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毕盟留学之学历认证流程科普贴

2024-06-10

世毕盟留学之学历认证流程科普贴(精选3篇)

世毕盟留学之学历认证流程科普贴 篇1

新一轮的申请季即将拉开序幕,相信不少拖延症患者离真正进入申请状态还有很大一段路。

然鹅!

有一件事情刻不容缓——成绩/学历认证。

1、为什么需要做认证呢?

由于美国与中国的计分系统不同,部分美国的大学只承认由第三方学历认证机构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包括成绩单、学位、甚至在读证明等等。其中比较常见的有WES(World Education Service)认证。

而WES并不承认学生个人或学校直接寄送过去的认证材料,因此需要先申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CDGDC)认证,通过CDGDC将认证结果送到WES进行国外部分的认证,最终认证结果送到对应的申请学校。

2、认证流程如下:

国内部分CDGDC认证——国外部分WES认证——申请学校

首先在CDGDC官网进行申请,上传认证材料并确认缴费,同时将申请表格及纸板材料按要求寄到认证处,等待出报告。

然后在WES官网进行申请,选择认证所需的认证类型,并确认缴费。CDGDC会将认证报告邮寄到WES,静候结果即可。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TIP: 已毕业的学生,需自行将所有认证材料的复印件寄送到WES。

地址如下:

World Education Services 64 Beaver St, #146 New York, NY 10004 USA Tel:+1 212 966 6311

最终认证完成后,WES会按照申请人填写的服务需求将结果送到对应的申请学校。并且会发邮件到申请人的注册邮箱告知,申请人也可以在自己WES 帐号中查到状态。

由此可见,认证过程虽不繁杂,但不管是国内外的材料寄送,还是两部分的认证过程,客观上都需要花不少时间。原则上CDGDC的认证需要20个工作日出报告,WES的认证需要7个工作日,然而遇上节假日休息、申请季认证高峰,甚至不可控的邮寄速度或其他原因,都将花上更多时间来完成。

更重要的是,现在CDGDC已取消直接交多200大洋申请加急认证的服务了,多花钱也没办法(哭!),千万不能拖延。

若确定目标学校要求申请时提交成绩认证报告的,一定要趁早!趁早!趁早!!(说三遍)

也许,你现在就可以付诸行动了。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世毕盟留学之学历认证流程科普贴 篇2

一、申请总结:

从UC Davis到横扫多个【商业分析】offer, 我的申请总结

二、概况

1、商业分析(BA)专业概况 BA其实跟data science很像,但是又没有DS那么难,它可以看成是DS与金融、市场营销等的交叉学科。还有BA大多是STEM,相对非STEM来说,有三年的OPT时间,更多的留美时间,找留美的工作相对来说也会更好一些。商业数据分析专业,它主要是以商业知识为基础,数理编程为手段,从数据分析出发,以决策优化来创造价值的新兴专业,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sis)。Business Analysis属于传统商科,一般设在MBA下面,主要是分析整个公司的运营流程、开展的业务等方面,偏向于案例分析,以简单的数据分析为辅助。Business Analytics则是一门新兴学科,核心是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与现在的互联网及大数据(Big Data)相联,主要是利用高深的技术、模型和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分析,服务的公司都是像IBM、Google、百度、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2、美国商业分析选校推荐

目前美国大约有30所学校开设了Business Analytics这个专业。从专业名称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叫Business Analytics,有些直接叫Analytics,还有些叫Predictive Analytics。从院系设置来看,多数设置在商学院下,如UT Austin, Rochester, MSU, GWU等;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开设在统计与运筹系。

有些设置在工程学院下,如Northwestern、Cornell University;也有设置在信息学院下的,如CMU;一般设置在工程学院及信息学院下的项目,对数学背景和

计算机背景要求都很高。另外如MIT,弗吉尼亚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维克森林大学,纽约大学,凯斯西楚大学,加州戴维斯分校,加州圣地亚哥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均设有商业分析项目。BA硕士绝大多数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贴合就业实际的Big Data-analytical work角度来培养学生。

麻省理工学院MIT商业分析项目Master of Business Analytics 由MIT Sloan商学院和MIT Operations Research Center(ORC)合办,2016年新开设的项目。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和管理数据科学,解决商业挑战中遇到的问题。核心专业课程包括:Introduction to R, Data Wrangling in R, Optimization Methods, Applied Probability, Data mining: Finding the Data and Models that Create Value等。

罗切斯特大学商业分析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

罗村MSBA项目开设在西蒙商学院下,主要培养学生坚实的分析技术以便利用这些技术挖掘社交媒体中的大数据,以帮助做出正确商业决策的专业。商业分析项目为期11个月(不含实习)或17个月(含实习),要求申请者本科毕业,拥有经济学或数学背景。商业分析项目向学生提供Merit-based奖学金,自动随Offer发放,无需单独申请。罗切斯特大学商业分析项目秋季学期有五轮申请,截止日期分别为10月15日、11月15日、1月5日、3月15日和5月1日。如考虑奖学金授予,建议尽早申请。另外,该项目是a rolling basis滚动录取。录取成绩要求,参考2015年录取者,托福平均成绩为106分,接受雅思;GMAT均分范围(80%)为6003.68。

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分析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

为两学期的项目,核心课程包括:概率论,算法(数据科学),统计推理和建模,计算机系统(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数据科学),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在上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选择六大研究中心的一个进行项目和科研,其中有金融和商业分析中心,新媒体中心等。申请时需要理工科的背景,托福最低要求99,雅思最低6.5.GRE Verbal 154, 数学159+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商业分析Master of Science in Customer Analytics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数据分析专业开设在商学院下,项目时长10个月,最长可在18个月完成学习。该项目要求学生在七月底提前过去修读基础课程,包括统计学和SPSS 以及算法课程。核心课程包括市场调查,定量决策,数据库行销,品牌管理数据分析,定价策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概论。从核心课程来看,该项目更倾向于将数据分析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上。对计算机以及数学的背景要求较哥伦比亚大学的项目相对低一些。对申请者的背景要求也只需要申请者修过微积分I,微积分II 以及统计学的课程。最好是有相关的实习经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项目最早的截止日期是10月1日。圣特路易斯华盛顿的数据分析专业的优势在于该项目和IBM 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带领下做相关的课题项目,可以享受STEM 专业有29个月OPT 实习期。

康奈尔大学商业分析项目Masters of Engineering in Data Analytics

康奈尔大学的数据分析专业开设在运筹和信息工程学院下,和其应用运筹学,金融工程,信息技术,工业工程以及战略运营均属于工程硕士项目下的分支专业。数据分析方

向着重于理论和工具结合通过数据分析来做更好的决策。该项目需要修读30学时,需完成一课程设计。该项目需要申请者在本科阶段修过案例分析,运筹学I:最优化,线性最优化或最优化II或金融优化建模,工程概率轮和统计II,仿真建模与分析以及随机过程等课程。申请时对托福有单项的要求,写作20,听力15,阅读20,口语22,托福总分要求100以上。

南加州大学商业分析项目MS in Business Analytics(MSBA)南加州大学商业分析硕士为期1.5-2年,共需修读27个学分,主要专注于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整体课程偏向于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方向。要求申请者本科毕业,不限专业(但实际要求有相当的数学功底),未设定有最低GMAT/GRE分数要求,无需工作经验但如有则更受欢迎,录取者平均工作经验为1.5年。该项目不向国际学生提供任何奖学金。该专业属于STEM专业,可以申请OPT。南加州大学BA国际学生申请截止日期是4月15日,但是采用的滚动录取rolling basis,先到先得,所以建议尽快申请。托福要求100+,单项要求均不低于20分;雅思6.5,单项不低于6分;GRE成绩与GMAT成绩均可,没有最低分数要求,录取者GMAT均分700;GRE阅读76%,GRE数学88%;GPA:录取者平均3.6+

其他:

MIT: MS in Businesse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偏好数学,计算机以及工程背景

2、Duke: Master of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为主

3、WUSTL: MS in Customer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为主

4、Emory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 工程,计算机,数学,统计以及经济类

5、USC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

6、Rochester: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11-month and 17-month)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数据、科学、工程

7、UCSD: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数学、工程、信息

8、GWU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所有背景,需要一定的先修课,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computer programming

9、RPI: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为主

10、UT-Austin: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计算机、工程、商业、经济、数学

UMN: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经济、数学、工程、商科、计算机、统计

12、UConn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所有背景

13、SIT: MS in Business Intelligence &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所有背景

三、美国商业分析申请攻略

1、硬件分数:美国商业分析类硕士一般在美国基本属于STEM专业,开设在商学院下面的BA项目接受GMAT和GRE;开设在工程学院下面的更倾向于GRE,建议在申请时,具体查看学校的要求。好的学校托福要求100+,GPA 要求3.5+;具体分数可参考各学校往年录取的平均分。

2、申请背景:就读BA专业硕士的学生将学习应用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机、优化选择、客户行为学、风险管理、运筹学和决策理论等课程。因此,这个专业对申请者的数学和计算机背景要求较高,大部分学校要求数学、统计、计算机、预测类等前提课程,建议申请者及时学习这些课程。大部分学校没有给出明确的本科申请背景,也有部分学校强调,喜欢招生来自数学、计算机、统计、工程、经济学和金融等领域定量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如旧金山大学。总体来看,来自任何背景的学生均可以申请此专业,但数理能力强的学生在申请过程中更有优势。申请分析类硕士的本科生大多来自科学类;工程类或商科类专业。

3、工作(实习)经验:大部分商业分析硕士项目不需要工作经验,一般能有数据分析,行业分析、金融分析方面的等实习经验将非常有助于申请。商学院的MSBA对申请者工作经验要求更高一些。比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录取的学生有平均1.8年的工作经验;伦斯勒理工学院、德保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和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建议申请者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利于申请。MSA/MSBA/MSDS硕士项目只有一所纽约大学要求有至少5年的工作经验。

四、商业分析硕士学位有哪些?

1.Master of Science in Analytics(MSA)分析硕士:是一个交叉学科,是综合应用数学、统计、计算机和各种商业定律的新兴专业。部分学校又叫预言分析和数据分析。北卡州立大学2007年最早开设此项目,典型的美国学校有西北大学。

2.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MSBA)商业分析硕士:兴起于2013年,商学院最新型的项目,有的学校是商学院和其他系科联合形式的授课。此学位和分析硕士比较像,课程设置技术类课程少,学费贵。典型的美国学校有罗切斯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

3.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MSDS)数据科学硕士:兴起于2013年,课程设置非常接近分析硕士,美国高校开设在单独的研究所或是工程学院,有些项目叫数据科学与工程或是信息与数据科学。典型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每个学校的商业分析类学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西北大学认为分析是一个使用数据关系和计算机模型用来驱动的商业价值的,改善决策和理解人类的关系过程;纽约大学认为商业分析是一门通过统计和运营分析研究数据,形成预测模型,促进客户、商业伙伴之间的沟通以及技术优化应用的学科;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数据科学是一个新兴领域,旨在从巨大的数组的信息提取有效的信息,项目主要利用技术和理论统计、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使用;凯斯西储大学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更多关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更多是学习计算工具和统计技术。

五、美国商业分析就业情况

BA的就业还是比较好的,像UT Austin 就业率高达96%,Rochester 就业率100%,RPI的平均起薪达到$7100,还是很诱人的。

在Rochester参加了两场招聘会,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1)对技能要求比较强,如果掌握SQL,R,MATLAB;(2)对工作签证比较看重,不需要Sponsor就可以工作三年,相对来说就业比较乐观,找不到工作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商业分析专业最大惊喜在于它是一个商科背景的STEM项目,在大多数开设商业分析项目的学校都明确指出“this is a STEM designated program”。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将拥有更长的OPT时间,这对于那些毕业后想在美国实习工作并最终有一席立足之地的学生来说,无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抽中H1B签证的机率也随着OPT的延长增加了很多。

BA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当数据分析师和程序设计师。在不同行业中专门从事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并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虽然这是一个较新的专业,但却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在大数据时代,很多行业都需要擅长挖掘和分析数据的人,例如IT、互联网、游戏、通信、金融、医药、咨询、零售等,因此BA的毕业生都比较抢手,而且薪资水平也较高。

就目前来看,商业分析专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是特别高,比金融,金融工程的录取要相对容易一些。有良好数学与计算机背景的申请者,可以在金融、金融工程等专业之外,再增加一个可以选择的冲刺名校的专业方向。

六、学生经验

大多数BA会有先修课程要求,没有的也会推荐你修过一些数学统计相关的课程,并且会一门编程语言,所以对数理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Rochester上一级中国学生90%本科背景是商务,金融背景,美本的话计算机,精算或者是保险方向工作五年的人~对数理得要

Rochester上一届的人,现专业 42个人,入学时录取了30个人,从MSF,MSKT转来了十几个人(过来以后找Career advisor或者重新提交申请转过来),中国人大概1/2,扣掉华裔或者海本大概1/3的大陆本,(不全是985,有贸大的,南开的,有北大的-不过在marketing专业,中央财经大学,人大的也有,还挺多,清华的在MSF那边-7/140学生找到工作)也有非211的学校),几乎所有的大陆本都有海外交换经历,大陆学生的实习,大多在500强实习过,德勤 IBM等相对比较常见,60%-70%美资公司实习过

面试:BA项目的面试高达90%,不过一般都是行为面试,不会有基数问题~

项目介绍:

CMU MISM的BIDA---特别难申~大陆本mentor这一级,很大的比率都是学CS或者DS,对数理要求很高难度大

MIT---当时计划是15个人,后来貌似是20多个人,当时群里大概是200人左右,但是有4个人,但是知道的有学会计的人申到,所以应该是之前对数理要求没那么高,这一级应该会高~录取难度大

Columbia OR-BA 这个项目就业很好,问小秘是不是直接选Track,申不到是否可以调剂,有在读OR项目的本科背景是CS 西北学校---STEM,最后被WUSTL录了,美国比较Top的商学院本科,学数学出身的没有录到~ 录取难度大

Duke QMQ---半BA方向 STEM

Austin----整个项目不超过50人,对数理要求很高,网申中就有,文书中也有要求,认识的基本没有学商科背景出生难度大

NYU Data Science 2012届新开的项目,mentor那一届的录取难度不是很大,有文商科背景的人申到

UMN的BA:地理比较好,这个州就有相关的大公司,课程比较quant,有很多计算机课程,去年有去麦肯锡的,不过今年一下招了80个人,就业不好说

WUSTL BA:招人的口味比较奇怪,去年录取的人,GMAT之前都不高,但这一年,要求很高,但是这个项目就业率也是100%的,在圣村,olin商学院也很好,不过比较偏Marketing 比Rochester难一点

GWU:课程设置个人认为来说是最好,项目很好,不过要能忍受综排,几率大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威廉玛丽)BA:问小秘今年要不要国际学生,之前那一届,不招国际学生,BA要求先修课,需要看完之后决定,能不能补

Wake Forest BA会计很好,号称全美第一,BA和会计在一个学院,当时难度不是很大,不在意地理位置的话,可以试一下

Maryland:第一年金融和MISM录取的时候数理要求还好~有商科申到的,感脚对数理还是有要求,看能不能受的了综排

Rochester:个人感觉对数理要求没那么高,面公司找工作的话,这个项目教会你的技能就足够,有17个月的,中间有6个月的时间实习,相对来说时间很好,有6个月找工作

世毕盟留学之学历认证流程科普贴 篇3

首先说明:这只是我的心路历程的梳理,非经验贴,非技术贴。

而且长文慎入。。

【申请概况】: 

 全部Master,专业方向大多是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Duke 申了一个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Columbia申了 SIPA的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15所学校,共17个项目,其中 Duke 和 Yale 各申了两个项目。Offer 有3个:Duke(MEM), Umich, CMU AD 有10个:Harvard, MIT, Yale(SEAS), Stanford, Columbia(SIPA), Upenn, Cornell, Duke(工程),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C 拒信有2个:Princeton,Yale(FES)UNC的教授说想打电话聊一下,但是我不想去所以就算了 Oxford 还没有消息

一、引子

出国上学是我从小以来的梦想。小时候什么都不懂,只是单纯地觉得出国留学很牛逼很洋气,因为大人们每每提到出国留学的某某人时,都是钦佩的语气和赞赏的目光。我出国的想法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萌芽,不过只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罢了,也从来没想过要如何去具体操作。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本名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那个时候是高中毕业就出国了,而且在高中的时候托福就考了很高的分,这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瞬间她就成了我心中的偶像。书中讲她如何刻苦和严格要求自己,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后来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也在课堂上夸奖她,更加让我坚信这个榜样没找错。我当时就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她一样飞到美国去!

上了初中之后,又有一本书,名叫《长翅膀的绵羊》,让我继续做着我的出国梦。主人公“妞妞”16岁就出国了,她对英国留学生活的描述让我很是向往。我那时想,她家里有钱所以她不用考大学就直接出去了;我家里没那么多钱拿去给我烧,所以我可能只有安安心心考大学之后再说。

2006年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我参加了史迪威组织的去美国的夏令营。当时我们班上就去了8个,黄婧、陈扬、Morrison、彭怡、左恒、唐渊、王欢、我,真是大部队啊!在Oregon停留了一个月,那段日子太美好了。和美国的接待家庭相处得十分愉快,每一次集体活动和家庭聚会都让我无比开心。美国这样的发达社会和中国鲜明的对比也让我对那种优越生活十分向往。这段经历又加重了出国念书这个愿望在我心中的分量。

二、高三的时候,我的同桌就在准备出国考试和申请了。她是一个很有想法很有追求并且很勇敢很喜欢挑战的人。她一个人既要应付高考这样繁重的学习任务,又要牺牲很多休息时间来准备TOEFL和SAT。在我看来这是对身心的巨大考验和摧残…那个时候我就十分佩服和羡慕她,因为她非常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不能在同一时间做好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的人,所以我觉得在国内念完大学之后再出国可能更加适合我,否则我会十分焦虑。总之,我同桌那时誓死拼搏的劲儿让我很感动,也鼓励着我。

二、确定要出国

上了大学之后也没有一天到晚都想着出国。特别是刚上大一的时候,觉得毕业后的打算还早,不用去操心那么多事儿。到了大一暑假的时候,觉得在家里要找点事来做,不能太空虚了,于是去新东方学英语。看着各种各样的英语补习项目,我眼花了,不知道选哪个。后来索性挑个了难度较大的GRE,当时的目的不是特明确,并不是以参加考试为导向,而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把难度这么大的英语啃下来。这不上不要紧,一上课就不得了,几乎每节课都被新东方的老师洗脑,觉得出国就是一溜溜的选择!再加上小时候天真的愿望(可能那还算不上梦想,只能说是愿望),和“绝不能在清华待了4年后继续待下去”的信念,我真是打定了出国的主意了!

说到这里谈谈我出国的目的吧。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样,我出国不是因为国外科研条件好,不是为了做更好的学术研究,我就是为了去镀金。周围也有很多人说没必要出国,现在大把大把的海归变还带。但是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会变成遗憾,我不想我的后半辈子都在悔恨中度过。出国之后即使不像表面上我看到的那么光鲜,但是眼界变宽了,而且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这未尝不是对能力的锻炼和经验的积累。年轻的时候出去闯一闯,增加一些异国他乡的阅历也是一种积淀。如果去了一所好一点的学校,那么真才实学加上名校的光环,岂不是一件很棒的事。

至于出国之后的职业规划,我并没有想得很明白,因为计划总不如变化快,谁知道一两年后我又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增强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后要去争取什么的时候才有资格和本钱。

三、前期的准备和积累

坚定了出国的决心之后,就是一系列的前期准备了。考试(GRE和TOEFL)、科研、实习、社工…要准备的东西好多。

(1)先说GRE考试吧。这其中必然经历了很多困难,也给了我很多磨砺。GRE第一次报名确定的AW考试时间是在大二那个寒假,但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自律能力。寒假回家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写作文背素材,越是临近机考的时间越是慌张,觉得AW是个没办法越过的坎儿。严重的时候还因为惧怕AW考试想过不要出国了。与爸爸谈论这个问题,我们认真分析了直接工作、国内读研和出国这三个方向的利与弊,最后还是觉得出国是最好的选择。不能因为一个考试就放弃我整个宏伟的计划啊,在这么一个敲门砖面前摔一跤爬不起来太不值得了。以后想起来田恒因为GRE考试这一关过不了就放弃出国了,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于是我又花了些时间调整心态,准备回到学校重新出发。第一次GRE考试还是因为没

有准备好cancel了,损失700大洋。我把时间挪到了2010年的10G,AW放到暑假去考了。

集中开始准备AW就从暑假金工实习过后开始了。那段时间每天去老馆呆着,周围全是准备AW的人,十分壮观,敲键盘的声音不绝于耳。AW分为issue和argument两部分,argument我准备得还不错,issue就差一截。我每天早上到老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敲一篇argument,状态好的时候可以达到25分钟600字,那个模板真是背得溜溜熟啊。哦对,当时我自己总结的模板也是灰常全面啊,把各种书上的精髓和新东方老师的秘籍整合到一起,自我感觉强大无敌。对于这部分我挺有信心的,最后考试也抽到写过的原题。但是issue就不咋地了,整个准备过程就写了8、9篇,实在是觉得憋起来比较痛苦,最后就狂背素材,希望考试时能派上用场。反正最后抽到的题目虽没有写过,但也准备过类似的,东拼西凑也勉勉强强写完了。AW的成绩最后有4.0,我自己估计是argument比较高,issue比较低,平均了一下。这也可以看出,我的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啥的还是很有待提高的,否则写issue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考完AW松了口气,休息了大概一个星期吧,就开始准备10G的笔试了。那个时候发生了很不开心的事,但对我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现在还要感谢那个终结。我就一个劲儿只想着考G和不要落下本科正常的课程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管,别拿那些有的没的来烦我。每天我都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在老馆刻苦用功着,那段时间虽然辛苦,可现在回味起来却觉得很幸福,不仅仅因为我为了自己的梦想在一个劲儿披荆斩棘地往前走,更因为我收获了无比珍贵的友情。小邬、小白、云儿、陈靓、阿叮,我们六个每天早上轮流去占座,一张桌子全是我们的书,那阵仗才叫一个霸气!我们一起吃饭、散步、去照兰园买水果,常常会互相吐槽、八卦、谈人生谈理想,现在想起来都还历历在目。写到这里,我的心情已经很澎湃了……

那段时间可能太用功了,压力也很大,晚上睡眠也很浅,经常很早就醒了,4、5点醒了睡不着起来背红宝,最后逆序都背得很熟了。我爸出差来看我,说一阵风都能把我吹到,面无血色、了无生气,他看着就心疼。妈咪打电话说我老爸回去担心我也睡不好觉。哎…那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是钢混要做大作业,但是我真的觉得精力不够了。我甚至考虑过把钢混退了大四再修,可又觉得都上了半学期了再退是在不划算。最后多亏时旭东老爷爷仁慈,一再放宽期限,也感谢黄泳锋他们组收留我。

考完10G,我觉得我解放了,总算小熬出头了。休息了一两天吧,又马不停蹄准备环原的阶段考试,老师不让缓考,苦逼。突然,晴天霹雳,说10G要重考!回到宿舍给爸爸打电话,瞬间眼泪就kua kua kua 往下流。挣扎了一下,还是决定考11G,长痛不如短痛。后来那10多天就只有我和云儿还在继续复习了。碰上这百年难遇的11G,我也此生无憾了。。

(2)送走GRE,迎来TOEFL。无独有偶,同样是因为高估寒假在家里的自律能力,第一次考试没准备好cancel了,连分都没有,怕出分后自己都接受不了,于是考完直接cancel成绩。我知道自己肯定考不好,所以在考试前一天就提前报了第二次考试,2011年5月14号。巧的是,那天我去的时候,与我第一次考

试是同一个教室同一个座位!怎么准备的我就不赘述了,之前写过一篇日志,还得到很多人的认可,我非常开心。

我在考试之前的一两个月参加了GGU的一个口语小班,每周末都去和Yale的一个高材生Karen练口语,同时也认识了好几个新朋友。其中一个师兄现在已经在UCLA读博了,还看他经常在校内传些做菜的照片,貌似生活很滋润啊。Karen人超级nice,后来还参加我们班的一个团日,跟我们交流在Yale的生活和学习,十分感谢她的帮忙。考TOEFL也得到GGU晓然的很多帮助和建议,我记得考前一天晚上,他还专门打电话过来跟我讲了好久注意事项和各种小窍门,叫我不要紧张放好心态,也十分感谢他。后来成绩出来之后我自己还不敢查,都是他催着我去看,我一项一项跟他报分,看到口语26和总分110的时候,我真是高兴得直跺脚跳起来了!

(3)关于科研。我这个人实在是太不学术太不喜欢搞科研了,大学四年从来没有主动去找过老师要进组做实验啥的,因为不想。但是出国不可能一点科研经历都不要啊,所以我就参加了一个水水的SRT,每个月去圆明园采样做实验测泥巴的各种化学指标观察小虫子计数藻类,勉勉强强算作是科研经历了。参加这个SRT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出国申请的时候简历上有东西写。额外的收获也不少,和括括、旭旭、张博在做实验的时候有很多愉快的事儿。另外还认识了赵师兄,他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给我们买西瓜吃,还在实验室养金鱼啊hoho~后来这段经历就成为我PS里面的主打旋律。

(4)关于实习。2011年暑假去WRI(World Resource Institute)实习了两个月,这段经历在申请时也帮了我不少忙。我自己想了下,可能因为这个NGO的总部在美国,所以他家的实习经历还有挺有分量的。另外,正好因为这个实习就要到了WRI China Country Director 的推荐信,从实习老板的角度来证明我的工作能力,这对我的申请也有加分吧。

(5)关于社工(Leadership)。我放在简历和PS里面的经历就两个:大一时候在AIESEC的经历和大四在学生会做副主席的经历。大一加入AIESEC的目的并不是因为要出国,只是因为这是一个很优秀的组织,我想进去锻炼自己的能力,事实也证明在里面工作真的很锻炼人。直到现在我都觉得AIESEC是一个和其他社团不一样的组织,它对我产生了很多正面影响,而那段经历也正好在出国申请上帮了我一把。必须提到的是,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小邬之间革命性的友情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

大四的时候开始在学生会做副主席,因为这一届我们主席把整个学生会的架构改革了,所以有好几个大四的副主席。我当时去做的时候主要目的是想在系里的组织里面待一段时间,找点归属感和存在感,多认识一些学弟学妹,因为前几年都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没有好好在系内的组织里面干过事,大一的时候也只是在文艺组里面打了一下酱油就走了。后来这段经历在写CV和PS的时候也帮了我一把,并且也因为这段经历请求院长帮我写推荐信,从院长的角度来证明我的leadership。

四、正式申请阶段

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全过程DIY申请,因为自己对申请这个领域了解太有限了,完全DIY无疑和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差不多。找一个靠谱的留学机构虽然会多花一点钱,但是自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把精力集中在更重要更核心的事情上,整个申请道路就清晰了,甚至是一些比较技术化的事情都可以交给机构来办。另外还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少走弯路。和爸妈商量之后,我在2011年3月(大三下)就签了GGU。后来他们的确给我很多指导,包括前期的考托、实习公司的选择和申请、推荐人的选择,以及正式申请过程中的各种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所以也要感谢他们。

因为我并不要求自己在专业上有多大的造诣,所以我更看重学校的综合排名和名气,我感觉名校的光环还是很重要的,以后就希望光环能照顾我,所以专业排名对我来说属于次要考虑范围。

也因为我在学术上对自己没有要求,所以我全部申master。Ph.D对我来说会很痛苦,客观上我不够资格不是那块料所以hold不住,主观上我自己也没那个意愿。

本来我之前有想过转方向,去读社会学或者是全部都申请政策方向,完全脱离工科的魔爪。但是考虑到转方向我的相关背景又不够强大,跟本来就是那些方向的本科生PK会处于劣势,而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拿到offer或AD后能够走出去,所以为了录取的几率高一点,参考了GGU的综合评估和爸妈的意见后,我还是决定主要申请工程方向。反正目的不在搞学术,只是为了名校而去,所以觉得无所谓了。

大致方向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步骤了:选校、CV、PS、推荐信、寄材料、送成绩、网申、状态跟踪、跟小秘联系…有很多事是同时进行的。这一堆事情都集中在大四(上)完成。有的时候很是焦头烂额,CV不知道写啥,PS憋了一个上午也没憋出来几句话,推荐人一个星期都不回邮件,搞得我都急死了。反正也是一边应付大四的课程和考试一边忙申请,痛并快乐着。还好我申的是master,基本不需要套磁,要不然我又要纠结了,我最讨厌套磁了。不研究教授的paper和方向,就算硬着头皮去搭讪也不知道说啥。比较恶心的是申请Yale FE&S的MESc竟然要求给三个教授每人写一段话,我憋了好多天才憋出来…最后这个项目还是把我拒了。嗯…太学术的项目还是不适合我。

上一篇:个人工作表现自我鉴定优秀下一篇:学校工会的自检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