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政策的逻辑

2024-10-05

美国对华政策的逻辑(精选9篇)

美国对华政策的逻辑 篇1

1. Introduction

John King Fairbank’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provides a new visual angle to see some historical events of China through an American’s eyes.The materials in the book are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as a graduate student and an official in the American Embassy during the 1930-40s, and also on some researches he have conducted as a professor in Harvard University after 1946.The book analyzes the nature of Chinese Society, especially its political traditions.In part two, the author reviews Chinese revolutionary process, including the western invasion, the rise of the Kuominta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In the third part of the book,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nd review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owards China in different periods.In this paper, I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chapter 17, and discuss America’s China policy in Korea and Vietnam wars.

2. America’s China Policy

The United States advocated a policy of the Open Door for trad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kept China in the old order—bot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of the unequal treaty system.However,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is traditional China policy went bankrupt.American had formerly defended China’s administrative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Yet after 1949, America impaired this integrity by steadfast support of Taiwan in a continuing state of civil war.Only one thing remained the same before and after 1949, America was still an uninvited intruder in China.As professor Robert Oxnam says, the Sino-American relations had been“grossly asymmetrical”.

America refused to recognize the Chinese Communists’victory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In June 1950,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auspices, America defended South Korea against North Korea’s invasion.However, the war in Korea became a Chinese-American war and ended in a stalemate.Another stalemate happened in Vietnam in 1973.Despite of these, American felt themselves the champions of freedom against tyranny each time.Fairbank is looking for the root causes of the two wars, and raises a question to us:“Was all this fi ghting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cifi c simply a support of freedom against tyranny?”

Historically, the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Vietnam in the 1960s was an incident of gunboat diplomacy, i.e.America wanted to use superior fi repower to shape the domestic policy of an Asian people.Fairbank thinks that the two wars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American earlier experience in East Asia, especially in China.America’s experience in East Asia had been long on rhetoric and short on political experience.The author thinks that America had an aversion to the domination of East Asia by a hostile power.For centuries, American troops never fought a war in China.Even after World War Two,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intervene with troops in the KMT-CCP civil war.Though America did not go in for power politics before1949, its interests suffered from the outcome of Chinese civil war.

Since 1949, America had to face a strong People’s Republic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where nationalism had achieved maturity.The fi rst reaction of many Americans to the New China was to seize upon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as the explanation.The ri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called into question Americans’own view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process.This was a grievous blow to Americans’self-confidence, since one fourth of mankind spurned Christianity but chose Communism.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a majority of mankind was not going American way.Americans felt their basic values directly menaced.

American thought that the new Chinese Communist dictatorship did not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a large enough propor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at it maintained itself only by force and manipulation.It was too evil to last, and in any case must be opposed as a matter of principle and duty.This ideological position of the Cold War set America at least to“contain”the expansion of the SinoSoviet allies outside its borders, and that was what America did in the Korea War, in its alliance with Taiwan and also in the Vietnam War.Yet a policy of containment could not be the same in East Asia as in Europe.In East Asia, America promoted industrial recovery in Japan and development in Taiwan, but the military power had to be supplied more pure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 had to be used in actual wars, as in Korea and Vietnam.

3. Conclusion

Fairbank believe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show that“we intervened in Vietnam in the 1960s partly because we had not intervened in China in the late 1940s but had intervened in Korea in1950.”The“loss”of China had been used against the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whereas the Korean War had been accepted as an unavoidable defense of collective security and occupied Japan.Ironically, the Chinese People’s Republic under Mao Tsetung’s leadership had not proved to be very expansive.It withdrew its forces from Korea, and fought with Indian forces in 1962 only to assert boundary claims, and did not intervene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n Vietnam.

By the end of the chapter, Fairbank raises another question that sets us thinking:Is it this policy of“containment”that had successfully prevented Chinese expansion or is it simply that China had no desire to expand?Historians like Michael Hunt and Alexander Woodside have pointed out the ignorance and ineptitud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is period.Fairbank also expressed his hop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seek a new understanding both of Chinese realities and of America’s own aggressiveness.”

摘要:《美国与中国》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书中对于朝鲜和越南战争的一些观点, 探讨了美国在冷战前期对华政策中的若干特点及趋势。

关键词:美国,冷战,对华政策

参考文献

[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2]梅仁毅.美国研究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范悦.美国历史概况 [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美国对华政策再调整? 篇2

主观上:有强烈意向

近来,美国政界、学界和舆论界关于“中国威胁论”的话题非常流行。主流杂志《大西洋月刊》6月号发表知名政论家罗伯特.D.卡普兰题为《我们应如何与中国作战——另一场冷战》的文章,认为崛起的中国将成为美国首要的军事威胁,因此建议美国的军事部署从欧洲、中东转移到太平洋地区来,并巩固和发展在亚洲的盟友关系,共同遏制中国的崛起。

与这样赤裸裸的“中国威胁论”相比,美国媒体连篇累牍的中国报道,则让人需浅斟低酌,方能品出其中意味。从《时代》周刊的“中国新革命”,到《新闻周刊》的“中国世纪”;从《华尔街日报》的“中国改变世界”,到《纽约时报》破天荒地以中文做标题介绍开封的兴衰史:中国在美国媒体上着实“风光”了一回。

应当说,向本国公众介绍中国,这不是坏事,而且这些报道总体上来说还算客观、公允,有褒也有贬。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这股“中国热”浪潮因过于灼热,难免让人感到有些不自在。更重要的,顺着“中国正在高速发展、迅速崛起”的观点推下去,可能的结论就是:崛起的中国将动摇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危及美国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崛起论”与“中国威胁论”有逻辑关联:前者可以成为后者的理论依据。

至于美国官方,从中情局长戈斯今年2月在国会作证时直截了当的“中国威胁论”,到6月上旬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亚洲安全会议上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过分渲染,都反映出美国高层对中国崛起的高度不安。而由国防部负责撰写的《中国军力报告》则毫无根据地攻击中国国防现代化,并对中国正常的国防建设和军事部署横加指责。中国对此表示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至于作为国家“法人代表”的布什总统,其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也暗藏玄机。布什用“非常复杂”来概括中美关系,这种暧昧表述的背后,反映出布什认为中美关系有不便说出的负面内涵。

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席卷美国。显然,如果这种论调能够成立的话,美国的对华政策就必须做战略性调整。需要指出的是,与以往“中国威胁论”的鼓噪声主要来自非主流人物不同,这一回,从国会到政府,从民间到媒体,从学界到智库,都能发现主流人物的声音。这就意味着,美国朝野上下要求政府调整对华战略的呼声很强。

逻辑上:有现实“必要”

美国的对华政策这些年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波动之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威胁论”就曾几度喧嚣。当时,一些美国政客和学者认为,伴随着经济崛起,中国将在政治上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经济上分流美国的海外利益,军事上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中美之间的冲突因而不可避免。后来,由于中国向世界证明了和平发展的诚意,并在事实上认可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特殊地位,同时也由于中国的发展有利于美国经济增长,“中国威胁论”逐渐退出了市场。克林顿第二任期后期,将中美关系明确定性为“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2001年1月布什甫一上台,就改变了克林顿时期确立的中美关系的基调,而代之以“战略竞争关系”。人们又一次感受到“中国威胁论”的阴影。一般来说,美国总统上任之初的战略构想最能反映其真实想法,此后由于现实政治的务实性原则,总统可能会掩饰甚至改变其本来认识。

由于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反恐战争成为美国的第一要务,急于获得中国支持的布什政府,改变了对华战略的本来构想,将中美关系重新定性为“建设性合作关系”,两国关系随后发展良好。

然而,既然现实政治可以改变政治人物的本来政策,那么一旦事易势移,一切都还有可能还原回去。近来的形势发展正好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反恐战争大局已定,中美关系的这个战略支撑趋于弱化甚至消失。美国朝野对中国的看法又有了新变化。政界、学界有不少人认为,美国近年来因为集中精力反恐,忽视了中国的发展,致使中国在经济、政治及军事上急剧扩张。结果,中国不仅大量挤占了美国市场,还在能源、原材料等方面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者。不惟如此,由于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大大增强,美国还面临着在亚洲被边缘化、在全球主导地位被动摇的危险。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将改变台海两岸的军事平衡,提高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美国卷入两岸冲突的可能性随之增加。

在此情况下,布什政府对中国政策做战略性调整,是很合美国实用主义的政治逻辑的。这样的调整,既有“前缘”——布什上任之初就曾对中美关系定性为“战略竞争关系”,又有“后果”——反恐战争大功告成导致中美之间战略支撑已经基本消失。前者是战略调整的“种子”,后者则为“种子”发芽提供了气候条件。

实践上:有具体部署

从实践中看,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早已开始。

军事上,美国近年来显著增强了太平洋战区的军力部署,修订了美日安保合作宣言,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并拟制定针对台海的联合作战计划。而在6月29日,布什新提名的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在参议院确认其提名的听证会上透露,国防部正在“努力确定一旦与中国发生战斗,轰炸机和其他战斗机的最佳组合”,增强对中国的远程攻击能力。这样的战术性准备表明,美国已经把中美对抗提到现实可能性的层面看待了。联系到近来美国极力阻挠欧盟、以色列以及乌克兰对华军售,致使多国军售每每在最后一刻夭折来看,美国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显然在做不测准备。

从政治上看,美国也在积极强化围堵中国的战略部署。就在美国成功阻挠了多国对华军售的同时,6月28日,却与印度签署一份为期十年的国防合作协议。其通过地缘链条围堵中国的战略意图再明显不过。

就经济上而言,从粗暴对待纺织品贸易争端,到强压人民币升值,直至对中国企业在美商业收购案的过分关注,点点滴滴,都能反映出美国防范、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虽然经济纠纷属于正常现象,但美国对待贸易纠纷动辄以制裁相威胁的做法,让人不能不怀疑美国有通过经济问题实现其他目的的意图。兰德公司的一位资深研究人员曾经这样评论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问题,从全球贸易的角度来说不是问题,从双方贸易的角度来说是问题;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不是问题,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是问题。”这句话一下子就把美国违反世贸规则,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利用经济问题遏制中国发展的不良企图揭示出来。

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篇3

1 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1.1 中美全面合作抗日阶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对日宣战。随后, 中国亦向日、德、意发出宣战公告, 至此,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一步形成, 中美关系进入了全面合作抗日的阶段。1941年12月底, 英、美召开“阿卡迪亚会议”, 产生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在美国的帮助下, 中国作为“四大国”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 之一, 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联合国家之中。

1942年元旦, 罗斯福、丘吉尔、李维诺夫、宋子文一起在白宫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又在美国的支持下, 蒋介石被推举为盟军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同时, 美国开始全面援助中国, 并派遣各种顾问和代表团来华协助工作。这一时期美国的援助已超过苏联而占第一位, 出现了中美全面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好形势。

1943年9月16日, 史迪威向蒋介石建议, 将封锁共产党的军队撤除, 与其一起进攻日军, 并让蒋介石供给共产党军队一些武器。[1]11月, 开罗会议期间, 罗斯福劝说蒋介石在政治上进行一些民主改革, 建立一个包括共产党在内的联合政府。[2]

1944年初, 罗斯福采纳了戴维斯的建议, 先后两次亲自向蒋介石提出, 派美国军事观察员到延安去。在遭到蒋介石的拒绝后, 6月, 罗斯福又派副总统华莱士来华, 促进国共合作, 并再次提出派军事观察组到延安的要求, 蒋介石被迫答应。7月下旬, 以鲍瑞德为组长的美国陆军观察组到达延安。美国舆论认为, 这是“美国和中共领导之间正式接触的开始”[3]。虽然, 美国的举动, 由于蒋介石的反对, 未能产生应有的效力, 但它毕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实际, 有利于两国的抗战事业和中国的民主与进步。这一时期, 美国出于及结束战争之考虑, 开始改变以往对中国的帝国主义态度, 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援华措施, 从而使中美两国逐渐建立起互相支援、并肩抗日的盟友关系。在此期间, 美国还单纯地把扶蒋政策, 逐渐演变为企图把国共两党都抓到手的两面政策, 采取了促蒋联共抗日运动。

1.2 中美关系的逆转阶段

但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 美国对华政策又走上了背离中国现实的道路, 出现了逆转。以赫尔利为代表的人物, 开始逐渐推行了一条扶蒋反共的政策。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之际, 国民党政府积极依靠美国, 以发展自己的实力, 坐待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并削弱和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美国则已经开始安排战后世界的布局。美国政府希望中国战场牵制尽可能多的日军, 以减轻太平洋战争的负担, 并称霸亚太, 取代日本在中国的地位。所以美国政府积极支持国民党政府, 以拖住日本在华兵力。但是, 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 使国民党统治区面临着各种危机, 美国政府感到担心。正如罗斯福对萨姆纳.韦尔斯所说, “他担心打败日本之后, 国共之间可能重新发生全面冲突……”[4]为此, 罗斯福派副总统华莱士前赴苏联和中国。

1944年6月下旬, 华莱士抵达重庆。他们在促进中苏对话和订立协定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却在促进国共合作的问题上没有任何成效。

1944年夏秋之际, 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上的大溃败全面暴露了其统治危机。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 掀起了爱国民主运动的新高潮。7月, 以鲍瑞德为首的美国观察组, 到延安地区进行考察。

面对这种情况,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矛盾, 是援助中国联合抗日, 还是扶蒋反共?罗斯福的想法一度受史迪威等人的影响。

蒋介石于8月30日约见美国驻华大使高思时, 说道华盛顿方面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大使有责任使华盛顿明了此事。他极力攻击中国共产党, 要求美国政府对共产党采取强硬态度, 要让共产党主动来与国民政府解决争执并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高思向美国政府作了报告, 并提出了由中国各党派和团体代表组织国防会议, 以应付中国面临的严重的战争危机的建议。罗斯福和国务卿赫尔同意高思的意见, 要高思向蒋介石表示:总统与国务卿感到, 高思对于联合委员会的建议, 应予以慎重考虑。对此意见蒋介石很不满意, 置之不理。这时, 高思与史迪威对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对蒋介石是否会采取必要步骤来实现联合委员会表示怀疑。9月, 史迪威在向美国参谋长和陆军部长的报告中指出:“蒋介石对于进行战争没有要做更进一步的努力的企图, 他无意建立任何真正的民主制度或与共产党组织联合阵线。他本身就是中国统一和真正努力抗日合作的主要障碍。”因此他建议“要对蒋施行压力, 使他合作以完成中国统一, 要是证明出来, 蒋不能做到, 那么我们就支持中国那些可能有如此发展希望的分子, 这样我们就可能已有了许多收获”。此时, 史迪威等人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1944年9月初, 赫尔利以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的身份访华, 抵达重庆。他不仅向蒋介石表达了积极支持国民党政府的态度, 而且告诉了蒋介石苏联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这就更加坚定了蒋介石一党专政的想法, 他于9月中旬就公开表示不与史迪威合作, 要罗斯福另派一位指挥官。赫尔利上报罗斯福, 指责史迪威是错误的, 竟吹捧蒋介石是个“革命家”, 是率领陋劣的军队, 对日抗战7年之久的“领导人”;他以威吓的口吻, 说“总统如果支持史迪威将军, 则将失去蒋主席, 甚至还可能失去中国”;从而他建议, 请另派能够与蒋主席齐心协力之年轻将领。

虽然罗斯福对蒋介石有所不满, 但是他还是认为蒋介石是唯一能够保持中国统一的人, 再加上美国政府内部的压力, 1944年10月, 作出了调回史迪威, 另派魏德迈到中国, 并任命赫尔利为驻华大使的决定。魏德迈上任后, 立即表示听命于蒋介石政府的领导。从此, 赫尔利与蒋介石搭档, 在中共谈判中施展阴谋诡计, 妄图夺去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民主运动又遇到了美国新的干涉, 美国对华政策就完全转到扶蒋反共的错误轨道上了。

1945年2月19日赫尔利回国述职, 此间, 他在华盛顿四处活动, 鼓噪舆论, 最终, 使罗斯福完全接受了赫尔利的主张。4月2日, 在记者招待会上赫尔利发表谈话时, 污蔑共产党“是中国统一的障碍”, 同时指出“美国不同中共合作, 只同蒋介石合作”, 并且“在经济和军事上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 即帮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至此, 美国对华政策就完全转到扶蒋反共的错误轨道上去了。

2 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的原因

2.1 取代日本控制中国

美国政策的变化是以战争形势的变化为出发点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美国是在劣势下同日本进行战争的。美国出于对战争形势的考虑, 其对华政策的基本点是维持中国的作战能力, 使其有效地对日作战, 以便减少美国生命财产的损失, 尽早结束战争。为此, 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 援助中国抗日, 以至于作出了联共促蒋抗日之举。

但是, 随着军事形势的变化, 中国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在美国看来, 已远远不如过去那样重要。1943年11月,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已经从珍珠港事件遭到的损失中恢复过来, 到次年6月, 美国的海空力量已完全处于优势地位。经过越岛作战, 美军占领了中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许多岛屿, 战争逐渐向日本本土的方向发展。在欧洲, 对德战争胜利在即。1944年10月17日, 斯大林与美国明确议定:苏联将在对德战争结束后三个月派遣六十个师参加对日作战。[5]苏联还答应, 一但苏联对日宣战, 美国就可在西伯利亚建立空军基地。这样, 由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巨大改观, 美国领导人便认为:中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已经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只要仍然呆在对日作战就行。于是, 美国从其今后的全球战略角度考虑, 把对中国问题的注意力, 由军事方面逐渐转向政治方面。

美国从中国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考虑中国问题。就中国内部而言:中国共产党已经变成中国最有动力的力量, 国民党与国民党政府日趋崩溃, 国共两党的矛盾势将酿成内战, 在这种战争中, 共产党将必然会取得胜利。[6]就国际上说, 美国认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存在着苏联支持中共在东北或华北建立独立国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种局面, 美国认为这对于它在战后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和在远东与苏联相抗衡来说, 都是无法接受的。为了避免这种可能出现的后果, 从战后远东乃至全球战略格局考虑, 美国决定支持蒋政权, 并在国共两党还没有爆发内战和苏联对日参战前, 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共纷争。这样, 既可以避免在中国可能发生的内战中民党垮台, 又可以避免苏联借参加对日作战之机介入国共纷争的可能性, 还可以避免因中国内部战争, 引起苏美对抗。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同时, 这个变化也与美国国内政治气候有关。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前夕, 在美国统治阶级中滋长起一股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恐惧、仇视的思潮。这种思潮认为, 战后他们的主要敌人将是共产主义, 因而他们反对战后再继续和共产党采取友好合作的政策。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恰好就代表了统治阶级中的这股反动思潮。

2.2 对中国的政治形势的错误估计

赫尔利出使中国之际, 正值中国政治形势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头, 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民主呼声越来越高,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和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而国民党的统治已经日益衰败, 形式上统治着中国, 实际上能产生影响的只有西南地区, 国共两党力量的对比的趋势, 正急剧地发生着变化, 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大决战在中国已经开始, 但建立全国性的民主政权是人心所向。赫尔利及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们, 并没有认清这一点。来华仅一个多月, 赫尔利就断言:蒋介石是一个“革命家”, 失去蒋则“失去中国”。几个月以后他才认识到国民党政府是一党专政的个人政府, 蒋介石反对联合政府, 中国只是名义上的共和国。但他同时又认为, 蒋介石不是法西斯主义者, “他正在为民主主义而努力”。他说, 据我所知, 再没有像蒋介石这样的富有领袖才能的中国人了。战后, 美国只有依靠蒋介石这样富有领导人物才能统一中国, 实现战后控制中国, 抑制苏联的计划。至于中共, 他认为“中共是不民主的, 他们的目的是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使中共获得对中国的一党专政”。他不承认中共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的支持, 是中国最有生气, 最有前途的力量, 反而认为这是对中共“估计过高”, “夸大了事实”。[7]他说,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事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蒋介石“那些装备精良的师团, 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共军”[8]。基于上述错误认识, 他认定美国支持蒋介石政权是正确的, 而他的错误分析促使美国对华政策走上了错误的轨道。

2.3 苏联的支持

美国非常重视苏联对华的态度及政策。在出使中国之前, 赫尔利就先到莫斯科停留, 窥探其对中共的态度。苏外长莫洛托夫对他说:中国共产党事实上并不是共产党。苏联并不支持它;苏联不愿中国有纷争或者内战;苏联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支持美国在中国的努力等等。[9]赫尔利一直把它当做苏联不支持中共的根据, 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对其推行扶蒋反共政策产生影响。

雅尔塔协定被看成是“阴谋交易的进一步证据”。[10]1945年2月, 苏、美、英三国秘密订立了有损中国领土主权的雅尔塔协定。这就实现了美国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双重目的。军事上, 使苏联早已答应在打败德国后对日出兵的承诺, 通过协定规定下来, 这就使原来已经估计的在美军最后打败日本的战争中, 可能遭到的重大伤亡得以大大的减轻。政治上, 通过协定苏联承担了保证把中国东北的主权只交给国民党政府, 只承认和支持国民党政府, 不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义务, 这就阻止了苏联在对日参战时援助中共的可能性, 从而消除了可能危及国民党统治的外部因素, 和因中国问题引起美苏直接对抗的可能性。雅尔塔协定符合赫尔利的主张, 因此, 其扶蒋反共的主张很自然地得到罗斯福的支持。

美国从霸权主义出发, 最终走上了遏止苏联, 扶蒋反共控制中国的道路。中美关系出现了由援华抗日向扶蒋反共, 独霸中国的逆转。由于美帝国主义一心想当战后远东霸主, 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又错误的分析了形势, 和一个反动的政权结合在一起, 而与中国人民的真正代表——共产党为敌, 变成了中国历史前进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张文苑.史迪威[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

[2]伊里粤.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M].新群出版社, 1947.

[3]李邦松.抗战时期我党对美外交实践及其启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06, (3) .

[4]雍婷婷.从美军观察组看抗战后期美国对中共政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 .

[5]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 1941年-1949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6]中美关系资料汇编 (第一辑) [J].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7]赫尔利与新闻记者的谈话[J].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45.

[8]张瑞敏.失之交臂的机会——对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与中共关系之反思[J].学术论坛, 2005, (12) .

[9]中美关系资料汇编 (第一辑) [J].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美国对华政策的逻辑 篇4

关键词:美对华贸易政策;现状;趋势;文献综述

中美两国现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战略组合之一。多年来美国对华政策时冷时热,软硬兼施,对我国经济产生绝对性影响。在研究中美贸易的时候,有必要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进行研究。

本文将近几年关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问题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其发展历程,并预测未来趋势。

一、卢荣忠.孙忠《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

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变,美国对华政策渗透着强烈的政治因素,日益表现为:第一,加强单边行动,双边谈判强硬;第二,以贸易立法为武器,日益突出歧视性;第三,加强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第四,有多边主义转向双边主义和区域主义;第五,贸易优惠制度的地区化倾向。

美国对华的战略已经转变为:对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予以支持,加强"和平演变"攻势。

二、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分析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

三项对华贸易核心原则,即推动日益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为美国人民赢得该体系的经济利益;追求更平等、更持久、具有平衡的机会、能够为美国创造对称的出口部门就业机会的贸易关系。

具体政策:第一,美国即将针对美中贸易采取一些行动,包括强化美国贸易代表署执法能力,以便更好地确保中国履行贸易义务;第二,强化美国贸易代表署获得中国贸易体制和实践的信息的能力;强化对华贸易谈判能力;就对华贸易增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协调等;第三,为保护本国跨国公司的利益,美国政府采取经济外交手段为本国跨国公司进入他国市场提供服务支持,同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即通过“出口自愿限制”和针对性的反倾销措施等,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拒之门外,以确保美国跨国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第四,对中国商品连连设限和反倾销;美国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来认识,寻找各种借口对中国的发展设置障碍,除了向中国施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之外,在贸易政策上实施歧视性待遇是实现牵制中国的有效工具;第五,美国对中国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更能刺激美国的贸易伙伴积极寻求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近年来,美国加紧与其他国家建立FTA,一方面是美国政治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与中国有竞争关系的那些国家要维持或增加在美国市场中的地位,并且那些国家的出口产品也都集中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而美国用更大优惠的市场准入换取那些国家非经济方面的承诺,如柬埔寨承诺实施劳工标准,中美洲五国承诺与毒品贸易开战、促进民主和环境保护,与摩洛哥、巴林建立FTA有利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

三、余利红.刘海云《对外反补贴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与因应对策》

(一)最新动态

多国运用其国内法对华反补贴:

1.加拿大和美国是对华反补贴的先行者好主力军:美国2006年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发起的“双反”调查,是1991年以来首次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起反补贴调查。虽然该案最终因无损害而以无措施结案,但美国却扫除了对华实施反补贴的法律障碍,到今年3月底共对华发起13起“双反”调查。

2.反补贴和反倾销双管齐下,对中国涉案出口产品造成双重救济:对于“双反”调查,尤其是美国的“双反”调查,中国在多次抗辩后,发现抗辩并不能起到实质作用,中国产品的出口仍然面临双重救济的风险。

3.对华反补贴已经蔓延到其他一些重要的贸易伙伴:就在加拿大、美国对我国紧锣密鼓进行反补贴之后,澳大利亚,南非和印度从2008年开始也拿起了反补贴大棒。

(二)将中国补贴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未来趋势:在未来几年中,对华“双反”调查仍将在高位运行,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以及中国补贴制度的规范和相关立法的健全和实以及反补贴应诉能力的提高,对华“双反”调查将逐步回落。

四、《中国加入WTO以来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相互依赖、相互受益的经贸合作模式决定了中美两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在总体上保持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也将保持稳定的、开放的格局。但无论如何,巨额贸易顺差在政治上仍然是相当敏感的,并常常被联系到国家竞争力这类有煽动性的概念上。美国受到影响的利益集团、国会和政府,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而在上述诸多贸易政策议题上对中国采取日益强硬的立场。

五、美对华现行贸易政策

(一)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

(二)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三)贸易制裁与贸易补救措施:特别301条款;“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 特保条款与保障措施;“337条款”

(四)歧视性政策

六、结束语

上述研究成果说明,美对华贸易政策,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美对华贸易政策基本上都是保护性和歧视性的,并手段多样。在几年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对华贸易政策会更加强硬,至少不会放软,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绝对性影响。

参考文献:

[1]卢荣忠,孙忠.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J].国际经贸研究,1995.

[2]梅新育.分析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Z].中国经济网,2006.

浅析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篇5

一、美国对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手段

以往,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侧重于使用反倾销这一国际通行手段, 为了其反倾销政策的顺利推行, 美国在中国加入WTO的双边谈判中强行塞入一个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从1995年起, 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遭遇美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2005年7月27日, 美国众议院旨在对中国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获得通过, 该法案突破了反补贴税只适应于发达国家的限制, 将美国现行反补贴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 随后于2006年10月, 美国对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产品开始征收反补贴税。

除反倾销、反补贴等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允许的保障措施外, 美国还针对中国采取了诸如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和环境标准、劳工保护标准等方面的严格贸易壁垒。美国还运用国内贸易法规“特别301条款”和“特别337条款”以中国没有对知识产权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为由不断采取贸易报复和制裁。

在这些花样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空前活跃的同时, 目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关键手段还是使用压迫人民币升值这一“杀手锏”。刚刚在美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通过的《鲍克斯-格拉斯利法案》, 形式上是要对中国征收所谓的反倾销税, 实际上是要压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消除美国的贸易逆差。因为人民币升值并不改变中国的比较优势。而且, 人民币升值过快, 中国的产业竞争能力削弱了, 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廉价产品也会跟进, 美国的贸易不平衡不能靠人民币升值解决。

二、美国对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原因

在理论上, 美国的政治家不可能不知道自由贸易优于保护贸易。但是, 一方面, 他们要为谋求美国利益长袖善舞, 而美国利益是由各个不同的集团, 主要是经济集团构成的, 在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的时代, 那些商业集团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另一方面, 政治家们要赢得竞选的胜利, 必须屈从于某些特殊经济集团。这符合美国贸易政策制定中的选票政治, 而它的特点决定了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往往是逢场作戏, 具有一定的摇摆性。美国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既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背景, 也有其利用国内贸易法与WTO规则的不完善等因素。

首先, 当前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源头来自世界经济不景气。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 世界经济一直不景气, 2001年美国经济还出现衰退。这一方面导致全球贸易萎缩, 另一方面使全球钢铁等产业的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 2001年已有多家美国钢铁公司倒闭并导致大量钢铁工人失业。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和国内需求结构的改变, 美国钢铁业早已经进入了夕阳时代, 其就业人数从1980年的40万人下降到2002年的15万人。但从1980~2002年, 美国钢铁行业共发起123起反倾销调查, 占同期全美发起反倾销调查总数258起的47.8%。因此, 争夺贸易份额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提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政府的重要日程上。

其次, 贸易保护抬头与美国国内政治气候相关。在美国中期选举年, 参议院议员要改选1/3, 众议院议员要全部改选, 共和党与民主党将为夺取国会两院的主导权而争斗, 特别是共和党要充分利用其执政的便利条件来争夺两院的席位。布什政府增征钢铁税, 其政治目的显然是争取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等产钢州的选票;布什总统签署新的农业法, 也是要得到中西部和南部等重要农业州的选票。

再次, 美国贸易法是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重要手段。美国政府战后在外贸总体政策上的基本取向是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 但涉及到国内一些具体产业或部门时, 则采取保护措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贸易逆差的扩大, 美国外贸政策逐渐由力主自由贸易向强调互惠的公平贸易转向。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美国贸易法中保护条款的增多。条款中自由贸易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交替使用, 成为美对付外国竞争的两套不可缺少的武器。美国贸易法的保护主义具有以下重要特点:一是强烈的单边性。例如, 按照美国贸易法301条款, 对于侵犯美国贸易协定中权利的外国政府的做法, 或者“不公正、不合理的、歧视性的”、“给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限制的”外国政府做法, 美国贸易代表采取单边制裁行动。又如, 美国在国内法与国际协定的相关规定冲突时, 往往使国内法优于国际协定。二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美国贸易法中有基于非经济原因的法律制度, 如国家安全、人权贸易、劳工权利等。美国在1996年甚至抛出所谓的“赫尔姆斯-伯顿法”, 对同古巴保持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实施制裁。三是干预外国经贸政策。美国贸易法不仅对付私人的贸易做法, 如倾销、侵犯知识产权等, 也旨在解决美国认为对其有不利影响的外国政府的政策、做法, 如外国未制定实施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外国政府不公平、不合理的做法等。

最后, WTO规则的不完善也为贸易保护提供可乘之机。其一, 世贸组织成立后, 有关协议并未制定取消灰色区域措施的具体时间表。其二, WTO仍沿用GATT“原则中有例外, 例外中有原则”的灵活运用的特点, 极易诱发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因为少数发达国家对这些例外条款的利用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例如, 根据GATT第22条的例外, 一些发达国家便以保护公共道德、人畜甚至植物的健康与安全, 以及保护国内市场供应等为由, 对进口产品及原材料施以不同于本国产品的待遇, 或加以限制。其三, WTO规则中没有针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专门文件, 这就为发达国家放置以环保为由头的“绿色壁垒”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随着中国对外经贸的发展, 对世界经济事务参与程度的加深,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无疑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目前由美国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已经并将继续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经贸产生不利影响。美国政府在贸易领域内表现的单边主义行为, 表明其背离了推动贸易自由化的承诺, 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复苏和正常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中国政府已表明了坚决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 并根据WTO规则采取相应措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中国产品在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市场遭到指控时获得公平待遇, 也有利于中国在受到保护主义措施冲击时根据WTO规则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当然, 加入WTO不能自动消除贸易摩擦的影响。这不仅因为WTO不禁止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而且因为一国贸易量越大, 受贸易摩擦影响的可能性也越大。这是一个规律。因此, 对于国际贸易摩擦, 躲是躲不过的, 必须积极应对。

首先, 要加强对WTO贸易规则及主要国家贸易法的研究和了解, 在国际经贸活动中以法律规范自己行为的同时, 防止别国特别是美国等滥用国际和国内贸易规则, 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贸易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 企业主体、行业协会应积极学习国际贸易知识, 掌握国际贸易规则, 加强国内贸易立法如制定《反倾销法》等。

其次, 积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由于中国在这方面尚缺乏经验, 我们要在熟悉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一游戏规则的同时, 研究争端解决的案例, 吸取其他WTO成员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的经验和教训。

再次, 在应对和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方面, 要加强政府、法律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特别要加强事前跟踪监督, 尽快建立相关产业的预警机制和数据库, 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 改变我国产品的标准落后于国际要求的状况, 提高出口技术标准, 实现全程生产和管理的国际标准化, 使我国产品跨越“技术壁垒”。

最后, 在国际上加强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务实外交为指导思想, 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协调。解决贸易争端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磋商解决、向WTO提起诉讼、打贸易战。而真正的贸易战很难发生,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也缺乏效力, 所以国家之间贸易纠纷和摩擦主要靠双边磋商和谈判来解决。通过交流和谈判, 努力打破区域贸易壁垒, 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摘要: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到目前, 制裁大棒一再指向中国。中美之间的争端既是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聚焦点, 又呈现出一些与20世纪不同的新动向。本文通过对美国对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手段、主要原因的分析, 进而提出我国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贸易保护,手段,原因,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全发.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盛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尚明.反倾销 (WTO规则及中外法律与实践)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后危机时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分析 篇6

贸易保护主义属于对抗性贸易政策之一, 采取它来限制进口并不是最佳选择, 那么美国政府为何选择通过加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来减小对华贸易逆差呢?

(一) 美国方面原因

1. 汇率政策对减小对华逆差作用不大。

逆差国常通过本币贬值改变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 从而增加出口的目的。但由于中国出口美国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很小, 所以通过美元贬值难以起到抑制进口的作用, 使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减少对中国产品的进口。

2. 财政货币政策无法针对对华贸易逆差。

财政货币政策是逆差国通过紧缩财政货币降低国内总需求, 达到减少贸易逆差的目的。然而美国由于次贷危机不可能采取这种措施, 只能通过加速对华贸易保护来达到降低对华逆差的目的。

3. 就业政策要求限制中国进口。

美国失业率不断上升, 而美国有相当部分民调认为中国对美出口的增加导致美国失业率上升。奥巴马政府为了维护执政地位然必须选择加强对华贸易壁垒。

(二) 中国方面原因

1. 中国贸易规模庞大。

近年来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增长很快, 而出口商品结构总体来看低价产品较多, 本身就容易遭受反倾销。从而影响相关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同类工业者的利益。

2. 中国企业理念落后。

不少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外销价格与外销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味停留在价格竞争的低级出口策略上, 片面追求出口数量, 不仅经济效益欠佳, 而且容易遭到反倾销的非难。

3. 中国反击不力有关。

从政府层面看, 中国政府在与他国的贸易争端中较少使用贸易报复措施, 使别国政府忽视了中国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利益的决心。从企业层面看, 当遭到别国贸易调查时, 往往应诉不力, 这也助长了别国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

二、案例解析及对策归纳

自1979年中美经贸关系正常化以来, 发生了许多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大事。分阶段看, 从1979到1989年, 中美两国战略合作关系良好, 贸易争端主要集中在个别商品贸易领域;1990到2001年, 美国出于政治需要, 对华的贸易保护扩大到知识产权保护、最惠国待遇等制度层面, 打击力度增强;现在基本维持在稳定状态。

轮胎特保案案例重现:2009年4月20日,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于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递交议案, 要求对中国轮胎进行特保调查。6月29日, 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 建议美国在现行进口关税基础上, 今后连续3年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分别加征55%、45%、35%的从价特别关税。

我国持有的观点:输美轮胎未出现连续快速增长, 与美国国产轮胎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中国轮胎出口不是导致美国轮胎厂工人失业的直接原因。

案件处理结果的影响:这是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风向标, 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和地区抵制中国产品, 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同时对我国轮胎制造业和上游合成橡胶行业必将产生不利影响, 造成国内市场的激烈争夺和轮胎工人的失业。

三、中国应对贸易保护措施的对策

(一) 从企业层面来看

1. 积极申诉, 合理利用贸易机制

在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过程中, 我国企业应该具备积极申诉的态度, 不论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反倾销调查, 都要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必须促使企业联合一体, 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降低反倾销税率。

2. 转换竞争模式, 加强国际营销

面对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 我国应该转换竞争模式、加强国际营。从企业自身做起, 通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使产品更能吸引国外消费者;注意开拓国际新市场,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降低丧失绝大部分国外市场的可能性。

3. 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企业应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逐渐展开“走出去”战略, 合理投资和经营, 以优势产业为主导, 制定重点对外投资项目, 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 在国外设立企业或销售机构, 以此发挥我国在这些产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

(二) 从政府层面来看

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促进外贸政策改革

我国政府应通过鼓励企业出口具有自己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支持优势农产品和环保节能产品出口;完善出口税收、出口退税等政策;加强建设外贸信用体系及监督机制;稳步推进外贸秩序法律法规建设。

2. 建立反补贴预警监控机制, 合理采用反制措施

为了有效防范美国有意针对我国的反补贴, 我国应建立以政府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为首, 以相关企业为主体的反补贴预警系统, 形成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互动沟通机制。

总之, 贸易保护行动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会恶化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环境。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共同的任务。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路还很长远, 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和努力。希望通过我们小组的此次调研, 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对国际贸易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贸易保护问题处理能更得心应手。

摘要:金融危机使各国贸易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为此很多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其中以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保护措施最为典型。由于中美贸易不平衡, 美国开始对许多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本文通过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得出结论:积极应对反倾销, 制定新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使中国免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伤害十分关键。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政策走向.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 (3)

[2]王丽娜, 刘雅梅.当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新特点及对策.市场论坛, 2010 (11)

美国对华政策的逻辑 篇7

一、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媒体与对华政策

2011年1月6日, CNN在网站首页的头条刊登了关于疑似中国研制出J-20的消息《New threat from China’s stealth jet?》。很快, 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分析:“标志着该国开发尖端军事技术的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美联社) ”, “五角大楼错误地估计了北京发展军事新技术的速度 (《航空周刊》网站) ”, “中国在开发可能成为美国F-22战斗机对手的飞机 (《华尔街日报》) ”等。

在媒体报道J-20时, 我们很快就看到了美国的反应。据共同社报道, 美国空军7日宣布, “将于下周晚些时候在日本冲绳县的美军嘉手纳基地临时部署15架最先进的F-22A‘猛禽’隐形战斗机”。美国空军表示, 此次临时部署“是为了突出美国对于重要伙伴日本 (的防务) 的参与, 展现确保整个太平洋地区稳定与安全的决心”。在这期间, 媒体的对华报道起码起到了三个重要作用:提供信息、影响舆论、建议和监督政府决策3。

“突发事件”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 出乎意料;二是事件难以应对, 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4我们选取的只是国际事件中涉及中美关系走向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于媒体在中美外交突发事件中影响力的问题, 最早学界的看法是其作用极小, 认为“事件发生的时间越久越容易在受众中形成媒体的舆论影响”。但目前学者们却普遍认为:无论新闻是否会影响外交决策, 突发性的新闻报道常常会迫使政策制定者迅速做出反应。

首先, 新闻媒体提供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在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中尤其突出。首先, 初期外交途径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 新闻媒体成为政府唯一的信息来源5。美国前总统里根和布什的外交事务顾问丹尼斯·罗斯说:“在突发事件中, 从CNN报道中所获取的信息比从政府自己的渠道要多得多。”其次, “美国媒体很少介绍美中之间的政治关系”6而且美国媒体呈现多元化格局, 难以形成统一的看法, 公众舆论更难统一7。因此, 突发事件凭借仓促性、紧迫性的特征, 新闻媒介的报道很容易成为受众眼中的“优势意见”, 从而对反对意见产生压力而导致劣势意见的沉默、多数意见的螺旋扩展, 进而影响舆论的诞生8。而舆论又对决策产生巨大影响。

二、美对华负面报道的内在逻辑

首先理清两点事实:一是美国人并不关心国际时事, 这不只是对中国而言;二是CNN等美国媒体以负面新闻为主, 因此首先要认识和区别这一因素的影响。

2005年5、6月份《时代》周刊题为《中国的新革命》的特刊中, 包括《小世界中的大赌注》《沃尔玛王国》《赋予人民的权利》《他们同样出口污染》等多篇文章中, 使用了大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Repressive、infamous经常出现在中国人权的报道中, surge等词语对中国经济的描述成“中国威胁论”的观念, 这些具有隐喻和暗含的词语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印象”产生巨大影响, 民众形成合意 (即“舆论”) 将影响美国政府制定新一轮的对华政策。

美国媒体一向标榜奉行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 不承认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然而事实远非如此。没有意识形态特点和政治立场的新闻是不存在的。何英在《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 (2005年) 中提出, 按照奥克森伯格的分段方法, 1979至1989年是美国对华赞美时期, 而1989年至今是负面报道中国时期。在后一阶段, 美国媒体对华报道基本上是揭露中国的所谓阴暗面, 或反映中美之间的摩擦。据统计, 从1996年到2000年,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时代》周刊等美国主要媒体发表的关于中国负面报道与正面报道的比例高达30∶1。1对华负面新闻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排华浪潮”中出现的“中国威胁论”。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威胁论”泛滥于1992至1993年间, 代表作是《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的真正威胁来自中国》和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前者渲染中美军事冲突的不可避免, 后者断言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结合将是西方文明的天敌2。而这期间, 美国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9年“六四”事件成为当年攻击中国人权和民主的重要由头;1995年台海危机前夕, 《纽约时报》等呼吁李登辉访美的报道;2008年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 西方媒体再次以“人权”来讨伐中国。

美国意识形态根植于“自由”的个人权利观和欧洲白人的价值观, 把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视为最大威胁。另外, 企图把美国模式运用于世界的霸权主义理念, 也与中国的反霸权传统格格不入, 成为价值观上的根本对立。所以, 美国的深层文化基础和意识形态特点决定了其对华的基本战略, 美国的媒体与政府在面对中国这一共同假想敌, 双方立场是一致的。

三、结语

“媒体只是月亮, 而非太阳, 它只是反射太阳光。”3一个国家的性格造就了其政府和媒体的灵魂, 他们的观点时而对立, 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媒体作为“风向标”或者“马后炮”4, 身为“第四权力”永远不会与政治失去联系。本文以实例说明媒体提供信息、控制议事日程、影响舆论、监督政府的现实作用, 也证明了媒体至少在某些情况下, 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决策的诞生。纵使目前从学术讨论的范畴看这一问题, 角度不同, 结论仍然有变数, 但实际上, 媒体与外交问题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其实是具有思考和研究价值的。

摘要:主要选取突发新闻的影响和对华负面报道的根源两个角度, 分别从媒体与美国社会的横向、时间维度的纵向来分析, 探求媒体对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影响力。

关键词:媒体,美国对华政策,突发新闻,负面报道

参考文献

[1]李稻葵.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2]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

[3]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4]Nicholas O.Berry.Foreign Policy and The Press[M].New York:Greenwood Press, 1990.

[5]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6]王恩铭.大众媒体与美国外交[J].国际观察, 1999 (2) .

[7]徐海娜.大众传媒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6 (3) .

[8]吴霞.是“强势威胁”还是“和平崛起”——分析美国媒体视野中的“中国发展”[EB/OL].http://www.ilf.cn/Theo/110223.html.

美国对华政策的逻辑 篇8

1.1 医疗支出巨大、增长迅速

2005年, 美国医疗支出总额为1.90万亿美元, 占GDP的15%;2007年比2005年增长19%, 达2.26万亿美元, 占GDP的16%, 平均每人7439美元, 放眼全球无出其右者。如果不改革, 医疗支出占其GDP的比例将越来越大:2017年将为19.5%, 2035年将涨到31%。医疗支出由美国政府、保险公司和患者个人共同埋单。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使美国家庭的实际收入降低, 越来越多的家庭将10%或以上的收入用于医疗, 许多人因此而负债。2009年, 美国约有7200万人有医疗债务, 个人破产的最大单一因素是医疗债务, 占62%, 这在发达国家中独一无二。

1.2 美国的医疗服务性价比不高

数据表明, 美国医疗费用高, 病人享受着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创新药品, 但健康状态并不好, 在发达国家中排名偏低。国与国之间的医疗服务质量比较指标公认的有三个, 分别是人均寿命、婴儿死亡率、责任死亡率 (amenable mortality, 指没有及时、有效治疗而导致的死亡) 。美国人均寿命是78.11岁, 2006-2010年排在世界第38位, 是7个工业发达国家中的最后一名;美国婴儿死亡率为6.26%, 高于欧盟国家的5.72%。责任死亡率体现了医疗服务质量的均衡程度, 美国此项指标在发达国家中再一次垫底。美国其他次级指标也很差, 如手术等待时间指标:肿瘤手术需等待5.5周, 髋关节置换手术等26周, 矫形和整形手术要等40周。此外, 美国还存在新药支出昂贵, 以及过度治疗的问题。

美国创新药物上市最快、最多, 美国政府鼓励新药开发、保护知识产权, 对药价不予限制。艾滋病患者每人4万-6万美元/年, 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美国因医疗差错和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死亡赔偿数额巨大, 迫使医生对就医者过度检查以排除可能性极小的疾病。从大型设备配置数据上看:每百万人配有26.5台磁共振和33.9台CT, 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数。

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美国的医疗体制状况不佳, 卫生总费用虽占到了GDP的17%, 但仍是惟一没有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发达国家。同时美国医保效率偏低, 人均寿命及婴儿死亡率都高于其他所有发达国家。下面将深入剖析美国医疗体制中的医保制度以及一些相关利益集团, 他们的利益行为导致了什么后果和现象的产生, 此次医改方案对这些利益集团有何影响, 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医改的初衷。笔者将作出分析。

2 美国现行医保制度概览

2.1 公共财政支持下的医保制度

2.1.1 老年医疗保险

老年医疗保险是强制性的基本保险制度, 年轻时按月缴费, 65岁退休时开始享受。此保险分为“住院保险”和“门诊保险”两部分。“门诊保险”又分为B和D两部分, B部分包括门诊、出诊、家庭护理和老年人与残疾人的医疗, D部分是药物保险部分;B和D中夹了一个C部分, 是按自愿原则, 只要参加C部分, 即可享受私人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截至2008年底, “老年医疗保险”覆盖人口为4520万人, 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3780万, 残疾人740万;只有22%的人参与了C部分。

2.1.2 贫困医疗救助制度

贫困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于1965年的一个“家计调查式”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并非保险制度, 救助对象是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 即低收入人口和没有参加医保的人口, 其资金来自联邦与地方财政。支付方式不是现金直接支付给个人, 而是以购买服务的形式支付给医疗健康机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医疗救助制度覆盖面开始超过“老年医疗保险”。该制度的具体享受资格标准和待遇水平由各州自己定。所以, 具体到某个人是否可以享受贫困医疗救助视其居住在哪个州。截至2008年底, 该制度实际受益人口4900万。

2.1.3 儿童健康保险计划

儿童健康保险计划实际也是一个由财政拨款的救助制度, 救助对象为19岁以下儿童, 无需个人缴费。目前该制度受益人群为737万人。这个制度救助的儿童特点是, 他们的家庭收入既高于上述“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的标准, 但又无力购买私人医疗保险。在有些州, 这个制度与医疗救助合二为一, 有的州是分开的;其资金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级财政。

上述三个医疗制度覆盖人口合计大约1亿人, 仅占美国3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余下的2亿人口不享受这3个由国家举办的医保制度, 其中, 1.5亿劳动就业人口完全由工作单位购买的商业保险计划覆盖起来;还有5000万人大多为自雇者或失业者等, 既不享受工作单位举办的商业保险, 也不够享受上述三个国家举办的公共医保制度的条件, 奥巴马医改的目标十分明确, 就是将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5000万人覆盖进来。

所以, 美国医疗保障主要还是靠市场化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 民众医疗支出巨大自然和商业保险公司有关。下文对此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 高价格传导方式作出分析。

2.2 与商业保险相关的利益集团

2.2.1 药厂与保险公司合谋, 谋取高额利润

在美国, 保险公司负责开药品目录, 也就是说医生按照保险公司开的目录决定给病人开什么药。由于美国的药厂政治实力很大, 医药行业相集中度较高;有不少药只有一家药厂生产, 使得许多家保险公司在与药厂谈判价格时处于弱势, 所以药厂会要求保险公司将贵药强加进目录, 从而造成保险的费率增高了, 保险费率一增高, 保费就相应提高, 成本就转嫁给企业和家庭, 医疗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很高, 不但加重了企业和家庭的负担, 而且还影响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举例来说, 美国通用公司每年在每个员工医保方面的投入平摊在一辆车上的费用为1500美元, 大大增加了汽车的制作成本, 而丰田只有200美金。像通用这样的大企业已经如此, 更何况个人和小企业呢。所以老百姓和小企业买不起保险。即便买的起, 负担也特别重。

2.2.2 医院、医生和保险公司的无奈关系

美国的医疗保险行业在近20年进行了一系列自身改革, 从可以任意选择医院、医生、药品的传统医疗保险, 发展出今天的圈定选择范围的优选计划PPO, 有着严格上限的健康维护计划HMO, 等等。这些新计划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将医疗费用的控制责任转到了参加计划的医疗机构与医生身上, 也就是说医院、医生要想能出现在被保病人的选择名单上, 就必须与保险公司签约, 这其中就包括了医疗费用上限的设定。从实际运作来看, 医生在治病救人的时候不得不时刻考虑成本问题, 而参保病人更是经常抱怨得不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也就是说, 虽然病人交了很多保费, 但是保险公司的医疗费的支付却有一个上限, 问题是保单目录中的药或治疗是比较贵的, 一旦超过赔付上限, 普通老百姓就要自掏腰包, 但往往付不起, 所以医生有时候就有顾虑, 害怕超过的费用收不回来, 就会延迟治疗或拒绝用合适的治疗手段。

3 医改法案的逻辑

3.1 向富人征税——让富人来监督保险公司的药品目录

医改法案规定, 年收入在8.8万以下的家庭免征个人所得税, 政府对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个人和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家庭加征个人所得税, 税率从原来的1.45%提高至2.35%。法案还规定, 政府对保单超过1.02万美元的个人和超过2.75万美元的家庭征收40%消费税, 这一规定暂定从2013年开始执行。对生物制药公司每年征税23亿美元, 对健康保险公司每年征税67亿美元。从这个规定看, 年收入超过20万, 拥有高额保单的一般都是有钱人, 现在向他们抽税。这个富人阶级本来是共和党人为代表的, 他们特别不愿意同意以穷人为代表的民主党提出的这个医改法案, 但是法案通过了, 保险目录里的药都很贵, 导致保费很高, 而高额保费又需要征收40%的税, 所以有钱人就有动力去反向制约药厂和保险公司, 他们在国会里很有影响力, 就会要求保险公司把医药目录里贵的药拿掉, 药厂被逼得没办法了, 只有用便宜的药。药厂如果再继续游说保险公司用贵的药, 会触犯比他们更有政治势力的有钱人利益, 便宜药就进来了。

逻辑一:利用向富人征说的方法, 让有钱人这个群体, 过去是杯葛医改的利益集团变成一个最大的支持者, 由他们来监管保险公司的医药目录。只要医药目录用药的价格下降, 保费减轻, 达不到征税的档次, 他们的税就减轻了, 他们的利益直接跟保险公司挂钩。把保险公司的医药目录价格压下来之后, 医生开的药就便宜了。企业、个人的成本也随之降低, 医疗支出负担减少。

3.2 税额抵免——帮助个人和企业支付保费

按照新的医改法案, 联邦贫困线133%及以下的税额抵免为收入的2%, 133-150%的税额抵免为收入的3-4%, 联邦贫困线150-200%的为4-6.3%, 200-250%的为6.3-8.05%, 250-300%的为8.05-9.5%, 300-400%的为9.5%。而获得雇主提供保险者不再享受保费的税额抵免, 除非雇主提供的保险低于精算价值的60%或雇员分担保费超过其收入的9.5%。按照这一法案, 小企业自今年起可以获得400亿美元的税额抵免来支持其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

逻辑二:通过税额抵免制度调节收入再分配, 既提高了人们的保费负担能力, 又能兼顾社会公平。

3.3 官督商办模式——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约束

这次医改采取了一种“官督商办”的模式, 保留了私营保险的角色, 没有由政府全面接管施行全民医保。

新法案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对已有疾病的患者拒保, 不得以消费者信息疏忽而退保。保险公司不能给病人设置医疗费用的上限, 不能以投保时现存的疾病而拒绝病人参保, 也不能在病人生病时取消保险, 或病后增加保险费用。对于保险公司费用结算方面也提出了一个硬性指标, 即至少85%的保费收入用于医疗费用或旨在改善医疗质量的活动。

逻辑三:通过政府监督约束, 使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最大化, 同时解决医生在以往医疗保险行业以预算控制为核心的行医干扰与制约。使医生在用药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 不要计算成本, 同时在目录上的药也比医改前便宜, 不必担心医药费用无法收到的问题。

3.4 健康保险交易所——增强医疗保险的竞争性

法案要求大多数美国公民及合法居住者拥有医疗保险, 创立以州为基础的美国医疗福利交易所, 供个人购买保险计划。为收入在联邦贫困线 (2009年贫困线为三口之家年收入18310美元) 133-400%的个人或家庭提供保费或费用分担信用 (Premium and cost-sharing credits) 。建立可分离的交易所供小企业购买保险。

逻辑四:通过制度创新使不同保险制度可以进行交易, 健康保险交易所的建立将会使美国的医疗保险更加透明, 更加具有竞争性, 而且更容易将保险置于市场监管之下。同时会使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自己产品的价格, 成本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奥巴马“医改”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5) :23.

[2]吴卫星.透视美国医改构想[J].中国医药报, 2010, (7) :29.

美国军工复合体与奥巴马对华政策 篇9

[关键词] 美国军工复合体 奥巴马 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D8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024-09

2008年美国大选,“中国问题”及中美关系没有像以往那样成为美国选战议题焦点。奥 巴马就职后,在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电话时说,“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 重要的双边关系”。他强调,美国需要与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重申坚持 一个中国政策,不会挑战美国两党关于加强与中国合作,同中国建立良好、稳定、互信外交 关系的共识,主张深化两国在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在环保和军事 领域的交流。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把中国作为出访东亚的“终点站”、四国之行的“压轴 戏”,认真“倾听”中国,并在北京明确表示,“我们在一条船上,要共渡难关”,希望与 中国“同舟共济”,“人权不应成为双方在全球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和安全问题上合作的障 碍”。[1]综合分析新政府逐渐“浮出水面”的外交政策路线,中国显然属于美国 联合和合作的对象。中美关系摆脱了过去美国新政府上台,总要磨合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一定程度倒退这一近乎规律性模式。然而就在双边关系被普遍看好的背景下,却发生了两国 海军在南中国海公然对峙,美国国防 部如期出台2009年《中国国力报告》,民主党占优势的国会通过了一批不利于中国法案,等 等。这一系列显然是与奥巴马对华政策表态大相径庭的事件,虽然不致威胁中美关系大局, 却揭示了双边关系的复杂性、波动性,表明新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依然存在防范和遏制心理, 美国对华政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牵制。其中利益集团就是一支重要力量,而能量巨大 、奥巴马难以与之切割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将会对奥巴马任期内对华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军工复合体:影响政府内外决策的重要力量

每一国家都有自己的军工企业,但在当代世界除美国之外没有一个国家的军工企业与政治联 系如此之密切。早在1961年1月17日,艾森豪威尔总统针对这一现象,在告别演说中提出“ 军工复合体”概念,警告美国民众,“强大的军事组织和巨大的军火工业的联姻是美国历史 进程中的一个新现象,在每一个城市、每个州的议事机构、联邦政府的每个办公室都能感受 到它的总体影响— 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甚至是精神方面的。……我们必须防备军工 复合体获得无法证明是正当的影响力”。[2]

经过四十多年发展,该利益集团由最初的军事机构、国会、军工企业结合体,逐步发展成为 由“臃肿庞大的军事部门,大军工企业,新保守主义的亲战争政府与受强大军事院外游说集 团影响的国会,亲战争思想库和媒体宣传机构”[3]等五大支柱构建的利益共同体 ,他们“构 建了一个足够紧凑的涵盖军人、工业家、政治家、趋炎附势者和舆论宣传者的利益联盟,推 动民主政府始终走在战争经济的道路上”。[3]

军工复合体一以贯之的手段是强调新的挑战或威胁、寻找新的或潜在敌人,影响美国国家安 全战略,推动增加国防开支,谋求自身利益。其运作方式(见图1)如下:一是通过建立“ 旋转门制度”直接影响政府决策。这种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制度,指的是军事机构成员退休 后受雇于国防工业,国防工业领导人被安排到国防部重要位置的人员双向互动制度,构建起 由联邦政府部门、国会主要委员会和议员、企业集团等三者组成的“军工铁三角”。他们直 接进入权力中心,打着为国家安全着想的旗号,为集团谋利。二是通过院外游说影响政府决策。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各个游说集团构成的委员会,力量非常强大。为了追求和保持巨 大的军事开支,五角大楼每年使用大量钱财雇佣成百上千的“国会联络员”,对国会的立法 和拨款施加影响,强调战争的威胁和备战的重要。三是通过大量政治捐款支持有利于军工集团利益的党派或人士,换取他们当选后的回报。四 是通过思想库、媒体影响整个美国社会。安插有军工背景的专家学者充当总统顾问、助理或重要部门高级职务,为总统出谋划策;资 助或成立思想库,在有影响刊物上发表文章或提交研究报告,或利用提供专家咨询、举办学 术会议、参与议会听证等左右大众舆论与政策取向。他们十分重视对各种媒体的控制。今天 ,几乎在美国每个主要传媒公司的董事会里,都有“国防”承包商的代表,形成了一个个军 工一传媒联合体。上述这些相互支撑、共同作用的运作,取得巨大成功。从美国社会上层看,军工复合 体已经深深植根于华盛顿圈子里,而且还在统治阶层形成了意识形态共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信仰,军方、工业、国防和行政部门的精英普遍认为,全球的军事机器被 视为保护美国的整体利益和在动荡正在增加的美国上层阶级的利益所必需的。从整个社会看,军工复合体“ 代表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由政府供养的军工生产、媒体宣传和真实的或想象的经济就业效果的 三角,已经深深地植根美国社会、并且形成了一种自我永动的社会特征”[4]。美 国军工复合体在影响决策中拥有举足轻重且令人畏惧的巨大力量。

早在冷战期间,“美国的国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受军工产业集团的操纵。……军工集团 不仅决定着武器的开发和研制,还决定着武器的采购、部署,也就是说决定着谁是美国的敌 人”[5]。冷战结束以来,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当政,军工复合体都对美国的 安全战略和 具体防务与外交政策发挥着其他利益集团难以比肩、且越愈益强大影响力。强调美国受到威 胁,谋求绝对军事优势,并把军事作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的最后手段,已经清楚地写 在美国中长期安全战略文件之中。“2000年提出了新世纪重建美国国防的报告,其中列出了 军事统治全球的议程,要求美军具有保护美国本土,并同时从事多场地区战争的能力,扮演 全球警察角色,控制太空”[6]。军工复合体对政府决策影响生效的量化证据,直 接反映在冷 战结束特别是新世纪美国国防开支状况上。自2001年以来,美国军费开支按美元不变价统 计,到2007年增加了60%,达到5530亿美元,费用却高出二战以来的任何时期。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占世界军费开支的45%,而真实开支在2007年1月为1万亿美元”。[7]美国现在花费在战争和国防上的费用 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美国民众成为世界上最高战争纳税人。[6]

美国债务和联邦开支比例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军国复合体直接左右着政府决策。作为美国 是世界最大债务国,政府却不惜举债维持巨额军费。“2001—2007年的七年军费预算总值 30070万亿美元,而这一时期美国增加的国债到2006年底(还不包括2007年)也超过 了3 万亿美元 (30060亿美元 ),这就清楚地提示了军费开支与国债的关系”。[7]2001 —2005的预 算超过16000亿美元。军事费用超过其他主要的七个工业部门的总和。[7] 2003年以来军费更是占到财政支出一半以上,如表1所示。

此外,军工复合体还得到联邦政府巨额财政补助,“美国纳税人每年要向武器工业提供近百 亿的补助,[9]“武器工业已经成为美国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纳税人补助金收入” 。[9]军工复 合体作为军事开支的结果被分配了大量资金,联邦政府陷入了债务危机。[7]可见 ,军工复合体在美国能量巨大,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奥巴马:无法与军工复合体做彻底切割

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关于“世界已经改变。美国也必须和世界一起改变”的演说,给许多 人带来了希望。但他无法与布什政府作彻底切割,无法摆脱军工复合体影响。

其一,奥巴马本人当选得到了军工复合体的巨额资金支持。在金钱是政治母乳的美国社会, 没有雄厚财力支持,候选人不可能问鼎白宫。在候选人中下注,谋求候选人当选后的回报, 是利益集团的通则。据美媒体透露,美主要国防合同商为此次选举捐出巨款。“美国主要国防合同商就深深地卷入了2008年总统选举,洛克希德.马 丁公司向选战双方投入了2612219美元,其中的49%(1285493美 元)给了民主党,51%(1325159美元)给了共和党,波音捐助2225947 美元,58%捐向民主党,通用动力公司向两党提供了1682595美元,诺斯诺普 •格鲁曼集团花费了2千多万美元,雇佣游说集团影响国会,雷声 公司花在院外游说上的费用就有6百万美元。”接受了巨额赞助的奥巴马必然回报军工复合体,他提名雷神公司的副主席威廉姆•内 恩去政府运作与战略部就是明证。这一国防部数一数二的职位,此人在克林顿政府曾任国防部审计署长”,接下 来必然会对军工复合体的利益给予关注。

其二,化解金融危机的艰巨任务,迫使奥巴马支持军工企业。早在1920年代,美国总统柯立芝指出,“美国的事情就是商业”。今天可以演绎为“军事工 业和永远战争已经成为美国的重要事务”。因为军工景气是美国经济发展的“秘诀”和原动力之一,军工复合体与美国 经济有根本利益一致性。美国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是经济长期虚拟化,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但军工企业却保持强大生产能力。美国2000—2007年的军火贸易额(见表2)就可见一 斑。

从表中发现,美国军火贸易近占世界的4成。军火贸易不仅给美国带来丰厚利润和重大政治 影响,而且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美国每增加10亿美元武器出口,可解决2万人就业。“每 签订1亿美元的军贸合同,就会增强1.5万人的就业。”[3]仅凭这一点,奥巴马就不会对军工企业下手。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2009年“美国将有62 000个公司关闭,美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在7%,如果加上没有希望找到工作和临时工 ,无业者将接近14%”。而根据2006年统计“美国国防部雇佣21430 00职员,同时私营军工部门雇佣3600000员工,与国防相关的就业人数约达 5743000人的岗位,占美国总就业人口的3.8%。此外,美国内还有2500 万人退伍老兵。因此,超过3千万人是直接或间接地收入来自国防预算。如果保守地估计 每个家庭有2个选举人,这就将导致6千万美国选举人在军事部门有现实经济利益。这是一个 能够产生持久政治影响的军事化社会”。美面前面临因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不断上升的失业压力,因此,无论是为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复苏经济,留给奥巴马的选择不仅是维持强大军工企业 ,而且还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控制因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国际、国内不稳定局势。

其三,美国经济结构、政治生态、社会氛围,决定了奥巴马必然要支持军工复合体。从经济 结构看,美国“约有1/3的企业和军工生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军工产品的利润率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比如,仅仅美国向中国台湾出售“宙斯盾”驱逐舰一项,就涉及 全美49个州1938个承包商的利益”[10],F.22战斗机项目涉及44个州的 利益。奥巴马试图削 弱国防预算,调整防务政策,被保守分子批评为缺乏理性和深思熟虑。盖茨提出F.22项 目下马,被指斥为“工作杀手”(Jobs Killer)。从政治生态看,目前民主党虽然同时掌 控了白宫和国会,并扩大了在参、众两院的多数优势,但“并没有达到克服参议院共和党立 法阻挠的60票”[11]。当选共和党议员多为坚定保守派,且行政和立法部门不少人 就是军工复合体成员,1997年至20 04年,美国政府有288名高官在20个最大的军火承包公司任职。[12]小布什政府, 由总统直接 任命的32位高官都是主要军火商的前任经理、顾问或大股东。[12]“2006年国会议 员中有151 人在国防工业部门拥有1995万美元的私人资产”[6]。从社会生态看,由 于军工复合体长期宣 传,“美国由于布什的引导正处于非理性主义的影响下和新保守主义的‘政治狂热’的阴谋 ”[5]。民众反对布什单边主义,但不反对维持一支强大美军,不反对维持全球军 事优势。作 为接受了美国上层社会主流价值观、深谙华盛顿游戏规则的奥巴马,必然要从“新进步主义 ”代表向“美国总统”的角色转换,照顾军工复合体的利益和需求。总之,奥巴马政府的答 案将只能是继续维持高的国防和战争费用来确保对国内外不稳定的军事控制,“如果国内没 有分裂性来的反战活动和全球对帝国抵抗的强大压力,奥巴马政府是不大可能改变前任政府 的国防开支政策的”[6]。

其四,奥巴马正在奉行着军工复合体所希望的政策。“奥巴马尽管用了需要‘新视野’一词 ,但他华丽辞藻充满了美国第一的沙文主义,拒绝‘美国时代(解读为全球霸权)已经过去 的观点’,并坚持美国将再一次占据‘自由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和‘建立一支21世纪的军队 ’”[13]。他明确表示不放弃美国全球军事优势,强调为了“建立一支21世纪的军 队,……我 们必须在世界维持最强大的、装备最好的军队”,这包括有“击败任何人的能力”[ 14],“没 有总统在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至关重要的利益时会犹豫,如果需要单边主义也在所不惜” [6]。在人事安排上,奥巴马开美国历史先河,选择小布什政府的罗伯特•盖茨继续 留任,以表明 战争政策的延续性。在国防预算上,奥巴马只是“提出对国防费用进行重新审查,要求消减 不必需的经费,把节约下的钱用在特种部队,情报机构和其他反动乱战争武器。换言之,通 过对五角大楼的重组,奥巴马和盖茨计划对许多钱进行重新分配,且他们还计划增加整个国 防预算总额”。[15]“2009年美国国防预算高达6110亿美元,除去伊拉克 和阿富汗战争开支,军费为5150亿美元,比2008年增加7%,再创二战结束以来新 高”[16]。预计2010财年,“如果盖茨和奥巴马沿着前任的道路,将达到53 40亿美元”[6]。这一“选择预示着国防预算 的连续性,至少在接下来的2009、2010财年,也可以使在大国防公司的股东放心”[ 17]。在 战争政策上,考虑到军方反对,奥巴马重新审视16个月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要求扩大在 阿富汗的战争,而在伊拉克仅是提出了在长时间内最小量的削减”[6]。总之,“ 奥巴马政 府正在继续着美国军事主宰世界的新保守主义议程,单边主义的军事统治政策,不断扩大的 军事预算,以及占领和进攻的战争将很可能猛烈如前的继续着”[6]。

对华政策:奥巴马深受美国军工复合体影响

军工复合体作为一个在进攻性外交或军事政策中获益的利益集团,“需要战争,而且是许多 持续的战争来维持繁荣。一场热战会使旧的装备被维修和替代。而为了确保获得发展更加致 命武器的巨额军费,他们需要有一个持续的担忧和易受伤害的气氛”[3]。他们必 须找到一个 有“说服力”的对手。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军工复合体一直试图把综合国力快速增强的中国 当作“美国的敌人”塑造。在军工复合体运作下,美国形成了一个主张对华采取战略遏制政 策的“蓝军”集团,他们按照西方权力政治强权逻辑,把“中国经济强大——政治崛起—— 军事扩张”作为信条,无事生非、小题大做、借题发挥,不负责任甚至恶意炒作、夸大、歪 曲事实,一波接一波制造“中国威胁论”,妖魔化中国,谋求自身利益。奥巴马新政府成立 后,美国军工复合体继续不遗余力地抄作“中国问题”,不放弃任何一个制造“中国威胁论 ”机会,诱导甚至迫使新政府对华政策沿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一定效果。

1.美国军工复合体对奥巴马对华政策运作生效

一是继续执行2000年财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关于每年发布中国军力报告的法案。当初,美国会 批准这一法案的动机非常清楚,是“为了维持美国治下的和平,中国、伊朗、伊拉克和北韩 等潜在对手,必须被遏制”[6]。这一高度政治化的文件,大肆渲染、恶意夸大中 国军力,散 布“中国对军队武器的发展将用来威胁和攻击台湾,至少打破了美国在中国附近地区的海空 军优势”[18]。国防部还指责中国有巨大“隐性军费”。奥巴马不顾中国强烈反对 ,批准国防 部发布《中国军力报告》,至少表明其在心底里是认同军工复合体视中国为对手的政策的。

二是在南中国海两国海军对峙事件上态度和立场强硬。奥巴马上台伊始,对华政策尚未定型 ,发生了中美舰船南中国海对峙事件。各国情报舰船在海上发生冲突时有发生,美国海军监 测船在南中国海的行动并非第一次,中国阻拦美国监测船也绝非第一次。美国军方却单方面 高调闹到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颠倒黑白”地把美国船只的“非法活动”,夸张为中国“ 在军事上似乎越来越咄咄逼人”,渲染美国海军监测船受到了中国船只的欺负,并把这一美 国侵犯中国主权的事件与2001年小布什上台时同样由美国引起的“撞机事件”联系起来, 诬蔑为中国“按预定时间发难”,对新总统进行“初期测试”。针对美军方高调抄作,奥巴 马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却批准派出一艘重装备的导弹驱逐舰“钟云号”前往保护

“无瑕号”,继续在南中国海活动,以致美国海军进入中国经济专属区事件再度发生。不久 以前,美国又将濒海战斗舰(Littoral Combat Ships)调到西海岸城市圣达哥,监视中国 军方动静。

三是延续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在台湾问题两岸采取平衡政策,允许美军售台武器。2月19 日美国《空军时报》报道,美国海军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达成协议,向台湾出售总价13亿 美元的12架P.3C反潜机。奥巴马还提出在夏威夷举办两岸军事交流,鱼和熊掌兼得的心态昭 然若揭。在西藏问题上,在中国纪念和平解放50周年之际,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同时发表批评 中国西藏政策的声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111届国会就职以来,通过了涉及中国问题的 提案多达30余件,其中“大约有40%的提案明显不利于中国”,甚至公然干涉 中国内政。3月 11日,美国众议院以压倒多数通过一项西藏决议案,呼吁中国立刻停止对藏人的严厉政策, 恢复与达赖喇嘛的对话;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北京尊重藏人人权等。3月2 3日,众议院通过纪念《与台湾关系法》30周年决议案,重申《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与台 湾关系的基石,坚定移信守各项承诺;支持台湾的民主制度;支持继续强固并深化美国与台 湾间的关系。美国国会短期内通过如此众多的对华不利法案,以奥巴马之人气和民主党在两 院的优势,他如果诚意维护双边关系大局,出面做工作是能够阻止、至少会减少对华不利法 案的通过数量的。奥巴马没有这样做,小则是其出于实用主义,以期作为增加与中国博弈, 迫 使中国在经贸、金融领域作出更多让步的筹码,大则说明其与国会议员存在着共同的对华不 友好认同。

四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对中国进行进一步战略遏制。美国一些智库不顾中国军队信息化 水平落后的事实,反而散布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全面的军队,“中国增长的军事能力能够 使命强力获取资源和宣示其在有争议地区的主权”[19],“会让美国无法维持其在 亚太平洋 地区军事优势、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最终动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甚至是在亚 洲的影响变得所剩无几”[20]。受此影响,奥巴马明确表示要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军 事力量,部 署10万以上部队。同时,给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东南亚诸国打气壮胆,增兵朝鲜半岛,与韩 国军队展开规模空前的联合军演,向日本出售F.22战斗机。计划向印度出售奥巴马宙斯 盾系统和F.35战机还,甚至表示“允许我们的朋友(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不受核不扩 散条约约束拥有核武器”[6]。

2.奥巴马对华政策总体稳定中仍然存在很大变数

目前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一方面是在“9•11事件”后,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形成了 共识 ,另一方面,奥巴马为振兴美国经济,有意识地搁置与回避了双边关系的敏感问题与结构性 矛盾。

首先,奥巴马是接受了上层主流价值的美国总统,其效忠于“美国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这 一宗旨有丝毫改变。“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当然也包括奥巴马会允许其他国家根据意愿限制 他的行动自由”[21]。“‘奥巴马绝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我们不会在价 值观念上 退缩,也不会动摇捍卫它的决心’”[21]。奥巴马的战略目标是重塑美国形象、实 现世界霸权 。维持全球军事优势是其实现目标的三大支柱之一,必然会对任何可能挑战美国的国家进行 遏制。奥巴马认为中国“既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竞争者”。在强调 加强合作的同时,他明确表示“我会妖魔化中国,因为我清楚面对来自中国挑战的艰巨性” [22]。

其二,实用主义外交传统将对奥巴马对华政策产生消极影响。奥巴马上台后,总体上在向中 国释放善意,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强大已不可阻挡,且在地区、国际事务和全球性问题离不 开中国;另一方面,振兴经济需要借助中国。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美国需要中国购 入更多的国债来支持庞大的财政赤字。中国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大量现金并能帮助美国挽救 其主导下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家。但美国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国家。一旦在中美共同努力渡过 了充满暗礁与险滩的金融危机这条河流,美国成功上岸、实力恢复,其对华政策出现反复将 不是意外。美国经济不景气,奥巴马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失业率增加的责任推向中国,指 责中国操纵汇率,却绝口不提能够给美国带来贸易平衡的对华武器禁售和高技术出口等问题 。为挽救经济,扩大军火出口是重要途径,“中国威胁”则是拓展亚太军火市场信手拈来的 “借口”;美国一旦摆脱困境,恢复生产能力,又会与中国产生资源与市场竞争;如果竞争 不力,又会凭借军事优势挤压中国。

其三,通过“接触”来“遏制”中国,将是奥巴马的长期政策。美国意识到,中美“虽然实 力上的差距仍会继续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除了军事以外的其他所有方面,中美两国间 的力量对比已经比30年前更加不相上下”[23]。约瑟夫•奈指出,“只要中国经济 保持增长, 其军事实力很能可能也将越来越强大,从而使中国看上去比其邻国更危险,并使美国在该地 区承担的义务复杂化”[24]。基于这些判断,奥巴马及其团队主张接触中国,是为 了改变中国 。他们提出“巧实力”外交,实际上对软实力和硬实力交替使用。有智库指出,如果没有支 持美国外交目标的军事力量,美国的中国政策将会显得越来越空洞。布鲁金斯研究所的韦德 宁强调:“维护东亚和平的途径是美国维持强大的军力,让中国不会试图欺压邻国和地区” [25]。因此,通过军事优势“遏制”中国,将是美国对华重要手段。

上一篇:通信信号下一篇:临时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