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烂的阳光下》

2024-06-14

《在灿烂的阳光下》(精选10篇)

《在灿烂的阳光下》 篇1

摘要:合唱是情感的艺术, 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熔铸了深层的审美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背景、题材宽厚, 结构、旋律特点鲜明, 情节内容明确丰富, 情感内涵丰沛, 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关键词:合唱曲,结构,力度,速度,歌词

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合唱是情感的艺术, 它能够表现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情节和情感内容是非常明确和丰富的, 它蕴含了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内容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厚意。在合唱作品情感传递的过程中, 指挥者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它的任务就是要将作曲家所注入的丰富而又不同的情感启发合唱队员以饱满的歌唱热情将作品与音乐中蕴含的内容全面、准确、深刻地揭示出来, 以自我感动去感动观众, 以自我热情去唤醒观众的热情, 以美的音响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一、合唱作品《在灿烂阳光下》背景介绍

(一)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贺慈航, 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 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在语言的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曲作者:印青, 总政歌舞团一级作曲, 中国作曲家协会理事, 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有二百多件作品在省以上各类比赛评比中获奖。其中大型歌剧《党的文化》音乐 (合作) 获文华大奖、文华音乐奖。音乐剧《迷人的港湾》获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音乐一等奖。《在灿烂阳光下》采用了一种南北方音乐融合为一体的创作手法, 赋予了音乐一种独特的魅力。一举夺取了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金钟奖。

(二) 作品题材及其主体思想

《在灿烂阳光下》是为了庆祝国庆五十三周年而作, 是一首四部混声合唱的大型作品, 是颂歌题材, 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曾经苦难, 几经风雨, 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了和平稳定和繁荣。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政党, 无愧于人民大众。在五十多年的发展中, 中国逐步走向了繁荣和富强。斧头镰刀的政权终于被历史见证了, 中国人民要繁荣富强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跟着共产党走, 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在二十一世纪更加辉煌。

二、合唱曲《在灿烂阳光下》音乐分析

下面根据《在灿烂阳光下》的音响结构、内容、情绪及不断的发展变化对作品中的情感表现进行探索和研究:

合唱的音乐结构如下:

曲式结构图:

《在灿烂阳光下》是一首再现单四部曲式结构的混声合唱作品。曲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 巧妙地将旋律、和声、速度、力度、等方面加以变化, 极大地丰富了该曲的艺术效果。该作品主要有引子 (前奏) 、连接部分 (间奏) 和四个乐段组成。曲作者在创作上引用了创造性的想象力, 有机地将作品几个部分的音乐主题自然地结合起来, 使作品的音乐结构更加合理、严谨和层次分明。

(一) 从旋律上分析该乐曲

合唱曲《在灿烂阳光下》的旋律是优美的, 引子 (前奏) 1—7钢琴伴奏。作者在第五六小节采用了连续的三连音, (1—7) 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给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召, 坚定而富有号召力, 仿佛耳边响起了号角声。

接着旋律转入了G大调 (8—16) 以抒情而富有号召的旋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第一乐段 (复乐段) :A部分 (17—29) 以一个二声部开头, 明亮的G大调旋律, 由女高、男高二声部的合唱引出主题。该乐段曲调起伏不大, 乐句连贯, 作者采用了反复, 反复时曲调音乐拉宽放慢渐强为后面的音乐做好了铺垫, 使和声浓度逐渐加强。演唱时要采用亲切的口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反问语气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深厚感情。

A1部分 (变化反复) 旋律转向了bB大调 (30—39) 男高主旋, 男低辅旋, 女声声部属于装饰性声部。这一段反复烘托声部既要表现自己不喧宾夺主, 又要服从于整个色调的发展, 使各声部达到均衡, 使相互交织的旋律线条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同时, 它是A部分情感的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明确, 演唱时要注意前后情感的连贯性。尤其是“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小节) 要求合唱队员要坚信毫不犹豫的唱出。声部的加入突出了四部和声的效果, 使和声性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旋律声部增加了变化和音响厚度的对比, 使合唱的情感表达更加丰满。整个音响效果更加饱满。连接部分 (间奏) 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出现了一段跳跃式的音符, 总体采取了下滑式的走向, 由高到低, 节奏明快急促, 舒畅而又坚定, 激人奋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跳跃式的旋律中进行了转调, 旋律进入了明快的G大调。

第二乐段:这一乐段采用了进行曲风格, 调式、和声织体都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 在创作技法和情绪上有了新的发展。旋律显得坚定而又充满力度, 歌词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B1部分主旋律转向了女高、女低声部男高、男低声部起到了烘托。尤其是下行式的重音的烘托, 让旋律显得更加坚定, 节奏更加紧促。

第三乐段: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在音域、音型、力度、节奏等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处理。使音乐情绪在第二乐段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整个乐段主要采用了以男高声部为主其他三声部以八分休止音符形式进行, 使得旋律更加急促, 气势更加宏大, 音色上明亮而又刚毅, 吐字有力, 语气坚定充满了活力。情绪上给人一种斗志昂扬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姿态。使反复的情感更加浓烈, 借以掀起了全曲的高潮。

乐曲没有就此结束, 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那就是又出现了一段抒情式的旋律, 作者通过上行式的连接部分, 以柔和的旋律引起了A1部分

A1大部分的曲调都反复了A部分但其情绪对比及其情感表现上比之更加深刻。又一次重申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既表达了对共产党的热爱又显示了一种决心。

(二) 从歌词分析曲子的情感表现

合唱是音乐与歌词结合的产物。合唱中歌词原来的形势和感情内涵都被音乐化了,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合唱是音乐对歌词的一种具体化, 也是一种在创造。歌词是合唱创作的依据和原始材料, 歌词的风格先入为主地决定了合唱的风格。尽管合唱中音乐对歌词具有同化作用, 但歌词的内容所体现的情绪予以合唱特定的情调, 合唱中旋律的不确定因素正是因为歌词的存在而被固定化了。无论是合唱的作品还是不同形式的器乐作品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发端, 即语言源泉。

该曲是为了庆祝国庆五十三周年而作的, 从歌词上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所要表达的最终思想就是要赞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曲子的第一部分“从小爷爷对我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者就从大方面着手开篇点题地说明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然后作者又用了一种论证的手法从点到面的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进行了论证, 镰刀斧头的政权带领我们中国人民最终走向了和平稳定, 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振奋了整个中华大地, 激荡了亿万人的泪水。间接的呼应了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于歌词是赞颂式的, 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作曲家创作本曲的风格。曲作者通过对歌词的仔细审视, 通过声部的逐步引入, 加强和声的效果以及反复的创作手法正确的诠释了歌词要表达的感情。通过对歌词的反复, 强调了主题思想, 深化了主题, 同时又加深了感情的表达:“回顾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了和平稳定。因此, 中国的未来, 也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走得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陈家海.合唱名曲指挥设计[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0

[2]孟超美.大学生合唱与指挥艺术修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3]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4]张俊.音乐与音乐欣赏[J].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华强.音乐鉴赏[M].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在灿烂的阳光下》 篇2

暑假的一天,妈妈说要带我去郑州动物园参观。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了。今天终于实现了。我别提多高兴了。

吃了早饭,我和妈妈就赶紧收拾东西去车站等车。啊!今天的天气格外好,真是晴空万里,才八点半光景,太阳已经毫不吝啬的向大地射出万道光芒,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唉!等车的人真多,有的背着包袱,像是要出去打工的;有的抱着孩子,还提着礼物,像是走亲戚的。忽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女孩子闯入了我的眼帘。她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她身着一件洁白的连衣裙,手提一个精致的皮包。啊!真是一个美若天仙的大姐姐呀!正在这时,公交车开过来了,等车的人一股脑的向前涌去,把我和妈妈甩在了后边。那位漂亮的姐姐也随着拥挤的人群向前走去。收票员阿姨大声叫着:“别挤!别挤!让老人和孩子先上车。”正在这时,我看见那位漂亮姐姐用刀片割开了一位抱孩子的`妇女的衣袋,拿出了钱包速度之快让我惊异。我还未回过神来,那位漂亮姐姐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上车之后,那位妇女掏钱买车票,一摸钱包没啦,她一下子瘫在哪儿。然后就哭了起来,边哭边说:“钱全丢了,这可是给我儿子看病的钱啊!这是救命的钱呀!这可怎么办呀!”车上的其他乘客也都议论纷纷:“这小偷也太缺德了!”“真没良心!”

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我后悔自己看到却没有及时说出来。我向妈妈要过钱包,把里面的二百多元钱全部拿出来给了那位丢钱的妇女。车上的其他乘客见此也都纷纷五元、十元的给这位妇女捐钱

动物园去不成了,我和妈妈只有下了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事,我脑海里那位美若天仙的、纯洁无暇的大姐姐渐渐模糊了,最后扭曲成一头凶残的怪兽。

灿烂阳光下的快乐体育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打造欢乐

1 引言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日益的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等上层建筑也是不断完善,质教育到了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终生体育日趋深入人心,受到了更高和更多人的重视,而在学校教育中快乐体育作为终生教育的重要实现手段也受到的更多的关注,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如何让枯燥的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已经迫在眉睫。

2 对快乐体育的了解

2.1 什么是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某些僵死的、被动的以及缺少乐趣等局面的反思。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2.2 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

自从快乐体育被提出,被我们引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随着体育教育改革我们对快乐体育更加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在新课标提出的今天也赋予了快乐体育新的内涵。

2.2.1 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即教师从主观愿望和经验出发,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产生错误动作后教师给予纠正,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由教师给予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甚至出现厌课、逃课现象。我一改常规,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而自己只起到引导作用。每堂课都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体验体育课堂所带来的快乐。比如游戏课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权来更好的完成游戏:在快速跑课中让学生用快速跑去创编游戏来展示自我,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

2.2.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想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让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在起引导的同时自己也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一同体验快乐。学生中也分组进行互帮互助成为有凝聚力小团体。就这样在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3 构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3.1教学形式、方法的选择

教学形式是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计划的中间环节。“教”是基础,“学”是根本。教学形式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个体的经验和感觉,适时适当地改变教材教法,以创造生动活泼的双向教学形式。

在教材上游戏化要有一定的原则。首先要寓教于乐,一种是单纯的,即无目的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如在上课时就让学生放纵的自己玩只要开心高兴就好;一种要求实现一定的目的,如在上篮球课时,用姚明的快乐篮球,这样就起到了在玩中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目的。虽然两种情况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助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说,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其次,要切和实际,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渐进的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按体育教学的要求一步一步的,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我们在小学玩的“丢手帕”,到了高年段我们就可以让他们运球进行这个游戏。再次,就是组织有序,“教”与“玩”相结合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还有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组织。

3.2 发扬传统体育项目和研发新的体育项目

从体育课看教学内容的设置其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健身技巧及养成健身的习惯,从而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特别是针对农村学校器材少、场地小等特点多发扬传统体育项目并和学生自制体育器材,这样不但能弥补以上缺点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我们如果构建起了完善的快乐体育模式, 教师在理解了快乐体育的涵义的基础上 ,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传统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的单向教学模式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快乐体育为那些体育设施差的农村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但教学是一种长期艰辛,有时让人枯燥乏味的工作。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坚信只要心里装者学生,心中充满爱,一定让我们的笑声在灿烂的阳光下持续、长久的响起!!!

【参考文献】

[1]吳玲.体育新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J],2003.4(3):67-69

[2]陈智强. 农村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切入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04.18(1):119-120

[3]石泰. 简论体育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计划的制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04.18(2):115-116

《在灿烂的阳光下》 篇4

一、打开“窗户”, 引进生活的阳光

传统的音乐课堂一直把“流行歌曲”这个“异类”拒之门外。而“流行歌曲”是否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异类”呢?我觉得不是, “流行歌曲”为什么被现在的年轻人甚至小孩子接受并喜爱。仅是因为它朗朗上口, 所谓的歌星形象美、声音甜吗?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生活气息, 让小孩子喜爱, 甚至有把它学会的欲望。于是, 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 靠听录音、看MTV把它学会。而歌曲的难度远远超出我们课本上的歌曲。所以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 不偏离音乐大纲的原则下, 我用了这么一招。

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唱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稻草人和小精灵。这些都是在我读小学时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可离现在的学生似乎很远了, 现在的小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是喜羊羊和灰太狼、大角牛等。于是, 我先把小朋友们在家里电视上看到的动画片引进课堂:观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小牛向前冲》《哪吒》等的片段及其主题曲。在此我借着学生高涨的热情, 引导他们听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提问: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哪个动画人物呢?为什么?你能把歌曲中的童话人物改成你喜欢的动画人物吗?如此一来, 将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改成《永远住在动画里》, 使陌生的歌曲变成熟悉的歌曲, 陌生的内容变成了熟悉的内容, 单一的听赏课变成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综合课。

二、走近生活, 感受七彩的阳光

当生活的阳光从四面八方照进课堂时, 学生不仅身上被晒得暖暖的, 心里更是暖暖的, 就像冬眠的动物准备出洞似的蠢蠢欲动。为了让学生能理解音乐中表达的真正情绪和深刻意境。我觉得让学生亲自去室外走走, 去大自然中看看, 感受一下有生命的东西, 比在课题中单纯的说教更来的有效。

比如在教歌曲《春来了》前, 我带学生去校园里走走, 去校园门口的田边看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田边的小草发芽了, 桃花开了, 农民伯伯把盖在菜上的保暖膜掀掉了, 青蛙和蛇结束了冬眠出洞了, 河面上的薄冰也化了, 冻僵的泥土变松软了, 校园里的柳树姑娘像大病初欲似的开始恢复活力, 芭蕉树长出了新的嫩绿色的头发, 小朋友的衣服穿少了, 可怕的寒风变成了温柔的暖风……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看出, 他们不但看到了春天, 更感受到了春天的变化。在教唱歌曲时, 他们高高抬起的小脸露出了微笑, 我知道, 他们不但眼中有一幅活的初春图, 心中更有一幅美好的生活图。

三、提高生活品位, 培养审美情操

审美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 而艺术教育中最具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则是音乐。音乐教学中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及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 生动有趣的讲解, 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 能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 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记得有这样一节课令我印象深刻, 那堂课我让一年级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 有几个可爱的孩子神情严肃, 非常端正地站了起来, 紧接着班里的其他学生也跟着站了起来。当我问他们为何这样时, 他们的回答非常真挚:“因为这是礼拜一在操场升国旗时放的曲子!”为什么礼拜一升国旗时要放这个曲子呢?因为这首歌曲是我们祖国的国歌, 全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曲描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 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而后我又以诗朗诵的形式 (即朗诵《国歌》歌词, 以《国歌》旋律伴奏) 让学生在那雄壮的旋律, 那有力的节奏, 那铿锵的“起来, 起来, 起来”呼唤中, 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在灿烂阳光下心得(范文) 篇5

——记2011年七月平江支教行

那些允许任性的年代,叫做青春。那些热血的往事,正是青春的乐章。回首,那消逝的热风,喧闹的蚊子,追逐着的少年涩涩的身影,靠在香樟树上惬意的微笑。那段唤作支教的日子,收藏着一段刻骨的留念,那支唤作支教的队伍,遗留下一首美丽的歌谣,而那张唤作支教的书签,翻开的便是我梦想的起点。从街角转弯,到了十字路口,选择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我怀着犹豫与惶恐之下加入教科系平江支教的队伍,然后上山,一段距离之后展开一段故事。我从未停止梦想,以至于从未有过梦想。没有特别讨厌的东西,也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好像什么都适合我,又好像什么都干不了。我慎重地思考,我到底要什么?没有见到所谓的求知的渴望眼睛,也没有坚定的未教育献身的决心,我就这样来了,单纯地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分量以及确定自己的心。我从未因为自己没有宏伟的教育理想而觉得羞愧,我只是怕自己不爱教育,这样我便无法爱我的孩子们。

于是,我来了,我愿意给自己十天的时间检验自己是否热爱教师这个职位。教学篇

很荣幸,我任教的时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课。由于一二年级孩子们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我知道这是一个相当有挑战的任务。在备课的时候,我想了很多,有过介绍国内外儿童绘本、儿童诗歌、童话故事等等的想法,事实上我也有安排这样的阅读课。但是,我遇到一个很大的麻烦,我的理解是建立在成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上面的,而在孩子的世界里面任何东西都会变得很神奇,我怀疑自己没法让孩子们很好地理解我所教的东西,也不知道要采取怎样的授课方式、教学手段才能让他们对我教的知识感兴趣。没办法具体了解到当地孩子们的实际水平,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网上的教学资源以及自己的理解,准备了十个课时的教案。毫无疑问,我是很认真地准备的,我是真的希望我的一堂课甚至是一句话能够在孩子们心里泛出些许涟漪。

终于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了,第一节课我选择的是一首古诗《小荷》,一二年级都是同样的内容。这一节课在一二年级来说效果都是不错的,但是可以明显 感觉到孩子们喜欢不断重复朗诵,而对于涉及到理解的部分就没用兴趣了。在我看来这的确是小孩子的一个共性,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孩子们大多数情况下处

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很少有去主动探究的意识。我突然在想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主动地思考问题,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以后教学中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点。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有采取过让孩子们自主编故事、上台进行自我展示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学会一首诗、一篇文章并证明不了什么,必须培养好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毕竟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我是一个很活泼外向搞怪的人,但是站在学生面前的我,很严肃。不知道为什么,一站在讲台上,我就立马换了一个人。我想,现在我是完全相信老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演员的说法了,课堂之上,时而要一本正经又耐心细致地纠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时而要温柔甜美又抑扬顿挫地讲解知识,时而要耐心体贴又不失严厉化解孩子间的小矛盾。于是,四十分钟下来,累是必然的。初次体验真实课堂的我们更是免不了喉咙嘶哑。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活泼好动,更加需要老师时刻提醒,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有时候在一年级,必须要先进行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才能开始上课。因为在我们的眼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造就高效率的课堂,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习的成效能够很好地在作业中体现出来,所以每一份作业我都会很认真地批改,仔细地指出不足的地方。在看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孩子需要老师不断地重复,细致地讲解才能真正地学会字词的书写。作为老师一定不能光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而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认知与理解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他们较好地接受知识。

管理篇

我成为班主任了。想起来其实我自己都有点不相信,可事实就是我成为了三年级的一名班主任,与肖月姐搭档。

第一天到班上的时候,我的心情却是出奇的平静。我们班上的人不多,只有14个,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毕竟人少管理起来容易些。很快,通过自荐与民主投票,班上便选出来一名班长和一名学习委员。我不得不承认,当我冠上这个称号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完全当做一名班级工作管理者了。学习情况、卫生情况、家庭情况我都会详细地去了解。在肖月姐地建议下,我们还写了一封家长信,希望在支教期间跟家长拥有良好的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但是,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孩子之间的矛盾不断。这个问题是无论哪里都无法避免的。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小摩擦是很忘记的。所以,在没有什么大的身体上的伤害的时候,先分开他们,稍加劝解,再迅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要一直对孩子喋喋不休,这样并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的。而在发生大的伤害时,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保证他们的身体安全,再酌情处理。第二、孩子的安全问题。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孩子们在学校磕磕碰碰是少不了的,着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不要在教室追闹等等。出现事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处理,安全第一。也要跟家长沟通好,免除不必要的误会等等。第三、师生之间的摩擦。,孩子们都还在个性养成期,对老师必定会有不满之处,所以师生间的摩擦也是少不了的。在出现摩擦的时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冷静,不能跟孩子计较,或者选择先搁置一边,等双方静下心在讨论。其实孩子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很冲动的,只要耐心等一会,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个时候再跟他们真诚地交流,问题就能很好的得到解决。

在任职班主任的这段日子里,我不仅学会了更多地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我的脾气也能够很好地被自己掌控,而且也在队友那里学到许多更好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

生活篇

我知道自己是容易感动却又容易忘记的人,于是我不断提醒自己要淡定,坦然地面对。但是在小男孩说不想我伤心的回答时,在一个个孩子把我生病的原因揽到自己的身上时,在一声声略带扭捏的“老师,你辛苦啦”时,泪水就再也无法控制。

当我们同吃同睡,不顾形象放肆抢菜,一有时间就腐败,饱受蚊子骚扰,在厕所高谈阔论,可以吵吵闹闹,也可以彻夜秉烛夜谈,相扶相持,相亲相爱,生活因为各自的存在而多姿多彩。

昨天的我们走远了,只剩下模糊的肩膀。在举杯祝福之后我们走散,也许会忘了你们的名字、面容、性格,但永远铭刻的是那种感受。当我朝着反方向走去的时候,失去勇气面对,抖着肩膀哭泣时,并肩的伙伴虽然沉默,却永远懂得我的委屈。时间总是在说谎,我们从未失去那些可以依靠的肩膀。

在灿烂阳光下,我们拥有了一群调皮闹腾却又重情重义的孩子们,拥有了一群相见恨晚多才多艺的队友,更重要的是我的梦想在这里起航,从此,我不再是无头苍蝇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我有我的方向,我有我的未来,我要想它一步步前进啦。

我曾经说,我已经坚定了不当老师的决定,我以为我真的决定了。但是,在我看到一张又一张孩子们关心道歉的纸条时,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在我的心中发芽成长,而我却是一直在逃避。我在逃避责任,我不愿意担负那么多孩子的未来;我不自信,我怕自己没有什么能够帮到他们的;我在看轻自己,有爱却不敢交出自己的耐心,怕自己坚持不下来。简而言之,就是我没勇气,明明能够做好的,却一直在逃避,懒散地应对。我很清醒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却一直没

下定决心割除腐肉,我想,支教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在退缩之后终于决定勇敢地直面现实。解决问题。

我知道自己的教师基本功还很不扎实,我也知道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一知半解,我知道自己的实践动手还很欠缺,我知道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还很不娴熟。是支教让我懂得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会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断完善自身、提升能力。

我从未期望我自己能够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就,但是我坚信,那些被我用真心浇灌的小草,会因为执着的养分,茁壮成长,也确定,那些拥有我同等眷顾的海底沙石,会因为坚持的等待,磨石成珠。有它们的存在,我的世界才会充满色彩。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好的记录者,但是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住的回首、驻足,只是希望不要重蹈覆辙,追上时光的轰轰烈烈的脚步。这个夏季,我们快乐。这个夏季,我们忧伤。这个夏季,我们彷徨。这向前奔去。个夏季,我们成长。这个夏季,我们一如既往地读着我们心中的童话书。

《在灿烂的阳光下》 篇6

“意识流”始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心理学原理》。在詹姆士看来“意识流”是一种比较确切、相对完美的表述与概括, 他把人类心理活动中那种像水流一样活动着的意识的客观状态, 比喻为一个生动的形象, 强调意识活动的连续性, 像流水一样不可中断。20世纪20年代欧美作家将“意识流”运用于文学创作, 起先进入文学领域, 是用来说明那些把意识活动展现为一种“流”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或心理描写的作品。到了20世纪50年代, “意识流”才进入电影创作中, 这类电影注重探索人的精神领域, 解构了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 开拓了现代电影的表现时空。无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意识流, 还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意识流手法, 都是表现出一种 印象、回忆、想象、幻觉等多种成分糅合在 一起构建 成的一种“流”的心理活动, 受之影响的电影中运用的意识流手法, 也同样是表现印象、回忆、以至直觉、幻觉的混杂, 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虽说混杂却不显得杂乱无章, 而电影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独特的影片样式, 更好的挖掘了主角的内心世界, 将其精神世界更加真实的呈现在观众 眼前。

一.穿针引线的“画外音”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主角马小军成年后以他那低沉的声音叙述过往开始, 这一开始就注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怀旧, 并且以回忆的方式用主观视觉的讲述推动剧情发展, 这样的视点正是利用心理时间展开剧情, 即是根据叙述者心理活动自由流动的发展, 再现心理真实。

“北京, 变得这么快, 二十年的工夫, 她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中的东西, 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 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1正如成年马小军说得那样, 现实已经破坏了他的记忆, 使他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是记忆还是遗忘?这也注定了要用意识流来表现 整部影片, 因为记忆总是零碎模糊错乱的, 异质碎片组成的马小军关于年少的回忆不失为一个完整的阳光灿烂的青春岁月。那么用什么把这些碎片粘合成整体呢?是源源不断的意识之流, 喷薄四溢的回忆和情感, 是时间和空间这张无边的天网笼罩着的无数的晶莹碎片。于是在整部电影呈现故事发展之外, 还有一个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声音 , 正如之前所说的, 影片以成年马小军 声音开始, 自然整部电影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声音, 这声音贯穿影片始终, 称之为独白。

在意识流小说中最直接将人物的心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方式是通过无声的内心独白, 而受之影响的意识流电影为了更好的表达人物心理的方式则是将无声变为有声的, 影片中人物进行活动展开的同时 , 又有一个“画外音”随时随地告诉观众人物的内心世界, 也起稍作解释的作用,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形式非常坦率和自然, 意识流往往是非理性主义的, 这样的表达方式, 通过“画外音”叙述故事也十分接近非理性思维的本质。

少年时的马小军, 爸爸去部队以后, 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就在那样特殊的文革社会环境下, 稚嫩的少年们马小军、大蚂蚁、羊槁、刘忆苦在没有家长束缚的环境下, 个体的生命活力得到了大大的张扬。“70年代的中期, 北京还没有那么多汽车和豪华饭店, 街上也没有那么多人, 比我们大几岁的都去了农村和部队, 这座城市属于我们。”2在金灿灿的阳光下, 他们茁壮成长。马小军迷恋上了钥匙并开始制作 他们, 先是把自己家的各种锁一一打开, 偷看大人的秘密, 后来发展到未经邀请去开别人家锁着的门, 每当锁从铛锭中跳开, 少年的马小军就立刻陷入无限的欣喜当中, 此时“画外音”向观众解释到, “我发誓 , 我仅仅是开锁, 不是做贼”。3影片向观众表达出的这些信息, 不光是图像的展开, 最重要的是结合这个以第一人称的“画外音”, 用当事人的身份正正切切的向观众诉说着他的内心感受, 当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同时起作用的时候, 观众也随着成年后的马小军一起追忆那青春无悔的岁月 :上课戏弄老师、打架、泡妞等等。

二.真实与幻想的糅合

奥地利作家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阐释了他的观点, 他认为, 人的梦是无意识的反映, 是愿望的实现, 做梦者平时被压抑的心理需要往往通过幻觉和梦境的形式得以体现。在意识流小说或电影中, 频繁的使用梦境与幻觉, 表现人物变幻莫测的真实的意识流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真实的故事和幻想的情节总是杂糅在一起, 两者结合也并不矛盾, 成年马小军凭借自己的记忆压缩或延长时间段发生的故事。比如和米兰相处的美好时光就像时间停滞一样, 大伙儿孤立他后的时间过的非常快, 甚至叙述者也可以随意的打断或者推翻他之前的讲述, 而后影片又重新播放, 颠覆之前的内容。初次观看影片, 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但是细细品味后会发现,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影片样式, 才显得影片合情合理并且更加生动有趣, 将一个懵懂少年的绚丽青春表现得更加亲切自然。

少年时的回 忆总是颠 三倒四, 分不清故事的前后顺序;少年的思维有的时候不着边际, 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算少年的故事发生在那个特殊的文革社会背景下, 无论社会上发生再大 的事情, 只要没有影响他们, 在他们的记忆中仍然不会有太多痕迹, 而留在他们心中的都是那些关于成长、爱情、友情的故事, 或许欢乐, 或许忧伤。这样也导致了成年马小军在回忆往事的时候, 脑海中所浮现的过往也必定会颠三倒四, 有的时候甚至不合 逻辑, 因为这一切都皆出于他的记忆。“从埋得很深的地方挖掘出来的一系列相继的形象必然时空倒错, 秩序紊乱 , 令人眼花缭乱, 而且异质不均, 形状不一, 零零碎碎。”4因此成年后的马小军在不断回忆的同时, 又不断推翻自己的回忆。为了真实的展现这一心理过程, 导演姜文也算用心良苦, 别出心裁, 借着镜头功用, 让画面不断裁剪又重 新组合, 为平淡的叙述多增几分色彩和起伏。“慢着, 我的记忆好像出了毛病, 事实和幻觉好像又搅到了一块, 可能她根本就没有当我的面睡过觉, 可能她根本没有那样凝望过我, 那么她锥子般的锐利的目光和熟睡的样子, 又是怎么跑到我的脑海中来的呢?……”5在“老莫”餐厅, 马小军和刘忆苦一起过生日, 因为米兰而争锋相对的场面突然定格, 中年马小军的画外音说到“哈哈哈, 千万别相信这个。我从来就没有这么勇气这么壮烈过。”6“记忆被我的感情改头换面, 搞得我头脑混乱, 真假难辨……可能和米兰的第一次相识就是伪造的, 其实我根本没有在马路上遇见她。那天, 我和大蚂蚁受刘忆苦委托, 到院门口等米兰, 这才是我们第一次相识……可能于北蓓和米兰原来是同一个人……”7随后, 故事也跟着改头换面, 影片中的所有人和物都像被释放又重新摆放, 开始新的进展继续往下演。影片也在这真实与幻想中不断更替、重新罗列排放, 而记忆也在这不断重放中再现它的真实面目, 让观众也随同影片的展开抚今忆往不断穿越模糊的记忆, 追寻年少时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三.跳跃的时空布局

前文提到,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采用回忆的方式展开故事, 导演这样做的目的旨在恢复那逝去了的时间和空间, 多亏了记忆, 时间和空间都失 而复得。但是这种复得也只是片面的短暂的, 而意识流的手法正是将这些时间与空间的点分解与重新组合, 塑造了时间的纵深感与空间的立体感, 这样一来影像以意识流方式表达的时空就不是一种自然现象的延伸而是一种心理现象的体现, 以致揭开埋藏在心底的那段过往岁月。

(一) 时间纵深感

电影的时间“可以跨越到将来的时间间隔和过去的时 间间隔, 把二十年后的某一天插入此次此刻。简言之, 它可以像我们的想象力一样运转。它具有我们思想的灵活性, 它不受外界时间的物理需要的制约, 而是受制于思想联想的心理法则。”8影片一开始成年后的马小军沧桑十足的独白“画外音”将人们拉入了那个年代“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 炎热气候使人们裸露 得更多, 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 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们, 阳光充足, 太亮, 使得眼前一阵 阵发黑。”9虽然这个时候, 影片中还未向观众展示任何图像信息, 可沧桑感十足又带了几许情绪 的“画外音”一下就让人们陷入了过去, 这样的叙述也拉开了几十年时间的纵深感。意识流要表现时间的颠倒, 空间的重叠。而影片在陈述故事过程中, 也对时间进行了重构, 显然这一重构的方式即前文提到的“画外音”。影片竭尽全力恢复逝去了的时间的力量当然是极为有限的, 即使恢复也只不过是激起点点火 花而已, 正因如此影片在拍摄 过程中, 叙述者即成年后的马小军可以自由选择讲述故事的切入点, 打断、定格、跳跃、快进或者是倒退情节, 并在逝去的时间长河里灵活穿梭。这样一方面控制了影片故事发展节奏, 另一方面也让青春的光影在时间的长河中浮现。

(二) 空间立体感

电影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画面的排列与组合来刻画形象、描绘时间, 从而获得强大的表现力, 利用光影的幻觉和摄影的剪裁让已经沉默在历史里的那段青春记忆又获得重生。这样一种表现方式就如同意识流小说家把许许多多的回忆如同把一幅幅图画汇集在一起, 每幅画表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时间与空间互相作用影响的同时, 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 而电影则是通过具象的音画塑造画面的空间, 因此增添画面立体感的同时也是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

影片中, 少年时的马小军和同伴儿们一起玩耍比赛, 抛掷自己的书包, 看谁抛的高, 马小军的书包在空中迟迟未落, 这时镜头使用仰视投向空中, 书包慢慢落下, 镜头往下拉, 接书包的却变成了青年时的马小军。就在这一瞬间, 时间空间发生了转移, 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叙述, 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立体感, 另一方面给观众带来意外的同时又有几分欣喜。

德国心理 学家、美 学家于果·明斯特伯格认为, 电影影像所显示的空间不过是一种独特的内心经验。而这种经验来源于人类心理活动的暗示、记忆、想象机制。鲁道夫·爱因汉姆赞同于果·明斯特伯格的看法, 他更加强调摄影的过程, 其实就是将具体的物质显示及其运动方式在平面上投射。而怎样在平面上保持那种立体感, 则要摄像机通过逼真地模范自然创造出部分的 幻觉, 由这部分的幻觉引起观众的心理活动。10因此在影片中才会反复的出现镜头倒退—重演—倒退—重演这样这个过程, 表现特别明显的是在“老莫”餐厅吃饭那个片段。这样的表现方式才让成年马小军回忆往事时的整个思考、心理过程更完整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营造出了曼妙虚幻的记忆空间和更好的彰显了那个躁动岁月的青春心理。友谊、爱情、好强心、嫉妒心、游戏心等等, 但终归属于那个美好年少的 岁月, 也刚好与影片片名《阳光灿烂的日子》相得益彰。

(三) 时空的重叠

意识流小说 家普鲁斯 特认为, 在呈现一幅画面的时候, 时间以空间的形式出现。意识流电影中往往也是运用了这样的一种方式。银幕上往往是将“时间”与“记忆”融合并通过“空间”来加以展现。《阳光灿烂 的日子》片尾, 成年的马小军和他的同伴们气派地坐在加长林 肯车里, 喝着XO, 在现代化的北京城里穿行。他们西装笔挺, 显然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而这个时候, 成年马小军“画外音”的回忆也似乎终结, 过往的叙述已经接近现在, 当“时间”“记忆”与现实的“空间”发生重叠的时候, 构成了永恒的现在, 充满着阳光的那些青春岁月也沦为永恒。

姜文在通宵看完小说《动物凶猛》后, 就立马给王 朔打电话, 告诉王朔 , 这就是他想 要的, 这就是他长期以来想要拍摄的电影主题, 一直以来, 我们不曾忘记那个充满激情、灼热的追求梦想的那个岁月, 即便它是发生在特殊的年代。为了更好地呈现真实, 纪念过往, 意识流这一表现样式可以说在影片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于是由姜文执导的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征服了威尼斯, 也征服了台 湾金马奖。

参考文献

[1]柳鸣九.西方文艺思潮论丛.意识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白烨.青春无悔:王朔影视作品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李尔葳.汉子姜文[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

[4]董瑞峰.影视精品读解[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

《在灿烂的阳光下》 篇7

【教学片段】

屏显: (引读) 桂花纷纷落下来——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引读“喊……”。孩子们, 羡慕吗?让我们跟着小琦君去沐浴这场芳香的桂花雨吧! (播放视频) 这桂花雨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落呀落呀, 有的落到了你的头上, 有的落到了你的脸上, 有的落到了你的身上, 有的钻进了你的脖子里, 带给你怎样奇妙的感受呢?拿起笔, 请你写在课文的插图边。把你展开想象后奇妙的感受写下来。生1:……落得满头满身, 就像知道我心事的大姐姐, 在安慰我。师:真好。生2:……就像黄色的鹅毛大雪。师:很像。生3:金黄的桂花落在光滑的皮肤上, 就像在滑滑梯。师:此刻, 我们的眼睛醉了, 鼻子醉了, 心也醉了, 让我们陶醉地喊一喊! (生读)

【专家声音】

对于这一读写结合的教学环节, 参与听课的原二实小校长邵兰芳老师没有作出直接的点评, 而是谈了一下她听的另一堂公开课《爱之链》的一点感受。她所举的也是一个写话片段:在行课的最后, 老师让学生进行拓展写话:“请拿出笔来, 想象一下乔伊醒了……”当时学生写的语言比较凌乱, 但其中也有一些闪光的地方, 如有学生写到:太阳升起来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还有一生写到:乔伊上路了。此时上课老师就草草结束了。邵老师针对以上两个写话进行了一点点拨提升:如生一的可以改为:新的一天开始了, 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生二的可以改为:乔伊上路了, 一条平展展的路伸向远方……

【思考】

作为教师来说, 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入理解、体会, 又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还能培养学生用笔进行思考的习惯。对学生而言, 课堂练笔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完全是真实写作能力的展现。他们渴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不足之处同样也希望得到指导。因此老师在评价时, 切不可以使用“写得真好”“写得不错”之类模糊的语言, 只把它作为一个为阅读服务的点缀, 应该是肯定中包含着方法的指导。以薛法根老师《天鹅的故事》为例, 学生在交流课文概括时, 薛老师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你写了三句话, 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清楚。老师也有三句话:一是删掉‘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词, 三句话就连贯了。二是‘寒潮’与‘突然’调换一下位置, 删去‘的事情’。三是故事还没结束:老人走了, 天鹅呢?不见了!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把结果改一改, 好吗?”学生不但知其然, 还知其所以然, 这样为以后的写作练习打下基础。

【践行】

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练习四》时, 第一题出现了一组水果, 课堂上我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吃哪种水果?”有学生站起来回答道:“我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香蕉。”“我喜欢吃……”师:如果你能说出水果的样子, 那就能让其他小朋友也喜欢它的。生:我喜欢吃红红的苹果。生:我喜欢吃紫色的葡萄。生:我喜欢吃黄黄的弯弯的香蕉。师:真不错, 你不光说出了水果的颜色, 还说出了它的形状, 让大家更喜欢它了。谁也会这样说?生:我喜欢吃红红的圆圆的苹果。师:老师教大家一个说法:红红的圆圆的可以说成又红又圆。谁会这样说?生:我喜欢吃又大又圆的西瓜。生:我喜欢吃又黄又弯的香蕉。生:我喜欢吃又红又甜的草莓。师:真不错, 都会说味道了, 这样更诱人了。生:我喜欢又红又香的苹果……

这一次说话训练因为紧紧抓住了学生中闪现的亮点, 适时进行了点拨, 并在点拨中渗透了方法的指导, 从而点亮了更多思维的火花, 使课堂上出现了一次小高潮。

灿烂的阳光等着你 篇8

一大堆报纸看完了,就剩下两张还想再看看。上面有这样两篇文章:一篇是主持人写的,另一篇是写主持人的。前者是倪萍写的,后者是写欧阳夏丹的,分别发表在《光明日报》2014年5月9日和《解放日报》2014年5月16日。这两位著名主持人可以说是两代人,但从不同的主持经历和人生履历表达了一个同样的看法: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个无比宽敞的家,让阳光住在里面。

倪萍的重新出山是在央视1套的大型寻人节目《等着我》。这个栏目在仅有文案的时候我就知道,在央视的节目创意大赛上是两个获全票通过的栏目之一,样片的审看会我也在场。这个节目很有点儿张艺谋的电影《归来》的电视版的味道。而倪萍加盟《等着我》则是意外的惊喜,因为样片的主持人不是她。

《光明日报》给了倪萍的《等着我》一个整版,如果按照对教授的考核要求,这种待遇可了不得了,就连我所在的单位,也有明文规定:在中央级的报刊上发表长文,是要加分奖励的。当然,这对倪萍来说早就无所谓了,而正是对于加分奖励的无所谓,才有了电视版和文字版的两个《等着我》。

倪萍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主持人,当你内心对这个社会、对社会中的人、对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有着基本的尊重和强烈的好奇时,你就不会一直说空话,你也就不会专拣那些华丽的词去涂抹自己,言不由衷是最可怕的。”说这番话是需要有底气的:“台里找我的时候,我一口回绝,回绝的理由是不到我这个年龄的人无法理解的。”“有人猜测《等着我》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哈,我哪有那么重要!”

这就叫底气。能有几个主持人一口回绝《我们有1套》的主持邀请?更有成千上万的俊男靓女做着主持人的春梦。“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站了十个小时录节目谁能不累?但累人和累心是不一样的。对此,倪萍将其称为“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就是衣服越穿越肥,鞋越穿越软,不照镜子,不上称称……而所有这些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境界。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我特别想对正做主持人梦乃至每年一度黑压压的艺考大军说一句:你能不装吗?

写欧阳夏丹的专访的结尾有些八卦:夏丹他们做的报道播出后不久,王金初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每年来北京开会的时候,她都给夏丹捎来小米、绿豆和亲手缝制的绣花鞋垫,每次她都会把嘴凑到夏丹耳旁,悄悄地问同一个问题:“妹子,嫁出去了没?”

不怕您笑话,我也想问同一个问题。

这篇专访的摘要已经点明了一种价值判断:坐得住“冷板凳”守住初心,在看不见未来时积蓄能量,于热闹纷纭中保持清醒。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这是一个主持人成功的必要前提,甚至,任何一个成功者概莫能外。

这篇专访中的小标题可以拿来问不少俊男靓女:刚到电视台,与她整天为伍的是剪刀、尺子和修正液;别人逛街、唱卡拉OK、旅行时,她仿佛一个绝缘体,安静地活在自己的节目里。朋友,你能做到吗?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那些我采访过的有故事的普通人,成了照亮我的阳光。”这些话当然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但区别在于:是成功学大师的忽悠,还是本人的生活经历,这有天壤之别。

主持人这个职业是最容易焦虑的。时段不好焦虑,露脸太少焦虑,名气不大焦虑,挣钱不多焦虑……这种焦虑甚至与年龄无关,岁数越大越焦虑者大有人在。

追逐阳光,感受识字的灿烂 篇9

一、乐识乐学, 感之趣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渲染。兴趣的动力来自乐学的起源, 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 用游戏开道。猜字谜:学习“春”字时, 我让学生猜字谜“三人日下去春游”, 根 :“很字两人离 , 木棍左边立”。编顺口溜:学“弯”时, 我编了一句顺口溜:一点一横长, 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 弓字在下方。“对口令”、“儿歌”。如“斗”字的笔顺, 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 “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利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 ”、“给字娃娃找家”、“开火车等游戏, 使学生朗读上口, 兴致高昂, 思维敏捷, 疑难变易, 记忆有规律, 兴趣广泛,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达到在玩中学, 学中乐, 乐中趣, 把识字的过程潜意识地融入到语言交际中, 增添乐识乐学的学习趣味性, 达到在“乐”中识字的目标。

二、乐玩乐变, 感之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 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 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 否则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了。引导学生变换形式, 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课上, 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 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做到在玩中学习, 玩中思考, 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 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 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 让学生“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 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1.拆变记忆。如, 我们可以把“趣拆成“走”、“耳”、“又”或“走”、“取”教学 ;把“譬”拆成 “尸”“口”、“辛”、“言 ”或“辟”、“言”教学 。学生在识字过程中 , 还可以通过熟悉的一些构字部件, 加一笔、减一笔或换一笔的方法识记。如:“十”加一笔变成“土”, “方”减一笔变成“万”, “无”换一笔变成“天”。2.字义识变。在教学中, 有些学生不理解字的意思, 容易写错字。如:“暖”, 学生常把“日”字写成“目”, 我告诉学生:有“日 (太阳) ”才暖和, 让学生充分理解字的意思, 就不会再犯错了。3.字典多音识变。拓宽学习的学习能力范围提前做好预习准备,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会充分开发学习潜力。

三、乐教乐学, 感之境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的, 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的为了让孩子们都想学, 都会学, 形成乐教乐学的氛围, 可采用以下途径。

1.图画创设 情境。教室周围用几张大展版围成一圈 , 上面画的是公园的美景, 上课伊始, 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这些美丽的图画, 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宝塔、小桥、红花、山洞、荡船……学生看到的这些事物就是今天要学的词语, 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开始了识字活动。教师让学生发现画上的小秘密, 原来画上有些小窗户, 里面藏着今天要学的词语。孩子们把这些小秘密一个个找出来,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老师让孩子们读这些词语时, 孩子们的情感大不一样, 兴趣高涨, 因为这些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小秘密。

2.音乐创设意 境。这些词语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 老师根据这个特点, 设计了很巧妙很有趣的朗读词语的环节。先把这些词语配上音乐编成一首小诗让孩子们听, 然后让孩子们一边想象画面, 一边读, 也把这些词读成一首诗, 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 读得有滋有味。老师给学生配上音乐读, 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 孩子们真像读诗一样, 陶醉其中。这样有创意的设计把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变成了一首首可爱的小诗。学生读得兴起, 和老师一起边读边配上动作, 枯燥的读词语竟然变得这么有趣味。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识了字, 学了词, 还受到了美的熏陶。

3.表演创设语 境。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字, 可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表演,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推、掰、看、找, 抱、拉等字时, 把手放在眼睛 (目) 上, 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把手放在足上, 试做想跑的动作, 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 (足 ) 跑 , 所以是足字旁。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表演, 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 而且加深了对汉字含义的理解。可谓事半功倍, 一举两得。

总之, 课堂是充满阳光的成长舞台, 是感受灿烂人生的精华所在。因此,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特别是一年级识字教学最关键, 它能放飞学生心灵, 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关键, 也是教学一大难点, 更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汉字数量多, 结构复杂, 形近字、同音字难以辨析, 对部分儿童来说字形比字音字义要难掌握得多。如何让儿童轻松识字, 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识字能力?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2003.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3]刘芳总主编.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家指导汇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4]阮望兴, 朱建人主编.嘉兴市小学教师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教学改革与创新.

拥有“三爱”阳光灿烂 篇10

有人会说, 一名优秀教师就是有渊博的知识, 端庄的仪表, 优雅的风度, 健康的体魄。不错, 可我认为, 要当一名优秀教师, 还要拥有“三爱”:爱自己、爱学生、爱职业。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来临, 教师节, 这个原本为了尊师重教而设立的节日, 随着教师谩骂学生、索要礼物等丑闻频频曝光, 教师节似乎成了社会“讨伐日”。这样, “教师”这个称呼在无形中被亵渎, 教师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被扭曲。但是, 我认为, 这些现象, 不代表所有, 我们大多教师是敬业乐业, 能为人师表的。我们广大教师, 要以“教书育人”为天职, 以“立人”为终极目标, 关键要做到自爱自重。唯有自爱, 自识自制, 指引人生, 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 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也就能真正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尊敬。我们的心境就会阳光灿烂。

热爱学生, 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因为有爱, 我们才有耐心

初2015级学生田凡刚进校时, 上课特别喜欢接嘴, 并且声音特别刺耳, 久而久之其他同学也跟着学了起来, 老师怎么制止都改不了, 直接影响整个班集体, 甚至影响到了隔壁班级, 让人头疼。批评教育对他而言根本没有用, 大道理比谁都懂。仔细想想, 其实他本意是很好的, 上课认真听讲, 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虽然声音刺耳了点儿, 可动脑筋是很好的事情, 如果处理得当的话, 还可以为班级注入正能量呢。我找到他, 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 给他于肯定, 并要求到:能不能把声音放低点儿?他总是笑咪咪的回答到:“老师, 其实那些问题我都会, 就想说出来, 以后我会注意的。”我听出了他的心声, 只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在以后的学习中, 我常常在作业中给他一句鼓励的话, 在课堂上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也有意安排他为劳动委员, 他很高兴, 非常积极, 在他的管理下, 班级的清洁我从来不操心。进入初二了, 因为他思维非常灵活, 我又特意安排他为物理科代表, 带领同学们走进科学的世界, 整个班级也积极向上, 课堂上也不再有他刺耳的尖叫声。因为他也是一位集体荣誉感特别强的人。看到他快乐学习的样子, 我的信心更足了。在初三的学习中, 这个孩子更上一层楼, 在体育考试中, 开考前自信满满说, 一定拿满分。果然, 不负众望, 满分轻轻松松。在指标到校考试中, 不仅考上了暨华中学的高中部, 并且凭着自己的努力, 考进了实验班。当知道自己进入了实验班的那一刻, 高兴得跳起来“老师, 我进实验班了, 我进实验班了”。

二、因为有爱, 我们才会关心

初2018级学生刘红家庭困难, 母亲因癌症去世, 继父亲不闻不问, 原本开朗的孩子每天无精打采, 面色苍白。得知情况的我, 对孩子进行心理开导, 经常私下进行交流, 物质上也给予一定的帮助, 让孩子感受爱的温暖, 渐渐的, 与我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什么样的心理话, 都愿意和我进行分享。孩子完全放下心理包袱, 刻苦学习, 现在学习优异, 已成为我班的学习委员,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三、因为有爱, 我们才和同学贴心

艺术节和孩子们一起排练节目;运动会无论风雨都始终和孩子们在一起, 为他们加油助威;陪着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各项活动, 和他们一起成长。让孩子处处感受到, 我始终和他们在一起。比如, 每天放学前抽出10分钟讲解今天的易错题, 学生就无法理解, 因为看到别的班级已经放学, 心中难免有所抱怨。我也曾犹豫过, 消沉过, 有时候问自己, 和别人比起来, 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而奋起直追, 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时, 当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陈总”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让班级取得成绩时, 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 原来付出就有收获, 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 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

四、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 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初2018级学生张成, 一个皮肤黝黑, 小眼睛, 属于那种笑起来就没有眼睛的人, 但身体壮实的小男孩。军训时他的那股野劲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常常不时地对他说“军人的身板, 不要浪费哟”他常常腼腆的低头一笑。在以后的每个军训动作, 都严格按照教官的指示, 完成的非常漂亮。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 爱是一门艺术, 我们不仅要能爱, 而且要善爱, 更要做到“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 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 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 要以爱动其心, 以严导其行。不放过一点小错误, 及时进行教育, 以促其不断进步, 这才是善爱。2018级学生蒲小婕, 性格活泼开朗, 活动积极分子, 但作为班干部的她, 不注重形象, 常常语出惊人, 甚至公开在教室向男生表白。对于这样的孩子, 作为班主任的我, 没有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好而纵容她的行为, 批评了又交心, 软硬兼施。在同学们的监督下, 老师的引导下, 改掉了不少坏习惯。当我看到学生在老师爱心的浇灌下一个个脸蛋上绽放出一次次的微笑, 我的心里阳光灿烂。

爱学生落到实处就是要爱我们的职业——脚踏实地教书育人。工作中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 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 但我挺过来了, 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认可。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得并不优秀, 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 惊天动地, 但我对工作充满着希望, 这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之所以我始终坚持用心去做, 是因为我的心里阳光灿烂。

上一篇:质量控制标准下一篇:UG传统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