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通用7篇)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 篇1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是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通过具体的活动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因此, 研究职业学校制度, 使其保证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为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纳入重要的战略目标。然而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还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研究和分析上。
一、职业院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一)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现行学校教育是在工业社会大生产时代的需求下产生的, 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与工业社会相匹配的学校制度。这种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 依据“科层制”理论, 设计纵向的学校组织管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强调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价值取向, 注重选拔与淘汰的学校教育制度建设, 我们把这种学校制度称为“近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相对于近代学校制度而言的, 是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的内在要求, 以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基础, 以有效调节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关系为核心,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社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总的来说, 现代学校制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学校和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 即教育的宏观管理制度;二是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即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处理好学校内外两方面的关系。现代学校制度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依法办学, 自主管理, 民主监督, 社会参与。
(二) 职业院校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同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上和普通高校理论基础一致。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 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和普通高等学校有本质的区别, 使得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学校制度。借鉴现代学校制度的含义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分析框架, 我们把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界定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能适应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要求, 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 促进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以就业为导向, 行业、企业参与, 一套体现整体性、协调性特点的规则体系。
二、明确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价值
所谓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价值就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问题。价值分析可以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 很容易使人们在构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中出现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要求学校摆脱依赖于政府的局面, 变被动、单向接受行政部门的控制为主动、互动的人财物的交流。构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内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问题。只有明确了这种新型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价值, 才能明确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难点, 才会达到有效的目的。
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分析
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实践, 吸收现代管理学、现代教育学、现代社会学、现代心理学等理论的精华, 提出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这种制度涉及政府、学校和社会关系等多个维度关系的调整。因此, 对它的价值分析就不能仅停留在单向度的说理上, 而要对其进行复合性阐释。
(一) 调节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利益相关主体, 建立新型的政、校、社关系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更多地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对职业教育进行管理。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应升级为宏观层面的建设, 专注于制度建设、公共服务等宏观调控, 让市场机制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只有当市场无法解决问题时, 政府才会相应地运用经济等手段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对职业学校的活动进行调节、服务和监督, 促进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职业学校的出现是现代社会高度分工的结果,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要求政府适度退出职业教育的领域, 把教育决策权归还给职业学校, 在知识和决策权结合的基础上提升决策的效率和效能;努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 切实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不断提高教育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效率。
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学校成为开放的社会组织, 使得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社会对学校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社会为职业学校提供就业领域、服务范围和生存空间, 同时职业学校也在社会中成长和发展。从本质上说, 职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社会的发展也要求职业学校提供相应的帮助。企业、行业参与学校教育的程度越深, 对学校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就越大, 学校也将朝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现代职业学校和社会需求接轨, 人们对职业学校更多借助于非政府的中介组织从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视角作出评价。这种中介组织向社会发布学校的办学成绩和服务质量, 帮助人们作出选择, 督促学校改进办学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企业体制改革逐渐走向产权变革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中运行模式的变化导致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通过相关法律使得学校法人具有独立代表性, 为职业学校内部运作提供基本的机制体制保障。这种机制体制引领学校向更开放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架起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纽带, 职业学校将学生推向半社会化状态的企业, 在校企合作中打通隔阂, 实现学校和社会的融通, 最终形成一个各种利益相关体共同参与职业学校管理、影响学校运行的重要机制。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可以调整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实现社会主体的多元参与、监督。这种扩大社会参与度, 吸引社会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能调动社会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承担起办学责任, 在人才质量和办学特色上大胆探索和创新, 进一步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利益相关主体发挥作用, 为现代职业学校形成有序合作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这种新型的政、校、社之间的贯通和支持使得社会教育资源得以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利用。
(二) 促进多元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融合
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 势必将自己的制度规则带入现代职业学校。只有当这些制度转化为现代职业学校各个利益主体的内在需求时, 这种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而这种制度作用的发挥靠的是文化。只有文化才能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和学校的制度成为一所学校的传统。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依托于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管理学、现代心理学建立而发展, 这些领域的文化也会渗透到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中,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融合发展, 为现代职业学校的建设提供文化支持。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 它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更多地借助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因此, 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更容易与职业学校的实践相结合, 更容易与企业行业文化相融合。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形成管理中心下移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给予二级学院更多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权, 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 提升学校文化, 企业、行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氛围, 丰富职业学校文化内涵。
(三) 建立适应不同群体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和技术优势, 将企业收集到的市场相关信息通过“双师型”教师转化为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 实现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式对接。在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也促使“双师型”教师一边学理论, 一边去实践, 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落在实处并富有实效。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必然要求课程体系的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因此, 现代职业学校课程以社会需求———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教学实践的开发模式为主, 以社会、企业需求为目标, 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任务驱动为过程, 重在方法、能力的培养。
(四) 推进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创新
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包含保障机制和提升机制。保障机制为学校健康运营提供基本保证, 提升机制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注入动力, 两者互为影响, 不可偏废。分层分类决策机制就是保障机制, 通过将权力分散至二级学院, 降低了决策层级, 分散了决策权力。这种扁平化管理, 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使管理渠道上下畅通、令行禁止。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促使职业学校的管理者面对新的职业教育的情况, 应及时调整管理体制, 适时创新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创新不仅仅是指管理者自身的创新, 还包括作为职业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的创新。鼓励、支持创新的同时努力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 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制度, 以合理的激励促进管理的不断创新。同时还要注重提升机制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中的作用, 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 以学生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现状、情感需要、思想动态、价值取向等方面。这种关注多元利益主体的管理体制突破了原有的管理体制框架, 促使学校走进产业、行业、企业, 建立起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职业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是职业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职业学校腾飞的重要力量。它促进了职业学校校本培训机制、课堂教学规范管理机制、教学质量督导机制、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学生活动管理机制的发展, 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性, 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理念, 并将这种理念带入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的活动中,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实现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摘要: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是公共教育组织形式面对教育体制的变革提出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我们要深刻挖掘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及其具有的价值, 为现代职业学校的发展提出富有创造性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校,现代学校制度,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1.
[2]盛冰.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J].教育研究, 2006 (1) .
[3]郑祖宪.和谐社会背景下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J].发展研究, 2009 (2) .
[4]孙卫平.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意义、内涵和特征[J].职教论坛, 2010 (13) .
[5]顾海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Z3) .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 篇2
中国传统孝道在现代道德建设中的价值思考
在现代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汲取中国传统孝道中的合理内核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孝道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家庭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作 者:姚家春 YAO Jia-chun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刊 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6)分类号:B82-02关键词:传统孝道 现代道德建设 价值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 篇3
关键词:教育法律;核心价值;教育正义
正义是人们对是非善恶做出的肯定判断,法律价值主要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帮助哪些值得期冀、希求的美好的东西。教育法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笔者以为,教育法律的核心价值就是教育正义。
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所谓正义,简单地说就是指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做出的肯定判断。我国传统理解,正义有以下几层意思:公正的、正当的道理(《韩诗外传》卷五:“耳不闻学,行无正义。”);正确的或本来的意思(桓谭《抑讦重赏疏》:“屏羣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再通俗地说,意指公道正直、正确合理的意思。作为道德范畴,它又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正义问题历来是道德哲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从古希腊至今,很多哲学家、伦理学家或政治学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西方社会认为正义包含了合理性和善的内容,是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依据。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分别开创了正义论的理想主义建构路径与经验主义演进路径,理想建构与日常演进一直成为西方正义理论与实践的两种基本类型。这种基本类型,既在启蒙时代的英、法出现过,也在当代的罗尔斯与阿马蒂亚·森身上呈现。
罗尔斯指出关于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每个人对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被安排得能够达到总计所有属于它的个人而形成的满足的最大余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被正确地组织的,因而也是正义的。”因此,“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试图通过对西方契约论传统的继承,构建一种全面和综合的正义理论,以代替在现代政治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
二、法律价值解决“法律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价值是用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的概念,并非一切客观事物都具有价值,某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就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价值是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范畴,是在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生活中用以判断事物或行为的标准。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就是价值关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应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一贯精神,如实地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活实践。
“法律价值”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方,是哲学“价值”的一般概念在法学领域的延伸。法律价值概念自20世纪产生以来,至今仍存在极大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法律价值主要用来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帮助哪些值得期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东西。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有价值的事物予以保护,这种价值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法律价值回答的是“法律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按照一般的价值观念,人身安全、人格尊严、社会的公共福利、经济可持续发展、善良风俗的维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等,都是有价值的。其中,人权、秩序、自由、正义在现代社会是备受重视的基本价值,是已经被现代人类作为不证自明的正确准则而获得一致同意、被广泛接受的法律伦理目标,也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法律价值。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过程也就在于对那些有价值的事物予以保护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法律就是对一个社会的最低限度价值标准的权威性表达。法律价值所要解决的是“法律应当是什么”这一法学家的终极关怀问题。
三、教育正义是现代教育法律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用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的概念。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帮助哪些值得期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东西。而人权、秩序、自由、正义在现代社会是备受重视的基本价值,是现代人类社会所必需,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但笔者认为,人权、秩序、自由、正义在内涵及作用方面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能充分保障公民人权、自由的社会是正义的,而正义的社会肯定是有秩序的社会。可见,人权、自由、秩序都是衡量正义的某一个方面,而正义则是衡量社会制度“善”与否的标准。
教育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是教育秩序稳定的保障,也是教育领域中人权与自由的重要保障。教育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社会理想,是现代人成功走向社会的起点。教育法律作为国家法律的一个方面,它的正义也是社会正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正义指向的是教育向善的方向的改进和建构,它使得教育更合乎道德,合乎伦理。教育从制度、机构到具体的各种实践,不仅涉及制度与人的具体行动的正当性问题,还涉及受教育机会的分配,如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是否需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歧视、择校问题、学生在教育中的各种基本权利保障等问题。具体来说,教育正义就是如何解决教育领域中的权利与义务问题,是否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人的个性解放,教育中利益与负担的分配是否合乎价值伦理标准等问题,从而实现教育内部秩序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因此,教育正义就成为教育法律的首要的与核心的价值。教育法律能否最大限度地体现正义成为立法者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价值目的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正义是对不正义的祛除。在“正义”价值目标引领下,克服社会中的不正义现象,这是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实践的现实可行路径。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既面临全球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又有自身发展的特殊问题。过去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基于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之上。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会解决一些既有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又创造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尽快培养出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赶上国际一流科技水平,国家在教育方面采取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精英化政策。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文化科技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同时,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产生和积累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涉及正义的公平、公正的问题。公平正义的主旨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平等分配,是对待和处理现实不平等的有效方式。公平正义适用的背景制度和条件是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开放社会体系的建立,社会摆脱财富匮乏的状态。公平正义是一种价值理念,是应该坚持和遵循的原则规范,也是制度的重要价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就是坚持所有人受教育与培训机会的平等,使每个人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受家庭出身、家庭境况、个人所处阶层的影响,消除社会偶然因素对人所受教育的任意影响,实现初步的社会平等。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公平是每个人获得平等的自由全面发展机会的基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化保障机制;(2)教育公平是收入和财富分配正义的基础。教育正义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何调和教育、政治和经济等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秩序。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恰好符合罗尔斯所说的公平正义适用的背景制度与条件。社会价值或基本的利益如何公平的分配,已经成为现实的焦点问题。如何在多种公平正义观中达成重叠共识,如何对社会价值分配进行优先性排序,需要我们结合国情和文化传统进行研究,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正义理论的精神实质,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公平正义问题,树立和形成合理的公平正义理念,构建我们关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说明在实践中,我国的核心目标价值已经从效率转移到公平与公正上来。和谐社会要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公平、公正,“人”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律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教的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正义之所以是制度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制度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所确定的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前景,即人们可望达到的成就和状况,对人生的影响深刻而且久远。
教育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法律意志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法制是以维护教育正义、保证教育秩序为目标的制度和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法律的内容和实施必须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体现正义的内涵,引领社会向善的方向发展,保护值得期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价值,如人权、秩序、自由、正义等,而正义是其中最为核心与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文正邦.法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5.
[2](美)普拉诺.政治学分析词典[M].胡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87.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8:11.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 篇4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心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是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与普通高校大学文化相比,除具有大学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大众化、开放化、网络信息化等的鲜明特征。由于网络上流动的各种不良信息可能成为干扰学生的视域,影响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特别是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靡,同时也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络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战略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并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之中,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人才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远程教育文化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文化建设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它的文化建设任务越来越迫切,直接决定能给学习者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对于他们使用网络的心态、行为和习惯产生持久的影响。从这些年的发展中我们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其基础条件、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大学的远程教育文化育人的功能不可回避的摆到了我们面前。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就成为保证和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远程教育学员同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成败。远程教育文化是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的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远程教育文化建设,对于远程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促进、导向、约束、规范和教育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人格、知识技能等各个层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有助于使广大远程学员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分清是非,形成一个丰富、和谐、繁荣、先进的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认同,并深深习得这种文化,在工作中建功立业。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 凝练远程教育文化精神,营造远程教育文化氛围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根本。应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为此,就要积极倡导奋发向上的大学精神,凸显远程教育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远程教育要把历史的沉积、现代开放的活泼,凝练成办学特色和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时代意义,将其作为一面旗帜,从而感召师生,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广大远程师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师生以主人翁责任感参与到远程教育文化建设中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独特的宣传阵地优势,加强宣传与展示,突出主旋律,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让师生能时刻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应贴近现代远程教育实际,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能体现时代要求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让抽象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具体和充实,使远程文化活动成为先进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
(二) 加强远程教育物质文化建设,完善教育教学制度
网络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生命线。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天网、地网融和,三级平台互动的良好网络环境,为开展远程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模式,拓展第二课堂形成网络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但网络环境决不能忽视主旋律教育,要把采用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完善计算机网络环境建设作为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具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远程教育物质文化建设,就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把技术层面、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彰显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制度文化反映着大学的观念和精神,反映着管理思想和水平,在制定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激励和约束功能,以保证远程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制度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既要约束人又要激励人,坚持德法兼治、民主集中、自由活泼、共性和个性兼顾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培养人。
(三) 转变远程教育文化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远程教育领域,远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发挥的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应有所区别,他们不仅是知识的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还要成为远程学员学习中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起到“助手、经纪人和学习顾问的作用”。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协调能力,为建构学员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利的情境,使学员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努力使学员善于学习、享受学习。在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旋律,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于教学环节之中。创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是要不断地激发授课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使他们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迸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应对管理者进行远程教育基本知识方面的培训,形成管理者的专业特质,通过创造各种跨时空远程对话交流的新形式,实现非实时交互和网络虚拟对话,拓展师生对话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四) 强化远程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功能,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文化境界
远程学员特点的个性化,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满足不同学生需要,这有助于学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必须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围绕学生的学习提供教学支持服务,满足不同学生在时间、内容、进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同时要给受教育者以更大的自主权,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接受。一方面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的习惯,使其共性规范与个性发展、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规范教育与自我约束达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为了发挥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不但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注意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心理的调控等。在不断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与活动,不仅使学生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受业者,而且让他们徜徉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之中,感受人文关怀,接受文化熏陶,维系大学身份,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把现代远程学员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思想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 形成远程教育特有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鸿刚, 李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93.
[2]沈绮云.文化建设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发展[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6) :4.
传统礼仪教育观念及现代价值论文 篇5
一、朱熹《家礼》的概述
朱子在对《祭仪》进行考订的基础上撰写了《家礼》这本书。《家礼》是朱熹在因母亲去世而丁忧在家时编著的。清朝的王懋f认为《家礼》是后人假借文公之名作的伪书,不是朱熹所作,引发了后世对《家礼》真伪的论辩。这是因为《家礼》本就是一本还未编撰成熟的书,还没完稿的时候就被盗走,在后人为死去的朱熹举办丧礼的时候才又出现在人前。众所周知,北宋建立之前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由于五代十国漫长的战乱,家族传承观念受到战乱冲击已十分淡薄,至北宋中期,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朱熹认为当时还存在的礼经“皆已不宜于世”[1],虽然有很多人斟酌古今礼仪的变化,变更出一种与庶人百姓更为贴近的新的礼法,但都是“或详或略,无所折中,至或遗其本而务其末,缓于实而急于文”[1]。既然“有志好礼之士”[1]都不能列举阐述出礼仪的精髓要点,那么贫穷的百姓有可能终身都不能触及礼的边缘,所以朱熹编写了《家礼》一书,使“礼”接近庶民生活实际,能够普及于社会。《家礼》也有了“庶人礼书”的名头。
二、朱熹《家礼》中礼仪规范所蕴含的传统礼仪教育观念
(一)“养成”的观念。朱熹把生活中会遇到的事,遇到这些事时该说的话,都详尽地写在了《家礼》这本书中,除了冠、昏、丧、祭人生大事的四大类礼仪,还有日常琐碎的居家礼仪。本就是为了精简古礼而作的书,还要记录如此琐碎的日常礼仪,其重要性一览无遗。《家礼序》提到“有家日用之常,礼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1],朱熹独创“通礼”这一类礼仪,涉及的都是日常居家的礼仪仪节,并将其放在了篇首的位置,可见朱子对日常礼仪的重视。“通礼”对日常行为活动的礼仪规范进行如此详尽的叙述,目的是想要人们日常的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规范,把礼仪教育贯穿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进而养成人们的礼仪意识。这也等同于习惯的养成一样,当礼仪成为人们说话做事的习惯,也就不会再被遗忘。而对这些礼仪的提炼、删减、融合,将礼仪掰碎了揉进日常行为中,也是为了便于普通百姓学习礼仪,在底层民众中间施行礼仪。去掉一些繁文缛节,使礼仪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让人能够接受,并一直坚持依照这些礼仪规范去做,在日常生活中让礼仪慢慢地成为习惯,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敬”的观念。礼,起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敬畏,《辞海》将“礼”的本意解释为“敬神”。在《家礼》中,“敬”的思想也贯穿于整部书的始终。首先,在《家礼序》中朱熹就写下了“大抵谨名分、崇爱敬以为之本”[1]这样的话,告诉了读者《家礼》的中心思想就是“爱敬”,“爱敬”就是整本书通篇所有礼仪规范背后的实质。其次,作为在五大类礼仪中都出现过的重要角色――“祠堂”,它也是“敬”的一种物质化的呈现。朱熹的批注明确地解释了他把“祠堂”这一部分内容放在篇首的用意,并揭示了报本反始之“诚心”,尊祖敬宗之“敬意”才是礼之根本:“今以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1]。朱熹在冠、昏、丧、祭这四大礼仪仪式流程中,都会在特定的时间里用到“祠堂”,并对人们在“祠堂”里的举动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则。“祠堂”是祭祀先祖的地方,朱熹对人们在“祠堂”里活动的种种规则制度的阐述,将人们对祖先的敬畏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渲染了强烈的“敬”的氛围。
三、朱熹《家礼》对现代礼仪教育的价值与启示
(一)《家礼》对现代礼仪教育的价值。儒家思想传统家庭礼仪教育尊崇的是“修身齐家”。《家礼》就可以代表这一思想,书中的种种礼仪规范,都是在塑造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的美好家风。华夏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爱敬之风,就是家庭礼仪教育的精神馈赠。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的稳定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和谐相辅相成,正是家礼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吸取传统家庭礼仪教育正面的经验,有利于建立更完善的现代礼仪教育事业体系,更有效地提高全民的礼仪素养。
(二)《家礼》对现代礼仪教育的启示。1.使礼仪教育行之有据。朱熹撰写的《家礼》,是在司马光写的《司马氏书仪》的基础上删减改良而来,是贴近朱熹所生活的时代的,既符合传统,又可行、可用的礼。《家礼》一出世,就广为流传,成为当时社会婚丧嫁娶、举止行为的依据。《家礼》的各类礼仪规范极为详细,但凡列举堂屋器服的制度,出入进退的礼节,周旋升降的仪节,还有不同人际关系之间的称呼,文书往来的程序形式等都有具体的规范。“礼”之所以为“礼”,是从日常平凡的一举一动、一节一仪中体现出来的,只有在一系列具体礼仪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下,礼仪教育才能真正的行之有据。2.礼仪教育要融入情感。“凡礼有本有文”[1],“本”是指礼的本质、内在精神,“文”是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朱熹认为“礼”的本质是教人“爱敬”,而冠昏丧祭的各种礼仪章法是“礼”的表现形式。古人谈论礼时,非常重视礼的内在价值,因此礼仪教育应该在强调“文”的同时更加注重“本”,也就是在礼仪教育中更注重情感的投入。礼本是适应人生情感的需要而设立的,也会随着世间人情的变化而变化,司马迁觉得应该“缘人情而制礼”,朱子也说“先王制礼,本缘人情吉凶之际,其变有渐”。《家礼》一书,也充满了对于世间人情的体贴和兼顾。3.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家礼》对于礼仪的养成教育观念可以证实就个人的`成长经历而言,礼仪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幼儿时期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最佳时期,更是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时期。在日本和韩国,礼仪教育从小开始,已经形成了浓厚的社会风气。这些国家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不像在中国,学习认字、算术甚至英语,课余时间还要学习音乐舞蹈等特长,他们学习的是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对人微笑的礼貌、如何鞠躬、耐心倾听日韩在礼仪教育上的成果证明这种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值得在中国的礼仪教育中借鉴,让中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礼仪,把礼仪刻进骨子里去。
四、结语
《家礼》一书只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礼仪文化的一角,本文从《家礼》出发,只不过是想要证明传统礼仪并不全是糟粕,它的精华对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家礼》是朱熹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写,朱熹可以根据当时社会的现状改良古礼,现代人也就可以将传统礼仪作出适当的改动,使其可以适应现代的礼仪教育。而现代的礼仪教育也可以借鉴古礼,使礼仪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本文提出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将礼仪规范更加详细化,使人们的行为举止能够有据可依,并且将细化的礼仪规范运用到生活的点滴,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要在人成长阶段的幼年时期就开始进行礼仪教育,养成知礼守礼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全书家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857-958.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 篇6
一、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时遇到的问题
1、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足够的开放度
开展职业教育是为了能够向社会提供所需求的具备专业能力, 能有效在产业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很难达到社会的需求, 职业教育学校所开展的课程、专业等等都是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的,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体系要增加开放度, 及时了解到社会上的新技术, 教学设施、教授方式都要及时的进行更新, 消除与社会断层脱节的情况。
2、从业人员对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认识存在不足
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人员对职业教育的理念、认识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多数从业人员错误的将职业教育的认定为将职业教育的学年制扩大为五年, 或是认为将一些院校进行升级, 或是认为扩大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而这些看法都是认识不足的体现, 没有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协调性、内部适应性以及外部适应性进行科学的认识。
3、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长时间以来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直是不足的, 这也就使得职业教育的资金、资源的投入一直的存在不足。少量的投入也降低了职业院校的建设步伐, 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4、毕业学生缺少进修的空间
职业教育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较好的社会环境支持, 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福利待遇也不怎么高, 再加上职业学校的负面新闻多, 社会对职业学校毕业学生的素质忧虑, 加剧了对职业学校的偏见。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向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专升本”的考试, 但是这样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与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是存在差距的,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毕业学生的进修空间。
5、职业教育系统缺少技术人才的支持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远远落后于发达的国家, 这也有技术人才缺乏的因素。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人员缺少技术上的支持, 人才队伍不强, 使得教学活动缺乏专业性。职业教育的从业人员技术不足, 也使得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得不到更多的重视, 这些循环性的问题更加阻碍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6、国家制度的支持不足
之前已经说到了政府相关单位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限, 也造成了国家制度上的支持不足, 缺少了必要的制度支持, 职业教育体系就得不到必要的保障, 操作上就变得不那么的规范了。要让职业教育的体系变得更加的科学有效, 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支持。
二、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探讨
职业教育体系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强调工作内容如下: (1) 职业教育的体系要完善, 以便于支持经济的转型。经济的转型对技术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 职业学校向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 为经济的转型提供助力, 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 (2) 职业教育的体系要完善, 以便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也为终身教育模式打下全面服务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 各项发展建设都需要职业教育系统培养出专业人才, 采用服务全社会的教育方式, 才能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 (3) 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保障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要求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认证系统、科研系统都要进行完善, 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长足的进步。而在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建设上, 管理人员的培训上都要进行现代化的强化, 通过引进政府或者社会上的企业进行资金上的合作, 改进学校的教学环境, 加快人才教育培养的进程。
1、增强职业院校对社会的外部适应性
增强职业院校对社会的外部适应性能使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让职业教育与社会更好的对接。不同于普通的本科教育,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交流沟通更频繁, 职业教育在进行调整时, 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转变, 学校通过与社会的行业企业合作, 使得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更适应产业建设的需求。
2、调整职业院校的内部适应性, 强调育人为本
调整职业院校的内部适应性, 这是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的要求。职业教育面向的经济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能全面发展。职业院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吸引更多学生的同时, 也更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3、增强职业院校的内在协调性, 拓宽学生的进修空间
增强职业院校的内在协调性目的是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的技能人才, 同时与中等高等院校的合作, 增加人才的进修空间。明确的定位好中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协调好中等与高等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的是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建设上要带有中国特色, 建立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突出特色的同时创新教育的体制, 保证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了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要使职业教育能更大程度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需要构建起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充分的了解认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现的内涵, 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 更加开放的进行职业教育管理, 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瞿维中.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基本路径.才智.2015 (01)
[2]孙宏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探析.赤子 (上中旬) .2016 (02)
教师“桶论”的现代教育价值 篇7
1.“桶论”强调教师知识和能力储备的重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 教师“桶论”中“一碗水”和“一桶水”, “水”的量上的悬殊, 强调了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量和能力储备。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 要更有效地胜任现代教学工作,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 及时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掌握现代化的技能, 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努力让自己成为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 不断适应现代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地学习, 正是教师“桶论”所提倡的理念。
2.“桶论”强调教师“灌输”教学的合理性。教师“桶论”突出了教师知识传授的方式:“倾倒”。“倒”的过程和“倒”的方式, 都是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 换言之就是“灌输”。对于“灌输”要辩证看待, 作为教育者, 既需要反思传统“灌输”教育的弊端, 又要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样, “桶论”的“灌输”方法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一, 新时期意识领域要求继续坚持科学理论的“灌输”, 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就存在着必要;其二, 当下中国教育的现状要求继续坚持科学理论的“灌输”,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会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 因而有必要适当地进行“灌输”。
3.“桶论”强调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主导地位;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 也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桶论”认为,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碗水”甚至是“一桶水”, 教师的作用在于传授知识, 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现代教育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如探究式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诸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后现代主义教育者将教师理解为“平等者中的首席”, 也肯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推荐阅读:
现代职业教育构想分析06-17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11-22
现代教育技术案例分析11-13
现代教育学案例分析11-17
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持词09-22
《新闻联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08-12
县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建设05-22
盐都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11-03
分析现代教育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