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2024-05-18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通用8篇)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1

建立企业舆情内部管控机制,保障邮政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就我们邮政企业而言,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精神,就必须及时准确掌握员工舆情动态,建立健全员工舆情动态管控机制,形成科学的舆情快速反应和应对能力,努力提高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企业提供决策科学依据,解决员工实际问题。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历史阶段内,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实和现象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意识、思想、意见和要求等的综合表现。舆情信息管理工作,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说到底这是一个世界观、群众观问题,对管理者来说,本质上是管理理念、管理根基问题,是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胡锦涛同志多次重申,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员工对企业现实和现象,对生产经营、改造扩建、领导作风、企业管理、个人收入、福利待遇等等,也会有主观反映。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2

一、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 网络舆情发生频率高、传播快、影响大, 已经得到国家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并及时开展了应对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监控疏导体系初步形成

首先, 监管机构和人员基本到位。全国大部分省市成立了诸如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调小组等机构, 并落实了监管部门, 配备专人监管。如:抚州市委宣传部成立了“网络宣传办公室”, 4位同志负责具体工作, 所辖11个县区均成立相应部门, 并配有专业监管人员, 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监管队伍, 并按照“早发现、早处置、早平息”的工作要求, 进行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理。

第二, 地方性政策法规相继出台。近年来, 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建立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网络舆情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实施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评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新闻发布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网络舆情工作职责、舆情处理工作流程等。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已初步形成, 有力推动了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规范开展。

第三, 应对理论的研究渐成体系。近年来, 全国型大规模网络舆情理疏导、人才培训和研讨会的召开, 每年都在数十次以上, 有关的舆情研究理论成果质量高、可操作性强;人民网每周编辑出版《网络舆情》内参, 把握最新网络舆情新动向, 并及时分析解读, 为各级政府提供了有益参考;各地政府邀请专家学者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网络舆情系统教学培训, 提高了各级监管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 监控疏导机制初步建立

1. 确立了舆情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不少地方政府建立了舆情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集相关单位、责任人举行舆情分析会议, 客观梳理研判近期舆情动态, 主动预测、系统了解社情民意, 交流工作经验, 不断提高舆情处置能力和水平。

2. 探索了网络舆情监控疏导机制。

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网络意见受理、处理、反馈等相关机制, 通过机制的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导向作用, 围绕网络热点、焦点问题, 及时公开真相, 解释质疑, 维护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 推动网络社会良性发展。

3. 搭建了网络官民信息互动平台。

一是开通官方留言板。近年来, 不少地方政府对留言板的留言有制度化办理, 现在有十几个省市对如何办理人民网留言, 用政府文件的形式加以了规范。如吉林省委办公厅组建了一个网友留言督办处, 有5个编制, 专门回复人民网留言;山东、河北成立了社区民意办公室, 云南、天津等地设立网络信访处, 这些都是专门的回复机构;抚州市门户网站开设的“网上办事大厅”迄今已累计收件189898件, 累计办结186287件。二是开通官方微博。由于移动无线网络快速发展, 催生了微博、微信等更加便捷的网络平台, 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开通官方微博和部门领导个人微博, 直接与网民互动, 解答网民疑问, 开展网络调查, 推动政务工作由虚拟网络向现实工作转化。

(三) 监控疏导成效初步显现

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 2009年77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 有23件率先在互联网曝光, 可见, 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直接考验着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理能力和效果。

一方面, 对网爆地方官员腐败处理有力度。如2012年被网爆的“微笑局长”、“表哥”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被免职查处;2013年网爆重庆官员雷政富“不雅视频”, 当事人被爆光63个小时后即被免职调查;目前涉及此案的21名官员和国企高管均被免职查处。充分表明了地方政府对待舆情的重视程度和处置力度。

另一方面, 对网爆公共社会事件处理有担当。2003年广州的孙志刚案, 最终使得延续了几十年的收容遣返制度被废止。2013年, 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杀人的十年冤案获昭雪, 引起许多网友高度关注, 公安部门向当事人及家属公开致歉, 目前, 此案正在进行申诉赔偿事宜。这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受到了人民群众欢迎。

二、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诸多特性决定, 做好疏导应对工作既要看技术手段, 更要看工作态度———一种为民、利民的务实诚恳态度。所以, 正视网络舆情疏导工作中存在问题, 是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一环。根据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过程,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我们认为, 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疏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监管力度不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重视程度不够。面对网络舆情, 目前地方政府在应对方面大多以事后的“灭火”处置为主, 而对事件的预见性“防火”措施显得乏力, 监测行为很少或者效果很差, 即使事件的前期因素已经积累, 但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监管投入不足。熟练掌握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专业人才少、设备差, 监测指标和系统不统一。虽然一些商业公司在网络舆情监测过程中可以提供预警功能, 但政府部门接到预警之后再了解整个事态的方式有着明显的滞后性。

(二) 疏导方式不当

一是反应速度迟缓。网络舆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发生, 事态的严重程度、发展状况、讨论议题等都在不断的变化。根据危机管理的要求, 政府最佳公关和应对时间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内。但目前, 地方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应对通常是“被迫”方式, “千呼万唤始出来”, 错过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 往往造成网民的情绪淤积, 如天价烟事件11天后干预、躲猫猫事件7天后干预、北京站售票事件4天后干预等。

二是存在简单封堵、压制做法。对于网络上突发事件以及涉及本地、本部门的负面信息, 部分基层政府领导仍然抱着能瞒则瞒、能压则压的心理, 主动回应、公布事实真相的少, 迫于压力才不得不公开的多, 往往是错过了公布真相的最佳时机, 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 结果往往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2012年三亚宰客事件, 有关部门用“零投诉”回应投诉, 马上引起群众一片哗然。其实三亚方面在处理宰客事件时是十分积极的, 商家也得到了相当严厉的处罚, 但是面对舆情时, 却抛出了诸如“取证难, 请消费者站出来”、“追究法律责任”等言论。

对负面消息采取“捂盖子”的方式对待, 也是一些地方常用的模式。特别是传统封闭的办案模式, 导致不少地方政府把负面报道看作是“洪水猛兽”, 动辄使用权力或者找网管关系进行封堵、打压。缺乏与家属开诚布公的沟通, 缺少对舆论关切的充分回应, 极易使“小道消息”满天飞, 酿成群众不满情绪“井喷”。如2008年“瓮安事件”、2009年“石首事件”、2012年“泸州事件”等, 都是由一起普通自杀事件或者刑事案件引发数百人集体“散步”, 最后发酵成群体性事件, 给地方政府带来极大被动。

(三) 问题处置不妥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淡化期处置不当, 往往不利于问题最终解决。主要表现为潦草回应以图应付了事。当政府介入网络舆情引发的公共事件后, 惯性思维地胡乱给事件定性, 为了维护所谓的官方脸面和利益而潦草应付网络舆情, 引起网民和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 激发了更大的官民矛盾。一是话语随意型。如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后期舆情处理中铁道部发言人说道“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了”迅速在网络上为传播, 一度成为当年网络流行语。二是强词夺理型。如2013年4月河北沧县环保局“红豆局长”事件等, 极大影响了政府公共形象。三是推卸责任型。如前不久网络曝光辽宁省西丰县委书记闫立峰超标配备150万元丰田霸道V8豪车、挂假军牌问题, 引发网络热议。当事人闫立峰却回应称, 车是从朋友处借的, 车牌是司机“擅自”挂的, 司机是临时工。这样的回复让网友们直呼“神奇”。

三、网络舆情有效监控疏导的策略建议

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主体多元性、影响广泛性、类别多样性、主题集中性、聚焦持续性、信息偏差性等明显特征, 客观上决定各级政府和官员不能再沿用惯性思维去化解危机。网络舆情疏导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体现, 地方政府应根据网络舆情产生过程的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淡化期等四个阶段, 采取积极有效的网络舆情疏导策略。

(一) 提高网络舆情潜伏期监测预警能力

适度加大舆情监管投入。确保对网络舆情监管的适度投入是增强舆情监控处置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监管系统和队伍建设, 实行专兼职相结合。应由政府牵头, 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培养或引进一批专业技能强、思想素质高的青年干部充实到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中来, 由这支专职“舆管员”队伍对网上涉及本地的舆情实行每天24小时监管和疏导。同时, 每个乡 (镇、街道) 、单位和部门均可安排一名工作人员, 组成一支兼职“舆管员”队伍, 兼管涉及本地、本单位的网上舆情工作, 成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益补充力量。二是加大对监控必需设备的投入。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效能与网络舆情监控设备和条件的现代化程度是紧密相连的。要舍得花钱买平安, 配齐配强网络舆情监控设备, 优化舆情监控条件, 确保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置网络舆情, 帮助政府及时了解民意, 发现重大问题和潜在危机, 并针对网民情绪进行及时疏导, 防止矛盾激化和酿成重大群体事件。

及时预判、发现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疏导能力与政府重视程度息息相关。首先, 加强信息挖掘和分析能力。要善于从社会和网络的海量信息中捕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信息。舆情监控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要通过与纪检监察、信访、公安、国安等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 建立健全重要舆情隐患人员名单, 明确预警方向;要密切关注上述人员在网络上的言论动向, 及时发现舆情引发苗头, 并认真研判处置预案, 通过相关机制敦促有关部门妥善消除舆情苗头。其次, 完善舆情监督渠道。在国内各大媒体网站开设舆情监督专区, 在政府门户网上设置举报专栏, 鼓励广大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日常作为, 呼吁网民通过正规渠道如实反映问题, 实名举报, 抵制虚假不实举报和谣言传言, 完善行风政风热线等其他切实可行的诉求渠道, 倾听民声, 夯实群众基础。再次, 完善舆情报送制度。政府宣传部门每天定时向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汇报网络舆情情况, 重大舆情要即时汇报, 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 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贴、公布事实”等办法, 有条不紊地开展网络舆情处置工作, 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二) 强化网络舆情爆发期应急措施

一要优化舆情应急预案。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和监测, 其中潜伏的有可能导致群体事件和公共事件等信息将会一一爆发出来。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置, 政府部门在对其进行分析后按照“主动介入、谨慎操作、严肃对待”的策略, 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重大舆情事件, 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确保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能及时化解和转移网民对网络媒体上的热点敏感问题的关注。

二要优化新闻发言人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 协调政府和媒体、公众之间的沟通, 化解矛盾。在网络舆情引导中, 新闻发言人是核心环节, 因为所有相关信息的汇总、方案的制定、临场的解答都要通过新闻发言人这个环节。作为各政府部门, 需建立长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其职责应包括几个方面:第一, 汇集相关信息。新闻发言人在网络舆情发生之后, 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关于此次舆情的全部信息, 包括起因、现状、发展态势、处理情况等。第二, 制定应急预案。网络舆情发生之后, 新闻发言人需召集相关单位共同对信息进行梳理和研判, 研究可能发生的走势, 分析网络关注的核心点, 从而对症下药地制定应急预案, 有针对性的处理舆情。最后, 组织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的总体思路、语言组织、证据把握等都必须精心准备, 防止出现激化舆情的情况。

三要果断扼制谣言传播和恶意炒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 故意散布和传播谣言或者恶意炒作放大舆情的公开言论, 要通过协同网管、公安等部门, 坚决果断予以封杀, 对涉嫌违纪违法人员, 要及时依法处理, 从而有效干扰和反制网上出现的故意造谣、恶意炒作行为, 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 完善网络舆情持续期疏导方式

网络舆情“持续期”是网络舆情达到顶峰的标志, 如何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 将直接影响的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舆论方向。

一要实现“疏”与“堵”有效结合。在网络舆情疏导处置的过程中, 紧紧把握好“疏”与“堵”的合理选择, 及“疏”与“导”的有效结合。如上文所述, 对于网络中的谣言消息和蛊惑人心、恶意煽动的信息, 要态度坚决地予以否定, 并采取关键词屏闭等各种有效手段迅速封堵, 禁止其在网络继续扩散。但是“堵”的措施应该正确运用和少用, 更不许以此为借口对实事求是的批评曝光行为进行干扰封杀。对于互联网舆情的管理, 应该少用封堵手段, 多选择“疏”与“导”的策略, 主基调是引导而不是压制。正确而有效的引导, 需要结合传统媒体、意见领袖、合理处置、信息畅通等多种途径来实施。

二要实现“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面对网上大量询问、置疑、投诉等信息, 安排专人及时进行答复, 确保网上“有回音”, 网下“有落实”。同时, 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平台的作用, 化被动为主动, 变“争夺话语权”为“主动掌握话语权”, 正确、有效地疏导网络舆情。有力打造两个网络信息平台。一是“信息发布平台”:即及时发布一些重大信息和政策, 实现政务公开、透明, 不让造谣生事者有可趁之机;二是“信息交流平台”:政府和群众进行网上对话, 让群众畅所欲言, 成为群众网上反映问题的窗口和渠道, 接受群众的监督, 从而有效化解群众有意见抚处提而引发潜在危机。

(四) 健全网络舆情淡化期善后机制

一是涉事主体问责机制。对舆情暴露出来经查属实的问题、涉及到的人或部门, 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严肃处理。还可把其中地方政府官员的典型案例编印成册, 分发给各级领导干部, 供其随时浏览, 坚持警钟长鸣, 防微杜渐, 不断修正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和不实信息, 进行恶意炒作、甚至故意造谣煽动, 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当事人, 根据情节轻重, 涉及到违纪违法者, 要坚决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

二是处理结果反馈机制。在舆情平息、对涉事当事人 (包括被举报问题的当事人和利用网络故意造谣、恶意煽动的当事人) 的调查处理告一段落后, 将较全面的处理情况在网上平台予以公布, 既尊重网民的知情权, 又接受网民监督;另一方面, 对后者的依法处理, 也可以警示网民依法正确行使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力。

三是舆情得失反思机制。对网络舆情个案整个进程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总结, 吸取经验和教训, 并对已有的制度、机制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完善, 确保舆情应对方式方法更加规范有效, 为提高今后的舆情监控疏导工作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 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网络舆情事件频繁发生的新形势, 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中, 要戴好“显微镜”, 用好“麦克风”, 当好“灭火器”, 做好“导航员”。

参考文献

[1]范达超.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2]汪寅.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1) .

[3]刘萍萍, 汪祖柱.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 2010, (3) .

[4]宋佳蔓.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2, (11) .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3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2007005

科技发展使信息传输的速度加快,特别是以网络为代表的“第四媒体”的出现使世界之间的联系变得极为方便,在丰富国民知识储备、开阔国民视野、扩展国家间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信息化浪潮的爆发,使网络成为社会思想传播及价值理念传输最便捷的途径,网络舆情也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网络普及率的提高使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高校在这方面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为此,有必要从非传统安全角度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管控,形成合理的网络舆情管控机制。

一、非传统安全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对不同社会问题进行讨论而形成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是高校思想的引导,是衡量高校网络舆论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校网络舆情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它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1]由于高校学生知识面的局限以及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其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此外,网络的普及也加大了学生接受信息的广度与深度,特别是在信息同质化与差异性交织的情形下,网络的管控与信息的甄别就显得格外重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2月份《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 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2];《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 [3];“《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其中,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三大网络媒体。新浪网以41.3% 的支持率位居大学生最喜爱的网络媒体排行榜榜首,腾讯网和凤凰网分别以34.9%和22.4% 的支持率分列榜单第二、三位”[4]。不难看出,高校学生的网络接触率已经接近100%,网络信息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全部,网络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合理地甄别网络信息,进行有计划的引导与整合已经成为网络健康发展与安全稳定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安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一般是指不受威胁,没有损伤或者损坏的情形。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安全又可分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涉及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显性方面,是安全方面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非传统安全则是指传统安全以外的一切安全形式,具体包括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人口安全等隐性方面,这些安全形式相对于传统安全更加具有隐蔽性,不易察觉,但已经影响到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犯罪、恐怖主义等与网络密切相关的领域,其中应重点关注的是网络信息安全。这些领域的安全问题给高校学生的管理造成了重大挑战。

网络信息安全是网络舆情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重视的部分。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网络舆情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真伪的甄别,二是网络信息传输渠道的管控,三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评估。网络信息的真伪以信息传输的准确性为主,包括信息来源、信息范围、信息可靠性等诸多方面,直接影响网络受众接受信息的质量,是网络信息安全关注的起点;网络信息传输渠道的范围比较广阔,包括微博[5]、微信、QQ、贴吧、论坛,以及相关交际网站等多种渠道,它既是信息安全传播的链接,又是信息安全的中转,直接影响信息传递量的大小;网络舆论的传输效果是指网络信息传输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它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是信息传输的终端,直接决定信息安全的走向。信息甄别、渠道管控与效果评估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整体,信息甄别是基础,渠道管控是方式,效果评估是结果,三者处在一个三位一体(见图1)的系统中,形成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传输与管控运行的完整链条,缺一不可,同时又相互配合,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图1网络信息安全运行流程图二、非传统安全视阈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控存在的问题“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使得舆论的传播逐渐成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传播,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舆论发生、发展、传播及反馈的方式。”[6]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的网络舆情管控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安全的关注点上,在信息传输的链条控制上仍存在需要优化的方面。

(一)网络信息真伪甄别需进一步强化

网络信息真伪的甄别是网络舆情管控的入口,直接决定网络舆情管控的过程及结果。但高校学生在信息真伪的甄别上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学生的好奇心重,特别是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社会阅历少,对很多社会现象缺乏必要的认知,遇到问题只凭感觉、不考虑事实因素,往往导致信息传输在起点上就发生歪曲,使信息受众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比如说网络诈骗,很多学生之所以被诈骗就是因为对信息本身缺乏一个认真分析与思考的过程。目前,网络上有很多借口以网络兼职为幌子的诈骗方式,以淘宝兼职工资日结等丰厚的方式吸引受众,通常以受众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为由骗取钱财,事后往往不知踪影;常常以电视上有名的节目,如“非常6+1”、“快乐大本营”、“星光大道”等抽奖中奖的幌子,让事先交一部分手续费与扣费税,进行网络诈骗;此外,还往往会利用学生的同情心进行信息传播,如2014年10月15日左右,有一个关于教室清洁阿姨的贴子在各高校之间转发得比较火热,信息详情:“今天有同学在自习室时看到清洁阿姨边清扫边哭。问到原因,她说昨晚明明打扫得很干净,工作到很晚,可是今天领导检查看到教室仍然很多垃圾要扣工资。感觉阿姨挺辛苦,也挺委屈的。每个人生活得都不容易,希望彼此理解一下。各位同学在上课之后尽量随手把可见视野内的垃圾随手带出教室扔到垃圾桶内。”[7]事后经调查发现,该信息最早出现在10月15日下午13:25湘潭大学粉丝团的微博中,事后传播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很多高校的学生都以为信息中涉及的清洁阿姨是自己学校的,自主进行转发。信息本身本没有什么问题,显示出传播正能量、与人便利、关爱他人等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也不难发现,学生在没有确认信息真实性与来源的前提下就进行转发,缺乏必要的思考,假如传播的是不良信息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信息甄别能力的确有待提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 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8]将构成犯罪,可依法拘留。这也再次对信息传输的甄别敲响了警钟,告诫高校学生在接受信息时有必要加强信息识别力度,提高认知度与责任意识,加强自律。

(二)网络信息传输渠道缺乏必要的管控

网络传输渠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信息传输的关键。社交网络的扩展使信息传输的渠道增多、接收信息的时间缩短,很多信息通过很短的时间便可以传遍整个网络,正能量的信息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某些不良信息也将对高校学生教育产生重大危害,影响国家的安全稳定。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关注点比较集中,一方面是时政问题,涉及到国内外的热点动向;国内主要是对一些热点事件、社会问题的关注,国际上则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主权领土争端及相关外交行为。另一方面,便是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生活问题。包括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宿舍人际关系、评奖评优、学业问题、情感问题、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因其同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学生的关注度相对较高。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合理的渠道,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情感,但目前渠道仍然分散,缺乏统一的表达路径。另外,有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政治信仰与正确的价值观,在网络上发表负面言论,这些都是信息传输过程中需要管控的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的建设涉及到众多方面,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很多学校缺乏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机构,跟学生接触最多的网络部门一般是网络管理中心,但其职责一般以基础性的网络维护为主,跟收缴网费、网络数据分析等挂钩,很少上升到网络管控的层面,其作用被大大低估,只停留在常态性的面上工作,在实质性的网络管控问题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传输渠道主要起的是沟通、连接的作用,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以达到承上启下的功效;因此,只有进行全方位的管控,进行合理的筛选,才能保证信息渠道的健康与安全,保证信息传输的质量与效果。

(三)网络信息传输效果缺乏必要的评估

网络信息传输效果是网络舆情管控的终端。“据调查显示,网络舆情危机发生之后,在互联网上3个小时就会有回应,6小时内会被大量的转发、播散开来,12小时就会形成网络舆情第一轮冲击波,24小时左右将会出现网络舆情第一个高潮。”[9]在信息量异常丰富的今天,如果不对信息进行合理的管控,将会导致信息泛滥、网络空间恶化,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非传统安全范畴内的大部分问题涉及到国家发展的隐性方面,与传统安全重视生存不同,非传统安全更注重发展,网络信息的传输看似平常,但网络信息传输过程及结果却直接影响高校舆情的稳定。现在高校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不断增加,95后学生逐渐补充到大学生队伍中来,这部分学生生活环境相对优越,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较弱,再加之思想认识的缺陷,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是非辨别能力,在遇到网络谣言与热点事件时不能理性地分析、解决问题,而是采取盲目随从的行为,导致问题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为此,更应该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加强对网络传输渠道的管控与评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与日常行为,维护高校网络舆情的稳定。在信息多元化的情形下,需更加明确高校的价值使命,特别是网络新兴媒介的出现,增强了信息的穿透力。高校在面临网络谣言、网络攻击等问题时不应该只注重问题本身,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而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分析总结上,要建立必要的反思与反馈机制,促进自身不断优化。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性方法,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通过评估机制的建立,优化评估程序,方便对网络舆情的处理。三、非传统安全视阈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诸多部门,问题的解决需要各部门的综合协作,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的网络舆情主要集中于信息安全,因此掌握好舆论的管控权,是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重点。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可概括为动态的三级监控管理体系(见图2),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顺序,分别从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反馈机制三个层面入手。

图2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三级监控管理体系图(一)事前:建立多元化的预警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网络舆情的管控必须打提前仗,进行预警机制的建设。“网络舆情预警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段时间内,化解和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必要、有效行动。”[10]当前高校建设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发展上,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关注力度要大一些,但对影响学生日常行为的网络舆情关注力度要小得多。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舆情具有隐蔽性,另一方面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此外,在很大程度上学校缺乏网络舆情管理专家,问题的解决缺乏专业性的指导。高校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学生思想建设的重地,在目前情形下,单靠课堂教育已经很难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位,只有把网络思想教育同线下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在网络舆情管控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安全维护机制的建设,事前对学校信息安全涉及到的部分有充足的认识,对高校网络舆情建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判与演练,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建立三级预警机制:一级预警应对一般性的网络言论;二级预警应对恐慌性信息以及一定范围内的虚假信息、误导言论;三级预警则应对比较严重的造谣、影响社会及校园正常秩序的言论,并提前制定相应的预案。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平时学校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倾听学生的诉求,收集学生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定期集中的公开解答,要注意把握网络舆论的动向,通过论坛、贴吧等公共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舆论,对其中出现的负面信息及时核查,设立完备的应急预案,使问题的发展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二)事中:启动全方位的应急机制

网络舆情的产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对高校的反应速度有一定的要求,问题发生后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舆情分析是支撑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核心,及时准确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能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有效监控和化解打下良好的基础。”[11]针对危机事件的现实发展变化情况,首先要分析事情的严重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使事件处理处在合理的掌控之中。网络舆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事情本身的特性,并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一方面,要把握好舆情处理的原则,做到公开、公正、透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学校政策的出台本身是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但在政策制定前可能没有调查、征求学生的意见,因而造成学生对学校政策产生误解的后果,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需做到公开透明,这样可以避免信息被扭曲、恶化,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实时公布处理结果,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态度。同时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要注意同事件当事方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对方的想法。此外,要处理好同媒体的关系,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对外发言机构,统一口径,避免信息传达的混乱,及时表明学校的立场。要积极引导媒体进行正面、全面的报道,防止把事情引向相反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舆情处理的节奏,积极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和疏导。网络舆情的发展会随时间的发展产生变化,在此过程中,学校要根据舆情发展的状况及时变换策略,对内形成统一的意见,通过各种方式维护学校的正面形象,积极面对社会的质疑,进行合理的解释,化被动为主动,及时阻断各种网络传言,既要进行传统媒体公关,也要进行新媒体公关,特别是要注意管控好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把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综合调动各部门的力量,争取各部门的配合,使学校各部门认识到网络舆情管控的重要性,形成协同合作的应急处理机制。特别是要发挥宣传部与网络中心的作用,宣传部引导舆论建设,网络中心做好技术管理,通过合作互补,做好对内、对外的协调,解决危机事件。

(三)事后:构建综合性的反馈机制

“网络舆情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网络舆情有序的管理,来净化校园舆论环境、建设和谐校园,从而维护高校稳定和国家发展。”[12]网络舆情危机解决之后需要有一个反馈的过程,对危机事件的产生、经过、结果进行归纳与总结。网络反馈需对危机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进行总结,对其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对危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厘清是方法错误还是问题自身的缺失。在事件处理后形成分析报告,为以后类似事件的处理积累经验,同时为日常管理提供借鉴。网络舆情的治理应进行合理的平台管控,高校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管控中心,通过综合教学、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学术讲座等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减少外界影响,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增强学生对国家现状、国际形势的认知,避免非理性行为的出现。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定期整改,在教学规划中进行合理体现,形成相应的管控机制。此外,要研究学生的上网习惯;了解学生的上网情况;掌握学生网络教育的思想动向;还要着重引导“意见领袖”,发挥其舆论号召力;合理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不断完善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场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要发挥学生处、团委、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班团干部等各级部门、人员的作用,掌握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诉求。

四、结语

以网络舆情为代表的信息安全提升了非传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网络舆情管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各级部门的合理引导。为此,国家层面可在政策制定及架构建设方面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各省市可根据地区差异进行具体方案的讨论,各高校则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预案及机制。高校在日常管理中更应该注意处理好学校、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教学、生活等方面的硬件投入,为学生生活、学习提供必要的保证;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思想引导与话语权管控等方面的软件建设,让学生能在合理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思想,维护自己的权利,促进学校的正常管理与运行。总之,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制定与实施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概而论,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有条不紊,使网络舆情管控机制成为促进学校长远发展的杠杆。

参考文献:

[1]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76.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20150308].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4676.pdf.

[3]CNNIC发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50604)[201506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6/04/c_12787862

8.htm.

[4]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组委会,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EB/OL].(20140627)[20150308].http://news.univs.cn/2014/0627/1050241.shtm.

[5]郭红明,王永灿.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0103.

[6]阿丽艳.网络舆论等于网络舆情吗?[EB/OL].(20140113)[20150308].http://www.cnnic.cn/hlwfzyj/fxszl/fxswz/201401/t20140113_43797.htm.

[7]高校生课堂用餐无节制 脏乱差逼哭清洁阿姨[EB/OL].(20141204)[20150308].http://edu.iqilu.com/news/20141204/2236717.shtml.

[8]诽谤信息转发超500次可判刑 今日开始实行[EB/OL].(20130910)[20150310].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30910/1323253.shtml.

[9]邹建华.新媒体发展对舆论格局带来的变化与挑战[EB/OL].(20131206)[20150311].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3/1206/c21011823768505.html.

[10]陶然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青年记者,2007(15):73.

[11]陈七三,彭建军,蒋湘莲.简论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篇4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普及各个领域。网络不仅是一种向外界发布最新信息的渠道,也是人们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上发表意见时,就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那么网络舆情的管理也应备受重视。在网络使用人群中,大学生居多,为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校;管理机制;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主要是人们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网络舆情在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高校需要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重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网络,正面舆论。在网络上,人们言论自由,言论平等,但是网络的传播速度过快,至今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消极的内容,对人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为学生全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一、高校网络舆情概述及管理现状

1.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只是网络舆情中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中。参与者自然也是高校的大学生和教师,以及管理者,主要的形式则是校园网站、博客、QQ群、贴吧、微博等,大学生主要经过这些平台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当学校内部或者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时,学生会经过这些载体,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形成所谓的舆论。高校网络舆情出现在学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是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个体心理和思维特征,再加上大学生涉世未深,在评论事情时,根据的是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曾深思,大多带有自我情绪,这就使得他们在舆论中扮演着不同于他人的角色,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1.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伴随着时代的信息化,互联网快速更新,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据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多数网络使用者是大学生,这为高校带来了便捷和新颖,却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已经有许多的学校在加强对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管理机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在的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对社会上的事情进行自由言论,也有人带着情绪进行大肆评论,不够理性,这给社会的网络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校舆情管理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他们的身心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高校的主要责任和目标。而网络作为一个可以尽情表达自己观点和价值观的载体,自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也正是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虽已做出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1管理主体不明确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需要高校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但是现在的高校的分工并不明确,时常会出现多个部门解决一个问题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耽误网络舆情问题的及时处理。而且,目前许多高校基本上都是建网站者实施网络舆情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管理的主体并不明确。就现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情况来看,大多高校依然处于起始阶段,而网络舆情也基本是由大学生自己或者建网站的人来实施管制的,更多依靠的是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但是如今的网络舆情实在是好坏皆有,甚至可能负面信息更多,这必然会给学校网络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这样的局面则急需明确的管理主体来进行管制、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不明确,将会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去控制,进一步阻碍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益的信息,从而对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管理人才不充足

网络舆情的管理不只需要部门的建设,也需要优秀的人才来管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管理人才,想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就必须为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据调查显示,现在的许多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人才配置方面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许多管理人才可能是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但是缺乏多元化的能力和素质。而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很有可能是忽略了网络舆情管理部分,导致出现严重缺乏人才的现象,阻碍了正常的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进行,更多的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学校才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危机的存在。专业的优秀人才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及时地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甚至能够根据平时的数据分析,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危害。

2.3管理模式不新颖

网络的更新快速及时,随之而变的是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为应对不同的网络舆情问题,高校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方法。现阶段,许多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一般采用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以单独面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感,从而推敲他们的舆论倾向。这样的方式过于传统,不够新颖,无法适应现代快速进步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的独特性在于其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方式便捷,范围广,这就导致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网络舆情管理需求的局面,然而目前还是有诸多的高校依旧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管理,这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成效不够明显。

2.4管理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进步也十分迅速,但是现在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高校。以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依旧缺乏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分析和处理的专门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利用网络了解社会上的最新消息,学习一些有益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也为高校增添了一种了解学生的途径,打破了惯有的模式。但是与此同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信息,而大学生未曾涉世,辨识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涉足不良网站,接触恶性信息,这将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高校依旧存在许多欠缺之处,网络的维护不够全面,未及时筛选优良的信息,这些都没有很好地约束和监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给学生和高校自身都来了恶劣的负面影响。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事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涉及高校的校风建设及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舆论危机或者恶性事件,从而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是现在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任务。

3.1加强管理主体建设

管理主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加强管理主体建设,为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和高校的进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高校的管理主体包括学生处、网络管理、安保部门三个部分,其各自具备着自身的相应的职责。想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建设,需要这三个部门团结和谐,各自完成分内任务,共同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学生处在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对舆论的关注程度和具体的倾向性,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网络管理部门对于大学生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可以尝试着从学生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对部分大学生使用恶性网站的行为进行网络管理。安保部门在学生处和网络管理部门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高校内部网络安全有序进行,从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主体建设。

3.2加强管理人才建设

加强管理人才建设是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网络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训,可以尝试在招收管理人才的时候,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验和专业能力的考核,具有针对性地聘用符合岗位的全面化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对在职人才和新进人才进行定期培训,不仅是培训专业能力,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防在工作期间管理人才出现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内部也可以实行考核,以这种方式,促进管理人才的自我培养和成长,从而能够为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做出相应的贡献,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

3.3注重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的发展迅速,舆情的信息量也自然会随之加大,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出现无法满足现代网络舆情管理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针对学生进行具体了解的形式,过于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会导致无法顾及每位学生,造成一定的疏漏。网络舆情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监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积极交流,形成师生无障碍沟通的局面,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引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能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高校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管理模式,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学生的舆论倾向,从而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3.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和高校正确使用网络,而这一体制的健全需要监测、分析、处理这几个专业的机制组合而成,需要他们互相合作,团结配合,形成一条稳固的规范链,监督大学生和高校使用网络的行为。监测是保障高校能够及时获取舆情信息的前提,对进行后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注意从不同的网络方式和不同的群体中全面监测、搜集信息,着重注意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之后,交予分析部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判断舆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并对信息做进一步的总结,然后以客观的立场将信息数据保存。在此基础上,处理部门对分析出来的问题,进行实时有效的解决,以此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建设。

四、结论

高校是使用网络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在高校,网络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越来越重要。高校应该做到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并且,高校对网络舆情的信息一定要时刻保持敏感,从自身做起,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建设良好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为高校的和谐发展和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5

摘要:校园网络舆情主要借助了虚拟的网络平台,将个人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迅速反映出来,并且能够在网络中获得及时的互动。这种新的公众舆情在校园群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包括了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需要在高校校园网络中构建起比较有效的校园网络管理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舆情。关键词:

校园网络 舆情管理 机制

构建

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网络的信息影响。网络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为大学生表达自我观念提供了便利。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当中,不能够忽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定义。大学生群体比较倾向于到各种网络社区中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感兴趣的朋友聊天等等。网络社区是一种虚拟的社区,它的功能和特征和现实的社会是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种社区不是一种具有空间地理结构的组织,而且是网络为载体,由具有相同兴趣的人共同来组织形成的。在高校校园网络社区中,大学生比较熟悉的主要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猫扑论坛、天涯论坛、百度贴吧、人人网、QQ群和各种网络游戏组织。[1]这些不同的社区都有它们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大学生日常的网络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大学生能够进行网络活动,寻找共同兴趣的朋友,进行丰富的网络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不能够忽视网络的影响。在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中要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校园网络舆情,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网络舆情是公共借助网络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社会及其各种现象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联网反映出自己对社会事件的情绪。[2]其中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都比较广泛,这些问题都是比较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园网络舆情主要借助了虚拟的网络平台,将个人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迅速反映出来,并且能够在网络中获得及时的互动。这种新的公众舆情在校园群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分析这些主要构成因素,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包括了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

第一、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是依托网络平台形成的。在校园网络社区中除了校园的BBS,师生个人博客,人人网络外,还有像各类微博网站、博客网站、社区论坛、QQ空间、手机飞信等等。这些网络社区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和开发性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让网络舆情变得复杂起来。主要反映在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网络传播的互动交流作用加强;网络信息传统过程的匿名性和舆情传播的快速化等等。[3]这些都是依靠网络平台作用的。大学生群体在这些网络社区中也容易感到一种情绪表达的满足。很多的网络舆情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情绪。这种情绪在网络社区平台作用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强化。

第二、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大学校园的舆情比较容易发生很大程度上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相关的。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强,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到其他的影响,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渴望。他们关注很多社会方面的问题,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期在网络社区中获得一种肯定。其次是大学群体之间的认知和目标共性很强。在这些群体心理特征的影响下,他们之间容易形成很多共同的话语,也便于舆情的扩散,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群体认同的满足,降低了个体活动的失落。[4]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过度的舆情传播可能会引起舆论危机。最后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具有比较美好的向往,使他们对一些社会事件容易表现出过激的反应。这主要是大学生受到的教育,使他们容易对社会产生很美好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很大的落差,导致他们产生很大的不满情绪,加上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还不够丰富,对这些事件缺乏全面的看法,造成网络舆情的泛滥。

第三、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网络世界在给人们创造了轻松的表达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着网络道德规范的问题。尤其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常常导致很大的网络行为找不到责任的承担者,甚至没有办法进行责任的界定。大学生在网络群体中使一数字人和信息人的方式存在的。在缺乏法律的监管之下,很大的大学生自身的自控能力和道德标准都变得模糊不清,导致责任的模糊化。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降低,恶意地传播网络舆情,以尝试在虚拟社会中充当英雄的快乐。这种不用付出代价的行为常常让他们的行为变得肆无忌惮。这也是很大消极校园网络舆情层次不穷的重要原因。

第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不仅是高校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网络舆情自身的一些特点常常会导致管理上容易产生困难。和现实的情况不同,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很多言论是不需要负责任的。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大胆进行不良舆情传播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法律对网络舆情方面的管理办法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导致很多的言论没有办法通过法律的约束力来进行规范。很多的高校也没有结合自身的网络管理特点,进行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在这些条件下,很容易导致不良网络舆情的大肆传播。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高校校园舆情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是按照舆情反映的内容来看,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有很大的共同性特征,这些主要的特点有三大不同的表现。

1、网络舆情事件的多元性与综合性。在高校网络舆情中,有的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在一些国家和民族比较敏感的问题上,容易表现个人的情绪。比如“新疆打砸抢杀事件”“利比亚战争危机”“奥巴马接见**”“日本核泄漏事件”等等问题上,他们常常将个人强烈的感情加入到事件的讨论中,表达个人的言论。有的学生比较关注校园内的公共事件和校园周围的安全问题。在某个学校产生的问题,很快会在校园内的BBS上引起比较热烈的讨论。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事件”成为了大学生们讨论爱国主义的问题的焦点。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及时地表达出他们的言论自由。校园网络舆情也常常在很多的重大事件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舆论声音。

2、网络舆情的群体性和扩大性特点。校园网络舆情的主要群体力量是大学生,他们在年龄、性格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共同性特点。在很多事情上能够很快找到共鸣的群体。通过网络互动,他们能够很快达成一致的认同。而且网络的开放性特点,能够将更大的群体联系在一起。网络的即时传统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人们的各种观点集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网络舆情被扩大,造成网络舆情“滚雪球”现象。比如,“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 当时在各个QQ群中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并且被迅速扩大化。但是其实在四川广元,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对有蛆虫的柑橘进行了必要的处理,问题显然没有网络传播的那么严重,但是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当年的四川广元柑橘几乎是遭遇到了最广泛的抵制购买,影响到了四川广元柑橘的销售。

3、网络舆情具有难控性特点。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特点,不仅是网络舆情容易产生的原因,也是网络舆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特点是我国的网络教育和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网络道德意识薄弱。大学生群体在这种较弱的压力之下,很容易出现一些不理性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自我道德意识差的学生,很容易在网络过激情绪的影响下,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管理的难度。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舆情是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加强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一)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体系。为了能够是校园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有效的关系,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其中建设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是相当必要的。一方面要强化班级干部和辅导员教育的责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发生在身边的突发事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将信息迅速反映到相关的领导和学校管理部门。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突发事件对学生造成负面情绪作用。能够根据校园网络舆情的工作特点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从信息的收集、信息汇报懂啊信息处理都能够保证渠道的顺畅和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其次是要重点关注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技术,进行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话题的收集。[5]在网络舆情泛滥前,要有一个预警,对于那些比较敏感的话题,要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将舆情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将信息反馈到有关的决策部门。最后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的舆情管理队伍。主要通过发挥校园里的专家领导的高水平理论素质的影响作用。通过在舆情中加入专家学者的理性声音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在一些主要的网络论坛上,安排相关的人员进行网络日常工作的维护。通过版主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来加强积极网络舆情的传播。

(二)打造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很多的网络舆情常常会引起舆情危机,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要加强进行监控。高校是一个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信息的自动检测和监控来加强对学生的舆情监督。包括进行网络的实名验证和进行网络日记记录的方式来进行舆情的控制。特别是在校园舆论比较活跃的版块进行实名制,避免外来人员进行过激舆论的传播。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即时通讯和网络聊天内容的监控,做到将舆情危机控制在源头上,避免传播带来的一些危害。还要进行有害信息的过滤。对一些有害的信息,要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网络信息的有效过滤,包括断开物理连接、地址库过滤和防火墙过滤。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要避免对其他网络功能造成的负面的影响。加强使用其他,比如地址库过滤和内容分析 结合的方法,采用硬件设备接入的方法主要有主干网接入和旁路侦听两种方式等等来加强信息的过滤管理。[6]另外,还要,加强网络设备自身的信息排查建设。很多的网络消极舆论由于没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因此在网络舆论的控制中常常会出现很大的管理困难。通过网络系统设备进行网络的建设来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排查,掌握网络信息的线索和证据,为网络舆情监察提供必要的线索。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设备,不仅能够保证网络舆情的安全,排除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作用,还能够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三)加强对学生的法律和思想道德教育。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将网络管理和学生的法律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来引导他们加强自身的法律自律能力建设,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自律自觉。结合校园网络事件的特点,很多的消极舆情都是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和自身的思想认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导致。通过进行必要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内的多部网络法律法规来增强网络法律观念,增加自我管理。[7]同时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按照科学的管理办法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上,要对舆情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保持对舆情信息的敏感,能够及时地掌握舆情信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舆情的控制。在高校校园网络中构建起比较有效的校园网络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合斌.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及特征研究[J]东南传播.2009(11)[2]巫明川.郭宝林.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及应对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3]邓 燕.论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05 [4]郭 亮.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网络舆情危机管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1 [5]刘静姿.李 暾.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6]周建胜.范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J]

教学与教育研究.2010.08 [7]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6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

为切实提高遵义市中医院网络舆情监控及应对能力,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舆情事件对医院造成的损害,减少负面影响,为保障市中医院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网络舆情监控应对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基本办法是“专人监控,提早发现,合理研判,积极应对,先入为主,科学处置,消除影响”;基本手段是“引导新闻采访报道,发布医院新闻通稿,网评跟帖及时应对,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组织保障

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及应对舆情需要,医院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与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应对领导小组”)。

组长:刘

副组长:杨丛维

匡祖锋

成员:黄

陈虹年

刘政伟

舆情应对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舆情办”),设在党政办公室,党政办主任黄河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外采访及内部信息发布,有对外采访或重大舆情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和市卫计委,在市卫计委的指导下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内容口径。任何个人均不得在当时和事后自行接受媒体采访或发布信息。

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1、网络舆情监控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24小时不间断监控网络平台,及时对负面网络舆情做出准确判断。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全面掌握舆情走向,为正确研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网络舆情的研判及预警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监控到网络舆情时,监控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办公室,网络舆情办公室分析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时监控该网络舆情的内容、成因、关注度、跟帖人数、热点指数等动态指标,做好记录、统计,以及目前舆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网络舆情办公室与领导小组保持紧密沟通并及时上报市卫计委。

四、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

①一般网络舆情

对于一般网络舆情,由网络舆情办公室做出研判,并将该舆情在2小时内转达相关职能部门查清事实真相,在1天内给出正面的解释或解决方案,网络舆情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密切监控该网络舆情的走向,同时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直至舆情消除。

若网络舆情不能消除或还有扩大迹象时,舆情办公室要及时上报舆情应对领导小组,按照重大舆情应对处置流程办理。

②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对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舆情监控工作人员应立刻报告领导小组,并与医院相关部门立即调查事实真相,及时获取事件详细资料。

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迅速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及时向市卫计委汇报舆情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应对方案。

新闻发布组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事实真相以及处置结果。在市卫计委的指导下,运用主流网络媒体、网络评论员队伍,采用跟贴回贴、发表评论、声明等方式,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积极掌握舆情发展的主动权,实时跟踪该舆情走向,直至网络舆情消除。

五、后期处置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结束后,舆情应对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必要时可邀请网络舆情应对专家),对应对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应对处置工作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责任考核奖惩,针对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本预案。

附件:遵义市中医院网络评论员名单

遵义市中医院

2017年10月13日

遵义市中医院网络评论员名单

序号

科室

宣传员

联系电话

备注

口腔科

耳鼻喉科

门急诊

针灸科

推拿科

脾胃病科

肺病科

脑病科一病区

妇产科

皮肤科

肿瘤科

脑病科二病区

肾病风湿病科

代谢内分泌科

外科

骨伤科

麻醉科

医技科

药剂科

检验科

回访中心

科教科

质控科

医务科

人事科

后勤科

医保办

护理部

护理部

代谢内分泌科

外科

后勤科

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研究 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生成机制,形成和发展

网络舆情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会的建立孕育而生的一种新的舆情表达模式, 其具有虚拟性、自由性、交互性等特点, 通过研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模式, 能够让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网络舆情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全过程,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 为下一步实施网络舆情引导奠定基础。

一、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

从舆情信息首次出现在网络中到最终形成网络舆情, 其内在运行逻辑如图所示:

网络舆情一般来说都是源于先期出现在网络中的某个事件所引起的话题, 网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话题, 虽然不是任何话题都会形成网络舆情, 但网络舆情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不同话题的激烈碰撞, 这也是网络舆情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另外, 影响网络舆情形成的第二个环节是一般性话题能否转变为受网民高度关注并且积极参与的热点话题。热点话题之所以能够被关注和热议主要是因为此类话题都是与网络民众自身利益或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所形成。但即使产生了热点话题并不意味着网络舆情已经形成, 在互联网中, 网络民众的各种态度和情绪都是在这个观点自由市场中相互交流、碰撞中得以表达的, 这些争论的“声音”可能变得更多样、也可能经过交互、叠加变得趋同, 形成所谓的“意见集合”, 当这种“意见集合”在网络中开始呈现放射状传播, 就为网络舆情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意见集合形成以后, 还要经过多重因素的作用, 网络舆情才能真正的形成并发挥影响。例如, “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形成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 具有较强综合能力, 在网民中享有广泛的认同感, 其主要起到对网络信息的加工与解释、扩散与传播、支配与引导、协调或干扰等功能, 特别是在网络事件形成之前的观点碰撞中意见领袖的观点往往影响网络受众意见集合的发展方向, 同时, 意见领袖对热点话题所产生的各种观点进行分析和引导, 还可以将网络中分散、局部的意见进行加工整合, 促进认同意见的形成。另外, 引爆网络舆情都是受到突发事件的刺激, 当某个事件发生后在网络中引起高度关注, 网络民众的观点、态度、情绪被激发并受到彼此影响, 在意见领袖的带动下逐步由分散向统一汇集且舆情力量愈发强烈, 最终爆发网络舆情。

二、网络舆情主要生成模式

网络舆情的生成模式就是对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简单化、形象化的描述, 通过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 有助于我们在萌芽阶段就开展网络舆情引导。

(一) 平稳发展模式

这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基本模式, 如前所说, 网络舆情形成需要经过多个环节, 网络民众的态度、情绪由分散归于统一, 从网民心理到意见集合形成也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正如有些学者将这种模式形象比喻为“飘雪模式”, 个体意见如雪花般一点点积累形成舆情“积雪”, 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引发雪崩。但这个过程本身是一个相对缓慢平稳的过程, 这种模式存在的前提虽然有突发事件的刺激, 但反映出的社会矛盾尚未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因此, 这种模式下所产生的舆情通常不会出现剧烈变化, 也不会对现实形成巨大的影响, 只是网络民众由个体态度逐渐形成了群体声音在网络中传播。当然积累到一定程度如果社会根源处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恶化, 那这种模式的网络舆情可能通过某种外界刺激或类似事件导致连锁反应, 如一声震颤引发雪崩般的形成有严重冲击力的网络舆情。

(二) 积聚爆发模式

此种舆情的产生多因于各类突发事件, 在事件发生后短期内突然爆发形成网络舆情, 并且在网络舆情形成之前一般网络环境是平稳的, 并没有前期预兆。因此, 也有学者形象的将该模式比喻为“爆米花模式”, “玉米在逐渐高温下内部结构承载巨大的压力, 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便从里到外改变了形状, 内部的实心状态被催发为白色花瓣, 反应了事务的突变形态”。[1]其与平稳发展模式主要区别在于该模式在爆发前并无明显征兆, 并且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预期结果往往难以预估和控制。比如2012年发生的陕西“表哥”事件, 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的杨达才在处理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时因一张诡异的微笑照片被曝光后迅速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从对其不尊重死者、无职业道德等批评开始引发网络热烈讨论, 随后有网友爆料其在多张工作照片中佩戴价值数万元的名表, 使得舆论从对其“微笑”的谴责转而关注其个人是否存在贪腐问题。这期间其本人就微笑和手表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还是迅速淹没在舆论漩涡中, 并不断有其佩戴各种名表的照片被网友挖出, 此事件经过二十余天的持续升温, 最终以杨达才被撤职、双规收尾。上述例子就是此种模式典型的实例, 发生得很突然, 发生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但其所形成的舆情导致突发性更强, 可控性难度更大。

(三) 引爆高涨模式

这种模式是因偶发事件突变形成引爆点所产生网络舆情的模式。该模式在偶发事件引爆网络之前, 舆情就已经形成, 但是受到压制, 并没有能够在网络中随意传播, 因此没有在网络空间产生剧烈反应。在这时出现某些外界因素刺激, 就会出现轰动式的情形, 引起强烈的网络舆情, 甚至直接影响现实社会爆发群体性事件。引爆高涨式与积聚爆发式的区别主要看在偶发性事件引爆网络之前相关舆情是否已经形成, 如果在此之前舆情对某一事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已经处于不可调和的程度, 只是因为采取压制措施没有显现, 最后发生网络舆情就属于前者。虽然此种模式并非网络舆情形成的典型模式, 但是, 就网络舆情的破坏力来讲应属于最严重的, 处理不当, 极易引发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 造成舆情双方的剧烈冲突, 甚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三、网络舆情主要生成载体

互联网为网络民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获取信息的畅通平台, 其作为第四大媒体, 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交互性、及时性等优势, 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最为便捷和快速的渠道。同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信息传输的方式更是不断丰富完善, 在满足网络群众使用需求的同时, 进一步增强了网络媒体信息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目前来看, 能够形成网络舆情的网络传输载体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 即时通讯

现今, QQ、微信等即时通讯类软件已经成为网络民众之间沟通交流的一大利器, 通过这些软件网络民众可以便捷的实现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 我国网络民众中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规模达到4.68亿人, 网民使用率达到了82.9%, [2]即时通讯软件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上网必备的网络应用程序, 是网民实现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

(二) 博客/个人空间

博客最初作为草根、平民的代言平台一度受到网络受众的热烈追捧, 并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 博客发展又由平民路线转向精英化发展路线, 一些“超级博主”、专业类博客成为博客界新宠, 很多网络意见领袖便产生于此。而随着博客的变化, 一般网络民众由博客转向了具有类似功能的个人空间, 比如QQ空间通过不断完善, 完成了向社交网站的转型, 为草根网民又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信息交流的优质平台。目前, 我国使用博客/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达3.7亿, 网民使用率66.1%, [3]成为网络民众信息交流的第二大平台。

(三) 微博

微博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的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其具有发布、转发、关注、评论、私信、搜索等功能, 属于博客的一种变体。相较博客信息更为简短、传播更为便捷, 俗称“一句话博客”, 因其信息内容简单、发布门槛低, 更适合一般网络受众的使用习惯和需求, 因此, 微博在我国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成为了中国网民的主流应用。比如2012年, 我国拥有微博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亿, 与2011年相较净增加达5000多万人, 其发展趋势有超越博客之势, 因此, 微博也成为了近年来互联网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信息交流平台。

(四) 手机网络平台

近年来, 手机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迅速普及, 并且伴随着其增值业务的不断加强和完善, 上网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转变。我国现有手机网民已达4.2亿, 占整体网民的74.5%, 2012年手机上网人数更是首次超过通过台式电脑接入网络的网民, 跃升为民众登陆网络的第一大平台。同时, 手机等移动电子终端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便携性、广泛性等特点相较传统台式电脑又大大简化了上网流程, 进一步实现了网络民众随时、随地、随心接入网络浏览网络信息, 这也使得舆情信息通过手机平台传播得更快、更广, 因此, 对于舆情信息在手机等移动网络平台管理的难度也更大。

以上罗列的是目前主要的网络舆情生成载体和传播工具, 其为网络舆情的生成和传播打开了新的渠道, 通过这些平台网络受众可以便捷的发表观点和表达情绪, 因此, 其对网络舆情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具有其特有的模式和规律, 通过研究其形成、发展模式, 把握其演变的规律能使我们更好地控制和引导网络舆情, 实现充分保障民众言论自由的同时, 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纪忠慧等.舆论学概论[M].中国传媒出版社, 2009:60.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 篇8

关键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66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年底的85.8%提升至88.9%。”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意见、参政议政已经对政府进行监督的首要渠道,网络舆情应对已经成为考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权力行使的特殊性,已经成为以新媒体为主的各种媒介和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由于当前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导控机制不健全,处理方法不当,涉警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如“6·28贵州瓮安事件”、“昆明火车站暴恐案”、“黑龙江庆安枪击案”等,已经给当地公安机关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公安机关来说,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正确引导涉警舆情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

(1)部门设置和职责划分。地方公安机关对网络涉警舆情的应对主要有指挥中心和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指挥中心通过直属部门、职能部门等收集、整理和通报舆情信息,对重大舆情信息在分类的基础上向舆情危机应对小组领导和上级机关报告。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网络上有害、不实、负面的信息进行技术性封堵或删除,同时查处网络违法犯罪分子并调查取证。除此之外,在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敏感案(事)件舆论引导工作规范》的规定下,各级公安机关结合实际工作从指挥中心、网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具体职责是通过专职人员搜集网络舆情信息,跟踪、分析和汇总已经发生的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事件,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相关网络舆情发展动向。

(2)舆情信息搜集渠道。从源头上划分,公安机关的网络舆情搜集渠道可分为两种:媒体和论坛。媒体渠道主要是从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载体以及大型门户网站上筛选和甄别涉警网络信息,如网易、新浪、腾讯等平台发布的信息;论坛渠道主要是从互动性网络交流平台获取网络涉警舆情信息,例如网页论坛、QQ、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地方公安机关的网络信息搜集同样兼顾人工监测和技术监测两种渠道,强调基层公安机关和不同职能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汇总。除此之外,公安机关也关注境外媒体和网络对国内网络涉警舆情信息的搜集与汇总,分析可能产生的舆情危机,提前做出应对预案。

(3)舆情信息的处置手段与措施。公安机关应对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主要依靠网络舆情封堵和网络舆情宣传两种手段。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负责开展网络安全防范、打击网络犯罪等工作,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上出现的不实、负面或有害信息进行删除,对再次出现的恶性、谣言性质的信息进行技术性封堵。指挥中心协调指导宣传处开展网络舆情宣传手段,利用官方网络平台(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发布权威信息,积极与网民交流互动,防止或消除网络谣言对公安机关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各地公安机关自上而下基本上都建立的对外门户网站、微博和微信。

在处置措施方面,公安机关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针对网络上已经出现的网络舆情,属地公安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民警进行事件的调查、证据的收集以及责任的认定,如果事件已经危及社会秩序,要以处置事件为先,进而根据处置情况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进行通报,与民众进行沟通,以争取民众的支持;第二,及时报送信息。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除了网安部门及指挥中心的网络搜集途径外,还通过各职能部门对所遇到的涉警舆情信息的上报反馈,最终由涉警舆情处置小组汇总、分析并作出决策,部署应对策略。涉及多部门之间的联动,由上级公安机关统筹协调。第三,通过官方平台发布信息。对取得的调查结果,由宣传部门通过官方新闻通稿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外公开。新闻通稿可以是传统媒介,也可以是新媒体;不同部门的对外发言要统一信息口径。

(4)舆情引导的成效。近年来,随着网络舆情处置经验的积累与不断摸索,各地公安机关在网络舆情处置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制定了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队伍、网络舆情应对平台越来越多、应对措施越来越合理、新闻发言人制度越来越完善等,这些措施对于引导网络舆论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安机关通过官方平台发布的权威信息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公安机关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支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公众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处置中的强制性封堵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这也导致某些网上有害信息或不实言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删越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理解也在不断降低。

2 当前网络涉警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各地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表现为对网络新媒体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利用。当前,全国大部分公安机关都开设有微博和微信平台,但其内容更新速度较慢,部分微博、微信建设基本上流于形式。大部分公安机关依然靠旧观念、旧思路来处置舆情危机,面对新闻媒体或网络公众的质询,也多采用沉默或被动应付的态度来应对,最终导致舆情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网络舆情应对手段重管控、轻引导。一味强调通过的技术手段对负面网络信息进行强制性删除,不但难以在情感上获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且也会造成对公众自由表达权和知情权的侵犯,最终造成社会公众的不信任,影响公安机关的威信。对舆论引导作用的低估是当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处置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2)缺乏高效的舆情信息研判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公安机关舆情信息研判较为滞后。对于基层公安机关而言,对舆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大多无专人负责、流于形式,致使上级公安机关无法对敏感事件及时分析判断,导致危机发生。对于上级公安机关而言,涉警信息批转给下级后,由于工作环节多,加之没有具体、有针对性的处置工作细则,造成信息处置无章法且不及时,错失了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信息研判也缺乏足够的敏锐性。对涉警舆情危机的苗头没有做到及时预警,导致涉警舆情危机形成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丧失了涉警舆情处置的主动权。近几年发生的各种事件中,往往因为危机在形成时缺少有效的收集、分析、研判,不能及时的对事态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在涉警负面信息已经在互联网炒热并高度发酵后,相关公安机关才出面澄清,造成无法大量挽回的损失。

(3)缺乏专业的舆情引导机构,专业队伍建设落后。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敏感案(事)件舆论引导工作规范》的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需要建立专门的涉警舆情处置小组,而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在相应的层级并未有专门的机构设置,在人员配备上也往往以兼职为主,队伍专业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和民警应对媒体的基本常识和经验缺乏,面对媒体时往往过分紧张,反应迟钝,被动应付;或是与媒体交往时姿态和策略把握不准,过分热情或过于冷漠,导致双方地位陷入“不平等”的误区;二是欠缺在新闻舆论引导方面的系统教育和培训,纪律意识不强,公关细则不清楚,在新闻口径未统一的前提下擅自接受媒体采访,造成工作局面的被动;三是通讯(网评)员队伍专业素质低下,责任心不强,不能在第一时间针对网络涉警危机信息做出专业回应,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欠缺。

3 完善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策略

(1)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在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公安机关应选拔一批具有警察公共关系业务知识、较强组织性和业务水平的民警,成立网络舆情引导专门工作队伍,为开展针对不同的负面舆情应对工作做好人才准备。网络舆情责任人应当承担起正确引导的义务,在监测网站信息的同时,设置一些较为明显的提示、标语等,提高网民的个人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对网络责任人队伍进行素材写作、计算机操作技能、网上涉警舆情处置、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系统培训,使这些人员能够全面、熟练地掌握应对网络涉警舆情的工作技能,从而建立一支高效、高水平的队伍。同时,要借助第三方力量,让网络各领域有较大影响力人员成为铁路公安舆情信息导控的补充力量。

(2)加强舆情信息研判,确立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法。公安机关在建立网络舆情应对队伍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舆情监测分析系统,通过计算机辅助人工分析,对不同性质的网络涉警舆情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根据等级分类做到及时预警和有针对性的回应,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的效率。网络舆情应对方法要结合现代警察公共关系的知识与经验,合理设置议程,积极培养舆论领袖,通过官方平台以及与网络媒体合作等方式与社会公众进行交流沟通,以科学的方法来正确引导公众舆论,为公安机关化解网络涉警舆情危机提供有利条件。

上一篇:美术教学策略作业下一篇:在税收征管工作的进展总结及新时期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