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区位

2024-07-21

经济活动区位(共4篇)

经济活动区位 篇1

近年来, 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背景下, 将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纳入全国经济发展战略。随着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重要原材料基地在辽宁省取得突破, 沈阳经济区域一体化建设正在加速。通过整合资源, 加紧培育沈抚、沈本、沈铁、沈辽、鞍营五大产业经济带, 提高经济聚集力和辐射能力。根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 构筑沈阳经济圈, 是实现地区崛起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1 沈阳经济圈的基本概况

沈阳经济圈是指辽宁中部以沈阳为中心的特大都市圈, 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组成, 区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2359万人, 城市化率65%。2009年, 八城市地区生产总值9984.7亿元, 占全省66.3%, 占东北三省32.7%。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沈阳经济圈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6.34亿元, 占全省总量的63%;实际利用外资57.6亿美元, 占全省的6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74.2亿元, 占全省的56%;消费品零售总额2271.7亿元, 占全省的57%。经济圈整体上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发展, 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2010年中国大型经济圈竞争力排名中沈阳经济圈排名全国第三。

沈阳经济圈的区位发展趋势和特色是以沈阳为中心, 结合抚顺、本溪、铁岭城市发展空间调整的战略机遇, 发挥辽宁中部城市群通海产业大道经济带、沈抚产业经济带、沈本工业经济带和沈铁工业经济带的带动作用。鞍辽都市区是结合鞍山和辽阳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通过建设鞍海经济带、沈辽工业走廊, 实现鞍山和辽阳城区南扩、海城北靠, 推进鞍辽一体化发展。营口都市区是结合我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 加快营口港建设, 推进营口地区城市化进程, 提高城镇规模, 发展大营口都市区。

2 沈阳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结构分析

2.1 区位优势分析

沈阳经济圈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 毗邻渤海, 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 位于与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蒙古乌兰巴托、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几乎等距离的辐射线上, 独占这一地区的中央区位。经济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地势自北向南, 由东向西倾斜;西部为广阔的辽河平原;辽河水系横贯其中, 地区内水网密布, 河渠纵横, 最终汇入渤海。

交通设施:八市共有公路客、货运站129个, 其中客运站84个, 货运场、站45个, 为客、货集疏和以沈阳为中心的长途客运班线运输网和物流服务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基本满足区域内市民出行和物流发展的需求。另外作为区域经济的首位城市, 沈阳市率先在全国实施公路主枢纽规划和建设, 已建成一个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八个货运站和七个客运站共十五个全国公路主枢纽项目, 具备了运输、仓储、信息、中转、换装、食宿、加油等功能, 大大提高了客、货集疏能力。

民航: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 位于沈阳经济圈 (沈阳、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鞍山、铁岭、阜新八市) 的中心地带, 距沈阳市中心22千米, 沈本高速公路有支线直通机场。

铁路: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哈、沈大、沈吉、沈丹和沈抚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沈阳北站是东北最大的火车站。从沈阳始发的列车主要由沈阳北站开出。沈阳站与沈阳北站之间有多部公共汽车往返, 换乘方便。

海运:营口港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建立海运业务, 2009年吞吐量突破1.76亿吨, 成为中国东北第二大港、中国第十大港。内河水运:大辽河渡口。外海水运:依托营口老港、鲅鱼圈港连接世界, 水运交通十分发达。

高速公路:以沈阳为中心, 辅助铁路运输, 已建成了沈大、京沈、沈四、沈抚、沈丹、沈阳至抚顺南杂木、沈阳至彰武、沈阳至康平八条高速公路和沈阳过境绕城高速公路。沈阳到北京、长春、大连、鞍山、锦州、抚顺、本溪等地都开通了高速巴士。

沈阳经济圈初步形成以沈阳为中心, 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 沟通全省和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框架。该区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港、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公路网, 拥有7500万吨以上吞吐量的港口, 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地区之一。

2.2 经济结构分析

沈阳:国家重点建设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 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高, 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

抚顺:重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4。工业部门结构:炼油、发电、炼钢、炼铝、电瓷等工业得到发展, 又有辽宁电厂、新抚钢厂等大中型企业。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营口:轻工、纺织工业基地, 全市有3个行业3000多家企业, 主要以冶金、机械、石化、家电、纺织、轻工为主。

本溪: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铁矿石已探明储量27亿吨以上, 石灰石矿储量2.1亿吨, 溶剂石灰 (冶金) 储量1.3亿吨。旅游资源丰富。

鞍山:鞍山工业形成了以钢铁为主, 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2011年, 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5家, 总资产1045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420亿元, 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

铁岭:农业实力雄厚, 铁岭素有“辽北粮仓”之称, 其中玉米20亿千克, 出口量占全省2/3。铁岭是辽宁省畜牧业生产基地, 工业存量可观, 水电资源充足。铁岭在区域分工上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

辽阳: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包括石油化纤、轻工、纺织、冶金、化学、机械、电子、建筑材料、能源、医药和食品加工等十几个主要行业。农业资源丰富, 全市农村建起了9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阜新:阜新农业资源优势突出, 是辽宁和全国粮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粮食、牛、羊人均生产量均居全省首位。矿藏资源多, 储量大。初步探明, 有38种矿藏, 矿产地228处之多。其中, 煤的储量较大, 资源储量有10亿多吨。

目前沈阳经济圈发展较为迅速, 经济结构优势为:一是经济圈内都市密集, 是全国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二是重工业基础雄厚, 专业分工趋于合理, 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是我国北方最大石化工业基地、国家级精细化工和催化剂生产基地;三是产业互补性和关联性强, 经济区重化工产业框架形成之初就是以产业关联性而打造的, 具有矿山→能源→冶金→机械装备的产业发展链条;四是经济圈科教发达、人才济济, 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9所, 占全省高校总数的57%;五是经济圈资源富集,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水资源。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各地区经济相对独立, 我们需要发挥各种的比较优势, 形成区域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沈阳经济圈。

3 区位优势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分析

3.1 区位优势对经济结构的积极作用

促进了经济圈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各个地区的优势资源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运用, 良好的区位优势提高了各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 带动了经济圈内各种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经济圈的交通网大大缩短了沿线地区之间、沿线地区与外界之间的时空距离。经济圈将借助公路交通网络快速、便捷、经济的有利条件, 加强优势整合, 实行错位发展,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了经济圈的投资环境, 便捷的交通网改善了经济圈交通运输条件, 也改善了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 吸引了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投入, 实现各种资本的有机融合;提高了经济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 将经济圈内的高新区、大专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紧密联系到一起, 促进产学研机构的整合和发展, 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同时按照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原则, 引导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资源向主导产业聚集, 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 培育一批规模型高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了城镇发展,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充分发挥了中心城市经济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3.2 区位优势对经济结构的消极作用

由于要发展具有区位优势的运输体系, 各个工程占用土地, 改变了生态环境, 势必引起沿线动植物及自然等环境的变化。同时, 因工程施工破坏森林、土壤、植被, 使得土地裸露和松散, 这些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导致经济结构失调, 农业结构比例下调等,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 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位优势与经济结构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尤其是交通网络。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显著改善了城市经济圈与外部的交流条件, 对加快区域内部的经济循环, 对加快城市经济圈的开发和建设, 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区位优势对经济结构的双重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积极消除发展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对经济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 合理利用区位优势对经济结构的引导促进作用, 实现沈阳经济圈一体化,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早日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张琦.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7.

经济活动区位 篇2

桐梓作为农业部规划的全国蔬菜百强县之一,有1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产地认证,10多个蔬菜品种通过产品认证,“大娄山无公害蔬菜”品牌通过农业部品牌认证。目前,全县蔬菜种植品种不但有四季豆、豇豆、团豆、白菜、西红柿、花菜、折耳根、辣椒等传统品种,今年还发展有平菇、金针菇、鸡腿菇、草菇等食用菌。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初步测算,目前全县8万亩商品蔬菜总产值近2.08亿元,每亩产值2600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

松坎镇利用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优势,种植糯玉米1500亩,产品远销重庆、遵义、广东等地,一季亩收入达1200多元,比以往每亩增收400多元。

木瓜镇种植生姜已成一道新景。农民张绍林说:“生姜不愁销路,鲜姜一斤可以卖1.5元至3元,一个电话重庆老板就会上门来收,我每一窝姜要收0.5斤-1斤,1亩姜可收入8000至15000元。”今年他种了5亩生姜,预计纯收入可达5万元。

桐梓县地处黔北,南靠遵义、北临重庆,自然区位优势在全遵义市异常明显。全县境内崇遵高速公路、川黔铁路、210国道纵贯全境,通乡油路四通八达、交错纵横,交通优势突出。全县有耕地面积52万亩,县境内呈中山峡谷地貌,切割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227米,最低310米,气象资源立体分布,形成众多的小气候区,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自然条件丰厚。

近年来,该县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上,结合突出的自然区位优势,重点着力培育发展蔬菜产业,依托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该县通过反复的试验示范、品种选择、茬口衔接、种植模式以及市场运作等摸索实践,终于探寻出一条既能充分发挥自然区位优势,又完全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的蔬菜产业发展路子:那就是利用海拔差度大,在11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大力发展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在600—1000米的中海拔地区大力发展时令蔬菜种植,在5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大力发展早熟蔬菜种植。确定了路子,找准了切入点,该县在发展蔬菜产业上重点抓好了技术培训和普及推广、示范办点和辐射带动、引进培育蔬菜大户、建立基地和组建协会、对接市场寻找定单等。通过不懈努力和一系列举措,从最初的几十亩试验地逐步发展壮大到今天全县商品蔬菜种植规模8万亩,核心示范基地3.5万亩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加强领导、确立支柱,层层抓落实,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关键。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县委十一次全会上把蔬菜产业确立为全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县乡各级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专抓蔬菜,要确保足够的经费发展蔬菜,把发展蔬菜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在全县形成了上上下下抓结构调整,乡乡镇镇抓蔬菜发展的格局,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氛围。同时,还实行奖惩激励。鼓励和支持农技干部和党政领导干部领办蔬菜示范点,农业技术干部领办蔬菜示范点100亩以上,产值达到30万元的,可实行带薪带职领办;党政领导干部领办蔬菜示范点200亩以上,产值达到60万元的,可实行带薪带职领办。对于领办示范带动效果好、做出贡献的,实行重奖。蔬菜产业发展还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考核的一项工作单项考评,实行量化目标管理。发展效果好的实行重奖,效果差的追究责任。把

蔬菜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来抓落实。与此同时,还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了全国百强蔬菜大县建设的认证,12万亩无公害蔬菜的产地论证和10个蔬菜品种的产品认证工作,为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该县蔬菜产业在全省享有“南有独山、北有桐梓”的美誉。

二是搞好土地合理流转,引进培育专业种植大户,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途径。发展壮大蔬菜产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搞好土地的合理流转是首要条件。近年来,该县通过协调和宣传,该县土地的流转大多向种植大户、科技大户、定单户转移集中,解决了蔬菜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两大难点。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实行大户承包,反租倒包,再将从土地中解放出的劳动力给大户打工,实现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从每亩土地获得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该地常规种植的全部收入,并通过打工种植蔬菜,学到了技术,转变了观念,了解了市场,增强结构调整的信心,又成了新的蔬菜种植大户和科技大户。该县在培育蔬菜大户的同时,还从重庆、遵义、习水等地引进蔬菜客商、大户、技术人员到该县发展蔬菜,实行集团承包,租赁种植,起到示范样板、辐射带动的作用,引导全农民跳出常规农业,走蔬菜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仅2008年,该县引进的蔬菜大户就达到10多户,最多的一户种植蔬菜150亩,最少的30亩,全年引进的大户种植的蔬菜面积,是全县蔬菜核心示范基地的40%。全县现有蔬菜种植户300余户,重点种植大户80余户。该县为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助交流,每年都邀请全县蔬菜大户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相互学习其种植技术、经营模式等。在座谈会上相互交流发展蔬菜的收益及经验体会,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蔬菜大户提出的问题,该县筹措资金对基地大户实行修建大棚补助,无偿提供优质种子、化肥、农膜等给种植大户,配套佳多杀虫灯在核心示范基地安装,把病虫害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既加强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基地建设规模,又有效调动了种植大户的积极性,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基地,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必由之路。通过多年的摸索,该县意识到发展蔬菜产业必须走科技引导,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建设核心示范基地。通过选择不同的海拔、区域、品种、季节、茬口进行试验示范,形成以松坎、高桥、夜郎、新站等低海拔乡镇为主的早熟蔬菜产业带;形成以九坝、天坪、茅石、马鬃等高海拔乡镇为主的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区;形成以娄山、楚米、官仓、燎原等中海拔乡镇为主的时令蔬菜种植基地。结合市场需求,依据不同海拔、不同季节,不同种植模式确立蔬菜种植主打品种:大白菜、甘蓝、豇豆、菜豆、花菜、西红柿、茄子、辣椒、西瓜、蜜本南瓜、扎耳根、大蒜等。还对一些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蔬菜

专业村进行“一村一品一特”规划,主要有狮溪、芭蕉、水坝塘的大白豆、团豆,天坪、楚米的食用菌等。抓好了试验示范,重点是加强核心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投入力度。该县捆绑协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水利项目加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蔬菜发展项目、沼气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病虫防治、农村专业协会建设等有机整合,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既确保了项目的实施,又加强了基地建设。促进该县蔬菜基地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规范化种植和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基地示范带动的作用和影响力逐步增强。

四是加大培训服务,狠抓落实是发展蔬菜产业的组织保证。蔬菜产业作为该县重要产业之一,在全县老百姓当中有强大的影响力与狠抓宣传培训密不可分。近年来,该县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它与农业科技推广和沼气建设列入同等位置,逢会必讲,常抓不懈,矢志不渝。县委、政府专题召开工作会研究部署蔬菜工作,书记、县长、分管县长下乡视察必看蔬菜、必谈蔬菜,要求各地把蔬菜作为农民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部门专题组织分管领导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果蔬站技术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交流经验,寻找差距。同时,加大对发展蔬菜产业的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县蔬菜发展重点乡镇进行政策宣传、分片负责等,利用乡镇赶集给广大农户发放技术资料,让农民全面认识和了解蔬菜产业是新时期农业的亮点、是农民增收的切入点。在技术培训上,利用业务培训会和群众会等形式,耐心细致反复讲解蔬菜种植技术规程,长期蹲点临田指导,实实在在帮助农民解

决在蔬菜种植中各种技术难点和生产困难,让农民真正了解并掌握蔬菜种植技术,从政策上、技术上保证蔬菜产业的顺利发展。

五是对接市场,发展定单,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前提保障。蔬菜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则,合理选择品种和种植茬口,抓好定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蔬菜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民从主观上也乐于接受和主动投入。近年来,该县往返奔赴重庆、贵阳、遵义等地,对接市场、咨询价格、寻找定单。品种主要有:折耳根、花菜、大白菜、菱角菜、西红柿、辣椒、茄子、糯玉米等。定单的足量签定,让全县蔬菜种植户吃上了定心丸,种上了放心菜,解决了大户发展蔬菜种植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大户发展蔬菜种植的基本保障,让群众从蔬菜种植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全面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保证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六是抓好蔬菜专业协会建设,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是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手段。蔬菜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凝聚起来。蔬菜产业要有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有健全的产供销体系。近年来,该县结合农村专业协会建设,以基地+协会+农户和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走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成立蔬菜专业协会19个,充分发挥专业协会作用,对内组织生产,对外开拓市场,以销促产。依托蔬菜专业协会和公司管理蔬菜基地,联系蔬菜定单,搞好对外销售,延长了蔬菜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有力地推动全县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该县蔬菜产业从分散种植逐步

经济活动区位 篇3

摘要:本文从区位条件的变化对两岸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杭州湾大桥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交通网络;杭州湾大桥;区位优势

一、引言

杭州湾特殊的喇叭口地形,在带给大家壮丽的钱江潮的同时,也给了杭州湾两岸甚至整个浙东北地区交通条件的劣势尤其导致了较差的通达性。长期以来,从上海到宁波的陆路交通都要绕行这个喇叭口的顶点——杭州。因此,杭州也一直扮演着陆路交通枢纽的重要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杭州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杭州湾两岸运输的里程数,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制约了杭州湾两岸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浙江是以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为主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将使杭州湾两岸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加强各地区特色产品在浙江省以及周边地区的分销。

二、理论回顾

交通条件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枢纽,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世纪初,德国经济地理学家A·韦伯从部门布局优化出发,提出了工业生产布局的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五个,其中一个因素即为运输状况。前苏联学者提出工业布局应遵循的六个原则中,其中有一个因素也为运输费用情况。因此,运输是生产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和流通本身的继续,是社会生产、商品流通和社会经济周转的物质基础,是一项重要的区位因素。运输将工业生产的原料、燃料的供应地和生产地,以及生产地与市场区联系起来,这就涉及运输能力和运输费用,寻找运输便利、运费较低对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组织生产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杭州湾跨海大桥对杭州湾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交通网络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之前,杭州市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杭州位于杭州湾这个大喇叭口的顶端,杭嘉湖平原上,是自东海沿钱塘江西进的第一处较为便捷的渡江位置。在钱塘江大桥建成以前,由北向南绕行杭州湾的交通几乎都需要经过杭州,杭州成了渡江的要道。因此,杭州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整个浙中北地区的物流中心。钱塘江大桥建成后,其物流中心的地位更加明显。加上当时在杭州北郊有笕桥机场这一军民合用机场,单在交通上就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杭州市成为浙江省文化、经济、政治中心的一大重要原因。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之后,将在杭州湾的交通图上形成一个大三角形,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将使宁波到上海的陆路里程缩短120多公里。从此,沪甬两港间的公路运输可以不通过杭州,表面上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杭州的区位优势,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减弱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在大桥开通之前,杭州市及其周边的交通已经达到了过度拥挤的地步,尽管周边诸多的公路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但是长期而言,由于地区的汽车保有量不短上升,道路的增加并未带来交通情况的大幅度改善。现实情况是,带给杭州的是车辆拥堵造成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对杭州本地的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状况。杭州湾跨海大桥虽然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杭州的区位优势,但从社会总效率的层面上考虑,却是提高杭州市的经济发展效率的。交通拥堵带来的社会成本、物流上造成的低效率的仓储成本以及其他一些低效率的资源利用状态将有所减少。

跨海大桥建设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增加宁波资本力。宁波可以增加利用上海间接引资的机遇。上海的大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往往把其海外总部和主要办事机构、研发中心设在上海,而将配套生产基地设在与上海交通便捷的周边地区,跨海大桥的建设能使宁波分享上海投资扩散。跨海大桥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宁波的港口、保税区、开发区和余慈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客商直接来宁波投资。宁波也可以利用上海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发展宁波的金融业。城市金融业发达,则城市拥有、控制和使用资本数量大,资本的流动性强、成本低,资本对城市价值体系的贡献大。

跨海大桥能使宁波更便捷地满足长三角北翼城市对石化、能源、钢铁、水泥、低强度基础原材料产品的巨大需求,大桥促进杭州湾两岸形成优势互补的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金山—宁波石化工业基地。跨海大桥也会促进宁波与上海、苏南地区经济交往密切,产业关联度增强,带来物流明显增加,宁波有必要、也有条件建成综合物流中心。在世界经济向亚太地区转移大潮中,中国长三角将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之一。由于跨海大桥的建成,宁波完全可以依托上海平台、承接上海辐射和转移,完全可能成为一个加工制造业基地,这将大大提高宁波城市的竞争力。

嘉兴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端,大桥建成后,将与周边的交通网络形成一个公路运输枢纽。秀洲的纺织业,嘉善的木业,海宁的家纺、皮革、经编业等等,在嘉兴成为新的交通枢纽的同时,嘉兴的这些地方特色产业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绍兴位于萧绍平原上,东临宁波,西靠杭州,两者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对于绍兴经济来说,存在着很强的拉动作用。与嘉兴类似,近乎完善的公路铁路网络,加上杭甬运河的建设,对于当地的经济来讲,这将会创造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自然也会带来新的机遇。

此外,由于铁路运输的廉价性与跨海大桥的便捷性,绍兴和嘉兴届时将成为一个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转换的枢纽。

总体而言,杭州湾跨海大桥优化了浙江省省内的交通网络,具有关专家测算,仅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通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将超过440亿元。跨海大桥对于整个浙江省而言,经济发展效率将由于交通网络的优化而大大提高,这对于整个浙江经济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机遇,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而宁波市的经济将处于一个更优的环境,将会由其海运业等产业的发展发掘出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带动整个宁波经济,其经济贡献率将会大大提高。

2.城镇网络的优化影响经济发展

从地图上看,我们可以发现,杭州湾地区几乎所有的城镇都是分布在交通网络的结点上的。换句话说,由于杭州湾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多为平原地形,其整个城镇网络基本符合克里斯塔勒的“四四制”城镇网络设计,即结合了“市场原则”和“交通原则”,在市场合理分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到了交通网络的布局。

可见,未建大桥时,杭州以东的杭州湾两岸就会出现类似于“断层”的交通中断,我们可称之为“断层效应”。其结果就造成了类似于空间扭曲的效果,杭州湾南北两地的实际运输路程比两地的直线距离大很多。虽然杭州湾南北岸的航运可以相对地补救一些“断层效应”所带来的缺陷,但是由于杭州湾湾口的特殊地形,潮涌特别厉害,就造成了可通航的时间不多,每年有相当一段时间船只是不能运行的。大桥的建成,将会大幅度地减弱这种“断层效应”,其整个体系将更加接近于完善的克氏“四四制”城镇网络设计,两岸城市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市场划分将更趋于科学。

“断层效应”的减弱,对于杭州湾两岸诸多的特色产业而言,不仅其分销途径更为便捷,市场的影响也会更加广。比如上虞的制伞工业,其产品可以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条大动脉流到嘉善、上海等地,而之前由于杭州湾天堑的所在,上虞雨伞的主要市场在杭州、淳安以及江西一带,而很少会想到开辟杭州湾北部的市场。

我从其他的一些资料中发现,浙江省公路网的规划还有沿上三高速公路北向的“杭州湾绍兴通道”以及杭州市萧山区东部的“杭州湾萧山通道”,而在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杭州湾乍浦通道”。这三条通道将在杭州湾上画出一个“梯形”的交通网络。那时,杭州湾的“断层效应”将基本不存在。可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只是杭州湾交通网络完善的一个开端,整个浙北地区将处于一个更加完善的市场分布环境和交通网络中,其整体经济发展环境将更加优良。

3.交通运输成本影响经济

由于产品的保存期限以及成本等多方面原因,产品的运输距离会收到一定的限制。从而,该产品的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面积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同时运输的里程长了,产品运输成本增加的同时,产品损坏的机率也会增大,所以一般产品的运输不会超过一定的里程。

以下就假设杭州湾地区周边都是匀质的土地,拿桐乡的羊毛产业为例进行市场范围的对比分析。为进行比较形象的分析,分析时适当地缩短了其运输里程。为这个运输里程是比较经济的临界值,我们可以称之为“经济运输里程”。

由上图可见,在大桥建成以前,其产业的范围只有A区一块,而大桥建成后,将会由于大桥的连接而增加了B区的市场。如果桐乡的羊毛产业的经济运输里程更大一些,那么B区这块扩大的市场面积将会更大,只要A区和B区不重叠。即使A区和B区重叠了,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段的延伸方向的市场也会因为运输里程的减少而可以再增加一块市场。市场占有的扩大,将会有效地拉动当地产业的产值,支柱产业的带动将会有效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不止是嘉兴桐乡一个地方会有经济带动,杭州湾周边地区的经济都将会有大幅的发展。这样,就带来一个整体增长的效果。这样,杭州湾地区原有的根植性较强的产业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这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将会有很大的拉动效应。

4.注意力经济的影响

所谓注意力经济是指“一种以可利用的信息数量扩张和消费者对这些信息可投入的注意力静态数量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投资市场里,投资者即为消费者。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规划初期就一直被新闻媒体报道,以致在学术界产生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否该建的问题,而之后确立并开工的时候,又有过不少的新闻炒作。这些无疑会使得原本不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这回事的投资者了解到这回事,同时,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杭州湾地区。

新闻媒体的宣传也会产生广告效应,这对于杭州湾地区而言是一种免费的广告。而注意力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媒体的宣传吸引了人们对于杭州湾地区的注意力,必然会减少人们对于其他地区的注意力。根据大数原理,杭州湾地区的外来投资必然会增加。只要政府再增加投资用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就会起到一种加速器的作用,杭州湾地区的经济将会有大幅的发展。

在大桥竣工通车时的大型媒体宣传,也为杭州湾地区的打出了辐射范围极大的招商引资广告。只要有优良的基础设施,必然会吸引大量投资。同时大桥也会发掘出更多的潜在投资机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四、小结

总体而言,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会优化整个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的交通网络和城镇网络,经济发展效率也会因此大

大提高。在交通网络优化的基础上,交通运输成本降低,产业的市场区域将会扩大,这就会拉动杭州湾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新闻媒体对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宣传也将成为杭州湾地区投资环境的免费广告,有助于增加杭州湾地区的外来投资,促进资本的积聚,使得杭州湾地区根植性较强的产业形成一个增长极,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②现在民用机场搬迁至萧山区,建成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原笕桥机场现成为军用机场。笕桥机场是当时浙江省唯一的机场.

③吴朝晖: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宁波城市竞争力影响分析.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04(9).

④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235页.

⑤杭州湾地区周边多为平原地区,假设为匀质区域并不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⑥张雷:注意力经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第1页.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经济活动区位 篇4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与课标要求相关的是“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本节内容是继前两章学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后,从“产业活动”层面展开论述,探讨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综述产业活动和地域联系,为具体学习本章的重点知识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主要产业活动做好铺垫,也为后面“人地如何协调发展”的学习埋下伏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在全章的地位如图1。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认真求学的热情;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难疑点

就本节教材内容而言,正文大量穿插阅读材料、插图和丰富的活动。阅读材料图文并茂,活动多是针对正文和阅读后设计的案例,建议阅读材料和活动根据课堂容量进行取舍。教材结构比较清晰,主要包括两项学习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下面对本节教材重难疑点进行分析。

1.“区位与位置的区别” 疑点解析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严格说,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这个联系一般解读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因此,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发展是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影响的结果,即区位条件的分析。“区位”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因此教材首先阐述区位,但并未对其下确切定义,而是通过生活实例解读理想区位。

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重点剖析

关于区位条件,包括:一是所有活动都与区位有关;二是产业活动对区位的要求与产业特点、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三是工业产业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可选择面相对较大。

正文主要分析人类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农业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有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矿业受自然环境中石油矿藏分布状况限制,并受运输条件影响;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市场、原料、能源、劳动力、技术等社会经济制约。与农业相比,多数工业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市场,其区位选择既有市场最优原则,也有交通最优原则。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表1所示。

这部分内容重在分析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和理解不同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含义,知道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受产业自身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差异很大。

3.“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 难点探析

关于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生产协作条件: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模式;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模式。二是商业贸易联系,区际贸易、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三是科技与信息联系,网络的发展加强信息和技术交流,导致技术的地域扩散。四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导致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这部分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也是课标的能力要求。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知识网络如图2。

该部分内容知识点丰富,教学中可运用相关图片及生活实例,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教学内容。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4个阅读、5个活动和6组图。阅读材料拓展、延伸现有教材知识;活动侧重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插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直观形象地补充、完善教材知识。

1.阅读材料运用

阅读一:区位与我们的生活。该则材料用众多身边生活实例对“区位”作简单了解,没有知识上的达成要求,能使学生认识到区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作为引课之用,或插入教学环节中,亦或取消。

阅读二:宝钢集团公司。属于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对生产多道工序间的生产协作联系做相应的案例补充,可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用。

阅读三:技术的地域扩散。该则材料作为教材中“科技与信息联系”的解释、补充,能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地域扩散形式”,可作简单了解。

阅读四: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聚现象”。配插图3-10纺织厂内景。图文结合拓展教材知识,更直观真实地展现纺织厂的生产情况,作为教材正文的补充解释,不作知识上的要求,但可作为教学案例。

2.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字材料详尽,配图3-1深圳区位示意图,图中信息量丰富,建议以图释文,要点落实在图中,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区位条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教会学生“会学”地理。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均属材料分析题,通过材料分析,学生不难得出,区位特征主要从位置和交通两方面分析;崛起原因主要由政策和地理位置决定;深圳发展充满活力则依赖于政策而出现的科技、旅游、交通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及优秀人才的汇集。通过“活动”,让学生思考得出“聚落的区位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区位条件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等结论,同时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好铺垫。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过程,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及动画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通过结合本地实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教法处理,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过程,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及动画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通过结合本地实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教法处理,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上一篇: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下一篇:多接口多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