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恋爱(精选11篇)
大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恋爱 篇1
在座的各位同学以及了老师你们好:
我是0904班熊承菊,我今天所要演讲的题目是《大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恋爱》。首先,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与大家在这里分享·分析·以及讨论这个问题。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是正在恋爱的,那么你们有没有曾经认真的思考过你们到底把你的恋爱放在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不可否认,在学生时代,周围接触到的人都有着相似的年龄,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有着相似的理想。正应为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所以两个人在一起交谈会很开心,也就很容易走到一起了。至于恋爱是否影响学业,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应为它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样也肯定存在负面作用。
毋庸置疑,谈恋爱多多少少都得花钱,可是,作为学生的你,钱从何而来?钱时父母给的,你都还不会赚钱,凭什么乱花钱?所以,从真正意义上讲是你的父母在帮你谈恋爱,而你根本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足迹的所爱。和这样的人谈恋爱,若你是上进的人,那你迟早会和他分手;若你不是上进的人,那她迟早会和你分手。应为在社会上竞争很残酷,不上进就意味着被淘汰。
在《山楂树之恋》上映后,有无数的人发出了无数的感慨,认为在现在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几乎没有这样的爱情了。因为静秋少了,老三更少了。而唯一还能有纯洁爱情的地方大概就是大学校园了。是啊!大学里的爱情很纯洁,很美好。两个人因为喜欢而在一起,没有什么目的,简简单单。但是大学生活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你终究会进入社会,并在最后死在社会。也许你身边的恋人有一天会离开你,但你所学的知识不会,它只会随着你的不断积累而更加丰富,但它始终不会离你而去。所以请你在享受美好大学恋爱的时候不要忘了,在大学,你首先是一名学生,学习才是你最重要的事。因为你现在所学的将是以后陪伴你进入社会,并能让你在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技能。
也许恋爱在你的大学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但请你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请把它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大学时光,所以请你好好珍惜她。不要让你的恋爱阻隔了你与学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
大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恋爱 篇2
一、尊重
任何人在学习科学时, 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错误的前概念, 这是一条客观规律。尊重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就是尊重人的认知规律。由于学生头脑里的前概念无法被科学概念简单地覆盖, 因此, 企图回避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是幼稚的, 甚至是愚蠢的。
实际上, 不但学生对科学存在错误的前概念, 即便是经过专业学习和强化训练的教师, 对科学也仍会存在不少错误的前概念。例如, 曾有几个高中物理名师外出旅游, 有一次他们去去游游乐乐园园体体验验““过过山山车车””, , 当当““过过山山车车””在水平弧形轨道上高速盘旋时, 人由于惯性会严重地向外倾斜, 似乎要被抛抛出出一一样样。。下下来来之之后后就就有有老老师师感感叹叹::惯性好大啊, 太刺激了!其实, 人的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人站在地面上的惯性与随“过山车”盘旋时的惯性是完全一样的。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说, 正是因为头脑里“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错误前概念在作祟。因此, 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应当有所理解, 而不应横加指责。
对于学习者来说, 当前的学习不但会受到已有错误前概念的干扰, 而且还可能引发新的错误前概念。例如, 在教学变阻器的知识时, 我们常会做如下实验:将小灯泡、电流表、变阻器和电源串联在一个电路上, 当调节变阻器的电阻变大时, 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灯泡变暗。这个由教师所操控的演示实验的现象无意之中会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观点———灯泡的亮度是由通过电流的大小决定的, 从而对电功率知识的学习埋下隐患。可见, 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观点, 学习并不是学习者对知识被动地接受, 而是对知识意义自主的建构过程。概念的建构是有基础的, 学生的前概念就是建构科学概念的一种基础。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前概念, 就不知道科学概念学习的起点及其建构的基础, 也就无法真正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
二、了解
前概念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起点和基础, 但由于学生的大脑是一个“黑箱”, 我们常常很难看清楚他们在学习某个科学知识时, 究竟存在怎样的前概念。因此, 为了促进学生顺利完成科学概念的建构,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程度, 与教师的经验直接相关。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在与学生多年的反复交往中, 对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时可能存在哪些前概念通常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 年轻教师应当多向老教师请教, 以便为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作好充分准备。我们平时所说的“备课要备学生”,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例如, 关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前, 有些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如果教师事先对学生的这一前概念有所了解, 课前就可以准备橡皮泥、弹簧秤、烧杯 (装水) 等器材, 从而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时, 橡皮泥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并不改变。如果事先对学生这一错误的前概念没有足够的了解, 那么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的观点时, 教师也许就会措手不及, 且无法在课堂上利用有说服力的实验现象对其予以纠正。
老教师虽然对学生的前概念比较了解, 但由于前概念的复杂性, 其对前概念的认识也难免出现盲区和偏差。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以暴露其头脑中潜在的前概念。例如, 在教学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 教师可问学生:“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在平面镜前照一下自己, 物体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具有哪些特点呢?”或具体地说:“物体的像成在哪里?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些学生认为物体的像成在镜面上, 像的大小和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距离越大, 像越小。可见,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学生前概念的成因虽然比较复杂, 但在许多情况下, 学生还是能够为自己的前概念提供自以为是的证据。因此, 为了有效促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了解学生对某个科学知识有哪些前概念, 而且还要了解产生前概念的原因。例如, 在学习浮力知识时, 学生往往认为密度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小, 而密度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大。他们的理由是:石块、铁块扔到水里会下沉到水底, 而木块、泡沫塑料之类的物体扔到水里却会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石块、铁块的密度较大,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小, 而木块和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知道了学生产生错误前概念的原因,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 用推理或列举客观事实等方法予以纠正。
三、正对
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是在他们先前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淀而形成的, 具有顽固性的特点。因此, 错误的前概念无法被科学概念简单地覆盖。如果不把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推翻, 科学概念就难以牢固地建立起来。由此可见, 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头脑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前概念, 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 而应积极地正面应对。
例如, 我们知道, 灯泡的亮暗是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的, 但不少学生却存在如下两个错误的前概念: (1) 100W的灯泡总比40W的亮, 即灯泡的亮暗是由灯泡的额定功率决定的; (2) 通过的电流越大, 灯泡越亮, 即灯泡的亮暗是由所通过电流的大小决定的。对此, 教师教学中可以在一块示教板上安装一个电路, 分别将“220V 40W”和“220V 100W”的灯泡连接在上面, 上课时先用纸将连接的线路遮住, 只露出两盏灯泡。
师:当闭合电路时, 两盏灯泡哪盏亮些?
生:“220V 100W”的灯泡亮些。
教师闭合开关, 学生发现“220V40W”的灯泡更亮, 感到非常诧异。
师:你认为在这个电路中, 通过哪盏灯泡的电流较大?
生:通过“220V 40W”的灯泡电流较大。
教师揭开遮蔽线路的纸, 学生惊奇地发现两盏灯泡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通过的电流大小相等。由此他们认识到:灯泡的亮暗并不是由额定功率决定的, 也不是由通过电流的大小决定的。于是便提出问题:灯泡的亮暗究竟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在这一问题的驱使下, 借助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现象, 学生即可建立起“灯泡的亮暗由实际功率决定”的科学观点。
四、深究
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在学习中会有许多外在的表现。对此, 教师应当由表及里进行两方面的深究。
1.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某些异常表现, 从前概念角度究其成因
在学习过程中, 某些信息的刺激有时会使学生做出不正确的反应, 而这些反应常常是由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引起的。对此, 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反应, 揭示其错误的前概念。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认识, 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 在一次电学实验课上, 学生在分组进行“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 有的学生在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不亮, 便忙于检查小灯泡是否拧紧, 闸刀开关的接触是否良好, 各个接线柱的接触是否良好等等, 却没有想到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使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教师看到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均不为零, 于是判断灯泡不亮的原因是变阻器的电阻过大。但教师此时不能马上提醒学生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而应认真分析学生在实验中表现的行为, 找出这种行为的原因:其根源在于他们有一个错误的前概念, 认为含有灯泡的电路中, 通路灯泡便发光, 断路灯泡便不发光。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 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灯泡没有电流通过, 二是通过灯泡的电流太小, 然后让学生自行判断究竟是哪个原因造成灯泡不亮, 并进行相应的改进。这样既使学生自己排除了实验中的障碍, 同时也纠正了他们头脑中存在的错误前概念。
2.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前概念, 究其成因
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尽管错误, 但在学生看来却是合理的, 这是因为错误前概念的产生总有其习得的经验知识为基础, 总是有其原因的。在教学中, 当学生出现某个错误的前概念时, 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出理由, 以暴露其前概念产生的根基。如果学生不能清晰地说明产生错误前概念的原因, 教师应当深入分析, 揭示其成因, 进而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例如, 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之所以会认为“像的大小跟物体与镜的距离有关, 距离越大, 像越小”, 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个十分熟悉的生活经验:人照镜时, 离镜越远, 看到自己在镜内的像越小。进一步分析可知, 学生是将像的实际大小跟观察者在镜前看到的像的大小混为一谈了。鉴于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辨像的大小与人眼实际看到的像的大小的区别, 让学生认识到, 人眼看到的某个物体的大小不但跟该物体的实际大小有关, 也跟该物体与人眼的距离有关。例如, 某人离你近些, 你看到的他就大些;离你远些, 你看到的他就小些。如图1所示, 人眼看到的像AB的大小是由其上下端与人眼连线的夹角, 即视角决定的, 视角越大, 人眼感觉像AB越大。当人眼与像AB的距离变大时, 虽然像的实际大小不变, 但人眼感觉像变小了。
五、利用
学生的前概念是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 也是教学的生长点, 因此, 它是教学宝贵的资源。概念建构的本质是概念的转化, 因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将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在教学中, 当学生面对问题暴露出错误的前概念时, 教师应善于加以利用。例如, 在教学重力知识时, 针对“重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不少学生除了认为“重力的大小可能跟质量有关”之外, 还认为“重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体积越大, 重力也越大”, 理由是:一桶水的体积比一杯水大, 一桶水也就比一杯水重。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因为对同一种物质而言, 其重力和体积是成正比的, 体积大的物体重力也一定大。但对重力而言, 质量和体积两个因素哪个是本质因素, 哪个是非本质因素, 学生难以区分。为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检验: (1) 控制体积相同, 即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 测量其质量和重力, 结果发现铁块的质量较大, 重力也较大; (2) 控制质量相同, 即取质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 测量其重力, 结果发现铁块和木块的体积虽然不同, 但两者的重力却相同。
大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恋爱 篇3
关键词:信任;认可;保障;执行;轻松
在教学授课模式上,我们有班组课程,也有一对一辅导,无论在什么样的授课模式下,总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面对任何一个学生,应该以什么心态去对待?”这是一对一辅导教学过程中总出现在我脑海中的问题。如何教育學生,如何引导学生,如何要求学生,如何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辅导中成绩提高,身心得到发展,这是每一名任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就这一问题我想到了几个词,分别是:信任、认可、保障、执行、轻松。结合这几个词,谈一谈我的想法。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尊重学生,重要的是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信任学生,不搞“色眼识人”,不搞优差生分类,尤其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待优生”,要相信每个“待优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教师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才能够在教学中不计得失。在教学中我们要切记不要总想着回报。当你完全信任学生的同时你也会获得学生认可,家长认可。而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认可教师,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想通透,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一视同仁。我深感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认同教师,教学相长,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其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尽量使学生的情绪放松,不要使学生有紧张、急躁等情绪。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用幽默语言,诙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露出来,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会立即发现学生问题所在,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使其在上课的同时,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当获得学生认可的时候,我们不能松懈,而要将工作继续做细,根据学生家长及其学生的学习要求,及时跟进学生,及时回访家长,了解学生动态,家长意见及要求,从而及时安排作息及其调整教学计划。工作做好了做细了做扎实了,让学生认可,家长认同,我想这才是教师想要看到的。
现在的学生思想行为大多比较复杂,作为教师,必须时时刻刻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比如,直观地给他们讲在电梯中打闹的危害,有必要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等手段,使学生对危险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正确处理和对待。有人曾经指出“无论什么有趣的学科,一旦方法枯燥单调,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实,我坚信“教无定法”,一旦教师选对了方法,把学习的趣味性挖掘出来,就会使学习变得有趣。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考试方向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始终秉承“因材施教”,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潜能。教会学生做题,不如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更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只要你做了,学生听了,并且懂了,我想这就是成绩,就是转变。我们要做好家长的“保障工作”,保障学生的思想健康,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学生的成绩提高。同时,只有教育好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得到家长的赞同、社会的认可。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实牢记“严肃、认真、活泼、用心”,要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紧张用心的学习习惯,活泼开朗的学习态度,用我们的“积极、认真、用心”来教育学生,做到精细化管理,贯彻三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六勤——“勤学习,勤观察,勤询问,勤检查,勤回访”。多关心学生的行为、学习状态,深入开展学生的齐抓共管工作。希望通过努力,我们能够做到避免让“大概”“差不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抓好学生的六个教育:学习过程教育、行为教育、教学教育、个性化教育、家长辅助教育、家长配合教育。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更应该做精做细,由不得我们马虎。
“欲求之而不得”,这是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要用心体会的一句话。希望我们在工作中都能认真仔细,乐学好思,开拓进取。在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从思想上,行为上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希望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厚爱,严管”中成长,每一名学生都能做到“好思、乐学”。愿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完善。
青年学生如何对待恋爱 篇4
1、如果你谈恋爱的愿望很强烈,却又为该不该去谈恋爱而困惑,怎么办
谈恋爱是青年人的重要人生内容,但它仅仅是人生众多的内容之一,况且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所以,该不该谈恋爱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决定。
办法一:咨询法。多和父母、长辈、老师等“过来人”交流,他们的人生经验会为你的决定提供许多参考资料。
办法二:异性脱敏法。有很多大学生想谈恋爱,只是因为生命中太缺少异性,挡不住异性的吸引力。如果属于这种情况,你就更不应该急于恋爱,而是加大和异性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异性,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在有充分交往经验的基础上再去决定是否谈恋爱,会让你的恋爱躲开许多陷阱,也会使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办法三:自我优先发展法。只有成熟的人才能做出成熟的决定;只有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恋)人。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还不够成熟,建议你最好不要急着谈恋爱,而是先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发展自己。
2、当你为把握不准对方的感情而发愁时,怎么办?
爱情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包含着性欲、认知、情爱等多种内容,也和一个人的性格、人品、趣味、涵养等因素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同样是“爱情”,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全然不同的,从而爱情的结局也是不同的。所以,不要被甜言蜜语和浪漫的感受冲昏头脑,弄清楚对方“爱”的真面目(实质就是对方这个人的真面目),是至关重要的。
办法一:兼听法。兼听则明,向别人了解一下他(她)的情况,对于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他(她)大有益处。
办法二:旁观法。看看他(她)是如何同别人相处的,不要相信爱情会产生奇迹,一个对别人不真诚、不守信、不负责任的人,对你也决不会好到哪里去。办法三:时间法。谨慎起见,不要一下子把关系拉得太近,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地陪着你走”,时间会让你变得聪明起来。
3、当你爱上了一个人,却为该不该向对方表达感情而困惑时,怎么办?恋爱是人生中的大事,因此,爱上一个人后,对于是否该向对方表白一般人都会感到犹豫,并因此而产生焦虑不安、烦恼、忧郁的情绪。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全面分析自己以及对方的各种情况,然后尽快做出判断——表达,或者不表达。
办法一:列表比较法。一张表列出你应该表达感情的所有理由,另一张表列出你不应该表达感情的所有理由,然后通过两张表对照分析,逐渐理清自己的思路。
办法二:咨询法。向自己的父母亲或好朋友征求意见。记住,同他人交流是帮助自己理清思路的最好办法。
办法三:时间选择法。实在难于做出决定就不要强行做决定,也不要“跟着感觉走”仓促做决定。暂时把感情压抑下来,耐心等待,时间往往会给你正确的答案。
4、当你觉得自己的性冲动较强烈,难以控制时,怎么办?
性是人的一种基本生理属性,尤其是青年人,无论男女,产生较强烈的性冲动都是正常现象。但是,为了长远幸福和社会道德准则而适当地压抑、控制性冲动,却是一个成熟、理性、文明的人应该做到的。
办法一:回避法。回避所有可能诱发性冲动的刺激物。如不看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不上黄色网站,不和异性单独呆在一起。
办法二:分解法。同异性过度疏远或隔离,反而会使性冲动增强。因此,要尽量多参加些和异性一起的集体活动,如交谊舞会、座谈会、郊游等,压抑的性冲动会被众人“分解”掉。
办法三:升华法。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体育运动、业余爱好、社会活动等事情上,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你会发现性冲动其实是可以被“忘掉”或“忽略”的。
办法四:自慰法。无论男女,适度的自慰可以有效缓解性冲动,也是正常行为。
5、当你为不知如何拒绝别人的追求而烦恼时,怎么办?
爱是双方的事,因此,你有拒绝的权力,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对方说“NO”。可更常见的情况是,你想拒绝却又下不了最后的决心。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有几种:一是觉得被人爱着是件值得骄傲和开心的事,担心拒绝后自己会失落,因此舍不得拒绝。这是虚荣心在作怪;二是担心拒绝会伤害对方,所以不忍心。这是缺乏决断力的表现。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好的。最终会既害了对方也害了自己。所以,果断拒绝是最好的选择。
办法一:直接拒绝法。选择恰当的场合(主要是要注意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用明白、礼貌的语言告诉他(她),你不接受。(如:“谢谢你对我的关心,但是对不起,我的确不能接受。”)
办法二:委婉拒绝法。找一些借口,如“我大学期间没有谈恋爱的打算”、“我已有心上人”等等。
办法三:冷淡法。不再理睬对方,对方一般会知趣而退。
6、当有求爱者成天纠缠你令你感到痛苦时,怎么办?
这可能是因为他(她)对你爱得比较深,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她)的自尊感偏低、思维容易走极端、自控力太弱等等,那就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了。所以对成天纠缠你的求爱者,不应轻易被他(她)的行为所感动,而是要谨慎对待。办法一:坚壁清野法。态度上、语言上、行为上完全毅然决然,不给对方留任何可乘之机。要知道,对方的反复纠缠很可能是因为你的一些言行让他还心存幻想。
办法二:持久战法。不要急躁,让自己平静下来,和对方慢慢地比耐力。只要你心中无欲,最终败下阵的肯定是对方。
办法三:自卫反击法。如果对方的行为确实已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甚至威胁到了你的安全,自卫反击是必要的。你可以向他(她)的家长、老师或单位领导反映情况、提出要求,甚至可以报警或付诸法律。
7、当你因失恋而感到痛苦时,怎么办?
为失恋而痛苦是正常的。但是,你应该明白几个心理规律:1、并没有什么感情是永恒不变的,来了的可以去,去了的还可以来,爱情也一样;2、人类的感情需要是多方面的,失去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团队之情在,它们更需要你珍惜;3、人类消化痛苦的能力也是相当强大的,大多数人对失去亲人的痛苦都能很快适应,何况是失去爱情呢。
办法一:反向认知法。要想想失恋的“好处”:失恋证明你们的感情条件并不成熟,你和他(她)并不合适。因此早失恋可以使你避免晚分手的更大痛苦。所以,你要为失恋庆幸。
办法二:躲避法。短期内,尽量不要再见到你的失恋对象。
办法三:宣泄法。把心中的痛苦哭出来、喊出来,甚至骂出来,向你的亲人或朋友诉说出来。你会觉得舒服很多。
办法四:心像转移法。把你的爱情故事和所有心情写出来,然后同所有和这段感情有关的东西一起收藏起来。过几年再看,你不会哭,而是会笑。
办法五:时间法。只要你不去想着轻生或报复,稍微忍耐下去,你会发现正像你当年慢慢地爱上他(她)一样,你也会慢慢地不爱他(她)。
8、当你同时爱上了两个人,难以取舍时,怎么办?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情的能量是有限的。一个完全坠入爱河的人,是无暇再爱第二个人的。同时爱上两个人的实质是,其中一个爱或全部两个爱,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把性吸引、友谊、好感、欣赏等等其他一些亲密感情错当成爱情了。这说明你还不能对自己的感情做仔细的分辨,你的心理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更何况无论如何,你不能同时和两个人谈恋爱,因为那是极端不道德的。
办法一:延迟选择法。不要急于做出选择,不要同任何一个进入恋爱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等到自己足够成熟时再做选择。
办法二:咨询法。向父母、知心朋友等求助,通过同他们交流理清自己的思路,然后做出选择。
9、当你发现你的恋爱对象还有其他恋人时,怎么办?
脚踩两只船是不道德的。这表明对方人品低劣,而且也是对你的尊严的伤害。当然,如果撇开道德因素不论,也有可能确实是由于对方分不清楚对你们两人的感情,难于做出选择,但这也说明对方的心理素质是不成熟的。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样的恋爱对象都是不适宜的。
方法一:及时分手法。毫不犹豫、果断分手是一种简单而明智的做法。方法二:暂时撤退法。如果你确实对对方还心存希望,不愿意彻底分手,也要和对方拉开一定距离,不要陷得太深。慢慢帮助对方理情感情,或者等待对方做出最后的选择后你再做出决定。
10、如果你无法接受恋人从前的感情经历,怎么办?
“排他性”是绝大部分动物性行为的特征,人类也不例外。这种特征反映在心理层面上,就是对爱情的竞争对手(曾经的、现实的、潜在的)的嫉妒,和对恋爱对象不忠行为(实际的、想象的)的恼怒。所以,为恋人从前的感情经历而心里感到一些不舒服,也是正常的。但是,若从现实和人生的长远幸福考虑,这种心态是需要调节的。
办法一:认知调节法。一定程度上,这种心理同大男子主义、封建主义贞操观、对爱情关系纯洁性的刻板期待等不合理的观念或认知倾向有关,因此,要通过认真反思,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认知模式。
办法二:沟通谅解法。通过和恋爱对象进行平心静气的、坦诚的、建设性的交流,双方就一些彼此在意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谅解,是消除误解和烦恼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有些恋人对这类问题或者觉得难以启齿、或者认为谈论会影响感情,从而都不愿意坦诚交流,这些想法是错误的。最终会对感情造成更大的伤害。
11、当你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产生了与对方发生性关系的念头时,怎么办?谈恋爱的过程中有时产生性冲动是正常的。但是,正如前述,由于人类心理在性和爱情方面根深蒂固的排他性,再加上大学期间的恋爱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婚前性行为对双方长远幸福的影响,绝对弊大于利。更何况婚前性行为不符合当前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应该严格克制。
办法一:认知调节法。谈恋爱是为了增进双方了解,为结成稳定的婚姻关系打好基础。要纠正享乐主义的爱情观。特别是男方,更要增强对女方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克制自己的冲动。女方也应多从自己的长远幸福考虑,增强自珍自爱的思想。
办法二:移情法。丰富恋爱生活的内容,全面体会恋爱的各种乐趣,并通过多种活动全面了解对方。避免将兴趣过多集中在对方的身体上。
大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恋爱 篇5
发布时间:2006-11-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早熟的现象较为严重,早熟导致了“早恋”,这给学校的教师们在管理学生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早恋”是每一个教师无法回避和必须研究的问题。下面本人就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早恋”,浅谈一二。
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1、旁敲侧击,正确引导。
对于处于朦胧状态,对异性充满向往和好奇之心的学生,我们不能盲目的定论为“早恋”,而应当采取旁敲侧击、正确引导的办法予以处理。
2004年春,我到五年级班上语文课,一走进教室,我就觉得情况异常,两个男女班干部本来中间间隔着两个男生和一个走道,现在他们调换位置,中间只隔一个走道了。敏锐的我不动声色的讲课、板书,余光始终终盯着她们。她们当然清楚我上课目光能够扫射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但他们仍然忍耐不住了,目光也盯着我和黑板,余光有意无意的盯着对方。活动开始了:相互伸手,中途缩里了回去------第一次牵手------再一次牵手-----又一次牵手„„而且我惊奇地发现,?
他们收敛了,端座听讲。放学了,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们为什么开小差,他们交代,一节课五次牵手,只有三次牵手成功。我严肃的批评他们:“上课开小差,会影响你们的学生成绩的,严重的还会影响你们将来美好的前程,知道吗?你们必须作深刻的检讨!”一个小时后,他们二人同时上交了检讨,并保证今后上课不再开小差了。但是他们双双泪如泉涌,痛苦地抽噎着,而且整个身体都在颤动。我在他们的啜泣声和泪光中读到的不是他们对我的仇恨,也不是对自己过错的悔改,而是对各自将要失去那刻骨铭心的初恋而无可奈何的痛苦。那种泪竟有成人般的失恋之痛。但是我故作不知,因为我要的是他们认错,要的是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此后,他们果真能虚心学习,再也没有开小差了,学习成绩也一路攀升。
在这里,两个小学生明明是初恋,但我却只字不提,而是含蓄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既让他们认识到“早恋”的严重危害性,起到了旁敲侧击的作用,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不动声色地纠正了错误,引入了正确的轨道。
2、引为动力,转移注意力。
对于似乎确立了“恋爱”关系,频繁约会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他们化爱情的力量为学习的动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时任初二年级班主任的胡老师,发现班上有一男一女两个学生经常同时外出,估计他们是在约会,总想批评教育他们,但没有依据,无法启齿。于是她发动学生写日记,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于是这个女生在日记中写到:阳春三月的月圆之夜是多么的美好,我们漫步在月光下的柳树林里,任晚风吹拂着我的青丝,我的情有如如烟的柳丝一样,在春风中激荡;我的心飞上了蓝天,飞上了月亮,我在同月宫的玉兔捉迷藏。我们看着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成双成对的追逐,我的心是那样的滚烫。我主动的拉着他的手,扑到他的怀里,紧紧的拥抱,狂热的接吻,似乎整个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人一样。那种感觉是多么的美好。突然,可恶的脚步声近来,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分开,小偷似的摸会了寝室。我真羡慕玉兔和鱼儿,它们才是真正的自由者。
胡老师在批阅日记后,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分别找来他们二人,首先肯定他们交异性朋友是对的,赞扬了他们良好的学习成绩。接着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想一想:你的朋友喜欢你的原因是什么?他(她)最盼望你的是什么?你怎样才能使对方不失望,使你们的友谊地久天长?于是他们都明白了要化爱情的力量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逐渐的他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终于从幼稚的爱情中走了出来,步入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胡老师的高妙之处就是对学生的“早恋”不是横加干涉,也不是嗤之以鼻,而是欲擒故纵,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转移注意力,借助爱情的力量,更好的搞好了学习,顺其自然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3、敲山震虎,防止不良后果。
周老师在组织初三学生写切身体验作文时发现一个女生毫不掩饰的写到:她的爷爷去世了,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和忙碌之中,母亲让她在家看门,夜深了,她一个人躺在床上,感到多么的孤单和寂寞,于是她开始思念意中人。心想,如果他此时此刻能够出现在我的面前,该多好!咚---咚---咚!急促而轻微的敲门声,她知道他来了,她起床开门,果然是他,她的心狂热起来。他知道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就将我紧紧地拥抱、狂吻,她热血沸腾,同他一起躺在了
周老师对他们的越轨行为和赤裸裸的表白感到惊异和愤慨。但是他强压心中的怒火,分别找来他们,对他们进行了必要的性教育,消除他们的神秘感,认识“早性”的极大危害,提高他们分辨性问题的是非、美丑、好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性道德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于是他们消除了恐惧的心理,克服了不正当的交往,有效的防止了严重的后果,还使他们顺利的完成了学业,考上了重点高中。
门 对于偷吃了“禁果”的学生,既要严格教育,又要注意保护,严格防止再犯,以至出现受孕现象,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分析原因,摸清情况。
初恋的高峰年龄段在13-16岁。“早恋”的学生一部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因工作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异性,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和追求;另一部分是学习成绩较差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学习不好心理压力大,容易移情于两性交往;家庭不健全的缺乏父亲或母爱,感情饥渴,易寻求同龄人的关怀。
分析起来,中学生“早恋”有以下特点:一是朦胧性,对两性间的爱慕似懂非懂,不知何为爱。二是单纯性,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很愉快,缺乏成年人谈恋爱对家庭、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三是差异性,表现为女生有早恋的较早、较多?青少年“早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1、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个异性,默默思念,这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
2、有所行动。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同时可能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
3、频繁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4、发生性关系。虽属少数,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其实学生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珍惜和重视的,我们应当极力避免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种种误解!
三、追根究源,制定方案。
1、开展好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注意做到不渲染、不描述、不庸俗,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要知识、清除“神秘感”,并认识“早恋”的危害。青春期教育应以性教育为核心内容,性教育要注重性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
教育相结合,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结合。通过性教育使学生通晓某些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以使其能正确对待随着自己身体发育而出现的来潮和遗精,预防有害的习惯和过早地
2、加强青春、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在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头脑兴奋性强,记忆力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等特点,进行青春理想前途教育,“五自”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生应利用青春这一有利时机,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3、开展活动,拓宽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要多利用班会、团组活动等,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学生充沛的精力引导到正当高尚志趣和各种知识的探求上。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和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各种朦胧的感情得到约束和自制,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影响。一是开展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正常交往的教育;二是开展高尚情操教育,让青少年进行专心、勤奋地学习和经常参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自然产生的性兴奋,增强他们的理智水平和自制能力。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设一个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校风和班集体。建立良好的师长关系,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心贴心。?
5、抓住苗头,防微杜渐。中学生的“早恋”大多是秘密进行的。但任何事情在发生前,都会有兆头,都会流露出蛛丝马迹。因此,教师应细致地观察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一旦发现学生“早恋”,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信任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认识“早恋”的危害,自觉矫正“早恋”的行为。
怎样对待不听话的学生 篇6
太东小学阎立萍
每一个班都会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尤其是男生,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带东西进来吃喝,更有甚者,直接和老师“对簿课堂”唱对台戏。教师常常需要在上课的时候去干涉这样的同学,可是效果不是太好,还影响上课。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做到:
一、心态
保持平和心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与这样的学生生气,更不能由于愤怒而和学生发生冲突,怒伤肝,对自己身体也不好。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是孩子,调皮一点也是很正常的。
二、谈心
开学之后,学生刚刚露出调皮捣蛋的苗头之后,要立即引起重视,课余找机会交流一下,侧面指出他的错误。这是讲道理的阶段,苦口婆心的谈心也是很必要的。
三、肢体语言
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自主学习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
1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要在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思考提高能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操作、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给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思考的起点却是疑问。所以教师不仅要于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在思考中才能提高能力,在阅读中才能处于主动地位。
(1)课前思考: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种教学以学生不断发现学习中的疑难为初始,以学生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为归宿,若有不明之处的教师再启发、点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课堂思考: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教学作文中间“雪融化后是什么?”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这样一来,势必学生回答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去否定他们的见解,从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3)课后思考: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这是他开始自主学习的开始。这时我们要耐心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之中去,如有学生提出独到有新意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筛选,组织讨论,这样多方交流,相互启发,将大大锻炼学生动脑筋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敢想、敢说才能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3创设合作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效应。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使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应从整体人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同时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再次,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促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
怎样对待上课爱讲话的学生 篇8
发布者:陈万琴发布时间:2013-11-02 15:54:321、遇到上课爱讲话的学生,让他(她)走到讲台,专门给3分钟的时间让他(她)说个够。这个方法我试过,效果很好。好在哪里呢?上讲台的那个学生不再讲话了,下面的同学也没有一个敢讲话。3分钟后,上讲台的学生虽然下去了,但在这节课剩余的时间里再没有学生敢讲话。
2、发现某个学生在讲话,就点他(她)旁边的同学回答问题,当旁边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先前讲话的学生不再讲话,而且精神变得紧张起来。这样一来,不必为了讲话的学生专门组织教学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直接让讲话的学生到黑板前做几个题目,做题目的同学不可能再讲话,而且还能让他(她)的心思用在学习上。
4、发现有学生讲话,教师突然间不讲课,用眼睛盯着讲话的学生,当其他学生都安静的坐着,讲话的同学就会意识到只有自己在讲话,抬头望望老师,发现老师正盯着自己,就再也不敢讲下去了。
5、对讲话的多的学生多提问,通过多提问促进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等到这样的学生讲了话才点他们的问。如果是讲了话再才提问的话,他们很有可能答不上来,对学生自身来说,没有面子,同时会形成挫败感。针对老师而言,既耽误了上课的时间,又让老师无比生气,这种做法就不值得提倡了。
6、根据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每节课前20分钟教师尽情讲课,后20分钟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围绕某个重要问题分小组讨论学习,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机利用某个时间,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给学生一个说话的机会。不然,爱讲话的学生长时间没有讲话,就忍不住要找同学讲话了。
7、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爱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就能比较容易地对这个学生施加影响,相比较而言,学生就比较听老师的话了。
8、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成就感。如果让讲话的学生觉得跟老师讲话,比跟同学讲话有意思多了,他们还会跟别的同学讲话吗?
怎样对待习惯性不完成作业的学生 篇9
今天在写理论学习笔记时发现了这样一篇文章,相信大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摘抄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面是文章内容:
不急于逼其交作业。对于习惯性不写作业的学生,不可能马上就有转机。对待这样的学生要让他知道老师对他的关心与爱护,课下走到他身边时总是抚着他的头,和他说两句话。这样使他感觉到我是多么和蔼可亲,多么喜欢他,使他产生一种感觉:如再不完成作业,再惹老师生气就太对不起老师了。同时他也就明白了,老师让他学习是为他好。
挤在校时间督促其学习。主要是挤课间和放学后的时间做典型习题或做家庭作业。这样,虽然他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但基础掌握并没有落后。在学校完成了部分或全部家庭作业,回家后就可以不写或少写家庭作业,当然也就不觉得作业沉重,不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了。
考前“透题”是一个好方法。有一次要进行单元测试了。我悄悄地把赵XX叫到办公室,告诉他这是一张考试卷。然后让他看卷子上有哪些题不会做,赶快问老师。他以前从没这样神情专注地看卷子上的考题,他中了我的“妙计”而不觉好笑。这次考试他考了70分,大大增强了他学习的自信心。
以其之长比他人之短。就是要善于发现这类学生的闪光点。一旦有了好的苗头要大力表扬,提高他在同学中的地位。例如,有一名学生偶然没把字写好,我大声说:"你看看,这次你写的字这么乱,竟然没有赵XX写得好。”又有一次,我单独给他布置了几道题,马上就要上课了他还追到楼下让我看。我记住了这件事,就对同学们说:“赵XX的学习态度非常好。”
大学生应该怎样度过 篇10
大学是无比自由与开放的,是洋溢着青春与理想芬芳的,是与科学、文学、真理同生共在的;大学时光,是大学生品格、价值观形成与培养以及能力锻炼提高的关键时期。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呢?
十分关键的一点,大学生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这在一方面造就了一些勤勉自立的同学,然而另一方面,却会使很多人感到迷失。因而大学里,很重要的一点,应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找到自己的目标抑或说方向。这个目标可以是学习成绩的提高,交际能力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体育技能的获得等等。大学的学习不再单纯地为了考高分,而是培养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这就是大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生活有了方向,就像黑夜中驶于海上的航船望见了灯塔,于是就会充满了希望,力量油然而生。
找到自己的方向后,首先会想到的是如何达成自己的目标。我想说的是,All road leads to Rome.学习是自己的选择,何时何地去学习,学习什么内容,如何学习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对于具体的学习环节,在我看来,是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这种种不确定的选择,也许没有优劣之别,只要适合自己,学的投入开心就好。也许你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那不断摸索与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大学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乐于接受,勇于改变,微笑面对,一切都没想象中的难。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调整心态去接受。如果没有好的成绩,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去提升。好的心态,是顺利完成一件事情的基石。大学,就是培养锻炼自己,使好的心态常伴左右,成为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我们要多读书,抛开专业之间的界限,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譬如文学书籍、历史书籍、科普书籍等等。读书能使人心态平静,能带来很多启发。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无疑是大学生的明智之选。
多参加社团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很好地选择。一方面能够提升能力与体格;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也有裨益。总而言之,大学里,要敢于去实践,敢于去体验,敢于去承担,不负四年的时光。
高二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分享 篇11
作者:Μ`yˉωаУ已被分享15440次评论(0)复制链接
高二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不仅课程任务重,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学。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向大家传授高二各学科学习技巧,希望对高二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语文】结合大纲,注重积累
明确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大纲》将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部分。
这些能力目标是在高中三年的学习里完成的,而高二正是在高一学习基础上的继续和延伸,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阅读,扩大阅读面,在阅读重领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这些课文要精研细读
具体到第三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我个人的看法是,“文言文阅读”部分,选编的两个单元八篇课文是要精研细读的,这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文章设计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类和积累。文言语感同样是要反复诵读才能形成的,因而要熟读课文乃至背诵,这样才有望形成一种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读本》选编的文章正是教材的辅助,是检验自身阅读能力的很好的范本。要认真地阅读,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领悟古人的人文情怀。就诗歌鉴赏而言,要把握中国诗歌特征。中国诗歌,注重意境的创设,讲究通过意象组合展示生活图景,从而传达诗人的审美体验。因而读诗,把握意象是很关键的,把握了意象,就能把握意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读诗的基本要领,熟悉诗歌的表现技巧,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而这一切同样是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和反复诵读。细致掌握才能获得的。殊不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道出反复诵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必定有所领悟。
【数学】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
培养浓厚的兴趣
高中的数学概念抽象、习题繁多、教学密度大,因此,高一过后,一些同学对数学望而生畏。数学的学习其实不会很难,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去尝试。当你敢于猜想,说明你拥有数学的思维能力;而当你能验证猜想,则说明你已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天赋!认真地学好高二数学,你能领悟到的还有:怎么用最少的材料做满足要求的物件;如何配置资源并投入生产才能获得最多利润;优美的曲线为什么可以和代数方程式建立起关系;为什么出车祸比体育彩票中奖容易得多;为什么一个年段的各个班级常常出现生日相同的同学„„
当你陷入数学魅力的“圈套”后,你已经开始走上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培养分析、推断能力
其实,数学不是知识性。经验性的学科,而是思维性的学科,高中数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数学的学习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开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
关于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当你愿意去看懂部分题目的答案时,你的考试成绩应该可以轻松及格;当你热衷于研究各种题型,定期做出小结的时候,你一定是班级数学方面的优等生;而当你习惯根据数学定义自己出题,并解决它,你的数学水平已经可以和你的老师并驾齐驱了!
尝试这些学习方法
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状态低迷而苦恼,请按如下要求去做:预习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想要做出完美的作业是无知的,出错并认真订正才更合理;老师要求的练习并不是“题海”,请认真完成,少动笔而能学好数学的天才即使有,也不是你;考试时,正确率和做题的速度一样重要,但是合理地放弃某些题目的想法能帮助你发挥正常水平。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成绩进步缓慢而郁闷,请接受如下建议:收集你自己做过的错题,订正并写清错误的原因,这些材料是属于你个人的财富;对于考试成绩,给自己定一个能接受的底线,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合理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你获得稳定的学习成绩,所以,请制定好学习计划并努力坚持;把很多时间投入到一个科目中去,不如把学习精力合理分配给各个学科。人对于某一知识领域的学习常出现“高原现象”,就是说当达到一定程度,再努力时,进步开始不明显。
【英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高二英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高二英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为以后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及进一步自学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我看来,打好基础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如何打下基础呢?可以归纳如下:制定计划,明确目标;课前预习,找出难点;专心听讲,当堂巩固;及时复习,防止遗忘;独立作业,检测效果;错误归类,解决疑难;勤奋多练,广泛阅读;系统总结,掌握规律。
建立错误档案本
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以后新知识、新技能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好的办法是消灭错误,获得正确知识和技能。每次练习或考试后,应该把自己做错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抄下来,收集汇编,然后把老师对错题讲解后的正确语句熟读牢记,八六错误的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眉批上理由分析,这样就形成新的语言习惯。平时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引起注意,大大减少了错误率。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应试能力,发挥了最佳的水平。
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提高对语篇整体认识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坚持长期阅读(每天至少2篇以上)是稳步提高的保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阅读(如读21世纪报中学生英文版,《新概念英语》第二、三册,英语周报同步辅导及听说读写版),不仅能巩固拓宽教材所学内容,更关键是会使所学知识活起来,激发出浓厚的学英语的兴趣以及扩大知识量的欲望。
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是在课文所提供的语境中对语音、语调、意群、句型等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同时培养纯正的语音语调和好的用语习惯以及为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过的句型、词组、对话、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形成流利的语感,也培养了理解能力,为说、读及英语写作打好基础,这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根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养成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的习惯也很重要。高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字体书写不好,难以辨认,大小写不分,词距若有若无,标点符号乱用,给老师批改作业和试卷造成极大的麻烦。这在高考阅卷评分中会吃大亏,白白丢分。因此,高二学生平时要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大小写、标点符号和词距等一定要一丝不苟,力求规范化、整齐美观。
养成使用英汉双解词典的习惯
高二学生阅读面扩大,需要补充词汇量。学生应备一本英汉词典,如牛津中、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在学习中随时查阅。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学生的疑惑,帮助理解词的用法,词汇量也就随之不断扩大。
【物理】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
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进入高二,同学们应该适时调整学习时间,要注意当天的学习任务要当天完成,不能留下问题,免得积少成多,问题越多,学习压力越大,这样会影响到学好物理的信息。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严密而完整,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因此,应注重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视实验,勤于实验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注意观察,做好每一个实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且到实验室进行验证。这对实验能力的提高是很大的帮助。
听讲与自学相结合较之高
一、高二的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听教师的讲解,跟上教师的思路。上课认真听,是同学们学习方法、提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听课中要积极思考,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听讲获得解答。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迅速掌握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预习既增加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久而久之,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定期复习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定期复习总结的好习惯。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提高的过程。一是当天复习,这是高效省时的学习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既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知识,又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单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多,多数需要理解。通过系统有效的复习,就会发现,厚厚的物理教科书其实是“很薄的”。要试着对做过的练习题分类,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尽快改变不良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化学】掌握“七会”很关键
各个章节的重点要心中有数
高二化学第二章《化学平衡》及第三章《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是本学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教材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学好这两章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化学理论的重要性,更好地运用化学理论理解掌握中学化学知识,并解决或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五章至第八章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利于再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并更好地学习与化学有关的其他自然科学(如生物)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虽然种类多,但规律性也多,要善于总结归纳才能更好地学好有机化学。
另外,要学好高二化学,需“七会”。
学会掌握“七会”
学会自学教材。学会自学才能主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预习则是学会自学的必要步骤。
学会听课。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
学会阅读。可运用“五字”阅读法,即“读、想、问、写、记”。
学会比较归纳。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如学习第一章氮族元素时,可根据它们原子结构相同点与不同点,推出它们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递变规律,并注意联系高一年学过的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进行横向比较及归纳,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识,又巩固了对旧知识的掌握。
学会质疑。即追问为什么,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化学事实的深层理解。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必须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实现。可用“逆向思维、觉察异常”法来提出问题,或“善于对比”才能发现问题,并“穷追不舍”、“刨根究底”。
学会记忆。大家都知道化学属于理科,但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感觉到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需要准确记忆要求记忆的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和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记住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然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将所记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能力。
同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研究课本与做题的关系。研究课本与做题的精力分配具体来说,可以是4比6甚至3比7。
【生物】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环节
转变生物科的学习观念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生物科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仍属于“启蒙教育”,因为本届高二学生在初中时学习的生物既不属于会考学科,更不属于中考学科,许多初中校的生物课基本属于走过场,往往是在期末考前划出一定的范围或指定几套练习让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在学习高中生物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高中生物无论从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与初中生物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教材里章节之间并不完全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我们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这时一定不能有畏难情绪。
想要学好高中生物,我认为就应该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
动笔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高二生物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涉及较多的有机化学知识,而此时学生尚未学过有机化学。因此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做好预习工作尤为重要,以免从一开始就落于人后。预习时要动笔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提醒自己明天上课要特别注意内容,使听课更有目的性。
三种方法结合进行
不断回顾,温故知新。生物教材中有些知识会在前后不同的章节中出现,如关于DNA的知识,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遗传和变异等部分学习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又多在新陈代谢部分有具体的描述。这些内容在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应注意不断回顾,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做到温故而知新。
利用图表,善于归纳。教材中有大量的图表,这些图表在课后复习时应很好地利用。如学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章后,可利用“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对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复习。另外许多知识点我们在复习时也可以自己通过列表进行比较,如线粒体与叶绿体的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等。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复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
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近年来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大。
【政治】牢固掌握知识点,理论练习实际
准确理解基本概念
现在的高考政治试题,更加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着重加强思维能力的考查。于是在部分师生中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基础知识不重要了。其实,知识和能力两者是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忽视基本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相对于高一年《经济常识》来说,高二年《哲学常识》的概念、原理更加抽象,不易理解,对这些概念、原理要特别注意记忆、比较、理解,如第一课中的物质和意识,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主观和客观等概念,如第三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原理,对这些易混的概念、原理都要认真比较、理解和记忆、知识掌握要准确,回答问题时要符合要求,有些关键字、词要与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随意搞错,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存在”,规律概念中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等。如果学生能准确把握,考试时就能避免很多失误。
循环复习,多做练习
政治和历史、地理一样都是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根据记忆遗忘规律,学生除了课前预习,认真听讲之外,课后还要懂得循环复习。可把教材分为几个阶段或部分,在与教师同步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又适时地回到第一阶段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循环复习有利于记忆,做到事半功倍。多做练习,规范答题。回答政治主观题要做到分点、分段,条理清楚,规范学科用语,原理同材料相结合。为此,学生除了认真听讲、记忆理解外,还要多做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是政治课的内在要求,也是政治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学习《哲学常识》,应该把抽象的哲学原理同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做的话,既能进一步深刻理解哲学原理,又能运用原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考试分析能力。如国家的宏观调控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哲学常识的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等原理都可以加以结合。教学实践证明,若能将热点问题贺教材原理巧妙对接贺正确运用,就能使学生学有所长,适应高考的要求,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历史】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注意比较学习法的运用
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借据和影响有很大的差异。
又如思想领域出现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进步思潮,其产生的原因、思想观点、性质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这些思潮其具体主张、历史作用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时对一些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纵向联系、比较、归纳,就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关注小字、插图和阅读课的内容
作为文科班的学生,从高二年就要立足高考,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小字和插图是正文的补充,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对教材规定的阅读课也要全面了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章节和重要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是不可忽略的。如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关于英国的宗教改革,第二章的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章的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等,把这些内容也加以掌握,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注意中外史结合中国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如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或“亚洲革命风暴”,就可以联系“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战争产生的影响和太平运动的地位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欧洲的启蒙运动”,可以联系“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认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联系中国的“洋务运动”和“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对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工业化的历程及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中外历史的联系、比较,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加速对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的掌握,使中外历史形成有机的结合。
【地理】主要掌握人文地理的几大线索
注意各小节间的联系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主要的知识内容是概念、影响因素贺类型、规律,以及实例分析,人文地理占大部分,自然地理比例低。在学习过程中要抓这几条知识线索进行学习,注重知识的要点学习,过多过细反而记不住;同时要注意各节之间的知识联系、文化区贺文化扩散的联系等。弄清这些联系不仅有利于理解,同时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有利于把握知识重点。加强网络知识的梳理
高二选修教材虽然概念多,知识点多,但每章节内部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通过梳理网络层次有利于同学们在运用知识时轻松自如,不易忘记,同时又有利于知识迁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