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2篇)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1
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政府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学校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网络舆情调控、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和谐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现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小组 组长:王振伟(校长)全面工作
副组长:王建利(副校长)具体工作安排
陈洪梅(副校长)舆情管理及政策发布
王志超(副校长)舆情预防管理及汇总
李佳忠(副校长)安全舆情防控
组员:
崔兴亮(教务主任)
陈宝国(安全员)李加文(政教主任)
王法庆(教务员)
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
1.负责组织、指导、规划和调控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
2.负责互联网涉及我校舆情动态的研判工作,及时与教管办宣传负责人沟通,提出网络舆情调控的对策建议。
3.负责互联网涉及我校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在上级宣传部门的领导下,组织、策划、实施网络评论工作。按照市教育局、区教管办的统一组织,积极参与网络论坛中与我校有关主题的讨论。针对论坛中有关我校歪曲、失实、言论过激的帖子,要以普通网民的身份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稿件和回帖,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引导社会公众的视线。
4.负责收集互联网涉及我校舆情信息,实时掌握舆情动态,及时向舆情调控负责人汇报不良信息和言论,并跟踪掌握、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5.负责24小时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日实行两小时浏览制度,夜间分为零点和5点两个时段监控,节假日实行零汇报制度,各级部将网络监控负面舆情情况2小时内报办公室、网络中心,重要信息要第一时间上报。
二、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开发区初中的工作动态、教师队伍建设、社情民意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三、程序及工作要求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
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校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对涉及党和政府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对人民网及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学校网站管理人员要加强网站信息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做好网贴、留言等内容的过滤工作,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还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聘请的专业监测机构以周报的形式,定期向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报送网络舆情信息;遇突发事件及重大舆情发生,各监测机构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以特报的形式,在2小时内,向学校校委会、各级部领导报送网络舆情信息。
3、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一般舆情,协调涉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重大舆情由办公室、网络中心责成相关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管领导审定。
4、网络舆情协调,得到舆情研判反馈后,网络舆情协调组迅速组织网评员了解
真相,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一般舆情和留言的回复内容由主管领导审核后发布,涉及到全校重大事项、主要领导及教师聘用的舆情回复文章须经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审核后发布。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5.各级部、科室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网络舆情调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网络舆情调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确领导责任,明确专人,加强管理,严肃纪律、服从指挥,真正把网络舆情调控、处置工作落到实处。
6.网络舆情监控人员随时监控、及时发现、掌握网上恶意炒作的苗头和动态信息,汇总后立即报告办公室。
7.舆情调控情况,纳入校委会每周班子会、全体教师会会汇报内容的一部分
四、监控内容
1.互联网上散布涉及我校教育教学、素质评定和教师队伍稳定等方面未经核实、不宜公开、容易引起炒作,可能扰乱正常运输秩序、影响教职工队伍稳定的信息和言论。
2.互联网上张贴或炒作我校发生的事件,可能对我校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信息或言论。
3.互联网上出现的攻击我校生产经营和容易引起**的敏感信息或言论。
企业舆情监控工作研究 篇2
关键词:企业;网络舆情;企业危机;监控工作
一、舆情和网络舆情的概念
“舆”原指车,指驾车的人或轿夫之类,在古代就是指社会地位最低的等级。“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897年唐昭宗的一封诏书中:“联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看字面意义,舆情就是群众对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要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舆情从一个古老的词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热词,成为党政宣传体系内的一个政务用词。
今天,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舆论的形成与衍变规律。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散集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传递着负能量,如孙志刚案件、瓮安事件、修正药业毒胶囊事件、酒鬼酒塑化剂风波等,许多事件的发生、发展甚至升级,无不同网络舆情有关。网络舆情正以其特有的性质即广大民众的主观性,自由性,可交互性,扩散性,虚拟性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须臾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二、企业舆情监控工作的现状
今天,传统的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已不能对企业的负面信息一手遮天,网络微博、手机微信铺天盖地席卷着人们的视听。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播报员,每个公民随时可能曝光企业的负面信息,当然在难辨信息真假之前,大多数人们都会假定企业有错,而非信息有误,这不免给企业带来维护名誉的高成本和巨大挑战。
面对低迷的市场形势、复杂的社会环境,企业舆情监控工作也越来越受重视,但在自媒体时代,企业存在两个主要的舆论场,一个是企业自己拥有的网络、电视、微信和报纸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个是企业广大职工自己手里所拥有的自媒体,如果不加以积极正确、全面、全时候地引导,企业将会出现新的舆情危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基层单位及人员对舆情管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基层单位还是习惯于关注传统媒体,对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系统缺乏足够认识与重视。对一些职工在微博、微信中发布的负面信息关注不够。
(二)企业舆情机构不完善及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单位舆情管理机构不成系统, 而且舆情信息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坐在办公室通过互联网简单的把舆情信息检索出来,他们既没有运用专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分析,也没有深入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在处理舆情信息时手段也简单、粗放。
(三)网络舆情监控工作与信访维稳工作缺乏融合
一些单位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和信访维稳工作由两个部门负责,这两项工作本应该融为一体,企业舆情监控、不稳定因素排查都是为了规避企业危机,而重复管理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因为责任不明确或相互间的推诿造成真空地带。
三、加强企业舆情监控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组织细胞,在不停地呼吸生长、新陈代谢。面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就像人体一样难免感冒发烧,需要及时就医治疗。而企业舆情正是民众关于企业的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它如同企业的晴雨表一般,能及时暴露出企业危机的病理––“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舆情监控工作,预防危机、防患于未然、见微知著,将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化于无形。所以说企业舆情监控工作开展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应对危机的能力。
随便揪来几个案例,你会发现,在新媒体时代,一个企业的危机可能源自于新浪微博上的一条连续转载的信息,如2011年9月3日经济学家贾康遭遇车祸,利用微博控诉锦湖轮胎。名人效应加上微博自身传播特点,该消息迅速转载使锦湖轮胎的生产商成为众矢之的。
古人对《亡羊补牢》寓言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是持肯定态度的。然而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所要面临的困境和危机假如仍然要靠着亡羊补牢来推进和解决,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所以,我们坚决不提倡亡羊补牢的做法,特别是身处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我们宁可选择事前预防,哪怕是无用之功,也好过危机到来时的束手无策。而舆情监控工作在企业预防危机、应对危机、解决危机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企业舆情管控的措施
近些年来,不管是政府舆情还是财经舆情,引发的舆情危机都已进入高发期。我们在认清舆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还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搭建和完善立体式新媒体管理机构
充分认识企业舆情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将舆情管理从舆情消防员、救火队的角色定位中摆脱出来,不能仅仅等舆情事件爆发之后采用一些堵塞传播渠道、删除传播内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应在平安无事时进行常态化企业品牌建设,采取沟通的话语姿态,保持国有大型企业利国利民正面品牌形象。同时要不断进行与企业相关关键词的议题准备,建设企业品牌传播议题数据库,并将各类议题不断发送到各种媒介渠道中,保持与大众的沟通。 在企业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层层监控的立体式新媒体,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控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舆情危机应急预案。
(二)需加大投入,开展舆情培训
企业舆情监控工作的专业性给舆情监控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挑战,特别是企业舆情的分析及网络舆情的应对技能让很多工作人员束手无策。一些不科学的舆情分析及不正确的网络技巧不仅不会帮助企业,还会带来极大的副作用,如网络删帖、观点浮躁的网络评论和信息发布等,这可能会激起广大消费者和民众的负面情绪。所以要加大对舆情监控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组建一支专门负责舆情监控工作的队伍。这些专业的队伍可以在企业遇到舆情风险的时候可以提前介入,将风险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舆情环境。
(三)搭建职工交流平台,畅通职工诉求渠道
很多负面舆情信息最初都是由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容易让人忽略的漏洞引起,特别是一些涉及职工利益的事,当职工利益及职工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得不到当局领导的重视,得不到解决,在职工通过传统诉求方式无望的情况下,职工便会通过自媒体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传统媒体有严格的审核机制对信息的传播进行管理和控制,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是经过筛选和过滤的,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却是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他的传播速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形成“雪球效应”。所以我们要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要畅通职工诉求渠道,为职工搭建一个可以表达意愿的平台。
(四)不断提升与地方媒体的沟通能力
实现企地共赢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我们在主动承担地方责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与地方各主流媒体的沟通,提升在地方的美誉度和公信力,一旦出现有关企业的敏感不实信息,企业可与媒体有效沟通,控制虚假、涉密等信息的扩散;同时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也保证企业的正面形象可以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传播。
(五) 提高职工素质,加强道德教育,引导舆论自律
应对网络舆情,也要重视提高人员素质。首先,对于产生网络舆情的主要对象即职工群体,需要在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加强职工的道德教育,引导职工合法、合理地参与网络舆情,教育职工科学、理智地应对网络舆情。其次,领导阶层和管理人员承担着鲜明的表率作用,他们的言行时刻影响着职工的思想和态度,是企业的形象,所以要注意公众场合的言行。
参考文献:
[1]韩松洋.《网权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6,1.
[2] 张小明 .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
[3]丁邦杰.《企业危机公关中的媒体攻略》.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15,2.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3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网络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信息丰富,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种类多等优势,还能提供论坛、博客、聊天工具等互动平台,成为越来越多民众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渠道。
一、什么是舆情监控
舆情监控,就是把群众的观点、言论、行为等集中起来,一边掌握其发展趋势,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由于互联网的流行,舆情监控主要指网络舆情监控。
二、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社会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会通过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广泛传播到各地,一方面有利于民众监督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煽动人民群众,使得整个网络成为鱼龙混杂的场所。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实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舆情监控和企业的关系
中石化作为国内国有控股大型企业,不仅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还肩负重大社会责任。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不断走高,成品油供求矛盾逐渐凸显,互联网上经常出现一些关于中石化的负面报道和消息。经查实,这些负面报道和消息部分是因我们企业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应接受监督并及时纠正整改;但更多的是因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误报,有些甚至是无端的造谣和毁谤,由于互联网的特性,这些负面信息平时很难察觉,而且传播速度很、范围广,一旦造成负面影响后很难消除,严重损害了中石化的企业形象。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正确引导舆论,维护企业形象,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四、舆情监控的内容
1.互联网监控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工监控,不间断地访问重要站点。监控人员不断地访问各大网站、社区、博客去获取内容,了解第一手内容。二是搜索引擎监控,反复搜索关键词了解全网动态。在资讯搜索、网页搜索、博客搜索等栏目定期搜索关键词,宏观了解全网动态。
2.信息筛选
当搜索到与本企业有关的信息后,根据内容进行筛选甄别,如有负面信息应及时上报,有关信息网页应作为证据摘录保存。如遇正面报道也应及时上报,为企业今后决策提供参考。
3.信息处理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真实性调查,经调查属实的,责成有关部门、单位整改纠正,经调查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与发布负面信息的新闻媒体或网站接触,要求撤除负面信息的报道或发布更正声明。对于无端造谣、毁谤,诋毁中石化形象的不法分子可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相关刑事或民事责任。
4.沟通与引导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4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提高其正面宣传功能,及时、准确的发布有关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教育形象,根据眉教体发【2013】131号文件精神,制定我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曹茂君
成员:刘文轩 汶 磊 田 坤 王震飞 王华 王哲宏 邵军涛张利花,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哲宏为主任。
职责:
1、对学校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相关媒体的事宜。
2、根据事情发展,确定学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言人。
3、负责审定舆情处置预案,确定对外新闻发布具体事宜。
4、收集、跟踪、分析、处理学校舆情并及时向校领导小组汇报情况,采取措施,以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正面发展。
5、学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监督由邵军涛、张利花 担任,主要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6、网络舆情监督员每天分早晨、中午、晚上上网三次收集相关信息,主要浏览学校网站、眉县吧、校内外论坛、贴吧、博客、QQ群、虚拟社区等网站。对发现的有关学校的负面舆情(失实报道、不良言论、错误信息、违法图片等),及时的进行分析、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然后根据领导小组的处理意见对舆情进行举报或者删除处理,重大舆情实行上报县局制,坚决防止舆情升级。
7、做好有害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把有害信息以文本、web页面或图片等电子格式保存,并分类编号存储。
8、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与控制
1、快速反应 明确态度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对有关本单位的舆情,要及时关注和重视,重大舆情要迅速上报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表明态度,讲清事实,不得回避、敷衍问题。
2、正面回应 提高效率
对于负面舆情,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一般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组织安排监督员,及时查清掌握舆情出处,通过跟帖回复、网络投诉、书面回复等形式,对于舆情的失实之处进行澄清,及时快速的引导舆情正面发展。
对于重大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小组并提出应对措施,然后及时以“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积极和网络主管单位或者媒体及媒体工作人员联系及时处理涉及人身攻击、捏造事实、歪曲真相、造谣诬陷等有损学校、师生形象、声誉的不良违法信息。
3、把握尺度 妥善处理
对于重大舆情,学校要把握好尺度,及时准确予以回应;如果对于一时不能拿出准确调查结论的舆情,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不断的发布阶段性信息,以便掌握舆论主动权。
四、学校信息安全建设
1、学校网站作为学校宣传的窗口必须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有关法规,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校园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言论;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捏造或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扰乱学校秩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宣传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失实扭曲报道学校发生的事情(包括上传图片)等。
2、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加强对校园网新闻传播和信息内容的安全管理,对上网信息要进行审查,严格把关,落实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凡涉及国家及学校秘密的信息
严禁上传。
3、加强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发帖、跟帖、讨论和评论活动,扩大网上主流声音,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对学校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4、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网络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自觉抵制有害信息。
5、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检查,随时指导学校网络舆情工作建设。
齐镇中学
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实施方案 篇5
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不断增强地税部门化解涉税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维护新建县地税形象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治税,实现好与网民良性互动,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涉税舆情管理的通知》(地税发„2011‟92号)及省市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适应网络条件下行政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按照“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维护稳定、和谐发展”的总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务公开要求,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务实高效、勤政廉政、便民利民的地税机关。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充分认识到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舆论环境对于提升地税机关社会形象和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重要性,加强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为南昌地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二)重要意义
互联网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借助网络媒体了解税收政策、办理涉税事项、发表个人意见,一些涉及税收政策、税务人员或事件的新闻信息,特别是一些负面信息往往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如果不加以科学应对,有效疏导,就有可能影响税务机关的公信力、征纳关系的和谐、干部队伍的形象,给税收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甚至干扰正常的税收工作秩序。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维护国家机关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服务税收工作大局、营造良好税收舆论环境、促进税收工作顺利开展等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成立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唐绍胜
副组长:付 姚
成 员:江龙、戴广平、邓万仁、凌三毛、袁素娟、李文、邹龙云、许梅、朱卉馨、万长链、程仁水、张叶青、罗龙初、贾考武、辜宏晖、任益群、喻爱民。
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和建议;检查、指导和督促本单位和本部门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研究和协调解决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促进新建县地税系统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局办公室,承担日常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监控、应对、引导、联络、办理、归档等工作,办公室主任:付姚(兼),副主任:朱卉馨,成员:涂奇、熊世文、李飞龙。
三、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内容。
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本着“实时收集、及时反馈、正面回应、实事求是、群众满意”的方针,做到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不断优化舆论环境,维护地税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围绕网上涉税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纳税人及本系统干部职工关注较多、信息量相对集中、访问频繁的热点网络媒体,例如: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和其他博客、论坛的巡查力度;
(二)加强网站信箱的信件管理,对纳税人及系统干部职工提出的问题及时组织落实和回复;针对网上可能出现的不实言论,适时以发贴等形式主动进行引导、疏导,消除负面影响;
(三)全面推行“规范运行、主动服务、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工作公开透明、高效推进和监督制约的工作机制,对办理结果及时整理汇总,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四、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要求。
(一)转变思想,强化意识。要正确认识网络媒体在新的舆论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重视互联网、关注互联网、驾驭互联网作为新时期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学习和推进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不断加强对网络舆情规律、网络信息与税收工作关系等相关问题的学习与研究,牢固树立网络舆论有利于促进规范执法的理念,有利于增进征纳和谐的理念,有利于促进税收遵从的理念,在税收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坚持依法行政,廉洁自律,规范办事;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税收宣传,解答涉税问题,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协作意识,主动引导媒体直接参与到涉税舆情引导中来;进一步增强网络舆情应对意识,制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把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作为服务纳税人的重要资源、有效工具和手段。
(二)与时俱进,提高能力。网络媒体的新特点给地税干部应对舆情提出了新挑战,要适应新要求,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应对模式,在提高应对能力上与时俱进。
一是提高网络操作能力。把互联网知识作为地税干部培训学习的一门必修课,同时加强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的学习,使广大地税干部能够通过网络这一有效平台和载体,及时回应网友关切的涉税问题,畅通涉税信息交流渠道,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二是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在地税网站及其他网站和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及时公开涉税信息,畅通与纳税人的沟通渠道,强化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信息报道,培养涉税舆论意见领袖,让网络成为深入纳税人、了解纳税人、满足纳税人需求的重要渠道,努力塑造服务型地税机关新形象;三是提高网络舆情研判能力。地税机关务必在第一时间准确评估舆情态势,对复杂舆情快速作出准确判断,抢占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让网上炒作、坊间流言、社会谣言止于真相;四是提高应对舆情危机事件能力。于法有据是做好涉税舆情应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涉税危机事件发生后,一定要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采取的方法、措施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因此,各级地税干部一定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自觉把法律法规作为处理涉税舆情事件的有力武器,赢得网友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三)健全机制,化解危机。建立健全应对涉税网络舆情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建立日常监控机制,保证舆情应对的常态化、规范化。根据要求,设置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和负责人,负责网上巡查,关注网上舆论热点,热点帖文博文、流行短信,关注税收服务QQ群、纳税服务微博里的留言、公告,尤其是反映宏观税制改革、微观涉税事项调整、税务人员执法服务等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要及时收集信息,分析研判舆情可能发生的程度,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及时设置和添加网路舆情监控关键词,由网络舆情监控人员每日通过互联网各大搜索引擎、热点网络媒体、政府官方网站留言、微博、论坛等平台进行信息实时监控,对监控发现的问题和疑点,严格落实监控限时处理和“首问责任制”,并将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县局备案;
二是建立应对预警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征纳矛盾苗头及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坚持依法征税,苦练征税本领,进一步规范执法,优化服务,做到廉洁从税,从源头上避免涉税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抓好南昌地税系统外部网站主阵地建设,及时发布并维护各类信息、工作动态、通知公告等,让公众全面客观地掌握地税部门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利用重大税收政策调整、税收宣传月活动等邀请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记者参加,宣传地税系统的正面形象、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增强舆情引导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地税部门工作中的热点、焦点和容易发生舆情的重点问题,研究制订舆情应对预案,一旦发生重大涉税舆情,随即启动响应预案开展处置;认真落实《税务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税收政策,更新外网信息;充分尊重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对纳税人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消除负面情绪,防止征纳矛盾事件由现实向网络传递。
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避免舆情事态扩大。明确涉税网络舆情回应原则、工作流程、引导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把责任落实到人。地税部门要抢占舆论先机,主动与主流媒体和网站沟通联系,在第一时间说明真相,争取获得媒体的理解与支持,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对网上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舆论,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事件,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正面回应做到政策依据宣传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焦点难点解释到位、事情进展公布到位的同时,可以通过思想敏锐、政策水平高的在线访谈、跟帖、博客等形式,引导舆论,避免涉税舆情无限放大,脱离真相。
四是建立应对联动机制,形成舆情应对工作合力。地税部门的垂直管理体制要求在关键时刻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突发性重大舆情以及有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出现后,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和县局报告,以便地方党委、政府动员相关力量,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迅速开展处置工作;加强与宣传、公安等部门和主流网络媒体的联系,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舆论监测的成熟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五是建立应对保障机制,构建专业化网络舆情应对队伍。各级领导班子要明确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分工和具体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能职责,配备所需的硬件设施,选拔综合素质高、税收工作业务全面、文字功底强、熟悉网络环境的干部,负责信息发布、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网络舆情监控等工作,网络舆情监控责任人、监控员对外网发布信息和回复内容要严格进行审查,属于网络舆情回复的内容,必须经地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核准,方可发布。同时,加大税收舆情考核问责力度,把涉税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纳入地区地税系统效能管理考评内容,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办法,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推动工作高效开展。
五、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时限。
(一)坚持监控。
可根据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际编排舆情监控值班表和责任人,将监控工作充分落实实处。
(二)及时回应问题。
1.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必须在发现网民发布涉税网络舆情信息后3小时内做出相应回应,经本局网络舆情监控负责人(局领导)批示后,将处理单、涉税舆情网站原文或网络截图、拟处理意见和结果等纸质资料(传真)上报县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
2.县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上报的舆情监控内容,第一时间报县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批示,根据批示意见及时完成相关舆情问题回复和解决分办工作的部署安排;
3.各科室在接到舆情问题分办工作安排后,对能够迅速解决的一般问题,要在1个工作日内作出正式解答;暂时不能办理的,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先行回复,并在回复中说明理由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三)加强督查备案。
1.网络舆情监控负责人(局领导)要定期对本局涉税网络舆情监控情况进行检查和跟踪督查,对网民重复发帖反映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调查分析,明确责任,督促落实。对网络舆情监控人员不按时进行监控和不认真解决问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应不定期召开舆情管理和监控工作会议,分析和研究本单位舆情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和完善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好各单位和各科室间的协调沟通作用;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6
普通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是网络民主的组成要素和重要体现;而落实和保障民众四权也是网络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新时期下我党构建监督反腐体系,一方面不仅要继续健全拒腐防变的体制内相关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借助一切有利于反腐的体制外辅助性手段。尤其是要比以往更加重视民意表达,给予普通民众足够表达空间,形成体制内机关反腐惩处、体制外人民监督举报,“上下互动,有效对接,举国反腐,人人有责”的全社会反腐天网。网络监督很显然是实现这一设想的最合适手段。
一、推动对网络反腐本身的认识深化
(一)纪检监察机关应提高对网络反腐的认识
纪检监察机关应适应反腐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反腐倡廉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反腐倡廉网上主流舆论。如建设完善反腐倡廉网站、网页,不断开辟网络宣传阵地。纪检监察网站是纪检监察机关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是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建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新平台,只有办好纪检监察网站,主动占领反腐倡廉宣传网络阵地,正确引导舆论,才能在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中赢得主动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除开设独立的反腐倡廉网站外,还可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廉政专页”、“反腐频道”等,依靠政府网站的巨大点击率扩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面。
继续完善反腐倡廉网上宣传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问题。要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把管理网络的职能部门、当地的各大网站动员起来,形成管理网络的合力。
(二)提升官员回应网络监督的积极性
首先应破解官员的网络恐惧症。官员应该摆正态度,开明包容,广开言路,同时时刻保持冷静,对网络上的质疑在认真核查的基础上予以积极回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平等、坦诚的态度和公众进行交流和互动,消除公众疑虑。此外,“人肉搜索”亟待规范引导,提供“人肉搜索”功能的网站应当自我约束,并承担起保护每一个上网公民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三)提高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积极性
首先,应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和教育,宣传参与检举揭发的渠道,尤其是网络举报的安全性、保密性、隐蔽性等优势,为群众创造参与网络反腐的条件,培养和增强民众的网络反腐败参与意识。其次,加强对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利保障,规定惩处打击报复行为的惩戒措施。再次,为了鼓励和维持公众反腐败参与的积极性,应公开和强化奖励制度,对举报有功的群众予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二、强化对网络监督的法律与约束,实现网络反腐的法律化与制度化
(一)网民要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
营造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能起到民意通道和“排气阀”的作用,使民意得到真实、充分的表达。但必须尽快建立网络伦理规范体系,引导网民把握个人自律与政府强制之间的尺度,自觉依照各种制度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公民民主理性的提升,合法有序地参与反腐败斗争。
(二)提升民间网络反腐的合法性,为民间反腐提供制度化出口
民间网络反腐网站的兴起反映了公民反腐败参与意识的极大增强,体现了公民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国家应当鼓励民间网络举报,充分发挥民间反腐网站的积极作用。对民间网络反腐的原则、方法与运作程序予以明确规定,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援,在法律知识、方法、技巧、技术等方面向网站建设者提供指导,妥善地引导和规范民间网站依法有效地运行。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些网站的监管,但要注意与已有法律法规的衔接。
(三)加强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对接
必须使网络监督制度化,可建立“网上信访制度”。网络反腐究其实质只是一种社会监督,为纪检监察机关发现案情和线索提供了除传统的信访举报外的另外一条途径,但其远远无法替代制度约束和法律惩戒,无法替代制度反腐。只有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承接,网络反腐才能发挥反腐败的效力。这就要求以纪委为主导的体制内反腐机构对网络监督所涉及官员的腐败行为“闻腐而动”、“跟腐而进”,形成举报——受理——处理的紧密连接,不能对举报熟视无睹,也不能只受理不处理,纪检部门应当增强主动性,遵循法定的程序及时展开调查,对网民举报的腐败案情追踪查实,有则严肃问责,无则加勉防范。同时,反腐网站,尤其是官方反腐网站应保持与举报者的联系和互动,及时给举报人予以答复,调查结束后及时将案情和处理结果公开,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从而调动与保护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
三、体制内反腐机构应面向社会主动建立“社会信息采集”通道
体制内反腐机构应借助公网平台及其各种主流网络应用形式,面向社会主动对外扩展建立“社会信息采集”通道,拓展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监督形式,将官方监督网站只有反腐信息被动受理单一途径扩展为被动受理与主动采集双途径。
“社会信息采集”应注重借助公网现有各种网络应用形式,并利用公网平台开辟民意倾听与回应空间,完善信息主动采集。其实现手段不必是在官方举报网站中新增设子栏目,而是应直接利用这些主流公网应用在公网平台实现多渠道信息采集,如政府开博、官员微博、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民意调查等,旨在加强对民间反腐信息的了解和与普通民众的沟通。普通民众则利用公网便捷访问这些空间,反映事实,建议留言,极大减省中间环节。
四、完善多层次监督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反腐协同工作机制,建立网络反腐舆情信息收集、研判与快速反应体系
体制内反腐机构应在“社会信息采集”基础上,联合公安、宣传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监督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反腐协同工作机制,形成“网络主导、官民联动、同级互通、快捷通畅、条块结合、密切协作”的立体式、全方位反腐舆情快速反应体系。
建立网络反腐舆情信息相互通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理顺网络反腐舆情信息的传递渠道与沟通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减少中间环节。对各部门相互通报与发布共享的网络反腐舆情信息按照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有序组织与科学展现,以便人工研判,将达到一定预警级别的舆情信息适时通过新闻发布会、各种媒体平台等公开官方态度与调查结论,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因公众猜测或媒体不准确报道而引发的各种负面影响。建立网络反腐舆情信息快速反应机制,一方面建立应急预案库,对虚假信息、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等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与消除影响;另一方面建立专职网络反腐舆情引导员,组织力量正确引导网络舆论。通过网络互动与网络协同技术,及时介入并协同处置。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建立与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及推进网络反腐制度化研究》(批准号:09BDJ03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府对网民政治表达的吸纳与回馈机制研究》(批准号:2009FZZ007)]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暂行规定 篇7
联系电话:***(***)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暂行规定
二郎坪中心校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由中心校负责,设专职网络舆情监督员,各学校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人,并配备网络舆情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第二条 网络舆管理员职责
(一)网络舆情监督员工作职责:负责监测西峡网、西峡吧、市委书记留言板、局长信箱等网站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相关单位舆情主抓领导,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中心校。
(二)网络舆情管理员工作职责:负责监测本单位网站的舆情,及时向网络舆情主抓领导通报备案;发现舆情或接到各学校网络舆情监督员的舆情通报后,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和网站管理员报告,对舆情进行控制和引导;负责向网络舆情监督员及时反馈舆情的控制和引导情况。
第三条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如发生舆情,由本单位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工作小组负责引导或直接删除有害信息。
(二)经监测发现在Web主页、BBS、博客等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发生有关本乡镇的舆情,及时报告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报上级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处理。
第四条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禁涉及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秘密的信息上网。
第五条 师生员工不得查阅、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2)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3)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4)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5)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6)损害二郎坪教育发展的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第六条 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学校可依规进行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七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二郎坪中心校
繁星时代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介绍 篇8
1主要业务功能:
实现全球热门、专业、权威网站(中英文)的信息采集;
实现重点关注的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博客的信息采集;
实现热点话题的聚类、敏感话题的追踪、自定义的信息汇聚和数据挖掘技术,获取基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舆情信息;
提供舆情信息预警机制,实现主动防御;
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索引机制;
2产品优势和特色
信息采集覆盖全球
支持深层数据挖掘
提供信息内容汇聚
提供舆情预警报警
支持海量数据存储
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案 篇9
近年来,学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学校正常秩序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和破坏,甚至诱发出其他社会矛盾。面对突发事件,学校建立了各种应急预案,以便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和引导。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民众意见表达的重要空间,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力量。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民众在网络空间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给学校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管理网络舆情,对舆情进行正确引导,是学校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学校突发事件引起网络关注的原因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学校突发事件由于其后果的危害性,更是社会和网络空间关注的热点。系统分析和把握网络空间舆情形成的根源,有助于学校及时正确管理舆情。
1.网络舆论的“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
Kounit)提出,亦称为“模仿效应”。网络舆情的“涟漪效应”是指某些事件引起的社会波动。学生是网民中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缺少社会阅历,对问题思考不周密;他们好奇心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从众心理表现突出。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导致网络舆论的“涟漪效应”,引起“一石激
起千层浪”的现象,使学校的突发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公民新闻的兴起
个人传播技术的普及、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传播的需求以及网络传播促成了公民新闻的兴起,公民新闻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民众能够以“快餐”方式了解最新发生的国内外新闻动态。但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初衷,他们并不满足于担当“看客”的角色,而是更倾向于以“现场目击者”的身份通过互联网发布新闻,他们主动寻找新闻信息,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对整个事件的应对过程评头论足,形成各种舆情,影响事件进程。在传统媒体时代,话语权主要是由媒体方控制,但网络时代公众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网民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按动键盘发布个人的“权威”信息,表达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态度和观点。
3.网络舆情负面信息的凸显
网络舆情倾向于出现与主流舆情分歧的局面,由此引起网民的围观甚至是追随。这种分歧多数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网民所存在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压抑所致。很多情况下,网民在进行网络意见表达的时候,常常不重视突发事件本身的有关信息,而只是一味地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度的负面渲染,使得负面消息不断扩散、蔓延并引起公众聚焦,负面信息叠加到某种限度时,可能会演变成危机事件。同时,民众对于学校所寄予的理想期盼与现实的实际差距也增加了他们的负面情绪。负面的网络舆论一旦占据主导地位,便产生了网络舆情危机。
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案
4.“眼球经济”的驱动
“眼球经济”是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眼球经济”时代,一些社会媒体,只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欲望,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惜突破公共道德的底线,乃至违背法律。过多地关注和追求高“收视率”“发行量”和“访问量”,使一些媒体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消费者的关注度上,把心思放在如何让“噱头”更吸引人上,淡化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甚至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自降品格,传播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真相。这种舆情引导的扭曲一旦牵扯到学校,学校突发事件很容易成为某个时期的一个极端舆论“热点”,使学校的声誉遭受贬损。
二、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给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造成了很多困难,导致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顾虑重重、谨慎小心。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面,很多学校更是缺乏经验,也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学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网络舆情话语权的局限性
“话语权”简言之,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学校仅仅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BBS论坛、微博等宣传阵地,还没有其他媒介话语权,而目前学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却源于校外网络。话语权空间的局限性制约着学校舆情应急处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也削弱了学校化解舆情风险的能力。当前,学校引导和化
解网络舆情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过舆情引导的有利时机问题。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建立同地方的联动机制,有效加强对舆情的管理,是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责任被“无限扩大”
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聚集的焦点通常都是学校管理存在的漏洞以及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问题。然而,认真梳理分析舆论指责的原因,常常是把学生安全责任被“无限转移”到学校。事实上,学校、老师对学生所负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关系,而不是监护关系。此外,学校还担负了许多“无限社会责任”,学校突发事件一般被要求由学校单方面负责并予以解决。当然,学校有责任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以及管理好网络舆情,但也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教育和保护学生的重担。
3.身份被不适当界定
网络舆情中,学校的身份常常被民众主观地界定为“强者”。关爱弱者、帮助弱者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做的事情。在对待强者和弱者的问题上,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弱者的角度去确定价值判断的标准。学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学生经常被看作是弱势群体,是网民同情和支持的对象,而学校被视作强者,是网民认定的责任方。这种对强者和弱者身份的主观界定,有悖于对制度、道德规范的尊重。社会民众情感、态度的支持映射到网络舆情中,就会导致学校责任的无限扩大以及一面倒地对学校进行质疑和指责,使学校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
三、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网络舆情使学校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更为棘手,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如何遵循法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是各类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决策
建立常态化的组织机构,加强对网络舆情工作的管理,完善对网络舆情的决策程序,是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同时,在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过程中,组织机构要深入调研,查清事实真相,确定事件性质,并充分征集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处置决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2.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
舆情监测是对网络平台社会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会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发公众热议。特别是一些非理性议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测和应对,往往会造成难以预料的结果,进行舆情监测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完善的信息资源可以准确地把握网民的思想轨迹。要加强日常监测和特殊时期的重点监测,关注网民的主流声音和负面情绪,做好舆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的舆情监测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同时,要做好舆情研判,通过来源分析、真伪分析和归类分析,对舆情的趋向作出判断,以便于制定出正确的工作预案,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舆情彻底解决。
3.提高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既关注突发事件的本身,同时还关注突发事件的原因、事件的进展以及与事件相关的其他一些情况,特别是学校对事件处理的态度和方式。网民形成或扩大舆情的过程,其实是期盼事件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一种方式。如果期待时间过于漫长,他们对学校的处置工作便会产生怀疑,进而负面情绪就会大量汇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对抗情绪。同时,网络的便捷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学校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要及时通过微博、门户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媒体专访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学校对事件处理方式方法、进程以及措施,解答公众的质疑,提高事件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有效控制负面舆情,防止虚假信息肆虐和蔓延,取得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4.注重网络舆情的平衡与引导
加强网络舆论的平衡与引导是网络舆情管理中防止出现舆情危机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网上舆论平衡员”队伍,发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指导作用、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对负面舆情进行疏导和化解,控制负面舆情的发展势头和矛盾激化,防止出现舆情危机。其次,重视对“舆论领袖”的教育以及对舆论领袖的培养。意见领袖是网络空间对突发事件的传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时常在网络发布信息并对他人的观点施加影响,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极易取得学生网民的遵从和认同。学校要重视学生中“意见领袖”的对舆情的影响,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成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抑制网络空间负面舆论的扩散。
5.重视突发事件中学生的心理干预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经历过突发事件时,会不同程度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例如,恐慌、焦虑、压抑、情绪低落等,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调试和干预。如果心理干预不及时、不到位,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持久的心理阴影和心理压力,进而再次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危机事件。学校要高度予以重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业机构心理辅导或者通过在线咨询、心理干预辅导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化解内心困惑,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消除该事件对学生的影响
6.对网络舆情处置进行事后评估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10
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科 向明波
内容提要:
本文就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引导,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从四个方面浅谈了看法和措施。
关键字:网络 舆情 优化 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摆在政府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社会管理工作能否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加强与创新,事关地方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与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但社会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罗万象,涉及面广,如何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呢?通过深刻领会学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后,笔者深感加强舆情监控引导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有效举措。
舆情监控引导工作是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维护稳定的“预警器”、“减压阀”和“晴雨表”,做好舆情监控引导工作关乎社会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充分发挥好该项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及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个人认为政府管理部门重点应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平台作为近些年来新崛起的信息传播媒介,已日益影响到了千家万户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作为政府职能机构,我们要学会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拓宽信息来源,运用新技术、开拓新业务,把新闻网站培育成为功能齐全、影响广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政府网站带头遵守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强化权威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功能,拓展完善公共服务,在提高信息时效性上下功夫,真正把政府网站办成为民、便民、利民的窗口。从加强网站基础建设入手,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和主流民意,分析研判网络舆情走势,直接回应网络关注的热点,打造网络问政平台。加强舆论引导,发挥网络问政平台的导向作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直接利用网络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主动设置科学的网上话题和议题,通过评论员有见地、有代表性的评论,引导舆论的方向,带动主流,倡导正气,吸引网民加入公共话语的空间,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二)建立快速发现舆情工作机制。一是主动发现重要舆情苗头。在互联网上,尽管各类论坛、各种跟帖等浩如烟海,但网民的从众心理很强,只要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和网络管理专职人员认真负责,紧紧跟随诸如中央新闻媒体主办的网站论坛和本市的政府网站和各大网站主流贴吧等社区论坛,就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苗头。同时,网络管理人员还应该熟练使用各种搜索工具,开发和使用专门的搜索软件,通过各种敏感词收集舆情信息。如近期昭通学院发生的影响重大的教授与学生的事件就是通过昭通本地微博账号@乐活昭通暴料和发现的。
二是建立信息收集平台,充分利用网民的力量收集舆情。网络管理部门在管理辖区网站的同时,应该寓管理于服务,主动协调主要网站,为网民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主动了解民情民意,并利用这些平台,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满足了网民的诉求愿望。
(三)建立快速反应舆情引导机制。一是快速判断并果断决策。对于那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的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等非法信息,一线管理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通知有关网管员进行删除,将不良信息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在调查核实的同时,及时报告,并立即启动相关预案,使问题得到果断处置。
二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网络舆论之所以能够快速形成并扩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民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信息,让网民了解事情真相,网民就不会胡乱猜疑。因此,最好的舆论引导,就是及时发布权威的真实信息。
三是及时进行舆论引导。
网络评论员在了解舆情的同时,采取跟帖、评论等方式,对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和观点进行正面引导。一旦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应该根据网络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采取各种方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采取各种形式,对形成舆论的基本事实、对网民的各种评论进行评论和反评论。
(四)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在网吧监管上,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网吧管理制度,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案件。在乡镇网吧全面建设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同时优化城区网吧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杜绝监控系统视频盲区,增强网吧技防能力。常组织公安、工商、教育、电信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活动,把网吧经营管理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积极做好网吧实名制上网的软件推行工作,采取有效技术管制措施有效防止和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吧制作、下载、发布、传播淫秽色情和暴力恐怖游戏等违法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探讨建设绿色安全健康的学生网吧,与学生家长一道共同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营造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网络生活。二是在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与网络舆情处置上,着力提高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的政务信息保密意识,严格开展党政部门单位网络使用情况专项检查整改,规范网络及移动储存设备的管理使用,确保党政部门单位全部通过政务网络接入互联网。各级信息中心要按照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要求,定期对网络连接、政务网终的使用情况进行巡查,切实有效地做好计算机网络与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政务网络安全运行。三是要加大网络舆情搜索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注,正确引导网上舆情,及时删除、阻碍有害信息,有效维护网上秩序。四是加紧研究制定与新闻媒体沟通机制、政法维稳宣传舆论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网上重要舆情监测研判机制、重大网络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和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积极主动应对网络突发事件,严防别有用心或不明真相的人利用网络媒体恶意炒作、推波助澜,坚决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对网络问政和舆情监控的运用,把网络广泛地用于为民执政的各项工作和各个领域。从网络上关注民意,会聚民智、化解民怨、凝聚人气,逐渐成为各地政府的新趋势、新特点,这也成为创新政府社会管理,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11
为深入贯彻校长赵国运教授在全面提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具体
要求和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我院结合自身工作实
际,对12月份学校贴吧、QQ群、微博等交流平台实行了定期的舆情
监控。具体情况如下:
12月8日:有学生在贴吧发表“再见了华信!再见了我的青春!
再见了我的梦!!”引起了即将毕业的学生无限感慨!同时也得到了
在校大学生的毕业祝福,表现了同学们思想端正积极向上。
12月13日:有学生发表“建筑工程学院周末文化广场暨第三届建
筑文化周即将开始啦!”的帖子,并且附带一些仪器展及历年周末文
化广场表演的照片,引起了同学们的广大关注和对本次周末文化广场
召开的期望及祝福。
12月16日:有学生发表关于机电学院学生不幸死亡的帖子,大
部分同学都表示同情,附上“逝者安息”的字样表达自己对死者的送
行之情。
本月学生舆论情况多集中在“BAD舞堂专场晚会《LETˊS REPLAY
旧时光》与您相约”、“郑州华信学院第四届画大赛颁奖典礼”、“校社
联第三届POP培训作品展”及“郑州华信学院西校区第八届社团联合会大型室外素拓活动”讨论都比较热烈。
建筑工程学院团支
网络舆情实施办法 篇12
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监督、引导作用,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和危机化解工作机制,提升政府形象,根据当前网络舆情发展特点,结合市政府办公室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全市的工作动态、信访事件、民生民情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梅河口市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组织领导及工作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组:
组长:汪瀚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副组长:孙涛 市政府办政务信息化办公室(网站)主任刘力军市政府办公室市长公开电话副主任 成 员:张敬伟市政府办政务信息化办公室(网站)科员于大鹏市政府办政务信息化办公室(网站)科员张楠市政府办政务信息化办公室(网站)科员
三、工作方法
(一)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
由市政府办公室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对网络舆情的搜索、搜集,每天由网络监控员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梅河口市网络舆情进行全面搜索、搜集,重点对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论坛、天涯论坛吉林版、新浪论坛吉林版、搜狐
论坛、百度梅河口贴吧等影响力大的网站及论坛进行搜索、搜集。特别对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由专人做好汇总记录。
市政府办公室网络管理中心实时与公安局、信访局、市长公开电话以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加强联系、做好联动,全面掌握全市群众所关心的影响政府形象的焦点、热点问题以及近期的重大信访事件,并制定出相关的关键字在网络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搜集。
市政府办公室网络管理中心加强对市政府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各部门网站的管理工作,各部门网站的信息联络员要加强对网站信息的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做好网贴、留言等内容的过滤工作,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
(二)网络舆情信息的处理
在搜集到网络舆情后,及时以简报形式呈市政府领导审阅并抄报相关部门,便于领导和相关部门及时掌握网络舆情。
对所发现的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做好记录并迅速组织网评员了解真相,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
发现负面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时,及时通知宣传部、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置。
一般舆情和留言的回复内容由工作组副组长审核后发
布,涉及到全市重大事项、主要领导及干部任用的舆情回复文章须经工作组组长审核后发布。
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根据搜集到的舆情的内容性质和影响程度组织分析研判。一般舆情,由工作组协调涉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重大舆情由市委办、市政府办责成相关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市级主管领导审定。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对网络舆情进行跟踪了解、分析汇总、回复反馈,有助于及时了解舆情动态,有助于接受社会监督,有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坚持原则。实施网络舆情监控坚持实事求是、正面回应、激浊扬清、群众满意的原则。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企业舆情监控工作研究11-05
1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细则12-16
舆情监控系统论文07-15
政府网络舆情监控制度08-09
机关网络舆情监控制度08-20
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12-22
舆情监控系统说明书07-13
WOM舆情监控系统先进性07-17
高校校园网信息舆情监控系统的研究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