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论文

2024-06-08

技能大赛论文(共12篇)

技能大赛论文 篇1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开办较晚,开展高职学院技能大赛,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平台,对于深化校企合作,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革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展示高职教育的成果,增强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技能大赛,意义

0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开办较晚,且多数高职院校由原来的中专或技校转型而来,教学中仍然沿用中专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学中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与企业的沟通,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诸多不适应。举办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展示高职教育的成果,增强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目前高职教育不能很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技能大赛的开展,成为引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可以有效的缩短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对于深化校企合作、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革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技能大赛能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分析我国开展技能大赛以来每年的赛事,从大赛组织机构来看,有教育管理机构和高职院校,也有企业、行业;从大赛命题和裁判构成来看,有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专家,也有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分析大赛人员构成,从教育机构出发,为了能了解企业对目前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了解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需求,邀请企业专家或能工巧匠参与大赛题目的设计,担任大赛裁判。从企业角度出发,为了保证企业持续发展,为企业寻求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机构,行业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出资赞助技能大赛,以物流技能大赛为例,先后有多家企业出自赞助。陕西省历届物流技能大赛,均邀请陕西省物流协会和陕西相关物流公司参与大赛活动,负责命题和担任裁判。在大赛中,通过校企双方交流,校方了解了企业用人要求,企业了解了人才培养状况,能及时发现企业所需的人才,在我省技能大赛中,就有企业在比赛现场招聘参赛学生为其员工的案例。

2 技能大赛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借鉴

在技能大赛中,各参赛院校通过交流和竞赛,能深刻体会到人才培养相互之间的差距,也能体会到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距离。就以物流技能大赛而言,首先要求高职学生要有一定的工作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其次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对高职学生管理、设计、规划能力的检验,也是对高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更是对高职学生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检验。

从先后担任省级高职和中职物流技能大赛评委,我深刻认识到:作为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在于除了要体现“技能型”,具备一定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设计与规划能力;与本科教育的区别在于具备适当管理、设计、规划能力的基础上,有着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上与本科教育存在有一定的距离,但技能方面要优于本科生。因此,在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界定清楚高职专业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本科教育有什么区别?与中职、技校教育有什么区别?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切实达到高职办学的目的,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 技能大赛能有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第16号文件)》明确提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要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达到教学对“双师”素质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来自于本科院校,且很少有企业锻炼的经历,即使有些学校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企业考虑到安全和效益问题,使得多数挂职锻炼都流于形式,尤其是涉及特殊行业的师资,多数教师理论经验丰富,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限。从我参加的几届技能大赛来看,在设施设备操作上,确实有些指导教师能力欠缺,为参加比赛,多数学校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实际操作指导教师。在比赛的准备、训练及竞赛中,可以使专任教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给学生指导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4 技能大赛能促使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多数学校专业设置大而全,但由于办学资金有限,这就造成了教学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跟不上教学的需要。日常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即使有实训条件,也非常简陋,如果不走出去参加技能大赛,这些学校一味的闭门造车,看不到培养的人才的不足。通过技能大赛的参加,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凡是企业给予很高评价、比赛结果理想的学校,实践条件相对较好。

对此,我有深刻体会,我们首次参加省内技能大赛,由于我们实践条件简陋,平常教学中学生没有机会动手操作,所以比赛中我们明显感到我们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其他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当然比赛成绩就很不理想。对此,企业也为我们提出很多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回校后,我们在校内实训条件受限制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在企业专家参与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加强了校外实习环节,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学院举办讲座,一起探讨专业技能教学方面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逐步由单一能力训练型转向综合能力训练型。

5 技能大赛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技能大赛中,同样的比赛内容,不同的院校操作的进度、质量、比赛的结果不尽相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各高职院校相同专业培养目标大致相同,但在具体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和选取不尽相同。以物流专业仓储学习领域为例,不同院校在教学中所设定的任务不同,学生对于任务的理解导致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不同。加之目前高职的教学内容仍然摆脱不了学科体系的影子,造成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而必须的教学内容要么学时不够,要么知识不全。

我认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完全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从不同岗位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人才的培养首先建立在单项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然后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在课程设置上,不应分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否则,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再学专业课程,造成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对接上的断层,即使单项操作操作能力很强,但综合技能就不敢保证了。

以我所从事的铁道专业教学为例,教学内容上与学科体系相比虽然有所突破,但仍然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类别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基础课中有设施设备,主要学习设施设备的构成、原理、操作,例如车辆的构成、参数等,在后续学习的专业课程中,要用到设施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例如货物运输中要设计装车方案,必然要用到车辆的知识,而车辆的知识又学习的较早,到了该用的时候,老师认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不再讲解,而学生又忘记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对于车辆的相关知识不能和实际装车问题相结合综合应用,这就完全暴露了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问题。

参考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几乎所有专业都存在有这样的问题,当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改革,任务量大,工作复杂,需要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由于各高职院校在改革方面的步伐不同,使得培养的人才质量就有了差别。

6 技能大赛可以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学校为主,而培养的人才又是为企业所用,这样究竟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下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就很难保证了。其次,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评价任然停留在理论考试层面,即使有操作能力考核,但很难在整个考核分数中占主要成分。第三,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最终培养结果的评价上,忽视了对培养过程的评价。

从高职技能大赛来看,竞赛的内容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核,也凸显团队合作能力的检验。各参赛院校均是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学习的尖子生参赛,但比赛的结果完全不同,其原因就是各院校对参赛选手的评价体系不同,致使比赛中出现种种不足。

所以,我认为,要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在整个评价体系上,要充分考虑企业或行业的参与,在具体的考核中,要注重学生单项操作能力、综合操作能力的考核,重视对于培养过程的监控和考核,把理论考核作为辅助考核内容,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为主,适当考虑团队协作、创新等综合能力的考核,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攀登,迫切需要造就大批的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技能大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高职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2]陈炳和.以四个合一六个合一理念构建化工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J].中国职业教育,2006,(30).

[3]史文生.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技能大赛论文 篇2

闭赛式主持词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村处处长刘杰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在大赛执委会精心组织、各院校积极参与以及全体参赛选手的奋力拼搏下,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比赛,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即将落下帷幕,现在举行闭赛式。

出席今天闭赛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石燕泉先生

中央农广校副校长田桂山先生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坚勇先生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先生

江苏省农机局副局长王翠章先生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洪生先生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

下面请全体起立,奏国歌!(奏国歌)

请坐下。

下面有请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石燕泉副司长宣读选手获奖名单,大家欢迎……(宣读名单)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获奖的学生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请江苏省句容市公证处的公证员盛云峰宣读公证词。

(宣读公证词)

谢谢公证员!

下面请江苏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先生宣读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奖名单,大家欢迎……

(宣读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奖名单)

下面有请主席台领导和嘉宾为获得一等奖的选手颁发证书和奖杯;

请中职组种子质量检测项目一等奖选手上台领奖;(颁奖)

请中职组动物外科手术项目一等奖选手上台领奖;(颁奖)

请中职组园林植物修剪项目一等奖选手上台领奖;(颁奖)

请中职组农机具维修项目一等奖选手上台领奖;(颁奖)

请高职组新城疫抗体测定项目一等奖选手上台领奖;(颁奖)

请高职组植物组织培养项目一等奖选手上台领奖;(颁奖)

请高职组农机具维修项目一等奖选手上台领奖;(颁奖)

下面有请主席台领导和嘉宾为优秀指导老师颁发证书; 请中职组种子质量检测项目优秀指导教师手上台领奖;(颁奖)

请中职组动物外科手术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上台领奖;(颁奖)

请中职组园林植物修剪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上台领奖;(颁奖)

请中职组农机具维修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上台领奖;(颁奖)

请高职组新城疫抗体测定项目、植物组织培养项目、农机具维修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上台领奖。(颁奖)

请各省领队在闭赛式结束后到体育馆西会议室领取二等奖、三等奖选手的证书、奖杯,优秀奖的证书。

本次大赛的举办,得到了江苏清拖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史丹利五金工具(上海)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农业部科教司石燕泉副司长向他们赠送纪念牌。(向企业赠送纪念牌)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感谢上述企业对大赛的鼎力支持!

现在,我宣布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闭赛!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路平安!

谈谈技能大赛 篇3

关键词:技能;比赛;水平;政策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75-02

职业技能大赛目前在各职业院校间形成竞争热点,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各种组委会联合相关企业,针对职业院校所设置的不同专业,建立不同的赛项,名目繁多。我作为指导教师,也连续带了三年的机器人技术应用比赛,因为深入到这项具体的工作,也会产生一些关于技能大赛的思考。

在职业院校之间展开关于职业技能的应用型比赛,最早也是发自南方城市。因为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来说,南方或沿海城市发展快,水平也较高,他们机制灵活,前店后校,与企业联合面宽,合作力度大。相比之下,北京市的各个职业院校的发展势头可能要弱一些。我们要严格按照教委的规定来制定学院发展战略,大型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合作,提供学生的实习场所。北京市的技能大赛成绩在全国范围内水平也不算高,如何提高国赛成绩,加强我们的比赛指导工作?

去年年底我随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老师们一起来到山东省青岛市的两所职业学校参观学习。教科院组织了北京十几所职业学校的老师来学习,主要针对技能大赛的相关工作开展研讨。

我们先后来到了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和胶南市职业教育中心。近几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青岛市几所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们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我们就想取取经。在这几所学校中我们都参观了他们的实训基地,占地面积大,设备齐全。之后的座谈,大家针对技能大赛的学校政策、选手选拔、训练安排、教师和学生的待遇等几方面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发问,各个学校的领导们也都做了一一回答。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学校政策优越

对于参加技能比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学校制定了优惠政策。有的学校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奖项的指导教师,奖励与职称评定结合,直接上升一个级别,奖金统一由山东省颁发,两万左右;获奖学生直接获得本学校的学生奖学金,优先评优。由于学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不同,在奖励制度的制定上各所学校也有所不同。

二、选手选拔

参赛选手由指导教师在教学班或班主任推荐,并经过层层选拔考核,有笔试和操作,也可以通过课外班或社团来进行挑选。对于学生的素质来说,认真的工作态度更为重要。参赛选手的选拔要提前进行,最后筛选之后,不能是正好的人数,要多一两个备选,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比较,有压力,更助于提高效率。现在学生的素质普遍较低,选手的挑选是个难题,要早做准备。

三、训练安排

训练是关键环节,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提前制定训练计划,按步骤有序进行。训练大约从前一届比赛结束就应该开始了,前半年要上课,业余时间集中,后半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停课训练,指导教师有的承担一些教学任务,有的全力以赴指导训练,不再分派其它的任务。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水平很关键,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来解决。训练时加班加点是少不了的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训练场地打地铺是经常的。

四、训练设备投入

这个部分是资金投入比较大的,参加技能比赛就要买设备,几乎都是上百万的投入,有些校企合作的企业,也会出资赞助学校。

通过这次交流,北京市在备赛的环节上还比不了山东省,我们的学生都是边上课边训练,系统性差,周期短,指导教师的水平也急需提高,所以我们的成绩不如人家。当然,这些差距有些是我们自己的事,有些我们无法解决。鉴于技能比赛成绩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吸取人家的经验,调整我们的做法。

1.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因为政策的关系,我们在参加技能比赛之前,进行集训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在不影响学生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鼓励教师针对技能比赛项目开设第二课堂活动。提前选拔出备赛的学生,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进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虽然力度不如集训,但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专职辅导。我们的大赛指导教师一直都是一边要完成教学任务或学生管理工作,一边再做技能比赛指导,精力和体力往往跟不上,也不利于教师个人技术水平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尝试针对某一国家级比赛项目,选出一名教师,专职做学生的训练指导工作,不再承担任何其他的教学工作。这样,训练的时效性得到保障,教师也可以有时间再深入研究赛项的相关内容。

3.加大奖励力度。可以借鉴山东省的做法,加大针对技能比赛的奖励力度,无论是参赛学生还是指导教师,付出辛苦的工作之后,都有丰厚的收获。利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寻常观念,鼓励大家参与这项工作,因为要想出成绩,毕竟要付出很多。有的时候,就是付出了,赛场上会有各种情况发生,也不见得就能有回报。

4.提高指导教师水平。技能比赛的赛场上,表面上是学生在比,实质上是教师之间的较量。往往学生的理论与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指导教师首先要是专业教师,并且要求他的专业水平要比较高。技能比赛要求实际操作,完成规定任务,那些一直在讲台上讲课,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就很难胜任了。就职业技能比赛的指导任务而言,我们需要提高教师的行业能力,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带出更高水平的学生。

现在技能比赛成绩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很重要,从某一层面来说,已经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体现,我们一线教师也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但本人其实还有一些别样的看法。投资几百万的比赛设备,由于数量有限,不可能作为教学使用,广泛铺开,最后其实就提供给几个参赛的学生来反复练习,这样做,设备的使用极具片面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的本质有差距。参加比赛的学生,为了出成绩要停课训练,他本人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就被破坏,这与教育的过程型、完整性相矛盾。针对比赛设备,学生长时间练习操作,为了增强熟练性,而放弃了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要知道市场变化是很快的,岗位流通也很快,这样专门的训练有助于他今后的就业和改行吗? 这几点一直困惑着我,提出来大家共同思考。

技能大赛论文 篇4

一、近五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展历程

通过总结分析近五年 (2008~2012) 全国职业院校大赛制度发展历程与经验, 得出技能大赛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办单位的增加, 扩大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大赛的主办单位由2008年教育部、天津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发展到2012年的23个, 包括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等, 其中主要增加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行业协会, 使得大赛的内容和形式与社会各行业更加贴切, 体现了大赛的规范化、专业化, 其水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大赛主办单位的增加, 彰显了大赛近五年来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力, 也反映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二) 比赛项目的增多与细化, 反映了与社会发展需求、高新技术的同步。

随着大赛的不断规范化、专业化, 大赛的比赛项目也不断增多与细化, 紧跟着社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2008年, 大赛高职组的比赛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3类, 其中包含4个比赛项目, 分别是产品部件件的的数数控控编编程程、、加加工工与与装装配配, , 注注塑塑模模具具CCAADD与与主主要要零零件件加加工,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 机器人。2009年, 大赛高职组增加为4类4个项目 (机电设备、机械设计与制造、通信、电子信息) , 其中有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等紧跟社会技术发展新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出现。到2010年增加为4类7个比赛项目, 主要新增有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现代物流等比赛项目。2011年则增加到16个专业类别55个比赛项目, 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等新型技术纳入到大赛之中。到2012年更是增加到了18大类96项比赛, 增加了物联网技术应用, 风光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等。以上的数据表明, 大赛的项目每年都会根据技术的更新作出相应的调整, 既保存有传统的专业比赛项目, 又纳入新型技术。因此, 新兴热门产业的出现, 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时代性、发展性, 又能保证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相适性。

(三) 学生参与大赛人数逐年增加, 行业企业参与度也不断提高。

相关数据显示, 学生参与大赛的人数逐年增加, 比如2008年有来自全国各省市2, 000余名选手的参加;2009年有2, 95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2010年总共有4, 087名中高职院校比赛选手;到2012年则达到了近万名比赛选手 (9, 018人) 。以上数据仅仅是参与大赛的正式选手, 除此之外加上各省市、地区开展的技能比赛, 每年的总计参赛人数达400万人以上, 使得大赛真正成为了职业教育的人才选拔评价平台, 形成了“校校有比赛, 层层有选拔, 国家有大赛”、“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同时, 更多的行业和企业也不断参与到大赛中来。2009年, 有十余家企业为技能大赛提供赞助, 建立人才招聘组, 并在现场招聘优秀选手, 使得大赛获奖选手成为了企业的热门招聘对象。2012年, 大赛的96个项目由50多个行业组织牵头, 行业企业专家广泛参与到赛项的设计、组织、命题、裁判和器材提供工作中来, 其中的比赛项目是由近千名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和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共同组成的赛项专家组设计组织的。而且行业企业积极赞助各级竞赛, 为各种比赛提供专家、行业企业技术规范, 提供相应的设备, 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也展现了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特点。

(四) 大赛的内容与形式日趋丰富, 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与水平。

从2008年第一次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起, 除了技能大赛, 还举办形式各样的论坛、展览会、文艺汇演等。比如, 2008年举办了“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第六届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技术装备展览会”;2009年在天津国展中心举办第七届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及教材展览会;2010年还同期举办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产品展洽会”、“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文艺作品调演晚会”等规模较大的活动, 其中,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文艺作品调演晚会”主要展示了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2011年则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会、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第九届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展览会暨职业教育创新教材展览会;2012年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座谈会”、“2012年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和教学成果展演”、“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大赛主要包括三个版块:一是技能大赛;二是各种形式的展览会;三是职业教育重要问题的论坛和会议。上述这些大赛之余的活动, 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 展示职业教育的风采, 同时也积累沉淀出了大赛特有的制度文化。

(五) 大赛组织机构、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使得大赛运行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了促进大赛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大赛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制度建设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2009年新增了《仲裁工作规则》, 大赛组委会还建立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 保证了大赛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2010年加强了与相关部委的沟通, 中、高职有十个项目列入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系列, 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激励了在校中高职学生参与大赛的热情;2011年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学籍管理等先后制定出台9项指导性文件, 深化了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了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对话的协作机制;在大赛执委会的统一部署下, 2012年全国大赛共建立了三级组织机构:大赛组委会、执委会———赛区组委会、执委会———赛项执委会、专家组, 各级竞赛机构的建立, 确保了大赛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竞赛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不断改革创新, 使得大赛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道路, 同时也为每一届全国职业教育最大规模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文化的启示与展望

在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文化的考察与分析过程中, 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 制度文化的更新、完善、与时俱进是大赛保持不竭活力的源泉。

一是大赛经过几年的努力、积累、沉淀, 由小到大, 从地方到全国, 由国内向国际, 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与重视。制度文化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比赛项目的增多与完善上, 每年的比赛项目都根据社会发展新出现的或热门专业设置, 保证了大赛的前瞻性、时代性, 同时也淘汰部分不合时代发展的比赛项目。另外, 从2012年开始, 大赛不再单单是以往比赛完就结束的形式, 而是更加注重把比赛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资源, 通过大赛真正展现了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优秀成果, 并且通过加以转化, 使全国各院校间也可以互相参考学习, 不断提升院校师生“软实力”, 最终以这种形式使院校学生都享受到大赛的成果。二是大赛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的体系化, 专职化, 也是大赛水准不断提升的保证。如《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筹备工作要求》规定了大赛的组织构架、职能分工和工作内容。《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与仲裁工作要求》明确了大赛的裁判与仲裁程序, 保证了比赛的公正透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企业合作计划》界定了大赛企业合作的渠道、形式以及合作企业的权利与义务;《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企业合作事宜及赛项经费管理使用规定》定义了赛项经费的来源、使用范围和管理要求;《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服装和标识使用规定》统一了不同赛区和赛项的着装和标志;《保密承诺书 (参考文本) 》提供了赛项组织中关键环节的协议范本;《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全管理规定》则对比赛筹备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安全节点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等等。同样, 近年来, 各级竞赛机构的建立, 也切实确保了大赛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二) 制度文化主导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是大赛影响力扩大的动力所在。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赛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充分调动了各部门对大赛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部门紧密配合、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大赛工作, 使得大赛规模及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行业企业专家的广泛深度参与, 使得大赛内容与标准真正体现行业企业标准和要求, 真正促使职业教育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 制度文化应向着开放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2012年的全国职业院校大部分比赛中, 能够允许有观众现场观摩, 主要是来自于本地区的初高中学生, 让他们切身感受职业教育的进步与改变, 这充分体现了大赛制度文化的开放化。同时, 大赛还邀请了国外的职业院校参赛, 并与国外的企业合作, 在融合提升了国内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水准的同时, 也促使着大赛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摘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文化建设是大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大赛的制度文化的内涵, 结合自身特点, 遵循制度文化建设的原则, 不断完善大赛的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 使得大赛运行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鲜明的大赛文化特色, 在增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知名度的同时提升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 2011, 9

[2] .鞠锡田, 张翠香.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 2012, 19

[3] .刘红.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8

[4] .王凤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组织结构及特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2, 4

操作技能大赛平面设计大赛方案 篇5

为了提高实训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photoshop的兴趣,活跃校园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

一、大赛的指导思想

1、充分展示XX学校平面设计的实践能力,为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2、内容健康,公平竞争,体现中专生求实进取、博学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

3、坚持大赛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4、吸引最广泛的同学参与,形式多样,百花齐放。

二、大赛实施细则

1、比赛时间:20XX年X月上旬

2、参赛对象:

A组:计算机3班、XX级北大青鸟1班、XX级北大青鸟2班。

B组:计2班、计3班、计4班。

3、比赛地点:

实训部计算机机房三

4、组织人员和评委

负责人:戴文晶、刘双伦

评委:计算机专业教师

5、实施细则:

参赛选手按指定时间到达指定机房,抽签确定考试用机,在竞赛过程中机器出现故障造成无法继续参赛的有参赛选手自己负责。

6、参赛作品种类:

作品类型为平面广告、海报、宣传画册。

A组:商店招牌广告,自由发挥。

B组:提供样张和作品必需素材,学生临摹作品。

7、作品要求:

A、B组参赛选手在指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比赛时间为:120分钟。

A组由参赛选手自行策划设计制作,根据提供的文字和图片素材,不能使用提供以外的素材,但可以自己制作素材。

作品内容不得含有不健康信息,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显示分辨率(以1024*768分辨率为显示标准),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作品提交时使用的名称为抽签号码(不得注明作,作者名,班级名称,否侧视违规处理)。

8、评分标准

A

组评分标准。

1)主题内容(20分)

内容健康、充实且积极向上;内容具有观赏性、普及性、艺术性、可读性5分

突出主题,全站点围绕一个主题及其周边内容进行设计。

10分

设计思路清晰,明确表达设计意图。

5分

2)配色与布局(30分)

素材选择得当。10分

能自己做动手制作一些素材。10分

对选定素材进行适当布局。10分

3)特效的使用。(30分)

①能对素材进行适当裁剪、变形、描边等操作。10分

②能合理运用一些图层样式,达到好的效果。10分

③能合理运用一些滤镜等特殊效果。10分

4)审题和创意(20分)

听从组织机构管理,遵循参赛要求。10分

具有较强的个人设计创意,不抄袭,模仿他人作品。

10分

B

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Ⅰ级项目

Ⅱ级项目

得分

进度(50分)

完全完成40-50分

基本完成25-40分

完成一小部分

10-25分

基本不能完成0-10分

艺术性(50分)

灵活应用相关技术手段

0-10分

色彩、明暗、色调协调一致

0-15分

图象的边缘自然、流畅

0-10分

图像布局合理、各对象排放美观

0-15分

三、比赛注意事项

1、本次比赛用机提供制作工具(Photoshop

CS),选手不能使用除windows组件以外的辅助软件。如该计算机由于软件故障导致计算机环境崩溃,本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2、比赛前监考员协同选手查看比赛用机环境及相关软件安装情况。

3、实际操作部分涉及到图片素材选手引用时需注意版权问题,如违法相关法规由选手自行承担责任。

4、学生参赛做平最终版权归组委会所有

四、奖项设置

A组奖项如下:

一等奖

1名

二等奖

2名

三等奖

3名

最佳创意奖

1名

优秀奖

若干名

B组奖项如下:

一等奖

1名

二等奖

2名

三等奖

3名

优秀奖

若干名

篇二

平面设计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备战省市组织的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依照学校安排,现将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参赛时间:具体以市上通知时间为准

二、参赛项目:平面设计

三、操作平台:winXP、PScs4、CDrX4

四、参赛人员:

学生:

(计算机二年级1班)

(计算机二年级1班)

(计算机二年级1班)

(计算机二年级1班)

(计算机二年级1班)

(计算机二年级1班)

(计算机二年级1班)

(计算机二年级2班)

(计算机二年级2班)

(计算机二年级2班)

(计算机二年级2班)

(计算机二年级2班)

(计算机二年级3班)

(计算机二年级3班)

(计算机二年级3班)

指导教师:

五、实施细则

每周星期四第七节课进行集中训练。

(一)第一阶段:技能大赛相关资料收集整理阶段

1、联系市县其它兄弟院校,了解大赛相关情况(比赛形式、比赛项目、比赛试题、比赛环境等);

2、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二)第二阶段:PScs4软件的使用

1、基本操作(界面的熟悉、工具的使用、快捷键的使用等)

2、提高阶段(模仿制作处理图片)

3、独立完成作品(创意的培养)

(三)第三阶段:CDrcs4软件的使用

1、基本操作(界面的熟悉、工具的使用、快捷键的使用等)

2、提高阶段(模仿制作处理图片)

3、独立完成作品(创意的培养)

(四)第四阶段:赛前集训阶段

1、网上搜集题目进行训练;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 篇6

本届竞赛是深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促进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机械行业近几年来组织的国家级重要系列赛事之一,也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類大典》发布后机械类首个国家级竞赛项目——汽车制造类职业工种——汽车装调工。目的是要为机械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岗位环境和社会氛围,激发广大职工崇尚技能、岗位成才的热情,选拔汽车制造业中的优秀实用型人才。

本届竞赛从筹备到预赛和决赛,历时近一年,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吉利集团、奇瑞汽车、北汽福田、北京奔驰、北京现代、扬州技师学院等五大集团19家企业及一家职业院校的181名选手进入决赛。这些选手来自全国骨干车企,平均年龄只有31岁,最小的选手仅19岁,具备大专及以上高等学历的选手约占69%,技师以上占到35%。是从众多参与者中,通过赛鉴结合的预赛、比武,脱颖而出的技术精英和生产骨干。

根据企业报名情况,经组委会技术委员会讨论决定,本届竞赛分SUV、MPV组、2.0L及以上轿车组、2.0L以下轿车组三个竞赛组别。本届竞赛采用操作技能、技术答辩和理论知识考试三个竞赛项目。由于是第四次组织本工种的竞赛,根据前几届的竞赛安排和企业的需求,本次竞赛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创新。实操供机由原来的每家参赛企业提供改为各组别根据需要由企业集团分别提供,从组织上和费用上大大减轻了参赛企业的负担。在技术方面继续沿用了技术答辩这一环节,以检验选手发挥应用基础理论判断、分析、解决专业技术和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届竞赛的车型以是参赛企业自主研发的车型为主,从宝骏560到瑞虎3,众多的自主品牌支撑着整个竞赛的实施。从整体发展来看,国内企业的产品结构、工艺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创新开发能力和人员素质都在不同程度地进步,逐步缩小着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根据当前社会环境、生产形势、客户需求等形势,今后的市场将不断朝着高性能、低油耗、更环保等方向发展,所以本届竞赛是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真实实力的一次展示。

10月29日首先进行的是竞赛全国总决赛开幕式及操作技能、技术答辩的比赛。次日进行理论知识环节的竞赛,根据各组别三项考核成绩综合排名确定出本届竞赛各组别名次及全国技术能手的获得者,10月31日竞赛组委会安排专家针对竞赛命题、决赛过程组织和竞赛结果等向选手进行技术点评,并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暨闭幕式。

“宝骏杯”全国第四届乘用车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柳州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与倡导,在他们的感召下,活动得到了各级行业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支持与参与。真正做到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员工受益的良性循环。本届竞赛是为技能工人搭建的舞台,意义重大。组委会本着不铺张、不浪费、节约成本、重在落实的初衷,注重职工的需求、注重社会氛围、注重企业感受的情节,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通过竞赛也展示了我国车企自主品牌的振兴腾飞。

技能大赛论文 篇7

一、铁路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性

企业通过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实际中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对企业职工来说就是一次检阅,也给予职工们一个互相学习及交流的平台,因此实际中很多企业对技能竞赛活动的组织、要求等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以此促进企业职工技能大赛活动的举办与深入。不过在职工技能大赛举办过程中,各个企业不能盲目照搬模式,而是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大赛实施方案,充分提高职工技术钻研的积极性。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自身经验分析,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技术人才的氛围,进而在企业内部引导职工参与到相关培训及及不断深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其中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铁路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

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涵盖很多方面,笔者经过总结将其分成六大板块,接下来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加快人才成长速度

铁路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这也是提高企业效能的有效措施。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在企业职工之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劳动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也就是说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有助于快速提高职工职业技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评选机制、职业技能鉴定机制等完善健全,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激发技术人才的创造力

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能力不仅是岗位竞争的需求,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求。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做好各种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职工团队的整体技能水平。通过在职工中举行技能大赛,在职工群体里掀起学习、竞争的浪潮,最终实现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就需要调动职工参与技能大赛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动员职工参与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技能大赛。在职工中埋下竞争的种子。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还需要在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展开技能大赛,将员工求胜意识激发出来,让职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展现自身风采,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及创新,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目的。

3.强化职工自我学习意识

为确保职业技能大赛取得预期结果,赛前企业可以组织职工进行技术练兵及攻关等活动,通过赛前活动的组织,将职工参与大赛的积极性彻底激发出来,同时还可以锻炼职工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普通职工向技术工转变、单一技术技能转为多项技术技能。这样在技能竞赛举办过程中,还可以有效促进技能人才的技术创新,大量的技术人才不断摸索及学习,在企业中营造出尊重知识、利用知识的氛围,彻底激发职工竞争及忧患意识,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知不觉间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职工内在学习愿望及动力,实现提高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

4.促进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

铁路企业举办职工技能大赛,除了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外,还能做好企业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好学、好问的工作氛围。这样职工通过技能大赛学习到许多先进工作经验及操作方法,将这些东西带回到生产实践中,在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绩效,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同时又给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持。所以说实际中职工培训机制、职工素质及技能竞赛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开展及深化职工技能大赛,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中随着劳动关系的改变,会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能进能出、干部可上可下的良好竞争机制。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广大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5.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提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因为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企业内部就很容易出现轻视技能培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现象,对企业形象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铁路企业应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筹办职工技能大赛,通过赛事的举办培养职工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帮助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6.有助于形成科学人才观

企业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在内部营造出重视技术、尊重技术的氛围,促进个技能人才之间的竞争交流,实现工作环境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渠道,形成人才快速成长的社会氛围,最终实现科学人才观的确立,将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的的宝贵资源,突破一切非技能因素的印象,发挥技术人才的作;通过岗位练兵及技术比武等活动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任人唯才的用人机制,不形成死板的唯学历等岗位机制。

三、铁路企业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拔技能人才

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拔技能人才,首先要需要确保企业领导层重视大赛,其次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最后就是做好大赛环节的设置。

1.相关企业领导重视大赛

企业技能大赛选拔人才的成败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大赛预算审批、资源协调等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可以这样说,没有企业各级领导的支持,职业技能大赛根本没有可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实际中需要强化各级领导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

2.严密的组织程序设计

只有科学严密的组织程序设计才能确保技能大赛的顺利进行,确保选拔人才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大赛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工种选定及公信力设计原则。

(1)选定比赛工种的原则

铁路企业在确定比赛工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该工程是否具有行业代表性,也就是人才选拔的专业含金量要高,这样企业职业技能大赛才可以实现与国家行业接口,在比赛过程中提高技能含量。通常情况下根据大赛的层面需要考虑不同的问题,如表1所示。

其次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参赛工种要具有普遍新、广泛性和代表性,使企业职工的参与面要广,参与人数要多,然后通过严格、公平、合理的竞赛环节设计,达到层层选拔突出特定人才,最终要达到通过竞赛选拔技能人才的同时还能普遍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效果。

(2)大赛公信力设计

在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本身就要坚持公正原则。设计过程中应该对每一个赛事工种的技能核心及专业工种特点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赛事评价原则不能过于单一,而是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重点考察选手实际操作能力。对每一个工种赛事的评价都要公正公开,将偶然获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竞赛的趣味性原则

原因是现代企业中,年轻力量不可忽略,新时代的年轻人,思想活跃,不喜欢墨守成规、简单枯燥的模式,为了提高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不影响竞赛标准的前提下,适当的设计竞赛环节的趣味性,特别是理论知识方面,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分析大赛组织方案

为确保职业技能大赛达到预期目标,应该做好大赛组织方案的设计工作:采用专家遴选及考评团队组合,赛事方案设计中所有项目的专家考评组均需要采用奇数值,避免出现评价结果相同,一般情况下采用三人制专家考评组,这三人需要具有代表性,我们铁路单位会在内部筛选出专业理论型、现场技术技能型及实践经验型专家各一名,保证专业团队的客观公正性;职业技能大赛除了为铁路企业选择出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技能人才队伍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赛事举办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所以实际中对赛事上的所有项目,所有部门都要进行全员动员,大赛组委会应该组织赛前培训,结合每项赛事的特点制定培训方案。因此我们举办赛事赛前培训的原则就是:对于那些不能保证顺利进行的项目(主要是选手比赛中涉及到使用高精密工量卡具、仪器仪表、测量工具、铁路线路检测设备等;涉及到必须使用大赛提供的系统技术环境以及比赛所使用的仿真模型),这类项目就要做好赛前培训工作。

4.确保大赛公正的措施

(1)比赛位置的科学布置

安排理论考场位置的时候,需要坚持集约管理与资源优化的设计原则,实际中在理论考场中同时安排100人左右及3个项目进行比赛。第一个方法在位置安排上:岔开同一项目的选手,同一部门的选手也岔开;再者就是在理论收卷环节,在一间考场中只需要设置一个主席台,上面做好不同工种标签,选手交卷过程中实现考卷的自动分类,提高收卷效率。

(2)抽签电子化

理论考试结束后进行实操比赛,但实操比赛容易受到工位、设施及评委人数的限制,参赛选手也受到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对比赛先后顺序产生争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采用电子化抽签方式,随机产生比赛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公平公正,所有参赛选手都可以接受。抽签过程中,参赛选手不需要移动,只需要坐在位置上说出自己的号码即可,这样保证公正性的同时不会造成赛场秩序混乱,切实有效完成选手比赛顺序确定工作。

(3)设计专用草稿纸

比赛进行中,为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我们设计专门的比赛草稿纸,草稿纸上只填写编码。这样就算笔试试卷拆封,考评专家也不能判断选手的真实信息,这也是确保职业技能大赛公正公平的基本措施之一。

(4)阅卷公开化

对所有赛事理论考卷进行公开集中阅卷,各个参赛部门的领队可以在阅卷场地进行现场观摩。

(5)转换“参赛卡”

实际中考评专家不知道选手个人信息,能得到只有一个编码,因此不了解选手来自单位哪个部门,有效避免考评专家照顾某位选手情况的出现,保证比赛的公正性;每个项目打分环节由三个考评专家独立打分,在专用表格上记录相应分数,避免考评专家之间出现默契打分、相互讨论等情况。

(6)选手评级系统分析

比赛中实操环节设计独立待考室,待考室封闭管理,选手进出赛场路径不同;比赛中利用自激励式评价系统,计算机系统中放置比赛试题及评价标准,将人为影响因素彻底隔绝开,能够使用仿真模拟系统的尽可能在同一台仿真平台集中操作,实现多种不同品牌和控制逻辑的DCS系统在同一仿真平台的有效集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人才上面,如何提高铁路企业内部人才质量是管理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铁路企业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职工参与技能创新的积极性,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的同时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空间,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延盛,姜颖,何琳锋,等.结合技能竞赛,创新“赛训一体”特色教学方法——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101.

[2]孙雪梅.全国高职高专技能大赛技术成果的转化及推广应用——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J].电子测试,2015,(20):78.

[3]相玉红.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34.

技能大赛论文 篇8

技能大赛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来得到各级政府、学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双教融和”广泛实施的高职教育中, 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 校企协同创新“技能菜单”, 融技能大赛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 打破技能大赛集训淘汰制, 使更多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受益, 有利于引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同时对推进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师团队建设等, 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1]。

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教学成果展示和教学资源转化的媒介, 同时也有助于校企合作的深化开展。以技能大赛为导向, 围绕企业岗位技能需求, 始终以技能为主线, 创新并实践“技能菜单”, 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2]。

1 基于“技能菜单”实施“岗位引领、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群主打专业, 江苏省示范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 多年来, 秉承技能培养为主线, 以就业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形成了“岗位引领、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将“技能菜单”融入人才培养, 通过调研企业就业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构建“基于企业典型职业岗位”的二级“技能菜单”课程体系, 实施“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实行“项目化+阶段化+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以与悦达纺织、大丰纺织商会等的深度合作为契机, 多方联动, 基于企业典型工作岗位, 实施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校企合作共同编写十多部全国纺织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其中包括《纺织材料基础》、《纺织实用技术》等省级精品教材, 《机织物分析与设计》、《纺织材料基础》省级重点教材。

2 基于技能大赛引领校企合作创新“技能菜单”的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技能培养和校企合作, 体现在教学实施中就是“教学做一体化”。技能大赛作为检验学生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近年来倍受关注。但是, 技能大赛作为选拔性的赛项使受益的学生较少, 而“技能菜单”正好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并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根据技能大赛以及企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 制定不同的“技能菜单”, 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操作后, 可根据自身的技能特长及今后的“职业意向”进一步选择“技能菜单”。同时, 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 打破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单一等形式, 创新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企业人员参与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 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毕业生拿到企业认证的上岗证书, 入职后能够立即胜任分析与检测试验员、面料设计师、工艺员等企业核心技术岗位, 真正实现毕业即顶岗, 顶岗即出色。

在教学实施中, 采用学案导学、项目化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形式, 以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设计的载体,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结合在一起,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 实现“赛证融合”

增强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的“协同性”, 真正实现“赛证融合”。突破“技能大赛”选拔性的特点, 将技能大赛融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进一步推广“项目化”教学, 基于“技能菜单”进行人才培养, 引入技能证书, 实现全专业“双证融通”。近几年来, 学生在全国纺织面料检测大赛中蝉联四届团体一等奖, 面料设计大赛和外贸跟单大赛成绩也多次获得一等奖, 更有一名同学荣获2012年全国纺织面料设计大赛中唯一的“全国纺织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标兵”称号。

引入技能证书的考核, 将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和培训内容纳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职业资格标准, 着力构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 加大学生就业的砝码, 增强就业竞争力。经过技能鉴定, 学生毕业前需拿到“纺织面料设计师”、“针纺织品检验工”和“纺织设备保全工”等高级证书, 具备技师资质, 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接拿到技师资格证书。

4 推进“技能套餐”培训制度

加强校企合作, 广泛推进“技能套餐”培训制度,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开发“技能菜单”, 在培养学生不同专业技能的同时, 针对企业推出“技能套餐”, 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套餐式”技能培训, 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图1为企业“套餐式”培训示意图。

与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共建“悦达纺织学院”,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学生技能培训和员工技能培训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深度融和与改革。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为学生上课和共同考核学生。企业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 吸纳学生实习, 共同建设校内实习工厂等。与悦达家纺联合开展作品设计大赛, 优秀作品被企业选用并投入生产。另一方面, 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发“技能套餐”, 为新入职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及鉴定。依托学校建有的江苏省第一家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国家级纺织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 “内培外引”, 组建了一支本领过硬的实践教学和考评员队伍, 每年为企业鉴定员工数百人。

5 打造双优教师队伍

实践技能大赛引领下的“技能菜单”, 打造一支技能过硬的双优教师队伍。融技能大赛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 打破技能大赛集训淘汰制, 使更多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受益, 减少“技能偏科”, 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拥有“一技之长”。这同时要求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已成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以提高教师技能为根本,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 在深入企业一线的过程中总结归纳课程教学项目、任务, 取得相关技能证书或工程师称号, 实践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同时, 学校牵头、校企共商、教师提炼,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和项目, 多项成果转化企业。

经过校企七合作、产教八融和,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团队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纺织实训基地教学团队”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生物质功能纤维的制备”团队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团队称号, 这为技能大赛引领校企合作创新“技能菜单”的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图2为校企合作、产学融和, 建设双优专业团队的路线示意图。

6 结语

高职院校“技能菜单”的实施研究, 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与技能大赛、企业需求有效融合。通过“技能菜单”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实施, 培养出一批不仅能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还能够在多方技能得到均衡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 将高职院校的“技能菜单”推向社会, 根据企业需求制订“技能套餐”, 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技能菜单式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以技能为主线, 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目的, 减少技能“偏科”现象。基于技能大赛, 实施“岗位引领、学做合一”人才培养, 加强“不断型”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赛证融和”, 结合企业技能需求, 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技能培训,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也能为企业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套餐式”技能培训。

关键词: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技能菜单,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郭泽忠.“技能菜单”教学模式浅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 12:91-94.

钳工技能大赛备战策略 篇9

1 大赛选手的选拔

1.1 扎实的基本功

钳工技能大赛实操项目样题一般都是公开的, 所以对选手的基本功要求尤为突出。基本功的扎实与否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锉削、锯削等基本技能和规范协调的动作是选手选拔的重要条件之一。

1.2 扎实的理论基础

钳工技能大赛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在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 获第一名的选手实操成绩不如获第二名的选手, 但其在理论成绩中充分发挥了优势, 最后获得冠军。所以优秀的理论成绩是取得好成绩的必备条件。

1.3 良好的心理素质

选手的性格不能太急躁也不能太过于慢。选手在比赛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快速熟悉并适应比赛条件和各种设备, 还要抵抗闪光灯、摄像机和其他选手的干扰。在比赛中还要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1.4 良好的身体素质

钳工技能大赛实操项目时间比较紧张, 很多比赛将技能鉴定时8小时的题目要求选手在比赛中5个小时内完成, 这需要选手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来支撑。在比赛前1~2个月之前就应加大体能训练, 每天用20 kg的哑铃锻炼20分钟左右。

2 大赛工量具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充分的工量具准备是钳工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条件。训练时要熟知自己的每样工量具, 比如, 要明确锉刀每锉一下的锉削量, 多少加工余量需要锉多少下要心中有数, 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减少测量和装夹次数。所以在钳工技能大赛过程中忌用陌生的工量具。

2.1 锉刀的准备

由于钳工技能大赛实操项目中加工锉配件一般都是最主要的项目, 所以锉刀的好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应选用品牌的进口锉刀, 并且需要试验锉刀的两个主要加工面是否平直, 需要锉削清角的工件时, 应将锉刀两侧面修磨成75°左右的斜角, 修磨后的锉刀角度过大容易切入工件, 过小则不容易起到清角的效果。

2.2 锯削工具的准备

锯削操作在钳工技能大赛中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锯削质量的好坏决定工件加的工余量, 将直接影响加工速度, 一般选用整体式铝合金锯弓以及进口的高速钢锯条, 这样可避免因锯弓刚度不够和锯条质量影响锯削质量, 质量好的锯条还可减小钳工技能大赛中更换锯条的频率减少辅助时间。

2.3 孔加工工具的准备

孔加工是钳工技能大赛中占分比例比较高的项目之一, 但也是最容易失分的项目。赛前应将各尺寸的钻头修磨成型并进行试钻, 保证钻孔的直径和表面粗糙度。新买的铰刀必须修磨后才能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可以直接选用品牌的进口铰刀。

2.4 量具的准备

量具的精度是工件加工精度的保证。赛前因校正所有的量具, 在进入考场之后, 应尽快将工量具在自己的工位上摆放整齐。量具在箱子里经过路途的颠簸, 精度可能降低, 所以必须对其重新进行校正。在工件需要测量多个角度时, 可以准备多把调整好不同角度的万能角度尺, 测量时可以减少调整万能角度尺的时间。

3 大赛工艺的安排

3.1 分析图纸和评分表

根据评分标准、现场设备等情况制定加工工艺步骤, 确保评分标准中有要求部分的精度, 评分标准中没有要求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保证其相应精度。

3.2 掌握好比赛的节奏

合理安排钳工技能大赛的时间, 不能大赛一开始就速度过快, 会导致工件加工精度无法保证, 也不能一开始就太慢, 这样也导致后面的加工时间不够。在加工凸件等精度较高占分较多的工件和作配过程应适当多安排点时间保证其加工精度, 其余地方应尽量提高加工速度。

3.3 清洗装配

工件加工完后, 工件上留有很多加工过程中留下的汗迹、油污和铁屑等杂质, 将影响工件的美观和装配精度, 所以上交工件前应对各零件进行清洗和擦拭, 然后再进行装配。

摘要:技能大赛是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对在钳工技能大赛备战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分析了选手的选拔、物资的准备和训练方案的制定, 给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为备战各类钳工技能大赛提供了关键的依据。

关键词:钳工,大赛,备战策略

参考文献

[1]金国砥.金属加工与实训 (钳工实训)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农机维修技能大赛浅析 篇10

关键词:农机大赛,液压系统,电路,油路

全国职业院校农业类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性赛事, 最能体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水平。2014年6月15日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全国职业院校农机维修技能大赛, 我指导的学生孙可可获得了该项目全国一等奖。以下是我对该项目的一些肤浅认识。

首先要深入研读中等职业学校农机维修技能大赛的规程。大赛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底盘传动、制动、液压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电路和油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启动拖拉机。具体内容和分值为:

(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洁、检查比赛所需工量具与零件设备等 (5%) ; (2) 准确排除拖拉机底盘传动、制动、液压系统故障 (25%) ; (3) 启动前检查, 了解启动故障征象并分析常见原因和检查思路 (口述) (5%) ; (4) 排除电路故障, 使仪表、灯光、信号等装置工作状态正常 (20%) ; (5) 排除柴油机油路故障 (20%) ; (6) 判断、排除发动机某一气缸不工作或燃烧异常故障 (20%) ; (7)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整理、清洁作业现场 (5%) 。

操作前的准备内容有工量具的检查清洁, 并记住工量具的摆放以便能迅速拿放。车轮挡块的放置, 轮胎气压、主副变速杆、冷却液、机油、燃油、液压油的检查, 设计合理的顺序以免浪费时间。

底盘传动、制动、液压系统包括的内容很多, 因为是静态检查, 所以故障局限于一些调整。传动系统内容有主副离合器间隙的检查调整, 自由行程的检查调整, 变速杆推力的检查调整, 差速锁的检查调整, 动力输出操作杆的检查调整。制动系统主要是制动行程的调整, 左右制动同步性调整。液压系统包括力位手柄、速度缓降阀, 力调节传感器等检查调整。大赛内容的正确解读, 才能使赛前训练有的放矢。

其次, 大赛提供的工具量具要熟练正确使用, 规范的操作是大赛的要求, 也占很大的分值。

扳手和旋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 看似很简单, 但一定要严格遵守规程。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选用要遵循优先原则。旋具在使用时要用手心抵握, 保证一定的轴向压紧力。根据大赛要求, 在检查电路时必须使用万用表。在全车电路检查中, 万用表主要使用在电压值的测量和线路通断的判断上, 相对应的是使用直流电压档、电阻档和短路测量档。测量电压的时候, 档位打到直流电压档V- (DCV) , 量程选择20 V, 将红表笔插入VΩ孔, 黑表笔插入COM孔, 红表笔接正极, 黑表笔接负极, 并联进入电路测量电压即可。测量电阻的时候, 首先要万用表打到电阻档, 选择适当量程, 如果不知道被测电阻阻值有多大, 则应该选择最大量程, 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电阻的两端, 不分正负极。如果测量中发现万用表显示“1”则要使用最大档测量一遍, 如果使用最大档测量该电阻阻值还是”1“则说明该电阻开路, 如果测量中发现电阻阻值为001, 说明该电阻内部击穿。测量电阻的时候不要用手去握表笔金属部分, 以免并联人体电阻, 引起测量误差。用短路测量档检测线路短路时, 如果线路电阻小于某一值 (一般是30~50Ω之间) , 则蜂鸣器发出声响。使用结束时要记住关闭power电源开关。

再次, 比赛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全部作业, 必须设计出最佳的作业流程。大赛要完成的作业分成判断排除底盘故障, 电路故障和油路故障三大块。其中电路故障中电源电路和启动电路是比赛的关键, 是发动机油路故障诊断检查的前提条件。首先检查电源电路故障, 内容有蓄电池的电压值和正负极桩搭铁情况。特别注意万用表的表头一定要搭在指定的位置, 否则容易引起误判, 给后面的查找故障带来很大麻烦。启动电路检查包括启动继电器、电磁开关、启动开关, 相关保险丝、线路的插接。查找故障遵循从易到难, 由表及里的原则, 查找思路一定要清晰。这个环节没有什么数值的测量, 只是定性的检测, 选择试电笔比万用表要方便快捷。油路的故障分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 对于低压油路主要是沉淀杯、输油泵、燃油滤清器、油管接头等处是否堵塞。检查时要顺着燃油流淌的线路一步步查, 每一步都要严谨, 否则会出现柴油机发火后又熄火的现象。油路通畅后用手油泵泵油依次排气, 直至喷油泵放气螺栓没有气泡冒出为止。高压油路主要是喷油器的检查。首先用断缸法找出不工作的喷油器, 按照拆装规范, 卸下有故障喷油器, 然后上喷油器实验台试验, 检查是堵塞还是喷油压力不够或雾化不好。

技能大赛论文 篇11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25-2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目前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各省市各职业院校的重要赛事。会计作为传统的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会计技能大赛吸收了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应用方向,在反映出新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同时,也赋予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内涵。

一、会计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一)会计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

江苏省财会技能大赛中职学生组的竞赛内容包括会计实务、翻打传票、点钞、珠算及会计电算化五个项目。以2015年在泰州机电高职校举办的财会技能大赛为例,其项目设置及占比情况如表1。

(二)会计技能大赛的作用

1.会计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促进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如今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会计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果的一个真实评价和衡量标尺。通过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群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职毕业生会计专业岗位可拓展为以下几个方向:出纳、核算、总账及会计电算化维护等。而技能大赛则主要以掌握具体技能为目的,大致分为货币收付、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电算化系统维护等能力。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与会计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不谋而合。见表2。

2.技能大赛促进了中职院校办学设备与机制的完善。

以我校为例,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多次荣获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我校与用友公司合作,购买正版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企业沙盘模拟实训设备及会计信息化练习自测平台,在用友公司协助下完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和组建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从而大大提高了我校实践性教学能力。作为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参与者,笔者参与了竞赛准备到赛后总结的全过程,并作为指导教师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实践训练,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与专家评委、其他参赛学校指导教师以及用友公司技术人员的交流,不论是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还是实践性教学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这些提高一定会对我校以后的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3.技能大赛能够推动会计专业的教育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能检测出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技术人才的水平。所以说通过会计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弱点,还能明确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在中职学校中开展会计技能大赛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通过会计技能大赛能够了解整个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调整专业中的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促进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二、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

目前一些会计专业课教师仍然偏重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不够,即使一些专业课程的实践课时比例较高,但大多采用封闭式的训练方法,导致理论知识与岗位实际严重脱节,教学效率低下。学校开展实务课目的是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但一些学生反映,感觉上就是做会计分录题及处理凭证、账簿、报表等,形式流于表面,内容比较平面,题型单一抽象,与真正的企业经济实务仍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只是个别同学的感受,但是也反映了职业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过于陈旧,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会计专业实践性的特点。

2.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会计教学常用的方法主要还是讲授法,虽然也有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但是由于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具体的经济业务大多凭借教师的口头表述或者文字的描述,学生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一旦接触到正式的账单票据,就不知所措,与会计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3.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它的特点是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也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较高的实践要求。目前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学历都很高,但缺乏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企业的岗位设置不了解,其会计职业技能并没有得到锻炼,特别是对会计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往来工作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以赛辅教,优化中职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策略

1.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实现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中职院校应结合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项目的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合理调整优化课程结构,规范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以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为例,应围绕基础会计、成本会计及财务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理论知识讲授,为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会计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推行集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职业要求规范会计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以确保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日后更好就业。

2.以大赛为抓手,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针对课堂教学还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磨破嘴,学生昏昏睡”的情况,可把技能大赛的形式引入课堂,处理会计手工账务项目,将选手分为出纳、会计、会计主管三个岗位,给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要求学生依照不同岗位,根据真实的单证,完成当月会计账务处理(包括手工的和电子的)。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推进项目教学为导向,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同时传送到课堂上,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更加强调“双师型”教师的作用。针对教师“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专业工作经验的短板情况,教师要深入企业,更新税法、核算等的最新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同时职业大赛也是教师学习、提高的平台,技能比赛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内容新、综合性强,对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技能水平。

中职护理技能大赛辅导体会 篇12

中职护理技能大赛不单比学生的技术水平, 更要比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使学生能从众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 确实不容易。作为竞赛指导教师该如何组织和辅导学生参赛呢? 借此机会, 笔者谈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的体会。

一、领导规划

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 首先要有良好的后勤保障, 如专业指导教师的安排、操作物品、场地的合理使用、时间安排、即时信息管理等, 这些不是一个老师或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 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领导、老师来组织、协调完成。因此, 领导规划是大赛成功的关键, 领导的重视是大赛成功的保障。

二、学生选拔

学生是技能比赛的主体, 是学校技能水平的体现者。因此, 选取学生时应选择成绩优秀、性格温和、理解能力强、接受能力快、有爱伤观念、心理素质好的学生, 这样才不至于被外界事物及时间影响操作。可以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成绩及操作水平共同推荐, 首先经拟定操作进行初选, 经过训练后, 按阶段对其从气质、语言表达、应变能力、操作稳定性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逐步淘汰选拔。通过层层筛选, 选出我校最优秀的学生参赛, 为比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指导教师准备

指导教师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照顾者、保护者、计划者、管理者、咨询者、协调者、教育者与评判者, 是加强学生训练管理的重要而关键的一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水平及心理状态、全面地了解学生, 我校采取了专业教师一对一指导, 做到奖罚分明, 责任到人。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职责, 做好准备工作, 训练过程其实也是指导教师进一步提高、完善自身水平的过程。

1. 具备爱心

作为照顾者、保护者、管理者, 指导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爱心与责任心。学生不是机器, 她有情感、有个性、有品位、有脾气, 指导教师必须让她们感受到亲情关怀, 她们才会真正关怀他人。

2. 明确培训目标

作为教育者, 指导教师首先应明确我们的辅导目标, 例如自然大方、省时节力、动作标准、规范美观, 这样在指导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3. 提高自身能力

指导教师作为引领者、教育者、咨询者, 要指导学生的操作与理论, 必须首先根据目标提高自身理论与操作水平。这样,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才能起到更好的说服力,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

教师的水平代表着学校的水平, 因此指导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能力, 否则将影响学生水平的提高。

4. 制定评分标准

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操作的教育者与评判者, 应认真分析操作标准, 制定细致、合理的评分细则,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 而不是根据教师的喜好而操作。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到操作简单、可行。

5. 制定操作剧本

指导教师应根据操作流程、评分标准设定不同操作场景、不同操作的语言蓝本。根据操作蓝本来进行练习, 节省学生探索的时间。

6. 制定培训计划

作为学生训练的计划者, 指导教师应首先为学生训练制作一个合理的培训计划, 否则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无味, 失去积极性。因此必须设定阶段目标, 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成就感, 而主动寻求达到下一目标的方法, 来增加其学习的兴趣。

四、合理训练

1.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现代教育学认为:“无论是动作技能还是智力技能的形成, 都需要多次重复, 训练过程应有计划, 要科学分配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盲目地增加受训时间、次数及强度, 会引起学生身心的疲乏, 因此, 必须注意科学地分配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 安排学生休息与反思时间, 避免因护生精神、身体疲惫而影响训练效果。

2. 训练内容与方法

(1) 操作能力

大赛比赛项目较多, 可以将比赛项目切割, 根据各项护理技能操作难易情况进行安排, 先易后难, 增强学生的信心。笔者操作认为大致可分为熟悉期、熟练期、精化期、强化期、稳定期。学生在不同的练习期应不同的训练方法。熟悉期, 为学生熟悉操作, 能够完成操作的阶段, 这一时期需要教师首先引领学生熟悉操作流程与操作标准, 然后给予规范示教, 在视觉效果上让学生开始就接受标准的操作; 熟练期为学生熟练完成操作的阶段, 这一时期是需要通过不断练习, 达到熟练掌握操作, 节省操作时间; 强化期是学生惯性操作时期, 这一时期需加强训练强度, 强化操作流程、手法到位, 强化三查七对、无菌观念, 达到操作为一习惯; 精化期是训练学生的操作干净利索、美观规范, 可以使用录像微格教学法、角色扮演训练来进行;稳定期, 需为学生设定场景、障碍, 在心理上、技能上稳定操作。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必须设定总指导教师, 确定操作总的方向, 安排老师负责用物及信息管理, 确保训练按部就班完成。

(2) 沟通能力

学生完全模仿指导老师的操作语言, 操作中语言就会表达机械, 不重视操作对象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病人,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的整体质量和效果。护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 更要有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指导教师在教授学生实际操作的同时, 应教会她们如何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例如,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操作与学生一起创设临床问题的真实情境, 以病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护士与病人的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体会从中体会病人的感受, 在操作语言蓝本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 取得病人的理解与合作, 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3) 心理素质

虽然学生训练有素, 动作熟练, 但在最终比赛 场上还会受到场地、用物、人物等不同的情况影响心态, 因此,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成功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指导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确保学生处变不惊。可以经常更换场地、用物及请校领导、非专业教师、学生观摩操作, 从他们的角度提出优缺点。逐步淘汰选手, 既要让选手有紧迫感与竞争机制, 又要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 使她们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操作自如。

(4) 操作美感

在强调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同时, 指导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操作的形体美及语言美。这样既能美化护士的整体形象, 又能帮助病人减轻病痛, 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因此, 护生的言行举止都需要在训练步骤中强化, 可以通过录像回放让她们自己体会, 然后强化训练。

3. 阶段训练与考试相结合

护生特别想通过加强护理技能训练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因此, 应经常进行模拟考试, 对她们的操作进行正确的点评, 指出她们的进步与不足, 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同时, 考试不能盲目增加次数, 应给她们一个消化吸收的时间, 这样她们就不会觉得她们举步不前。因此,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注意阶段训练与考试相结合。

总之, 护士技能大赛不是单纯的操作, 它是以人为中心, 以人的需要为服务内容, 不仅要解除病人躯体上的病痛, 还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因此在训练学生时就不仅仅只是技能上的指导。可见, 大赛成果不是一个人的成绩, 要想学生得到全方面提高, 要想大赛取得良好的成绩, 就必须有领导在各个方面的支持, 如人、财、物、信息等, 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以上所谈都是笔者在学校实际辅导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当然, 全国中职学生护理技能水平一年比一年高, 但凭这些经验是不够的, 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探索, 争取更大进步。

摘要:笔者结合我校逐步从2011年省赛三等奖, 2012年省赛二等奖, 2013年省选拔赛第一名第二名、国赛二等奖第一名及三等奖, 2013年省赛第一名、2014年国赛两个一等奖的经验, 结合自己在几年辅导学生参加中职护理技能大赛的实际工作经历中, 介绍我校从活动早期的领导规划、学生选拔、指导教师的准备到学生的训练等方面谈怎样开展辅导工作。

关键词:中职,护理技能大赛,辅导体会

参考文献

[1]刘美萍.参加护理技能比赛心得[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1) :93-94.

[2]曾科.班主任在护生素质培养中的导向作用[J].华夏医学, 2002, 15 (5) :681-682.

[3]王鸿江.现代教育学 (修订本) [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277.

上一篇:高校预算管理创新思考下一篇:现代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