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2024-06-18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精选12篇)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1

0引 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科技创新的高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背景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包括城市科技创新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和产出能力[1],狭义的概念仅包括城市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支撑能力和产出能力。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涵盖科技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专利产出、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发展等内容。其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为了准确把握城市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历年数据收集的可得性,本文从狭义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概念入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评价上海城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支撑能力。

1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客观地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是认识与把握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规律、科学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总结科技创新经验的工具,也是政府对科技创新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的科学依据[3],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客观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在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层次性原则。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由其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又由下属指标组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上层是下层的目标,下层是上层的反映因子。第二,针对性原则。指标要针对城市创新能力,有针对性地反映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城市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经济支撑能力。第三,科学性原则。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既要能够科学、有效和系统地反映城市科技创新的相关信息,又要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第四,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考虑到量化、数据采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尽量选取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中的公开数据。第五,综合性原则。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涉及到城市若干创新要素的有机结合,指标的选取应尽量对城市主要科技创新要素综合考虑,能够客观反映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

根据资料和数据采集的可得性和准确性,结合上述构建原则,建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由目标层(A)、系统层(B)、准则层(C)和指标层(D)等4个层次共18个单项指标构成,涉及经济支撑、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等各子系统(见表1)。

2指标体系的计算与创新能力的测度

2.1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确定实质上是衡量各项指标和各指标层对目标层的贡献程度和影响力的大小,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对同一层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以1~5标度法表示,进行归一化,求解每个矩阵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最后以方根法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具体计算步骤如下[4]。

步骤1,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undefined

步骤2,计算Mi的n次方根。

undefined

步骤3,将向量undefined归一化。

undefined

步骤4,计算最大的特征根。

λmax=undefined

2.2数据的无量纲化

把原始数据通过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按照权重计算各指标的得分。指标的无量纲化采用极差标准化,就是系列中的任一变量(x0)与其第j列中的最小值xj(min)之差和第j列中的最大值xj(max)与最小值xj(min)之差的比值。计算数值分布于0~1之间,计算公式为:

2.3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测度

城市科技创新指数(UII)的测度就是各指标的得分乘以各自的权重后进行求和,然后逐层推算,测算公式如下:

UIIundefined

其中,Bi为某指标值,Wi 为某指标的权重,k为指标所属的下一级指标的项数。

3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

本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1996—2007年)》以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选取了1995—2006年上海的主要科技创新指标。

3.2计算结果

在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下,本文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相应的权重对1995—2006年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见表2)。经过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科技创新能力UII(见图1)及其科技支撑能力(B1)、科技投入能力(B2)和科技产出能力(B3)(见图2)子系统的具体测算值。

3.3分析与评价

从总体上看,上海城市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在逐年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从1995年的22.24增加到2006年的90.12,尤其自2001年以来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发展势头强劲(见图1)。在此期间,由于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资在上海的研发投入下降,1998—1999年上海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所下降,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冲击。

从城市创新的投入能力看,上海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持续增强,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1年之后增速明显,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的测算值从1996年不足10的水平提高至2006年50以上的水平。研发经费、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的增加对上海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可见,研发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对城市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举足轻重。当然,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上海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外资企业。2000—2006年,外资企业在上海的研发经费投入由21亿元增长到97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2%,远高于内资企业17.3%的年均增长速度,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占上海企业研发投入和总投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分别从2000年的51%和27%提高到2006年的67%和38%[5],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上海企业创新投入的主力。

从城市创新的产出能力看,也呈现上升态势,上海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的测算值从1996年的10左右提高到2006年的30以上水平,特别是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上海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在个别年份(1998年、2001年、2005年)也产生了波动,城市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有所下滑,这主要归咎于高科技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值占出口商品总值比重容易受市场作用出现波动,1998年、2001年、2005年高科技产业(C7)的测算值分别为0、2.19、3.26,远远低于历年的平均水平,从而对城市创新的产出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从城市创新支撑能力看,虽然上海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在1996—2006年有所增强,但增加幅度不大,1996—2006年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测算值始终徘徊在10以下水平,一度时期曾出现下降趋势,上海GDP增长率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从2003年以来,尽管城市创新支撑能力的增长幅度有所起色,但在近年来上海GDP的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加艰巨,今后需要处理好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支撑功能,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4结论与讨论

总之,从测度结果发现,上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呈现不断增强的态势,特别是城市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提升明显,然而科技创新的经济支撑能力相对有限。因此,从长远的发展战略看,今后上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着力点不仅要放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上,还要高度重视发挥城市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另外也要看到目前上海本土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6],且上海作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布局重点,外资研发投入在城市创新投入中占不少比例,如果上海一味地依赖外资研发投入来带动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风险性,从我国自主创新战略选择来看,这不切实际。今后,上海在积极吸引外商研发投资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大国内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投入,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7],重视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积极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范柏乃,单世涛,陆长生.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20(6):663-664.

[2]庄越,曾娟.城市技术创新原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2):4-6.

[3]薛风平.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测评及实证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2):16-17.

[4]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王桂新,杨汝万.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城市的战略选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杜德斌,张仁开,祝影,包惠.上海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23-29.

[7]徐之舟,张青.上海创新型企业界定与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2):19-23.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2

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下发。《通知》明确了相关专项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将围绕大数据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个维度,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

《通知》明确专项目标,未来2-3年,将建成一批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为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支撑。

《通知》指出,围绕转型内容和重点将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分别是: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具体要求

(一)请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4号)、《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的要求,组织开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和申报工作。

(二)主管部门应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好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和备案工作(暂不需提供落实环评、节能、土地等建设条件的相关文件),并对其真实性予以确认。同一法人单位可选择其中1个实验室方向进行申报;同一主管部门对同一实验室方向,择优选择1个项目单位申报。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申请单位应承诺予以配套资金或政策支持,保障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所需费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为构建创新网络,申报单位需承诺,若通过评审成为以上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的承担单位,将参与构建创新网络,以加强创新平台之间的协同。

(四)项目申报方案需充分体现产学研用等单位的紧密结合,并进行多个单位实质性联合共建(联合共建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建设内容和地点应相对集中;鼓励工程实验室建立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基地,优先支持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具有全国性示范效应平台建设。

(五)该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原则上将通过竞争择优确定(原则上支持本领域排名第一的单位),鼓励由企业牵头承担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并优先支持该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承担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的相关任务和项目。

(六)请主管部门在2016年10月10日前,将审查合格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一式2份报送我委(双面打印);同时请提供电子文本和有关附件等材料。

特此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6年8月26日

报告目录

一、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摘要

二、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的依据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背景、意义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背景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意义

三、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1、国内外技术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技术发展比较

(1)本单位技术水平优势和劣势(2)关键技术突破点

四、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发展方向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3、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拟进行技术突破的方向

4、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1)近期目标(2)中期目标

五、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1、建设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法人单位概况

(1)法人单位概况(2)合作单位概况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1)机构设置(2)工程实验室职责(3)实验室主任职责(4)实验室主任工程师职责(5)实验员岗位职责

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4、运行和管理机制

六、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规模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内容(1)主要内容(2)设备方案

3、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地点

七、节能及环境影响

1、节能分析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能耗指标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节能措施

2、环境影响(1)环境依据(2)环境和生态现状(3)生态环境影响防护措施

八、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1、建设周期

2、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建设期的项目管理

九、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总投资估算

2、建设投资估算

3、分年投资计划表

4、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其落实情况

5、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案

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初步经济效益分析(1)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3)财务分析(4)不确定性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十一、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2、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3、其它风险

十二、相关文件所要求的附件、附图、附表

1、财务分析附表; 1.1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1.2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1.3流动资金估算表

1.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

1.7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8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9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2、相关企业营业执照;

3、发明专利

4、产品图片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城市 科技创新 专利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要素的主要集聚地,而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专利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专利的拥有量既能反映出该区域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能力,又能折射出这些成果的市场应用潜能。一个城市拥有专利权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与水平,是城市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关于以专利信息为核心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国内学者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诸多有益的研究结论。本文依据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有效量等指标,对包含太原市在内的6个中部六省会城市2009~2014年公开的中国专利相关信息进行整理,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这些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然后得出提高太原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二、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一)专利视角下城市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专利评价指标体系文献资料的调研,以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构成要素为基点,在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于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层面,构建专利视角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见表1)。

选取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省会城市科技局和知识产权局,具有准确性。

(三)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表2的样本数据进行计算,打开“因子分析”对话框,选择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等全部指标作为分析变量,单击“描述”按钮,选择输出原始分析结果与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单击“抽取”按钮,选择“主成分”提取因子方法,.由于各变量计量单位不同,选择“相关性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选择输出“未旋转的因子解”和“碎石图”复选框,基于特征值大于1抽取主成分。单击“旋转”按钮,选择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并且输出旋转结果及因子负荷散点图。单击“得分”按钮,选择为“保存为变量”和“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复选框,方法为“回归法”。单击“确定”按钮,输出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看出,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四个因子,就可以很好地代表17项二级指标。

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亿元GDP发明专利拥有量这7个指标在第一个因子上载荷比较大,可以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科技创新意识因子,即F1代表着科技创新意识因子;

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这4个指标在第二个因子上载荷比较大,可以将第二个因子命名城市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因子,即F2代表着城市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因子;

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占比重和发明专利有效率这4个指标在第三个因子上载荷比较大,可以将第三个因子命名为科技创新潜力因子,即F3代表着科技创新潜力因子;

签订技术项目数量和签订技术金额这2个指标在第四个因子上载荷比较大,可以将第四个因子命名为市场价值因子,即F4代表着市场价值因子。

各个因子计算公式如下:

(四)综合评价分析

综上所述,根据所得结果,然后加上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得表达式:(45.071*FAC1-1+19.352*FAC2-1+10.835*FAC3-1+ 9.980*FAC4-1)/85.237

就可以得到综合评分,外加上四项因子的得分,见表6。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排名可知,合肥市以总分0.32的得分排在了第一位,这说明合肥市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长沙市、武汉市、郑州市、南昌市、太原市。太原市以总得分为-0.84的排名排在了第六位,这说明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是最差的,这主要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系。

(一)科技创新意识

F1是反映城市科技创新意识的因子,F1由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亿元GDP发明专利拥有量这7个指标组成。科技创新意识排名由强到弱依次为武汉市、长沙、郑州、合肥市、太原市、南昌市。其中太原市专利申请量在37626件,而科技创新意识排名第一的武汉市近六年专利申请总量为129111件,是太原市的3倍多,这间接说明太原市的科技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科技创新发展速度

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反映的是城市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因子,?太原市在这一项上排名第六,说明太原市的专利发展速度较慢,进而影响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近六年太原市专利申请增长率为7.11%,这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发展最慢的,因此,太原市要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专利申请量增长率等指标。

(三)科技创新潜力

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占比重和发明专利有效率这4个指标反映的是科技创新潜力因子。太原市排名第六,专利授权率和发明专利授权率为41.23%和27.43%,排名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挺靠后,这说明太原市科技创新潜力不足,需要加强。

(四)市场价值

签订技术项目数量和签订技术金额这2个指标反映着市场价值,代表着专利成果转化价值,而太原市的这项排名排在了中部六省份的最后一名,可见太原市专利转化成果还需要加强。

通过以上结论可以就如何提高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1.太原市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太原市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高新企业进行专利申请工作的重视,还要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专利的申请,进而提高专利的申请意识;2.政府应该通过设立奖金的方式来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得更多的专利技术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创造社会价值,进而促进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3.政府应该鼓励发展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并搭建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对专利技术项目给予信贷支持,这样就更能促进太原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吴自斌.科学技术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J].学海,2005(2).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杨华峰,邱丹,余艳.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6).

[5]金吾伦,李敬德,颜振军.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J].前线,2006,(2).

[6]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7]王仁祥,邓平.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08(1).

[8]石忆邵,卡海燕.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9]惠宁,谢攀,霍丽.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9(2).l

[10]吴二娇,刘璟.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15-217.

[11]徐小钦,黄馨,梁彭勇.基于DEA与Malmquist指数法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以重庆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6):974-985.

[12]于成学.中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与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1-63.

[13]姜鑫,余兴厚,罗佳.我国科技创新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41-45.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西安,城市创新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近年来, 城市创新能力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今天, 创新是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城市创新能力是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能力是在创新过程中, 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基础上, 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能力。这种关于城市创新的观点, 实际上延续了创新理论发展史上片面强调技术创新作用的局面, 有所偏废。我国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 其创新能力是对该城市技术、制度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 各区域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 在创新环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西安城市创新能力现有评价

一是城市竞争力研究专家倪鹏飞对西安的评价。倪鹏飞指出:西安是西北五省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 高等教育发达, 科技人才荟萃, 人力资源未来潜力大;在重大尖端技术、高效技术方面创造出许多全国第一, 是国家航天、航空、兵器等方面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 国防科技产业在国内城市中最具竞争力, 科研院所众多, 尖端科技成果丰硕, 被誉为中国西部的科学城, 其综合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 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 但其科技转化能力不强。

二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西安的评价。《蓝皮书》中的结论:西安目前的综合竞争力处于下游水平, 排名第35位。西安市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 知识创新能力是其维持综合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因素;科技竞争力在全国名列第七, 拥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有利条件;文化竞争力很弱, 需要解放思想、鼓励创业精神和重商意识;制度竞争力有明显的劣势, 管理制度与其他多数城市相比显得僵化, 与体制较活、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相比在科技成果应用方面没有优势。

二、西安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是不断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而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在创新观念的基础上, 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所以, 分析西安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是提升西安城市创新能力, 发展西安城市经济的关键所在。

(一) 西安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性因素。

从以上评价结果可知:西安高校、科研院所多, 科技人才云集, 具备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有利条件, 但与全国其他城市比较, 其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主要是因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力, 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能力不强。

1、成果转化项目较好, 但资金不足, 使之不能迅速转化, 不能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效益。

西安科技财力投入不足, 再加上企业本身的经济状况不好, 又没有好的创新政策, 吸引不来国内外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必然最终导致西安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2、科技成果需求依然不足,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同时, 技术创新是一项能够获得垄断利润但复杂而颇具风险的工程, 由于市场各供需企业主体风险意识过重, 使成果生产方与需求方难以长期合作, 实现双赢目标。

3、科技资源结构和配置不合理。

西安大部分科技人员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而真正从事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人才较少, 更缺乏将技术和市场紧密结合的企业家资源。另外, 西安的国防工业比较密集, 虽然这些企业和院所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开发能力比较强, 但他们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不高, 无法对西安的整体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

4、中介组织不健全, 专业化程度不够。

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桥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和生产经营, 又懂法律法规和谈判技巧的复合型中介经理人, 造成公共研究机构和产业双方对于中介机构缺乏信任感, 加之转化双方从各自利益的考虑, 使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中介机构的参与程度较低, 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 西安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性因素。

西安科技资源转化困难都直接表现为资金短缺等因素, 而在其背后却是激励的缺乏和资源配置的非优化, 科研机构和企业缺乏动力和制度条件进行相互结合, 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性因素的制约。

1、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

西安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不够表现在: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人是由思想观念所支配的, 思想不重视就很难有行动的支持, 观念不创新, 就很难有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二是资金支持不够。近几年, 西安市政府对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及发达城市, 与科技大省地位很不相称, 财政对科技创新投资不够, 科技经费筹集渠道少, 企业科技创新融资困难;三是政策倾斜不够。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力工具, 西安市政府在制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市场化相关政策方面存在政策手段单一、政策执行部门多且相互缺乏协调和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西安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创新的优惠、宽松的政策体系。

2、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参与程度不够。

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而颇具风险的工程, 技术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政府更多地参与进去, 对其注入信心, 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成果的转化。然而, 对于西安市的各级政府来说, 普遍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创新是企业的事情, 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没有切实起到参与、引导和监管的作用。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应着重于树立服务意识, 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 在市场经济发展信心不足的情况下, 更应该切实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 给经济发展注入政府这股强劲的信心力量, 然而这点在西安政府部门目前的管理中是较为缺乏的。

三、提升西安城市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有位美国学者曾说过, 决定一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 不在于新技术发明的多少, 而在于它的制度安排是否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西安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 而造成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西安科技创新能力较低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西安的制度创新能力不强, 寻求一种非市场激励来弥补市场激励的不足和缺陷对增强西安科技创新优势、提升西安城市创新能力, 从而使得西安城市经济再上新台阶尤为关键。

(一) 营造城市创新氛围, 提高政府创新意识。

第一, 强调创新氛围建设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体系下, 衡量地方政府工作不是看其制定多少计划和给予多少干预, 而是看其是否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氛围。政府毕竟不是企业家, 他远离市场, 不可能直接指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政府职能调整的关键就是从依赖计划转向创造创新氛围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第二, 强化政府创新意识的提高。提高政府创新意识要注意两点: (1) 思想要“超前”。思想的超前解放才能形成时间上的比较竞争优势。知识经济是一种时间经济, 哪个城市在时间上掌握了主动, 就能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权。 (2) 政策要“超前”。在不违背国家或上级政策的基础上, 要善于把上级精神和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符合市场行情、灵活多变的超前政策。

(二) 加强制度创新, 加大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和微观参与程度。

一方面城市制度创新能力不强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当地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竞争力:中国十七个城市点评》分析表明, 西安需要大力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制约因素, 但要扩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创业环境, 就要增加投资。政府应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资力度, 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 吸引优良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入住, 为西安经济的发展做贡献;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既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源泉, 又是一项耗资多而颇具风险的工程。因此, 技术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其创新结果的市场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参与其中。政府有关部门对于较好的高新技术创新方案及其成果推广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应为其注入信心, 积极参与到地区技术创新活动中, 成为技术市场的建立者、参与者和维护者。政府不应只是给资金、给土地, 政府还应真正参与地区创新活动, 也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监管, 从而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技术创新方向, 同时也为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实践基础。在新的创新系统中, 必须由政府引导, 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基地, 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 加强西安市众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的联系,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产、学、研、官的多种形式结合, 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服务。

(三) 加强制度创新, 强化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政策引导

1、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技术转让、成果推广、人才交流、科技协作、创业服务等中介机构的存在可节约交易成本, 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转让和应用。为推动陕西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政府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 引导其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点, 提高其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服务能力, 形成适应城市运作、符合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常规业务、特色业务, 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科技中介机构, 完善和提升科技服务体系, 为建立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 政府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 对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中介机构, 可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贡献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一定期限内免征相关税费等。

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产生与成长。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改革意义的“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助于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 单依靠市场和企业自发的力量无法形成足够的集群, 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不可缺少。西安市政府应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打破阻碍技术创新的各种政策障碍, 在与市场协同作战中, 真正发挥其对市场的牵引作用, 依靠高新技术的诞生及其产业化使西安城市经济再上新台阶。具体可从科技发展所需的资金和人才要素入手, 促使国内外优良资金和先进技术在西安入住,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集聚西安开展创业;积极引进高科技型企业, 加快与西安现有企业的嫁接, 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在较短的时间内, 以制度创新助推技术创新, 提升西安城市创新能力, 从而推动西安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总之, 为了提升西安城市创新能力, 必须在提高政府创新意识的基础上, 不断增加西安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 为企业不断进行高新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紧密结合, 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只有这种良性的创新结构形成了, 西安城市创新能力才能提升, 西安城市经济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彦东.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3.4.

[2]谭思明.强化科技与产业结合提升城市创新能力[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4.2.

[3]朱传耿.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创新[J].经济论坛, 2001.2.

[4]邱成利.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1.9.

[5]倪鹏飞.竞争力:中国十七个城市点评[J].理论参考, 2002.7.

[6]胡宝娣.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3.5.

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安全城市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并日益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速度,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如能源紧张、环境恶化、通勤压力等,尤其是城市风险和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城市的高风险和脆弱性集中显现为:

(1)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市区高层建筑增多。根据公开数据,目前上海已有高楼5000多幢,其中超高建筑已达100多幢。如此之多的高楼在支撑起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宏伟形象的同时,也将城市居民置于高层建筑存在的诸如火灾等危险之下。例如:2月9日晚,位于北京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址配楼突发大火,这场大火不仅烧掉央视一幢楼,还使消防队官兵1死6伤。11月15日,在上海发生的火灾吞没了一座高层住宅楼,导致53人死亡,70多人受伤。两起重大火灾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2)近年来,城市能源、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断水、断电、断气等事故控制风险加剧。例如:1月19日北京西部大停电事故(占北京用电负荷8%。“7-10”暴雨,使北京城市交通陷于瘫痪。

(3)城市化的加速,使得城市公共场所人口高度集中,由于公共聚集场所安全设施不达标,缺乏必要的疏散通道与避灾场所,应急救援器材不全以及公共安全管理混乱,市民安全意识和自救知识缺乏等原因,导致发生在城市公众聚集场所的群死群伤事件日渐增多。例如:1994年的克拉玛依火灾导致323人死亡。的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导致309人死亡。

(4)在城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由于选址不当和土地使用规划不符合安全规定,建筑物倒塌、化学品爆炸等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后果。尤其是吉化双苯厂“11-13”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导致松花江的污染,进而导致哈尔滨的断水事件和跨国的环境污染事件。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面临的各种灾害风险也越来越大,演变为灾难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数量都呈逐年上升趋势。看似美轮美奂、光彩夺目的城市,实则隐藏着巨大危机。或如有人指出的,即使给现代生活带来便利和幸福的交通、水电气和建筑等城市基本元素,它们也可能瞬间变成人类的杀手。

近年来,中国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比较严峻,由自然灾害及工程建设引发的各类事故和灾难接连不断,正在对城市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其中有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和技术因素。

第一,城市自身具有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来自城市环境的人为性和城市社会的复杂性。城市作为人工规划和设计的复杂系统,具有一些内在的缺陷。偶然发生的事件如一场暴雨、一场大雪往往就会造成城市的巨大灾难。如1月发生在湖南的冰灾,使得湖南大部分城市电力系统、供水系统、交通系统处于瘫痪。

第二,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在“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口号下,其作为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政府工具或手段,更多的只是一种物质空间的建设,忽略了城市人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在这种思想主导下,抵御或减轻灾害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是不可能被放在生命攸关的高度的,也不会像对经济建设和维护稳定一样的重视和投入。因此即使在我国最先进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面对20层楼以上的大火也显得无能为力。

第三,城市风险预警和救援机制不完善,危机应对能力不足。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城市灾害风险的存在,安全风险评价运用不够普遍,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科技水平较低。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着分散建设、多头指挥、功能单一、缺乏统筹的弊端。城市管理部门对于城市风险缺乏应有的警觉和重视,很多官员对城市风险演变为现实灾难抱有侥幸心理。

第四,我国各大中城市,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缺乏,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城市风险认知及其自救知识。204月15日发生的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大批居民疏散的原因就在于,天原化工厂与数百万市民朝夕相伴,它的风险性和重大的危害性,周边大众却无人知晓。而居住在高层住宅楼的居民,极少甚至从来没有被组织参加过任何一次消防演习,或者说极少甚至从来没有进行过消防逃生培训。

进入21世纪,城市全球化、全球城市化日益显著。到20,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5%。“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已把“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定为:“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安全呢?

第一,从根本上说,确保城市安全在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城市建设的人文关怀,在体现人的生存和社会价值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反映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就是以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城市建设对生计、工作机会和经济生活的影响,增加健康、安全、住房、教育、文化、公共交通等规划内容,做好社会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改善城市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创造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要知道,再美再大再富有的城市,如果不能轻易抵御或减轻自然和人为灾害的袭击,这样的城市不可能让生活更美好。因此风险管理应当成为城市管理的核心内容。

第二,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设计及相应标准。在城市规划、厂址选择、工程建设等各项活动中引入风险评价机制,以发现、辨识、预测、预防和控制各种潜在的城市灾害风险。具体如:避免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下游或在容易引起岩溶塌陷的地段进行城市建设,同时对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水源、开山筑路修隧道、大规模地下设施建设等可能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建设项目进行慎重而科学的分析和决策,以免引起城市地面沉降、山体崩塌甚至整个城市地质环境的破坏。为了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准备,在公共聚集场所建立应急疏散通道,在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地指定或建立与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应急避难场所。

第三,加快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提高城市应对危机的能力。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应急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城市行政管理特点,针对我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部门分散,不利于协调统一、高效救灾的现状,建立一个组织协调有力、决策科学有效、能集中领导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精干高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各地政府还应加大救灾抢险设备的资金投入,增添先进的抢险救灾设备,同时加强城市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6

一、创新社会管理亟待强化社区社会服务功能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加强社会服务上下工夫。本文所指社会服务,其内涵包括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救助、社区保障等内容在内的大服务。它既体现了便于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服务,又体现了政府、社会、公众相结合的对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物质扶助和精神抚慰等全方位的服务。通过这种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提高幸福指数,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守望相助、扶弱济贫、恭让谦和、遇事协商的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一)强化社区社会服务功能,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

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城市社区的和谐是城市和谐的基础。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而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稳的根基也在社区。事实证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加强和改善人生,而社区社会服务功能的完善与否,关乎民生的诸多方面,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关乎城市的和谐稳定。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们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正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聚集点、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和党的执政基础的支撑点。进一步发挥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对于保障城市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益,满足普通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激发广大市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强化城市社区社会服务功能,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加快社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步伐,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的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党的温暖送到广大居民群众中,是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在新的形势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企业改制后移交社区管理的大量下岗失业职工,使其再就业;大量处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下的困难群体,使其摆脱贫困;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为其更好地服务;城市化后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其加强管理等等,城市社区都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但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还要让人民群众“找得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强化社区社会服务,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促使基层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更加努力地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群众的知心朋友,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使党群关系更加和谐,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三)强化城市社区社会服务功能,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一些地区努力把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内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构建群众利益维护机制、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运用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来化解社会矛盾,事实证明,服务是最好的管理。有些社会矛盾之所以激化,就是因为服务不到位。如果我们各级政府,特别是处于基层的城市社区,能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就可以避免一些大的矛盾冲突。在社会结构快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中,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城市社区在社会管理理念上不断更新,管理方式上不断完善。社区社会服务只有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位,社会管理创新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在服务理念上,切实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控、压、罚”的管理方式,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强化服务意识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服务群众上,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工作,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服务方式上,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推出便民措施,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在服务能力上,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作为必要程序,充分了解社情、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真正把创新社会管理体现在服务上,让群众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接受管理,自愿服从管理。

二、当前城市社区社会服务缺失的主要表现

目前一些城市社区更多的只是一个空间概念和行政区划,缺少需求的整合、利益的凝聚。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基础薄弱,社区工作领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城市社区社会服务方面,由于“政府——社区”这样一种治理结构是当前社会管理的主要模式,上级政府和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移位给社区,社区必然蜕变为“小政府”,其行政化特点愈发明显,服务居民不够,影响力和号召力不足,社会动员能力不强,“有空间、无实质”,“有组织、无凝聚”的问题日益突出,社区社会服务能力弱化。这就造成了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社区社会服务中的角色缺位。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和自治组织的特点,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社区社会服务中的职责应包括: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邻里守望和纠纷调解;关心社区弱势群体,服务特殊人群(如老弱病残寡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处理社区居民共同约定的公共事务;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维护社区居民权益的请求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居委会“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第四条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2010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城市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其中包括,“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服务事业,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一般情况下,政府应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人口多、种族多,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不同,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居民的职业构成繁杂,价值的多元化和生活的个性化和特色化越来越突出。所以,政府只能提供普遍化的社会公共服务,而对于个性化、特色化、地方化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可由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提供。而城市社区居委会直接与本社区的居民打交道,也最了解本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这就决定了社区居委会更有条件提供适应本地区居民需求的服务,从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但从笔者对Y市调查的情况看,社区居民最需要居委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各种纠纷的调解,以及各类咨询服务。由于社区居委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应付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行政事务中,角色和功能越来越“行政化”,其自治性质和服务职能越来越弱化。

由于我国城市社区社会服务总体上还处于起始阶段,城市社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社会管理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前比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管理基础的功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不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社区层面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城市社区卫生、就业、社保等工作需要加强和改善。二是城市社区治安问题仍比较突出,平安创建的任务仍很艰巨,维护社会稳定仍是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三是社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缺少较为稳定的投入机制,投资主体不明确,资金总量不足,欠发达地区城市社区社会服务的必要支出得不到应有的财政保障,特别是社区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所需资金缺口较大。四是社区社会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规划性和现实针对性,有些政策措施操作性不强。五是社会参与度不高。当前,社区组织严重的行政化倾向,政府在城市社区社会服务中的强势,使得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居民义务参与少。由于对社会组织准入门槛过高、管理职责不清以及行政干预过多和实际监管不力等制度设计方面的原因,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行政色彩浓、服务不规范、公信力较差、成员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六是城市社区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社区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社区社会服务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加快,扩大了社区管理者的选择范围,使社区管理者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工作能力较过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少城市社区管理者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社区社会服务的新要求,社区居委会“大妈”式的人员还占一定的比例,真正具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熟悉社会工作的管理者还很欠缺。七是对外来人口群体服务不力。目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群体,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上,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外来人口所具有的流动性、二元性、无组织性等特征,又使得对这一群体的社会管理不仅有别于居民,而且极为复杂。管理理念滞后、管理社会化程度低、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合法权益保护不力等问题都在城市社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重直接管理,轻社区参与的问题较为突出。据笔者调查,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权限大多滞留于市、区两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垂直”管理中,而作为城市管理的基层组织社区,则缺少综合协调和管理权限。没有管理权限,服务功能自然也就受到轻视。虽然有的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外来人口社会服务的供给,但实际信息也很难传递到外来人口。比如,对外来人口的就业服务,很多外来人口根本不知道如何在社区层面享受这样的服务。

三、提升城市社区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路径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社区社会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镇1亿以上的流动人口、5000多万退休职工、14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和2200多万困难群众,社区社会服务的压力不断增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城市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完善社区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任务。

(一)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是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基本要求。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坚持以社区社会服务为龙头,不断加强社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内容,促进社区就业、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提供社区救助、落实社区保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服务,使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生活便利,幸福祥和。

社区社会服务必须实行社会化。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要努力化解目前制约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发展的因素,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一是社区就业服务。通过提供就业再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二是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强化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设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发放和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查询服务,促进和帮助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保障。三是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化资源结构,加快部分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增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把社区居民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业绩的重要指标,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四是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鼓励创设多种社区教育实体,调动社区资源和力量支持和保障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群众性体育组织,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推动社区体育活动,增强居民体质。努力提高居民科学素养,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建立覆盖全社区各类人群的多渠道的学习服务体系。五是社区流动人口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互相配合”的原则,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为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创造共同参与的社区生活环境,将流动人口服务纳入城市社区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构建统一、完善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生态资源与人口分布匹配状况动态监测体系,从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综合评价人口流动的影响,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尊重流动人口合理要求,建立流动人口利益诉求机制。六是社区治安服务。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控网络,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建设以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为依托的群防群治队伍,加强社区巡逻守望,积极推广运用物防、技防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社区治安防范水平。健全社区居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畅通民情沟通渠道。建立社区矫正、戒毒服务机制和传染病、食品安全、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七是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单位和居民开展群众性自助服务活动。根据需求在社区服务中心(站)设立慈善超市和捐赠点,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八是社区信息化服务。以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建设为依托,搭建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整合各级政府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居民信息为基础,以社区为终端,建设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安全可控的社区服务信息化发展格局。

(二)增强组织共建功能

社区社会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必须以体制改变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社区社会服务组织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应强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将延伸服务职能、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为主要工作内容,将指导、支持社区居委会及其他社区民间组织开展社区社会服务作为重要手段,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要把社区社会服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等方面,为社区服务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要将社区社会服务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力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十二五”社区社会服务专项规划,推行县(市、区)领导联系社区制度。把社区社会服务工作列入当地政府和领导年度目标考核。要着力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实现行政放权,重心下移。对有些适宜由社区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可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给社区承担,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调动社区组织参与社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

进一步创新“共驻共建”机制。开展社区共建活动不仅能促进辖区单位和社区的沟通交流,更能打破条块分割的格局,树立大社区观念,整合社区公共资源,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助,共同服务居民群众的整体合力。首先,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街道职能。街道要以社区管理和服务为中心,以社会保障为重点,切实担负起社区建设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等职能,增强在社区的总揽能力。其次,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社区建设中要根据工作职能,找到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各部门在依托社区开展工作过程中,要按照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服务社区。社区居委会不是基层政府的下属单位,基层政府转变职能,重心下移,工作进社区,就是要求政府把基层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而绝非把工作推给社区,更不是到社区设机构、挂牌子、占房子。再次,驻社区单位要服务和服从于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合理利用和配置社区资源,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建设,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比如,建立县(市、区)级部门与社区共驻共建制度,由驻社区的一个主要单位为共驻共建小组组长,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共建小组,驻社区单位的精神文明、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等先进单位的评定,社区有票决权。以此促进社区共驻共建。

(三)构建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保障。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社会管理领域,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矛盾,迫切需要从公共财政的角度予以解决。作为重要公共政策手段和有效的调控手段,财政支持对提高社会管理的社会经济效益、完善社会管理的组织结构,改善基本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围绕民生聚财、理财、分财、用财。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加大公共财政对于社会发展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支持力度,形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长效保障机制。要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财政监督机制,严格实施财政资金使用的专项评估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区域和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相关制度,使欠发达区域和低收入人群享有相应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合理界定各自责任边界,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社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所需资金应由社会资金、地方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等多渠道筹措,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并逐步提高社会资金所占比重,政府投入应成为社会公共服务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社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应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考虑。

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公益服务的机制,逐步从政府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向政府通过购买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向转变。探索建立有效的社区社会服务资金募集方式,通过贴息补助、配套投入等灵活方式,拓宽社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建设。扩大公共服务政府外包范围,不断提高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比重,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乃至公民个人提供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以从事专业社区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社会工作机构为载体,积极吸纳相关社会专业工作人才,切实加强社区管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青少年教育等领域的人才配备。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优惠措施,通过提供社会(公益性)工作岗位、试点示范、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社会服务。

一是加快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立完善社工专业人员认证制度,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淘汰机制。以骨干人才为主,加快建设一支志愿者队伍。大力培育发展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社会管理人力资源。建立完善社工人员认证制度。以推进社会工作者标准化、专业化和职业化为方向,以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制定社会工作者培养规划、培育社会组织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整合社会工作队伍为手段,全面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在市、县(市、区)党校、行政学院(校)开展各级干部,特别是社区干部社会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各级干部自觉加强社会学、社会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增强应对和处置群发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成为既懂经济建设、又懂社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加大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力度。要引导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提倡居民从事志愿服务的良好道德风尚,鼓励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活动起来,把社区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社区的利益当自己的利益,城市社区的和谐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以党员、团员为主要力量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倡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事社区义务服务,不断发展社区义务服务队伍。要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提高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要鼓励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使其逐步承接从政府有关部门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会服务,满足社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江苏省2011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二五’时期盐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GLB003)】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7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创新实验,创新能力

1 引言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求学生具有熟练操作能力, 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要求。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

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 各自为政, 互不干涉[1,2,3,4]。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 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 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 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 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是学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仿真实验的开发就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通过教学和实践合一的方式, 在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 创新实验体系的构建

创新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学生掌握专业特色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内容的基础上, 增设“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仿真实验”。帮助学生灵活运营知识, 将知识与实践相统一。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仿真实验”的开设, 旨在建立一个能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情况, 模拟乘客在车站的行为, 帮助学生了解车站客运组织设备的设置原则与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逐渐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创新实验项目的设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仿真实验”设置了多项具有可操作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实验内容, 以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为主要实验手段, 教师只对学生参与的实验工作内容做规划, 指导学生对项目的实施目标、实施方案、预期效果进行详细的设计, 在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实验检验、数据分析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钻研探索。

实验根据轨道交通车站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需求开设以下5个项目:

(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模型建立。学生通过车站的设计、实际工程数据以及现场的调研情况构建车站的仿真模型, 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

(2) 城市轨道车站设备布局优化实验。通过对现有的车站客运设施布局情况的仿真, 查找出其中的问题, 并设计出新的客运设施布局方案。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优化实验。通过对车站的客流情况进行仿真, 找出车站客运组织管理中的瓶颈, 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不同换乘方式下的换乘效率研究。对不同的车站布局形式条件下的客流换乘情况进行仿真, 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客流换乘分配方式及效率。

(5) 轨道交通车站行人疏散仿真实验。模拟不同突发情况, 仿真各种情况下行人的疏散情况和效率, 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图1~图3是部分车站仿真的截图。

4 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仿真实验”通过将知识与实际以及仿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不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知识, 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基础上, 锻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招晓菊, 李健艺.校企合作共同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3) .

[2]宋文学.加强产学合作搞好专业建设[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3) .

[3]夏晓峰, 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7) .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8

伴随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 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是城市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是建设高效城市创新系统和有的放矢地制定城市创新战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及众多城市构建创新型城市战略的提出, 不少学者对城市创新能力问题进行了评估和研究[1,2,3,4,5];对于创新模式问题的研究更多是从微观层面企业创新模式[6,7,8,9,10]来分析的, 而对于宏观层面的城市创新模式的研究很少;而且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分别独立地进行, 将两者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城市创新能力差异分析与城市差异化创新模式选择结合地研究很少[11,12]。基于此, 本文首先对3+5城市群创新能力差异进行了分析, 然后根据创新能力的差异提出了城市群差异化创新模式的选择。

1 3+5城市群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估

1.1 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创新能力是创新系统中各创新行为主体交互作用将知识、信息、技术等转化成经济产出的能力。城市创新能力除了创新的观念、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创新激励与保护等一般能力外, 更主要的是城市能量集聚、能级提升、流量增大的系统性创新能力[13]。根据综合性、系统性、层次性和数据可得性原则进行选择指标, 在参照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构建了由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和创新绩效四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1.2 综合评估

本文数据来自于《湖南省统计年鉴》 (2001年~2007年) 、《湖南省科技统计年鉴》 (2003年~2007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1年~2007年) 、《湖南省R&D清查资料汇编》 (2000年) , 创新绩效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数据来源于各市每年统计公报。

利用SPSS16.0软件,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5城市群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 首先对数据进行同度量化处理, 本文采用标准化方法, 即zxi=xi-μxσx来消除量纲, 其中μxxi的均值, σx=i=1n (Xi-X¯) 2n-1, 并定义Vk=λk/j=1pλj为第k个主成分Zk的方差贡献率 (信息量) , 则CVk=i=1iVi=i=1kλj/i=1pλj为前k个主成分Z1, …, Zk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大于等于85%来确定公共因子素数, 并计算出公因素得分 (见表2) 。

2 3+5城市群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2.1 3+5城市群创新能力差异动态分析

根据表2, 对3+5城市群2000年至2006年的创新能力差异进行动态分析。

(1) 知识创新能力。

由图1可以看出, 长沙优势显著, 排名第一, 第二和第三分别是株洲和湘潭, 第四是衡阳, 岳阳、常德、益阳和娄底相对落后。总体来说, 这七年间, 除长沙外, 其他城市知识创新能力变化不明显, 主要是因其他城市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研究开发科技机构数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变化不大。

(2) 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 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本地区的创新实力。从图2可以看出, 技术创新能力方面, 长沙具有优势地位, 排名第一, 株洲和湘潭分列第二和第三, 衡阳第四, 其他城市相对落后。七年间, 各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娄底, 从2004年开始, 娄底的大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值在总量上仅次于长沙, 因此其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3) 创新环境支撑能力。

从图3可以看出, 各城市创新环境支撑能力方面的发展相对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长沙在创新环境支撑能力方面仍然有着绝对的优势, 排名依然是第一, 其次是株洲和湘潭, 而岳阳、常德、衡阳、娄底和益阳在平均水平。由图4可知, 从2003年开始, 各个城市的创新环境支撑能力的增长幅度逐渐加大, 这主要由于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的增加。

(4) 创新绩效。

从图4可以看出, 创新绩效方面, 长沙排名第一, 株洲和湘潭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其次是岳阳和常德, 衡阳、娄底和益阳要落后。2000~2006年这七年间, 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创新绩效表现为稳中有升, 但层次性更加明显。

(5) 综合创新能力。

从图5可看出, 长沙占据绝对优势, 排名第一, 株洲和湘潭分为第二和第三, 其他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在平均水平。进入21世纪, 城市群各个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 发展的差异性更加明显, 尤其是近三年表现的很突出。

2.2 3+5城市群创新能力差异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问题, 我们使用统计分析中分层聚类分析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中的组间内平均距离法 (Between-groups linkage) , 对3+5城市群八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分层聚类分析 (见图6) 。

从图6生成的三类聚类解可以得出, 组间内平均距离法将八个城市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长沙;第二类是株洲、湘潭;第三类是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和娄底, 与我们用因子分析法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据此, 我们把3+5城市群创新能力分成三个等级:强创新能力型, 较强创新能力型, 弱创新能力型 (见表3) 。

2.3 小结

由以上分析, 可知3+5城市群各城市间创新能力存在梯级差异化:长沙是城市群创新的核心城市, 株州和湘潭的创新能力为一层次, 其他城市的创新能力为一个层次。而且, 随着城市群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这三个层次间的创新能力差异性有着拉大的趋向。

3 3+5城市群创新模式的选择

3.1 城市创新模式的类型

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当前企业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三种基本创新模式。自主创新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创新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14]。可见, 自主创新要求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及综合技术能力, 依靠较强的技术基础能准确涉及前沿技术, 并在核心技术和关健技术上有突破, 掌握相关核心技术, 生产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产品。自主创新需要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为其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这就要求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知识创新资源丰富。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是自主创新正常运行的保障, 不仅可以使创新易获得所需投资, 而且可以加速创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随着产业的相关性和技术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强, 集成创新已发展成一种创新范式, 城市之间发展集成创新首先要地理位置上相邻近, 城市之间基于创新要素的整合共享, 形成一个创新的系统, 促使创新要素之间主动选优搭配, 并以最优的方式融合而产生创造性。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落后企业或地区实施赶超策略的两种可行性选择, 模仿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关键是实行再创新, 因此企业要有着较强的技术学习能力, 政府在企业的模仿创新中起着导向作用, 引导企业选择性的引进技术, 并为企业的创新营造好的环境;合作创新是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科技资源, 壮大整体的竞争力和实现自已的创新发展模式。因此, 合作创新要求相互合作的各方有某方面的优势才能被对方接受, 如拥有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或市场优势, 才有合作的基础。

3.2 3+5城市群创新模式的选择

由以上对3+5城市群创新能力差异化的分析可看出, 各城市间创新能力不仅存在梯级差异, 而且这种梯级创新能力差异有拉大的趋向。正是由于创新能力梯级差异性的存在, 3+5城市群各城市创新模式的选择应该不同, 要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构建出适合自身的创新模式。基于上述的分析, 我们构建了以下三种创新模式:

(1) 长沙自主创新模式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长沙云集了全省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产业基础雄厚, 目前已形成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 同时, 长沙是全国重要的工程和机械研发、生产和营销中心, 也是全国四大动漫产业生产基地之一, 长沙软件园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可见长沙科技能力较强。长沙要充分发挥和聚集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力量, 走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中型企业, 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远大等企业, 要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在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制的同时, 要对先进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洞察力。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核心或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 掌握相关核心技术。企业还要与国内和国际的科技创新网络对接, 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的创新资源, 在引进和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同时, 形成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产品。

长沙要发挥自身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要加大对中试基地建设和孵化器的管理, 为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场所;可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融资环境。优化中小企业创新资源, 统一对中小企业的管理, 促进中小企业与本省、国内和国际科技合作;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体系, 切实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 激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具有创新思想、冒险和奉献精神的企业家是企业可持续创新的一个重要保证, 要大力培养企业家, 营造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使企业家的发展走向职业化。

长沙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较多, 企业应与大学和科研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企业与大学可以共建研发机构或合作成立科技公司, 具有很强科研能力的科研机构可以成为独立的法人企业, 或者科研机构进入企业。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 通过重点项目推进产学研的广度和深度。政府要加快创新法律体系的完善, 明确产权归属, 保护产权, 激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创新的激情;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 为产学研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政府可以开展一些如技术交易会和技术展览会等形式来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长沙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较大, 今后要加大对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动创新网络的建设, 促使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产生根植性。

(2) 长株潭集成创新模式。长株潭作为3+5城市群的核心圈, 不仅聚集了全省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 而且全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也在长沙和株洲, 全省90%产值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在长株潭。目前长沙在高新技术、工程机械、电子技术产品方面有着显著优势;湘潭以钢铁、机电和建材居优;株洲则在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为优势, 因此长株潭要以高新区、开发区和大学城为载体, 整合创新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提升本区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的关联度和技术之间的依存度日益加强, 这就要求整合相关配套技术[15], 并选择相应的管理方法, 才能产生可持续的生产力。因此, 长株潭应走集成创新模式, 长株潭三市呈“品”字形分布, 发展集成创新也有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长株潭的创新资源要主动选优搭配, 相互之间以最佳的方式进行融合并产生创造性。创新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综合系统并优化要素间的结构, 使集成创新的整体功能形成1+1+1>3的放大效应。企业可基于技术创新的需要结成联盟, 整合技术创新资源, 在核心、关键技术上集成创新, 在一些基础高新技术和应用高新技术上要有阶段性的突破;企业也可基于产业的需要结成联盟, 选择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都较强的产品, 加大对重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上的研发, 形成技术性产业, 并实现产业集群。

三市政府间要加强沟通与合作, 共同营造利于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政府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 要不断加大对科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立起多层次的创新协作网络, 促进技术信息知识的快速流通;营造一个留人才的宽松环境,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引导并推动中小企业之间基于技术创新的联盟, 可以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或中小企业投资服务公司,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融资的好环境;建立建全中介服务体系, 三市可联合成立技术评估中心和科技成果经营公司,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

(3) 城市群外围城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城市群外围五个城市 (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和娄底) , 创新资源比较短缺, 企业技术能力较低, 产业结构优化度不高, 应该选择“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

五个城市中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资金优势的企业, 可成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在有优势的技术和产业上实现部分突破。考虑到五个城市创新能力总体情况较弱, 可以采取“联合开发”和“依托型”两种路径实现引进吸收再创新。

衡阳在五个城市中技术能力较强, 工业基础较好, 制造业发达;岳阳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和新闻纸生产基地;常德是湘西北工业城市, 三市可以采取联合开发技术创新路径, 基于技术或产业相关的中小企业组成战略联盟, 在准确分析本地及国内外的市场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引进先进技术, 并在“干中学, 用中学”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知识, 在使吸收消化的知识转化企业自身隐性知识的同时, 也要加速这些技术知识顺畅性的流动, 提高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益阳和娄底两市技术能力较弱, 可以采取依托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 即中小企业选择大企业配套的技术项目, 作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 与大企业保持技术协作, 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

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吸收消化基础上再进行技术创新, 这要求企业不仅学会使用先进技术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 要有对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洞察力。企业要不断加强技术学习能力的建设, 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 创建留住人才的环境;企业要增加科技经费的投入, 加大基础研究。通过以上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 五个城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技投入数较长株潭三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着很大的差距, 所以五个城市的企业要加强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建设。

五个城市所拥有的创新资源欠缺, 企业要充分利用省内、国内, 甚至国际的科技资源, 在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同时, 努力使自己的技术盯上前沿性技术。政府要发挥好导向作用, 不仅要利用政府所拥有的技术信息来引导企业选择性的引进技术, 而且要引导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上应该统一规划, 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上政府给予一定的资助, 并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攻关, 促进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利用长株潭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 延伸产学研的深度、拓展产学研的广度;政府要不断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加大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 为创新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和商业化搭建好的平台;政府还要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创新文化环境, 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 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激情;通过知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建立起完善的创新体系。

摘要:构建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3+5城市群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估和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3+5城市群创新模式的差异化选择:长沙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长株潭集成创新模式, 其他五个城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9

在全球知识经济的背景下, 中国正经历着由制造型国家向自主创造型国家的转变, 城市也正面临着以知识竞争为基础的新挑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作为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新型经济形态, 可以通过知识的获取、配置和利用而形成规模的产业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 最具价值的不是有形的资产, 而是无形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作为城市成长的核心内容, 是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是城市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和重要支撑。只有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 采用全新的思想和观念, 才能为城市找到新的发展机遇。科学的知识管理过程是提高城市管理竞争力的动力, 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因此, 明确知识管理对现代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 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文献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管理能力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关系。其中, Cairncross指出,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国家要在宏观层面不断调整知识的创造和吸收能力, 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 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规范性和连贯性[1]。Freeman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国家和地方部门组成的, 通过部门间的交流和互动来完成各种新型技术的吸收、修改和转移的网络结构[2]。Groshbymark指出城市创新能力可以划分为五部分, 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创造、技术流动、外部创新环境、城市创新绩效, 并且认为知识的获取和创造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Todtling通过研究不同城市的创新数据发现资源相同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4]。可见, 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而知识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源泉和根本。Griliches从系统学的理论出发, 认为区域创新是相互关联的大系统, 系统内的各城市间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5]。JOHANNESSEN等认为知识管理要遵循特定的规律, 不同的技术创造形式要配合相应的知识管理方式, 才能实现城市创新绩效的最大化[6]。

在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中, 詹湘东认为知识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而又难以管理的战略资源, 要确保知识在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 以最大化地实现知识的效能[7]。赵光州等人将知识管理活动分为创造、加工、扩散、应用四个过程, 并强调知识管理活动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8]。石峰等人认为基于知识链接的城市创新系统存在正反馈机制, 即系统对创新知识的管理能力决定了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低[9]。赵峥通过分析知识管理与区域创新能力间的联系, 找到了提高区域城市创新能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10]。李柏洲、苏屹认为知识管理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际生产中, 要充分利用好知识管理这一管理手段,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城市创新系统, 成为系统内的各个部门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桥梁[11]。张钢、王宇峰以区域创新为理论基础, 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索知识管理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 最后得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区域创新水平存在显著影响[12]。

通过上述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不同角度对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做出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但多数文献注重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体系的研究, 很少有学者将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合进行研究。本文在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 对我国30多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 建立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找出知识管理和城市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 使知识管理能更好地为城市创新体系服务。

2 理论模型

城市创新能力是指城市将自身的科技知识、人力资源、文化体制等要素转化成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 它能够推动城市的持久发展和长期进步。城市创新能力一般包括:知识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体制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实施城市自主创新政策, 随后全国涌现了大量的创新型城市。由于地理条件及区域经济条件的差异, 使得各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2012》[14]一书中31个城市的知识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明确不同知识管理指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 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和方向。

本文将集中研究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获取、知识应用两个阶段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 并将知识获取细分为科技合作、技术转移、科研论文、外资投入等四个不同方面, 知识应用分为产品研发、产业结构优化、新技术的投入产出率等三个方面。由于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本文提出了两类不同的创新能力:以经济指标为标准的城市创新能力和以竞争力为标准的城市创新能力。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 详见图1。

根据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关系模型,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科技合作有助于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假设2:技术转移有助于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假设3:科研论文数量与城市创新能力呈正相关;

假设4:外资投入有助于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假设5:研发新技术有助于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假设6:优化产业结构有助于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假设7:创新技术的投入产出率与城市创新能力呈正相关。

3 实证分析

3.1 信度检验

信度是测量所得数据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一种检验方法, 信度越大, 测量的标准误差越, 一般, α系数在0.7之上就是可以接受的。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为L·J·Cronbach发明的α系数, 具体公式[15]为:, 其中K为量表中的题目总数, ∑Si2为题项的方差总和, S2为题目相加后的方差。

本文利用SPSS17.0对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量表 (表1) 中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 得到所有指标的α系数均在0.75以上, 证明本文研究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2 路径分析

路径分析又称为结构方程式模型, 是多元统计分析中一种重要的方法。路径分析可以检验假设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确定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强弱。在路径分析中, 通常选用复回归分析法作为分析方法, 回归方程中的标准化系数作为路径系数。在回归分析时一般采用强迫进入法, 就是让所有的预测变量同时进入回归方程, 再根据每个变量的t值大小和检验Beta值的显著性来确定最终的路径系数。

3.3 分析结果

通过对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 得到各项分指标与总指标的相关系数, 详见表2。

在确定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时, 将采用以下回归方程进行分析:

模型1:

模型2:

其中, EOC代表城市创新收益;COM代表城市竞争力;X1代表知识获取;X2代表知识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 得出各项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构建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的结构模型 (图2、3) 。

由于各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数, 并且经过检验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 因此, 上文提出的假设成立。

3.4 结果讨论

3.4.1 知识管理指标分析

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科技合作、技术转移、科研论文、外资投入对知识获取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18、0.351、0.214、0.349, 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其中, 技术转移和外资投入对知识获取的影响更为显著。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各地区或行业间交流转换的过程, 包括信息、成果、专利等的引进、转换和推广。知识要经过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和应用实践才能获取, 引进技术知识可以为学习知识制造机会, 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使吸收的外来技术得以真正消化, 并使之成为自主知识产权。外资投入规模是城市开放程度的体现, 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外资企业的投资规模也越大。外资的投入不只是简单地资金注入, 还包括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的引入。本地企业通过借鉴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后提高自身技术管理水平, 从而实现知识的互补。

技术研发、产业结构优化、新技术的投入产出率对知识应用的影响系数为0.292、0.268、0.557, 且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可以看出, 新技术的投入产出率对知识应用的影响比较明显。投入产出率是指运行周期内投入与产出之比, 其值越小, 表明效果越好。投入产出率作为知识应用的经济指标, 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知识应用的效果。因此, 投入产出率越小, 说明创新技术的经济效益越高, 会促进创新知识的应用。相反的, 如果投入产出率较大, 则说明创新技术的经济效益不是很理想, 会抑制知识的应用。可以说投入产出率能够对知识的应用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

3.4.2 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

本文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分为城市创新效益和城市创新竞争力两个方面。图3是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收益结构模型, 知识获取对城市创新收益的影响系数为0.365, 知识应用对城市创新收益的影响系数为0.573。由此可见, 知识应用与城市创新收益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图4是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竞争力的结构模型, 知识获取对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0.178, 知识应用对城市创新收益的影响系数为0.730, 知识应用与城市创新竞争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获取能力要实现对外部环境快速适应, 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探索来获取外部新知识。知识获取能力又可细分为获取强度、获取速度和获取方向三种能力。强度是指获取知识的多少, 速度是指能否能快速吸收知识, 方向则指知识的获取路径。要增强城市的知识获取能力, 就需要保证知识获取的强度、速度和方向, 使外部知识能更好、更快地被城市利用从而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 知识获取是城市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 是城市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智慧源泉。

知识应用能力在模型1和模型2中均具有较大的相关系数, 可以说知识应用是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与关键。在获得新知识后, 就要完成知识的消化与应用过程。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城市创新知识成果转化能力和城市创新水平的直观体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创新, 创新主体对知识应用程度直接影响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知识应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 而知识应用能力的强弱最终表现在对于经济效益的贡献程度。作为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子系统, 知识应用体系要与外部环境保持着密切关系。知识应用涉及到城市中的创新企业和创新组织, 城市企业和组织的创新绩效也可以衡量知识的应用程度, 从而间接反映城市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10

当今,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依靠创新来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地政府共同选择和追求的目标。城市作为区域内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集中地,是区域创新的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1],不仅包括技术和制度创新,同时还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等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1],因此,要全面、客观比较区域创新能力,就必须从综合的角度考察城市综合创新能力[2]。

1 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界定

1.1 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界定

城市创新能力作为创新理论的分支,属于区域创新的范畴,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市创新能力概念内涵的界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探讨等方面。一般认为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体系中各要素和行为主体有机结合的整体[2]。

城市是区域创新的中心,城市所拥有的一切与创新活动有关的要素和行为主体经过有机组合形成城市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中所有因素和创新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协调、整合能力就是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其涉及到以广义技术创新(包括技术扩散)为核心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和观念创新等多重内容[1],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条件配合,除了创新的观念、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创新激励与保护等一般能力外,更主要的是城市能量集聚、能级提升、流量增大的系统性创新能力[3]。

1.2 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内涵

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主体(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创新能力;(2)在城市创新方面的投入—产出过程及其效率;(3)城市进行创新、创新后改进以及创新扩散等一系列能力;(4)城市创新互动能力与创新群集能力;(5)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模仿创新能力。

2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因素较为复杂,通常的做法是建立一个指标体系,将各因素转化为可度量的指标并使用各种方法将指标体系整合,进而求得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值[2]。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之中,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得到普遍推广的评价指标体系[3]。各地区考虑的角度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也各有特色。

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根据以上对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界定,创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要体现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各个子系统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反映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及自然和经济规律的要求,指标涵义明确、测算方式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以保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导向性原则。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特征,对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目标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作用,同时指标体系各层次之间也要有相互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下层的具体指标对上层应起到分解或解释的作用。

(3)层次性原则。

根据城市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和不同方面的特征,将城市创新能力划分为若干层次,并逐层进行分解,确定出具体指标,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

(4)整体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从整体出发,涵盖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创新能力的各方面的要求。

(5)相对独立性原则。

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在合乎整体性的前提下,彼此之间要尽可能满足相对的独立性,要互不重叠、互不代替,以尽量避免信息的重复。

(6)可比性原则。

要与国内和国际上通用的、规范的名称、口径和计算方法一致,便于横向和纵向比较,使其具有地区和国际间的可比性。

(7)超前性原则。

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以便为决策和调控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信息。

2.2 指标体系的内容

一个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就是由城市创新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创新能力综合而来。评价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是由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4,7,9]:

(1)城市知识创新能力。

城市知识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体系的创新投入—产出过程及其效率的综合表现,从城市知识创新的投入能力和知识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两方面入手评价城市知识创新能力。

(2)城市技术创新能力。

在评价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时,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考察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考察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城市制度创新能力。

城市制度创新能力是政府为创新活动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政策支持力度。

(4)城市服务创新能力。

城市服务创新能力主要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中介服务能力和教育培训服务能力两方面设计。

(5)产业创新能力。

城市产业创新能力指在一定产业环境下,城市产业由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跃升的能力,反映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的状况。

综上所述,构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是针河南省18个地级市进行的,各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2009年《河南省第二次全国R&D清查数据》和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部分指标是经过简单的计算处理,得到相应指标的数值。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导致各指标观测值相差悬殊,为使其具有可比性,必须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单位的指标无量纲化。

(1)对于正指标处理方法如下:

rij=Xij-miniXijmaxiXij-miniXij

其中:Xij为第i个区域的第j个指标值,rij为标准化过的指标值。

(2)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逆指标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rij=maxiXij-XijmaxiXij-miniXij

其中:Xij为第i个区域的第j个指标值,rij为标准化过的指标值。

3.2 方法的选择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较多,每个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需要将各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浓缩,从而综合反映出各城市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分析方法上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降维处理,找到影响各地市城市创新能力的主成分因素,得到各个城市在主成分上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在此基础上以各地市创新能力评价的各分项评价得分为指标数据,对各地市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聚类。

4 测算结果与分析

4.1 测算结果

在主成分分析过程中,各个部分均根据方差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提取主成分,并计算各个主成分与各指标对应的特征向量和各个主成分得分,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地市在五个方面的综合得分,据此对各地市的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如下:

(1)城市知识创新能力。

从知识创新投入能力、知识创新产出能力两个方面计算8项评价指标,提取出一个主成分。

(2)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三个方面计算14项评价指标,提取出四个主成分。

(3)城市制度创新能力。

从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方面计算4个评价指标,提取出两个主成分。

(4)城市服务创新能力。

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中介服务能力和教育培训服务能力两方面计算3个评价指标,提取出一个主成分。

(5)城市产业创新能力。

从产业结构优化度和产业创新绩效两方面计算4个评价指标,提取出三个主成分。

各地市在五个方面的主成分以及在五个方面的综合得分和最终排名如表2所示。

4.2 结果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创新能力在不同维度的测评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1)城市知识创新能力维度方面。

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四市知识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为正,分列第一至第四位,表示这4个地市在城市知识创新能力方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其他14个市得分均为负数,表示低于平均水平。这表明河南省各地市之间知识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其中:郑州的评价得分高达9.96,远远高于其他市;而得分为负的14个城市中,第五位的安阳与最后一位的商丘之间评价得分的最大差距也只有1.4分,说明这种差距主要在于郑州的“一市独大”。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高校、近三分之一的科研机构,处于超强势地位。洛阳、新乡、焦作三市的知识创新能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原因在于这三市均具有实力较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时也拥有大中型企业和特色产业。

(2)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维度方面。

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平顶山的科技创新能力总得分为正,高于平均水平,分列第一至第五位;其余13个市得分为负,低于平均水平。郑州的得分仍然是高居第一位,达6.71,远远高于第二位的洛阳以及第三位的新乡;而其余13个城市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但相互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3)城市制度创新能力维度方面。

郑州仍然处于第一位;洛阳、新乡、济源、三门峡和濮阳制度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也均为正,分列第二至第六位;其余12个城市的得分为负,低于平均水平。但除了郑州仍然是“一枝独秀”,综合得分达4.097外,其余市之间的差距不大。这说明各城市之间的制度创新能力比较均匀。

(4)城市服务创新能力维度方面。

郑州得分高达6.20325,居第一位;洛阳得分1.4166,居第二位;焦作、开封、南阳和平顶山得分也为正,分列第三至第六位;其余12个城市的得分为负,低于平均水平,但得分为负的市之间的最大差距也只有不到1分,说明各市之间差距比较小。除了郑州和洛阳以外,各城市之间的服务创新能力水平比较平均,整体上水平较低。

(5)城市产业创新能力维度方面。

郑州、洛阳、安阳、济源、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和三门峡的得分为正,分列第一至第九位,高于平均水平;其余9个城市的得分为负,低于平均水平。而从产业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分布也可以看出来,全省各市之间的差距不大,水平比较平均,也说明产业创新能力整体不足。

4.3 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概括,将以上五个维度方面的评价得分作为综合创新能力评价的数据集。从最终评价得分可以看出,其中郑州市的综合得分高达7.9,表明郑州在综合创新能力上也处于“一枝独秀”和“超一流”位置,是河南省区域创新的“火车头”;洛阳市的得分也高达1.756,处于第二位,说明洛阳的综合创新能力实力超群;新乡市的得分也达到了0.59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第三。但是,综合创新能力只有郑州、洛阳和新乡三市得分为正,分列第一至第三位,其余各市得分均为负,这表明河南省各市之间创新能力发展很不均衡,各地市之间的综合创新能力差距显著。

为进一步分析各地市综合创新能力的表现,以综合创新能力评价的各分项评价得分为指标数据,对各地市的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进行聚类,结果见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按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把18个地市分为三类比较合适。第一类:郑州;第二类:洛阳、新乡、焦作;第三类:许昌、南阳、濮阳、安阳、济源、平顶山、驻马店、周口、信阳、三门峡、漯河、开封、鹤壁、商丘。可以看出,郑州在聚类时的类间距离与其他类之间有显著的差距,表明郑州的综合创新能力远高于其他市,是河南省区域综合创新的领军城市;洛阳、新乡和焦作被归为第二类,结合各地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表现,洛阳、新乡和焦作的综合创新能力分列二、三、四位,其中洛阳和新乡的综合创新能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三市的创新能力的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市,属于省内综合创新的“发达”地区;第三类由剩余的14个城市组成,结合综合创新能力评价得分,这14个城市的得分均为负,表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综合创新能力落后地区。

5 结论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从总体上来看,河南省各地市之间的创新能力无论是从分项创新能力还是从综合创新能力看,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各市之间的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而具体分析差异来源,体现为郑州、洛阳等少数城市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特别是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所具有的天然优势使得郑州在各分项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上均排第一,且“一枝独秀”,而大部分地市创新能力低下,相互之间差异不大。这表明河南省整体的区域创新能力不足。

(2)从具体表现看,郑州、洛阳表现最好也最稳定。郑州在各分项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上都稳居第一,且远远超出河南省内其他城市。以郑州为标杆,将其他城市创新能力与郑州对比,可以得出以后提升创新能力的方向和重点。洛阳紧随郑州,在各分项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上都稳居第二,但与郑州的差距也很明显。从具体表现看,洛阳在科技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上表现最好,与郑州的差距也最小,而在知识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上与郑州差距最大,这也为洛阳今后提升综合创新能力揭示了重点发展方向。其他地市可以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狠抓薄弱环节,大力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对于郑州而言,虽然其在河南省内“一枝独秀”,但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需要找出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

济宁:科技引领城市创新 篇11

高瞻远瞩,好戏连台

近年来,济宁市科技工作围绕经济战略转型,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的目标,以举办专博会为契机,以鲁南工研院建设为依托,以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和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坚持高标准精细化,全力办好专博会。专博会已举办了九届,汇集技术、资金、人才要素,突出创新、合作、发展主题,济宁举全市之力办成品牌化、有特色、有较强影响力的展会。坚持做到舆论宣传形成强势,招展招商务求实效,布展工作精益求精。按照全国性会展标准,科学制定规划方案,精心制作创意展区,展示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增强展会的观赏性,做到项目对接积极主动,充分利用专博会举办院士行、科银企对接、资本市场论坛等活动的有利时机,围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推动“政产学研金”合作交流。通过专博会这一平台,使更多的高技术项目落地。

二是坚持高点定位高效运作,加快建设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即将建设的鲁南工研院,体现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中试基地、配套服务等各项功能,是集新兴产业及产品研发、技术集成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国际项目合作为一体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工研院的建设将重点启动“四个一百”工程,即依托100家高校科研院所,依靠100家科技型企业,举办100场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使其尽快打造成为对接大院大所的高端平台、高新项目的孵化基地、区域创新的重要“推手”。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围绕转型抓项目。出台《济宁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力度实施市级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中小企业创新、民生科技等专项计划。

高屋建瓴,全面发力

首先是立足创新抓平台。在加强工研院建设的基础上,支持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产学研合作专项,建设济宁市技术市场,推进其功能完整和市场化运作,服务区域特色经济。重点扶持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新建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院士工作站,发展100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高标准建设济宁数控技术研发中心,实施好“国产数控技术改造机床装备“政府示范工程项目。科技园区争取全部启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引导重点园区扩充专业孵化器面积,配套建设中试基地,全市孵化器面积总数达到50万平方米,在孵项目达到700个以上。此外,发展全市科技中介机构达到450家。

二是培育主体抓企业。出台《济宁市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企业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团队、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制定创建标准。支持做大做强20家大中型科技创新企业,扶强做大80家中小型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为鼓励培育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出台了扶持创新型企业优惠政策,制定了创新型企业的管理办法,今年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占比提高两个百分点,确保“十一五”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的目标。

三是突出农业抓民生。实施现代农业“五化”战略,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信息化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和富民强县科技行动,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主攻方向,设立节能减排科技支撑专项,推广100项成熟节能新技术,培育30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重点企业和3个示范园区。强化民生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支持开展绿色乡村建设、全民健康生活、中药现代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民生科技促进行动,提升民生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四是注重引进抓人才。实施“511”计划,重点引进3~5名领军科研型、领头创业型、领办项目型海外留学人才;结合科技平台建设和大院大所分支机构的落地,集中抓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及其团队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建设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功臣。

高调出招,凝聚人心

建设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是济宁科技工作重心之一。

一是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驾驭科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最根本的强化是强化素质,最根本的提升是提升水平。学习先进,寻找差距,克服不足,迎头赶上。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科技管理和服务机制的改革创新,务求各项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政策措施更加切实可行,解决问题更加富有成效。

二是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打造创新型部门形象。坚持在解放思想中转变作风,在解放思想中推动发展,大力倡导改革创新和争先创优精神。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注重协调的工作理念,以创新的思想推进工作,努力开创一流业绩、建设一流队伍、树立一流形象、营造一流环境、提升一流水平。

三是统筹协调,步调一致,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广大企业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形成科技工作“大合唱”的局面。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篇12

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研究生作为当代科技人才的主力军之一, 在科技创新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教育与本科时期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 更加强调了对知识的再造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文章主要以杭州市为例, 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对所在城市科技贡献情况的调查分析, 得到了一些基本的结论与对策建议。

2 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的设计中需要遵循系统全面性原则、综合普适性原则、灵活可操作性原则、稳定可比性原则和简明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需能够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价, 能反映到各个方面, 同时要做到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间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因此每一个指标因子都必须具有自己的影响特性, 不能被其他因子所替代。考核的指标不宜过多过繁, 且数据易收集, 易被受访者所理解和接受, 同时易于量化和评定。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有稳定的数据来源, 对指标的描述口径必须一致, 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定性分析。指标的大小、层次的多少必须适宜, 若指标体系过大、层次划分过多过细, 势必将决策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细小的问题上;而指标体系过小、层次划分过少过粗, 也不能充分反映在杭高校毕业研究生对杭州市科技创新贡献的情况。

为了能够准确的评估在杭高校毕业研究生对杭州市科技创新的贡献情况, 需要选取一定量的指标来进行衡量。本项目的研究中主要选取了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衡量: (1) 被调查者正式工作开始参加过的科技项目数量; (2) 被调查者正式工作开始已经发表的论文数; (3) 被调查者正式工作开始申请的专利数; (4) 被调查者参加的科技项目的成果是否已经用于实际生活。

3 结论与建议

从平均每个人专利申请已受理数量来看, 没有已受理专利研究生比例最高, 为49.5%。从专利申请已授权的数量上, 各个数量的比例都要低于专利申请受理的学生, 没有专利授权的、有1 项的、有2项的和有3 项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5.6%、9.4%、3.2%和1.8%。

从科研产出来看, 发表过1 篇核心期刊文章的占调研人数的18.2%, 发表过2 篇的占6.9%, 发表过3 篇及以上的占5.7%, 超过2/3 的学生没有发表过核心期刊文章。发表过SCI期刊文章的比例则更低, 其中发表过1 篇、2 篇、3 篇及以上SCI期刊文章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6%、3.5%、3.0%。从侧面反映出SCI期刊文章的发表难度高于一般的核心期刊。

总体来看, 在杭高校毕业研究生对杭州市的科技贡献有着很大的贡献, 但是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个人、企业及创新体系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影响着在杭高校毕业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具体问题如下: (1) 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一些企业管理者仍停留在传统的生产型技术开发和扩大生产规模上, 急功近利, 只注重眼前利益, 不求做强做优, 知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展缓慢。从而导致对创新型人才的忽视, 使相应的人才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科技创新贡献减少。 (2)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许多企业管理者未能按国家规定提取技术研发经费。我市中小企业多, 技术研发能力普遍偏低, 制约了研发经费的投入。融资渠道尚不完善,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 相应的人才也不可能有很多的机会进行科技创新。 (3) 创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我市工业领域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4) 个人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强, 只注重眼前利益, 急功近利, 心态浮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使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为所在地做出更多的科技贡献,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不断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很多已毕业的研究生认为只有在学校里才能进行科技创新, 因为在企业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已成熟的技术转化成产品, 现在的科技创新并不是靠一个人的才智就能进行的, 通常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的合作。相反, 在很多企业里, 毕业研究生很少有机会能组建、参与到这样的一个团队里。为了改变这一环境, 必须进行产学研合作。对已经有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要加强跟踪协调, 促进落实, 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努力探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市产业优势结合的有效途径, 加快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2) 发挥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加快建设我市工业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职能, 建立健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 强化服务意识, 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时要加快引进高技术人才, 建立和完善高技术人才库, 为我市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3) 增强资源共享的力度。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 更需要物力。很多领域的研究都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 而这些仪器设备并不是个人所能承担的, 因此需要政府的协助。政府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和方法推动国家平台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重大科学仪器、重大科技成果等基础科技资源方面向全国开放, 真正实现资源全社会共享。通过推行大型仪器、文献资源、科学数据共享等标准规范, 统一、规范、协调平台运行, 保证平台所建设资源与服务的可广泛利用、可互操作和可持续发展。

(4)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使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创新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活动。推动科技创新, 需要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而要把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需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特别是营造使科技人员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和谐氛围。中外科技发展的实践表明, 那些重大的科技发现或发明, 往往是在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中产生的。这就启示我们: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有利于科技人员放飞思想、挖掘潜能、多出成果;推动科技创新, 一定要积极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摘要: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 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 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攻关等相关工作,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需求等问题, 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杭州的科技的进步, 为所在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文章为了分析研究生对所在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以杭州市为例, 进行了数据的收集, 并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 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创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艳红, 陆红娟, 陈林, 等.江苏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 (4) :58-61.

[2]曹贞.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实例研究[J].杭州科技, 2013 (4) :45-48.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教学刍议下一篇:油井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