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2024-09-20

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精选9篇)

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篇1

http:///

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近年,我国留学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许多有条件的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纷纷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美国已经成为我国学子出国留学的首选国家之 一,然而随着申请美留学的人不断增加,美国留学政策也在随之发生变化。那么,赴美留学政策相对于往年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美国留学政策持续给力。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系统,是想要出国留学孩子的梦想之地,也是家长目光聚集的地方。新政策主要出现了五点变化:

美国留学政策变化其一是申请费用的减少。新政实行之后,对于大多数非移民签证类型,申请人只须缴纳现有不变160美元签证费,再无其它费用。而以往,除了手续费,申请人还面临预约签证面谈和安排返还其护照的额外费用。

美国留学政策变化其二是付费渠道的增多。新政策出台之后,除了可以赴中信银行网点支付签证费的方法外,还可在网上使用在中国发行的借记卡或境外发行的信用卡付费,以及在任何一台中信银行ATM机上用银联卡付费。

美国留学政策变化其三是预约渠道的增加。最初,留学者只能拨打预约中心的电话预约面谈。新政策出台后,留学者可以自己上网预约或打电话预约。同时,如果因故错过第一次预约面谈,可以免费重新预约。而在以前,重新预约需要再次付费。

美国留学政策变化其四是咨询费用减免。以前向预约中心咨询签证信息需要付费,而现在,预约中心将免费回答关于签证的问题。

美国留学政策变化其五,护照方便查询。以 往签证颁发后,留美者无法查找护照下落。新政策执行之后,将以邮件的方式通知留美者领取护照,留美者也自己可以发送邮件查询护照状态。这种程序的简化或许 意味着今后赴美获签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见,美国连续发布的新政传递出,美国鼓励符合入境条件的申请者更多的进入美国。大量游客和学生进入美国后,将 对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产生一定作用。

美国留学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带动行业变化,最新房地产的新国五条政策,带动了房地产中介的繁荣。赴美留学新政策的变动,也将会吸引更多的留学生。

世毕盟:留学申请之论十大关系 篇2

留学圣经--留学申请之论十大关系

作者:【世毕盟留学】 龚晓然、张宇昊

(以下内容主要针对申请美国大学的硕博项目,本文版权属于【世毕盟留学】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1、【硕士和博士】

出国申请,首先要想清楚的一个问题是:申请硕士还是博士?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graduate)项目,包括硕士和博士,基本可以分为科研导向型和工作导向型两种。前者主要以培养学术界的教授和工业界的研发人员为主要目标,而后者则主要以培养学生能够在某个行业具有全球性的工作能力为目标。

其中博士(Ph.D.)项目属于科研导向型,大都包含严格的知识积累和科研训练,时间因不同专业而定,在5~10年的范围之内,绝大多数都在5年左右。培养的博士生受益于良好 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活跃于学术界和工业界,而且在咨询界、金融界以及政府管理等领域也有很多的机会。

硕士(master)项目有科研导向型和工作导向型两种,其中工作导向型硕士占绝大多数,像大家所熟知的金融学硕士(msf),金融工程硕士(mfe)等 都属于工作导向型硕士。时间从1年到2年不等。培养的学生很多能够在美国找到工作,或者回到亚洲找到更好的机会。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理工科的硕士项目是科 研导向型,偏重于为之后的Ph.D.项目做一些准备,比如MIT的机械工程、交通等,此科研导向型硕士一般都是之后直接读博士。

2、【GPA、GRE、TOEFL、科研、实习、推荐信、课外活动】(申请中各因素的重要性)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正式准备申请,你自然要问,对于申请,什么最重要?

1)对于科研导向型项目的申请,各因素重要性的基本排列:【牛推荐信>科研>=GPA>满足基本要求的GRE & TOEFL>课外活动】。其中偏向于研究的实习经历可视为科研经历;非研究性的实习经历对于申请学术导向型项目来说,一般作用不是特别大。同时,还 有套磁、面试、学术社交等很多因素会对科研导向型的申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些都会在GGU的培训课程上得到详细剖析。

2)对于工作导向型项目的申请,各因素重要性排列比较复杂:推荐信、研究、实习、GPA和课外活动每一点都可能很重要,这一点会在GGU的课上详细剖析。工作导向型项目的申请需要根据自己的背景和待申请项目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3、【雅思和托福、GRE和GMAT】

准备申请,从英语考试开始。我们应该考什么呢?

雅思和托福偏重于考察语言技巧,用来证明国际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GRE和GMAT偏重于考察逻辑思维,可以视为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学术能力的参考,不仅国际学生要考,美国本土的学生同样要考。

如果申请美国大学,因为很多项目拒绝接受雅思成绩,所以我们建议申请者考托福。

如果申请商学院的项目,GMAT和GRE都可以被接受;但是如果申请商学院之外的项目,一般只有GRE被接受。所以,GRE的成绩是通吃的,基本是所有项目都接受的;对于商学院和商学院之外的项目混申的同学,我们强烈建议考GRE,且只考GRE。

4、【综排和专排】

开始申请了,第一个要做的,至关重要的,是选校。选校过程中,你一定纠结,我是要看学校的综合排名还是学校项目的专业排名?

对于科研导向型的项目来说,学校项目的专业排名是该项目在整个领域中教授水平、设备水准、研究实力的体现。因此,申请科研导向型的项目,应以专排为主。

对于工作导向型的项目来说,该项目的专业排名十分重要,但同时其所在学校的整体声誉、地理位置、校友网络(一般体现为学校的综合排名)也同等重要。尤其是 对于未来有可能在工作中换领域换方向,或者准备之后回到亚洲工作的同学,学校的综合排名至关重要。所以,很多时候,申请工作导向型的硕士项目,我们更加看 重学校的综合排名。

5、【牛推和弱推】

看到申请科研型项目第一重要的是牛推荐信,你自然要问,什么是“牛推”?

牛推指的是对申请起到关键促进作用的推荐信;相反,弱推指的是对申请没有起到决定性帮助的推荐信。判断一封推荐信是否是牛推,主要看以下三点:1)推荐人 在此行业内的声誉和地位;2)推荐人对你的褒奖程度;3)推荐人在褒奖你的过程中,所用的事例的具体性。以上三点都很重要,但是“此事古难全”,我们往往 很难找到三封同时满足这三点的推荐信。这就涉及到推荐信选择的策略问题,我们会在GGU的课上详细剖析。比如,如果我们选择的某一个推荐人不满足以上的第 一点(不是大牛教授或者企业高层),那么我们一定要使这一封推荐信更好地体现后两点要求。

6、【牛文章和水文章】

要申请顶尖的科研导向型项目,学术文章或者会议报告是大大加分的。但是,这科研的文章之中,是一两篇牛文章好还是多几篇水文章?

首先,什么是牛文章?牛文章就是在该领域顶级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的文章。以有机化学为例,牛文章是指发表在领域内顶级期刊(如Angewandte Chemie;影响因子约等于10)并署名第一或第二作者的文章,以及发表在一线期刊(如J.Org.Chem;影响因子约等于5)上并署名第一作者的文章。其余文章可以一并划入水文章的行列。在具体的研究导向型学位的申请过程中,牛文章可 以展现你的学术研究能力,从而极大增加你申请的筹码。一般而言,一篇牛文章的效用胜过4篇水文章。但是也不要忘记,即使是一篇水文章,也远远胜过无文章。

7、【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

下面我们来讨论工作导向型项目的申请,第一个问题就是申请这样的项目需要工作经历吗?

首先,我们先区别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工作经历特指本科毕业后的全职工作经历,而实习经历一般指的是本科或研究生期间,在实习单位的兼职工作(含寒暑假实习)。

美国大学的很多工作导向型项目并不要求申请者有工作或者实习的经历,但是,部分项目是需要申请者具有工作经验,例如MBA的申请,一般要求申请者于入学前 必须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同时也有部分项目,要求申请者不能具有较长工作经验,例如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M.S.in Commerce就要求申请者从本科毕业到此硕士项目入学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即超过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者无资格申请此项目。所以说,工作经历 和实习经历的需要与否是因项目而异的,对于大多数项目的申请来说,一定的工作和实习经历是有帮助的。

8、【牛实习和水实习】

要申请顶尖的工作导向型项目,一个牛的实习是必不可缺的。什么样的实习经历算作牛实习?

牛实习不以实习单位的名声大小为唯一评价尺度,好公司(big name)的实习往往有加分的作用,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你在实习中具体所做的事情和申请方向的相关程度、在实习中获得的提高、对这个行业领域认识的提升、面 对挫折和困难的态度、人际交际能力的展现、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责任感等等。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你在一个创业初期的小公司里面“多面手”型的实习可比 你在一个大公司做“螺丝”型的实习“牛”不少。

9、【Offer和AD】

接着,我们谈谈申请的结果。大家申请之中,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被录取,可是这被录取也有offer和AD之分,他们又是什么呢?

Offer和AD(Admission)是被录取的两种结果。对于两者的区分,不同的申请者有不同的理解;于GGUers而言,我们认为:offer指的 是不仅获得项目录取的机会,同时也拿到全额奖学金(至少覆盖掉全部的学费开支);AD指的是拿到项目录取的机会,但是没有任何奖学金或者得到的奖学金不足 以覆盖学费开支。

一般而言,同样对于录取的学生,学术导向型的项目会给较多的offer,而工作导向型的项目很多只发AD。

10、【谦虚和自信】

最后,我们来聊聊申请的心态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世毕盟一直对其学员强调 “谦虚和自信”。谦虚和自信的心态表现在申请中的各个环节。选校时需要谦虚对待,留足保底项目,做到万无一失;与此同时,也需要保持自信,不管多大的 big name的牛校,经过理性评估,只要靠谱,自己都要有信心拿下。“谦虚和自信”,使得世毕盟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背景平平的“非牛人”,也能够创造出最顶尖 的牛校战绩。

世毕盟留学之学历认证流程科普贴 篇3

然鹅!

有一件事情刻不容缓——成绩/学历认证。

1、为什么需要做认证呢?

由于美国与中国的计分系统不同,部分美国的大学只承认由第三方学历认证机构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包括成绩单、学位、甚至在读证明等等。其中比较常见的有WES(World Education Service)认证。

而WES并不承认学生个人或学校直接寄送过去的认证材料,因此需要先申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CDGDC)认证,通过CDGDC将认证结果送到WES进行国外部分的认证,最终认证结果送到对应的申请学校。

2、认证流程如下:

国内部分CDGDC认证——国外部分WES认证——申请学校

首先在CDGDC官网进行申请,上传认证材料并确认缴费,同时将申请表格及纸板材料按要求寄到认证处,等待出报告。

然后在WES官网进行申请,选择认证所需的认证类型,并确认缴费。CDGDC会将认证报告邮寄到WES,静候结果即可。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TIP: 已毕业的学生,需自行将所有认证材料的复印件寄送到WES。

地址如下:

World Education Services 64 Beaver St, #146 New York, NY 10004 USA Tel:+1 212 966 6311

最终认证完成后,WES会按照申请人填写的服务需求将结果送到对应的申请学校。并且会发邮件到申请人的注册邮箱告知,申请人也可以在自己WES 帐号中查到状态。

由此可见,认证过程虽不繁杂,但不管是国内外的材料寄送,还是两部分的认证过程,客观上都需要花不少时间。原则上CDGDC的认证需要20个工作日出报告,WES的认证需要7个工作日,然而遇上节假日休息、申请季认证高峰,甚至不可控的邮寄速度或其他原因,都将花上更多时间来完成。

更重要的是,现在CDGDC已取消直接交多200大洋申请加急认证的服务了,多花钱也没办法(哭!),千万不能拖延。

若确定目标学校要求申请时提交成绩认证报告的,一定要趁早!趁早!趁早!!(说三遍)

也许,你现在就可以付诸行动了。

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篇4

首先gap year在西方国家其实很常见,学校并不会仅仅因为gap而觉得不好,更看重的是你在gap的这段时间做的事情。也就是说完全可以gap一年再申请,不过这一年如何规划很关键,浪费一年时间很简单,充实地过一年才对申请有利。

1.有的同学说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想gap一年去刷GT,可以吗?

美国学校都不太能接受你花一年时间去准备标准化考试,在美国读本科的考GRE基本不会拿出特别多时间去准备,因为平常课业量也很大,另外GT也不是申请的重心。所以如果这一年你只是在学英语考GT,那么肯定会影响你的录取。

2.我想gap一年,这一年我应该做什么?

其实gap一年就是拿一年的时间作为成本,来博取更好的录取。我不好说这是不是值得,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不是准确的,能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①申master还是phd?

如果你的目标是phd,那么你的重心就要放在科研上。当然前提是你的GPA表现出了你的专业能力是适合读phd的,这一点我认为同学们应该有自己判断的能力。科研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去看,可以找国内相关的教授去做,更推荐套磁海外教授。gap时做的科研是不是跟你将来的职业规划match,跟的老板牛不牛、做的够不够深入、有没有可能出结果、发paper、能不能拿到老板的强推等等。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导向型的master,那么你可以去补充实习背景。同样地,要跟申请方向相关、相关的前提下考虑公司名气是否大、你做的东西是否深入、能否很好的体现你的能力、拿到领导的强推等等。

②本专业申请还是转专业?

如果是转专业申请,那么要考虑是否缺相关课程,有缺就去补。怎么补---可以选择延毕,在本科学校进行选修;如果不能延毕,可以选择美国高校认可的平台进行修习,比如coursera,quantnet,或者一些美国大学的网课。如果是本专业申请,一般不存在缺课程的情况。不管是本专业还是转专业申请都要考虑是否缺technical skills,有缺就去学。自学也可以,从一些平台去学也可以。

③GT分数达标了吗?

给大家一个分数线标准:GRE---V153+Q165+AW3.0;TOEFL---100+(S23);如果你能够一两次就考出这个分,那么建议你再考一次刷更高;如果你考了三四次勉强达到,那么申请一般的学校也就够用了。

④Gap要不要在PS里进行解释?

我认为重点不在于解释为什么要gap,而在于去展现你gap这一年是你职业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做跟申请方向非常相关的事情,是非常合理的。

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篇5

专业:金融GPA 3.80,双学位: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际交流:Rotman School of Business at University of Toronto GRE:V153+Q170+AW3,TOEFL:103,IELTS:7.0 实习:商行、咨询、期货,助研:金融数学方向Admission:Baruch MFE, Columbia MAFN, Harvard CSE, Columbia MFE, CMU MSCF 【壹•缘生缘起】 交换回国后,我先是全力准备学院金融硕士保研,拿到预录取资格后,随着对光华金融硕士项目的了解深入,我发现课程设置更像是本科的升级版,而我渴望更扎实的知识。已经在学习、实习的双重压力下生活三年的我,产生了逃离商学院的想法——金融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

想离开商学院,但又不想浪费本科学习的知识,加上我对数学的兴趣,我将专业方向转向了金融工程,将眼光放向了更大的世界。出国对我最大的障碍就是英语,交换回国后考了3次托福才上百(口语还是悲惨的22),GRE也是非常一般——庆幸的是,金融工程方向的大多数学校并不是GT分数控。在接受保研预录取和出国留学之间纠结了好久,GGU的龚老师点醒了我,我的野心不应该满足于中国最好的大学。

【贰•项目选择】 项目选择简单粗暴:Quant Net前十——至于最后选择的Harvard CSE,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该项目今年是第三年招生,很多人都知之甚少(特别感谢GGU的Steven搜集的信息),拿到项目信息是12月14日,截止日期是12月15日,在一天之内赶了所有的申请材料,最后又去了这个项目,命运安排竟是如此神奇。朋友听说我最后选择了这个项目,惊讶地问我,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什么要靠技术吃饭?(我哪里可以靠脸吃饭……)原因是:我渴望更加扎实的技术技能,更加踏实的学术氛围,更加多元的知识背景——其实我就是名校控。

我申请的第一个项目是Baruch MFE提前批,北大学生有着申请这个项目的天然优势,该项目教授会亲自来北大招生,第一轮面对面、第二轮电话面试,依托GGU提供的强大面经以及两轮模拟面试辅导,我提前告别了失学的苦恼(还将申请列表中不如Baruch的项目踢掉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不需要提交T成绩,对于英语是短板、quantitative知识很全面、求职导向很明确的同学,强烈推荐这个项目,因为其就业、地理位置、network都很强大——唯一的缺陷可能就是它的综合排名了。

Columbia MAFN项目时长一年,所以就业不是非常好,托福严格地卡100分,偏好成绩好的学生,但好处是没有面试。该项目5月中旬才截止,我12月就提交了,录取也发得很快。Harvard CSE,理科学位,可读一年到一年半,取决于你愿不愿意多交学费。也可以读成两年,需写毕业论文,可以拿到工科学位。好处也是,没有面试!

Columbia MFE,项目时长一年半,兼备了地理优势、综排专排双优、就业率高等诸多优点。

CMU MSCF,项目时长一年半,就业特别特别好,不过面试来得比较晚,当时我都确定了我要去Harvard了。

关于项目选择,我的建议是要选择合适的项目,数量可多可少,保底和冲刺项目都要申请。保底项目可以尽早提交,这样可以拿到录取后,用更好的心态冲刺更好的项目。【叁•申请准备】 申请准备是我最为兵荒马乱的时间,因为6月初才定下心来准备GT,英语是硬伤,考下来GRE刚好够用,TOEFL在11月初才勉强通过,三次TOEFL、一次IELTS的痛苦经历终身难忘。申请结束后回头看GT成绩的重要性,个人认为在金工方向的申请中并不那么显著,够用即可(尤其是GRE),如果反复刷分都提高不了很多,不如多花些时间在其他方面

GTGPA这三个指标,不要有短板即可。至于推荐信,推荐人的选择依然很重要,要从多个角度表现你的优势。金工项目多要三名推荐人,我选择了一位做助研的教授,研究内容与金融数学高度相关;另一位教授是我的班主任,侧重我的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实习时期货公司的老板,实习经历也是与金融工程有关的。本来我想找交换期间认识的国外教授,但无奈在外交换时没有把握好机会好好套磁(交换期间一定要珍惜机会,不要失去后才后悔莫及)。其实推荐人并不一定要是国外教授,而是认识的时间越久越好,关系越近越好,这样才会给你强推。当然,硕士项目中推荐信的分量并不如博士那么高,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至于实习,我……各路大神都在纠结CV篇幅有限,应该写big name的公司、还是relevant的公司时,我就只是把所有的仅有的实习经历都放了上去,把自己做的事情清楚地写了出来,庆幸在实习中做的并不是很水的工作。

重头是CV,一定要把CV打磨得形式上、内容上足够光鲜漂亮,但也要保证真实性,毕竟面试时第一步会问简历。重中之重是PS,对于每个项目都要阐述你选择它特别的理由。Harvard CSE的PS,我是下最多功夫的,PS由《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开始,讲述了我对Harvard久远的仰慕,然后强调了自己与Data Science有关的实习和研究经历,顺带还强调了我的领导力(排球队=.=)、独立性格(大学期间学费生活费都是自己挣的=.=)。

【肆•面试介绍】 Harvard CSE和Columbia MAFN是没有面试的,Baruch MFE是tech面,其他问的问题都大同小异,收集面经和面试人的信息后,认真准备答案,并且找有经验的朋友多进行模拟面试就好。

以下是我经历的面试——Baruch MFE:教授technical面试——做面试题+刷面经。当然也需要队友给出助攻,向先面试的人索取新鲜面经。(我在简历里提及会basic Japanese,结果第一轮面试时Interviewer的夫人是日本人,他就用日语和我打招呼。其实我仅仅会五十音图……)

Columbia MFE:校友behavioral面试——刷面经。不同面官的风格不一样(有些面官会问tech的问题),只能一方面自求多福,另一方面等待队友助攻。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掌控局面,从自我介绍开始把话题引向自己擅长的方向。Cornell MEng:视频面试(类似托福口语)——刷面经。面试不是必须的,有同学拿到了直录,据说去年Cornell录取的学生口语特别差导致不能完成学业,所以今年加入了这种形式的面试。经验是:不做最早开始面试的小白鼠,等友善的队友们面完后搜集题库、认真准备(我的口语差是硬伤T.T)。MIT MFin:当面面试——了解面官背景+熟悉简历+刷面经。我的面官是做PE的,所以一直和我掰扯Valuation的东西,还问到了Google估值时永续增长率是多少,无风险利率怎么选取,Rwacc怎么计算,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的分析,CAPM中的贝塔怎么选定,所以提前了解面官的背景很重要。CMU MSCF:项目负责人behavioral面试,问题很基础:实习、研究、社团活动,还申请了其他哪些项目、如何选择,为什么选择金融工程等。发面试的时候,学校基本上已经决定会录取你了,只要英语还不错,掌控面试方向,就可以拿到录取了。

【伍•未完待续】 在多伦多大学的交换期间,我曾利用Reading Week,去Harvard无比膜拜地摸了哈佛雕塑锃光瓦亮的鞋,恰是2014年的情人节;2015年的情人节,我收到了Harvard的录取,拥有了可以去“擦鞋”一年的机会,也算是给这场久远的仰慕一个圆满的句点……

最后特别感谢全力支持我出国的亲人们,陪我纠结彷徨、陪我哭过笑过的朋友们,辅导我申请全过程的GGU龚老师、雨晴姐、Steven,以及一起申请的队友们。

【终】 我一定会在最重要的位置写上这一段话,因为你在我心中就是最重要的人。陪伴我度过人生的前十五个年头,你给了我受用终身的信仰。

人的细胞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这七年只让我的细胞温习、加深了所有的记忆。

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篇6

学生背景

南开大学英语专业,财务管理辅修

offer

剑桥管理学、杜克大学MMS、HKUST MSc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记题

18Fall申请季基本快结束了。回顾我与GGU的这两年,我收获了剑桥、杜克等Offer,收获了职业发展的道路,还有难得的友谊,我十分珍惜与感谢。作为一个文转商的同学,基于我的本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与辅修专业财务管理,我的主要申请方向放在了管理类和金融类的项目上,下面我简单介绍下各个项目。英国这边大热的管理类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的项目主要集中在G5和LBS上。大家在Chasedream能获取到很多相关信息,这里我概述点个人的insight。

LBS下面有MiM、GMiM和MFA。一直以来LBS的项目都很受大家认可与喜欢,因为学校提供了十分职业化的训练与教育,MiM的大家都能切实感受到求职的氛围非常棒,课程设置也十分Flexible。而近年来LBS与复旦管院合开的GMiM对于国内同学属于保研夏令营体系,会与MiM的同学第一年一起上课。在就业数据上来看,三成是金融,四成是咨询,还有其余分布在管培与创业等。MFA是金融硕士,今年进行了扩招,去年优秀的Placement使得这个项目也是十分适合更偏金融的同学。

Cambridge MPhil.Management这个项目课程要求上需要申请者是非管理类背景,因此学生的背景来源更多元,涵盖各种学科的一等学位(大陆90分)的申请者,但其实看数据也有来自会计金融等很多申请者。在职业上剑桥由于不在伦敦与学术氛围较为浓厚,求职氛围较LBS会没那么浓厚,但是看历年数据国人留英也是占比较大,由于数据量偏少,整个班级一年大概40-50人,较LBS MiM 200-300的人数差距较大,这其中有利有弊,还是需要申请者自行衡量。Oxford没有管理类相关的项目,MFE是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项目,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伦敦三校中,LSE管理类项目范围较大,有单纯MiM或者GMiM两年的或者Management & Strat.,也有其他交叉学科的管理类项目。地处伦敦,LSE自身商校氛围也极为浓厚,该项目也是竞争激烈。此外还有IC的管理类项目,有三个Track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的选择,申请者可以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进而深入撰写文书。UCL则分为Route A/B两个方向,分别为无商科基础和有基础,申请人数很多。

LSE/Cambridge的申请我个人感觉更侧重在学术标化以及文书的考察,LBS会更偏向软性的自身职业认知与现状的考量,整体来说英国学校都会以GPA等三维为核心数据,在录取数据上(个人认为)海外本科会有一定优势。

而在美国与其他地区的MGT项目中也有十分优秀值得推荐的好项目。美国大热的有西北的MSMS和杜克的MMS。今年西北有变更为本科是西北的才能申请,因而只有杜克给大家选择。杜克福库商学院的福库团队精神真的让我感到十分Impressive,大家都相互帮助,这种校友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我们的申请中,在录取后学校就会主动联系大家联合起来。在课程设置上,MMS是固定的,就业数据等也是可以通过官网获取到。

此外,今年HEC、HKUST、Yale等校的商学院也联合起来,第一年开启了学校间的联合项目。例如HKUST-Yale,学生需要在港科完成第一年的学习,其中包括一学期的海外交换(针对MIMT项目,有机会前往CEMS联盟包括LSE等学校的交换),一学期的港科学习,在第二年前往Yale SOM管理学院进修。这也是一个十分好的项目,两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寻找暑期实习,同时强强联合的Brand也是十分有吸引力。

综上,我觉得不管是金融类还是管理类项目,硕士的时间都十分短暂,在申请的过程中尽量有了一定的准备与思考,而非寄希望在硕士期间获得质的飞跃。作为商学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院的学生,除了在申请准备中有选校,有PlanA/B,也要长远的规划自身职业发展,基于多方面的因素去选择合适的项目与努力的方向。

一、我的申请总结

我正式进行留学申请准备应该从大二开始记起,当时刚完成大二下的暑期实习,深刻意识到如果需要进入Top IB或者咨询自己的背景还需要提高。权衡了国内保研与国外留学之间的利弊与自身的情况后,我决定和留学顾问以及学长学姐聊聊。

这是自己两年前寻找留学顾问时简单罗列的讨论方向与重要命题(标红为我思考问题的原因)↓↓↓

1、讨论确定适合我的学位:PhD/MA/MSc以及选择的地点(我的规划决定我的方法论)

2、如何进行各方面的背景提升:GPA/GRE/GMAT/IELTS/TOEFL/Intern/Exchange, etc.(我要对原有背景进行查漏补缺)

3、如何保证以上背景提升的落实(我需要高效的执行)

我决定申请金融与管理类英美硕士。在基本背景上,我是英专辅修财务管理。大二下我有着89左右的GPA,7.5的雅思,一段投行和一段监管机构的实习。我还需要补充的东西硬性条件是GPA/GMAT/IELTS再刷高,软性上实习或交换让经历更丰富。

通过比对,GGU以下的特点满足了我的需要↓↓↓

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1、Mentor制度能我带来的是超过申请的收获(职业的点拨与珍贵的友谊)

2、Mentor对我文书storyline的建构是我大三大四的基石

3、文书的Native speaker 润色

4、Mock interview以及面试的辅导

5、其他重要资源如实习的支持与补充

二、Mentor制度

首先,我的Mentor姐姐在第一次Meeting在梳理了我大学以来的经历后,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与之前经历Consistent的职业方向,并把相关职业发展和我进行了交流。其实这就是为我后来文书的Storyline建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的实习,我有意识地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地学习,避免了实习繁多带来的不连贯性。

其次,在文书撰写中,June姐在结合自身的申请经验与行业当前情况和我充分讨论,激发我的思考,这个讨论的过程让我一次又一次refine my career goal。商学院申请考量的一个重点就是candidate是否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其规划是否可行。在我的理解里,这种规划决定不是一成不变或者人云亦云的,而是结合着行业发展与经济形势进行修改与改进的。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没有ib或者相关经历的申请者一上来就写着break into Bulge Bracket可能是稍显困难,因此申请者职业规划应该是明晰可行(与之前经历相关,最好专注在某个细分领域)。Mentor就是能在这方面给我们很大帮助的前辈,每次听了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June姐关于行业发展的洞见后,迷茫中的我都感觉抓住了明灯。这种良性的交流绝对不局限于留学申请,而是延续在我们对于未来职业的规划中的,所以我说GGU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申请者在Mentor的引导下深入的审视自己的留学规划与职业发展。

最后,就是在一路申请中,与Mentor、我亲爱的晓奇姐建立的深厚战友情。在拿到满意Offer前,我们一同经历了耐心地等待,被把握十足的项目拒绝等波折,但是他们的陪伴让我始终抱怀信心,继续去争取和尝试。

三、Native Speaker的润色与Mock Interview

我本身是英专的同学,雅思也考到了8,对自己的文书还是较为放心。但是在给母语者修改了几次后发现,母语者的文法使得文书展现出来的整体性明显优于我自己的,更重要的是几次十分紧急的修改,GGU都能快速的请母语者按照要求进行润色,也能够保证修改的质量。这无疑是我申请中的很大的助力。

而在Mock interview上,我接触到的Native Speaker也是来自哈佛耶鲁法学院的同学。他们给我的面试建议十分中肯,基本覆盖到了behavioral 面试中会涉及到的问题。对我来说,在正式面试前进行一次良性的Mock Interview能有效缓解我的紧张情绪哈哈,每次结束后我都信心爆棚的迎接正式面。

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四、其他重要资源的支持

多年来的积累下,GGU有很多很多宝贵的科研与职业资源。(经常看到有推往美国名校做RA的理工科小伙伴)我也十分幸运在GGU的推荐下与Top咨询一起共事,拉近了我与女神校的距离。其次,我觉得对于包括实习、交换之类的软性背景,一定是需要多方面、多渠道获取与积累的。一方面是自己主动申请,主动Network,另一方面是通过校友,家长,GGU等各种渠道去争取,尽可能增大自己求职成功的可能性。作为商学院的申请者,我们应该尽早形成这种主动性以及为自己负责的意识,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可能性与更好地机会。

五、申请过程中背景提升的落实

在准备申请的一年半中,所有的都不是一蹴而就。高效完成了计划表才算是将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一落实。期间培训师姐姐定期不定期的催促与关心让我每次都能心头一紧,赶紧往下个关卡赶一赶。这种良性的沟通让我的准备期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节奏,即每个月都有收获,每个月都对之前的工作进行梳理与反馈。也是这种节奏让我在大三的一个学年实习与科研上都在稳定的积累。在大四申请前基本把握着Big Name的实习与科研能力的提高。此外硬性的GT也都在申请前满足了所有学校的要求。可以说是十分高效的一年。

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六、结语

向一路陪伴我的GGU说一声感谢!Mentor姐姐的指引,晓奇姐的耐心陪伴与梳理,还有许许多多陪伴支持我的老师们,是你们的陪伴让我们一步一步叩开学校的大门!

希望以上关于留学申请的简短的总结能给大家启发,也希望同学们能收到满意的Offer,一切顺遂!

世毕盟留学:

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篇7

我觉得做什么事情之前目的非常重要,因为目的特别清晰,人才能克服在前行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

本科时候对去国外读书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当时对科研没有特别的热情,更多的是像对付交作业一样,并没有有一种投入科研的激情,同时对自己选择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发展没有自信。在国内读硕士期间,我的一个好朋友,老同学去了美国非常有名的学校去读博士,他的经历给了我很大震撼,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国外读博士的情况,在对比了毕业后开始工作和出国读博士的各种利弊后,我开始萌生了去美国读博士的想法。

随后因为明确了这一目标,在剩下的硕士学习期间,我的所有时间都围绕着准备出国考试和发表高水平论文两方面来进行安排的,因为英语底子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项英语考试成绩都达到了目标。最开始,我对发表高水平论文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在努力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特别喜欢搞科研这种充实且纯粹的生活方式,在经过长期的努力后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文章最后被Top类SCI收录,伴随而来的是各项荣誉,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篇论文可以成为我申请过程中有力的加分项,并且给我极大的信心去完成博士学业,投身到科研工作中。GRE,托福,雅思考试

我的考试顺序比较特别,因为本科的时候学习过雅思,就先考了雅思,再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考出了满意的G。雅思在美国高校认可度很高,但是在最后选校环节还是有一两个学校只接受托福成绩,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原则,实在不想放弃这两个dream school,还是考了托福成绩。

对雅思,托福和GRE,我个人的经验是它们真的只是考试,既然是考试,就是有一定套路,不需要把它们想象的有多么高深。举个例子,我的好朋友在给我分享G的准备经验时,特别重视逻辑的分析,理解,但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方法。我的方法就是题海战术,山呼海啸般的做题,我没有上过任何一门考试的辅导班,网上的讲解视频也没看过(因为那段时间科研任务非常重,每天只能在晚上挤出三个小时准备出国考试内容),在大量的刷题过程中慢慢就找到了考试的套路,趁热打铁,立刻去考试,结果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很多同学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总是客观去强调考试有多难,宁可浪费好几个小时去看所谓的讲解,也不愿意拿出耐心,严格的按照考试要求去做一套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觉得还是做题来的实在,当然,题海战术也要在保证量的同时保证质。具体说就是分析每一道错题,我觉得这个过程特别有意思。就是当你认真分析大学四六级考试,托福,雅思等考试,你会很兴奋的发现,每一种考试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方式去解释自己考题的正确答案,当你通过大量练习,自己品味出这种套路,再解题就八九不离十了,就像打比赛,天天跟真题打训练比赛,当真正上场那天,你看到他这一拍球,因为太熟悉对方套路,就能猜到下一拍他的球路在哪,估计这个时候,你自己都会在考场笑出声。

再更深一步考虑,出国考试有一套自己的套路也是必然,因为考试是面对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申请者都要参加的考试,如果没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道理来,那这个考试bug就太多了,丧失了公信力也就丧失了市场。我对于托福和雅思的想法,因为两个考试我都参加过,所以想给大家做一些交流,我不会从学术角度去评价,因为这个话题太大了,也跟我们每个学生没多大关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快点通过考试,早日分手。我个人建议如果没有对哪个只接受托福成绩的学校有执念的话,雅思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考试,能让我们尽快摆脱出国考试的折磨。关于选校定位,SoP和CV

我的选校定位,SoP和CV都是在世毕盟的指导下完成的,对于留学文书的构思,我会提出我的想法,指导老师和mentor会给出专业的指导。对于选校定位方面,因为涉及到定位,肯定是越准确越好,大多数同学关心的无外乎两点:1.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能冲刺到最高水平的学校,因此在选校的时候担心过于保守。2.是需要有足够经验的指导老师,保证在这个申请季一定有所收获,拟定的保底学校要真真正正起到保底的作用。我很欣慰,世毕盟完美的解决了我这两个方面的担心。对于选校方面,我的建议是自己的情怀加上世毕盟老师的推荐,这样一份选校名单既有足够的冲劲同时也非常稳健。

SoP和CV在世毕盟的指导下,跟所有人一样,我反反复复修改了很多次,最后一稿在结构与内容上满意后,经过世毕盟专业团队的润色,最终成文。关于CV,我觉得相对简单,简洁且重点突出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内容修改过程中,根据我自己的科研兴趣,mentor对我的科研经历进行了梳理,筛选出非常有利的信息点,分清重点,整理到我的CV中。相较于CV,SoP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最开始的一稿到最后成文的SoP,可以说判若两人。我的世毕盟老师在我交完第一稿后,觉得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让我来到公司跟我面谈,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给我做了一次一对一辅导,使我对SoP的认识又一次加深。除了世毕盟指导老师给我的帮助,我还想提一下mentor对我的启发。一直以来我很大的担心就是怎么能在叙述完我硕士阶段的科研经历后,自然过渡到未来我能将这些技能转化到另一种我感兴趣的材料研究上。Mentor的方法最后完美的解决了我的这个担心,因为mentor本身就是美国超级大牛的材料学博士,对材料科学的理解比我深入很多,建议我将以前的科研经历最后落脚于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而对于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材料,我们的研究无非也是从组织与性能下手,起到了自然的过渡作用。关于GGU

最开始接触世毕盟是从我的好朋友那里了解到的,朋友的申请结果非常理想,并且他在留学服务机构选择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我相信大牛的选择,最后一路走来,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世毕盟的服务非常专业,我的指导老师非常的认真负责,mentor能在我非常迷茫时给我最专业的建议,这些都非常宝贵。我觉得一家优秀的留学服务机构应该是能给你提供最专业的指导性意见,就像那个比喻,世毕盟能成为你申请过程中的拐杖,有利的工具,在你说出你的目标后,能给你指出一条能达到这个目标的道路,在我的理解里这就是我对留学中介服务的全部要求。通过交流,我觉得有些同学的想法有一些不足,留学中介的工作并不是你把工作全部扔给中介,觉得中介拿了佣金就要事无巨细全部给你做,自己做就觉得麻烦。对于申请研究生的学生来说,自身就应该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世毕盟在此基础上给你最专业的意见与建议,起到的最主要的是指导作用,帮你锦上添花。

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篇8

背景信息

本科院校:复旦大学基础医学 GPA:3.49/4.0(5/40)TOEFL: 105, GMAT: 730

交流经验: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Summer School)

申请结果

Business Analytics:

WUSTL(MSBA-HA);Rochester(10% Scholarship)MPP/MPA: USC;Georgetown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一、写在前面

提笔开始写申请总结的这一刻,算是我第1次完完整整的来回顾一下过去半年的申请季,作为一个大四暑假(五年制本科)才想到要出国,并且是要从医学转到商科(看起来完全没有联系,实际也差不多)的人,深深感到自己当初是多么的年轻气盛,甚至是有些孤勇了。想想还是有些后怕,幸好结果还算好。这里还是要先感谢下对我没什么要求随我喜欢的爸妈,以及在申请季帮我干掉了无数‘dirty work’让我能好好考试、补实习的世毕盟培训师姐姐。

作为一份申请总结,本来我想我应该写一写如何提高自己的三维,陶瓷拿推荐信,选校blablabla的内容,但再三斟酌之后我还是决定写一写决定转专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做些什么准备(毕竟转专业真的是一把辛酸泪),虽然受众可能会很小,但就让我任性一下啦~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小伙伴一丢丢的帮助。

二、转专业你真的想好了吗?

转专业怎么说呢,就像是倒退几年让你重新选一次大学专业的感觉,如果还像高三那样盲目的选择(至少我就是啥也没调研,本着一腔想要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的热血义无反顾的报了医学院,投身科研),那我只能说你终将再浪费2年研究生生涯。所以在决定转专业之前真的真的希望大家想清楚2个问题:【一是我要转去哪里?二是我为什么要转?】看起来比较抽象比较老生常谈,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可能会有比较生动的理解。

大学前3年,背了比我人还高的医学课本,学了一堆坚信会受用终身的知识,坚定了我对于医学领域的坚持,但2年多的实验室经历也让我发现了我自己的性格、心态并不适合做需要抛开俗世潜心钻研的基础科研工作,这是我开始思考转专业的起点【划重点:不是拍脑袋决定转的,是真的努力做了3年,发现自己做科研并不快乐,才开始思考转】。

之后和父母、同学、导师各种聊,最终决定先把实验停一停,利用寒假去实习,放松一下,同时也接触一下不一样的工作环境。接连做了2份实习,猎头和审计,完全不同的领域,却又带给我相似的神奇体验:我意识到自己非常喜欢工作的环境(话痨喜欢和人打交道胜过对着细胞、小老鼠自言自语),和团队一起工作解决问题,这带给我的快乐远胜于实验室的孤寂的成就感,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并不舍得放下学了这么多年的医学知识,由此开始思考以后从事医疗行业的相关工作,彻底坚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定了自己放弃科研,转做其他行业的想法。【划重点:搞明白想转专业的原因不是靠白日做梦的空想,更多的是靠不断地试错不断修正方向】

接着我又接着尝试了专注医疗领域的咨询、券商、风投相关实习,当我发现自己为工作天天加班也不觉得痛苦,反而沉浸在每天不断学习新鲜知识技能的快乐中时,我开始明白自己未来想走的方向。但在实习的过程中也意识到虽然专业领域的知识是我的优势,但相对的,在Finance,data analysis(工作必备)方面的弱势也相当明显,这也是促使我思考毕业就工作还是出国进一步提升的原因。【划重点:当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之后,接着就要考虑到达这个目标需要什么,还欠缺什么,如何去弥补】

在和很多业内前辈聊天、请教之后,摆在我面前的却依旧是1.工作,在实践中学;2.出国,系统性学。最后基于自己想出国锻炼一下语言、social;系统性学习知识和弥补一下缺失了愉快玩耍的大学生活,我决定出国。【当你定下未来目标方向之后,再考虑路径,自己开心就好】

当我决定出国的时候已经是大四下的暑假,离2018fall的申请季还有3个月的时间(谁给我的自信3个月搞定一切>.<),时间紧迫,在考察了3家留学中介后,最终签订了世毕盟,基于其往年申请的成功先例和服务对象针对性(target清北复交等优秀高校学子)、接待咨询的老师对于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机构能提供的服务(如mentor引导制、native修改文书等比较特色的服务),最终事实也证明选择还是没有错的。

一切费脑筋思考出路的问题都解决之后(自己需要想明白的最重要的环节),剩下其实就是按部就班的跟着老师的指导准备考试、申请材料了,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也不是不能完成的,至少我从7月中开始零基础准备GMATTOEFL到二战全部搞定考试也就花了2个半月,中间还实习和上课,但很累很苦就是了。【划重点:不要想做不做得到,掌握方法努力去做了,好结果会自己来的】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三、准备材料过程中的一些tips和小教训

1、语言考试

G/T完全是两码事,分开准备,集中精力短时攻克效果远大于长线作战;

2、CV

个人经历需要长期积累,大学前3年在保证GPA(最好3.5以上)多参加各种活动不论社团、学生工作还是志愿者都有好处,目的性不用太强,故事总能用得上。当你决定好申请方向之后再开始针对性的补课程、实习也来得及(因此想清楚的越早,补充针对性的经历时间越充足,申请把握就越大);

3、推荐信

牛推、强推最重要,因此一定要跟推荐人有长期保持的、深入的接触(不要仅限于一门课程,如果是任课老师,一定要在课后也建立联系,打杂干活做课题都好)。很容易理解,如果人家老师都不了解你,怎么写得出东西呢?即使你自己代笔写,你又能保证老师在填表打分时给你最好的评价吗?【The key is to keep in close touch!】

4、PS

初稿一定要自己写(中文写便于理解,英文大牛请无视),积极和mentor、老师沟通交流开脑洞,素材越多才能讲出更好的更有个人特色的故事,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在写PS这件事上我倒觉得转专业的同学把握机会能写出更有特色的文章,毕竟一把辛酸泪;

5、选校

策略很重要,按不同层次选校,既要和往年申请同学做纵向对比,更要和当年的申请者做横向对比(事实证明每年申请季情况差异很大,比如我申的BA 今年比去年惨烈无数,各个学校最终录取者的Bar比去年高出不少,单一的纵向比较很可能导致直接掉库)。因此在选校这件事情上多和中介老师沟通需求,听取老师们的选校建议很关键,毕竟他们手里带了很多同方向的申请学生,能帮你做更多横向对比,在申请前及时调整策略,而不用等拿了一堆拒信再哭。另外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可以考虑多方向申请,比如我申了MPP(冲击名校,回国优势)和BA(为了学习的内容去,偏tech一些留美有优势),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 篇9

今天的讲座嘉宾是来自复旦大学的L学姐,横扫斯坦福、普林斯顿、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商学院、纽约大学经济系、伦敦政经等经济学博士全奖OFFER。本场讲座主要内容为经济学博士和硕士的申请。

嘉宾分享: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这个讲座,而且非常不好意思的把时间定在六一儿童节,大晚上可能不能浪了,不过如果现在有事的话也可以之后再回听我们这个讲座里面的内容。我的基本情况就写在这个ppt里面了,就是今年的申请结果以及我的一些主要的背景。那我之后可能主要就是讲一些我在申请过程中觉得哪些比较重要,committee比较看重,然后对于在申请过程中比较会有帮助的一些点。

我认为申请经济phd最重要的几个部分。第一排的是:推荐信、top journal paper、国际数学金牌,但是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后两个,所以最重要是推荐信。第二排的点的能量如果是炸弹,那推荐信的能量就是原子弹,经济学也是一个圈子,如果圈子里面的人认同你了,那你进入就容易了。

先从获得一封好的推荐信讲起,以及什么是好的推荐信。

Gre和托福是申请中的一个门槛,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不重要了。经济学phd看重的是数学,至少168以上,其次是写作,尽量达到3.5,最好是4.0.我的verbal是155,感觉虽然不高但也没有成为劣势。

托福大部分学校的网站写的是总分100,小分一般会对口语有要求,达到23就基本够用了。芝大有提要求口语26,但是也有朋友是23被录了。所以如果没有达到26还是要有勇气去申请。

那我今天要讲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推荐信。推荐信首先要相关,relevant,委员会希望是经济学教授给你写,其次是商学院或者数学学院的老师写,证明数学能力强也是不错的。

第二点是strong,有的同学交换的时候在某一个课程上得了A,之后跟老师说要推荐信,那可能这封推荐信只能写得分为A,其他的内容没有,这种是没有力度的。如果能写到教授跟你如何认识,你们是如何相处的,做了哪些事情,解决了什么问题,你的品质是什么,比如科研能力,数据挖掘的能力,详细的了解你,这封推荐信就很强。

强推还包括教授对你的评价非常高。至少是他教过的学生中前20%。然后关于教授是不是famous,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Famous的教授有很多RA,你没有特别多的机会被他了解。一个AP的强推也是可以有用的。找famous的教授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事情。假如你做的非常好,他写推荐信的非常强,这个成功几率比较大,但是反之,他任教时间很久,认识很多学生,可能给你的打分比较低,这个就不好。

找AP的风险是可能不是很有名,其他教授对他的了解不多,不知道这个教授推荐的可信度高不高。但是AP会把学生rank得比较高,因为他们见过的学生还不是很多。不过这些都是很难控制的因素。尽量在做科研的时候尽量做好,尽量mpress老师,但是不要挑老师,不用一定找大牛或者AP,有机会就强烈把握。另外一个相关性,我们申北美和英国,尽量找在北美的老师。那第一步是出国,去上他们的课或者做科研。怎么出去,第一是交流,选比较难的课程,或者问老师能不能跟着做科研,拿到推荐信。第二个是暑期科研。我参加的是UCLA的CSST项目,这是一个官方的科研项目。那么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需要海投邮件。海投一定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有时候学校会请大牛教授来做讲座,可以把握机会。我认识的同学中这个渠道成功率比较高,face to face的沟通还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尽量是科研方面的推荐信,也可以是课堂的,最好是数学课,或者高级的经济学课程,比如博士的高级微观经济学课,高级计量、高级宏观。一定要利用office hour的时候多跟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你,这样在写推荐信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细节。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以我为例,我在ucla的教授,我自己提出的课题,他来指导我。结果因为是里约奥运会,他女儿是新西兰国家队的,他陪了女儿去打比赛。我很担心。虽然见不到他,但是我每周写weekly report,虽然没有回复,但是回来之后把报告都看了一遍,知道我没有偷懒,很努力,所以印象也很好。老师总有一天会看到的。每周汇报这个形式非常好,你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接下来要做什么。从1,2、、等到老师要帮你写推荐信的时候,他就比较容易,他可以通过邮件知道的非常详细。

科研有两种。一种是你提出的课题,老师指导你,还有一种是老师自己的课题,你做RA。两种都很好。不用担心。做RA的时候可以不止做RA的工作,比如你做数据分析,你可以从数据中思考,想问题跟老师交流,这样也非常好。

如果你做RA是在一个很大的组,教授有3-6个RA,大家都希望教授写推荐信。那推荐信有强弱,就是看他记得谁,经常交流、有想法的学生。而默默无闻的ra就只能拿到很平淡的信。做的时候要totally nvolved,要跟老师多交流,让老师知道你有想法,你有思考。

如果因为凑不齐推荐信,就去找不是很熟悉的教授,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是2封好的,1封不好或者黑推,那还是有可能所有的学校都拒绝。去要推荐信的时候最好是面对面要,你看看到老师的反应,邮件是看不到这个的。要给教授拒绝你的机会,如果教授主动提出来就非常好。如果老师愿意帮助你,你也要相信他不会给你写的不好。

推荐信完了之后,下面一个比较重要的可能就是你的选修的课程以及成绩。因为在申请经济学PhD的时候,在填写网申的时候,有的学校是让你在成绩单上,把所有的数学课和经济学课程画出来。看你每一个数学课的成绩,或者是有个表让你填出来的。所以说明他们是非常注重这些的。那么在各个学校的网站上面都会写出他们基本要求是会calculus,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是基本的。那么real analysis实分析是一个推荐。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也是可以申请的,但是real analysis态度比较暧昧,他说没有这个也可以申请,但是越来越多成功的申请者是修了这门课程的。可见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对于美国的学生来说,real analysis是第一门不是计算,而是写一些分析推理的,证明的一个数学课程。因为高级微观经济学都是大量的数学证明。他就希望看到你有这么课,说明你是有能力上那些课的。

当然这些数学课的话,修了就一定要努力的拿A了,因为他到时候是让你写出来你的这个成绩的。如果不是A的话可能就有一些折扣了。除了数学课程是他们最看重的,其次就是经济学课程,其实本科生的经济学课程不重要,如果没有的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可能基本上只要有基础的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就可以了,那比较好的就是她们觉得是一个很强的signal信号,就是你修过经济学PhD的课程像是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高级计量。有一门其实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多修几门,反正以后也是要修的。那么高级微观宏观计量这些课程。一方面要拿到好的成绩,他是个

很好的信号,一方面的话,如果表现非常好,并且你是在国外上的话就可以找老师要推荐信。因为这门课还是很有含金量的,所以老师如果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你表现非常好的话,这个老师来一封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推荐信。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之后就要讲讲文书了。Sop,writing sample,这块是世毕盟的强项,mentor会结合你的经历给你建议。不建议sop太长,不超过2页。

writing sample芝大是强制要的,而UCLA是强制不要的。具体的比重我不太清楚。我建议,如果是临时赶制的,就算了,如果是展示了很多数学能力的技术型的,我觉得可以提交。

套辞也是很多同学问的。化学、生物等是申固定的老师,但是经济学不同。前两年先修课,第三年才会选导师,所以你不会先套一个固定的老师。经济学会有委员会,成员是随机确定的,每年都可能会换。所以套磁的作用有限。奖学金也是整个系出的。教授不会说要了某个同学,没有决定权。套的概率小,老师也不一定帮你讲话,投入产出比低。没有时间就不用做。

经济学phd申请难度比较大。如果没有跟国外教授很好的学习和合作的机会的,可以考虑先申请硕士项目。我们知道比较有名的就是杜克,威斯康星还有LSE经济学项目或者是一些统计项目,比如说耶鲁的statistics,或者芝加哥的statistics都可以作为一个预备的项目,之后也可以做一个跳板。而且有可能你之后不想读经济学PhD想读金融了,想读运筹了,就可以改,所以master program是一个可以做的选择。

那full time RA话就是,如果你真的确定了自己要做经济学PhD的话,full time的RA,你跟一个教授做了一年,让他给你写信。只要你认真去做,他给你写的信肯定不会差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如果能有找到这样全职RA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这是个相当好的方法。而且我今年在visiting的时候也遇到不少学生就是本科GAP了一年做了一年的RA,然后拿到了好的教授的推荐信。所以申到了top的项目,这样也非常好。

然后大家不要担心说我先去读一个master或者是先做full time RA会不会浪费时间,其实比如说,如果本科生直接进这个经济学PhD项目其实没有prepared的话,就像我自己就进去后可能会很痛苦,因为很多课都没有学,那如果你学过一年master项目话,很多高级微观宏观经济都学过了,那再进去就很轻松,甚至你可以waive掉一些课。那时间可能也就缩短了,就是之前你的经历绝对不会浪费,你在做full time RA的时候累积到的跟老师学的科研的经验都是不会浪费的,所以不要担心说我可能被别人迟了一年两年,会不会不太好,其实到最后的话都是一样的。

最后还是要推荐一下世毕盟,因为我决定申请出国也是比较晚,是我大三上去UCLA交流的时候才如梦初醒,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东西。所以决定要去出国,然后要做科研所以比较迟,没有什么研究。在GGU,我觉得对于我这个一开始对申请好没什么概念的人来说还是可以给我很多指导的。GGU最好的部分,我觉得就是可以给你一个同行业的mentor。就我被分到的mentor是现在在耶鲁大学读经济学PhD,博三的一个学长。本科北大毕业的。所以他刚刚也就没几年经历了这个申请所以他很清楚,整个申请过程中的流程,而且知道这过程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我也就可以知道我以及的话,他也是经济学的PhD,所以一些科研上的东西,选校还有选研究方向,这些也都可以交流,我觉得这最好的一个地方。他这个mentor非常专业的。然后我的咨询师的话就会时刻提醒我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了。有时候我有很多网申的问题可能就是问他,然后也能够及时的回复我。就这种基本上属于二十四小时陪聊的感觉就让你从早上八点钟到晚上十二点,给他发微信他都可以回复我说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所以我觉得有一个人去指导你感觉还是蛮好的。

那么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的内容。可能不是很全面,然后大家等会儿有问题,可以在下面问,然后我来进行补充。这个也是我自己的申请的过程中感悟到的一些东西,也不能保证是对的,所以大家也要理性看待这些我提出的建议。如果有机会到美国的话,也可以和那边经济学的PhD的教授聊一聊,他们是有最新的最权威的录取人的标准信息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多多多方打探一些消息,然后来做好自己相应的这个准备。

大概就是这些啦!希望大家申请能有好结果!offer多多!

Q&A Q: 您好,请问您刚刚提到的斯坦福和UCLA的暑研官方项目分别是? A:UCLA CSST项目和斯坦福UGVR

Q: 请问econ phd申请过程中有面试吗? A: 经济系的经济学phd没有面试,商学院的econ phd可能会有,不过stern没有

Q: 学姐可以介绍一下stanford的ugvr吗?

A: ugvr我不清楚,我没有申请过,只是听说过。

Q: 请问申请经济学硕士与申请博士相比,看中的东西一样吗?比如硕士项目会不会更看重GPA? A: 申请经济学硕士与申请经济学博士看重的确实不一样,因为申请经济学硕士的同学大部分没有美国教授的推荐信,所以是更看重三围,就是你的成绩,托福和GRE这些硬性条件。我之前申请duke的经济学master的时候,用的三封都是国内老师的推荐信,然后也申到了。这说明master项目更看重你的硬性条件。

Q: 请问学姐修过数双吗,谢谢

A:没有修过数双,复旦没有数双~所以有数双很有优势的!

Q: 申请如果有accepted 或者R&R的英文paper,会有很大作用吗?能否弥补推荐信不够的劣势?

A: 如果不错的journal我觉得也是很有帮助的!我在耶鲁读econ phd的mentor北大ccer毕业三封推荐信是国内老师,但是有一个发表所以我想发表是有帮助的!

Q: 想问问学姐是怎么找导师的,包括暑研和phd(申请phd的时候需要确定导师吗)

A:申phd的时候是不需要确定导师的,需要确定你自己想要研究的一些方向,譬如微观宏观计量这些,一般博三才会确定导师。我之前找导师的时候是因为我本身想到了一个课题,是关于拍卖的,所以我就去ucla的经济系里找一个研究拍卖理论的教授,我就把他写在我的mentor list里,然后ucla的csst就帮我匹配到了。

Q: 您好,能具体说一下你推荐信老师的分布么?十分感谢!A: 我的两封推荐信是ucla的教授都是科研的。第三封穿插着用复旦的三个老师,有上高微的,也有做科研的。如果要申top10 一般要两个北美教授的推荐信。

Q: 学姐可以简单说说csst的申请难度吗?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更看重什么呢? A: 申csst项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他是一个针对自然科学系同学的找他们暑假到ucla做实验,只有近两年才招一些社会科学系的学生,像我去的时候是总共八个同学来自社会科学,一个金融的两个经济的,其他是国关的以及历史系的,然后申请的同学也比较多,所以我觉得申请的难度还是有一些的。那么他第一关的话,其实主要卡的是绩点,然后第二关的话就是面试,面试其实我认为就是他问的问题,并不是很科研的,因为我当时面试给我面试老师是一个化学系的教授,所以其实他并不是很了解经济学科研,经济学研究所以我我跟她说什么,可能他也不是很难判断,我说的对还是错,最主要面试应该就是看我这个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科研的热情,还有前期的一些准备。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面试时候比较看重的。

Q: 请教学姐经济学phd基本最后都是走学术路线吗,谢谢

A: 经济学PhD读出来的话,并不是都是做学术的,你可以到他的网站上就是北美经济学系PhD项目的网站上看他们的PhD placement,就是他说的pHd之后毕业了去了哪里都可以看到。那主要的分三个,一个是学界,那就是走学术路线,然后是公界还有个是业界。公界的话比如说到IMF, world bank或者是美联储之类的地方,或者是政府智库。然后业界的话就是可以去咨询公司或者是金融机构。还有一些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他们会专门设置一个职位叫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的这个职位就是专门为经济学PhD准备的,让你去做分析经济形势或者是分析市场形式或者是做数据分析或竞价pricing之类的,都是让经济学家去做的,那么这可能是个单独的职位专门为经济学家准备的。

Q: 请问那些在美国做过教授之后回国任教的教授,他们的推荐信有帮助么? A: 我觉得就是关于这个回国的教授的推荐信的强度,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有的教授,他可能他在国外的connection很多,认识很多有名的教授那个教授也认识他,那么他的信可能就是有用的。如果这个教授在国外没有什么connection,就是国外的教授都不太认识他,知名度并不高的话,可能他的信用处不是特别大。所以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不一定是在国内的教授的信没有用。

Q: 学姐有修过数学系的课程吗?

A: 我这学期修过一些数学系的课程,但是我修统计系的课程可能更多一点。我觉得比较好的英文课,可能是一些统计学的课,当然不是说回归分析这种,回归分析可能是对他们来说含金量是比较低的,那修的话可能修时间序列或者随机过程这些课。那么它的含金量会高一点。

Q: 都是自然科学类的吗?理工科比如EECS的多吗?

A: eecs的也很多,理工科比较多,社会科学少,数学统计也有一些

Q:请问女神,仅有数学背景去申请经济学硕士或博士,这样的情况你身边有见过吗?能不能推荐一些弥补经济学背景不足的方式?谢谢声音甜美哒女神 A: 只有数学背景的话,其实并不是一个劣势,因为他们经济学PhD招生很喜欢数学很好的学生或者是物理物理系毕业的他们也非常的喜欢。我知道的就是一个北大物理系的本科生,他GAP了一年在美国做了一年,之后申请到一个很好的学校,所以我觉得只有数学背景,完全不是一个劣势,他甚至可以说是优势。那么要补经济学的课程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去修一修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微观宏观计量你知道经济学是干什么的,就可以了。但是你不能一点点经济学都不知道,因为这样的话你的这个motivation是有问题的,就是在你都不知道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情况下你就去申他你要去研究他这个。那么大家就回去question你的motivation了。

Q: 学姐你好!请问一下,你的两封ucla教授的推荐信都是在做暑研的时候拿到的吗?可是,做暑研一般不是跟着一位教授做吗?也是能和两位教授同时做的吗?能分享一下最终怎么拿到那两位的推荐信吗?谢谢女神学姐!

A: 我的两封推荐信都是在暑研的时候拿到的,虽然UCLA CSST那个项目只给我分配一个导师。但是我刚才也讲了,当时我的导师去巴西度假了一个月。所以我也很担心到时候不给我写一个好的信,所以我自己又发邮件,去找了UCLA的另一个经济学的老师。最后才有两封推荐信。因为当时也比较焦虑了,但没想到就是多了一封信,反而又增加了我的机会。我觉得任何机会可都是存在的,大家要去努力的去寻找吧,就不要给自己设限。

Q: 请问学姐有见过CS转申经济的吗?

A: 我有见过各种理工科背景的同学转的经济学PhD。大家真的不要担心就是本科不是经济会有什么影响。我在四月份我再选学校的时候又去美国school visiting。有见到拿到普林斯顿offer的一个同学,他在MIT读CS硕士,然后现在才转经济学PhD。还有在NYU读数学PhD的一个学长,今年好像是数学PhD的第一年还是第二年,他打算转经济学PhD,他也拿到offer。所以任何理工科背景的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

Q: 数学经济学双学位申请phd有优势吗?女神

A: 数学和经济学双学位申请,我觉得是有优势的。当然其实它的优势就在于你会多修很多的数学课这就是他们看中的。那么如果你这个数学你的双学位的分数很高很好看的话就是优势。如果你是数学双修的分数不好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优势。所以我们要知道他看中的是什么,然后你就可以自己去分别,它到底是不是一个优势。那我刚才讲了他看中的就是你上来数学课多不多,你的数学课修的分高不高。那这就是他想看中的东西。所以你如果有而且高的话,那么它就是个优势。

Q:学姐,请问本科EE背景呢?有人说先申请有关的金工或者金数master再去申phd比较好?请问是这样吗?

上一篇:雨韵高中优秀作文下一篇:词两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