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距离(共7篇)
爱情的距离 篇1
《十诫之爱情短片》是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波兰电视台所拍摄的系列电视片《十诫》中的第六部。戴锦华评价基耶斯洛夫斯基时,认为“在最为直观的层次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序列,似乎已完美地呈现出‘作者电影’的全部特征”。对于“电影作者论”的聚焦也就意味着对于作者与影像之间的关系的聚焦,而不是影像本身。将作者与作品完全剥离或许有形而上学之嫌,但对于关系的过于关注是否同样是不辩证的呢?我们未尝不可换个视角,从影像本身出发,在帧秒的画面中寻求一种别样的解读。
一、凝视的产生与过程
《十诫之爱情短片》全片都围绕着偷窥进行叙事。“偷窥”这种自发的行为在生活中不是常态,但恰恰是这种变态而扭曲的行为构成了情窦初开的托梅克生活的全部。镜头中少妇玛格达的一举一动可以理解为偷窥者梅托克的主观镜头,这一个个长镜头正是托梅克长久而无言的凝视。从拉康的关于眼睛和凝视的辩证法来看,眼睛是一种欲望器官,人们从观看中得到满足欲望后的快感,同时由于眼睛受到了象征秩序的充分掌控,人们只会看到“想看”以及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东西。而“凝视”则是对这种象征秩序的逃离,在凝视的时候,我们同时携带并透射着自己的欲望,从而使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逃离了象征秩序而进入想像关系之中,即进入了幻想之中。但幻想的功能是维持欲望而非满足欲望,凝视本身所印证的只能是欲望对象的缺席与匮乏。托梅克的偷窥行为本质上来讲便是凝视的过程。由于恋母情结,托梅克产生了对爱情的欲望。同时,对于爱,托梅克是存在一种想象性否认的。他的房东老太太多次跟他说让他带女友回来住,但是托梅克强调自己没有女友,他在想象中对自己渴望爱情进行了否认。匮乏的产生,对匮乏的想象性否认以及欲望的产生共同构成了进入镜像阶段的前提性因素。托梅克通过这种望远镜里的凝视,得以逃离象征秩序进入想象关系之中,进而进入镜像阶段。他对爱情对窗边少妇的欲望包含在了观看行为之中。托梅克的凝视是其自身对爱情欲望的一种投射,可以让托梅克在想象中获得欲望的满足,这便是通常所讲的意淫。但凝视本身只能印证欲望对象的缺席与匮乏,即托梅克在爱情方面的匮乏,因而托梅克很快便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偷窥。作为“凝视的观看主体”他希望沿着缺席(欲望对象的匮乏)抵达在场(欲望的满足)。从缺席抵达在场,这一抽象的理论过程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富有创造性的设计中变得很直白:为了实现“在场”,托梅克主动要求送牛奶,投递假的取款单,给邻居家打电话,甚至给燃气公司打电话搅局。尤其是在偷窥时给玛格达打电话这场戏中,托梅克打通了电话,手握着听筒却一言不发,眼睛盯着电话那头的邻居,耳朵里听着邻居恼怒却又无奈的声音,表面上制造着一种双方产生关系的假象,实则是实现了一种变态的在场,即托梅克的行为能真真切切地影响到少妇的生活,让少妇感知他的存在而不仅仅是躲在望远镜后面偷窥,这既是一次无奈的尝试,又是一份青涩而甜蜜的心意。
二、认同、窥视与恋物
影片以偷窥展开,以偷窥的终结而结束,在这一过程中导演很好地实践了麦茨对于影院机制和观影心理的讨论中凸显出的三个关键词:认同、窥视、恋物。托梅克的偷窥同样使观众获得窥视的快感,观众认同托梅克进而认同他这种不光彩的行为,进而和托梅克一同窥视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托梅克通过望远镜凝视玛格达,进入镜像阶段,同时观众通过银幕凝视托梅克,我们由此而成功地避开象征秩序进入想象关系之中。观众同样经历了欲望的匮乏和对欲望的渴望,经历了由缺席抵达在场的过程。影片的结尾,割腕未遂的托梅克面对多日来苦苦寻找他的玛格达,只说了一句话:“我不再偷窥你了。”这个结尾相当洗练,却又恰到好处。不再偷窥便意味着凝视的结束,即镜像阶段的终结。托梅克戒掉了想象之中的爱情,失去了最初的对爱情无限向往的本真。基耶斯洛夫斯基用这种近乎完美的镜像手法细腻地呈现出一个从男孩到男人的过程,还原出真实的关于爱的心路历程。出于心理认同机制,观众能获得相同的了悟,了悟到爱情的不纯粹和想象中的爱情与现实爱情的巨大反差。
三、结语
所谓艺术便是对凝视的诱惑和对凝视的驯服。由此可见艺术的意义就在于将凝视的目光变为了悟,了悟到欲望和匮乏的绝对。有美丽容颜和甜美笑容的玛格达诱惑了托梅克的凝视,而观众同样伴着托梅克一起产生了欲望的匮乏和对在场的强列兴趣。但当托梅克触碰到爱情最隐晦也最实际的东西——性爱,他的匮乏得到了满足,他不再拥有对玛格达的欲望,其凝视不再被诱惑,其艺术性也就从此丧失。在血腥中,观众从银幕构建的梦中醒来,感觉到了欲望被夺去后的不和谐。本片是十诫系列之六,而圣经十诫中的第六戒便是戒色,戒除美色的根本是从自身内心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匮乏和渴望美色,是欲望的消失,匮乏的隐去。
摘要:长期以来,电影评论界对于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研究集中于作者论上。但其《十诫之爱情短片》又处处体现出精神分析理论的特点。本文尝试使用精神分析理论,对影片中主人公偷窥的行为与心理作出分析,进而了悟到导演在摄影机背后所“凝视”着的欲望与无奈。
关键词:精神分析,凝视,缺席,恋物
爱情的距离 篇2
他高她一届,毕业时,选择千里之外读研的他说研究生没有什么课程,可以经常回到学校来看她,后来种种原因,因为课程也因为她,他只回过一次学校看她,还是在争吵之后去的。期间他说过很多次的很想她很想见到她,但她却并没有再见到他。所以,就算即将毕业的她有许多空闲时间也没有再去见过他,看着毕业时别的女友男友从各地赶来,心想他是不是也会有一天突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因为去年他毕业的时候笑着说会参加她的.毕业典礼,看着她毕业。可惜他就要考试了,这段时间应该紧张地复习着吧。她不能够不体会他的难处。
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她问起他工作的安排,不再是坚定的回答她熟悉的家乡?其实她要的只是个态度,从来都没想过把他留在她生长的城市里。毕业那段时间,她和他第一次在电话里闹得那么厉害,她觉得很委屈,他说就算以后她不选择他,他也能理解。她不明白他理解什么,但知道,太过理智便不是爱情了。她感受着这些情绪带来的伤痛,一边看着喜剧一边流着泪,默默地品尝着自己酿造的苦酒,却发现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去责备。
是否承诺因为太年轻所以才美丽,是否烟火因为太短暂所以才绚烂。她从来没有觉得异地恋会有什么,至少不会因为距离而怎样,相反,距离会让彼此有适当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并不会因为他没有来电而怅然若失,但确实会因为一天几个电话问的都是在干嘛,吃饭没,吃什么,在哪吃的……这些生活琐事还要报告而感到反感。
他开始慢慢地不站在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他说这是关心,是想念。她打个比喻说身旁的人都听烦了,他便开始说她只在乎他人的看法了。她不想说什么,因为懂得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说破了也只是一时,何况有些事情她并不想去解释什么。
距离不是爱情的障碍 篇3
Vivian第一次见到Tony的时候,是01年的圣诞节,两人站在熙攘的站台,相对而笑:Vivian穿黑衣背红包,Tony则是红衣配红包。没有预先的预定,两人却默契十足。
“遇见这个家伙以前,我也不相信有人可以一见钟情,直到他第一次牵了我的手,有时,牵了才知道,那只手的温度就是你想要的。”
为了给已经去澳洲的男友一个surprjze,01年的寒假,V整个窝在学校,积极备战着雅思。没料到,等来的却是电话中,男友的一句“太远了,我们不可能。”随之是避而不见。被无辜、委屈、不甘压得快疯掉的v,在计算机课上,将所有怨气;中着QQ上一个陌生头像一股脑发过去。好玩的是,这个人没有恼,而是和V越聊越投机。这个人就是Tony。
和T认识到相爱,V也曾挣扎。T当时也准备去德国,并也为此做着准备,v开始担忧,上次的阴影还未消退,难道又要重蹈覆辙?就想,还是做朋友吧。可是T的努力,却不知不觉中融化了心中的疑虑。当时手机还不普及,为了能随时给V打电话,T买了和V一样的3330;也为了到成都见V,T熬了四天四夜,拿回来一个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二等奖金,封闭结束后的那个中午,电话响起,T在电话里用疲惫的声音说,我一想到拿到奖就可以来成都陪你吃谭鱼头,我就不困了。“现在,谭鱼头在成都日新月异的餐饮中早已没落,对我们,却是最温暖的记忆。”
为爱远走德国
2002年,tony拿到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通知书,知道别离就在眼前,V悄悄买了个本子,记录没有他的所有日子。“现在想来,已经不记得写了些什么,可能有不安,有未知的思念。”
刚到亚琛,那里上网不是很方便,学生宿舍还要申请一段时间才能拿到。T给V写信,信件厚厚实实,夹着照片,还有项链……亚琛有座小山,照片上,T拍了自己的脚,脚下是凯撒大帝古都的原点,刻着从这里到各大城市的直线距离,T对v说,等你来,我们再一起上这个小山。
偶尔电话,时差7小时。
午饭时分,v听到他说早安。今天德国是一个好天气。
v的清晨,他说,亲爱的,我去睡了,你今天要过得开心哦。
“记得电影《玻璃之城》里面,黎明舒淇拼了命打工挣钱换来微不足道的几分钟越洋电话,却也不能逃脱分开的命运……”
耐不住思念的v用最快的速度学德语,去北京留德审核部考试,找学校申请签证,第二年的七月,我坐上了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耳边唱响的尽是娃娃那首《漂洋过海来看你》。
去到德国半年,两个人也开始经历着普通情侣都要经历的磨合及争吵。
吵架了,谁也不记得是为了什么而争执,这种争吵一般不会有原则性的问题……
一次,为了T不去退啤酒瓶,两人又吵起来。V生气跑出家门,沿着路漫无目地一阵狂奔,绕了一圈,眼泪干了,看到街边有别家换代的家具,一个写字台不错,有7成新呢。除了台面,都是铁架,V就开始一点点往家挪,五分钟只挪了五米。不经意的一抬头,才看到T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门口憋着笑看着V。“这个家伙,我知道撅着屁股拖东西的样子像极了一只熊。那天,我们的吵架以我们一起拖着写字台回家而结束。那天的天空突然挂上了一条彩虹,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第一次。”不断地争吵。考试的压力,让两人都有点筋疲力尽,v也承认,自己对读书不是很有兴趣,也没有做好准备进入到两人生活的状态,v开始考虑回国,“不是分手,只是给彼此一个空间。在异国的两人世界里,我们仿佛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我们的矛盾越积越多,不找到出口,迟早有一天是会爆炸的。”
是原点,也是起点
从成都到亚琛,又从亚琛回到成都。没有了朝夕相对的磕绊,V对T的想念又回到当初T刚出国的时候。不怕分开?“人生中有很多是无可替代,也是无法解释的,两颗心的距离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
05年,v回国,06年T回国过年,07年,v休年假去看T。三年的分离,朋友们也开他们的玩笑,说如果你俩结婚,婚礼的名字一定要叫做miracle奇迹。
08年,两人终于准备结婚,算好日子,做好计划,临去拿证前,朋友一个电话,邀请一同去滑雪。两人相视而笑,就为了区区两张多出的雪票,结婚这么大的事情就被放了下来。
两个人的拖拖拉拉,让朋友们看着也着急。纽伦堡,市中心白塔旁的教堂,叫不出名字,朋友煞有其事的背对着耶稣叽里口占噜念了一大段,希望听见他们说,我愿意。两人却又是心领神会的相视而笑。
09年1月,法兰克福中国领事馆,V和T经历8年的爱情长跑,终于举办了婚礼。结婚证照片是DIY的,整个红底,加上两个人被暖气烤得红扑扑的脸。领馆的人都来看,说这是见过的最红的结婚照片,最好的朋友和她的德国老公从杜塞尔多夫驱车南下,给两人做见证。v会—辈子记得,两人结婚的1月,雪后的阿尔卑斯山,楚格峰,剔透耀眼,一如给他们做公证的女孩的名字——水晶。
现在的V和T,距离依然,但他们都在独自奋斗着。“为将来而努力。”今年的计划,V会去德国,和T在德国定居。漫长的爱情长跑。终于可以就此画上幸福的句号。
明星链接:用情专一终成正果
案例:刘嘉玲和梁朝伟
两人感情分合无定,但梁朝伟和刘嘉玲多年来却始终很有默契,从不在媒体面前说对方一句坏话。以前两人的爱情始终保持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如今尘埃落定,他们的爱情长跑最终走到了美好的终点。
案例:张智霖和袁咏仪
爱情的距离 篇4
当前对流动儿童研究的关注点仍然以东部地区为主,而中西部地区需要更为深入与广泛的研究。武汉作为中部发展的重要城市,逐渐成为继广东、江浙后农民工流动的新区域,因此将调查地点选择在武汉。我们在武汉市选取了武昌和汉口这两个典型区域的5所民办学校、4所公办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在2013年4月至6月间进行,考虑到问卷填答能力的问题,此次调查的样本是4年级到9年级这一年龄阶段的流动儿童。“学生问卷”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家长问卷”委托学生带回,由家长填写,次日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1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86份,有效回收率89.6%。在此次调查中,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占35.2%,民办学校占64.8%;在性别方面,男生占55.7%,女生占44.3%;流动儿童的平均年龄为12.24岁;平均来城生活时间为6.82年。
一、结果分析
(一)流动儿童社会距离的因子结构
由表1大致可知,流动儿童对与本地学生交往充满向往的占70.7%,真正觉得与本地学生有心理隔阂的只占26.4%,有约一半的流动儿童感受到了本地学生对他们的排斥。虽然从表1可以看出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社会距离的大致倾向,但指标较多,且相互之间存在信息重叠,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有必要进行精简,保留最具有代表性且概括力较强的几个指标,它们之间彼此独立,便于简化分析。本文拟对以上指标进行赋值,然后进行因子分析,探索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社会距离的内在结构。
首先,本文对前述8项指标进行了相关关系的矩阵分析,结果发现对本地学生是否了解、与本地学生是否有一种心理隔阂与其他指标的相关系数|r|<0.3,因此这2项指标不适合作为流动儿童社会距离的结构性指标,故在进一步的因子分析中予以排除。其余6项指标相关程度较高,KMO统计检验值达到0.705,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为1019.28(P=0.000),这表明上述6项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表2的结果表明,6个指标被概括为两个因子,根据每个因子所包含的指标内容,分别命名为接纳预期因子和融入意愿因子。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877%,达到了因子分析的要求。
(二)流动儿童社会距离的特征
以每个指标的因子得分函数系数为权重,计算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社会距离的综合得分。根据本文采用的赋分方式,每一指标的分值都是在[-1,1]区间的变量,因子得分在每一指标上的理论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即该指标对因子的贡献率为100%。如果因子得分为正值,则表明在社会距离上倾向于融入,反之则倾向于排斥。统计分析发现,流动儿童接纳预期的均值为-0.437,小于0,表明流动儿童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遭遇了冷漠与疏离,倾向于认为本地学生对他们是排斥的。融入意愿的均值为0.238,大于0,说明流动儿童渴望与本地学生交往,希望融入其中,实现与本地学生的社会融合。社会距离的均值为-0.112,小于0,说明流动儿童并没有真正融入本地学生中去。由此可知,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融入意愿与接纳预期表现出一种不对称性。一方面,他们对城市的向往程度更热切,融入的意识更强烈更主动,希望融入本地学生群体中,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更集中更统一。另一方面,相比融入意愿,流动儿童倾向于认为本地学生对他们是排斥的。虽然同处于一个地理社区,但他们在社会地位、居住空间、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与本地学生的日常交往过程中也会遭遇到他们的歧视、偏见和看不起,这些差异无疑会影响到他们与本地学生的社会关系。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之间虽然可以共享地理空间,但主要还是生活在自己所属群体的世界里,从而形成一种共同地理空间中的“精神隔离”。
(三)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探讨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将流动儿童自身特征、家庭因素、社会交往、教育隔离、社会文化五类指标共计15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得到表3的结果。
1. 人口特征
由表3可知,在人口特征方面,性别对流动儿童的融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是否是独生子女显著影响着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和融入意愿;年龄并没有对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和融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以男生为参照,女生的融入意愿更强烈。性别差异一方面可能源于男女生本身的差异,相比较而言女生更灵活,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男女性别地位的差距在城市文化中不断弱化。在农村,重男轻女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观念表现突出,教育的优先权往往是在男童身上,女童处于劣势地位,而迁入城市后,由于同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性别的地位差异不断缩小,男生可能会觉得自己在老家的优势地位下降,转而更加认同老家,而女生对城市的向往程度更热切,融入的意识更强烈和主动。
注:1.*p<0.05,**p<0.01,***p<0.0012.参照组:a女生,以男生为参照;b独生子女,以非独生子女为参照;c购买商品房,以没有房产为参照;d公办学校,以民办学校为参照。
以非独生子女为参照,流动儿童是独生子女的,在与本地学生的接纳预期、融入意愿方面更为显著。社会交往补偿理论认为,由于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这一客观的家庭条件,使得在幼儿时期他们的社会交往实践机会少于非独生子女,到了青少年时期“被迫”更多地与同学和同辈群体往来,从而更好地习得了与“他群体”交往的规则,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2]因此,独生子女的乐群性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更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社会交往能力更强。独生子女流动儿童在与本地学生的交往中建构同伴关系的主动性要高于非独生子女,他们更主动渴望和向往融入到本地学生中去,与本地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其交往能力比较强,自我感受预期也比较好,因此也更能获得本地学生的认可,与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就比较小。
与周皓、章宁的研究不同,年龄因素并没有对流动儿童的融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探讨其分歧产生的原因发现,周皓等人的研究中,流动儿童在城市居留的时间普遍较短,53.8%的流动儿童在城市居留时间低于3年,[3]而本文中低于3年的流动儿童只占20.7%,因而本文中年龄大的流动儿童在城市居留时间也可能更长,乡土生活背景的负向影响与在城市居留时间的正向作用相抵,故年龄因素没有对流动儿童的融入意愿和接纳预期产生显著影响。
2.家庭因素
由表3可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越高,融入意愿越强烈。这种影响体现在家庭的月收入、居住空间上。家长感知的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和融入意愿影响不显著。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在城市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除了经济收入,居住状况被认为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核心指标,因为拥有房产和良好的居住环境往往是社会经济地位提高的标志。[4]家庭的经济收入越高,意味着其经济支付能力越强,更有能力选择居住在较好的社区。这一方面,能够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见世面”的机会,让流动儿童接触到更多城市特有的文化,这无疑增加了他们与本地学生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拥有住房和良好的居住环境便意味着为流动儿童打开了接受城市公办教育之门,而家庭租赁房屋居住的流动儿童不具有这种优势。通过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并能进入公办学校读书,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部分流动儿童的城市化过程,使他们更主动融入本地学生中,降低预期感受的排斥程度。
家长感知的社会距离没有对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和融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实现社会融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早期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社会化即从幼儿到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阶段。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场域从家庭转向学校,尤其是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以后,他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更多受到本地学生的影响,而这一时期流动儿童的人格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强,学校同辈群体的影响超过了家长,家长感知的与本地市民的社会距离并未实现代际传递。
3. 社会交往因素
由表3可知,社会交往网络规模和异质性程度会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具体而言,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网络的规模越大,接纳预期就越高;经常交往的本地学生越多,其接纳预期越高,但两者均未对融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一般而言,流动儿童虽然离开了原有的“熟人”社区,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城市社会的排斥与挤压,在构建自身社会交往网络时,仍然依靠原有的血缘、地缘等关系。调查发现,流动儿童所依赖的强关系基本上都是亲属、老乡、有着相似迁移背景的流动儿童等。要想实现与本地学生的整合,融入城市社会,不仅需要扩大社会交往网络规模,而且异质性程度要好,蕴含的社会资本总量要丰富。[5]从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网络规模和关系构成来看,显然他们的社会交往网络并不足以支持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结构的“内卷化”使得其内部整合程度高于他们与本地学生之间的整合程度,因此造成其对城市社会融入意愿并不强烈。
布劳曾提出这样一个核心假设,与其他群体和阶层的交往能推动和促进向这些群体和阶层流动,[6]这在本研究中再次得到验证。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与本地学生交往的增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可接受性。通过与本地学生的交往,流动儿童接触到更多的现代性理念和城市的生活方式,不断向本地学生的生活方式趋近,努力缩小与本地学生的差异,试图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这种差别悬殊的异质性交往可能影响他们身份意识的确立和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在无形中不断消解他们的乡土惯习和集体意识,使其社会认同增加城市性元素。而且在互动过程中,彼此交流着意义,通过可以相互理解的意义框架,实现沟通的目的,建构彼此的社会认同,这也有利于产生帕森斯所说的心理层面的身份认同和整合。频数分析表明,30.8%的流动儿童表示,在其朋友构成中,本地学生的数量超过了同为流动儿童的数量。尽管在和本地学生的交往中,双方的互动还没有达到亲密和深入的程度,有本地学生做好朋友的比例也不高,但至少可以说明的是,他们的社会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同质性高且身份类似的同为流动儿童的范围。随着社会交往对象异质性的不断增强,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的交往愈加频繁,能够拥有较多的本地学生做朋友,有助于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减少拒斥感和疏离感,增强他们在本地学生中的可接受度。
4. 教育隔离
由表3可知,不同性质的学校会显著地影响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与融入意愿。具体而言,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接纳预期更高,融入意愿更强烈。
教育隔离主要表现为学校隔离,在不同性质的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之间就处于一种空间隔离的状态。[7]学校作为流动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域,是相对制度化、正式的交往空间。不同类型的学校蕴含了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的不同社会交往逻辑。公办学校是一个重要的“熔炉”,在此就读的流动儿童,一方面要承受可能会产生的自卑感、孤独感和被歧视感,很多流动儿童在发展同伴关系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局限;另一方面,公办学校毕竟为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城市的大门,流动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与本地学生接触,交往的频率也更高。他们往往把本地学生作为参照群体,更可能将自己视为城市社会的一员,从而主动地向本地学生靠拢,在交往过程中也更有可能冲破身份制度的藩篱,其交往的结果便是划分出了与民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截然不同的内、外群体,从结构上实现与城市的社会融合。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其社会交往文化显著地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更容易迷失在城市现代化的“铁牢笼”之中,[6]更易融入城市社会。而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在其独特的制度空间和其他生活空间中建构了一种与城市社会迥异的交往文化。流动儿童的同质性较强,社会交往多限于本群体内部,与本地学生的交往受到很大限制。这种人际互动区域的局限使得他们感受更多的是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本地学生成为真正的“外群体”。他们在压缩的学校时空中,与外群体展开资源的争夺,他们只能“在这里”“把握现在”。[6]因此,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正在经历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他们建构出特殊的文化对抗城市社会,却潜伏了底层阶级社会再生产的危险。[10]由于缺乏社会交往的机会,流动儿童接触的大部分是相同身份的同学,与本地的学生几乎处于隔离的状态。
5. 社会文化因素
由表3可知,能讲本地方言有助于增强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与融入意愿;遵守风俗习惯有助于增强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在城市居留的时间越长,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越高,融入意愿越强烈。
语言是文化认同的一种渠道和标志,方言作为辨识祖籍地的明显特征,其形成的区隔性增强了区域之间的壁垒,从而形成内群体认同。[11]族群语言认同理论认为,向主流群体的社会流动是一种个体的策略,人们渴望进入到支配群体中,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要使用支配群体的语言,而本族群语言的言语标识则被弱化,因为个体已经习得了支配群体的语言。[12]这在我们的研究中再次得到验证。是否会说本地方言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具有显著影响。在流动儿童所处的情境中,他们知道城市方言代表着主流、高地位,它成为城市认同的对象。家乡话则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是一种被礼貌社会排除在外的语言,家乡话通常等同于不标准或次标准,而且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的含义也会传递到那些说家乡话的人身上。[13]诚然,能讲本地方言有助于加强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的沟通,减少与本地学生之间的误解,本地学生也更愿意与能听懂、会讲本地方言的流动儿童进行交流。只有主动开口讲本地方言才能体现出流动儿童对本地文化的认同,降低流动儿童的排斥感,缩小与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
风俗习惯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或模式,作为共享的符号系统,是形成群体认同的一个重要依据。按照原生论的观点,文化上的同化和保持族群性是两条平行线,没有理由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14]对本地风俗习惯的了解和熟悉,是一种文化仪式上的认同,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而提高,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与接纳预期和融入意愿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但是,遵守本地的风俗习惯有助于流动儿童理解本地学生的行事,对于增强其接纳预期,减少排斥感有一定的帮助。
流动儿童在城市居留的时间越长,其接纳预期越高,融入意愿越强烈,与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越小。美国社会学家肯老奇对不同族群社会距离进行研究时发现,居留时间对于族群之间的社会融合具有一定的影响。[15]居住时间意味着不同群体之间具有文化上的更多相似性,另外,相互接触的群体之间具有更多的交往接触的机会。社会交往的机会越多,感知的社会距离就越小。居留时间的影响作用则可能与城市生活背景的积累有关,随着在城市居留时间的延长,流动儿童脱离农村生活空间的时间也就越长,对于他们来说,回到农村中去是一种文化的“逆流旅行”,其造成的不适应是可以想见的,这表征着他们的融入意愿更强烈。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更加了解、熟悉,所积累的城市生活阅历会更多,行为举止也更城市化,越可能建立与本地学生较好的社会关系,加快了他们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更容易建立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同时,居留时间本身也可能是流动儿童形成身份认知判断的依据之一。
二、结论与讨论
(一)流动儿童主体视角的社会距离由接纳预期和融入意愿两个因子构成
以往社会距离的研究运用评判异类的标准表现大族群的优越性,将小族群视为拒斥在外的“他者”。但小族群并非完全“沉默的他者”,他们是拥有自我构建能力的自主生命。[16]他们的自主性不仅体现在自主意识和判断上,也体现在他们对强势群体社会态度的对应反馈上。因此,从小族群视角出发去研究社会距离,需要将小族群的意愿和小族群对大族群的感受预期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本文从流动儿童的主体视角出发,强调了他们在与本地学生融合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在结构上由两个因子构成,即接纳预期和融入意愿。
(二)与接纳预期相比,流动儿童的融入意愿更强烈
城市新移民中出现的“反移民化”倾向值得关注。相关研究也发现,随着移民进入城市居留时间的延长和移民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移民化”的程度反而会越来越弱。[17]本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进程并不是如以往研究所言,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同化和适应过程”,在当前“结构一制度”背景下,更有可能出现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的“精神隔离”。表现在社会距离上,就是流动儿童对城市的向往程度更热切,融入的意识更强烈和主动,希望融入本地学生群体。但是,相比强烈的融入意愿,流动儿童倾向于认为本地学生对他们是排斥、疏离的,即使居住在“都市里的村庄”这同一空间下,两者仍然是“两张皮”的关系,各自生活在各自的情感世界中。
(三)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的融合之路——社会交往网络
流动儿童的人口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交往网络、教育隔离、文化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流动儿童的接纳预期与融入意愿。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本地学生对流动儿童的态度也发生着从拒斥到接纳的变化,但这种不对称的社会距离带有极为明显的社会空间痕迹,制度惯性依然影响着两者之间的关系。尽管社会交往网络受限于制度和结构,但制度和结构造成的空隙正在逐渐修补。[18]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种结构。在文化层面上,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不只是依赖文化和媒介,而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会同时传递和更新文化的知识;在社会层面上,此沟通行为不仅会调节不同意见或社会行为,而且会促进社会整合和人们的归属感;在人格方面,沟通行为达到了社会化的过程,促使个人自我观的构建。[19]布劳指出,社会整合不取决于强有力的内群体纽带,而取决于来自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如果双方建立起跨群体的社会交往网络,彼此密切接触而不仅仅是形式的、表面的互动,将促使彼此接纳对方,进而产生社会认同和融合。[20]由此可见,社会交往之于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合的重要性。本文的结果对缩小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进而促进城市社会的融合有如下几点启示:第一,继续完善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的机制,逐步将流动儿童全部纳入城市公办教育体制中来。[21]第二,目前民办学校仍是接收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机构,要重点探讨促进民办学校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机制。第三,与本地学生的交往与沟通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合具有重要作用,而交往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接触机会,可以通过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增加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接触的机会,促进彼此间交往。随着社会交往的异质性不断增强,有助于消除误解、歧视和“污名”,减少在生活方式、日常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增强彼此间的认同,以此缩小群际社会距离,继而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合。
关于距离的爱情名言 篇5
2.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张爱玲
3. 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4. 要赢得爱,首先在于使自己可爱。
5. 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6. 我发脾气的时候,叫你不要来找我,永远都是假的,你一定要回来找我;我发脾气跟你说的话,千万不要当真;我说不好就是好;我说不要就是要;我说不想就是想,你明白吗?
7. 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8. 如果有过幸福。幸福只是瞬间的片断,一小段一小段。
9. 如果你喜欢我,就告诉我,因为我不可能永远等你。
10. 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11. 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们来自偶然,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无论前途怎样凶险,都要微笑着站定,因为有爱,我们不该恐惧。
12. 如果遇到这么个人:周末载你到各处各地,早上叫你要吃早餐晚上催你睡觉,带你去吃好吃的,你多胖他都爱,天冷了叫你穿多点,会在你亲戚来时多照顾,人潮拥挤时紧紧牵住你的手,你哭时逗你笑,为你拒绝所有暧昧,花花世界只有你入他眼。如果你够好运遇到,那就好好珍惜做好跟他过一辈子的准备。
13. 相逢,不是恨晚,便是恨早。
14. 爱情是生命长河中不断绽开的美丽的浪花,但长河不能因欣赏美丽的浪花而回流不前。
15. 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16. 离开我就别安慰我,要知道每一次缝补也会遭遇穿刺的痛。
17. 爱情,单纯越幸福。一生只谈一次恋爱是最好的,经历的太多了,会麻木;分离多了,会习惯;换恋人多了,会比较;到最后,你不会再相信爱情;你会自暴自弃;你会行尸走肉;你会与你不爱的人结婚,就这样过一辈子。
18. 如果爱是意志,庸俗生活亦是意志,意志充满交战,我们要如何承受爱的重量。
19. 爱情是最奢侈的遥望,爱情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爱情有时会像花儿一样幸福地绽放,爱情有时又如同一片茫茫汪洋。爱情不是物质,可以随意交换礼让,爱情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地久天长。爱情是心与心的交织碰撞,爱情两情相悦才会地老天荒。
20. 没有一个人值得你去为他掉眼泪,因为真正爱你的人,他是不会要你掉眼泪的。
21. 爱情不是冲动,也不是迷恋,爱情包含激情,但又不等同于激情,爱情包含快乐,但又不仅仅是快乐。真正的爱情是包容,是牺牲,是患难与共,是不离不弃。真正的爱情或许缘于一种心动,但一定会伴随着一种高于感觉与欲望的精神性东西存在,爱的神圣感与责任感,也就是爱情的信仰。
22. 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23. 春风轻吹点点火花衬月夜,人人开开心心说说故事,终于倾出这小子的往事,长年累月为你怎再自持。
24. 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一点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
25. 喜欢是爱的暖身动作。爱我的人,别急。等我积累多一点的喜欢,我就会爱你。
26. 你的内心和眼神,对于我,永远是窗明几净暖和干爽的小屋,带有一个明媚的书台。无论之前我多么心灰意冷,一旦进入这屋,便觉自在安心。
27. 只有一个人愿意等,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
28. 我不要自己在世界多么重要,从一开始,世界和我就是两件不同的事。看吧,那些我犯过的错都在保证:我将用我一生的细节珍爱你细节的一生,便是这世界背我而去,我也心满意足。我只请求一件事——我不要思念你,我要紧挨着你。
29. 当我们陶醉在爱情的甜蜜和友情之间时,我们容易忽略了亲情。当我们在友情和爱情之间忙的不能转身的时候,我们忘却了亲情。但很多时候,亲情才是最彻底的感情。
30. 我只爱对你发脾气,因为我潜意识认定你不会离开我。胡闹也是一种依赖。
31. 婚姻最坚韧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爱情有时也是一种义气,不光说这个人得了重病,或者破产了你仍跟他在一起。还有另一种是当他精神上很困惑很痛苦,甚至在你身上发脾气的时候,你依然知道他是爱你的,不管怎样就要跟你一块儿走,而这种力量更是强大的。
32. 爱上一个人,等于爱上了一种习惯。
33. 生活如舟,摇摆不定;生活如水,平淡最美;生活如麻,千丝万缕;生活如料,酸甜苦辣;生活如酒,纯而不腻;生活如竹,步步高升。生活是生下来,活下去。 百变的生活,如一的命,走哪条路,是自己的选择,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路旁的风景很美,生活也会在不经意间变换,越变越好。
34. 你所知道的不要全说,你所听到的不要全信。
35. 陈道明:好男人的基本标准: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负责任。不一定要挣大钱,但一定要养家。不一定要事事听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从四德,但一定要宠老婆。不一定要飞黄腾达,但一定要有时间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爱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义,但大事发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
36. 承诺再多,做不到,那也只不过还是谎言。
37. 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能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有限;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在有些事中,无须把自己摆得太低,属于自己的,都要积极地争取;在有些人前,不必一而再的容忍,不能让别人践踏你的底线。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给你的回馈才会多点。
38. 挫折经历的太少,所以才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要。
39. 再艰难的事情都有一个开始,再美妙的感觉都有一个结束。勇于开始,我们赢得了许多生机;不惧结束,我们迎来了新的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了就不要延误,只要你有目标和远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结束了就不要悔恨,只要是自己选择的路,就把它编成人生的花环,用一生来体味和享用。
距离从来不是爱情的问题 篇6
就这样放弃吗,像很多在大学校园里爱得死去活来,一毕业就劳燕分飞的人一样?他不甘心,不舍得。他追问她:“怎样才叫离家近?”
她回答:“就是自行车能骑到的地方。”
他沉默不语。
这一天,他们毕业了,这是他们在大學里的的最后一天。分别时,他再一次问她:“只要自行车能骑到的地方,你就会嫁给我,是不是真的?”
她郑重地点点头。
他什么也没说,和她拥抱而别。对很多校园恋人来说,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远。她眼含热泪,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慢慢离去。
第二天,他告别校园,出发了,从哈尔滨回南方的家。他没有去机场,也没有去火车站,而是骑上了自行车。没错,他要骑着自行车,从她家所在的哈尔滨,骑到3000公里之外的他的家,台州。
他只背了一个背包,自行车上还插了一面红旗,红旗上是同学们的签名,以鼓励自己勇敢地“一路向南”。
两天后,她收到了一张他发来的微信信息,是一张照片。照片上,一身骑行服的他,蹲在一个公路界牌旁,双手举着一个纸牌子,上面写着六个大字:“某某,嫁给我吧!”
她瞬间泪奔。她没想到,他会骑自行车回家。
此后的一个月,每隔一两天,她就会收到一张他发来的照片,都是他在各地的公路界牌旁,举着那张“某某,嫁给我吧”的纸牌,请路人代拍的。从双城,到扶余;从德惠,到米沙子;从范家屯,到南巍子;从十家堡,到毛家店;从卧龙镇,到沂山镇;从滩岭乡,到仙人村……一路向南。因为是沿着国道走,所经过的,都是他和她以前从未听说的村镇。沿途的城市,他没有驻留;一路的风景,他也没有停下来欣赏,他只有一个念头,坚持下去,骑回台州。
时值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细心的她发现,他发来的第一张照片,还是一个白白嫩嫩的书生模样,到后来,他发来的照片,脸已经变成黑炭了。
她心疼死了。
整整31天后,他终于骑到了台州的家。在离家最近的一个界牌,他拍下了最后一张照片,还是举着那张牌子:“某某,嫁给我吧!”
她答应过他,要找一个自行车就能骑到的地方的人,嫁给他。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的家,离她的家,虽然相距3000公里,但也是自行车可以骑到的。
连她的父母,也被感动了,他们对自己唯一的女儿说:“现在这样的小伙子不多了,不怕苦,不怕累,这么有毅力,女儿,你想去找他,就去吧!”
她从哈尔滨,飞到了台州。在机场,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她也在台州找到了工作。在相识相恋10年后,他们结婚了。婚礼上,他为她唱了一首歌:“把青春献给身后那座辉煌的城市,为了这个美梦,我们付出着代价,把爱情留给我身边,最真心的姑娘……”这首名为《私奔》的歌,仿佛唱颂的,就是他们的爱情。
(摘自《黄山日报》)
爱情,是一段遥远的距离 篇7
有天和工友说,想看海。他说,去威远,威远炮台,那儿有海。
那是春天呢还是秋天呢,现在竟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那天有不愠不火的阳光。乘坐巴士独自一人去看海,在离威远炮台还有一段路程的地方,下车,穿越一条长长的路,往前走。沿路田间,有人在耕种,狗儿在耕人不远处跑来跑去。偶尔能听见鸟儿啼叫,认不出是什么鸟、走长长的路、后来想起来,那天看海,海的印象倒不太深了。白茫茫一片,有船,渔民,还有远远的远远的小岛。岛上隐约有人,海风淡淡,如此而已。一直不能忘记那天行走长长的路一个人,那么长的路,默默地走,猜不出海的方向在哪儿。凭着感觉,顺着大路,往前走。渐渐地,感到湿润的空气,淡淡腥味,我猜那是海的味道。传说中,海风是腥的、大路尽头是山,山一转角,是海。我想着,该做出一些欣喜的表情吧。然而,没有,不过是平淡心情,不过如此。
人生许许多多,来见之前,心思如饥似渴,遇见,淡然,不过如此。
许许多多人人事事,不过四宇不过如此。
譬如,未到西安,想象古老城墙的模样,想象钟楼、鼓楼、大雁塔。某年某天夜晚抵达,出了火车站,站在古老城墙下,望城内满地烟火,行人往来,我心思淡然。似乎在这儿曾生活了许久,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像左手握右手,像看着镜中的自己。不悲,不喜,淡淡看,淡然前行。
我想我老了,年轻的心年轻的人怎会有如此淡然的心?
深夜,看《最遥远的距离》,神情落寞的小云,她的信箱里总有一卷卷来自远方的录音带。风声,原野篝火燃烧声,潮起潮落声……小云终于放开手脚,放开那曾以为很重要其实不值得珍惜的生活。去一个人上路,一个陌生的地方,听大自然的声音,听心。
听着小云的录音带里传来的潮声,忽然间,我想远行。
有多久没去旅行了?
我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了,像一棵树扎进土壤,但营养不良,不快活;像一块铁,在潮湿的角薄生锈了;像梅雨时节总不能干透的衣裳,快要发霉。我想我老了,或许未老,但我快老了。我想出去走走,在还能走的时候。
想做许多工作,新鲜的。
《最遥远的距离》中小汤是个录音师,他带着他的麦克风,到处走,录下各种声音。我想,这真是有趣的工作。想起古时候,有采诗官,巡游四海,采集民间歌谣。余华在《活着》的开头就这样写道:“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对,那人应就如古时的采诗官了吧。
想做个歌者,歌以咏志,弹吉他或者玩摇滚乐,疼痛,呐喊,歇斯底里,醉生梦死,痛快。
想做个收集人,在乡间,看朴素又深沉的故事,那些朴素又深沉的人,还有被脏东西碰过不能安稳的孩子。夜晚,白天,原野,神秘,遥远,咒语,感动
想做个心理医师,听人们各自来说故事,根据他们的故事,我为他们开出一副副药。药就在我心中,我说出来,他们听见,渐渐心安,健康,快活
我在他们的故事里过我的生活。
这些都是不能实现的。
所幻想的,多是现实中不可实现的。
不能尝试很多的工作,那就去行很长的路吧。
去旅行吧,去远方,远远的远远的地方。一个个地方,城市,小镇,乡村……地图上能找得到或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威远的海不能惊起我心的涟漪,我想,那是威远的海还不够好,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找见一片让我一见就心生欢喜的海,看看,听听,海。
海子有这样的诗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真好,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做一个快活的人。
如果《最遥远的距离》没有胡德夫唱《最最遥远的路程》,这电影应只能落得“还行”两字。在最南端,小云,小汤,兜兜转转,他们面朝同一片大海,看潮水涌上来退下去又涌上来,胡德夫的歌声就响起了
这是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你我需扣遍每扇远方的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以前出发的地方/……/你我需穿透每场虚幻的梦,才能走进自己的田自己的门/……/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最思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