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

2024-06-24

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共12篇)

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 篇1

末端物流配送就是指将包裹直接送达给消费者的物流活动,是以满足配送物流环节的终端客户为直接目的的物流活动。在物流整个运作流程中,大体指包裹从物流服务商最后一个配送网点直至消费者手中的这个阶段。

近些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包裹投递量激增;同时,消费者在网购消费的过程中,对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时效性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商公司和快递企业在末端配送服务中发现,末端网点建设不足,单纯的上门投递方式造成妥投率不高,产生二次投递高昂成本等,都成为制约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时效的关键所在。末端物流的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此外,末端物流配送自身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在末端物流配送环节,企业能直接了解客户需求,积累消费数据,也是建立综合服务的入口,是争夺客户的关键所在。因此,末端物流建设受到各方公司的重视,他们正在尝试多种模式和解决方案,也有一些全新的技术或装备应用其中。此专题中,我们将详细为您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 篇2

作为政府管理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城市管理局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对城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服务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与转变,保障和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一、实现从“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转变

作为城市管理部门,要有城市管理的“当家人”意识,把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看成是自己的责任,纳入自己思考解决的范畴;要积极面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维护城市环境秩序为主线,以人为本,以变求变,以新对新,努力拓展城市管理新领域,切实营造亲民爱民、全民参与、共建和谐城市、共享管理成果的良好氛围。

二、实现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提前管理、全程管理意识,让有效的城市管理贯穿于规划、审批、建设和日常运行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加强日常巡查工作,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有计划地对城市管理各类部件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不断赢得城市管理工作上的主动权。要冲破思想“禁区”,从“等布置、等安排”转变为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根据城管工作实际和广大市民的需要力求工作上有独创性、超常性、开放性,促使城管工作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实现从分散向合力转变

努力形成齐心协力、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要加强工作联动和信息互通,优化整合资源,形成工作联动机制。要建立规范和标准,建立协调体系和巡查监督机制,实施条块结合、绩效挂钩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合力推进、良性互动、积极谋划、多方举措,抓好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四、实现从经验向科学转变

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效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要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文化,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全新的思路来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要着眼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致力于规范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从而向体制变革要效益,向机制创新求突破。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作风,大胆探索新思路、新举措,积极献计献策,努力开创城管工作的新局面。

五、实现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要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化、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环境持续改善。要以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重点,整合管理、信息、技术资源,再造管理流程,推动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要坚持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实现实时、动态和精细管理,促进管理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六、实现从突击向常态转变

知识产权:城市发展的创新动力 篇3

《创新时代》烟台市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经过两年多努力,2008年3月通过考核验收,并于同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由“试点市”到“创建市”,体现出了烟台市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的成绩,这些成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广波:几年来,我们切实将知识产权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考虑,纳入到政府重点工作的议事日程加以考核监督,纳入到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自主创新,纳入到企业创新研发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成效初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示范创建工作促进了全市知识产权的大幅增长。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5435件,同比增长20.3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87件,占当年专利申请总量的27.36%,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2000件;注册商标1060件,认定驰名商标9件,总数达23件;新增著名商标45件,总数达211件;新增著作权登记50件,其中软件著作权登记14件,软件著作权累计达183件;新增农业植物新品种权27项,总数115项,占全省的74%。

(二)示范创建工作带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目前,全市拥有MDI生产方法、油压万吨挤压机、抗癌新药、植物新品种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50多项,40多家企业在国外申请了专利,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其中,丛林集团的“万吨挤压机”、麦得津公司的“生产内皮抑制素方法”、龙源电力公司“等离子体点火装置”3个专利项目获“第十届国家专利金奖”,占全国的20%,位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三)示范创建工作推动了知识产权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随着我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了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培训进民企”、“知识产权进校园”、知识产权高层报告会、知识产权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知识产权认知度,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步提高。

《创新时代》:当前国内外经济低速的形势下,您怎样看待今年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形势?

张广波:从国际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迫使知识产权加速发展。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各国在积极调整产业政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将知识产权作为优化结构、鼓励创新、摆脱危机、突破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加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许多跨国公司纷纷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以获得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新形势下知识产权面临严峻挑战,引导企业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实现由自主创新向自主知识产权“质”的飞跃,已经迫在眉睫。

从国内形势看,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其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11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历史性的提升。

《创新时代》:在金融危机还未见底的2009年,烟台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张广波:今年是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年,烟台市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能力”,努力提高烟台市发展的创新动力。

第一,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一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突出企业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优势产业,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增强综合竞争实力。要鼓励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申请国外专利,抢占国际市场。二是构建政产学研联合体。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科研开发的评价、考核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机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专利入股等形式开展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知识产权联合体。三是组织核心专利技术攻关。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组织重大专利技术联合攻关,努力获取一批促进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着力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一是推动知识产权技术转化实施。培育和扶持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制定出台专利技术产业化资助政策,搭建包括信息检索、技术评估、产权交易、运用实施等功能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专利孵化基地,做好国家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筹建。二是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指导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各个环节,运用知识产权提升“烟台创造”水平。全面启动知识产权强县、强企、强项培育工程。三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引导和支持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广知识产权有偿转让或作价入股。

第三,着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一是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协会、专利代理机构等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要加快烟台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推动我市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开展。二是强化行政执法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调运转机制。健全市、县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体系,充实基层知识产权执法力量。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定期沟通和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纠纷快速解决机制。

第四,着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一是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全程参与重大产业装备和技术引进工作,积极主动提供政策性建议。对涉及国家利益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并购、技术出口等活动,要进行监督或调查,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和危害国家安全。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在制定出台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科技人才等政策中,要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导向。要将知识产权作为科技立项、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认定和复审的重要条件之一。三是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要加快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吸引国内外实力强、信誉度高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入烟台,在竞争中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要有计划、分层次、分行业地组织培训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创新时代》:除了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能力”外,烟台市还将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推动“知识产权示范市”的发展步伐?

张广波: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烟台市各条战线共同的使命,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市”的过程正是烟台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向创新型城市推进的过程。为此,烟台市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出台了一些举措,以便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要加强示范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已成立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示范创建工作方案,统筹指导创建工作中重大事项。市财政、科技、知识产权、工商等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形成主体突出、分工明确、协调有序、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人员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工作落实。

二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资金支持。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逐步设立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专利申请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驰名(著名)商标培育等,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资金保障。企事业单位要安排相应的知识产权专项经费,落实“一奖两酬”制度,激励发明创造,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

大力推进城市广播的创新和发展 篇4

一、哈尔滨市广播发展的基础

1. 城市的快速发展给广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哈尔滨市是我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2位的特大城市。全境980万人口, 近380万城市人口, 为广播发展提供了众多的潜力听众。

哈尔滨市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排名第13位, 是我国著名的冰雪旅游城市,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22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

2. 便利的城市立体交通为广播发展奠定了基础。

哈尔滨市是东北北部水陆空枢纽。汇集哈大、滨绥、滨洲、滨北、拉滨5条铁路干线。松花江水运经黑龙江与俄罗斯港口相通, 通过江河联运, 能够远达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年吞吐量已经突破400万人,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当天可抵达北京、沈阳、大连等城市, 较强的城市辐射力为调频广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城市外延逐年放大, 为社区广播的繁荣创造了机会。

2000年以来, 我市的呼兰、阿城、松北先后设区, 据统计这3个区2008年新建的小区超过50处, 新增新区人口30万人。

4. 媒体发达、竞争空前。

哈尔滨市的省属媒体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生活报》的都市特点形成媒体龙头;黑龙江电视台拥有8套电视节目在哈尔滨市落地播出, 黑龙江电台以8套广播节目覆盖哈尔滨市;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的《新晚报》在哈尔滨市平面媒体中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在哈尔滨市能够有效收听的中央电台、黑龙江电台和哈尔滨电台等播出的节目达17套之多。就广播在哈尔滨市的占有率, 客观地说省台广播优势明显, 其优势节目以《叶文有话要说》, 欣莉的《交广说法》等2个谈话节目优势明显。沈阳台的“大兵”节目通过省台购买播出后在哈尔滨形成众多听众, 有人形容省台的节目“一枝独秀”。

就平面媒体报纸而言, 《新晚报》在哈尔滨市报业市场一枝独秀, 《生活报》穷追不舍;

就广播而言黑龙江电台以谈话节目、交流节目为特色, 靠每个频率一、二个当家主持人的特色节目形成听众的“议论话题”, 不断放大品牌影响。

在哈尔滨听众市场调频99.8黑龙江交通广播, 102.1黑龙江都市女性广播对哈尔滨台形成强大的挤压。

5. 媒体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

据了解, 哈尔滨市的媒体广告经营年额度在17亿左右。

省电台广告各频率分行业进行广告代理, 2007年广告经营额达1亿元。

其中医疗节目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哈尔滨电台的广告分频率经营, 个别行业进行广告代理, 广告经营额4500万元。

其中医疗节目约占总额的三分之二。

二、我们的差距

1. 资源配置上的差距。

由于体制关系等因素制约, 我台在2007年10月以前只有3套广播节目 (新闻、经济、文艺) ,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 2007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新批准交通广播和音乐广播2套节目。

2. 先入为主的差距。

省电台先声夺人。早在1995年就开办了以哈尔滨市交通听众为主的黑龙江交通广播。以哈尔滨市路况, 哈尔滨市民出行难题为针对点, 而我台在12年后,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台中最后一个开办交通台。

3.“内容为王”、“品牌”塑造上的差距。

精心构想, 精心设计, 精心推出, “持之以恒”是我们在办节目上与省台的最大差距。以《叶文有话要说》为例, 在如何办好都市女性广播上, 省台经过2000年至2005年的徘徊, 终于摸透受众心理, 迎合听众喜好, 使这一节目以独特的主持风格, 泼辣的诉求方式, 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2005年11月开播到现在3年之久, 成为哈尔滨市收听率第一名, 广告吸纳量最大的一档节目, 其精于揣摩听众心理, 摸准听众脉搏, 全力塑造品牌是至关重要的。

4. 调动人力资源上的差距。

节目“内容为王”关键要有体现“为王”的人。省台在用人上敢于用人, 敢于挖掘人的潜能。在挖掘潜能上能够“因人而宜”设置施展个人魅力的节目, 在当今的竞争中说到底“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是充分调动人的潜能上的竞争”。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人尽其才的勇气和胆识。

5. 认真从思想认识上、节目理念上、经营手段上找差距。

客观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哈尔滨市的广播相对省台而言“媒体影响力小, 受众认知度低;经营品种单一 (医疗节目比重过大) ”, 造成经营的风险度高;经营成果不明显, 有些频率 (FM925哈尔滨交通广播) “有市无场”, 收听率与经营成果不成正比。综上所述, 要从思想认识上, 节目理念上, 经营手段上找差距:

①“小进则满, 小富即安”。“坐井之蛙”总满足于和自己比, 由于缺乏紧迫感, 缺乏逼上梁山的精神, 说到底缺乏责任意识, 使命意识, 缺乏紧迫的发展意识。

②强调困难多, 积极主动的想办法少。抬头是难, 低头是难, 向前向后看都是难, 唯有缺乏克服困难, 战胜困难的勇气, 要努力培养团队不服输的精神, 在不服输的前提下, 寻找发展的良策和办法。

③“醒得早, 起得晚”不能持之以恒。有些办节目的点子不是没想过, 不是没干过, 是没有人家干的漂亮, 这就像足球比赛一样, 要顶住, 要一拼到底, 要不庆幸先赢, 更要不怕先输, 才能打赢比赛, 办节目的道理应该如此。

④怕“冒进”, 加担子。广告经营是百分比年年递增, 在经营上既有风险又有难点, 不论是频率总监还是台的责任人都怕担子过重, “上下吃不消”。

⑤“放水养鱼, 积蓄后劲”。就电视、网络、报纸等优势媒体而言, 广播相对弱势。确实存在“放水养鱼”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问题。但是, 在“放水养鱼”的同时, 自身要自强也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树立信心, 千方百计发展哈尔滨市的城市广播

我国的城市广播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但节目受众增加, 产业化经营的步子也很大, 这为广播这一老媒体与现代媒体的融合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第一集团实力雄厚。

以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电台为主形成的第一集团年产业化经营额最高的已经接近10亿, 少则3亿。这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 第二集团特色鲜明。

以佛山电台、苏州电台等沿海电台为特色的城市广播, “贴近本土, 服务当地”, 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以距离广州市区只有60公里的佛山电台为例, 在“铁三角”50多家电台的电波大战中创造了年产业化经营超亿元的佳绩。

3. 省会城市台在竞争中不服输, 有佳绩。

①杭州电台、南京电台:2007年, 杭州广播收听市场依然是本土电台呈现出独占性的优势, 杭州市台去年收听率的市场份额为64.5%。浙江省台为25.4%, 收听率进入杭州市前3名的行列, 是“西湖之声, 杭州交通经济和杭州新闻台”;在南京, 2007年南京台的市场份额为55.2%, 江苏台为41.6%。可见省会城市台只要找准定位, 扎实推进, 就能够在与省台的竞争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②长春电台:与我们毗邻的吉林省长春市的广播竞争中, 长春交通台一直在长春市广播市场份额和产业经营中名列第1名, 不能不说“事在人为”。

4. 考察这些省台和省会城市电台的节目和经营, 我们看到这样一些情况;

①电台的城市化倾向日益明显。“广播节目无论是省台和市台的节目越来越突显节目的城市化倾向, 不论是内容、主持方式、广告经营, 即使是省电台其为农村服务的节目不到总量的10%;

②供听众可选择的电台和节目越来越多。但出名的节目多为谈话节目和少数娱乐节目, 新闻类节目的吸引力弱化;

③特色节目主持人不但成为节目的符号, 更成为一个频率的符号和化身;

④省电台节目配置与省会城市台配置日趋同质化;

⑤亟待开发新的节目样式吸引受众的听觉。“搞笑”、“话题”、“美食”、“女性”之后, 还有哪些领域迎合受众心理;

⑥医疗节目、搞笑节目、电话竞猜节目过多过滥, 挑战广播媒体的公信度和权威性, 也给广播产业化经营带来高风险。

⑦节目简单化。照报、照书、照网念, 弱化了广播新闻的必听和受众依赖;

⑧过分强调主持人为核心, 弱化了广播靠现场声音, 靠一线采访, 靠精编细作提供有价值的新闻、耐欣赏的文艺、音乐的能力。

可见, 广播在未来可预见到十几年中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现代媒体的挤压中广播唯有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 吸引众多的认知受众, 找准定位, 不懈努力, 哈尔滨市的城市广播仍然有光明的前途。

5. 人人动脑, 人人动手, 认真实践办好城市广播。

胡锦涛同志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 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 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 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 整合都市类媒体, 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 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重视对城市广播在21世纪前几年发展的总结和研究, 积极探索和实践城市广播今后的科学发展是广播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积极主动地从思想上认清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又好又快发展才能适应受众的文化需求, 才能凝聚广播工作者创新向上的团队精神, 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 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提升城市广播竞争实力, 抓紧培养特色主持人、特色记者、特色编辑, 由此形成有影响力的特色节目。鼓励全员为发展广播出点子、出名、出大名。学习省电台培养有影响力节目的胆识和勇气, 在每个频率培养1至2个叫得响的节目和节目主持人。由此构建节目工作室, 实行收听率和广告收益率双项考核。

②经营上解决“叫响不叫座”的问题。重点探索925哈尔滨交通广播新的经营模式, 使其收听率的市场份额稳定在我市收听市场份额的前3至5名的同时, 经营上的位次也要迅速前移。

③节目资源的配置上提倡本土特色。要“贴近受众, 再贴近受众”, “说市民身边事, 解市民身边难”, 以哈尔滨经济广播为例, 要真正反映社会生活, 成为市民的社区广播。

④克服节目同质化倾向上, 追求哈尔滨的城市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味道”。精心培育特色节目, 像《925汽车聊吧》, 要做到“同质价高”, “优化性价比”;在解决新闻事件的同质化上, 要讲求新角度, 抢“先机”, 得“先势”。

⑤组织广播活动上, 要实现活动的有效性。一是活动要最大化地扩大频率在社会上的影响;二是活动要切实解决受众一二个实际问题;三是活动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公益形象;四是活动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五是活动要形成规范和制度, 保持活动的延续性和生命力。

⑥新闻节目的采访、编辑上, 要发挥广播“快”的优势。努力做到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 同步播出;在坚持导向无误的前提下, 强调社会效果形成舆论氛围, 真实地反映民情、民意。

⑦营造广播的听觉魅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的听觉优势, 通过声音让人感到快乐、欣慰和亲切, 找准听觉优势明显的谈心节目和音乐、外语、教学类节目, 靠听觉魅力吸引人、留住人。

⑧发挥广播优势, 做好“一对一”服务。广播服务更好地是通过电话沟通、手机短信来实现, 要拓展服务领域, 细化服务方法, 延伸服务链条。

⑨广播要及时与现代技术结合。扩大广播节目运用短信的领域, 做好短信现场互动;鼓励编辑、记者、主持人做好广播与网络的结合, 延伸自己的视野成为“版主”和网络编辑;做好青年节目与网民的网上互动, 并延伸节目在网络上的实用服务。

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 篇5

深入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所蕴涵的理论智慧和实践特色,意义重大。

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客观上迫切需要实现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要求,研究、回答时代、实践、科学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形成新的思想理论观点,革新、补充、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实践性、严谨的科学性、高度的开放性。它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强大动力。社会主义的四次历史性发展,都是以理论创新为前提条件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主义创立指导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由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从一国模式发展为多国特色。理论创新之所以力量巨大,是因为:第一,这些理论是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而创立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它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第二,这些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指导思想,为党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这些理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为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可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维系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却没有也不可能给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现成答案,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有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 [1](p258-259)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于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首先,理论创新是时代发展变化提出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应改革和调整。这种改革和调整,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基础。其次,理论创新是现实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提出的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理论,既是马克思、恩格斯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同时也成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所遵循的理论原则。然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理论设想是比较原则的,而实践操作则是非常具体的。何况现实社会主义建立的条件与马克思在当时所设想的条件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就不能解决新问题,社会主义就会陷于绝境。

如何从实际出发确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和进程,一直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之后,就把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除了没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脱离生产力抽象地变革生产关系,甚至用阶级斗争取代发展生产力这个主要错误外,还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经验,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界定,由于长期受到外部封锁导致对时代和国际形势认识片面,因而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脱离中国具体国情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超越阶段地制定发展战略的缺陷。不论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工业化目标,还是党的八大以及几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都毫无例外地认为我国可以在一二十年最多三四十年内实现现代化。20 世

纪 50 年代末的“大跃进”,还提出了用 10 年左右时间赶超英国的问题。虽然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曾经提出过需要 50 年到 100 年的时光才能使中国变成富强国家,但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一贯的正式提法是在 20 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是实现能够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四个现代化。这种脱离中国具体国情的估计,必然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犯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超越阶段的错误。邓小平用小康概念描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用小康社会规划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既把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区分开来,又纠正了长期以来在现代化建设进程问题上脱离国情、急于求成的倾向,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第一,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体现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确立了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第二,它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战略从“人民公社”到“小康社会”、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到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转变。第三,它纠正了过去脱离生产力而抽象地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左”路线,强调应该主要依据生产力标准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进行定位,把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过去的生产关系维度向生产力维度复归。第四,它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把小康大业与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联系起来,科学地回答了如何在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第五,它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拓新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思路和视野:邓小平为我们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这个战略中,小康思想熠熠闪光,小康阶段至为关键。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提出,使这个发展战略既同过去的说法相衔接,又适应了中国国情,科学地规划了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由之路。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在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上进一步深化了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邓小平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各种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 1991 年到 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经过 50 年的努力奋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正如邓小平所设想的那样,20 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审时度势,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国情民心,又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到 201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第二步到 2020 年,即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内生产总值比 2010 年再翻一番,建成宽裕、殷实的小康社会;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提出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先是实现了从贫困向温饱的跨越,而后又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综观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科技教育、经济结构、社会事业、资源环境、体制改革、民主法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我们面临的国际竞争的压力,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这个实际出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历史的必然。这个构想从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首先,它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它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规划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任务的具体化。这个目标的实现,就可以为最终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坚实的政治基础、先进的文化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三十年的全面持续发展,就可以胜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如果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般层次上关于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定性概念,那么,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则是现代化建设初级阶段的具体的定量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现代化建设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中期战略规划,是衡量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从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在内容上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阶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心任务和具体内容。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物质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环节。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乃至走向富裕的物质基础。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地站在时代前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生产力发展的新跨越。第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宽裕的经济生活、丰富的文化生活,而且要有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生活。为此,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从政治上保证人民过上稳定的小康生活。第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有富裕的经济生活,民主的政治生活,而且还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此,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四,保护和美化环境,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和紧迫任务。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上述四个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的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展开和生动体现。首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大奋斗目标”展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规定了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富强目标的具体体现和途径;规定了完善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的政治目标和基本政策,是实现民主目标,维护社会安定的具体体现;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实现文明目标的具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贯穿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方法,体现了改革开放的精神,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教育文化等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其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纲领的贯彻执行,将会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奠定雄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贯彻执行基本纲领的阶段性的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在新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化,这个目标的实现,又会为全面实现基本纲领规定的目标和任务打好基础。我们就是要把贯彻党的基本纲领同实现最高纲领、执行当前任务同实现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一方面着眼未来,在执行现阶段的纲领、目标、任务和政策的时候,不忘共产主义理想,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立足当前,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为实现最高纲领创造条件。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在当前发展阶段就是要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在价值层面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揭示了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历史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追求的价值目标包括共同富裕,但最终是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基本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江泽民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2](p44)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就必须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建立在以民生为本的基础上。

邓小平把中国百姓表述家庭生活水准的小康概念延伸扩大到整个社会,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战略总括为建设小康社会,把发展战略的基点设定为先解决温饱,而后经过建设小康社会,达到生活普遍富裕,以此为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盛。这种提法和思路充分体现了发展以民生为本的思想,既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又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变革和创新。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起步和资本积累主要依靠国家政权对社会资源的动员和组织,国家的基本工业构架特别是国防工业和国家战略防卫能力的奠基,常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最初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首先集中于大工业基地和战略国防项目的建设,社会民生方面的目标则缓缓图之,实行高积累低消费,是不无道理的。但是,由于理论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计划体制的运行,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奠基时期形成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成为长期化、制度化、模式化的东西。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似乎仅仅同国家目标、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相联系。社会民生方面的目标,包括人民温饱和生活富裕的内容,虽然也经常有所考虑,但却被长期排除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点设置之外。这样,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国家工业化基础构架迅速完成,国家战略实力急剧增强,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增长缓慢,连普遍温饱都迟迟未能实现。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邓小平认识到,如果不把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转变到实现温饱和人民生活普遍富裕上来,这种冰冷的社会主义不但会越来越远离设计者们的初衷,而且必定导致社会人心的离散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解体。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了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化思路,强调了小康社会始终要以广大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重要标准,这样就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彻底更新。

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 篇6

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警的步伐,做好处置突发事件准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武警地(市)支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武警(地)市支队建设创新发展,应厘清基本思路。

一、武警地(市)支队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武警地(市)支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才能确保其创新发展。一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推进部队建设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二要着眼提高部队战斗力。按照战斗力标准检验基层经常性基础工作落实的质量, 把战斗力要素分解到平时工作的方方面面, 扎扎实实把基层建设的基础夯实, 在提高落实质量中确保战斗力的生成、巩固和提升。三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武警地(市)支队建设经过多年探索, 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做法。对此,要继承、珍惜和发扬。四要统筹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其他建设的关系,既坚持用中心牵引推动各项建设, 又要通过加强各项建设为中心提供坚实的基础, 确保军事、政治、后勤各项建设全面发展。

二、在提高党委建设水平上下功夫

武警旅(团)党委是基层建设的一线指挥部,是面对面服务指导基层的关键环节,其建设的层次直接关系到部队创新发展的速度。一要切实强化军魂意识。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下大力气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打牢团结和带领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和政治基础。二要切实强化“中心”意识。要抓好党委自身和本级机关训练,切实落实好党委议事“中心”制度、训练监察制度,确立党委在中心工作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三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要注重深入一线摸实情。坚持重心下移,深入班排,问计于官兵,求教于基层,做到了解情况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检查督促到一线,蹲点帮抓到一线,创造政绩到一线。

三、尊重和发挥基层官兵的主体作用

基层官兵是创新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推进武警旅(团)建设创新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一要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抓好教育培训。以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知识为主,狠抓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的士官轮训、新任职干部岗前培训方面, 突出精细培训、复合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二要激发官兵的创新精神。基层官兵是部队的实践主体,当前,武警地(市)支队的官兵,大多是“80后”和“90后”,思维比较活跃,创造性也比较强,支队党委应抓住这一特点,下大力气激发基层官兵创新精神, 应以信息化条件下执勤训练为依托, 发挥机关和基层高学历干部、大学生士兵的作用, 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支队创新发展的问题, 让广大官兵在科技强警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三要维护官兵的民主权利。随着基层官兵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党委(支部) 只有把部队建设与官兵民主诉求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把蕴藏在官兵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

四、健全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

推进武警地(市)支队创新发展,需要完善的反映时代要求、适应本级特点的制度体系。一要完善决策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听证制度。鉴于武警部队工作的精细化和党组织成员个人能力素质的局限性, 通过健全专家咨询听证制度,及时采纳合理建议, 增强党组织决策的科学性。二要完善信息反馈制度。信息是决策及控制的基础。要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消除不必要的内部信息壁垒,增强信息获取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要完善激励制度。坚持奖惩激励。比如, 在干部使用上,对特别优秀的开拓创新型干部,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大胆向上级举荐。坚持目标激励。通过设置一定的目标, 激励官兵围绕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焕发战斗意志,从而推进基层建设创新发展。

五、努力排除影响部队创新发展的各种干扰

当前, 部队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只要我们科学看待、正确应对,就一定能够排除这些干扰,确保部队建设的创新发展。一要防止事故案件的干扰。支队党委一定要充分认识发生事故案件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当前安全稳定形势的严峻性, 认识做好预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切实把安全稳定工作抓紧抓好。二要力克形式主义的干扰。武警地(市)支队地处社会一线,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党委机关必须切实端正工作指导思想, 紧紧扭住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来谋划发展、衡量政绩,真正使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三要排除不良风气的干扰。一方面,支队领导要率先垂范,坐得端、行得正, 在用权、用钱、用人和对外交往上, 严格执行政策规定, 树好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党委、纪委要在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监督的同时, 畅通民主渠道, 加强正确行使民主权力教育, 引导官兵端正认识问题的方法, 做到按程序、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

煤炭城市创新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7

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文化、政治与经济相互渗透和交融,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深远影响让我们意识到文化建设是保障政治稳定、强大,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我国大部分煤炭城市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间,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进行创新,而创新的持久动力则来源于创新文化的培养和建设。

一、知识、创新与创新文化

知识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创新的基本条件。但有了知识而没有创新文化的引导,创新则缺乏主动性和持久的动力。创新文化是能够激发和促进组织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的,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它是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制度体系以及组织氛围、领导风格等内容。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促进组织知识共享[1]。创新文化的作用渗透在创新的产生、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应用的整个生命过程中。Meng-lei MonicaHu,Jeou-ShyanHorng,Yu-HuaChristine(2008)[2]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团队的创新文化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的结果又形成了更高的组织创新绩效。李前兵(2009)[3]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安徽4省范围内多家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也证实,企业的创新文化与企业的创新动力正相关。

基于以上概念和原理,将组织创新文化延展到城市区域的范围,研究创建怎样有利于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的创新文化环境是煤炭城市通过创新进行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

二、煤炭城市创新文化的特征

孙建国、李晓轩等(2006)[4]认为,创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价值观念、制度行为和环境条件3个方面。这与前面提到的创新文化的概念是一致的。从这3个维度来观察,煤炭城市的创新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价值观念落后,缺乏知识创造的源泉

价值观念包括价值观、自信心、合作意识与创新氛围。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年递减和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煤炭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感到了压力,也期望自身能够尽快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但多年来煤炭城市依托煤炭企业,煤炭企业依托煤炭资源和国家政策下的发展模式,致使大多数人把煤炭城市的转变寄期望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员工缺乏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和创业精神。例如,大多技术部门只能完成引进管理和维护的功能,无力、也懒于对引进技术进行改造实现再创新,一味要求交钥匙工程,将知识创新转化成本和风险转移给研发方,从根本上抑制了科研方创新的积极性和知识共享的动力,破坏了合作共赢的氛围。

煤炭城市急于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迅速转型的目标与人才匮乏的矛盾突出,创新能力薄弱。最近5年,黑龙江省4个煤城平均每年考入其他省市的大学生大约1 500名,而同期毕业返回的却不足1%;煤炭城市区域内的许多高等学府相继搬迁到哈尔滨、大庆等经济较好的地市;4个煤城的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的专业科技人员3年外流450多人。所以,即使有好的高新技术项目,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新的项目也无法启动。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阻碍知识溢出和共享

制度行为包括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发展和领导行为。

当前,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而占煤炭城市主导力量的国营大型煤炭企业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至今其所有制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产权分配中,国有股比重仍偏高,部分主管部门还是对企业“不放手”,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生产经营组织,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运营机制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让人们无形中都能遵守和执行这些约束还有待时间的积累。不但人们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也不到位。因此,煤炭城市缺少对知识创造的激励和保障。

煤炭城市由于创立之初由国家直接调拨资金、技术和专业人员,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先天的资源禀赋,企业的日常生产主要依赖已有的技术装备,生产是企业的核心任务,企业领导主要关心的是产量指标,对技术,特别是先进的技术需求并不迫切,因此,对技术人员的点滴创新并不关注,企业内部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组织制度和创新氛围,想搞创新的人也缺乏相对的自由和充分的资源。虽然近年国家开始关注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投入部分资金鼓励煤炭城市的产业改造和经济转型,但对其需求来讲,只是杯水车薪。

(三)环境条件恶劣,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

环境条件包括工作条件和区域环境。

煤炭城市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城市硬件设施较差,科技、教育、医疗整体水平与普通城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城市整体水平发展缓慢,又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硬性约束。

虽然各煤炭城市为摆脱困局,提出了以创新为动力来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行政职能弱,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建全,市场竞争无序,市场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创新成本高、风险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有限;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缺乏制度和机制保证,风险投资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因此,各煤炭城市的创新文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煤炭城市创新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通过创新文化建设来推动创新的发展,选择依据创新文化内容从不同维度制订创新文化建设措施,分别在个人、组织和社会3个层次进行创新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完善的煤炭城市创新文化体系是实现煤炭城市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如图1所示)。

(一)以提升价值观念为核心,构建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创新文化

1. 个人创新文化

个人创新文化强调基于对实现自我价值不断追求之上的不安于现状、勤于探索、勇于冒险的精神。

个人创新文化的培养可从教育、培训和社会宣传3个方面构造。教育是文化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顷向于求同,这种文化适合工业化社会的密集型大规模生产。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人们的需求已转向追求个性化的服务。紧跟时代的步伐,个性化的培养应从学校教育就开始。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工作状态后,人们每天接触的人和事大多是重复性的,思想观念也会固守在某一个模式。改变这种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不断重复的活动范围,去接触新的人、新的信息和事物。围绕工作的各种培训是个人创新文化培养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通过组织和社会各种媒介宣传标杆性人物,树立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让有追求的人提高自信,看到希望,变被动创新行为为主动创新,这无疑是提高创新效率的持久动力。

2. 组织创新文化

对于组织来说,创新往往意味着改变多年习惯的用人模式、工作方式和做事方法。领导干部首先要转变观念。只有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战略,紧跟时代的步伐,明确组织成员共同的愿景才能保持组织健康的生命力。其次,对待组织中才华出众但个性鲜明的人所表现出思维活跃、见解独到、创新意识强的特点持赞同和鼓励的态度,形成鼓励变革、支持冒险、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氛围。

管理机制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实现文化与管理的融合,从制度管理过渡到文化管理,为创新主体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提供努力可得的创新资源。管理实现上做到既有纵向的部门分工,又有横向的项目合作,提供地理临近、认识临近和组织临近的机会,创造有益于知识溢出和共享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

3. 社会创新文化

在社会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长期统治给人们的创新行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中庸之道的哲学、“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等造成人们做事墨守成规、循序渐进,因而很少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此外,传统社会文化中论资排辈、等级森严的现象,严重打击和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及天赋,扼杀了创新精神[5]。

创新就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路上必有荆棘、坎坷乃至失败的风险。应当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激励创新、尊重不同意见、鼓励不同见解的创新氛围,引导人们主动创新,激发人们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热情;提倡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破除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此外,在创新实践中要大力倡导学术的平等民主和创新的公平竞争,鼓励自由探索、百家争鸣,营造支持创新、支持革新和允许试验、宽容失败的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氛围[6]。

(二)完善制度环境,构建煤炭城市创新文化体系

在处理制度环境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时候,首先要肯定的是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将一个人的努力及其成果完全归本人占有,从而能激励他们有充分的积极性来从事生产性活动。

其次,在积极推进创新制度建设的时候,应明确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和鼓励创新,对创新者的利益、其他竞争者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利益等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不要将制度建设变成维护创新者既得利益的工具。

最后,制度是动态的,制度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制度要根据创新的需要不断变更。

1. 产权制度改革

煤城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合资合作等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元化,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2. 知识产品保护体系

知识创新活动的最终结果是知识产品,如专利、版权等,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外部属性、信息不对称属性和不确定属性。

知识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创新具有先天的风险性。这种现象不是通过市场调节能够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和干预以及科技中介良好的联络和沟通。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制订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并主动与科技中介机构配合,肩负起桥梁纽带作用才能保证创新网络体系的完整性[7]。

3. 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教育培训体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造的源泉。教育培训任务除由大学和专业培训机构完成外,企业和社会各阶层组织都应注重对创新主体的培养,尤其是企业更应该注重培训制度建设,推行终身学习的理念。政府也应将“创新文化建设”的各种策略落到实处,完成并保持政府每年在教育上的财政投入不断增长。

4. 创新组织机构建设

首先,要考虑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逐步建成以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为开发基地、政府孵化中心和行业专业孵化器为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为转化基地的创新平台系统。其次,要鼓励企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孵化器,提升整体孵化功能。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优势行业积极支持企业建立专业孵化器。构造出能够进行知识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

结束语

创新文化是知识和创新的本质所在,煤炭城市的创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有懒于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煤炭城市的创新文化可从价值观念、制度行为和环境条件3个维度,分别在个人创新文化、组织创新文化和社会创新文化3个层次上构造创新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水长青,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性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138-142.

[2]HUMENG-LEIM,HORNGJEOU-SHYAN,SUNYU-HUAC.Hospitality teams:Knowledgesharing and serviceinnovation per-formance[J].TourismManagement,2008,(3):1-10.

[3]李前兵.企业内部创新动力来源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0-223.

[4]孙建国,李晓轩.科研机构创新文化建设评价方法研究与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6,(2):172-176.

[5]常璐.创新环境因子分析及创新环境建设[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1,(5).

[6]陈乃醒.中小企业创新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06,(12).

浅谈堤坝建设技术的发展及创新 篇8

众所周知, 我国水资源极其丰富, 其蕴藏量及技术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工程技术也从一开始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向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出现一批具创新代表性工程。随着我国水利水电技术的快速发展, 也进一步推动了堤坝建设技术飞速发展, 出现了一批极具有标志性的坝工技术创新工程。文章主要结合我国堤坝工程建设技术, 选择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坝、面板堆石坝这三个极具标志性的坝型工程, 浅析在进行堤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堤坝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

2 混凝土重力坝

我国大部分高坝中最常用的是常态混凝土重力坝, 即使此坝不断受到堤坝建设新技术的挑战, 然而, 对其不断进行创新, 并且注入新的技术, 仍能使其青春焕发。

2.1 动态温控

要想控制混泥土重力坝内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若想通过常规技术进行, 不仅投资高而且难度大, 效果不如意。采用动态温控新技术, 坝体不会有裂缝出现。其技术特点主要为:

2.1.1 动态控制入仓温度。对混凝土温差控制而言, 一般传统温控要通过固定的控制标准来实现, 控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不超过20℃。而动态温控结合混凝土坝的坝址, 其坝址较狭窄, 且不同坝块的底宽及高度也有很大差别, 所以要区分坝块基础约束性态的差异, 结合混凝土自身长期以来混凝土松驰和约束的性态变化以及其体积变形效应, 充分利用重力坝坝基岩石热容量自身的调整潜力, 再联系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等, 达到混凝土入仓温度的控制作用。

2.1.2 综合考虑入仓温度。由于新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热容量交换因素的存在, 不对温控设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入仓温度界限, 主要以每浇筑72 小时的平均温度或者每3 米浇筑层为标准。充分利用夏季昼夜的大温差, 尽量安排在夜间低温时段进行大部分的混凝土施工。

2.1.3 优化混凝土配比。我国某坝混凝土通过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降低水泥用量, 减小水化热的温升, 还加入了能够使混凝土体积变形且有微膨胀特性的新型水泥, 其抗裂效果十分明显。

2.1.4 使用综合简易温控措施。我国某坝使用上述方法后于高温季节进行施工, 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还是超过了控制值, 然而其差距大大缩小, 也降低了温控难度。在夏季高温进行施工过程中, 在混凝土生产时使用了简易综合温控方法, 同时还配置相应的冰屑制冷设备, 最终效果十分理想。

2.2 掺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技术

某大坝中的7#~15# 坝段基础部位要求要在夏季进行浇筑工作, 通过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技术的外掺, 使得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比原设计的温度高6℃~8℃, 这样大大简化了夏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大大加快了堤坝的施工速度。

2.3 压力钢管设置压缩垫层

我国某水电站坝里, 其引水压力钢管设计的内水压力为0.7MPa。因为钢管的弯管段及下游水平段覆盖的混凝土厚度只有2.25m~4.0m, 要想进一步改善坝体的受力状态, 使坝体的抗裂安全度提高, 需要在距离钢管上游进口端大概20m处到蜗壳进口钢管段的上半周的地方设置3cm厚度的软垫层。通过设置压缩垫层的方法, 可确保管周坝体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同时, 还大大节约钢管周围坝体的很多配筋。此成果荣获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4 预应力闸墩

我国某水电站的溢流坝引进12 扇15m×22m的弧形闸门设计, 而每一个闸墩都承受4320 吨的推力。其闸墩使用的是预应力结构, 不仅保证其结构的安全度, 而且还节省了投资, 给我国以后闸墩大吨位预应力设计带来了经验。此成果荣获科技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 碾压混凝土坝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有了通过振动碾压实及超干硬性混凝土方式的堤坝建设技术, 进一步推动了混凝土重力坝发展。此类新坝型, 在工程造价及施工速度上都比常规的混凝土重力坝有优势, 因此, 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碾压混凝土坝而言, 其坝体与上游面防渗层间的结合强度是难点也是重点。历经30 年的实践及发展,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究了变态混凝土, 其代替了常态混凝土高掺合料、防渗、低水泥用量、高效减水剂、大仓面连续浇筑、斜坡碾压、低Vc值等一系列具有我国建筑特点的堤坝建设技术。近几年还成功研发了振捣一体化及变态混凝土注浆技术。

以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龙滩大坝是世界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之一, 如图1 所示。龙滩大坝的特点是:日温差超过20℃, 且在雨季暴雨十分频繁, 在冬天或夏天, 太阳辐射十分强烈;且施工仓面很大;施工强度很高。所以龙滩工程建设的难点之一就是温控防裂技术, 进一步的创新技术如下: (1) 快速入仓方式。对龙滩大坝而言, 其碾压混凝土低高程需要采用的是汽车入仓方式, 通常通过皮带机运输。从11公里以外的料场利用皮带机将灰岩骨料直接运送到拌合搂, 经过一、二次骨料风冷以及加冰拌制的混凝土出机口可将其温度控制小于12℃, 其皮带机上方设置保温隔热设及施遮阳防雨盖板, 把混凝土转运至塔带机接着入仓, 其塔带机的最高运输强度达到320m3/h, 因而达到了一万平米级的大仓面4h到6h的快速浇筑覆盖技术, 突破了年浇筑大坝混凝土318 万平方米的纪录。 (2) 温控防裂技术。对龙滩大坝碾压混凝土而言, 其通过预冷混凝土、仓面喷雾、高温季节时埋冷却水管、表面保温、上游坝面死水位以下回填黏土等一系列温控防裂措施, 给高温地区全年建设施工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因为有良好的抗震性、安全性、经济性机适应性,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图2 是已建成的面板堆石坝。得到的建设经验如下。

合理的堆石分区:将主堆区范围扩大, 向坝轴线下游扩展主堆石区, 占2/3 左右的底宽如图3 所示。同时在下游洪水位以下装设水下堆石区, 且要求其渗透系数, 抗冲蚀性好, 级配良好。在上部合理范围增设增模区, 在两岸坝坡增设变模过渡区, 有利于协调坝体的变形。

改变坝体填筑程序:为了避免上下游堆石不均匀出现沉降现象, 造成混凝土面板有结构性裂缝产生, 因此, 要从下游往上游进行依次填筑施工工作, 尽量做到平起填筑。

设置堆石预沉降时间:要在拉面板前预留六个月的沉降周期, 在沉降速率不超过5mm/月才能拉面板, 且分期施工面板的顶高程要比堆石体低20m。

选用大型碾压设备:为了得到更高的干密度和更小的孔隙率, 使压缩变形不容易发生。要想办法将上下游堆石的压缩模量比减少, 避免上下游堆石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面板混凝土防裂技术:将面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于水布垭面板的上部1/3 坝高处增加水平永久缝。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 并使用双层布筋。

压缝面板预留宽缝:于缝内填充弹性垫料, 来适应面板的挠曲变形, 同时改进压缝面板底部的铜止水结构, 保证面板厚度超过40cm。

延长蓄水时间:把大量有害变形转化成为“无害”变形, 这样可防止面板沿垂直缝的挤压破坏和面板水平拉伸裂缝。

5 结束语

以后我国的水电开发会转移向西部高海拔及高寒山区, 其地质条件复杂, 生态环境也愈加脆弱, 自然条件也愈加恶劣, 社会环境愈加敏感, 很多300m级大坝以及大型的地下厂房将被建起, 水电建设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也更大。然而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科技进行创新, 我国的堤坝建设技术也将有更大突破。

摘要: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 再结合工程实际, 文章主要针对堤坝建设技术,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大堤坝建设工程, 从其发展历程、设计原则、施工技术等方面作较全面分析, 浅谈近年来我国堤坝建设技术的发展及创新。

关键词:堤坝,建设,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马洪琪.300m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11, 13 (12) :173-175.

[2]张超然, 李晶华.溪洛渡水电站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突破[A]大连理工大学.第167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2013水安全与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大连, 2013:218-219.

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师德建设,发展创新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 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 也是我们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而学校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核心是教师, 因而教师的觉悟、道德、学识、修养对培养学生、造就人才至关重要。打铁先要本身硬, 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保证教师具有这样的素质呢?这些是研究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办学以教师为本, 要办好一所学校, 就要有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 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 关健取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好坏, 因此, 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展与创新师德建设。

一、加强宣传教育, 推动师德建设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是对新时期教师素质的新阐述、新概括, 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新目标、新要求, 深化了我们对师德精神的理解, 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行动指南。要加强正面教育, 形成良好氛围, 引导青年教师, 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 还要注重发现、培养、宣传有崇高师德的先进典型, 形成广大教师重师德、讲师德的良好风尚。以榜样的力量来鼓舞人、教育人, 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具体做法是, 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乐观的情绪, 尽心竭力地干好每一件事情, 包括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家长访谈工作等各项。如果做到了不管自己回到家里多么疲惫不堪, 但只要在学校, 就是一种生龙活虎、干劲十足的精神状态, 感染学生, 使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 下课能认真完成作业、课外活动能认真进行技能训练, 这就是师德的魅力所在。加强师德宣传, 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 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表彰师德标兵, 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师德典型重点宣传和优秀教师报告团活动, 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 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 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举办师德论坛, 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

二、创新培养机制, 推动师德建设

随着招生制度改革, 实行免试入学与免费入学, 学生人数增多, 我校引进了许多青年教师。由于客观原因, 青年教师师德素质“先天不足”, 再加上社会诱惑不断, 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应建立多层次的青年教师师德培养机制, 如建立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也称“入职教育”。由于青年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认知还比较肤浅, 尤其是一些从别的行业转过来的人员, 更是对教书育人的意识比较淡薄。针对这一问题, 青年教师录用要接受近一个月的岗前培训, 内容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职业法规、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及名师讲座等, 考核合格后获得“双证”才能上岗, 这对教师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很有帮助。同时, 学校还应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优秀教师, 实行一带一制度, 不仅指导他们的教学、科研, 而且指导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等工作。还有定期举办的教师基本功大赛, 这也是对教师素质的全方位考察, 其中关于仪表仪容、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占有较大的比重, 对推动青年教师在教学和思想等方面的进步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把师德培训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地结合, 制定明确的培训计划和方案, 建立师德培训档案, 使全体教师在师德要求和规范下有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提高机会。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则通过不定期地举办师德问题研讨会、师德楷模报告会等途径, 强化师德培养, 提升师德水平, 促使他们不仅成为教学科研上的尖子, 而且成为以德修身的标兵。同时, 还要加强经常性的师德建设学习教育, 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经常性的学习, 教师明确哪些行为教师可为, 哪些行为教师不可为, 主动运用师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从而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三、严格制度管理, 推动师德建设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不立规矩, 不成方圆”, 学校师德建设也是如此。要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 需要制度建设作保障, 从机制和体制上下功夫。一方面要调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评定标准, 真正体现具有良好师德的现实意义, 强化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使任课教师在讲课、搞科研、写文章的同时, 自觉关注师德建设。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 采取积极措施, 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管理, 使师德建设有形化、制度化。

第一, 要建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入口关。在引进教师时, 除考察其学历、职称、业务能力等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外, 还必须认真考察其政治素养、思想表现等, 特别是要认真了解原学校、原单位组织对其的评价, 把政治思想素质及其表现放在与业务能力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健康发展, 避免出现“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尴尬局面。我们要对学校、对学生、对后人、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严把教师准入关。只有引进的教师质量高了, 教书育人工作才能有保证。

第二, 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 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要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完善相关政策, 体现正确导向, 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因地因校制宜, 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 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 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者, 要在教师职务评审、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优奖励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四、强化考评监督, 推动师德建设

学校要建立师德建设的考评监督机制, 督促教师搞好师德建设。教师的考评, 是对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综合检查, 是激励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是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 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有必要建立师德建设的考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 为此, 可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督导参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师德评价机制, 并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和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师德建设考核办法。同时, 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 明确要求和支持学生信息员对教师无故漏课、迟到早退、教学效果、考风考纪等进行监督, 并及时向教务科和有关部门反映。在考核评比中, 要把包括信息员在内的广大学生的意见作为重要指标来考虑。这样既可确保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 不流于形式, 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督导员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监督作用。

总之, 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 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 充分认识提高师德的重要意义,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人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推进中职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嵩.关于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J].新东方, 2006, 02.

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 篇10

一、科技工业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 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国内, 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 形成创新高地, 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在特定区域内, 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 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 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 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 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 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 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快感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 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 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 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 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 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 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第四, 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 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 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 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 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 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 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 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 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 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 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 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 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 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 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 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 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 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 欠发达地区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 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 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 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 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 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科技工业园, 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 (Castells and Hall, 1994) 认为, 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科技工业园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包括:第一, 欠发达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 来推进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 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 欠发达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保障。第三, 欠发达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 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 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 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欠发达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 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 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 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尽管如此, 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 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 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欠发达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 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低下, 多年来单一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 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 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 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 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本地优势产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大多数城市底子薄, 财力有限, 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 促进它们共同发展, 对欠发达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 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 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 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在此过程中, 这些活动将促进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 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 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 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 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 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 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 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 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 却能诱发创新。欠发达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 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 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 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 欠发达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 一些城市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园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 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 园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 带动整个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 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园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 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 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些都将促进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 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 增加其灵活性,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欠发达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 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 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 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 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 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 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 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 对于欠发达城市而言, 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 它能够为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 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 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 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 形成创新合力, 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 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 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 或者即使极少数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 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 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园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 使园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间的联系密切, 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 联系的结点越多, 则交流机会越多, 创新能力越强。因此, 区域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 将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 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 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 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加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 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多是为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 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 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 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 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 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 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本城市工作, 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 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 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 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 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 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 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 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而当高技术商品化, 生产标准化产品时, 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科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 而是在园区外。因此, 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 就一定会带来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 目前, 大多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均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 同时注意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 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 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围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 通过科技工业园与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 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再进.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田红娜.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 (地区) 转型[J].商业研究, 2007 (07)

[3].李敬波.中国农业虚拟研发组织运营模式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Asheim, B.T., Coenen, L..Contextualis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ising learning economy:on knowledge bas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6 (1)

城市建设的发展创新 篇11

一“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教师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基本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对高校师资队伍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与相互联系成为必然。这使得高校教师越来越依赖教师间的紧密合作,而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均有赖于此。由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知识技能互补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是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有待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更是如此。结合教学改革组建的团队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示范效应。同时,在这样的团队中,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软环境有待改善。近年来,一些高校不断探索,试图建立符合校情、国情的教师发展机制。因此,在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年龄、学历等结构层次问题的同时,进行“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建设,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师长远发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二)教育形势的需要

面对目前教师发展现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清楚认识到了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师教学发展中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等几个文件中均做了明确指示。为此,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要求,加强教师发展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以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学改革为核心,建设创新性教师团队,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建设中需要明确的几点

自2007年开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开始了“教学团队”建设。这里的“教学团队”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团队。而长春中医药大学所建设的“教学改革专项团队”不同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教学团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目标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国家教育发展形势及要求,长春中医药大学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结合本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师发展为常态研究,以当前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难点、热点为专项研究,整合教师资源,重点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主要结合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方式等具体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二)组织管理

1组织形式

长春中医药大学组织建设的“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属于学术组织,既可由各教学单位根据本单位需要组织成立,也可由普通教师自行组建,为使这样的教学团队真正发挥新老教师共同协作、参与教学改革、锻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与实践,务实不务虚,真正把教学团队的建设落到实处,脚踏实地开展教学改革专项研究。

2人员组成

为便于团队开展学习、传帮带及教学研究等工作,设立团队带头人1名,并对带头人提出了严格、具体的要求。带头人应为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具有良好师德和创新性学术思想,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带头人负责团队的人员组成及调整,团队建设及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组织和协调本团队完成各项任务,考核团队成员任务完成情况,确保任务完成质量;负责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团队成员的教学及研究能力的提高。一名教师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为使教学改革专项团队精干、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组织和开展各种教学学术活动和工作,团队成员限制在5~6人,原则上应是学校在编教师、教学管理干部,如有需要也可聘请校外人员兼职。团队建设需打破单位、专业、教研室、课程界限,教师自由组合,组建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团队,而每个团队中同一教研室或同一学科的教师不能超过2人。团队成员需协助团队带头人完成工作任务,按要求参加团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团队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3建设要求

团队建设要立足长远,结合每一年度学校主要教学改革内容,首先在团队成员所承担的课程中进行改革试点,既使各成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和能力特长,又有利于教学改革工作的实践研究;为了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团队内核心成员及该团队研究方向要保持相对稳定。在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专项团队要把教学改革计划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点是实践应用,着眼于大局,从学校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涉及教学改革中的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该团队需吸收相关学科人员参加,以便于保证该项教学改革的专业水平,并使团队成员在研究和实践中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endprint

4团队管理

为了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对每年度新增的教学改革专项团队的数量不做规定,既可以每项改革项目下设若干团队同时进行研究与实践,也可以几个团队联合进行系列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由各团队根据学校当年度的教学改革重点自选。但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质量,也为了保证团队成员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在团队中的工作任务,要求每个团队在一个阶段只能承担一个研究项目。各团队申报时需结合本计划实施内容制定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方案,方案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并按所立项目研究周期开展工作。各团队的日常管理、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工作由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建设期满并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该团队可提出下一建设周期的建设申请,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建设周期。

(三)核心工作

1促进教师发展

长春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建设,主要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进行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利于团队这样的教学学术组织,使教师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经验交流和分享,逐渐积累、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提升教学能力。

2促进教学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改革往往单打独斗,零散进行,往往缺少计划性和长远性。通过组建“教学改革专项团队”,能够使学校教学改革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并在合理规划下逐步推进,而且由于“教学改革专项团队”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每个团队也有明确的带头人,所以,能够使教学改革合理实施、深入推进。

(四)政策保障

1激励机制

为了有效推进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建设,长春中医药大学为此项工作设立了专项经费,根据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实施方案中的工作计划给予经费支持,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团队成员的师资培训建设及开展研究工作所需的专业与市场调查、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学术活动、评审、申报奖励、资料等费用。

为了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建设,学校对入选团队的人员在进修、岗位聘任、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选拔等方面给予重点推荐。而且,在申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优秀教学团队时,学校将在已立项的“教学改革专项团队”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约束机制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专项团队建设能够按照计划进行,长春中医药大学在管理上制定了约束机制。专项经费以中期检查为界,由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统一分两次拨付,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停拨建设经费,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申请拨款。对建设期满仍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团队,需由带头人向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提出延期申请,延期时限不超过1年。对无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或无力完成建设任务的团队,团队成员在三年内不允许参与申报任何与教学研究有关的项目。

总之,“教学改革专项团队”紧密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及发展趋势,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进行,避免了教师发展中组织涣散、研究不切实际等问题,是探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如能长期开展、逐步完善,并在同行业院校中进行推广应用,定能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建群,等.试论中医药院校教师发展策略与思路[J].中医教育,2013,30(1):4-7.

[2]郝杰.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29-30.

新时期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篇12

关键词:城市规划,创新发展,传统模式,科学技术

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经济的进步,都离不开传承与创新这一途径,因此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所以说,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我们应当传承过往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和技术精髓,并根据时代要求和科学发展观对城市规划相关要素进行创新,以此来确保城市规划的稳定性、时代性及多元化,从而为社会和居民提供更加适合、舒适的城市环境。

1 新时期城市规划的传承

1. 1 传承城市规划工作的传统优势

城市规划工作首先要对传统中具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挖掘,然后将城市规划与城市新时期发展需求深度结合起来,并且应当避免城市规划工作出现“形象工程”“拍脑瓜规划”以及“领导意图”等不良现象,尽量让城市规划工作回归传统。通过科学设定城市发展目标来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的规模,以此来确保完全符合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速度,更好地对城市资源及各要素进行精准的配置和调节。坚决杜绝传统中不切实际的“大干快上”思想的作祟,减少政策干预、领导参与等外部因素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让城市规划工作更加接近实际,更加适应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新时期城市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1. 2 认清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目标

首先,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大家园,古人就曾说过“城,所以盛民也”,也是在说明人为城市之本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应当将“人本理念”纳入到城市规划工作中来,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美好的家园,逐步减少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不利影响。其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必须传承传统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中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为城市的持续化、稳定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科学的、坚实的基础。其实,城市发展与文字、艺术的发展并无两样,都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与继承,所以说,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传承既是发展的途径,更是我们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担负的一种责任。最后,城市建设也是创新发展的孵化器与加速器,人们聚集在一起建设出城市,并且因为城市而有更多的人聚集起来,人们在城市里进行交流,而多元化的文化、技术等也在这里碰撞、融合,并实现创新发展,所以说城市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一种重要原因,当然这些创新中也包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创新发展。

2 新时期城市规划的创新发展分析

2. 1 把握好新时期城市规划的时代背景

首先,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必须遵循市场化的导向,将新时期对城市规划提出的降速、转型及多元化功能等要求作为创新目标,同时还应确保城市规划工作符合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发展的要求,平衡城市规划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方利益,并实现城市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度,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的各项功能。其次,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创新传统模式,正视过去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建设紊乱、积压公共空间等不良问题,并且应当结合当前城市“去库存”“去产能”等重要目标,确保城市规划能够掌握市场脉搏和实际发展状况,重点去创新城市规划中运营城市的理念和观点,旨在用科学、有序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实际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舒适、美观的生活工作环境。

2. 2 促进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体系的转变

首先,新的城市规划工作体系应该重点突出城市规划工作的功能及价值,确保其充分发挥出对城市发展及经济服务的重要职能,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建立起城市规划的价值体系,以此来保障城市规划各方面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城市规划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并为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次,进一步完善新时期城市规划的各方面机制,以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以及法制化进程的推动为创新城市规划的根本基础,通过加强法制化有效拓展城市规划的空间,并有效提升城市规划的刚性; 同时,还应当建立起城市规划工作的岗位责任体制,明确划分各部门、个人的职责、权限,确保将各项规划工作落实到位; 建立起更趋市场化的城市规划体系、反馈机制以及技术体系,通过全面提升规划系统的规范性、系统性来完成制度创新,同时优化升级城市规划的内外部条件和各相关要素,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水平。

最后,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监督监管,结合新时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点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同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加快城市规划的民主化进程,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确保在科学控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前提下,为城市发展提供系统化、全面化的保障体系。

2. 3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新时期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首先,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技术应用原则,将优化城市的宜居性以及完善城市环境作为技术应用的根本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技术确保城市、环境、文化及公众四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致力于打造出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优良、公众满意的现代化城市。

其次,应当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的优势,利用现代技术更新快、技术活跃性强的特点,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节能建筑技术、园林工艺以及电子通信技术、现代测量测绘技术等融合在一起,让其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使技术的应用与现代城市的发展保持同步; 与此同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应用动态技术将其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一部分,让两者同步进行,相互参照,以此来创新出新的城市规划模式,更好地调节城市各项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最后,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当充分体现出新颖科学技术应用的多元化特点,通过针对性分析城市规划工作的不同部分及不同环节,相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比如说在勘测测量阶段,可以采用GPS技术、遥感技术等,在规划图制作阶段可以采用CAD制图、三维立体成像、虚拟模拟等技术,在基础设施规划环节可以采用建筑节能技术、生物技术等; 并且采用多元化的技术更容易创新城市规划的个性与特点,为全面推进城市规划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3 结语

城市规划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其实施首先应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充分结合当前城市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完全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以及居民生产生活发展中来,确保其能够为城市建设、生态发展、居民生活以及资源整合等更好地服务。因此,作为相关工作人员的我们,应当不断探寻城市持续化发展的源源动力,更好地去传承传统城市规划工作沉淀下来的精华,并结合当前的城市发展需求和基本状况,在传承基础上完成创新,全力打造出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城市规划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少康,温春阳,房庆方,等.三规合一——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J].城市规划,2014(12):36-39.

[2]王飞.新常态下规划信息化工作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5(2):10-11.

[3]石楠.新常态下城市空间品质问题的新视角[J].上海城市规划,2015(1):56-59.

[4]郑德高,葛春晖.重塑边界:总体规划改革与地方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4(2):25-35.

上一篇:高职教师旅游管理下一篇:最小二乘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