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农业科技

2024-09-21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精选12篇)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 篇1

当今世界, 科技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以大规模耗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主要国家都更寄希望于科技创新, 增加创新投入,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产业优化升级, 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先机, 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我国正处在加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 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更好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应该看到,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 科技实力明显增强。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诸如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科技体制机制, 为科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当前, 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1 创新产学研有效结合机制

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互惠共赢”为原则, 以产业科技攻关、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 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 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科技创新各要素的活力。主要包括:

1.1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股权激励机制

企业和科研机构以产权为纽带合作建立股份制企业, 产学研各方将各自拥有的资金、技术等资源根据各方的有效需求进行整合, 将合作创新活动纳入企业组织内部进行。要明确科技成果产权和合作各方的责权利, 企业内部分配要合理体现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

1.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加强政策面的导向和支持。通过税收、信贷、价格、财政等经济杠杆, 形成对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倾斜,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激励与引导作用, 使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获得市场优势并尽快将其转化为竞争力。政府应通过设立技术创新风险基金、建立产学研合作奖励基金等办法推进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1.3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风险预警机制, 对未来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作出合理评估。逐步建立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 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受益大, 谁承担风险大谁受益多。研制阶段的技术风险, 主要由技术供给方, 即学、研方承担; 转化过程的技术风险应由双方共同承担; 营销阶段的市场风险则主要由技术吸纳方, 即企业承担。

1.4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分配方案要体现责、权、利对等的原则, 体现产学研各方所做贡献的大小。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利益应大于结合之前单个成员的收益之和, 以保证各成员在结合之后所获取的利益大于其不加入时的利益, 体现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先进性。注意无形资产在利益分配中的适当份额。

1.5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 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效组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能力越强, 创新绩效越显著。要强化各方的协同、合作, 形成统筹各方资源协同创新的机制、流程和操作系统。

2 创新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机制

2.1 建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把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 列入主要领导抓科技发展的考核内容, 作为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督导的重要依据。制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建立各级政府科技创新指数定期公布制度, 系统评价监测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制度, 务求实效。

2.2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估制度

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依法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合法权益。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自主创新产品、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经费投入、研究开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成效定期进行评估, 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对自主创新的领导责任并将其作为业绩考核主要内容之一。探索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2.3 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 把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制订科学的科研资质评价、科研能力评价制度。完善政府资助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将科研资源和科技信息的协作共享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完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将建立科技园区、创办科技型企业、联合建立工程实验室、中试基地、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 以及大型科研仪器的协作共享等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

2.4 创新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 出台有关政策, 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研究与开发经费等方面倾斜支持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奖励等方式激励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 增强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3 创新科技企业培育机制

3.1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申报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工程 (技术研究) 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安排专项科技经费, 对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予以项目资助或奖励。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研发机构, 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控股等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建紧密型技术研究开发联合体。加大企业参与科技计划实施的力度, 产业目标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进一步落实税收激励政策, 对企业从事的各类研究开发活动, 按照税法,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3.2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落实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结合实际, 按照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积极培育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促进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 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引导和服务, 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3.3 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

鼓励企业的创新成果申请知识产权, 支持企业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支持企业采用和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财政科技投入倾斜支持企业核心技术的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和标准全球化活动, 对重大发明专利申请以及相关标准制订产生的费用给予适当补贴, 对经济效益好、社会贡献大的专利项目及发明人给予奖励。

3.4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由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牵头, 整合优势学科和技术资源, 通过成果转让、委托 (合作) 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多种形式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 共同承接政府重大研发项目,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引领产业发展。

3.5 建立政府分类指导机制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开展分类指导。建立面向初创企业的专业化支持服务体系, 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和输入, 加快初创型企业的出孵、成长。加强对成长型企业的培育, 发挥各类科技园区的功能, 促进成长型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集聚, 实现规模、效益的快速扩张。引导各类要素向具备一定产业优势的成熟型企业集聚, 以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延伸产业链, 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 完善产业供需和协作链, 形成产业集群。

4 创新科技与市场对接机制

4.1 促进技术转移

以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主线, 以建设技术转移体系为支撑,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加强产学研结合与互动,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开展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应用型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 提高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成功率。培育和发展技术转移机构, 支持创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支持创建民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鼓励各类技术转移机构探索多种形式的服务创新。

4.2 加强技术市场建设

建立功能齐全的常设技术交易市场, 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在省、市、县的服务网点建设。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及各级分市场, 并结合产业需求逐步建立网上专业技术市场, 吸引成果、技术、中介、资本、人才等要素集聚, 实现互联互通, 形成服务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技术交易网络。

4.3 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政府切实转变职能, 由科技中介机构履行职能的事项, 要尽快由政府行政部门转移到中介机构。鼓励、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发挥其在提供科技信息、节省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资本效率、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科技中介机构联合和重组, 形成一批规模较大、执业水平较高的科技中介机构, 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竞争力。

4.4 打造技术经纪人队伍

完善促进技术经济人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积极培育技术经纪人协会、技术经纪人专业委员会等组织,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开展技术经纪活动, 加强对技术经纪人的培训, 提升技术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逐步形成一支活跃、稳定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4.5 创新科技金融结合模式

整合资源, 建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人才天使基金, 开展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服务。拓展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方式和途径, 鼓励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科技分支机构, 加强新型融资模式、信贷产品、服务手段的创新和推广。试点开展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结合业务。开展技术产权交易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5 创新科技管理机制

5.1 建设资源型科技管理部门, 提升科技管理能力

从过去以项目管理为主的“项目型科技管理部门”向以统筹科技资源为主的“资源型科技管理部门”转变。跳出单纯的项目管理, 从如何凝聚、统筹科技资源, 发挥资源作用出发, 担负起集聚、调动和有效运用科技资源的职责, 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壁垒, 统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 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

5.2 实施“主题计划”和“专项工程”管理模式

从以“促进技术”为主的解决“点”的问题变成以“满足需求”为主的解决“面”的问题, 构筑基于共同目标、从系统着眼的不同技术领域相互协作机制。各类科技计划服务于主题计划和专项工程, 统筹科技资源, 加强协同创新, 切实解决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

5.3 完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

在重大项目管理上, 实行“立项、管理、验收”分离的管理模式。科学设计、严格规范项目评审过程, 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加强过程管理, 落实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责任, 加强项目中期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加强科技项目经费管理, 完善预算评估和调整程序, 探索建立科研经费信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完善企业科技经费管理机制, 设立企业科技经费专户, 企业获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全部进入专户, 实行专账专户管理。

5.4 完善科技投入体制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创新投入方式, 优化投入结构, 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进一步探索、完善成果转化类项目政府投入的有偿使用机制, 逐步扩大科技投入参股、贴息范围。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 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质量差、价格低,卖难的问题时常发生,农业市场风险较大。因此,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条件下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提高资源生产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决定,因素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1.粮食作物超高产、高品质育种。保障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增加,但增幅并不大。畜牧业、加工业及新兴的生物能源产业对粮食的需求却逐年增加,国际粮食价格有可能因为能源农业的需求而提高,粮食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我国耕地不能增加且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只有靠提高单产,因此粮食作物育种任重道远,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粮食作物超高产、高品质育种。

2.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加快研究生物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饲料添加剂等高效安全农业生物制剂和高效健康种养模式,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3.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如各类塑料大棚、各类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畜禽、水产和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和现代化集约养殖小区等。发展设施农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时间和空间,增强生产的可控性。科技创新应在进一步节约成本,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光能、热能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生产效益上下工夫。

4.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是传统农业分化和演变的关键点。一是农业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部门演变;二是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中就业向产前和产后演变,并逐步向现代工业化扩散;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演变;四是农民收入来源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收入向依靠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收入演变,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达到农业增加值的3-5倍。因此,我国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农产品精

深加工技术研究必须不断有新的突破。农业部提出,到“十一五”末,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提高到40%,促进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5.节水农业技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变化,水资源缺乏将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我国农业灌溉总用水量4000亿立方左右,占总用水量的67%,加上其他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80%,是全国水资源最大可能利用量的35%-40%。由于缺水,农业受旱面积越来越大,常年在3亿亩以上。同时农业用水浪费又是非常巨大的,全国农业用水利用率平均不足50%,年损失约2000亿立方,相当于全国工业和城市用水总和的2倍。因此,如何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加强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创新既是紧迫的要求,又是重大的长远的战略任务。

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科技创新要更多地负起责任,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检测与防治技术和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特别是以污染治理和秸秆、肥料利用为重点,推进有机农业、生物质能源和食用菌等产业的发展,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

7.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战略高新技术已经全面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型产业领域。生物技术不断超越生物固有的生产潜能,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具有了智能性和精确性。我国近年来农业高新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不能适应国际日益激烈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今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切实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基因工程、遥感农业、数字农业、环控农业、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等高新技术及基础研究,加强自主创新,抢占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全方位提升我国农业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1.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五”期间,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设想,其基本思路是:围绕国家目标,整合资源、理顺结构、调整布局、明确分工、提升能力、优化环境、稳定支持。依托已有的机构,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不同农业综合区划内优势单位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分中心,以各区内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建设一批农业科研试验站,构建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一思路提出后,受到了全国上下农业科研单位的支持,各省市相继增加投入提升竞争力。但是客观地讲,全国整体上推进速度不快,必须进一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加快建设步伐。同时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的思路,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如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农产品加工增值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这方面恰恰是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而大型农业科技企业、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也应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应与农产品加工大

企业联合成立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协作,共同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的科技创新水平。

2.加快改造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农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体制机制和人员素质等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对目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方面要加强,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改造。所谓加强,就是要对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真正建立健全机构,充实真正的农业科技人才,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保证人员和工作经费,改善条件设施,提高人员素质。所谓改造,就是要针对科技成果的来源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的主体,他们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掌握者,目前的关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广泛参与、如何分工、如何结合、如何协作、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需要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下决心在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任务职责、经费分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大胆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 篇3

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中央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赢得了“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双双迈上新台阶,水利建设和民生改善加快实现新跨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发展整体提速、全线飘红,是本世纪以来总体发展最好的一年。农业农村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为管理通胀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大局作出突出贡献。

应当看到,这些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在诸多困难背景下,取得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实属不易。更应当看到,这些困难和不利因素仍将长期存在,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绝非易事,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源余地越来越小,靠不断增施化肥农药越来越难以为继,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不仅要继续强化提价增收、补贴增收、务工增收,也要更多地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因此,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科技制高点;要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问题;要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要积极发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篇4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摆在重要战略位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决定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程度决定农业现代化程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 科学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科技增粮增收功不可没。2011年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5.8%,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 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 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 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严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根本依靠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 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 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 科学把握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一系列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

在农业科技的定位上, 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进一步指明了,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 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把农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的基础上, 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在农业科技的定性上, 中央1号文件明确强调, 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保证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在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上,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要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

在农业科技的定向上, 中央1号文件明确强调, 要面向产业需求, 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这更加明确了农业生产要依靠科技、农业科技要服务生产的要求, 更加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为此, 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 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的融合。

目前, 无论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 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依然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依然不高, 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依然薄弱,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滞后。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二、科学把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目标任务, 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中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出了明确部署, 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总体要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遵循农业科技规律,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 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体制机制, 强化联合协作, 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努力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大力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 到“十二五”末, 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现阶段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要力争实现五个新突破。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有新突破。正确把握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 既要着眼长远发展, 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又要从现实紧迫需求出发,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突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 以高产、优质、多抗、专用为导向, 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农业新品种。推动科研机构与商业化育种、与开办的种子企业“两个分离”, 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大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农业防灾减灾、节本增效、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 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探索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立项机制, 完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分类评价机制, 强化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大协作机制。

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尤其是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有新突破。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最基层机构, 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防控动植物疫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前沿阵地, 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要按照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要求,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 明确公益性定位, 细化公益性职能并落实到每个工作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身上, 确保农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职能有效履行。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 实现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统一, 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 提倡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农技推广, 加快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快改善农业科技工作条件尤其是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有新突破。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 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要与当地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一个衔接、两个覆盖”, 这是广大农技人员长期期盼的大政策、好政策, 一定要抓好落实。要推动落实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 提高待遇水平。努力争取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上有大的突破, 实现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 并争取列入财政预算。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 做到“四有”, 即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经费有保障, 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争取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 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保障水平。持续改善农业科研条件, 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尤其是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普及应用有新突破。减灾就是增产, 要继续依靠科学技术防灾避灾减灾。及时发布针对性强的抗灾减灾应急预案和技术指导方案, 加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适应生产环节、农时季节、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的需求, 依托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场等, 组织发动广大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 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 实现对农业大县、重点乡村全覆盖, 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推动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 重点推广普及玉米地膜覆盖、水稻大棚育秧、小麦“一喷三防”、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 努力实现抗灾夺丰收, 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

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基础是人才。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加强农业科研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 依托现有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和基地建设等途径, 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农业科研优秀人才, 逐步形成以科研优秀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团队。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深造, 强化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素质提升。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 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县、乡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工作, 使基层农技推广“后继有人”、充满活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各类农业职业院校、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推广机构与涉农企业, 分类型、分层次、分领域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加快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服务人员、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发展, 切实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

三、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是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全新部署的第一年。为了确保开局良好, 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以“科技进村入户, 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 广泛开展农业科教大联合、大协作、大会战, 动员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到田。

一是强化自主创新, 重点抓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关键是立足产业需求, 加快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要依托公益类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等科技计划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新启动一批农业科技项目, 大力组织联合攻关, 重点加强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与集成配套, 在农业科技前沿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核心技术。推进农业科研院所建设, 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行动”, 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二是强化科技服务, 重点推广一批良种良法。重点遴选一批主导品种和轻简化的实用技术, 采取科技手册、技术明白纸、广播电视、科技书屋、手机网络等形式普及与传播,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对接机制, 由农业专家组成专家团队, 定点联系农业大县。同时, 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在全国普遍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 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区和重大病虫源头区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重点扶持一批骨干组织, 培训一批植保科技员, 集成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实施超级稻、东北玉米增产科技行动, 促进粮食增产增效。

三是强化种业发展, 重点培育一批骨干种子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制定实施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加大对种子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扶持一批骨干种子企业, 探索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 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优势制种区种子基地建设, 加快实施种子工程、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等项目, 在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制种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种子生产基地, 开展良种引进和展示示范, 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加强种子供需调度, 做好品种和区域调剂, 组织开展种子执法年专项行动, 严把品种审定、市场准入、制种基地和质量检测四个关口, 确保生产用种安全。

四是强化高产创建, 重点建设一批高产稳产县市、乡镇。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通过集成技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生产方式创新等措施, 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继续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 (市) 、乡 (镇) 实施整建制高产创建, 在有条件的地 (市) 开展整建制创建试点。推进高产创建示范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相结合, 改善高产示范片生产条件, 提高粮食生产在农资供应、耕作收获、生产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 新建一批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覆盖。

五是强化技术培训, 重点培训一批农村科技人才。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对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基层骨干农技推广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 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面向农机化管理和科学技术应用, 开展技术推广培训, 培养一批实用技术人才。组织“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在产粮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点, 举办良种良法高产技术培训班, 提高良种普及推广率。

第九章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篇5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基础,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继续实施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和广西创新计划,全面实施质量兴桂战略,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力求在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工艺及重大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增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优势,支持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需要的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南宁、桂林、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创新型特色园区发展,提升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并争取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支持钦州、梧州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优化发展百色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稳定基层科技队伍。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和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建立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在千亿元产业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型企业,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完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保持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制定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及首购实施办法,建立多渠道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研究制定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条例,完善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专栏19:科技创新平台及重大专项

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非粮生物质能源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中药药效研究、地中海贫血防治、空间信息与测绘、水牛遗传繁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岩溶动力学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工程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建设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及特色生物能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蔗育种与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商用汽车、内燃机、汽车零部件等一批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和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培育广西内燃机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及产业创新基地:重点建设柳州国家新材料、柳州国家工程机械、柳州国家预应力机具、钦州石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玉林日用陶瓷产业研发中心,中国—东盟农作物技术创新中心,及甘蔗区域育种试验、畜牧兽医水产研发等基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服务网络中心、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国家星火科技培训示范基地。

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在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非粮生物质能源、桑蚕茧丝绸、畜禽安全生产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经营体制创新 篇6

三大背景 聚焦主题

宋洪远向记者介绍说,这次“中央一号文件”聚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主要有以下3个背景。

首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三农”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下发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就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把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作为主题。

其次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现代农业建设以来,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转移就业,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农业生产经营兼业化等趋势明显,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解决。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深化,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产业化经营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也不断涌现,也需要为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发展空间。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加便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也日益成熟。总体上看,我们已经到了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时期。

第三是完善“三农”政策框架体系。从新世纪以来出台的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来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综合的或专项的;另一类是讲生产力发展的或生产关系调整的。总的来看,无论是综合的还是专项的,强调生产力的、强调发展的居多,而突出改革的、强调生产关系调整的有所欠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这个主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新时期我国的“三农”政策框架体系。

保供增收 任重道远

去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两大目标任务——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增活力。短短的几个字,任务却很艰巨。

“保供”就是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按照这个要求,今年粮食生产要在“九连增”的基础上,实现“十连增”。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我国“人多地少”是现实,“人增地减”又是趋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的问题突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将长期存在并日益增强。

二是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尽管我国农业劳动力在总量上还处于过剩状态,但在一些地方结构性短缺问题已经凸显,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三是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人工费用、土地流转费用呈上升态势,同时随着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呈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步入上升通道。

四是农业进入多重风险加大阶段。随着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干旱、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动植物病害呈加重发展态势,农业的自然风险加大。随着农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加强和对外开放扩大,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因素增多,除去国内农业生产情况外,还有国际上农业丰歉、能源价格变动、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农业的市场风险加大。环境污染和投入品的不当使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加之全社会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处置不当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增收”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按照这个要求,今年农民收入要在“九连快”的基础上,实现“十连快”。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收入倍增”的目标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要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和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进程中,重点和难点是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要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要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从当前的情况和趋势看,尽管我国实现了农民增收“九连快”,但仍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尽管近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之比仍超过3:1,收入差距仍处于历史高位。而且城乡居民收入的统计口径还不相同,城镇居民是可支配收入,农民是纯收入,如果都按可支配收入同一口径统计,城乡差别还要大。即使到2020年城乡居民实现“收入倍增”,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仍难以根本解决。

从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第一是家庭经营收入,主要由农产品出售量和价格决定,出售量受产量增减的影响,价格受市场变化的影响,两者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是工资性收入,主要由非农就业规模和工资水平决定,外出就业规模受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工资水平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和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农民的外出就业机会受到显著影响,工资水平也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的空间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第三是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民的补贴收入,由政府财力和政策效用决定,政府财力增长空间有限,补贴政策效应又存在递减趋势,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将面临较大限制;第四是财产性收入,主要由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决定,现在该收入的增速和比重还非常低,未来实现快速发展的难度较大。

nlc202309011136

改革创新 五大亮点

宋洪远告诉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出要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从文件提出的有关政策措施看,主要有五大亮点。

一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文件提出,要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努力提高农户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文件强调,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不能限制或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关于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文件还特别强调,既要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又要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林地、草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

二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文件提出,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文件强调,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机构服务能力;着力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性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文件特别强调,要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标投标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业务。

三是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文件提出,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是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保障农民财产权利的必然要求。文件强调,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强化对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文件特别强调,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

四是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文件提出,要按照提高水平、完善机制、逐步并轨的要求,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文件强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逐步建立投入保障和运行管护机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逐步提高标准和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件特别强调,要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制,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文件提出,要顺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利益格局、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要求,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安全。文件特别强调,要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探索健全符合国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篇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 就农业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2013年11月27日在山东农科院考察并座谈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韩长赋指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 必须牢牢把握五个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科技创新的导向是解决矛盾和问题;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法宝是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事业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夯实农业科技根基关键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十三五”时期,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要紧紧围绕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谋划和展开, 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目标, 努力在促进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方面下工夫,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水平。在创新方向上, 从注重数量为主, 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从注重粮食生产为主, 向粮经饲统筹和大农业转变;从注重农业种养为主, 向种养加、资源环境等全过程全要素转变。在创新重点上, 实现在战略必争的农业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率先跨越;在受制于人的现代农业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领域实现集成跨越。在创新机制上,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科研单位的积极性、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鼓励金融等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

韩长赋强调, 要持续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三年来, 联盟逐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院所与企业齐抓共建的格局, 参与联盟建设的单位上千家、企业上百家, 搭建了一大批平台, 涌现了一大批典型, 创新了一系列机制。下一步, 要瞄准产业、企业或区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秉持大联合大协作的精神, 合力打造目标聚焦、任务明确、团队协同、资源共享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强化引领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制度性创新, 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注入创新活力,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在解决重大问题、创新运行机制、创造发展条件上下功夫。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 篇8

1 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是科技管理观念的重大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与旧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江西省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创新链与产业链不耦合的矛盾,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不快。实施“六个一”工程,就是在科技管理上牢固树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观念,把科技工作当做经济工作来抓,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开展科技创新,着力解决科技落地问题。

1.1 把培育和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六个一”工程的核心,作为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作为经济欠发达但生态环境良好的江西,只有通过加快发展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崛起。发展新兴产业,主要依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因此,科技工作必须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中心任务,加快科技创新,才能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引领和支撑作用。

1.2 把创新型企业作为“六个一”工程的实施主体,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

国际化、集约化、多元化、现代化的强而大的企业集团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后劲,市场潜力大、技术水平高、“四率”领先、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决定着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地位。只有企业强,才能产业强;只有产业强,才能经济强。因此,我们必须把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创新型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和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

1.3 把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作为“六个一”工程的主要抓手,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没有大的项目就没有强大的后劲。要瞄准国内外同行先进技术,按照“整合资金、捏紧拳头、有限目标、重点扶持”的原则,抓好一批与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积蓄实力,凝聚爆发力,增强发展后劲。

1.4 把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优势创新团队作为“六个一”工程的重要支撑,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

研发平台是创造科技成果的重要源泉,特色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是否拥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及地位的研发平台和特色基地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和特色基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科技自身发展,都离不开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特别是高水平的科技经营型、经营科技型复合人才的培养、集聚和使用。

2 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是科技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

过去,江西省在科技管理上存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问题。实施“六个一”工程,在科技管理上创新体制,成立各种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推进组织,切实解决政府宏观管理分散造成整体创新效率不高的问题,形成和谐悦耳的科技大合唱。

2.1 建立高位推进的组织体系

成立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由省主要领导任组长,五位副省级领导任副组长,省直27个部门和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负责统筹、部署、指导、协调全省“六个一”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

2.2 建立相应的协调推进机构

省工信委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有关行业部门,根据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十百千亿”工程的推进机制,协调推进十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省发改委成立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协调机构,负责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实施。此外,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等也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推进机构。

2.3 各成员单位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本单位、本系统“六个一”工程的组织实施,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应成立了“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省国资委在成立委领导小组的同时,还要求各出资监管企业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

2.4 各设区市建立组织领导协调体系

全省11个设区市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健全了组织协调体系。

3 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是科技管理机制的重大创新

在实施“六个一”工程之前,江西省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目标量化不够、抓手不多、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实施“六个一”工程,建立科技管理新机制,使江西省科技管理目标责任更加明确,交流协调更加顺畅,进展调度更加有力,工作手段更加有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体创新效率。

3.1 建立目标责任制

坚持实行目标管理,突出抓好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注重目标具体量化、直观、可操作性。结合“六个一”工程各个组成部分的自身特点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科学制订“六个一”工程的总体目标。把总体目标分解成年度目标,提出年度组织实施的具体项目,并把各项目细化分解到各部门、设区市和有关单位,便于督促检查。

3.2 建立进展调度制

建立产业、企业、项目、平台、基地、团队调度制度。通过召开综合调度和专项调度会等形式,对各地、各成员单位实施“六个一”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完成年度重点工作情况,每季度进行综合及分项调度。

3.3 建立交流协调制

通过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联席会议、工作交流会、现场办公会和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交流各地、各成员单位推进“六个一”工程的经验和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3.4 建立统计考核制

建立“六个一”工程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对各地、各部门“六个一”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年度考核,并将“六个一”工程目标任务考核纳入省政府对市、县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实行全程目标评估考核,形成平时督查、年度考核和三年总体评价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4 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是科技管理方法的重大创新

实施“六个一”工程,围绕做大做强产业链,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创新链,将创新要素进行整体考虑,用系统的方法去设计,用工程的方法去推进,用项目的方式去管理,创新了三大科技管理方法。

4.1 系统设计方法

围绕培育和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顶层设计,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链延伸规划、产业科技创新规划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将优势产业、拳头产品、骨干企业、重大项目、研发平台、特色基地、创新人才等进行统筹考虑和整体布局,整合地方、部门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完善创新机制,落实激励政策,推进开放合作,整体推进“六个一”工程建设。

4.2 工程推进方法

在实施“六个一”工程中,江西省创造性地运用工程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来推进全省科技创新。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根据工程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确定相应时间节点,加强进展调度,突出目标考核,推动工程科学、有序、顺利实施。

4.3 项目管理方法

实施“六个一”工程,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所有目标任务项目化,突出操作性和时效性,无论是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还是创新型企业、研发平台、特色基地和创新团队,都明确为一个个项目,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实行项目化管理。

5 结束语

实施“六个一”工程,加快推进科技管理创新,使江西省科技工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近两年来,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部门的地位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结合得更加紧密,科技创新的环境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成果更加丰硕。2011年是实施“六个一”工程的关键之年,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创新科技管理模式,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抓住历史机遇承担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共产党员:上半月,2010,(03).

[2]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2011,(04).

[3]刘延东.在纪念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most.gov.cn/yw/200901/t20090107_66561.htm.

[4]万钢.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开创产学研结合工作新局面[J].中国科技产业,2011,(02).

[5]苏荣.在中共江西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讲话摘登[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2/10140231.html.

浅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篇9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持,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推动力, 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质量的重要支撑点, 是促进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最佳途径。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在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下, 通过大量复杂的调查, 反复的观察、试验、验证、辩证、总结等活动, 历经一个漫长研究过程, 而后创造出来之不易的科学技术成果, 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推广应用, 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岂不可惜?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是切实关系农民生产劳动活动的, 是农业生产的直接投入要素。因此说,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最终在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至关重要。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 即在一定时期内, 已转化的农业应用技术成果数量占可转化农业应用技术成果总数量的比重。由于一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市场导向和农民需求相脱节, 质量上不过关, 缺乏相应的综合配套设施, 适用性不强, 保密性差,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明显, 不成熟等原因, 转化难度大, 转化成功的可能性小。因而普遍认为,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 大约是30%到40%,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到80%的水平。

(二) 相应体系机制运行的成效不佳

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与推广虽然由单一的政府把控, 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 企业、农民等其他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主体投入, 但前景广阔的状况下, 成效却并不显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运行机制虽然正在向多渠道的方向发展, 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与支持力度较弱, 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复杂, 相应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中介机构的发展不成熟, 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渠道、要素投入方式、合理的投入结构与强度等。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源头上来看, 体系与机制的不完善将使得创新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可行性大打折扣, 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与推广成效大大降低。

(三) 资金投入短缺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行机制通常是由政府财政投资, 民间资本投入或馈赠给农业科研单位、推广部门或民间农业科研机构, 再有偿或无偿提供给科技创新成果使用者。在这个过程当中, 可以看出,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要想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由于相应的资金投入主体、方式、结构和力度的状况不佳, 投入与需求不相适应, 必然导致成果转化过程的失利。

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对策分析

(一) 建立完善的成果评价机制

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首先要确定什么样的成果才是合格的、可应用、可推广的成果, 以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的实现, 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果评价机制。在评价方法上, 要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全面而准确地考评一项成果转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确定其推广应用后的实际收效与投入成正比, 且具有相当可观的成效收益, 包括能提高农业产出, 增加农业生产收入, 同时兼顾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 配合有效的引导与激励制度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求与之相关的主体都要有强烈的意识, 能够认识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对政府来讲, 一定要明确以市场要求为主导的成果检验标准, 引导农业科技创新向有切实用途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提高民间关注并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活动过程中的意愿和素质要求。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足以完成推进其成果转化的重任的, 必须要配合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引导与激励制度, 让企业和农民等民间组织体系参与进来, 产学研相结合, 多元化投入, 全面推进其成果转化。

(三) 完善补贴制度以推广创新成果

在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下, 必须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补贴制度, 以鼓励创新与成果转化, 确保国家粮食 (下转第4页) (上接第5页) 安全。补贴的直接对象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可以是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机械或者优良品种, 间接对象则可以是研究员、企业的创新研发机构甚至是农民。当然, 补贴不是什么都补, 对于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要有一定的鉴定机制, 基本要求是要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并且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要具有可推广性。就补贴方式而言, 可以采用推动型补贴或者后补贴的方式。推动型补贴, 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一定的成果要求, 引导和激励创新活动, 推动成果转化, 以增产增收。后补贴就是指在一定的成果创造和发明出来并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后, 给予一定的补贴。这就能充分调动各方的参与力量, 对于成果的补贴虽然看似简单直接, 却拥有极强的激励效应。

四、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持,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推动力, 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质量的重要支撑点, 是促进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最佳途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最终在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存在着转化率低, 相应的体系机制运行的成效不佳, 资金投入短缺等问题。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就要建立完善的成果评价机制, 配合有效的引导与激励制度, 完善补贴制度以推广创新成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任重而道远, 需要多方的努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铜山.论新情势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J].企业活力, 2011, (10) :41-43.

[2]乔旭.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06) :22-24.

[3]田云峰, 苏磊.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12, (02) :64-67.

[4]张梅申, 王惠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与实例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 2011, (02) :24-28.

加快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篇10

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1. 培育壮大了一批科技创新主体

近几年, 我国不断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 不断提高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 对接企业技术需求, 全力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骨干企业, 促进骨干企业在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功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协作创新能力, 积极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形式, 加强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协作创新, 提高龙头企业的生产配套率。积极开展科技招商, 根据产业链条缺失之处和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研发中心, 带动我国相关科技创新主体的发展壮大。

2. 加强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科技人员是宝贵的智力财富, 也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近年来, 我国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面向关键领域, 依托重大项目, 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实现重大的政策性突破。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 引才与引智结合, 加快推动高层次人才向我国聚集, 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聚集一批高端人才, 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人才队伍, 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 强化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各地加强了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以高新区为龙头, 引导和协调特色产业园区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创新体制, 构建平台, 完善功能, 落实政策, 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力争在新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建设完善特色产业园区基础上, 进一步打造企业集聚、要素完善、协作紧密、创新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鼓励处于同一产业集群的企业组建核心技术联盟, 支持联盟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 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共建各类研发机构, 重点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组织实施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推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加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 拓展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 加强其向产业层面应用研究与开发, 带动相关重点产业跨越发展, 进一步推进全国科技资源共用共享。

4.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是当代世界发展的突出特点, 科技创新已成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关键力量。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 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动力。近些年我国把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 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培育科技创新平台, 研发应用新产品、重大装备和先进工艺, 在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结合产业基础, 选准技术路线, 整合创新资源, 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工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研发、信息、创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加大财政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协调国家各类科技计划, 特别是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5.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环境

科技经费投入是有效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近年来, 我国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 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和经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目前, “以政府资金为引导, 以企业资金为主体, 多种筹资渠道并存”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不断完善扶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 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 鼓励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政策,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引导市场作用, 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 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 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不断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 加强政策性金融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 引导商业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 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支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 建立健全金融资本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产业扶持政策不断深化,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紧紧围绕重点技术领域,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

二、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

1.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比较匮乏

对于科技创新来说, 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人力资本的素质和能力。当前世界各国间围绕科技创新进行的技术竞争, 从根本上来说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与美国相比。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急需提高,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非常匮乏, 在科学技术领域有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学者还比较缺乏, 学术技术造诣不突出。

2. 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严重的官本位制、不合理的用人机制、功利式的评价机制, 这些体制的上弊端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许多企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 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不多, 大量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偏重于对国外装备的直接引进和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 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过度依赖外方, 产品附加值低, 缺乏市场竞争力。

3. 产学研合作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产业技术的重大创新投入高、风险大, 所以要求参与创新的产学研各部门要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而目前我国的学研与产业结合很弱, 学研的科技创新往往忽略企业生产成本、生产周期与生产效率, 导致科技创新产品服务与市场脱节, 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

4. 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不强

我国在关于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及专项规定方面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 对科技创新缺乏应有的重视, 资金、科研力量投入相对不足, 风险投资政策力度不足, 技术产权交易政策有待于完善。条块分割, 部门分割, 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壁垒仍然存在, 很难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

5. 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不浓厚

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是科技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 有利于科技创新人员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心态受人尊重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但是, 由于历史、观念、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社会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妨碍科技创新的不利因素和不良风气, 科技创新人员难以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三、加快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1. 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要实现科技创新, 必须有一批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在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安全战略的科技领域, 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形成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完善培养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 建立符合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 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倡导启发式教育, 注重培养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探索习惯。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加强科技活动场所建设, 增强全民的科技知识面和锻炼实践能力。

2.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坚持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推动大企业整合全国科技创新资源强强联合, 打造一大批国际知名的、拥有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使之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 发现并壮大一批有望成长为科技“小巨人”的潜力企业, 形成与大企业互补发展的发展格局。

3. 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集聚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集聚。建立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的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为协同创新联盟的核心, 从提升重点产业和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出发, 形成协同创新的核心引导模式, 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 突破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体制约束, 形成一批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舰队, 以增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强化市场机制在协同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作用, 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 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构建共性技术平台, 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 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不断完善利益与风险匹配机制, 建立共同投入, 联合开发,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1]。

4. 促进高新区创新驱动

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区的高新区起步有先有后, 自身基础不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 各个高新区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域的高新区分类指导, 站在全国角度整合高新区资源, 既有点的布局, 也要连成线和面, 使各高新区取长补短。高新区要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水平, 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健全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基地。优先承接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 加强对新能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企业的引进,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

5. 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制定政策, 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给予优惠支持。增加政府投资和补贴金额, 加大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中投资。调整税收政策, 为从事高新技术的企业、风险投资、基础研究的各类法人和自然人给予奖励和税收优惠。完善政府采购政策, 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 为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市场需求, 并及时公布自主创新产品的需求计划, 提供方向明确的自主创新引导, 扩大集中采购规模。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 拓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渠道, 提高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于科技创新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 根据自主创新的产品、良好的信誉, 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3]。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上市, 规范创业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基金, 引导社会资金流动。

6. 优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科技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 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支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形成全社会自觉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使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能够公平地获得科技资源。加快重要资源价格的改革, 使价格真正反映其稀缺性, 以此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加强鼓励创新的市场开拓, 为创新开辟市场渠道。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计划, 加快形成尊重科技人员、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在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跨国界转移的必然趋势, 鼓励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龚传洲.科技创新的风险收益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3) :10-13.

[2]李晓华, 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 (9) :21-26.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 篇11

《通知》指出,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正从快速增长阶段向质量提升和平稳发展阶段转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常态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必然选择,对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保障食物安全和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要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国际前沿和行业重大共性关键问题,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推进,统筹各环节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互动创新,在精深加工、副產物综合利用及节能减排等基础理论和重大共性技术装备上实现重大突破。

《通知》强调,要加快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推广,不断提升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产后减损水平。积极引导传统食品和主食加工技术传承创新,深入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强传统食品开发,积极引导传统食品和主食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培育一批创新驱动型品牌企业。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坚持成熟技术筛选、技术配套集成与推广一体化设计、产业化推进,开展成熟技术筛选推广;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努力推进标准化进程和品牌培育,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同步推进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标准创制应用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实施农产品加工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类型多样、核心竞争力强、影响范围广的农产品加工品牌。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 篇12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示范,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为贯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的要求[1],全院突出了“五个强化”,以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竞争能力。

1 主要成效

“十五”以来,全院育成农作物新品种308个(国家审定品种38个,省级审定品种270个),占全省攻关组育成品种的34.5%,育成品种数居攻关组参研单位第1位。研制出先进实用技术90余项,多项技术成为全省的主推技术。自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在省内外每年推广330多万hm 2,其中,水稻等粮食作物在全省的覆盖率达到40%以上,食用菌、高粱以及在全省果树种植面积前二位的柑橘和梨的主推品种中以上由该院选育和引进该院研究的水稻旱育秧技术和抛秧技术、小麦精量露播稻草覆盖、大口鲇高效养殖等综合配套技术累计推广3000万hm 2。

在示范推广中,我院成果创造了多项农作物高产纪录,2008年在川西平原的广汉市西高镇创造了单产853.7kg/667m 2的四川盆地水稻最高产记录[2];2008年我们在川东北宣汉县峰城镇创造了单产1181.6kg/667m 2的四川省和西南地区玉米最高产记录[3],2009年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平均产量800.35kg/667m 2,比历史最高纪录高72kg[4];2009年在江油市大堰乡创造了小麦单产591.9kg/667m 2的西南麦区小麦高产历史新记录[5]。全院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大面积迅速推广,促进了四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几年来,累计增加粮食245亿kg,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60亿元。

“十五”以来,全院先后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87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二等奖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获国家级成果奖励的数量与级别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6]。

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院科技竞争力跃上了新台阶。2005年,该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科技对外开放先进单位”。在农业部对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该院作物所在1077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统一排名中列第15位。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该院拥有16个科学家岗位和13个综合试验站,均居全国省级农科院第二位。在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的8大优势特色产业链中,该院专家主持了3项,参与了5项。在10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中,水稻等7大产业的首席专家均由该院专家担任。

全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受到中央领导和省领导的高度肯定。2004年8月,胡锦涛同志到广安视察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时,专程考察了该院蔬菜、食用菌和花卉等科技示范项目[7]。2007年以来,国家副总理回良玉、省领导蒋巨峰、李崇禧、钟勉等先后视察了该院广汉、新都等科技示范基地。

2 做法与体会

2.1 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确定科技创新任务

全院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坚持“研究从生产中来,成果到生产中去”,不断从农业产业发展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以此来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目标、落实研究任务、组建创新团队。目前,全院90%以上的科技人员、95%以上的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都集中在解决关键性生产技术问题上,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85%以上。

2.2 以粮食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不断开展技术攻关

为确保粮食安全,该院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强力推进粮油作物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近几年,该院育成了水稻超高产品种3个,被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2个,玉米超高产品种8个,小麦超高产品种3个。水稻川香优9838、小麦川麦42、成单30是全省公认的产量最高的品种。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比常规栽培增产15%以上,节水20-40%,增收80元/667m 2以上,2009年列为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核心技术。水稻机直播技术的产量水平达到650kg/667m 2左右,节本160元以上。小麦机播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单产达到500kg/667m 2以上,省工增效30%以上。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生产的稻米产值比普通稻米提高15~20%,实现了企业增收、农民得利。

蔬菜重大病虫害控制与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累计推广应用80多万hm 2,每667m 2减少用药量36~43%、挽回蔬菜损失216kg、增收170多元。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食用菌的科间远缘杂交,选育出了金凤系列等食用菌新品种,彻底改变了四川菌种主要靠引进的局面,开发的食用菌菌种占全省一、二级菌种市场的80%以上。该院选育出的“二十一世纪脐橙”、“塔罗科血橙”、“中岩早”碰柑等新品种和“增糖降酸”、“留树保鲜”等新技术,为全省柑桔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院专家创造性地提出了叶型大、中、小不同茶树原料适宜加工的外形名茶工艺技术,使叙府龙芽、蒙顶甘露等名优茶明显提升了茶叶品质和品牌价值。

2.3 按照创新转化无缝对接理念,加大示范推广应用

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成果转化。该院始终坚持认为,科技创新是成果转化的基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归宿,以此实现创新和转化的无缝对接,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的问题[8]。该院要求科技人员必须始终围绕农民、围绕企业、围绕餐桌,熟悉生产、关注市场、把实验室搬到农村,把论文写在田间,把成果留给农民。

在成果应用上,以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科技示范为切入点,做出好样板田,召开现场会,扩大推广面。该院在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北山区和攀西南亚热带地区分别建立了4个综合性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该院蹲点30多年的广汉市已成为成都平原农业科技水平最高、实现粮食高产高效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该院在宣汉县新建的成果中试示范基地连续创造出我国南方玉米小面积和大面积高产纪录。

2.4 创新转化推广模式,扩大成果覆盖面

该院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总结完善了“科技特派员”、“专家+协会+农户”、“专家大院”等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在广汉建立的小麦专家大院,探索完善了将专家利益与大院生存直接相连的新机制,一方面保障专家潜心在大院开展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促使专家研制的成果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农民手中。广汉基地上的农民冷世模利用该的品种和技术,种植粮食40多hm 2,并实现种粮增收,被评为2008年农业部表彰的全国20个种粮标兵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受此表彰的种粮标兵。

2.5 针对自然灾害频发,搞好应急科技服务

2007年8月,四川川南地区大面积水稻被洪水淹没,该院及时组织推广储备技术———“洪水再生稻技术”,单产平均达到340kg/667m 2,最高亩产达到2挽回损失研究提出了玉米抗旱节水技术、垄播沟覆保墒培肥技术、水稻地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果园地布覆盖保水增效技术等在丘陵旱区累计推广83.3万hm 2,新增产值15.2亿元,年节水10亿m 3。

针对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该院加大力度推广“柑橘留树保鲜技术”,挽回冻害损失90%以上。“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该院遥感专家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了综合测算,制作了唐家山堰塞湖震后正射第一份影像地形图,为救灾指挥部及时提供了决策支持。该院50余位专家还在灾后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导农民抢收移栽和改种,最大限度减少了损失[9]。

3 下一步科技工作重点

3.1 强化创新转化一条线

紧紧围绕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发展优势特色作物、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深入贯彻“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的科技工作思路。通过着力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挖掘放大价值链,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市场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3.2 强化农作物育种攻关

在强化粮油作物育种攻关的基础上,加大优势特色经济作物育种攻关的力度。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农作物种质资源,加大有利基因的发掘,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技术紧密结合的技术路线,结合抗性鉴定与品质检测技术,聚合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基因,培育比现有当家品种增产10%以上,品质达到国颁优质以上标准、抗病抗逆性强、适合机械化管理和间套复种的突破性品种,以及符合特殊加工要求的优质专用新品种。

通过育种攻关,大幅度提高品种生产潜力,近期力争实现每667m 2产水稻900kg、小麦600kg、玉米1200kg、甘薯2000kg、马铃薯2500kg;油菜260kg;蔬菜3000kg、杂交酿酒高粱450kg、中药材280kg、烟草200kg。

3.3 强化关键技术创新

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配套,大力开展轻简、高效、节本和适度规模的配套种植技术及模式研究,并向产后精深加工技术延伸。

针对不同类型生态区,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在平原地区,要研究高产、高效、节本和规模化生产技术;在丘陵干旱地区,要研究耐瘠、抗旱、节本高效技术;在盆周山区,要研究抗逆、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

3.4 强化成果转化示范

进一步总结完善科技特派员专家协会+农户”、“专家大院”等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大胆尝试将专家利益、农民增收与各种利益体直接相连的新机制。

按照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要求,强化产学研和农科教结合,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在全省主要生态区建设和完善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的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并使之形成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示范网络,展示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近期,将重点集成推广30个突破性新品种、50项先进实用技术和10套种植新模式。主要包括:香优9838、川香优178、川麦42、成单30、川翠一号、川腾4号、国窖红1号、岷薯4号等新品种;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小麦精量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玉米膜侧抗旱高产栽培技术、蔬菜重大病虫害控制与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柑橘留树保鲜和增糖降酸技术、酿酒专用高粱增质和酿造新技术、专用马铃薯优质丰产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新技术,四川盆地稻田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四川盆地麦(油)茬杂交中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模式、旱地节水抗旱高效新种植模式、丘陵山区玉米持续丰产栽培技术模式等新模式。

3.5 强化抗灾减灾

四川自然灾害频繁,每年农业因灾损失巨大。该院将投入重要力量研究减灾技术,增强技术储备,随时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

目前,干旱发生频率高且日趋严重,该院将重点围绕“精简化、标准化、安全化”主题,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季节性干旱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为目标,从“SPAC”水分转化过程、节水型种植结构与耕作栽培技术、植物自身节水抗旱潜力及非常规水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构建精简高效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由该院牵头的彭州和都江堰灾后恢复重建科技示范项目成为灾区生活、生产、生态恢复重建样板,受到科技部党组书记李学勇、省长蒋巨峰等部、省领导肯定,并在彭州召开了全省现场会。2010年,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最关键的一年。该院将按照“三年目标两年完成”的要求,紧紧围绕“三生(生活、生产、生态)两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推进恢复重建任务,加速先进成套技术向其他灾区甚至非灾区的扩散[10]。今年,首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国际博览会”将在项目核心区召开,将借此机会,加大宣传,扩大影响,提高显示度。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1/31/content_12907829.htm,2010-01-31

[2]郑家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汉核心区创造四川盆地水稻高产新纪录[EB/OL].http://www.chinawestagr.com/zwyjs/showcontent.asp-id=7412,2008-09-04

[3]刘永红,等.依靠科技大力提升我省玉米生产能力—宣汉县峰城镇玉米创造1182kg超高产纪录的技术途径分析[EB/OL].http://www.chinawestagr.com/homePage/showcontent.asp-id=7413,2008-09-04

[4]刘永红,杨勤,贺朝凯,等.山区万亩玉米创我国南方高产纪录[J].农业科技动态,2009(15):34-36

[5]汤永禄.江油市小麦亩产创590kg历史新高的经验与启示[EB/OL].http://www.chinawestagr.com/homepage/showcontent.asp-id=8765,2009-06-04

[6]张鸿,郑林用.省级农科院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的战略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2):180-181,188

[7]张鸿,郑林用.自主创新出成果科技服务出效益[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6):33-35

[8]王发明.基于市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障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171-173

[9]四川省农科院科技管理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在行动[J].四川农业科技,2008(6):7

上一篇:数学试卷讲评课下一篇: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