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技能大赛

2024-11-16

报关技能大赛(精选6篇)

报关技能大赛 篇1

摘要:国内报关技能竞赛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属于技能大赛里面级别比较高的, 开展这项比赛主要是为了推动教学与产业实践的相结合, 力争为社会发展培养报关专业技术人员, 同时进一步提高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教学水平, 为社会培养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对报关技能竞赛的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了其对该专业的积极影响与作用, 旨在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报关技能大赛,报关业务

一、引言

作为国内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项改革创新举措, 报关技能竞赛已经成为现阶段用来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与素养的一个标准。从20世纪初期开始, 报关竞赛已成为一个国内报关人才考核的项目, 从规模上获得了不断的拓展, 同时规范性也在逐步得到加强。国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报关竞赛正式开始于2011年, 2012年正式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可, 这项比赛间隔时间为两年, 我国报关协会负责奇数年的比赛活动。竞赛全过程以该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与标准为参考标准, 主办方负责为考生创造一个完全逼真的报关工作作业流程, 从细节出发, 对参赛选手的报关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要求的职业素养进行考察。将报关员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职业素养的考核作为主要的考核对象, 严格执行各项参赛评选标准制度, 不仅仅为国家报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员队伍, 同时也推动了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 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更为高职报关专业学员走向成才提供了一个绿色通道。

二、报关大赛竞赛内容的变化情况

2011年国内首届报关竞赛在天津举行, 参赛选手要经过四项考核, 分别是:进出口申报、通关规划的制定、进出口产品的分类、报关基础知识的考核等, 比赛通过人机对话来进行。主要的考核目标就是参赛选手对基本报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产学结合的角度来看, 仍然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

从2012年开始, 这项比赛在内容上有了重大的革新。竞赛中有团体赛的形式, 不同的队伍代表不同的报关单位, 选择参赛人员分别担任报关辅助员、报关员和报关经理这几个职务。从大赛主题出发, 制定本票业务的规划, 完成申报、检查、缴税、提货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因为该项比赛每间隔一年开展一回, 因此2013年在江苏开展。和上一年的比赛内容进行比较, 出现了以下两种区别:第一, 比赛划分为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两组, 这两组比赛每个学校要出6个学员来完成;第二, 比赛设置了决赛环节, 决赛以公开必答、抢答和选答三种形式来开展, 不仅仅考核参赛学员的专业技能知识, 同时也是对参赛学员职业素质的考核。

接下来的比赛还是在天津举行的, 这次比赛比上一年的比赛又有了新的变化。第一, 取消了自理和代理的划分;第二, 增加了进出口商品划分, 参赛人员在现场要通过分析归类要素, 对产品进行划分;第三, 增加了对参赛学员2票业务同时进行申报的考核。

三、报关技能大赛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的启示

(一) 构建产学结合专业发展平台, 校企协同共育人才

作为与市场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 职业教育与日常生产活动应该紧密挂钩。它既具有一定的产业性, 同时又具有必须的教育教学性。换句话说, 职业教育应该从具体的岗位生产活动需求出发进行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制定。职业教育活动的产出为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所以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必须与产业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机的协调, 紧密联系, 这不仅仅是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 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对产业发展的需求。就现阶段的报关及相关专业发展来说, 如果想达到经济发展新阶段报关行业市场需求标准, 转变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才的现状, 就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必须扭转只注重理论, 不重视实践能力的现状, 将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实践技能的不断加强中, 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员。而报关技能竞赛的全国性开展正是对这一发展需求作出的积极响应。分析不足之处、正视错误、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继续培养训练, 将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是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 以赛促教,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 培养出更多的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它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都很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师资队伍力量决定了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产出的质量。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它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具有的最大不同就是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的重要性以及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而报关技能竞赛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对职业教育社会性、职业性与实践性的重视, 说明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视与需要。从形式来看, 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较量, 实际上则是对教师业务能力与素质的考察。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水平, 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竞赛培训与辅导技能, 也就是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 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适应职业发展趋势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关于人的活动。所以不管是对什么专业的人才的培养, 除去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外, 也要重视对学员的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专业技能的形成以及精神素养的提高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训练才能取得效果。一个人的精神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意识是决定其专业技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学校以及用人单位都应该注重这一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 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员工的综合素养、信誉品质及创新意识。竞赛通关方案设计和进出口申报赛项均为团体赛, 它与企业报关业务流程的匹配性为100%, 关系到用人单位的发展, 从多次竞赛结果来看, 参赛人员虽然在专业技能上不断有了进步, 但是, 最终的结果却是参赛人员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个缺乏专业素质的技术人才, 即使掌握了娴熟的专业技术知识, 也无法将其充分发挥出来, 更不会为企业为人类生产发展做出贡献。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只有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结合到一起, 才能不断满足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促进企业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 高职报关技能竞赛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 既有专业基础理论, 又有专业实践技能的考核, 不但有专业规范标准, 同时又有海关新政法律制度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比赛的人员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外贸英语函电等专业知识。所以, 在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 不但要将与赛事相关的理论基础全面纳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 还要相应地增加实践训练课程的课时, 为学生创造出业务活动场景, 提高学生处理专业问题的实践能力, 为报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鑫.全国报关技能大赛带给《报关业务》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 2013 (9) :73-76.

[2]林青.高职报关技能竞赛集训模式探讨[J].北方经贸, 2014 (01) :10-11.

报关技能大赛 篇2

竞赛规程

一、竞赛目的通过竞赛,考察高职学生在进出口规范申报、进出口商品归类、报关单填制、报关方案设计及实施等领域的实践应用能力,展示学生职业素养,增进行业企业对高职报关专业教学现状的了解,促进行业企业对报关专业发展的指导,推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报关专业建设的进程。通过竞赛,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促进报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师资队伍、实习实践、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二、承办部门及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承办单位:物流技术学院

赞助单位:杭州凤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三、竞赛内容与方式及评分规则

参考全国报关技能竞赛方式,此次竞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

1.个人赛

形式:采用笔试闭卷测试,均为客观题,竞赛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测试内容:报关基础知识、进出口商品归类、报关单填制与改错。

评分规则:①以单个参赛选手为单位,记录个人成绩,和团体赛成绩不关联;②参赛选手自备竞赛工具书(仅指编码工具书);③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指令发出后开始相关作业,“比赛结束”指令发出后停止作业。

2.团体赛

形式:电脑模拟操作,竞赛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在仿真环境下,3名参赛选手组成模拟报关企业,角色分别为:业务经理、报关员和报关辅助员。选手根据企业实际案例,共同完成相关通关方案设计,并按照方案上机进行如实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装货物及其他增值服务等报关服务作业。

测试内容:报关方案设计与实施。

评分规则:①以参赛队为单位,3名选手共同完成竞赛任务,记录团体成绩,不记录个人成绩;②参赛选手可自己组队,也可由赛事指导随机组队,参赛队人数只能为3名;③团体赛竞赛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参赛队角色为取得海关注册登记许可的报关企业。④参赛队合理分配岗位和明确岗位职责,岗位包括:业务经理、报关员和报关辅助员,分工确定后,不得调换。

四、参赛对象

报关专业二、三年级(一年级的同学也可报名参加),国际贸易专业二、三年级

五、奖项设定

竞赛设参赛选手团体奖和个人奖,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

六、竞赛安排

1.竞赛报名截至时间:2013年11月15日

2.竞赛时间:2013年11月19日下午(个人赛:13:50~14:50,实训楼4307;团体赛:15:10~16:10,实训楼4303)

七、其他事项

(一)竞赛咨询

以班级为单位于2013年11月15日下午16:00前把报名表交至物流技术学院2610办公室。

咨询地点:学院行政楼6楼2610室联系人:芮老师 刘老师电话:86928093***(697800 芮老师)、***(刘老师)

(二)主要参考资料

1、《进出口报关实务》,罗兴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2、《报关实务》,罗兴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

3、《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2013年版,中国海关出版社;

4、工具书:《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2013年版,中国海关出版社。

注意:①以上参考资料“充分但不必要”,参赛学生可根据手头上已有的教材,选择一、二本就行了;

②工具书2013年《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竞赛时须带进赛场。

附件1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凤起杯”报关技能竞赛报名表

报关技能大赛 篇3

2014年是我们学院首次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由国际贸易专业三名学生组队参加, 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 2015年学院作为湖南唯一的代表队与来自全国的50所参赛院校进行比拼, 最终获得团体一等奖、业务技能大比武突出表现奖两项成绩。2015年1月和5月我校还参加了商品归类和业务技能大赛的网络赛, 学生的参赛人数和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已成为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基本经验

1. 学院重视是比赛获奖的前提

学院从政策和资金上对参加技能大赛都非常重视。对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的老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 给予参赛团队一定的现金奖励;各个系部也把比赛成绩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赛热情。对于参赛的有关费用, 学院也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加强专业建设, 学院还加入了省报关协会, 争取更多协会对专业建设的指导, 以获得报关企业对实践教学的支持。

2. 队员的选拔要注意新老结合

在队员的选拔中, 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 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2015比赛时, 我们选择的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和两名大二的学生共同组成。大三的同学去年参加一次大赛, 是上届大赛的主力, 实习后有企业实践经验, 心态上也更加成熟, 而大二的两位新选手有冲劲。两方面形成了很好的互补, 很好地起到了以老带新的作用。

3. 培训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备赛中, 我们先学习书本基础知识, 强化报关单的填报和流程分析。对于书本知识和模拟流程中遇到的问题, 利用最后的时间去报关行咨询, 让学生在海关报关大厅、监管场所跟着报关员学习, 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报关中实际的单证资料。例如在湖南报关协会的帮助下, 请海关通关科的关员对整个报关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讲解。

4. 加强与其他院校的联系, 学习备赛和参赛的经验

培训中加强与相关学校的联系, 避免闭门造车和故步自封带来的弊端。作为内陆省份的学校信息相对闭塞, 所以更注重的和其他学校的联系来获取信息和请教疑问, 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拥有丰富的教学及比赛经验的老师的有效帮助。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教学与实际报关业务活动脱节

从职业技能大赛情况来看,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上知道报关业务主要环节, 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完全不知如何开始。比如在2014年教育部组织的报关技能大赛中, 对于委托企业提供的单证资料有一笔是按照一般进出口贸易方式, 另一笔则需要按照加工贸易方式报关。也就是说, 大赛首次引入了多任务的考核方式, 很多参赛选手面对一大堆的单据、箱单提单上的数据一头雾水, 报关单的填制就出现很多错误, 在申报环节出错率高而导致后续的手续没有办法完成。比赛最后完全通关的学校只有四个代表队, 大部分的学校都卡在了申报环节而延误了时间。

2. 师资力量不足和实践条件的欠缺

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实训指导教师, 还有实训设施设备及实训环境的真实性。特别是技能大赛当中主要考核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 更要求指导教师熟悉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的要求, 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学生现场解决问题。比赛中的很多教师是没有行业经历和经验的, 而内陆学校从事报关教学的老师则更少, 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报关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更是缺乏。在实训设施方面, 很多学校受经费和条件限制就仍然以传统方式开展报关实训。在普通教室中通过合同、发票、装箱单等资料让学生完成报关单的填制和商品编码的查询。这样的方式在无纸化报关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的今天, 显然是不符合企业需求的。

3. 学生对工具书使用不够熟练

实际报关工作中对于工具书的熟练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最近几次的比赛当中也要求与实际报关业务一样使用《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等工具书。通过技能大赛的情况来看, 学生存在查找归类速度较慢、不能很快地通过HS编码找到商品对应的监管条件和税率的适用等有效信息, 还有报关单填报过程中海关的法定计量单位、商品规范申报目录等信息更不能通过工具书来熟练地获取, 影响整个报关的效率。

四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课程教学改革

1.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报关实务课程因为涉及的知识面多、理论性强, 学生觉得枯燥, 需要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报关职业技能大赛很重要的内容, 就是通过报关企业真实工作的过程, 在全真的报关作业场景中考察参赛选手的报关实践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根据大赛的经验,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多采用类似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

2. 教学内容要注重知识的时效性和全面性

第一, 注重知识的更新。报关知识时效性强, 会随着我国外贸发展的形势及国内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涉及海关监管活动的行政法规与规章条例也在不断调整。因此, 要求教师要经常了解《海关法》、《海关条例》、海关总署公告以及其他部委的相关变化, 把变化的内容及时融入教学及报关活动的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之中。比如对进口货物税费缴纳中的反倾销、反补贴等特殊关税的征收, 可以让学生登陆海关总署网站关注政策法规当中的信息, 海关会公布不同时间段对某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率的信息, 如具体的商品编号、生产的厂家、征收时间及其反倾销税率的高低都会有详细说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补充课本资料的不足, 更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行业的变化, 学会利用工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 注意和其他科目知识的融合。报关业务的实际工作对报关技能人才的知识要求是全面性的, 除了要掌握报关实务知识之外, 还需要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货运代理及其单证实务都要有全面的了解。以2014年的技能大赛为例, 我们学校的选手在报关单填报的环节被卡在了“装货港”那一栏, 导致申报无法通过而耽误了很长的时间。原因在于对比赛的已知资料中所给的港口信息不是常见的港口, 学生不熟悉, 在比赛紧张的气氛当中更是影响正常的思考。还有各种外贸的单证、箱单、发票及货运类单据能否快速地寻找到报关单填制所需要的信息, 对于报关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融合一些货物运输代理、及其单证实务的知识, 并注重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是很有好处的。

3. 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报关工作要求报关员不能只局限于报关服务具体的操作层面, 更要向为企业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转变, 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纸委托, 全程服务”的更高层次的增值服务。技能大赛赛项中对通关方案的选择和整体流程设计, 也反映出对学生这方面的素质要求。学生对于委托企业给的单据资料, 分析商品的具体信息、企业的管理类别及相对应可以采取的最优通关方式。特别在现实工作当中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三大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及“属地申报、属地验放”等多种形式的实施, 以及报关企业级别管理的变化等等, 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对外贸易管制的相关政策法规, 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并合理运用相关政策法规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五结语

职业技能竞赛对推动高职学院专业建设的意义重大, 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平台、启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学院要以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检验的手段, 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积极主动地推进专业建设, 更好地推动高技能人才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对推动高职学院专业建设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报关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出发, 分析在报关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以技能大赛推动高职学院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杜红艳.从“职业技能大赛”看“报关实务”教学方法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1)

[2]陈鑫.全国报关技能大赛带给《报关业务》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 2013 (9)

报关技能大赛 篇4

国际贸易、国际交流和国际交往活动往往是通过运输工具、货物、人员的进出境来实现的。我国《海关法》规定,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必须经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出境并办理规定的海关手续。由于进出境货物的报关较为复杂,《海关法》规定,进出境货物的报关必须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且经海关核准的专业人员代表报关单位专门办理。报关员就是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并经海关注册登记,代表所属企业(单位)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的人员。

一、我国海关对报关员管理的相关规定

1.报关员资格的许可制度

我国《海关法》规定,“未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报关业务”。报关员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测试考生从事报关业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考试内容包括报关专业知识、报关专业技能、报关相关知识以及与报关业务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海关总署规章等等。考试合格者可以向海关申请报关员资格证书,海关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是一项行政许可行为。

2.报关员的记分考核管理

为了维护报关秩序,提高报关质量,规范报关员的报关行为,保证通关效率,我国海关对报关员实行记分考核管理。记分制度是对报关业务中存在差错但还没被撤销、暂停报关员从业资格的报关员的“加分”制度。在报关单填制、报关行为等方面出现不规范,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以及有走私行为,都可被记分,根据不同的差错,记分的分值在1—30分不等,一个公历内如果被记分满30分,将被中止报关员证效力,海关不再接受其办理报关手续。海关通过记分考核管理,在报关质量与报关员的切身利益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关系,增强了报关员的责任心,并且在报关员从业过程中有了可以量化的管理方法,管理的依据相对客观、公正和透明,成为报关员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

3.报关员职业等级设定

报关员职业属行政许可准入职业,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海关行政许可准入资格并经海关注册后才能从业,为此,《标准》适用对象只能是经海关注册从事报关员职业的人员,即在职报关员。考虑到海关行政许可准入的条件和要求较高这一实际情况,在职业等级设定时,直接从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起步,即只设助理报关师、报关师、高级报关师三个等级。对助理报关师、报关师和高级报关师的职业功能进行划分时,主要遵循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助理报关师侧重在具体业务操作层面,主要包括报关单填制、报关业务现场操作等;报关师侧重在相对复杂操作和管理层面,主要包括单证复核(其职能类似于现行的“报关复核员”),对报关质量、程序的控制和报关核算、报关业务咨询等;高级报关师侧重在全面管理、指导和策划层面,主要包括组织设计、实施报关业务体系、风险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等。三个职业等级从低到高,依次递进,高级涵盖低级。

4.报关员执业管理

报关员经海关注册登记取得报关员证后即可代表所属企业办理报关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员执业管理办法》规定申请报关员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与所在报关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或者聘用合同关系。首次申请报关员注册的,应当经过在一个报关单位连续3个月的报关业务实习。报关员依法取得报关员证后应当在一个报关单位执业并且在所在报关单位授权范围内执业。不同类型的报关单位其报关员执业范围有些许差异。对于报关企业及其跨关区分支机构的报关员,他们应当在所在报关企业或者跨关区分支机构的报关服务的口

岸地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执业;对于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报关员,他们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各口岸地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执业。

二、我国报关员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报关员利用工作之便进行走私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扰乱外贸秩序

企业为了牟取暴利进行走私,报关员则为了一己之利成了走私企业的利用工具。报关员利用工作之便协助企业走私主要是通过伪报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金额、贸易性质、原产地、贸易国别、商品归类等进行的。通过向海关申报一个类似货物的品名,把高税率的商品报成低税率的商品,偷逃应纳税款;通过伪报货物的规格达到改变商品归类的目的;通过伪报价格达到少纳进口税的目的,或把一般贸易进口的货物伪报成加工贸易项下或特定减免税货物,则可以把原来需要缴纳进口税费,交验进出口许可证的货物,“变”成可保税、免税进口、免领进口许可证的货物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扰乱报关秩序,影响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税费的征收和统计,造成国家税费流失,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扰乱外贸秩序,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报关员报关技能不高增加了海关的管理成本

我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对报关单位的监管来实现,而报关单位的报关业务是由报关员操作完成,因此,海关要实现对进出口货物的高效监管必须首先实现对报关员的科学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作为管理相对人的报关员遵纪守法、业务娴熟,那么作为管理者的海关其管理成本就低,反之则高。现阶段,我国海关对报关员的管理主要是从报关员资格的许可、报关员的记分考核、报关员执业和报关员的职称四方面进行管理。从全国海关报关现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我国报关员的报关技能有待提高。以广东黄埔关区为例,根据广东黄埔报关协会2008年7月的统计资料,辖区内的35家报关企业在实行“报关复核员制度”后,这些企业的退单和改单现象虽有好转但情形依然严峻(详见表一)。报关企业退单率和改单率这两个指标从数据层面上反映了报关员的技能高低。这两个指标越大,说明我国报关员的报关技能提升空间就越大,海关对报关员的管理成本就越高。可见,我国报关员的报关技能不高增加了海关的管理成本。

3.报关员报关业务不熟、报关速度太慢给报关单位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报关员是联系报关单位与海关之间的桥梁,在进出口货物的通关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报关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和报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报关单位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时间要求较高的货物,如果在进出口环节花费过多的时间,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新鲜蔬菜、肉、鲜花等鲜活产品,其进出口报关必须及时迅速,如果超过一两天,鲜活产品就很可能变质变味,因此,报关员报关速度直接影响报关单位的经济利益。

三、我国报关员胜任报关工作的技能提升

由于我国报关市场中还存在以上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对国家、海关、企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培养和提升报关员的报关技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要提升报关员的法律意识与执法能力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对外贸易管制的法律。海关是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执行者,海关执行国家贸易管制政策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管理来实现的。报关员在办理管制范围内的货物通关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并按照相应的管制要求办理进出口手续。报关员必须具有高度的守法意识,绝不能视法律为儿

戏,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或者采取违法手段,达到蒙骗过关的目的。由于国家进出口贸易管制政策是通过外经贸及国家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贸易管制政策发放各类许可证件,最终由海关依据许可证件和其他单证对实际进出口货物合法性的监督管理来实现的。所以,报关员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条款和外贸政策的各项规定,这是严格执法的基础。报关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法能力,并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办理进出口手续,才能使进出口货物快速合法通关。

第二,要提升报关员货物通关技能

报关员在报关工作中会涉及到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专业知识,如外贸合同、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等相关外贸单证,报关员必须熟悉这些外贸知识,并在熟悉和掌握外贸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货物通关技能。具体来说报关员货物通关技能包括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计算并缴纳进出口税费以及报关单填制四大技能。

(1)精通各类货物的报关程序。根据货物进出境的不同目的,海关监管货物可分为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和其他进出境货物。对于不同类型的监管货物,海关有不同的监管要求,其报关程序也不同。因此,报关员必须精通海关通关政策,掌握各类货物的报关程序,按照海关对不同货物的监管要求办理报关业务,使进出口货物能快速通关。

(2)精通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海关统计的基础,归类的正确与否与报关单位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货物的通关。因此,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报关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3)快速计算并及时缴纳进出口税费。进出口税费是指在进出口环节中由海关依法征收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税费。依法征收税费是海关的任务之一,依法缴纳税费是有关纳税义务人的基本义务,学会如何计算并及时缴纳进出口税费是报关员应该具备的报关技能之一。

(4)快速准确填制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是报关员代表报关单位向海关办理货物进出境手续的主要单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的要求,完整、准确、快速地填制货物报关单是报关员执业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了落实海关总署推出的一系列高速通关的政策,报关员必须提升填制各类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方面的技能。

第三,要提升报关员协调报关单位与海关之间关系的技能

报关技能大赛 篇5

一、传统报关单缮制技能教学方法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申报手续, 应当采用纸质报关单和电子数据报关单的形式。”可见, 报关员向海关申报货物进出口时, 必须提交报关单。报关员应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填制报关单, 报关单缮制技能是报关员报关执业时必备的技能, 同时也是以往报关员资格考试和现行报关水平测试的重要考试内容。

报关单缮制技能既是《报关实务》教学的重点, 又是教学难点。本课题组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报关单缮制技能的学习中存在困难。学生没有报关相关的工作经历, 对报关单中各项目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 很难形成形象具体的认知, 纵使教师费劲唇舌解释, 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同时, 报关单缮制过程费时、费心、费力, 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其缮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此外, 学生要想正确缮制报关单, 在熟悉报关单填制规范的基础上, 还要能看懂英文的随附单据并从中发掘必要的信息。这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而言, 其难度可想而知。很多学生仅仅在阅读随附单据的过程中, 还没有开始缮制报关单之前就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

报关单缮制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业务, 笔者所在学校在课题改革研究之前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授课过程中重点讲解理论知识, 而实践环节很少, 这将导致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浏览教材中的报关单及报关所需各种单证的样本, 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对各种单据只能直观地识别, 对报关单各项只能肤浅地认识, 不能深入地根据实际业务进行报关单缮制、复核及错误排查操作, 更不能实施报关单电子数据的预录入、系统发送、结果查询等操作。此外, 在2014年以前, 根据海关规定, 从事报关工作, 必须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为了提高考证通过率,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可操作性很强的技能, 按照应试的方法向学生理论讲授, 教师“一言堂”, 成了单纯的知识传递者, 违背了高职院校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二、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教育家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主题探究”“设计学习”“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其中以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最为典型。

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 把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待解决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 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 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程序, 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完成整个项目方案。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不再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讲授去得到一个学习结果。项目教学法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改变了“教师主动讲, 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 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项目教学法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助精神和创新意识。总之, 采用项目教学法, 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报关实务》报关单缮制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带领的课题组基于行动导向改革《报关实务》课程教学, 鉴于现行报关单缮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项目教学法的独特优势, 课题组在报关单缮制技能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

(一)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院校《报关实务》报关单缮制技能教学过程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院校《报关实务》报关单缮制技能教学按照项目设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成果展示和评价总结的工作过程分五个阶段组织实施,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主要涉及项目内容设计和项目情境设计。项目设计的主体是教师, 项目设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项目设计是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 其主要内容来自于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典型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 而不是按教材知识的逻辑建构项目。项目内容应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联系。在项目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 要求在把握学生学习总目标的基础上, 把总目标细划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并把小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容易理解执行的“任务”, 通过这些可行性“任务”来实现学习总目标。此外, 项目的内容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能力、学习态度较本科院校学生有很大差异。教师进行“项目”设计时, 要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 做到因材施教。项目情境设计是指设计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环境, 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 也可以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所形成的工作环境的模拟。项目情境为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环境, 并能拓展学生的能力, 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本课题组从我校对接的外贸企业获得一手报关资料, 深度剖析资料数据,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 设计出可行性项目, 然后将相关单据资料上传“思沃报关实训系统”, 完成报关单缮制项目设计。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阶段主要完成任务计划和任务分工工作。学生以小组方式根据项目的内容、情境和目标, 制定任务计划,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并与教师分析讨论。小组内完成角色分工, 谁应进行报关资料筛选工作, 谁应该从事报关单缮制工作, 谁适合做报关单复核、错误排查工作, 谁擅长报关单录入工作。通过角色分工也锻炼了学生组织能力、服从性等职业能力。教师在该阶段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导, 结合学生初步的计划作一些启发样式的提问, 使学生知道应该从何处入手, 调整哪方面会更加完善。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教师引而不发, 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

第三阶段:实施计划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 按照已确定的计划开展工作。该阶段以学生操作为主, 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 让学生大胆去尝试, 使学生通过亲身操作有所体会、领悟。这期间, 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对于共性问题, 教师可以统一示范, 集体解决;对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此时是学生消化知识、锻炼技能的黄金期, 是学生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 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 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 时长建议可占整个教学进度的一半以上。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

项目操作完成之后, 各个小组对缮制好的报关单进行展示。展示的目的在于交流, 学生通过展示欣赏其他小组的报关单可以让他们在思路上得到一些启发。学生得到启发后对自己缮制的报关单作一些调整和创新, 进一步使掌握的知识技能熟练应用, 同时提高创作水平。

第五阶段:评价总结

评价主要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学生评价其他小组的成果, 指出他所发现的错误;小组内进行自评, 评价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表现,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培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报关单缮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在关注成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全过程评价。教师要善于观察, 观察小组工作中哪些学生是主角, 做的工作多且重要, 哪些同学处于次要地位, 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工作的。学生的设计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在点评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 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 引导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成果, 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点评中得到提高。点评的过程既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技能的过程, 也是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过程。

(二) 报关单缮制项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课题组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 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报关单缮制技能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将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列举如下。

传统课堂教学时长一般是45分钟, 但是45分钟内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项目教学下就要求教师有必要打破45分钟为单元的教学过程, 进行阶段或单元学习任务的整体设计和时间的整体安排, 要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学习活动, 不拘泥于45分钟, 将割裂的学习课时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单元。

项目教学过程,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的传统教学, 使课题组有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对于技术性问题缺乏系统性的思考, 也缺乏在工作情境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经验。项目教学, 教师最好应该是“双师型”的教师, 具有相关岗位工作经历, 这样设计的项目更具有可行性, 更有利于教师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影响项目教学的效果。课题组研究的对象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长期接受被动式学习, 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该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 引导学生去探究。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 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此外, 笔者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项目教学法并不否认传统教学方法, 二者并不是对立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应该是有机结合, 相互补充的, 项目教学法可以完善和弥补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刘新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12 (05) .

[2]杨方琦.项目教学法在“非线性编辑”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10) .

[3]张宗飞.试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13 (03) .

[4]李莹.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20) .

报关技能大赛 篇6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之本,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只有搭建好校企合作这个平台,报关于国际货运(以下简称报货)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工作才有落脚点;开展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实力、强化办学特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校企合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办学质量,学生的技能水平乃至影响未来的就业。

报货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我院报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货运代理和进出口报关、报检流程,有较强的报关业务和国际货运业务综合能力,可从事贸易谈判、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相关国际贸易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报货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重视与企业合作,重视教学与产业的结合,只有校企双方互相合作、有机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用,才能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2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校企合作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尤其我们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由于相关对口单位所需求的人数不多,比较零散,外加学校的区位影响,导致虽然我们跟一些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但是真正能够定期走进学院去实施开展的较少,同时真正积极参与到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的企业也不多,最终导致部分校企合作并没有给院校以及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2.2校企合作与专业不对口

高职院校普遍对于校企合作都非常重视,学校各方都在积极的进行校企合作企业的开发,但是从调研开发的过程中发现,有合作意向的对口专业企业很少,大部分都是销售类的、服务类的企业较多,而且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对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导致很多学生对这类校企合作热情不高。

2.3校企合作缺乏持续性及有效的制度保障

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学校已经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而在校企合作开发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大部分企业对于校企合作还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很多校企合作开展之后由于企业的积极性不足,导致在合作中缺乏后劲,方案制定得很好,但经常是中途夭折,同时也缺乏具体的法律以及政策性约束与保障,所以其持续性和稳定性欠缺。

3校企合作的新平台———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是衡量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校企合作的平台,是创建和完善有效的职业教育工作机制和校企合作的载体。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展示教学成果的舞台,得到了教育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重视并且发展迅速,通过校企合作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企业全程参与,用企业标准引导职业竞赛考核标准,校企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教学模式的研究,促使职业教育满足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进一步深层次的推进工学结合及以及校企合作方式的变革,同时企业参与竞赛的全过程,便于企业通过竞赛选拔优秀的、符合企业职业标准要求的学生,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因此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是解决现阶段校企合作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合理选择。

4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的实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构建“基础通识竞赛—专业基础竞赛—技能水平竞赛—综合业技能竞赛”全方位的竞赛模式,把专业竞赛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项目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每一门课程安排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技能水平。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机制的设置主要如图1所示。

(2)以企业的标准为导向制定技能竞赛标准。

以企业的标准为导向制定竞赛的方案,这就要求前期把企业的标准以及最新岗位的技能需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去,这样才能通过竞赛来检验教学与学习效果,具体方案如下:(1)在举办竞赛前会联系相关的行业企业,竞赛全部采用企业冠名的形式,提升专业技能竞赛的校内影响和社会影响。(2)企业派相关人员参与竞赛方案、标准等的制定,把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融入到技能大赛考核的范围内,使专业学习的内容和就业市场实现无缝对接。(3)邀请企业人员参与竞赛全过程的监督,担当大赛评委会的评委,并由企业负责激励机制的实施。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技能竞赛中的作用,提高专业的办学效果并优化专业设置。对于企业而言,采用冠名的方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有优先的选拔权,可以通过大赛来选拔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优秀的人才,真正的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双赢。

(3)改善实训条件,积极引进企业最新的应用软件。

实训基地是高职报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良好的实训条件,学生的技能提高就会受到影响,要在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就更困难了。而报货专业技能竞赛的开展离不开先进应用软件的使用,目前所有外贸行业相关工作岗位都在使用软件操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应注意应用软件的使用,以适应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的发展。但是,若所有的软件都由学校自己购置势必会增加学校的负担,同时软件更新淘汰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职业技能竞赛应积极引进企业最新软件设备,由企业为技能竞赛提供比赛专用软件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我们在开展竞赛之前,都会聘请企业经理人对于最新的行业动态、企业需求等方面开展职业经理人课堂,不仅参加比赛的同学受益,让没有参赛的同学也对行业和企业用人标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丰富了专业企业兼职教师的队伍,进而优化教师团队。

总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报货专业以技能竞赛方式为载体,开辟了校企合作的新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更好的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的岗位标准对接,使专业与产业对接,只有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才会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晓外贸业务,即报关、报检、海运、空运及外汇结算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通过校企合作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推进校企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职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技能竞赛,校企合作,重要意义,实施

参考文献

[1]杨素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新平台的构架研究[J].广西教育,2015,(15).

[2]徐华.论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合作机制的深化[J].职业教育研究,2013,(8).

[3]刘克旺.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价值工程,2011,(4).

上一篇:移动视频监控摄像头下一篇:完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