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接待方案(精选7篇)
技能大赛接待方案 篇1
服务技能大赛接待方案
一、人员安排 10月17日周一
中午:韦芳、张鑫、蔡丽静、肖瑶、刘江、孙承亮、耿雪、李化波共计7人
晚餐:韦芳、张鑫、蔡丽静、肖瑶、刘江、孙承亮、耿雪、李化波、范珉盛、杨浩共计9人 10月23日周日
中午:韦芳、王娜、张鑫、蒋镇宇、蔡丽静、肖瑶、刘江、孙承亮、耿雪、付笑笑、范珉盛共计10人
晚餐:韦芳、杨洋、王娜、张鑫、蒋镇宇、蔡丽静、肖瑶、刘江、孙承亮、李化波、范珉盛共计9人 迎宾:闫涓涓、张丽、梁雯
二、接待准备
1、做好零点餐厅接待准备工作。提前准备餐用具,与厨房提前联系做好快速出菜菜品的备份工作。
2、与领导沟通,提前做好控餐准备。
3、做好迎宾工作安排,与各部门做好沟通。
技能大赛接待方案 篇2
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高全省口腔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口腔专业人才队伍, 为全省口腔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 竞赛原则
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严格命题和考核, 充分体现竞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 竞赛方式
甘肃省卫生行业首届口腔岗位技能大赛由省卫生厅主办, 兰州市口腔医院承办。大赛分初赛和决赛2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市 (州) 卫生局、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和相关院校负责组织实施, 厂矿企业医疗机构原则上参加所在地区的初赛。省属大型企事业单位医院 (床位300张以上) , 可单独组织初赛并报名参加省级决赛。竞赛结束后, 省卫生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对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奖励。
4 竞赛时间、地点
决赛于2010年9月中旬在兰州市友谊饭店和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进行。
5 参赛对象
参加此次竞赛的选手为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大中专院校从事口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具有执业医师或教师资格证书。由各市 (州) 卫生局、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大中专医学院校组队参加, 不接受个人报名。报名人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 方可参赛。要求参赛队参赛人数为4人, 其中领队兼指导教师1人, 选手3人。
6 竞赛内容
决赛内容包括口腔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比赛2部分, 采用百分制命题, 包括理论知识 (占40%) 和技能操作成绩 (占60%) 。
6.1 理论知识
理论考试命题范围以《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口腔内科、外科、修复) 为主。
6.2 技能竞赛
6.2.1 竞赛练习项目
(1) 窝洞制备:远中邻II类洞, 牙位选定45 (见表1) 。 (2) 开髓术:牙位选定45 (见表2) 。 (3) 烤瓷全冠牙体预备:牙位选定36 (见表3) 。 (4) 铸造全冠牙体预备:牙位选定36 (见表4) 。 (5) 磨牙牙冠蜡型雕刻:牙位选定36 (见表5) 。 (6) 时间安排及分值 (见表6) 。
6.2.2 决赛项目
每位选手必须在5项练习项目中选3项操作。3次技能操作平均分为技能竞赛总成绩。
6.2.3 竞赛形式
6人为一组在仿真头模上进行比赛。
6.2.4 竞赛用牙材料
树脂牙、雕牙材料、铸造蜡。
6.2.5 竞赛所需器械、材料
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7 预期效果
技能大赛接待方案 篇3
【关键词】技能大赛;培养;方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相连,大赛在赛项设置上均融入最新的生产技术要素,代表了行业生产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各大职业院校均提出了“以赛促赛”、“以赛促教”的理念,工业产品设计(CAD)技能大赛是近年随着CAD/CAM/CAE技术在生产技术领域逐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它是以CAD技术突显设计者对新应用、新思路、新风格的个人理念。为了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何培养出技能强劲、思维灵活的选手是一个重要难题。
工业产品设计(CAD)大赛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的特点,对参赛学生要求高。如果仍然以传递现成的知识为主,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所以被压抑,从而阻碍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参赛学生的培养问题上一定要关注到学生潜力的开发、自由个性的发挥。我们可以把培训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知识掌握阶段、能力提高阶段、自主创新阶段。
1.基础知识的培养
(1)工业产品设计(CAD)技能大赛所涉及到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工业产品设计基本知识和三维软件的常用功能,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采用递进式培训,即是由简单的操作训练开始。主要培训的内容有草图绘制、高级草图、实体特征建模、零件实体特征辅助建模、曲线曲面特征建模、装配体练习、实体渲染、爆炸图练习、工程图绘制。这一部分内容在培训时在第一阶段培训过程中应将实体特征建模、装配体练习作为重点,因为根据近年大赛的特点,多以大量的零件建模和装配为主,所以这一阶段的练习在大赛中所占的比率在70%左右。
而练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做各种类型的题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一定要注意的是告诫学生注意细节、不要因为过多的追求效率还导致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这样反而浪费了时间。所以“认真、仔细”是这一阶段的重点,我曾经有两名学生在第一阶段的时候,其中一名学生做得很快,但同时他有些粗心,而另一名学生速度慢一些但是及其认真,在自测时,速度快的学生往往会在装配中或数据测算中出现问题,成绩反而不好。粗心大意这个行为习惯是可以改正掉的,但很多时候它是需要我们指出来并强烈要求学生去改正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结果。综上所述,这一阶段的关键字是“稳”。
(2)基礎知识中另外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这一部分内容在技能大赛中考核得并不深,所以我们只要在挑选选手的时候从机械类专业中选出学生即可。
2.能力提高阶段
到达这一阶段时,学生已经将各种操作过程练习熟练,并已经基本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在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能让学生在一看到题目的时候就能迅速分析出解决方案,并找到一条最为快速的通道去到达目的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开始的时候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来给学生灌输多方位思考、快速比较、全盘掌控的理念。那么,在面对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学生可能在分析试题时不能清晰的理清思路,往往由于紧张或者追求时间用了更为繁琐的方式,要培养学生能够更为高效的处理问题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把握全局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我们多去传授经验并让学生自身感悟去锻炼,因此,每做完一套题目或者是一道典型题目,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分析便成为至关重要的部分,很多老师在训练学生的时候太过于注重自己去教学生而不注重去聆听学生的看法,这是很不妥的。讨论分析不仅能让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得更为透彻,而且也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学会掌控全局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它也能使我们和学生之间更加融洽。在这阶段中,我们要体现的是一个“活”字,灵活的交流方式培养出灵活的思维方式。
3.自主创新阶段
工业产品设计(CAD)技能大赛往往会有一道告诉学生基本框架,让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去展现一个新的理念的题目。这对于很多参赛者来说往往是丢分点,而这又恰恰是某些优秀学生拉开与其他人距离的地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工业产品设计(CAD)技能大赛考题的类型很丰富,多为日常用品,所以我们在后期要多带学生出去“写生”,也就是说带学生到不同的地方先用笔在纸上大致描绘出一个场景中的物品,比如操场上的健身器材,桌子上的水杯,洗手池的水龙头等,然后回到电脑上自行设计它的尺寸进而作出模型图,在这里对于尺寸比例的掌控是初级者认为很大的一个难题,这时候我们加以引导和鼓励慢慢就能克服。其次,我们要让学生多看一些理念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理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要体现的是“悟”,感悟生活、感悟青春,一个拥有朝气,拥有快乐的学生才能激发出创作灵感。
综上所述,我们在选手的培养中要在不同阶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去体现“稳、活、悟”三个要点,同时也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性格去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建立好一个沟通的桥梁,多去鼓励少去批评,我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不负所望,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赛出他的个人风采。 [科]
【参考文献】
[1]石耀焜.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1(12):9~11.
[2]张陈,肖楠,郭维城.应用技能竞赛反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0,6(3):404~406.
[3]赖超颖.构建学科竞赛体系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J].才智,2009(32):199.
技能比武大赛方案 篇4
技
能
大
赛
实
施
方
案
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劳动技能,充实员工精神生活,创造良好企业的文化氛围。经研究决定,开展技能大赛活动。现结合公司实际,实施方案如下:
二、原则与要求
本着“全员参与、公平竞争”的原则,各工序参与竞赛之员工必须依据公平、公正、公开之原则进行并在同等的前提条件下予以实施,如工序内的员工操作设备台数一致、安排生产时间一致等。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亲自督导本工作的落实、执行情况,出现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取消参赛资格。
三、比赛时间
自2013年11月25日起至12月30日止
二、比赛范围与参赛对象
生产部全体职工除科级以上领导,参赛岗位:主操、副操、化验、罐区、二氧化碳、机修、电仪、油炉(设备、安环、循环水、污水处理、叉车、过磅、统计)
三、比赛形式:
以岗位为单位进行参赛,其他非本岗位的人员也可以报名参加比赛
四、比赛内容与标准
此次比赛总成绩为100分,通过专业知识、实际操作和明主评分三部分最终确定获胜者。
1、专业知识(30%)
参赛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试,考试试卷内容为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相结合,试卷由评委组(人员暂时不公布)负责编制。
2、实际操作(40%)
评委组通过对参赛人员进行现场操作考试,通过参赛者对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指标进行评分。
3、民主评分(30%):
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参赛者进行民意调查,每位参赛者将由非本部门或班组人员对其进行民主评分,通过评分进行核算最后得分。
技能大赛奖励方案 篇5
为提高我校师生学习钻研技能积极性,形成人人讲技能、人人讲技术的局面,增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决定给予参加市级技能大赛获奖的师生表彰,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凡获奖师生,学校均与颁发荣誉证书,获奖学生就业优先考虑,教师获奖在骨干教师评选中优先考虑。
二、物质奖励:
1、教师组奖励
市级一等奖:奖励1000元
市级二等奖:奖励500元
市级三等奖:奖励300元
2、指导教师奖
市级一等奖:奖励1000元
市级二等奖:奖励500元
市级三等奖:奖励300元
3、学生组奖励
市级一等奖:奖励600元
市级二等奖:奖励300元
市级三等奖:奖励200元
注:指导教师按最高奖励表彰,不重复计算。
技能大赛接待方案 篇6
一、铁路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性
企业通过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实际中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对企业职工来说就是一次检阅,也给予职工们一个互相学习及交流的平台,因此实际中很多企业对技能竞赛活动的组织、要求等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以此促进企业职工技能大赛活动的举办与深入。不过在职工技能大赛举办过程中,各个企业不能盲目照搬模式,而是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大赛实施方案,充分提高职工技术钻研的积极性。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自身经验分析,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技术人才的氛围,进而在企业内部引导职工参与到相关培训及及不断深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其中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铁路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
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涵盖很多方面,笔者经过总结将其分成六大板块,接下来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加快人才成长速度
铁路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这也是提高企业效能的有效措施。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在企业职工之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劳动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也就是说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有助于快速提高职工职业技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评选机制、职业技能鉴定机制等完善健全,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激发技术人才的创造力
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能力不仅是岗位竞争的需求,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求。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做好各种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职工团队的整体技能水平。通过在职工中举行技能大赛,在职工群体里掀起学习、竞争的浪潮,最终实现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就需要调动职工参与技能大赛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动员职工参与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技能大赛。在职工中埋下竞争的种子。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还需要在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展开技能大赛,将员工求胜意识激发出来,让职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展现自身风采,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及创新,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目的。
3.强化职工自我学习意识
为确保职业技能大赛取得预期结果,赛前企业可以组织职工进行技术练兵及攻关等活动,通过赛前活动的组织,将职工参与大赛的积极性彻底激发出来,同时还可以锻炼职工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普通职工向技术工转变、单一技术技能转为多项技术技能。这样在技能竞赛举办过程中,还可以有效促进技能人才的技术创新,大量的技术人才不断摸索及学习,在企业中营造出尊重知识、利用知识的氛围,彻底激发职工竞争及忧患意识,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知不觉间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职工内在学习愿望及动力,实现提高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
4.促进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
铁路企业举办职工技能大赛,除了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外,还能做好企业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好学、好问的工作氛围。这样职工通过技能大赛学习到许多先进工作经验及操作方法,将这些东西带回到生产实践中,在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绩效,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同时又给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持。所以说实际中职工培训机制、职工素质及技能竞赛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开展及深化职工技能大赛,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中随着劳动关系的改变,会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能进能出、干部可上可下的良好竞争机制。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广大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5.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提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因为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企业内部就很容易出现轻视技能培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现象,对企业形象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铁路企业应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筹办职工技能大赛,通过赛事的举办培养职工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帮助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6.有助于形成科学人才观
企业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在内部营造出重视技术、尊重技术的氛围,促进个技能人才之间的竞争交流,实现工作环境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渠道,形成人才快速成长的社会氛围,最终实现科学人才观的确立,将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的的宝贵资源,突破一切非技能因素的印象,发挥技术人才的作;通过岗位练兵及技术比武等活动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任人唯才的用人机制,不形成死板的唯学历等岗位机制。
三、铁路企业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拔技能人才
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拔技能人才,首先要需要确保企业领导层重视大赛,其次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最后就是做好大赛环节的设置。
1.相关企业领导重视大赛
企业技能大赛选拔人才的成败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大赛预算审批、资源协调等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可以这样说,没有企业各级领导的支持,职业技能大赛根本没有可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实际中需要强化各级领导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
2.严密的组织程序设计
只有科学严密的组织程序设计才能确保技能大赛的顺利进行,确保选拔人才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大赛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工种选定及公信力设计原则。
(1)选定比赛工种的原则
铁路企业在确定比赛工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该工程是否具有行业代表性,也就是人才选拔的专业含金量要高,这样企业职业技能大赛才可以实现与国家行业接口,在比赛过程中提高技能含量。通常情况下根据大赛的层面需要考虑不同的问题,如表1所示。
其次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参赛工种要具有普遍新、广泛性和代表性,使企业职工的参与面要广,参与人数要多,然后通过严格、公平、合理的竞赛环节设计,达到层层选拔突出特定人才,最终要达到通过竞赛选拔技能人才的同时还能普遍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效果。
(2)大赛公信力设计
在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本身就要坚持公正原则。设计过程中应该对每一个赛事工种的技能核心及专业工种特点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赛事评价原则不能过于单一,而是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重点考察选手实际操作能力。对每一个工种赛事的评价都要公正公开,将偶然获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竞赛的趣味性原则
原因是现代企业中,年轻力量不可忽略,新时代的年轻人,思想活跃,不喜欢墨守成规、简单枯燥的模式,为了提高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不影响竞赛标准的前提下,适当的设计竞赛环节的趣味性,特别是理论知识方面,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分析大赛组织方案
为确保职业技能大赛达到预期目标,应该做好大赛组织方案的设计工作:采用专家遴选及考评团队组合,赛事方案设计中所有项目的专家考评组均需要采用奇数值,避免出现评价结果相同,一般情况下采用三人制专家考评组,这三人需要具有代表性,我们铁路单位会在内部筛选出专业理论型、现场技术技能型及实践经验型专家各一名,保证专业团队的客观公正性;职业技能大赛除了为铁路企业选择出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技能人才队伍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赛事举办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所以实际中对赛事上的所有项目,所有部门都要进行全员动员,大赛组委会应该组织赛前培训,结合每项赛事的特点制定培训方案。因此我们举办赛事赛前培训的原则就是:对于那些不能保证顺利进行的项目(主要是选手比赛中涉及到使用高精密工量卡具、仪器仪表、测量工具、铁路线路检测设备等;涉及到必须使用大赛提供的系统技术环境以及比赛所使用的仿真模型),这类项目就要做好赛前培训工作。
4.确保大赛公正的措施
(1)比赛位置的科学布置
安排理论考场位置的时候,需要坚持集约管理与资源优化的设计原则,实际中在理论考场中同时安排100人左右及3个项目进行比赛。第一个方法在位置安排上:岔开同一项目的选手,同一部门的选手也岔开;再者就是在理论收卷环节,在一间考场中只需要设置一个主席台,上面做好不同工种标签,选手交卷过程中实现考卷的自动分类,提高收卷效率。
(2)抽签电子化
理论考试结束后进行实操比赛,但实操比赛容易受到工位、设施及评委人数的限制,参赛选手也受到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对比赛先后顺序产生争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采用电子化抽签方式,随机产生比赛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公平公正,所有参赛选手都可以接受。抽签过程中,参赛选手不需要移动,只需要坐在位置上说出自己的号码即可,这样保证公正性的同时不会造成赛场秩序混乱,切实有效完成选手比赛顺序确定工作。
(3)设计专用草稿纸
比赛进行中,为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我们设计专门的比赛草稿纸,草稿纸上只填写编码。这样就算笔试试卷拆封,考评专家也不能判断选手的真实信息,这也是确保职业技能大赛公正公平的基本措施之一。
(4)阅卷公开化
对所有赛事理论考卷进行公开集中阅卷,各个参赛部门的领队可以在阅卷场地进行现场观摩。
(5)转换“参赛卡”
实际中考评专家不知道选手个人信息,能得到只有一个编码,因此不了解选手来自单位哪个部门,有效避免考评专家照顾某位选手情况的出现,保证比赛的公正性;每个项目打分环节由三个考评专家独立打分,在专用表格上记录相应分数,避免考评专家之间出现默契打分、相互讨论等情况。
(6)选手评级系统分析
比赛中实操环节设计独立待考室,待考室封闭管理,选手进出赛场路径不同;比赛中利用自激励式评价系统,计算机系统中放置比赛试题及评价标准,将人为影响因素彻底隔绝开,能够使用仿真模拟系统的尽可能在同一台仿真平台集中操作,实现多种不同品牌和控制逻辑的DCS系统在同一仿真平台的有效集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人才上面,如何提高铁路企业内部人才质量是管理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铁路企业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职工参与技能创新的积极性,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的同时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空间,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延盛,姜颖,何琳锋,等.结合技能竞赛,创新“赛训一体”特色教学方法——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101.
[2]孙雪梅.全国高职高专技能大赛技术成果的转化及推广应用——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J].电子测试,2015,(20):78.
[3]相玉红.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34.
技能大赛的制度之思 篇7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句话,随着技能大赛在职教界的广泛开展,越来越深入人心。高考与技能大赛,二者之间有没有可比性、对等性,以及有着什么样的可比性、对等性,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存在共识的,即高考和技能大赛对各自所在的教育类型,都有巨大的动员能力和导向作用。技能大赛所拥有的这种动员和导向的力量如此重要,以至于大赛或大赛周边制度建设上一个小小的缺位或缺陷,都有可能对大赛本身的健康发展及大赛所牵引的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的努力,就是尽量发现这些缺位或缺陷,提出制度补缺和制度修正的建议,为决策者和组织者们的制度完善和制度规范,做好一个前哨的工作。
一、厘清目标:如何处理好“非常”和“寻常”的关系
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完善制度来使制度的目标更好地达成。那么,首先我们就要认清建立技能大赛制度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目前的制度能否有助于达成这个目标,对于达成目标还存在哪些不到或不当的地方并进而完善之、改进之。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一代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我们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我省经济、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转型的今天,新一代劳动力技能水平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这正是我们国家领导人极为重视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因,也是自2007年起我省技能大赛应运而生的直接动因。通过技能大赛来推动各地教育部门重视职业教育技能教学,进而全面提高职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再通过技能大赛的检验,对各地各校的技能教学进行评价和衡量——这就是技能大赛被称为职教工作“抓手”和“尺子”的题中之意。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刘克勇副处长说,“技能大赛只是(职校工作)一个方面的衡量,不能光看技能大赛这一个指标,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反过来说,如果你的技能大赛成绩老是上不去,那肯定说明你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高,这是成立的”。
所以,技能大赛设定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技能大赛→各校重视技能教学→全面提高师生技能水平→选拔技能优异者参赛
“全民健身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像高原和高峰,先有高原、才有高峰”,在谈到日常技能教学和技能大赛时,很多人使用了这样的类比方式,这种评价和认识是非常客观和恰当的。但问题是,奥运夺金万众瞩目,攀登高峰成就卓著,但从来没有人认为成功举办街道乒乓球比赛或驻足青藏高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没有一定的机制进行监控、督促和评价、保障,那么,所有的努力都直奔珠峰而去。自然顺理成章。因而,在仔细观察这个流程图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循环,由于中间环节的工作在流程中并没有有效的监控、反馈手段,出于经济、方便、效度等种种因素的考虑,这个流程很容易被简省成:
技能大赛————→各地各校重视
→挑选、培养技能优异者参赛←
这就是目前技能大赛制度建设上一个最明显的漏洞,以致引发了一种最危险的倾向:为赛而赛,为了夺金牌、拿冠军而在“死揪”少数学生,忽略或者漠视大部分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和锻炼。“抓手”的确抓住了,“尺子”也量了,但最重要的“全员提高”,却没有着落到实处。如果说,通过选送少数人参赛并希望以此能带动全体或者大多数学生日常教学中技能水平的提高,却没有得力措施来保障或者检测这种提高的话,那就像揪着泰山而指望着齐鲁丘陵能够自己随之拔高一样。一位职教界资深人士说,“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十余年后回望技能大赛,我们得到什么?只有一小批能拿金牌的技能尖子,如果耗费大量精力、心血的结果就只是这个,那真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悲哀”。
当然,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并不是无所作为。我省技能大赛制度中有“四覆盖、四促进”的要求,许多具备远见卓识的职教领导、职校校长正把这些要求落实为自己的行动,创造性地把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贯穿于每个学生的日常技能学习中,把技能大赛反映的行业动态、工艺要求糅合到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学改革中。把技能大赛提炼的经验和教训吸取到自己的职业教育管理创新中。这些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本校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而且学校的教学力量和基础能力建设及学生普遍的技能水平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增强和提高。但是,我们不能把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全面的技能提升这样一个全局性的工作寄希望于局部的、个体的、自发的改进和完善,而需要将之纳入制度规范的范畴,制定出刚性的、有约束力的督促、测评体系,这,才是成就“高原”的奥秘,才是技能大赛制度建设中最具引导性、支撑性的核心内容。
省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江苏省职教学会副秘书长张铎认为,“首先,各校要把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结合到日常课程中去;其次,建立各个年级技能标准考核比赛制度,各个年段都要比;第三,学生毕业时,对技能有一个综合考核,就是出关制度,不过关的不能毕业。各地各市都这样做,几年下来,肯定有效果。发挥技能大赛效应就是把大赛常态化,每个学期每个学生都应参与到比赛中来,要把技术要求分解到日常教学中去,工夫在平时。要有专门的机构去检查市赛的水平和学校里技能比赛的覆盖面,要对市赛进行抽测”。
如皋职业第一高级中学朱仁华老师从学校层面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将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到高一、高二四个学期即四个阶段,制定各阶段的技能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制订是围绕生产过程这条主线进行组织的,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学校必须建立和实施严格的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南京市金陵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搞“技能月赛”。专业部按各专业技能要求制定技能手册。每月一赛,一步一个台阶。南京市教育局制定了《职业教育十大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要求》,每年由市职教教研室对全市20余所职校所有学生进行年段技能标高检测。南京市能在历届省技能大赛中稳居第一名的好成绩,与他们在基础工作上的扎实是分不开的。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高原”与“高峰”的关系。
一句话,要把技能大赛的“阳光”普照到所有学生和所有技能学习上,要像关注大赛金牌那样关注学校整体的技能水平,把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的质量作为最大的备赛手段,化技能大赛的“非常”为“寻常”,这正是我们进行技能大赛制度完善之要务。
二、执行决定成败:献策大赛操作层面的改进和完善
厘清观念之后,我们再来观察制度的细节。这些细部往往处于制度的执行和操作层面。从提高全员技能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技能教学质量这个总目标出发,我们发现,技能大赛在这个层面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再作改进。毕竟,好的制度设计更需要好的执行机制来落实。
1.比赛频率的问题:可否周期拉长?
在一些技能大赛的“种子”学校,大赛已成为学校一项常年的工作:4月省赛,6月国赛,8月开始技能尖子的假期强化训练,正好老师有空闲,事实上新一轮的备赛从此开始启动。新学期开始就筹备校赛,一般元旦后就是市赛,然后再是省赛、国赛,一年下来,只留下7月份可以全身心投入招生。事实上这样的备赛参赛牵扯大量精力,已经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发展进程,学校往往感到“喘不过气来”。有校长提议,技能大赛可以年年搞,但不是每年所有专业都比赛,而是错开来,3年左右一个循环。这样。既使学校能够精力集中,有余裕进行专业发展,也符合人才培养的时间规律。
2.比赛形式的问题:集中还是分散?
职业教育是个与产业、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类型,鉴于各大行业如建筑、卫生、机电等都有行业的技能比赛,建议可以将职业教育的技能比赛与之沟通,在行业比赛中设置“学生组”、“教师组”等专门组别。一方面这样的技能比赛直接源于产业需求。与一线工作密切相关,对师生的技能水准有一个最真实的评价和检验:另一方面,这种形式直接促进了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对职业教育发展益处多多。如果相关专业没有行业比赛的,教育部门可以再设置技能大赛来进行检测,既弥补了产业行业之不足,又减轻了目前技能大赛动辄就是数千人参赛的经济、安全等等方面的压力。
另外,也有人提出,技能大赛的某些项目如舞蹈类。各地差距太大,南京的水平远远超过别的市,每次比赛其他地区只能扮演陪赛的角色,不利于广泛调动积极性。不如将此类项目设置成展示项目,让具备较高水平的地区和学校进行技能展示,充分发挥大赛的交流作用。
2009年在加拿大举办的第40届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个开放式的比赛,比赛期间,数千名卡尔加里市民带着孩子前往各个赛馆参观,有的还在比赛特设的体验尝试区域自我“挑战”了一把。我省的技能大赛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考虑向社会开放。更为充分地展示专业技能的魅力,增加技能大赛和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3.比赛内容的问题:大赛与教学两张皮?
举办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促进技能教学,然而,比赛和教学的性质不同导致了其在内容的选择方向和侧重点上大相径庭,相关性越来越小,促进的效果比较微弱以至消失,那就失去了比赛的意义了。刘克勇副处长说,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受劳动部门颁布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影响,往往瞄准的是某个具体的工种、岗位;学校进行的是专业技能教学,一个专业里会包括许多工种、岗位,技能大赛不能解决所有的技能问题。张铎副秘书长也谈到,比赛项目选择时要考虑到可看性、可比性。这样就让基层的校长犯了难:比赛是比赛的大纲,教学是课程的大纲。虽然学校有自主权,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之贴合比赛,但比赛大纲只适合少部分人,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不搞吧,大赛成绩出不来,这是一个评判办学质量的硬杠杠;搞吧,并不适合专业教学的需求,学生跟不上不说,材料消耗相关成本也不得了,弄不好学校就要破产。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大赛的归大赛,教学的归教学,客观上助长了“为赛而赛”。
虽然目前大赛组委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注重了比赛考察技能的综合性,在一些项目比赛中规定选手要兼报两项,比如建筑类选报钢筋技术、砌筑与装饰技术的选手,必须再报一门建筑测量放线技术;烹饪类选手必须在热菜、面点、冷拼、果蔬雕中选择两项;美发美容类选手不管是选择男士板寸推剪造型、女士直发碎剪造型、女长盘发、女士翻翘发型,都要考查基本功卷杠技术,等等。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选手只钻某一门的情况,但没有在根本上解决比赛技术与教学要求脱节的问题。因而,要专门研究针对职校学生的技能比赛应该是什么样的内容,把技能大赛的技能要求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找到适度的结合点。否则的话,比赛内容虽然越来越高精尖,但这与职校的专业教学没有什么实质性关系,职业教育的功能也会衰减。
今年省技能大赛一些项目取消了理论考试,引发了一些讨论。其实,从考查学生综合技能素养的角度来说,大赛应该加理论考试。问题在于,在操作上注意理论分与技能分的比重,以及在此项目中理论与技能考查的布局问题。技能上1分差距所包含的努力要远远大于理论上同样的1分,这是以前对于考查理论缺乏公平性的诟病所在。然而,并不能因此就不考理论。
4.比赛选手的问题:什么样的选手带来什么样的比赛
前文谈到,目前的赛制只选拔少数技能高手参赛,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在制度上不能起到促动全员的作用。因而,有人建议在技能高手之外,每个比赛项目都在各地的助学金发放名单上按某一比例随机抽取相应学生,组成抽样组同样进行技能考查。比如车工技术这个项目,技能组每市选拔3人,抽样组各市按学生人数抽取2-5人,分组进行比赛。技能组可以选报,而抽样组只要当地开设了相关专业,就必须报名。技能组考查高技能,而抽样组则考查普通学生真实的技能水平,这是最能反映某地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情况的一种检测办法,同时也照应了技能大赛制度设计中“促进全面技能水平提高”的目的,使之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工作流程。与随之而来的各地开始真正关注全体学生技能水平提高这个积极效应来讲,大赛增加人数所带来的困难只是必须支付的小小的代价。何况如果能实行轮赛制的话,随着每年度比赛项目的减少,各项目比赛人数的增加并不会形成对组织工作的压力。另外,还有一年级选手不参加比赛抽样、选拔的提议。一方面是一年级学生技术根基尚浅,过早参赛不利于专业系统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一年级学生一旦参赛,往往在以后的几年里就成了“职业选手”了,也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成长。
教师参赛是个好制度,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手参加比赛,大赛对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有效培养越来越显现出正面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比赛中,我们也看到,一些项目教师水平差异巨大,一些项目参赛教师人数极少,等等,这些情况所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值得分析和研究。比如,无论是参赛教师水平差异大,还是不少学校没有派教师参赛,反映了一些学校的专业实力强弱不一,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目前职校在专业设置上由于趋利和盲目而存在的“一窝蜂”现象。教育主管部门要以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规范学校在市场需求和自身实力相结合的基础上设置专业。美发美容类比赛有好几个项目教师参赛人数是个位数,说明这个专业普遍性地缺乏优质师资,亟待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应高校应该考虑此类人才的学历教育问题。或者行政方面对职校引进此类专业师资设
置“绿色通道”。
5.比赛效益的最大化问题:让大赛不仅仅是比赛
更大程度地提升技能大赛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效用,我们可以有很多可为之处。
赛前:今年的省赛前,大赛组委会信息化装备到位,这意味着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即将摆脱效率低下的手工操作,有了一个完善的硬件平台。张铎副秘书长告诉记者,大赛的报名、成绩统计等事务将完全电子化,技能大赛要建立一个信息化平台。对于这个平台如何进行利用和优化将成为组委会需要研究的课题。
赛中:许多随同选手参赛的校长、教师都有大赛开放赛场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展示性的比赛项目如烹饪、服装、模特表演、美发美容、艺术等,比赛的本身就是一个现成的高水平交流、观摩的平台。在美发美容项目的比赛现场,一位教师说,如果现场的裁判能够在比赛结束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那不论是参赛选手还是有幸观摩的随行师生都会获益匪浅,因为这些裁判都是行业、企业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观点往往引领着这个行业技能发展的趋势。大赛的赛场原本应该是一个多么高水准的课堂!现场许多老师不顾阻拦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地拍摄作品照片,他们说,这些资料要带回去给学生看、给其他没有机会来的老师看。如果大赛信息化平台能够将这些资料利用起来,加上各位裁判的专业点评,使之成为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资料库存,全省的专业教师都能够享用技能大赛的成果,那是非常有意义的。
赛后:如何发挥技能大赛对日常教学的积极效应,我省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牵头搞了一套“技能大赛分析与课程教学改革系列丛书”,供各校在教学中使用。但从大赛结束到弄出一套系统严谨的书来,周期较长,大赛反映出来的一些信息不能及时地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和利用,南京的做法或可参考:南京市在每个大赛的赛场都安排一名教研人员作为驻赛地观察员,比赛一结束,马上集中所有的领队、教练、教师现场开会,对本次比赛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技能上主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比赛的情况反映了什么样的技能发展趋势,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课程中应该怎么解决,趋势如何得到具体渗透,等等。这个经验省里可以加以完善和细化。比如,在赛后一段时间内出台各项目本年度赛事的综合分析报告和相关教学建议,利用信息化平台开设技能大赛教育教学论坛等。考虑到目前职校普遍缺乏教学研究氛围,开创教育教学类的研究性论坛将大大有助于改善职业教育的研究环境。
6.评判的公正性问题:大赛终究还是一个比赛
技能大赛的制度建设,同样包括大赛本身制度的更趋完善和合理。作为一个比赛,首先强调的是评判工作的客观公平公正。目前我省技能大赛评判人员的确定采取裁判长领衔制。即由大赛组委会邀请一名该行业的技术权威担任裁判长,再由裁判长邀请相关行业、企业、高校的专家出任裁判这样的形式,绝大部分裁判团队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安排有其优势,即裁判长对其所邀请的裁判负责,执裁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保障,团队之间容易沟通、协调,等等。但也有不利之处:一,除非比赛的结果有严重偏差,否则大赛组委会对裁判人员的制约权力是极为有限的:二,执裁人员的相对固定使得比赛之外的一些因素如情感、经济等方面,容易影响到比赛结果的公正评判,尤其是在一些主观性评分比重较大的比赛项目中。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思考途径。一是扩大裁判来源。一个行业里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技术专家人数总是有限的,如果其数量不足以支撑建立裁判专家库以供每次抽取一定数目组建执裁团队的话,那么2009年国家技能大赛高职组的做法也可以作为一个选择。国赛高职组每一个项目赛事的题目都是由企业通过竞标承担的。通过竞标,每个项目以一个企业为主体,其他多家企业共同参与,负责该项目的设备、题目、赛场设计和技术维护等工作。企业不但参与赛题的设计与制定,还派遣技术骨干出任竞赛的裁判。在提供竞赛设备的同时,还负责设备的现场布局、安装调试、软件检测等工作。这个做法能够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提高比赛的效益不谈,最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杜绝了打感情分现象的出现。保证了比赛的公正公平。二是评判过程的透明公开。目前裁判打分的过程基本上是不公开的,只是在统计分数进行排序后公布具体的奖项。程序的公开有助于结果的公正,如果在赛场上现场公开亮分略显仓促的话,那么在公布奖项的同时现场公开所有裁判的评分记录,也是一种提高评判信度和效度的有效方式。
7.出现“大赛经济”的问题:回归一个单纯的比赛
所谓“大赛经济”,就是因为技能大赛,“养了一批人”、“花了一笔钱”、“买了一堆东西”,这是坊间对于技能大赛负效应的一些评议。“养了一批人”,指由于大赛裁判相对固定,学校必须要和一些评委、专家搞好关系。否则就可能在分数上吃亏,这方面的投入很大。“买了一堆东西”,是指由于每年竞赛的具体内容不同,为此而准备的设备也不同,必须专门划拨经费添置。但又由于比赛内容与教学的脱轨,这些设备往往用过一年之后就会闲置,有效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汽车项目的比赛,今年多了一个项目博世四轮定位,学校备赛时就必须购买;多了软件测试的内容,至少要购买这套软件;发动机去年考四缸,今年考六缸,又得重新换。“花了一笔钱”就更好理解了,不管是请专家来指导,还是添置设备,都得花钱,而且还不会是花小钱,学校的经费有限,花得比较心疼,积极性受挫,长此下去,只能用脚投票了。
造成这些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竞赛的制度体系不完善,技能大赛的制度完善和有效执行已是刻不容缓,否则,承载着振兴我省职业教育技能水平希望的技能大赛就会淹没于这些负面效应中,播下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8.比赛奖项设置的问题:也是一种导向
我省技能大赛除了各类比赛的单项奖之外,还特设了团体优胜奖。将各类单项奖按不同分值折算,如一等奖算4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然后累加进行排名。根据分数排序,各市选出前6名,各校选出前20名,获得团体优胜奖。刘克勇副处长说:“评团体优胜奖就是要让他们重视这个比赛。原来各市的基础不同,实训条件不一,师资条件也有不同,但一旦搞了竞赛之后,大家就重视了,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专业师资的配备。而原有的高水平地区也想有所提高。随着各地各校水平差距的缩小,整体水平也就提高了。第一届比赛的时候,有好多市金牌是空白,现在再看,慢慢地金牌的分布就越来越均匀了,说明大家一使劲之后,就把整体水平抬上去了。”
问题在于,在大赛还只是面向少部分技术尖子的时候,团体优胜奖的设置会加剧各地各校“为赛而赛”的竞争。正如一位基层校长所说,技能大赛要扩大效应,就一定要对学校整体技能水平进行关注。如果上面只注意到成绩、金牌,那下面肯定会朝这方面努力,迎合。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你不关注,下面就不做这个事情。他也建议,采取普赛、抽签的方法,能够使学校关注到整体的技能水平。所以,团体优胜奖设什么、怎么设,体现了一种教育导向,值得仔细斟酌。
另外,就制度完善而言,技能大赛还存在着效度如何检验的问题,相关信息如何更好地进行反馈沟通的问题,等等。总之,就像张铎副秘书长说的那样,技能大赛很值得去做,但我们要学着做好,这是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过程。
【技能大赛接待方案】推荐阅读:
技能大赛方案08-26
技能大赛策划方案11-16
技能比武大赛方案12-11
职业技能大赛方案10-03
销售技能大赛策划方案10-29
导游技能大赛实施方案08-11
技能大赛集训实施方案10-17
职业技能大赛改革方案11-04
临床技能大赛实施方案11-05
机械cad技能大赛方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