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问题

2024-07-13

大学生恋爱问题(共12篇)

大学生恋爱问题 篇1

摘要: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普遍性成为社会与学校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社会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形成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希望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及产生的问题

1、内心空虚寻找寄托

高中是学生非常忙绿的阶段, 成堆的习题、接二连三的模拟考试以及未来大学的不确定性, 使学生们为了学习疲于奔命。当进入大学之后, 在形式上少了繁重的功课, 多了闲暇的时间, 让忙碌惯了的学生有了些不适应, 觉的内心空虚不知所措。加上刚刚离开家乡和父母, 面对着陌生的环境, 难免会产生想找人抒发一下自己思乡的情怀与孤独的心情。“老乡会”给大部分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其中有和自己相同的乡土气息、相同的方言、相似的习惯……这就使其中的很多“老乡”成为了男 (女) 朋友, 其实更多的是精神寄托。

2、从众心理, 没有明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恋爱从众现象十分明显,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方式出众。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结识新的朋友, 这种网络交友使恋爱有了一种新型的方法——“网恋”, 并被越来越多的同学认可, 俨然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恋爱方式。二是标准从众。他人对自己恋爱对象的认可成为了选择对象的主要依据, 当自己的对象遭到众人的否定时会觉得脸面无存, 当周围人普遍认可自己的对象时便觉得十分自豪, 恋爱对象的选择似乎成了现实自我魅力的标准, 这种恋爱观的不成熟, 极易造成恋爱缺乏责任感。三是动机从众。大学生恋爱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盲目, 自己并不是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对方, 只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在恋爱, 而且自己的大学生活又缺乏新内容来充实, 所以选择了恋爱, 造成了只是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的不正常的恋爱模式。很多学生恋爱只是觉得别人都有, 自己也应该有, 这种用恋爱来充实自己空虚的心理和这个从众动机造成了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这些恋爱中的大部分学生缺乏感情基础, 成为大学生恋爱问题多发的原因。

3、过于理想化的爱情幻想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浪漫色彩的情怀, 以及现在的影视作品的影响, 使很多学生认为爱情就像童话中一样美轮美奂。为了追求这种美好的爱情, 投入大量的金钱与精力, 但他们大多数没有经济收入, 基本上还是花家里的钱。这样不考虑后果的浪漫只会给父母带来经济压力, 这种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的交往注定难以发展下去。当理想化的爱情如同肥皂泡不能持续长久时, 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也就走到了尽头。

4、难以摆脱失恋的困扰

失恋是恋爱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经历的情况, 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 缺乏面对失恋的承受能力, 一旦失恋, 会有悲伤、无助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正确的面对, 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乱想等现象, 也有的学生失恋后情绪一蹶不振、消极颓废, 这不仅荒废学业, 对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也可能带着情绪对待, 致使自己的学习、生活一团糟, 更有甚者触犯法律, 毁人毁己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 失恋期间情绪得不到适时的宣泄极容易对社会、对他人造成危害。

二、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期间适当的增加文化、体育活动, 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多彩, 既可陶冶情操, 又可以减少由于太过悠闲而产生的空虚感;增加专业性的赛事,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 也可以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也会相对减少学生对恋爱的依赖。与此同时, 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学校应对大学生创建社团和自主创业应给予支持, 让他们在大学期间文化、精神生活有一个质的飞跃。

2、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引导大学生思考恋爱的目的, 教会大学生如何健康、文明的恋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内容。一个对自己、对家庭负责的人才能对社会负责, 因此, 对于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责任心, 可以让他们更加负责的对待恋爱, 更加慎重的思考恋爱。

3、加强性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性”敏感时期, 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既好奇又茫然, 往往会在尝试心理的作用下导致了自己无法妥善处理的后果。加强性教育, 是对这一问题解决的最根本的方法。只有让大学生不觉得“性”那么神秘, 看待性问题是更加理性, 并培养大学生对自我的控制能力, 让大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避免不必要的冲动。在校园内开设心理咨询的专门网站, 人性化的解决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 让隐患消失在萌芽中, 在大学生中加强“性”教育势在必行。

4、辅导员对恋爱同学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的面对这个问题, 对大学生恋爱中的不良倾向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引导学生自重、自爱, 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有针对的组织有关“性”知识的讲座、辩论会、讨论恋爱、家庭、社会的关系, 建立正确的人格定位。

三、努力改善校园环境

1、积极开展对外来文化的辩证讨论

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与思潮, 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一些大学生缺少对于西方文化利弊的辨别能力, “性解放”“性自由”已被一些恋爱中的大学生们所接纳。对于类似的问题, 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讨论, 使大学生们对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加强学校管理

相对于高中阶段繁重的课业学习, 大学的学习任务相对减轻, 改变了多数学生的生活节奏, 大学生对恋爱问题有了足够的关注。大学生夜不归宿、留宿异性、恋爱行为放荡等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高校的薄弱管理无形之中助长了恋爱的不良发展。高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管理校园与学生行为的规章制度, 有针对的加强对大学生各种不当行为的管理, 加强对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教育。

大学生恋爱问题 篇2

摘要: 爱情是生活的调味剂,恋爱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有人说,在大学里不好好谈一场恋爱就算虚度了四年的光阴。而现在的大学生确确实实也贯彻了这个信念,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情侣,便是最直接的证据。大学生普遍恋爱的确为校园生活添了更多的色彩,但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隐患,大学生因失恋而自杀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本文正是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所作的一项研究,试图从恋爱的原因,恋爱的利弊等方面来找寻引导正确恋爱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恋爱问题 原因 利弊 引导 正文: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摆脱繁重的课业压力,带着青春热血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就像重新获得自由的小鸟,自由飞翔。随着时间的空虚与青春期的渴望,恋爱便成了大学生们的普遍状态。而在我们这个小社会中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从,已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本人作为一个在校生,对周围的同学以及学长学姐们做了简单的访谈,得出以下总结。

一,大学生恋爱的动因

1,排解过多的时间带来的空虚与寂寞。经过繁忙的高中,大学课程的宽松一下子不能适应,对于空闲下来的过多时间更是不知如何安排,感觉到莫名的空虚与寂寞,而恋爱正好可以占据这部分时间,同时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

2,缓解孤身一人离家的不适感。

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是刚刚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难免会有不适感,有一个人陪着度过这段时期,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不适感,感受到类似于家人的关心与疼爱(7)。

3,盲从心理在作祟。

许多大学生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谈恋爱,自己便也想谈了,也有的则是羡慕情侣们的浪漫,物质生活,也有的是出于嫉妒,攀比的心理,促使他(她)们急于找寻自己的另一半,谈一场令人钦羡的恋爱。二,大学生恋爱的益处

1,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从恋爱的最初说起,追女孩子也是需要花费颇多心思的,尤其是理工科的男生,在追女孩子的过程中难免要使出浑身解数,开阔自己的思维,施展浪漫情怀,改善理性思维(5)。而在这过程中,甜言蜜语是少不了的,锻炼了男生和女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大学生的交往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为对方付出的过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着想,慢慢的学习关心别人也是对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锻炼。恋爱中和谐,愉快的交往气氛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情感的表达,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个突破和完善,同时增加大学生在社交方面的自信感(1)。所以说,积极健康的异性交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日常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

大学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更能相互监督与督促,一起上自习,增加学习的时间。若是两个人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全面发展自己,为两个人毕业后还能在一起打下现实基础,那么他们就能相互督促,更加注重学业与个人发展问题。所以说,积极健康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大学生以恋爱为动力更好的学习,在平时的生活中更注重相互激励,相互督促,以获得更好的未来与发展。三,大学生恋爱的弊端 1,经济压力沉重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各项花销都是由家里供给的。但虚荣攀比的心理在大学生中是非常普遍的,穿衣打扮不能比别人差,纪念日,节日等都要互送礼物,平时各项聚会也要出钱,花钱如流水,生活费月月递增,让家里不堪重负。2,荒废学业

恋爱的男女可能不在一个班级,课程的设置当让也有所差别,而当一方想要出去玩活着想让人陪的时候,放弃的就是两个人的课,有些男女宁愿请假外出旅游,也不愿在学校里上课,更甚者直接在宿舍睡觉来逃课,荒废学业,导致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明显下降。3,引发心理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什么风雨,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与打 击,往往出现各种问题。失恋男女有些因为投入过深,付出太大,而不能接受对方的背叛或者分手,有些整天酗酒麻痹自己,有些打架斗殴,有些郁郁不得志,虚度时间,更有些直接想不开寻了短见(6)。

4,乐趣为主,不够投入,浪费感情 询问周围热恋中的朋友,有没有想过毕业后两个人继续在一起,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也正是许多人的想法,大学中的恋爱只是为了让自己高兴,不合则分,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激情与浪漫,没有对以后进行什么规划,有些则是因为民族,家庭,距离等原因而分手(2),所谓的“大四毕业季即是分手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5,淡化朋友间的友谊

两个人的相处,感情的促进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然而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了,与朋友们的相处时间便会不自觉的减少了,有些人更是不熄灯不回宿舍,朋友们见不到人影,何来感情一说?

6,破坏了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

任何功利主义的私念都是对这种美好感情的亵渎,也破坏了恋爱者获得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之上的“功利性”爱情是不会牢固和长久的,任何风吹草动和人生突来的变故都会使之顷刻间崩塌。而且,恋爱观其实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恋爱中的投机取巧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四,加强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正确引导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现在很多同学分不清恋爱与学业的主次关系,认为学业应为恋爱让路,导致现在的逃课现象十分普遍。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各种讲座,让大学生分清主次关系,以学业为主,了解大学阶段对以后的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好好学习,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充实大学生活

许多大学生都是因为闲暇时间太多不知如何利用,而选择谈恋爱。的确,现在的大学生活课堂不再是唯一的讲台,学生的时间也就空了下来,而学校有责任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的充实(4)。学校应积极发展各种社团,并有效地组织起来开展各种健康向上吸引力强的文体活动,不但可以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树立正确的恋爱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性格比较冲动,经历也不多,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学校应该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广泛开展恋爱心理指导工作及心理咨询活动,为处于恋爱困惑期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及时改正他们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强学校讲师的心理辅导能力,以便发现学生有种种错误倾向时能及时纠正(8)。

4,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性” 现在在学校外面租房子同居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处于青春期具有性意识的我们也会产生莫名的冲动,可能引发种种不良后果。只有直面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正确地加以引导,才能妥善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友谊、爱情与婚姻的相互关系,理智而健康地面对爱情和自己的未来(3)。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体谅家人辛苦

大学校园里的攀比之风越来越盛,许多同学花钱如流水,不能体谅家人挣钱的辛苦。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没有经济来源“寄生虫”的我们,在攀比时先想一想父母的辛苦,为女(男)朋友买礼物时先想一想有没有需要,出去参加各种聚会时先想一想有没有必要,这样就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开销,为父母减轻一点压力。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有些是积极健康的,也有些是偏颇错误的,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在学校与老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于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采取理性的做法,切记冲动,以免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对于错误的行为及想法应及时改正或遏制。理性恋爱,在理性中寻求爱情的温馨与浪漫,走好大学中的恋爱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晓萍

《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探讨》

2,董晓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06(4)

3,武俊青、赵鹏飞、卢红等.生殖健康社会科学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4,徐长华,刘平,张红峻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1986年04期 5,《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研报告》

6,王美琐 李俊杰

《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5期

7,尚洪娟 《大学生恋爱问题初探》

《才智》2012年07期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问题分析 篇3

恋爱和婚姻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生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而当代大学生是承担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一艰巨历史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代,加强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客观要求,是各个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心理现状,旨在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文明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收稿日期:2011-12-22

基金项目:本文是佳木斯大学重点科研课题,项目编号:Wz2009-022。プ髡呒蚪椋号砹⒀В1964-),黑龙江肇州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恋爱作为一个美好的话题,常常出现在文学爱好者的笔下,那种花前月下的浪漫,往往成为当代大学生心驰神往的圣地。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逐渐开放,正处在青春时期的大学生对恋爱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憧憬,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恋爱问题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业观、人生观,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据不完全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恋爱率高达90%。大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少人在处理恋爱的几个关系问题上产生许多模糊、错误的认识,恋爱观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大量事实证明,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最大的“烦恼源”,因恋爱而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有的出现了心理问题,严重的还有自杀等,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成长。

当前大学生恋爱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恋爱的普遍性。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目前大学生谈恋爱率高达90%。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他们中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缺乏足够的严肃性,有的只是看到别人都在谈恋爱,自己为了有面子也随波逐流。二是恋爱年龄逐渐年轻化。前些年大多数都是大三、大四了,有了自己合适的伴侣才确定恋爱关系,如今,受性生理成熟提前、高校思想解放和校内同学恋爱行为的影响,有些学生刚入学不久就开始“物色”恋爱对象。一些人认为:“进校后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谈恋爱,否则优秀的被他人抢先一步,就轮不到我了。”三是恋爱的目的不明确。只想恋爱而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果,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而是随波逐流,这种现象在低年级的大学生中尤其普遍。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几个误区

1.恋爱目的不够端正。首先,恋爱是为了排解寂寞。文化生活单调,课余生活枯燥乏味,三点一线成了每天的全部,以致感到孤独、无聊、空虚、寂寞,一些学生为了释放多余精力,寻求精神快慰而谈恋爱,即为摆脱寂寞而恋。其次,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交往异性,以满足生理上的好奇心。再次,是为了追求性刺激。当前社会上的性文化泛滥,尤其是当今网上的世界正处于无栅栏状态,黄色的信息随处可看,另外,大学生受西方的性思想的影响,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两性观,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开放、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2.恋爱心理不够成熟。首先,受从众恋爱心理的驱动和影响,许多大学生本来不想谈恋爱,也没有恋爱的心理准备,但当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成双入对时,便产生了一种难以自抑的虚荣心理而加入到恋爱者的行列。其次,受功利实用心理的影响,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或以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优越条件为资本,或从今后的就业、升迁等某种个人动机出发,总是盘算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似乎爱情的目标不是对象自身而是他的价值。再次,经受不住失恋的打击。近年来,大学里自杀现象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受不了失恋的打击。大学生生理上已经达到成熟,但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尤其是刚上大学的学生,以前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没有受到过打击,一旦离开家,感到孤独寂寞不适用,谈恋爱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找到一种可以依靠的感觉。一旦失恋,他们会无法承受,所以发生了很多悲剧。

3.对待婚前性行为态度草率。调查显示,在与恋人的交往中,有15.7%的大学生表示发生过性关系,13.1%的学生表示曾经同居但未发生性关系。在与恋人发生性行为的学生中,有31.2%的学生认为是一种生理需求而体验性行为,19%的学生觉得是一时冲动而发生了性行为。在与恋人发生性行为之后,有26.1%的学生会自责或后悔。对于未婚同居的现象,有26.5%的学生认为不可以,而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别人不应干涉。

三、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1.加强人格教育。人格也称个性,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大学期间是人格完善的重要阶段,故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大学生们不管外面有多少套面具,而本来的面目是健全的,值得人们欣赏的。有了健全的人格,在现阶段对待恋爱态度不端正,在同居问题上不负责任的诸多问题上,也较容易树立起大学生们应有的责任意识。

2.开展性知识教育及心理健康辅导。大学阶段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积极开展性知识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的性观念也要受到性知识的影响,科学的性知识引导如果跟不上,各种错误思想必然占领他们的头脑。我国目前从社会到大学,提供给青年人关于科学的性知识教育体系太不健全,学校应把系统介绍科学性知识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性知识教育,让大学生们从性的神秘圈和性误区中走出来。同时,应该加强恋爱心理的咨询和辅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室和专职教师,只要增加一些恋爱心理的辅导,对个别因恋爱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引导他们正确进行异性交往,帮助他们解决恋爱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排除学生的心理寂寞,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让学生们体验大学期间美好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且也能给他们情感满足的机会。各种团组织要紧密配合搞好大学生社团活动,建设多个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

4.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是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必然的也是首要的要求。所谓婚恋道德,是指人们在对待婚恋目的,择偶标准、恋爱方式行为等方面所持有的观点、态度和应有的品质。它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修养的具体体现,涉及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审美标准等。正确的婚恋观从萌发到确立的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纯洁化的过程。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让没有涉足爱情的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业,已经拥有爱情的大学生把恋爱变成学习和生活的动力,才能让大学生们妥善处理好爱情、学业和生活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增强性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科学的恋爱观,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恋爱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篇4

大学生恋爱是大学生心理、生理上相对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家林更茂和梅萍在其《析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对大学生性爱观的影响》书中,对上海十三所高校的1862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代大学生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在“性开放”中模糊回答的占34.3%;只要有爱存在,一切都没有问题的肯定回答占29.2%。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外界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新型”的恋爱观念。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特点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征:恋爱观的简单化、低龄化、片面化、多元化、公开化、浪漫化、理想化、开放化以及恋爱现象的普遍性、特殊性、闪电性。

二、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状

1、主动性增强,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

2、同居现象开始出现,性行为发生率逐步上升并有蔓延趋势;

3、恋爱情绪波动大,往往把感情因素放在第一位;

4、普遍存在恋爱中的人“身陷其中,欲罢不能”,围城外的“跃跃欲试,勇往直前”的态势。

三、当代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恋爱观形成的时期是在性心理和性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形成的恋爱观念。青少年在青春后期即二十岁左右即进入了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青少年在大学生求知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在逐渐的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恋爱是大学生性心理和性生理发展的产物,一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只有当性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但恋爱观则是性心理的具体表现,因此大学生恋爱观形成的时期即性心理开始的的时期,即青春期开始的时期。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

1、用爱情转移思想上的空虚

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刚进校的大学生放松了自己,看到别的同学出双入对,自己也想谈谈恋爱,将心理的空虚转化到谈情说爱上,消磨时光,寻求快乐。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了不当的动机,出现了错误的心态。

2、恋爱观上表现出择偶动机不纯

对恋爱的不严肃也是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突出问题。社会的激烈竞争,就业压力的扩大,使很多大学生比较务实,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他们往往考虑的是对方能不能给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带来帮助。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思想上不成熟、不稳定

两个人确立恋爱关系以后,经常会出现争吵现象。这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互相猜疑和不理解、不包容所导致。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里人和周围人的关心和宠爱,思想上往往更多的是索取。当对方的言行举止有不当之处时,就会毫无顾及的开始争吵,这是恋爱观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自己不信任的态度。

4、传统道德观念淡薄

“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双成对地穿梭于校园在大学校里比比皆是,在公共场所搂搂抱抱也时有所见。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有传统的恋爱观,比如贞操情节、对性行为的慎重等。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又表现出较大的宽容性和开放性。大学生对婚姻、恋爱的主流观点是持谨慎态度的,但是,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并没有把大学阶段的恋爱与婚姻联系起来。调查显示,恋爱的大学生只有10%左右的人在毕业离校后能保持原来的恋爱关系。

5、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习的关系

现在的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因受及时享乐的思想影响,不能真正把握好感情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恋爱的过程中往往分散了其对学习的注意力,错过了这个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关键时期,导致了多种有损于学习的事。

四、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恋爱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在现在大学生的恋爱中,大学生懂得恋爱是志同道合的人的一种相互欣赏,在双方互相谅解与彼此忠诚的前提下真正的做到文明爱情。爱是人的本能,但也不是人人都懂得什么是爱、如何爱。所以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教育中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需要对大学生恋爱观的一种引导。帮助大学生认识和识别爱情。使他们明确爱情的真谛,懂得爱情的本质。这种引导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学会识别。懂得爱是什么,了解自己的所爱所需。第二,完善人格。在恋爱交往中,人格是重要的心理基础,它广泛地影响着爱情的价值观、恋爱态度、恋爱方式等。爱情双方是平等的,所以在恋爱的过程中,现在大学生需要懂得自由不等于放纵,恋爱不等于束缚。另外,应引导学生培养健康文明的恋爱行为方式,使学生明确恋爱的过程是道德义务和责任统一的过程,善于用理智控制情感,敢于向婚前性行为说“不”,保护自己及对方的身心不受伤害。

2、加强大学生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教育

大学生虽然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但涉及性教育的方面还很少,对于异性还只处于一种好奇和向往阶段。如果缺乏性教育,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很容易犯错,甚至出现越轨行为。在缺乏一定常识的前提下,对于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的后果没有能力来解决,从而会造成心理或生活上的压力和障碍,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性教育是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

3、优化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

新的社交圈子尚未形成,课余时间较为充裕是现在大学生急于恋爱的主要原因。因此健康有益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生活可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的良好方式;可以避免大学生因为空虚、好奇等不良动机而盲目走进恋爱大军,也可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以此帮助大学生端正生活态度,正确认识恋爱问题,避免其恋爱动机出现偏差。

4、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要因为谈恋爱而耽误了学业,要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做到爱情与事业双丰收。处于恋爱中的同学要自尊自重、相互鼓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共同进步。

五、结语

总之,大学生恋爱是其身心发展的需要,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思考,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对恋爱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校只有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措施,使大学生认识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才能使他们拥有真正的爱情。引导大学生走好大学时光的爱情道路,正确处理好他们的情感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摘要:恋爱观是指在异性之间的生理以及心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异性之间相互产生倾慕并培养成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由于大学生存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不成熟的特点,导致其恋爱观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或是解决对策,将会给学生本人、大学校园、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分析,从而寻找能够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恋爱问题,大学生,对策

参考文献

[1]郑长波,李晓毅.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与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2]张社争.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3]张玉新,李印.大学生恋爱误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

大学生恋爱问题 心理论文、 篇5

大学生的性心理于爱情

恋:想恋不忘,爱慕不舍,不忍舍弃,不想分开。

爱: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可以体验却难以言语。是为了目标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付出的情感或行为。爱是主动行动,以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或物体,使其整体得到快乐。

恋爱:指异性之间的生理、心理和环境影响交互作用下互相钦慕和培植爱情的过程。

资料上显示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与异性交往。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性冲动,性心理需求使他们对异性的爱慕超乎于其他年龄段的人。恋爱心理很多成分是从青春期心理直接萌发的。

部分大学生喜欢追求刺激浪漫,缺乏社会恋爱的现实和理性,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感情的支配和影响。网络上各类信息的发散,当前社会性文化的泛滥,以及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干扰了部分大学生的两性观和爱情观。

在我们大学生中有很多正在热恋中的情侣,也有很多已经分手的情侣。因为无望的恋情,部分大学生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影响到自己和周围的人。

个案标题:在失恋的背后

小D,男,22岁,工科四年级学生。该生自述,在校外学习外语时,认识了本校一女生,他对她印象不错,遂主动接近。该女生比他高一年级,当时已面临毕业。四月中旬的一天,他突闻姥姥去世,悲痛欲绝,找到该女生向其倾诉从小与姥姥共同生活的情景,以及对从姥姥处得到的母亲般的深深眷恋。该女生听后,非常感动,马上表示要与他交朋友。他象抓住了救命草,立刻把全部感情投入其中,在以后的交往中,他的感情越陷越深,不能一日不见,一时不想。可该女生自答应与他交朋友后,又十分后悔,觉得自己欠考虑,特别是她父亲非常反对他们之间的交往,因此多次表示结束恋爱关系。可他不同意关系的断绝,曾写过血书,表示过要断指,自杀。由于他的情绪一直处在极度的波动中,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他们的关系上,致使期末考试三门不及格。该女生毕业后,分到本地工作,表示与他只能做一般的朋友。希望他不再打扰她,并退回了他给她的所有信件。他一时冲动,到该女生的单位,动手打了她。致使该女生和单位的领导找到学校。他当众流着眼泪表示不再与她来往。可他的内心仍觉得自己是真心爱她,不想失去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到了节假日,经常打电话,写信,甚至到该女生家门口或上班的路上等她。他知道这只能使她离他更远,而且也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但不能自控。眼看已接近元旦,情绪更是难以自制,既怕做出失控行为,更怕考试再亮红灯。因他已累计八门课不及格,学位已没有,若在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再出问题,将无法毕业。他感到内心痛苦至极,不知怎么办才好。

案例分析:小 D失恋后的情绪反应比常人要强烈的得多,持续的时间长。那女孩与他分手已近半年,他仍不能自制,情绪激动,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他不愿失去她的原因,是觉得她是他的第一个真正的恋人,是他离开姥姥后以后的十余年里,第一次感到被人爱,被人珍惜。她的爱使他多年的情感饥渴得到了补偿。他怕再回到以前的状态,不愿意恋爱失败,所以总是是纠缠不放、希望能挽回。可他的做法不但不能帮自己摆脱情感纠葛,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案例建议:我觉得小D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要找出自己的原因,即时地反省,努力地改造自己,并且努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积极投入学习,要了解到失恋不失志是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品质。小D需要直面现实,把曾经的美丽记忆封藏,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走出来,不能只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努力战胜自己。

要积极放松,调适心绪。找一个空闲的时间,进行一次旅游,静心,放松,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或做些体育运动,听听音乐;或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放松自己,心情会好起来的。个案标题:同居只为“相互取暖”

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案例分析: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那么在身体某方面曾经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缺失性需要,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满足。严重的可能有露阴癖,产生一种儿童心理。这是在某些压力下,人会回避退型,退回到儿童心理阶段,那么就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发生。但这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大多是性渴望、性焦虑等等,这恰恰表现出在性教育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责任问题。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案例建议:科学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一般缺乏规范的性健康教育,应该选择阅读一些正规出版发行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科普书籍或一些性社会学、性伦理学、性法律学等专门论著,使自己构建合理的性知识结构。其次,应该请教已具备了性知识、性经验的父母、性教育工作者或有关医生。

积极进行自我调节,正确对待性冲动,接受性冲动的自然性和合理性;学习性生理、性心理的有关知识;了解青春期性意识发展规律;树立科学与健康的性意识观念;提高感官刺激阈限,培养挫折耐受力。积极导引,良好适应。要大方而潇洒的与异性交往,男女交往有利于性压抑的减缓,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从而调节深层的本能,使之趋于高尚。但是,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注意摆脱低级趣味,不要限于身体的吸引;尤其是不要与庸俗的异性接触,避开一些人在物质、精神、肉体等各方面的诱惑。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爱情的关系,顺其自然的处理两性关系,不必刻意追求,如果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而刻意去追求,甚至不顾一切的恋爱至上,则是不可取的。

若发现自己出现性心理问题,最好找知心朋友交流,一方面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获得一些如何应对青春期烦恼的信息和经验,有助于自我调节。必要时可找心理专家咨询,消除心理困扰。个案标题:女大学生向学姐求爱遭拒 同性恋情无望欲自杀

3月13日下午,一位自称姓张的女子在水碾河路的家乐福门前报警,称朋友李小姐可能有生命危险,希望得到警方援助。性格和衣着方面都偏于男性化的成都某高校女大学生李某,在认识了另外一所大学的学姐后,竟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学姐。然而几度求爱不成,感觉爱情无望的她竟然想到了自杀。3月13日,在民警的帮助下这名年轻的大学生最终打消了自杀念头。据张小姐称,自己与李小姐分别是成都市两所大学的学生。两人因一次假期兼职的机会而认识,之后便成为朋友。据张小姐称,李小姐性格和衣着都偏于男性化,同为女性的她曾多次向自己表露爱意,希望两人能有进一步的交往,但都被没有同性恋嗜好的自己婉言拒绝。张小姐告诉记者,“本来我们今天中午还在一起吃的饭。我当时很想借这个机会跟她说清楚,希望她尽量想开点,不要再对我纠缠。但吃过饭之后,我们俩因言语不合不欢而散。”此后,李某不断打电话给张小姐,后来又发了很多短信。张小姐展示给记者看的最后一条短信说,“我要崩溃了,我想自杀。”张小姐对此带有胁迫意味的短信很是反感。据她称,李某经常对她说“你不理我试试”之类的语言,让她不堪忍受,因此刚收到短信后也没太在意。但是,在家乐福越转越不心安的她向李小姐回了短信,结果没受到回复,打电话对方也无人接听。越想越害怕的张小姐最后选择了报警。两小时后,当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张小姐时,她表示李某已接受民警的劝说,最终放弃了自杀念头。

这个案例给我的感觉就是,同性恋者找对象,一定要以两个人相爱为前提,爱情是平等的,恋爱的双方是自愿的、自主的、不受威胁的。这位姓李的小姐,她应该尊重张小姐的选择,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威胁她人,这样得来的感情是不甜蜜的,是苦涩的,会给双方带来痛苦的。李小姐应该直面现实,要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感。我觉得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性观念,大学生恋爱应把具有一致的思想、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放在首要地位,把心灵美好、情操高尚、心理相融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因为爱情是神圣的,纯洁的,美好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学会处理好自己的爱情和学业之间的问题,爱情是纯洁美好的,是人生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应该把学业放在第一位,要摆正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大学生要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因为有了爱情所以要承担的责任越重,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二是个人对家庭、父母、孩子、朋友和爱侣的责任。大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关于性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因为有了爱才会有性的存在,性其实是个神圣的存在,它是两个相爱的人的结晶,是美好的存在。但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会有强烈的性意识和亲密行为的外显性。青春期的大学生是一生中处于性欲望最旺盛的时期,所以为了防范一些由于性方面引起的伤害,要培养高尚的性道德,要学会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并且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的生活习惯。大学生们应该要学会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和创造活动,要试着减少性冲动和性幻想;要经常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课外活动,要有意识的远离各种刺激的性诱惑;要养成良好的作息起居时间,不要睡懒觉,要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这样会有利于消除各种有关性的幻想。

大学生恋爱问题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成因;引导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37-002

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虽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由于涉世不深,加之对爱情、婚姻缺乏了解,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常因不能正确处理恋爱等关系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甚至整个人生。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存在问题,减少、消除其心理上的困惑,避免、纠正其行为上的盲目性,加强大学生恋爱的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分析

1.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第一,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也比以前开放了许多。少数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这种对两性关系的放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女性身心健康的损害。近年来,在各高校因恋爱受挫而报复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故中,因为婚前性行为特别是性关系处理不当占相当大的比例。

第二,恋爱理想化。大学生处在青春期,追求浪漫,个性冲动,在恋爱上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一是对自己的感情缺乏审慎思考,凭感觉做出草率决定。一般只交流对学习、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追逐浪漫的爱情色彩,而很少或根本不涉及结婚、建立家庭等实质性问题而使恋爱理想化、浪漫化。二是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容易受到限制,有时候还有可能冲破理智的防线。三是情绪波动大,自控力差。感情一旦开始就久久不能平静,即热恋中的人常常处于激动、兴奋的状态,然而一旦失恋就长久地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第三,耐挫力较弱。大学生恋爱自主性强,约束性差。情感性强,理智性弱。这种恋爱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稳定,对爱情缺乏深刻地理解,对心目中的终身伴侣没有清晰地认识,在恋爱对象的追求上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又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这是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理性地对待恋爱中挫折的同学,一旦恋爱受挫,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爱情悲剧。

另外,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恋爱不一定遵循“地域性原则”,而社会就业状况很难照顾恋爱关系。这种客观的原因,既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也给恋爱双方带来沉重的感情痛苦。面临毕业的考验,这是大学生恋爱的一个显著特点。

2.当代大学生不当恋爱观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发育,必然导致性意识的萌发和觉醒,导致对异性向往、爱慕的情感产生。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爱情萌生的原始契机,也是大学生恋爱的内驱动力。加之我国在性教育方面的落后和社会对性教育的偏见,使许多大学生对性知识缺乏了解,对因生理成熟而带来的性意识,呈现出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好奇心理不断累积最终触发了恋爱体验动机,而恋爱与求学都是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部分学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虽在主观上不想早恋,但个性软弱,不善于拒绝,有的甚至出于同情、感激、照顾情绪而被动地恋爱,内心矛盾。“积极”探究、盲目接受是当前大学生恋爱的一个显著特征[1]。

二是入学前后校园环境的变化。大学学习较之中学时期,没有升学压力且自主空间大。经济上的自主权,也为恋爱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大学的集体生活和较多的群体活动,增加了男女同学之间的接触,为相互了解和培养感情提供了机会和方便;随着视野的开阔,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主人公的缠绵之情、影视剧中刺激性镜头,促使部分大学生的爱情意识迅速膨胀。另外当前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他们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出门求学,远离父母,对新环境容易产生不适应感,特别是新生,容易产生寂寞、孤独感,加上高年级恋爱学生的影响。于是,部分同学便很快投入恋人的怀抱。

三是群体性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一部分大学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另外,受逆反心理影响,往往把学校关于提倡不谈恋爱的方针视为“禁欲主义”,把老师的规劝看作是“干涉自由”,把对他们进行爱情与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僵化、保守,由此产生种种心理对峙。

四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带给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思想也随之涌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部分大学生受资产阶级“性解放、性自由”的影响,认为恋爱应重过程而不必过多考虑结果,很少考虑家庭、外界等因素,崇尚自己做主,对恋爱极不负责任,把爱情视为游戏。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大众传媒对恋爱、性的夸张描写和渲染,也刺激着大学生,对他们的恋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审美文化的倾斜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深深震撼着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创造了“适宜的生存土壤”。自新《婚姻法》调整结婚年龄以后,社会上早恋、早婚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加之近年来,媒体对大龄女青年,特别是高文化层次的大龄女青年择偶难的报导,对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五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了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和行为。由于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又在异地读书,相对以前受父母约束少,精神上无所寄托,在这种闭锁、压抑的精神状态下,容易产生寻找异性朋友,弥补精神空虚的需要。

二、对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教育管理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其次,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要求大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遵守关于恋爱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提倡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尊、自爱、含蓄的恋爱美德。避免和减少大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还要加强管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来。对于已经谈恋爱的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定期找其谈话,交流思想,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第二,重视对新生的教育引导。新生在新环境适应中有很强的可塑性,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契机,对新生进行及时的理想、道德、人生观、恋爱观等教育。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尽快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使他们走进校园之后就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性道德观,明确什么样的性意识、性行为是符合我国社会道德标准的。只有正确地、全面地理解了爱情,大学生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情感寄托。

第三,加强青春期有关知识教育。加强大学生青春期有关知识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保健,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性知识,正确看待有关性问题。开设指导大学生们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以及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既是健康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摆正心态,树立健康、健全的性心理,正确处理爱情、学习、生活、同学之间的关系[2]。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强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我们要改变以往校园文化单纯满足学生的娱乐等低层次的功能,要使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3.正确引导

第一,注重舆论引导。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其次,要正确引导恋爱中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合理的处理好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

第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大学生心理困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爱情的烦恼,如果没有心理咨询老师来疏导,得不到及时清理、舒缓,这种困惑就会越积越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表达感情,学会感情的转移和升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恋,加强大学生恋爱挫折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理智驾驭情感,学会分析原因,积极转移注意力与情绪,及时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重新规划生活与未来。同时,对个别因恋爱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单独辅导,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总之,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引导教育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方面。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卢婷婷.党民科等主编.我的大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5.

[2]张芙蓉主编.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0.

浅谈大学生的交友恋爱问题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择偶标准,爱情成分,爱的原则

一、在交友中了解异性, 发展自己, 形成自己的择偶标准

大自然中, 太阳云彩交相辉映, 清风明月对人类来说, 是不能用金钱衡量其价值的。学校里, 男女同学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是个人很珍贵的生活经历。很多临床资料表明, 青春期如果缺乏异性交往, 容易发生心灵的扭曲。一个年轻人长期不敢与异性接触, 自卑、胆怯、不满, 但对异性又有强烈的好奇心, 这种矛盾的心理会导致他们采取变态的方式满足其好奇。一个年轻人在与异性的交往中遇到困难, 没有得到解决, 他在将来的恋爱择偶乃至婚姻中也会遭受挫折。

20世纪60年代, 终生心理学兴起, 哈维格斯特 (Havighurst) 提出了人一生不同阶段要完成的发展任务。艾里克森 (E.H.Erikson) 则指出, 人生每一发展阶段都要面临一些基本心理矛盾, 对这些矛盾的处理, 会关系到一些重要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后续发展。终生发展的理念告诉我们,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课题, 只有处理好了这个课题, 个体才能成为这一阶段成熟的个体。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的中后期, 生理机能进一步完善, 个性发展不断成熟, 生活视野日益扩大, 异性意识相对比较成熟。学会成为一名成熟的男性或成熟的女性, 培养自己的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是这一时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交友、恋爱, 是青年面临的成长课题。

大学校园里, 男女同学三三两两, 这是很自然的事。这时的学生是一个“性别磁场”, 男孩为阳极, 女孩为阴极。看不见的磁场效应加上看得见的外表吸引, 便有着相互接近的需求。只要他们不“退磁”为中性人, 这种现象就会显示出来。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发现异性把目光投向自己、关注自己的那一天起, 你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我是一位真正的男性或女性, 我有吸引力。你希望自己更出色, 希望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方面。

男女生在交往中, 自然地进入异性世界, 直观地认识异性, 读懂异性, 并从与异性的交往中认识自己, 明白自己。男女生在交往中还可以学习性别尊重、性别平等和相适宜的性别角色, 增强与异性相处的自信、自尊, 形成相互悦纳、尊重、平等的观念, 为将来与终身伴侣的结合, 和谐的相处做好远期准备。

青春期的两性交往是要获得这样一种经验:在正常气氛中与异性交往的经验, 以平常心与异性交往, 而不是因为爱恋才与异性交往。与多个异性保持广泛的、平等的、公开的交往, 学会与异性相处。这样, 可以冷静地观察你身边的异性, 你会发现对方的个性特点有的是你喜欢的, 有的是你讨厌的, 有的是你能容忍的, 有的是你不能接受的。慢慢地, 就可以形成自己评价异性的标准;慢慢地, 头脑中“白雪公主”、“白马王子”的形象会逐渐清晰、现实, 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将来选择恋人的条件和标准。有了这样的经验, 将来会更认真地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 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感情, 恋爱婚姻的成功率会更高。

很难肯定地说大学生谈恋爱是否合适。其实, 如果爱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真诚依赖的基础上, 它可能具有建设性和激励性。即使这种爱并无结婚的目的和结果, 至少可以看作是一种爱的练习, 为未来的恋爱和婚姻做“早期铺垫”或积极准备。一个人不能等到考试了再读书, 而是先读书, 再考试。恋爱、择偶、结婚是人生经历中的重大考试。很难想象, 处于自由择偶时代的青年人, 在其少男少女时代连异性之间的交友都不曾有过, 在二十多岁突然去参加选择“终身伴侣”的考试, 如何能够顺利通过呢?结交朋友就像建造金字塔, 下面的基础越宽, 上面能够选择的就越多。交朋友有不同的阶段, 从见面点头的泛泛之交, 到能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的普通朋友, 再到愿意花很多时间在一起的要好朋友, 最后是朋友金字塔顶部的知己朋友——这样的朋友能分享你的快乐, 分担你的忧伤。好的恋人与夫妻, 彼此也是知己朋友。可惜的是有些人连“点头朋友”都很少, 在大学校园里独来独往。可惜的是有些青年人不曾有过自然而广泛地结交异性朋友的练习, 不曾有过不带有婚姻目的两性交往, 一交往就是确定恋爱关系、谈婚论嫁, 甚至径直将婚姻当做练习本, 错了便撕毁重来, 代价岂不是太昂贵了?现在的离婚率日益上升, 是否与此有关系呢?

所以青春期的异性友情, 是开放的, 不保密的, 不占有的, 无需永久承诺的。这种友情越多越好, “多个朋友多条路”, 当某位异性朋友离自己远去时, 就不会觉得太孤独, 太寂寞, 太失落了。

二、择偶的“心理平衡模式”

有些动物在生育后代的一段时间里, 互相协作, 一旦后代能独立生活, 原先的配偶就各奔东西, 互不相认。但人类不同, 人有感情。人们要找到一个生理上正常的异性很容易, 但要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合得来的知已却不容易。所以, 人们首先要按一定的标准选择恋爱对象, 而后通过恋爱作进一步的考察, 最后才缔结婚姻。

现代社会中决定婚姻成败的因素, 不再是政治和经济的因素, 而是心理与文化因素。一个人在选择婚姻伴侣时, 既是在为自己寻找知音, 又是在为后代选择祖先, 为未来的家庭选择适宜的心理文化环境。任何社会条件都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保证婚姻成功, 唯有个人努力才是决定因素。而慎重选择终身伴侣, 便是努力通向婚姻成功的第一步。你会按什么标准来确定自己的恋人呢?研究恋爱的心理学家认为, 人们是按照“心理平衡模式”来选择爱的对象的。异性在某些方面要与自己相似, 在某些方面双方又要互补, 这种相似和互补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是形成爱情的心理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要求自己的恋人在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对社会家庭中重大问题的态度看法、受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方面与自己基本相似或接近, 即“同源择偶”, 文化上的“门当户对”;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同, 即“志同道合”。这样, 双方才不会发生原则性的根本分歧, 容易沟通, 容易共鸣, 这样才能维持亲密的关系。如果双方的差异过大, 在“版本”和“内存”上有显著不同, 作为朋友可以, 但作为朝夕相处的夫妻, 会在彼此沟通与理解上出现各种问题。另一方面, 人们要求恋人在性格、气质、职业、知识结构等方面能与自己互相补充或心理上相容, 即“相得益彰”。在价值观、态度相似的基础上, 双方又能满足对方的需要, 这样的对偶关系才更加稳定, 这样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和谐有趣。

浪漫爱情往往不能保证婚姻的成功, 是因为它具有太多的非理性、非意志力的成分。择偶的心理平衡模式告诉我们, 选择恋人必须以心理平衡为依据, 决不能一味追求金钱、地位、才子、佳人, 而是要选择一个能和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的人。

有一对夫妻结婚不到一年就分手了。男的说她不顾家里, 女的说我要工作, 这是对家庭事业的态度观点不同造成的。你认为什么有价值, 值得做;什么没有价值, 不值得做。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价值观的冲突是恋人分手, 夫妻反目的常见原因。二十来岁的青年, 在价值观上还没有完全稳定, 今后可能会有很大变化。我们看到过清晨飘在蓝天上的白云, 多么纯洁、美丽, 让人喜欢。但是, 等到中午, 那朵白云不见了, 它在阳光下游走了, 在微风中飘散了。青春期的恋情, 就像蓝天上的白云, 美丽而脆弱, 诱人而易变, 无法久留在你眼前。

相爱的人, 心与心之间的平衡、相容, 是要以心理上的成熟为前提的。相貌体魄都很出众的大二男生麦克, 与相貌很平常的女生妮科交上了朋友。麦克没有因为自己体魄出众而自感优越, 妮科也没有因为自己身材平庸而产生自卑。后来妮科提出分手。妮科想分手的原因有两条:在妮科看来, 麦克其人, 中看不中用, 给人第一感觉很好, 却缺乏内在的东西。第二, 麦克对人的依赖性太强, 令妮科感到窒息。而麦克不想分手的原因也有两条:第一, 妮科虽然相貌平平, 却很有头脑, 令麦克每次与她约会都很愉快;第二, 妮科性格温柔, 也很会照顾人。两人的分手, 实际上就是麦克性格上的不成熟造成的。现代社会一般要求男性要独立、刚强、有责任心, 而没有主见、依赖性强的男性很难给女性以安全感。两人交往的初期, 麦克的仪表相貌很有魅力。随着交往的深入, 吸引对方的更多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 如性格、能力、道德品质, 等等。从麦克来看, 妮科的性格、为人处事很能弥补她的不足;而对妮科而言, 麦克像个大男孩, 是负担, 所以坚决要求分手。

只有人格美, 才能促进爱情更美。某一种气质、性格的不足, 有时会成为获得爱情的障碍。在我们身边, 有时会发现, 某人外貌、人品、工作表现都不错, 却与爱情无缘或频尝苦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他 (她) 自身的人格缺陷有关。要想获得爱情幸福, 就需要优化完善自己的人格。用一根绳子是留不住一颗心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 (她) 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人, 是他 (她) 的磁场。他 (她) 在你身上可以得到别人所不能给予的理解、关心、勇气和支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对于一些具有极端性格特点的人, 交友一定要慎重。比如, 那些固执、偏执、自尊心极强的人, 如果他们觉得自己喜欢上某一异性, 而对方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 往往很难接受现实, 常常与对方纠缠不休, 甚至有伤害对方或自伤的想法与行为, 容易酿成悲剧。

心理上的成熟, 是指双方能够承担社会责任, 能自觉用道德、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能用理智调节情感。一个较直观的标志就是能否处理好理智和感情的关系, 即处理好该做什么和想做什么的关系, 我们很少看到成人因感情困扰就不上班了。而青春期恋爱的男女, 感情往往被对方所牵制, 丧失了独立性。当对方关爱自己时, 感到幸福;一旦闹了小别扭, 就很气恼, 仿佛世界末日似的, 一切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学习没有不分心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做自己感情的主人, 是谈不上心理成熟的。

春天播下爱的种子, 秋天未必有收成。因为风云变幻莫测, 病虫害无法被人类完全控制, 加之种子本身也有强健与柔弱之分, 爱情何尝不是这样。无论是多么真诚、多么浓烈的爱情, 都可能有三种结果:一是幸福地永久结合;二是友好地或痛苦地半途分手;三是有情人难成眷属。据几所名牌大学团委的粗略统计, 大学生谈恋爱最终达到结婚的, 不到恋爱者的20%, 70%以上的大学恋人分手了, 还有个别人, 因户口、签证、双方家庭的影响等客观困难, 陷入“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窘境。学生时代的恋情很纯洁, 只考虑感情因素;正因为纯洁, 所以也就很脆弱。

三、爱情的社会因素

人类的爱情是要受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制约的。恋人的行为如果贸然超出了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道德的作用还表现在, 相爱的双方都意识到对对方的责任, 一方不但从恋爱中获得欢乐, 同时也自愿为对方奉献, 尊重、关怀、爱护、体贴对方的一切, 共同创造和维护两人的幸福。爱情一旦成熟, 双方还须共同承担起教养新生命的责任和义务。人和动物都有自然的生理需要, 但两者满足需要的形式是不同的。恋爱、婚姻、家庭是人类满足其需要的合理合法的形式。

“性”, 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看, 是指“性别”、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是指“性行为”。凡是能满足人的性生理和性心理需要的行为都是性行为。如恋人之间的约会, 少数民族男女青年的对歌, 也属于这个范畴。很多大学生都关心这个问题:“自己的性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爱情, 是一种人际关系, 涉及到自己也涉及到他人, 它遵循着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很多专家认为, 性行为和性关系只有在不降低彼此人格尊严的情况下才是正当的。

有一些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第一, 自愿。违背自己或对方的意愿发生的性行为是不道德的, 因为它侵犯了一个人的人权。

有的男孩子在冲动之下与某个女孩发生了性行为。尽管那个女孩没有明确拒绝, 但并不意味着同意。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中, 大多数青春期少女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 并没有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意愿拒绝别人的性要求。在突如其来的情境中, 她们常常不知所措, 当事情发生之后, 她们才发现, 自己并没有为所发生的一切作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以至于性经验带来的不是情感上的升华, 而是痛苦和羞耻的体验。当然, 女孩子要知道, 同不同意的决定权是在自己手上的。

因此, 无论是少男还是少女, 当你面临性行为即将发生的时候, 请切记:自己或对方没有明确拒绝就意味着不同意, 没说Yes就是No。

第二, 无伤。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 也不伤害第三者。这种伤害既包括身体上的伤害, 也包括心理上的伤害。如果一方或双方患有性病 (包括爱滋病) , 很容易通过性接触传染给对方, 更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后代。在性关系中, 大多数伤害是心理伤害。道德的性关系是为了改善双方的生命质量。如果性行为是出于如下动机, 就会对别人构成伤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而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作为一种摆脱父母, 表现自立的方法;为了对某些人表示愤怒, 或发泄怒气;作为套住对方的办法;作为留住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办法;为了赶时髦;消除自己的焦虑……为了避免这些伤害, 彼此给予爱和尊重是惟一的办法。

另外, 尽管有些婚外性关系是在双方自愿、彼此无伤的情况下发生的, 但它对婚姻中的另一方构成伤害, 因此也是不道德的。

第三, 承担责任在建立性关系之前, 双方都必须有准备对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现实是, 性行为可能会使女孩怀孕。在性行为发生之前, 双方都需要清楚地知道, 你们能否为可能产生的后代承担爱护和照顾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生存和被爱的权利, 这种权利是与生俱来的, 任何人无权剥夺。一个不被爱护、不被需要的孩子, 在他一生下来就已经失去了人性的尊严, 就已经被侮辱了。一个人如果抛弃了承担爱护和照顾后代的责任, 就严重违反了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一个人必须对可能影响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负全责。

在进行任何性选择的时候, 要明确一点:男女之间的性关系, 总是伴随着应尽的义务。我们不仅要考虑享受个体的权利, 也要考虑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不仅要对自己负责, 也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

第四, 爱。道德的性行为不仅是全身心投入的生理反应, 更应是全身心投入的生命交流。两个人的生命中必须有某些共同的目标和方向, 必须有爱。

第五, 男女平等。第六, 爱情、婚姻、家庭统一。如果双方的亲密交往不是为了建立婚姻家庭, 请定位于知己好友的位置上, 给双方的交往设定一个界限。

希望女性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希望男性遵纪守法, 体贴、关心、理解女性。

参考文献

大学生恋爱问题 篇8

1 单亲家庭大学生在恋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沉溺于爱情之中,荒废学业。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的残缺,使得他们更想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有些单亲大学生在恋爱以后,便期望时时刻刻与恋人在一起,怕失去恋人,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他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恋爱上,为了爱情可以逃课,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2)缺乏责任意识,道德沦落。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离婚、再婚从不顾及孩子的成长,很多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内心情感极为脆弱,这些使得孩子在对待自己感情问题上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有些单亲大学生在恋爱时,缺乏道德责任意识,对恋爱不审慎,很少顾及恋爱的责任和义务。有的抱着玩一玩的打算,或只想借此慰藉解闷,改善单调空虚的大学生活。有的甚至频繁地更换恋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都表明部分单亲大学生责任感淡薄,急需加强教育和引导。

(3)遇到问题缺乏理性思考。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使得一些单亲大学生思想上比较脆弱,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愿与人进行倾诉、交流,不善于化解压力,遇事冲动,缺乏理性思考,容易产生消极和极端的情绪。有些单亲大学在恋爱时,爱得死去活来,恋人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其情绪和心理。一旦爱情遇到挫折或被动地失去恋爱关系时,就会和自己较劲,沉浸在无比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花更多的精力试图弥补破裂的情感,一旦爱情无法挽回,就可能失去理性,走上自残、自杀的道路。

2 加强单亲家庭大学生恋爱教育策略

2.1 积极关注单亲大学生,建立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使他们在大学阶段很难摆脱家庭残缺的阴影,因此他们心理上的失衡也将长期存在,这些都会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从新生入学之初辅导员就要建立单亲大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其家庭状况、亲子关系、学习情况、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师对其心理现状的分析等等。作为辅导员要经常和单亲家长进行沟通,及时把握其思想、行为的变化,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作为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去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要把握好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沟通的机会,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时,获取有效信息。同时在交流时要引导单亲大学生去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发掘自己的潜能,使其找到积极向上成长的动力,从而健康快乐的生活。

2.2 引导单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观是一个人对于爱情的认识与了解,他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单亲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学生在恋爱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作为高校教育者,首先要加强单亲大学生的恋爱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理解恋爱不止是浪漫感情的认识与体验,更是一种对自己、对恋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次引导学生认识爱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生(下转第73页)(上接第66页)活,它是建立在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基础上的,只有双方达到真正心灵交流和相知相爱,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和发展,才能最终收获爱情的幸福。然后要引导单亲大学生摆正爱情的位置。让学生清楚大学期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的追求上面,这样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和爱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加强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和所处的家庭的正确评价,在加上父母离异对自己身心造成的伤害,使部分学生出现自卑、敏感、多疑、焦虑、自闭、抑郁、憎恨等心理问题。单亲学生在感情遇到问题时不愿与家长和同学进行沟通,更不愿意主动和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只是默默地和自己较劲,久而久之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作为辅导员要对这些学生多一些关爱和帮助,使其愿意和老师交流。同时在班里建立信息员队伍,通过信息员及时了解单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恋爱情况,对恋爱出现问题或失恋的同学,要及时和他谈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4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子女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作为单亲家庭中的父母首先要调整好自己情绪,为孩子创作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用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情况。作为辅导员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与家庭的关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关怀温暖他们的心灵。同时辅导员要把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现在生活、学习、恋爱状况。使单亲大学生在学校和家长共同帮助和关爱下,健康成长。

总之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需要高校教育者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找出新的方法。在家校共同努力下,使单亲大学生懂得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的位置,从而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

摘要:随着单亲大学生的增多,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恋爱问题成为高校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单亲大学生恋爱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策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

关键词:单亲家庭,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参考文献

[1]江燕.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调查.才智,2011(28).

[2]姜丹.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人民论坛,2011(2).

[3]宋歌.从168例咨询个案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教育探索,2011(9):243.

大学生恋爱问题 篇9

基于多年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大学及工作期间进行系统的调研, 了解到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基本现状, 具体表现如下:

(一) 恋爱比例大, 且低年级化。

有调查显示, 在一些高校中, 大学生恋爱比例竟达到60%以上。一些新生在入学之初, 便得到老生的面授技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很多大学生义无返顾地投身于恋爱的洪流。

(二) 恋爱方式从隐蔽化向公开化转变。

在恋爱中, 一些同学也抛开了应有的矜持与含蓄, 表现得越发投入与大胆, 在教室、食堂、操场等公众场合旁若无人, 其表现令人生厌。他们自己竟美其名曰:国家都允许我们结婚了, 亲密点儿算什么。这种表现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破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三) 在爱情问题上追求一种现实的快乐观、爱情浪漫化。

受电视电影、言情书籍中爱情情节的影响, 大学生虽然基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但仍然为了追求浪漫挥金如土, 只为了现实的快乐, 置家庭和学业于不顾, 攀比虚荣之风日盛。

(四) 恋爱成活率低, 悲剧增多。

由于大学生缺乏经济基础和未来的不定性, 恋爱走入婚姻的机率较低, 且大学生社会阅历浅, 心理承受能力弱, 而期望值又高, 易冲动, 一旦失恋或受到打击, 往往造成爱情悲剧。伤害对方的有之;自杀的有之;精神分裂的有之;厌恶俗世、破罐破摔的亦有之。

二、大学生恋爱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恋爱现象由来已久, 不管怎样, 我们都应认识到, 大学生恋爱现象是正常的, 不容回避, 也无须视之为猛兽, 而应以一颗平常心看待, 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

(一)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9至24岁之间, 这个年龄界限按青年心理学划分, 已跨过青春期并进入成年期, 其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 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 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 恋爱也就默默无声地潜入年轻人的心田。通过不完全调查, 在校大学生恋爱比例达到60%以上。一些新生在入学之初, 便得到老生的“经验谈”: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 在大学里没谈过恋爱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二) 情感发展的需求。

亲密关系的需要在青年前期开始显露, 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近, 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到了青年中、晚期, 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 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因此, 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把孤独的大学生引向恋爱是极其自然的事。

(三) 恋爱动机多样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信息量的激增, 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崛起, 这就扩大了他们思维活动的自由度。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日趋发展, 他们不仅在校园内为今后立足社会而求知成才, 也开始为今后建立家庭做准备。

(四) 恋爱对学生身心影响很大。

学校往年留级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谈恋爱耽误了学习, 荒废了学业, 从而导致很多科目亮红灯, 更严重的结果是中途退学, 或三年后没有拿到毕业证, 影响了自己的前程。有的学生逃课成为家常便饭, 课堂上在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更有甚者, 不在本班上课, 却陪女友 (或男友) 在别的班级上课。

(五) 社会环境、生存空间的推波助澜。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和社会有着日益广泛的联系, 接受各种思想的挑战和影响。现在描写青年恋爱的文艺作品比较多, 影视作品也常出现情爱的画面, 特别是近些年来的韩剧更是很多以初恋、早恋为题材风靡一时。互联网的两性滥用也使大学生们眼花缭乱, 难辨是非。这对思想单纯的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恋爱的利弊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十分普遍。国家对《婚姻法》的修改, 明确规定大学生可以结婚, 虽然就结婚后的学业和生育问题仍在讨论之中, 但已经为大学生的恋爱提供了法律依据。大部分因各种理由不去恋爱的人, 对别人的恋爱大都持肯定态度。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 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是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 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二是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不过, 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 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 就带来了高度的心理紧张。热恋中的男女虽然感觉到强烈的心理紧张, 但双方的共处和抚慰、爱情的甜蜜又会降低他们的焦虑感。那些遭受恋爱挫折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失魂落魄, 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 生活下去只有苦难和折磨, 有人甚至走向了绝路。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指导或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失恋对青年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大学生谈恋爱如果不能用理性控制自己, 处理好各种问题, 弊端更甚。一是大学时代正是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为未来打基础的黄金时期, 如果过多地用于谈恋爱, 必将对学生的学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有所影响。二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大学生谈恋爱离不开父母金钱的“赞助”。送礼送花、看电影玩游戏, 哪一样不需要经济的支援?若再加上虚荣攀比之风, 这无疑会给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压力。可见, 恋爱对青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帮助青年心理发展走向成熟, 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良影响。这绽放在圣殿里的爱情之花虽然美丽, 但是脆弱。

四、正确处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目的不尽相同, 错误的恋爱观对大学生是相当有害的, 学校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文化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 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塑造。我们要改变以往校园文化单纯满足学生的娱乐、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的状况, 这些只是低层次的功能。要使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 更重要的是赋予大学生先进的文化意识, 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 使学生不自觉地形成这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学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拨开迷雾, 满足学生思想要求,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这也是校园文化的高层次需求。

(二) 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

心理学家提出:大学生所处的青春期后期, 身体发育的机体结构、形态和机能都已相当于成人水平, 但从心理发育的水平看, 大学生的心理虽正快速趋于成熟, 但又尚未完全成熟, 尚处于“半生半熟”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青春期教育。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人们羞于谈性, 父母对子女更是竭力回避谈论性, 学校也不开生理卫生课, 即使开也往往一带而过, 致使大学生缺乏生理卫生的起码知识, 虽然一只脚已经跨进了高等学府的门, 但另一只脚却在蒙昧和无知的道路上跋涉。二是重视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困惑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爱情的烦恼, 如果避开不谈没有心理辅导员来疏导, 若不能得到及时清理、舒缓, 这种困惑就会越积越重, 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

(三) 帮助学生确立大学阶段的目标。

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 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学行为的必要前提。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目标对人的行为有激励力量, 而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对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实现的难度两个因素。故教育者应该帮助正在被空虚、无聊困扰着的同学, 判定一个这样的目标, 即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对自己生活有意义的目标, 从而战胜空虚、无聊。

(四)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情的内涵和外延。

当代伦理学认为, 爱情有四个构成要素:只能在异性之间、它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爱慕、希望通过结婚完成双方的永久的结合, 它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强烈社会责任。只有正确地、全面地理解了爱情, 大学生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情感寄托。

摘要:大学生恋爱是大学生心理、生理上相对成熟的表现。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网络的不健康信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使大学生的恋爱观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 当代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也随之产生。因此, 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可谓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大学生恋爱问题 篇10

关键词:关注,高职大学生,恋爱心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大学校园——这一披着面纱被人们看成是美丽的象牙塔的静土,也在悄然变化着,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新较快。大学生谈恋爱的问题是个老话题,但是,高职类的大学生群体,当前的恋爱特征和诱因又有许多特别之处,新形势下该如何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选择正确的恋爱行为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

高职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恋爱人数比例大。

根据笔者调查显示,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大学生恋爱比例竟达到63%以上。有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在大学三年里没谈过恋爱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很多大学生义无反顾地投身恋爱。

2.女生的恋爱比例高于男生。

导致高职院校男女恋爱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女生的生理和性心理成熟早,加之有较强的依赖性,因而她们对“感情港湾”和性爱的需求程度要强于男生;二是女大学生的绝对数小,占在校生的比例低于男生,所以在“对偶式”的爱情世界中,女生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优势地位。只要自己愿意,自身条件不占优势的女生同样会找到钟情的知音,而素质较差的男生在校园“情场”上则要相对受冷落。

3.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加快。

如今高职院校校园内流行爱情快餐,有feel(感觉)就上,没feel感觉就散,恋爱中的“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高职大学生恋爱的一个主要特征。成功率低,有少数大学生把在大学里恋爱视为在经营“实验田”。“恋爱专业户”也出现了。

4.婚前性行为明显呈上升趋势。

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转变到间接或直接表示支持,传统的道德取向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比前些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开放的激进的生活方式为部分大学生模仿、倡导和逐渐接纳。在大学的周围,学生情侣租房同居、双宿双飞已经屡见不鲜了。

5.校园恋爱悲剧增多。

有部分大学生不会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爱情至上,整天忙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早退、旷课、厌学现象增多,甚至造成多门课不及格,不能顺利毕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也有的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期望值又高,容易冲动。一旦失恋,往往造成爱情悲剧:伤害对方的有之;自杀的有之;精神分裂的有之;厌恶俗世、破罐破摔者也有之。

二、高职大学生恋爱因素分析

我们都应认识到,高职大学生恋爱现象是正常的,不容回避,也无须视之为洪水猛兽,而应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客观分析产生的原因。

1.高职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高职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4岁之间,这个年龄界限按青年心理学划分,已跨过青春期并进入成年期,其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性意识发展到热恋阶段,性欲需求日益强烈,前阶段弥散化的性冲动集中投射到选定的特殊对象上。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恋爱也就默默无声地潜入年轻人的心田。

2. 个人情感的需求。

亲密关系的需要在青年前期开始显露。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近,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随着年龄的增长,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进入高职校园,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他们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烦恼、寂寞、通过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空前强烈。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就是爱情。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把孤独的大学生引向恋爱是极其自然的事。

3.归属与服从的需要。

归属和服从的需要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人从属于社会,总要归于某个群体,得到他人的承认。完全脱离社会,一段时间内不能与社会交流的人也在自我认识中保持某种归属感。马斯洛把归属感和爱摆在一起,认为它是在安全需要之后的需要层次。由此可知其重要性。归属需要促使高职大学生向群体认同。群体活动增加了男女青年的交往机会,对群体的共同归属(尤其是一些很小的群体)又增强了两人之间的人际吸引力,进一步的发展便可能导致恋爱。归属和服从也会使大学生直接导向恋爱。

4.社会环境、生存空间的推波助澜。

现在描写青年恋爱的文艺作品比较多,影视作品也常出现情爱的画面,更有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量关于两性及恋爱问题的讨论,使大学生们眼花缭乱,难辨是非。不健康的小报、黄色书刊、黄色光盘及黄色网站一度泛滥,对思想单纯,社会经验少的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容易使他们尝试涉足爱河。

5.校方对大学生恋爱的消极回避政策。

很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平时默不声声,只有当学生们犯下错误,校方才加以介入,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办法过于简单、消极,一方面,缺少平时的引导教育,没有明确的态度,学生们会错误的理解成学校的默许;另一方面,当学生们一时冲动,做出越轨的事情,学校的处理又会令他们一生抱憾,如果平时多一点叮咛和监督,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

三、高职大学生恋爱需要正确引导

针对高职大学生恋爱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思考,通过教育和管理,使学生们对恋爱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自觉抵制在校期间不良风气的干扰,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大学生活中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加强婚恋观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婚姻恋爱观。

高职院校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把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可以把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健康保健知识、婚恋道德有机统一起来,共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也可以开设必要的讲座、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辅修课程以及设专属网站,介绍恋爱、婚姻和性的有关知识,派专门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平等聊天、讨论,加强沟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以及具备起码的性道德和操守。

2.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

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和情感方面的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珍视快乐人生的良好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次数频繁上,而且也包括参加活动的人员也要群众化,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显示自己才华、表现自我价值及自尊心得到尊重的机会,要尽量给他们情感满足的机会。降低学生的孤独感,减轻学生的求偶心理。

3.加强学风建设,注重舆论引导。

首先,要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告诫他们要以学业为重,人生中很多阶段不容错过,而大学的学习阶段更是应该珍惜,学校应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学生典型,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大学生是青年之中的佼佼者,志当高远,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如因恋爱而影响学业的进步,那是非常可惜的,也是极不应该的。其次,正所谓“有情又岂在朝朝暮暮”,恋爱应格调高雅,行为端庄,一方面促使学生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一方面教育学生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

恋爱不是敢不敢的问题 篇11

咳咳,炅哥,我想问你个问题。就是我虽然才初二,但是身边的哥们儿,都有个红颜知己,可能初三就发展成女朋友了吧,我爸妈说过,我敢早恋就揍扁我……早恋真这么可怕吗?我就是有贼心没贼胆。求炅哥开解!——电压压何炅回复

恋爱是美好的事情。爸妈不是十白你爱上谁,而是担心你的年纪太轻,对自己掌控力还不够成熟,太早陷进爱情有可能会对你的學习和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试想,如果你恋爱了,學习一点不耽误,两个人还互相鼓励更加进步了,而且也不会对对方产生太大的依赖,而是更加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學会了体贴、责任和关爱,那父母怎么可能会反对这么美好的事情?但问题是,这样的恋爱级数太高了,一般人可學不会。我们一般人一恋爱,就自然想多在一起腻腻,想两个人多出去转转,花在學习上的心思肯定会挪出来点,家,肯定是越晚回越开心,因为跟她在一起才有感觉,那你说父母能不反感吗?其实,恋爱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有一天,你遇到对的那个,你自然就爱了。所谓早恋可怕,还是要看你有没有本事把恋爱变成大家眼里的好事。毕竟,懂得爱别人,是好的。

不要轻易悲观失望

何老师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个谦虚温和的人,台上台下都太有范儿啦!好奇在何老师身上,有没有特别让自己骄傲的部位或习惯呢?那种说出来,会让别人和自己都“哇~”的东西——猫咪是我我是猫咪

何炅回复

我最自以为傲的,应该就是我的正面能量超级丰富吧!不管在别人的眼中自己有多辛苦,我还是会很兴奋地寻找生命中快乐的事情,永远保证自己人参娃娃的状态。别人来找诉苦,我总是可以找到好的一面去开释和安慰朋友,让他们看到再糟糕的事情也会有好转的一面。就是这种好的心态,是很多朋友都很羡慕的。你也应该拥有!秘诀就是:不要轻易悲观失望,因为悲观情绪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帮助。學会从内在鼓励自己!

给奶奶一点知识帮助

何老师,我奶奶是信佛教的,她经常会和其他奶奶阿婆出去放生,但是上次我从网上看到,放生不能随便放,甚至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的,我该怎么劝她呢?这对她来说是种信仰,可是环境也很重要的呀。而我妈则觉得我多管闲事……求万能何老师帮忙!

——咪咕

何炅回复

其实你可以收集一些相关的知识,整理清楚。什么是可以放生的,什么不可以,如果随意放生会有什么坏的影响,然后先和妈妈分享。妈妈理解了你之后,再请妈妈和你一起告诉奶奶。我想,奶奶本来就是想做对生命和环境有益的善事,应该不会拒绝你的知识帮助。祝你成功!

想放纵的时候

何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三學生。我自制力差,缺乏毅力。把手机带到教室就总想上网看两眼,上课的时候经常跑神……有些事自己很明白。但是还是做不到,何老师也会有这种管不住自己、放纵的时候吗?有没有办法“抢救”一下这样的我呢?——聪聪的明明

何炅回复

当然有!我想应该每个人都有放纵的时候吧?!不过,你在看最喜欢的节目的时候会跑神吗?在吃最喜欢的美食的时候会想看手机吗?走神,还是说明对于上课这件事情不是很投入吧。这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你也不用太担心,反正自己想办法补习或者加强追赶上来就是了。只是你要算清楚账,在课堂上开小差错过的信息,课后可能要花很多倍的时间来弥补,确实是不划算的事情。如果你的自制力非常有问题,导致學习真的出现状况,有点搂不住的滑坡,那就要采取些重口味的手段。比如干脆不带手机上课,或者设计很吵的开机音乐,然后一上课就关机,这样就算你想玩手机,料你也不敢开机吧?呵呵,自己和自己作战,才真的其乐无穷呢。

大学生恋爱问题 篇12

所以说恋爱感情一直不顺, 发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谈恋爱的就会烦恼的有的父母的诚意会觉得诚意厌, 讨厌你要知道从缘分意义上讲, 产品能够现在开始才能你们的缘分的开始。如果相爱就珍惜缘分, 不要在意彼此的过去, 因为过去的回忆并不属于你。

幸福是自己的能陪伴着你走到了终点只有自己的爱人。连父母都不行。有些东西要听父母还是应该自己拿主意。不会好好的活着, 很好非常好非常荣幸能够荣幸有机会回答自己的问题。我的问题请您多思量。

由于恋爱的大学生越来越趋于低级化。所以学校最好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就开课程, 一边是开学期间一开始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在上大学期间是否应该谈谈恋爱

新入学的大学生, 除了对大学生充足了好奇之外, 对爱情也充满也充满了期待这是首先, 应该对他们应不应该谈恋爱做一个话题。通过实践, 笔者主要是一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的。

首先, 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大学的形色中的恋爱现象。一般认为, 大学校园里的爱情超出一般水平了。调查, 而男生这一相应明白自己的魅力追赶潮流等。包括孤独、寂寞、好奇, 获得经验证明自己的力量。这些因素是你爱情成为为许多学生请感的重要结合。

其次, 正确对待男生女生谈恋爱的问题。一般人认为, 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超脱功力因素。不正确的恋爱观导致不健康的爱情。好奇获得经验。证明自己魅力。所以思考“我应不应该谈恋爱”之前, 应该首先谈恋爱的时间自然是不提倡的。

第三, 恋爱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吗?也许这个问题应该是因人而异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有希望同学如何在家谈了一个有一个不是可以爱情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轻易反而会伤害自己。

二、爱情的涵义

爱情是什么?有些学生就会说成自己要什么什么都不会的问题。爱情突然是盲目的也是美好, 尽量理智的把握他。社会的特征感情的专一。

第三, 爱情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爱情首先意味着你的真心关心对方, 也有的同学上大学期间不会选择随意更换对象。对方的感觉, 这都属于真正感觉的效果。

第四, 爱情的发展必要会渴望能够终成正果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一段感情付得起责任乃至认真。爱情与事业的关系。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 自尊自强自信也是人的一种态度。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毕业而面临就像是两眼纷飞的局势。我们一定要努力加油!

三、培养恋爱道德意识要有好的意识

恋爱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 还有关于世界要努力达到社会对我们情侣应该履行的责任才行。

首先恋爱双方一定真诚的负责人的事。所以作为女大学生, 在和网友接触接触。交往时。更要小心对于网恋不要有太多幻想。

第二, 首要我们应该严肃的对待爱情。不需要谈恋爱的问题我们和别人的感情。要对大学的恋爱做出一些贡献。

在大学期间恋爱是不是应不应该谈恋爱的问题我们讨论过在我个人的见解, 因为这是我们的心恋爱的一个必经的经历。所有应该只是面对他。

那么大学期间恋爱时不是很压抑, 那么大所属问题。我认为是可以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缘分。你指导和了解一个人的过程。一般有的女生喜欢老实厚重的女孩。不讨厌别人应该成为我们终身的力量。

在大学期间是有意有靠的我们不应该这样认为, 我们应该坚持走一条谈恋爱的道路。因为我们也知道其中一种伤害就是分离开时分的那段时分。在恋爱中联系是一种方式。你喜欢就应该坚持我们应该知道我肯到底应该这所谓的什么而活着。不要一些特殊。大学期间谈恋爱不仅仅是为了圆我们一个浪漫还是因为点奠定我们的生活甚至还可以稳定我们的生活习惯。还有工作也是同时。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是喜欢自己的一般女生只会矜持害羞。聊聊天而已。爱情问题。

就是阻挡爱情发展的问题爱情是你受那个人的同时。那人同时在我在爱你。是两个人同时对对方有好感。两个人即使在一起也要各自独立的时问, 不能事事都彼此监视这样才能个好的相处。就享受我着一把沙。

大学生恋爱问题, 大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开始自己的恋爱?如何看待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对象?如何分配时间金钱、经历和自己学业等学业等问题?是不是大学生的父母都很会门当户对的问题。

所以说爱情的世界应该数睡其自然。遇到然自己心动的人。可以试着开始的。不用去想那么多, 用心去好好谈一场谈恋爱。因为期间很忙那样的阳光。也是一去不复返了的工作后。即使你在谈恋爱, 也很难找到大学里那种感受了。真的。至于你说的时间, 精力问题。我个人认为真心的恋爱, 是不会成为两个人的负担的。两个真心真爱的人会为你彼此的此刻和考虑结束。所以他们会不断努力进步。恋爱不能虚度年华。两个人一起还可以很有意义。可以一起自习一起去图书馆他一起去旅游。希望能给别人一点感觉。

四、大学生谈恋爱的问题的优势和确定

1. 大学生恋爱应成为学习的调剂和促进两个人的发展。比如两个人一起商量往上升学, 一起出国。做出这样的生气。

2. 恋爱固然很浪漫, 如果没有了金钱的困扰会不会显得更悠然自得些, 恋爱是一种而不决不应该成为学习的负担。他绝对不是学习的负担。

3. 恋爱是一种人与人的密切相处的方式。这种相会修改自己包容别人, 会促进两个人的成长。还有恋爱关系。

4. 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不成熟, 很多事情率性而为。包括爱情。造成了一生的悲剧, 或者影响了一生的择偶。但是一般的情侣还是可以看好一段感情。

5. 学校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提供了很多条件, 成功率非常的比较高。

可是, 我们是为什么和社会的环境差距的很多我们非常需要弄清楚。需要了解。

接触孤独寂寞, 希望得到关注与承认缺乏父母之爱的转移;四大灭幼谈恋爱不正常, 群体没有谈恋爱不正常, 群体压力。从众心理, 对异性的好;来源于爱情本身源于爱情本身你分心过了分对你的一生产生影响, 冒着可笑的危险来谈, 将得不偿失。

谈恋爱需要我们走出我们人生的人生理性目标, 那么你的人格已经初步成熟了吧。爱情是一种人际关系。最亲切人际关系;恋爱, 是你整个健康人格的大敌。。健康人格的因为成熟的人了解自己感觉也了解别人的感情也理解别人的感受, 因为成熟的人能够自信的把握住爱情的方式。

我们还需要考量大学期间, 爱情可能是需要没有什么的误区。如果有以下种种观念。最好的自己冷静思考、爱情的我的全部, 爱就消失。恋爱中有冲突是坏事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

五、你考虑过爱情的相关因素

看你如何把握去充实自己不过恋爱次对人生是有很多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应该以谈恋爱为主应该因为本身机会就不多, 所以我认为谈恋爱为主。没错, 大学生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偶尔也要放在谈恋爱上, 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部分学生没有协调好没有控好时间的分配, 可并不能否认谈恋爱的作用。

谈恋爱的好处:

1. 变得自信:生活甜蜜变得有自信。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2. 生活充实:生活就不会变得单调就会有情绪有事干。

3. 节俭资源:节约时间让他们少花钱, 比如手拉手在校园闲逛, 一分钱都不花也会很开心。

4. 心怀包容, 正确的处理情感问题, 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 失恋等等, 学会理解对方, 学会包容他人。

5. 提升了自己的价值观简称情侣们会相亲相爱

6. 勤工俭学:做简艰苦奋斗的好少年。

7. 男女之间的恋爱因为性爱将它与其他的爱分开, 而且会让彼此变得更成熟。这也是一种好的方式。

8. 学会体贴:应该学会体贴别人。

9. 自由生活:每个人都分类每个人都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所以大家都注意给对方空间。

10.身体健康:谈恋爱要注意身体健康。

谈恋爱的坏处:

1. 恋爱可以耽误一些学习的时间但是情侣们可以互相学习有助于学习的提高。

上一篇:工程力学教学心得下一篇: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