时,体验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建设发展。

②新农村建设中避免模仿,要有自己的特色,保留独特的本土文化,从而促进乡镇整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例如,房舍建设中,避免模仿城市建筑、澳洲风情等,保留我国乡村的独特建筑风格,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之美,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③农民是一个实践生活非常丰富的群体,他们对美、对艺术有着独特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适当的听取“民意”,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特色性、艺术性、文化性,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3 结 语

综上所述,乡镇规划建设标准下新农村的建设规划要避免传统思想下的建高楼、建别墅等行为,要避免简单的复制城市建设规划模式,应结合乡村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布局和规划,注重规划中城乡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城市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将乡村建设成为城市的花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健康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发展、持续发展,共建文明、特色、繁荣的中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章朝辉.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J].江西建材,2013,(4).

[2] 方丽琴.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意义及发展策略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8).

[3] 刘瑞强,张沛.西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 任致远.关于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建设简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5,(1).

新农村规划问题 篇12

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为贯彻中央精神, 各地纷纷开展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 但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规划和建设忽略了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最终享有者———农民的意愿, 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使新农村建设过程缓慢而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基于“阳光规划”的新农村规划模式, 发挥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规划充分体现村民意愿, 加快推进我国新农村规划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2“阳光规划”概述

2.1“阳光规划”的内涵

“阳光规划”以建立和实施城乡规划公示、公布和公告制度为主要内容, 通过城乡规划工作的公开, 保证规划工作的公正、高效和工作人员的廉洁;通过扩大群众的参与力度, 把人民群众对建设项目的知情权、建议权和财产维护权落到实处。通过实施“阳光规划”, 能更大范围地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使城乡规划依据更加充分, 视野更加开阔, 决策更加科学;通过推行“阳光规划”, 能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 让城乡规划工作像阳光一样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 从而让他们更加关注城乡规划, 更加方便、有效地监督城乡规划的实施, 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通过推行“阳光规划”, 能使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使人民群众对城乡规划工作更加满意, 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 更支持和拥护党和政府;实现“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社会监督”的目标。

2.2“阳光规划”的意义

城乡规划如果没有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阳光规划”全面有力地促进了城乡规划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使城乡规划更顺民心、更合民意、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2.2.1 提高了规划人员的服务意思。

为建设单位提供规划咨询, 当好宣传员;为建设单位提供办事指南, 当好信息员;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站式方便条件, 当好服务员。

2.2.2 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城乡规划公示制度的全面推行, 可以及时地了解公众的意愿, 充分地吸纳群众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使广大群众都能够参与到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中, 既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又确保了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2.3 提高了公众的参与程度。

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 架起了规划编制人员、规划管理部门和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提高了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2.2.4 树立了政府的形象。

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 本着公开、公正、高效的原则, 把一切宜于公开的政务工作都置于“阳光”之下。一系列的“阳光行动”, 体现了政府尊民爱民、办公效率高效、社会效果良好的公仆态度, 赢得广大群众的称赞。同时, “阳光规划”可以大大缩短政府和公众的心理距离, 使体现政府意志和公众意愿的“阳光规划”, 成为共同的心声。

2.2.5 能有效防止腐败。

“阳光规划”可以把一切规划行为, 都置于内部和外部的共同监督之下, 使行政权力在实施过程中交叉制约分权制衡, 形成了内部权力的制衡机制。但制衡不拆台、监督不对决。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 从源头和机制上减少了产生腐败的可能, 从而保护和强化了规划干部队伍。

3 基于“阳光规划”的新农村规划模式

“阳光规划”不是口号,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如何真正做到公众参与, 让新农村规划体现“阳光规划”的理念。本文将从规划前期对村民进行宣传培训、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村民的有效参与和规划成果的有效展示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3.1 规划前期对村民进行宣传培训

我国农村由于受到长久历史思想的影响, 村民的公众意识依然很薄弱。在村庄事务中, 家族或宗族组织成为参与的主体, 其活动只不过是家庭或宗族组织行为的外化或代表, 个人在村庄事务中很难发挥作用。再者, 由于村民普遍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他们很难参与到规划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中来, 他们起初往往表现为对村庄规划和建设漠不关心, 或者只关心自家利益。

规划师应该树立为村民服务的规划价值观, 负起宣传员和培训师的作用, 尤其在村庄规划与建设工作启动之前应该先期启动对村民的普及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的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 加强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意识。

通过宣传与培训, 使农民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和村庄规划的重要性, 不应该只是被动地了解村庄规划的结果, 而是应该主动地参与。让村民真正充分参与到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新农村建设中来, 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3.2 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村民的有效参与

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村民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阶段。

3.2.1 现状调研阶段。

现状调研是村庄规划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 该阶段工作将直接影响到规划成果的质量。为了使规划获得真实、详细的基础资料, 可以采取座谈会、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 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1) 座谈会。座谈会包括村里主要领导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座谈会。村里主要领导座谈会:规划师与村里的主要领导进行交流, 讲述编制村庄规划的目的以及村庄规划的作用, 以获得村委会对村庄规划的支持;村民代表座谈会:邀请村民代表来到村委会座谈, 一是村委会对村民进行村庄规划的动员, 二是规划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村民讲述编制村庄规划与村民的关系, 希望村民积极配合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2) 入户访谈。受村民的文化程度等的影响, 入户访谈应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沟通方式, 要选择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结构的住户进行访谈, 以保证入户访谈信息的广泛性和公平性。入户访谈可以使一些相对较难收集的如人口、经济、耕地、历史文化、住房等村庄基本资料都能够准确、方便地收集, 为下一步规划减轻了工作压力。 (3)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中应尽量减少开放性问题, 尽可能增加问卷调查采集数量, 这样才能保证采集到的公众意见能够反映现实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村民充分参与到规划中来, 同时规划师可以充分考虑村民的意愿, 提出的规划初步设想也容易得到广大村民的信任。

3.2.2 规划方案编制阶段。

村庄规划编制重点是解决村庄建设用地布局、旧村整治、新村建设、经济发展用地的落实、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等问题。这个阶段技术性较强, 但是同样需要村民的参与。只有在规划中反映并落实了村民的意愿, 规划才具有可操作性。为此, 规划师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采取各种方式帮助村民了解规划、认识规划和理解规划, 以实现村民由被动参与规划向主动参与规划的转变。

初步方案是在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就规划而言, 目前大多数村民更关注自身的利益, 例如自家的房子有没有被拆、自家的农田、菜地和果园有没有被占以及村经济发展用地在哪里、多大面积等。村民要想维护自己的利益, 就必须参与到规划编制过程中。因此在这个阶段, 规划师要创造条件, 鼓励村民的参与。规划师完成初步方案以后, 就与村委会领导和村民代表进行交流, 采用直观、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调动村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村民针对规划方案畅所欲言, 让广大村民真正开始参与到规划中来。最终方案的确定应该是经过多次协调的结果, 也许还有诸多不足, 但是规划已经充分考虑了村民的意愿。

3.3 规划成果的有效展示

规划的专业图纸有一系列的专业标准和规模, 大多数村民不具备专业图纸的识图能力。为此, 规划师要特地制作规划成果展板, 对规划成果需要进行重新加工, 将专业性很强的图纸转化成农民看得懂的“简洁、直观、易懂”的“宣传画”, 这是加强村民参与非常实际的有效途径。在公示期间规划师可多次前往公示现场, 当场为村民解释规划。对规划仍有意见的村民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向区规划局、设计单位和规划师提出。

4 结语

新农村规划的本质是遵循科学的发展观, 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规划应重视公众参与, 体现村民意愿。新农村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村民在生产和生活上提供良好的空间设施和环境, 因此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都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 提高规划工作透明度, 引导和增强村民参与新农村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村民充分地参与了规划, 规划师的规划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的“阳光规划”宗旨。参与文献:

摘要:针对某些新农村规划忽略了农民意愿、得不到农民支持的情况, 提出基于“阳光规划”的新农村规划模式, 探讨充分体现公众参与新农村规划的路径, 旨在全面推进我国新农村规划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关键词:阳光规划,新农村规划,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罗竞哲, 杜启云.工业化快速推进地区新农村规划方法探索——以中山市火炬区珊洲村为例[J].规划师, 2008, (3) .

[2]王富更.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3) .

[3]路春艳.“阳光规划”论[J].城市发展研究, 2002, (5) .

[4]孙炳红.“阳光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规划师, 2005, (4) .

[5]陈俊, 王晓峰.论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村庄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9, (2) .

上一篇:刑事司法救助下一篇:含盐度对溶解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