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故事

2024-10-23

阳光的故事(精选5篇)

阳光的故事 篇1

创建于1952年的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 积淀厚重、传统优良、特色突出的老牌名校。多年来,学校秉承 “全面发展、注重个性、文化引领、多元塑造”办学宗旨,敦厚 “笃学、明德、求实、进取”校风,夯实“勤奋、自强、博学、创新” 学风,创新管理,德润育人。学校先后获得“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校本教研先进学校”“临沂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每一个沂南一中人都在思考如何存续光荣与梦想。在反复的追问和求索中,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教师有信仰、校园有阳光、班级有温度、学生有故事” 的特色学校建构上,打造教育生态,升华“德润一中、智慧学校,厚德成人、大智成才”的育人理念。

一、教师有信仰:坚信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他的话值得我们反复掂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兴衰。教师作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管理者、引领者,其言谈举止、理想信念关乎学生未来成长方向、价值选择,“任性”不得。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底线,始终是一名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党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更是教师保持事业之树长青的“灵丹妙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校在每学期之初,都要集中全校教职工进行学习,大力倡导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践行,始终筑牢思想教育阵地的“铜墙铁壁”。在制度设计上各办公单位每周要拿出半个工作日的时间集中学习;在活动开展上通过“中国梦,我的梦”等读书演讲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在心得体会上要求每位教师真学真得真用;在学生反馈上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整改。学校制定了《沂南一中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师德师风考核细则》等, 通过自评、互评、年级考核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每学期进行两次师德考核。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校长信箱,并从学生家长中聘请了师德监督员,调整设立了学校综合管理考核委员会,做到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务求教师做到信仰不迷茫, 方向不偏离,精神不迷失,话语不乱讲,立场坚定,忠诚笃信。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教师培养,我校按照“整体设计、创新模式、全面推进” 的原则。具体讲:对市、县级骨干教师培养,主要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主,围绕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采取集中学习、强化技能、实践提高;对学科带头人培养,以增强师德修养和团结协作意识、提升教学理念、教研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能力为目标,采用集中与远程、学习提高与示范辐射、培训与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选举任命了各学科主任、副主任、成员,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对教学名师的培养,以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艺术精湛为培养目标, 进行个性培养,力争通过三年培养产生一批在县、市以上有较大影响的教师。我们通过任课教师录像评课、邀请名校名师举行报告会、新教师汇报课、校内骨干教师公开课等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出了一支以“名师引领———学科带头人牵引———教学能手示范———教学新手跟进”为序列的整体教师队伍。

让教师懂得: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口碑,最基本要求是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与其终日浮躁贪求钟鼓馔玉,不如静心沉潜累积从教之道;与其苦心钻营难以示人的“追名逐利”,不如热忱涵养为人师表的“园丁情怀”。

二、校园有阳光:坚持用制度为师生幸福撑腰

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后,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制定学校制度是校长和教师对学校教育思想、价值取向、办学理念的理解、认同与内化的过程,更是全校教职员工达成共识的过程。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只有制度明、规矩严,学校管理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立好制度规矩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一所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空间,只有人人懂章程、守规矩,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学校才能有序和谐,师生才能幸福成长。立制度,要从新学期、新生入学抓起,做到“全覆盖”。制度设计既要体现“刚性”权威,表达“必须如此”的硬约束,使之充满敬畏;又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一定的“关怀”,使师生易于接受、乐于执行。自县委、县政府安排我担任一中校长以来,我创新性地推进了一场系统改革:基于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各项制度建设;实施以价值引领、个性关怀为主的校内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突出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各项举措;全面推进课改评价细则等。良规善矩为师生的幸福成长撑腰,为其健康发展铺平道路。它为沂南一中带来生机盎然的春天:一个又一个梯次的县、市名师出现,一次又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一名又一名县、 市名生的泉涌……

2.“关键少数”须带头

要让制度从“墙上走下来”,抓常、抓细、抓长,加大日常检查、监督矫正的力度,使敬法纪、守规矩、讲公德、重秩序成为新常态,否则,制度、规矩会成为“稻草人”和“纸老虎”。为此, 学校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校长本人“有权不可任性”, 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带头严格执行纪律、遵守规矩, 时刻提醒自己、管好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纪律的执行中,拒绝“一人生病,众人吃药”式的规定,但强化了触摸不得的“高压线”,如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有偿家教、不能接受家长馈赠等。同时,加强了校委会和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制度管校、科学建校”的管理机制。

制度是为人服务的。好制度如同“阳光”,能普照到师生的每一角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更主要的是,有了心灵栖息、 梦想放飞。唯有公道用人、公正处事、公平对待,给敢担当的人撑腰,让爱奉献的人有位,使乐于进取的人有尊严,才能焕发广大师生勇于攀登的精气神。

三、班级有温度:坚守在“爱的呼唤”中呼唤爱的教育

对一所学校而言,教师应该是温暖的符号,学校应该是充满生机的田园,教育应该是爱的等待和唤醒。西方有位探险家,当有人追问他凭什么力量让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时,他说:“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做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心灵互通、情感交融,才能拨动人的心弦,才能润物无声。

1.呼唤爱的教育

正如种子发芽需要良田沃土一样,道德的滋润也离不开爱的“营养”。我们重视班主任培养工作。班主任强,则班级强;班级强,则学校强。班主任对学校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 是学校发展厚重的基石,理应得到尊重。我校自2014年起创设了“班主任节”,既提高班主任的认同感、幸福感,也推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推进“六个三”: 班主任工作要有“三颗心”———爱心、耐心、细心;思想文化要有“三个有”———有国家、有集体、有梦想;教室文化要有“三阵地”———光荣榜、大比拼、展示台;培养目标力求“三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行为建设实现“三个好”———好习惯、好品德、好人生;班级活动“三个重”———重兴趣、重个性、重落实。并通过评选“学习标兵、守纪标兵”等活动,树标杆、立形象;通过创设“铸造校魂、塑造师魂、锻造学魂、净化灵魂,打造一流名校和道德高地”宣传平台,让学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去模仿、去学习、去超越。人人学榜样,榜样即人人。

创设“四魂”榜样平台,让学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 去模仿、去学习、去超越。人人学榜样,榜样即人人。

一个人有了爱,便有了丰盈的人生;一个单位有了爱的内核,便会充满暖意和生机。

2.涵养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什么?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心理学家称之为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管理学者言其为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人、 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为师者而言,它就是感人、服人、率人的软实力。作为校长,无论是从政还是为师,在个人形象、修养、 成长等方面都要求严谨、严肃、严格。每位教师要言行释放正能量,杜绝在单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泄怨气、玩手机等现象;服饰要得体、着正装,为学生做出庄重的榜样,在学生中形成人格魅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心中有爱,才有可能在春天种下一些美好,如诚信,如阳光,如一坛芳醴;心存尚德,才有可能在秋天收获一些恩赐,如纯净,如善良,如一世痴爱。

四、学生有故事:坚信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值得敬重

“说出你的愿望,我将满足你”。每个人都渴望这样的声音。被誉为“拥抱博士”的世界著名演说家、教育家、作家利奥· 巴斯利亚说过:“我们往常低估一次触摸、一个微笑、一句暖心话的力量,一双倾听的耳朵、一句诚实的赞扬抑或一个微乎其微的关爱之举,这些善行都有可能改变一个生命。”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有时哪怕只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俯耳的倾听,都会提升共通圆融的血脉温度,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1.注重班会建设

学校根据全员育人制度和学生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班会、提高质量、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通知》,学校政教处拟定相关内容,各年级结合学生情况,确定本年级的主题班会内容。以高一上学期班会主题为例,我校共确定六个主题:新生入学第一课———相逢是首歌;老师告诉我———校规校纪培训;我会和同学合作———课堂学习合作探究习惯养成;我学会了记笔记———课堂学习中的记忆记录方法;我能养成好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我有一个理想———树立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学校要求,围绕某主题,一个班级可召开两次或两次以上班会。有道是,千人千面,岁岁年年人不同,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2.注重个性培养

这些年我们学校进行的育人模式改革,让我们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任何改革的启动,它最终的成功必须靠顺应学生的天性。远离学生天性,你就是和教育规律对着干,你就会遇到若干阻力,而最终注定会失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其个性,包容其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学校通过开展师生硬笔书法比赛、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团结就是力量”拔河比赛等活动,并召开“尖子生培养策略”“差生转化正逢时”“心理咨询我能行”等专题会,不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愉悦身心、调适心理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追寻。它能把自信、青春、热情、友爱等品质种在学生的心里,让每一个学生的人生故事更为精彩。

学校教育,人是目的。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它是潜能的唤醒、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每一天,每一位教师, 每一名学生,哪怕只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有价值、都值得敬重。这是我作为一名校长最愿意看到的盛景。

一所好的学校不应当规定师生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师生实现梦想的地方。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创造一种最适合教师、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沂南一中的“四有”办学特色,为全校师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生态系统”。管理生态,教育绿色,我们沂南一中在行动!

阳光的故事 篇2

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光明,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包含种种,令我温暖,令我动容,令我感动。

清晨的朝阳,清澈纯净。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房门,拉开帘子,看到那丝丝斜射入窗间的阳光,不禁温暖起来。我回头看着已准备好的牛奶面包,厨房里会因为我短小的一句:“好吃”而欣喜的妈妈,我笑了,背对着阳光,即使在黑暗的阴影中,我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专属于我,永不褪色。当我离开家门时,我从不忍回头,我不忍看到妈妈那牵挂般绵长的眼神,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妈妈的爱如朝阳般纯净永恒。

正午的阳光,猛烈炎热。我踏着铃声惶恐地进了教室,看到老师那犀利的目光,不由冷汗直冒。下课后,办公室的阵阵冲击有些让我睁不开眼抬不起头。如正午的阳光,那样猛烈地打在身上,但却最为赤裸裸地展现了老师的关心,老师的焦虑,老师的期望,老师是第二任父母,他们也最为直接地表达对我们的爱。不像父母的细心叮嘱,似乎更像狂风暴雨。但正是这如烈日般的爱,令我们一次次地褪去浮华的面具,令我们一回回审视自身的不足,令我们一遍遍寻找前行的方向。正是这种爱,才造就今日的睿智、谦逊、大气的我们。它如烈日般直接、猛烈。

傍晚的夕阳,温和柔软。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说如此,但是我们不正因如此而倍加珍惜如夕阳般的朋友吗?他们虽不能永远陪伴在身边,但短暂的陪伴却更能令我们感激命运的眷顾。朋友,这不仅仅是个名词,它是支柱、团结、齐心协力、奋斗……它如夕阳般短暂,却如夕阳般直抵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令我们铭记,令我们怀念。

阳光的故事 篇3

一、教师有信仰:坚信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他的话值得我们反复掂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兴衰。教师作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管理者、引领者,其言谈举止、理想信念关乎学生未来成长方向、价值选择,“任性”不得。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底线,始终是一名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党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更是教师保持事业之树长青的“灵丹妙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校在每学期之初,都要集中全校教职工进行学习,大力倡导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践行,始终筑牢思想教育阵地的“铜墙铁壁”。在制度设计上各办公单位每周要拿出半个工作日的时间集中学习;在活动开展上通过“中国梦,我的梦”等读书演讲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在心得体会上要求每位教师真学真得真用;在学生反馈上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整改。学校制定了《沂南一中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师德师风考核细则》等,通过自评、互评、年级考核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每学期进行两次师德考核。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校长信箱,并从学生家长中聘请了师德监督员,调整设立了学校综合管理考核委员会,做到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务求教师做到信仰不迷茫,方向不偏离,精神不迷失,话语不乱讲,立场坚定,忠诚笃信。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教师培养,我校按照“整体设计、创新模式、全面推进”的原则。具体讲:对市、县级骨干教师培养,主要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主,围绕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采取集中学习、强化技能、实践提高;对学科带头人培养,以增强师德修养和团结协作意识、提升教学理念、教研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能力为目标,采用集中与远程、学习提高与示范辐射、培训与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选举任命了各学科主任、副主任、成员,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对教学名师的培养,以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艺术精湛为培养目标,进行个性培养,力争通过三年培养产生一批在县、市以上有较大影响的教师。我们通过任课教师录像评课、邀请名校名师举行报告会、新教师汇报课、校内骨干教师公开课等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出了一支以“名师引领——学科带头人牵引——教学能手示范——教学新手跟进”为序列的整体教师队伍。

让教师懂得: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口碑,最基本要求是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与其终日浮躁贪求钟鼓馔玉,不如静心沉潜累积从教之道;与其苦心钻营难以示人的“追名逐利”,不如热忱涵养为人师表的“园丁情怀”。

二、校园有阳光:坚持用制度为师生幸福撑腰

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后,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制定学校制度是校长和教师对学校教育思想、价值取向、办学理念的理解、认同与内化的过程,更是全校教职员工达成共识的过程。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只有制度明、规矩严,学校管理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立好制度规矩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一所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空间,只有人人懂章程、守规矩,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学校才能有序和谐,师生才能幸福成长。立制度,要从新学期、新生入学抓起,做到“全覆盖”。制度设计既要体现“刚性”权威,表达“必须如此”的硬约束,使之充满敬畏;又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一定的“关怀”,使师生易于接受、乐于执行。自县委、县政府安排我担任一中校长以来,我创新性地推进了一场系统改革:基于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各项制度建设;实施以价值引领、个性关怀为主的校内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突出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各项举措;全面推进课改评价细则等。良规善矩为师生的幸福成长撑腰,为其健康发展铺平道路。它为沂南一中带来生机盎然的春天:一个又一个梯次的县、市名师出现,一次又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一名又一名县、市名生的泉涌……

2.“关键少数”须带头

要让制度从“墙上走下来”,抓常、抓细、抓长,加大日常检查、监督矫正的力度,使敬法纪、守规矩、讲公德、重秩序成为新常态,否则,制度、规矩会成为“稻草人”和“纸老虎”。为此,学校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校长本人“有权不可任性”,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带头严格执行纪律、遵守规矩,时刻提醒自己、管好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纪律的执行中,拒绝“一人生病,众人吃药”式的规定,但强化了触摸不得的“高压线”,如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有偿家教、不能接受家长馈赠等。同时,加强了校委会和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制度管校、科学建校”的管理机制。

制度是为人服务的。好制度如同“阳光”,能普照到师生的每一角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更主要的是,有了心灵栖息、梦想放飞。唯有公道用人、公正处事、公平对待,给敢担当的人撑腰,让爱奉献的人有位,使乐于进取的人有尊严,才能焕发广大师生勇于攀登的精气神。

三、班级有温度:坚守在“爱的呼唤”中呼唤爱的教育

对一所学校而言,教师应该是温暖的符号,学校应该是充满生机的田园,教育应该是爱的等待和唤醒。西方有位探险家,当有人追问他凭什么力量让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时,他说:“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做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心灵互通、情感交融,才能拨动人的心弦,才能润物无声。

1.呼唤爱的教育

正如种子发芽需要良田沃土一样,道德的滋润也离不开爱的“营养”。我们重视班主任培养工作。班主任强,则班级强;班级强,则学校强。班主任对学校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是学校发展厚重的基石,理应得到尊重。我校自2014年起创设了“班主任节”,既提高班主任的认同感、幸福感,也推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推进“六个三”:班主任工作要有“三颗心”——爱心、耐心、细心;思想文化要有“三个有”——有国家、有集体、有梦想;教室文化要有“三阵地”——光荣榜、大比拼、展示台;培养目标力求“三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行为建设实现“三个好”——好习惯、好品德、好人生;班级活动“三个重”——重兴趣、重个性、重落实。并通过评选“学习标兵、守纪标兵”等活动,树标杆、立形象;通过创设“铸造校魂、塑造师魂、锻造学魂、净化灵魂,打造一流名校和道德高地”宣传平台,让学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去模仿、去学习、去超越。人人学榜样,榜样即人人。

创设“四魂”榜样平台,让学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去模仿、去学习、去超越。人人学榜样,榜样即人人。

一个人有了爱,便有了丰盈的人生;一个单位有了爱的内核,便会充满暖意和生机。

2.涵养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什么?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心理学家称之为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管理学者言其为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人、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为师者而言,它就是感人、服人、率人的软实力。作为校长,无论是从政还是为师,在个人形象、修养、成长等方面都要求严谨、严肃、严格。每位教师要言行释放正能量,杜绝在单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泄怨气、玩手机等现象;服饰要得体、着正装,为学生做出庄重的榜样,在学生中形成人格魅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心中有爱,才有可能在春天种下一些美好,如诚信,如阳光,如一坛芳醴;心存尚德,才有可能在秋天收获一些恩赐,如纯净,如善良,如一世痴爱。

四、学生有故事:坚信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值得敬重

“说出你的愿望,我将满足你”。每个人都渴望这样的声音。被誉为“拥抱博士”的世界著名演说家、教育家、作家利奥·巴斯利亚说过:“我们往常低估一次触摸、一个微笑、一句暖心话的力量,一双倾听的耳朵、一句诚实的赞扬抑或一个微乎其微的关爱之举,这些善行都有可能改变一个生命。”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有时哪怕只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俯耳的倾听,都会提升共通圆融的血脉温度,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1.注重班会建设

学校根据全员育人制度和学生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班会、提高质量、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通知》,学校政教处拟定相关内容,各年级结合学生情况,确定本年级的主题班会内容。以高一上学期班会主题为例,我校共确定六个主题:新生入学第一课——相逢是首歌;老师告诉我——校规校纪培训;我会和同学合作——课堂学习合作探究习惯养成;我学会了记笔记——课堂学习中的记忆记录方法;我能养成好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我有一个理想——树立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学校要求,围绕某主题,一个班级可召开两次或两次以上班会。有道是,千人千面,岁岁年年人不同,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2.注重个性培养

这些年我们学校进行的育人模式改革,让我们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任何改革的启动,它最终的成功必须靠顺应学生的天性。远离学生天性,你就是和教育规律对着干,你就会遇到若干阻力,而最终注定会失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其个性,包容其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学校通过开展师生硬笔书法比赛、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团结就是力量”拔河比赛等活动,并召开“尖子生培养策略”“差生转化正逢时”“心理咨询我能行”等专题会,不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愉悦身心、调适心理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追寻。它能把自信、青春、热情、友爱等品质种在学生的心里,让每一个学生的人生故事更为精彩。

学校教育,人是目的。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它是潜能的唤醒、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每一天,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哪怕只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有价值、都值得敬重。这是我作为一名校长最愿意看到的盛景。

一所好的学校不应当规定师生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师生实现梦想的地方。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创造一种最适合教师、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沂南一中的“四有”办学特色,为全校师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生态系统”。管理生态,教育绿色,我们沂南一中在行动!

阳光的故事 篇4

一、位置风波

刚送完一届毕业生, 就接到了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接任初二 (2) 班班主任。中途更换班主任通常有两种情形:班主任工作调动、因事等原因;班级问题多且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我接的班属后者:班主任年轻无经验, 班级管理无序。刚接这个班, 我很费了一些心思:完善班规, 强化班级凝聚力, 师生携手共图班级发展等。基本一个月下来, 班级发展转入良性, 学生在周记中赞着师生的努力和班级的进步。但后来班级的一个插曲引起了班级发展的大波澜:学校因一个班主任调离, 教师紧缺, 决定拆班、并班。由于我班班风及学风不错, 学校将几个差生编排在了我班。其中一名叫顿旦的男孩是人人听了都头痛的“刺头”学生。为了能让新成员尽快融进班级和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我班座位进行了大调整。根据顿旦的情况, 我把班级中一名品学兼优的女学生编与他同桌。这是很多学生渴求的位置。本想顿旦应该很感动, 但他却很不乐意。关于位置, 我最初自以为考虑周全, 但这个突然状况是我始料未及的, 且在其他学生也不明白和理解的情况下发生了。不执行的话, 又放纵了顿旦的行为。我灵机一动:让这名女学生主动走近顿旦, 让顿旦明白教师的真意。于是就有了该女学生的行动:主动帮收拾整理书桌, 主动辅导其学习, 很快, 顿旦这根“刺”温和了不少。

反思: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 用一个“家长”的思想去教育、关心、引导我们的“孩子”, 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班级的良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希望生活在一个优秀班级里, 所以经营一个班, 唱响一个家的意识和理念, 是所有学生的心声。特别是对“问题”学生, 教师应多一些关爱、包容, 同学应多一些友善、团结。这样同学间才能融合, 班级凝聚力才能增强。

对中途加入班级的顿旦同学, 教师以“家长”爱的理念感化他, 同学以兄弟姐妹的情谊关心他, 使其深切感受家的温暖和和谐, 这是顿旦进步的情感基础。

二、迟到风云

学生迟到是一件小事, 但长期存在且有蔓延之势则必然影响班风乃至学风。我班有几个学生喜欢踢足球, 常常是上课铃刚响完人就进教室, 这种事经过教师几次引导后明显收效。顿旦则不一样, 基本上每天早自习都迟到。而且就算是人进了教室, 上午也基本是睡觉。多方了解, 乃习惯所致。即使这样, 顿旦也还是处于中等的不错成绩。但其他个别同学见之, 也盲目追风, 跟着迟到、睡觉, 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还反被顿旦抢白:“谁让他们学坏的, 活该。”我对顿旦晓之以理, 却不管用。我想等休息时找顿旦好好聊聊。殊不知, 等到上晚自习了, 顿旦还没来, 且上课了也迟迟不进教室。这可不符合常规:晚自习是顿旦学习的黄金时间。我和几个学生分头寻找, 结果发现他在寝室睡觉, 他跟同学说头疼。健康第一, 这可是我给学生的第一个理念。于是我带了一位班委干部, 去医务室拿了药过去看他。但顿旦不领情, 于是我让班委干部陪他, 自己就回避了。当然, 我交给了班委干部一个工作:了解顿旦的病情, 并转达教师对他病情的关心:老师希望他早点好起来。第二天, 顿旦早早就进了教室。至此顿旦迟到的困扰解决了, 班上学生的规范也整体提升了, 班级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反思: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 我们必须学会及时妥善地处理好偶发事件, 才能为班集体消除隐患或不稳定因素, 防止某些不良影响的蔓延。同时这也可全面测试班主任的思想修养、情感意志、思维品质、组织能力等。在处理偶发事件时, 要从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出发, 坚持冷处理, 要给学生留点余地, 必要时还要给学生一个下台阶的梯子。我们不要急于求成, 要有耐心, 不能急躁, 给学生卸包袱、反思自省的时间, 让学生把发热的头脑冷却下来, 达到学生自我反省的目的。

顿旦同学回避迟到跑回寝室睡觉, 很有“挑衅”教师之嫌, 若教师生气, 急于处理, 不仅激化了矛盾, 而且还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静静, 学生冷冷, 再动之以情, 在情感凸现中解决了问题。

三、“星星”的魅力

学期中, 学校为表扬先进, 促进校风, 要评校园各种“星星”, “以激励、导向为机制, 表扬先进, 肯定进步”。班上优秀生、特长生不少, 我把指导思想给全班言明后, 班委干部迅速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结果出来了, 让我吃惊的是:顿旦也在其列, 被推举为“书法之星”。而这次评选也因顿旦近段时间进步很大。评选名单在班上公布后, 顿旦很是神气:字写得更认真了, 而且对自己在学习上的要求也更高了。脸上时时洋溢着笑容, 对同学和教师也有了更多礼貌。教室里经常看见他做好事的身影:主动收拾卫生角, 帮教师拿教具, 维修教室的公物等。顿旦的行为感动着自己, 也感动着同学和教师。

反思:评“星”倡导的理念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 体现的宗旨是为每一个创造均等的成长、成功、成才机会, 引导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我, 以德为先, 推动学生自治管理, 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顿旦的进步, 评优活动这个契机给予了他及时的鼓励, 又大力推动了顿旦的“幡然醒悟”。

四、幸福之旅

内地西藏班学生初中毕业中考根据惯例要回西藏本地区考, 顿旦也不例外。我们这次回西藏坐火车, 时间两天两夜, 旅途疲劳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有两位教师到了西宁后高原反应特别明显, 组织管理学生就处于松散无序状态。特别是晚上, 扰的其他乘客都无法睡觉。就在教师焦愁时, 顿旦带了几位男孩过来:“老师, 你们有高原反应, 我们没问题, 你们好好休息, 同学的事我们几位去负责落实好。”说完就拿起扫把簸箕, 与每一位同学强调着:“别乱丢垃圾, 不休息的同学复习看书。老师有高原反应, 别影响老师休息。”顿时喧嚣的车间安静了下来。火车的轰鸣声还在耳边响着, 这会变得很有韵律。窗外有雪在飘着, 洋洋洒洒, 很是自在。藏羚羊三五个一起, 或蹲着, 或吃着草, 很是惬意。大自然赐予的一切太美了, 顿旦同学的心更美, 教师的高原反应似乎也没了。

我的阳光故事春节征文 篇5

年十三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呢?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住在森林,人们叫它“年”。“年”专吃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吃到大活人。所以,人们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聊天壮胆。

天色黑了下来,“年”从森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可家家户户宅门紧闭,街上看不见一个人。“年”毫无所获,再过些时,公鸡啼晓,“年”只好怏怏返回。人们高兴得欣喜不已,打开大门放鞭炮去了。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人们对“年”渐渐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突然窜到一个村子,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服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他们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花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到火花后吓得掉头逃窜,落荒而逃。从此以后,人们终于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灯笼,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去同邻里见亲朋好友互相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家家户户红通通一片。所以,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就这样,这个方法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很多人都知道了,从此,没有哪个人,没有哪个村再遭到年兽的袭击。家家户户过着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上一篇:科技体系下一篇:项目开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