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

2024-05-14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精选9篇)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 篇1

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现象浅析

摘要: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然而,目前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缺失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全面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索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有效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列举了当前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现象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缺失;对策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亦即:“不学礼就没有社会立足之地。”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礼仪之美成为一种礼仪文化、一种价值观、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这些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和艰难的求索。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大学生也秉承了这种文化传统,表现出谦和、勤勉、尊敬长辈等民族特质。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例如,乱穿马路,闯红灯,争相挤乘电梯;在公共场合有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能力;不会问候,不懂谦让,不尊重师长;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个性;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此类行为,与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很多,既有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有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

(一)、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这其中一方面是家庭所施加影响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在中、小学这一礼仪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大学前的阶段,一些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已经有所缺失。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由于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大学生表现出对于外来文化全面接触、快速适应、积极迎合的态度,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过“洋节”就是一个证明。礼仪的产生发展存在着与其他文化背景的礼仪相融合的过程,但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又何来面向世界呢?

(三)、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新世纪大学生对待学习刻苦努力,勤于思考,注重效率。但是,正是由于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得,一切以为将来消费作投入准备。这些为了功利的目的对专业知识的过分追求,对实用化价值取向的过分强调,恰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上是理性因素的过分膨胀,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单面化”趋势严重。然而,礼仪规范所体现的是: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真诚和适度等“多面性”原则,它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功利化的目的使大学生们只有一种追求,那就是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谋职而将自己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智力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受到大学生忽视和冷落。这样,势必造成受教育者科学知识的掌握与道德品质的养成、礼仪规范的领略与人文素养的获得之间的无情脱节。

二、切实改变礼仪缺失现象的对策

(一)、倡导现代礼仪教育理念

“礼”的教育,不以行为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重在培养人格。“礼仪教育”不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训练,而应着重内在意识的培养。“内仁外礼”,“仁”是“爱”,“仁者爱人”。“礼”的在内在精神是“情”、是“爱”、是“敬”,是人格的“尊严”。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相比,现代礼仪教育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以人为本、人格平等、谦让合作,并且以尊重人作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在传统礼仪教育的同时,重视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营造良好礼仪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话说明社会生活环境对人的品格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老师,一本好的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都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什么叫做礼。所以,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重视家庭环境的熏陶,强化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早期投入,美化人际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社会礼仪氛围,礼仪教育就一定会结出硕果。

古人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事业成功的法宝,是国家安定的前提。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是靠人们的自觉、靠社会舆论来维护的。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礼仪道德规范制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克制的能力,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提升大学生礼仪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

(三)、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

礼仪教育不是纸上谈兵,重在落到实处。因此礼仪教师在认真备课教学的同时,应联系现实生活、具体环境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们对礼仪知识得以消化掌握,运用礼仪能力得以提高。例如请学生联系切身体会谈学习礼仪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为校园的某一特定场所构思一块富有哲理且符合礼仪规范的警示牌;要求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既富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个性风格的社交名片等等。

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不学礼,无以立”,以大学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大学生优雅的气质和得体的仪表,培养大学生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是当代大学礼仪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校园遍地开放。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对于“礼仪”的界定笔者欲从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在社会学的角度上分析,礼仪指所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由仁慈、忠孝、礼仪等概念组成,目的在于通过强调一些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应尽责任与义务的规范来稳定社会秩序,治国安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礼仪是体现各种社会关系和交往的特殊语言,体现了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和价值观、世界观[2]。其次,从教育学的角度上看,“礼仪”是指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内在的道德要求,并将这种学习外化为一种行为的程序。由此可见,礼仪修养是个体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素质总是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通过“礼仪”表现出来。总而言之,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文化教养的综合表现。

礼仪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有效的礼仪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础性工程。在礼仪之邦的中国,“礼仪”已经深深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传递着华夏儿女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道德观念。但是在今天,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各种礼仪已经被我们遗忘在角落里,如何吃饭、如何穿衣、如何说话等都成为我们的难题,致使生活处于一种混乱状态。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 篇2

一、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人际交往礼仪失范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很强调“自我”, 而这种“自我”中心论也使得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冷漠、自私等问题, 导致他们在待人接物上缺乏最基本的礼貌礼数, 同时也缺乏对别人的尊重和关心, 很难与人建立和谐友善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 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导致有的大学生不懂得谦让礼让, 不懂得尊老爱幼, 尊师重道, 也是这种消极的价值观导致他们缺乏对社会的认同感, 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 这种盲目的“自我”存在感让很多人失去了对自己的正确认知, 强烈的要求被尊重, 被关爱, 却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他们失去与周围环境融洽相处的能力, 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

(二) 公共礼仪失范

我们有时候会在公共场合看到很多不文明的行为, 而这些不文明的群体有一小部分就是我们的在校大学生, 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随地乱扔垃圾, 行为莽撞, 不尊老爱幼, 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 乱闯红灯, 不爱护公共财物等,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整体的公共秩序, 还会降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而这些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因为当今很多大学生最基本的公共文明礼仪常识和教养非常欠缺, 很多大学生在享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修养的必要性, 中国人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 而这种传统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德, 正所谓一脉相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科学文化水平过硬, 更要综合全面地发展自己, 做一个传播文明, 维护公平正义的合格公民。

(三) 个人言行和修养失范

一提到大学生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跟高素质联系到一起, 其实不然, 中国的社会现状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 学校和家庭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个人修养问题, 要么一味地宠溺娇惯, 要么就是只追求高分数和重点学校, 而这些长期的压制性教育必然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有的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情怀也避之不谈, 更有甚者在公共场合说脏话, 行为举止不检点, 在学校不尊重师长, 在家不体贴父母, 同时言行举止也呈现出与他们身份并不相符的现象, 穿衣打扮另类, 不遵纪守法, 更不听从老师父母的教导和管教, 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 而是一个人的个人修养问题, 长此以往就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当今的社会现状是进步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弊端性问题, 而这种现状弊端我们是可以改变和尽量避免的, 社会的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就会越快,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在改变发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忘记初心, 中国政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的就是在保证我们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 精神文明也要不断进步和发展, 而大学生又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同时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主要传播者, 我们的社会需要进步, 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改善, 文明礼仪的问题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并严格的落实。

二、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失范整改措施

现在之所以出现了很多大学生文明礼仪失范的问题,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取决于观念的不正确, 要想改变这种文明礼仪缺失的现状必须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 同时还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的全面配合, 形成社会提倡, 学校教育, 家庭培养, 自身学习的文明礼仪机制。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呼吁社会文明

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固定的社会角色, 在社会环境大背景的影响下我们有义务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和谐。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但是还要具体落实, 例如我们可以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为大学生开设专门的专题竞赛活动,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要做好宣传活动, 普及文明礼仪的常识, 利用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并且能够在这种社会体制中形成一种常态的社会文明环境。

(二) 优化校园环境, 高度重视校园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文明礼仪的培育问题, 发挥学校育人的优势, 开设文明礼仪课程, 充分利用课堂授课的传统方式系统地进行文明礼仪教学,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生动具体地让学生领悟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还有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问题, 为人师表很重要, 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这个年纪大学生来说, 榜样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的教化, 而这种模式也能充分地显现出课堂教育的实效性, 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 为大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成长环境。

(三) 重视家庭教育和自身学习相结合

文明礼仪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同时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必修课程, 家庭的教育是影响孩子最初成长的关键一步, 而父母的言行举止也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从小对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 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意识, 并且以身作则, 形成一种家庭习惯。除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外, 对于大学生来说, 更需要我们养成自身学习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好的东西, 并且做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明礼仪应该是常态化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 我们要把文明礼仪贯穿到生活和学习中来, 做一个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礼仪的合格大学生。

三、总结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 篇3

关键词:礼仪教学;中职学生;就业优势

我国中考的人才选拔制度,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升入高中,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则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这样也就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素质普遍偏低,反映出学生的部分现状。他们无求知、上进的愿望;不想上课或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肯花时间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做作业应付了事,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受传统的社会认同度影响,中职学生比普高学生比,优越性差,不被社会认同,形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常表现为冷漠,厌倦、缺乏兴趣。日积月累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造成少数学生综合素质不理想。抓住这些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礼仪教育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教师必须指导他们明确的学习方向,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和手段,鼓励他们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激发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的火花。有针对性的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已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展礼仪教学的步骤与实施方案

我校建校以来一直狠抓德育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长久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蓝领人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礼仪教学方法,希望通过对中职学生除专业优势的培养外,也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行为习惯。

1、从理论上掌握

先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礼仪规范的基本内涵,通过精练简洁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对学习礼仪规范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从实践中提高

使学生树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在生活中实践礼仪的意识,结合课堂演练和课后练习,将基本的个人礼仪(如仪态、仪容、着装和交谈等)练习好,锻炼出讲究礼仪的好学生。

3、理论结合实践将课程内容提升到更高层次

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通过课堂模拟练习,使学生们将课程上的内容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在学生进行现场模拟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指导,使教学效果更好。

礼仪教学提高学生自身礼仪修养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懂得如何塑造成功的个人形象及进行得体的社会交往,从而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除次之外,礼仪课上还要注重文化艺术的教育。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塑造生动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一些内容健康、情趣高雅、艺术性强的作品。如读诗歌、散文、听音乐、看舞蹈、欣赏书法美术作品等。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思想也得到启迪。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艺术理论和鉴赏性的文章,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艺术修养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礼仪教学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

礼仪教育在职校应当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而不能看成短期行为或口头要求。要有教材,专职教师,还要有课时安排的教学计划,并辅助于考查的手段,教师一方面要讲授礼仪教育的本质,即“真、善、美”的教育。同时也要进行礼仪行为的模拟训练。通过礼仪课的学习,不仅要丰富同学们的礼仪知识,同时良好的习惯得以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从中得以纠正,加强平时习惯养成教育,使之习惯成自然。只有经常性的教育与训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某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往往成为下意识(潜意识)的行为,为此,学校应该有礼仪规范监督员,来监督学生日常礼仪规范,每周的升旗、降旗、集会、课上起立、课下活动,都要有人监督检查。班与班之间展开评比,学校还可以成立礼仪表演队。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把学礼仪、用礼仪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与约束相结合,使之养成习惯,自成方圆。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更是一所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集中体现。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必须把礼仪教育放在首位。其理由有以下两点:

首先学习礼仪是个人的需要,人人都学习礼仪,提高个人素质,自觉执行礼仪规范,进而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促进事业顺利发展。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需要。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让当代学生们认识到应该积极适应社会,自觉参与社会活动,改造、变革社会环境,促使社会发展进步,同时改造、发展和实现自我。由此看来作为中职学校开设礼仪课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礼仪是中职学生就业的重要优势

中职学校的就业机构在推荐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发现:沟通能力强的学生在就业时更有优势。而礼仪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就业时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1、很多中职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制定了“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使学生入校如入职,专业对口就业率不断提高。在专业相同的情况下,礼仪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容易融入群体生活,会快速的进入工作状态,比同专业的学生更占有优势。

2、礼仪教学可以“以生为本,彰显职业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还要进行艺术修养的培养,通过参加各种大型文艺汇演锻炼自身的艺术素养,形式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与学习专业相关的各类竞赛,使学生在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时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可以为学生搭建发挥各种才能的舞台。

当代大学生公关礼仪的调查报告 篇4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相信每个人都经历交往、交际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不会说话…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影响我们的形象。相对旧中国,人文素质普遍较低的时代,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现代的学生过早的就接触了礼仪方面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从孩子呀呀呓语时就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学习公关与礼仪。如如何称呼长辈,如何尊敬长辈,如何和同辈相处,如何关心别人…等等之类的好品质我们一直在发扬,并趋于成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基本的礼仪,我们学的不错,包括像见面主动问好,尊敬师长,注意自己的形象,积极对待生活。注重语言的内涵与自身修养的形成,注意给人好的印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大学生在公关礼仪方面积极的一面。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当代大学生公关礼仪的调查问卷,对我们周围的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公关礼仪的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2011年12月4日,在舍友的帮助下对我们周围的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公关礼仪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1)在调查的人当中,有64.71%的人表示在校时有涉猎过

关于公关礼仪的知识,35.29%的人没有。

(2)通过调查发现,有76.47%的人认为自己的公关礼仪可以应付日常的状况,14.71%的人偶有尴尬,还有2.94%的人经常感到尴尬,只有5.88%的人知识渊博可以应对自如。

(3)另外我们还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例如:在进行集体介绍时,对于地位相同的双方,应该先介绍哪一方?调查发现,47.06%的人选择了介绍人数少的一方,29.41%的人选择了介绍人数多的一方,还有23.51%的人不知道等等。

三、基本结论

(1)通过调查发现,还是有超过半数的人在校时学习过关于公关礼仪的知识,此外还有少数人表示从小家里就会开始教授礼仪方面的知识,这些对于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都是很重要的。

(2)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自身的公关礼仪都可以应付日常的状况,还有少数人公关礼仪知识渊博可以应对自如,只有二成的人会感到尴尬,这对于整个大学生阶层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3)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可以回答正确,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公关礼仪知识,但是要成为一个有素养,有气质,有风度的良好大学生,大家都还需要努力和提高。

四、大学生学习礼仪的意义和影响

(1)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2)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3)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5)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结论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礼仪修养方面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大学生礼仪加以普及和规范。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将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眼,从检点自身一点一滴的行动着手,逐步提高其自身修养;有助于维护其高校的形象,在社会上,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高校形象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对自身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

助于整个高等学校的维护;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 篇5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所谓“礼”,是教人尊敬与关心他人,使之合乎情理。所谓“节”是教人在言谈举止上要恰到其分,使之合乎事理。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没有谁能够与世隔绝,于是就有了交际。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校园中的不文雅更是大忌,无礼仪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自修室大声喧哗的,课堂手机铃声,震耳欲聋,见到师长不闻不问,人作为一个行为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也相当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更能显示一个人的真正修养。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因此,提高认识,是加强礼仪修养的起点。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教育,营造礼仪的环境和氛围。

在学生会锻炼了一段时间后,我看见学长学姐都是很恭敬的向他们问好,上课或者开会时间也注意将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这些都使得我赢得了各种荣誉还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正好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下面我将从

几个方面来讲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第一,社交礼仪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社交礼仪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第三,社交礼仪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第四,社交礼仪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

第五,社交礼仪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交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大学生即将面临社会的洗礼,已成为半个社会人,必要的礼仪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面临着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那么社交礼仪的必要性:

首先,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顺利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他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

其次,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不懂得现代的社交礼仪,那么就很难在市场上立稳脚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仅为自己也为组织均应更多地了解学交礼仪的知识,帮助自己顺利走向市场、立足市场。作为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理应在此方面走在前列。

再次,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际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交流,而信息乃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重要条件。

最后,学习礼仪是争做“四有”新人的需要。党和国家号召每个大学生均应争做“四有”新人,即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论当代大学生礼仪的缺失及对策 篇6

一、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

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 出现过很多不懂礼仪不讲礼仪的现象, 概括起来大学生礼仪缺失主要有三种表现。

1. 随心所欲。

上课迟到早退、随意旷课, 课堂上任意接打电话、收发信息, 想睡就睡;平日里出言不逊, 失礼不道歉还恶语伤人;考试作弊五花八门, 代考枪手、作弊工具层出不穷;借阅的图书、杂志, 乱写乱画、想撕就撕;食堂里, 随意插队买饭, 旁若无人;听报告讲座时, 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姿态歪斜, 抓耳挠腮……

2. 目中无人。

遇见师长, 面无表情, 形同陌路, 扬长而去, 背后直呼其名, 大发议论;自习室里、人行道上, 男男女女谈情说爱, 半搂半抱, 语言出格, 行为不羁;抢占座位长时间不用, 让其他同学四处奔波;乘坐电梯时, 电梯门一开, 便一拥而上, 老师只能眼看着学生“绝尘而去”;在等公交车时, 更是你推我挤, 抢到座位为止……

3. 无知低俗。

视讲文明礼貌为“小儿科”行为;进办公室不知敲门问好, 如入无人之境;个人穿着打扮标新立异、袒胸露背;恋爱动机不纯……

虽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这样, 但这些现象在大学校园里经常可见。据调查, 有79.3%的同学不注意公共场所的礼仪、大声喧哗, 51.1%的同学说话出口成“脏”、随手扔垃圾……这显然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二、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

为何大学这样一个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 竟然会有如此多的不懂礼貌不文明的行为?根据调查, 分析如下。

1. 社会环境的复杂。

改革开放以来, 新思潮涌入中国, 人们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然而有很多人对“人权”、“自由”过于追求, 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不顾他人感受和利益, 甚至违法犯法、知法犯法。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失, 利己思潮的泛滥, 浮躁拜金主义的抬头, 影响了一些孩子、青少年, 他们从中获取了各种不良的信息, 便去尝试模仿, 进而变得自私、无礼、暴力……因此, 其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偏移, 甚至有人误以邓小平的“猫论”为由追名逐利, 哪管什么礼仪。

现在, 在网络普及的情况下, 学生上网已属常见。但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层出不穷, “黄赌毒”信息甚至让网管部门防不胜防。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本身就不强, 又怀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网络上的各种内容难以抵制, 尤其现在流行的很多游戏, 如魔兽、CS、DOTA等各种暴力型的游戏让很多大学生为之沉沦、堕落, 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受不良影响, 加之某些流行的网络语言使优秀的文化受到严重冲击, 礼仪更无从谈起。

2. 家庭教育的偏颇。

古语有云:子不教, 父之过。纵观我国教育史, 很多教育家对儿童教育尤其重视。而父母因受教育程度不同, 其人生观、价值观不同, 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影响程度也都有所不同。

调查数据表明, 43.5%的家长学历在初中及以下, 没有读过书的占4.35%。家长自身对礼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孩子的礼教水平的影响相当大。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其实也受限于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我们认为, 父母的示范作用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有相当大的影响。父母学历低, 认识不够, 往往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 父母的言传身教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一些父母对其“溺爱有加”, 任其妄为。一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优越感较强, 这很容易导致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随心所欲的习惯, 其外在表现即无礼现象。另外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是很多父母对子女要求过严, 往往走向成绩一元论的极端, 这会导致一些孩子过于追求成绩而不学习相关的礼仪教育。

3. 学校教育的忽视。

据调查, 有10.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礼仪程度受学校教育影响最大。教书育人, 学校似乎忽视了“育人”, 忽略了对学生的礼育教育。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学生从小受到礼仪的教导本就很少, 在大学如果还得不到充分的教育, 那么大学生礼仪缺失就几乎无可弥补了。虽说各大学校都开设了“人文教育”一类课程, 但形式死板,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致很多同学对文化教育不感兴趣甚至反感, 对文化、礼仪不重视, 人生观再度偏颇, 外在表现也即无礼之举。此外, 管理松散, 有些老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置若罔闻, 不予理睬, 没有起到“育人”的作用。

学校在管理示范作用有所忽视。尤其宿舍方面不注重人性化管理, 宿管阿姨与学生之间矛盾重重, 相互视为敌人, 这样的生活环境, 学生很难讲究礼仪。

制度方面, 大学教育本身也有其不足。有人说: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经过了严厉的高考进入大学, 在大学里很多东西都是自由宽松的, 很多考试可以蒙混过关, 这无疑助长了学生懒惰、欺骗、投机取巧等各种不良习惯。大学流行语“六十分万岁, 多一分浪费”, 正是很多学生混完所有学分拿到毕业证的理由。然而客观上讲, 这也不完全是学生单方面的责任, 校方在纪律、制度上均有所忽视。所以在大学里, 这样一批人空余时间太多了, 他们能怎样放纵自己就怎样放纵自己, 加之这样的同学往往聚集在一起, 相互影响, 无礼不文明的现象自然见怪不怪了。

4. 个人主观的轻视。

实际生活中, 人的主观意识是很重要的。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 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所以如果一个人无法认识某个东西不将其植根于脑中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意识, 那么外物是很难对其行为有所改变的。

数据表明, 有9.9%的学生并不关注自己的表现是否符合礼仪。我们认为, 并不是这个人不讲礼, 而是在他的观念里某些行为并不为失礼。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有些人不礼貌不文明的习惯一直保持不变。甚至有5.4%的同学认为礼仪对其个人不重要, 在他们的思维里, 他们的行为便没有失不失礼之论, 他们的任何行为都可以不受礼仪限制, 他们是最自由的。而这些也是很多大学生追求个性的一种表现。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年轻人就是应该有独特的个性, 很多时候根本就不顾他人感受, 所以其失礼也就很常见了。

再看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59.4%的学生认为礼仪很重要, 却对礼仪知识了解甚少。这不是一个小数据, 它表明过半的同学不清楚该怎样才是得体文明的表现。另外, 90.2%的同学对礼仪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甚至不了解, 而其原因主要是缺乏途径。我们认为途经有这样两条, 一条是他方提供的, 一条是自己主动获取的。第一条在学校里显然是有的, 然而这种方法没有被很好地利用, 客观上讲是该类课程或活动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主观上是学生自己不在乎不重视, 不愿参与学校提供的平台。第二条显然没有被大多数人采取, 这主要是因为人的懒惰和缺乏创造力, 因而造成很多大学生对礼仪了解甚少。

三、大学生礼仪缺乏的改善

1. 环境改善。

大学生礼仪缺失的载体是环境。我们希望大学校园的环境是纯净的, 其周边环境也是良好的。周边环境的改善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配合。在法律上给予支持, 在道德上加以呼吁, 在情感上辅以帮助, 严惩违法犯罪, 纠正不文明不道德行为, 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2. 教育改良。

大学生礼仪缺失的源头在教育。首先, 父母应重视儿童教育, 多和子女沟通, 既要对其不良行为加以正确干预, 又要增进亲情, 避免产生代沟, 教育难以继续。而唯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父母的言传身教才会真正起到正面影响。其次, 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 跟随时代脚步, 以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影响孩子。最后, 父母要放下身段, 没有架子, 要有勇气承认错误。

最关键的还在于学校方面, 在教书育人时, 应该同样注重“育人”。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礼仪道德的相关课程。一定不要流于俗套, 我们希望的是形式丰富多样, 内容活泼易接受。比如可以做几期礼仪讲座, 讲座期间有活泼的互动环节;也可以举办一些有关礼仪知识的比赛或征文之类的活动;可以成立礼仪协会, 经常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或做一些培训和情景模拟, 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等等。而老师也应当负起责任来, 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导, 用自己高尚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其次, 要加强各部门制度管理, 对于一些不礼貌不文明违纪等行为加以制止和纠正必要时给出一定的警告或处罚。最后, 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可从另一个角度去改正不良行为。理论、实践、制度、人文四位一体, 学校可以做得更好。

3. 主观改进。

大学生礼仪缺失的核心是自己。学生需要明辨是非, 追求真善美。大学生往往知行不合一。知道的并不一定理解, 理解的不一定相信, 而相信的不一定践行, 这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大学生需要多方学习和实践, 在做中学, 又在学中做。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也在于同学, 我们可以学习的榜样很多, 而且现在信息传输效率非常高,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进行学习。大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多, 实践的一个教训或许能很好地改变某些不良习惯。对于学校开设的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应该把握机会去学习, 并将其实践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逐步改善自己的一些无礼之举, 让自己行为举止得体大方。再者, 学生需要做好人生规划, 在大学更需要多学习, 多看一些好的书籍,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关注自己的情感心理变化, 及时调整, 让自己由内而外变得礼貌文明、举止优雅。

参考文献

[1]论语.

[2]李清湘.礼育:高校德育的新课题.

[3]韩树英.通俗哲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1, 第一版.

[4]雷体翠.大学, 可以这样度过.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5, 第一版.

当代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篇7

关键词 礼仪 教育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18-01

当代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型的经济社会,教育制度也必须与之接轨,因此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必须产生。素质教育,一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的产生代替了以前传统的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教育范畴中,德育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新的德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是进入了现代化的进程,而现代化进程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无疑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生长在这个变革时代的新一代高中生,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必然打上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由于时代的变化,这一代高中生从小就要面对各种社会挑战,要独立地作出判断和选择。他们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惯于服从,而是更重视个人的权利,更重视自我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们都知道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力帮助别人。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让处世的人明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从而弥补了愚昧与笨拙、丑陋与缺点。传统美德包含如下内容: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勤、勇、敬、恕、谨、俭、忍、友、慈、和。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品德世代相传,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但是不管是在当代中学生身上,还是在现在的成年人中都很少看到这些了。

我是一所普通高中的教师,在后勤部工作已经2年了,主要分管学生食堂和超市,在工作中免不了要处理一些和学生有关的问题。例如:学生就餐完毕后,我们可以看到垃圾到处丢,剩饭特别多,针对这些现象我和后勤两位主任专门找了好几位学生谈话,有的说打饭的时候觉得饿,打好了又吃不下去;有的说身体不舒服吃不下去;有的说打饭的时候是那些阿姨盛多了;还有的说话更气人,我出了钱买的我想倒就倒。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造成这么大的浪费,是我们的饭菜有问题还是别的原因,经过几天的观察,我们最终发现是学生的问题。食堂的米、油、面、菜都是管理人员购买,均按照国家和教育部门要求严格执行,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和安全检查,都具备统一票据。当天要用的蔬菜都是当天才购买,新鲜安全。食堂厨师是一位已经专门从事学生食堂工作10多年的老厨师。食堂员工有30%都是我们学校学生家长,不管是从菜的质量,还是食堂员工来看都没有问题。反而是我们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要什么家里买什么,从小没有过过“穷”日子的,导致了现在这种铺张浪费的现象。

我们学校的超市里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学生购买矿泉水都是自己准备零钱“投钱”买水,就像坐公交车“投币”一样。有的学生就直接拿水走人;有的会把一元钱撕成2半来购买;还有的投的钱少拿走的水多等等。同样在我们管理的学生超市中出现很多的偷盗现象,如:有把零食装进衣服口袋带走的;有把文具用品放在衣袖里带走的;有把一提牛奶提到收银台下放着,把手里的东西结了帐提起牛奶就走的;甚至还有几个邀约一起进超市拿东西的等等,花样各异。因此为了增强超市防盗,我们安装了12个监控摄像头,明显偷东西的现象少了很多,但是由于监控视频就放在超市里,一些学生看到了监视不到的地方,偷东西的现象又有所反弹。我们把12个监控摄像头增加到24个才把这些行为降到最低。我在管理过程中在不断地反思,是不是中国现代的教育出问题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代的中学生失去了这种世代相传的品德。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我国,礼是仪的本质,仪是礼的外在形式。礼仪素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中学生礼仪教育是传授礼仪知识,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教育。学习礼仪,可以逐渐养成真诚、敬人、自律、适度的优秀品质,从而自觉或不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大学生应聘面试礼仪浅谈 篇8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摘要:今年有699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面试礼仪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工作的成功与否就看这一仗打得是否漂亮。因为大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重视和懂得一些求职礼仪,不要因为不懂面试礼仪而与自己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

关键字:大学生面试礼仪

时光如梭,美好的大学生活转眼即逝。我们马上就要步入社会,首先迎接的就是面试,而面试对于我们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对礼仪知识的缺乏或是对礼仪的不重视, 以至于有的应聘者功亏一篑, 与机遇失之交臂。如何在求职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为每一位毕业生最关心的话题。而参加面试又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沟通的重要切入点,参加面试是一次重要的人际交往,得体的言谈举止及仪表是十分重要。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礼仪水平, 不仅反映出他的人品和修养,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最终决定结果。在求职中, 一个仪表出众、懂得礼仪的人, 更能得心应手, 也较别人有更大的成功机会。因此,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重视面试礼仪。本文将从简历、仪容、服饰、举止、言谈五个方面来谈谈大学生在求职时应注意的礼仪。

一、简历的书写礼仪

个人简历是一种书面的自我介绍,应尽量提供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但不能吹嘘,必须实事求是,绝对诚实。书写个人简历时要简练,篇幅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两页纸,最好使用打印字体,绝对不能出现文字或语法错误,也不能有涂改痕迹。简历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E-mail;求学经历,曾经获得的学位证书及各种资格认证;进修教育情况,学过哪些课程;参加各项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及所获奖励情况。

二、面试仪容礼仪

1.仪容整洁

要保持面部的清洁。面试前要注意面部、头发、手部的清洁,选择合适的发型,并要保持口腔清洁和口气清新。男生应养成每天修面剃须的良好习惯,注意修剪鼻毛,不可胡子拉碴,邋里邋遢。作为女学生,最好化淡妆,简单的化妆可以使自己增添信心,而且也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将面部稍做修饰,做到清新、淡雅,使人显得精神、干练即可;化妆也要遵守礼仪,另外,面试时最好不要使用香水,特别是过浓的香水。另外,还要注意身体异味的问题,勤洗澡,不抽烟,面试前不吃大蒜等有强烈异味的东西,以免口气有异味面试时,发型要端庄、典雅、大方,避免太另类。同时还应与所要申请的职位要求相宜,比如,秘书要端庄、文雅,营销人员要干练。女生最好把头发扎起来或盘起来,不要留披肩发,头发切忌遮住脸庞。男生的发型以短发为主,做到前不覆额,侧不遮耳,后不及领。

2.着装得体

服饰是面试中的主要知觉对象之一, 面试时服装的选择在求职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的服饰搭配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首先,服装要整洁大方。把衣服洗干净、熨烫平整即可。女生一般以样式简洁的套装套裙、连衣裙等为主。女生穿套裙时尤其要注意袜子的搭配。

穿长筒袜时,袜边不能露在裙边下面;最好选择肤色或灰色的袜子,尽量不穿黑色及带花纹的长袜;不要穿脱丝的袜子,可在包里准备一双长袜备用。男生则是以衬衣、西服为主。西装袖口的可根据所求职位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色系。最后,注意饰物的佩戴。尽量不要戴太贵重的和一走动就发出响声的饰物,佩带的首饰,如项链、戒指、手链、胸针等,数量不要超过三件,款式越简单越好,色彩、款式尽量统一。

三、面试举止礼仪

1.准时赴约

守时是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提前10—15分钟到达面试地点效果最佳,可熟悉一下环境,稳定一下心神。在面试时迟到或是匆匆忙忙赶到却是致命的,如果你面试迟到,那么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也会被视为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同时也是对一种不礼貌、对主考官不尊重的行为,给面试者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2.等待面试从容不迫

到了办公区,不要四处张望。走进公司之前,口香糖和香烟都收起来,手机要关机。到达面试地点后应在等候室耐心等候,并保持安静及正确的坐姿。不要来回走动显示浮躁不安。更要坚决制止的是:在接待室恰巧遇到朋友或熟人,就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或笑闹;吃口香糖,抽香烟、接手机。

3.表情的运用

进入面试房间时,要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注意保持优美的站姿与坐姿。正确的站姿要求做到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挺胸收腹,两手自然下垂或叠放在身体前面,两腿立直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张开约60度,给人以挺拔、优雅的印象。入座时动作要轻而缓,坐椅子时最好只坐2/3,背部不靠椅背,女生必须两腿并拢,男生可稍微分开,手叠放或平放在大腿上,身体保持挺直并可稍稍前倾,自然放松,面带微笑,给人端庄、大方的感觉。入座后注意:

(1)面带微笑。

面带微笑会增进与面试官的沟通,会百分之百的提高你的外部形象,改善你与面试官的关系。赏心悦目的面部表情,应聘的成功率,远高于那些目不斜视、笑不露齿的人。不要板着面孔,苦着一张脸,否则不能给人以最佳的印象。

(2)眼神的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求职面试时,试者与主试者的关系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一对一”的关系,即面对一个主试者;二是“一对多”的关系,即面对多位主试者。这两种情况,试者的目语运用是不一样的。面试时注视的部位最好是考官的鼻眼三角区,目光平和而有神,专注而不呆板;如果有几个面试官在场,说话的时候,要适当用目光扫视一下其他人,以示尊重。

(3)恰当的手势。

说话时做些手势,加大对某个问题的形容和力度,是很自然的,可手势太多也会分散人的注意力,需要时适度配合表达。有些求职者由于紧张,双手不知道该放哪儿,而有些人过于兴奋,在侃侃而谈时舞动双手,这些都不可取。不要有太多小动作,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更切忌抓耳挠腮、用手捂嘴说话,这样显得紧张,不专心交谈。当考官有意结束面试时,要适时起身告辞,面带微笑地表示谢意,与考官等人道别,离开房间时轻轻带上门。出场时,别忘了向接待人员道谢、告辞。

四、面试中谈话礼仪

在面试活动中,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面试行为的成败。所以必须注重礼貌谈吐,遵

守语言的规范,讲究说话的艺术性,做到语言美。应该注意用语的礼貌,切忌出现不文明的语句,称对方公司时要用第二人称的尊称“贵”,比如“贵公司”。“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要常挂在口,少说或不说口头禅,更不能出言不逊,贬低他人。注意把握谈话的重点,不要离题,不要罗嗦。一般的应聘应该用普通话对答,发音清晰,咬字准确;语调得体、自然,可适度压低音调,这样感觉更加亲切、优雅;音量适中,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过小显得缺乏自信,过大则影响他人,显得缺乏教养;语速适宜,要根据谈话内容调节速度与节奏,适宜地减缓说话节奏更容易使人接受。说话时态度诚恳、谦逊,不要咄咄逼人,如果自己要提一些要求,也尽量使用商量的语气。当考官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地听,不能东张西望,毫不在意。切忌任意打断考官的谈话,喧宾夺主,随意插话,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你在进入面试房间前,有秘书或接待员接待你或招待你,在离去时也一并向他或她致谢告辞。

面试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有些东西可以临时抱佛脚,有些却不行。像个人文化修养、礼仪修养这方面的东西就应该平时多注意积累,才能做到临阵不慌。作为一个求职者应该时刻了解所求行业的动态,以及职位的最新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争取拿到最好的职位。另外,第一份工作别把钱看太重了,因为这是你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一份子的转型期间,最好还是把精力投入在如何更快的适应新环境,提升自身价值上来。

最后祝各位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成为靓丽的一景,得到自己心仪的好工作!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常建坤,现代礼仪教程[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10.

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范文模版) 篇9

我觉得我很幸运在这个学期选择了陈老师的“现代社交礼仪“这门课,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学期没有真正上过几次课,但在课上我还是学到了许多平时生活、工作中的礼仪细节,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们在专业内学不到的知识。

泱泱华夏五千载,作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传承至今没有中断过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从周礼到礼记再到礼经,无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处世哲学经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打开国门,向世界开放,人际交往也日趋频繁,作为社交必备的礼仪的重要作用也日趋凸显。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接受者高等教育,更应该懂文明知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共同遵守的行为举止规范。他要求人们在人际中要文雅、自尊、并尊重他人,从而创造出令人愉快的交际环境。人们创造出礼仪的目的是为了能和谐相处。因此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这是一个开放的年代。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当代青年人的特点。然而,作为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的我们,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常把一些不文明,无礼、粗俗的东西当做是一种个性。如今在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的人,张口骂人,行为恶劣的人,随地吐痰的人,还有我们学校最为著名的男生女生在大庭广众下秀恩爱,不顾众人眼光以及对授课教师不尊重,直呼其名,设置取外号等等。这些不良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多么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加强学习习近平年来我们越来越忽视的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一些必备的社交礼仪,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为我们自己的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做贡献。

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由于各种原因,一个时期以来,礼仪观念的淡漠,礼仪修养的薄弱,使社会风尚遭到了破坏,以致于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造成了损失。因此,传播礼仪文化,加强礼仪教育,便成了当务之急。

下面谈谈我对大学生文明礼仪的一些感悟:

一、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学习礼仪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对外开放的国策打破了长期封闭的环境,使得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坐井观天已难以适应形势,惟有从井底跳出,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方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意识。要从狭小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除了应具备一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和规范,这些规范就是社交礼仪。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顺利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他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

2.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就是礼节礼仪的培养,只有讲文明懂礼仪,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更多,才能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3.礼仪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注重礼仪,以礼待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21世纪的大学生,理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现代社交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这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塑造美好形象的内在要求。

4.礼仪知识的缺乏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前,我国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较高,但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特别对社交礼仪知识、社交礼仪的要求、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原则知之不多,在行为上表现出许多与礼仪的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应加强对文明礼仪修养的思考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对于礼仪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礼仪知识,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人们在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以礼仪的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主要是要求学生搞清楚按礼仪办事的必要性,及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真正认识到个人在参加社会生活时在言行上所应当遵循的“规矩”,以免在工作、学习等日常事务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和障碍。

2、明辨是非,自觉自省。在交往礼仪中,有的真诚,有的虚伪。明辨是非,不仅要求识别虚假的礼仪和非礼现象,而且还要正确对待旧社会遗留下的、已不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一些礼仪现象。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外部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少的。但是,最终要取决于有没有高度的自学性。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外力的推动下,也许你会“强记”一点礼仪知识,但根本不可能进行礼仪修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也就是空谈了。内省是一种经常性的自觉的自我检查,提高判断是非能力的重要途径。“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养法则,对当代大学生也是适用的。

上一篇:影视调研报告下一篇:用妈妈的手做题目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