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精选12篇)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 篇1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已在我国各高校中得到普遍应用, 并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对其的影响不言而喻, 负面影响更是引人注目。因为色情、暴力等种种不良网络文化掺杂其中, 大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又有局限性, 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个虚拟世界中丑陋、虚假的一面, 极易给他们健康成长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网络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犯罪,网络问题,健康成长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互联网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互联网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由开放。其应用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在网络世界中, 没有任何的约束和教条, 任何观点、思想, 任何民族的文化、价值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现。在这一开放的平台上, 各种新思想、新成果自由交流, 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但是, 一些不良信息发布者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 放弃了社会道义, 发布色情、迷信、凶杀、恐怖等毒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这些信息将会对大学生网民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成为少数大学生犯罪的催化剂。一旦受到某些条件的强烈刺激, 大学生的犯罪心理暗示极易外化为具体行动, 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互联网世界的虚拟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
虚拟的互联网世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约束, 每个人都可以伪装自己的身份, 在网上说任何话、做任何事, 甚至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因此, 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世界, 沉迷于个人小天地, 久而久之, 变得自我封闭, 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交往越来越少, 游离于现实社会之外。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就可能出现异化, 如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人际关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等。特别是不良网络游戏中的思想观点, 有的甚至颠覆传统的伦理道德准则, 极易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意识。由于长期的潜移默化, 一些大学生以网络思维方式处理现实事务, 有时发生了犯罪行为还全然不知。给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高校需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大学生犯罪。
二、信息时代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构建
1、加强校园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走向犯罪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下滑的一种具体体现。例如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的发生, 犹如一面镜子暴露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问题。因此, 预防犯罪, 重在治本,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最主要方面。2005年1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 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教会他们为人之道,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2、加强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增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然而目前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
包括写作宗旨、文体知识、格律知识、教学模式等, 均有其较为完备和系统的论述。
如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专对写作文体作理论研究, 明确提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种类型八中体裁样式的理论。这些写作理论典籍及相关研究理论对我国古代大学写作教学起到了不可提到的教学指导作用。
中国古代大学语文教育, 因其历史的局限性, 固然包含了许多封建社会教育的陋习, 但是其教学形式、思想、方式方法等仍有值得我们今天的中高段语文教育思考和借鉴之处。
还很不到位。法律意识薄弱、法制观念欠缺、法律基本知识贫乏、法律信仰缺失是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针对许多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 作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应当要求大学生们平时注意保管好钱财, 遇事要冷静沉着, 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高校应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关键。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干预作用, 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压力,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例如云南马加爵杀人案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表现, 对于此案专家分析认为:由贫穷导致自卑, 由自卑产生虚荣的自尊, 当脆弱的自尊受到伤害时, 就可能会疯狂地进行报复。因此, 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 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犯罪的诱因, 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增强社会应变能力, 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同时教育大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4、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生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约束机制
规章管理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保障。疏于防范、管理不善而诱发大学生犯罪是当前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 许多大学的内部管理制度松懈, 纪律要求不严格, 导致校风松散, 因此各高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机制, 完善规章制度, 树立良好的校风, 强化校园网络管理, 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对于网络的管理, 高校可通过建立网络防火墙的方式, 防止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浏览不良网站, 或防止不良网页与木马病毒的侵入。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 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高校应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 清查校园周边出租场所, 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减少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因素,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如打击不良网吧, 净化上网环境。同时学校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 网络也是把双刃剑。现在的网络管理还不完善,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作为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要认清形势, 对有可能引发的网络犯罪进行预防和控制。只有从根源上切断网络对在校中学生的毒害和迷惑,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彻底净化文化市场, 确保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才能真正有效预防和控制在校中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保国.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 (上、下册) [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9.
[2]张隆华, 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4]余立.中国古代大学教育思想探析, 高等教育研究, 1995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刘青 (1989—) , 女, 四川什邡市人,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语文) 。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 篇2
姓名:鄢榕芳 学号:210991391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其犯罪特点朝着暴力化、群体化、多元化、智能化、专业化等发展的趋势;犯罪原因也由传统的单一型转化为复杂型。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原因。为了更好地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了齐心协力积极防范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培养和造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预防与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不仅是亟需解决的一项社会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所在。它需要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管理,共同努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数据实现了网络化,网络因素也开始逐步地介入伪造证照(证件、车牌照等)犯罪。网络因素的介入,导致伪造证照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和共同犯罪形态都逐渐出现异化。同时,刑法对于传统伪造证照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法定刑设置上的不相协调,造成本质上仍是传统犯罪的伪造证照犯罪,由于网络因素的介入而在定性上被迫全部转化为计算机网络犯罪,可以说,此种司法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架空了伪造证照犯罪,成为网络时代一个尴尬司法现实。
一、伪造证照犯罪中网络因素的介入及其司法尴尬
学位证、毕业证、驾驶证、军官证、车辆牌照、执业医师证„„,客观地讲,此类证照本身即证照的文本载体自身可以说并无任何价值,存在价值的是其所承载的信息,传统空间中的伪造证照,实际上主要就是伪造这种文本载体上的信息。
(一)伪造证照犯罪中网络因素介入的时代必然性
随着网络进入数据信息领域,个人的身份信息、资格信息等信息通过网络基本可以达到同步的网络内查询,于是证照所承载的信息就被纳入到了网络中,从而可以更高效地查询和使用。以此为基础,一份证照就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一是现实世界,一是网络虚拟世界。于是,仅仅针对文本证照本身进行伪造,只是完成了整个伪造过程的一部分,而另一份网络虚拟领域中的信息还在正确地、真实地存在着,要真正实现伪造证照的现实使用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1
就必须要完成对网络虚拟领域中信息的伪造。
过去,证照真伪的验证主要靠人力进行,这种由人凭借一定的经验来识别证照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且准确率不高;同时,此种文本证照的制作成本低,防伪技术不高,被伪造的可能性很大。之后,防伪技术开始进入证照,例如,在证照表面使用激光防伪技术、水印技术等,防伪技术的运用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证照伪造的门槛,但是,对于证照的查验来说,只是徒增了人工工作量,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带来诸多不便。再之后,人们开始使用机器来识别证照和读取证照信息,它的技术模式是在证照内部植入微型智能芯片,例如,当前的银行卡、医院的就医卡都使用了这项技术,可以快速地读取相关证照信息,这一技术的初衷本是为了提高证照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但是,客观地造成伪造证照的技术难度被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效率与质量的完美结合。然而,仅仅通过提高证照本身的高科技含量和防伪技术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证照被伪造的可能性:一方面,部分证照的自身价值不高,而高技术化的证照本身却是需要大量成本投入的,运用过高的技术防伪显得不必要、不经济;另一方面,只要某种证照具有足够大的使用价值,无论多么高的防伪技术都无法避免被伪造的命运,我国居民身份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第一代身份证的防伪技术含量已经很高,但伪造身份证的案件屡见不鲜;即使是防伪技术含量更高一筹的第二代身份证,也是不断出现被伪造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证照验证效率,打击证照伪造行为,一个有效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证照信息与证照申请办理时存档的信息进行对比,这样仅仅对文本证照本身的伪造就很难蒙混过关,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证照信息的比对在瞬间即可完成。
应当说,网络的出现及其同步性和共享性特征,为证照信息的同步、网内共享、查验和比对提供了最佳解决手段。而与此同时,政府信息化的快速进展,为我国证照信息的网络化查询和比对构建了物质基础,网络因素在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传统证照领域。正是由于此种证照信息的网络化,才使得对于证照信息进行伪造的犯罪行为也同步进入了网络领域。
伪造证照犯罪的异化之一:犯罪停止形态的异化
传统的伪造证照犯罪的既遂标准是伪造行为的完结,但是,随着证照信息的网络化,文本证照的作用已经逐渐降低,无法通过相关网站或信息系统查证的文
本证照,开始变得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即使没有文本证照,只要拥有其证件号码的,且根据该号码可以查证相关数据信息的,就等同于拥有该证照和通过信息查验对比。因此,单纯针对文本证照的伪造开始逐渐失去意义,要使伪造的证照能够被有效使用,就必须对于网络中的证照信息进行与文本证照同步的伪造,唯有如此,文本证照才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而被认可。
(一)传统领域中伪造证照犯罪的犯罪完成形态
传统伪造证照犯罪之中,伪造行为是伪造证照的实行行为,整个伪造证照犯罪就是围绕着伪造行为进行的,它是整个伪造证照犯罪的核心。在传统社会中,证照主要是客观的、有形的实体,具有物质性,主要指文本形态下的证照,例如驾驶证、学位证、毕业证、身份证等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证照。虽然在刑法理论上,伪造本身包括有形伪造和无形伪造两种具体行为方式[1],而且从危害性和发现难易程度来看,无形伪造更应当成为打击伪造犯罪的重点,但是,从现实案发情况来看,伪造证照主要是有形伪造,是没有文书制作权限的人员冒充拥有该种权限的人员或机关的名义制作文书,这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关注的重点和打击的重点。
伪造证照犯罪侵害的法益是证照的公共信用,一旦伪造行为完成,就已经实现了对证照公共信用的侵犯,而不是等到伪造证照流入社会以后才开始侵犯证照公共信用的。因此,伪造行为完成,整个伪造证照犯罪就达到既遂状态。当然,这里的伪造行为如上所述并不是指一切的违法制作证照的行为,伪造行为必须使被伪造的证照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存在着对伪造行为进行刑法上的价值判断的必要性。基于此,很多出于好奇或者玩耍而随手制作的、与真正的证照相差很大的假证照,并不是刑法意义上的伪造行为,也不构成伪造证照犯罪。此外,刑法意义上的伪造证照行为可能包括空白文本的制作、证照信息的填充、印章、签名等的一系列文本证照的伪造行为,只要某一特定证照的伪造行为完成,达到了使一般人信以为真的程度就是伪造行为实行完毕,即为伪造证照犯罪的既遂。伪造证照犯罪中网络因素的介入引发的犯罪完成形态的异化
网络被用于证照信息领域,源于证照信息的比对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方便使用者的查询。网络技术的介入,导致了证照犯罪的“物理”结构开始实行发生变化。
1.证照查询和比对的网络化。
伴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印制水平不断提高,伪造的文本证照制作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与真实证照的差别日渐缩小,不仅人工难以识别,甚至连机器都无法鉴别;而证照颁发单位在办理证照时是备有存档备案的,而且此种备案信息被纳入到数据库并连接到了网络,以供需要的人员进行查询。此种存档信息是在办理证照的过程中形成的,伪造证照一般是不具有的,当然,无形伪造的证照可能存在这种留存信息。因此,通过将文本证照的信息与留存信息进行对比来进行证照鉴别,已经成为目前证照查验的最简捷和快速的方法,而且准确率是非常高的。除此之外,网上信息的比对和查验工作一般人员即可实施,无需进行过于专业性的训练,社会的广泛普及具有可行性。例如,当前被誉为“中华第一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准考证就是由考生自己打印的,考试时对于准考证的查验完全依靠与身份证、留存信息及本人的比对来进行的,只要四者一致即可认定证件为真,证件属于考生本人所有。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证照信息上网之前,有关人员需要查验证照信息时,只能向发证机关发出查询函,不仅有很多紧急的场合不适合发函,即使发出了,一方面时间过于漫长,二来发证单位对诸多查询也应接不暇。在证照信息上网之后,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用户只需将相关内容,一般是证照的号码信息输入查询系统进行查询即可,如果是伪造的证照,查询结果就是文本证照信息与网络证照信息不一致或者根本就查不到相关信息。
2.伪造证照犯罪的被迫同步跟进及其形式。
此种情况,对于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而言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仅仅是对文本证照进行伪造已经无法达到掩人耳目、以假充真的目的,因为,他人只要在网上进行简单地操作就可以查询到该证照的真实信息,伪造证照立即就会被戳穿。那么,要实现伪造证照能够现实化使用的目的,犯罪人就必须要解决网上信息查询和比对的问题。于是,伪造证照者为了达到“以假充真”的目的,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到了网络上存在的诸多网络信息数据库。如果能够进入这些信息库并添加或者修改信息,那么伪造的证照就真的成为能够通过验证的“真照”了。对此类信息数据库进行篡改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有形篡改,即由专业技术人员采用黑客技术侵入相关网站的数据信息库,然后进行篡改;另一种是无形篡改,即由发证机关
单位内部的有权人员进行篡改。客观地讲,伪造证照犯罪通常不是偶犯,而更可能是具有常习性和连续性的行为,因此,此种篡改数据的行为更多的是多次的、反复的,由发证机关单位内部的有权人员实施是不太现实的。除此之外,并不是任何一个伪造证照者都有此种内部关系型的“共同犯罪人”可以利用。而另一条通道则是现实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员开始熟练掌握黑客技术,相比来说,有形篡改更为可行一些。
从犯罪历程来看,早期由于网络技术还不十分发达,一方面,一般情况下,证照查验还仅仅是查看文本证照;另一方面,黑客的技术门槛较高,相关技术人员稀缺,一般人员很难完成这样的高难度、高技术犯罪行为,因此,网络信息篡改行为还仅仅是偶尔出现,也就导致此类能够通过信息查询和比对的证照价格非常昂贵,因此,购买这种可以在网上查验的“真照”的人并不是太多。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证照的网络查验和比对已经非常便捷,特别是对于学历证书,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会进行网络验证;同时,黑客技术也日渐成熟,甚至出现了专门供用户下载黑客软件的网站,这就导致了网络信息篡改行为变得简单易行,直接网络信息的篡改行为快速增加。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 篇3
面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已经从现实世界延伸到网络空间。面对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大学生表现出极高的认同度和热情。但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着网络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方便与快捷、知识与乐趣的同时,上网过程当中,一些不健康的、黄色的、灰色的、黑色的不规范、不道德的东西不知不觉地侵蚀和毒害他们的灵魂和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地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大学生为何对网络情有独钟
互联网的出现,使全世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揭开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的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面对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十九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将近1.37亿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而这其中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上网群体。
大学生之所以表现如此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关键在于网络本身积极健康的一面。在互联网上,大学生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快速地收集和了解信息,快速低成本地与他人联络,学习知识更加方便广泛。另一个方面,缓解压抑和苦闷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项针对北京15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者中有65.1%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寂寞无聊时上网,18.4%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的最主要的收获是“使自己的压抑、苦闷得到缓解”。
网络和大学生之间似乎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亲和力,这种特殊的“网络情结”,有其一定的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学生性格的多样性和网络的虚拟性
大学生处在青年期,处在这一“可塑”时期的大学生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他们渴望展现自我,去了解存在于自身周围的现实世界。然而与现实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脱离,限定了自我拓展的能力,但网络创造出来的虚拟空间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网络就像伸入现实社会的管道,紧紧地将二者联系了起来。网络构成了一个虚拟的社会,这个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与再现。在不同窗口之间的交流和信息获取,从而也就实现了与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的交流与沟通。但是这种交流与沟通极易受到其载体——网络方面的负面影响,从而偏离原始初衷甚至与之违背,最后“身陷网络而不能自拔”。
2.大学生内心的脆弱性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
大学生内心世界情感复杂但极其脆弱,他们多思且易感到空虚,心理结构相当稚嫩,而网络上空前巨大的信息量弥补了这一“鸿沟”。然而,网络上充溢着种种复杂的信息,特别是大量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充满着危险性。这些复杂的信息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造成自我价值取向的偏离,久而久之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分裂,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闭锁性和网络的开放性
人的一生中都是处在角色扮演的环境中,这种扮演具有强制性的性质,无法全盘解脱。我们常说:“一个人终生在角色扮演中度过,却从来不知道最真实的自己,或从来无法活出真正的自己。”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扮演的角色则只限制在子女、学生、朋友等比较狭窄的范围内,而如今网络带来新契机,于是这种情况将会改观。
大学生心理上处于日趋成熟的阶段,外在世界的多样性使得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构建起心理的自我防线,人为地筑造“防御壁垒”。但网络创造的开放性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所创造的巨大空间,为其提供了多样同时又是多变的角色。这些不同角色的扮演和角色的不可知性,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防御机制。
4.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网络的隐匿性
大学生处于儿童和成人的过渡时期,由于成人社会对于其成长存在滞后性导致他们过多或过高地给其确定行为规范。一种强烈的被尊重、被理解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情绪日益膨胀,而网络恰恰满足了他们宣泄的欲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途径。借助于在网络上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等不希望公之于众的信息的匿名,他们可发表平日不敢发表的言论,扮演平常不敢扮演的角色。暂时的“身份丧失”给他们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虚幻感。这有助于一部分大学生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可以让其虚拟尝试新的角色,起到“角色扮演”的作用。但它的不足在于会使其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
弗洛伊德曾说,压抑和宣泄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机制。在日常生活中,梦是宣泄的地方,而如今网络的虚拟空间取代了梦的地位,不难想象宣泄的管道变宽了,而大学生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契机。
5.大学生自制力的缺乏与网络磁性“习瘾”力的存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面对极具磁性的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没有足够自制力的大学生,往往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我。这突出表现在:把网吧变“聊吧”;沉溺于网络游戏;逃避现实;人际关系淡化;依赖、迷恋网络等,轻者荒废学业,重者家破人亡。上网成瘾(也称“因特网”中毒)在大学生中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大学生迷恋互联网有其一定的自身因素,但也有一定特殊的社会背景
1.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健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感到精神压抑;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大学生也不例外,面对日益物欲化的社会,一些人格弱点随之浮现,诸多心理疾患也日渐暴露出来,而同时代的网络似乎成了心灵的“避风港”。
2.高校心理咨询和网络建设工作的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未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然而,到目前为止不少学校尚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也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没有及时地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网络心理疾病进行引导,导致其长期沉湎于虚幻的网络中,最终不能自拔。同时,高校有关网络建设也存在不足。高校网站不仅是高校的一个形象,也是知识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集散地,更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出口。然而,目前存在的现状是很多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网民的积极教育和正确引导,从而使其陷入了种种不必要的误区。
3.家庭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健康人格方面的培养。同时家长对网络知识的匮乏,也限制了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监督和引导。
四、要正确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尝试
1.进行网络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及其发展,通过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上网和学习、生活的关系,把握上网的时间和频次。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判别能力和防护能力,从而抵制各种不良信息与错误思潮的干扰和侵蚀,加强自身防御的主动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高校网络建设,创建良好的网上环境
目前校园网络建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挂几个网页,我们应借助于多种渠道增加网上较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增强高校网站中的文化品位,将大学生的注意力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转移。同时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对黄色及其他有害网站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腐蚀学生的心灵,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
3.学校和学生经常性沟通,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
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学校应积极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所需所想,并给予其精神上的关怀、理解和安慰。同时,班主任及相关老师(如辅导员)应经常“下寝室”,及时正确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种种思想问题。
4.开展以网络活动为主体的第二课堂,积极引导上网行为
以学生为主体,经常性地开展一系列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如开展网页制作和创办电子刊物等)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正确地引导他们利用网络摘取知识果实,活跃思维、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使网络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发展个性、开拓创新的园地。
五、结束语
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4
一、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 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深远, 其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一) 互联网的积极影响
首先, 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 可以迅速、全面地提供大量的校内外乃至国内外信息, 使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更深入了解课程知识, 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促进了知识的共享,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学友谊和师生交流。网络是个开放的世界,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 增加了大学生了解世界的机会。网络信息全, 覆盖面广, 容量大, 包含了学习、生活、时事政治等许多有益信息, 对于开发大学生的思维, 开阔眼界有着深远的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使地球变小了, “地球村”中的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
其次, 调查表明,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 通过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政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二) 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仅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首先, 网络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有益信息, 也包含了许多垃圾信息。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观念的关键时期, 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上不利于大学生健康观念形成的一些信息能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使原本纯真的心灵受到污染, 有甚者会产生心理问题, 造成情绪冷漠。网络还有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格的缺失, 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水平的下降。
其次, 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思政工作者的压力, 但是, 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传统的教育方式, 学生的思想波动教师较容易察觉, 能立即作出应对措施。但是, 网络教育中学生的想法、认识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准确地掌握, 即使发觉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动态, 网络上的教育力度也确实有限, 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再次, 每个人一天中可支配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如果上网浏览娱乐信息或者不良信息占用了太多时间, 那么用于学习和与同学、教师交流、交往的时间就减少了, 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都是十分不利的。更有甚者上网成瘾则有可能导致迟到、旷课, 荒废学业、性格冷漠, 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也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增加巨大的压力。
二、利用网络,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那该如何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 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一) 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 关键在教师队伍。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熟悉思想政治工作, 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 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 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利弊, 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特点, 并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紧跟时代步伐, 不落伍、不脱节, 善于在理论后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 在总结中进步。及时了解时事动态, 关心学生在议论的话题, 想学生之所想, 融入到学生中去, 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 才有能力去引导学生, 并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坚决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出发, 利用网络资源,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引入到课堂中来, 增强思政教育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学习有益信息, 摒弃不正确的观念。
(二)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面对不断普及的互联网, 加强监控, 完善体制, 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加强监控和引导, 教育学生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校园网络, 对网络信息中的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进行强制过滤或删除, 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宣传和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 使每个人都积极抵制不良的网络影响, 在宿舍内部和班级内部形成良性的网络小环境, 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大环境。通过校园网络, 组织更多大学生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使大学生上网不仅是有事可干, 而且能够自觉摒弃不良的网络习惯, 选择良性的活动积极参加和融入进去。
(三) 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 培养网络法制意识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互动, 在认识网络时代特征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在教育过程中, 融入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普及网络知识, 将网络培训日常化。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抵制有害信息,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不乱发帖, 不搞破坏, 不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危害的行为, 文明上网。
三、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情况调查报告 篇5
调查人: 班级:会计1201 学号:201206060114 调查时间:2014年3月20-23日
调查形式:网络问卷调查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网络的普及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其对人们的生活已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对网络的应用则更加广阔和成熟,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大学生进行的网上购物消费行为。近年来,网购一词在中国高校中日益流行,大学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使得网购朝着更加广阔和便捷的道路发展。而此次调查就旨在于了解在校大学生当前的网购现状,分析其网购的行为特征。
调查目的: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网购的现状,了解大学生网购的行为特征,对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见解。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的学生
是随机抽取的来自不同的的大学不同专业的大学生。
调查形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利用网络的便利,用网上调 查问卷的形式,共通过网络发放一百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九十三份,回收率93%。
调查时间:2014年3月20-23日
调查过程中处出现的问题与解决:
本次调查问卷的题目模板是从百度上下载下来的,下载下来 的题目有很多问题不太符合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及主题,因此我 对有问题的题目进行了甄别和修改,并利用它形成了一份新的适 应需求的问卷调查题目。调查经过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当我收到问卷调查作业的要求后,我及我的舍友利用课余的空闲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互相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及其如何展开本次实践作业。讨论启发的结果如下:
1.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2.本次调查的题目从网上下载下来并视情况对其进行具体修改; 3.本次调查份数为100份,大于30份从理论上样本容量具有广泛代表性;
4.决定利用网络社交手段,如微博、QQ、手机App等发放问卷; 5.最后直接通过网络回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大学生网上购物日益流行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达到86.7%;而没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只占所调查人群的13.3%(如图表一所示)。不难看出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行为已经日益流行!说明大学生对网上购物这一行为能够接受,并且接受的比较迅速。
图表一
2.大学生网购群体的性别特征
本次调查采取男女比例相同的原则,但调查结果显示,有48.3%的女生曾选择过网上购物,而男生中这一比例却只有38.3%,明显低于女生(如图表二所示)。这可能是因为女生对新鲜比较感兴趣,喜欢追求时尚;而男生在这方面的需求或认识显然比女生要低,这可能是造成大学男生网购比率比女生低的原因。
图表二
3.网购原因分析
(1)据调查显示,没有尝试网购或对网购有所顾忌的原因主要是:对网上购物支付安全、对商品质量不信任;以及可能是所购买商品价值较大,不愿意或不敢在网上购买;还有就是对网上商品的服务不太满意所致(如图表三所示)。
图表三
(2)选择网购的原因。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主要为:网上商品种类多样、商品价格实惠以及网上购物节约时间、方便快捷。而且,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网上购物方式时尚、新颖,对网购比较青睐(如图表四所示)。
图表四 4.大学生对购物网站的选择特征
本次问卷调查中主要涉及的网站有: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网、拍拍网等。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浏览的网上购物网站中比例较大的是:淘宝网、当当网、卓越网(如图表五所示)。当代大学生有着较清晰地品牌意识,对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网站更加青睐。也说明未来大学生网上购物时如淘宝网、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成为学生们的首选。
图表五
5.大学生网购行为的特征
(1)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类型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网上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排名依次是:服装类(78.3%)、图书音像(53.3%)、小饰品(38.3%)、生活用品(26.7%)、数码产品(20.0%)和其他类(5.0%)。可以看出服装类、书籍音像类所占比例较大;其次小饰品、生活用品、数码产品也占一定比例(如图表六所示)。这体现了大学生在网购类型中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而且在学习用途(如图书)中所占比例也较大。
图表六
与网上购物其他类型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对网上购买数码产品的接受程度显然还有待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数码产品价值较高,消费者不太信任;由于数码产品的性质和别的商品不太相同,一般购买它时需要见到样品。这可能就是制约网上购买数码产品发展的重要原因。
(2)网上购买的潜在金额
大学生虽然受经济条件的约束,在校期间无法开展更多的网上购物活动,但其参加工作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中中高收入的群体。所以,大学生的价值也绝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目前的实际购买量,而在其终身价值,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他们参与网上商务活动的潜力是巨大的由大学生月消费中用于购买非食品类支出可以得知:未来选择网购的潜在客户,以及未来用于网购的消费金额(如图表七所示)。
图表七 6.大学生选择网购平台的标准
本次调查有关网购平台标准方面共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产品品牌、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产品服务、产品口碑及其他因素。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网购平台时主要对产品质量(81.7%)、产品价格(70.0%)、产品口碑(53.3%)的因素考虑较大(如图表八所示)。这反映出大学生在选择网上购物时还是相对比较理性的,更关注的是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对产品品牌的需求不是很大(31.7%)以及较大的依赖产品口碑可能是因为对网上购物还不是太信任,更多的是靠消费者在网上的评价来进行分析和选择的;而对产品服务较看重的只有(43.3%)可能是因为商家的服务整体上不是太好,更多的是需要改善,所以消费者也只能选择一种默许的态度了。
图表八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篇6
目前电子信息网络正蓬勃发展,因其便捷性,借助了高科技手段,因此它速度快,使用也更加方便。既便于信息大量存储又便于迅速传播,还可以实现多媒体的传播。在网络世界中,相貌,身材,性别,年龄等这些活生生的形象特征都变得无影无踪,使得个体和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隐蔽性,因此,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之外就形成了一种虚拟社会,尽管人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也可以像现实生活中一样继续开展各种活动,也是借助于现代网络的通信技术实现的。这些特点,使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往往展现着循规和越规的矛盾斗争。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学习方面:考上大学便无所事事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高中到大学是一个质的过度,高中学校为了达到某些硬性指标,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衡量教师工作成效的指标自觉不自觉地定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迫使教师一味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搞题海战术、频繁进行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从紧到松,升入大学后经常以上网来度过宽松的课余时间;由于大学生缺乏外部压力,自我约束能力普遍不强,缺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正确态度。这种学习态度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素质。
(二)生活方面:铺张的消费习惯
由于大学生的父母由于与孩子相处时间很少,在对待孩子的物质消费方面,大部分都有补偿心理。在访谈中,多数家长都表达了尽量满足孩子物质需要的基本态度,因此多数大学生有大手大脚花钱的消费习惯。不少大学生内心所具有的孤独感和自卑心理,往往会通过消费行为来进行补偿,这些消费行为与时下流行的平板电脑等因素结合起来,令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较大程度的痴迷。
(三)品行方面:个人主义和越轨行为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关乎支撑大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脊梁问题。无论道德知识、道德情绪及自我控制的意志力的培养,都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平时对大学生的教诲、奖励与惩罚的控制方式、管教方法与态度、行为示范等对于大学生的抗拒诱惑以及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均能产生积极的决定性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置身在有缺陷的家庭教育里,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出现了严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了德育障碍。
(四)心理方面:敏感脆弱与内向执拗
在与父母的联系沟通上,由于父母与其子女相隔较远,身居家乡的父母能经常与大学生保持沟通的很少,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偶尔沟通,不少大学生刚刚过度到大学校园,会产生情绪消极、自卑,感觉孤单,甚至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等,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据调查,大学生每天到网吧上网的占2.6%,经常去的占12.8%,偶尔去的占28.3%。从这些学生中抽样调查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沉迷于电子网络游戏,有的甚至浏览过不健康网站;超过两成以上的大学生平时衣着打扮过于夸张或者仪表不整,个人卫生较差;还有个别学生平时和社会上不良青年交往密切,经常有逃课、打架等违纪行为发生。在对这部分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一成以上学生对父母在外从事什么工作,是否辛苦等生活状况都不清楚,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家里穷,是父母无能,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并由此产生怨恨情绪,甚至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沟通,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因而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二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完整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自然受到一定客观情况的影响,人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中的消极因素可能构成犯罪原因。受网络络文化的影响,学生们的生活与网络紧密相联,大、中学生是校园网推广的主体,也是促使其更新发展的催化剂。但大学生基本尚处在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对于事物的优劣缺乏深入的判断,且自制能力较弱,渴望成功的欲望很强,从网络文化表现出来主要有两方面:
(一)沉迷性
一是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自卑情节的大学生,更希望在网络游戏世界里面找到成功的喜悦和失去的自信,现在不少网络游戏以征服为主题,很切合大学生的心理,使其沉迷其中,而抛弃学业,造成了人才的变向流失;网络文化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的教育内容,是对个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属于人的思想和意识的教育,可以为教育对象确立一定的信仰内容和方法。
(二)幻想性
不少大学生过高估计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成果,把网络软件开发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科研看得过于简单,甚至生出辍学而从事网络创业的想法,让大好的青春夭折在网络世界里。因此,网络文化的诞生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这一代大学生。而网络却受到市场原则驱动,从很大程度上以盈利为目的,而盈利则是与受众需求紧密相连的,受众的需求就是置身市场的网络运作的指挥棒,只有了解受众需求,顺应受众需求并满足受众需求,赢得受众宝贵的注意力资源,才能增加媒体的含金量。揭开媒体的投资价值,进而获取广告商的资金投入。广告商向媒体制造的符号奇观。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就体现为文化奇观的制造能力。
(三)引导性
当今,大学生犯罪出现了低龄化、物欲化、团伙化、智能化等新特点,究其原因既与大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特定的心理因素有关,也与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出现的新的不良现象有关,当前的教育体系和社会大环境在价值取向上总体是倾向于实用与功利的,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成绩名次和物质上的需求,精神需求则远离了大众的视线,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教育引导;同时商业的气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缝隙,使思想还欠缺成熟却身在其中的大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窒息。没有文化的诗意,没有安静的空间,到处都是媒体渲染的娱乐氛围。在这个以分数取胜而又凸显浮躁的社会中对偶像观的教育引导在各方面还是一个未被重视和关注的教育盲点,所以造成了高校中的网络行为与观念的不和谐甚至畸变。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改善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有效降低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辅导员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网络之于社会和大众的交流作用越来越多,要在发展中正确把握校园网文化的创新,就必须将大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中心思想,大学生的成长是关键,同样社会人对校园网的认识也是关键,体现人的价值是核心。针对班级中关注“共性”多,而忽视大学生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建议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功能,辅导员要给这些大学生以特殊的关爱,多接近他们,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大学生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第一,要强化分类指导。辅导员应逐步建立大学生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让在大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开设相关的课程。要开设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他们走好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老师,他们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共同对大学生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以对家庭缺位、亲子教育缺失的大学生进行亲子教育补偿。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活技能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
第三,辅导员与大学生家庭的互动,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此外,对校内网络文化的正面宣传,对在校学生的正确引导,对大众广泛普及其有益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信息网络的概念继续扩展,电视网和计算机网正在渗透,融合。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的宽带正在高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因此,信息产业的转轨变型必然要求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加盟网络产业的升级换代,迫切呼唤内容产业的历史性登场。未来的网络形式和走向会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昨天的梦想和今天的创造。“如果互联网发生了问题,将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技术,缺乏远见,或者是缺乏动力,而是我们未能把握方向,共同走向未来”。要宏观调控网络,以免产生失衡现象。通过社会责任感对从业网络人员的呼唤,更通过构建先进的网络主导文化对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的引领,最终得以实现。那么,网络环境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的建设中,必将成为大学生人健康成长的风向标,必将成为人们永恒向往的神奇美好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晓云.网络文化对青年影响[J].嘉兴学院学报,2002(5).
[2]毛国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石油工学院学报,2002(2).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 篇7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信念现状
早就有人预言: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 ,20世纪是高 速公路的时代,21世纪将是网络信息的时代[1]。现在看来 , 这已经成为事实。而网络信息的发达,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政治信念的正确树立带来了挑战。为此,笔者以内江师范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政治信念的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政治信念状况不容乐观。
( 一) 政治信念呈现出不坚定性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基本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但是信心不足。当被问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有无现实的指导意义? ”时,67%的大学生回答“有”,33%的回答“没有”;当被问到“共产主义能否实现 ? ”时,只有54%的大学生回答“能”,有27%的回答“不能”, 有19%的学生回答“没想过”;当被问到“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没有信心?”时,有66%的同学回答“有信心”,有10%的同学回答“基本有信心”,有13%的同学认为“说不清楚”,有11%的同学回答“没想过”。这些数据说明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信心不足、政治信念模糊和不坚定的问题。
( 二) 一定程度内潜伏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能了解和学习科学的政治理论,但认识不到位。调查中发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很了解”的有16%,“比较了解”的有57%,“了解很少”的有20%,回答“不了解”的有3%,回答“说不清楚”和“不关心”的分别占3%和1%。
“很了解”和“ 比较了解”的共计73%,这种好的态势与学校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也说明总体上大学生还是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还有27%的同学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上是存在问题的。本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是一门必修课,有这么大比例的人“不了解”、“说不清楚”、“不关心”,这应该值得我们关注,这说明一定程度内潜伏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因为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离开这些基本理论,政治信念教育就失去了基本的理论支持,信念就会动摇。而且他们不去主动地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认为与他们无关,这本身就是一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现。
( 三) 对党认识不足和入党动机不纯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且态度积极,这是一个好现象。有11%的大学生选择“信仰共产主义”作为加入共产党的动机,还有39%的大学生选择“向党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早日成材”作为入党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正确的。但总的来说,大学生入党和不入党的原因呈现得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同学入党动机会给自己和整个党带来危害。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传入,尤其是部分党员干部贪污受贿的负面影响,党的威信和形象在一部分大学生心目中急剧下降,竟然有40%的人因为“腐败严重,党的威信下降”而不愿意加入共产党。具体情况( 见表1、表2) 。
二、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念的影响
美国著名未来学者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能拥有整个世界。”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政治信念的影响足以说明这一点。
( 一) 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念的正面影响
网络的海量信息为加强大学生政治信念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掌握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网络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信息更新速度快。我们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到最新的时事材料、理论观点和典型事例等,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性,使受教育者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达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信息的网络化使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现代化、途径科学化,它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传播与利用率,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且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可接受性。
另外,网络环境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有利于大学生主动接受。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再安于做被动的受教育者,他们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网络自主选择教育内容。信息网络的民主性、平等性、交互性、丰富性和虚拟性无疑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教育载体,摒弃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单调与空泛、形式的枯燥无味和手段的落后的弊端,使其能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寓教于乐,主动接受。
总之,信息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较传统的传播媒介而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有利于正确的思想及时、准确到达大学生的思想中。
( 二) 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念的负面影响
当今,政府对网络信息的控制难度加大,各种信息充斥其中。网络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地位,使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控[2]。使得一些不利于团结稳定的信息大肆得到传播,破坏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同时,反动的政治信息通过网络侵袭着大学生的思想。在网络信息中混杂、隐含着许多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信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接触社会少,因而辨别能力差,缺乏抵御力,在网上漫游时,不知不觉受到这些信息的渗透和毒害,从而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带有片面性[3],使大学生盲目信从,甚至对我们的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和反感[4]。那些霸权主义国家、强权政治的推崇者就会利用先进的网络传播它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侵蚀影响着 思想活跃 ,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 值观尚未 定型的大学生。
并且,西方国家搞和平演变的主要手段是“西化”和“分化”,主要目标也是动摇和摧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并通过一些人散布“共产主义理想是远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空的,权力技术是硬的,黄金美元是实的”等言论,要人们“不想远的,丢掉空的,掌握硬的,大捞实的”[5]。网络使这些东西很快在大学校园中流行,冲击了马克思主义阵地,导致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出现危机。另外,国际恐怖组织、邪教组织、种族主义集团也利用网络散布非法言论,利用互联网对社会中的一些个案、小事大做文章,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些负面问题,插手中国内政,丑化党和政府形象,散布大量有害信息,抹黑国家形象、吹捧西方民主,这就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现行的社会制度的极端反感,对国家民主建设肆意否定,信仰认同完全丧失。
三、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信念的对策
随着网络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物质文化生活等都被融入到信息网络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正面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信念的树立,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6]
( 一) 高 校 管 理 部 门 应 重 视 大 学 生 政 治 信 念 教 育 的 管理工作
要想做好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领导重视是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进学生的头脑”,首先就要进学校领导的头脑。学校各级部门要开展各项工作:我们可以建立各种主题网站,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领域,如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等网站。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关于大学生的特色主题网站,比如“中国大学生网”、“校园文化”、“红色网站”、“ 大学生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等。在校园网上设立主题网站特别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调动其主动性和参与性, 原因在于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反映学生身边的事情。正如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说的那样“: 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7]
我我们们还还要要提提高高思思想想政政治治教教育育者者应应用用信信息息技技术术的的能能力力。在在网络时代,应以着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道德教育规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信息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道德教育的队伍,这是做好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网络监管。网络管理不仅要堵和管,更要疏和导。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表明学校仅靠“堵”是远远不够的,应确立“主动出击,疏堵结合”的方针和原则,尤其在疏方面,要求把握教育时机。比如在大学生入学当年,抓紧对学生上网法制的教育将事半功倍,我们也可以在“法律基础”课程中增加关于网络法制教育的内容。
( 二)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加强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信念教育的主要场所,我们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完善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紧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贴近国家和社会实际,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认识能力,使他们在理论层面上把政治信念内化。
同时我们要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首先,要在回答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工夫。要回答好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尚存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分清现象与本质,不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其次,还要经常研究学生对人生价值、道德准则和理想前途的基本认识,研究学生在不同环境和经历下形成的思想、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化解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矛盾。当前,主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教育大学生,才能引导大学生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道路前进,为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学生吸收新鲜知识的愿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教学学手手段段和和方方法法落落后后的的矛矛盾盾,才才能能提提高高教教育育教教学学的的针针对对性性,增增强时代感和说服力。
( 三) 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政治信念教育
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可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发现自我、理解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社团的领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和组织,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提升学生素质[3]。另外,我们要鼓励大学生深入工厂、农村,接受工人、农民的教育。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和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了解社会、感受现实,增加大学生对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中流砥柱作用的认识,从而坚定热爱党的信念。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教育他们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人民。要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让大学生在火热的实践中磨练成材[8]。
结语
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历来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优势。我党一向重视思想信念教育,邓小平就曾提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9]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远离虚拟的网络世界,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积极应对网络信息给大学生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化,做好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因网络信息而引发的种种问题,消除网络信息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念。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呈现出不坚定性,潜伏着马克思主义信用危机,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也不足而且入党动机不纯。而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念的树立有着正面影响的同时,也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除了高校管理部门应重视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的网络管理工作,还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加强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和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政治信念教育。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 篇8
另据2009—2010年中国网民构成统计, 大学生群体无论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还是职业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 对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是亟待关注的问题。整体而言,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不但满足了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而且还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开阔了视野。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 他们的网络伦理问题日益彰显。本文仅以网络伦理为切入点, 对大学生网络伦理现状进行认真的梳理, 并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对自我教育提出笔者粗浅的看法。
1 网络伦理的内涵
“伦理”始于《礼记·乐记》:“乐者, 通伦理者也。”初期的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微妙而又有序的辈分关系, 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演变, 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和谐有序的关系。[2]网络伦理 (internet ethics) 可以界定为在网络信息活动中被人们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和应遵守的道德标准。对于网络伦理的概念,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 自由平等是网络伦理的鲜明特征。由于网络克服了地区限制、文化限制, 甚至国家限制而将全世界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广大网民成为了地球村“村民”。显然, 与现实的伦理道德相比, 基于网络这个无边界的交流平台之上产生的网络伦理自然也在朝着大融合的方向发展。这种伦理观念体现了更加广泛的人民的意愿、思想和利益。[3]目前, 网络伦理中一些公认的伦理规范, 如协作原则、全民原则、自由原则、互惠原则等正在逐步形成。因此, 网络伦理是一种自由、平等和充分宣扬个性的伦理模式。
其次, 自觉性是网络伦理对网络伦理主体的高度要求。与现实社会相比, 网络中人们对个人信息的设置有着很大的自由度, 其行为往往更多地由自己决定。这种高度自主的伦理模式要求人们具备高度自觉的伦理道德观念来保障网络行为的正常有效进行。当然, 这种高度自觉性并非意味着网络行为完全没有规范。事实上, 网络社会依然存在着是非观念, 一旦你的行为违背了伦理道德线, 那么网络大众就会无情地对你口诛笔伐, 使你受到网络舆论的压力。
2 当今大学生网络伦理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更是一个现实课题。正如, 2006年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上, 来自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杨霞教授忧心忡忡地表示, 当代大学生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色情、暴力信息泛滥、黑客行为英雄化, 同时出现了道德观念紊乱, 网络伦理教育迫在眉睫[4]。就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问题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意识冲突、价值扭曲
因为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态, 彼此的交流, 相互的吸引与排斥在所难免。但在良莠不齐的网络时代, 因大学生的心智发展程度不一, 当潮水般的西方文化思潮席卷而来之时, 来自不同路径的各种价值观通过网络的强劲辐射力和渗透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人格形成与发展, 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与信仰认同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当代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因此逐渐变得模糊起来, 大学生们的行为抉择一时陷入了前路迷惘与现实冲突的困境, 其价值取向被严重扭曲甚至置换。
2.2 诚信缺失、情感冷漠
作为现代社会生活重要环节的高校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无疑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和重大使命。然而,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中的真实身份得到隐匿, 没有明显道德约束感。于是, 他们借助于网络尽情发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压抑和烦躁。此外, 大学生们热衷于网络空间中的符号化和数字化的交流模式。现实中的直接交往越来越少, 校园中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受到一定影响, 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情感冷漠化, 出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功能退化。
2.3 迷于网络、难以自拔
面对网络的迅猛发展,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迷恋网络, 除尽情享受色情信号的挑逗与诱惑以外, 各类网络游戏更是让他们如醉如痴。许多大学生在其网络游戏魔力的驱使下, 不吃、不喝、少睡早已司空见惯。有的大学生因迷恋网络而出现成绩下降、留级甚至犯罪等现象, 还有个别大学生因迷恋于游戏而出现了精神问题。
3 大学生开展网络伦理自我教育的基本路径
大学生开展网络伦理的自我教育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要求, 在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下, 不断地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监督, 力争达到一定预期效果;然后用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对自己进行评价, 通过这一评价, 形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 然后在这一新的基础上, 又开始了新的自我教育循环上升过程[5]。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学生开展网络伦理的自我教育是一个由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四个环节组成的动态过程。它们彼此衔接,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处于自我教育统一体之中。
3.1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基础性环节, 它在整个自我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自我认识的基本内容包括:自己是否做到了善于网上学习而不是浏览不良信息?在网上交友时是否做到了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而且在网络交往中是否具有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利用网络时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利用网络时是否注意要有益身心健康, 而不沉溺虚拟时空?大学生要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客观回答, 以对自己的网络伦理水平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大学生可针对网络伦理自我教育提出自我教育的目标, 即自我要求。自我要求一般包括“具备面对繁杂信息时的科学选择能力、面对多样诱惑时的自我控制能力、面对潜在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面对监督缺失时的自律能力”[6]。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有步骤、分阶段设定自我教育的目标。
3.2 自我践行
自我践行是自我教育四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 不迈出实践这一步, 自我教育永远是一句空话。我国古人虽然注重自我修养, 但是不少人却远离现实实践, 最后把自我修养变成了“闭门思过”或者“坐而论道”。
关于网络伦理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在自我践行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尊重隐私权, 不窥探别人的信息或泄露相关隐私[7]。大学生在自我践行过程中必须坚持诚信, 不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另外, 大学生在自我践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在网络中文明交往, 不辱骂网友。网络中虽然每个人都是一个符号或者昵称, 现实存在感较弱, 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 “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必须像是在现实社会一样坚持文明交往, 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3.3 自我监督
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我教育必须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 建起一道思想的防火墙,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自觉抵制网络伦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我监督一般有两种途径[8]:
(1) 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 能自觉按照一定的政治和道德要求去思考问题和从事社会活动。网络是一个无约束的虚拟世界, 每一个人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出现, 大学生在网络上摆脱了现实社会环境的制约或他人的监督, 只有慎独才能避免网络不轨行为。《论语》中有“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弟子曾参也曾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主张。可见, 通过自省, 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剖析, 不断改过自新, 从而修正网络不端行为。
(2) 克己。当前, QQ 聊天、网络游戏和网恋对大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其中一些大学生因自我克制能力差, 把宝贵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了网络上, 进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 大学生通过克己进行自我监督来约束自己对网络游戏的迷恋, 不发表不健康的信息, 自觉抵制对色情、暴力信息的渗透, 杜绝网络不诚实行为和网络攻击行为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3.4 自我评价
作为自我教育的重要环节, 自我评价 (self-evaluation) 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一个人如果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就能理性地处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 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网络伦理自我教育语境下的自我评价是评价主体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参照自我教育已设定的目标对自我教育取得的实际进展进行客观的评判, 从而为下一阶段开展网络伦理自我教育发挥指导性作用。自我评价的范围基本涵盖了网络伦理学习水平的评价和网络伦理行为表现的评价。其中, 网络伦理行为表现的评价是自我评价的重点。它包括面对繁杂信息时的科学选择能力如何;面对多样诱惑时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面对潜在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如何和面对监督缺失时的自律能力如何。由于网络伦理自我教育语境下的自我评价问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许多内容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待于以后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特别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自身开展关于网络伦理的自我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走出网络伦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这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一代, 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丰富生活的过程中网络行为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其中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问题就是一个亟待纠正的问题。本文认为, 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学习力较强的一大群体, 可以持续不断地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践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来提高自己的网络伦理水平, 从而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伦理,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
[2]杨凯, 张华伟.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 2007 (8) :30.
[3]张志芳.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J].理论探索, 2003 (3) :19-20.
[4]杨永清, 唐仕琼.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现状与原因[J].西昌学院学报, 2010 (12) :151-152.
[5]孙芬, 孙其昂.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前言, 2003 (10) :124-125.
[6]赵慧臣.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解析:自我教育的视角[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 (11) :90-91.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 篇9
一、网络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
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哲学范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F.尼采把否定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现象称之为虚无主义。学术界通常认为虚无主义来源于尼采的“上帝死了”,意味着以上帝为代表的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随着时代发展,虚无主义被赋予更多更具体的内涵,其中民族虚无主义尤为突出。
民族虚无主义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存在于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意识之中,随着网络普及,民族虚无主义跳脱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意识, 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新方式大量传播,将民族和国家虚无化,外来高尚化,其影响是具有破坏性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否定民族文化传统。中国近代落后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把救亡图存的目光停在追逐西方文明上, 而本民族文化则成了封建和落后的代名词。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民族虚无主义在知识分子历史文化意识中应运而生。从20世纪30年代陈序经率先提出的“全盘西化”概念及胡适的“我们百不如人说,到六七十年代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再到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大讨论,及至现在网络上兴起的“中医伪科学”等言论,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否定民族传统文化,宣扬民族虚无主义。
另一方面,无视民族特点,抹杀民族差别。民族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无视民族特点,抹杀民族差别,披着“全球化”的外衣推行“西方文明”,认为“民族”是虚构的,从根本上否认民族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大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在历史发展新时期,民族虚无主义更是通过网络跳脱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意识以全新形式在网络世界里肆意传播,形成网络民族虚无主义对长期浸淫网络的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二、网络民族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 )以偏概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五千年千锤百炼才孕育出的一种集体智慧,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然而在当下网络世界中,为博眼球,各发言人不是无限夸大中华文化的阴暗面,就是故意歪曲历史真相,以“重新评价”为名,做“颠倒正邪”之实。对缺乏历史文化系统学习又长期浸淫网络的青年大学生来说, 及时性和刺激性足以瞬间颠覆以往价值观念。毛泽东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1也就是说,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当下网络以恶搞、玩笑为名,肆无忌惮地调侃历史文人李白、杜甫,抹黑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妖魔化开国领袖毛泽东,扭转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英雄。同时,诸如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等放大中国人人性阴暗面的书被反复提起,甚至被人奉为经典,经过民族虚无主义的宣扬,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到了现代可以随意篡改,以偏概全,与事实背道而驰。
(二 )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带来全球文化的同质化。近年来,网络上诸如《中美孩子夏令营对比》、《英国人眼中的中国》等旨在美化外国、矮化中国的文章被反复翻出,网民通过中国与美国、英国、西方各国的各方面对比,得出“国外千般好,国内样样差”的结论,发展出以“吃进口食物、穿外国名牌、拿美国绿卡”为荣的炫耀趋势,而将本民族弱化为“中国式教育”、“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制度”等一系列带有鄙夷色彩的“中国式系列”。这正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网络上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结果。西方文化霸权的推行,使许多当代大学生深受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原有价值判断,开始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的价值认同, 将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不如意归结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原因,对政府、政党、国家、民族甚至文化和基因产生自我怀疑,久而久之,产生民族否定,成了“西方文明社会”的追随者,许多大学生以出国、留洋、定居海外为自己的终极梦想。
(三 )价值观混淆和信仰迷失 。
网络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同场竞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互碾压,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一较高下,它们在网络空间中相互碰撞、冲突、交融,构造出时空交错、多元价值并存的世界。“价值多元主义意味着在众多价值中,不存在中心、核心或主流价值,即价值观之间没有主次之分。”2也就是说,面对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各种价值理念及民族间文化传统的交锋时, 失去主导的意识形态,继而产生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也就意味着一切都是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的,这样面对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时,会让人失去辨别真伪的能力,陷入价值迷失。对原先标准产生怀疑,对现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质疑,进而对共产主义信仰进行否定,最终导致信仰迷失。
三、消除网络民族虚无主义影响的对策
(一 )进一步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 避免被网络舆论误导。
缺乏对传统文化全面、客观的认知,是大学生陷入网络民族虚无主义的主观原因。因此,首先高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视精神文明教育。通过举办民族文化沙龙、学术研讨会、社团活动等渠道弘扬传统文化,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内化为自身素质教养,形成一种良好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其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同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 如传统文化中的“精忠报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精神是一致的,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与现代的“诚实敬业”是一致的。充分发挥这种一致性,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融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做到古为今用、援古证今,深入理解和消化传统文化知识,不被网络舆论误导。
(二 )建设网络精神家园 ,培养网络 “文化自觉 ”。
信息交互带来的价值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 是大学生陷入网络民族虚无主义的客观原因。因此,消除大学生网络民族虚无主义,首先要建立一个有主导文化的网络精神家园,培养网络“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认识”3,是人们充分理解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全球化趋势下, 如何在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不被其同化,成为各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难题,互联网的发展使这一难题变得更为迫切。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网络世界中, 构建出以中华文化为主导的网络精神家园,形成一种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自觉。网络中的文化自觉一旦建立,就能在多元文化中开辟出一条处理好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的道路,“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的共处守则”4。在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网络世界中坚定民族立场、不被同化,在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时,将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结合起来,既不搞狭隘的民族主义,更不会陷入民族虚无主义。
(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是大学生陷入网络民族虚无主义的内在原因。市场经济带来的传统价值理性的“失语”,让工具理性深入人心,致使人性让位于功利主义,个体的丰富生命让位于金钱权欲,道德法则和价值底线一再降低,使大学生丧失主体精神,盲目追求工具理性而抛弃价值理性,甚至失去应有民族观。因此,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是消除大学生陷入网络民族虚无主义的有效途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也就是说,不是网络环境改变人,而是人改变网络环境。因此,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大学生在纷繁复杂、充满诱惑与危险的网络环境中,不被网络环境误导,不被民族虚无主义的托辞动摇; 在市场经济带来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面前保持自我价值判断,使价值理性战胜工具理性,避免人的“物欲化”和“工具化”,最终战胜网络环境。
摘要:民族虚无主义指否定民族文化传统,无视民族特点和抹杀民族差别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在历史发展新时期,通过网络跳脱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意识,以全新形式在网络世界里肆意传播,对大学生造成深刻影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国家未来的主人,大学生承担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和历史责任。因此,了解民族虚无主义现状,解构其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网络失信,对策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 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 并已经深入人心并深深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作为学生人群, 无论在校园里、宿舍中还是在课堂上玩弄手机者已经成为生活的正常现象。大学生已成为网民队伍的主力军, 手机世界已经深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网络成瘾和网络失信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对青年大学生身心、言行、学业、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成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的原因很多, 分析起来,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客观方面。
1.手机自身的诱惑力。
一是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调查数据看, 目前大学生手机持有率为100%。二是手机功能日趋丰富, 在某种情况之下可以充当电脑。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以及相应的软件应用层出不穷, 用户可以根据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三是手机的交流方式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具有匿名性、即时性的特点, 尤其是智能手机功能丰富, 手机QQ、手机微信、手机微博等功能在改变着主流的交流模式, 其新颖、时尚和便捷等特性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2.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重视不够。
高校教育方法上存在形式单一, 内容枯燥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者还是以以前的教育模式来对大学生进行启发、灌输、通过长期的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来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意识, 这就致使一部分学生觉得大学生活的空洞, 理论的虚幻, 流于形式, 缺乏学习的兴趣。而网络的开放性、直接性、即时性则更易迎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另外, 高校中缺乏对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的教材, 抓不住大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即使一些高校已经开展网络教育, 但教育的力度和效果不尽人意。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提供了空间, 在现实社会中, 道德的维系主要依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 有时是以国家法律作为最后保障, 体现了他律和自律的相互结合, 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 仅仅依靠网民的内心信念是行不通的, 要真正遏制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 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面对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 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 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网络法律法规, 由于网络应用的纵深发展, 已有部分明显滞后, 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原则或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 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 对大学生的网络违法行为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 主观方面。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是引发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的重要根源。大学生出现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有其自身的原因, 大学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 也是人生中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 更是一个人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阶段, 虽然大学生在生理方面已趋向成熟, 但是, 在心理的发展方面却不趋于同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 模仿能力强, 但是他们人生阅历少, 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 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并且大学生往往精通于网络知识及技能, 却缺乏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法制观念, 自我监控能力不强, 容易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 丧失道德感。特别是许多大学生青睐富于竞争的网上游戏, 并痴迷于其中, 又易造成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性格, 产生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 严重的甚至会患上“互联网综合症”, 对其学业、生活, 特别是个性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三) 从众心理的影响。
当大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使用智能手机, 高档手机 (Iphone4s、三星等) 亦成为时髦的追求, 对手机和其各种功能的使用便成为学生相互交流的话题, 甚至使用某特定功能的学生形成自组织。此外, 部分学生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少, 无法进行教育;大学生自我控制感的缺失、校园文化生活的单一、社会有关部门对其关注不够也是造成大学生手机网络危机的客观原因。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网络失信危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防范和矫治失范行为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此问题, 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和完善。
(一) 重视法律法规, 加快网络立法。
法律是规范网络行为的重要环节,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隐私保护、网络侵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建立健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在“基本道德规范”和“网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 在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中, 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 有关部门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也是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994)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规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001) 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在大力宣传和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对保障和促进我国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还必须不断健全网络法制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关部门应根据网络自身特点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对已有的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并结合网络这一特殊思想阵地, 制定网上管理规定, 如网上信息发布规范、网上信息审查和监管、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其次, 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作斗争, 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 为高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借助各种宣传媒体, 利用各种宣传阵地,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 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提倡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观念。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依法管理, 依法惩处才是切断网上犯罪和网上不良信息的关键所在。
(二) 家长要与子女沟通和交流, 引导学生抵制手机成瘾。
一是手机成瘾是青年成长中的发展性问题, 作为家长要能够正视它。二是家长要尊重子女, 平等沟通与交流。三是父母要鼓励子女多参加一些学校和社会之类的活动, 让他们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四是应该主动和老师、班长或同学联系, 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三) 加强学校管理和引导,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规范建设,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 就必须重视学校的作用。首先,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宣传活动, 教育和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不要让手机影响自己原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第二, 学校必须以健全网络管理制度、规范上网行为为目标,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提高大学生的规范意识, 告诉大学生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 营造大学生文明上网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等技术, 帮助“手机成瘾群体”调整心态, 逐步摆脱手机成瘾的困境。第三, 学校可以顺应时代需求, 建立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平台, 因势利导, 并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优势,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情感的交流, 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认同感, 削弱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三、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诚信建设问题日益迫切, 中国互联网的前途在于诚信,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依赖于诚信, 我们期待政府、社会、网络业界、高校共同为大学生和全国网民打造繁荣诚信的互联网络, 创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苏美香.浅谈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及综合治理[J].武夷学院学报, 2008
[2].王小运.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王晨.网络媒体要担负起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N].计算机报, 2009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 篇11
【摘要】网络文化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生活,一方面网络文化开拓了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其知识,张扬了其个性;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也在时时显现,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针对此现状,应从政策、教育、管理和环境四方面着手进行来应对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积极影响;负面影响;对策
自计算机网络普及后,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媒体之一,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所显示出来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且相当全面的技术特征,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开阔视野带来了便利,成为大学生放眼看世界的一扇窗口。同时也因其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一、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有助于知识的扩容与更新。网络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这是学校教育和实践教育所不能比拟和给予的。课堂的教学能够提供理论的知识,实践的技能,但授课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能够传授给学生的也是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并且更侧重于体系中的某些部分。而体系内的其余部分和体系外的知识,学生是无法从课堂和学校获得的,这个时候,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补给。网络文化自成体系,有着碎片化、强传播性、丰富的延展性等特点,这些恰好契合了大学生年龄的特点和需要,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之余,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有助于自身知识的丰富,从这方面来讲,网络文化发挥了良好的调试功能。
其次,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机会,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大学是人从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大学期间,老师和家长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而学生本人从原来被动的位置变成了主动的位置。也就是说,大学四年的时间,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在观察、了解和体验社会,并从中获得对其性格产生影响的因素,自发的形成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文化的作用就凸显出来。网络文化让大学生有了更广泛的接触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的机会,在接触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明辨是非。网络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次,网络文化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育和个性的张扬。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表达和自在发挥的平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不仅锻炼了大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自信心和主体意识。网络文化还对大学生个性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个性的空间,并提供了比现实中更多的接受褒贬的机会,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养成。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必须直面的是网络文化在有其积极方面的同时也有着不少消极的和负面的东西,首当其冲的便是一些不良思想的渗透和伪文化的侵蚀。网络的低准入性给一些不良信息开了方便之门,不健康的内容肆意传播,这使得网络文化也经受着一次次的侵袭。这其中包括西方不良思想的渗透、别有用心者进行的唆摆和散播的谣言等。这些都有可能让思想单纯、社会阅历不多的大学生群体失去正确的判断,从而走向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的对立面。
其次,不良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不少大学生受到不良的网络文化的侵袭,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以炫富为例,网络文化中的精英崇拜悄悄地被炫富崇拜所挤占,不少人在网上炫父母,炫家境,炫车,炫包,选手机等,这助长了一部分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加上部分网络游戏对暴力的过分渲染和崇尚,于是开始出现大学生的犯罪行为,譬如偷盗、抢劫、甚至卖淫等。凡此种种,皆与不良的网络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于网络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犯罪方式。
除此之外,网络文化还在侵蚀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表面上看,越来越便捷的网络社交软件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好像触手可及,他们可以经常互相的再网络上问候,聊天,甚至一同游戏。但是不可小觑的是,这种看似拉近的关系其实恰恰是在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多的朋友聚会是在低头玩手机中开始和结束,越来越多拍照的意义是放在网上晒图,越来越多的相处变得沉默和无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生活中和网络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网络文化已经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
三、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对策思考
网络文化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正确的处理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已经成为必须严肃对待的一个课题。笔者就大学生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于网络上的不良行为给予强制管制和处罚,从根源上肃清网络文化的污染。与此同时,提高网络的准入门槛,相关部门加强把关职能,争取创建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体系,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空间,以先进的网络文化带动和影响大学生,避免不良网络文化的入侵。
其次,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素质,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待复杂的网络文化可以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方面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相互配合。作为学生管理方的学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新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学校要教育学生正确的使用和对待网络文化,不能因噎废食,对学生的教育要变堵为疏,最终达到合理利用网络文化的目的。家长一方应注重关心孩子的成长变化,及时和学校进行联系和沟通,并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德语的教育。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效的分辨网络文化的优劣,自觉的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染,并避免因其随意性造成的行为失范。
最后,净化网络环境和加强网络管理双管齐下,讓大学生远离不良的网络文化。强化网络管理,校园网的微观管理与社会的宏观管理同步进行,保证给学生创造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这将有助于学生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加快其“信息人”培养的步伐。
网络以前所未有的自然亲和力吸引着大学生,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生活方式。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文化形成的重要力量,于此同时,网络文化也在反哺着大学生。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尽量消除不利影响,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作者简介:
荆婵,女,衡水学院中文系讲师
李婧,女,衡水学院中文系助教,浙江传媒学院在读研究生
王晓倩,女,衡水学院中文系助教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篇12
1目前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1.1自制力不够
青年学生都是经过寒窗十几载, 才走进了大学, 暂时没有了确切的目标, 也没有了中学时代老师在身后时时的监督, 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 所以有了惰性心理。同时, 青年学生上大学之前对大学充满了幻想, 当真正到了大学, 他们才发现所上的大学不是心目中的象牙塔,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学生产生了迷茫感, 加上大学生活的宽松, 是大学生有了较为充裕的时间, 给大学生提供了上网的便利条件。同时, 网络的五彩缤纷让很多大学生迷失, 有一些自制力不够强的不能自拔也就顺理成章。
1.2失信现象普遍
在2001年的高考作文中, 给了这样一段材料: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 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 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誊”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 说不清过了多久, 风起浪涌, 小船上下颠簸, 险象环生。船公说:“船小负载重, 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 艄公又说:“有弃有取, 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 把“诚信”抛进了水里。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 它引发我们诸多思考。2002年高考中国家又加入了一点, 就是所有考生在考试之前要签“诚信协议书”, 但是考试中不诚信的事件依然是层出不穷, 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有许多是借助网络犯罪。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网络。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为我们构建起一个虚拟的社会, 我们以虚拟的符号形式生存于网络空间之中, 于是欺骗、谎话就似乎变得名正言顺。
1.3网络犯罪日趋严重
大量的案例表明部分大学生参与了网络犯罪。比如盗取QQ号、Q币等。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匿名性等特征。可怕不是错误本身, 常言道:“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可怕的很多大学生网民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比如2006年10月份, 当广泛传播于网络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制造者李俊被抓到时, 当人们得知李俊只是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社会青年, 能够造出破坏性如此大的病毒, 大部分公民都谴责李俊用这种不道德的社会来报复社会, 但在大学生中很多人不是讨厌和唾弃李俊的网络不道德行为而是崇拜和羡慕李俊如此有才。有些大学生自己就非常渴望或正在实施制造和传播病毒, 充当“黑客”, 对社会造成损失, 随着网络的逐步成熟, 现在利用网络犯罪的人也越来越多, 网络犯罪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4人格的异化和变形
大学是一个相对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的地方, 这里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 自律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过充实的生活, 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填鸭式”教学方式, 一下子到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中, 就迷失了自我, 变得的空虚、寂寞、无聊、迷茫、人格异化。交互的形式为大学生排遣孤独、忘却现实压力、发泄心中郁闷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但长时间对着冰冷的机器, 使大学生脱离现实, 久而久之, 遗忘了与“人”交往的方式, 变得冷漠和自私, 也就没有了和谐的人际交往。有些大学生变得在网络中任意遨游, 游刃有余;现实生活中自我封闭, 沉默寡言, 判若两人, 越来越不能融入现实生活, 被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遗忘, 给校园环境造成不和谐因素甚至安全隐患。同时大学生青春萌动, 正处于谈情说爱的年龄。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对大学生来说, 谈恋爱是必修课, 失恋是选修课”。有不少人是借助网络这一新媒体谈情说爱,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一些大学生谈恋爱只是为了好玩, 消磨时光, 寻找刺激、寻找新鲜感, 这样的群体常说一句话:“不在乎天长地久, 只在乎曾经拥有”。大学生人格异化和变形又成为老师和家长担心的新的问题。
2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原因
2.1网络本身的不成熟
网络在中国起步较晚, 1994年中国才有了互联网。新生事物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是难免的。加之网络的特殊性, 在这样的一个空间中, 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 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大学生眼中, 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 是一个自由的世界, 在这里没有等级、没有贵贱, 所以他们可以在BBS上随便留言, 甚至辱骂别人, 觉得不用负任何责任, 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 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网络中的有害信息的泛滥, 极大地一诱惑着对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 对他们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 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2.2学校、家庭、管理机构存在的不足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 但是时代在发展, 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已经无法辅导孩子了。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与他人, 就为孩子配置了电脑, 以便更好帮助孩子学习, 但是实际情况与这种愿望存在很大差距。家长网络知识贫乏, 更有甚者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知识, 利用网络来辅导孩子就更无从谈起了。家长在看到了网络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增长知识, 拓宽视野, 同时也看到了网络消极的一面, 比如他们担心孩子迷恋网络游戏, 查看黄色网站等, 但他们却毫无办法。另外, 学校鼓励学生上网。目前, 全国许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校园网, 为大学生的上网提供了便利, 学校认为大学生必须学会使用网络, 有些学校把学生作业题目上传到学校网站上, 让学生从网上下载, 用这样一种方式要求学生学习使用网络, 所以大学生必须接触网络。目前高校开设的与网络有关的课程多是简单讲解如何使用因特网, 而很少强调如何高效利用网络, 更不会涉及到网络道德。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 家庭与学校却显得过于无力。
2.3大学生自身不成熟的身心特点
大学阶段是学生逐渐转向成人的特殊时期, 其各方面的需求与现实条件往往会产生矛盾。在网络社会中,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中基本正确的网络道德认识与模糊的价值观念并存、丰富的道德情感与相对放纵的网络道德情感并存、较高的网络道德意志期望与相对较差的自制力并存的现状, 使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导致产生种种心理障碍, 这时候又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疏导, 找不到心理宣泄的途径, 所以很容易犯错误。
2.4网络监管不够
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也有人说, 了解一个人不用去了解这个人, 只用去了解他的朋友就可以了, 这都说明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近些年, 网络中出现的种种事件都告诉我们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大, 比如, 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及“人肉搜索第一案”都反应出了网络对人的隐私权的侵犯。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定, 但是违法犯罪事件还是屡禁不止。
3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要想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上网环境, 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网络管理和打击力度
让大学生这样一个心理还太成熟的群体有一个绿色上网环境。我们已经有了网络警察, 上网环境的监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毕竟网络覆盖面太大, 有很多死角等到着进一步规范,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网络法规的建设, 实现对不道德行为的惩治。建立一整套网络法律体系是网络法制化的基本前提, 是网络道德建设的法律保证。
3.2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只依靠道德的力量或只靠法律的强制力就能维持社会正常的秩序。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在我们今天的“地球村”中似乎已经行不通了。虽然法律在规范社会秩序方面有很大的约束作用, 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是法律都无法触及到得, 这些地方还需要道德来约束。道德的力量来源于人们的内心信念, 网络需要人们自觉地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 防止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引导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自律,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3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认识水平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 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与引导, 带领大学生进行一些网络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 使大学生的网络知识、网络技术能有所用, 满足其心理成就感, 避免网络技术强的大学生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能使大学生更真切地认识网络中的丑恶、好坏, 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对网络的抗干扰力, 从而不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3.4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网络引导
作为家长, 要与孩子一同学习进步, 同时应该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防患于未然。和孩子交朋友, 不妨学着上网、玩游戏, 争取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润物细无声”。家长与孩子有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就能把外界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 引导他们正确合理利用网络、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总之,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净化网络环境, 重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又一道德问题,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于洋.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2]成海鹰.网络伦理与独处道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1) .
[3]李庆广.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J].河南社会科, 2005, (11) .
【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小说】推荐阅读: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08-23
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成才06-02
关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07-25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10-20
当代大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11-06
网络新生事物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05-30
当代大学生廉洁修身的使命与特点09-09
形势与政策当代大学生的使命的认识08-18
当代大学生就业环境与形势的总体分析09-02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