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赛

2024-09-18

阅读大赛(精选5篇)

阅读大赛 篇1

主办单位:中华书局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传承和发扬。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初步形成的中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会让学生增加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更为完善的人格品德、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得到提升。

为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建设、教学形式、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本着为校本教研服务,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提供研究与发展平台的目的,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华活页文选》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

为配合该课题的进行,为广大中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展示优秀的阅读能力提供薪新的平台,中华书局《(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在成功举办两届全国中学生个性化阅读大赛的基础上,将于今年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学生个性化阅读大赛”。今年的主题为“经典阅读”。

一、大赛宗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让每一个参赛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参赛对象

全国的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

三、参赛办法

本阅读大赛分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命题,赛题及详细参赛说明分别刊登在《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经典阅读特刊”和高中版“经典阅读特刊”上,答题纸另附。参赛学生可以个人或集体订阅,每本6元(免邮费)。各组赛题在学生学识和能力范围内出题,阅读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优秀经典。

四、大赛流程

3月大赛启动,发布试题

6月30日参赛截止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五、奖项设置

个人奖: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集体奖:若干名,分市(县)、区教研室集体组织奖和学校集体组织奖

教师专业指导奖:若干名,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赛的老师而设

六、大赛组织机构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个性化阅读大赛”顾问及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相关领导及国内中学语文教育界著名专家、教师联合组成。大赛办公室设在《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

答卷请寄:北京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第三届全国中学生个性化阅读大赛”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73

联系电话:010-63402535 (联络部)6340471 5 (高中部)63431744 (初中部)63402535(传真)

参赛答卷请写清本人姓名、学校、班级和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辅导老师姓名。

阅读大赛 篇2

为激发广大师生对古诗名著学习的热情,提高对祖国文化瑰宝----古诗文的鉴赏能力,陶冶师生情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我们学校举办了古诗名著竞赛。

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学生一展风采,并且各位老师都能密切配合,把本次活动组织的很严谨、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我校开展了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就是要引导大家喜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本次组织的诗文名著竞赛活动,让我们重温了历史,追溯了文化,激发我们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也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大家逐渐养成长期阅读积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特别是同学们正是读书的最好时期,记忆力最佳时期,一定要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大量阅读、大量背诵。

景芝职工子弟小学

阅读大赛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新媒介

桂花飘香的季节,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读者服务创新与推广工作组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 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决赛。初赛中脱颖而出的38 个高校图书馆参加了角逐, 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笔者所在的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优秀奖, 参加了决赛现场的海报展示。

参赛归来, 感想颇多。此次参赛的案例形式不拘一格:有传统的读书会、读书沙龙、阅读知识竞赛、阅读训练营, 也有“互联网+”背景下的经典名著在线游戏、“一站到底”名著阅读、新媒体阅读推广、微拍电子书等。笔者在感慨各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形式和内容之丰富的同时, 也获取了关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先进理念和颇多实践经验。参赛归来, 对于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阅读推广活动的意义

阅读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并成为世界性话题。在我国, “倡导全民阅读”至今已经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凸显出我国政府对于阅读工作的重视。在高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通过阅读培养人才, 陶冶情操;通过阅读, 提升读者的人文素质;通过阅读, 促进阅读热情的提升, 改善阅读习惯……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 利用新媒体、新技术, 将传统的阅读和数字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历史赋予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的重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阅读推广活动的思考

1.从大赛看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特点

自2014 年10 月阅读推广案例大赛发布通知以来, 大赛工作得到了全国高校图书馆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 共收到456 个参赛案例, 最终38 个案例在现场进行了决赛角逐, 并与118 个优秀案例参加了决赛现场的海报展示。

比赛评出一等奖6 个, 获奖情况见附表。

从获奖情况分析, 这6 所高校图书馆的案例比较突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

第一, 形式新颖。组织者勇于开拓创新, 不拘泥于传统的读书会、读者沙龙等形式, 利用多种手段, 比如微拍视频、模仿经典油画、话剧、游戏等, 使阅读推广活动充满了吸引力, 进而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的阅读世界。比较典型的当属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好书推荐暨阅读摄影展”, “对比+模仿”形式的阅读摄影模仿秀的拍摄, 这个创意来自北大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工作小组, 该小组由在北大图书馆不同部门工作的老师组成, 大家定时进行头脑风暴、共同策划活动。确定为“书读花间人博雅”, “博雅”既是读书的结果, 又是北大的象征。当时该活动在全国各大媒体都有报道, 将阅读推广活动推向了高潮。

第二, 读者参与度高。读者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 读者的参与度决定了活动的效果。在获奖案例中, 读者的参与热情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读者主动的情绪体验, 有利于活动的直接传播。比如四川大学的微拍, 调动了读者参与活动的热情, 主办者放手让读者去展示自己与书、与阅读的微妙关系, 读者依自己独立的思想, 可以尽情地表演, 如此收获的不仅是学生活跃的思维, 更使阅读推广活动做到了人人都想参与其中, 活动达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立意可谓深远。又比如武汉大学的游戏闯关, 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与经典名著有了近距离接触, 在图文并茂、声色共存的阅读天地里, 读者被引领着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第三, 活动的组织部门多样, 特别是学生社团的参与, 活动影响面更广。比如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与学生话剧团合作, 将名著与话剧相结合, 读者在欣赏话剧的同时, 也了解了名著, 对名著有了感性认识。新颖的形式以及读者的高度参与, 给阅读推广活动带来了品牌效应。读者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 不仅本校的读者津津乐道, 社会反响也很好, 并由此带动了一批经典书目的阅读热潮。

2.关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进一步思考

在参赛的400 余个案例中, 评选出的6 个一等奖自然是出类拔萃的。它们必将引领全国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更深入地走下去。然而, 如何让阅读推广活动走得更远, 影响更广, 是图书馆人员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第一, 扩大阅读推广活动的受众面。从获奖的案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所有的读书活动, 主办方不仅仅是单一的图书馆, 而是采取图书馆和学校其他部门联合举办的形式, 比如与团委、研究生部、教务处、各种学生人才培养基地等联合, 这样做的好处是解决了活动的资金问题, 因为这种大型的读书活动没有资金做支撑是行不通的, 图书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从多个单位筹措资金, 使读书活动办得更有声色。同时, 由于协办单位多, 影响面更广, 阅读推广活动也能够走得更远。

第二, 和学生社团合作, 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社团是在校学生以共同的理想或者共同的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 以自愿为原则组成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重要载体, 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因此, 与学生社团合作, 不仅可以借助学生活跃的思维, 使活动更加富有创意, 同时可以借助学生社团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使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 参与的学生读者会更加广泛。

第三, 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能力和智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 需要广大馆员精心组织。正如在决赛现场,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副主任陈进指出的:“阅读推广工作有很多方面, 对于大学图书馆馆员而言, 如何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 营造书香氛围, 引导大学师生更多更有效地接触优秀作品, 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图书馆员的智慧和服务创新的能力。”因此, 高校图书馆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培养能力, 不断提高自我, 才能够引领读者, 才能够满足读者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需求。

三结束语

全面推进阅读推广活动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大数据以及新媒体时代, 图书馆如何在新环境下推进这项工作, 任重而道远。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需要协力合作, 共同整合资源, 不断进行创新尝试, 共同促进高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的阅读热情, 使得传统阅读和数字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进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 推进高校的校园书香文化建设。阅读推广活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必须坚持创新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周品.云时代的大数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2013年暑期阅读随笔征文大赛 篇4

各部门(单位):

为推动我院校园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深化我院师生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理解,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团委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暑期阅读随笔征文大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师生

二、征文要求

1.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撰写征文。

2.征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如对作品的评价、鉴赏、读后感、杂感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

3.征文一律要求上交打印稿(教师标明所在部门,学生标明学院、班级、姓名)。

4.阅读书目最好在年初宣传部提出的一月一书推荐书目(详见附件)中选择,也可以另行选择。

5.教师在阅读作品的同时,请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本源问题,围绕教育公平、教育国际化以及教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内容,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提出自己对“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见解和看法。

三、奖项设置

征文活动将评选出组织奖2个,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若干名。参赛作品党委宣传部将择优在院报上进行刊登,并向《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做好推荐工作。

四、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2.二级学院至少报送5篇、其余部门至少报送1篇教师作品至教务处。学生参赛作品由各二级学院进行初选,每个二级学院选送8-20篇征文交到团委进行全校评选。报送地址:教务处办公室(行政楼226室),联系人:范洪梅,联系电话:8068220;团委办公室(行政楼224室),联系人:徐天,联系电话:8068095。

3.报送日期:2013年9月15日—20日。

本次征文大赛是我院校园读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我院开展“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的重要内容。希望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动员广大师生参加。

附件:“一月一书”推荐书目

中共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宣传部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

共青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委

员会

2013年6月28日

附件:

“一月一书”推荐书目

学生:

《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

《最风流,醉唐诗》李会诗

《白鹿原》陈忠实

《中国哲学智慧》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

《菜根谭》洪应明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

《肖申克的救赎》史蒂芬〃金

《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红高粱家族》莫 言

教师:

《蒙田随笔》蒙 田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杜 威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

《中国哲学智慧》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

《最风流,醉唐诗》李会诗

《读书人站起来》许纪霖

阅读大赛 篇5

凭以往的经历,我不太愿意听表演性很强的课,在我的观念里,总是认为这样的课是众人的设计成果,挑选比较谁的表演技术高。可是,这次在厦门工人文化宫分会场亲自聆听了16节课后,改变了我的很多看法。这样的公开课,有没有表演性?肯定有,但回顾起这一节节的精彩,看似不同,每一节课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有一定的共性:老师们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设计、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最真实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了识字、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表达,多元化地向我们展示了各省语文教学的优秀成果。特别是黑龙江赵昭老师和北京贾宁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极深,他们的课呈现的真实,表演成分较少,尤其凸显了崔峦老师提出的四个目标:即1.准确把握年段目标;2.夯实识字写字教学;3.加强语言文字运用;4.呈现学生学习过程。课堂上,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走教案,不再是按照众人的设计在表演,而是认认真真地在做给自己看!

黑龙江的赵昭老师在执教《匆匆》一课时,穿着是那么朴素,语言是那么朴实,过程是那么真实,他关注的不是别人外在的审美,而是课堂上学生的收获。例举片段:课前活动:分小节背《人生》的小诗,问:这首诗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配乐完整地背诵。(课前教师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入:人生的名字是遥远,遥远的名字是等待,等待的名字是岁月,岁月的名字是匆匆。(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时间的内涵)

二、板书课题,区别“匆”和“勿”(细节处关注生字的处理):出示朱自清简介,要求30秒阅读并记录。(课件中有秒表行走的声音,让学生感悟时间的匆匆)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3.出示“过去……蒸融”的句段,问:什么是“蒸融”?学生回答后指出这是拆开解释词语的方法。观察“蒸”并书写,提醒同学要注意哪一笔?(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四、问:这篇文章在写什么匆匆?这是什么文体?1.出示品读小助手:找出描写时间匆匆的词句,仔细读一读;悟出你的感受,在书中批注;与同学交流。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时提出: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提笔就是练字时,把提炼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或书上。(关注年段目标,注重过程)3.按照顺序:哪些句子带给你感触?用了什么方法?指导朗读、剩下关键词背诵,学生自由选取方式把文段背下来。(关注写法,积累运用)4.学生谈到“八千多个……”,问:这是什么句?课件展示“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水中的画面,要学生安静地读课文,再次体会“头涔涔、泪潸潸”。(深入理解)……

以上环节真实地呈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该会场我最喜欢的一节课,老师解读文本的功力令人佩服,用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的水的课件激起学生强烈的震撼,再联系课文感悟可谓深刻;尤其是老师顺着学生的学习,导学、品情、悟理,由学生的生成进而生成灵动的课堂,让人称赞。这样的课、这样的精彩,如何得来?这是我十几天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结合本次观摩和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课改十多年,相当多的老师曾经迷茫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很不容易,本次比赛的16节课中,让我看到了:在理解内容主旨的过程中,不忘写字,不忘学法指导迁移,不忘批注,可谓语文味浓厚。老师们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写字、指导写字、找出语言训练点进行口头和笔头的练习、让学生静静读书、写下批注。使语文回归到语文本身的教学轨道上,可谓语文味浓厚,我们现在的课堂中缺少的恰恰正是这些。

二、语文教师要修炼教学功底。以往的比赛,比较遗憾地看到选手在表演,追求花哨的课堂设计,以吸引眼球。而这次比赛,从课前的热身到老师的板书、朗读,课上的引导,都需要老师有过硬的语文功底。这个功底包括老师的书写、朗读等传统的基本功底,更重要的是语文专业知识的修养。看到北京贾宁老师的课前谈话,让学生猜甲骨文的“旅行山水”四个字,黑龙江赵昭老师课件中“针尖上的一滴水”无不彰显着教师本身对古文字的深厚了解和解读文本的功力。这是长期修炼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需要我们老师沉下心来做学问,并不是小学语文就是肤浅。事实上,你的厚度将决定你语文教学的高度。你才会有不同于别人的设计。

3. 语文课要真实、扎实。我不太喜欢事先有铺设、设计花哨的课堂,我感觉课上考量得更多的是上课者的教学目标定位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语文课上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非常重要,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所发展更要引起我们关注。

4.上好常态课势在必行。“公开课”是观摩教学的俗称,是各类学校探讨教学的规律、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作为一种经常进行的教学活动,公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老师们每天要上课,每节课要像观摩课、竞赛课一样去群体研究、反复推敲恐怕不太现实。我们一线的教师经常面对的还是如何上好常态课?因此,从对公开课的观摩上,从专家的精彩点评中,我明确了今后常态课教学的方向:A.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B.分清年段,定准目标,C.合理借鉴优秀课例,D.掌握一般教学模式,E.重视学习方式指导,F.提升个人业务素养,G.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上一篇: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下一篇:项目管理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