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引导

2024-10-18

网络舆情引导(共12篇)

网络舆情引导 篇1

摘要:网络舆情引导是执政行政能力的现实体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与政府的舆情引导密不可分。在新形势、新科技面前, 管理者必须创新思维、创新管理, 切实掌握网络舆情的话语权, 承担起舆情引导者的职能。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管理,舆情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出于某种观点、某种目的或某种利益, 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 并在现实生活中非正常聚集, 干扰正常社会秩序, 乃至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事件。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 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主要形式有:新闻跟帖、网络论坛 (BBS) 、聊天室 (ChatRoom) 、博客 (Blog) 、维基 (Wiki) 、聚合新闻 (RSS) 和即时通讯 (QQ、MSN、飞信等) 等等。

1 归纳网络群体性事件情况

掌握网络舆情话语权, 牵动执政行政和社会稳定, 是执政党和政府必然选项。

1.1 网络舆情引导执政行政选向

网络舆情浓缩社会生活。经济转型社会实质上是社会各阶层、群体等利益的重新分配, 民众势必对自身乃至可能影响自身利益等社会现象、问题高度关注;同时,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随着社会科技与媒介的迅猛发展, 民众借助网络平台, 使各自思想、认识、情感等交流, 乃至通讯、联络等得到极大自由。归纳近年重大网络群体事件, 如云南的“躲猫猫”、南京的“天价烟局长”、江西的“官太太出国”和湖南的“官员别墅群”等事件, 无一不沿着网民披露-群体跟进-媒介传播-社会关注-形成舆情的路径发展。由于网络具有实时、互动、宽泛等特点, 使民众能够通过虚拟的网络社会映射各种理念, 瞬间集聚起不同年龄、空间、种族、信仰等类群, 引发一呼百万应等效应, 对舆情产生深刻的影响, 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 波及社会秩序, 干预执政行政理念。

1.2 网络舆情考验执政行政能力

网络舆情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网络舆情可以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也可能因误判误导诱发社会事件。反思近年网络群体性事件, 如四川“5.12”地震后, 都江堰市部分死难学生家长质疑教学楼工程质量事件等等, 相关组织无视网络舆情, 或消极应付, 或处置失措, 不同程度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经验表明:漠视网络重大、敏感等舆情, 将导致事态无序变异;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后, 仍反应迟疑、处理不力, 或掩饰事实、封杀消息, 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隐患, 进而激化矛盾, 乃至挑战政府公信力, 撼动执政行政社会基础;在恢复秩序过程中, 也将耗费更多、更大的社会资源。

1.3 引导网络舆情是执政行政的必然要求

网络舆情引导是执政行政能力的现实体现。网络舆情是民众思想、情感、诉求乃至行为的交织, 响应民众诉求是执政党和政府执政行政的内在要求和职责。理智对待舆情, 科学处理舆情, 是一个成熟政府的基本要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拥有了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 舆情是社会的一个法庭, 在某个事件没有最终裁决前, 人们必然对事件进行必要的控辩和议论。在这个法庭上, 政府就是法官, 争议的结束取决于裁决的是否公正。

2 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

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 必须认真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加强道德、法制建设, 净化网络舆情环境。

近年社会群体性事件主要特点为:实体性群体事件与网络群体事件交织。基本演变路径是:实体事件——网络舆情——网络群体性事件——实体性群体性事件, 其中, 网络舆情是事态演变的关键链接和变速箱。经验说明, 社会突发事件发生2至3小时后, 信息在网上出现, 6小时后可能被多家网站转载, 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可达到高潮。其中, 臆造、猜测、道听途说等等信息, 往往能够左右走向舆情走向, 推动事态波澜起伏。营造积极、文明、法制的网络氛围, 树立公德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 倡导绿色上网, 净化舆情环境, 对化解矛盾, 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2.1 弘扬道德文明, 强化社会责任

网络是虚拟和现实世界的统一, 操作者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 截至2009年6月30日, 中国网民达到3.38亿人, 仅半年时间就增长了4000万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25.5%,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络已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表达心声的重要渠道, 宣泄着各种情绪, 传播着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理念、信息。经济社会发展中信念淡薄、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等问题, 在网络中时有张扬;法制社会中, 仍可能因网络信息发布者不清楚所承担的法律或社会责任, 或因法律滞后而不承担法律责任, 而导致信息恣意发布;常态下, 政府还难以完全过滤。

道德是初始的柔性“法律”, 隐形约束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 潜移默化影响着社会走向, 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 具有深厚的道德文明基础, 大力弘扬道德文明, 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众有义务讲文明、讲道德, 自觉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 传播科学文化, 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2.2 强化网络管理, 完善法制建设

目前,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刑法》等, 它们对于管理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日新月异网络科技面前, 法规和管理的滞后属性已显突出。近年来, 网络涉黄、欺诈等问题成为视线热点、破案难点, 法制和管理漏洞不可或缺。强化网络行政主体法律执行力, 提高网络行为主体法制意识,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如何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和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是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课题。

2.3 亮化政府网站, 着力引导舆情

网络舆情本质是一种社会舆论, 带有显著的易变性、不稳定性和倾向性, 极易产生“羊群效应”。有力引导舆情, 掌握舆情话语权, 是执政党和政府的职责。中国社科院《中国地方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 (2009) 》表明, 全国43个省会城市和较大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 有半数以上网站不及格。主要问题:一是“缺”, 如联系电话号码或邮箱网址错误、栏目空置等, 有名无实;二是“空”, 信息陈旧, 内容空洞。三是“虚”, 网站的目的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回避或应付民众诉求。根据调查:中国57.5%的公众从未访问过政府网站。恢复政府缺失职能, 掌握网络话语权, 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突发、频发, 是当前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反思网络舆情引导现状

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 必须重视网络舆情引导, 掌握动态, 健全机制, 提升队伍素质。

面对纷繁的网络舆情, 特别是在网络群体性事件面前, 一些地方政府时常手足无措, 无所作为;有的因个别人、个别问题、个别事件处置不当, 导致有口莫辨, 颜面尽失;有的仅靠“堵”、“删”, 按下葫芦浮起瓢, 事与愿违, 导致事态一波三析, 从网络走向社会, 从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为实体群体性事件, 激化了矛盾。他们将原因简单归结为网络“三个进不去”, 即: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政治思想工作进不去、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却忘记了自身舆情引导职责, 随之也失去了网络话语权和工作主动权。实践证明, 重视网络舆情引导, 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是有效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关键。

3.1 切实履行执政行政舆情引导职责

网络舆情是民众监督政府、监督公职人员公权力运用的重要途径。尊重网民思想情感表达, 接受网民合理建议, 正确疏导网民情绪, 是政府执政行政的基本要求。据统计, 至2009年6月底, 1.81亿网民开设了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其中1.13亿人平均每个月至少更新一次;2008-2009年上半年, 对“社会现象”发言的占54.5%。

近年来, 网络舆情已成为重大、敏感事件的暴发点, 防腐反腐的突破点, 境内外敌对、分裂势力的渗入点, 并有可能形成一股社会力量。据称, 腾讯QQ网民QQ群有5000万个之多。在重大、敏感舆情面前, 适时表明政府立场, 发布权威信息, 形成主流认识和声音, 是澄清事实、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目前, 地方党委、政府纷纷通过网络与民众开展交流, 增进情感, 吸纳良言, 消弭隐患, 不仅获取得了大量真实的社会信息, 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塑造了阳光政府的形象, 对引领舆情发挥重要作用, 应认真探索和推广。

3.2 提高公职人员自身素养

在重大网络舆情形成过程中, 民众期盼着政府的声音。目前, 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发言人”制度, 对引导舆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少数公职人员不负责或不经意言论, 激化了事态。如:“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让新华网关闭!”、“人民网是电子垃圾!”等等。当前, 问责公职人员问题已成为网络舆情“热点”。从“邓玉娇”“罗彩霞”到2010年的广西“日记门”事件, 凸显了公职人员队伍的“短板”, 亟待解决。

3.3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凡事预则谋, 不预则废。目前, 我国正在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 各类社会矛盾高发将是一段时期的常态。据IRI研究, 目前网民对社会各类重大事件网络舆情贡献率达59%。党委、政府以及宣传、文化、工商、公安、网络建设单位是网络共同建设者和管理者, 应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和强化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做好处置重大、敏感、危机舆情主导者或参谋。一是应明确专门人员或班子, 主动收集重要网络舆情, 做好梳理分类;二是应适时归纳综合, 把握发展动向, 以便做出正确判断;三是总结经验教训, 制定总体应对策略、预案, 并结合当前实际加以修正;四是对容易引发重大、敏感事件的“热点”信息, 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预防和制止事态发展、蔓延。

3.4 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

网络群体性事件总的处置思路是:早发现、早处置、化解于无形之中。分析近年影响较大的群体事件, 演变的基本路径是:起因较小-基层反应迟钝-升级为网络和实体群体性事件-基层无法控制-惊动高层-迅速处置-事态平息。在冲突萌芽和聚集的初期, 一些基层组织往往对社会矛盾反应迟钝, 判断失误, 处置失当, 导致“小事拖大, 大事拖炸”。现行一些体制、机制中的瑕疵, 也时常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才有凸显。例如, 在政府处理民众敏感或“热点”问题时, 因民主、公开等不力, 导致与民众“断裂”, 引发群体性事件。近年, 一些地方也针对此类情况进行了探索, 得到了社会上良好回应。如:在处理“躲猫猫”事件中, 采取警民联合调查等办法;在处理“南京儿童医院医生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事件中, 采取主管部门、专家、律师、政协人员共同调查等办法。

4 综合网络群体性事件情况

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 必需提升网络话语能力, 发挥传统媒介作用, 强化舆情预警手段。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舆情的聚变, 催化了舆情演变。特别是网络与手机等无线终端已经互联, 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可能使舆情瞬间出现激化、恶化、扩大化, 谣言、传言、危言横飞, 臆造、编造、猜测信息纵行, 导致是非不分、真假莫辨, 如河南杞县“钴60”事件等等。另一方面, 舆情也能放大群体性事件, 使相关组织或人员数小时内, 在网络中形象坍塌, 陷于“媒体审判”, 如“俯卧撑”“周老虎”等等。

综合近年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特点:一是融合, 实体和网络群体性事件趋于一体, 互为作用;二是敏感, 特别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 通常表现为一石击起千层浪;三是多样, 即事件主体、诉求、地域、行业、组织、规模、形式等多样。经验表明, 平息实体群体性事件, 必须防止或处置好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 必须引导好网络舆情。

4.1 掌握网络话语权

引导网络舆情必须掌握话语权。社会群体性事件过程中, 各类网络信息和言论迅速蔓延, 引导、诱导着公众认知和判断。当前, 网络舆情主要议题是:关于公权的信任、社会公平正义、经济社会稳定、国内外重大事件等问题, 并呈宽泛化发展趋势。网络舆情应对重心主要是修复政府公信力。

公开信息, 是政府夺取网络话语权的有效手段。“谣言止于信息公开”。政府发布的信息首先要“真”, 如实向公众介绍情况, 防止避重就轻;其次要“准”, 有一说一, 防止搪塞草率;第三要“多”, 尽可能向公众说明情况, 防止推诿掩饰。以争取公众的信任和理解, 达成共识, 堵塞流言蜚语传播途径, 稳定事态。

快速应答, 是政府掌握网络话语权的重要一环。“先发制人”是网络舆情的特点, 重要信息的发布者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网络群体事件处置中, 政府应充分利用舆论主导地位, 快速回应公众疑问, 压缩负面信息生存时空, 力争把政策、主张最早、最快、最真实地传播出去, 把公众视线引入公正、理性的轨道, 切忌消极回避。

展开对话, 是政府控制话语权的必要措施。针对网民对引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者”和“意见领袖”的盲从心理, 应注意与“信息发布者”和网络舆情“意见领袖”对话, 从源头上掌握信息真伪和全貌, 制定对策, 掌握主动;并争取他们的支持, 以便控制舆情, 把握全局。

4.2 重视运用传统媒介

保障公众知情权是平息群体性事件的基本要件。2009年人民网对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77件事件分析, 社会舆论约三成发端和兴起于网络, 传统媒介发布的信息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中, 网络与传统媒介通常是舆情互为作用, 互为推动, 并放大了舆论功效。上海“钓鱼执法”等事件处置实践说明, 运用好网络和传统媒介舆情引导功能, 对平息事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应该注意的是, 在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 媒介与政府是建立在互为诚信基础上的合作, 政府的公信力是及时化解危机, 媒介的公信力是及时传播事实真相。政府应重视与媒介互动, 媒介应主动协助和监督政府平息事态。媒介越早、越快介入, 越利于事态平息。反之, 则可能导致事态激化、恶化。

4.3 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系统

近年来, 网络舆情危机对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社会各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在公共危机突发过程中, 因社会等问题触发的各种情绪, 经过网络中渲染, 将可能引发社会、民族、国际问题渗透交叉, 互为作用。当今世界, 各主要国家已将控制网络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位置, 美国、俄罗斯等在军队中建立了网络司令部;2009年, 伊朗军方因选举骚乱而宣布网媒管制, 乌鲁木齐因新疆“7.5”事件而实行通讯管制, 以稳定社会秩序。

所谓网络舆情预警就是在计算机系统软件支持下, 采用预测和仿真技术, 对各种社会警源的变量进行监测、度量和评估, 以及某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并对网络及公共事务领域运行态势进行有效监控、做出前瞻性判断和预警, 并就某一问题向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和参考依据的一整套人机智能化的现代管理系统。归纳近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成因, 主要是:利益分配不公、合理诉求无法表达、贫困群体心态失衡、社会矛盾处置失当。采用网络舆情预警系统有助于解决网络信息隐慝、海量, 收集、整理、分析、判断难度大等问题, 便于及时发现和掌握网络舆情动态。

参考文献

[1]杨久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模式、趋势及其防范策略[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32.

[3]陶睿.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0) .

[4]翁诗环, 龚建平.公共事件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J].求索, 2007.

[5]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12) .

网络舆情引导 篇2

当前,负面信息、虚假信息、谣言和突发事件在网上传播,引起巨大的网络舆情危机,这不仅给公安局的正常工作造成困扰,而对公安局的公信力和形象都造成极大的损害。在如此背景下,公安局需要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前提下,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树立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提升舆情引导专业性

公安局要成立相应的舆情处置部门,并针对应对敏感事情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建立有效的网络言论引导机制。事前要树立实时把握、正面引导网络言论的机制。要以事实危机基础。增强剖析判研,实时把握网络言论开展的趋向,紧紧抓住言论折射的潜在的不稳定要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事中要树立现场应对媒体采访的机制。在处置工作中,要注意新闻发言人的选取,选对好的新闻发言人对于事件处置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事后要树立新闻及时发布机制。当突发事情的发生后,对已发作的敏感案事情,要注意统一口径,借助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阐明事实真相,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2.网络评论员的组建与言论引导

网上但凡触及公安局和人民警察的负面音讯,网民的反响往往是千篇一概的“吐口水”,但很多时分事实真相并非如报道的那样。在种状况下,公安局要组建一支有战役力的网评队伍,曾经成为一种理想需求,公安网评员要运用网络言语,客观的评述和劝慰的手腕,化解网上的极端信息。公安网络评论员要增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特别对网络舆情的发作脉络、演化规律、影响要素等,要增强研讨,总结出引导舆情向良性方向开展的规律性经历。

3.发挥各级公安网站的言论引导作用

公安局互联网不只是公安局展现工作成果的一个信息平台,同时也是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的一块重要阵地。因而,各级公安局都要谋划好公安互联网站的建立和开展,把公安网站的建立作为公安局占领言论阵地、维护信息平安、引导社会言论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特别是公安局的官方微博,是一种很多的实时互动平台加以利用。公安网站要认真组织好正面宣传工作,经过增强严肃主题筹划、网上告发等办法,来努力营造有利公安局的网上言论气氛。

4.树立发言人制度

公安局还要在公安网站上设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及时主动向公众传送权威信息、坚持信息的公开通畅,从而最大限度地紧缩小道音讯、政治谣言和攻击性行动在网上的传播空间。突发事情发作后,公安网站应因势利导,主动开通相关主题新闻,提供有关突发事情的新闻背景及危机处置的实时跟踪报道,避免网民客观猜想和谣言产生,引导网民的意见向有利于政府的方向开展。

5.标准执勤执法,不留炒作的素材

公安局是重要的新闻资源地,众多媒体之间存在剧烈竞争,为强化卖点,一些媒体和记者热衷于负面报道,有的媒体和网络抓住民警的不标准执法,以行使舆论监督权为名,把小问题变为大问题,把片面性问题变为普遍性问题,严重的损伤了公安局的形象。公安局各个部门要标准执法,从细节动手,留意执勤执法的一言一行,做到理性、平和、文化、标准执法。

6.增强应对网络舆情的教育培训,进步应对才能和程度

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引导;网络舆情;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80-02

一、当前网络舆引导机制面临的挑战

1.网络舆情引导的收集和分析机制不完善。网络舆情收集的事例不“精”,不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简单堆砌信息,不能充分反映党政机关关心的有价值的信息;网络舆情分析研判队伍薄弱,过多强调网络舆情分析的兼职工作,缺乏既精通网络和舆情宣传,又通晓社情民意的复合型人才,导致舆情分析缺乏深度。

2.网络舆情引导的危机应对机制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会出现舆情回应中不当的言论或态度,如2012年1月网络爆出游客在海南三亚吃海鲜被宰一事,三亚官方微博回应“零投诉”的不当话语引发了网友热议,使海南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2012年11月,湖南凤凰县支教大学生小梁在微博上揭露支教学校“营养午餐”存在问题,引来舆论强烈关注。实际上,支教老师之前曾多次直接反映相关问题,但都未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最终演变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网络舆情事件。在网络舆情发展之初不去关注,忽视网络舆情,出现“集体失语”的现象,而直到相关问题已衍化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并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时,才出面应对,并一再否认网民的猜测态度,迟迟不做出正面的令人信服的回应,错失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

3.网络舆情引导的监督机制中对舆情引导的绩效评估考核存在不足。不同部门之间是否存在整体联动,形成网上舆情的应对合力?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行为是否与党和政府的舆情引导目标相一致?这些舆情引导成效的评估通常只注重定性判断,缺乏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没有成型的舆情引导效果考核评估体系。

二、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机制的途径

(一)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收集和分析机制

网络舆情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围绕社会上某些焦点和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公众所表达出来的具有较强倾向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和言论,主要通过BBS、博客、新闻跟帖、转贴等方式传播并加以强化。网络舆情经常发生在民意表达最为集中,舆情传播最为畅通的场所。地方新闻网论坛常常成为民众诉求的一个重要通道。如东北网的“东北论坛”。市委、市政府的舆情检测室应定期排查哈尔滨人民政府网和东北网的新闻留言板和论坛,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在舆情处于潜伏阶段,尚未形成热点前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并对网络舆情按责任部门、所属类型、涉及事项、跟帖议论情况、轻重程度分门别类,汇总各方面信息,科学梳理,准确筛选出具有传播影响、社会动员和危机倾向的舆情,再通过专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去伪存真,得出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的舆情分析,并对通过收集和分析所获得的网络舆情材料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将舆情监测分析报告上报给政府主管网络舆情的领导。这样就可使各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和本部门相关的最新网络舆情,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因而,健全有效的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防范“热点”引发为“炸点”,在舆情还未形成热点之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有效防患于未然,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二)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引导”机制

在日常的舆情引导中,可以借鉴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叫醒政府网站”的做法,做强做大政府主流网站,如哈尔滨人民政府网设置了“市长信箱”帮助网民解决各类诉求;对于与我市发展战略相关的内容设置了网上互动和民意征集环节;设置了“百姓谈”专栏,对涉及职责范围的咨询投诉,由各部门专人在规定时限内办毕并反馈,并在网络上显示出处理状态“已回复”或“已受理”。哈尔滨人民政府网对每月各职能部门回帖量前十名和超期未回复的网帖也进行了排名,充分显示了政府对治理民生问题的力度。而对确需延长办理的,应在网上做出说明,对确需通过详细调查后才能办结的社情民意,要及时在网上通报办理进度,以使公众对处理进程一目了然。对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如东北论坛“都市关注之养狗那点事”采用主动抛题法,通过设置正反两方面议题,对一个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讨论,最终形成“文明养狗,城市文明”的正面引导效果。实际上,舆情的最深层次的本质是利益的表达,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的利益诉求并非完全正确合理。网民的情绪、判断和态度理性中常常裹挟着非理性。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5.38亿,微博用户达到3.27亿,90后青年已登上互联网舞台,足见我国网民富于青春特征,由于八成网民未到“不惑之年”,这就不难理解网民的富于激情而理性不足。很多网民很难辨别信息真伪,并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出现负面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当负面舆情处于潜伏期且异常活跃时,一经爆发,就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跟上舆情发展的进程,在浅舆情转变为显舆情前,采取发帖、跟帖等方式,运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对网络舆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复,及时澄清事实真相,使网络舆情趋于平稳。并可借势向网民推荐一批质量高、点击率高的具有导向性的帖子,吸引更多的网民参加讨论,使其在思想交流和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观点,从而实现网民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教育。

(三)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危机应对机制

网络舆情危机发生之际,正是考验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引导应对机制作用的关键时刻。首先,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承诺调查事件真相,表明已采取和将采取的措施,从而做到先声夺人,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避免公众猜测,以取得公众的信任。因为来自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消息有着天生的权威性,虽然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调查需要一个过程,但能让公众在第一时间听到政府发出的声音,至少表明了党和政府的一种姿态,给公众以信心。但对于一些尚不明朗的话题,要低调介入冷处理,要采取严谨的态度。在“7·23”温线特大动车追尾事故中,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发表了“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等不当言论,就是在掌握信息不充分的前提下乱说话,疑点众多,可信度不高,引起了公众更多的质疑和不满,进而成为网上舆情攻击的对象。健全危机应对机制也可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压缩炒作空间,回应网络舆情,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积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同时要以滚动方式不断发布最新信息,积极主动应用各种网络互动平台,以公众关注焦点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和剖析,对事态发展及走向做出预判,并对舆情处理的进展做追踪报道,做到对网络舆情充分彻底的应对。其次,快速稳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需要政府机关主动成为“意见领袖”或与“意见领袖”沟通。当网络上出现海量的信息时,一般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随着多元诉求促使各方迅速发声,网络“意见领袖”舆论场力量日渐强大。“意见领袖”的权威声音将成为公众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政府机关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对于热点和焦点问题在原则性要与“意见领袖”多联系、多沟通,保持一致,并用“意见领袖”的言论引导主流舆论方向,孤立非主流言论。“意见领袖”是一群在网络上积极发言的活跃人群,他们当中有专家、学者、媒体人等,身处各行各业,来自民间,代表并维护着一部分群体的利益,意见领袖的言论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网民的共鸣,得到网友的认同。2012年,在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中,西安、长沙、青岛、江门等地出现的打砸抢烧日货与商场的行为,引发社会各界的反思,不少意见领袖纷纷辟谣,呼吁理性爱国,毋伤同胞。这些言论具有很强的号召性和感染力,得到了网友认同,通过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应急中的作用,对于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聘请一批专业知识深广,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人士来做网络“意见领袖”,用网民自己的声音来影响和感染网民,实现网民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这种影响力远远超过当事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引领和调控网络舆情的走向,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四)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监督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研究 篇4

互联网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伟大的技术革命时代。现代信息技术、通讯传播技术、网络技术等众多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及丰富多彩、方便实用的应用形式决定其日益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阵地, 网上热点层出不穷, 网络舆情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决策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历史原因曾使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国内关于舆情的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迫切需要提升与之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舆情分析与监测是信息深加工, 以往“剪报”式低价值粗加工的信息服务, 虽可按主题范围搜集, 但提供的结果仅局限于单一的信息内容, 传统的单一线性收集方式已不能够满足人类大脑发散思维的需要。

二、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的技术支撑

在浩瀚的网络中, 政府如果仅仅依靠人工完成网络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不现实的。而Web数据挖掘能快速、准确的获得有价值的网络信息, 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行为以及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知识。它克服了普通数据库管理系统无法发现数据中隐藏的关系和规则及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的弱点。Web数据挖掘的出现为自动和智能的把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条件。可有效地从Web获取并分析相关舆情, 达到监测、辅助决策和引导的目的, 为网络舆情预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一) Web数据挖掘

Web数据挖掘由传统数据库领域的数据挖掘技术演变而来。数据挖掘是指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中提取出人们感兴趣的、可信的、隐含的、明显未知的、新颖的、有效的、具有潜在用处的信息的过程[1]。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数据挖掘技术被运用到网络上, 并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发展出新的理论与方法, 演变成网络数据挖掘技术。Web数据挖掘是指对目标样本进行分析提取特征, 以此为依据从Web文档和Web活动中抽取人们感兴趣、潜在的有用模式和隐藏的信息, 所挖掘出的知识能够用于信息管理、查询处理、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方面。

根据挖掘对象的不同, 可将Web数据挖掘技术分为三大类[2]: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和Web使用挖掘。Web内容挖掘是指从Web上检索资源, 从相关文件内容及描述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潜在信息。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 Web内容挖掘分为文本挖掘和多媒体挖掘。Web结构挖掘的目标是Web文档的链接结构, 目的在于揭示蕴含于文档结构中的信息, 主要方法是通过对Web站点的结构进行分析、变形和归纳, 将Web页面进行分类, 以利于信息的搜索。结构挖掘的重点在于链接信息。Web使用挖掘是从服务器访问日志、用户策略、用户对话和事物处理信息中得到用户的访问模式和感兴趣的信息, 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获知Web使用者的行为偏好, 从而预测其行为。

(二) Web挖掘过程

Web数据挖掘依然遵循数据挖掘的研究思路, 挖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模式发现和模式分析 (如图1所示) [3]。

1. 数据收集。

网络信息的收集是网络舆情监测的源头, 其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监测效果。对于明确主题的舆情信息采集, 可以采用搜索引擎方法。由于各个现存搜索引擎索引数据库的构造方法不同, 其索引数据不尽完整, 所以应将多个单搜索引擎搜索结果进行整合、调用、控制和优化。搜索中可以以宽度优先、深度优先或启发方式循环地在互联网中发现相关信息, 可将网络空间按域名、IP地址或国别域名划分为独立子空间详细搜索;或以信息类型为划分, 如HTML格式、XML格式、FTP文件、Word文档、newsgroup文章和各种音、视频文件等。舆情信息检索结果可按不同维度展现, 包括按内容分类、舆情分类、相关人物、相关机构、相关地区、正负面分类等。每个维度下把搜索结果自动分类统计展示, 以便短时间内检索到精确信息。

2. 数据预处理。

因原始Web访问数据的文件格式是半结构化的, 包含不完整、冗余、错误的数据, 需进行提取、分解、合并, 转化为适合挖掘的格式, 保存到关系型数据库表或数据仓库中, 等待进一步处理。数据预处理可改进数据质量, 提高后续舆情挖掘过程的精度和性能。对采集到的舆情进行初步加工处理, 如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统计, 对于新闻评论, 需过滤无关信息, 保存新闻标题、出处、发布时间、内容、点击次数、评论人、评论内容和评论数量等。对于论坛, 需记录帖子的标题、发言人、发布时间、内容、回帖内容、回帖数量等, 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条件允许时甚至可直接对网站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3. 模式发现。

利用数据挖掘的算法可发现用户聚类、页面聚类、频繁访问页组、频繁访问路径等隐藏的用户访问模式。若在挖掘用户浏览模式过程中发现选择的数据或属性有偏差, 或挖掘技术达不到预期结果, 需根据反馈结果不断重复以上过程, 通过数据挖掘, 创建和更新用户模式库。模式发现可应用许多相关领域的方法, 但需针对Web数据挖掘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进。

统计分析。通过分析会话文件, 可对页视图、浏览时间和浏览路径长度进行各种不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频繁访问页、频率、均值、中间值和访问量的时间分布等) , 提高网络舆情挖掘的效率和质量。

路径分析。发现站点中最常被访问的路径及其他相关路径信息。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可采用该技术, 采用图的方法来分析Web页面间的路径关系。G= (V, E) , 其中:V是页面的集合, E是页面之间的超链接集合, 页面定义为图中的顶点, 而页面间的超链接定义为图中的有向边。顶点v的入边表示对v的引用, 出边表示v引用了其他的页面, 这样形成网站的结构图, 从中可确定最频繁访问路径, 此路径指向的信息极有可能就是互联网上的“热点”和“焦点”。

关联规则。挖掘的是客户的不同浏览事务所涉及的大量数据中项集间的联系规律。利用该算法可从纷杂的网络信息中找出促使网络舆情产生、变化的内在因素, 帮助揭示舆情的变动规律, 挖掘出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序列模式。挖掘出交易集间有时间序列关系的模式, 由此确定用户将来访问趋势和模式。在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 可将社会运行接近负向质变的临界值的程度进行早期预报, 提前发现不良事件的苗头, 尽早梳理, 快速应对, 达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分类。先从数据中选出已分类的训练集, 运用分类技术, 建立分类模型, 对未分类数据分类。分类模型由分类器或分类函数确定相应类别, 分类模型类别可由特征化了的属性集合描述。分类发现可描述特殊群体的公共属性。在网络舆情研究中, 可根据自身需求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初步筛选, 进行分类、分组, 如设置“民生问题”、“突发事件”、“公共安全”、“经济危机”等。然后有针对地进行数据选择, 进行数据集合, 缩小挖掘范围, 避免盲目搜索。从而得到更精确、更有价值的信息。

聚类。聚类和分类的主要目的都是对Web对象归类, 不同之处是聚类未事先定义好主题类别, 需将Web对象特征化后归类分析, 使同类的对象具较高相似度, 而不同的类中对象差别较大[4]。

预测分析。利用历史数据中找出的变化规律, 建立专用模型, 通过此模型对未来数据的种类及特征等其他方面进行预测, 得出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提前预测, 提前防范意外, 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预测关心的是精度和不确定性, 通常利用预测方差来进行度量。

偏差分析。指发现数据库中的异常数据, 其检验的基本方法是寻找观察结果与参照之间的差别。偏差分析可以对网上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及时批驳, 在纠正偏差中使造假和诽谤不攻自破;可以准确及时地挖掘提取与热点事件相关的真实信息, 以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导向。

4. 模式分析。

模式分析主要是为了从模式发现算法找到的模式集合中筛选出有趣的模式。精确的分析方法通常由Web挖掘的具体应用来控制。模式分析的形式可以是类似SQL的知识查询机制, 也可以把Web使用数据装入数据仓库, 以便执行OLAP操作。另外, 可视化技术在视图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数据模型中的变量特征、操作子模式都可用图形化的工具标识, 这对揭示数据中内在本质及分布规律起到很强的作用。

三、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为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能力, 特别是动态信息的监测, 有必要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一套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实现对舆情采集、监测和预警的信息需求, 为使用者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 做出正确舆论引导, 提供分析依据。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以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 基于软硬件、数据管理平台, 依托搜索引擎和Web数据挖掘技术。该系统包含四个功能模块:Web舆情采集模块、Web舆情预处理模块、Web舆情挖掘分析模块、Web舆情辅助决策模块 (如下页图2所示) 。

1.Web舆情采集模块。系统应能根据用户信息需求, 设定主题、关键词目标, 通过人工参与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来完成信息收集任务。根据不同舆情专题需要输入不同的待采集的目标网址, 自动采集新闻信息, 统一加工过滤、自动分类, 保存新闻标题、出处、发布时间、正文、新闻相关图片等信息, 支持多媒体数据采集, 可自动解析RSS的XML文件, 抽取网页的链接、标题、时间等信息, 支持网页快照功能等。高效、全方位的网络舆情采集, 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可用性和全面性, 从而为决策分析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参考。

2.Web舆情预处理模块。围绕集中管理、分布存储、跨平台发布、实用性, 覆盖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 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3.Web舆情挖掘分析模块。利用关联规则、聚类、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和偏差分析等多种技术对收集来的舆情进行分析和处理, 提高舆情研判的准确性及内容分析的确定性, 为舆情引导做准备。其功能包括: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图2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的总体架构即可根据信息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 识别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 通过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 识别敏感话题。倾向性分析, 即对于每个话题、每个发信人发表的文章的观点与倾向性进行分析与统计, 了解舆情可能的发展趋势。主题跟踪, 即跟踪某个热门主题回复、跟帖、修改、阅读等情况, 为管理者及时了解该主题的舆情发展状态。自动摘要, 即对各类主题、各类倾向能形成自动摘要, 供决策参考。趋势分析, 即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 人们所关注的程度, 并对未来作出科学预测。突发事件分析, 即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 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

4.Web舆情辅助决策模块。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内容安全性、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通过舆情预警、舆情监测、舆情报告和发布个性化信息等手段, 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提供经过舆情分析处理后的有针对性的结果生成报告, 并提供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浏览、检索, 达到辅助决策, 引导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的目的。

四、结论

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是个复杂的技术和管理过程, 必须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 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觉地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摘要: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是个复杂的技术和管理过程, 必须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 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觉地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引导,Web数据挖掘

参考文献

[1]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3.

[2]Raymond Kosala, Hendrik Blockeel.Web mining research:A survey SIDKDD Explorations, 2000:7.

[3]W Hseush, C Pu.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Asynchronous Transaction Processing[C].In Proc.Of the 15th Inter.Conf, on DistributedComputing Systems, 1995:110-117.

网络舆情引导 篇5

党的十八大立足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 唱响网上主旋律”等战略任务。

《现代汉语词典》对“引导”的解释有两层意思:一为带领;二为指引,诱导。“引导力”:既指正面带领力,又指负面指引与诱导力。

“网络舆论引导力”是舆论引导者按照预期引导方向,传播一定的观点与信息,并对舆论运行过程进行协调与平衡,影响被引导者意见、态度、倾向的能力。主要包括引导力的方向、大小与着力点三个构成要素。

方向:唱响网上主旋律

方向决定未来,导向影响人心。网络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进步扩充了个体的话语张力、舆论场域的空间半径和舆论影响的时间长度,打破了原有舆论场域的动态平衡,激活了社会舆论的风险表达。

一、必须扩大网上传播的正能量。要改进网络正面宣传方式,提升网络议程设置能力和网络正面宣传的实力。

二、必须有序推进网络化的“协商民主”。要真正发挥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要发挥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提升主流舆论的主导力。

大小:提高传播能力

大小决定势能,传播决定影响。没有传播的影响与没有影响的传播,都不是有效的传播。网络舆论引导力,不仅要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关键还要让看到的人能正确地看待并能正确地引导其他人的看法。

一、必须构筑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适应云时代互联网移动化、终端智能化、交互社交化和大数据化发展等趋势,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的数字化、社交化转型升级,抢占网上的先导权与第一入口权。

二、必须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遵循互联网商用为先、娱乐为王、交流为用、学习为优的传播规律,在发挥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平台的应有作用的同时,要适时引导,放大网络多元运用与服务能力。

着力点: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

管理必须规范,运行方能有序。信息革命正在改变权力版图。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以前的操作模式去划延长线的话,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加强对关系资源新版图的认识和研究,迎接新的管理革命,以便构造与新的形势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从而真正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一、提高全党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管网水平。

二、提高执政骨干队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用网能力。

三、提高网民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网络素养。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研究 篇6

摘 要: 本文从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况及其特点出发,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研究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正确引导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监控 引导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媒介对国内外突发的热点新闻事件或与大学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等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本研究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归纳,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结合大学生的独特心理,提出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方法,为高校在现有环境中平稳高速发展提供帮助。

一、高校校园网舆情的概况和特点

高校舆情的主要内容是国内外的热点事件、校园突发事件及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等,要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引导,必须先深入分析舆情本身的特点,这是舆情引导的基本前提。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如下特点:

1.自由性与直接性。高校校园网络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共享资源、发表评论观点、提出意见建议的互动交流平台,大学生可以自由地对某一事件发表言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2.隐匿性与外显性。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特点,信息的发布者不用署名,与此同时,呈现出外显性特点,因为热点话题一旦出现,就会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形成激烈的讨论并产生较大影响。

3.突发性与及时性。高校网络舆情通常是毫无征兆、突然出现的,而且形成迅速。近几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一般由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或校内外突发事件引发,几乎都会在高校BBS论坛中引发激烈讨论,产生强烈反响。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网络舆情工作专门领导机构,工作责任归属并不明确,对舆情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及和谐方面的作用没有足够重视,缺乏科学的校园网络舆情处置预案,导致网络舆情工作措施缺乏及时性和连贯性。

2.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不健全、机制欠缺。大部分高校有参与舆情监测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但多为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干部,缺乏一支政治素养高、熟悉学生思想工作、知识经验丰富并且计算机技能强的专职指导队伍,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严重制约。

3.对于舆情危机处置方式简单粗暴,过于被动。高校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对于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特点的深刻认识,一般采用传统的舆情应对方式。舆情管理监控人员对一些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议论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正面引导,而是简单粗暴地删帖或封堵,越发引起更高的关注度。在这种情况下,对敏感问题或比较严重的问题只堵不疏,难免积小成大,酿成严重的后果。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分析

做好校园内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对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学生、学校的发展及社会进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育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健全人格。现如今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在当今这个人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发布言论及意见的时代,如果没有参与者良好素质作为保障的话,那么任何网络舆论引导的手段都是空谈。只有促进青年学生自身优良素质的养成,才能使其更好地辨别网络舆情的真伪,而后以一种平和、健康的心态对待网络舆论中的突发事件。

2.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校园内网络信息的传播应得到有效管理,应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一旦发生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首先应控制事态发展阶段,其次应正确引导舆论走向,管理者应在控制事态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使大众的舆论步入正确的轨道,最后应消除不良信息,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者不能一味默不作声或打压屏蔽有关言论,应巧妙运用令人信服的方式消除“噪音”。

3.建立健全的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机制。首先,做好高校校园网的建设,校网站的相关管理者要定时监测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络内容,创办一些具有先进性和特色性的网站。其次,建立专业的舆论引导队伍,培养舆论领袖,培养带有正面色彩的舆论领袖是对广大学生进行舆论疏导最有效的方法。再次,实施“以人为本”的网络舆情互动策略。过于死板的管理模式只能使学生疲劳应对,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才会让学生乐于接受。

四、结语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做到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主动发声、理性分析和敢于亮剑,在高校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清朗的网络育人氛围,维护校园的和谐、健康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周群.大学生舆情及其工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朱磊.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构建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篇7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网络渗透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力。网络成了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生动性、丰富性、超时空、超文本等特点, 但相对缺乏可信度、组织及用以维系用户的完备的内容生产。网络媒体在扩散传播中带来了海量的信息, 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受体受限”的模式, 以“双向型———去中心化”为核心架构, 增添了受众信息反馈的巨大拓展空间, 人们可以通过跟帖、BBS、聊天等形式, 利用QQ、MSN、飞信等工具,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表融合本阶层利益与视角的舆论批评, 对政府管理方式产生一系列冲击与深刻影响, 为民主政治开辟了又一场域。网民群体关于某一事件围绕各自阶层的利益寻找“爆点”, 广泛热烈地参与舆论传播, 并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与政治管理机制提出质疑, 有时过激影响到社会稳定则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的实质是人们不再寻求法律手段, 而是寄予舆论造势、道德约束、施加集体压力与政府争夺政治与文化话语权, 它实际上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形式。

网络舆情的特征

网络舆情具有开放性。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海量信息传达迅捷, 赋予受众自主选择的权利,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信息, 甚至还要主动过滤, 去掉错误的或者附加的垃圾信息。不同阶层、享有不同经验的公众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从个体角度出发, 无限制地过滤信息, 以至于失去经验的共享和信息全程全面的收集, 甚至会出现某些过于主观的观点。在众多信息中如何辨别真伪, 又如何在强化了自主选择权利的信息筛选中保持理性与客观, 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实的网络世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舆论追踪, 往往使真相难以被澄清, 负面因素常常被随意放大。

网络舆情具有多元性。网络世界涵盖内容丰富, 网络用户可以全面体验信息生活与实际生活的交融。作为初具规模的“虚拟社会”恰恰缺乏集体认同的道德规约, 个别人寻找尚不健全的网络管理、监督机制的漏洞, 滋生“道德虚无主义”与“合理利己主义”。甚至有的网民在现代社会完成了从旁观者到议论者再到参与者的转变, 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边限在某种程度上模糊化, 加速网络舆情的发展, 如引导不当, 过激行为会引发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具有冲突性。网络具有超时空、超文本的特点, 是全球共享的,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在网络世界里相遇, 思想的交锋也必然包括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 对于不同主题以及同一主题的多元讨论, 其出发点在于以“我”为中心的思想观点能得到认同, 而不去更多地考虑内容是否合理与正确。同时, 网络身份是隐匿的, 这就催生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网络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 更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觊觎, 他们试图抢占思想文化的宣传阵地, 发表错误的信息制造混乱, 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

网络舆情具有情绪性。网络世界的信息交流具有情绪化倾向, 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反作用的具体表现。人们凭借虚拟身份就某一话题发表言论, 多是鸣不平之音, 为个人遭遇的不公正、个人利益的受损找到个体情感的宣泄口, 人们在网络上自发形成志同道合的群体, 群内同质化又引发对群外异质的疏离, 在信息的选择、是非的判定上对本群体高度依赖, 甚至形成偏颇的“群体极化”的强势观点。网络舆情即围绕某一群体性事件通过网络舆论传播把涉及一定阶层或群体的利益以及由此在一定阶段累积的抱怨、焦虑、紧张、不满等情绪暴露无遗, 如不加正确引导, 民意审判走向极端, 将不可避免地侵犯当事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形成一种“网络暴力”;负面舆论“滚雪球”似的扩大, “羊群效应”使人们在整个网络中只听到一种声音, 即本群体的声音, 会冲击政府的执政能力, 危害现有的社会治理秩序。

网络舆情的理论属性

网络舆情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形式。社会心理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 带来受众话语权的回归甚至泛滥, 社会心理的非系统性、相对隐蔽性和错综复杂性、广泛性、群众性等特点揭示政府构建网络舆情的导向机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因此, 我们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大众, 使之进行理性的思考, 自觉行动, 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反作用积极的一面。

意识形态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变化发挥重要影响。我们要特别提防网络舆情发展中把事态引向歧途、将破坏性扩大的别有用心的煽动言论, 重视意识形态的斗争与意识形态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用进步的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发挥进步的意识形态对网络舆情的积极引导和规制作用。

消费主义文化对网络舆情产生明显影响。异化消费使人们把物质消费的多少作为个人幸福实现的途径和生活质量的评价标准, 把消费看做是快乐的唯一源泉。消费主义时代, 人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建立在物质享受和对物的崇拜之上, 社交生活淡化, 群体关系疏离。不合理的人际关系使得个体情绪紧张, 在多元的价值趋向中迷失了自我, 丧失了正确的主流价值观的导向, 对信息的采集、是非的判定难免失之偏颇。

构建不同阶段的政府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针对网络舆情的上述特点, 政府应努力构建针对不同阶段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在舆情潜伏期———建立适度的调控机制。完善政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和预警机制。平时政府要注意对舆情信息的汇集, 组织相关人员收集网络舆情信息, 制定科学的收集标准, 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科学的方法, 依靠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媒体等平台, 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动向与发展规律。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相互配合, 对预警划分级别。加强法制建设, 提供必要的法制支撑, 积极探索网络政治与网络文明的交叉互动作用。

在舆情爆发期———建立积极的干预机制。加强政府的应急与干预措施。面对舆情发展快速作出反应, 不逃避、不推诿, 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 指定相关部门受理, 把处理的进程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密切关注的公众。正面引导舆论, 加强政府主流网站的自身建设, 建立积极的干预机制。干预机制包括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对话沟通的民主平等、媒体舆论主流积极引导、特殊时期的强硬手段。

在舆情的持续期———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做好政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组织技术人员采用科学分析的方法, 对相关信息分类、鉴别、筛选、分析、归纳等, 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 增强网络舆情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研究。探究公众参与网络舆情的动因, 分析网络舆情发展中的“意见领袖”, 引导他们成为建设和谐网络环境的力量。尊重他们为民代言、批判现实、监督政府的主动意识。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引导网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引导。

在舆情的淡化期———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做好政府网络舆情信息的跟踪与反馈工作。政府对内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开辟其他切实可行的反映民主诉求的渠道, 改变民意上达阻滞、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不足的旧面貌,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倾听民声, 夯实群众基础;对外要继续组织媒体积极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 降低谣言的破坏性力量, 增强政府与民众在网络领域的互动, 避免因政府的话语匮乏而造成沟通的障碍

参考文献

[1].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 《社会科学》, 2008 (11) 。

[2].曹劲松:《政府网络形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 (6) 。

网络“亮剑”提升舆情引导见实效 篇8

(一) 制定实施办法, 规范金融对外宣传和舆情监测。2013年, 中国人民银行乐安县支行 (以下简称“乐安县支行”) 组织专班, 历时3个多月, 制定了2套工作文件。一是制定《乐安县金融机构新闻与舆情监测工作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根据舆情信息影响程度和传播范围, 把舆情分为5个等级;根据金融机构的行业性质和经营业务将舆情信息划分为2大类共8小类。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乐安县支行新闻宣传和舆情监测处理工作规范》, 建立了必要的组织架构和办事流程, 形成一套完整的舆情监测、负面舆情应急工作简本。

(二) 配备监测力量, 打造过硬的舆情监测队伍。一是成立支行舆情监测队伍。支行新闻与舆情监测处置领导小组, 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研判和引导。二是组建金融机构舆情监测队伍。在辖内金融机构内选取了20名懂网络、业务精的骨干组成金融机构舆情监测队伍,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舆情监测工作。三是运用即时通信新工具组织舆情监测队伍进行舆情信息的交流。通过人民银行主导, 辖内金融机构配合, 构建一支稳定舆情监测队伍, 形成了舆情监测工作的合力。

(三) 开发舆情监测工具, 实现舆情监测的自主搜索。乐安县支行科技人员开发了舆情监测网站这一自主搜索工具, 实现了舆情监测关键词设定、热点识别、倾向性分析、预警等功能;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写了一本《舆情监测网站简明使用手册》, 用于指导辖内金融机构舆情监测人员的工作。

(四) 指导辖内金融机构, 协同开展新闻与舆情监测工作。要求各金融机构成立舆情监测处置领导小组, 督促各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 同时实行舆情监测轮班制, 人民银行做好交接班工作。

(五) 多部门协作联动, 构建舆情预警和联动机制。一是与县委宣传部联合发文《乐安县新闻与舆情监测、处置实施办法》, 使基层人民银行舆情监测工作既有针对性, 又有权威性。二是与当地主流媒体和“人气”网站、论坛, 形成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与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建立畅通的联络机制, 在处置突发舆情危机事件时, 能够为最大限度控制负面信息的生存空间, 进而争取时间和主动权。

二、取得成效

(一) 在辖区金融系统内首推舆情监测工作, 填补了县级人行履职的空白。乐安县支行通过制定《办法》,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新闻与舆情监测工作, 探索了一条基层支行拓展履职的新路子。

(二) 在工作方法上首推新闻与舆情监测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乐安县支行通过将金融新闻与舆情监测工作纳入对金融机构的考核评价范围, 金融机构主动关注金融新闻与舆情的理念、意识空前浓厚, 参与新闻与舆情监测工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三) 在指导方式上首制操作范本, 实现了新闻与舆情监测工作有章可循, 简便易行。除了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外, 乐安县支行还精心制定舆情监测流程范本, 以及《舆情监测网站简明使用手册》, 使各系统各单位开展新闻与舆情工作具有蓝本指南。

(四) 在力量上首次整合机构力量, 实现了“大宣传、大监测”的格局。自2012年下半年开展工作以来, 乐安县支行联合宣传10余次, 编写舆情参考信息52期, 主动出击纠正部分当地新闻媒体对金融机构的失实报道3次, 联合保险机构模拟开展“关注无证保险中介扰乱农村保险市场”为内容的演练, 运用舆情监测网络平台, 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杜绝和防范金融风险。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篇9

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校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 高效的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不但能在处理重大危机事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 锻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防患于未然, 减少甚至从根本上防止利用高校网络煽动群体无意识恶性事件发生。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以网络为主阵地, 是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延伸, 指导教师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 进而结合网络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是网络时代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议题, 亦是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要求。

二、高校现有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1. 传统“填鸭式”教育思维根深蒂固

在我国高校建设网络舆情机制的同时, “填鸭式”教学亦伴随左右:学院开通了微博, 强制学生关注;开通了微信, 给每个班级分配点击量……反观传播内容本身, 无非是学院官网的复制粘贴, 既没有照顾到移动媒体的阅读特点, 也没有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是机械地发布内容, 功利地追求点击量。显而易见, 这样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只会聊胜于无。更有甚者, 往往达不到日常维护的要求, 更不用说利用影响力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了。

2. 学生逆反排斥心理过重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日趋复杂的特点, 其中就包括情感强烈、渴望关注、网络关系拓展等方面。随着网络传播代替电视传播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过分娱乐化与碎片化的网络传播形态也逐渐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固有化的教育理念早已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加之思想政治工作说教色彩较重,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很难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3. 传播理念落后, 形式缺乏创新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过程中, 除“教”与“学”双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惰性心理外, 网络传播理念的缺失也是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收效甚微的又一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有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对于网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 一味地教导学生“远离网络, 少上网, 多看书”, 并不能意识到网络对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笔者认为, 作为高校辅导员,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封堵学生自己认知世界的窗口, 而是应该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明是非, 辨善恶, 提升其对于网络传播及其内容的理解力与把控力,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使他们成长为信息化时代的主人。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以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平台HBU外院为例, 从原来辅导员独自完成微信的制作与发送到现在成立专门的学生会部室分管微信平台工作, 仅用一年的时间, 该校便完成了由老师全权负责变成由老师主导、学生自主编辑的良性工作局面的形成。通过微信平台的运营与维护, 学生骨干深刻了解了网络传播的特性, 掌握了网络传播的一般技巧, 提前接触了社会, 锻炼了能力;作为普通学生, 微信平台的出现促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学院工作, 增强了普通学生对于学生工作的参与感, 为其提供了与老师交流的平台, 有效避免了高校辅导员对于“中间学生”的忽视现象。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 需要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 掌握网络运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为目标,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曾昭皓.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理论与实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篇10

关键词:网络舆情,社会事件,安定和谐,引导策略

网络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传统民众生活和生产模式发生系统性变化,同时对于不同层级政府管理造成深入性影响。须知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经济改革关键时期,其间必然出现诸多挑战与困难,同时使得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上存在深刻的被动特性,尤其是一些社会突发性热点事件和借此引发的网络舆情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秩序、政府公信力等。

1 我国网络舆情实际发展背景

网络舆情是反映社会舆论状况的基础性因素,主要是社会大众借助网络技术针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公开表述的行为模式,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和相关背景如下。

1.1 网民数量庞大,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几率相对更高

我国庞大的网民之中月收入不超出3 000元的占据一半以上,这部分源自于不同阶层的网民,接受教育程度自然各异,相对地在特定事物意见表达上带有严重的片面性,并且期望倾听自己愿意接纳的一面,所以导致不同类型言论和情绪在网络空间蔓延。

1.2 网络舆情发展形式日渐多元化

首先,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群,他们自身知识结构相对完善一些,尤其对于社会之中存在的问题等有着强烈的审视批评欲望,并且比较善于灵活运用最新网络舆情工具进行相关意见发表。在此类背景下,网络舆情增添了许多深度和理性特征[1]。

其次,每个网民对于国家既有政策、法规、民生和经济等存在特殊性见解时,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发表,相比以往,挣脱了许多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

2 目前我国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弊端迹象

2.1 网络管理模式不合理,有关法律有待健全

尽管政府相继出台各类法律条令进行网络空间管理力度强化,但仍然无法紧跟当下发展快速且情况复杂的网络事件,也就是说,当前政府在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上始终停滞在初步探索环节。与此同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规范体制不够完善,缺乏可靠的网络协商和监督管理机制,一时间令网络舆情引导效能处于长期晦暗的境遇之中。

2.2 有关机构在网络舆情引导上关注度不高,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都开始加大对网络舆情的重视态度。不过与之相比,有关社会团体、电信和网络运营商、不同类型媒体等,面对该类问题态度十分冷漠,不能清晰化地认知自身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支持效用,危机意识过于单薄,一旦说该类舆情瞬间爆发,上述工作单位和成员便会立即慌乱无措,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作用,特殊状况下反而会加剧舆情的传播和升级趋势。再就是相关政府机构责任不能得到充分贯彻落实,或多或少都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2.3 各类机构交流沟通不足,在联动机制协调绩效上需要进一步改善

包括不同层级政府、政府和网络运营商、网络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等,都存在着信息交流不通畅的弊端,致使许多类型资源难以在第一时间范围内得到共享,相关引导工作人员也将难以精确化地预测和评论网络舆情波动迹象,尤其是在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心理和政治影响方面,不能提供科学性的认知结果。简单来讲,就是说一旦发生特定规模的网络舆情过后,政府权威信息将存在严重滞后缺位问题,造成谣言持续深入并持续扩大相关事态。

2.4 网络舆情引导模式不当,人本思想过于薄弱

网络舆情衍生结果,可以说和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处理模式不当有着紧密关联。在网络舆情初步衍生阶段,政府和官员往往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即便是过渡到舆情增温时,他们同样摆出一种漠视的态度,使得相关矛盾日渐累积,并进一步激化。

3 强化我国网络舆情引导实效的具体策略

网络舆情持续爆发和扩张,对于政府权威和形象造成愈加深刻的影响,在此类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尽量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1 加大政府网络改建力度,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正面引导的实力

想要令政府网站发挥出合理的舆情引导效用,就必须尽快地在群众之中树立起其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同时持续加快政府上网工程建设进程,确保内部机理因素的健全性,使得社会大众不管是在平常或是网络舆情引发环境下,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登陆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关键性信息获取,进一步凸显政府网站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主导地位[2]。为了顺利贯彻落实指标,就必须预先做好后续过渡准备工作。

第一,大幅度提升政府网站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赋予政府网站强大的公信力,使得愈来愈多网民倾向于关注该类网站信息的变化和发展状况。

第二,作为政府机构,要尽力持续维护官方门户网站,确保内部服务功能得以拓展之余,凭借门户网站作为基础性指导媒介,全面加快电子政府建设步伐,进一步促使网民主动地将政府网站视为舆情信息碰触的发源地。

3.2 设置并实施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确保最新网络舆情动态掌握的实时性

关于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设置和应用,将顺势细化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展动态的预测等工序流程。相关引导人员可以考虑委托专业化社会调查机构针对特定网络舆情进行专题性调查认证,力求将舆情最新动态和社会基本面等信息予以合理规划整理,确保日后一切敏锐捕捉和追踪决策,从而全方位捕捉和追踪任何存在苗头、倾向和群体性的舆情问题。经过科学且人性化的管理校验过后,挖掘有关问题滋生原委并结合丰富实践经验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3.3 健全网络舆情联动机制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实质上就是政府管理机构和其余职能机构,利用监测、预警和应对等工序流程,进行特定阶段网络舆情科学化引导和监管的方式。

首先,在监测工序流程中,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将锁定在网络舆情内容、走向、价值观方面的监控层面上,对于任何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的网络舆情要及时予以汇总和校验。

其次,持续到预警环节时,重点工作便是进行网络舆情研判,目的是为后续可能引发的网络舆情做足充分的应对准备工作。

最后,在应对过程中,网络舆情引导的关键便是借助特定政府的行为控制手段,完成舆情危机的化解任务。

3.4 强化政府网络发言人体制的执行实效

现阶段我国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都陆续地构建起自身专属的网络舆情发言人体制,旨在维持自身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主动权,同时彰显出政府应有的权威效应,但在应对工作及时性和虚假信息消除措施的针对性掌控方面还有所不足,希望日后凭借专业化手段予以改善。须知任何信息一旦在人脑之中停留过久,即便是后续信息再过科学合理,都将难以改变之前信息的影响效应。所以,政府务必要尽快在网络传播之中占据主导地位,关注各类网络舆情走向趋势并在第一时间发布较为权威的信息,即维持自身信息的精准和易接纳特性,必要状况下直接借助特定渠道,令社会大众在最大范畴和程度上理解该类信息[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后有关政府、网络和电信运营商要做的,便是尽快摸透网络舆情传播的时度效等规律,针对网民一切心理需求和倾向的表达模式,进行人性化引导;同时切实沿用现代传媒新手段,不断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应有的吸引和感染力。相信长此以往,必将为我国不同阶段网络舆情科学化引导和社会安定和谐秩序维持,提供极为可靠的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雅静.实现公民规范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探讨[J].理论学习,2010,16(12):71-84.

[2]林辉.群体性事件与领到导干部应对能力建设论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18(2):132-150.

网络舆情引导 篇11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是高校学生,网络已经深入到了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不管是国内发生的事件,还是国际上的重大新闻,都会形成相应的网络舆情。高校作为多种思想文化碰撞和传播的主要场所,受网络舆情的影响也会更大。因此,把握网络舆情的整体状况,探索思政教育新的方向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

一、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1.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舆情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网上用户却具有一定的隐匿性。高校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在网络世界中,高校学生可以摆脱这些束缚,在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发表个人言论和思想。虚拟的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高校学生变得肆无忌惮,这样就会形成相对消极的网络舆情。这样的网络舆情会让高校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养成不道德的行为观念,甚至会滋生高校生的网络犯罪行为,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网络舆情具有多元性。网络环境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各种思想和观点都可以在网络进行碰撞和交锋,网民们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并不能够很好地对网络观点进行辨析和筛选,往往会受到错误观点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要掌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把握网上的一些主要观点。

2.网络舆情带给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

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和基础。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当前国家政策和形势的教育,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在网上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通过网上的一些优秀观点,形成对问题较为全面的认知和考量。网络舆情在某些方面是对教师教学的课外延伸,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

目前,在高校教学当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网络中度过,他们在网络中吸收各种观点和看法。如果高校思政教学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去积极引导高校学生,会比单纯的思政理论教育更加有说服力,还会增加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二、网络舆情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引导措施

1.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网络教工队伍

网络舆情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离不开网络教工队伍。高校网络教工的组成人员要有很强的政治觉悟,还要熟悉当下的网络环境,能够使用不同的网络工具,如微博、微信、网上论坛等,对高校内部的网络舆情进行一定的监管和引导。某高校选择了一些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的党员教工,让他们对校园内部的网络环境进行监督。这些教工时刻关注校园网站上的信息动态,对积极的信息加以宣扬和引导,对于一些错误片面的观点则予以删除、改正。通过网络教工队伍的日常工作,该高校的思政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教师教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高校要善于处理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危机

很多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处理经验,相关的应急机制不够健全,经常造成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公布。这样就会给网络谣言提供生存空间,形成相应的负面的网络舆情,给高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影响。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规范处理突发事件,避免以往的无序、混乱的处置状态。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高校还要让网络教工在网上及时更新事件的真实情况,这样就能突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高校应建立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作为校内网络舆情的核心承载体,对于思政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把校园网站看做思政教育的主要根据地,向学生宣传积极、正面的思想,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情环境。某高校在校园网站的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教师还在思政教育课堂让学生在校园网上一起学习、讨论优秀的观点和看法,让校园网站成为重要的宣传阵地,更加利于课堂教学及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

三、结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也成为了不可小视的主要力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正视网络舆情对教学带来的冲击,重视和依靠正面、积极的网络舆情,让网络舆情服务于教学工作。这样,才会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学生才会真正在思政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对于促进高校的教育环境规范化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闫晓静,宁建荣,贾耀忠,勾正刚.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中国报业,2013(08).

[2]肖旭.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探究[J].科技风,2014(12).

[3]徐向学.基于社会舆情事件的高校思政教育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2).

作者简介: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 篇12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集中体现了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动态、社会观、价值观, 由于高职院校网络节点密集、上网人数多、互通性好且学生性格没有完全成熟, 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决定了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 直接性

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QQ群、朋友圈、网络论坛等多种网络途径直接发表对于社会热点或学校某些问题的看法, 表现直接, 影响面广。

(2) 突发性

现代网络由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社会热点和校内重大新闻可以在发生的同时立即成为舆论焦点。高职院校又是学生群体生活的地方, 消息扩散更加迅速, 因此网络舆情极有可能引起突发事件。

(3) 偏差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新闻跟帖、论坛、博客、微信的出现, 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话语权不断增大, 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 如果学生缺乏法律意识, 就会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 诱发网络舆情群体事件。

2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现状

(1) 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上网时间长, 但有效缺乏监管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使用互联网的频率很高, 互联网成为当前高校内外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 必须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管。据调查有超过75.1%的学生和78%的教师每周在网时间超过14个小时, 但是各个高校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 不能准确把握最新舆论动态, 不利于高校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响应。

(2)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对网络上的舆情信息能够进行初步的判断, 并不会全听全信, 因此, 高职院校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管理。从而将很多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避免发生更大的网络舆情事故, 给高职院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 高职院校缺乏专门网络舆情管理团队。

据调查发现, 多数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多为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兼任, 多人管相当于没人管, 学生管理、技术管理、舆论管理人员分属多个部门, 分工不明确且协调困难, 导致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

(4) 学生缺乏了解学校信息的关键渠道

根据调查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集中在QQ群里, 而QQ群多为学生自己创建和管理, 学校对于QQ群中传递的信息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很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情况, 并且由于QQ传递的是即时信息, 学生未必会去翻看聊天记录, 出现问题澄清事实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5) 学生缺乏反映网络舆情问题的途径

对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多数学生还是能够理解并支持的, 但是也提出相应的问题, 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改进, 但是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网络舆情反馈途径, 学生积压在内心深处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能量释放不出来, 很容易出现群体性事件。

3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对策

(一)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组

成立专门的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组有利于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工作的开展。一般情况下,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组可由校园网络舆情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和网络舆情学生管理员团队组成。

(1) 建立校园网络舆情应急响应领导小组

建立校园网络舆情应急响应领导小组, 能够在突发网络舆情状况时及时响应, 遏制网络舆情的进一步扩散, 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般情况下,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应设置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 下设技术相应办公室和安全维稳办公室, 领导现场处置小组、联系通讯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和安全保卫小组。

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 由技术响应办公室主任和安全维稳办公室主任牵头, 组成现场处置小组、联系通讯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和安全保卫小组, 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处理, 了解事实并分析原因, 报送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决策分析, 并开展进一步行动。

(2) 建立校园网络舆情学生管理员团队

学生管理团队是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重要生力军, 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真实、迅速的了解到网络舆情, 利于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初期及时处理, 将影响范围压缩在最小。

(二) 搭建高职院校内网络舆情平台

(1) 建设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微环境

基于手机和QQ的微信是现代大学生手机上几乎都有的应用, 因此建设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对于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非常有意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有效的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树立舆论制高点。

微信公众平台在网络舆情管理中能够提供以下功能:

(1) 数据统计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统计显示“每日新增订阅人数”和“每日接收消息数”,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得出学生对于平台的关注度, 从而进一步确定平台推广策略, 增强平台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

(2) 群发消息

群发内容包括:文字、语言、图片、视频、图文消息, 高职院校平时可以通过群发消息向大学生灌输正能量,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也可以在敏感时期向学生澄清事实真相。

(3) 用户管理

平台可以很方便的对用户进行分组管理, 在针对不同的分组推送消息。

(4) 其他功能

使用公众平台的开发接口, 公众号可在自身服务器上接收用户的微信消息, 并可按需回复。此外, 公众平台还提供了更多更高级的功能和体验, 如会话界面的自定义菜单、获取更多类型的消息等, 高职院校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多种功能。

(2) 建立高职院校内网络舆情引导网络平台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 同样的被误导的几率也变得更大。因此, 建设高职院校内网络舆情引导网络平台就变得刻不容缓。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一个合格的网络舆情引导平台必须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需求, 进而取得足够的客源;二是能实现自身需要的相关功能。因此我们认为开发一个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平台至少包含以下两个部分模块:

(1) 舆情引导模块

平台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网络舆情的引导, 但是平台最好是以网络论坛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样才能降低学生的戒心, 达到舆情引导的目的。此模块可以包含热门事件、权威发布等内容, 主要为学生提供官方消息, 澄清事实等服务。

(2) 吸引生源模块

让学生能够通过平台获取信息的首要条件就是让学生喜欢留在或是习惯性留在平台上, 那么平台上就应该有足够的资源让学生方便的获取。此模块一般包含资源板块和娱乐板块, 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方便获取学校相关资源的平台, 将学生留在校园网内。

(3) 开设高职院校网络素养课程

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育类、网络道德自律教育类、网络心理健康指导类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素养, 懂得在互联网上什么可以说什么应该说, 能够正确分析网络事件, 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网络热点事件, 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总结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高职院校各个部门通力配合, 最大程度的调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 建设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团队、建设网络舆情引导平台、开设相关网络素养课程, 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策略, 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做好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互联网络的全面覆盖, 学生在中国的网络舆情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高校舆情工作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就如何管理和引导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对策

参考文献

[1]许鑫, 张志成.互联网舆情分析及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 2011, 18 (8) :74-79.

上一篇:综合阻抗下一篇:改制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