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

2024-05-22

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精选12篇)

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 篇1

1 神经网络法概述

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学习和泛化能力,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从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脑科学、病理学等生物科学方面研究神经细胞、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生物原型结构及其功能机理,建立理论模型。根据生物原型的研究,建立神经元、神经网络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概念模型、知识模型、物理化学模型、数学模型等。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是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成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计算机模拟,包括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也称为技术模型研究。

与数字计算机比较,人工神经网络在构成原理和功能特点等方面更加接近人脑。它不是按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执行运算,而是能够自身适应环境、总结规律、完成某种运算、识别或过程控制。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系统在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组成实际的应用系统。

自从20世纪40年代Hebb提出神经网络学习规则以来,人们相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算法。其中以误差反向传播法,即BP(error Back Propagation)法影响最为广泛。这种算法可以对网络中各层的权系数进行修正,故适用于多层网络的学习。BP神经网络含有输人层、输出层以及处于输入输出层之间的中间层。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可以发展知识,以致超过设计者原有的知识水平。通常,它的学习训练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监督或称有导师的学习,这时利用给定的样本标准进行分类或模仿。另一种是无监督学习或称无为导师学习,这时,只规定学习方式或某些规则,则具体的学习内容随系统所处环境(即输入信号情况)而异,系统可以自动发现环境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更近似人脑的功能。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方法,充分重视经济信息和预测,提高计划的科学性。”这充分肯定了宏观经济预测对掌握经济发展趋势,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

2 神经网络法在宏观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经济预测帮助我们认识、了解、掌握和控制我们所处经济系统的重要作用。在进行经济预测过程中,经济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经济预测理论和假设条件更为宽松的预测评估方法,用尽可能“完美”的预测模型简化预测过程和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在以往的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中,我们普遍采用的是在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拟和,分析和预测相关的经济指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比传统的多元回归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拟和能力和准确度。

国民经济预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非线性系统,它由诸多相互关联的经济元素组成。各部门之间及经济指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并且受系统内外不确定活动因素的影响,致使国民经济发展呈现波动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等多种经济变化形式,导致国民经济系统内部具有不确定关系和非线性特征。

宏观经济预测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它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三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都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经济增长率指的就是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的,而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是给定时期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率。

对网络进行训练是利用神经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目的是由它知样本求得网络的连接权值。通过BP神经网络计算实际输出,用BP网络的实际输出与输出样本之间的误差来修正网络的连接权值,直至二者的误差达到设定值。这一较小值称为拟合误差,又称误差函数。一般用实际输出与输出样本之间的误差平方和表示,如下式所示:

式中tk为样本输出值,zk为实际输出值。

第一步:连接权值初始化。网络训练开始时连接权值为未知数,一般用较小的随机数作为各层连接权值的初值。

第二步:计算各层神经元的输出值

,式中,f1、f2为激活函数,一般采用sigmoid函数或线性函数。

第三步:连接权值的修正。连接权值的修正采用梯度下降法,每一次连接权值的修正量与误差函数的梯度成正比,从输入层反向传递到各层。各层的连接权值修正量为:

η为学习速率,f1、f2为激活函数f1、f2的导数。

将初始权值与对应的调整量相加,计算出新的权值,如此循环直至输出层误差平方和达到设定值为止。

在以上步骤中涉及曲线拟合的思想,曲线拟合是要构造一条“最好”的光滑曲线去逼近经济模型中具有时间增长趋势的离散数据。即采用最小二乘法构造一个多项式逼近向量(Y,t)、(L,t)和(K,t),其中t表示年份,所确定的数据点,分别构造3阶多项式:

其中,a1、b1、c1,i=1,2,3为待定系数,使得(Y,t)、(L,t)和(K,t),与已知数据点的函数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使得误差最小的系数即为最佳的结果。

摘要:对于神经网络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神经网络法在宏观经济预测中的应用。准确的国民经济预测对政府经济分析及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神经网络,经济预测,宏观经济

参考文献

[1]王甜.人工神经网络在非线性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大众商务,2010(1).

[2]刘双印.免疫人工鱼群神经网络的经济预测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29).

[3]王建群,卢志华.三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全局最优逼近[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7).

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 篇2

摘要: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重要趋势。网络经济为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摆在现代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企业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发展现状及问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存在安全技术隐患、信息系统及相关设备设施建设落后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管理对策,以期为加强财务会计在网络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网络经济下电商的成本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成本物流配送;B2C;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日趋成熟。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主要有B2B和B2C两种,在这两种形式中,B2B的电子商务市场要远大于B2C的电子商务市场,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与实体市场的交易过程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每个交易而言,是选择网上交易还是实体交易取决于这两种交易方式的交易成本。

电子商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的管理水平, 帮助企业获得世界市场的信息, 这些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开展电商的成本,尤其是花费在物流上的成本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一、电子商务的成本构成

1.1 技术成本。电子商务的技术成本包括软硬件购置成本、学习成本、维护成本和升级成本等。电子商务是各种技术结合的产物,昂贵的投资,复杂的管理和高昂的维护费用使得一些系统、技术和人才匮乏的企业望而却步。

1.2 安全成本。对客户而言,最关心的是交易的安全性;对企业而言,最关心的是网站的安全性。如何在网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成为推广电子商务的关键所在,否则,一旦企业出现安全问题,后果将是无法估量的。安全成本实质上是一种或有成本,很难给予准确计量,但可以通过加大其他方面的投入来减少安全成本,如高薪聘请精通计算机安全的专家、加速软件升级、聘请黑客测试网站的安全性能等方式,减少安全隐患。

1.3 物流成本。在电子商务中最难解决的就是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环节的重要和最后的环节,是电子商务的目标和核心,也是衡量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物流配送需要有商品的存放网点,需要增加运输配送人员的开支,由此增加的成本也应该经过仔细核算。有人认为,企业要增加的仅仅是配送成本,而节省的是库存成本和店面成本。但是, 实施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不可能撤掉已开的店面以节省成本。这就是说, 电子商务并没有节省传统企业的店面成本, 而只是节省了完全电子商务企业(从企业开创起就是走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 的店面成本。至于库存成本, 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根本没有实行零库存的外部条件。为避免缺货成本, 仍然需要适当的库存量。这样就很难计算电子商务究竟多大幅度降低了总成本。

1.4 客户成本。电子商务的客户成本,指的是顾客用于网上交易所花费的上网、咨询、支付直到最后商品到位所花费的费用总和,这是一种完全依赖于网络的服务,只要消费者一开始享受这样的服务,就要承担每小时数元钱的最低成本。这种费用虽然不列入商家的运营成本,但是作为用户成本、却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客户成本很难衡量, 它不仅包括客户的上网费用, 还包括他们添置相应软硬件设备和学习使用的费用, 其中最难衡量的是学习使用费用。

二、电商企业物流配送的两种途径

2.1企业自己建立配送体系。企业自建物流体系需要较大的初期投入,自建的配送体系应包括:现代化的配送分拣中心和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同时还需要有标准物流条形码等技术的支持。

一般情况下, 自建物流是为了保证配送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从而保证配送质量, 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同时,也希望借此能控制相关的费用, 比如如果委托第三方物流收款, 回款时间相当慢, 甚至可能达到1 个月, 一旦销售大到一定量级, 占有的资金规模就非常可观。

2.2采用第三方物流(与快递合作)。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进行配送,把产品实体送抵顾客的进程完全交给第三方来处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也带动了快递物流业的发展,而二者的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目前, 以淘宝网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内B2C 电子商务企业也都选择将配送环节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不过, 现在摆在B2C 电子商务与其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我们可以看到, 决定服务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物流服务商在服务中发生的物品丢失、破损的比例,服务态度状况, 网点覆盖率, 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配合度及投诉的二次处理的时效、投诉的二次处理的比例等。

三、降低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成本的对策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物流配送水平以及物流配送成本决定着电子商务企业未来的成败。因此,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3.1 加快库存周转率。这是电商提效率降成本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人们深知,大量的库存不单对企业的资金链构成巨大威胁,同时库存也是成本(即占用资金的使用成本)。加快库存周转率对企业而言相当于创造了新的利润。由于库存周转往往与采购、销售等部门联系紧密,物流运营部门要发挥对于库存周转的改善作用,就要主动加强对于全局库存结构的监督和控制。

3.2提高客单量。“客单量”是指平均每个客户购买货品的数量,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客单价“是指每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也就是平均交易金额。对于中小件商品而言,每单平均花费在仓储和配送环节的物流费用较为恒定,当价值较低商品过多或单客单价过低时,销售毛利的大部分往往都被物流费用消耗。为此电商企业必须想方设法要顾客一次买更多的东西或花费更多的钱。目前的主要做法是提高免运费的门槛,推出类似“满200元减50元”的消减促销等。

3.3选择合适的配送渠道。配送渠道有三:一是自建配送网络;二是把配送业务交给专门从事物流的企业去完成即第三方物流模式;三是采取网上购物,网下就近商店付款取货的形式。这三种配送渠道有着自己的优劣势和适合对象。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配送渠道,只有选择正确的配送渠道方可获得降低配送成本的优势。

3.4建立良好的配送费用控制体系。针对不同的在线商品,综合考虑交货期、配送服务水平、库存产品结构等因素,通过对销售数据反馈比较分析,划分成不同客户类型,建立起合理配送费用分摊和控制体系,并结合处理每笔订单成本、每单位商品成本及供应商成本,控制和减少无效费用支出。

四、总结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在网上交易会使企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电子商务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延伸。电子商务要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信息基础设施、信用关系和物流配送支付手段等的完善, 而且需要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用户和政府各方的配合。目前, 国内许多采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发生亏损, 在这一情况下, 更需要正视电子商务成本因素和问题, 着眼于远期目标, 真正发挥出电子商务竞争优势。(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喜.基于BtoC 电子商务下的配送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01).

[2]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赵玉敏;张洪斌.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总报告).经济研究参考 2006

[3]王俊洲. 电商成本低是误读.经济观察报.2012-9

[4]夏露. 如何看待电子商务成本. 企业导报.2001

[5]Minhe ZHANG School of economic;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China .《How to Regulate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B2C and C2C E-commerce Industry-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Web Based Business Management(WBM 2012)

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 篇4

一、当前网络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失范现象

从目前情况看, 网络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失范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商业机密与个人隐私的泄露。

在网络经济中, 企业信息和个人隐私越来越成为各种媒体、企业可以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资源。网络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然而, 人们对信息的共享却有可能是以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泄露为代价的。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中商业机密与个人隐私问题更为突出。

应当看到, 如果企业和个人对于在网络中其机密和隐私的安全性没有足够的信任, 他们参与网络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美国《商业周刊》2009年就曾做过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消费者选择不在网上购物的首要原因就是出于对个人隐私的顾虑。

(二) 商业欺诈与失信现象升级。

网络技术的应用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给网络经济犯罪提供了更为隐蔽的手段。

一些网站和个人通过编制诈骗程序、散布虚假信息等手段, 盗取企业或个人账号、密码, 骗取钱财。目前主要有两种手段:

1.通过编写某种程序, 每次从一个账号上取一点钱, 将其存入自己的账号, 这样集腋成裘。运用网络病毒在程序中编写一段讹误的信息, 这样程序便向一个假账户付款使罪犯从中得利。

2.网络交易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 商品实物与网站宣传大相径庭。

在网络交易中, 买方往往只能通过卖方的文字和图片介绍来了解产品信息, 无法像现实经济交往中了解对方的相关信息, 以防止受到欺诈而导致利益受损。如:在现实交易前要求企业和个人出示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在现实交易中仔细鉴别商品数量、质量、金额, 等等。网络交易双方很难对对方的身份、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作出准确的判断, 尤其是对买方来说, 这就使网络可能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温床。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人们一旦发现购买的产品与商家宣传或承诺明显不符, 大多会要求退货甚至双倍赔偿, 但在网上交易中, 人们却似乎对商家夸大其辞的宣传习以为常。这些现象说明, 人们对网络经济活动中道德缺失现象的容忍度远远高于现实经济活动, 这种“宽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经济活动中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和升级。

(三) 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在网络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困难。由于信息的复制、传输、处理、采集、使用等网络技术的出现, 导致知识产权的使用和分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目前网络中存在的大量可供网民免费下载的软件、著作、音乐、影视作品绝大部分都未获得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许可。如果在网络上非法复制使用知识产权的软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那么社会的、公开性的知识由个人垄断而妨碍社会进步同样是一种不公平不道德的行为。

二、网络经济活动中道德失范的原因

目前网络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网络结构缺陷。

网络技术发展, 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和商务运作, 另一方面使整个社会分裂成两种不同的空间——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 从而出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有人往往认为, 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是自由的, 他人是看不到的, 也追踪不了, 因此经常在网络上攻击、谩骂别人, 或者散布谣言, 造成人心恐慌而不承担责任。

(二) 经济利益驱动。

网络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铤而走险, 蔑视道德力量的约束和法律、法规的监控, 在网络经济社会中任意驰骋, 侵害他人隐私和权益、盗取银行密码、网络诈骗、网络聚赌、制黄贩黄、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诱使他人犯罪等。这些是因为具有高额经济回报, 而通过网络犯罪难搜寻线索, 又很少有现有法律法规制裁, 这给不道德行为者获取非法利益留下运作空间。

(三) 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硬性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 有些法规往往政策多, 监督力度不够, 或者受到部门和地区限制, 致使已出台政策流于形式, 不利于网络资源融合和网络空间的净化。

三、结束语

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支持。网络经济同现实经济活动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因此, 应当在借鉴传统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建构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新型伦理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纪玉山.网络经济[M].长春出版社, 2000:29.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转变分析 篇5

1.1网络经济使消费者需求种类多样化,市场更加细化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市面上的商品,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起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广大消费者的收入,收入的增加意味着消费者需求水平有了很好的经济保证,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就在不断提高。除了购买生活所必需品外,消费者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一些奢侈品和消费品。消费者经济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需求逐步向高层次过渡。消费特点也从以往的数量消费转变到当下的个性、质量、特色消费。网络经济属于特色经济,它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当前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得以满足。以此同时,消费者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这也反过来刺激了市场向更细致化的方向发展[2]。

1.2产品技术先进化,同质化

基于网络经济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篇6

关键词:网络经济边际效用递增主观稀缺性消费者均衡

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而产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表现为经济主体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金融机构等经济行为,都越来越多地依靠信息网络。经济主体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是直接在网络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网络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建立在原工业经济社会基础之上的消费理论对新型的网络消费的解释力度就难免差强人意,网络消费的特点也正在突破传统消费理论的界域。鉴于此,需要对以前的分析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必要的创新。

一、网络经济下消费的新特性

(一)由边际效用递减转变为边际效用递增

1.有效信息不灭定律

根据有效信息不灭定律(1-1=1,1=∞),一条有效信息,一个人消费后,并不妨碍别人消费,而且消费的人越多,此信息就越值钱。传统商品会因为消费而不断减少,而且传统商品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间,然而在网络经济中,一条信息并不会因为一个消费者的使用而消失,而是继续存在,当消费同一信息的人数不断增加时,该信息的总效用就会随之增加,而且边际效用呈递增趋势。

2.消费的锁定性

传统商品的消费者只有在特定偏好或忠于某一品牌时,才会固定消费某一产品,否则就会不断追求更好的商品。但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消费者使用某一品牌的信息产品,该产品又能满足其基本的需要,消费者为了节省消费成本就不会轻易地去换用其它产品,而将自己锁定在该品牌的产品上。锁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高转移成本的存在。比如用户熟悉王码五笔文字输入方法,即使市面上出现新的输入方法,他也不会放弃王码五笔而去学习其他的输入方法,因为这一学习过程用户需要支付大量的时间和脑力,还要承担学不会的风险。正是由于消费锁定性的存在,使得信息产品的使用规模得以迅速扩大,也使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增成为可能。

3.网络的外部性

在传统经济下,物以稀为贵。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却恰恰相反,同类的网络产品越多,其价值越大。这是因为,信息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并非完全取决于该产品本身的性能,而是随着该产晶的普及而不断增加。用户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每一个用户所能获得的效用在增加。换句话说,新增加的那个用户在使其他用户增加效用的同时,也同样受益于网络的外部性,增加自己的边际效用。

4.信息产品消费规模的自我扩张性

一旦市场上某种信息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这种产品的用户数量就会迅速增加,当某种信息产品的用户基数较大时,与该产品配套的各种辅助产品的种类会更多,消费者获得的产品效用会更大,这样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该信息产品,这又进一步扩大了它的规模,规模的扩大又引起了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循环,如此不断的循环往复,使信息产品消费规模呈现出自发的扩张趋势。在这一扩张趋势中,消费者消费该产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也就呈现自发增长的趋势。

(二)由客观稀缺性转变为主观稀缺性

稀缺性规律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正是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是稀缺的,经济学才能因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规律而富含意义。在网络经济下,也应当以稀缺性规律为前提和出发点,只是此时不再是客观稀缺性,而是主观稀缺性。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的爆炸或膨胀,相对于信息供给的无限性而言,人们收集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或者说消费信息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性稀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现有知识储备

网络消费是高技术高知识基础上的,这样网络经济就产生一种限定性。倘若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就限定了对信息产品的消费能力,而被网络经济排斥在外。比如,消费者若没有电脑的相关知识,则很难应用网络去获得想要的信息;倘若没有掌握非母语的能力,则会面对大量的非母语信息无所适从。

2.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

现代人工作紧张,闲暇时间较少,使得信息供给的无限性和有限的时间形成一对矛盾。就算消费者拼尽全力进行网络消费,时间也是有限的,体力不支使得消费者无法集中注意力继续进行网络消费。

二、网络经济下消费者的效用曲线与无差异曲线

传统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假定偏好和技术不变,并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作用下,不断调整不同商品组合的无差异曲线来与收入预算线相切,以达到消费者均衡的一种分析框架。网络经济可以在这个框架里分析网络消费的决定问题,但由于网络消费存在边际效用递增,因而必须对传统分析方法有所改进与创新。

(一)递增的效用曲线

消费者在消费某些特定的网络商品时,要有特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而且知识越多,技术操作越熟练,网络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就越高。因此随着单位消费时间的推移,使知识越来越丰富;技术熟练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体现在坐标轴中为:设横轴为时间变量,纵轴为总效用,则递增的效用曲线在图中向右上方倾斜。

(二)变更的无差异曲线

1.在网络商品和传统商品并存的时代,消费者可以选择同时消费网络商品和传统商品,但网络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增的特性必定使得传统的无差异曲线有所偏转(无差异曲线就是商品空间所有反映效用相同的商品组合的点的连线)。

倘若商品x与商品Y均为传统商品,则由于传统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使得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设在某一商品消费组合时,减少1单位商品X所损失的效用等于增加1单位商品Y所增加的效用。但倘若商品X是传统商品,商品Y为网络商品,减少1单位商品X所损失的效用只需增加小于1单位商品Y就能弥补,而使总效用保持不变。所以新的无差异曲线必在原无差异曲线的下方,且凹向原点,并且新的无差异曲线的上方较平坦,越往下越陡峭。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商品Y是边际效用递增的。

2.倘若消费者面对的不是传统商品和网络商品的选择,而均是网络商品的选择时,其无差异曲线是凹向原点的。

我们知道,如果两种商品均是边际效用递减,则它们的无差异凸向原点,若边际效用不变,则二者的无差异曲线是条直线,因为虚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常数且不变,正好印证了由于边际效用不变而产生的边际替代率不变。当两种商品均是边际效用递增时,据推理无差异曲线必定是凹向原点。在坐标轴中,设纵轴为网络商品x,横轴为网络商品Y,则无差异曲线

上的点越靠近横轴,Y边际效用越大,x效用越低,商品Y对商品x的边际替代率越高,反映在曲线上就是越陡峭,反之亦然。边际替代律的变化也能证明网络商品的无差异应当是凹向原点的。

三、网络经济下消费者均衡的实现

在确定消费者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均衡问题上,仍可以借助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即把预算线和消费者偏好理论结合起来分析。由于消费者面临着传统商品和网络商品以及网络商品内部之间的选择问题,所以有必要分成两种情况来分析。

(一)传统商品和网络商品之间的均衡

设X为传统商鼎,Y为网络商品,且预算收入为M,则PxX+PYY≤M。

在X与Y都是传统产品时,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A点,消费者于此点获得效用最大化,A点为均衡点。但当Y为网络商品时,新的无差异曲线和消费约束线相交于B点,但在B点消费者并没有获得效用最大化。

当新的无差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时,较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较高的效用。消费约束线与L3交于横轴,此时C点为边界最优点。

可见,当x与Y均是传统商品时,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有限,若当Y为网络商品时,由于消费者选择消费组合B点时就可以获得和A点相同的效用,但消费者选择c点时,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用。因此,可以判定,网络商品的加入,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选择消费组合C时,根据图形显示,消费者会选择全部消费网络商品而不消费传统商品,看起来与实际相悖,因为消费者必须需要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因此,我认为,上文的预算收入M为每个消费者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消费了满足其正常需要的传统商品以后的剩余收入,也就是说,此时的M是消费者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以后决定进一步消费的收入。

(二)网络商品内部之间的均衡

1.价格昂贵的网络商品之间的均衡

当网络商品价格比较昂贵,或者网络商品的价格相对于某一消费者的收入而言是昂贵的。可以借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设两种网络商品分别为x与Y,且预算收入为M,则PXx+PYY≤M。网络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增,所以网络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递增,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L1与消费预算线切于B点,L2与消费预算线交于A点。此时若单纯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预算线的切点来确定均衡点是错误的,因为消费者在A点可以获得比B点更大的效用,此时的均衡点为边界最优的情况。

2.低廉的或免费的网络商品之间的均衡

此时起到约束作用的不再是收入,而是时问或者消费者的精力。因为只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消费者都可以尽情消费低廉或免费的网络商品,收入相对于时间和体力来说是非常宽裕的,因此需要对约束消费者行为的约束条件进行更改。简单的说,就是分析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分析这种情况时,可以应用上一情况的分析方法,只需要把先前消费约束条件(预算收入为M,PXX+PYY≤M)更改为预算时间或精力为T,且TXX+TYY≤T。最后可以得到均衡点亦为边界最优的情况。

四、结论

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 篇7

近几年来,我国移动网络经济发展较为迅猛,逐渐占据网络经济中的更多板块,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免去了人们网络购物,第三方支付等必须使用PC终端的烦恼,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据艾瑞数据统计,移动网络经济规模由2014年第一季度的261.5亿元发展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1548亿元,就经济营收规模而言,2014年第一季度,PC网络经济与移动网络经济之比约为4.75∶1,而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PC网络经济与移动网络经济之比约为1.03∶1(见图1),由此可见,PC网络经济占比在下降,而移动网络经济在升高。面对着移动网络的冲击,PC网络经济也在逐步调整自己的结构,采取了相应的策略来谋求发展。

2 提出问题

近几年,移动网络经济发展迅猛,营收规模在增大,给PC网络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形势,PC网络经济又该如何应对?移动网络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二者博弈如何转变?这些也就是可研究的问题点,针对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本文以纳什均衡模型为基础,借助定量分析统计方法来分析PC网络经济和移动网络经济之间的博弈,寻求两者的均衡,已最终达成帕累托最优。

3 纳什均衡模型介绍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同一时间内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4 博弈模型的分析

模型假设:首先,本文将参与者主要分为两个,分别是PC网络销售商和移动网络销售商。然后,市场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状态,即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能够了解到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一切信息及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的选择。最后,假定在某一日,PC网络销售商面临两种决策,第一种是促销,第二种是不促销,同理,移动网络销售商也面临着同样的两种决策,一种是促销,另外一种是不促销。假定PC网络销售商=N1,移动网络销售商为N2,决策为Sij(第i个参与者的第j个行动),S11=S21=促销,S12=S22=不促销,那么就有四种组合,分别是(S11,S21)、(S12,S21)、(S11,S22)、(S12,S22),而每一组的效用区分通过PC网络销售商与移动网络销售商的数量变化来体现。(N1∶N2=a∶b)

4.1(S12,S22)

此种情况下,PC网络销售商和移动网络销售商都选择不促销。由于移动网络相对PC网络还没有达到成熟地步,所以N1∶N2=a∶b(a>b>1),PC网络经济占据大头,但移动网络销售商发展迅猛,占据市场份额逐渐扩增,两者竞争扩大。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PC网络销售商在结合自身优劣情况下,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种是PC网络销售商仍然会坚持自身优势,继续做下去,第二种是迫于压力,PC网络销售商会与移动网络销售商结合,第三种是由于PC网络终端过大成本导致他们放弃PC网络经营而转向移动网络经营。而移动网络销售商实力不断扩增,发展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抢夺市场份额,同时,也可能选择与PC网络销售商合作,实现共赢。

经过博弈,PC网络销售商份额相对原来逐渐下降,而移动网络销售商由于便利化而份额增加,但PC网络销售商数量仍相对更多,二者继续发展。

4.2(S12,S21)

在这种情形下,PC网络销售商选择不促销,而移动网络销售商选择促销。这样会带来移动网络销售商发展更为迅猛,迅速抢夺了更多市场份额,N1∶N2=a∶b(a=b或者b>a>1),移动网络销售商与PC网络销售商均分市场份额甚至移动网络销售商所占份额超过PC网络销售商。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PC网络销售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有四种策略:第一种是PC网络经销商完全放弃从而转向移动网络销售,第二种是PC网络销售商选择与移动网络销售商合作,第三种是经过优胜劣汰的选择下,仍然存在着优质的PC网络销售商不断革新自己的产品,优化模式,来进行反击,第四种是完全退出市场。而移动网络销售商具备了更成熟的市场经验,然后拓宽自己的产业链,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为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还可能选择与PC网络销售商合作。

经过博弈,市场竞争尤为激烈,PC网络经济进一步削弱,移动网络经济发展开始减缓。

4.3(S11,S22)

这种情况下,PC网络销售商选择促销,而移动网络销售商选择不促销。这样会给PC网络经济带来转机,N1∶N2=a∶b(a>b>1)。随着移动网络销售商的增加,带来内部竞争压力相对原来更加巨大,利润相对原来也将会逐渐减少。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移动网络销售商面对着同行竞争,利润减少的状况下,可能会采取三种策略:第一种是利润较少的移动销售商会转向更为成熟的PC网络销售,第二种是移动销售商会选择与PC网络销售商合作,以对抗“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第三种是部分移动销售商会因为大量亏损而退出市场。而PC网络销售商因为本身数量不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所以会优化服务,使得产品更加差异化,打造出自身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来进行反击,抢夺市场份额,发挥自身优势。同时,PC网络销售商也可能会迎合消费者需求,采取与移动网络销售商合作。

经过博弈,PC网络销售商数量将会增加,而移动网络销售商将会减少,两者在不断扩增实力,优化产品结构的情况下,利润都会逐步提升。

4.4(S11,S21)

此种情况下,PC网络销售商和移动网络销售商都选择促销。随着PC网络销售的扩增,移动网络销售商将会采取策略以夺取部分市场份额,从而使N1∶N2=a∶b(a=b)。移动网络销售商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但因为便利性需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力。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移动网络销售商一方面可能会集体联合起来共同抗衡PC网络营销,另一方面采取与PC网络销售合作的模式,实现共同利润的提升;而与之对应的,PC网络销售商也可能会采取集体联合共同抵抗移动网络销售,同时,针对消费者需求以及现有市场激烈竞争情形,选择与移动网络销售合作。

经过反复的博弈,PC网络销售商进入移动网络销售存在着壁垒,而同时,移动网络销售商进入PC网络销售也存在着壁垒,两者都发展了较高的水平,趋于饱和状态,而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使得PC网络销售与移动网络销售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市场达成均衡状态,此时效用达到最大化。因此,PC网络销售商和移动网络销售商都选择促销策略,这对于二者都是最优策略,最终会形成纳什均衡,且两者都不愿打破这种均衡,两者在这种均衡状态下共同发展。

5 结论

面对着移动网络经济的冲击,PC网络可以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提高产品的类别以及质量,做好完备的售后服务以及内部人员管理工作,维持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移动网络经济既不会完全压制住PC网络经济,同理,PC网络经济又不会遏制住移动网络经济的发展,两者在经过反复的博弈后将会合作,并最终趋向于一种均衡状态。在未来的发展里,移动网络经济将会发挥自己的便利优势,随时随地可以网购及第三方支付,同时也会选择与PC网络经济合作,打造品牌,拓宽渠道,而PC网络经济也会逐渐适应消费者的便利性需求,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水平,使品种多样化,服务周到化,售后优质化,另外一方面,将会采取与移动网络经济合作的模式来形成网络经济背景下PC网络经济与移动网络经济的均衡状态,最终达成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宁欣如,单海鹏,张超等.网络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博弈研究[J].现代商业,2015,(9).

[2]艾欣.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核心数据发布[EB/OL].艾瑞网,2016.

网络的经济学特征分析 篇8

网络经济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规律。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经济形态, 一种是社会化的迂回经济, 一种是社会化的直接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全部经济学, 都是建立在迂回路径上, 大量的耗费物成本, 而不可能出现零成本的低物耗现象, 这必然要对传统经济进行修正, 由新的网络经济所代替。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着整个信息技术的结构,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交流和商业运作的模式, 以网络为主体的网络经纪时代即将到来临。

1 网络经济为生产要素报酬递增规律

工业经济学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而网络经济则是边际报酬递增规律。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 具有有形要素不具备的特征:即共享性、可重复性和可组合使用。在生产过程中, 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识的共享性, 表现在—种知识是可以被许多人使用, 无论增加或转让给多少人使用, 原来拥有的人都不因此失去知识, 越是先进的知识技术, 越被更多的人使用, 其产生的价值越大。

知识的可重复使用, 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时, 可反复运用, 而没有追加额外资本投入, 没有物质消耗。主要消耗的是研究开发费用和人工成本, 投入使用后的连续投入费用为零, 报酬递减规律不再起作用。在重复使用中, 以网络为载体的知识可被共享和改进, 将获得更多的投入报酬, 表现为报酬具有递增性。

2 网络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在工业经济中, 财富的直接载体的资本是物质, 因此获得财富, 就必须占有各种物质资源。虽然财富从根本上说是人造成的, 但不占有能创造财富的生产资料要想创造财富是侈谈

在网络经济中, 创造财富的首先是知识, 而知识存在于人脑中, 因此, 掌握了知识的人比物质资源更重要。物资是不能自己增值的, 而人脑中的知识是可以不断增值的, 人的社会价值大大提高了。

马克思早就指出, 生产力中人是第一因素, 但是, 只有到了网络经济时代, 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 人才不仅是观念上而且在物质现实上也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第一因素”。

网络经济的智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使用的生产体系中采用了计算机这类智力工具, 智力工具的基础是可以延伸人脑的功能或突破人脑的生理极限, 只要有支出智力的场合, 就可以借助电脑等工具。在网络经济时代, 需要支出的是大量脑力而不是体力。工业经济中采用的主要是延伸体力的工具, 当人的脑力超过负荷极限时, 体力工具的效用就不能真正发挥。

另一个表现就是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 依靠不断改进的知识和技术来取得, 而不是依靠大量占有有形物。工业经济运用知识的方式, 一般需将知识外化为实物的形式即机械设备, 再由体力劳动者操作这些设备。知识的体现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在网络经济中, 人的作用和知识的作用却可以直接表现出来的, 体现为价值, 其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3 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网络经济的基础是无所不在的计算机为主体的网络, 经济活动通过网络可以延伸到地球的任何角落, 地理距离所造成的空间障碍不复存在。任何一个企业通过网络, 都可以共享全球资源, 都能与消费者沟通, 企业的经济活动空间不断扩大, 这与以市场分割为地域性经济, 形成鲜明对照。所以, 在未来的网络经济中企业的经营具有全球性特征这就是美国提出“网络新政”的缘由。网络经济的全球性, 将形成新的经济格局的“游戏规则”。网络经济的全球性, 使得国民经济的概念将越来越模糊。

4 网络经济是“虚拟化”经济

实际可虚拟化操作是指, 当以快速、廉价和及时传送信息方式来处理经济事务时, 就可在实物真正运行之前先进行精密安排。比如, 一个顾客要求购买一个产品, 在工业经济中, 是先将这个产品生产出来, 再与这个顾客进行交易, 即首先要有实物存在, 如果这个产品没有投产前就向顾客销售, 这就是实物的虚拟化, 这可以在网上订货, 建立虚拟社区、虚拟城市, 虚拟银行等等。虚拟化操作的最大好处是利用信息作为实物的“替身”, 先消耗的信息, 只要信息的消耗是廉价的, 就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在工业经济中, 企业是实的, 产品也必须是实在的, 顾客也要有与实物对应的货币。

在网络经济中, 信息的使用与处理费用很低, 信息的沟通, 无须增加买卖双方的支出。所有经济要素和生产过程都可以“虚拟”。

5 网络经济的企业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

在新的数字化经济中, 知识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往往和创新相结合, 网络化的经济要求权力分散。在完成总体目标时, 需要每个人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在工业经济中, 是命令或强迫性的管理办法, 要求高度集中。统—指挥, 在实现目标中, 要求标准化、规范化。

网络经济使生产方式, 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是非标准, 人性化、分散的管理, 即量子化 (比特) 管理形式跳跃性和波动性占重要地位这就要求经营者要采用新的经营管理办法, 去管理网络化的公司。

6 网络经济是“速度”经济

首先, 因特网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使企业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效益。由于因特网的渐趋完善, 商业流通中间渠道的功能逐渐减弱乃至衰退, 商业活动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其次, 速度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企业顺应市场作出反应的时间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 对成功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进入市场的时机”, 而是进入市场的速度, 产品生命周期短, 生产与经营的速度成为主流。体现的特点:是知识积累速度日益加快, 近30年来全世界所创造的知识, 相当于人类在此以前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知识总和, 真可称为“知识大爆炸”。

客户主导成为这一时代新的规则, 在因特网环境下, 信息的急剧膨胀和获取信息的快捷性, 使客户的行为特点发生极大的变化。他们获取大量的信息, 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也因而变得越来越没有足够的耐性和容易满足。这种情况导致企业要以客户为主导, 通过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市场更加细分化, 格局时常变动, 必须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而工业经济是“生产者主导”经济。

综上所述, 网络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的经济学特征, 网络已极大的影响着经济活动, 通过对网络经济的研究, 必将极大的丰富经济学理论, 指导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琪.网络贸易[M].长春出版社, 2000.

[2]陈湛匀.改变世界的网络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网络团购的经济学分析 篇9

此次引领全球网络团购风潮的, 是美国的Groupon.com。Groupon于2008年11月成立, 7个月后开始盈利, 在1.5年后其估值升至13.5亿美元, 此前Twitter和Facebook达到10亿美元估值分别花了3年和2年时间。Groupon的成功, 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模仿热潮, 如美国的Buy with me、英国Snippa和德国的Daily Deal等。自2010年4月份以来,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的引领下, Groupon团购模式在我国风行且已成燎原之势。2010年7月9日, 继搜狐之后, 腾讯启用二级域名tuan.qq.com, 取名“QQ团购”, 正式进军团购市场。全国的团购网站已从2010年初的几十家扩充到目前的上千家, 仅北京就有400余家。伴随着团购网站的增多, 网络团购的交易规模也迅速扩大, 以北京为例, 仅2010年10月14日的日交易规模已达345万元。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网络团购进行分析, 探究网络团购背后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 不仅有助于把握网络团购兴起的动因, 也有助于政府对网络团购的引导和商家对网络团购发展态势的把握。

一、网络团购何以兴起

(一) 追求利润的厂商

1、提供网络团购商品具有较小的边际成本。

最初, 团购产品主要包括四大类:美食、娱乐休闲、美容美发和其他一些精品团购。这类商品都是以服务为主的商品, 具有一个共同点:房租和员工薪水占营业成本的绝大部分 (对于大中城市而言, 更是如此) , 产品的边际成本非常小。这类商品的边际收益 (MR) 也就是其商品的售出价格 (P) , 会远大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MC) , 即有P>MC。当P>MC时,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降低销售价格, 以实现MR=P=MC这一利润最大化条件。对提供这类商品的厂商而言, 制约其盈利的关键是消费者数量, 而网络团购可以让厂商的消费者数量在团购期内明显增加。对消费者数量的渴求, 使得边际生产成本较低的厂商有提供网络团购商品的动力。

2、商品生产的规模经济显著。

随着团购的升温, 团购产品已经不仅限于服务类商品, 近期一些实物类商品如汽车的网络团购受到广泛关注。在2010年9月9日, 淘宝网仅3个半小时就把205辆单价十余万元的奔驰轿车团购完毕, 创造了网络团购中最高单价、最快成交的纪录, 成为我国的“最牛团购”。对于汽车这类商品而言, 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较高, 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即使不考虑众多媒体对“最牛团购”的持续报道给企业来带的广告收益, 当规模经济来带的成本的降低大于网络团购的优惠幅度时, 厂商参与网络团购也是有利的。

3、追求广告收益。

事实上, 很多厂商之所以愿意提供折扣大、盈利少的网络团购商品, 除了上面提到的边际成本很小和规模经济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网络团购可以增加厂商的产品曝光和大众对其品牌的肯定, 这将减小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的弹性, 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垄断势力。具有垄断势力的厂商, 其产品可以采用成本加成定价, 定价公式如下:, 其中为商品的需求弹性。在通过广告降低了商品的需求弹性后, 厂商便能以较高的价格来销售商品 (如脑白金) 。尽管网络团购需要给消费者较大的优惠, 但是考虑到广告带来的垄断势力和成本加成定价收益, 很多商家仍然愿意提供网络团购商品。

4、网络市场的形成使厂商可以实行价格歧视。

网络经10余年的发展, 已经自然的将消费者分为传统消费者和网络消费者 (指有网络购物经历的消费者) , 后者主要是由学生或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构成。如此一来, 厂商面临的市场也可以分为传统市场和网络市场。网络消费者作为网购的主力, 其收入一般较低, 因而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也较大。面临两个市场的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 是在传统市场上索取正常价格, 而在具有较大需求弹性的网络市场索取“团购价格”。尽管网络团购市场规模较小、需求弹性较大, 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向两个市场提供商品仍然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如图1所示, 在传统市场上收取较高的价格P1, 而在网络市场上收取较低的价格P2, 厂商的销售收入由最初的OP1E1Q1增加为OP1E1Q1+OP2E2Q2。

(二) 内在需求被激发的消费者

1、商品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根据萨伊定律, 供给可以创造出需求, 网络团购商品确实以较低的价格创造了原本并不存在的消费, 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定律。具体来看, 在消费者用来购买商品的收入I一定的情况下, 网络团购商品价格Pi的降低, 一方面会增加I的真实购买能力, 即相当于增加了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数量, 这种因商品降价而产生的收入效应会促使消费者购买原本没有消费计划的网络商品Xi;另一方面, 网络团购商品Xi的价格大幅降低提高了其它商品的相对价格, 消费者购买其他商品的“痛苦程度”增加, 使其转而购买Xi来代替。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下, 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必然增加对网络团购商品的购买。

2、口碑传播的羊群效应。

目前, 网络团购信息传播主要是社交网站、朋友聚会或网络聊天时的相互交流。由于网络团购商品的超低价格, 一旦某个消费者成功消费, 在自我满足感的激励下, 会告诉熟悉的人。这种相似人群的相互二次传播不仅为网络团购商品和厂商做了免费广告, 而且还通过羊群效应影响了尚未使用过网络团购、尚未购买过某项商品或服务的潜在消费者加入网络团购中来。

3、购买便利带来的闲暇效用。

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交通的拥堵, 消费者找到合适的商品并购买的搜寻成本大大提高。举例来说, 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并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的人, 靠录入、校对等兼职可以轻松挣取每小时10元的收入, 因此若消费者花费5个小时来“货比三家”后再进行消费, 考虑到机会成本的花费已经比实际支出金额高了50元。而网络团购的出现, 在提供廉价的网络团购商品的同时, 还极大地节约消费者搜寻成本, 消费者可以将因购买便利而节约的时间用于更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或者休闲。这种因闲暇增加而产生的正效用会刺激给消费者进行更多的网络团购。

然而, 无论对厂商和消费者如何有利, 他们都是被动的接受着网络团购这一新事物。一些极富创新精神或模仿能力的企业家才是网络团购的领航人。当然,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是网络团购出现并盛行的物质基础与技术前提。

二、网络团购的受益方

(一) 对交易双方有利。

从厂商方面来看, 网络团购实际上是一种用供给创造需求的“诱导消费”, 即通过超低价格, 将原本没有消费欲望或竞争对手的客户吸引过来。在网络团购产生初期, 网络消费者几乎是厂商的一个全新的“消费群体”。由于品牌等因素的存在, 现实中厂商都有一定的垄断势力, 可以进行价格歧视。在不影响传统市场销量的情况下, 提供大幅优惠的网络团购商品可以增加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为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且, 提供网络团购商品的厂商或者具有较小的边际生产成本, 或者规模经济显著, 因此厂商扩大产量将会降低其平均生产成本, 从而获得更多收益。

从消费者方面来看, 网络团购的出现让消费者能以比平时低的多的价格购买到商品, 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此外, 由于网络团购的口碑传播性, 它促进了消费者之间的交流, 提高了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识别能力, 劣质的产品或者服务会使商家快速失去消费者, 因此厂商一般不会“犯众怒”在商品质量上偷工减料。网络团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二) 对团购网站有利。

团购网站中介, 几乎完全主导了网络团购。团购网站选定目标商品后代表潜在的网络团购用户与厂商谈判, 然后再将谈妥的商品上线交易, 并代厂商提前收取费用。这种消费者先付款后消费的方式, 让团购网站对资金流有了更充裕的掌控权, 利于网站的做大做强, 而且抽取固定佣金或价差的赢利模式也大大降低了团购网站的经营风险。

虽然由于团购网站进入门槛较低, 导致了大量的团购网站出现, 同质化竞争严重。但团购网站已经获得了境内外资本的青睐, 如美团、拉手网、58同城和赶集网, 在2010年4月-7月间分别获得了5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不等的风险投资。而且, 最后胜出的团购网站, 无论是上市还是被收购, 都会带来上百倍的收益。据报道, Google拟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Groupon, 而这将是Google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三) 对政府有利。

网络团购以其低廉的价格, 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甚至原本打算储蓄的消费者也在价格的吸引下进行消费。对于一直强调扩大内需的我国政府而言, 网络团购这种模式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需不振的局面——淘宝网3个半小时团购出205辆奔驰轿车已经反映出消费增长的空间巨大。同时, 网络团购商品种类繁多, 涵盖了CPI八大类中的大部分, 低廉的价格使在刺激内需的同时,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PI的升高, 对减缓通货膨胀压力起到积极作用。

网络团购不仅扩大了厂商的生产规模, 还吸引了众多境内外资本投资团购网站, 提升了投资规模和产出水平, 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推动。而且, 团购网站的发展和交易额的扩大, 会拉动区域电子商务的发展, 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繁荣商业贸易并增加政府的税收。

三、网络团购将向何处去

既然网络团购对各参与方和政府都有利, 这一“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新商业模式, 将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本文认为, 网络团购中最关键的角色是厂商, 只有在市场条件允许、生产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厂商才能持续提供网络团购产品。市场条件是指厂商可以区分传统市场和网络团购市场, 以对不同市场制定不同价格。生产条件则是指网络团购商品的生产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 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低; (2) 随着产量的增加, 厂商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只要能够划分传统市场和网络市场, 从而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 对厂商就是有利的, 因为即使不满足生产条件, 厂商也可以利用广告提高自己的垄断势力, 从而提高产品的定价, 获得更多收益。而只满足生产条件, 不满足市场条件时, 厂商无法提供网络团购商品。比如, 图书出版和印刷业符合生产条件——多印刷一本书的成本极低, 存在规模经济, 但由于折扣较低的网站已经存在, 如卓越网、淘宝网等, 且网络消费者已经几乎涵盖所有年龄阶段人群, 出版商不能有效划分两个市场, 所以网络团购图书不太可能出现。综上所述, 在不考虑追求纯粹的广告效益的前提下, 网络团购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是满足市场条件, 即存在网络和传统两个市场。

现在的网民尤其是我国的网民, 年龄大多在20-35岁之间, 这些网民形成的网络市场与非网民之间的传统市场并存, 网络团购的市场条件得到满足。尽管目前网络市场较小, 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年青网民的成长, 网络市场将逐渐变大, 而传统市场则逐渐萎缩。厂商开始发现给网络团购的超低价格, 将会影响传统市场的销量, 即网络团购客户的增多是以传统客户的流失为代价的。此时,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便不会再提供网络团购商品。总之,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络市场和传统市场的界限会消失。由于不再能够有效区分网络市场和传统市场, 网络团购存在的市场条件遭受破坏, 此时, 网络团购的生命力开始消退。

参考文献

[1]吴国庆.“团购”行为特点及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 2003, (23) .

[2]余德光.Groupon:团购聚合力[J].商界 (评论) , 2010, (09) .

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 篇10

发票是记录经营活动的一种原始证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品流通的不断扩大, 发票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发票上载明的经济事项较为完整, 既有填制单位印章, 又有经办人签章, 还有监制机关、字轨号码、发票代码等, 具有法律证明效力。发票一经开具, 票面上便清楚载明了服务对象的名称、数量、金额, 这为财务管理和客户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原始依据。作为拥有30多万数字电视用户的广电网络企业, 我公司每年发票的使用量都在30万份以上。所以在日常工作中, 抓好了发票管理, 不但能提高窗口的服务水平, 同时还能强化财务管理, 提高应收款项的收取, 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 目前在发票管理中存在问题

1.1 在日常工作中, 由于制度不够健全, 内部管理衔接不够通畅, 使发票管理环节偏松。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思想上对发票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认为发票管理犯不了大错误, 不值得花太多的精力。

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一个健全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票管理办法, 发票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在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重视不够, 特别是发票使用管理中缺少了发票的监控管理, 各营业网点几年来使用了多少发票, 缴销了多少发票, 经手人是谁都不够清楚, 这给发票管理和检查带来了很大困难。

1.2 目前全市直接面对客户的广电营业网点有近30个, 而发票

是营业网点服务客户的有效手段之一, 良好的服务可以拉近企业与客户的距离。但实际工作中, 营业网点开票员的业务水平却参差不齐, 在开票业务操作中对作废发票、红冲发票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甚至某些开票业务员由于粗心大意, 几种发票拿错的事情常有发生, 这既降低了服务水平的质量, 同时也给发票的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1.3 发票管理在应收账款的收取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收账款无法或不及时收回是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存在诸多风险: (1) 坏账风险, 应收账款的期限越长, 越容易形成坏账, 造成企业损失; (2) 资产风险, 应收账款占比较多且回收率不高, 容易降低资产质量, 对企业的周转率形成威胁。 (3) 财务风险, 造成利润虚高, 而现金流不足的财务困境。

虽然我们广电网络企业应收账款的情况不严重, 但加大发票管理, 促进应收账款早日到账, 同样是我们广电网络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日常的发票管理中我们发现, 由于开票业务人员、经办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三者之间联系交流不通畅, 往往是开票人员开完票交给经办人员, 然后经办人员再把发票直接交给客户, 而经办人员对收款情况又不作及时反馈, 形成催款真空, 没有一个规范的流程。对应收账款是否已经到账, 和财务人员之间如何衔接, 以及和客户的后续联系等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并有待解决。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安全上把握一个“牢”字, 管理上突出一个“细”字

牢固树立防范意识, 落实各项制度, 明确安全责任, 确保无发票责任事故。完善措施, 严格程序, 在发票的实物发售、审核开票、票款结算以及票款的存放, 发票的调拨和保管等日常工作中, 每个环节每个程序都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每一个发票使用和管理人员都要对发票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 用“发票等同于现金”的高度来加大发票管理力度。同时财务上要加大对发票的监控管理, 每个营业厅领了多少发票、使用了多少发票、结余了多少发票、开具了多少金额, 解款入账了多少金额等等都要有一本账, 做到清晰明了。

2.2 服务上倡导一个“优”字, 加快发票管理和客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营业网点是展现企业形象和良好精神面貌的地方, 是连接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广电网络企业应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 强化为客户办实事的思想, 不断拓展服务新思路, 提高开票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每一张发票的开具都是与客户的一次交流和沟通, 快速、高效、正确的开票服务不但能提升我们优质的服务形象, 同时为后期发票核算、发票管理、客户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与资料。

2.3 加大发票管理力度, 促进应收账款的及时足额到账

加强发票管理, 对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取具有促进作用。我们的目标是: (1) 确保快速收回应收账款; (2) 维持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3) 维持和客户的关系; (4) 提高公司的形象。

应收账款从其存续的时间上划分, 可以分为信用期内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对于信用期内应收账款, 我们关心的是能否或有没有必要提前变现, 开票人员是第一手资料的掌握人, 发票是什么时间开出的、发票开具了多少金额、承诺了哪些服务项目等等, 以便及时与集团客户沟通联系, 尽早收回应收账款, 增加现金快速流入。

对于逾期应收账款, 则必须想办法尽快收回, 因为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越长, 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我们要先通过电话、函件、传真等较礼貌的方式, 提醒客户账款已到期, 应予付款。如果提醒没有结果, 应通过对客户的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了解该笔业务发生的背景和可能无法收回的因素, 寻找解决的方案。首先, 由内部经办人员直接出面, 因为经办人员亲自参与业务交易, 对客户情况最熟悉。一般情况下, 经办人员可能与客户有多年的交情, 见面也易于沟通。第二, 由公司内部优秀团队或领导出面, 优点是可以集中多数人的智慧, 采取最佳方法与客户接触沟通, 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必要麻烦。一般情况下, 由单位领导出面可能效果更佳, 因为单位领导和客户领导可能比较熟悉, 处理一些大问题包括经济问题时, 能当场拍板下结论。而我们开票人员在此过程中也要做好服务工作, 提供完备准确的票据资料。工作中可能由于经办人员或对方客户的疏忽, 发票遗失的情况也会发生, 开票人员或发票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提供当时开具发票的存根, 为应收账款的收取同样起到促进作用。

时代的发展潮流, 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创新。做好工作中每一个环节, 都对企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的发票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发票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具有合同的性质。所以, 管理好发票, 一样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摘要:发票是记录经营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原始证明, 本文作者通过广电企业内部发票的使用情况, 总结了广电网络企业在发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 从而总结出了加强发票管理的诸多方法。

关键词:发票,广电网络,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黄秋颖, 邓忠杰.加强普通发票管理的工作思考[J].消费导刊, 2010年7期:56-58.

[2]张庆龙.发票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年:42.

试分析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管理模式 篇11

关键词:网络经济;金融管理;措施;问题;金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金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支付宝、财付通、P2P网贷平台等各种网络金融模式冲击着传统金融的地位。在为大众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时,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网络环境下的金融业

网络金融自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两轮快速发展,已经发展到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产业。

(一)以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为标志的第一轮发展

其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金融业迎来一轮新的发展契机,网络银行开始形成,这有两种模式:电子银行和网上银行。前者是利用网络维系客户,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后者则是利用网络取代传统的银行业务处理,比如开户、查询、转账等。其二,利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获取各种金融证券的实时行情、资讯,并通过网络委托完成一系列的证券交易,即网络证券。在我国有两种模式的网络证券模式,包括传统的证券机构设立的网站以及信息技术企业创建的证券类网站,和分析软件为客户提供证券咨询和数据分析等服务。其三,网络保险,就是在网络上进行保险经营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保险公司自建网站推销自家的保险;信息技术企业创建保险类网站,提供保险业务;保险业的第三方交流平台。

(二)以网络支付、网络借贷、金融搜索、网上金融超市为标志的第二轮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初期,借助于社交网络、移动支付、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金融迎来第二轮发展。其一,网络支付,在电子商务出现的初期,其发展受到支付问题的限制而停滞不前,这就使得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应运而生。第三方支付平台就是在买方与卖方之间设立一个资金托管中介,并整合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买方与卖方直接通过这个支付平台完成交易结算,使得网络交易风险大大降低,同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其二,网络借贷,就是民间游资通过网络平台向他人提供有息小额贷款。比较主流的有四种,包括以拍拍贷为代表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以宜信为代表的,先借出资金,然后将债权转让,从中获取利差的债权转让模式;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络小贷模式,通过构建的网络交易平台,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进行贷款审批和放款;第三方担保模式,以陆金所、开鑫贷为代表,为网络借贷提供第三方担保。其三,金融搜索,就是将金融专业技术整合到互联网的大数据和搜索引擎中的模式,为融资者提供金融咨询服务。

二、金融管理

组织和指挥人们按照金融活动规律对以银行为中心的货币流通和信贷活动进行计划,监督和协调的全过程,就是金融管理,是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组织机构、计划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人才开发、劳动定额、劳动组织、金融系统和经济核算等主要内容在从事金融管理时要注意三个基本原则。其一,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原则。其二,经济核算的原则。其三,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的原则。

三、网络环境下的金融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网络金融最大的发展障碍就是大量存在的中介机构,赚取了大量的资金。相对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而言,网络金融模式虽然新颖且方便快捷,但是其风险会大大增加。这需要长期研究目前网络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改善网络金融模式提供依据。目前的网络金融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现有的制度法规部完善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因此在相关的制度法规上还存有些许漏洞,缺乏成熟的金融管理经验和立法规范。加之资本的特性就是逐利,抓立法漏洞在网络金融上投机的不法分子大有人在,以“高收入低风险”的承诺诈骗投资人资金。比如,2016年春节期间爆发的“e租宝”事件,一年半内非法集资超500亿,九成项目空手套白狼。

(二)网络金融存在安全隐患

对网络金融来说,保密性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任何一项经营活动的信息被泄露,所带来的结果都是致命的。网络经济的大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是非常迅捷的,网络金融的信息就十分重要了。但是由于计算机硬件存在的后门和计算机软件存在的漏洞,极易造成信息的泄露,还可能面临病毒,木马以及专业黑客的人为攻击。甚至内部员工违反职业道德,私自窃取信息或数据,都会对网络金融企业带来致命的威胁。

(三)相关的系统发展缓慢

即相关的网络金融管理软件还不是很成熟,正处于核算型模式向管理模式转变的阶段。然而,金融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要设计出一套成熟的集成管理系统还有很多路要走。

四、网络环境下金融管理的措施

网络环境下的金融业通过网络打破传统金融业的桎梏,把金融带入大众的生活之中,降低了金融成本,促进了金融业的振兴。然而,就我国目前的网络金融管理来说是存在问题的,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金融的发展,网络金融管理也必须发展起来。相对来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在美国和欧盟这些网络金融发达的国家中,管理模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立法控制网络金融;二是由官方监督,网络金融机构自身谨慎的管理模式。对我国来说,要建立完善的网络金融管理模式,就需要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去思考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相应的网络金融犯罪影响就很严重。因此要在加强政府监督力度的情况下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金融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信息的保护,建立网络交易保护法案。以此为基础,敦促网络金融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提高网络安全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已经深入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对网络金融来说,信息的泄漏将是致命的。这就要求自上而下地形成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一是要强化正版意识,拒绝盗版。二是强化安全防护,比如研究新的防火墙,新的病毒查杀软件等,当前的杀毒软件还是很多的,要养成经常杀毒的习惯,尤其是网络金融从业人员更是要定期杀毒,以防信息泄露。三是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比如定期检查计算机漏洞,制定相应措施防止人为入侵。

(三)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因此,完善的网络金融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一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要能熟练掌握和应用。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最后还要对从业人员进行持续的专业能力培养,以提高新形势下的金融管理能力。

(四)设计完善的网络金融管理系统

就是要研发出具有人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主体,制定专门的应用软件。使其能够有效的帮助从业人员进行管理、风险防范和信息交流。

五、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的金融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模式的建设。以目前我国网络金融管理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情况来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要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实施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网络金融的良性发展。(作者单位:1.山东科技大学;2.青岛理工大学;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史玮琪.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完善[J].管理观察,2015,No.58421:158-159+162.

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 篇12

一、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1. 对劳动力和国民产出的影响。

首先,网络经济的创新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且对于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催生了很多网络相关的行业和职位,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技术产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其次,网络经济的创新也深刻影响了国民产出[1]。网络创新催生了一系列信息产业,这些信息产业为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产业所占GDP的比率日渐提高逐渐超出传统行业,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2. 创新扩散对劳动力和国民产出的影响。

首先,从劳动力需求方面来说,随着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因为信息技术创新扩散劳动力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因为网络经济是技术性产业需要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更受到欢迎并且工资待遇也更好。而且,技术创新的不断扩散降低了商务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劳动力需求;其次,技术创新的扩散给国民产出带来质的飞越,这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素质和资本量的巨大飞跃,所以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2]。因为在生产中引入了信息技术,加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一级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3. 创新扩散对国民经济不同层面的影响。

首先,影响了千万家庭。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给千万家庭带来深刻影响,更多的家庭选择网购的方式进行消费,网络购物时代全面来临,基于电子商务的购物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购物,同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网络社区、网络移民等产品的出现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并且通过网络加快了信息传播和经济发展的速度[3]。网络游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休闲方式,因为具有广泛的大众需求促使网游和手游获得迅猛发展。另外,随着网络拍卖、网络教育、网络炒股的出现人们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投资和教育模式,反过来又促进了网络经济产业的发展。其次,企业深受影响。第一改变了企业的交易模式,交易模式的改变催生了价值链概念,企业竞争最终归结为价值链的竞争,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从价值链角度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追求最大价值必须通过合作共担风向、共享利益,同时最重要的是以客户为主,根据客户需求安排生产。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CPC模式,它是通过优化价值链实现企业内部增值,最终实现产品的协同服务。CPC的技术方案很复杂,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CPC开发和应用策略。从企业与外部环境来看,企业同时面临国内竞争和国际市场的挑战,所以,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需要通过网络搭建适应竞争的需求,企业各部门都要构建相应的网络组织来适应企业发展,并根据虚拟企业发展经验创新企业组织形式,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促进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1. 完善基础网络设施。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网络基础建设全面展开,到今天基本已经覆盖到全国主要的城镇,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民数量大,现在还有10%的地方没有网络。同时,随着我国网民的不断增长,必须配备更大的网络出口宽带,这样才不会影响人们使用网络的效率[4]。所以,我国政府应该不断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研究分析世界上网络经济繁荣的国家发现,为了确保网络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他们都制定了各种科学的政策和规定,比如美国出台了“信息高速公路”政策,日本有“IT基本法”等,通过政策的引导支持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也出台了一些支持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比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但是这些政策不太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出台的地方性支持政策针对性强,对于当地网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103年浙江电商交易额占全省GDP42.5%,几乎占了一半。可见,政策支持对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应该加大对网络经济发展的研究力度,制定实施更多的有利于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比如降低上网费用,刺激网络消费等。

三、结束语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网络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它的历史意义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带来的良好发展契机,文中分析了网络经济的创新模式对于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希望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巍.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3.

[2]金裔婕.网络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蔡宇婷.基于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9(21):201~202.

上一篇:工业性氟骨症下一篇:PPPOE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