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两首教学反思

2024-09-20

词两首教学反思(通用8篇)

词两首教学反思 篇1

《如梦令》这首词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如何理解词义,我带领学生把关注点聚焦在这幅插图上。细细观察这幅插图,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能用一个“美”字形容。整幅图展示了三个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个画面把整首词串联了起来,细品之下,我们不禁身临其境,羡慕词人李清照的悠闲自得与美好心境。抓住了这幅图,我就让学生把文本内容与画面有机结合,细微之处引导学生重点想象,如:荷花池中荷花的姿态、惊飞的水鸟纵身飞起的身姿、词人李清照沉醉于美景中的情态、词人不知归路的着急心情……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立刻凝聚成了一部美轮美奂的影像。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虽然描写的季节不同,描绘的景物不一样,但是词人怡然自得的形象却是栩栩如生,几支鲜艳的桃花,一条舒适的小舟,展翅高飞的白鹭,远处透着轻舞的淡淡的西塞山,加上流水中不时冒出头来的肥美的鳜鱼,此情此景,怎不叫人心动?词人淡泊名利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在短短数字中尽显无遗。学习诗词,语言文字固然要品,但是如能切身走进诗词描绘的画面,那才是真正的品!

词两首教学反思 篇2

一、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老师在反复吟诵这两首词时, 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归”字。 (板书) 请你们也细细地品味一下, 李清照与张志和“归”的情境有什么不同吗?

生:李清照是“不知归”, 而张志和是“不须归”, 不一样。

生:李清照因为“沉醉”———喝醉酒了, 不知道回家的路了。而张志和是被西塞的美景陶醉了不想回去了。

师:说得真好, 老师想把你刚才的理解写在黑板上。 (快速地板书) 你从两个“归”字背后, 读出了两个“醉”字, 了不起!你还说张志和是“不想归”,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须归”是什么意思?

生:不一定要回去。

生:没有必要回去。

师:为什么没有必要回去?

生:因为风雨不大。

生:斜风细雨, 充满诗意, 当然没有必要回去。

师:那刚才伊伊为什么说张志和是不想回去了呢?

生:因为西塞山前美丽迷人, 张志和被美景陶醉了, 当然不想回去了。

师:好, 词中说“不须归”表面上是钓鱼人没有必要回去, 因为———

生:风雨很小, 不一定要回去。他又戴着“青箬笠”, 披着“绿蓑衣”, 没必要回去。

师:实际上是他不想回去, 因为———

生:西塞山前景色迷人, 他陶醉其中, 不忍离去。

师:好个“不忍”!是什么样的景色让他不忍归去呢?

生:雨中, 白鹭高飞, 桃花怒放, 碧波荡漾, 偶然间还看到鳜鱼在自由自在地游着, 他一边垂钓, 一边欣赏眼前的美景, 怎么会回家呢?

师:说得好, 老师相信你一定也能读得更好, 请你来读读这首词。 (学生用欢快的语调、陶醉的语气, 很动情地朗读这首词。)

生:我从书中的插图可以看出, 诗人站在江边, 他看到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 看到了渔翁钓鱼的专注神情, 他被眼前的“景”和“人”迷住了, 忘记了回家。

师:你能用你的慧眼, 用心去体会, 真了不起啊!请你来读读这首词。

……

师:我们体会了张志和的因“醉”而“不须归”, 现在我们也带着这个问题, 用刚才的方法去问问自己, 读出词的意境。 (出示问题:李清照为何“沉醉”而“不知归”?)

生:我觉得李清照之所以喝醉, 是因为她早期的生活充满情趣, 常常这样自由自在地畅饮一番。

师:你也搜集了一定的资料, 真好!

生:我觉得她并不是真的“喝醉”, 而是“醉”在了眼前的美景里, 醉在了自己的快乐里。

师:把掌声送给他!眼前的美景是什么?自己的快乐又是什么?

生:溪亭如鹰一样想要飞起来, 夕阳斜照在河滩上。景色很美。

生: (受了启发) 她喝完酒撑船回家, 看到眼前一片藕花, 有的含苞待放, 有的绽开了笑脸, 美不胜收。

生:李清照自己撑着船, 本身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掌声)

师:太美了, 难怪她会沉醉在美景中, “误入藕花深处”, 那伊伊为什么又说“她醉在了自己的快乐里”?

生:她肯定是和朋友们一起吟诗, 天快黑了才想到回家, 当然乐不思蜀了。

师:是啊, 李清照和张志和都沉醉在美景中, 醉在自己的快乐与惬意中。他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更有一颗懂得享受美与快乐的心。我想, 这就是为什么课文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起的原因吧。

二、教学反思

1. 星火可以燎原。

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生成的。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或新的问题时, 教师仍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教师的相机诱导, 促进学生在不断的、和谐的生成中得到发展。而课堂中, 对于学生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 我们更要善于推波助澜, 形成燎原之势。一学生有了这样独特而智慧的理解:李清照因为“沉醉”———喝醉酒了, 不知道回家的路了, 而张志和是被西塞的美景陶醉不想回去了。但教师在备课中只想到有两个“归”, 没有像这个学生一样, 看到隐藏在背后的“醉”。好在自己反复研读教材, 当学生有了这样的生成时, 及时有效地抓住, 并巧妙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也“醉”在其中。

2. 对话彰显智慧。

传统的教师教学, 教师是信息的输出者, 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教诲, 学生的阅读理解不能越雷池一步, 必须按照教参和老师的规定、按照标准答案进行, 其结果造成了对课文内涵的把握千篇一律, 僵化了学生的思维, 弱化了学生智慧的生成,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然而, 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知识储备, 肯定会对课文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 本案例教学让学生们展开合理的想象, 抓住“醉”来描绘两首词的美好意境, 既理解了语言文字, 又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等, 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还有的学生超越文本, 和词人对话, 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 把从课文插图、网上或课外书中了解到的词人张志和的身世和写作背景联系起来是一种超越。教学时, 我没有按我预设的教案来否定学生的回答, 非常“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 指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学生还通过课前网络搜集、课外阅览的途径, 来解读词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 也就是和词人的间接对话, 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 取得了情感共鸣,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全面深刻地体会了词的意境, 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再加上融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于平等对话之中, 使教学更有智慧。

3. 整合注重实效。

教学课时的节约。按照一贯的教学设计, 《词两首》应设计成两课时, 分开进行教学。经过这样的整合, 一课时便可以教完。

思维空间的拓展。按照传统的设计, 这两首词的难点应该是“渔人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 但通过整合, 难点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除此以外, 又多了“李清照为什么会沉醉不知归路”, “教材为什么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起”, “两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 难点生成了新的难点, 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有效拓展。

词的主题的提升。本是两首很简单的词, 但通过这样的整合, 我们不难看到, 随着学生思维的打开, 词的主题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这都是教师课前没有想到的, 当教师即兴总结出“李清照和张志和都被醉在美景中, 醉在自己的快乐与惬意中。他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更有一颗懂得享受美与快乐的心”时, 主题便变得深刻起来。

词两首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公开课 诗词教学 方法

按照学校惯例,每个教研组每年都要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教研组内每位成员都要展示一堂公开课。今年我选的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上完之后引发了我对诗词教学的很多思考。

对于这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理解作者情感,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所以上课时紧扣字词,主要运用诵读和总结来讲解课文。之后主要通过讨论来总结词人的情感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通过提炼词句来体现作品铺呈的壮阔或从容的场面。

课堂上除了诵读,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比如“谈谈词人在赤壁的所见所想”;“《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这些或具体或抽象的问题的设计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第二是,对文章作内容的分析和语言的品味,感知作者的叙事方法,了解作者创作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整体而言,这堂教学活动是成功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没有经过试讲而是直接进入听课班级去听课的。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一切按我原来的估计进行。对一些具体问题学生能够较快的解决,但是对于像“《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这类问题学生很难给出恰当的表达,总是词不达意,而学生对我的点拨也是启而不发,因此纠缠时间较多。也正是这一点激发我的思考,诗词教学不能只让学生会读会背诵,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表达出诗词的意蕴应该更重要,语文高考中往往要考到的也正是这些点。这是我在上课前备课时没有考虑进去的一点。学生的表达能力远低于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古文古诗词,很多同学可以想象或理解其意境却很难总结或表述其特点和意蕴,往往都只是老师按照参考书上所说讲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有些同学可能会记忆、模仿,而更多的学生是听过就丢过,因此考试时就答非所问。这在高一阶段表现得更明显。

课后,和几位同事一起探讨,大家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深有感触,但是却提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把问题都归咎在学生不学上。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老师应该在这方面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这里我提出几点想法,以期和各位同仁商讨共鉴。

第一,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多读人物传记,因为大家知道古诗词最大的特征是言志抒情,很多诗都是和作者人生经历相关的,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等等,都是通过景或事来比喻作者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第二,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比如让学生仿读、教师范读或作节奏指导,或者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一遍,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等等。通过读让学生对诗词感兴趣,让她们体会字词沉降所渗透的个人感情,才能做到有感而发。

第三,多做些练习,归纳和规范一下表达方法。并多找些类似诗词进行比较练习,让学生参与模仿,自主表达,或鼓励她们找出更贴切的词语来表述。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惯性,看到相关题目就能展开联想,知道如何去做。这才是我们教诗词所应该达到的效果。能诵读,能体会情感,能表达涵义,甚至可以仿写……,如能至此,此教成已。

9词两首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够理解、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并描述出来。

3.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理解、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并能够描述出来。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如梦令》

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

1.揭示课题,学生说说曾经学过的“词”。2.介绍“词”的常识。

3.本节课学习的词《如梦令》,学生介绍作者李清照。

二、抓住词语,感知词义。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正确。正音,熟读这首词。

2.适当解释词中的字或词的意思。常记:经常记起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沉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归路:回家的路。兴尽:兴致很尽心 3.初步理顺词义。

4.学生朗读,抓住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感知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美妙的画卷。

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一)画面1:“溪亭日暮”

“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

师:“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和她的朋友们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

什么?大声地、七嘴八舌地说出来吧!看景、吟诗、作对,然后是聊天、下棋,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和佳肴,鼻子里还可能会闻到阵阵的„„是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咱们再读这两句,让我们也深深地陶醉一次。二)画面2:藕花深处

除了这个溪亭日暮让你想起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之外,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想起了美丽的画面了?再读一读,品一品。

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

1.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

2.你们仿佛看到了那满池荷花的美景了是吧。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第三句、第四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三)画面3:一滩鸥鹭

你还从哪些词语中联想起画面来了?自己读下去。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她们叫哇,笑哇,声音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

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棱棱”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这样的情景她平时能看到吗?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

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词人惊喜的心情,写得多好啊。再来读一读。读最后两句。

四、完成练习,巩固提高。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和同学交流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第二课时

《渔歌子》

一、导入。

1.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前学习过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写的是借寒江独钓的渔翁,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关于描写渔翁的词《渔歌子》。2.作者是张志和。

3.请生简介张志和,并作相应的评价。4.这里的词牌名是渔歌子,名是西塞山。5.西塞山指的是哪里吗?(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二、新授。

1.请生朗读,注意停顿之处。《如梦令》押的是u韵,那看看这首词

押的是什么韵?

2.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用横线表示。

这些词语给我们勾勒了一幅什么季节的景物?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想想我们以前也学过描写春雨、春风的句子是什么? 地点在哪里?

3.看第一句话,哪些字你理解了,哪些字还不理解?请生译这一句话。4.在这幅如此美丽的画面中,肯定少不了„„ 那作者有没有写到人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你知道“箬笠”“蓑衣”是什么吗?可以对照书中的图片。作者这里描写的人物指的是谁?

“青箬笠、绿蓑衣”描写的是人物的„„(衣着)对照图片仔细想一想,此时此刻这位渔夫在干什么?(驾着一叶扁舟)

5.渔夫驾着一叶扁舟在斜风细雨中“不须归”。

请生解释“不须归”。其实,“不须归”除了指不想回家外,还指什么?联系张志和的生平。

补充: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哥哥这首词写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弟弟啊,为何不归?

(因为这里景色太美了。„„我不想去做官了,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场上的人争斗了„„)

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哪?(钓的是自己悠闲的生活、钓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

三、展开想象。

把词中描写的这一幅美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可以对照图片。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渔歌子

西塞山前

白鹭高飞

桃花流水 不须归 鳜鱼正肥 乐而不归

青青箬笠 绿绿蓑衣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篇5

1、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李清照在早期和晚期作品的不同特点。

2、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3、品味鉴赏词中的名句,把握词的意象。

4、领悟婉约派词的情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2、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1、了解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

2、学习词人把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深刻的思想性。教学设想:

1、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2、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对,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走近作者,了解身世

1、李清照(110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教育下,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李清照18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常一起写诗填词。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晚年。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她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李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2、李清照和“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引导: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怀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

1、聆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诗词内容,感受作者情感。引导: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在向我们倾诉什么?

2、学生交流听读体会。

3、学生自由诵读诗词,整体感知词意。

诵读要求:连续读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

4、抽查学生诵读情况,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学生就诗词内容质疑,师生互动解疑。

四、感悟词意,把握情感

引导:联系作者生平遭遇,思考: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两首词中“愁”的程度有何不同呢?

提示: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明确: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与百无聊赖。她独自呆坐,看袅袅烟雾从金兽中升起,打发着漫长难熬的时光。

2、从“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佳节独守空闺,“又”字表明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独自过节了,孤独、哀伤,还有一丝埋怨不言而喻。“凉”的不仅是身体,还有被相思之愁占满的心。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从比黄花瘦”是借菊花抒怀。作者为了排遣相思之苦,也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而到东篱饮酒赏菊,但酒入愁肠愁更愁,她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联想到自己因为相思寂寞而衣带渐宽的瘦弱身影,更加重了内心的愁苦,这是以花喻人的手法。

4、“永昼”“半夜”“黄昏”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现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是夜以继日、无休无止的。“冷”“瘦”则表现出相思之深,相思之苦。

5、词中描写了一系列美好的景物,如薄雾浓云、玉枕纱厨、东篱暗香,这正是他们夫妻佳节共度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良辰美景把风勾起了她的离愁别恨,强化了作者的离愁。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仿佛看到了老年的李清照精神恍惚、孤独寂寞、处境凄凉。

7、“寻寻觅觅”是写她似乎在寻找的动作,因为这时的她经历了国家败亡、游记他乡、丈夫离世的灾祸,她渴望找回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是,她什么也没有找到,只剩下漂泊异地的自己、“冷冷清清”的处境、还有“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这几句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8、“乍暖还寒”的“寒”比“半夜凉初透”的“凉”更加表现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孤苦与悲痛。这“寒”是“三杯两盏淡酒”所不能抵御的,并非酒太淡,而是寒太深!这“晚来风急”又何尝不是作者晚年生活的写照呢?

9、一群大雁掠过高空,词人更加“伤心”。又是一年秋天到,大雁尚且可以南飞,而作者避难南下,却无法回归故里,思乡之情顿时溢满心头。“旧时相识”,异乡相逢,勾起了作者多少回忆,又增加了词人几多天涯沦落之感!

1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自问自伤。抬头看雁过长空,低头看残花满地。菊花曾经绽放在枝头,极其茂盛,现在却已憔悴凋落。曾经有情人花下对酒和诗,谈石论金,丈夫亲手摘下黄花为她戴在头上,而今摘花人何在?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了岁月流逝,自己人已衰老,更是愁上加愁。

11、“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凄苦难言,揪人心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连绵的细雨难道不是连绵不断的愁思吗?它们点点滴滴,敲打在梧桐叶上,也敲打在作者寂寞凄苦的心上。梧桐叶落,细雨靡靡,更添愁绪。

1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引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字字泣血,声声咽泪,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之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除了悲欢离合之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

四、点评、小结

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五、布置作业

1、熟读理解。

2、思考两词的艺术特色。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拓展理解,深入体会 引导:其实,“愁”是李清照词中最常见的字眼,我从李清照词中选取了几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咀嚼品味,进一步体会李清照词中浓郁的愁绪。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2、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3、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行香子》)明确:(1)“人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中的“愁”有了重量,写出了作者的“愁”之重。(2)“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中的“愁”和“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中的“愁”都成了能“抱”能“吹”的具体事物,不再是抽象的情绪了。(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中的“夜阑犹翦灯花弄”写出了作者因为“浓愁”而深夜无法入眠,守灯独坐的孤独。(4)“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和《声声慢》有相同的韵味和格调。

三、再读诗词,赏析特色

引导:李清照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几乎过着与愁苦相伴的日子。她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高手,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愁”的。两首词在写法上是否也有所不同? 提示:可以从词的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上面的问题。

(二)师生互动交流,欣赏两首词的艺术特色。讨论明确:

1、《醉花阴》的语言含蓄凝重。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借助长日、半夜、黄昏的时间推移,通过几个真实的日常生活表现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对丈夫的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全词不见一个“思”字,却字字句句无不渗透思念之情。

2、《声声慢》的语言率真自然。叠词的运用形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与作者缠绵悠长的愁绪相和,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开篇十四个字自然贴切,更是一种大胆新奇的艺术创造。词人连用一系列叠字,创造了低抑悲恻的韵调,恰当地表达了学生的悲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直抒胸怀。作者大胆地把“将息”“得黑”“次第”“了得”这些在当时看来又粗又俗的字眼写进词里,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这是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之一。

3、两首词的意境有所不同。《醉花阴》中呈现的是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营造的则是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4、两首词都运用了白描手法,描写景物,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将景与情巧妙自然地组织在一起,情因景而抒发得更加具体形象,景因情而汉江了感情色彩,情景相生,韵味无穷。如“薄雾浓云”勾画出一种暗淡阴沉的天气,渲染出一种沉闷忧郁的气氛,暗示了主人公心情的忧郁。“雁过也”勾起了作者异地漂泊之感与深沉的家国之思。“满地黄花堆积”更是令作者在惜花将谢的惋惜之余感慨自己的忧伤憔悴。此外,两首词都选取了一些生活片段入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如“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寻寻觅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都是借具体的生活片段,透过人物的动作、情态等,传达内心的情感。

5、李清照不愧是抒情高手,她总是能够借助景物和日常生活物片段来表达感悟,将无形的、抽象的情感有形化、具体化,从而紧紧攫住读者的心,让我们悲喜着好的悲喜,忧伤着她的忧伤。

(三)学生结合自己读过的李清照词,简单概括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特点。李清照前期词真实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词风清丽明快,语言婉转含蓄。

李清照后期词主要抒发伤时念旧的怀乡悼亡的情感,词风凄凉低沉,语言深沉凝重。

四、课堂小结

学生结合柳永词和李清照词,谈谈自己对婉约派词的感受。

明确:婉约派词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词调蕴藉,委婉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

2、做《同步作业》巩固。附:板书板书:

《醉花阴》——离别相思——苦!

愁《声声慢》——国破家亡夫丧——痛!

语言

意境

表现手法

《醉花阴》 含蓄凝重

清新宁静

借景(意象)抒情 借生活片段表达内心情感 《声声慢》 率真自然

凄惨悲凉

词两首教学反思 篇6

蒋沟小学 董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结合坐着的生活背景去理解词所包含的情感。(重点)

3、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想象词中的意境。(难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宋朝是词的王国,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词人,你熟知的人物有谁呢?(生答)老师这里有一副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猜猜这幅对联说的是谁?(李清照)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如梦令》。

二、了解词人,知人论世

1、介绍作者。说说你查到的李清照的相关资料。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邱县人。父亲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她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著作有《李易安集》。

2、了解词作。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到现在演化而成的就是我们的歌词。如梦令,词牌名。(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这首词是她晚年时期对早年生活的回忆。

三、走进词句,读通读顺

1、正音朗读: 兴,尽兴。

2、学会停顿:试读——范读——练读

3、解词释义:

(1)自学提示:通过朗读,你欣赏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说一说你从哪句体会到的?(2)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点拨:给每一幅图起一个名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a.西亭日暮图(交代了时间、地点)b.欢乐饮酒图(沉醉)

c.误入藕花图(初夏,藕花盛开)d.鸥鹭惊起图(快速划船惊动了鸥鹭)

小结:全词只有33个字,却写出了游玩的时间、地点和心情,语言及其凝练。

三、再读词作,体会感情

1、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词人当时的心情呢?(主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词,边读边画出能够表达心情的词句。自学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兴”,尽兴的欢乐,尽兴的饮酒,或许尽兴的谈笑。“沉醉”醉在美酒,醉在佳人,醉在美景。两个“争渡”,不忧时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悠闲自在)

2、指导朗读,读出兴致未尽,读出沉醉之情。(聆听歌曲《如梦令》)追问:此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清照?(快乐的、自由的)

3、出示《声声慢》,自由朗读,不必究于解释,此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清照?(教师点拨:此时,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生活中只剩一个“愁”字。)

4、《如梦令》是她在晚年时回忆起少女时期的快乐时光而写的。再去读一读,读出当时李清照的自由快乐。

四、拓展延伸,小试身手

1、当堂背诵,看谁最快完成任务。

2、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画面,用你的文字去再现当时的欢乐景象。(用上表示颜色、动作等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五、作业布置

1、自行默写这首词,请同桌批改。

2、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如梦令

李清照

日暮 沉醉 误入藕花

惊起鸥鹭

欢乐 自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韵味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理解诗词的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图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

3、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难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猜诗人张志和名字的由来。

张志和16岁那年给朝廷写了一本折子,皇帝非常喜欢,于是赐名“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这四个字不仅是张志和一生的追求,也是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思想。2、引出《渔歌子》。看到“渔歌子”这个词牌名,你想到了什么?(生答)

二、读词画景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正音朗读:两个平舌音“塞、蓑”,一个翘舌音“箬”,“斜风细雨”也会有学生念不准。

2、词中有景

学生一边读词,一边对照课本插图圈出词中出现的九种景物。假如黑板就是一幅画,你会如何安排这些景物呢?请一位同学将写有景物名称的词语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初步体会景物之美。

3、词中有画

你看到了词中哪些绚丽的色彩?请你给这些景物配上色彩再读一读。

4、描绘全词

静静地走进词中这幅迷人的画卷,你一定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写此时脑海中最清晰最动人的一处画面。你能用上这些动人的词语来描绘这样的美景吗?同桌两人一组,快来试一试吧!(请两位同学来汇报)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在天空自由飞翔。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穿梭其中。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河中的小舟上,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粉红的桃花点缀其中,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朦胧的意境。

5、小结:渔歌子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画卷。自由练读,读出画面之美。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三、品味钓趣

1、师配乐范读《渔歌子》,生想象词人的神情,说说词人有着怎样的神情?(快乐、惬意)

2、讨论: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顺势引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补充资料:张志和不愿做官,只爱这山山水水,在太湖扁舟垂钓,自封“烟波钓徒”。

3、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他大哥怕他不归,写了首和词,意在劝弟弟回家,进一步理解词人“不须归”的深意。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独风浪起且须还。

如果你是张志和,面对哥哥的劝说,你会如何回应?把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写完之后全班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4、小结:张志和喜欢如诗如画的美景,追求无拘无束、心志平和的田园生活。他的箬笠,他的蓑衣,他的人,他的心都已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让我们记住这位千古词人,让我们记住这首千古名词。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渔歌子》

2、完成相关练习。

五、板书设计

渔歌子 张志和

第三节《词两首》 篇7

主讲: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黄君

一、知识概述

本次学习毛泽东的《词两首》。学习中要反复诵读,体会毛泽东的宏伟抱负及宽广胸襟,在精读赏析中,学习《词两首》的侧面烘托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凝练优美的诗歌语言,反复品味并注重积累。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写作背景

2、诗歌结构

《忆秦峨·娄山关》

上阙: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通过词中描写的画面我们不难想象行军的悲壮、迅急及庄严肃穆,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

下阙: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的情景,通过画面描写展现了红军豪迈气概及胜利的自豪。

《沁园春·雪》

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一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

第二层(“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具体描写北国风光。

第三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想象雪后北国风光。

下阙: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第一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第二层(“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具体评价五位帝王,通过借代的方法,指出他们的共同缺点是忽视文治。为下文歌颂无产阶级英雄作铺垫。

第三层(“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歌颂无产阶级当代英雄。

3、研读诗歌

《忆秦峨·娄山关》

(1)分析上阕:上阕是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2)分析下阕:下阕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时的情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沁园春·雪》

(1)分析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分析下阙: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探讨诗歌主题

《忆秦峨·娄山关》这首词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的行军情景和战斗胜利后越过雄关的情形,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历史性转折和巨大变化。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5、写作特色

《忆秦峨·娄山关》:侧面烘托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沁园春·雪》

(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2)多层次写景及借代方法的运用。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结合背景把握《忆秦娥·娄山关》一文的深层意义。

(二)怎样认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

同步测试

1、选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C)

A.声咽(yâ)

莽莽(mǎng mǎng)

声碎(suì)B.素裹(guǒ)

分外(fân)

妖娆(ráo)C.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折腰(zhã)D.荡漾(yàng)

浮藻(zǎo)

笙箫(shēng)

2、选出下列书写有错的一项(B)A.苍山

霜晨

马蹄

残阳 B.原弛蜡象

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 C.河畔

金柳

招摇

青荇 D.榆阴

沉淀

漫溯

斑斓

3、选出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D)A.雄关漫道/真如铁 B.江山/如此多娇 C.我/轻轻的/招手 D.在我的/心头荡漾

4、从表达方式看,下列诗句是描写的一项是(A)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B.而今迈步从头越。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D.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词中“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与“________”和“________”相照应,用视觉感受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形象,气象_________。

6、“望”字是文眼,请写出望的内涵。(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你觉得这一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显示答案

答案:

5、雪飘

冰封

奇伟而雄浑

6、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7、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结构严谨。“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英雄间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阅读下面这首词,答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

8、本文是一首词,_____________ 是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 是题目,全词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你读出这个语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毛泽东同志在游泳时为什么会有“极目楚天舒”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8、水调歌头 游泳 过人的智慧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

9、此句表面上是写毛主席游泳时安然自若的神态,其实,是表现毛泽东同志藐视一切困难,敢于迎战各种艰难险阻的乐观生活态度。

10、当时长江水流很急,毛主席游泳时采用了仰泳的方式,眼前所见的是楚地宽广的天空,所以有“极目楚天舒”的感受。

-END-

课外拓展

1、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

〖原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鉴赏】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簦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万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举不胜举。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更为开阔,气势更为恢宏,哲理更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文人对四季的变演极为敏感,但各人对同一自然现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式等等都千差万别,因此所发出的感慨也不一样。历代文人对秋的描写大多是悲秋、伤秋的意蕴,唯独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唱出了新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然而相形之下,毛泽东这首词更其壮美,更其阔大。他不仅状写了秋色秋韵,更揭示了秋力秋魂-到底是伟人。纵观全词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学古不泥古,继承更超越的禀赋和情怀。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上段写的是“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下段则是回忆“昔日之游”,表述的是小“我”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一个人独游多少有点孤寂感,当年同朋友结伴来游,生活是多么充实多么丰富。长沙,在词人的人生旅程中,是社会生活的初始舞台,又是革命斗争的壮丽舞台。“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学习、战斗的高度艺术概括。词人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等问题的思考。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因而接下来是以“恰”字引起的六个短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迸出了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粪土当年万户侯!”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的气概多么的豪迈,气势多么的磅礴。而词的结尾则意味深长。“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问句,呼应了上片的一问,也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英豪,代表着“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全词至此,令人思索不已,回味无穷。

2、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草芥,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END-

中考解析

(北京东城区中考题)

例: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

准确理解词句是读懂文言诗文的关键。所以,把文言词句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理解、翻译是考查文言诗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形式。文言词句主要考查常见实词(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等;文言句式以特殊句子、较复杂的句子翻译为主;

这道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古今异义词“妻子”“绝境”“无论”的含义。答案:

(1)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隔绝的地方。

(2)竟然不知道(世上)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朝代的存在了。

9 词两首.doc 篇8

玉溪第三小学六年级 胡云华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围绕“诗文精粹”,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如梦令》,词人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表现了词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表现词人田园风光的喜爱。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法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提-探-拓”的教学模式,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悟情悟境,引导学生在多种朗读中品赏佳句。体会情感,进入情境。熟读成诵。把《如梦令》该为散文。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1、背诵古诗。

2、介绍词。

词,古代又称长短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3、揭题,交流李清照的资料。

作者李清照(1081-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父亲李格非,丈夫赵明诚都是当时的学者。她却擅长诗词,而且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4、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词的作者、朝代?这首词的意思?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思想?

5、教师梳理重点问题。

二、探究学习

(一)出示自探提示,学生自学。

1、熟读词,有不会读的字查字典。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思想?

(二)读诗

1.听配音朗读;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小结: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一起郊游的经历。

(三)品词

1.细读课文,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捕捉看到的画面。2.讨论,交流。溪亭日暮

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藕花深处

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⑶朗读。一滩鸥鹭

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⑵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

⑶抓住“惊”:“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

3.小结。

⑴词的特点:33字,凝练、含蓄。

⑵词眼:“醉”,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⑶齐读全词。

(四)、吟词

1.词又叫曲,有一定的曲调,可以配乐、吟唱。2.再听配音朗读,练习吟词:注意停顿、重音、叠句。3.欣赏歌曲,随歌曲一起吟唱。

三、运用拓展

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板书设计:

如梦令

读 溪亭日暮 词 品 藕花深处 吟 一滩鸥鹭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2、读题,解题。

《渔歌子》,词牌名。作者是唐代词人张志和,号称: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著有《玄真子》和《述太易》。

3、自读词,提出疑问

词的作者、朝代?这首词的意思?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思想?

4、教师梳理重点问题。

二、探究学习

(一)出示自探提示,学生自学。

1、熟读词,有不会读的字查字典。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思想?

(二)交流

1、读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塞箬蓑

斜风:微风 归:回家、回去

箬笠:斗笠。蓑衣:用草或粽叶编的雨衣。须:须要 不须:不须要

2、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三)想象,品出词中画。1.再读词,要求:读出节奏感。

2.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词。在多读中熟悉文本,体会词义。3.引导学生抓住“不须归”来理解词。解词。质疑。

4.结合图,边读词,边想。词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不须归”原因。(你从哪里读懂的。)

5.分析词的一二句。

词中描写了什么景物。生动笔划。指名说,师画简笔画。6.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的内容。

7.师总结:诗人就住在岸边,每天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全班齐读诗一二句)

师总结:天空白鹭飞翔,岸边桃花盛开,碧波鳞鳞,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图,难怪诗人说:“我不须归。”

8.你还能从哪些诗句读懂诗人“不须归”的原因。9.抓住“斜风细雨”引出三四句的教学。10.课件图:引导学生认识“箬笠和蓑衣”。用()风()雨来说词。

11.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斜风细雨中的景象,体会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

12.师总结:

哦!我明白了,是自在的生活让诗人说“我不须归。”

(四)品出钓中情,师生对读。

1.师介绍: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他被贬官后,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整天醉情于山水,追求悠闲自在的生活。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

2.课件:《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哥哥这首词写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师生作诗和诗。

4.师总结:张志和钓鱼不用鱼饵,那他钓来了什么呢?我们明白了,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读)

5、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自然)

6、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三、运用拓展

1、朗读全文,能够背诵的就把两首词都背下来。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词两首》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由两首词组成的。《如梦令》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达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箱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两首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它们在写作上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融情与景,以景写情,情景相生,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两首词都有唯美的图画,美好的意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感悟画面美,领悟意境美,体会情感美,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带领学生抓住景物,感知画面美。教学《渔歌子》时,我让学生眼睛看着文字,脑海中构成相应的形象:郁郁葱葱的西塞山、振翅飞翔的白鹭、尽情盛开的桃花、肥美悠闲的鳜鱼、戴笠披蓑的渔翁……学生抓住了这些景物,脑海中就容易自由组合,整体感知出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画卷。其次,我带领学生展开想象,领悟意境美。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像作者一样,因为沉醉二迷失了回家的方向,解雇闯进了荷塘的深处。迷迷糊糊之中,展现在眼前的,竟然是朵朵娇艳的荷花和片片碧绿的荷叶……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陶醉其间了? 再次,我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景美。两首词多描绘的自然景物和相应意境,绝非为了描景而绘景,为了创意而设景,而是在所描绘的景物中,在所创设的意境里,寄托作者的意向,赋予相关的情思。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渔翁,他那里实在垂钓肥美的鳜鱼,而是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的景象、悠闲地感受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不过,作者融寄于景物于意境之中的情感,有些事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因此,我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悟作者融寄于景物于意境之中的情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上一篇:世毕盟:2014美国留学政策的最新变化下一篇:加强师德建设推进教育创新(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