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侵权行为(共10篇)
新闻侵权行为 篇1
新闻侵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侵权是指新闻行为主体通过新闻报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荣誉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而狭义的新闻侵权专指新闻行为主体通过新闻报道对公民或法人名誉权的侵害行为。本文特指后者。
一、新闻侵权的构成
(一) 新闻侵权的表现
要讨论新闻侵权的构成, 首先应该了解新闻侵权的一般表现。新闻侵权的主要表现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侵害名誉权案件的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开传播、宣传他人隐私。
隐私指的是个人私生活, 包括个人生活和行为上所不愿公开的一切秘密, 如个人日记、住所、财产情况等。
2. 报道严重失实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 严重失实的新闻报道, 应当认定为构成侵权的违法行为。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 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3. 内容基本真实, 但使用了侮辱语言, 贬低、丑化他人。
侮辱就是用污言秽语去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有的作者在写作中常借所谓群众之口大出侮辱性词语, 其目的主要有二, 一是证实其材料的准确性, 二是以此推脱自己侵权之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只要是侮辱性词语, 无论出于谁口, 均由成文的作者承担侵权责任。
(二) 新闻侵权构成的四大要件
目前, 我国判断新闻侵权的主要依据是1993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侵害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以下简称《解答》) ,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对于新闻侵权从侵权构成到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所做出的最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解答》对新闻侵权的构成做了如下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侵害的事实、行为人的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也就是说, 要构成侵害名誉权必须具备四大要件:1.受害人确有名誉权被侵害的事实;2.行为人行为违法;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四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 如根据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举证原则, 原告方必须举出名誉权因新闻侵害而受损的确凿事实, 证明作者及新闻单位要么是内容严重失实, 要么具备侮辱、诽谤的内容, 或者未经许可宣扬隐私, 还要说明名誉受损的事实与新闻侵权的违法行为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 最后查明作
二、新闻侵权的解决途径
新闻侵权一旦发生, 依法通过司法诉讼及裁判及时解决是当事人通常所采取的方法, 但也可以通过新闻调解和新闻仲裁来解决。新闻调解是指新闻侵权纠纷发生后, 当事人愿意通过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的方法, 使纠纷在当事人互相谅解的基础上获得解决的方式;新闻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自愿把新闻争议提交第三者 (仲裁人) 处理, 由该仲裁人或仲裁机构做出裁决而使新闻侵权纠纷得以解决的方式。
目前, 我国的新闻侵权纠纷相当一部分是经过调解方式处理的, 调解不成的才判决。新闻调解的方式基本划分为:诉内调解和诉外调解两大类。诉内调解包括新闻行政赔偿诉讼调解、民事诉讼调解、刑事诉讼调解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四种方式;诉外调解包括新闻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民间个人调解和非讼专业调解四种。
为了防止发生侵权问题, 记者在评论中需要把所依据的事实交待清楚 (众所周知的事实除外) , 保持基本事实的准确、客观, 还须将意见与事实分开表述, 不至于使受众把意见误解为事实或者修改事实, 在意见中也不应当夹杂其他事实。在批评性报道中, 其批评只能限于事实和对事实本身的评论上, 而不能伤及被批评者的人格。记者要把握准确报道事实与尊重被报道人这两条标准, 只要评论不改变事物的性质, 即使不可避免地产生些偏差, 也不必害怕与报道对象当堂对质。
因此,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 (电视媒体中是制作) 、编审和发表 (电视媒体中是播出) 过程中, 不但应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 还应该提高法律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的策略, 一旦新闻纠纷发生, 才能适时运用新闻侵权中的抗辩手段保护自己。
虽然我国的各类法律法规中对名誉权和人格尊严都有一定的规定, 但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法》, 很多新闻活动还没有统一的严格规范, 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没有一个全面的约束, 因此在新闻实践中出现了大量新闻侵权案件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权利遭到侵害的事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新闻侵权与诉讼》, 孙旭培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5年版。
[2]《民法》, 魏振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版。
[3]《上海文化艺术报》1992年8月7日。
[4]《民主与法制》1989年第8期。
新闻侵权行为 篇2
新闻侵权的形式和预防
在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各种新闻侵权纠纷不断出现,在很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带来了不良影响。新闻侵权已成为新闻界、法律界乃至整个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它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诉讼成本,使社会对新闻机构丧失公信力。
一、新闻侵权的主要类型分为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这三种:
1、新闻侵害名誉权
新闻侵害名誉权则是指行为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刊播有损他人名誉的文字、语言、图像的行为。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现在的新闻侵权,绝大多数是侵害名誉权案件。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诽谤和侮辱。
2、新闻侵害隐私权
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是指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作品的采访报道过程中,未经他人同意,侵扰他人居住安宁和人身自由,披露他人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个人信息和个人事务,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新闻的传播过程一般包括新闻的采访、报道、发表和大众接收四个阶段。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新闻机构对隐私权的侵害主要集中在新闻采访和报道阶段,但是否构成新闻侵权则是以新闻报道公开发表为认定标准的。
3、新闻侵害肖像权
新闻侵害肖像权是指行为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未经当事人同意,以盈利为目的,非法使用他人肖像用于商业用途的行为。在实践过程中,新闻侵害肖像权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未经当事人同意,以盈利为目的,拍摄使用他人与新闻报道无关、不具报道价值的照片和录像,侵害他人肖像的行为。但这种权利只适用于拍录与新闻报道内容和主题有关的图像。
(2)未经当事人同意,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广告宣传如果要把某人的肖像用于商业宣传,必须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且对肖像的使用范围不能超过当事人同意的范围,否则就构成新闻侵权。
二、新闻侵权的应对措施
1、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
新闻工作者应当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学习,从新闻侵权的诉讼案中可以发现,新闻侵权都是涉及法律问题的案件,主要表现为新闻侵犯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新闻工作者应加强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新闻侵权知识的学习,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新闻机构的主管部门在新法律颁布后,要及时组织新闻工作者学习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相关法律内容,保证新闻工作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避免新闻报道侵权现象的形成。避免新闻侵权的产生,还应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
2、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世界工厂网线上生态学院:制造企业开展线上业务的加油站
世界工厂网线上生态学院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新闻法》,所以要减少新闻侵权案件的发生,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强自身的业务素养,严格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规定进行新闻报道,还要求新闻机构能够制定相关行业制度规范,加强新闻行业内部管理,对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予以规定,新闻行业规范能够注重新闻机构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直接受益者就是新闻机构自身,如果新闻机构减少了新闻侵权纠纷,间接提高了新闻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能够防止新闻侵权的发生。制定新闻行业规范,“一方面使被管理者知道他的活动范围、标准,知道怎样活动才能得到社会的允许赞成而不至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他人利益、触犯规范、受到惩罚和谴责”。新闻机构作为大众媒体,报道出现错误再所难免,有的新闻机构发现错误,态度端正及时更改从而取得当事人的谅解,避免新闻纠纷;而有的单位可能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够,不能及时改正而引发新闻侵权诉讼。因此,新闻机构要建立长效的更正与更新机制,在新闻报道发生错误或表述不完整时,能够及时进行调整,还事实以真实面目,取得当事人的谅解,尽量防止新闻侵权的发生。
3、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事实客观真实,材料可靠确凿,是新闻最起码的品格,也是舆论监督的力量所在。新闻工作者必须懂得新闻事实的权威,尊重新闻事实;新闻机构也必须一切以真实为中心,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的首要职能是传播新闻信息,所以要以应有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报道新闻信息,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可信,不能“越位”发布片面、未经证实甚至是虚假的消息来误导大众;更不能在报道时主观上带有个人偏见、道听途说。根据新闻侵权的原因调查表明,因为新闻真实性导致新闻侵权占绝大部分比例,这说明对新闻真实性原则把握不准是导致新闻侵权的主要原因。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树立事实真实意识,在新闻报道中揭露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展现事件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避免新闻侵权纠纷和新闻诉讼的发生。
4、提高新闻侵权的立法层次,建立新闻侵权预防的法律机制。
在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出台一部专门的新闻法,规范新闻行业的法律规范在整个立法体系中都处于较低地位,当与上位法发生冲突时,要让步于上位法,不能作为司法依据。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立法机关应当尽快制定一部新闻法,使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和确认,新闻机构的新闻报道、评论等有法可依,规范新闻出版机构、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平衡新闻自身与人格权的利益冲突。再者就是要提高新闻侵权的立法层次,补充修改现有的法律规范,将相关的行政、司法解释、通知和相关办法纳入行政法规、规章。我国法律还应明确规定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这样一旦发生新闻侵权案件后,法院在适用法律时便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防止因理解不同而导致相同案件不同审判结果的情况发生,也避免了司法裁量权的滥用。在制定和完善新闻侵权的相关法律规范时,还应注意整个法律体系的统一,上位法和下位法、不同部门法之间的相互协调、衔接,避免相互矛盾冲突,形成一个上至根本大法,下至自律条例的一套完整统一的有关新闻侵权的法律机制。
随意抓拍客观报道新闻是否侵权? 篇3
河南 魏智辉
魏智辉读者:
你好!你提到的这种情况,不构成侵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媒体记者在公共场所随意抓拍图片、图像,客观报道新闻,目的为及时告知大众有关资讯、愉悦大众,并非出于营利为目的,亦无需取得肖像人本人同意,故媒体记者的这种行为并未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记者在公共场所随意抓拍图片、图像,客观报道新闻,其行为客观上虽然造成了公民个人隐私的泄露,但其主观上并无泄露他人隐私的故意或过失。因为公共场所本身就不具有隐秘性,若有什么隐私亦是公民自愿暴露在公共场所的,过错完全在于当事人自己。因此,在公共场所随意抓拍图片、图像,客观报道新闻,并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此外,我国《民法通则》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但养情人的行为违反了婚姻法规定的夫妻间的忠实义务,违反了婚姻法规定的“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养情人虽属于公民的隐私范畴,但不属于公民合法的民事权益。因此,记者随意抓拍并没有侵犯你表哥的合法权益,他無权向报社提出侵权索赔。
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的法律边界 篇4
新闻报道权的法律规定
新闻报道权又叫新闻自由权, 按照王利明教授编著的《新闻侵权法律辞典》中所述, 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所享有的从事、利用新闻活动而不受非法干涉的民主权利, 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1) 关于新闻自由的直接规定, 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有体现:香港、澳门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 我国其他法律文件中目前还没有明文使用“新闻自由”这个概念, 但也没有相关的禁止性规定。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其中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当然蕴涵新闻自由的应有之义, 可见作为特殊的社会成员, 新闻单位以及新闻从业人员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和出版的权利, 因此在宪法和法律上, 我国新闻工作者享有“新闻自由权”。
18世纪美国政治家杰斐逊曾经说过:“我们相信最终会证明, 人是可以受理性和真理支配的, 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 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可见, 新闻报道人员享有采访权、报道权以及舆论监督权等权利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作用巨大, 国外新闻媒体常被称作“第四势力”, 有关保护新闻报道权的法律较为齐全, 甚至通过设立“普利策新闻奖”等方式来鼓励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权的运用和发挥。
新闻侵权的概念和构成
所谓新闻侵权, 我国民法学家比较权威的定义是这样的: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故意或者过失实施的行为侵害他人人格权的侵权行为。 (2) 因而, 我们可以看出, 新闻侵权是民事侵权行为的一种, 区别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在于新闻侵权行为发生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并利用新闻媒体等媒介对他人构成侵权, 具体表现为新闻单位以及新闻从业人员故意或过失借助大众传媒通过公开发表报道、评论等途径对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和隐私权进行侵害, 并导致他人的人格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侵权的方式为积极作为方式, 常为诽谤、侮辱、毁损他人名誉以及窃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侵权的客体是人格权, 主要为名誉权和隐私权。
从民法侵权原理上来看, 新闻侵权性质上属于一般侵权行为, 因此新闻侵权的构成符合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而一般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 有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损害事实确已发生;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简单地说新闻侵权的构成, 应当具备损害事实、侵害行为、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要件, 这四个要件也是法院立案、审判的依据。换言之, 只要符合上述构成要件, 就属于新闻侵权行为, 新闻单位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为此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新闻报道权对构成新闻侵权的制约和对抗
我们在探讨新闻侵权问题时, 常常会提到新闻豁免权, 例如起草《侵权责任法》过程中, 中国记协递交的新闻侵权立法建议稿中认为, 四种情形下媒体机构不承担侵权责任:消息具有权威性来源;报道特许发言;正当行使舆论监督权;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其他传播行为。 (3) 笔者认为, 这份建议稿准确厘清了新闻侵权和普通侵权的差别, 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新闻报道权的尊重——那就是正当行使新闻报道权对可能构成的新闻侵权有充分的制约和对抗。
第一, 新闻报道来源足够“确信真实”。当报道的消息具有“权威性来源”或“报道特许发言”时, 新闻单位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谓权威来源指引用了政府机关的文件、报告, 政府发言人的发言,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人大政协会议上的言论等;所谓“特许发言”是指一些有特许权利的人物、权威机构的材料, 比如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上的发言, 权威机构公布的档案, 公民或法人在公开场合关于自己情况的陈述等, 当新闻媒体引用这些言论时, 即使不真实也应免责。
第二, 新闻评论的公正性。公正评论是指新闻媒体在有可靠事实来源的情况下, 针对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立场公正的、没有恶意的评论, 即使某些言辞是片面的、偏激的, 甚至具有诽谤性, 也不应该追究法律上的责任。 (4) 单就评论本身而言, 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意见、看法, 这就很难要求新闻评述者精确预测事件的下一步发展, 只要其做到公正、公平评论, 就不能追究其责任。
第三, 正当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可见, 当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失误或错误时, 新闻媒体完全可以对其提出批评, 新闻工作者只要在没有捏造歪曲事实的情况下, 即使造成当事人名誉权的损害, 也应当免责。
第四, 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受限制。公众人物作为时代的明星, 名誉权、隐私权受限制是现代社会各个国家的通例, 所谓公众人物是指具有重要影响, 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 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 包括政府官员、艺术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社会活动家等。
新闻报道中如何避免构成新闻侵权
新闻报道权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利, 保障新闻内容的真实可靠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业操守, 是新闻工作者的法律义务。新闻从业人员要遵守法律法规, 坚守职业道德, 避免出现新闻侵权。
第一, 保证新闻消息来源的真实可靠, 杜绝虚假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是新闻的本质要求, 新闻是以提供真实的事实来满足受众的, 新闻工作者是靠真实吃饭的, 新闻从业人员绝不能为了新闻轰动而编造报道虚假新闻;另外, 还要处理好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记者的权利和权力之间的边界问题。 (5)
第二, 增强法律和道德意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指出, “任意中伤、污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 都是严重的职业罪恶”, “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不揭人隐私, 不诽谤他人, 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 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除此之外, 还要熟悉新闻侵权的相关法律知识, 做专业的新闻人员。
第三, 正确区分报道与评论, 把握“公正”原则。要求做到报道与评论分开, 不是说只能报道不能评论, 而是不能把对事实的报道和对事实的评论混淆, 避免以评论来代替事实;同时评论的基础事实须为公开传播的事实, 即已揭露的事实, 而不能是由评论者自己凭空编造的事实;评论的内容没有侮辱、诽谤等有损人格尊严的言辞;评论应坚持公益立场, 坚持社会正义。
第四, 采编要分离, 把好“编辑关”。编辑或法律顾问要负责审核, 把有可能引起诉讼的地方挑出来, 把潜在法律风险“过滤”掉, 避免发生新闻侵权。
结语
新闻报道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窗口, 优秀的新闻报道不仅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理想的实现, 也是公众对知情权的殷殷期盼, 如何既发挥好新闻报道权又避免陷入“新闻侵权”,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 解决这个难题最终还是要靠法律, 笔者呼吁我国应尽早出台《新闻法》, 同时在《侵权责任法》中增加有关新闻侵权的条款, 使新闻报道在法律的轨道上发挥它巨大的社会价值。
摘要:我国的《宪法》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报道权作了相对抽象的规定, 新闻工作者享有广泛的采访权、报道权以及新闻监督权等权利;然而, 近年来有关新闻报道中发生的新闻侵权事件屡见报端, 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 也促使新闻从业者不断反思;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新闻侵权现象, 力图厘清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的法律边界, 使新闻报道在法律的轨道上发挥它巨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侵权,法律边界
注释
1[1]王利明:《新闻侵权法律辞典》,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2[2]王利明、杨立新编:《民法学》, 法律出版社, 2008年版。
3[3]黄秀丽:参见2009年10月28日出版的《南方周末》。
4[4]王军:《我国新闻侵权纠纷现状、对策及研究回顾》, 《法学杂志》, 2006 (3) 。
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新闻稿 篇5
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又是一个旅游的热潮,但是假期过后,又有不少的弊病暴露在国人面前,各种不文明现象又会充斥着人们的眼球。
5月7日下午,在延安市区的延河广场上,市民自发组织扭秧歌。有位女子为了记录闹秧歌的场景,竟一脚踩在小孩雕像的肩上,一脚踩在女红军雕像的肩上,坐在红军雕像的头上拍起了照片。2015年五一假期前夕,在吴起县胜利山景区内一游客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今年五一假期,成都武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岳飞所书的《前出师表》石刻遭游客刻字,引起广泛关注。据了解,这位刻字者并非“初犯”,早在2012年国庆假期,他曾在武侯祠三国文化陈列室外留下“2012.10.1 xxx到此一游”的刻字。在此之前,国人旅游不文明现象从未断过,今年3月,一条网络上的消息引发了国人的关注,消息称,泰国媒体曝出中国游客又闹出了不文明的事情,在泰国甲米皮皮岛景区内的洗手池里洗脚。2015年4月20日,数名中国中年女游客在泰国曼谷素汪纳普国际机场候机大堂内围着一个纸箱打扑克,2015年1月10日凌晨,由昆明飞往北京的MU2036航班上,一旅客强行打开飞机41L、42L座位旁两道应急舱门。2014年12月11日晚乘坐泰国亚洲航空公司航班由曼谷飞往南京。在就餐时,一中国旅客取出自带方便面,要求空姐提供热水,空姐告知其热水需要收费,造成其不悦,发生言语冲突,随即将泡好的方便面泼向该空姐,与空服人员激烈争吵,并谩骂、恐吓和威胁。2013年07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当日,酷暑下的杭州犹如火炉一般,在白堤两旁的西湖边,一些不自觉的游客,脱去了鞋袜把脚浸入湖中,享受湖水带来的凉爽。2013年7月31日晚上8点左右,有10多名男女青年游客为了逃票,在西安含光门内,相互帮忙徒手攀爬上了城墙,这一行为立刻引起路人的侧目。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现象:
一是不文明现象成惯性。
面对禁止标志依然使用闪光灯在博物馆内给文物拍照,对文物造成破坏;在景区内随意乱刻乱画、攀爬文物、乱丢垃圾等而刻画在古迹上的涂鸦很难修复,对历史古迹造成永久性破坏;公共场合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扎堆吵闹等。这些行为都已司空见惯,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些所谓平常的行为是不文明的。
二是不守规则现象突出。
如今出行的有很多自驾游游客,一些自驾游者不遵守交通规则,在景区内随意抢占车位、夹塞抢道,造成景区拥堵严重。一些团队游游客时间观念淡薄或年纪大了记不清楚,不遵守导游规定的时间,随意滞留景区,让其他乘客干等。
三是损害国家整体形象。
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境外旅游消费也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国人在境外旅游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却屡见报端,“到此一游”被刻进了“埃及神庙”,“洗脚冲凉”的习惯被带到了卢浮宫前的水池,各种矿泉水瓶漂浮在马尔代夫海岛等。一些国外景点不得不使用中文指示牌明确一些禁止行为,损害了我们国家自身的形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一是文明意识不高。
一些游客外出旅游时抱着一种“上帝心理”。认为自己是来消费和潇洒的,花了钱买了门票,就可以高高在上,为所欲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些游客也没有意识到在公共场所这些乱扔垃圾、踩踏草地、攀爬建筑等行为是不文明的,反正不是家里。
二是景区监管不力。
一些景区的“警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除了对那些严重破坏文物等行为加以处罚外,遇见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私自拍照等不文明行为,往往只是进行劝说和教育,真正处罚的少之又少,处罚执行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景区内部配套的垃圾桶、休息凳等设施设置配备较少或位置不合理,游客需要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只能将垃圾随处乱扔或直接坐到草坪上休息。
三是缺乏文明引导。
一些景区没有或较少配备文明引导员和提醒游客注意文明的警示标语,有些游客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文明,只要稍加劝导就能够避免一些不文明现象。有些导游不向游客讲文明旅游常识,不监督提醒游客,致使有些游客缺乏约束,随意在草地上、树上、石林上拍照,有的还在“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即便看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视而不见。
该怎么办才能减少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呢? 一是完善法规约束。
文明属于社会公德,完全靠自觉并不可行,除了自觉,更应该有制度约束。旅游部门应针对不文明行为出台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进行更细致和具体的规定,明确处罚主体、原则和标准,主动接受游客的投诉和监督,避免景区处罚权的滥用,损害游客利益,从制度上保障文明出游。
二是规范游客行为。
在旅行社与游客签署的合同上加盖“文明出游,品质旅游”等字样的印章,拒绝旅游不文明行为,提高、提醒游客文明出游。旅行社、导游应对于游客要注意的事项、当地风俗习惯进行讲解和反复强调,持续巩固文明旅游意识,时时提醒游客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行为要与所处环境相一致。旅行社将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游文明素质的要求纳入导游资格考试、日常培训和培训考核中,引导游客强化出境旅游的文明意识。
三是景区合理设置。
景区应合理设置垃圾桶、休息凳等配套设施。在游客经常休息的地方设置休息凳,合理设置垃圾桶,减少不文明行为。加大惩罚措施,对不文明现象“零容忍”,该重罚的就重罚。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多些提示和引导,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让游客有意识的摒弃一些不文明行为。提供自驾车辆集中停靠场所,依靠摆渡车将游客载往景区,减少一些破坏规则的行为。
四是加大文明宣传。
从法律角度透析新闻侵权 篇6
一、导致新闻侵权的原因
总的来说, 造成新闻侵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采访不踏实, 不够深入全面
只有深入全面地采访, 才能把握事实的真相。要深入探查新闻事件, 采访就不能流于表面, 流于模式化, 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第一线,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多角度地观察、采访, 杜绝肤浅片面。但由于新闻特殊的时效性, 要如何做到既快速又准确深入地报道是对每个新闻工作者的严格考验, 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素养和基本功, 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刻洞察力和敏感性。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进行深入采访, 对于一些事实尚且没有完全把握的新闻, 不应该发表, 以避免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
(二) 报道内容虚假不实
真实性是新闻采访和报道必须具备的基本原则, 灵魂之所在。真实的新闻报道, 其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都必须清楚明白并且真实可靠。然后, 事件发生的背景材料如有引用也必须准确无误, 并要载明出处, 新闻的观点、认识也必须基于事实基础之上, 客观全面, 切忌主观臆断。有的新闻从业人员, 对于新闻材料的来源不加仔细的验证, 证明其真实性, 就草率地发表;或是对于一些新闻实践中缺失的关键性细节想当然地加以猜测和虚构;或是干脆杜撰虚假新闻, 如果在新闻发表前, 这些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 往往就会因为不实报道而引发新闻纠纷。
(三) 非故意地泄露公民的隐私
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的个人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一章第二条将隐私权列入其中, 表明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身权利, 受到法律保护。由于隐私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所以, 公民的隐私应该受到尊重, 不得随意披露。而对于公众人物 (明星与社会知名人士等) 的隐私权问题, 因为社会的关注程度高, 他们从社会公共资源中获得利益, 也对社会造成比普通人更大的影响, 因此他们的言行活动有的已经超出个人范围, 属于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 而他们的隐私权相对普通人范围较窄, 受法律保护的时空相对而言要小。对于在公开的场所, 除了公众人物郑重声明, 不允许报道的内容, 其他讲话、谈话、言论, 新闻界都可以公开采访报道。而与社会利益不相关的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则不应该随意报道。有的记者专门披露公众人物的隐私, 以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有的记者在报道犯罪过程中, 缺乏尊重受害妇女, 其受害过程描述得过于详细, 无异于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 造成了对受害者的精神打击, 因而引起新闻侵权纠纷。
(四) 主观故意损毁公民的名誉
名誉是社会对公民或组织的品行、思想、道德、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人的名誉是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凡败坏他人的名誉, 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 都是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有的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 出于种种原因会故意对公民或者组织的名誉造成损害。例如某记者在一篇名为《如此女人》的报道中将一名女工描写为“见利忘义”, 为了罪犯的“财色引诱”便“离家出走”成了他的“情妇”。然而根据法庭调查, 该名女工未婚, 在旅行中认识罪犯, 偶有联系, 并且她积极提供线索帮助公安机关破案, 但在报道中却被主观臆断为“罪犯的情妇”, 这对其名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发布这篇报道的媒体因为审查失职, 未能核对事实, 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 评论不当, 过度表扬或贬低
新闻批评是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内容。媒体对于社会生活中有违背法律、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和事, 有公之于众并进行批评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舆论, 对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在对新闻进行批评、评论时, 要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准确恰当, 不过分贬低或过度表扬, 掌握好评论的尺度。有的新闻工作者陷入了一个认识的误区, 认为批评报道对象就容易造成侵权, 引发纠纷, 那么表扬被采访对象总不会造成侵权了。但新闻报道褒扬过度, 脱离了事实基础, 同样也会造成新闻侵权。比如一篇报道夸电影演员李某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因主演电视剧《湘山之恋》中的男1号”得过“飞天奖”, “还自费到国外某某著名高校学习表演”等……其实, 这些并不是该演员的真实经历, 都是记者自己虚构猜测的。报道发表之后, 引起了该演员的亲朋好友的误会, 有的认为该演员“炒作自己”, 甚至有的评价她“厚颜无耻”等等, 对其精神造成严重的损害。于是该演员将撰写报道的记者和发表的媒体、转载的媒体一并告上了法庭, 媒体败诉。
(六) 编辑审查核实失职
编辑在新闻发表之前对其内容进行把关, 对事件的真实性有审查核实的责任。如果编辑审查把关不严, 经验或者常识不足, 对于具有破绽和疑点的新闻或明显夸大其词、主观臆断、虚构猜测的新闻不予核实, 就很容易引发新闻侵权, 对报道对象和媒体自身造成严重的损害。如, 某电视台记者随警察到酒店查禁卖淫女, 由于没有严格核实被拍摄对象, 错把一个正当住宿的女青年拍到镜头里, 并在电视台播放, 对女青年的名誉和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电视台也被女青年起诉, 要求赔礼道歉并恢复其名誉, 赔偿精神损失。
二、新闻侵权的主要表现
(一) 侵害名誉权
侵害名誉权是新闻侵权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名誉权是我国法律保障的一项重要人格权利。在现代社会, 名誉作为公民人格的重要内容, 社会各界普遍都很重视, 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一方面, 新闻侵害名誉权事件频发;另一方面, 随着法制的健全, 法律意识的加强, 当名誉被侵害时, 更多的公民和法人开始诉诸于法律, 维护自己的权利。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虚构或捏造报道内容, 诽谤他人。《艺人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著名歌星某某接受本刊采访》的报道, 提及“以一曲民歌名噪大陆的某位歌舞团领导”、“不知心怀何意但却明显险恶”地“向在座各位愤愤宣告了一个大胆的谣言:唐某得了艾滋病了。”该文内容涉及对某某歌星的名誉权侵害, 她认为该报道纯属捏造, 遂起诉《艺人周刊》及作者。经过法院审查, 某某歌星胜诉。在这起案件中, 虚假新闻内容是引起诉讼并导致败诉的主要原因。
2.采访片面武断, 仅依靠他人片面之词, 未向报道对象核实, 导致报道的重要事实失实。《民主与法制》杂志刊登了记者沈涯夫、牟春霖的文章《二十年“疯女”之谜》, 称:杜融 (文中化名为杜勇) 为了达到从武汉调回上海的目的, 采取欺骗、毒打手段, 诱逼妻子狄振智 (文中化名田珍珠) 装疯, 并先后多次将田送进精神病院, 致使田戴了20年“疯女”帽子。根据这篇报道, 杜融起诉沈、牟二记者侵权。经审理,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诽谤罪判决沈、牟两人。这起侵权案件的发生, 就是由于两位记者采访时不够全面, 没有多角度地观察、核实, 采写的报道主要事实失实, 极大地损害了被报道对象的名誉。
3.报道内容基本属实, 但在报道中含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 对他人的名誉构成诽谤。如武汉女作家池某在某杂志上发表自传性质的回忆文章, 其中写到她在上课时因在课堂上传纸条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的往事, 不仅指责老师“不懂文学”, 而且说:“我永远直呼其名:陈某或狗。”老师陈某根据这篇文章起诉该作家, 法院判决池某对陈某的名誉权造成侵害, 陈某胜诉。
(二) 侵害隐私权
在新闻报道中, 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应该受到新闻记者的重视。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隐私权问题的不重视, 使隐私权成为仅次于名誉权的最容易受到新闻侵害的人格权利。
新闻侵害隐私权, 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未经他人许可擅自披露他人隐私而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新闻报道的原则是向受众传达受众所需要知情的真实信息, 但是, 并非所有受众想要知情的信息都能够报道, 例如涉及公民的隐私信息的内容。对于公民隐私的新闻报道, 越是客观真实全面, 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就越严重。
新闻侵害公民隐私权的形式主要为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事务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中, 有可能会了解到采访对象或其他人的一些隐私信息, 采访对象同意披露这些信息并不就意味着同意在报道中提及, 而有可能是作为事件情况的额外说明和辅助证据。新闻工作者未取得对象的同意就擅自公开发表这些信息, 通常有三种原因:一是新闻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人的隐私信息, 不能随意披露;二是新闻工作者想当然地以为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就等于同意这些信息被公开发表;三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 或以为出于良好的主观愿望, 就可以不顾法律的规定。
基于按照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不受侵害这一基本原则之上, 同时还需要兼顾新闻媒体报道权和公众知情权。在一些新闻媒体报道权和公众知情权高于某些个人 (如公众人物) 隐私时, 或者是取得采访对象的同意的条件下, 公布个人隐私应被认定为不违反法律的行为。
(三) 侵害肖像权
在新闻活动中, 公民的肖像权是经常被损害的一项民事权利。造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的要素, 一是未取得本人的许可, 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这两个要素同时具备时, 就构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
普通的新闻报道通常并不涉及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假如需要新闻拍摄的图片、影像中的每个人的许可才能发布新闻报道, 而每个没有征得本人同意就被拍摄的公民都要求他们的肖像权得到维护, 那么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也无法播出。因此, 一般的新闻报道并不在法律上构成侵害肖像权, 但不合理地使用肖像, 就有可能构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害。
1.没有取得本人的许可便以非法手段获得并使用其肖像。有的肖像并不适合被发表在新闻报道中, 例如通过非法授权获得的他人私生活的画面、影像。
2.随意丑化歪曲并使用他人肖像。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图片、影像, 对他人的肖像进行了故意改变、丑化、侮辱等, 即使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 也已经造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害。
3.出于与新闻宣传无关的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打着新闻报道的旗号而实际上是在做广告的行为日渐增多, 特别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杜绝“有偿新闻”、“广告新闻”的情况下, 这时候对肖像权的侵害行为就更难避免。如《上海画报》曾发表《青春与美丽的诱惑》为题的图文, 报道了进口化妆品在上海的销售情况, 其中一幅照片涉及原告陈雯小姐肖像。法院查明, 上述这组图文已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证实, 属于新闻宣传。原告认为上海画报社是出于营利的目的擅自使用其肖像, 但并没能提供确凿证据。法院认为, 公民的肖像权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该图片虽涉及原告的形象, 但并不构成侵权。法院判决主要依据的一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青春与美丽的诱惑》一文属“新闻宣传”作品的认定, 二是原告未能提供该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的证据。但是若仔细阅读该文, 要定义为新闻却很勉强。因为文章的开头就是五条化妆品的介绍词, 文中也难以见到相关的新闻要素。因此, 这样的图文在法院判决后引起法律界和新闻界的广泛争议。
(四) 侵害姓名权
公民享有姓名权, 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公民的姓名应该得到尊重, 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不被侵犯。
新闻报道中, 无论报道的是人或者事件, 都涉及到人的姓名, 公民的姓名权被侵害的事件常常发生:一是盗用或者冒用他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署名, 即充当新闻作者;二是盗用或冒用他人姓名或名称充当新闻的来源。未取得本人的同意便随意盗用冒用他人的姓名或名称作为作者署名或充当新闻来源, 这是构成新闻对公民姓名权或名称权的侵害的事实依据。此外, 还有干涉他人的姓名权。如一篇报道中提及一位叫李陈晓月的美籍华人, 《天津早报》在发表时想当然将“李”字去掉而变成了“陈晓月”, 这里显然构成了对李陈晓月女士姓名权的侵害。
三、如何避免新闻侵权
(一) 常规方法
1.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造成新闻侵权, 往往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政治素养、业务水平不够, 对可能造成侵权的内容不够警惕, 或是新闻工作者从主观上故意为之。所以, 必须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技能。具体而言, 新闻媒体应该严格执行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的规定, 实行新闻编采人员准入制, 只有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获得了上岗证, 才能被允许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同时, 根据社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不定期地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终身培训, 加强思想业务上的学习, 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
2.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水平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切事物都必须依据法律法规, 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编工作也是一样, 必须加强对法律的学习, 强化法律意识,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知道哪些行为应该或者不应该做, 在哪些情况下新闻应当或者不应当发表。同时, 随着我国完善法制建设的进程加快, 新闻工作者更应该要加强学习与新闻有关的法律法规, 以确保新闻工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二) 具体做法
1.要保持良好的主观愿望, 改进工作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无论是舆论监督或者正面报道, 都应保持善意, 同时反省自身, 这样即使出现轻微的侵权, 受害人也比较容易谅解。
2.坚持真实, 依法报道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 许多新闻侵权往往就是因为不真实, 胡编乱造。因此,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 不仅需要讲究事件的真实性, 还需要事件细节的真实性。同时, 也要切记, 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 也要注意不能侵害采访对象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等。
3.事实为准, 文风朴实
叙述事实, 客观评价, 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更是舆论监督铁的纪律。职业记者的报道“第一是事实, 第二是事实, 第三还是事实;第一是叙述, 第二是叙述, 第三还是叙述。”新闻报道, 事实才是首位的, 评论则是第二位的。新闻记者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 但不应该在新闻报道中夹带私人情绪, 否则, 便会导致新闻侵权的出现。
4.公平客观, 不妄下结论
追求公正客观的评论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 任何人都无权对任何公民和事件随心所欲地妄下判断, 新闻媒体不是法院, 新闻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真相而非裁决, 只要以事实说话, 相信受众对人和事会有与事实相符的判断。相反, 如果妄下判断, 就会误导受众, 也可能会导致侵权。
5.审稿从严, 不偏听偏信
新闻媒体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审稿制度。审稿制度是预防新闻侵权的最后把关。在可能的情况下, 新闻的采访、编辑和审稿都要力争全面地听取他人 (或有关部门单位) 的不同声音, 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公正。
(三) 走出“真实即正确”的误区
1.不能将信息源的真实可靠等同于新闻事实的真实可靠
新闻侵权案件一旦发生, 新闻媒体和采编人员往往仅凭对信息提供者的采访笔记或通讯员来稿存档的原件, 作为所谓的真凭实据。其实, 这些并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新闻从业人员不能以“有人提供”作为不失实的依据, 而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去识别他人提供的事实。特别是在涉及批评揭露的报道中作为反衬的事实材料, 除权威部门提供的意见和材料外, 如法院的判决书、政府质检、工商、物价等部门依法行政所出具的书面结论。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有义务有责任对未经核实的材料予以多方核实。坚持“与当事人见面”的原则, 最好能取得相关的书证、物证等材料, 以确保这些证据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2.并不是新闻报道属实就不涉及侵权
“只要报道真实, 官司打到哪里都不怕。”这恰恰说明是不懂法的一种表现。新闻报道属实, 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涉及侵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文章基本内容真实, 个别情节不够准确, 个别词句不够妥当, 但没有侮辱他人人格或泄露他人隐私的内容, 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换句话说, 如果新闻报道中有侮辱他人人格或随意披露公民隐私的内容, 即使报道基本属实, 也会构成对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的侵害。
3.不能因为新闻报道的事实真实就以为对事实的评论不会构成侵权
有许多新闻侵权的纠纷并不是因为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假的, 而是因为新闻中对事件或人的评论与结论失当。新闻同样要对言论负责, 要防止因为言论不当而造成侵权纠纷。如, 不能把某人举报不实一概说成是“诬陷”;不能把欺骗行为写成是“诈骗”;不能把一作品与另一作品的个别情节相似说成是“抄袭”等等。为此, 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时, 编采人员要认真审查核实, 还要强化法律意识, 警惕言论的不当。
新闻侵权的形态与防范 篇7
所谓新闻侵权, 是指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违反新闻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 通过新闻传播媒介, 在新闻采访、制作、刊播过程中, 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 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 从而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新闻侵权形态主要包括:
侵害名誉权。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对其名誉所享有的权利。名誉权内容包括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名誉利益支配权。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在:①新闻报道内容失实。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作者未经认真调查核实或道听途说, 导致报道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②新闻报道评论不当。有的稿件, 尤其是批评、揭露性稿件, 由于激动或愤懑, 语言偏激, 分寸掌握不当, 出现丑化他人形象的字眼, 因而构成侵权等。
侵害肖像权。肖像权, 是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所享有的权利。肖像权的内容包括制作专有权、使用专有权、许可使用权和利益维护权。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在:①未经本人同意, 使用他人肖像做广告, 进行商业宣传;②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失真、变形的肖像;③利用新闻报道恶意丑化、侮辱他人肖像;④报道中肖像所配文字说明失实;⑤肖像与报道内容配置错误或不当等。
侵害隐私权。隐私权, 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自主进行支配的权利。其基本内容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和隐私支配权。侵害隐私权主要表现在:①在传播内容中未经本人同意公布、宣扬他人隐私, 如个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状况;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私人日记、信函;生活习惯;出生秘密等。②在采集信息的活动中侵入私生活区域。
侵害姓名权 (名称权)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其基本内容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变更权和姓名使用权。新闻侵害姓名权主要表现在:①未得到他人允许而将他人姓名刊登在报纸等媒体上 (除有关法律豁免的除外) ;②应正确使用他人姓名而不按他人要求正确使用。
侵害著作权。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作品享有的权利。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新闻侵犯著作权主要表现在:①在新闻报道中擅自发布他人讲话的内容或未经发表的作品, 侵犯他人的作品发表权;②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不注明出处, 侵犯他人的署名权;③未经他人同意随意删改他人作品的内容, 甚至破坏原作品的完整性等。
认清了新闻侵权的各种形态, 关键是如何防范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 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新闻工作者要知法守法,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舆论监督, 这既是出于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需要, 也是保障新闻业正常、合法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单位应当对新加入的从业人员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 将《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法律, 以及涉及人身权、著作权的司法解释作为重点内容。要不定期地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学习新出台、新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 注意法律知识的更新, 使他们在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同时, 还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新闻工作者应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恪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严谨规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新闻媒体要增强责任意识,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要严格执行行业有关管理规定, 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不得为单纯追求名利和个人、单位的利益而编造新闻, 或者任意将事实夸大或缩小, 或擅自公开、散布他人的隐私。新闻工作者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 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报道过程中应实事求是, 做到不猎奇、不媚俗, 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新闻事件, 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要认真核对每一个细节, 涉及的人或单位都要采访, 报道时尽可能采用采访对象的原话或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涉及他人名誉问题的采访, 应尽量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进行采访, 以便核对事实。要防止采用“青天式”手法, 只顾自己出气, 影响了客观对待批评对象。要防止在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时, 未作任何调查就进行所谓的合理想象, 增加想象的情节, 增添想当然注解。更要防止为追求所谓“轰动效应”、“吸引眼球”, 而不惜编造假新闻的行为。
善于获取权威消息。交代新闻来源既是显示新闻依据、提高新闻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也是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进行法律防范和正当防卫的有效举措之一。一般来讲构成权威消息来源时, 媒体不承担责任, 而是由相应的新闻发布机关承担责任。所以, 新闻媒体要善于从可靠的渠道获得权威消息, 用权威消息来源来对抗对于其侵权责任的追究。
正确把握语言分寸。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通过舆论监督伸张正义, 首先要熟知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新闻职业方面的有关规定, 做到叙述平实, 不夸大事实、不添枝加叶、不妄加评断, 而这一切均是通过文字的控制和表达, 语言文字的规范尤为关键。所以新闻工作者用语要非常谨慎, 要多用事实说话, 少用评价性、结论性的话, 尽量避免使用渲染性、描写性的词汇以及结论式的判断语, 坚决不用侮辱性的、有损他人人格的词语;要对整个监督稿件的逻辑性和语言文字上的逻辑性进行把关, 注意前后时间、事态发展、同一方多个被采访人的语言是否矛盾;要注意严格使用法律、技术等专业术语, 准确使用字词语汇, 消除不符合法律规范、技术规范的用语, 以免降低媒体影响力, 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谨慎使用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尚属空白。新闻工作者在公共场合将所看到的或所听到的记录下来, 不存在“偷拍偷录”的侵权行为, 可以免责;但是在私人场所将所看到的或所听到的记录下来, 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 否则即为侵权行为。所以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公开场合进行采访, 对人们在车站、列车、广场等公开场合的行为进行报道, 对向公众开放的空间进行拍照。但对隐性采访, 新闻工作者必须严格按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 只有对那些严重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的, 又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收集材料的, 而且如果暴露记者身份就难以反映真相的, 才能使用隐性采访。在暗访中, 新闻工作者不应装扮成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员、违法犯罪的“嫌疑人员”、改变其固有自然性别角色的人员。新闻工作者应以观察者或是一般性的第三者身份介入, 不应成为新闻事件的决定性力量, 更不能干涉事件的发展、影响事件的进程 (制止犯罪除外) , 不能有制造新闻的嫌疑, 以免影响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重点核实批评稿件。批评性稿件和揭露性稿件涉及某个人或某群体、某单位、某地区的名誉, 稿件中的大小事实乃至细微的情节都要完全真实, 议论要客观, 观点要正确。要分清错误的性质、程度, 掌握批评的分寸。批评性稿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新闻侵权, 引发新闻官司, 因此, 对这类稿件要重视调查核实, 彻底查清并听取有关方面包括当事人的意见, 以保证批评不出纰漏, 准确无误。
及时更正错误报道。新闻作为“易碎品”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及时更正是防止新闻诉讼的有效途径。法律赋予了媒体改正的权利, 只有不改正的才构成侵权, 改正了就不侵权, 而且也容易得到被侵权人的谅解。所以媒体不能以老大自居, 不能漠视群众的权益, 不能对群众投诉不理不睬, 要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避免矛盾升级、事态扩大。
注意收集保存证据。新闻工作者要学会自我保护, 增强证据意识。证据是诉讼之王, 案件的审理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有效的证据, 为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侵权诉讼, 新闻媒体应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请被采访对象对这些记录的真实性做出书面认可, 并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归档保存。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新闻法》, 在新闻报道方面还没有可供新闻媒体及新闻作者遵循的一整套规则,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对新闻报道采访、写作、编辑、审核等各个环节予以全面规范, 并着力强化法务部门的职能, 使其承担起建立、完善新闻媒体日常法制管理与法制监督的任务, 以减少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汤璇:《新闻侵权的防范》, 《青年记者》, 2008 (12) 。
[2].赵海霞:《新闻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的分析》, 《法制与社会》, 2009 (6) 。
新闻侵权行为 篇8
汶川地震发生后, 各路媒体在短时间内都派出记者前往灾区, 并以电话连线、直播连线等方式进行报道, 记者成为第一手资料的搜集者, 成为电视媒体、电视观众的耳朵和眼睛。除此之外, 在灾难环境的新闻现场, 记者还担负着情感传递的任务, 是灾难的观察者, 也是灾难的亲历者。“但是在此次灾难报道中, 部分记者出现的失当行为引人深思。
1.1 为了新闻即效性, 记者的采访行为偏倚, 干预了现场救援进程
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来说, 即效性非常重要。新闻报道是外界人士了解灾难情况的首要通道。因此, 专业的新闻媒体人, 在面对灾难新闻报道的高压状态下, 有时候会因为专业习惯, 而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据2008年5月27日的《青年参考》报道:“5月17日18时l5分, 河南消防总队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 成功营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31岁茶楼女工卞刚芬。”但在救援现场, “当卞刚芬被救援人员抬出来的一刹那, 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 不顾武警的阻止, 将其团团围住拍照, 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 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名现场医护人员不满地说:“生还者刚被救出来的时候, 眼睛蒙的布太薄, 照相机的强光会对她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 会伤了她的, 你们记者就不能照顾点吗?你们要抢新闻, 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呀!”
1.2 采访过度, 没有顾忌到采访者的感受
抢第一手新闻资料, 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对于灾难新闻报道来说, 第一手新闻资料非常重要。而为了呼吁全社会关注灾难、颂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 挖掘典型人物的报道, 就成为了媒体记者在灾难现场的首要采访工作。处于灾难现场的新闻媒体有多家, 每一家都希望率先获得生还者的资料, 因此在采访方式上, 难免有些欠妥, 没有适时顾忌到受访者的感受。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 北川曲山镇幼儿园一个名叫郎铮的获救小朋友举起右手, 向四周的救援战士敬礼, 由此“敬礼娃娃”郎铮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随后的报道称, 由于记者频繁的采访和不停地提问, 在西安治疗的郎铮出现了心理障碍, 不喜欢说话, 很恐惧, 不愿离开母亲、不愿接触陌生人。医生呼吁:希望关心郎铮的市民不要再来探望他, 给他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
1.3 采访问题尖锐, 对受访者的考虑不够周全
灾难新闻报道的问题总是特别尖锐, 因为灾难新闻报道记者需要将生还者, 或者是救灾英雄的人物形象与背景详细的剖析报道, 让更多的民众可以了解到救灾现场的真实情况。但是这种理性的采访方式, 往往会直接伤害到受访者脆弱的心灵。面对生死存亡的那一刻是最迷茫的, 灾难新闻记者让受访者重新回想那一段恐慌的回忆, 是肯定会对受访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的。
2 电视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行为引发的伦理冲突
在灾难报道过程中, 记者面对灾难新闻报道工作的要求, 与其他方面往往形成了难以抉择的矛盾。使得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的记者也呈现出两难的局面。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
2.1 救灾第一还是报灾第一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 很多新闻媒体的记者赶到灾区, 身处险境中的记者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新闻伦理冲突就是, 记者把扶危救难放在第一位, 还是置身事外, 把新闻采访和报道放在第一位?出于职业责任, 快速、准确地把灾难现场的消息告知大众是他们的最大任务。但是作为一个人, 救死扶伤是最基本的人性, 生命高于一切。
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 部分媒体记者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5月12日晚上, 中新社的三位记者李安江、郭晋嘉、杜远抵达绵竹汉旺镇, 第一时间目击到东方汽轮机厂中学垮塌校舍的惨状, 被掩埋的废墟中不时传来学生的呼救声, 面对无助家长的求救, 三名记者顾不得采访任务, 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2.2 缺乏人文关怀, 引发二次伤害
在此次汶川地震电视报道中, 缺乏人文关怀造成的“二次伤害”主要有:干扰正常的救援, 影响救灾;为了捕捉新闻, 不顾及受灾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感受, 强行采访, 追问细节, 有意识的诱导受访者回忆痛苦经历;没有保护受灾者的隐私, 刻意渲染悲剧和痛苦等等。
3 电视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行为出现问题的成因
3.1 记者的角色定位不准
在常规的新闻中, 记者通常只是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身份, 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受访者, 与受访者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持有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但是在灾难事件的特殊情境下, 记者的角色变得复杂。记者与被报道者面临同一种危机情境, 面对的都是巨大无情的灾难, 此时记者不仅是亲历者, 还是参与者。在灾难现场, 记者不应该是事不关己的态度, 不应该不考虑灾区人民、救援人员的心理, 用一些近乎残忍的方式提问和拍摄。
3.2 媒体应急机制不健全, 缺乏灾难报道的职业规范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新闻报道模式, 但是直到近年来, 灾难性报道才真正成为开放性报道领域, 由此业界积累的经验较少, 灾难事件媒体应急机制尚不健全, 也缺乏对灾难报道的职业规范。
4 对如何规范记者行为的几点思考
4.1 健全机制, 制定关于灾难报道的系列规范
要想做好对灾难性事件的电视报道, 应该建立完善的灾难事件媒体应急机制。在传媒业发达的美国、日本等国家,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 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自然灾害报道机制。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应该借鉴这种突发灾难事件的报道经验, 做好信息预警, 采用先进的通讯传播设备, 保障人力物力, 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保障机制。
4.2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从业者新闻伦理道德教育
关乎国计民生的灾难事件中, 记者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担负的社会责任。要提升专业技能。在采访中, 选择知情、愿讲、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 事先设计采访问题, 重视提问技巧, 讲究提问方式, 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要有良好的现场驾驭能力, 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在灾难报道中, 记者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灾难知识, 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四是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品德教育, 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并重, 提升媒体人的伦理修养, 加强媒体道德自律, 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亚辉.灾难报道中的记者素质.新闻战线, 2011 (9) :71.
浅析新时期新闻侵权的特点 篇9
一、目前最常见的新闻侵权行为是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
新闻侵权可分为新闻侵犯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姓名权等。根据图1可以看出, 随机搜集的2000年~2014年间50个新闻官司、纠纷案例中, 新闻侵犯名誉权的案例比重最大, 50个新闻官司纠纷案例中, 有39个案例涉及新闻侵犯名誉权;其次是隐私权, 5个案例中涉及新闻侵犯隐私权。所以由图1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 当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名誉权和隐私权是非常重要的人格权;另一方面也说明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是目前最常见的新闻侵权行为。
二、目前新闻侵权案例媒体胜少败多, 引发媒体从业人员对新闻侵权的关注和研究
在新闻官司和纠纷中, 新闻侵权案的结果可以分为五类:媒体胜诉;媒体败诉;无后续结果;和解放弃或由民事诉讼上升至刑事威胁。图2, 随机搜集的2000年~2014年间50个新闻官司、纠纷案例中, 媒体败诉比例为48%, 将近一半以上的案例是媒体败诉。在新闻侵权案例中, 媒体胜少败多。从而引发了愈来愈多的新闻从业人员对媒体新闻侵权的思考和对媒体维权的探索研究, 最具代表性的是常因新闻侵权, 而官司缠身南方都市报的法律顾问梁香禄以及肖曼丽, 周贵明的著作《我为南都打官司》。细致的呈现了《南方都市报》这张年轻报纸的锐利与血气的背后对新闻侵权问题认真的思考和探究。
三、反舆论监督之风升级, 新闻侵权面临沦落为挡箭牌的危险
根据图2, 可以看出报道对象对媒体的民事诉讼上升至刑事威胁的案例比例占到了10%, 高于和平放弃的比例。而具体到这些案例的内容, 我们发现主要是涉及报道对象反对媒体的舆论监督而引发的纠纷, 在这些案例中, 往往一些个人和组织被媒体批评之后, 如果他们不是公权机关, 就与公权机关相勾连, 由公权机关出面, 如果他们是公权机关, 就直接动用公权力, 以所谓“诽谤”“受贿”“泄密”“敲诈勒索”“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等新闻侵权罪名, 跳过民事诉讼而对媒体记者采取拘传、刑拘、通缉、逮捕等刑事措施, 由此可见社会反舆论监督之风正在升级, 由民事诉讼上升至刑事威胁, 从而也使新闻侵权面临着沦落为挡箭牌的危险。
四、新闻侵权延伸到新媒体, 既能造成严重的新闻侵权, 也能挽救其后果
在搜集的50例新闻官司、纠纷案例中, 虽然新闻侵权产生的主要媒介平台依旧是报纸, 但也已经涉及了网络新媒体。从2000年以来, 新闻侵权逐渐延伸到网络新媒体中。例如, 笔者搜集的50例新闻侵权案件中, 是从2006年开始涉及网络新闻侵权, 案例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遭富士康天价索赔, 一些网站随后将本报的标题加上了“血汗工厂”“黑幕”等字眼, 从而构成了新闻侵犯富士康名誉权的事实, 所幸的是, 富士康和报社达成了和解后未对相关网络进行追究。而就网络新媒体新闻的生产和传播特质来说, 网络新闻侵权的损失更为巨大,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为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这一点, 当新闻侵权产生时, 网络成为受害者维权过程中利用的重要平台, 及时地用网络进行维权, 或许可以把即将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五、新闻寻租有所抬头, 成为新闻侵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闻寻租是指媒介组织机构利用掌握的新闻报道权利, 为自身谋取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新闻寻租行为的一个典型是媒介机构被商业组织收买, 为了这些商业组织进行变相的“有偿新闻”;还有一种情况是“封口费”即媒体采访到商业机密的一些不利新闻后, 商业机构通过给予媒介机构一定的经济补偿来要求信息的不发布。例如, 2013年的“陈永州事件”。而陈永州事件是因新闻寻租, 即记者收受贿赂, 做有偿新闻来抹黑中联重科而造成新闻侵权典型案例。也因其先喊冤又被揭穿的丑行为新闻业蒙羞, 成为中国新闻史难以忽略的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2]梁香禄, 肖曼丽, 周贵明.我为南都打官司[N].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08-01.
论新闻侵权与隐私权保护 篇10
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及形式
《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第3款对侵权行为解释为:“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新闻侵权行为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 是以新闻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国在1982年的《宪法》里正式列入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条款。人格权的适用对象一是公民个人, 二是法人团体。因此, 任何对个人或法人的人格尊严的侵害行为, 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损害事实的存在, 这种事实使受害方的人格受损, 承受恐惧、悲伤、绝望、羞辱等精神痛苦;新闻从业人员应有较大过错;新闻侵权的公开发布性。新闻只有最大限度地让社会公众知道, 才能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新闻侵权事实一旦公布, 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它影响的广泛性、传播的迅速性, 给受害对象的精神、身体、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害, 严重妨害了公民行使独立生活的权利。
新闻侵权主要有两种形式:
侵害名誉权。名誉权是非常重要的人格权, 是以名誉作为客体, 公民和法人对其名誉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 从而对名誉加以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名誉权是比较容易受到侵害的人格权, 在新闻侵权中名誉权受损显得特别突出, 因为“公民或法人的社会活动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而名誉权与之密切相联, 所以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稍有不慎, 就可能构成对公民或法人名誉权的伤害。” (1)
侵害隐私权。隐私是指公民个人身体或日常私生活中通常不愿公开的情况, 包括:个人的健康情况、生理缺陷和残疾情况;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情况;私人日记、信函、录音等, 除了不愿告诉别人或不愿公开这种“隐”的性质外, 隐私还具有“私”的性质, 是个人的与社会生活无关的事情, 而且不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 而隐私权是一种人格, 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事实、行为及特定指向
近年来发生的新闻侵害名誉权案基本上都是以“新闻失实”为由提起诉讼的, 报道主体不真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 它通常表现为新闻作品主要内容不真实、采访不扎实造成失实、杜撰虚假新闻或故意诽谤等。根据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规定, 现行法律明文禁止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有三:新闻诽谤、新闻侮辱行为和新闻宣扬他人隐私行为。
新闻诽谤行为:这是新闻侵害名誉权最常见的形式。新闻诽谤就是以虚假的基本事实内容进行报道, 以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新闻侮辱行为:新闻侮辱行为是较常见的新闻侵害名誉权形式, 侮辱行为是以语言、文字或动作贬低他人人格的行为, 而新闻侮辱行为就是指在新闻作品中使用有损报道对象人格的侮辱性言词, 使名誉权受到损害的文字侮辱行为。这就是说, 只要侮辱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名誉受到贬损就可视为侵权, 而与事实真伪无关。
新闻宣扬他人隐私行为:前面已经谈到, 发布内容虚假的报道构成个人名誉权的侵害, 是不是意味着凡是发布真实的报道就一定不会造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呢?当然不是, 英国学者在这方面曾经有过“越真实, 越诽谤”的论述, 意思就是尽管报道的事件是真实的, 若一旦造成公众对报道对象社会评价的降低仍构成侵权。
此外, 新闻侵害名誉权作品必须有特定的指向, 所涉及的受害人能够被公众辨认、指认。如果新闻作品并非指向特定的个人, 那么就不会有受害人, 当然也就不存在侵害个人名誉权的官司。所谓特定指向, 一是作者明确有所指向, 二是相对人明白指的就是自己, 三是公众理解指的就是某人。其中, 第三项即可指认为是最主要的, 因为如果没有第三人知道, 就不可能造成对其社会评价的降低, 也就不可能构成侵权。有特定的指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在作品中作者直接指明受害人的姓名、身份等, 二是受众通过作品的内容可推导出具体受害人的身份。
其一是作者明确有所指的侵害名誉权, 这是最容易判定的新闻侵害名誉权形式, 也是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下的畸形产物。在这类新闻侵权作品中, 作者明确指出了所报道的对象, 指名道姓地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伤害, 从而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其二是可推导出所指的侵害名誉权。虽然名誉权的被侵害人须为特定人, “然无须指定为某某, 即以头一个字或别名绰号或联合数字与其他事实结合, 而可知其为何人, 亦为不可。”这就是说, 即使作者没有具体点出被报道者, 但因为受众可以从相关新闻要素比如对背景、环境、特定时空等的描述中推导出被报道者的有关信息, 使之得以被指认, 这同样会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在这类侵权行为中, 只要受害人被确认, 侵权行为就成立了, 但是在新闻作品中, 尤其是批评性报道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特定的被批评的群体对象, 因为缺乏可指认的特定对象, 所以就不能构成侵权, 所以切忌对号入座。
这里有一点需引起注意, 即作品指向若是特定的死者是否构成名誉侵权问题。从民法法理来讲, 名誉权是一种人格权利, 是人身权的组成部分, 只能由活着的人享有, 因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 (2) 死者因而不再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不享有名誉权的。
隐私权新闻保护
隐私权新闻保护, 是指个人的隐私应依法不被新闻界和新闻媒体非法染指、渲染、传播而受到侵害并予以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可能会受到各种形式的侵害, 如:偷看他人日记, 泄露并公开他人私生活等, 不过按其侵害途径而言, 一般分为新闻侵权类和非新闻侵权类。前者比后者更恶劣, 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渲染他人的私生活就比通过口头向别人渲染的方式更为严重。新闻侵害隐私权构成要点包括:新闻侵害公民隐私权行为的存在;公民遭受隐私权损害事实;侵权行为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这三点与新闻侵害名誉权十分相似。
新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方式包括:首先采访侵权。新闻采访, 不得损害被采访者合法权益, 尤其不得损害他人的尊严、名誉、隐私等权利, 然而, 现实中采用“非法获取”的采访事件时有发生, 所谓“非法获取”是指只要新闻工作者以传播新闻为目的, 对个人隐私在新闻采访、摄影等获取新闻资料的过程中采取了非法途径, 违背了当事人的意愿即构成新闻侵权, 而不论该新闻事后是否进行了新闻媒介公开传播, 也不论公开传播后是否给当事人造成损害, 在采访中未经他人允许, 通过他人进行监视、跟踪或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窃听、录音均构成侵害隐私。
此外还包括名人隐私权保护。只要有点知名度的人士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 就多少会受其“名望”所累。名人报道往往具有新闻价值, 对这种价值的衡量标准一般有三: (1) 报道必须是真实的情况。 (2) 报道是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情, 名人的私事如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 他的私事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了, 而应属于维护公共利益的一部分, 成为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 (3) 与公众兴趣有关的事情。公众兴趣是指公众对明星或社会知名人士心理上的关注及由此产生的了解知情的愿望。一旦成为公众感兴趣的人物, 其隐私权范围也会相应缩小。当然, 适用这一区分原则应特别注意的是: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仅仅是相对的, 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如对公众任何隐私进行任意发掘和宣传则是法律所不容许的, 也是法律所排斥的。
隐私权保护现状
《民法通则》是我国调整公民人身权利的主要法律, 但没有对隐私权进行任何规范, 就是由于这种状况, 侵害隐私权引起的纠纷无法以隐私权侵权立案, 而只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来进行保护, 这一条可能是目前将保护隐私权提到最高法律高度的条文, 这里的“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实际上只是一般性的宣扬形式, 还未达到以新闻媒体进行传播的程度。
国外在隐私权保护方面早已走在我国的前面。其中, 在隐私权新闻保护方面也有着一定或较为具体的规定。这主要表现在各国的新闻法律之中。
在新闻竞争相当激烈的今天, 各国的立法都很重视新闻侵权与隐私权保护, 这两者与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法治程度有密切联系。新闻工作者在满足受众需要的同时, 保证公正、客观, 以法律精神、法制原则及自己的良知来报道新闻, 从而带给受众清新、健康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83页。
【新闻侵权行为】推荐阅读:
网络新闻侵权10-04
媒体的新闻侵权行为05-31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11-26
新闻侵权的责任与预防05-26
新闻消费行为06-27
侵权行为07-24
网络侵权行为07-01
债权侵权行为08-11
【商标侵权类】文字相同服务不同是否侵权05-28
侵权行为概念研究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