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舆情工作管理制度(通用8篇)
大学舆情工作管理制度 篇1
大学生舆情研究会工作总结
两周前,我们大学生社会舆情研究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纳新活动,同时也对舆情研究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经过两天的宣传,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近180名新生愿意加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学生舆情研究会。在新一届舆情研究会开展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汲取经验教训,发扬成绩,以便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我校的舆情信息研究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南方雪灾、3.14事件、两会召开、抵制奥运事件、家乐福事件、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一些列事件,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我们忧心,我们愤慨,我们关心,我们心痛,我们有话要说。作为舆情信息员,我们要做好的就是把干部群众、高校学生的意见、感想以及他们对国家大事、政策方针的看法反映上去,让上级听到来自老百姓的真实声音。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舆情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始终正确反映客观地干部群众的意见。作为一名高校学生信息员,我们接触最多的当然也是在校大学生。虽然他们的看法不能代表所有群众,但他们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有新的思想,他们关注时事。所以,及时、正确地反映高校学生和意见和看法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两会召开后,我们将大学生对新政策出台后的意见与质疑及时总结出来并反映上去,希望我们能对决策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3.14事件后,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展开调查,请他们谈对3.14事件的看法,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如何看待那些与之相关的国际言论,并总结成文,形成专题报告;在抵制奥运与家乐福事件发生时,我们及时关注我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调查中宣传国家对此类事件的态度与正确做法,告诫他们要理性爱国。在诸如此类反映干部群众看法观点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高唱赞歌,也不过分贬低,我们愿意把最真实的声音反映到有关部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关注特殊时期学生思想动态,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在抵制奥运与家乐福事件发生时,新闻中、网络上不断传出大学生游行、打砸家乐福的消息,虽然是 爱国行为,但由于缺少理性的思考,以致一些不良的后果。为了不让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我校学生身上,我们坚持每天向学校汇报各学院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对事件的新态度新看法,以便领导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阻挡不理智事件的发生。在CNN事件发生后,我们每个信息员都在自己所在的班级、学院中开展了调查工作,询问他们对此事件的知晓程度、关心程度以及期望的解决方法。在采访结束后,信息员们又将学生们的看法形成专题报告,全面地总结大学生对此事件的态度。在开展这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冷静地头脑,不以个人好恶判断是非,并在写专题报告的同时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思考能力。
三、坚持每天都有舆情上报并力求高质量。通常都说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是新闻的高发期,很多大的通讯社、网站也都在这个时间段内发出自己采到的最新消息。为了能在
大学舆情工作管理制度 篇2
1 网络舆情的含义与特点
1.1 网络舆情的含义
1.1.1 舆情
“舆”和“情”两字的连用, 最初是指百姓的情感、情绪。近年, 关于舆情概念的探讨形成了多种意见, 我国第一部舆情理论专著《舆情研究概论》认为舆情就是一种社会政治态度;张克生在《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中提出舆情就是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
1.1.2 网络舆情
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述》中给出的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的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高职院校中的网络舆情,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舆情信息, 在网上公开发表针对源于事实的校内外的舆论 (事件) , 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态度或意见[1]。
1.2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大学校园的知识性及开放性使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舆情的规律外, 还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1) 即时性。时间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 当一个事件发生时, 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直接发表看法和观点, 个体的意见迅速的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 网上网下相互影响, 从而迅速形成强大的意见声势。
(2) 丰富性。大学生网络舆情内容涵盖广泛, 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 主要包括国际国内外热点或敏感事件、校园公共事件或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内事务以及社会突发事件。
(3) 非理性。大学生关注的事件往往相对较为集中, 当遇到一个热点事件, 网络舆论的形成常常非常迅速, 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 社会阅历少、政治经验缺乏, 容易因为某个事件产生迷茫和困惑, 促使网络舆情带有情绪性的特征和非理性的因素。
(4) 隐匿性。人们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各种顾虑而掩饰的真实情绪, 通过网络全都毫无顾忌的表达出来。正因为网络具有隐秘性, 大学生们喜欢选择网络平台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 所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更容易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情绪状态[2]。
2 网络舆情视域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
2.1 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教育方法单一
网络作为思想理论传播的新阵地, 信息量大、更新传播速度快, 因其开放性和共享性等性质, 学生可以全天候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就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 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当前针对网络舆情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不丰富, 仍然倾向说教和单向灌输, 这种针对性不强的教育内容以及单一的教育方法已经跟不上学生的思想变化, 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没有被调动, 教育效果不理想, 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让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 适得其反。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力量相对薄弱
生活在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大学生们,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日益增强, 学生们每天在讨论什么热点话题, 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生活和心理的需求又是什么, 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了解、去关心、去研究。然而, 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务性工作较多, 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较大, 对舆情的理论研究不深入, 实践探索也相对缺乏。面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不能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 难以有效的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困惑。这些问题都将构成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 不及时有效预防, 很可能就会诱发突发事件。
2.3 主题网站德育效果欠佳
大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网络上浏览, 甚至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网络, 然而每天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学生数量并不多, 甚至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对我们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强, 教育的实效性也并不明显。当前, 系统的内容、权威的观点、丰富的材料、多样的形式、便利的信息查询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的建设至关重要,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3 网络舆情视域下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3.1 跟踪舆情动态, 把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1) 培养“舆情领袖”, 加强舆情引导的主动性。在互联网上, 信息量很大,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些观点甚至是不切合实际的, 这就会让大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就需要一个权威的观点, 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因此引领主流舆论的“舆情领袖”就产生了。因为有了“舆情领袖”对主流舆论的宣传, 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应该培养一批思想进步, 政治可靠的“舆情领袖”, 在出现不实言论的情况下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疏导, 保证言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第一时间掌握网络的话语权。
(2) 遵守网络公德, 强化大学生自律机制。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空间, 但网络的环境需要每一个网民共同维护。网络公德应适应网络的客观需要, 保障网络的有序运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公德呢?一是教育大学生要做到慎独, 在可以自由言论的网络之中, 要独立思考, 用社会公德规范自己在网络中的话语;二是要诚实守信, 不编造虚假言论, 不泄露他人的信息;三是在网络中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懂得舆情的自由也需要有个度, 要尊重他人, 尊重事实。
(3) 尊重大学生资讯需求, 适时开展专题教育。网络的便捷性, 让大学生们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利用网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网络的无序性也让大学生们常常受到干扰而发生偏差。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主动建设和利用校园网络, 根据媒介的特点和功能采取适合的手段,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同时, 还要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大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交流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 充分利用网络载体, 注重因势利导[3]
(1) 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立足大学生的实际, 从大学生的视角审视,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关注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努力使思想理论的传递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指导作用。在网络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容易走近学生, 打开学生的心门, 了解学生的需求, 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不断的把社会主义理想和需要内化为其自身需要, 使大学生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 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良好的品德如何转化为良好的行为, 行为情感为两者搭建了转化的桥梁。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大学生面临困境、遇到内心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发现, 并通过情感教育积极引导, 把学生从负面情绪的阴影中带出。学生在情感体验中, 会不断提高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逐渐体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给自己的正能量;逐渐将外在的知识和信仰上升为内在的, 并最终使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注重接受效果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分为三个层面, 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对于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教育的效果评价而言, 其三个层次为:第一层次是知识和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 第二层次是媒介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效果, 第三层次是立场、观点、方法和行动的实际表现, 并根据此评价效果来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3 建立网络舆情监管队伍,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1) 组建网络论坛管理队伍[4]
校园论坛作为大学生表达心声、发表意见的平台, 参与性较广, 但论坛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一些谣言、恶意诽谤等舆情信息也会出现在论坛上, 因此必须建立网络管理队伍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论坛舆情监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于思想健康、贴近大学生生活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要主动导贴;二是对于错误的言论、偏激的思想要予以纠正, 及时疏导主动跟帖;三是在遇到偏激的网络言行时, 要积极劝贴, 适时引导大学生理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建立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舆情的相关培训, 对可能遇到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了解解决的方式和方法, 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通过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网络, 与学生走得更近,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将舆情引向正轨。
摘要:网络舆情形成迅速、传播快、影响范围广, 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 应对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化, 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此,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在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不断探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情,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于江宁.浅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世纪桥, 2010 (21) .
[2]李罡.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 .
[3]张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5) :142-143.
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篇3
摘 要:网络时代,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湖北工业大学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引导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24-02
近几年来,许多大学生的社会矛盾正通过当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进行蔓延,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随着高校的蓬勃发展,高等学校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选择网络这种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各类网络舆情危机就会呈现高发的趋势,这种情况会极大地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社会稳定也会构成严重威胁。如果网络舆情出现得不到正确引导,就很可能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甚至造成群体性恐慌。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和任务。
一、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
网络舆情危机,是一种网络负面舆情的极端化形式,它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削弱政府公信力、影响政府决策、降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等[1]。一般来看,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以下特征。
1.爆发频率高
当今社会,一方面贫富差距加大等民生问题激发了一些人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传统的参与方式与机制不能有效地安抚民众不满情绪的大背景之下,网络诞生了。它成为民众发泄心中不满的最好途径和方式。针对己所不满,可以随意在网络上大发牢骚或者大肆批判。网络舆情常受到“群体极化”机制的影响,负能量的范畴容易倍速放大[2],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是必然的。网络舆情危机的频发,一方面由于公众表达不满情绪的传统通道不给力、不直接、不通畅。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所导致的。
2.周期循环短
传统舆情危机因受到媒体信息发布内容和程序上的限制,以及受众面可控性等影响,其爆发周期相对较长,可以给政府部门留有足够的反映缓冲时间[3]。网络传播却具备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在互联网上的任何节点可以随时获取信息。因此,网络舆情危机较之于传统的舆情危机,发生周期缩短了很多,尤其是当今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舆情在网上的呈现与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效率。
3.影响范围广
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范围相对更广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链接超越时空,任何信息,无论真假,只要达到引爆点,就可能迅速在网络之中蔓延,从而体现一种“井喷效应”[4]。
4.后果危害深
网络舆情危机虽然只是表达意见,甚至有时仅仅是公众反映情绪,但危害无法从经济和实物层面加以重建,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舆情危机的深远程度是非常大的。
5.控制难度大
因互联网自身特点,任何人在网上都是信息权力的中心,都是信息传播者和新闻发布者。网络信息主导权被分散,没有谁可以成为固定的意见领袖或信息中心。因此,信息的主体不仅拥有权力,而且自然而然成为意见的领袖。
二、网络舆情危机的负面影响
1.加深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谣言以及不确定的情绪化倾向。在网络环境中,公众情绪表达往往伴随谩骂和攻击,甚至会出现煽动性言辞,极易引发现实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2.削弱政府公信力
当前,我国部分政府部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没有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对一些危机事件处置不当,为部分民众利用互联网大肆散布谣言,甚至故意捏造虚假信息提供可乘之机。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对于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敏感事件宁可信谣、传谣也不信官。一些政府部门信息不透明、漏报瞒报重要信息,甚至以“辟谣”方式进行封堵,这些都极易引发网友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客观上削弱了政府公信力。
3.颠覆社会主流价值观
网络舆情通常以“非主流”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跨越了时空限制,产生即时性效应。网络舆情危机如果处置不当,将直接导致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被怀疑、质问甚至是否定,从而产生认同危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通道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虚拟社区、主题论坛、博客、贴吧、移动互联、即时通讯等手段和工具结合在一起,致使网络舆情危机一旦发生,就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策略分析
1.充分发挥“微博”作用
微博作为分享、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新型平台,因其自主、互动、简洁、快捷特点而深受大学生欢迎。高校可利用“微博”强大的传播效力,把它作为学校管理的辅助手段之一。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除运用传统的纸媒、发布网站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外,可通过“微博”及时发布准确信息,遏制谣言散布、掌握舆情主导权,将网络舆情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还可利用“微博”有效参与学生互动,动态掌握各类舆情等。
2.科学疏导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出现后,往往会出现正反两面的评论,对此,高校应有宽容气度,允许不同声音,切忌强行封堵、刻意回避。同时,也要密切跟踪网络舆情动态,及时搜集代表性的信息,充分把握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过程及所处的阶段,一旦有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前兆,应及时主动发起干预,必要时可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在情况尚不明朗时,切忌草率发布信息,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的“二次爆发”。
3.强化正面引导
涉世未深的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评论时,往往会无所适从、失去主见。此时,那些活跃在网络、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舆论领袖”的观点,往往会成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因此,高校要培养一批忠诚的“舆论领袖”,让他们在网络舆情的宣传中加强正面信息的宣传,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实践探索
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湖北工业大学在2009年12月成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
我们以政治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主体成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小组,对学校网络舆情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湖工大在线(南胡呓语论坛)”、“紫竹林论坛”、“百度湖工大帖吧”进行全天候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舆情动态。我们采取重点监测与广泛监测相结合、人工监测与计算机软件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互联网中实施有效的监测,并且及时发现与收集涉及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一方面,主流论坛、高校BBS、百度贴吧、微博、学生QQ群和QQ空间是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我们建立信息监测与收集队伍,密切关注上述重点监测区域[5]。同时,要采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和网络信息过滤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广泛监测。另一方面,对重点区域网络信息的监测,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但对整个网络信息的广泛监测,则需要计算机监测软件的配合。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中心环节。对于搜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高校要及时地进行分析研判[6]。
2.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
在完善有效的舆情监测收集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和事态发展,做出相应的处置预案,从而防患于未然。由于很多负面舆情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炒起来的,因此,对于负面舆情,高校要在有效监测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反应,尽快向网民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尽可能在舆情未激化之前化解纠纷和矛盾。我们对校园网用户实行实名注册制,这样可以让那些通过校园网散布或传播谣言者有所顾忌,也方便在必要时进行落地查证[7]。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因此,我们采用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网络监测与预警能力,例如,利用网络蜘蛛能够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测和信息收集,采用关联分析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分析判定事件之间的关联度,通过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技术能够预测舆情的发展趋势,等等。
3.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
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成立网络舆情引导小组。成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工部老师、政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为主体的网络舆情引导小组,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信息,解答网络舆情中的问题,起到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作用。二是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从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中挑选了一些学生,对他们进行了相关培训,让他们成为网络辅导员。网络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在“湖工大在线(南湖呓语论坛)”、“紫竹林论坛”、“百度湖工大帖吧”浏览学生的发帖,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问题帖”以评论、跟帖等方式给予解答,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三是培育“网络舆论领袖”。网络舆论领袖是指经常在网络上发表有见地、有影响力的观点的网民。根据传播学规律,“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网络舆论领袖”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研究了“网络舆论领袖”的特点和形成途径,从思想政治课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挑选一些人员,经过培训,将他们培育成“网络舆论领袖”,发挥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2]胡旭阳,阮俊华.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估[J].高等农业教育,2005,(5).
[3]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8,(7).
[4]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分析[J].社科纵横,2008,(9).
[5]杜坤林.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与对应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7).
[6]张彦,赵靓.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J].消费导刊,2010,(4).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职责 篇4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局相关要求并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
一、网络舆情引导及组员分工
由园内党委、园办、教务处、等共同负责,设专职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人,并配备网络舆情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组 长:张晶晶
副组长:靳丽(信息处)董平(总务处)
舆情管理员及分工:董平任治奇负责学校贴吧 姚新新负责校课程资源网博客 贾瑞芳学校网站网络教研QQ群
二、网络舆情监督员职责
(一)网络舆情监督员工作职责
负责监测校园网及校内论坛、BBS、贴吧、博客、QQ群舆情情况,在工作时间每天浏览查看与学校相关的监控网站至少三次以上,对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报请舆情领导阅示。特殊情况,直接电话向组长汇报,并填报《比例圪旦幼儿园网络舆情信息报告处理单》,并做好每周一次上报记录(吧主)。
三、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凡接入校园网的各级网站及设备,如发生舆情,由网站及设备负责人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或直接删除不良信息。
(二)经监测发现在校园网以外的Web主页、BBS、博客等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发生有关玻璃圪旦小学的舆情,及时报告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报上级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处理。
四、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禁涉及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秘密的信息上网。
五、师生员工不得查阅、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玻璃圪旦幼儿园发展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六、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学校可依规进行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七、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思想政治工作舆情分析和反馈制度 篇5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起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发挥社会舆情分析信息工作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依据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切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出发点,以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为目标,按照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的原则,建立社会舆情信息双向传递渠道,促进和谐张掖建设。
二、主要工作职责
1、及时收集本所和全市范围内职工和广大群众对当前大局、大事、大势的看法、意见、建议、要求等,做好各项政策出台后的舆情调研工作。
2、加强对兼职舆情信息员(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的教育、指导、培训及任务布置等工作,安排舆情信息上报要点,适时召开相关会议,反馈舆情信息工作。
3、将收集到的舆情信息,经加工提炼后报所支部、所主要领导。
4、将重要舆情信息列出课题,交由局重大舆情信息调研分析领导小组调研分析,形成重点舆情信息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三、工作要求
大学舆情工作管理制度 篇6
由于网上信息量大且纷杂,信息传播渠道也是多样化,这也加剧了舆情的频频爆发。网信办作为相关管理部门,舆情监测管理工作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了适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快且广的特性,要想高效做好网信办舆情监测管理工作就需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网信办舆情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那些不良的网络舆沦,如泄露国家机密、挑起民族事端、散步谣言、煽动人们的负面情绪等等都将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诸多社会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人们针对某一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是合法的,关键是有些恶意的舆论混淆了人们的视听,歪曲了事情的真相,而且舆论在网络上传播极为广泛和迅速,这就必须引起重视。
在当前互联网“自媒体”搅动中国,网上信息经常真伪莫辨,网民情绪经常剑走偏锋的情况下,需要传统媒体发挥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为网络信息去伪存真,为 网民情绪扶正抑偏。从全国新闻舆论场上的总体格局着眼,需要适度放开传统媒体,鼓励记者介入网络热点舆情,发出客观、理性、平衡的声音,用传统媒体的专业 精神去对冲互联网“自媒体”的信息偏差和舆论偏颇。
舆情信息发生后,反应迟缓,未能及时组织力量回应,错失处置的良机,造成工作的被动。对信访舆情调查不严谨,在真相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急于发布结论,引起群众的更多质疑和不满。不作为或者错误作为的现象常有发生,解决舆情事件的手段较弱、水平较低,导致网信办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成为信访工作中的一块短板,严重影响机构的整体形象。
网信办舆情监测管理工作的解决方案: 1.自动实时监测
新媒体时代,大众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新媒体平台去表达诉求、发表言论和分享信息。因此,网信办舆情监测技术人员要想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就需做到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及时性。通过蚁坊这类鹰击早发现系统,实时监测全网信息,系统一旦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害负面信息,会自动通过短信、微信、邮件等方式,将信息推送给舆情监测技术人员,便于做到及时发现负面舆情。2.筛选精准信息
互联网上信息浩如烟海,网信办舆情监测技术人员比较繁重。为重点突发舆情监测信息,便于网信办舆情监测技术人员浏览查看。通过鹰眼速度网系统过滤无效信息,去除重复信息,将最新的精准舆情信息通过桌面通知、微信、邮件或短信等方式提醒用户,便于快速了解最新的舆情动态。3.分析挖掘传播途径
大学舆情工作管理制度 篇7
2011年5月23日,一篇《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更名“真维斯楼”》的帖子在水木清华BBS社区发布后,引起了大批网友的关注,他们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纷纷发表意见,继而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传统媒体也纷纷跟进,激烈的争论令校方始料未及。根据一项校园调查发现,57%的网友反对这一冠名[1],在强大的反对声浪中,“真维斯楼”的铭牌亮相还不足三天就被校方摘下。网络舆情在这一标志性事件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它使得学生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强化了公众话语与民意表达,伸张了他们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诉求,从而有力地嵌入了大学治理,舆论压力的持续聚焦和渗透,构建起一种对于大学治理的非体制性制约。与之相类似,近年来发生的武汉大学赏樱收费、某大学教授离职等一系列教育舆情事件,从治理的角度来看,都预示了网络舆情作用下大学治理结构完善的新趋势。
二、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主体性缺失
“治理”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这一观念将公共事务管理视为上下互动的过程,强调权力向度的多元性,与自上而下“命令-执行”式的“统治”观念相对应,后者则更突出管理权的单向度。随着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向“治理”转变逐渐成为现代公共事务管理的核心理念。在西方国家,人们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并尝试着在大学、政府、社会之间以及学校内部建立多方合作关系,以求既保证国家利益、体现投资者意志,又赋予大学自治和实现学术自由,从而使得治理理论更深度地渗入到了大学的管理之中[2]。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任务,表明大学治理已获得政治合法性并正式进入了政策议程。
对现代大学而言,治理结构提供了协调各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有效机制,进而奠定了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政治学上,合法性意味着统治规则或基础得到了被统治者的认可和同意[3],而从社会学研究来看,统治却是因为得到了承认才具有合法性。随着近年来关于文化多元主义的盛行,人们把这种承认引申到群体关系的讨论中,即由平行的承认来构成一个共同体内异质文化群体中“承认的政治”,也就是特定的文化或者文化群体通过获得承认来构建自己的合法性。当从大学获得外部承认的角度来讨论其合法性时,可以把表达承认的主体界定为国家、政府部门及其代表人物,以及包括社会团体、个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国家、政府部门的承认通常以同意、授权的形式与大学办学联系在一起;社会中利益相关者的承认则以合作、提供资源的形式与大学办学相关联。随着大学越来越多地卷入社会生活,与各社会群体发生了深度互动,治理结构成为了一种汇集、响应和协调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机制。当前,大学在办学中要不断地从社会中吸纳各种资源,而社会对大学的资源供给是以对大学价值的承认为前提的,大学治理就发挥了构建和表达这种承认的作用,从而使得其意义得以凸显,变成了为大学行为提供合法性基础的机制。
大学治理是从公司治理延伸而来,指大学各治理主体的权责划分及其在运作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使治理主体在所能控制的资源范围内尽可能使大学办学效益最大化。现代社会对大学的承认逻辑基于社会效能水平和对人价值的提升两个方面,前者意味着大学要在实现其自身使命和功能时符合最少投入最大产出的理性计算原则;后者则意味着大学要在从事知识探索、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促进包括研究者、受教育者等主体的充分发展。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施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采取校、学院、系三级管理或校、学院两级管理的模式。校一级作为资源配置中心,主要负责制定政策、确定发展战略和获取资源等事务,并负有对下级监管职责。学院一级是教学科研实体,负责教学计划的拟定、实施,科研活动的组织、人才的评估和聘任等;此外,还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营职能,如开展培训、咨询等。系是专业教学科研单位,主要负责落实教学科研计划、组织实施教学等。这种体系就构成了大学办学中从决策到执行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化体系,基层的信息和利益诉求沿着自下而上的路径传递,行政管理部门居于整个体系的核心位置,学生在其中既无获知相关决策信息的正式渠道,亦无参与决策的入口,处于办学决策被动承受者的地位。
大学管理的科层体系之外还有大学的董事会和教代会两种正式的机制参与大学的办学事务。建立董事会代表了我国大学在办学改革方面的新尝试,从1985年我国第一个大学董事会出现到现在其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主要是一种在建立社会联系和推动产学研合作并寻求外部资助的一种方式。董事会主要由企业高管、知名校友和政府官员等人士组成,它实际是大学与校友、政府和企业关系联络部的一种组合体,法律上缺乏明确的定位,难以承担起大学治理职能。教代会的实践只是表明有一种集中表达教职工利益诉求的途径并实现了教师群体的整合,在行政主线之外形成上传下达的另一种渠道,由于缺乏参与学校治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法律所规定的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职能基本无效,其对大学治理的实际意义也就非常有限。总之,目前我国大学行政管理模式之外的其他参与机制均无法有效发挥治理作用,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学生群体在其中更无应有的一席之地。
学生作为受教育权主体和最重要的教育服务消费者,是大学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本应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拥有知情权、决策参与权甚至在某些问题上一定程度的决定权。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更多还是强调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服从,缺乏对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规定,仅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提及“学生对有关切身利益的问题,应通过正常渠道积极向学校和当地政府反映”,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支持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但目前学生作为大学治理参与者的地位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更缺少甚至没有法定或制度化途径能使他们影响大学决策。这已成为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一个主体性缺失,它使得学生的利益诉求缺少一个制度化的表达通道,潜藏着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危机。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日益开放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受教育者的求学选择有了更多的目标,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发展意愿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接受教育的大学。受教育者的自我选择催生了全球范围内大学办学水平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与大学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响应存在重要关联,大学治理作为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机制发挥着核心作用。当治理结构中未能吸纳学生这一群体时,大学办学对学生群体需求的响应就会发生弱化,有可能导致办学竞争中的生源危机,进而演化成为大学的教育质量危机、创新能力危机和声誉危机。当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不能适应办学竞争时,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主体缺失就有了向深度演化成一种全面的制度性危机的可能。
三、网络舆情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话语权的提升
(一)大学网络舆情的内涵
18世纪产生于新英格兰市政厅和乡村教堂的公共场所,使不同阶层的人可以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关心的问题进行理性、批判性的探讨,这种聚会场所就形成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即社会内部一些具有某种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间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它对西方社会现代治理结构的形成和公民参与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统治者为有效维护统治,虽推崇和标榜“言者无罪”的政治批评理念,但实际上多是君主与臣民之间的沟通姿态,并未形成现代意义上平等主体间的“公共空间”。而当今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使其成为反映公众心声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内生性公共空间,这意味着网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能依靠自身的理性选择创造网络虚拟社会秩序赖以存在的各种社会关联。不断涌现的网络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一道共同构成了当今中国的公共空间,已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
据2012年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7月我国已有网站230万个,网民总数已达5.38亿,互联网作为开放的信息交流工具,已经成为表达社情民意的最大平台。在网民中,25岁以下的网民比例超过半数,大专及以上学历超过四成,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数量庞大且高度活跃的群体。学生通过BBS、E-mail、即时通讯、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体对包括校园事务在内的各类话题发表意见和评论,各种话题随着升温向更大范围进行传播扩散,进而形成有巨大影响力的网络舆情,使得网络成为了大学治理中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舆情是人们在各种社会事件的刺激下产生并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的对于某事件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学生们以网络为平台展开对某事件的交流讨论,当人数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参与者发生意见分化,持有共同意见的人形成内聚力很强的共同体,对共同体所持意见表现出很强的坚守意愿,这就意味着可以对大学治理施加影响的网络舆情正式形成了。
(二)网络舆情对学生参与治理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具有高度实时性特点。一个话题出现在网络上,瞬间就可以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知,这就使得热点事件的影响经过网络传播很快变得普及化和扩大化。其次,网络媒体还具有匿名性和互动性特点,这不仅使得学生在交流时减少了羁绊,而且能吸引和聚集更多的参与者,加速了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即群体成员在表达观点时倾向于与其他成员的信念保持一致,以获取群体对自己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而当自己在态度倾向不明时,又通过模仿与顺从其他成员的观点以获取心理上的安全感,即人们的观点倾向逐渐接近,其冒险或保守程度明显高于群体成员的正常状态。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积聚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当有关问题出现时,网络媒体话语首先将这些问题变成公共论题,再通过说服性沟通策略把各种负面情绪与校园网络舆情中非理性一面相结合,最后建构共识性危机使得潜在动员者变成实际参与者,这就实现了网络舆情向群体事件的转化,并呈现突发性、偏离性、扩大化和情绪化特征。
当前大学校园内由网络舆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分为维权型群体性事件和爱国型群体性事件两类[4],此类事件一般是在导火索话题的刺激下引发出来。通常导火索话题与群体性事件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而有的则是与群体性事件没有关系的独立事件,属于借题发挥或被利用而引致的事件,即舆情议题的泛化。网络舆情主题的泛化是指在舆情演化过程中由于网民聚焦点发散导致人们对初始议题的关注度不断下降,并衍生出多个与事发学校本身无明显关联的议题。在此过程中,“成见系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网民时间精力的有限性与网络信息海量性的矛盾,迫使其在熟悉信息内容前做出判断,成见系统则起到了信息采集过滤器和识别器的作用。在其作用下,事件局部信息就可迅速被网民感知并在聚焦中放大,在解读方式上则采取了先定义后理解的方式,即使事件信息再繁杂也能迅速识别出与自己固有看法相吻合的事项,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5]。校园网络舆情的泛化和放大效应相结合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群体事件的烈度,即某些特定网民群体将某一部分信息单独输出并引导其他网民不断将之强化,有时甚至是虚假信息也有可能会被单边放大[6],从而对学校治理造成不可逆的巨大冲击。
当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关注的焦点话题主要集中在权益保障、学校发展、学习交流及情感等方面,此外还有一些与校园生活不直接相关的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包括国际战略实施、重大政策制定及社会热点事件等。从相关话题形成网络舆情,而后经扩散、泛化和强化触发群体事件的角度来看,网络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动员机制,人们完全可以绕过政府以往的控制来进行聚合[7],从而使得处于舆论中心的大学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应对舆情压力。
网络舆情由泛化而引致群体事件的过程,使得一些热点话题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校园范围,但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使得大学的管理者既无法以过去通常的方法去控制网络舆情,也不能采取驼鸟策略对相关话题予以忽略。否则,当校园焦点话题向群体事件转化并进一步向社会扩散时,大学治理受到上级行政部门问责和公众的非议将难以避免,相应的政治冲击也将为大学管理层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因此大学决策层重视校园网络舆情,倾听来自网络的呼声并合理地予以响应就成了唯一的化解之道。从治理的角度看,在大学的治理架构中充分给予学生应有的地位,积极主动地收集学生在网上对学校改革、建设的意见建议,并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中加以回应,就成了从制度上克服舆情危机的基本途径,可以说网络舆情提供了学生群体成为大学治理主体的契机。
四、网络舆情作用下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化趋势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的观点,作为非义务教育,国家并不能为每个国民无偿提供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和招生计划都决定了只有部分学生才能进入大学,因此高等教育在消费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政府并不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唯一提供者,而应当是一种政府、个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其中的提供模式。大学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利益协调和响应机制,就起到了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的治理结构也面临着持续不断的变革压力,一种好的治理结构首先要能够容纳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其次是能够积极地顺应时代的变革需求,这样才能使得资源得以汇集,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得以体现,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培育,并使得国家在全球化的科技教育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约翰·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务就越有必要用政治观点来看待,就像战争意义太重大而不能完全交给将军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8]。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特性意味着,大学自身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利益主体,应由社会利益来决定其公共价值,每一类利益相关者都不应单独对大学行使控制权,大学治理结构作为比管理结构更为基础的制度结构,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大学决策过程与公共利益及社会权利主体的合理联系,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充分挖掘、培育和提升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是大学自身价值的根本所在,也是构成大学合法性的基础要件,这是大学内在价值运行的必然要求,因此,学生成为大学治理的主体有着价值上的合理性。
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使命,学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对象。随着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和繁荣,学生群体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代大学基本使命的实现,都离不开大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群体的互动。爱默生提出的依赖-权力理论认为,两类主体的依赖关系意味着,一方以另一方为中介所达成的目标越多,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就越强,反之就越弱。按照这一观点,大学治理目标的达成对学生就是一种高强度依赖关系。教育应以人为本,学生是有着独立意识、自我价值和目标追求、充满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若其游离于治理结构之外,就无法顺畅有效地表达和实现自身的教育需求,大学使命的达成也势必会受到阻碍,因此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还有着逻辑上的必然性。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发布的自由性和传输的便捷性使然,大学治理中的决策越来越公开,网络舆情作为大学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信息交流形式,直接促进了校务公开,从而也势必带来了大学管理的透明化。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开放平台,它不但汇集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还吸引了包括学生亲属、校友、社会人士、企业界等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这种广泛性使得大学的任何决策者都不能对网络舆情视而不见。网络舆情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演化规律,意见领袖借助自身的见解和个人魅力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迅速形成了具有很强内聚力的共同体,对大学治理层形成了强大的监督与制衡作用,这就使得网络舆情演变成学生参与和介入大学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治理结构的合理化进程。
学生真正成为大学治理的有效参与者,必须要有正式制度安排加以保障,而要确保制度能够良好地运转,就要求各主体能够在大学治理上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是以大学的文化理念为基础的。任何一种共同理念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大学治理演化和转变注定是在大学精神特质基础上的渐进过程。学生成为大学治理的主体,从价值的层面就意味着对一些传统认知理念的颠覆。由于我国大学的主体主要是公立大学,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多个社会主体介入到大学治理中来,大学治理也必须以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一定分离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化才能逐渐地发展成为帮助大学适应现代社会复杂环境、引导并推进大学治理的发展,在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并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基础上,重建大学变化中的力量平衡[9],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本质就是重塑大学与政府、社会群体,包括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大学师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在大学治理中与管理层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师生是委托方,大学管理层则是受托方,后者的管理权从属于师生的权利。因此在办学中管理层应当向师生公开决策和执行信息,以期通过社情民意的良性互动来寻求善治。实现善治需要在治理主体重构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并形成有效的纠错机制,而这又是以对大学治理结构的深刻反思和完善为基础的。
OECD将大学的权力分为房屋与设备资产权、借贷权、财务预算权、学科和课程设置权、雇佣和解聘学术成员权、确定工资标准权、招生权、学费水平决定权共八种。其中学科和课程设置权、雇佣和解聘学术成员权、招生权和学费水平决定权与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和效果有着最直接关联,逻辑上行使这些权力的管理决策也需要汲取学生意见,因此,这四个方面最方便成为学生介入大学治理的切入点。这八种权力涉及大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作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多元的一类组织,大学治理涉及了很多高深的专业知识,这就意味着并非所有从价值和逻辑上应当介入大学治理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成为合格、胜任的治理主体。学生是一个认知水平、管理能力、社会经验都还处在成长积累阶段的群体,对大学治理的参与不可避免地要受其自身局限的影响,因此他们的参与势必是一个渐进和逐步深入的有限过程。尽管如此,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作为大学治理结构完善与合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因此而被忽略,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思想开放、精力充沛,他们参与大学治理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学生作为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一个合乎逻辑的主体,也必定可以成为大学治理中的一个具有正能量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成员。
五、结语
虽然学生成为大学治理主体有自身的局限,但这不能成为大学治理结构中拒绝接纳这一重要利益相关群体的理由。为实现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为学生参与学校治理提供恰当的培训和引导是顺应这一合理化趋势的必要手段。这种培训和引导的正向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作用上,还体现在对学生作为高素质现代社会公民的造就和养成中。一个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群体,能够通过理性思
governance structure improvemen
考与合法参与来伸张自身权益,并学会尊重他人利益,在利益平衡中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100872;郑中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北京100872)
摘要:高校学生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使得我国大学治理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削弱了大学对受教育者意愿的响应能力,潜藏着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危机。网络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讨论办学问题的开放平台,讨论过程中的群体内聚作用把他们的意见汇集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为学生成为治理主体提供了强力助推。本文在剖析上述发展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舆情作用下大学治理结构完善的趋势,提出了学生向治理主体转变的切入点和方式途径,为完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治理,网络舆情,学生参与,治理主体,治理结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若晴.清华四教“命名门”[EB/OL].(2011-05-24)[2011-06-18].http://3g.sina.com.cn/dpool/blog/ArtRead.phpnid=5c74d1d001017a8g&a-pos=1&vt=3.
[2]黄厚明.大学合法性危机:大学治理的原因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4]张丽娟,等.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1(06).
[5]陈强,王雅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05).
[6]李昌祖,周杰.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05).
[7]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8]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从主体维度思考大学生网络舆情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网络舆情
大学生网络舆情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以大学生为主体,社会上热点事件为客体反映,在一定社会空间范围内产生影响。网络论坛是网络舆情形成的一个重要平台。对高校而言,高校BBS已成为在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学生学习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交友、娱乐、休闲的聚集地,更是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重要平台。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位大学生的成长。所以我们应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在保证大学生言论自由的前提下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与网络舆情的特点有重大的关系。
1.发布者的真实身份具有隐匿性和虚拟性
在网上发布热点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众人的关注焦点,对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考证,对发布者却知之甚少,可能某些居心不良的人随便造谣或者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叙述某件事情,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众人。
2.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
相比其他媒体而言,互联网信息有其独特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是大学生喜欢互联网的原因之一。在这里网民们畅所欲言,正是这种开放性推动了舆情的形成、发展。
3.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群体性
网络上信息传播十分快速,可能在事发过后2~3小时就已经在网上有传播了,庞大数量的网民对热点消息的关注、传播使得可能在24小时后就到达第一次讨论高潮,以后可能还会达到新的关注峰值。图1是天津市蓟县大火舆情走势图:
4.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情绪化看法
对于网上热点事件,大学生的态度多是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更多大学生的观点会随着他人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动了舆情的发展。
5.对政治敏感问题,大学生观点偏向于个人主义
针对网络上的政治敏感问题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关注,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认识来评判,这些评判往往因为认识不足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却极大地推动了舆情的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可能产生的后果
大学生是对社会现象、问题反应最敏感的群体之一,他们具有思维独立、勇敢、有强烈的自我肯定意识等优点。但是由于他们人格尚处于完整健全阶段,同时思想和价值观还具有不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未真正踏入社会,社会阅历不丰富,极容易受到不良舆论的误导、煽动,进而产生游行、罢课和罢餐等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事件,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成及其重难点
大学生网络舆情机制的构成: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传播、校与校的联动预警机制。
1.信息收集
在多数人都能发表言论的论坛、BBS和帖吧等监测和跟踪热点信息发展态势,可以通过检测点击率、热度和相关度来实时监测。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包括识别和判断,识别是在大量信息中筛选。其中的难点就是在大量的信息中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判断就是通过对舆情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把握得出舆情信息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其中定量分析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
3.信息传递传播
通过信息传递建立反馈机制,如图2所示。
本阶段关注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主要是传递传播的有效性。
4.校与校的联动预警机制
同城高校之间舆情信息共享、预警机制共享等,首先不仅仅是节约了资源方便了管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高校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预警管理,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新的问题,高校之间的舆情管理协作关系也影响着预警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分析
1.高校忽视了学生的申诉
在国内高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服从教育,虽然是加强了道德教育的量化,但却缺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尽管大学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团队,学校忽视了给予学生申诉的机会和途径。这时学生往往会通过网络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如果学校、社会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高校监控预警机制不完善
高校的监控预警机制不完善的原因: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不够重视,认为没有出过事就没有必要去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是有但却缺乏及时地更新维护。
3.高校缺乏合适的引导机制
高校是青年完整健全人格养成的重要环节,在高校范围内进一步讨论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防御,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重视学生在网络舆情形成传播中的作用,教育学生理性地来看待对待问题。
高校是大学生心智成长完善的重要环节,在这期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和误导,所以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十分重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地、客观地去了解事实,网络舆情可以作为大学生的意见表达,但是要知道的是它只是民众意见交流的产物,和国家的政治建设无关,国家的政治是建立在公民的合法利益上的。
参考文献:
[1]李罡.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
[2]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10.
[3]史伟.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维度思考.重庆教学院学报,2012-03.
[4]于江宁.浅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世纪桥,2010(21).
课题资助情况: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IECAUC12001。
【大学舆情工作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大学生舆情09-03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06-12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10-26
舆情管理工作会议讲话07-21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1-20
加强舆情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12-01
网络舆情管理09-10
网络舆情工作07-13
舆情信息工作12-10
舆情信息报送工作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