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育的文化使命

2024-08-24

阳光教育的文化使命(共5篇)

阳光教育的文化使命 篇1

中华武术是拥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开展武术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促进了中华文化以及武术技艺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此外,武术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仅为提升其的民族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1 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概述

现阶段,武术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以体育课程的形式设置,武术课程的目标是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观的,造成武术教育的实践仅仅注重学生身体的健康与武术套路技巧的训练,对武术教育中人文素质以及实战技能的培养重视度不够。由此可见,目前的武术教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只能够称之为一种缺乏人文内涵与技击本质的武术训练,不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文化教育,更不能培养出真正德艺双馨、武艺绝伦的武术人。由于武术文化中文化价值的缺失,造成了社会上学生广泛学习重攻击技击与利益的空手道、跆拳道等外武技文化,出现轻视甚至模式学习艺术化、体操化以及竞技化的中华武术现象。由此可见,学校武术教育必须在武术课程目标中充分的体现人文与技击机制,进而达到传承与传播武术文化以及培育文武双全的武术人才目标。

2 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2 . 1 武术教学方式落后, 缺乏创新

在学校的武术教学中,教师大多数都是对技术动作的讲解,对文化道德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不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此种传统的外在动作教学方法,仅仅告知学生武术动作的练习,却不教授其文化内涵,没有达到育人的良好目的。一般而言,加强对武术文化理论的研究,习武人员都会遵守立身正直、尊师重道、诚实守信以及助人为乐等武德信条。由此可见,武术教学的方式较为滞后,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缺乏创新精神。

2 . 2 武术教学师资匮乏

武术教师作为武术教学的引导人员,其自身的武术修养对教学成果起着至关直接的决定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师资培训已经远远落后于武术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武术教师的培训,促进武术教学在学校有效的开展。与此同时,应该建立师资的培训与考核制度,保障武术教师上岗的基本条件,此外,还应该加强体育院校对武术文化的重视,促使体育学院成为推动学校武术文化开展的主力军。

2 . 3 武术教学的传统文化意义没有得到重视

据相关的调查,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认识到中华武术的历史性、技击性、表演性以及健身性。武术作为一项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运动,应该依据学生的需要与意愿选择适合学生的风格内容。同时,由于各种的武术拳路都有极强的养身价值,针对不同的武术拳路应该结合其特点,进行动静结合的训练。因此,对于武术的训练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帮助学生建立健全良好生活观的重要途径,武术是在提倡终身健身的今天极具推广价值的项目。

3 学校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以及教育的有效措施

3 . 1 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3.1.1 学校的武术教育具有保护与传承中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

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而中华作为见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是国家重点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这频临失传的传统武术,应该从保护人鳄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对其进行继承与保护。学校教育是引导学生呢过接受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期待的关键场所,同时也是进行武术练习的重要时期,所以,以保护非物质文化为己任,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责任,是目前学校武术教育应该肩负的民族使命。

3.1.2 学校的武术教育提供了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

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民主体育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凝聚力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但传递了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真实,而且也是承载着民族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的载体。作为中华传统体育中的代表,武术体现了冷兵器中国人民防身卫国、体魄强健的主要手段,是对民族体育思想精髓以及精神的指引。鉴于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以及培育下一代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学生正在接受文化知识,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武术教育不仅仅有利于促进武术在学生呢过汇总得到广泛的传播,而且应该加强对武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民族文化在学生中的认同感以及使命感。

3.1.3 学校的武术教育创建了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平台

在我国,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民族精神是增进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促进民族兴旺发达的驱动力。武术人文精神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充分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气节。例如:中华少林寺武僧抗击倭寇的行侠仗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爱国行为以及霍元甲外国大力士的武术故事等,都体现了习武人员高尚的民族精神素养以及爱国的民族情结。武术中的行侠仗义以及人格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武术成为诚信、正义、名节以及义气的象征,此类武术精神成为人们教育后人的行为标杆以及励志素材被人们所传颂。学校的武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国精神以及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教导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以及爱国情怀。

3 . 2 学校实现武术教育文化使命的有效措施

3.2.1 加强武术历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民间以及军旅中都涌现了诸多的武林豪杰,其为了民族与国家的兴亡,具有不惜牺牲自身生命的崇高情怀。例如: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的爱国事迹、南宋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等。这些英雄人物都想帝国主义列强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国威。其忠君爱国、心怀天下的英雄事迹被历来作为精神保障教育学子。由此可见,学校加强武术历史的教育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2.2 加强武术文化中武德的教育

武德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武德文化是武术文化的精神支柱,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武德文化的教育与发展。应该从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切入点对武德文化进行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仁、智、礼、义、信”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的思想道德。武德教育的范围涉及广泛,其中主要包含:处世之德、爱国之德、尊师之德、敬业之德以及信义之德等,此类的道德内容都是武术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对学生爱国热情的激发,民族精神的振奋,进而培养更多的人遵守社会公德。

鉴于武术源于中国,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民族精神与气节,其具有独特的内在以及外在的精神美。武术演练者在演练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德尚武的民族精神。武术运动对习武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习武应该先习德,学生应该在充分了解中华民族武术道德的基础上,对武术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在习武过程中慢慢的领悟武术的道德。学校应该把武德的教育贯穿于整个的武术教学中。如今,武德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为国争光、尊师敬长、见义勇为、遵纪守法以及相互团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武德的教育,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以及振奋民族精神,还能够促进学生通过学习武术文化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2.3 改革武术教学模式,渗透武术人文精神

针对现阶段武术教学中滞后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易学、短小以及实用的武术套路对其进行教学,并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同时,应该把武术人文精神贯穿于教学中,教导学生以礼明德,加强武术利益规范与生活的迁移。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呢过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等。

4 结语

根据该文的论述可知,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鉴于武术教学还处于武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学校应该加强对武术的文化内涵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并完整的武术教育。鉴于武术教学具有保护与传承中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以及创建了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平台的使命。因此,为了促进学校武术教学文化使命的实现,相关人员在进行学校武术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好加强武术历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武术文化中武德的教育以及改革武术教学模式,渗透武术人文精神等工作,而且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对武术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完成传承与发展武术文化的使命。

当代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篇2

一、 武术是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首先,武术是一种文化。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自身,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把自身创造成具有思维-劳作机能的“文化动物”,从而区别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其他动物[1]。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类超越自然本能的创造物。换言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不难理解,以攻防技击为本质的武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民族文化。它来源于历代先贤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类本质对象化的武术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武器、武技、武功、武术训练方法、武德、武道等一系列的器物层、制度习俗层、精神思想层的文化成果。

其次,武术又是一个系统。系统哲学指出系统是普遍的客观存在,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思维领域,都以系统形式存在[2]。因此,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武术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早期武术是由拳打、脚踢、摔拿、击刺、劈砍等攻防格斗技法所构成的一个实战武技系统。显然它已经具有武术的本质特征——攻防技击性,但尚不具有完备武术形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而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进化原则,武术会不断与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医家等,进行能量、信息、物质交流,促进其涨落、平衡、有序的发展进化,最终形成内蕴中华民族文化模式的武术文化体系。从这一意义上说,武术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能和技艺,而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反映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体现武术人稳定生存方式的文化体系。

再次,武术还是一种人体技艺。就武术表现形式而言,不管是进行实战格斗,还是进行功力、套路的表演和竞技,所有的武术招法都必须通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调动自身体能,来实现武术的各种价值。而武术的学习和训练,本质上也是通过长期而系统的套路、功法、实战等训练,来开发习武者的身心潜能,提高其攻防实战能力和表演竞技能力。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武术又是一种以攻防技击性的人体动作为素材,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发展而来的人体技艺。

综上所述,武术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以武技为中心,经过长期积累、创新而形成的一个人体技艺文化体系。它体现着中国民族的文化、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的能力、习惯等,是历史凝结成的为武术人群所共享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

二、 中小学武术教育要培养武术文化人

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其本质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在其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人文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思想方法等都已熔铸于武术的各个层面,虽然它们在各个现象层面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深层的价值取向上,则是相通、互补、互约的,并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是致人伤、残、甚至死亡的武力,追求的是野蛮体魄和高超武技的完美结合,而这些看似与文化所追求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和精神修养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长期以来武术的人文价值并未受到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武术教育普遍选用套路类的拳术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体操式的教学和训练,使武术逐渐转化为一项体操化、竞技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重视套路竞技表演技术,忽视武术本身所蕴含的情感、行为、价值、责任、武德等人文内涵。这样的武术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其体质,但是由于缺乏文化熏陶,所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单向度的,即只有知识技能而没有文化修养的武术套路表演竞赛人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异化的不完整的武术教育,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弱化攻防技击性、缺乏人文价值的套路技术训练。

中小学时期是武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该阶段的武术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武术人才的培养。因此,中小学武术教育应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为其终极目标,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武术教育,完善学生武术文化知识结构,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其高超的武技、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民族文化精神。只有这种在身、心、技、艺等诸方面都具有良好修养的武术人才才能被称为武术文化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内有仁义礼智信勇、外有强健体魄和高超武技的武术文化人数不胜数。例如,三国时期忠义勇武的武圣关公,宋代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明代并称“俞龙戚虎”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与俞大猷,明末清初内家拳名家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清代文武双全的苌乃周、武禹襄、陈鑫,近代津门英雄霍元甲,现代德艺双馨的陈盛甫、张文广,以及至今仍活跃在武术界的神拳大龙蔡龙云、武术教育家邱丕相等[3]。这些武术大家之所以能够通过武术来实现自我价值,很重要的缘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们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树立了楷模。

三、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武术教育是培养武术文化人的系统工程,而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整个武术教育的基础阶段,不仅对学生的武功、武技、武德、武道等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且会对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文化精神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曾讲过:“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4]因此,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肩负起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武术必须以完整的文化形态进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陶冶与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武术的文化价值。具体来讲,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应体现在武术课程目标、武术教材和武术教学三个方面。

1.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应体现武术的文化价值

课程是学校传承和传播文化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在整个中小学武术教育体系中,武术课程处于中心地位。而武术课程目标是对中小学生在武术知识、技能、体质、品德等方面的期望程度,它指导并决定着武术课程的其他一切因素,如教材内容、活动进程、评价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因此,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武术方面的培养规格。只有既体现武术知识、技能、体质方面的价值,又体现武术的技击价值、人文价值的课程目标,才是完整的、符合中小学武术人才培养要求的。

目前,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是以体育课程的形式设置的,其课程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导致武术教育实践只注重学生健康体质和武术套路技巧的训练,而忽视武术实战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是一种缺乏技击本质和人文内涵的异化的武术训练,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武术文化教育,更遑论培养出真正的武艺绝伦、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也正因为武术教育中文化价值的缺失,当前社会出现了中小学生广泛学习重礼仪、重攻防技击的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文化,而漠视甚至放弃学习体操化、艺术化、竞技化的中华武术的可悲现象。因此,中小学武术教育必须在武术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武术的技击价值和人文价值,以传承和传播武术文化和培养文武双全的武术文化人为目标。

2.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应反映武术的人文内涵

中小学武术教材是依据武术课程目的和培养目标所编制的、系统反映武术文化的教学用书,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因此,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内容及特点对中小学生武术素质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首先应该体现武术的实战技击性,培养学生防身自卫的素质;其次,教材内容应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人文素质;最后,教材内容才应该体现竞技表演性,培养学生表演和比赛的素质。然而事实上,在对现存的散见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的武术内容进行收集和分析之后,却发现博大精深的武术仅仅以体育内容的形式而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内容以拳术套路为主。这样的武术教材内容既不能真正体现武术攻防技击本质,又缺乏武德、武礼、武略、武道、武美等人文知识,从而也不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武术精神。鉴于此,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以人为本,既要注重武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又要加强武术思想与方法、道德与审美、价值与精神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内容,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并掌握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人。

(1)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介绍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

中华武术绵延发展几千年,受到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由于个人、社会的生存矛盾和冲突所导致的生产活动、军事战争等因素对武术的发生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内铸于武术中的中国文化思想是其区别于其他域外武技,真正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完备武术文化形态的根源所在。因此,从武术的外部环境看,由儒家、道家、佛家、医家、兵家等文化思想形成的人文背景对武术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鉴于此,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有必要介绍武术文化发生发展的人文背景,这样既有助于中小学生对武术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又有助于中小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例如,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可以介绍一些太极拳创编与发展的人文知识,既能使学生了解到太极拳与《易经》、中医学、道家的文化渊源,又能使学生从太极哲学、人体经络学说、导引吐纳等角度对太极拳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又如,介绍抗金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勤修苦练武艺并通过武艺保家卫国的人文故事,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武术文化人的社会价值,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中小学武术教材应体现武术应用的人文关怀

从本质上讲,武术是一种武力。它如同一把宝剑具有双刃性,对个人和社会既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也可能导致消极负面的后果。究其根源,武术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是其决定因素。因此,为了使习武者能够正确合理地应用武技,防止并消除武术行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中小学教材中应该增加武德武礼、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等武术相关人文知识,促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懂得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国家民族尊严和尊重人的生命作为运用武技的前提条件。例如,在中小学武术教材中,通过介绍霍元甲为雪“东亚病夫”的民族耻辱而慑服俄国大力士、吓走英国大力士、大败日本武士以及兴办旨在强国强种的中国精武体操学校等爱国事迹,来告诫学生习武不应以争强斗狠“敌一人”的匹夫之勇为追求目的,而应以“安天下之民”的大勇为宗旨。显然,这样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武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價值。

3.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重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

武术教学,作为武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指在武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将武术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武术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武术技能、培养学生武术人文精神,使学生身、心、武技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化过程。而作为武术教学内容的武术文化,在其结构体系中,武术理论和技法只是其躯体,而武术人文精神才是其真正的灵魂。就其根源而言,武术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在武术文化中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尚武崇德、尊师重道、重义轻利、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等。而就其本质而言,武术人文精神是仁义礼智信勇的武术文化价值意识,集中体现着武术人的文化本质,并以价值规范和内在机理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支配着武术人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因此,中小学武术教学应当高度关注武术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其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中,渗透到学习武术、训练武术和运用武术之中,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德艺双馨、人格完善的武术文化人。

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中小学武术教育处于武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基础阶段,应对学生进行完整而系统的武术教育,并通过体现武术文化价值的课程目标、反映武术人文内涵的教材内容、注重武术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活动,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人,从而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汤立许.建国60年来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嬗变与走向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4).

[2] 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 乌杰.系统辩证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5]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阳光教育的文化使命 篇3

一、引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 规划人生蓝图, 学会管理人生生涯

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 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哈佛大学曾经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 没有目标;60%的人, 目标模糊;10%的人, 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 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3%的人, 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 25年后, 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级成功人士, 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 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到, 生活质量稳步上升。 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 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60%的人,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 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 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27%的人, 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 常常失业, 靠社会救济, 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 抱怨社会。因此,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 规划人生蓝图, 学会管理人生生涯。

1.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 我是谁 ( 发现自己) ?到哪里去 (梦想、理想、人生目标) ?怎么去 (分若干阶段规划人生) ?然后进行初步的人生规划。

2.引导学生了解大学与专业, 利用假期进行职业调查, 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思考与粗略规划。

3.让学生对自己三年的高中学习与成长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按照自身未来发展需要自主选择文科或理科, 指导学生如何从容面对高三时大学的自主招生, 此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高中一年级是个转折点, 学生们的思维由直观向抽象发展的关键期, 高一上学期所形成的心理态势、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和知识结构将对高中三年的发展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 班主任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指导高一新生如何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4.帮助学生自主发展, 积极参加各种能力拓展活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加学校社团、兴趣小组;积极参与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竞选, 培养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等;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大学夏令营活动等各种培训;积极参与各种全国性竞赛、撰写各类小论文。

二、什么是幸福人生, 让学生明白幸福是人生的至高财富,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最好的时刻, 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的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 根据西卡森米哈伊的说法, 就是当我们有清楚的目标, 全心全力投入目标, 不为任何其他诱惑所动摇时, 我们才能获得沉浸体验, 才能有巅峰体验。 教育者, 尤其是家长, 有时会把奋斗和痛苦错误地同化 (为了保护孩子) , 会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把他们和所有的挑战隔离, 在给孩子制造舒适生活的过程中, 剥夺了孩子奋斗的机会, 同时也剥夺了他们去体验沉浸以及克服困难的经验。 如美国动画片《百万小富翁》主人公是一个有钱但可怜的富家小孩, 好像什么都有, 却依然感到烦恼。今日社会,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有钱人, 包括出身富裕的孩子,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幸, 有些人称为“富贵病”或“生活的失重”。 当面临挑战时, 孩子和大人一样, 他们会在成功中寻找意义, 并且享受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 因此, 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丰富生活不可或缺的, 幸福之路并无捷径。 教育者作为帮助孩子追寻自身价值和活动沉浸体验的人, 应该去培养孩子求知热情, 他们可以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迷人而美好的旅程, 贯穿整个生命对幸福的追求。 指导学生追求幸福, 把追求幸福作为人生至高财富和人生目标。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真正快乐的人, 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三、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个性, 做一个有个性魅力的人

一个有个性魅力的人, 应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和独特的观察视角, 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能坚持做人的原则, 懂得同情和关爱, 应有较强的能力和适合自己的目标。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展现一个自信的状态, 积极融入周围社会的状态。 独立的思维能力是个性的根基, 一个人有个性, 主要体现在他具有独立思维能力, 能对事物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同一个问题有独特的观察。 这就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 看问题的多元视角, 对事物细节的留心关注。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 往往能把握机会施展自己的个性魅力, 一个有个性魅力的人, 往往也是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人。 一个有个性魅力的人, 应该还是一个语言幽默得体、举止稳重、心胸开阔、多才多艺的人。 但是有些学生对“个性”认识有误区。

1.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但个别学生过分张扬, 不注意周围群体的感受, 故意不合作、不合群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 造成与集体很不协调, 与环境格格不入。

2.个别学生我行我素, 面对教师、家长、同学的建议无论对错, 是否合理, 一概不接受, 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与习惯也一味坚持。

3.个别学生因自己的父母有钱或是官员、名人等, 就财大气粗, 四处炫耀, 目中无人。 真正有个性的人, 是追求平等、靠自身奋斗获得成功, 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个性的成长与环境是互动的, 如果你受环境的欢迎, 你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有更多的成长机会, 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自己, 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帮助学生认识智商 (IQ) 、情商 (EQ) 、愈挫愈勇

2014年4月30日, 中山大学经济学研究生蔡洁挺因“找不到工作, 也无法按时毕业, 无言面对”选择自杀。 这样的事件令人痛心。 我国知名人力资源总监汪琦认为, 这些学生的悲剧在于他们视野狭窄, 缺乏向上的心态和执著的精神, 没意识到奋斗是可以改变一切, 包括性格和命运。 在她身边, 大有作为而出身卑微的传奇人物比比皆是, 在她的职场视野中还没见过一例经过奋斗而不能改善自身状况的。 最新的研究显示, 一个人的成功, 只有20%归诸智商的高低, 80%则取决于情商。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心理学家们认为, 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目光远大, 社交能力强, 外向而愉快, 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 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能承受压力, 耐挫力强, 对事业较投入, 为人正直, 富有同情心, 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 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高中生一方面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们渴望拥有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在学习、生活中、为人处世时都存在一定的困惑、压力和负担。 同时, 高中生普遍人生经验少, 思想上不够成熟, 处理问题容易简单化, 带有冲动性, 甚至走向极端。 因此, 班主任可让学生阅读《曾国藩传》《毛泽东传》《邓小平传记》等中外名人传记, 阅读名人事迹, 如马云、李嘉诚的创业史等, 并适时适事地对他们进行情商培养, 提高他们的耐挫能力, 引导他们如何把挫折看做是成功路上的阶梯, 正确地认识、应对人生路上的挫折。

教师和家长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能力已刻不容缓, 因此建议“国培”计划中应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 使全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大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阳光生命, 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摘要: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 规划人生蓝图, 学会管理人生生涯;让学生明白幸福是人生的至高财富,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个性, 做一个有个性魅力的人;帮助学生认识智商 (IQ) 、情商 (EQ) 、愈挫愈勇。教师和家长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能力已刻不容缓, 因此建议“国培”计划中应对西北地区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 使全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大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阳光生命, 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阳光教育的文化使命 篇4

一、为什么提出道德文化建设

《伦理学大词典》中指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 用善恶标准来评价, 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的最初涵义指道路, 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 具有某种客观性, 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这就叫做德[2]。为此, 如果期待人们在行为外显上体现“德”, 必须明确“道”是什么。“道”作为人们道德结构的精神内核, 犹如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人们在其指导下进行道德观念的构建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及学校道德文化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价值取舍的精神内核, 统辖个人道德发展方向。因此, 人们必须重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 尤其是学校道德核心价值观对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

然而,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我们国家的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应该教给儿童一些永恒的道德准则, 认同教师的权威, 认为道德是可传授的。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变革, 教师权威、传授教育方式、核心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冲击, 传统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遇到了挑战。随着价值澄清学派、道德推理理论、关心理论、人本主义、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 加之多元文化、信息技术的冲击, 人们越来越倾向“不能强加给学生任何一种价值观”, 开始注重价值思辨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 但“社会主导价值观”地位的下降导致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失和无所适从。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使生活在同一生活圈中的人们没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 这无疑加剧了社会道德失范。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中国人体验着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 经历着价值选择的困惑, 对成为何种人、持有何种道德价值观无法作出抉择, 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境遇, 失去了固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3]。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和吸引力的根源问题, 即遵守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解决了思想危机的问题, 给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建构了文化精神的支撑, 为学生提供共同的道德根基, 使人的道德规约超越世俗和功利, 走向道德自觉。通过道德信仰的确立使学生理解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走向哪里。

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以及民众道德路向的迷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被重新提上日程, 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核心价值教育。2007年, 英国推出全国中小学“英国传统价值观教育”计划, 规定学生学习有关言论自由、文化多元、遵纪守法等核心价值观。澳大利亚政府出台学校价值教育国家框架 (N FVE) , 提出以“关爱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正”、“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新加坡提出新世纪注重“明 智”、“诚信”、“关爱”、“合作”、“爱国”、“自信”、“创造性”等价值品质的培养。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主张价值中立, 但由于价值中立教育原则带来瓦解价值共识、破坏社会凝聚力等弊端, 80年代末至今, 追求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重又回归美国道德教育主流。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总要求。可以看出, 各国都希望通过文化建设重建公民道德秩序, 使道德文化建设成为塑造合格公民的无声力量。

二、文化建设何以有助于学生道德理想的 重建

文化具有方向性。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 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建设首先是价值观的建设, 这是明确生活在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个体行为方式的准则和尺度。一般来讲, 文化价值观是稳定的、持久的, 它会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 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

文化具有凝聚力。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既是过往人生活的映照, 也是当下人生活的呈现, 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以及行为方式。文化引领的方向性、统一性避免了人们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迷茫, 使大家沿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一个积极的文化圈, 当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时, 必然会受到正向舆论的批评与纠正, 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 逐渐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期待。积极、正向的文化场域无形中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形成独有的道德精神气质。

文化具有塑造力。人永远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关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与社会是手心手背的关系,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用来指称人类的生活样式本身。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文化对人、对人的生活, 进而对教育进行着无所不在的熏陶与塑造, 不同文化及其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道德教育的目的, 使得道德教育目的体现着鲜明的文化特色[5]。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必然会受特定文化的影响,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使自身的言行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明确、积极、正确的主流文化引领必然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升道德理解, 形成道德文化气质。

三、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1.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

学校道德文化的追求和营造, 应先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 这是学校道德教育开展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在其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追求, 是学校育人的方向标。学校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教育特点、学生特点与学校特点, 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为了使道德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必须对其道德文化有“自知之明”, 通过了解学校校史明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心中有数”有助于全体师生对学校育人追求的认同, 使学校的追求成为全体师生发展的风向标。只有教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生明确“成为什么样的人”, 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共同建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意义框架。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无形中会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直接作用于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

2.发挥学生道德主体的作用

文化选择和重建是建立在理性反省和意志抉择基础上的理想追求, 这要求学生作为个体是独立自主的。为此, 在教育方式中, 学校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 而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意识, 经过学生判断之后的选择才是具有持久力的选择。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道德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激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从而把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当学生在学校道德文化的浸润中深刻地理解道德的人文内涵之后, 他们就会从对道德规则的服从转变为对道德的内心信奉与崇仰, 铸造自身的道德价值理想和道德人格追求。

3.激发学生道德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道德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 是一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存在的精神规定。一个人道德的成长离不开道德需要的支配, 道德教育只有激发并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精神需要, 才能推进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道德需要的过程是把学生引向自由自觉存在方式的过程, 学生不仅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存在物, 还要思考自己如何生活, 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成长环境。当社会舆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道德环境时, 责任、合作、自觉等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道德追求, 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参考文献

[1]宋希仁, 陈劳志.伦理学大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1026.

[2]史宁.文化视野下道德教育的信仰重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99-101.

阳光教育的文化使命 篇5

关键词:阳光体育,素质教育,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目标是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医学研究的目标是防治疾病, 维护健康, 这说明体育与医学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 共同担负着提高人类健康的素质的任务。因此, 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体育教育既对他们体质健康的教育又是他们学习的专业课。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是否重视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决定了社会医学人才的专业水平。

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接触新知识以及接触多少决定的。医学生欲构建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应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予以拓展以更新, 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标准。

1 医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现状及分析

我国医学专业学制与其他4年制专业相比较长, 但与西方的医学教育相比, 我国医学专业学制往往是5年或7年而美国为14年。这给人我国在医学教育方面有点速成的印象。我国医学专业教育模式“短”、“快”的特点, 使得学生利用大部分时间来学习临床专业技能, 淡化了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这很容易导致医学生对体育文化素质的缺失。

从我国医学专业课程结构上看, 基本上都是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同时兼修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计算机、英语等课程。体育在这样的课程结构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的低, 国内大学只要求在大一、大二上体育必修课, 另外对于体育有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加于相关的体育社团和选修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程的不足。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远远达不到锻炼自己身体的目的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质去指导自己或他人进行身体锻炼。这与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的要求不符, 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医学的需要。

2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的含义及其开展的意义

2.1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的含义

所谓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是指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沐浴阳光的温暖, 享受运动的快乐, 满足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快乐与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 且对学生智育发展的补充, 扩大知识面, 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种素质教育。

“阳光体育”中的“阳光”不但是指“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让青少年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走进阳光中的阳光, “阳光”还指科学地有计划地自我参与和指导他人进行体育锻炼。

2.2 开展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

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我国市场专心和科学发展呈全球化、科学化, 学科交叉和综合化的今天, 高校必须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为社会新时期全面发展, 培养德才兼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这些人才踏入社会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由于受传统医学培养模式的影响, 我国医学专业的课程主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课程为主干。这些课程占据总课程的绝大部分课时。但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具备自我保健和治疗疾病的能力, 同时还应具备指导他人进行体育锻炼, 防治疾病的能力, 这就要求医学生在学好临床治疗疾病技能的同时, 还应学习一定的体育文化素质, 不仅是自己走出教室, 沐浴阳光, 还应该带领他们的患者走到阳光下, 走进大自然, 享受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大学体育教育是我国学生阶段最后一次接受体育教育, 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实施关系到大学生是否树立自觉健身的终身体育思想, 医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医疗体育的认识产生影响。

3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对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的重要性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是以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新一层面上的素质教育,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培养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医学生, 在构建新型知识结构时, 应该把阳光体育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未来祖国医疗事业的后备军, 医学生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 合理的知识结构, 广阔的知识面关系到我国医学人才的质量。

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与强健体魄紧密结合的重任。医生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生活健康的特殊群体, 医学生要做的不仅仅是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因此, 针对医学生以后从事医疗事业的特点以及现代医学越来越注重疾病的预防与身体的保健, 根据医学专业特点进行具有与体育很好结合的大学体育教育, 特别在医学院校中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

知识结构作为人的知识系统内部各种知识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的方式, 新型知识结构是指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加以更新与扩展, 吸收相关学科的特点成为适应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知识体系。体育和医学都是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同属于人体科学范畴, 有共同的科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结构。在我国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体育锻炼对治疗和防止疾病有着很大的作用。如东汉时期华佗编制的“五禽戏”, 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 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 所谓“超乎象外, 得其寰中”是也。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 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 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模仿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 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 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 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再到后来的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保健运动也起到了既病防变的作用。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 体育已经成为了临床疾病康复的一种措施, 显示了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构建新型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

4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对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作用

4.1 扩展在校医学生的就业道路

从医学上自身角度出发, 他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同样面临毕业以后的就业, 高等学校不断扩招, 医学生同样面临就业岗位的激烈竞争。残酷的现实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同时还应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扩大知识面, 弥补专业课程的局限性。学校对学生进行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医体结合的重要作用, 培养自觉的意识,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有意识学习, 掌握与医相关的体育知识, 科学的锻炼方法及认识参与体育锻炼对治疗疾病的影响。在治疗疾病时与体育结合能更好地起到治疗效果, 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和就业机会。

4.2 指导患者及亚健康人群优化生活方式, 更好地治疗和预防疾病

临床患者欲参加体育活动, 要经过临床主治医生的同意, 并且体育锻炼的方式、强度、时间均要遵守医嘱。按照医生的运动处方的内容和方法配合临床用药更好地治疗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耐力运动, 如步行、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以及太极拳、医疗体操等。糖为肌肉运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 经常的耐力运动可增强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功能, 改善组织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 以便能在胰岛素浓度较低时保持较正常的血糖代谢, 即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如果医学生具有这些体育保健知识就能很好地指导患者参与体育锻炼, 从而遏制病情发展, 甚至康复。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亚健康人均急剧增加, 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体育锻炼是治疗亚健康的有效方式, 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呼吸功能, 还能缓解压力。在体育锻炼之后, 人们心情舒畅, 全身轻松。这样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远离亚健康, 防止疾病发生。

5 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对构建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措施与对策

学校对阳光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对构建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采取措施, 关键在与分析体育和医学知识的结构, 寻找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学习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康复医学等课程强化体育文化素质, 从而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了解体育锻炼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把医学与体育互相融合和渗透。

5.1 重视体育的教学质量

医学生在校学习学习任务繁重, 课外时间更多地用来复习与临床见习。除了学校规定的体育课程可以学习体育技能, 参与体育锻炼之外, 课外时间用来参加体育运动也很有限。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少而精”, 使学生在短暂的体育课上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逐步提高他们的阳光体育文化素质。这无疑给大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 改变授课方式及内容, 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医疗行业在社会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医生作该行业的主体。医学生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之前应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质, 才能在临床治疗疾病之外自己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以良好的健康从事医疗事业, 并且能更好地指导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驱逐疾病早日康复。因此, 在对医学生实施体育教学时要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医学生具备一定的身体结构知识, 在教学某一动作时, 教师要告诉学生该运动具有哪些临床的保健功效, 每个动作完成需要哪些肌肉协调完成。在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强化医学生阳光体育文化素质, 并且应用到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中去。

5.3 结合学校特色体育项目, 积极参与体育实践

学生具有了的阳光体育文化理论知识之后, 一定的实践才能巩固他们的知识。浓厚的学校体育氛围对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 在校园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给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在我国中医院校, 往往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特色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武术、八段锦、健身气功等有很好的传承, 这些体育项目在古代就是因为强身健体, 防治疾病发生而创编的。因此, 这些“阳光体育运动”在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中应该积极吸取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成明祥, 吴峰山, 袁胜利.“医体结合”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卫生教育, 2007, 43.

[2]何平, 沈时明.阳光体育运动对高校体育课教学的影响[M].内肛科技, 2010 (4) :152-153.

[3]岳金莲.艺术文化素质教育与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J].艺术教育, 2009.

[4]丁玲, 李忠云.论当前的高等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M].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8 (4) .

[5]雷亮.对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注重“医体结合”的思考[M].医学期刊, 2008 (8) .

[6]张乃正, 康美娟.医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研究[M].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4) .

[7]王鲜萍.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探讨[M].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

上一篇:快递企业下一篇:强化语文教学中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