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精选9篇)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篇1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按:最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煤矿安监局安全监察司会同山东煤矿安监局组成调研组,对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的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发现,枣矿集团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全新的安全理念,以及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所产生的独特的管理方式,全面系统,效果突出,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性,体现了安全发展的要求。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在枣矿集团召开现场会,提出在全省开展“工交系统学枣矿、国有大矿学枣矿”的安全生产“双学”活动。
主题词:安全文化 准军事化管理 安全发展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有12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原全国94户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之一。同大多数煤炭企业一样,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时期没有走出安全状况差、职工士气低落、经济效益低下、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境。1999年,百万吨死亡率高达1.50,企业内外债近30亿元,负债率达81%;过去曾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
2000年集团公司班子调整后,他们针对煤炭企业的高危特性,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并延伸覆盖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地面和井下的各个环节,集中体现出安全文化建设对煤矿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安全形势好转,企业发展迅猛。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0.75、2001的0.57、2002年的0.28,降为2003年的0.18,2004年实现零死亡;2005年产煤2001.6万吨,百万吨死亡率0.1,职工人均收入达到2.7万元,实现利税14.7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4.1倍和5.6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枣矿集团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全新的安全理念,以及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所产生的独特的管理方式,效果非常突出,是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典型代表。山东省政府已先后两次在枣矿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开展“全省工交系统学枣矿、国有大矿学枣矿”的“双学”活动。
一、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锤炼执行力
枣矿集团通过综合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得出规章制度落实的“折扣定律”。即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从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到现场每名矿工,层层下去,也往往是层层“折扣”,根源在于“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贯彻执行不力”。也就是讲到、部署到,而没有做到位。为此,他们从军队“绝对服从”原则中受到启发,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岗位安全责任制、工作部署要求必须像军人服从“命令”一样,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细则》,提出了“把矿山打造成兵营,把职工塑造成军人”的目标,集团公司最高领导层率先垂范,在矿区上下全面展开,培养“没有任何借口”、“绝对服从”和定时复命、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6万多名职工统一着装,从开会人离椅正、日常举止文明、工作区两人成行三人成纵队等点滴“小事”做起,训练习惯养成,以至到乘罐下井、现场每个岗位生产工序都按部就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充分体现严谨的执行力。
执行力的锤炼,进一步引伸到人的安全行为的可控性,就是集团公司实行的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按照目标、执行、监督、反馈,再到执行的流程,制定了人人、事事、处处、时时有标准,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性运行机制,把隐患按等级分为四种类型,实行A、B、C、D卡制管理,上、下道工序互为负责,并引入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模式,保证隐患得到及时解决。如为有效遏制“三违”,他们仅在帮教这一环节上就要使其过“六道关”,即单位帮促教育关、个人反思亮相关、组织教育引道关,“三违医院”诊治关(“大夫”由安全管理人员承担)、家教亲情感化关、陪护伤员警醒关,时间总计31天。一般轻微的“三违”也要过三关,时间为9天。在规定的时限内,每一项都有具体的内容。实
行准军事化管理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三违”现象大幅减少。枣矿集团通过现场数据对比分析,“三违”率自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后下降了60%,人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二、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强化保障力
枣庄矿区开采历史悠久、埋藏深,平均井深达460米,有的深达1000米以上,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威胁严重,是山东省重点监控的六个区域之一。2000年以前,突水淹井、冲击地压引发的矿震、煤尘爆炸都发生过。“灾害是矛,科技是盾”“科技是安全生产的铠甲”的理念使枣庄集团更加注重安全投入和科技装备水平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作用。自2000年以来,坚持走技术自主创新之路,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实行课题项目承包制,鼓励各单位和广大员工大胆创新。5年累计投入安全生产资金十多亿元,用于改善装备和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矿区采、掘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90.7%和100%。其中,有6对矿井双双达到100%。先后有3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废弃矿井高强渗流水害综合治理技术与矿井安全生产”等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安全监视、监测、监控为主体的数字化系统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矿井达标率为100%,矿区内实现矿矿联网。
围绕薄煤层综采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综掘配套设备研发、顶板支护改革、矿井水患治理、井下防灭火、水体下安全采煤等方面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广泛应用安全生产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如,与国内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将柴里矿防灭火列为通风安全重大攻关课题,综合运用探测、注浆、注水技术对火源点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了8年连续不发火、不封面。他们组织力量进行科研攻关,自主研制了ZY2400型支架,成功应用薄煤层生产,不仅强化了顶板维护,改善了安全环境,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最高月产达到10.4万吨,是使用前的4倍。目前枣庄矿区12对矿井,有5对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6对被评为“全省科技兴矿先进单位”这些矿井中,有 4 对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上。
三、狠抓“三基”管理,筑牢安全根基
枣矿集团以“安全是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的理念,深化对“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的认识,不断强化措施。一是面向区队班组,抓基层。制订了实施《区队长安全管理条例》和《班组长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区队班组长竞赛管理办法》。推行班组安全自治,制定了具体的班组安全自治实施细则,明确班组安全自治的内容和考核办法,实行班组长动态管理和安全积分考核。开展了安全优质区队和安全优胜班组长竞赛活动。建立班组长安全诚信档案,实行班组长安全责任津贴,即本班组本月实现安全生产,为班组长发放180元津贴,以增强班组长岗位的吸引力,真正使安全压力传递到班组。自行开发了人体生物节律安全管理软件,每月初将软件自动排查出的ABC三类薄弱人物名单下发到采掘各单位,各基层单位严格按照人体生物节律预警预控表反映的信息,对不适应下井作业的,分类采取强制休班、专人监控、重点提醒等帮控措施。
二是大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夯实基础。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规定要求,实施“精品工程流程再造”。在工程质量上把住“毫米关”,创建精品示范区队、精品示范班组、精品示范工程,强力推进安全质量由“静态精品”向“流程精品”转变。从2003年以来,集团公司选择不同矿井、不同专业的典型,先后召开30次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现场会,推广安全质量管理创新成果。强化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四级验收,每月分专业至少打造2-3个精品工程,每季度至少建设10个精品亮点工程线。近年来共选树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区队 30个、示范班组 120个、分布煤矿采煤、掘进、机电、运输、提升、通风专业的 200个示范工程,建成了4个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有9 对矿井达一级,逐步实现了由点线创建到全面达标的深刻转变,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断得以拓展和延伸。三是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强练基本功。集团公司要求决策层提高决策能力、管理层提高管理素质、操作层提高操作技能。推行安全岗位、安全环境“描述”。所谓“描述”,即是凡涉及
到煤矿专业分区队长、书记、技术员、班组长、岗位工都要按照规定的要求,把所在工作环境、安全操作程序背上来,达到熟知会用。为确保各岗位工达到应知应会,他们实行每日一题、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三个一”的安全内培机制,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技能。为补充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矿大、山东科大联合办学,2003年招收50名机电专业、50名采矿工程专业、50名通防专业,并将中青年干部送到高等院校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分期分批组织矿处级以上管理干部赴国外接受高层培训,已组织二批34人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接受MBA培训。坚持每年开展技术大比武,选树技术标兵。2005年举办了16个专业、86个工种、37526余人次的技术大比武,选树了600多名技术标兵。坚持实施项目负责制、工程技术人员“传帮带”和分工挂点制度,送技术、送服务到生产一线。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在枣庄矿区评出10名科技拔尖人才;推行“首席技师”评选制度,给予政治、经济上的关怀。即每月享受200元首席技师津贴,优先安排参加省级业务理论培训、考察、咨询活动;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查体;优先推荐参加高级技师推荐评选。
四、坚持老矿抓改造、新矿新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枣庄矿区生产规模在2000年以前一直保持在800万吨左右,近年来通过新井建设投产达到2000万吨。因此,新井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他们按照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要求,坚持老矿抓改造,逐步实现;而新井建设则从一起步就学习国外煤矿的管理经验,从人、机、环境上配套实施。他们认为“不改变煤矿用人多的状况,安全生产就不能得到可靠保证”。为此,改变过去先建井、再移交的传统做法,推行业主负责制,建设单位即是将来的矿井接产单位,从建井到生产,一套班子负责到底,增强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和压力。在办矿思路上,走专业化道路,矿井只是工业生产区,不建生活区,彻底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在用工、分配、干部人事管理上都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如,新安矿除原筹建处36名人员为在册人员外,其余员工全部采用劳务输入的形式,签订用工合同,矿级班子成员只有5人(传统10人左右);机关管理人员按照一岗多责、一职多能的要求配置,全部竞争上岗,机关只设三部一室,定编51人。全矿用工总人数一直保持在1790人以内,比传统的矿井生产减少用人50%以上。在施工监理上,引进监理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委托监理公司对施工全过程包括工期、质量、投资、安全等进行了监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与此同时,新源、滨湖等新井分别创出18个月的全国同类矿井建设最短周期。
新井从建设开始就用人少,老矿井则通过进行系统改造,优化生产环节大幅压富余人员。除向新井转移外,通过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安置生产矿井的压减人员,5年来,压减近9000人。目前矿区基本形成以煤炭为基础、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多产业并举的发展经营格局。如,建设的总装机30万千瓦6座热电厂和年产110万吨煤焦化、10万吨甲醇、800万条子午轮胎等骨干项目。矿区非煤产业年产值达到52亿元,约占矿区总产值的36.4 %。现代化生产装备的运用,则大大丰富了矿井“本质安全矿井”的内涵。他们建成了全国首座户外无人值守35kV变电站和户外锅炉供热中心。井下采掘工程装备现代化的机电和生产设施,比传统的生产方式减少用人60%。新建的滨湖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井上下各生产系统的遥测、遥控、遥试和遥调四大功能。近年来,在先后新建和技术改造7对矿井中,大力实施大型主要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集团公司年增加生产能力200多万吨,增加销售收入9亿元,节省用人4000多人。
五、创新股份制管理模式,安全责任人人担。为改变安全责任“头重脚轻”的问题,他们强化“全员安全责任传递机制”。即进行股份制改造,职工持股率达100%,明确安全责任在股份分红中含量,而不仅仅以入股资金多少分红,以此把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串在一起。创建安全质量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把安全质量作为产品来经营。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由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以“枣矿集团”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10%和枣矿集团公司工会持股会共同出资,依法成立国有控股的安全质量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按《公司法》和《公
司章程》规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产权清晰、职责明确、以岗定股、按股收益、风险共担的前提下规范运作。该公司把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作为主要激励对象,通过员工个人购股、企业以无形资产配股的形式,把安全质量股份量化到各管理层、操作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种,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责任保障网络,工人违章发生事故,相应的从股份分红中扣除,形成员工利益与安全质量的共同体,让所有员工共同关注安全质量,营造全员关注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控制“三不伤害”,减少非人身事故,降低费用支出,从而实现安全质量股份的保值增值和无形资产从无形向有形价值的置换,最终达到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生命安全得到重视和保障的目标。
推行安全市场化运作。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场网络,对照4级隐患标准,按每条问题按100-3000元不等,建立隐患价格目录,形成定量市场运作模式。建立规范的结算、考核、仲裁的市场运行规则,形成了每一个生产者都是经营者、每一个生产要素都有价格、每一个市场行为都能有效控制、每一项工作都讲究投入产出的价值观。推行隐患“档案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建立隐患价格体系,以无缝隙调度考核,实现安全隐患处理的闭合落实。根据隐患整改流程和整改责任,分类建档,实现隐患落实档案化、查寻自动化。
对领导干部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实行事故责任、非人身事故责任、工程质量责任、服务质量责任、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规定,发生死亡事故,死亡1人,矿分管领导记大过,矿主管领导记过;死亡2人,矿分管领导撤职,矿主管领导记大过;内累计死亡3人或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对矿主要领导给予撤免,终身不准再任 矿长。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篇2
2014年1月17日, 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在讲话中强调,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强化红线意识, 勇于改革创新, 落实安全责任, 重抓预防治本, 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形势依然严峻
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面组织开展了彻底的安全大检查, 排查治理隐患681.5万项, 整改率97.9%;强力实施煤矿安全“双七条”, 全年关闭小煤矿700余处, 瓦斯事故下降20.8%;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重点县指导监控, 全国关闭了9 000余座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关闭转产和搬迁危化品企业855家、关闭退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08家、治理了790个无主尾矿库;持续开展“打非治违”, 全国共查处典型非法违法行为112.5万起, 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222.8万起, 查处结案重特大事故44起;安全科技、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救援、教育培训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2%和3.5%、较大事故下降17.8%和17.2%、重特大事故下降16.9%和5.9%。
杨栋梁在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时指出, 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形势依然严峻, 突出表现在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 有15个省份发生了1〜2起重大事故、8个省份发生了3起及以上重大事故、吉林和山东各发生2起特别重大事故, 暴露出一些地区和单位“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没有牢固树立, 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监管工作存在差距。
抓好“七个强化”
对2014年的安全生产工作, 杨栋梁提出要抓好“七个强化”。
一是强化“红线”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在经济发展和城乡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要严把安全关, 多措并举, 加快推动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二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突出企业的主体责任, 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 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权重, 落实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 建立强有力的考核评价和约束机制。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
三是强化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明确安监部门综合监管职责, 规范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 充实和加强基层安全生产执法力量, 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 探索和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四是强化依法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 铁腕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 公开处理和审判典型事故, 加强警示教育。
五是强化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本攻坚, 深入开展“保护矿工生命, 矿长守规尽责”主题实践年活动, 监管监察人员与万名矿长面对面谈心对话, 做好煤矿安全帮促工作。突出50个煤矿、50个金属与非金属矿山、60个危险化学品、22个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重点县, 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
六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四不两直”检查方式以及安全科技、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等长效机制建设,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七是强化安全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增强坚守“红线”、敢于担当、善抓落实、改革创新和廉洁自律“五个能力”, 切实肩负起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神圣使命。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篇3
企业的发展需要安全的保障,无论是秩序安全还是人身安全,都需要企业当中的安全部门来进行负责和实施;企业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安全来作为基础,因此企业自身应该创造出属于企业专有的安全文化,才能使员工收到感染,真正的形成完善的安全意识;对于企业而言,安全保卫部门是唯一能够真正有效合理的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同时也是企业安全保障的唯一有效手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和运作本身都离不开生产,而生产的过程中,往往就会遇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生产运作问题,这同时也是企业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是企业安全的硬性指标;企业的安全文化能够有效的领导员工的行为、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很多的企业都发生过因为人为疏忽导致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想要真正的避免这些悲剧一次次重演,就需要我们的安全保卫部门对企业安全文化多加以宣传和引导,从根本上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意识,彻底杜绝人员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同时及时的处理有可能会发生的一切潜在隐患,使企业的员工从根本上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意识,自觉主动的产生自觉行为,从思想观念上有意识的避免悲剧的发生;企业安全保卫部门对员工整体的教育和安全行为的养成,是我们各大企业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落实的关键所在。
企业安全部门推进安全文化的有效方案
安全习惯养成方案:企业安全保卫部门通过对员工的专门培训和指导,使员工们初步的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文化认知,随后通过日常的安全标准和安全价值教育,对员工们的安全文化进行持续的巩固,并且在巩固认识的基础之上逐渐的让员工养成遵守安全规范和行为的习惯,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引导,让员工真正的意识到安全隐患所造成的事故,对家庭、对企业所带来的巨大伤害;要通过安全部门的宣传,让每一位员工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适当的进行应急演习,树立标语和警示牌,使员工在一种浓厚的安全氛围之下逐渐的将安全习惯带入到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
设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安全文化的建设仅仅只靠安全习惯的养成来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各大企业还需要十分完善的安全制度来进行规范和约束;只有严格且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利益不受到损失;企业的安全部门要适当的进行安全责任检查,严抓、狠抓各个级别的责任落实情况,保证企业的安全情况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相关责任人员的手中,使企业处于安全高效率的环境制度之下平稳的发展和运行;与此同时,作为企业当中的一线员工,往往很多企业的安全隐患都是由这些一线人员发现的,一线的工作人员既是及时排除险情和安全隐患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安全隐患触发的导火索,因此企业应该充分的调动这些工作人员,实行严防死守的安全制度,真正的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完整的的安全保障。
完善企业软件和硬件的安全强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不但需要制度的约束和企业员工们的努力配合,同时也需要完善的安全设施来维持和巩固;要保证在完善企业各项硬件安全设备的同时,强化企业在软件层面的安全保障。一个企业的安全基础主要是由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安全制度规范以及企业的相关设备的完善这三个大的基本要素来进行决定的;企业的安全和运行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样也离不开设备的安全可靠,所以我们的企业应该在完善内部设施硬件安全的基础上,对一线员工整体的管理和思想进行严格且细致的培养训练,真正的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企业的硬件设施和员工安全意识思想教育的软件强化之上,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真正的得以完善和强化。
建立高素质的安全保卫队伍:企业在建设安全文化建设,保证企业内部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还应该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的安全保卫队伍,对于企业而言,风险和安全隐患并不仅仅是来自于生产过程当中,同时还来自于内部人员或外部人员当中;因此,企业的安全保卫部门也就十分有必要建设这样的一支队伍来应对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的危险同时,对于安全保卫人员,企业还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其素质和能力,使其执法水平和教育知识水平不断的进行提升,从而胜任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部安全保障工作,并有效的施行企业安全文化的高效传播和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篇4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安全文化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以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作风、管理准则、企业精神、职业观念和安全目标等的总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已成为当前煤炭企业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有效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呢?应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
一、坚持齐抓共管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既涉及职工观念、道德、态度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同时也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培训等各项工作。只有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各级组织齐抓共管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抓实抓好。一要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上的保障;研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培养安全文化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注重安全文化规范;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责任,建立起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二要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共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三要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安全文化建设不能“上头热,下头凉”,也不能“风吹树梢动,雨大地皮湿”,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为此,必须针对企业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文化创建方案,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二、强化教育和培训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促进职工树立正确安全观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一要采取灌输式的法规教育。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安全文化的精华。必须要通过加强安全法规教育,着力培养职工的执行意识,实现由“外界施压、被动接受”向“自我加压、自我管理”的转变。二要采取分层次的岗位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要区分对象,各有侧重。对新职工要进行岗前安全技能培训;对一般工种侧重于岗位技能培训;对安全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侧重于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安全不放心人员及时开展安全预防性帮教。三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班前育班前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容切合实际,形式灵活多样,切忌简单化、程序化。通过班前教育,把安全生产的人本观念与亲情文化渗透到职工思想之中。
三、优化环境和浓厚氛围,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加大安全文化物态建设,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舆论工具,积极建设安全文化园地、安全文化长廊、安全文化社区,广泛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会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安全签名等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加强区队建设,积极改善井下安全文化环境,对井下主要巷道、重点部分进行美化、亮化、规范化,为职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要通过安全文化的物态化,依靠环境引导人,使广大员工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四、强化制度的约束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要使安全文化建设起到规范职工行为的效果,就必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一要
完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严谨科学、操作性强,才能对职工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因此,要充分调查研究,细化具体操作环节,不断完善制度,提高其落实的效果。二要强化行为约束。要提高职工的自控能力,使职工摒弃“三违”陋习,养成良好的生产作业习惯。要充分发挥班组长、安检员、老工人的作用,使之成为安全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三要奖罚注重实效。惩罚是为了制约,奖励是出于激发。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必然淡化奖励的驱动力。因此,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控,应当做到奖罚分明,促进各类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像协庄矿为进一步解决安全监督检查中罚款没有针对性、随意性大和“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创新实施了“NM(市场化)安全管理”,把安监员和现场职工的关系转化成买卖关系,安监人员在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把它作为一种劳动成果——“商品”,出售给现场责任人,责任人将这一“商品”购买后进行整改,变成自己的“产品”,安监人员再进行复查,合格后才成为“成品”,实现了用最少罚款解决尽可能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取得很好效果,该矿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六周年,创出了全国同类矿井安全生产最好水平。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篇5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两型三化”矿井建设是当前煤矿企业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就必须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抓好科技兴安,强化执行力建设,大力推行精细化、零缺陷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但无论怎样复杂,只要把握住“人”这一核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坚持以人为本上,突出“本质安全、珍爱生命”理念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我们矿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在改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立了井上、下安全文化长廊、区队安全文化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画廊、橱窗等宣传阵地,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和“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事事抓落实、确保不出事”的理念。开展了工亡家属话安全、童心牵手保安全、文艺演出送安全、二道防线促安全等专场安全教育活动57次。根据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重点,确立安全教育主题,每周编发事故案例,每月组织安全教育大课,分管领导进行主讲,去年共举行安全大课12场次,编发事故案例61期,3000多人次受到安全教育。8个党群部门分别和17个基层单位结对联系,日提问、周学习、月考核、季抽考,考核结果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安全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严格的考核,有力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思想境界,使职工自觉地把安全当作自己的事,逐步向“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转变。同时,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人人是隐患”的观念,因材施教,按需培训,教考分离,形成以职校为主渠道、以区队为基础的培训管理体系,确保安全培训覆盖率达到100。针对职工队伍新老更替和工种转换、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先后建成了集教学、实验、科研为一体的综采培训基地和机电培训基地,以本矿劳模和技术能手命名的“陆振祥、狄远德、郝大宝”等劳模创新,为安全技能培训搭建了新的平台。以采煤一区为综采培训基地,选派其他采煤工区整班组建制编入正常生产作业,从采煤一区选派技术骨干到其他工区带班指导操作,积极推行CBA职工技能考核办法,提高了人员的操作水平。以机电科为机电培训基地,实行机电维护员全员轮训制度,将全矿机电维护员分期分批派送到机电科指定导师跟班辅导,每期6个月,规定期限内达不到技术要求的,严格对师徒进行考核奖惩。建成两大基地以来,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采煤一区作为集团公司的重点采煤区队和矿扛腰工区,从2003年开始,先后3次抽调人员近300人,分别前往孟巴项目部、山东里能集团新河矿、山东湖西矿外出创业,使一个综采区队变成了四个区队。在人员进出频繁、工作面生产条件差、设备严重老化等困难情况下,在矿本部生产的区队始终保持稳产增产水平,工作面单产连续14年突破百万吨,名列省内同行业前茅,建矿以来连续18年实现了安全生产。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篇6
摘要:介绍了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要素,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关系,以及“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
关健词:企业管理;安全文化;约束要素;运行机制 1前言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永恒主题。安全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并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尽管如此,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本文试图从打造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入手,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达到安全文化建设同安全管理的有机结合。
2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分支。它更偏重于生产领域的经营活动和劳动过程的安全文化。它是对安全价值观的肯定,是对安全 职业道德等。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物资层和制度层的基础。
(2)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它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
产经营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安全行动准则。
(3)物资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审美意识。
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资层是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的。精神层是物资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资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资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资载体。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现代化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在其建立和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和依靠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威力。安全文化成了刷新煤矿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成了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我们都会认识和体会到,安全生产的实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从事故的成因看,当劳动工具、设备存在安全缺陷和工作环境存在不安全隐患,而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没有遵守操作规程,就容易发生事故。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事故。当设备存在的安全缺陷和作业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加以解决和消除,实现设备和环境本质安
全,就不会因人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当安全技术措施解决不了威胁安全的问题时,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规范职工行为,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入手防止事故的发生。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安全管理就是弥补了安全技术措施在预防事故方面的不足。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职工参与安全
管理的主动性,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由此可见,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出发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经和保证。
3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关系是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企业安全管理是指物质方面的东西,企业安全文化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在现代安全管理中,主张把管理的着眼点转移到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上来,即我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这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宗旨是相一致的。但管理毕竟需要通过制度和手段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它同企业文化的建设又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应正确认识和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他们的共同点,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安全生产。
(1)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约束要素,使之成为职工自觉遵守的准则。一个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都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并通过行政手段和加强教育,使之成为广大职工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
准则实际上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和意识,增强其素质,使之共同达到安全生产中规范自己行为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并把它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约束要素。在当前众多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应特别注意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健全新的规章制度,并及时修改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2)在企业安全管理的着重点上达到安全文化建设同安全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在培养人和规范人的要求上是有区别的:企业安全文化在培养人和规范人的行为上采用普遍教育的方式;而安全管理在规范人的行为上则是通过上级对下级的层层约束,下级对上级的层层负责来实现的,这是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我们在推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找出他们之间的共性,使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达到规范人的行为的目的。比如,企业每年都要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制定出安全奋斗目标,确定安全工作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并围绕目标和重点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那么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要以企业的安全目标和重点作为自己建设和发展的依据,把安全文化的建设融入到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去,并注意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建设培养人、塑造人的优势。在二者的共融中,一方面充实和完善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又反作
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
(3)要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个深层次的管理文化。市场经济的特点给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新的影响和变化,给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安全工作不仅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必要条件。具有“大安全”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安全工作应超越就安全讲安全的浅层管理模式,摒弃安全就是事故与非事故的狭隘认识,应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并将其做好。其次,要认识到安全文化是创造本质化安全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实现安全生产不仅仅要靠科技、靠装备、靠管理,更要靠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人,靠人的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意识。制度再健全、装备再精良、技术再先进,没有人的积极响应,也产生不了最理想的安全效果。安全文化视野中的人,不再是传统安全管理中的劳动力,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有生活信念、有个人价值取向的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丰富创造性和无限潜能的人力资源。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基。
(4)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构筑安全文化运行机制。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安全管理新思想、新方式,它侧重于人的安全观念、意识和态度。因此,要牢牢抓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这条主线,要牢牢把握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多层次的动态需要,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作为“安全 与企业实现生产经济效益价值统一起来;把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与“人权”统一起来。使每个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得到尊重、承认和发挥,从内心激发产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和重视安全、献身企业的敬业精神,以此培育和启发人的自发的安全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筑起牢固的群众安全生产基础。企业的安全管理千头万绪,其核心是人的管理。人是生产经营中的主体。资金、物资、设备要人去使用,生产过程要人去完成,安全生产要人来保证。在一个组织的一切观念中,人的观念是最重要的,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管理模式,也就会造就什么类型的安全文化。为此,作为一个煤矿企业,就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打造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以此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4结论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篇7
一、星级班组的内容及实施
1. 星级班组的内容
(1) 安全环保之星
(1) 制度建设
班组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三大规程;标准作业指导书;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互保、联保制度;特种设备、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
危险源检查记录、交接班记录、班组考核记录、班组隐患台帐等。
每项作业前, 根据临时性工作、人员变化需要, 明确互保、联保对子;员工清楚互保、联保安全职责, 且职责履行到位;因临时工作需要, 车间内部人员调整, 班组内要履行书面形式交底、互保手续。
(2) 班组安全机构建设
以书面形式明确班组安全机构成员:班组长、班组安全员、班组培训员。
班组安全机构成员、岗位员工要了解各自安全职责, 各项职责履行原始记录数据、事件真实准确, 保存完整。
班组安全机构成员每班了解员工家庭、岗前休息、身体健康及精神压力等方面情况并建立工作记录;记录要与被了解对象说明的一致;对了解到的异常情况要逐级反馈并建立反馈记录。
(3) 现场检查
班组成员每班对所属岗位安全环保设施、生产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查, 发现隐患逐级反馈、建立隐患台帐、实行闭环管理。
查有无违反劳动纪律、违规违章作业、安全环保设施损坏、应急设施失效等。
(4) 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公司、分厂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5) 事故控制
班组有无人身伤害工伤事故、环保事故。
(2) 现场管理之星
(1) 危险有害因素标识及安全标志管理
安全标识的日常保养、清洗和维护。
标识牌应设在对应的醒目位置且牢固可靠。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 坑、沟、池、井、陡坡等区域应设置安全盖板或护栏。
岗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2) 作业现场环境美化、净化
三室现场管理有平面示意图, 平面示意图布局清晰、详细, 与现场实际相符。
所在场所达到“五净” (门窗、桌椅、文件橱、地面和墙壁洁净) 、“五齐” (桌椅、更衣橱、资料、工具橱柜、桌面用品和橱桌内物品摆放整齐) ;窗帘、操作台、窗台、通廊、楼道、走梯、栏杆、洗手间、洗手盆保持清洁。
岗位不得摆放与工作无关物品。
个人衣物、鞋必须放入橱柜内;橱柜顶不可摆放任何物品;严禁在主控室、配电室内使用、存放食物;在岗位用餐后及时清理桌面、地面, 剩余饭菜要彻底处理干净;室内不得洗衣晾晒, 更换工装应定点存放。
岗位环保设施有效运行;积极采取隔离、喷洒水等防尘、抑尘措施, 岗位粉尘得到有效控制;岗位清洁无卫生死角、无建筑垃圾。
岗位周边绿化带、排水沟、建筑物顶部等各处无积料、砖块、白色垃圾等污染物。
班组责任区排水沟保持通畅, 淤积深度不得大于排水沟深度的1/3。
室内各种用电线路要走向简洁、整齐、安全, 并用护钉固定, 不可乱搭接临时线路;照明满足要求。
消防设施保持完好、清洁, 灭火器材在有效期内;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 不得占用、阻挡安全通道。
(3) 备品备件存放
备品备件应按种类、形状、物件大小等因素优化分类存放管理;划定备品备件存放区, 设置存放区防护栏杆, 设标识牌, 标识牌上要注明管理责任班组、管理责任人, 做到定置、定位管理;现场备品备件表面应保持清洁。
备品备件要帐、卡、物相符, 按照易于存取的原则, 排列规范、整齐;贵重物品、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应上锁明确专人保管。
构建筑物平台上不应乱堆乱放杂物和备品备件, 平台上存放物品, 应根据建筑物承重要求合理存放。
(3) 学习之星
(1) 理论、技能考评
班组员工安全环保理论知识考评。
班组员工安全环保技能考评。
(2) 班组安全活动
班组安全活动要每周召开且涵盖班组全员;达到安全活动作为总结经验和提醒警惕的目的。
班组安全活动是否相互连贯、系统, 是否对前期明确的改进措施、方向进行落实;准备是否充足、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员工是否积极参与。
班组每日安全检查要点是否有针对性、是否与年度安全环保管理目标相对应。
(3) 班组培训
班组安全活动及培训内容是否实用, 是否能够结合班组实际、是否针对当前的安全形势和本班组的具体情况、是否结合班组安全管控重点,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讨论、明确改进措施。
班组员工对颁发的规程、制度是否了解、掌握, 具体工作开展落实是否到位。
员工学习记录、班组级安全考试是否依据分厂要求贯彻执行。
(4) 文化之星
(1) 树立有形团队
确立班组团队口号、团队目标、团队标识, 并得到班组员工认可。
利用班会等时机坚持宣读团队口号。
佩戴团队标识, 让团队意识深入人心、化作行动。
(2) 拓宽沟通渠道
通过各种形式聚会, 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让大家聊聊自己的生活, 分享自己的快乐, 拉近班组成员之间的距离, 促进互相理解和支持。
设置班组长信箱, 及时了解、掌握组员对自己管理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并积极改进。班组长可以定期整理相关的意见和解决方法, 通过例会或者板报等方式进行反馈。
班组文化氛围营造
通过班组学习园地、荣誉园地、班组活动、安全生产日期牌、安全誓词等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营造班组文化氛围。
(3) 亲情文化渗透
树立“只有安全工作, 才有家庭幸福”的理念, 在班组设置全家福照片专栏, 每名员工在全家福照片附近附自己的安全格言、安全承诺。
建立《班组亲情文化手册》将员工的生日、家属电话号码等信息登记在册。
凡有员工立功受奖, 班组第一时间通过短信等形式将喜讯送到职工家中, 让亲属为职工感到光荣;遇有职工违章违纪, 及时告知家属, 给家属讲明利害, 剖析原因、制定措施, 使职工放下思想包袱, 总结教训;员工生日时班组送上温馨祝福;雨雪天气时, 班组安全员及时送去温馨提示等, 让班组员工时时感到温暖, 处处感到温馨。
(5) 创新之星
(1) 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创新
对照岗位查找制约安全、环保、生产、装备等水平提升的因素, 制定对标目标或改进目标, 建立台帐, 营造“寻标杆、找差距、抓整改、再上新水平”良好氛围。
按照水平提升制约因素台帐, 制定改进计划, 留存可视化的图片资料, 进行攻关改进, 留存好改进前、后的图片资料、技术数据等。
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每月不低于3条, 且每条都落实、见效;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每年度不低于1项, 且要落实、见效。
(2) 实施
组织机构
成立以厂长为组长, 各车间主任、分管专业科室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该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评比审定和工作指导。成立以分管专业科室领导为组长,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副组长, 炼铁厂安委会成员、员工代表为成员的评比小组, 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考评、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2. 星级分类
“星”用红色五角星表示, 一颗五角星表示一个星级, 五星级为最高级。
依据考评项, 单项考评得分90分及以上获取一个星级荣誉称号。
3. 时间安排
2月16日, 创建活动方案下发, 各区域组织学习、讨论、研究各自的争创实施方案;4月1日开始, 各班组学习评比标准后逐项组织实施;6月1日开始, 班组依据“星级班组评比标准”自评后, 向调度室提出书面申请, 调度室组织对申请班组进行评比打分, 依据评比打分情况向领导小组提报星级班组审批。
4. 要求与考核
(1) 领导小组审批后对达到标准的班组颁发星级班组标志, 依据星级级别每月给予班组创建经费, 标准为:五星-400元/月/班组;四星-200元/月/班组;三星-100元/月/班组;低于三星不予补助。
(2) 对于分厂给予的补助只能用于星级班组创建硬件设施的投入, 要建好经费使用台帐, 做到收入、支出、凭证齐全。
(3) 星级班组牌匾由调度室统一制作、核发;班组荣获牌匾后必须置于班组活动最明显位置;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认可, 不得擅自制作、增加、拆除星级标志。
(4) 动态化管理。评比小组每月至少抽查两个星级班组, 对达标保持情况进行抽查, 提出星级班组升降建议。
(5) 调度室根据检查结果, 及时通报班组降低、提升或取消星级情况, 并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
(6) 2014年1月1日始, 未提出星级班组评比申请的, 每月扣200元/班组。
二、成绩与不足
1. 带动班组综合管理上水平
星级班组创建, 以班组为单位, 岗位为重点, 以实现个人无伤害, 班组无事故为最终目标。从班组安全环保管理、培训管理、创新管理、现场管理、文化创建五个方面引导班组向着遵规、自律、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方向发展。五个星级, 每一星级都有具体明确的考评项目、考评标准, 为基层管理者提供了明确、清晰的工作思路, 列出了具体的工作项目。通过近一年的实践, 实现了班组管理由千头万绪向主线清晰、杂乱无章向有章可循的转变, 班组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2. 为打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组团队奠定了基础
通过创建文化之星, 各班组发动员工集思广益自主设计制作班组团队标识、确立了班组团队口号、团队目标, 通过佩戴团队标识, 宣读团队口号, 提高了团队士气、凝聚力, 让团队意识深入人心、化作行动。班组组织员工生日聚会、庆贺会等形式, 促使班组成员拉近了距离, 加深彼此了解, 为打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奠定基础。
3. 推动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创星过程中, 各班组统一设计制作各自的班组资料封皮及带有班组特色的亲情文化手册, 员工档案、亲情卡、奖励贺卡等;通过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来正确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 营造良好的工作、团队环境。班组不仅注重工作期间的文化引导, 还注重生活中的家庭作用, 以致《员工家属的一封信》、发放生日贺卡、荣誉贺卡等方式, 增强班组亲情文化, 提升员工归属感。通过到困难职工家中慰问、家访, 让员工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员工家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通过宣读班组理念 (口号) , 在班组活动室张贴员工全家福照片、张贴个人安全格言等鼓舞员工士气, 营造团结、拼搏、向上的班组氛围。让每位员工在岗位都能有家的归属感, 心系家人, 注意安全, 高兴上班, 平安回家。员工爱企、爱岗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 “安全理念进一步渗透, 员工安全素质进一步提高, 安全行为进一步规范, 安全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实现本质安全, 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保持安全生产良好态势提供强有力支撑。
生产现场安全过道、走廊、控制室、会议室、班组活动室等场所, 均设置了安全文化宣传灯箱、喷绘、玻璃展板等, 把安全理念体系、安全行为体系、安全视觉体系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 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
4. 班组活动室、员工作业现场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现场之星创建工作的开展, 生产作业现场危险有害因素标识及安全标志管理得到加强, 通过“三室”现场管理有平面示意图的提示及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七个方面的实施, 消除了现场“脏、乱、差”现象, 营造出焕然一新的工作场所、清洁的工作环境。
5.13年星级班组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弄虚作假、敷衍了事、安全防护实战能力不强、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岗位作业标准不规范等。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做好, 持续改进。
三、感想及努力方向
董事长在《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一文中明确指出, “十二五”期间企业确定了三个主攻方向, 其中之一就是实现重大及以上事故为零。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确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而且要从设计上消除隐患, 从制度上严格管理, 从文化上阐述透彻, 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形成社会效益、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多赢局面, 实现员工的本质安全。指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非常重要。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是制度不健全, 不是设施不安全, 而是安全意识淡薄、凭着侥幸心理、违规违章作业造成的。杜绝违章, 消除隐患, 应该成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杜绝违章, 强化安全意识, 应该从加强安全文化抓起, 形成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管理理念, 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状态。为了能达到长期地反复地宣传和贯彻, 系统地灌输和渗透, 使其入耳入脑, 铭记于心, 警钟长鸣。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宣传, 唤醒员工对安全健康的渴望, 体现对员工情感和精神的关怀, 逐步形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 “人人讲安全, 事事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针对董事长指明的安全管理工作思路, 结合炼铁厂星级班组创建工作的逐步深入, 今后的工作重点有:
1. 发挥专业管理职能, 当好领导参谋, 协助单位“一把手”履行好安全管理职责
无论哪种模式, 必须要得到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和参与。只有“一把手”管, 才能迅速果断的决策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才能调动全员认真管安全, 才能统筹全局。安全专业管理部门, 要发挥管理职能, 围绕“杜绝违章, 消除隐患”这一核心, 多载体、多形式的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2. 坚持做好员工安全培训工作
自2012年2月12日至今, 炼铁厂坚持开展每两周一次的“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 对提高员工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技能奠定了基础, 创造了条件。今后, 继续研究、拓展培训工作方式方法,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分析事故根源, 提高安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逐级安全培训, 增强员工强烈的安全自律意识, 规范安全操作行为, 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
3. 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作业活动, 是以逐步规范在生产作业中的行为、建立最佳的生产秩序为目的。作业标准化, 规范人的不科学、不安全的习惯行为, 防止人为因素产生的事故。通过标准化作业, 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 使人、机、料、法、环达到安全和谐的水平。
4. 研究、推行预防性安全管理模式
东汉政治家荀悦曾说“百治不如一防”。预防性安全管理模式, 以危险源控制为安全管理的中心, 着眼于危险预测预控, 把人、物的本质安全结合起来, 发动岗位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控制, 控制生产作业全过程, 危险危害早知道, 就为避免事故打下了基础。
5. 以人为本, 做好人的本质安全管理
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财富、追求效益”, 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的部门, 不同的员工的组织协调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人是万本之源, 企业管理者要抓住这个管理的核心。在对人的管理上, 要做到刚柔并济, 标本兼治。所谓“刚”, 就是要实行制度管理, 用制度管人, 约束人、激励人, 规范人的行为, 制度是底线, 任何人不得逾越, 否则要受到制裁, 此乃治“标”;所谓“柔”, 就是要在管理中体现人性化, 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 通过建立企业的文化底蕴, 来取得人心, 使员工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干好本职工作,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此乃治“本”。
6. 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
一是物本观念转变为人本观念, 从偏重于对工艺、设备、制度、规章的管理转化为以人为根本, 注重人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安全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管理;二是个体观念转变为系统观念, 从管理的着眼点为某一人、一物、一单位转变为注意安全管理的层次、环节、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注意个体与整体的配合。
摘要:山东石横特钢集团炼铁厂不断推出安全管理新举措, 紧抓落实, 实现了管理上水平, 安全与生产的良性互动。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篇8
关键词:三个防范;服务观念;队伍建设
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是企业维护内部治安秩序与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减速放缓、多行业产能过剩,国有企业经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不断加大内部改革的力度,各项应对危机、减员增效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在这样一种形势状况下,势必会影响到当前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安全局面的相对稳定,本人根据多年从事保卫工作的经历,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谈一谈认识和见解:
1 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力、技术及实体防范能力,稳固“三个防范”管理,是做好内部保卫工作的基础
加强对人的防范,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前提,人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通过一切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人的预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尤其在企业改革改制日益深化的今天,企业为了应对经营发展所面临的不良局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内部优化管理结构、减员增效、精干人员配置改革。在此过程中,部分员工切身利益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被内部分流安置、淘汰辞退的人员个人的直接利益带来影响和损失,使他们的心理失去平衡,甚至于产生逆反心埋,极易发生伤害事件或群体事件。这就要求我们企业保卫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要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深入基层及时捕捉可能产生问题的苗头性倾向,有针对性地做好矛盾的转化和预防矛盾激化的工作,有效遏制和减少一些报复、破坏等事件的发生;要提高实体防范能力,减少治安、刑事案件和破坏性案件的发生。所谓实体防范就是对物的防范,就是对犯罪分子着眼点的物资和部位的防范。首先,应该重点做好各种贵重物资及有色金属这类备受非法人员关注的防范工作。其次,针对当前国际、国内整体治安形势,不能忽视那些极端组织的非法恐怖活动和一些报复性破坏案件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工作带来的破坏与影响,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反恐怖、防破坏的安全防范工作,为企业做好治安维稳工作赢得先机;要加大技术防范力度,运用现代治安防范科技手段提高内部治安防范能力,充分发挥技防作用,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与人、物防措施紧密配合,实现安保工作目标。
2 当前国有企业保卫工作现状与困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企分开,企业保卫组织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不具备主体执法资格,企业内部保卫组织的任务发生变化。部分企业单位领导对企业保卫工作的新矛盾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保卫工作就是看好门,守好院,为了便于管理和降低费用的考虑,在内部机构精简过程中,首先把治安保卫部门列入撤并对象,削减人员、降低待遇、降低经费投入,有的则干脆不设立保卫机构。而现如今,社会整体治安环境还很不稳定,各种新的犯罪活动不断增加和变化,对治安保卫工作思想重视程度上、政策支持方面不断弱化,安保设施及人员更新得不到保障,导致了一些单位内部人防、技防、实体防范方面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使企业治安保卫工作丧失了应有的威慑力,为犯罪分子活动提供了空间。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企业周边治安环境较为恶劣,政府公安机关整体警力不足,对企业治安管控巡逻力度欠缺,而我们内部保卫部门没有合理、合法的执法手段和权利,导致案件多发,严重影响企业内部安全稳定局面。
3 正视国有企业保卫工作现状,针对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及困难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
根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本企业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建全、完善企业治安保卫、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和制度,建立健全自上而下层层负责的治安保卫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同时,要强化各项管理制度、措施的执行力,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稳定,推进内部治安保卫管理能力。要围绕单位生产经营工作中心,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根据企业内部保卫组织性质发生的变化,尽快消除依赖思想,自觉地把保卫工作真正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服务。要经常性的深入到生产一线开展服务与调查研究,用优质的服务与创新的管理能力为一线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加强与属地公安、消防部门和毗邻企业单位的沟通合作,建立共治共建的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公安、政府部门加强辖区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净化企业外部环境。同时,借助毗邻兄弟企业完备的安防管控设备、消防应急机构能力,形成互补合作、共保平安的工作局面,极力弥补当前存在的薄弱之处。要加强单位技防设施建设,以技术防范方法为发展重点,人防、物防措施为依托,努力实现人防、技防、实体防范的“三防”结合,打造立体式防控体系。加强保卫队伍建设,致力于把人员岗位管理由一人一岗向一岗多能的综合化管理转变,提高保卫队伍整体业务水平,打造一支服从指挥、作风优良、高效精干的保卫队伍,确保能够真正起到维护企业内部安全稳定的作用。
作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者,一定要适应这种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形态、新挑战,下定决心稳固“人、物、技”三个防范体系基础,夯实安保管理工作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勇敢直面当前的问题与困难,积极主动去寻求解决具体存在问题及困难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做好、做实内部保卫工作。为推进企业实现安全高效、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稳定保障,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朱卫东.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维普网.
[2]张志忠,王显国.谈国有企业内部保卫队伍建设[J].管理观察,2008(14).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篇9
摘要:本文分别分析了煤炭企业的管理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出了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将两者相结合,共同改进,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增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字:煤炭,企业管理,安全文化
我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目前我国煤炭生产总体能力良好,煤炭供应比较充足,但是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煤矿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解决煤炭企业生产的安全问题,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和安全文化的建设。煤炭企业的管理创新.1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煤炭产量位列全球第一,巨大的煤炭生产量也增加了煤炭生产的安全隐患,2009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约为0.892,我国煤炭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5%,但事故死亡率却占据全球死亡人数的80%。我国95%的煤炭属于地下开采,由于开采深度较深,瓦斯、矿压、水灾、地热等灾害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会带来巨大的危险。我国的煤炭企业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安全形势依然很严峻,近年来一次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重大事故频繁发生。
1.2 国外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
(1)法律保障。由于煤炭行业危险性很高,并且有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忽视安全方面的投入,导致事故频发,所以需要健全法律来保障生产,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产生的事故。德国是世界上煤炭储存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是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是0.04,煤矿安全全球名列前茅。德国的《劳动保护法》制定了一系列健全的法律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该法律规定雇主有义务和责任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德国建立了严格的四个层次的执法监督机构,这些机构层层监督,从不同的方面监管煤矿生产的安全。
(2)提高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而且能够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机械的智能化,用机械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日本在煤矿开采技
术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提高煤炭开采的机械化水平。运煤采用皮带,采掘实现机械化,机电运输也实现了自动化,各个环节都减少了人工的操作,即降低了员工自身的风险,也减少了由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事故。
(3)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安全应急能力。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对事故迅速的反应能够降低事故带来的伤亡。这需要我们提前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准备,完善相关制度。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四产煤大国,但煤炭事故死亡率仅为0.014。澳大利亚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从强制性法律约束变为潜在事故报告制度,对每一个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并且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的工作,每一个员工都是安全管理的监督人。安全文化建设
2.1 煤炭安全文化建设的提出
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等。煤矿安全文化融合了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包括保障员工在生产活动中得身心健康,无害、无伤、无亡的作业环境,以及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约束员工的生产行为,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煤炭生产的安全。
2.2 当前煤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安全理念淡薄。由于煤矿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许多企业在生产之前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使得煤矿职工的安全理念比较薄弱,生产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
(2)偏离人本文化的本质。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安全主要是指员工的安全。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许多的规章制度、口号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有效的传递给每一个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还是重生产而轻安全,并且许多安全措施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只是例行公事。
(3)没有有效的评估测量体系。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集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测量等。国内目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能形成系统,相关制度不够健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3 对煤炭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要突出“以人文本”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职工是煤炭生产活动的主体,职工的安全应该放在企业生产的第一位,以他们为中心将“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的人本理念贯穿于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其次,加强安全生产的法治建设。法治是企业文化建设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因此 , 应尽快健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 完善《安全生产法》配套法规。做到安全生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三,统筹规划,落到实处。有了健全的法治来保障生产,还需要将法律落到实处。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把先进的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
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是一共综合的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需要把先进的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有效的提高生产的安全。“只有不到位的管理 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把先进的安全文化,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总结
我国煤炭需求量日趋增多,许多企业的煤炭产量也不断提高,在安全管理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吸取经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以文化建设辅助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梁志坚.浅谈国内煤矿安全管理.经营管理.[2] 李玉祥.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三个结合.煤矿现代化, 2006(3)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推荐阅读:
企业安全文化要创新08-15
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12-16
安全产业创新发展平台11-24
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的创新发展05-14
以创新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07-06
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11-08
关于推进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建设的工作方案10-10
企业文化与创新发展08-04
创新文化引领企业发展09-18
安全创新研究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