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生问题

2024-10-04

大学生民生问题(精选11篇)

大学生民生问题 篇1

大学生民生问题调查问卷

1.你认为我国频频发生的“食堂安全”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哪?

A 不法经营的黑心老板 B 国家监管部门C 社会道德沦丧的产物 D 不知道

2.你对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信心有多大?

A 非常有信心B 有信心C 信心不大D 无信心

3.你认为我国“房价问题”的严重程度?

A 非常严重B 严重C 不严重D 与我无关

4.你认为经过多长时间我国政府才能使房价回归正常?

A 5年以内B 10年以内C 50年以内D 大于50年 5 你认为需要多长时间我国政府才能解决看病难问题?

A 10年以内B 50年以内C 100年以内D大于100年

6.你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程度如何?

A 非常大B 较大C 不大D 不关心

7.你对我国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满意程度?

A 非常满意B 较满意C 不满意D 不知道

8.你认为解决我国“人均教育程度低”问题的主要方法是?

A加强教育基础设施 B提高师资力量 C国家加大重视力度 D对民众加大宣传

9.你认为我国政府及其官员在“洁政廉洁”方面的表现如何?

A 很好B 一般C 不好D 极差

10.你认为我国政府进行的“反腐倡廉”的必要程度?

A非常重要B 一般重要C 不重要D 不知道

大学生民生问题 篇2

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 是媒体人基于新闻接近性考量的一种选择。但是随着民生新闻的的日益繁荣, 媒体竞争日益激烈, 民生新闻的缺陷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 如报道内容琐碎狭窄、栏目同质化等问题, 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也日益显现。

一、报道内容上

1.报道内容琐碎、肤浅、过分追求短平快

首先, 选材“泛化”。民生新闻在以其关注平民的报道视角被人所称道的同时, 也不免走入了一个选材泛化的误区。事无巨细, 鸡零狗碎, 新闻报道中充斥着大量新闻价值含量低的事件或者早已报道过许多次的事件。纵观民生新闻栏目, 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画面:“一只可爱的小猫遭人遗弃, 爬到高树上彻夜哀号, 消防官兵将其救下”“小狗迷途, 工作人员帮忙寻找小狗的主人”。[1]以街谈巷议、张家长李家短、奇闻异事等作为自己的噱头, 今天是楼上往下扔垃圾, 明天是隔壁半夜噪声扰民, 后天是某户居民家里水管漏水……民生新闻等同于百姓的投诉台, 个人或家庭即使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也要通过媒体把事情公开闹大, 长期下去会使受众认为社会就是这样琐碎和无奈, 伤心与烦恼。

选材的“泛化”, 导致报道出来的民生新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琐碎、肤浅, 节目内容停留在事件的表面, 流于形式, 缺乏深度。短平快的报道方式在通俗易懂的同时, 也让民生新闻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笑而过, 而不会给受众任何思考价值。新闻的社会效益, 所担负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隐藏在了节目的好看和故事性中。“民生新闻”往往满足于就事写事的简单描摹, 使新闻内容流于表面和肤浅。[2]

其次, 以个体立场代替整体立场。民生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 记者编辑往往存在着以个体诉求代替整体立场的误区。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还远远没有成熟, 使得群众把媒体当成个体诉求渠道, 想借助媒体的力量达到个人期望。群众把不具代表性的事件向媒体爆料, 从而推卸自身在事件中所应付的责任。

在一档民生新闻栏目中, 一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其在某超市购买的酸奶存在漏袋, 称超市负责人推卸责任不予退换, 要求自己帮助其维护消费者权益。记者介入后, 超市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不得不为其退换整箱酸奶, 而事情的真相是, 这个消费者家的小孩因为顽皮用针把袋装酸奶扎破导致漏袋。

在类似事件中, 由于记者和编辑把关不严, 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民生新闻的精神实质, 使得节目成为某些人伸张不合理诉求的工具。

新闻媒体在担当起报道信息、引导舆论, 提供娱乐、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同时, 成为了百姓的“代言人”, 成为了“道德法官”。对于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百姓上升为“青天情结”, 在百姓眼里媒体成为了挥舞着舆论之剑, 无所不能的斗士。在一些新闻事件中, 一些群众不管是何种原因权益受到损害, 不去找公检法或者政府部门解决问题, 而是找媒体上访反映问题。而有些媒体则不自觉的介入、干预了事件进程, 越俎代庖, 司法审判, 道德审判, 干起了本不属于媒体职能的事情。

2.娱乐化暴力化倾向, 过分追求收视率

首先, 民生新闻过分追求视听率使得民生新闻走向了“异化”。“大众文化就其本性而言是一种商业文化, 消费性和享乐性是其主要特征”“大众文化只有变本加厉地刺激人们的感官, 永不停顿地吸引都市大众的注意力, 才能使城市文化市场在不断的淘汰和求新中进一步运行下去”。[4]正是在视听率的刺激下, 民生新闻开始热衷于大量鸡零狗碎的内容。有的媒体不厌其烦地报道农民工为讨工资“表演”爬塔吊, 有的民生新闻为了达到煽情效果和还原事情真相, 采用情景模拟, 画蛇添足使节目形象打折扣。民生栏目如果每天批发假丑恶、新奇特、血腥性, 在满足某些人的猎奇心理、窥探欲上大做文章, 最后恐怕反过来歪曲了民情, 干扰了民声, 误导了民意。[5]

其次, 民生新闻在追求节目好看的同时缺失人文关怀。一档民生节目在播出市民落水的时候, 主持人一直把溺水者的遗体称为尸体, 并且没有任何剪辑的播出溺水者遗体浮在水面的情景。再有的民生新闻栏目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时候, 不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 画面不做任何处理的播出。再有的民生栏目对群众缺乏基本的人文关照, 在报道灾难事件的时候, 毫无顾忌地去采访, 一遍遍撕开受害者的伤口或者把受害者的隐私暴露在公众面前。民生新闻在从平民视角出发的时候, 忽略了民众内心情感诉求, 缺乏对受众内心的精神关照。

(二) 报道形式上

1.栏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意识形态上来讲, 媒体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但是在目前媒体竞争白热化, 分众时代各家媒体都想争夺有限的受众资源。而民生新闻从诞生起所来带的高额视听率, 为众多媒体所眼红, 日趋沉重的生存压力让他们把民生新闻当成了提高视听率的“救命稻草”, 于是众多风格相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纷纷开播。这里的同质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模仿跟风缺乏创新;二是即使有创新节目也存在粗制滥造现象。比如在浙江, 18:30到21:30之间的时段就有《1818新闻眼》《新闻晚报》《走进今天》《小强热线》《阿六头说新闻》等5档民生节目拥挤在一起;在南京《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绝对现场》《1860新闻眼》等民生栏目同室操戈。[7]报道题材的雷同更是比比皆是, 医患救助、家庭纠纷、寻亲这样的事件轮番上演, 让人怀疑不过是把新闻事件换了一个时间地点人物, 相似的故事情节, 相同的报道方式, 相同的结局, 毫无新意, 造成了观众的视觉疲劳。

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多样性造成损害, 还造成了媒体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也导致了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节目挤在一起, 带来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 导致新闻报道走猎奇、媚俗的报道路线, 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竞争力。而对相同题材的重复报道, 不仅暴露出记者视野狭窄的缺陷, 更让观众对民生新闻栏目产生程式化、模式化的印象。如民生新闻不走出同质化的误区, 不免像之前的娱乐节目一样, 从兴盛、克隆到衰落的过程

2.民生新闻缺乏引导

当下, 民生新闻存在简单重复的现象。许多报道不深入事情的本质, 报道缺乏思想性。刘海贵教授认为, 报道报道要有报也有导, 有些民生新闻注重报, 却不注重导。民生新闻注重关注民生, 但比关注民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民生,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导上民生新闻还有较大不足, 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升。

媒体的社会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监督者和旁观者, 而且还是一个强有力的舆论引导者[6]。它的每一条报道都代表和反映着媒体的观点与品格, 同时作为传媒肩负社会责任, 对社会大众有着不可比拟的影响力, 因此, 媒体对每个具体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政府所做的工作、现实的困难都要客观全面地报道, 不但要横向比, 也要纵向比, 既要反映民众的呼声, 讲政府的责任, 又要反映政府所做的工作, 讲公民、社会组织的义务, 防止片面性。新闻工作者应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题宣传中来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让民生新闻由一般的贴近向有高度、有深度的贴近转变。这是保证民生新闻品质和导向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加晓.《电视民生新闻实践误区辨析》[J].《今传媒》, 2008年, 第3期:P38

[2]盛蓉.《对民生新闻节目现状的思考》[J].《南方电视学刊》, 2004年, 第5期:P55

[3]孙战国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吉林出版社.1999年版:P324

大学生民生问题 篇3

“后民生时代”也是一个时间范畴,公众影响力的扩大、诉求的增多是“后民生时代”的典型特征。一是“后民生时代”中公民社会逐渐成熟,公民参与社会议题和公共讨论的热情增加,“后民生时代”的民生新闻报道也不再是简单的旁观者和评论者,民生新闻被要求更广泛参与社会议题,更具坚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立场;二是“后民生时代”与社会发展同步,“后民生时代”的提出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国家对新闻媒体监督职能的肯定,使得新闻媒体成为公民社会形成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正是这种驱动力,诞生了“后民生时代”的概念。

公共新闻理论诞生于美国,该理论的诞生是新闻媒体报道不能满足公众对新闻事实和新闻舆论环境诉求而提出的针对新闻报道主体、报道方式、参与方式的改革理论。参照公共新闻理论,“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报道需要借鉴以下四点内容:一是新闻媒介必须重新评估受众的角色,视受众为市民、公共事务的潜在参与者,而非受害者或旁观者;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新闻媒介要帮助市民实现政治诉求,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善市民社会环境,而非仅仅知晓问题;三是媒介有义务帮助改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媒介范畴下的受众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容易受到漠视,上可达民意,下可体恤民情,使得它值得人们关注;四是改善公共讨论的环境,尊重、理解公众对社会议题的各种看法,承认公众在新闻媒体传播领域的重要价值。

(白山、代安楠文,摘自2012年6月4日人民网)

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篇4

本次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主要探讨现阶段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将我的学习心得向组织汇报如下:

在我看来,民生的问题涉及我国社会基层和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而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上。众所周知,制度建设是中国整体社会能够保障民生命题顺利地发展的一个基础。如果上述二者,能够通过我们两会这样一个参政议政和制度建设的平台,得以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我觉得这不仅仅对于我们的两会,同时对于我们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好消息。

从民生的层面上来看,历届政府包括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都在聚焦民生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先生就介绍说,在去年政协收到的提案中,有1900份提案是关于民生的问题,占了所有提案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民生的问题是我们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在两会上讨论的问题的重中之重。而从制度建设的层面上来说,我们都知道,政协发挥了充分的参政议政的作用,那么全国人大又在立法、调研、决策等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影响力。但是这些立法、决策的力度和方向从哪里来?我认为,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公众所关心的命题和他们所需要得到的力度上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今年全国人大的第一提案,其实是关于低碳经济的提案,就低碳经济这个问题需要两方面来共同协作,一方面,首当其冲地,我们需要制度建设上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合理环节,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老百姓自己也非常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非常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因此如果二者能够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就能与民互动,最大限度发挥参政议政功能。

说到民意交流,我认为今年政协会议的一个特色就是不少政协委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民众来交流,有些政协委员直接把自己的提案草案放在博客上,来征集修改意见,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能,达到政协委员为民请愿,为民谋福利的职责。

大家都知道,参政议政是全国政协的重要职能。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三十多个界别,这三十多个界别其实辐射了全国大量的行业。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都有自己的期待,这些期待如果能够通过民意的途径,直接地和我们的委员们进行互动,有助于我们委员更好地调查民生,而且把民间的声音传递到我们两会上一个高层次的平台上。

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其实这种与民互动,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完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完成,也应该同时充分发挥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等其他媒介的作用。只有民意需要,立法和参政议政良性互动,民意才有得到尊重的可能;也才能够保证立法和参政议政的舆论基础。因为民众的关注,本身就代表了这个社会,或者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对于自身发展环境,对于整个制度建设的一种关注,这种关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我们政协委员承载着这种关注,当他把这种关注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它变成一些具体的制度建设,把它变成具体化的建议,那么这些建议最后又能回馈到我们的民生,那么这种良性的互动一旦形成,两会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中国发展的一个前进动力。

民生问题 篇5

2007年以来,重庆民政工作在民政部的有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民生的有关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民政事业扎实推进,在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取得了新成绩。

(一)围绕民生保障,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1.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改革中得到完善。在民政部的直接指导下,重庆市民政局积极进行试点,形成了“建立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相结合,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衔接,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联动的城乡医疗救助模式”,报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和改革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渝府发〔2007〕75号),并注意将试点经验向面上推广。

2007年1~9月,全市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70.23万人次(资助参加新农合126.93万人次,日常医疗救助33.72万人次,大病和临时医疗救助9.58万人次),救助人次是2006年同期的5.6倍;支出救助资金1.34亿元,是2006年同期的4.3倍,医疗救助在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实践证明,由民政牵头的医疗救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按照重庆市政府工作部署,重庆市民政局组织各区县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建制工作。为加大指导力度,重庆市局组织由局领导分别带队的11个工作组,深入22个区县开展调研和督查,并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07年4月底,全市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截至目前,全市共审批低保对象70.18万人,发放低保金1.48 亿元。同时,巩固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调整完善了城市低保资金市级补助方式,按照“总量控制、三年平均、节余留存、调标适补”的市级城市低保资金补助原则,将城市低保资金分级负担方式由过去按比例分级负担改为定额包干,进一步明确区县政府责任,调动区县加强低保管理的积极性。

3.救灾减灾工作在创新中扎实推进。2007年以来,重庆市先后遭受干旱、风雹、雷击、洪涝、地质滑坡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袭击,尤其是“7•17”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给全市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重庆市的灾情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并要求“尽快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民政部给予了有力指导和支持,共对重庆市启动了一次三级响应和四次四级响应。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救灾工作顺利推进。重庆市民政局在工作中,坚持救灾与减灾相结合,通过倒房重建积极推进减灾安居工程。1~10月,全市灾民倒房需恢复重建的共有4.17万户、12.26万间。重庆市民政局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集中建房,全市34个区县共规划建设灾民倒房重建集中点238个、4250户。为切实做好倒房重建工作,重庆市民政局还报请重庆市政府下发了《重庆市灾民倒房重建工作方案》。在工作推进中,认真落实“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八步流程”,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尊重

灾民意愿,突出灾民主体地位,实行灾民“三定权”(设计图纸、建房方式、施工队伍由灾民自己定)、“四监督”(规划选址、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接受灾民监督);坚持根据困难程度合理确定救助金额,防止平均分配。截止目前,全市倒房重建已完成重建任务量的78%,武隆、黔江等区县已全面完成。

(二)注重制度建设,运用政策解决民生问题取得新进展

1.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争取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慈善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7〕15号),协调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公益救济性捐赠接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为突破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创造了条件。这些政策

措施的出台,推动有爱心、有实力的单位和个人积极进行捐赠。2007年以来,全市新建立各种基金近5000万元;1~10月,全市共计接收社会捐款2.1亿元。尤其是规定,凡是享受减免税的捐赠单位,必须使用由民政统一发放和管理的票据,为民政部门全面掌握慈善捐赠情况、加强对慈善事业发展的统筹创造了条件。

2.城乡退役士兵一体化培训安置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根据会议精神,重庆市民政局联合重庆市教委、财政等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做好资助退役士兵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通知》,明确从2006年起,对全市城乡退役士兵(每年约1.5万人)免费进行中职培训,为为提升退役士兵就业能力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就业平台,拓宽了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渠道。截止2007年9月底,报名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退役士兵5000余人,经重庆市教委审核并纳入财政计划专项经费资助的2668人,其中农村退役士兵2348人,城镇退役士兵320人。目前,重庆市民政局正在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城乡一体的培训安置体系。

3.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政策保障得到加强。重庆市民政局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大龄孤儿分类安置政策,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大龄孤儿安置、住房、户口迁移等问题得到解决,为推动孤儿回归社会提供了有效渠道。尤其是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资助国办福利机构大龄孤儿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通知》,目前已有54名国办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通过资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民政局还针对部分城区恶意乞讨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报请重庆市政府审定。

(三)突出民政为民,为民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1.乡镇民政办公室建设深入推进。2007年重庆市民政局着力抓了乡镇民政办的“三建设”。抓素质建设,重庆市民政局分3期对300多名民政办主任进行了集中培训;区县也积极组织对乡镇民政干部的培训,万州区、秀山县等地还组织乡镇民政干部到民政部培训中心接受培训,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抓制度建设,指导乡镇民政办公室建立了分门别类、规范有序的民政工作台帐,建立了民政办工作职责、民政工作人员守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民政业务办事流程、为民服务代办承诺制等工作制度,并实行制度上墙、座牌上桌、挂牌上岗,乡镇民政干部第一次有了业务分工和职责划分,做到了定岗定职、按岗履职、照章办事。抓设施建设,重庆市民政局对每个乡镇民政办公室补助1万元,并要求区县、乡镇相应配套,有效改善了民政办办公条件,全市乡镇民政办公室普遍实现了“七有”,即有吊牌、有印章、有两间以上的办公室、有每人一套办公桌椅、有一台电脑、有一部摄像机或照相机、有一部专用电话。

2.稻草援助中心建设全面推开。2007年,重庆市民政局总结试点探索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有条件的乡镇推广建立稻草援助中心,重庆市民政局对每个稻草援助中心补助2~5万元。目前,全市已建立245个乡镇(街道)稻草援助中心,共筹集稻草援助金2259万元,发放援助金1026万元,援助困难群众18.63万人次,充分体现了稻草援助金对政府救助制度拾遗补缺的作用,促进了市、区县、乡镇三级综合性慈善组织网络建设。

3.服务方式的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为进一步转变民政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重庆市民政局在全市民政系统全面建立了民政为民服务代办承诺制度,对群众申办的民政工作事项,按照便民利民、依法办事的原则,合理确定代办承诺服务内容,实行“进一道门、办一切事”的“一站式”服务,代为办理申请事务,并承诺办理时限。为切实方便群众办事,重庆市民政局建立了“六公开”制度,把代办承诺服务内容、办理程序、服务人员、工作职责、办结时间、投诉方式等向群众全面公开。同时,重庆市民政局严格代办承诺服务时限,对能够立即办理的申办事项,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一般不超过半个工作日;对不能立即办结的申办事项,简化程序,承诺办结的具体时限,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4.民政救助服务热线电话建成开通。为加强与困难群众的沟通与联系,畅通困难群众的救助渠道,使各项救助政策及时落到实处,重庆市民政局于2007年4月,依托电信呼叫资源,成立了民政救助服务热线呼叫中心,开通民政救助服务热线,主要接受全市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方面的诉求和社会各界对相关救助政策执行情况的投诉和举报。截止2007年11月底,热线累计接听来电4241件,受理民政业务3674件,为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热线电话的开通,开辟了基层民政为民服务渠道,加强了市和区县对基层民政服务工作的指导、监督,提高了基层民政服务效率和质量,展示了民政关注民生、为民解困、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重庆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2008年重庆市将全面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长效援助体系,确保让城镇新增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一个月内实现就业。

截至2007年底,重庆市40个区县已经完全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重庆市鼓励各街道建立政企联动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随时将就业信息提供给本社区的“零就业家庭”。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信息,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放弃低保找工作的人员,重庆市里还为其提供每月70元的就业补贴,并承诺如果创业失败还可以再享受低保。这一政策免除了“ 零就业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地走出家门创业就业。对招用“零就业家庭”人员的用人单位,重庆市也有奖励措施。2007年7月起,重庆市提高用人单位吸纳“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岗位补贴标准,从原来的1000元提高至2000元。据统计,2007年1月至11月,重庆市共落实社保补贴14亿多元,发放岗位补贴1964万元。

重庆市各街道还利用辖区的闲置空地建成了花卉市场、百货摊区、餐饮夜市摊区等,为再就业人员创业提供经营场所。为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重庆市还启动了小额贷款“绿色通道”。

2007年1月至11月,重庆市发放小额贷款3亿元,帮助176万人实现就业。对那些就业困难较大的人员,重庆市各区县开发出社区服务、清扫保洁队、社区治安巡逻队、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三、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2007年以来,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综合影响下,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速度较快。目前,重庆市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的势头仍将持续,为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努力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增供给”。搞好产销衔接,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搞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工程建设,保障粮食、蔬菜、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为确保春节期间猪肉、食用油、蔬菜的供给,市政府筹措6000万元财政资金保证市场供给,其中1500万元用于增加食用油储备,2000万元无息贷款用于保猪肉供应,2100多万元用于保蔬菜供应。二是“保重点”。合理把握好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调整力度和节奏,防止出现轮番涨价。近期,成品油、供气、供水、供电、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不得调整,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医疗价格要保持稳定,尿素、磷肥等化肥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从2008年1月21日起,重庆市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大米等4大类商品纳入提价申报品种,涨价要申报批准;液化石油气等7大类商品,被纳入调价备案品种;340多家企业纳入调价备案。

三是“严监管”。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对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非

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备案程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四、大渡口区2008年五项措施改善民生

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00人次,帮助2000名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

二是突出抓好“农转非”人员安置,建成农转非安置房19万平方米,探索将农转非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三是广泛实施就业援助,重点做好“农转非”人员、“4050”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力争帮助指导35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是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将农民工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新建农民进城务工新村7.6万平方米。

五是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标准,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力争实现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

五、重庆8个大型灌区纳入国家“十一五”建设规划

为了提高重庆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改善粮食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条件,根据国家总体安排,重庆市从2000年起,先后编制了龙溪河(梁平、垫江和长寿3区县),万州(万州区),梅江(秀山县和酉阳县),濑溪河(大足、荣昌和铜梁3区县),三峡库区中部(黔江、武隆、丰都和彭水4区县),小江(开县和云阳县),渝北东(巫山、巫溪、奉节和城口4县),壁南河(璧山县和江津区),鱼龙(南川区)和涪江(潼南县和合川区)等10个大型灌区规划,建设范围涉及24个区县,规划设计灌溉面积555.69万亩,规划总投资40.3亿元。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的批复》(发改农经[2008]145号)已将重庆市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库区中部、小江、渝北东、壁南河等8个大型灌区纳入“十一五”规划,批复规划面积447.74万亩,核定规划总投资32.65亿元。

从1997年起至2007年,国家已先后安排重庆市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库区中部和小江6个大型灌区项目建设,共计完成渠道配套防渗662.78公里、水库大坝加固 31座等建设任务,完成总投资2.89 亿元(国债1.9亿元);新增灌溉面积20.64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9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提高到0.6,输水时间节约三分之一。部分灌区已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示范区及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具推广示范区,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了粮食生产的安全。

民生问题办结情况 篇6

一、农户情况及实际困难

XX县XX乡XX村东北组村民XX38岁,2014年4月21日因重病不治去世,留下2个孩子分别为6岁、2岁,家庭为其治病欠下17万元债务,急需得到救助。

二、解决办法及具体细节

1、包村单位XX县水利局局长XX于4月22日为该户送去1000元救济金及价值千元的急需生活用品。

2、XX乡中心幼儿园园长XX免除其入园孩子2014年学费。3、4月22日,包村单位、XX乡、XX村动员周边企业、单位、群众等为该户捐款,并于4月23日将所捐款项1.3万元送到安华军家人手中。

4、XX乡、XX村协助为该户办理农村低保。

三、农户的反映和社会反响

西部地区民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篇7

一、西部地区民生金融发展问题分析

(一)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制度不健全

小微企业及农户等民生金融收益主体受信用度、财务条件等因素制约, 在融资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融资成本较高, 同时在融资期限、融资额度方面受到很大约束, 影响了他们的融资积极性, 需要政府在财政贴息、相关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但受制于西部经济发展条件, 政府虽然对民生金融日益重视, 但在支持方面总体上还较为欠缺, 相关的人力、财力及制度支持都较为有限。据了解, 西部地区大部分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成本、融资周期及难易程度要显著高于当地大中型企业。同时, 在支持民生金融发展的制度设计上, 其科学性、合理性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如一些财政贴息贷款, 由于财政全额贴息, 导致大家一哄而上, 不管有无需求都去申请, 使西部地区本来就较为有限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源不能全部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影响了民生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 民生领域融资渠道狭窄、相关担保体系不健全

由于民生领域一般都属于弱势群体, 导致很多融资渠道、融资方式都没有针对民生领域特殊情况进行设计, 或者即使对民生领域放开, 也需要较强有力的担保和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作为保障。同时, 由于很多商业性担保机构在进行民生金融担保过程中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很多担保机构都不愿意涉足民生金融。从而使民生领域融资渠道狭窄、担保能力较弱, 亟需加大政策性民生融资担保机构投入力度, 帮助民生金融发展。

(三) 民生领域信用环境较差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影响, 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较为欠缺, 信用体系不健全, 不完善, 很多融资者尤其是民生领域融资者诚信意识较差, 部分甚至恶意逃废债务, 导致当地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金融机构又缺乏有效措施进行弥补, 追索时又面临阻力大、成本高等因素制约, 从而影响当地金融机构支持民生发展的积极性, 制约了民生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快西部地区民生金融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 加大政府对西部民生金融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民生金融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 促进金融与财政的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于有条件的地区, 政府可以扶持其构建综合性的民生金融担保基金, 对于农业、就业、小微企业等关乎民生的金融业务提供信用担保。同时, 国家还要加大对民生领域信贷支持成本及风险的补偿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不断扩大民生金融覆盖面, 完善民生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对农村中土地的经营权、承包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等民生金融融资问题, 要构建并完善相关制度, 不断扩大民生信贷融资的质押、抵押范围, 以更好地满足民生金融发展需要, 不断促进西部地区民生金融发展效率提升, 为西部人民带去更多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 构建完善的民生金融服务体系

进一步壮大政策性民生金融担保体系, 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商业性担保领域, 对于商业性担保机构, 政府应当加强其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 尤其对于民生金融方面的担保机构, 要给予其更多优惠政策, 如税费优惠、担保优惠等。对于担保机构的运行, 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和控制, 以确保其在为民生融资服务时担保比例、担保收费等行为规范。对民生领域融资中需要的抵押、担保手续, 有给予精简, 并适当减免相关费用, 提高抵押、担保效率。

(三) 建立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

构建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地区民生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 政府应协调相关部门,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 构建税务、工商、金融、司法等相关部门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 确保信用信息沟通畅通, 让失信者无处可藏。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奖惩机制, 加大恶意逃废债的打击力度, 对于金融机构维护合法债权的行为, 应给予大力支持, 以便于金融机构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民生金融支持力度。

三、结束语

民生金融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国家应当给予西部地区民生金融以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 加大民生金融投入力度, 构建完善的民生领域信用体系, 以更好的满足西部地区民生金融发展需要, 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烨.宁夏金融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2011 (04) [1]王烨.宁夏金融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2011 (04)

[2]张强.民生金融效率研究:扬州实证.金融纵横[J].2011 (11) [2]张强.民生金融效率研究:扬州实证.金融纵横[J].2011 (11)

[3]胡海峰, 赵亚明.关于发展民生金融的思考——基于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双重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13 (01) [3]胡海峰, 赵亚明.关于发展民生金融的思考——基于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双重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13 (01)

把握解决民生问题的规律 篇8

与过去几年一样,政府报告不避民生难题,继续直面民意关切。报告对会前媒体等民意调查中的八大民生热点都有“回应”。包括楼市调控、物价调控、收入保障、教育医疗就业、食品安全、校车安全等等,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

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生热点就是政府施政的重点,民生关切就是政府的关切,民心所向就是行动的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高度关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理念,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在近几年的两会上,民生一直都是焦点。

把工作立足点定位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始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国情的深刻把握、基于对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做出的正确抉择。

国之兴衰系于民生,一个政权,只有服务于百姓的生存与发展,才有立身之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在长时段中始终为之困扰的百姓生存温饱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而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

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其实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这个最大的政治成为两会焦点,合理又必然。每一个春回大地、万物开始复苏的3月,总结过去一年的民生成就,梳理新的民生期待,谋划新一年的民生攻坚方向,两会发出的是凝聚共识、蓄力奋进的动员令。

动员令既已发出,接下来需要的是行动。而只有建基于对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形势的清醒判断,解决民生问题的行动,找准着力点,才能真正举国同心、协力共进,有方向、有力度、有效率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民生难题,一点一滴地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十六大以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应该把握这样一些规律---

聚精会神谋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前提。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止境,在医疗、住房、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越来越突出,对幸福的期待也随发展程度而水涨船高。从总体上看,“蛋糕”不够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制约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矛盾。只有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为不断解决民生问题创造物质条件。

走科学发展之路,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出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科学发展之路。片面追求速度、忽视质量效益的粗放式发展,扭曲了发展的本意,还会积累新的民生难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新的突出矛盾,都是违背科学发展观酿造的恶果。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包容性发展,才能杜绝新问题,解决老问题。

深化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然要求。只有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才能破解包括民生问题在内的各种难题。经济发展做大“蛋糕”,离不开改革,公平正义地分好“蛋糕”,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使共同富裕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同样有赖于改革的推进。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篇9

一是要着力解决住房难问题。要采取大力建设公租房,在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中对低收入群体实施保障性安置等措施,切实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

二是要着力实施扶贫计划。要制定完善合理的政策措施,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动,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是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大力实施森林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率,切实打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四是要着力加强社会治安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特别是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在中小学、幼儿园等重点单位配备校警和安保人员,让人民群众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五是要着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建立完善以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灾害临时救助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养、灾有所济、孤有所靠、残有所助。

六是要着力抓好教育事业。要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化发展,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七是要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八是要着力解决看病难。要大力完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药价虚高,让群众看病方便、治病便宜。

九是要着力解决就业难。要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鼓励支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

十是要着力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要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活动,深化“三项制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切实密

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改善民生是头等大事”的理念,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着力抓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事,切实改善民生,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形成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局面。

十九大有关民生问题 篇10

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他说,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二是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四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五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六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七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新时期民生建设问题探析 篇11

关键词:民生;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22-02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民生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民生,就是民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生计,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之后,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问题也是“重头戏”,是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关注、热议的焦点。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论述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持续不断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早日实现‘中国梦上来。”党和政府必须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现实状况:成就与问题并存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中,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阶段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保障和改善,中国人民的民生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状况逐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及社会安定和谐发展,我国民生问题的改善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表现方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生问题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计问题,而且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许多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因此,党和政府“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二、民生建设的基本框架:“四位一体”

新时期民生观内涵丰富,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观相互贯通,一脉相承。十八大报告吸收了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理论成果,与时俱进,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明确阐述。“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改善民生的内容主要涉及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有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现状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有关民生“中国梦”的新理念,从“核心立场”、“终极目标”、“根本途径”、“动力机制”四个方面来阐释当前我国民生建设所蕴含的内容。

(一)民生建设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同时,还强调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并且,始终贯穿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的全过程,党和政府所有一切工作的重心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立场。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中国的民生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民生建设的终极目标:社会和谐

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丰富,它涵盖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保护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党和政府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人民共建共享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夯实实现民生“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同时,必须将社会和谐作为党和政府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总之,民生问题的改善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民生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党和国家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建设变为“五位一体”建设,把生态建设也纳入其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好各方面的发展,加快民生问题的改善,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加殷实。

(四)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制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从制度入手,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使民生建设在制度框架下展开。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已经把加快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领域的制度建设作为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束缚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的一切旧体制和旧观念,为新形势下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促进民生建设。

三、高度关注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民生“中国梦”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亡更替,而且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明确地揭示了中国梦的实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同时表明了中国梦的实质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根本动力。党和政府在领导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做决策都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树立“大民生”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定不移地支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总之,民生的建设,有利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3-03-17)[2013-03-17].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

上一篇:用心浇开幸福花下一篇:烘焙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