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

2024-07-02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共12篇)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 篇1

文艺复兴之后诞生的微积分是人类理性精神和理性思维与经验科学完美融合的一个范例, 它对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及变化规律进行数学描述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同时微积分对数学的一个划时代的和不朽的贡献就是它把运动变化和无限的思想引入数学, 并成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思想借助微积分载体而变成了现实.因此作为现代数学的一个载体, 学习微积分文化, 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的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微积分的学习, 能使高职学生初步获得现代工程技术所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具备当代社会公民应有的数学素质, 能使高职生学习专业知识、其他科学或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做好基础.我们以教学设计“微积分的概念”为契机进行数学文化价值分析.

一、教师活动

(一) 提出问题, 启动思维

问题1如何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问题2你知道圆的面积公式吗?它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二) 引入新课, 探究学习

问题3如图, 阴影部分类似于一个梯形, 但有一边是曲线y=f (x) 的一段, 我们把由直线x=a, x=b (a≠b) , y=0和曲线y=f (x) 所围成的图形称为曲边梯形.如何计算这个曲边梯形的面积S?

问题4如何求由抛物线y=x2与直线x=1, y=0所围成的平面图形部分的面积S?结论: (1) 曲边梯形与“直边图形”的主要区别:曲边梯形有一边是曲线段, “直边图形”的所有边都是直线段. (2) 应用“以直代曲”的思想求曲边梯形面积, 共分四步.

(三) 整理新知, 巩固所学

问题5求曲边梯形面积的四个步骤都是什么?这四个步骤间有何关系?

解答第一步:分割.得到区间[xi-1, xi], 其长度Δxi=xi-xi-1;第二步:近似代替.“以直代曲”, 用矩形的面积近似代替小曲边梯形的面积, 求出每个小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第三步:求和;第四步:取极限.因此可简称为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强调最后所得曲边梯形的面积不是近似值, 而是真实值.

问题6求由曲边梯形y=2x-x2, y=0, 0≤x≤2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四) 课堂小结, 思考问题

小结: (1) 求曲边梯形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具体步骤是什么?最终形式是什么?

(2) 结合求曲边梯形的思想和步骤谈谈你对“以直代曲”的核心思想的认识.

二、设计意图

问题1学生归纳平面图形特点是:各边都是线段组成的图形.同时把思维引向如何求面积的方向上来.

问题2学生感受求曲边图形面积的难度, 回忆圆的面积求法, 为本节课类比做好铺垫.

问题3给出曲边梯形的定义, 明确本节的研究课题, 由具体问题出发, 激发热情.

问题4先研究特殊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简化运算, 揭示思想核心.应用“以直代曲”的思想把求由抛物线y=x2与直线x=1, y=0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归纳为以下步骤: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问题5先分后总整理一般步骤, 得到一般方法, 给出求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四步曲”, 由特殊问题探究上升到一般认识.

问题6通过解决具体曲边梯形的面积, 熟悉求曲边梯形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从而巩固定积分的最本质的思想方法, 为下节课学习打好基础.

设计要求和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并谈体会, 反馈和评价本小节学习, 强调重点, 即掌握求解过程的步骤是分割、近似代替 (以值代曲) 、求和、逼近 (取极限) 的思想.

三、文化价值分析

问题1:平面图形的组成形式;问题2:分割思想,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问题3:因为实际需要而产生;问题4:以直代曲, 近似到精确, 逼近的思想;问题5:升华到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从而形成数学概念;问题6:再由一般到具体例题的理论实践过程, 学生总结归纳形成思维, 理解以直代曲的数学文化价值.

本教学案例设计突出概念教学, 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加强了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与实际问题的迫切联系;加强了定积分本质的理解;借助微积分产生的时代背景, 突出学生人文价值的培养.

微积分概念中, 其总体思想是“整体—局部—整体”.这一思维方式在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定积分定义) 中得到了体现, 在每个局部小范围内体现“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和“逼近”的数学思想.求曲边梯形面积包括: (1) “化整为零”, 把曲边梯形分割为若干个小曲边梯形. (2) “以直代曲”, 对于每个小曲边梯形用相应的矩形面积近似代替. (3) “积零为整”, 将所有的小矩形面积加起来求出大梯形面积, 得出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 (4) “回归精确”, 把曲边梯形无限细分, 这时每个无限小的矩形面积就转化为微分、极限式求值, 此时原来的近似值变为准确值 (质变过程) , 得到定积分.同样在其中也包含了化归的核心思想: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化动为静, 抽象到具体的数学文化价值.因此, 我们不应该以静止的眼光, 而应以可变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即应善于对面对的问题进行变形.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对高职生来说, 微积分的抽象难懂就不会再成为学习高数的绊脚石, 而理解微积分中蕴含的丰富人文价值, 品味数学思想魅力, 沉淀数学文化的内涵, 则成为高职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目标.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 篇2

论数学文化在技校数学中的教育价值

数学文化扎根于社会实践,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衰而荣枯.本文通过对数学文化基本内涵的`解析,数学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析,寻找数学文化在技校数学中的教育价值,并初步探索数学文化在技校数学中的渗透与发展.

作 者:周丛 作者单位:大同市第二技工学校刊 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数学文化 中职教育 教育价值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 篇3

一、数学美的挖掘——领略数学的无限魅力

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内隐的美与外显的美,婉约的美与奇异的美,独立的美与统一的美,这些美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秩序与规律。我们要充分挖掘并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通过教学,让孩子们认识到,许多美好事物的背后都隐藏着数学的奥秘,数学的美是无处不在的。

【案例1】 “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笔者设计了一个欣赏环节,出示了一系列轴对称图形:有“A、H、Y、W”等字母的,有“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有“故宫、天坛、赵州桥”等古建筑的,有“京剧脸谱、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在这里,笔者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把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等进行链接,形成了一种多文化融于一身的数学教学情境,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对称美观念的理解,从而领会到对称美的现实价值,培养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平时,笔者还结合教学内容,开设“神奇的9”、“有趣的回文数”、“神奇的缺8数”、“奇妙的6174”等专题活动课,一次次奇妙的经历、一个个奇异的结果,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并逐步养成了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二、人文意识的熏陶——感受数学的人文底蕴

一本数学发展史,就是一本人类发展史。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超越,创造,不断探索,追求。在每个阶段所形成的灿烂文化和思想,都能在数学每个知识点上找到它的缩影。数学这位自然科学的高贵皇后,浑身上下洋溢着人文的光芒,充满着科学的精神,凝聚着求真的意识,蕴含着辩证的思想。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让孩子徜徉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品味知识的价值,感受生命的律动,分享成长的喜悦。

【案例2】 √2的惨案

公元前580年,在古希腊,人们普遍赞同毕达哥拉斯的观点:万物皆数。当时他们认定的数,一般是指整数,或是整数之比。然而,毕达哥拉斯的一位学生希帕索斯却偶然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是√2,它既不是整数,也不能用整数比来表示。这跟老师的学说严重相违背。为了维护毕氏学派信条,保护自己面子,老师宣布:“谁把√2的秘密泄露出来,就活埋谁。”希帕索斯没被权威吓倒,也没放弃对√2的探求,最后被老师派人拳打脚踢,扔进了大海。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数进行分类整理时,把√2这个新朋友介绍给大家。我相信,孩子们的收获决不仅仅是认识了√2,知道它是个不能用分数表示的数。希帕索斯那不畏权威,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斗志必将永远雕刻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们数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孩子们人文意识的培养要有机结合,自然渗透,不能脱离数学知识而穿靴戴帽、牵强附会;要把人文意识、人文精神、人文风采渗透到自主探索中,融入到合作交流中,撒播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以培育孩子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敢于批判的创新精神,献身真理的求实精神。

三、思想方法的提炼——尽享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漫长的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数学知识里,体现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教学时,教师们要借一双慧眼把它提炼挖掘出来,让它成为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成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这样孩子们就能在提升数学理解,夯实数学技能的基础上,感悟到数学文化的价值。

【案例3】 用字母表示数

师:请看一则招领启事。

招领启事

本人在操场上拾到钱包一个,内有现金若干元。请失主到校广播站认领。

三(1)班陈亮

×月×日

师:这里的若干元,可能是多少元?

生:1元、1。5元、0。7元、50元、1000元……

师:到底是多少元?

生:你猜想是多少元就是多少元!

师:能否从数学角度,用另一种符号把“若干”两字替换出来?

生:x、y、n、a、b……

师:再看一则广告———迎奥运体育用品大减价,跳绳7元一根。

师:生命在于运动。你想买多少根跳绳,要花多少钱?请用一个数学算式表示出来。

生1:我买45根,班上同学每人一根。

生2:我买3根,全家人每人一根。

……

请两个人上台板演,学生开火车报出自己的算式,两个孩子手似乎写酸了,可还是有人报出不同的算式来。师:能否用一个算式把你心里想的和黑板上列出的算式都表达出来呢?

生:x×7、y×7、z×7……

在教学中加强对思维方法的引领,能为孩子们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 篇4

数学的起源, 有的人说来自一个相传的“河图洛书”神话, 数学就是由“龙马”和“神龟”驮着送到人类的视野里, 不管是真的与否, 都给数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让人类对数学这个神奇的工具产生了无限的好奇之心, 想要去探究和发现数学中蕴含的秘密, 正是这些因素让数百年前乃至几千年前的祖先们开始了他们追逐数学的道路, 也正因为如此才给我们今天的数学打下了牢不可摧的根基, 让我们可以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来探讨今天的高等数学教育以及优秀的数学文化.所谓的数学文化不仅在于数学知识的本身, 还离不开孕育它的悠久历史.从微观方面来说, 数学的文化价值指的是具有数学概念、方法以及思想来揭示数学文化的由来与底蕴, 正因如此, 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的长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从事教育的研究者而言, 数学的文化价值更体现于对数学学习者的思维、观念乃至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

二、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 展示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

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一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它的魅力在于与其他科学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让数学学习者对数学这门神奇的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与社会需要, 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数学无时不在”的感受, 改变了人类认为数学知识只是一种单纯的计算工具和计算方法的单一认识, 引起人类求知的欲望,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从而将数学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讲授课程时, 可以引入各种科学知识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例如讲授线性规划时, 可引入“海王星”的发现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也可以在讲授新课的时候, 通过传说或者古代的真实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达到更好的上课和学习效果.

三、从数学的文化价值到高等数学教育

(一) 所谓高等数学, 指的是比初等数学“高等”的数

学, 广义地说, 初等数学之外的数学都是高等数学, 也有将中学较深入的代数、几何以及简单的集合论逻辑称为中等数学, 作为小学初中的初等数学与本科阶段的高等数学的过渡.通常认为, 高等数学是将简单的微积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深入的代数学、几何学, 以及它们之间交叉所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 主要包括微积分学, 其他方面各类课本均有差异.

高等数学教育, 则是针对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生开的一门课程, 其内容与学生以往学习的不一样.而随着大学的扩招, 现在的大学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的学生人数逐年激增, 由原来的几十万学生到现在的五百多万的学生, 这样也使得高等数学的教育变得大众化和普遍化.

(二) 高等数学的教育开始出现了问题.

学生人数的激增也不禁让大学的老师们感觉到力不从心, 上课的人数增多, 课程的效果下降, 高等数学教育开始面临着瓶颈, 老师们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等数学理论的教育当中, 面对着有些学生影响课堂的行为老师们也是无暇顾及, 因为大班制的教学不能因为某个人的问题而耽误课程的进度, 更不可能因为顾及某些人的接受程度而减慢上课速度, 在高等数学这门深奥的教育课程中是不允许我们纠缠于关于除课程外的细枝末节, 因为等着我们的不是数学文化中的一节一章, 而是几百年来数学中总结的精华真理, 待我们去体会和领悟, 正因这样自然而然课堂效果不好, 这样就使得高等数学的教育效果就变得不甚理想了.最重要的是高等数学与学生们高中时所学的数学有很大差异, 这让刚升入大学的学生们一时间很难适应, 也因此对高等数学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偏差, 觉得高等数学是很难学很难理解的课程, 对待高等数学的学习感到无力和难以负重, 不知道如何下手从何学起, 就连对知识和定义的理解也变得迟缓, 久而久之, 从而由开始对高等数学的主动求知欲变为后来的被动学习, 也使得对数学这么充满奥秘的学科产生了畏惧, 这无疑也给教育工作者提了一个难题, 如何让学生们尽快地从高中的数学中脱离出来以适应高等数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何让枯燥的定义公式转化成学生们可以接受的神奇工具?如何让学生们在领悟高等数学的真谛之余发现数学存在的文化价值?如何让老师们更加轻松地讲解这门课程?如何让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属于自己行业的技巧数学?这一直都是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先进的科学技术早已被引入了课堂, 那就是多媒体技术.现在的大学课堂早已经不像以前上课还用粉笔写板书, 现在上课的大纲都是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学生也只能通过看幻灯片来接触和理解课堂上的内容.不能说多媒体技术对高等数学的教育全无好处, 当然它也有自己长处的一方面, 比如立体效果明显, 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 视觉冲击明显, 便于学生们的理解等, 可是有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技术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关键的步骤和要点还是需要老师按部就班地讲解与分析, 而且使用多媒体速度太快, 学生们无法及时地做好笔记, 这样不利于学生们的课后复习, 会造成对课堂不理解的地方加深, 但是一般由老师亲手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和强调的重点往往才更使学生们印象深刻.当然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教育者的过错, 现在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们, 多媒体技术早已是他们评级考核的标准之一, 而且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减轻老师上课写板书的烦琐, 也节约了上课讲课的有效时间, 所以大多数的老师都会采取这样的措施.然而高等数学是一门深奥而神秘的学科, 它需要人们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 需要从自己的练习和分析每个步骤的内容从而熟练掌握, 这样才能领会到高等数学的内涵.对于高等数学教育的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施教的问题, 从古至今都提倡因材施教, 可是现在的高等数学教育都是书本上一板一眼的死知识, 统一的出版统一的学习, 这种教育并不适合每名学生, 但是我们无法不面对事实, 这就是现在的教育环境给予我们的设施和范围,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高等数学中找到自己所青睐的数学领域进行研究, 所以也就越来越少的学生去钻研和探究高等数学中的奥秘了.

(三) 高等数学教育想要发展就必须作出改善.

现在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状况趋势趋于下降,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变通, 老师需要找到方法开启学生们学习高等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而学生则需要端正态度, 正确地对待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想要让高等数学发展起来就必须从根做起, 抓好每个细节, 从多方面考虑, 从根本出发, 改变环境, 改变态度, 改变方法, 改变施教, 我们管这叫教育上的“四改”.这种教育理念不仅让高等数学的教育可以有很大的改变, 也可以使得各科的教育有所提高.所谓改变环境, 指的不仅是上课的环境, 还有校园环境, 大学生的人数就注定了不可能走上小班教学的路线, 然而我们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 目的则是为了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熏陶学生们的情操, 让他们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去面对学习和校园生活.所谓改变方法, 则是改变上课的方法, 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只有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课程, 而是应该把高等数学的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课上大家都可以讲解自己对于高等数学的理解, 或者可以把每个定义的命名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增添高等数学的故事色彩, 讲述传奇数学家探究数学的神秘之旅, 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与向往.可以在老师讲解完本堂课的内容之余让同学上台讲述自己对这堂课的认识, 做一把“假”老师, 感受一下老师的角度,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而且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加好.所谓的改变施教, 就是分门别类, 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院系采用不用的教学版本, 不一样的高等数学教育理念, 寻找最合适和最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对学生因材施教.当前的高等数学教科书无论是哪个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内容几乎都是大同小异, 这样不利于学生们的掌握与利用, 因为大学就是一个分门别类的学校, 工科、理科、理工科都是学生们不同的选择, 然而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却是一致的, 但是这些学生走出校园将迈入各行各业, 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所以他们对高等数学的需求与利用也是存在差异的, 如果一样的书籍一样的知识, 只能让学生们对高等数学有着简单浅显的理解, 而不能让其攻克自己所学专业的难关, 将自己学到的高等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只有将高等数学教育划分, “对症下药”, 才可以让每名学生体会和了解到高等数学的奥秘精髓, 激发起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 让其主动地钻研和挖掘高等数学中蕴藏的文化价值和底蕴, 才可以将高等数学的理念植入到他们的骨髓, 让其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使学生们受用无穷.另外, 适当地运用科学技术也是对高等数学教育的辅助, 让高等数学与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相接轨, 才可以让数学的文化价值发展到最大, 让数学这门集工具和技术于一体的学科被人类所接受, 被社会所认可, 才是高等数学教育发展下去的长久之道.

综上所述, 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进步和努力, 在强大的数学文化价值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能量, 需要人类的发掘与探索, 只有认识到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才可以找到开启探索之旅的大门.每一种文化价值的诞生都不是偶然, 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和内涵, 然而数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 在人们不断探索和不断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 它就像是一棵树苗一样需要人类的关爱, 而追逐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人们就是灌溉它的水, 让它滋养丰富, 茁壮成长.所以, 高等数学的教育发展是迫切的, 数学的文化价值是强大的,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 尽管科学的探索之路是坎坷的, 但我们仍相信高等数学教育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

摘要:数学, 是一门有专业研究价值的科学语言, 是一把开启智慧空间的钥匙, 更是一把利刃, 让人们去了解和探知不熟悉的世界.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文化价值的最高体现, 都是让人们了解数学文化魅力的渠道.而高等数学教育, 则是建立在这些神奇的数学基础之上加上人类数学史的发展融合而成的一门课程, 它可以教会学生体会数学的奥妙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 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从而实现学生对数学的高理解高认识.本文就从数学的价值出发, 探讨高等数学教育.

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讨论分析 篇5

能、约束的功能、激励的功能。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所以有人提出:决定21世纪人类消费的是文化,21世纪将是文化营销的时代!这一观点,得到不少学者和企业家的认同。因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延伸,一种新的功能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突出,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所谓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是指通过企业文化的外向传播,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知和认同,从而产生良好、深刻的印象,产生企业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刺激消费量的增长,从而促进营销工作的开展的功能。

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是通过组成企业文化的几大核心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综合体现出来的:

一、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风格,左右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它对企业外在形象的塑造影响深远,树立一个能被消费者所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比如“走向世界,为国争光”、“创建知名企业,振兴民族工业”、“诚信为先,回报社会”等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念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远大志向、博大胸怀、关爱民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塑了良好的企业外在形象,对消费者来说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品牌均能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持久的记忆,从而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二、企业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良好的精神风貌是企业的活力之源,比如“团结奋斗、求实创新”、“成就伟业、缘于你我”;“学习进步、团结向上、热情互助、整体为先”等优秀的企业精神,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不但在员工之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极大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提高了员工的素养,使员工逐渐形成举止规范、谈吐文明的行为,时时处处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一种精神风貌。员工在与其它社会群体交往过程中,易于给对方留下好感,轻易得到认同和沟通,“只有优秀的人才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最终会引伸到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良好的印象,现实的消费者会变得更加忠诚,潜在的消费者会变成现实的消费者。

三、企业的视觉形象

企业的视觉形象是最直观、最易于向社会群体传播的企业文化要素。所有构成企业视觉认别的各种元素如企业注册商标、产品包装;各种用于宣传标语、文字、影相、图片材料;员工衣着、厂容厂貌等都直接体现了企业的视觉形象。社会群体通过这些要素会对企业产生一个直观的熟悉和印象,也是消费者熟悉企业和产品的最直接、最重要途径。而这种熟悉和印象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购买行为。

四、企业的质量文化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关键因素。企业产品过硬的质量水平、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信的质量承诺构成了企业优秀的质量文化,它的传播会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成为为消费者决定购买行为的重要参考要素,起到了引导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

五、企业的服务文化

目前消费者消费水平和层次日益提高,在追求产品质量过硬的同时,对产品营销企业的服务质量如何也非常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质量上的差异会逐渐缩小,而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性却很大,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会集中到对服务质量的选择上来。免费送货、质量“三包”、定期走访、上门服务等构成企业良好的服务文化,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六、企业的信誉度

人品好的人,会等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乐于与期交往,会建立起良好的从际关系。同样,企业的“人品”好的话,也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从而乐于对其产品进行消费。企业的信誉如何,决定了企业“人品”的好坏,假如企业虽然产品质量很好,但总是大讲空话、假话,承诺不能得到很好的兑现,信誉不好,也就使其信任度降低,消费者会逐渐放弃对其产品的消费。如河南某名牌白酒企业产品质量上乘,多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在一次瓶盖兑奖活动中,向消费者所作的承诺没有兑现,使许多客户和消费者受到欺骗,某些客户事先已向消费者按企业承诺进行的兑现,因企业拒绝向客户兑现,经济损失惨重,企业因此而引发多场官司,均遭败诉,而且这一事件受到省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从而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了

信任危机,产品销量一落千丈,最后使企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企业文化必将在企业营销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也成为企业经营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

就无从谈起,所以企业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有效发挥。要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视觉形象、质量文化、服务文化、企业信誉等方面都是建设和提高的重点,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持之以恒。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对外传播,影响到消费群体,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体现其营销功能的有效保障。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很多,但最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三、重视营销人员的传播作用

营销人员是企业中最直接与消费者和客户接触的人员,营销人员是他们对企业信息的了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和途径。营销人员担负着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传播企业文化也是促进自己销售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营销人员能否把企业精神在消费者面前得到完美的体现和最大限度的传播,对企业精神对营销工作的促进事关重要。所以营销人员必须深刻熟悉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精髓,积极向消费者和客户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质量文化,时时处处体现出企业精神风貌、服务质量,言必行,行必果。

四、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商业性广告的宣传,在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认知度方面作用巨大,但商业广告过分的功利性和消费者接受的被动性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却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所以企业文化的传播不能过分依靠于商业广告,而应开辟多种渠道,诸如积极开展各种公关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向外界散发企业内刊、加强文字报道等软广告宣传,企业文化被溶于其中,这些活动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布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人情味,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企业文化出就能便捷准确地传播到消费者心中。

五、重视企业参观人员

每一位到企业参观的人员都会对企业产生很直观、深刻的印象,企业文化随之就进行零距离的传播与交流。企业假如给参观人员留下良好印象,美好的回忆,不但会刺激他们对产品的消费,而且他们会向四周的人群进行介绍和传播,会影响大批的潜在消费者。所以企业参观人员非常重要。企业接待人员的热情程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企业现场治理水平;员工行为规范、精神风貌都是影响参观者对企业印象的重要因素,必须不断提高,做到尽善尽美。除了被动地接受参观人员外,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邀请消费者或社会群体到企业参观,以此传播企业文化,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如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旅游,不但通过参观收入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每一位参观者都为企业高度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人文化的治理所赞叹,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感动,为高质量的啤酒产品所折服,最终会被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所感染,对“金威”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消费忠诚度得到大大提高。其实金威实施工业旅游的举措,目的并不在于赚取参观利润,而是通过传播企业文化,促进销售的一种高明手段。

六、力塑良好的品牌形象

了解“数学文化”,探讨数学价值 篇6

一、数学文化概述

和其它艺术不同,数学文化是一种科学文化,也可以称为理性文化。它除了具有一般文化所应该具有的特征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就是它和其它文化的区别。

(一)数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数学起源于人类的自然语言,随着数学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发展,它开始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相比于其它的符号体系,更加能够传递主观上的意义。语言系统往往都会具有符号化和形式化的特点。数学语言一般都具有精确性,其精确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数学定义的精准性、逻辑推理的严格性、结论的无可争辩性等,因此数学语言不具备自然语言的多义性,用数学符号对科学概念进行表现具有确定性和单义性。在具体的推理过程中,能够很轻易地使首尾保持一致性,基本上不会出现因为歧义而引发的逻辑混乱。数学语言还具有明确简洁的特点,这样可以方便人们做一些量的比较。

(二)数学文化具有延续性、渗透性和稳定性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和特殊的发展规律。和文化环境相比较,数学发展存在着特定的独立性。数学文化在发展进程中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会出现在数学文化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虽然灾害、战争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数学的进程,但其发展方向难以改变。

二、渗透数学文化

(一)树立崇高的理想

随着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扩展以及人生价值观的逐渐形成,人们开始越来越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或多或少地具备一些数学文化,因为这是保持正常生活的最基本要求。数学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还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学习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生产需要的,树立崇高的理想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教学中融入数学史

数学课堂上都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在课堂之外还应该学习一些数学史。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不仅可以重现一些数学家的光辉形象,还能够展现其发展的进程,让学生从中可以吸取一些力量,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三)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

喜欢数学的人一般都会发现学习数学的魅力。数学的学习可以让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越学越喜欢。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四)端正学习的态度

学习态度是一种学习兴趣的表现,它重在展现心理倾向。态度一般都是由三种因素构成,就数学文化而言,首先就是对数学的认识,认识越清晰越是容易发现其学习的乐趣;其次就是对数学的情感,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内心接受数学,那么其学习也将收到极好的效果;最后就是行为倾向,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学习的态度,缺一不可。

学生的价值观念直接决定了他对于数学的认识水平,认识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学习数学的意义、原因及目标等。学习数学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它能够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帮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且通过持续的学习还能够提升个人的智力。对数学的认知影响着数学的学习。

(五)培养学习的意志

学习数学不仅需要学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发挥自身的才能,还需要其具有克服种种困难、善于调节学习心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某种学习的效果。及时进行学习行动的调节以实现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即学习意志。毋庸置疑,数学学习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脑力活动。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学习者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决心。在此过程中,要求其能够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决心。

三、数学价值的感悟

(一)数学史料非常丰富,正是因为它的丰富性使得人们开始对其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中的种种问题和趣闻轶事都能够充分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学习情感。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切“教”与“学”都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展。创设一种优良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开发,利用一些数学游戏和数学悖论能够创设情景,培养学习情感。

(三)数学逻辑具有推理美,结构具有寓意美,几何图形具有对称美,习题具有演算美,这些无一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 篇7

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看, “数学文化”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 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从广义上看, 除上述内涵外, 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 等等。正因为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数学作为文化现象, 已经广泛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武汉大学的齐民友教授在《数学与文化》一书中指出:“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这是发人深省而富有远见卓识的观点。

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 其定位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一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 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文化素养, 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 受课时和难度要求的限制,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不得不采取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讲授方法。这就导致学生既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也无法体会数学与其所学专业的内在联系, 相当多的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 勉强应付考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只会备感数学学习枯燥乏味, 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提高数学素质的方面收效甚微。鉴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 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

随着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 数学的实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数学文化”选修课教学中, 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把生活实例、数学知识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正是数学实践教学的体现。所以说, 数学文化教育能加快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的步伐, 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设这门选修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 我们可以看到, 已经公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的必要性。

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的核心价值

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 对当代高职学生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漫长的数学发展史中, 古今中外涌现出许多杰出而著名的数学家, 产生了很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文化”选修课的开设,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了解我们本民族数学传统的机会, 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 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提高求知、求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体会数学的系统性、严谨性、应用性和广泛性。这样, 学生必然会对数学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兴趣, 真正地喜欢上数学, 并认真学习数学。

加强数学与专业知识的联系 “数学文化”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数学”, 它不是以讲授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为主, 而是阐述数学的文化内涵与特征, 让学生从客观上认识数学, 感受数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 教师可以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 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实例,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将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知识并加以应用, 同时体会数学对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对人的思维具有重要的训练功能, 这是数学最广泛的文化价值之一。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和首要任务。数学中大部分的具体知识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并没有直接应用, 但数学的思想方法却是长期起作用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学习时只注重形式和结论, 对数学的本质并没有深刻把握;考虑问题缺乏逻辑性, 思维无序, 不能准确、流畅地进行推理。究其原因, 恰恰是对数学的实质和特性缺乏认知。在“数学文化”选修课中, 通过对数学史的介绍和对名题、趣题的分析, 可以让这种认知过程得以再现和升华, 可以有计划、有目的且自然地把一些思想方法巧妙地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 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并应用数学, 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前苏联数学家辛钦说过:“根据我的多年经验, 钻研数学科学会在青年人身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出道德色彩明显, 并进而能够成为其主要品德因素的特点。”数学的发展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在“数学文化”选修课上, 通过一系列的名人典范,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家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 屡遭失败、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 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等。这种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数学本身就是美的, 主要包括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严谨美和奇异美。比如, 图案设计、标志性建筑体现简洁美和对称美, 圆柱形厅柱体现和谐美, 数学定理的表述体现严谨美, 独特的数学解题方法体现奇异美……通过对数学美的特征的挖掘和揭示,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亲身感受数学之美, 有助于提高他们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使数学课堂成为宣传美、传播美的场所。

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 要把“数学文化”这门课讲好, 教师不但要加强数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学习, 而且要不断丰富自己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 各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文化间的渗透也越来越多。要想给学生营造一种跨学科的比较学习氛围, 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 不断充实自己, 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由此可见, “数学文化”选修课的开设, 对教师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 正所谓“教学相长”。

“数学文化”选修课的内容定位

数学文化的内涵丰富, 涉及内容宽泛, 相关的资料也非常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内容选取上要抓住最有代表性、最有启发性的经典部分来展开, 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我校在制定“数学文化”选修课内容时, 注意把握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 以数学史、历史名题为载体, 集中介绍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 (2) 看重数学知识趣味性强且浅显易懂, 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明白, 都学有所得; (3) 开阔眼界, 纵横兼顾, 不仅对数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所介绍, 而且充分展示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仍在进行, 很多新理念还在凝练、提升。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 渗透并弘扬数学文化知识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丁瑞.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数学文化”选修课的设想[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0 (1) .

[2]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3]章勤琼, 张维忠.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数学文化[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6 (11) .

[4]顾广林.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教育价值的挖掘[J].中国数学教育, 2010 (21) .

[5]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朱美玉.浅谈数学的德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 2009, 3 (9) .

数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篇8

一、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内涵

文化素养概念不是“文化”与“素养”机械的结合, 它具有整体性特征, 它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基础, 它有助于教师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对教师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大致包含如下内容:数学素养、哲学素养、逻辑素养、心理素养以及美学素养等。

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知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的书面材料, 另一类是隐性的数学思想。而“方法性知识”是指一系列的动作系统, 它看不见、摸不着、隐藏在书本的知识之间。古人讲:“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努力领悟数学思想, 自觉地提升方法论的素养, 并能用以处理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没有数学, 我们无法看穿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 人们也无法看穿数学的深度:而若没有这两者, 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目前, 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有识之上的关注。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曾经指出:“把数学哲学和数学史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数学教育过程中, 促进数学的哲学、历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要把数学教学的研究提高到哲学高度, 必须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

逻辑素养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和从事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之一。由于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提升自身的逻辑素养, 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教学教学作为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 一刻也离不开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心理活动。实践证明: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之所以富有成效, 在于他们能够成功地将心理学的原理与规律应用于数学教学实践。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数学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 才能使心理学的理论得以物化, 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得以升华。

当前, 审美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曾说, “数学, 如果正确看待它, 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美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教师具备这种素养, 才能搞好数学的审美教育, 引导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实现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美学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

此外, 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涉及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所以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要“专”和“新”, 而且要“广”和“博”, 他们只有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才能将教育理论与规律融会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的价值

1. 有助于教师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 小学数学教师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虽然总体状况良好, 但在不同的层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 有些教师由于教育心理素养的缺失, 不注意处理好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关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只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忽略接受性学习。有些教师逻辑素养不高, 教学中经常发生概念判断推理的错误。有些教师数学素养低下, 授课中竟然出现科学性错误与知识缺陷。

误例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假分数”的时候, 为了体现新课程“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 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

师:母亲的年龄大, 还是儿子的年龄大?

生:母亲的年龄大。

师:如果“儿子的年龄比母亲的年龄大”,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生:假的。

师:好的。既然“儿子的年龄比母亲的年龄大”是假的, 那么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姑且不谈如此庸俗的情境创设, 根据概念的定义规则, 定义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必须相同, 否则就要违背“定义应该是相称的”这一规则。从逻辑思维的角度, 该教师犯了“定义过狭”的逻辑错误, 即属加种差的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 因为不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 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也同样是假分数。

误例之二:在某一本实验教材上, 将正多边形定义为“各边相等的图形叫做正多边形”。[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材七年级第17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这里编者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即属加种差的外延大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

类似的错误还有, 比如:有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随口说“大于直角的角叫做钝角”也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因为“大于直角的角”只有当它又小于平角时才是钝角。

吕型伟先生指出:“课改推出的研究性学习与设计教学法十分相似, 我不知道提出研究性课程的同志是否了解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以及其后为什么会停止执行的原因。” (《课程.教材.教法》2003.1第3页) 吕老的话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对课改中所出现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辩之”, 首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 有助于教师深刻地认识数学教学内容, 以较高的观点分析和处理教材

数学从其萌芽状念逐步发展到今天这样严密的演绎体系, 是几千年来数以万计的数学家共同努力而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教师深刻认识与理解数学的内容、方法与意义;从整体上、本质上去理解教材, 以较高的观点分析教材和处理教材, 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数学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 不能简单化。数学命题的形式化表述, 有时让人觉得难以预测其应用前景;数学来源于人类实践, 但从实践中抽象出来以后, 又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 数学内部提出了大量重要的问题, 推动数学的发展。有时数学理论可能联系的“实际”, 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甚至常常是数学理论出现时尚未出现的“实际”。古希腊的圆锥曲线理论后来被应用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黎曼几何理论后来被应用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陈省身的纤维丛理论后来被应用于杨振宁的规范场, 都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负数的教学, 人们常常从生活中出现的负数的形式来创设学习情境, 如天气预报、电梯的楼层、银行存折上的支出等, 但也可以从数学本身的知识基础来创设情境, 比如可以从减法运算对自然数集合的不封闭性, 由数学认知的冲突中引进学习新知。同样, 分数的概念也可以从除法运算对整数集合的不封闭性得到。正如王策三先生说:“赞可夫也批评向来的教学片面强调小学生只能认识感性事物, 过分强调客观, 久而久之, 很难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他认为, 在小学一开始就可以引入抽象的概念。” (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3.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数学美的主要特点是有序性、简明性、对称性和统一性, 数学教师方法论素养的具备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如符号化思想就体现了简洁美;综合法与分析法体现了有序美, 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统一美等。教师要善于把握数学思想方法中蕴含的美育因素, 精心挖掘, 相机渗透。

数学教师哲学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比如圆面积公式教学中采用“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思想, 通过“观察有限分割”“想象无限细分”, 根据图形分割拼合的变化趋势想象它们的终极状态, 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而且进行了“变与不变”“曲与直”“近似与精确”“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此外, 新课程中最难实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同样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数学学习的价值不仅是它的思维价值与应用价值, 同时还存在育人价值, 正如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所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 数学是一种精神, 一种理性的精神, 使得人成为更全面、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一个文理交融的数学教师, 就能在数学教学中“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地感染人, 陶冶人与教育人。

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 联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一个人好比分数, 他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 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 分母越大, 实际价值就越小。”如此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 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 这样, 既巩固了分数的概念, 掌握了分数的性质, 又能激情励志, 适当地暗喻学生要养成诚实谦虚的态度和品德。由此例可见, 在课外数学学习中, 有机地渗透德育因素,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隐形因素, 如环保、绿色家园、申奥成功, 关心他人等等, 以发挥课外学习活动的教育功能, 体现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 篇9

一、数学学科中文化价值的重要性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 文化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文化价值是一个时代特有的产物, 而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不仅仅是一串数字、一组公式、一些符号、更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一种语言, 有着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了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提倡和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我们开设了大量与数学有关的选修课程, 那么在这些选修课教学中更多地去体现文化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自编选修教材时, 充分挖掘数学美, 重视数学史, 注重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并在选修课教学中努力提升数学文化的影响力和精神的感召力,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积极性, 同时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选修课教学中体现文化价值的具体策略

(一) 在选修课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

数学文化主要包含在数学的发展史里面, 所以要在课堂中很好地体现出其文化价值, 数学教师就必须要熟悉并掌握“数学史”。必修课由于课时紧、教学任务重, 教师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在这个环节, 而选修课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因为数学史的讲解, 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 了解中国近代数学落后的原因, 知道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振兴民族科学。

(二) 在选修课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选修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尝试改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固有印象。其实, 数学不是一味地分析、推断、运算, 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如果把它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话, 数学课堂就会变得趣味横生。如现实生活中, 购物、估算、计算时间、确定位置和买卖股票都与数学有关。可以说, 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数学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这样在数学选修课堂中也能更好地体现学科的文化价值。

(三) 在选修课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就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作用, 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价值之所以有价值, 就是因为它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现代社会中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 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 都大量地运用了数学知识。

(四) 在选修课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

在这里为什么要提到审美价值呢?因为在数学的知识体系中包含有很深的美学。它不像音乐、美术等学科那么悦目赏心, 它的美是一种内在美, 是一种更高级的美。如大到我们所在的城市、我们居住的建筑, 小到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 人们在制造和使用时都会反复考虑好不好看。而这里的好不好看, 其中有好多是数学中的审美, 如比例、结构、空间等。所以要谈数学课中的文化价值, 审美价值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在选修课堂中利用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 那就能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五) 在选修课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或许由于学校教育多注重成绩, 家庭教育多看重分数, 加之当前的社会环境, 我们的学生在创新方面急需改善。因此, 我们在选修课教学中就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回头看看我们的祖先, 不管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书《算数书》, 还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其中正负数运算法则、分数四则运算、线性方程组解法、比例计算与线性插值法盈不足术等都对世界数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足以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以, 高中数学的选修课中可以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多思考, 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之, 数学课堂中文化价值的体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更多地开设各类与数学相关的选修课, 通过上好这些选修课, 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并在具体的教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 把它作为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目标, 并借助一定的活动来达成, 以期在高中数学选修课中实现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丰收。

摘要:文化价值是一个时代特有的产物, 而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离不开数学, 数学不仅仅是一串数字、一组公式、一些符号, 更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一种语言, 有着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自2012年9月起,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全面实施, 本轮课改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加快选修课程建设, 转变育人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开设了大量与数学有关的选修课程, 而在这些选修课教学中更多地去体现文化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本文着重谈谈高中数学选修课教学中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和体现问题。

小学数学文化教学价值与实施策略 篇10

一、数学文化及数学文化价值的内涵

对于数学文化,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无论是从系统的观点看, 还是从文化的角度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 虽有所不同, 但都有其共同特征:作为文化的数学, 以其特有的数学技术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同时以其思维与方法的深邃和探索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数学文化是通过对数学的学习, 将数学的知识、语言、观念、思维方式等内化为人的意识, 使人能够洞察出事物内部所蕴涵的数学模式, 从而可以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处理周围的问题;数学文化虽然是隐性的, 但这种看不见的文化对人行为观念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数学文化体现着更多的人文精神, 对于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数学的文化价值, 著名数学史学家克莱因 (M.Kline) 认为“数学是一种精神, 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 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亦正是这种精神, 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善的内涵”。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文化学》中指出:“数学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数学对于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所起的十分重要的影响。尽管后者主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这种影响又确实是存在的。特别是, 如果我们不是就各个个人, 而是就整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去进行考察的话, 就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数学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文化’对于人类的特殊重要性。”他们对数学的文化价值的阐释告诉我们:在理解数学文化价值内涵的过程中, 我们要看到数学作为人类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有自身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以及自身的结构, 同时也要看到人类整体性文化环境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以及数学对于整个人类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价值

数学, 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学史表明, 一些划时代的科学理论成就的出现, 无一不借助于数学的力量。早在古代, 希腊的毕达哥斯学派就把数学看做万物之本源;享有“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尊称的伽利略 (Galilei, 1564-1642) 认为,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 如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 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 什么也认识不清……数学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 长期以来人们特别关注数学的工具价值、基础价值、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的认识。这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言:“由于数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只是被看成一种实用技艺 (对此“可以兼明, 然不可以专业”) , 这种看法不仅阻碍了真正意义上自然科学在古代中国的顺利发展, 而且也使得理性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 乃至于朴素意义上的‘有机自然观’也一直未能得到有力的冲击等。因此, 如何能够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

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 还缺乏“数学文化”的底蕴。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 对齐民友先生的论述:“历史已经证明, 而且将继续证明, 一个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一个不把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应有发自内心的、深刻的警醒, 借助数学课堂教学, 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 使学生不仅能从文化的视角观察数学, 而且还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文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首先必须明确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中的教学价值。笔者认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数学文化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学文化教学渗透本应是数学教学的“当然责任”, 特别是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 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更应是小学数学教学价值取向上的“强烈诉求”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 教学中理所当然应充分体现出来。通过经历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 学生要能明确: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学数学?学什么样的数学?该怎样来学习数学?学习数学应达到什么程度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获取必需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价值……建立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形成独立思考,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质疑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洋溢着对数学教育的文化要求。

2. 数学文化教学应看做是小学生今后自然学科学习的“文化启蒙”, 这种启蒙效果必然会在其他学科学习中得到顺利“迁移”

小学生最先学习的数学基本上是直观数学或经验数学, 这是渗透数学文化价值的最佳时期, 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启蒙时期。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重点可以放在让学生养成一种理性精神 (与宗教迷信相抵触的精神) ;一种不同的数学美感 (罗素形容为“冷而严肃的美”) ;一种深层次的快乐 (由智慧带来的成功后的快乐) ;一种优良性格 (善于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性格) 等。让学生从小就对数学有正确的认识, 能更早感受到:大千世界, 万事万物都与数学有关, 数学的普适性和应用广泛性是客观存在的, 用华罗庚先生的话来描述就是“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 这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小学生数学文化教学应被看做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助推器”, 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 由于数学的研究对象并不一定具有明显的直观背景, 而是各种可能的量化模式, 每一个量化模式看似简单, 对于小学生来说都必须经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这就为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机会, 为学生数学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4. 从教师个人来讲, 小学数学文化的教学是教师“个人价值”追求的有效路径

如果一个数学教师能从文化的角度观察数学教学, 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文化, 即使是小学数学, 它的每一个结论、每一条规律, 都能通过教师的教学以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有所感悟。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站在讲台上, 他 (她) 的身上一定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数学气息, 一种来源于理性、智慧和思想的内在气质。就如郑毓信教授的论述:“如果您的教学始终只是停留于知识与技能的层面, 您就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如果您的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思维, 您就是一个‘智者’;您给学生带来了真正的智慧;进而, 如果您的数学教学能给学生无形的文化熏陶, 那么, 即使您只是一个小学教师, 即使您身处偏僻的深山或边远山区, 您也是一个真正的大师, 您的生命也因此而充满了真正的价值。”

三、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施策略

数学文化不仅指数学知识, 还指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审美情趣、研究方法等, 数学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 对学生的思想, 道德和观念的发生、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 必须对数学的文化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

1. 用数学的悠久历史来展现数学文化的丰厚背景

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14世纪前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 产生过祖冲之、刘微等数学家。但在三四百年前, 中国科技逐渐衰落, 数学的发展也陷入低谷。直至20世纪30年代, 现代数学才被引入中国, 出现了一批卓越的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冯康、吴文俊等。他们在诸如数论、微分几何、拓扑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和控制论等领域里, 取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由于教育上的失误, 致使接受现代数学文明熏陶的我们, 往往数典忘祖, 对祖国的传统科学一无所知。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发展史内容而让数学活起来, 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 了解中国近代数学落后的原因、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数学的差距, 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 振兴民族科学;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例如教学“0的认识”时, 介绍一下阿拉伯数字的演变历史, 特别介绍0的出现到广泛应用, 使孩子初步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体会数学史的演变。也许他们的年龄还小, 感悟得并不深刻, 但数学史的大门在这里向他们敞开了, 这些知识一定会在

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热爱数学、探索数学、研究数学的种子。

2. 用数学的广泛应用来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千世界, 万事万物都与数学有关, 数学的普遍性和应用广泛性是客观存在的, 用华罗庚先生的话来描述就是: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 无处不用。如用上海南浦大桥揭示角在生活中的用途;用电梯的上下移动、水龙头开关转动、索道缆车、大风车等来解释平移与旋转的应用:用量一量、称一称、估一估、猜一猜、拼一拼、算一算等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开展“统计你们家一个星期扔了多少个塑料袋, 想一想:为了保护环境,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活动, 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如音乐中的1、2、3并不是数字而是专门的记号, 唱出来是do、re、mi, 但令人惊异的是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解释音乐的许多规则, 其中包括音乐基本元素——乐音的构成原理, 也就是说1、2、3……这些记号确实有着数字或数学的背景。

3. 用现代的文明成果来展现数学文化的功能价值

三峡工程、“神舟”五号等成果就展现出了数学文化的功能价值。如“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时间的选择都离不开数学。美国有30次发射经验, 俄罗斯有近100次发射经验, 而中国没有国外那些火箭发射次数作为基础, 所以我们就采取利用仿真这套技术把它发展起来。比方说, 我把火箭各种的物理特性, 都把它变成数学的一个模型, 然后把火箭整个飞行过程, 用一系列的数学模式, 互相关联的这么一个大的模型来实现, 这样的话, 我们不断地改变这个参数, 变化火箭的运动形式, 最后就把这个参数, 还有门限值都把它找出来。就是决定哪一天发射也离不开数学。一般来说, 载人飞船发射上天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窗口”, 即完成飞船飞行使命所允许的发射时间段, 或者说发射时机, 而这个“窗口”是根据天体运行轨道条件、飞船的轨道要求、飞船的工作条件要求和地面跟踪测控通信、气象要求等, 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输入相关数据, 再经过精心计算推导出来的。

4. 用数学的美学价值来展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繁花似锦的数学百花园, 有一丛绚丽多姿引人入胜的奇葩, 这就是“世界名题”。它们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使人叹服, 又以匠心独具的构思模式令人陶醉。有的题目历经几代数学家的苦心求索, 得出了一些精巧绝伦的解法, 赏心悦目, 极富诱惑力。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九点圆”“哥斯尼堡七桥问题”等等。数学是美的, 在大数学家克莱因的思想里:“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 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 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一个小小的六角幻方, 竟花去亚当斯52年的时间。马克思以演算微积分为休息, 苏步青“演算万题成才”传为佳话, 陈景润那传奇式的“两麻袋算题稿纸”则成了向数论顶峰攀登的路标。如此的情境, 让学生在演绎数学历史的过程中激发民族自豪感, 在与数学家的对话中感悟探索的精神, 在了解数学的现代文明成果中激起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 在挖掘数学美育功能的过程中领略数学的奥秘, 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发展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探索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求真的精神。

数学的美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升华学生的情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毕林斯雷曾说:“许多艺术能够美化人们的心灵, 但却没有一种艺术能比数学更有效地去美化和修饰人们的心灵。”数学蕴藏的美拓开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思想空间, 学生深深地被数学具有的神奇美丽所吸引, 并产生对此进行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极大热情。在教学中发挥数学这种深沉的、内在的美育功能, 让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 去揭示、欣赏、体验美, 体验到数学内在的、朴实无华的、纯结高尚的情感, 将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 心灵得以净化, 思想得以升华, 素质得以提高, 引起心灵深处的感悟, 使其对数学的美的追求和感受与其人生的追求紧密相连。

5. 用数学的理性精神价值来展现数学文化的创造价值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 篇11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你知道吗;文化价值;生成探究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教材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是为了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人教版、浙教版、苏教版均不约而同地设置了“你知道吗”这一栏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存在运用“你知道吗”内容的意识淡薄,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到位、思考不足,教学方式单一,或蜻蜓点水,教学设计计划性不强,或“例行公事”,且教学缺乏理论支撑以及与之相应的评价等问题。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仔细阅读,深入挖掘与凝炼这一栏目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极探究数学文化价值的生成路径,以期更好地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

一、精心择定教学角度,壮实学生数学文化价值生成之根基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则“你知道吗”,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内涵是不同的,这除了它本身的知识点外,也包含着编者对材料选择时的用意。或侧重于对史料的叙述,或侧重于对方法的介绍,或侧重于知识点的落实。但无论如何,教学的切入点我们作多视角的审视与选择,要将教学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1.品读记实史料,升华学生数学情感。在“你知道吗”中,数学史占了很大一部分。数学史料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的纵深感,而且有极强的内化教育意义。对于这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闪烁着祖先智慧与光芒”,“展现数学家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的数学史料,我们应该注重拓宽史料的张力,培养与升华学生的数学情感。如“圆的周长”的教学。当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发现周长与直径之间存在着某种规律,即每个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来理解“你知道吗?”中《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再通过阅读,抓住“约1500年前,我国的数学家将圆周率的值和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比外国人数学家求得的结果早1000多年”的这些数据,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从中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感悟过程推导,激活学生探究兴趣。在“你知道吗”里,我们发现有很多材料只呈现了推理的过程,甚至没有推理的结论。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要善于运用知识迁移类比规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推导公式的来龙去脉以及规律。在这里,我们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公式,而是让学生一起经历推导的过程,感受过程的喜悦,成为激活学生探究兴趣的一个支点。如题目“你知道吗?”:用天平后找次品时,所测物品数目与测试的次数有以下关系:(只含一个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归纳得他们的结论。这不仅是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与掌握,也是对学生探究的方法指导,更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有效路径。

3.分享全景盛宴,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由于篇幅的限制,“你知道吗”往往会把一些知识材料加以浓缩,对于“袖珍版”的内容,我们有必要在充实材料上做好文章,让它枝繁叶茂。比如说“七巧板”。在“你知道吗”中仅仅介绍了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是由七块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薄板组成。而对于它变化万千的图案以及现代多种七巧板的开发,均未提及。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操作、体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广泛收集各种图案,进行全景演绎,让他们来欣赏这一幅幅美丽而又充满智慧图案的同时,在欣赏中模仿,在模仿中创作,在创作中分享“七巧板”的神奇魅力。这种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科学把握教学时机,涌动学生数学文化价值生成之灵性

教学实践中,一味地把“你知道吗”放置在课的尾声,用同一个时间点来学习不同的知识点,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将不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学生的思维状态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一节课中,学生大脑的自然兴奋状态呈曲线变化,即:起始状态——高潮状态——抑制状态——近似封闭状态。而课的尾声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应该是学生渐渐趋向于封闭状态的过程。因此,如果一味地在课尾来教学,往往会忽略“你知道吗”存在的重要性,把这一环节看成是一个点缀,甚至把它认为是个多余的东西。所以科学把握教学的时机,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在合适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才能动态生成学生数学文化价值之灵性。

1.课始巧设情境导入,引出新知。充分利用“你知道吗”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来尝试解决这一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可以为新课教学铺路搭桥,可谓一举两得。如教学“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你知道吗”来作为新课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1+2+3+4+5+6+7+……+99+100的和是多少?”学生们出于好奇与好胜,一定会主动、急切地想帮助小高斯解决困难,“你知道高斯是怎样计算的吗?你还能想出其他简便的方法吗?”这种利用“你知道吗”的情境作新课导入,既训练了思维又培养了良好的情感,既有数学知识的学习又有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对“运算定律和简算”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2.课中活性因子介入,推陈出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的思维因子基本趋于睡眠状态时,作为教师能适时地输入活性因子,联通学生思维通道,让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到数学方法的同时,更为数学的思维创新魅力所折服。比如我们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适时介入“你知道吗”栏目中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把一个图形经过分割、移补,而面积保持不变,来计算出它的面积的知识和《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中说的:“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的知识。让学生不仅多掌握了一种推导方法,又能感受到数学发展的历史。再比如我们在教学“鸡兔同笼”时,可以在课中让学生来阅读“你知道吗”中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让“你知道吗”成为开启学生另一种思维方式的钥匙。

3.课尾需求内化契入,星火燎原。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达到后,我们更应该关注知识内涵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比如我们在教学完圆的面积时,可以适时引入“你知道吗”中有关“弧、扇形、圆心角”的知识点,然后再顺势向学生抛出“那么扇形的周长、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需求等级会再次提高,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会瞬间弥漫全身,一种因探究成功而产生的快乐会让他们更加清晰地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再如在计量单位的教学后,让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中有关“质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字母书写方式,从而引发学生对更多用字母来表示单位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约美。

三、重组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数学文化价值生成之实效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思维走向告诉我们,要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要想让他们快乐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关键在于依据不同内容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而不应是形式单一的简单阅读。基于“你知道吗?”材料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提升学生数学文化价值生成之实效。

1.阅读训练法。数学阅读是通过阅读来有效提取数学信息,唤起学生的数学经验,学会数学表达,培养数学情感,体会数学文化的一种有效策略。“你知道吗”很多内容都是可以通过阅读直接获得的,甚至不需要老师刻意去引导。比如说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比较简便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理解。而在课堂内,老师所要做的应该侧重于对这种方法的引导、练习与检测。

2.问题讨论法。数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应该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教学。我们可以将一个个“你知道吗?”设计成一个个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维转化成自己内在的知识,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坐享其成。比如在学基于正比例基础之上的反比例时,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质疑:“反比例的图像”又会是怎样的呢?再比如说我们教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中的例2:把0.7、9/10、0.25、43/100、7/25、11/45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当学生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时,一定会发现有的分数能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却遇到除不尽的困惑时,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提出“怎么办?”更要让学生去质疑如何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问题。把“你知道吗?”中的内容成为学生的一种成果来展示。这显然会比单一的说教、呈现更具说服力。

3.媒体展示法。借助多媒体是很多学科常用的一种策略,它不光可以帮助我们突破重点难点,而且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你知道吗?”的教学也自然少不了它。比如说负数的发展历史与表示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来收集到比教材更多更详细的资料,制作成一张张幻灯片,让学生在画面的一次次切换中,感受负数的发展演变过程,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美。再比如说“黄金比”的教学,我们通过大量的“建筑作品、艺术作品、动物的构造”等方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黄金比”所带来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以及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4.激励评价法。激励评价能不断提升与凝炼师生的人格内涵与教养学养资质。“你知道吗”的教学,不仅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环节、方法上作自我反思评价,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水平,以及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不能因为这部分内容不作为测评范围而功利性地规避或勿视。无论是对教师自身或对学生,进行过程即时评价和终端书面评价,都意味着使自己或学生的人生步入到一个伟大的起点。

群众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价值分析 篇12

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长期以来沿用的历史任务,在加快推进文明时代的阶段下,实现了社会主义规范化的框架基础,有助于稳定、加强群众交流的机制效应。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大众自身对这类文化模式运行程序有所忽视,再就是学术界整体认识深度有待加深,使得实际职责的划分不够科学和系统。为了更好地展开对群众文化功能的阐述和定义,有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现象和传统层面做出细致考察,单纯配合层面解释技巧连接贯穿人类历史文明的线索资料,并为满足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改造指标做出积极贡献,试图巩固社会既有人群的交流传统和灵感传承水平。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特性研究

文化要素的动态性特征指明了人类交流机制的渲染途径,而群众文化作为某种社会文化现象,应该被看作是文化整体结构中不可分割的部件,同时研究它特有功能的发挥时机和特别规律。这类文化活动是社会大众建设情感单位的核心制备元素,包含艺术、游戏等先进性内容,就此种理论分析,这方面的文化机制存在其特有的功能模式,令人们在娱乐生活基础上还能重拾生活下去的精神,竭尽全力承担文化搭接工作。

(一)娱乐和交流功能论述。

这部分功效是群众基本的社会理想状态,它的艺术要求不是十分严格,能够容纳较多人数主动性的参加,而且贯彻真正快乐的价值观点即可,这些活动项目如今已经成为现代特有组织的既有交流模式。在充分享受文化权益之后,才有机会在平凡的物质基础上感知幸福滋味。社会生产力和劳动途径逐渐多样,群众已经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但这种大生产模型的异化性质会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复杂化,感情不但不能长久维持反而逐渐淡化。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因为劳动分工原则较为细密,人们往往不会过多干预脱离自己生活圈子的项目,而城乡流动人口现状的追加,使得我国整个传统纯熟社会形态瞬间瓦解。特别是在这种阶段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更加重要,而群众文化就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必要平台体系。

(二)符号和象征功能。

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涉及不同民族和社区,都十分重视自身的文化形象定义,这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范围下给自己带来稳固的经济和政治文化优势。文化的宣传离不开名片等特定符号的设计,要成功塑造特定城市地区的形象基础,就像选择一个闪亮的符号代表样式,并确保能直接反映当地居民的传统习惯和文化特征,这是城市群众文化质量状况的阐述手段,也是最优活力性质生动的显性标志。形象塑造成为现代化历史的具体要求,意味着传统习惯的创新改进已经势在必行,而这种机制的优良传承正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族内部冷冻状况,令固定历史形象再度苏醒和更新。在我国大多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都在借用文化综合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实现历史机遇的争取,并随时使用现代网路传媒技术加以宣传。群众文化如上述内容所述,作为一种符合和象征,代表着特定地区的经济现状和人文情感形式。就拿原生态歌舞表演集资料来说,其表达了云南少数民族群众性文化艺术的活力特征,是传统之美和现代舞台的综合产物,将几乎完全原生态的土族民歌精髓保留并加以修饰,成为当地多民族省份的特定代表符号。这种手段能够给云南地区挽回不少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这就充分说明了群众交流文化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影响地位,并随时召唤更多新鲜的元素,准备完善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局势,并带动创新文化产业的有力工具效应,做好原生态产物的有效利用工作。

二、完善此类工作的现实意义分析

鉴于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的定义标准,同时满足中国特色文化建设标准框架要求,因此选取两种视野角度对其延展功效实现系统定义和判定,争取达到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力结合的功效。

(一)理论意义。

我国当前实施的群众文化工作战略方向已经确定,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和综合产业渠道的扩展等,都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透过群众文化建设和传统恢复工程的关系展开分析,作为代表民族生活方式的必要证据,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完成多层次的意识形态定义的必要准则,能够为拓展群众情感交流渠道布置全新的领域定义规则。

(二)实践意义。

在广泛吸引社会人群的重视之后,注重分析个人文化权益的保障和全面发展途径,同时做好实践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让其掌握群众文化定位模式,并在适应特定人员习惯和心理的基础上提供创新服务,做到一切有的放矢,激发群众文化的内部活力因子,真正做到繁荣当地生活标准的目标。在日后的群众文化宣传工作中,按照它具有的功能和价值定义基础,能够从主流渠道发挥宣传功效,加强精品工程的创作优势,开发非物质物化产业的适应阶层,最后调整系统外部延伸特性,吸引外地经济和人文元素的输入。

上一篇:价格走势下一篇:新农村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