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价值分析(精选7篇)
神经价值分析 篇1
失血性的休克时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之一, 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的患者的发生较高。失血性的休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纠正和抢救就很容易导致患者的某些器官的不可逆性的损伤, 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2,3]。所以, 及时有效的判断出血患者的失血量, 并防止失血性的休克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就对护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要求能够在护理工作当时及时准确的发现患者的休克倾向。本研究中结合了我院神经外科患有颅脑损伤并合并有创伤性失血的患者50例, 采用休克指数估计患者的失血量, 并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的重要指标, 及时准确的为急性的创伤性失血患者的抢救工作提供有效数据, 受到的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外科经确诊的患有颅脑外伤并合并创伤性失血的患者50例, 其中男性患者29例, 女性患者21例, 年龄在22~50岁之间, 平均年龄43岁。其中休克前期患者16例, 轻度休克患者12例, 中度休克患者20例, 重度休克患者2例。且排除其他系统或功能的疾病对本实验结果的影响, 两组年龄、性别以及体质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1.2方法
1.2.1在患者入院后随机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 按时记录体温、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以及患者的意识状态, 以此来估计患者的失血量的多少。休克指数用心率和收缩压的比值来计算, 正常的休克指数为0.50~0.85之间, 一旦发现患者的休克指数大于了0.85或者心率超过了100次/分, 收缩压<100mmHg (1mmHg=0.133kPa) , 则立即加强病情的观察, 做好必要的护理, 及时通知医师, 找出原因, 评估患者的失血量, 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协助医师抢救患者生命[4]。
1.2.2对患者的护理
(1) 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如果出现烦躁疲倦等表现, 则反映患者已出现了血容量的不足, 血压下降至500mmHg时, 患者意识模糊或者目光呆滞, 要根据情况及时的补充患者的血容量。血压回升、意识好转则表明休克好转。 (2) 呼吸观察:中度休克患者的呼吸加快, 若患者出现潮式呼吸则表明患者的休克程度开始加重, 应该立刻通知医师。 (3) 尿量观察:尿量的多少可以间接的反应休克的程度, 患者的尿量少于25mL/h时, 表明肾血流量已经不足, 尿量基本没有时, 休克就以达到了晚期, 必须马上抢救。 (4) 测定中心静脉压:随时测量患者的中心静脉压, 观察治疗效果。 (5) 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及时输入抢救药品, 扩充血容量, 稳定患者的病情。 (6) 纠正患者的缺氧情况,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5]。
1.3效果评价标准
记录下监测的50例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失血量等指标, 计算休克指数。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录入SPSS 10.0数据库, 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 50例颅脑损伤并合并有创伤性失血患者的情况
见表1。
2.2由于严密的监测和护理, 能够及早的发现休克症状并及时纠正, 50例患者最后全部痊愈出院, 总治愈率为100%,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讨论
失血性的休克造成的后果多数较为严重, 将休克指数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能够更好的做好对失血休克患者的观察护理, 以便及早准确地估计出患者的出血量, 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补充血容量, 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护理工作中如果仅凭单一的指标来估计失血量往往较为困难, 而休克指数是一个合成的指标, 心功能的下将和血容量的减低都会反映到休克指数上, 使休克指数更具有说服性和准确性, 在临床的护理工作当中具有很高的作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休克指数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神经外科选取50例患有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的患者, 监测这些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以及休克指数, 依据这些指标来判断出患者的失血量, 及时发现并抢救纠正患者的休克。结果 在我院神经科选取的患有颅脑外伤并合并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在每次发生休克之前都能及时的发现并进行纠正, 患者最后全部治愈出院, 预后良好, 治愈率达到100%。结论 休克指数能够较早并且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失血的情况, 以为及时的发现并抢救患者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能够较大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在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当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的价值。
关键词:休克指数,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护理
参考文献
[1]原忠青, 王翠梅, 郭秦杰.外伤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增刊) :122-123.
[2]王基.创伤后期早期监护的临床意义[J].创伤外科杂志, 2004, 6 (5) :399.
[3]谢菲, 江朝光.失血性休克的研究与治疗进展[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 4 (2) :1788-1790.
[4]金惠铭, 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6.
[5]余艳红, 赵克森, 龚时鹏.孕兔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7, 10 (3) :162-166.
神经价值分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其中观察组男27例, 女23例, 年龄18~77岁, 平均年龄 (44.5±11.7) 岁;对照组男25例, 女25例, 年龄20~79岁, 平均年龄 (45.4±11.3) 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诊断标准确诊, 且100例患者均排除相关药物的禁忌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年龄、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3~6 h内均需禁饮食, 且在手术前需肌内注射东茛菪碱及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手术时应先建立患者的静脉通道, 然后再进行麻醉。麻醉时, 对照组患者需静脉注射丙泊酚及芬太尼, 丙泊酚1.0~1.5 mg/kg, 芬太尼为4μg/kg;观察组患者应静脉注射丙泊酚及舒芬太尼, 丙泊酚规格同对照组相同, 舒芬太尼为0.7μg/kg。在患者意识消失后, 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在通气过程中应给患者使用1~2 mg/kg的琥珀胆碱, 以维持持续通气。为维持手术的正常进行, 在手术时应使用微量泵给患者输入丙泊酚5~8 mg/ (kg·h) 。在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测, 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及拔管时的HR及MAP。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及拔管后HR及MAP, 且记录并分析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质量评分及麻醉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定标准[3]
对患者的苏醒质量进行评分, 一般在拔管5 min后进行, 评价标准为:若患者在正常语调的呼叫下能迅速做出反应, 则为5分;若患者在正常语调的呼叫下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 则为4分;若患者在高语调的叫唤下能做出反应, 则为3分;若患者在高语调叫唤下不能做出反应, 且只能通过摇晃或轻拍才能做出反应, 则为2分;若患者在摇晃或轻拍下未能做出反应, 则为1分。
1.5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HR及MAP对比
两组患者麻醉前的HR及MAP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诱导后的HR及MAP则均要小于麻醉前, 但两组患者的HR及MAP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插管后及拔管时的HR及MAP要明显大于麻醉前及诱导后, 但两组患者插管后的HR及MAP同拔管时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观察组患者插管后及拔管时的HR及MAP要明显小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苏醒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 前者明显小于后者。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1 mm Hg=0.133 k Pa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麻醉药物通常通过患者的大脑来发挥作用, 这具有一定的风险, 极易给患者造成呼吸抑制、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 同时, 由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部位也在大脑, 这就使得神经外科麻醉的风险性显著提高。相关研究表明[4], 传统的麻醉药物会使患者的苏醒时间延长, 这极易给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影响患者的预后。另外, 传统的麻醉药物还会使患者的神经处于麻痹状态, 这使得患者在苏醒时的意识恢复时间显著延长, 这不利于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否有术后并发症产生。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 其为芬太尼的衍生物, 该药物是一种μ-受体激动剂, 能够迅速的通过血脑屏障, 调节血脑平衡, 使得应激反应减少和颅内压降低, 另外, 该药物还具有半衰期短的优点, 可被比较快的清除。目前, 该药物已逐渐应用到临床之上。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HR及MAP要明显小于对照组, 同时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苏醒质量评分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到,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 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 另外舒芬太尼不会使患者的HR及MAP产生过大的影响, 这使得患者的手术过程更为安全。因此,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时使用舒芬太尼, 对照组患者则在麻醉时使用芬太尼。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苏醒时间、苏醒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后、拔管时的心率 (HR) 及平均动脉压 (MAP) 小于对照组, 同时其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 且苏醒质量评分要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时, 具有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有在临床上深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神经外科,麻醉,舒芬太尼,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旭华, 胡建.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比.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5) :76-78.
[2]孟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8 (8) :163.
[3]张振, 罗辉宇, 徐阳.不同麻醉用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4) :52-53.
神经价值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常规检查, 确定无其他疾病影响, 排除患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1个月内系统应用过泼尼松者也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带状疱疹表现, 包括消退后的神经痛及疱疹发生的局部疼痛超过1个月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 其中对照组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3~74岁, 平均 (59.6±7.3) 岁。观察组40例, 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4~76岁, 平均 (60.4±7.5) 岁, 两组患者一般数据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故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 即将30 ml丹参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即将80 ml复方甘草酸苷加入到200 ml的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两组治疗剂量均为1次/d, 治疗周期为15 d。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 记录患者的疼痛减轻情况, 要求患者每周复诊1次, 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需继续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3个月后,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状况。总分为10分, 分值越高, 表示患者疼痛越剧烈,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改善情况[3]。根据疼痛改善结果, 判定临床疗效。VAS评分在0~2分, 表示患者痊愈;3~4分表示显效;5~7分表示有效;8~10分则表明无效, 并计算总有效率[4]。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疼痛症状缓解的效果更好,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分
*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效果更好,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带状疱疹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病, 通常具有一条特定的神经分布的疱疹及皮肤破损等症状, 同时还会导致患者产生持续的、难以忍受的疼痛感, 因此, 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 带状疱疹发生的时间较长, 可在1个月左右, 且在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瘢痕及色素沉着, 但带状疱疹对患者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仍为后遗神经痛, 这是一种顽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目前临床上尚未有特殊的方法彻底根治这种疾病, 临床治疗较为困难, 也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
疼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最主要的表现, 包括烧灼样的深部疼痛、针刺痛、点击样痛等, 还可伴有感觉异常、瘙痒等临床症状。在治疗过程中, 应极力避免和改善神经损伤愈合过程中的非正常愈合状况, 并进行止痛处理。复方甘草酸苷作为一种由β-甘草酸苷、甘氨酸及盐酸半胱氨酸组成的复方制剂, 与丹参注射液相比, 其中最主要的构成成分为甘草酸, 而甘草酸能够很好的抑制带状疱疹的增殖, 同时也能够起到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等疗效, 对于炎症的发展和浸润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也对病毒的扩散起到了较好的阻止作用[6]。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神经纤维的炎症损伤, 使得疼痛现象得到极大的缓解, 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在本次研究中, 经丹参注射液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疼痛模拟评分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进一步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对后遗神经痛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但复方甘草酸苷的疼痛改善效果更好。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也表明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疗效更好, 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安全性均较好。
综上所述, 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过程中,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 临床疗效较好,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 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30 ml静滴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 ml静滴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疼痛模拟评分 (VAS)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过程中,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 临床疗效较好,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丹参注射液
参考文献
[1]陈健忠.复方甘草酸苷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 17 (3) :220-221.
[2]吴国根.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9) :53-54.
[3]吉翔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伐昔洛韦、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0) :497-498.
[4]王精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1) :55.
[5]杨光.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 (17) :111-113.
神经价值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 年龄32~69 (50.52±1.17) 岁;21例为I期, 40例为Ⅱ期, 7例为Ⅲ期;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分期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未保留肋间臂神经治疗, 治疗组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在治疗组患者胸小肌外缘后方第2肋间隙交界处解剖出一根走行同胸长神经垂直的直径为1.5~2mm的横行琴弦状神经, 将其充分暴露出来, 并进行相应保护直至患者上臂处。
1.3 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术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术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状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术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2例 (5.88%) , 对照组13例 (38.24%) 。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术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70%, 复发率0.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6%, 复发率0.00%。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乳腺癌为一种出现在患者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疾病, 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 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实施相应治疗措施,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死亡现象发生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一种治疗乳腺癌疾病的有效方法, 其中, 切除肋间臂神经手术只强调保留患者胸背神经及胸长神经, 降低或是避免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但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 极易出现术后术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现象, 进而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心理压力, 不利于患者康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可有效改善切除肋间臂神经手术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促使患者康复。综上所述,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在治疗乳腺癌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术后术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该研究结果同吴敏[2]研究结果较为相似。因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值得在治疗乳腺癌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赵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学, 2008, 32 (5) :366-367.
神经价值分析 篇5
关键词: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早产儿,脑发育,脑损伤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逐年增多, 且随着新生儿急救水平明显提升, 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发生脑损伤并导致后遗症的几率随之增加。如何提高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正确预测患儿的预后, 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对早产儿脑发育和脑损伤的评估多采用影像学方法和行为检查, 但影像学检查侧重于脑结构的改变且缺乏早产儿脑功能的相关数据, 而早产儿行为评估过程复杂, 结果分析较难。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NBNA) 是我国儿科发育专家鲍秀兰教授吸收外国新生儿评估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的一种评价新生儿心理行为能力的方法, 已广泛用于足月新生儿脑损伤的评价, 是早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评估预后的敏感指标。本文运用NBNA评分法对112例早产儿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分娩和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108例, 排除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112例早产儿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52例和无损伤组56例。脑损伤组均为住院期间颅脑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发现, 胎龄31~35 (33.14±2.23) 周;其中脑出血22例,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9例, 点状脑白质损伤13例, 弥漫性脑白质损伤8例。无损伤组胎龄32~36 (34.26±2.14) 周。2组性别、胎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予相应的早期干预, 并进行NBNA及智能发育水平评估 (BSID) 。
1.2.1 行为测定:采用NBNA测定方法, 将其作为近期神经精神系统发育评价。每项采用0、1、2分度评分, 总分40分, 出生后3、7、14、28d和纠正胎龄40周作NBNA测定。由专人 (经鲍秀兰教授亲自指导并通过NBNA学习班考核者) 操作, 检查环境安静、半暗、温暖。评分标准:NBNA≤35分为异常。
1.2.2 BSID评估:2组患儿均于纠正胎龄6个月进行测定, 将其作为远期神经发育情况的评价指标。均于儿保门诊保健室进行, 由专人用BSID测评智力发展水平, 检查结果用智力发育指数 (MDL) 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 (PDI) 表达, 评分标准:MDL<69、PDI<69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2 结 果
2.1 NBNA评分
脑损伤组在3、7、14、28d的NBNA评分均低于无损伤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2组NBNA的评分随日龄增长而增加。见表1。
注:与无损伤组比较, *P<0.05
2.2 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
脑损伤组在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为 (34.15±1.4) 分低于无损伤组的 (37.33±1.62)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纠正胎龄6个月NBNA评分与BSID评分的关系
纠正胎龄6个月时2组早产儿中NBNA≤35分者智力发育异常率及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率均高于NBNA评分>35分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35分比较, *P<0.05
3 讨 论
早产儿因过早脱离母体, 使神经系统的成熟连续性受到阻碍。同时, 早产儿器官功能不成熟, 免疫力低下, 易引起和加重脑损伤, 造成终身残疾。找到一种简便、准确评价早产脑功能的方法, 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 降低致残率, 提高生存质量尤为重要。NBNA已广泛应用于足月儿神经行为能力测查和新生儿脑损伤的评价, 但在评估早产儿脑损伤很少报道。
本结果显示:2组早产儿NBNA评分均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4个时间点间的NBNA评分增幅呈减速增长趋势, 其中无合并脑损伤组早产儿纠正胎龄达足月时NBNA评分均>36分, 说明早产儿出生时脑发育不成熟, 随着胎龄增长和适度干预基本达到正常足月儿水平, 且增幅呈减速增长。国外学者Kapellou等[1]研究发现早产儿脑发育的增长速度减慢, 不同于正常脑发育特点。Zacharia等[2]分别对12例足月儿、15例早产儿在出生时和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MRI检查, 发现早产儿出生时平均脑容积、大脑灰质皮层、脑白质体积明显小于足月儿, 但在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时上述指标和足月儿无差异。由此可见早产儿脑组织的体积不断增大、脑白质髓鞘和脑灰质细胞的增生、分化日趋完善, 加上外界环境的刺激增多, 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呈现增长趋势, 本结果与报道结果相似, 说明NBNA评分可初步反应早产儿脑发育状况。
本结果显示:脑损伤组在3、7、14、28d的NBNA评分均低于无损伤组, 纠正胎龄6个月时NBNA评分≤35分者比例明显高于早产无脑损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合并脑损伤的早产儿组神经行为能力受到损害, 落后于无脑损伤的早产儿组, 且校正胎龄达足月时不能达到正常水平, 而评分随着日龄的增长也有增加, 可能与脑神经损伤后的自我修复和早期干预有关。早产合并脑损伤组NBNA评分在校正胎龄足月时仍达不到正常水平, 可能与脑损伤程度、伴随疾病的程度和早期干预的不同有关。这说明NBNA评分能反映早产儿脑损伤的变化。本文对NBNA评分≤35分的早产儿随访至纠正胎龄6个月龄发现其智力和运动发育落后发生率明显高于NBNA评分﹥35分的早产儿。说明NBNA评分法不但能反映早产儿脑损伤情况, 而且可对远期脑发育情况进行预测。
综上所述, 本文证实了新生儿NBNA可初步反应早产儿脑发育状况及早产儿脑损伤后的变化。并能对远期预后进行评估, 可作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方法简单、易掌握、实用且可反复进行,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Kapellou O, Counsell SJ, Kennea N, et al.Abnormal cortical developmentafter premature birth shown by altered aiiometric scaling of brain growth[J].Plos Med, 2006, 3 (8) :265-268.
神经价值分析 篇6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01~2006-05临床怀疑有肢体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7~52岁,平均31±8.4岁。病程4周~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肢体外周神经损伤25例,其中正中神经损伤10例,尺神经损伤8例,桡神经损伤2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坐骨神经近端损伤3例;肢体外周神经源性肿瘤7例(3例发生在正中神经,2例发生在尺神经,2例发生在胫神经),其中肢体外周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3例。同时在门诊查体中,随机选择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1~52岁,平均29±6.3岁。观察肢体外周神经干正常超声表现, 并测量其内径值。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TOSHIBA NEMIO和GE Logic 7型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6~12MHz,于病变部位遵循神经的解剖走行纵向、横向多切面扫查,检查上肢神经干(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患者取仰卧位,前臂伸直与身体夹角约60°,于腕关节上方,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扫查正中神经;前臂正中内侧尺侧腕屈肌处扫查尺神经;上臂下1/3外侧,肱三头肌外侧头处扫查桡神经。检查下肢神经干(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患者取俯卧位或左、右侧卧位,于腘窝上方至臀大肌下缘之间扫查坐骨神经,显示良好,盆部坐骨神经无法显示;于腘窝上方沿股二头肌腱外八字斜切至腓骨小头下方扫查腓总神经;内踝上方至腘窝扫查胫神经。注意与血管、肌腱、韧带回声的鉴别,重点观察神经的连续性、神经鞘膜的完整性、神经内部回声性质及肢体肿物与肢体较大外周神经干的位置关系及连接形式,并与健侧对照。
2 结果
2.1 正常肢体外周神经
纵行扫查为条索状管形结构,其表面为神经外膜的连续带状高回声,内部为多条平行线性回声(图1);横行扫查为圆形、椭圆形,内有散在点状回声结构。实时动态观察神经的位置及粗细相对恒定,不随肌肉肌腱而运动。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内径0.26~0.32cm,胫神经、腓总神经内径0.32~0.45cm,坐骨神经内径0.53~0.65cm。
2.2 肢体外周神经损伤
诊断正确23例,误诊2例。其中外周神经完全断裂8例,其声像图表现为神经外膜的带状高回声及神经内部平行线状高回声连续性完全中断,损伤区为低回声,内部可见杂乱的线性高回声,神经损伤处近端直径增粗,形成瘤样改变,边界模糊,其内回声暗淡不均(图2)。外周神经部分损伤12例,声像图表现为神经外膜的带状高回声及神经内部平行线状高回声连续性部分中断,其近端断裂部分有时可有神经瘤表现,受损神经较健侧增粗。外周神经炎性肿胀粘连5例,声像图表现为神经增粗,内部平行线性回声消失,衰减为低回声,神经外膜平行线状高回声模糊(图3,4)。
2.3 肢体外周神经源性肿瘤
诊断正确6例,1例误诊。神经纤维瘤表现为形态规整的梭形实性肿物,边界清晰,内部为均匀或粗糙的低回声,可见神经纤维通过肿物的中心,在肿物近端(肿物纵切面图像头侧)和远端(肿物纵切面图像足侧)逐渐变细呈尾状,似肿物“进入” 、“走出”神经纤维(图5)。神经鞘瘤表现为形态规整或较规整的实性肿物,呈椭圆或类圆形,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内为分布均匀或粗糙的低回声,仅见肿物与神经纤维相连,但神经纤维不通过肿物的中心(图6)。
3 讨论
3.1 正常肢体外周神经高频超声显像
近10余年来,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特别是分辨力的提高,使得用高频超声清晰地显示主要外周神经的分布、走行及其形态成为可能[1,2,3,4,5,6],并帮助诊断不同类型的外周神经疾病,如肿瘤、炎症或受压情况等[7]。Silvestri等[8]用高频探头观察离体的神经,并与组织切片进行比较,证实神经二维声像图表现出来的低回声区对应于组织学上的神经纤维束,而强回声带则对应于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结缔组织。于亚东等[9]对肢体标本的外周神经及肌肉进行B型超声检查,并与解剖学对照,获得人体正常肢体外周神经的声像图。提出正常肢体外周神经声像图: 纵行扫查为中等回声管状结构,内部有线性的平行回声,横行扫查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回声结构,内有点状回声。本研究对照组30例肢体外周神经声像图特征,与上述报道一致。
3.2 误诊原因分析
3.2.1 肢体外周神经损伤
本组2例误诊为正常。此2例均是肢体外伤行清创缝合术后疗效不佳来我院就诊,欲行二期手术。术前经高频超声检查,发现怀疑受损的肢体外周神经干束状结构连续性尚完整,无明显回声中断,术中发现由于上次清创缝合术将肌腱与受损神经错接,导致误诊。因此,在检查过程中需注意神经与周围肌腱和筋膜组织的鉴别。肌腱回声略强于神经,且渐移行为回声低的肌腹像,同时实施动态扫描,可见肌肉运动时,肌腱位置及粗细的改变,而神经的位置及大小则相对固定。筋膜回声和神经相似,但其纵切面缺乏线性回声,横断面缺乏点状回声。
3.2.2 肢体外周神经源性肿瘤
本组将1例正中神经鞘瘤误诊为神经纤维瘤,由于正中神经解剖发生变异,走向异常所致。因此,检查中还应熟悉掌握神经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并根据检查部位选择不同频率的探头,位置浅表神经(如正中神经、尺神经),选用10-12MHZ的探头,位置较深的神经(如坐骨神经)可选用5~7.5MHz的探头。
3.3 高频超声诊断肢体外周神经病变的价值
本研究显示: 肢体外周神经损伤时高频超声可以显示神经近端增粗,神经的连续性及相关形态的改变,具有直观、定位准确等优点,可为选择手术时机、术式和制定治疗方案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对于临床上怀疑肢体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由于神经鞘瘤起源于外周神经鞘,呈偏心生长,压迫而不是浸润神经,有包膜,外科手术很容易完整切除肿瘤而不损伤神经干;神经纤维瘤生长于神经内膜上,是浸润生长,引起神经的肿大,但不破坏神经纤维,手术切除要牺牲神经干。因此,在术前区分两者是非常有必要的。高频超声可以通过观察肢体肿物是否与肢体较大神经干相连及肿瘤与神经干的相连方式,帮助临床鉴别神经纤维瘤或是神经鞘瘤。总之,高频超声在诊断肢体外周神经病变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作为外周神经检查新的形态学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肢体外周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004-01~2006-05对30例肢体外周神经正常者和32例肢体外周神经病变患者(肢体外周神经损伤25例,肢体外周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膜瘤4例)行肢体外周神经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正常肢体外周神经纵切面超声表现为条索状管形结构,其表面为连续带状高回声,内部为多条平行线性回声;横切面为圆形、椭圆形,内有散在点状回声结构。肢体外周神经损伤诊断正确23例,误诊2例。其中神经完全或部分断裂者声像图表现为神经外膜的带状高回声及内部平行线性回声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神经炎性肿胀粘连声像图表现为神经增粗,神经外膜的带状高回声模糊,内部平行线性回声不清晰。肢体外周神经源性肿瘤诊断正确7例,误诊1例。其声像图表现为实性低回声肿物,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可见肿物与神经纤维相连,并观察到神经纤维瘤的中心有神经经过,而神经鞘膜瘤无此征象。结论:高频超声对外周神经损伤和肿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和选择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频超声,外周神经,损伤,肿瘤
参考文献
[1]姜凡,王玲,陈庆,等.正常腓总神经声像图研究及临床意义.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2):148
[2]范军胜,劳镇国,谢晓燕,等.外周神经损伤的高频超声诊断研究.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4):270
[3]徐永强,李松年,马素平.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3):220
[4]陈文,贾建文,王金锐.外周神经纤维瘤弥漫型的高频超声检查.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11):868
[5]陈定章,从锐,周晓东,等.高频超声在上肢外周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9):705
[6]陈定章,周晓东,朱永胜,等.超声在诊断闭合性上肢神经卡压症中的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6):458
[7]Solbiati L and Rizzatto G.Ultrusound of Superficial Strutures.1995,305
[8]Sileverstri E.martinoli C.Derchi LE.et al.Echotexture of peripheal nerves:correlation between us and histologic findings and criteria to dif-ferentiate tendons.Radiology,1995,197:291
神经价值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2年3月至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体表孤立性良性神经源性肿瘤患者,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前均经超声检查。患者均单独发生于皮下软组织及肌肉组织。其中男性65例,女性51例,年龄9~78岁,平均(36±9)岁。发生于四肢49例,躯干23例,颈部27例,头面部17例。病史2 d至30年。大多以无明显诱因发现肿块就诊,有47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包块处疼痛、酸胀、远端麻木或无力、加压后远端放射痛等,69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equoia 512、Acuson Antares、Philips Atl3000、Philips Envisort及Philips IE33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线阵探头,频率(8~15)MHz。采用直接扫查法,首先观察肿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包膜、边界、内部回声、活动度、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丰富度等,并特别注意肿物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其中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丰富度采用Adler等[5]血流半定量分级法分为0~3级:0级为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1级为少量血流,肿块内见1~2个点状血流信号;2级为中量血流,肿块内见3~4个点状血流信号或一条管壁清晰的血管;3级为丰富血流,肿块内见4个以上点状血流或2条管壁清晰的血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6例体表孤立性良性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神经鞘瘤64例,神经纤维瘤52例。超声诊断为神经鞘瘤55例,神经纤维瘤43例,脂肪瘤8例,皮脂腺囊肿4例,脂膜炎3例,腱鞘囊肿3例。本研究超声对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9%,65.1%,对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4.5%,误诊率为15.5%。体表孤立性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超声与病理诊断对照,见表1。
神经鞘瘤最大直径为8~65 mm,平均(34±4)mm;神经纤维瘤最大直径为11~48 mm,平均(29±3)mm。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声像表现非常近似,包括形态、内部回声、包膜回声、边界、内部血流信号、活动度等。两者在声像图上大多数表现为形态规则的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大多有包膜回声,内部回声均匀,彩色血流信号以0~1级多见,肿瘤多数可活动。两者与周围神经的关系:33例神经鞘瘤能显示神经于肿物包膜外“绕过”(图1),24例神经纤维瘤显示神经“穿过”肿物中央(图2);22例神经鞘瘤及14例神经纤维瘤不能确定肿物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图3);7例神经鞘瘤及11例神经纤维瘤肿物周围未见有神经(图4)。体表孤立性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超声表现见表2。两者包膜回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Ρ>0.05)。
3 讨论
注:a包括囊性或囊实性及钙化灶
神经源性肿瘤是指独立发生于四肢、躯干、颈部及头面部等部位皮下软组织或肌肉内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两者肿瘤细胞成分均来源于神经鞘膜细胞(即施万细胞)。神经鞘瘤以单发多见,病理学检查镜下瘤细胞呈Antion A型或An-tion B型结构;有包膜,神经干在包膜外或包膜下穿过,呈偏心性生长。而神经纤维瘤的发生则比较多样,可分为单发的结节型、多发的蔓丛型及弥漫型3种;病理学检查镜下瘤细胞呈束状,平行波浪排列;无包膜,神经轴索在肿瘤中心穿过,包绕神经生长[6]。
由此可知,与周围神经的紧密联系,是此类型肿瘤的最大特点。这点也是目前超声诊断体表孤立性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主要声像依据。本组病例即有98例做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正确诊断(98/116,84.5%)。同时可知,肿物有无包膜及与周围神经的关系,是鉴别诊断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两大要点。但在本研究中超声对两者包膜回声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不支持根据包膜鉴别诊断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这一观点。
本研究超声对体表孤立性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诊断符合率偏低(分别为39/55,71%;28/43,65%)。我们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本组神经源性肿瘤的入选标准仅仅局限于“体表”并且是“孤立性”的肿瘤,未把腹腔等非体表部位的肿瘤以及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表现的蔓丛型及弥漫型神经纤维瘤选入[7]。(2)病理上神经纤维瘤并无包膜,但由于肿物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形成类似子宫肌瘤那样的假包膜(特别以肢体肌肉内的肿瘤明显),导致在超声图像上显示其具有包膜样的回声,易与神经鞘瘤混淆。(3)本组肿瘤均位于体表,周围的神经大多过细,很难辨别肿物与神经的关系,甚至难以辨认神经是否存在,易误诊为其他非神经源性的良性肿瘤。(4)肿物太大或者太小,也会影响辨别其与周围神经的关系。(5)由于是回顾性分析,病例时间跨度较大,部分患者可能受当时机器精细度、检查者操作方法及对这类型肿瘤的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对肿物与周围神经的关系观察不够仔细。
综上所述,体表孤立性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声像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与其他体表肿物进行鉴别诊断。超声对体表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鉴别诊断的符合率,取决于声像图上能否清晰显示肿物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因此,当怀疑肿物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时,如能清晰显示肿物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可诊断为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但如不能显示肿物与周围神经的关系时,则应诊断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
参考文献
[1]Chiou HJ,Chou YH,Chiu SY,et al.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malignant superficial soft-tissue masses using grayscale and colorDoppler ultrasonography.J Chin Med Assoc,2009,72(6):307-315.
[2]孙欣,蔺雪峰,严继萍,等.软组织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3,4(6):362-364.
[3]Reynolds DL,J acobson JA,nampudi P,et al.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AJR,2004,182(3):741-744.
[4]范亦武,张旋,常才,等.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的应用及分析.上海医学影像,2010,19(1):25-27.
[5]Adler DD,Carson PL,Rubin JM,et al.Doppler ultrasound color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preliminary findings.Ultrasound Med Biol,1990,16(6):553-559.
[6]李玉林.病理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6.
【神经价值分析】推荐阅读:
经济神经网络活动分析05-22
神经性头痛的病因分析08-06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08-22
价值分析10-31
价值分析模型05-11
价值分析框架09-24
量化价值分析10-02
文化价值分析11-05
牦牛的价值分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