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教学设计

2024-07-22

古印度教学设计(精选8篇)

古印度教学设计 篇1

古印度教学设计

设计者:张巧勇 教学目标

1.公元前2500年印度出现奴隶制小国;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2.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佛教的教义因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受到统治者特别是刹帝利的保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教法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展示印度河流域的地图,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并说明这里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亚洲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他为天竺。

一、古代印度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雅利安人的征服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

请问: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印度的等级制度同学们请看课本的表格回答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并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小字部分)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印度现在的发展,谈出自己的观点。(学生答略)

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

二、佛教的诞生及传播

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同学们看课本,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概括一下佛教的教义,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佛教呢?(答略)让同学们看地图掌握佛教向外传播(南传和北传路线)

三、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半岛除南端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四、布置作业:作业本必做:1-6题

板书设计

印度:

种姓制度:婆罗们、刹帝利、吠首、首陀罗

佛教: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

教学反思:通过对印度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佛教的教义因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受到统治者特别是刹帝利的保护。

古印度教学设计 篇2

1921年随着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座古城的出土, 证明在公元前2500-1500年, 在古印度河及其支流拉维河沿岸出现过高度发达的文明。虽然对于这些城市的衰落原因还有不少疑问和争议, 但得到普遍认同的是,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进入古印度, 他们拥有强大的战斗能力, 战胜了古印度的原住民。古印度南部的文化早于雅利安文明, 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 人们对其早期文明知之甚少。印度教是古印度的宗教和社会制度, 它建立的基础是宗教美德和种姓制度。原来的雅利安人被视为是阳刚和充满活力的人种, 他们的士兵勇猛顽强, 智力超群, 雅利安人的种姓是高级种姓。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变得越来越僵化, 薄伽梵歌 (神之歌) 所宣扬的艰苦生活逐渐让位于沉思、礼仪和神秘的宗教习俗, 男人们通过这些方式寻求进入“永恒的精神”。通过放弃享受生活, 放弃个人的野心和行动, 男人们希望磨灭自己的个性, 实现与梵天的融合。印度教的禁欲主义从起初的自我节制发展到狂热的自我折磨。在公元前250-500年间, 佛教在古印度盛行。佛教不是一个新的宗教, 而是为了反对种姓制度而发起的一项改革运动。虽然佛教徒回避了一些祭祀仪式, 并谴责极端禁欲主义, 但他们被禁止参加一些体育和娱乐活动, 自我放纵、感官愉悦和性行为也被严格禁止。佛教非常重视和平、非暴力和虔诚, 以至于缺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世俗事务的驱动力。

二、古印度的教育

古印度人热衷于教育孩子在神圣秩序中寻求自己的位置, 教育孩子维护种姓制度。印度教强调来生而不是当下。种姓制度主导了古印度的文化。种姓制度是从旧部落的习俗例如种族、阶级、职业偏见等演化而来, 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相当好地建立起来。四大种姓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又被细分为数以百计的组别, 第五种人则被称为放逐者。古印度的这种社会分类使得每个人的地位在出生时就已确立, 种姓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定位、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机会。种姓制度对一个人做什么工作、吃什么食物、和谁结婚都有严格的规定。虽然服从于宗教目标, 但印度教的教育目的是职业。该系统不考虑孩子的潜能, 而是根据种姓强迫他们进入某种职业。婆罗门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是教育工作者或祭司, 他们主导和延续着整个社会系统。接下来的两个特权种姓是刹帝利和吠舍, 前者从事军事和政府方面的工作, 后者则从事商业和养殖业方面的工作。首陀罗属于低级别种姓, 主要从事仆人的工作。而放逐者则没有职业, 或者从事废物处理之类的工作, 被迫生活在隔离区。印度教特别重视来生, 因此带来了社会的稳定。但这种文化缺乏进步的动力, 任由个体自生自灭。

三、古印度的体育

(一) 体育的社会地位及其产生原因

体育在古印度不受重视, 因为古印度的宗教哲学强调对生命的克制, 而种姓制度则对人进行地位分类、阶层划分和社会分工, 这造成了社会的僵化和停滞不前。另外, 古印度在外族势力的支配下经历了漫长的和平年代, 保持高水平体能免受外来侵略的欲望不强。古印度强调精神的圆满, 对于身体本身的态度偏向于消极的克制, 有时甚至是变态的折磨, 素食主义、禁欲主义和苦行就是其典型表现。

(二) 体育的开展形式及其参与群体

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于某些特殊群体, 例如主要负责军事的刹帝利种姓, 就非常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还有一些女性被训练为舞者, 通过舞蹈来表达宗教观念或为观众提供娱乐。另外就是一些苦行者, 通过练习一些高难度的身体技能为表达自身思想提供帮助。在宗教活动和节日盛典中, 会出现一些形式的体育活动, 而能够进行系统体育训练的仅有寺庙里的舞者和军队里的士兵。在某些时代, 当皇帝加冕时, 会举办特殊的仪式, 在仪式上会有一些体育能力展示, 例如射箭。当佛教占据主导时, 如阿育王统治时期, 非暴力的学说盛行, 寺院教育蓬勃发展, 寺院中教授瑜伽, 这吸引了众多古印度和世界各地的学生前来学习。个人的清洁、卫生与体育锻炼是古印度人寻求精神福祉的手段, 古印度的体育主要考虑公众卫生和健康。在五千年前的古印度城市中就有优良的封闭式排水系统, 古印度人的家庭中就有清洁用的浴室。许多文献记载, 对污染公共道路或河流、出售变质食品或假药的行为都有严厉的处罚。在印度教的宗教教学中交织着许多有关健康的规则。可“再生”的种姓成员都是身体和灵魂纯净的。摩奴法典中记录有许多条例和法规, 例如使用烈性酒会使人丧失气力, 禁止食用某些食物, 建议空腹治疗疾病, 建议全神贯注冥想, 抑制动物本性, 洗澡是每日所需, 象征着洗去罪孽。印度教的医学著作中包含了许多卫生准则, 而欧洲在这方面的知识直到十字军东征后才出现。军事贵族在早期古印度的影响力非常大, 军事种姓的人被训练成步兵、骑兵、驾驶战车或是驯象师。射箭受到特别重视, 但士兵也学会了使用长矛、标枪、战斧、剑和吊索。在和平时期, 军队受到闲置, 男人们主要进行狩猎和消遣性的体育活动。狩猎狮子、野猪、水牛、鹿和鸟类是一种流行的消遣, 捕鱼在古印度的文献中也经常出现。猎人狩猎时经常使用弓箭、陷阱、绳索、网以及猎狗等辅助工具。在远古时代, 君主差不多有半年时间都在进行狩猎活动。狩猎的流行不仅是因为它有乐趣, 还因为它有实际用途:和平时期保持军队的作战能力、保护农作物免受野兽的蹂躏, 捕捉大象为军队和农业生产服务等。古印度人喜欢狩猎, 但反感莫卧儿人对动物的滥杀行为。对古印度人来说, 宗教典礼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例如调息和拜日式。瑜伽, 是一个系统的宗教冥想活动。大约公元前300年, 古印度大圣哲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 许多身体活动被纳入其中。瑜伽需要一种强烈的意志来控制身体的发展, 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冥想姿势 (体位) 和呼吸的调节控制。通过瑜伽练习, 以求达到心理放松和精神矍铄, 这被认为可以与天主融为一体。现在的瑜伽练习与古代古印度的瑜伽已大大不同。古印度的医学权威, 例如卡罗迦和妙闻, 提倡运用牵引放松、油浴和按摩来保持和恢复健康。妙闻认为, 古代瑜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迅速促进疲劳恢复。卡罗迦认为, 体育锻炼能够抵御疾病、减少肥胖、助消化, 能够驻容养颜、延年益寿。按摩和油浴在古印度被广泛使用, 医疗人员强烈建议男性使用。古印度的医书对按摩技术做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例如, 卡罗迦制定了三种按摩方式:运动性、医疗性和卫生性的按摩 (运动按摩、医疗按摩和保健按摩) 。他还提到了润滑、按摩、揉捏、关节运动、振动、敲击、猛击、抚摸、发汗等按摩技术。游戏方面, 虽然佛教徒试图劝阻赌博, 但掷骰子和赌博游戏仍然是最流行的消遣活动。对动物争斗的赌博也非常流行, 例如公牛、公鸡、大象、羊、犀牛等。马可波罗说, 该类游戏在伊斯兰教征服古印度时期特别是莫卧尔时期 (16世纪征服并统治古印度, 并建立穆斯林帝国的蒙古族人) 特别流行。在古印度的体育世界里, 摔跤占据着重要地位, 发挥着重要作用。古印度儿童从事不少娱乐活动, 例如追逐打闹、掷骰子、玩球、玩弹珠以及和鸟类、动物、人类的互动游戏等。在古印度人早期的定居点出土过大量的儿童玩具, 古印度儿童也玩泥巴黏土。舞蹈在古印度有悠久的历史, 它与宗教密切相关。摩亨佐-达罗古城中发现的青铜舞女显示了古印度的艺术。早期文献中也揭示了古印度人喜欢跳舞, 跳舞在他们的宗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 印度教三大神之一, 被称为舞王神的湿婆神, 就进行宗教和世俗的舞蹈。寺庙里的女孩在她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研究宗教舞蹈, 并为了自己或他人的罪行进行跳舞祈祷, 音乐、阅读和写作也被列入她们的课程。另一类的舞蹈者是在婚姻和宴会上的表演者。虽然舞蹈非常流行, 其艺术成就也备受尊崇, 但是由于不断形成的社会分层, 舞蹈表演者的社会地位始终不高, 受到社会的轻视和侮辱。

四、总结

古印度的体育受到盛行的印度教和种姓制度的极大影响。一方面印度教和种姓制度派生和促进了民族特色体育的发展, 例如瑜伽术和运动性的按摩术;另一方面, 印度教的消极思想和种姓制度的隔离政策限制和阻碍了体育的健康发展, 使其走向偏狭和畸形。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2]谭华.体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郝勤.体育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4]郝勤.论历史上体育与宗教的关系[J].体育文史, 1988

古印度教学设计 篇3

1舞王湿婆像

铜含金,高67.8cm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公元9世纪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布拉德利女士捐赠

与毗湿奴一样,湿婆亦为印度教主神之一。湿婆的崇拜者将他视为创造、控制和最终毁灭宇宙的无上之主。不同于毗湿奴的化身降凡,湿婆呈现各种法相,其相永恒常在,尤以舞王相最广为人知。朱罗王朝时期(公元9-13世纪),舞王湿婆在南印度极为盛行。这尊雕像展现湿婆跳“极乐之舞”之态,类似的塑像几乎遍布印度南方神庙。在一圈火焰光环之内,湿婆所跳宇宙之舞深刻展现了他的五种活动:创造、维护、毁灭、隐迹、显迹。每种活动皆由其手姿或手中法器加以表现。印度教颂歌对此多有称颂,《齐丹巴拉姆神庙经文集》中便有这样一首:“湿婆我主!你执鼓之手,生天地千世万灵。你高擎之手者,护觉与不觉之造物。你举火之手者,化生生世世。你立地之足者,栖羁于轮回之倦魂。你抬起之足者,则赐敬你者以永乐。此五种者皆湿婆我主之神力。”湿婆上方右手中所持小鼓(达摩罗)代表创造。他以此鼓敲击出舞蹈之韵,暗含创造之律。他所创造的世界,在一些文献中被称为“幻像之境”,众生陷于轮回之中,不见真谛,但亦因此各自演化为独特的存在。湿婆抬起的双手,一手作无畏势抚慰众生,暗示庇佑万物,另一手高擎圣火。此乃祭祀之火,知识之光,亦是劫末毁灭宇宙的烈焰。他脚下所踏侏儒阿跋摩罗代表疾病与无知,执迷于虚幻尘世的人即是如此。湿婆的踩踏意味着摧毁无知与执迷而获得解脱。他抬起之足指向上方,则预示着救赎的希望。舞蹈时向两边飞舞的发辫也是舞王湿婆像的造型特征之一。此像立于椭圆形仰覆莲花座上,花座与方形底座铸为一体。两边有圆环,方便宗教游行时将塑像固定在肩舆之上。

2微型神庙

灰色片岩,高102cm

印度南部卡纳塔卡邦,公元19世纪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公元600年至1200年间,南亚地区修建了数以千计的印度教神庙以供奉神祗,尤以毗湿奴和湿婆神庙最为典型。在神庙中安放神像时,需举行特定的仪式将普通的塑像化为真实存在的神灵,其中最关键的仪式被称为“波罗那波罗帝释陀”,意即为神像注入神性与生命气息。由此,神像便不再是塑像,而升格为神灵本身,甚至也就有了为世人所认可的具象化身,成为现世之中可供人膜拜的对象。这意味着他不仅可以享用果品、香花与食物的供奉,亦能接受和享有土地、金钱和岁入的供养。甚至的财产还无需向王室纳税。这一切使神庙成为社会中的权力的中心。神庙和掌控祭祀的上层婆罗门拥有土地,这也是他们进行建筑装饰和其他艺术活动的经济保障。在印度中世纪,社会各阶层与各教派均热袁于修造神庙。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在此世积德以修来世之福的方法。建筑的规模取决于出资人的财富。不少梵文铭刻以优美的诗体记载了神庙的修造事宜,这些记录表明,最宏伟的庙宇是由王室修建的。商人则是仅次于王室的重要赞助人,而平民百姓只能制作图中的这类微型神殿。尽管修造成本千差万别,但神庙的基本形制仍颇为一致。此处的微型神庙也曾是某寺庙的一部分,尽管制作于19世纪,但其建筑承袭了中世纪印度北部的风格。在模制的基座上,有一方形圣所,圣所内供奉着神像或象征神灵的圣物。四墙有一系列精巧的壁阶和壁龛。顶上的尖塔状悉卡罗代表多层的远古宫殿,象征着神明的居所。

3毗湿奴立像

灰色绿泥石(涂黑),高158cm

印度东部,公元11世纪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布莱治藏品

中世纪至今。毗湿奴始终是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成形于公元6世纪的《往事》是印度教的经典文本,根据书中记载的远古传说,毗湿奴总在关键时刻化身降凡,拯救善类,铲除恶者,重建宇宙秩序,共计十次。尽管毗湿奴的化身故事震撼人心,情节生动,但是安放在神庙中供人参拜的毗湿奴像却很少表现这类化身场景,而是静穆站立,随时接受信徒的祈祷与供奉。此像便是一例,应当是为安放于中型公共神庙中供人每日参拜而制的。毗湿奴像多为四臂,四手各执一法器。此立像手中所持仙杖与法轮,正是毗湿奴除魔降妖的标志性法器。他一手下垂,手掌摊开作施与势,掌心有吉祥纹饰,以示众生祈愿必应。另一手已失,可能持法珠或莲花。立像顶端是象征丰饶的“天福之面”(与西方之“丰饶羊角”颇为相似),左右上方各有一飞天。下方的象与立狮纹样则源自王室宝座,是传统的塑像边框装饰。最下方两侧各有一位女神:手持的维纳琴的辩才天女和手持拂尘的吉祥天女。她们是知识与财富的化身。神像衣着典雅,佩戴华丽珠宝,头饰宝冠。宝冠暗示此像可能隐喻传统的印度王者。毗湿奴乃维护之神,印度中世纪的统治者亦视维持现有宗教、道德与社会秩序为己任,二者责任需要国家富强以保证国库充盈,亦依赖法律法规、治国要术以及医药巫技等各类知识来获取和维护统治。此像来自于印度东部,该地区在公元8世纪至12世纪属帕拉王朝统治。帕拉王朝在其领地制作了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此类雕像。它们遍及各村镇,每时每刻都在提醒人们这位大神和他所代表的社会秩序的存在。毗湿奴通过世间的王者来维护尘世的秩序,因此,他的那些数不胜数的雕像,就像现在的政治领袖像和国旗一样,帮助国家的权力威信渗透到辖下各地。

4圣坛上的黑天(毗湿奴化身)与婆罗门

纸本水彩,高29.2cm

印度南部(疑为坦贾乌尔地区),约公元1820年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此画描绘毗湿奴化身黑天立于圣坛之上。《薄伽梵歌》是成书于公元1世纪或之后的重要宗教经典。以蓝色皮肤的四臂毗湿奴形象描绘黑天,自《薄伽梵歌》已始。可谓悠久。尽管对毗湿奴肤色的阐释众说纷纭,但多将其释为“黑色”,因为梵文中的黑天即为黑色之意。从神话传说看,毗湿奴与宇宙之海的密切关系最能解释他的肤色。在19世纪发明化学染料之前,用来制造蓝色颜料的天青石极其昂贵,这愈发使蓝黑色成为吉祥和受人喜爱的颜色。画中的黑天,右手持火焰轮宝,象征他所维持的道德与社会秩序,左手执法螺,随时召唤部下,永不休止地与罪恶势力战斗。神龛外另绘法螺与轮宝,强调这两件法器至关重要。黑天的下方两手,一手执仙杖,威仪有力;一手作无畏势。安抚信徒不要畏惧。他立于装饰有鲜花的神龛之下,这类顶端饰兽面的边框,在印度艺术中源远流长。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女坐在他脚下,双手持莲花,倚靠在粉色垫上。两名婆罗门手捧贡品,分立两边。艺术家遵循印度传统,将毗湿奴这一最重要的形象刻画得最为巨大。印度教徒相信毗湿奴屡次化身降凡,重建秩序,是终极的宇宙维护之神。在《薄伽梵歌》中,黑天宣称,一旦正义沦陷,邪恶抬头,他就会来到世间:为保护善良的人类,为铲除邪恶的力量,为树立这神圣使命的楷模,我降临人间,世世,代代。此像画纸来自欧洲,上有水印,制作于19世纪的前二十年。画本身大量使用金彩,至今色泽依然光艳,说明自1820年左右完成之后,这一套六十三幅的画册在多数时间处于尘封状态。这些画为外销欧洲而作,是印度南部坦贾乌尔地区某位艺术家的作品。类似的画册在当时极为流行。与描绘印度各行各业,花草鸟兽的画册相似,这类画册是为了分门别类地向西方人展示印度百态而绘制的。特地添加的神祗英文名更印证了这是为外销而作的画册。名字错误百出,说明画册是批量完成以供贩售的,并非由懂行顾客直接订制而成。

6那罗衍那卧像

黑灰色片岩,宽17.8cm

印度拉贾斯坦邦,公元19世纪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毗湿奴千变万化,名号繁多。《摩诃婆罗多》中有一篇年代较早的文献,曾以诗歌的形式唱诵了他的上千称号。在他的众多变幻之中,呈侧卧状的那罗衍那,则公认是其最初和最重要的形象。在印度人的宇宙观中,时间无穷无尽,而宇宙则循环往复,由诞生到毁灭,不断更新。在宇宙循环的间歇,毗涅奴躺在阿南陀身上沉睡。此像中的多头大蛇即是象征宇宙之海的阿南陀。“阿南陀”乃无边无尽之意,暗示此蛇是超越时间的永恒存在。它又名舍娑,意即幸存者,唯有它能在历次宇宙更新毁灭中幸存。根据《往事书》中的传说,一旦毗湿奴从沉睡中醒来,一朵莲花便从他的肚脐上长出,花中孕育着创造之神梵天。莲花盛开,梵天创造世界。此一传说有其神学意义:尽管毗湿奴是创造的根源,但是,他并不亲自动手创造世界。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女在他的脚边陪伴其中暗含吠陀哲学的观念只有女性本原方能激发男性创造之神的活力。

5斯里兰甘神庙中的那罗衍那

纸本水彩,高29.2cm

印度南部(疑为坦贾乌尔地区),约公元1820年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在所有供奉那罗衍那的神庙中,印度南部的斯里兰庙甘神最为著名。这一重要的神庙位于科弗里河中的一座岛屿上。每年,该神庙都要主持毗湿奴的全套节庆仪式。到雨季,还要举行庆典,让大神沉睡四个月。这强调了毗湿奴作为宇宙之神,与季节、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年复一年的循环密切相关。在当地,毗湿奴被称作兰伽那他或者“舞台之主”。此处之舞台当指创造之舞台,在智者眼中,创造最终不过是舞台上的一幕表演,其本质虚幻无常。自公元10世纪起,兰伽那他备受南印度朱罗王朝重视。神庙的墙上刻写了超过六百条的馈赠记录,此外,在举行庆典时,毗湿奴派圣徒还撰写了许多颂歌(根据传统的计数方法,共有247首)。早期,这座神庙由隐者派婆罗门掌控,罗摩奴阁对宗教仪式和神庙日常管理进行改革之后,吉祥毗湿奴派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把这里发展成该派的总部。此画上半部分与前述雕塑颇为一致,但下半部分(在空间上,实际代表前部,这在亚洲艺术中十分常见)则绘有毗湿奴像和他的两个神妃吉祥天女和辩才天女。这是兰伽那他的外在显现。

7毗湿奴化身神龟鸠罗摩

铜合金,高8cm

印度南部,公元18-19世纪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F.H沃德捐赠

这尊塑像下半部分为龟壳,上半部分则现人形,手持毗湿奴的法器轮宝与法螺。由此可见,这是毗湿奴的第二个化身——神龟鸠罗摩。最早关于鸠罗摩的传说见于印度巨型史诗《摩诃婆罗多》。诗中描绘了诸神与众魔决心搅拌乳海以获取不死甘露。他们用曼陀罗山作搅拌棒,以巨蛇婆薮羯为绳索,诸神与众魔分握两头。搅拌时,毗湿奴化身神龟,以龟背支撑起曼陀罗山。搅拌的过程几乎就是吠陀时代为祭祀而榨取苏摩汁的神话演绎。搅拌中,一系列宝物自乳海中升起,月亮便是其中之一,人们相信,月亮正是以苏摩制成的宝物。毗湿奴胸前佩戴的魔石也是出自乳海。最终,诸神获得了不死甘露,将之一饮而尽,获得永生。印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鸠罗摩崇拜,单独供奉他的神庙十分稀少。

8哈奴曼像饰板

铜合金,高21cm

印度南部,公元17世纪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铜制圆形饰板,上有哈奴曼的姿势极为典型:手臂高举,掌心向外,将要击出致命神掌,这是他除魔降妖时的看家本领。饰板下部边缘有一妖魔,已被哈奴曼踩踏脚下。猴王双腿跨立,左手持描绘精致的花叶。这刻画了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情节。罗摩之弟什曼在与妖魔因陀罗羯的搏斗中身负重伤,哈奴曼奔赴喜马拉雅山采来回天仙药相救。罗摩不胜感激,始终将他铭记于心。哈奴曼头顶上方,有小型舞蹈黑天像,他是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曾在青年时代击败大蛇伽哩耶。这暗示无论毗湿奴如何变幻,哈奴曼始终忠诚于他。饰板外圈左右两边饰有毗湿奴的标志性法器轮宝与法螺。类似装饰亦见于绘画。此饰板为印度教徽章,可能由毗湿奴或罗摩的信徒随身携带。

9毗湿奴化身野猪婆罗诃

石灰纪页岩,高38cm

印度北部旁遮普邦法塔巴德遗址,公元12世纪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婆罗诃是毗湿奴的另一个半人半兽化身,人身野猪头。在毗湿奴的化身故事中,婆罗诃位于那罗辛哈之后。根据《毗湿奴往事书》的记载,婆罗诃掌管现世,即太阳神的时代。那罗辛哈摧毁了过往的黑暗,婆罗诃则支配着现在的世界。这种支配,可以和中世纪印度统治者的执政相联系。婆罗诃的臂膀上坐着大地女神,而王权,亦是统治大地的一种力量。根据远古的神话,大地被滔滔洪水淹没,危在旦夕,毗湿奴化身野猪,跃入深渊,拯救了大地女神。他自洪水中凯旋,脚踏莲花,花下有巨蛇。它们不仅象征着宇宙之水,也代表了印度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雨量过大或者过少,都会带来灾难。婆罗诃对水的掌控暗示了他本质是一位农神,在雨

季之后到来,控制洪水,保护下一轮播种。在每年的仪式中,婆罗诃在雨季末出现,他是苏醒了的那罗辛哈。

10波耶梨婆像(南印度阿尔瓦诗圣之一)

铜合金,高46.5cm

印度南部,公元19世纪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H.S辛姆捐赠

从公元7世纪开始,印度南部掀起了一场印度教的复兴。毗湿奴派和湿婆派都涌现出不少圣徒。其中,信奉湿婆者属那衍纳尔派,而崇拜毗湿奴者则被称作阿尔瓦派。“阿尔瓦”在南印度当地的泰米尔方言中,即为“笃信神者”之意。他们反对繁琐的吠陀哲学与宗教仪式,主张内心对毗湿奴的虔诚信仰,通过创作诗歌,体验宗教极乐,忠诚地服务于神来体现对神的信仰。他们创作的诗歌,大约在公元9世纪由那他牟尼编撰成《天之诗歌》。阿尔瓦派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印度教的发展。当时南部地区的主流信仰是佛教与耆那教,但阿尔瓦派的活动使许多人改信印度教。阿尔瓦诗圣共十二人,每个人都与一个月份、一个星座和一件毗湿奴的法器相关。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都以一个星座命名,这强化了阿尔瓦诗圣们在毗湿奴派仪式和宇宙观中的重要性。此次展出的是波耶梨婆的雕像,他出生于公元7世纪的提鲁玛伊来,即现在金奈城郊的迈拉么尔县。他被视为毗湿奴神剑难陀伽的化身。

11湿婆愤怒相毗罗跋陀罗饰板

镶金属木刻,高34.5cm

印度南部(疑为卡纳塔卡地区),公元19世纪早期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毗罗跋陀罗的故事讲述了湿婆破坏达娑祭祀的故事。达娑是印度神话中的重要神衹,根据《诃利世系》(《摩诃婆罗多》的附录)的记载,他是十位波罗伽帕提之一,拥有众多女儿,唯膝下无子。为此,他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典以求子。而达娑最小的女儿萨提违背父亲的意愿嫁给了湿婆。达娑厌恶湿婆的苦行,也瞧不起他那些凶神恶煞的随从,因此,他有意不邀请湿婆参加祭典。祭典中,他还故意借机当众嘲弄和辱骂湿婆。萨提为此深感羞辱,愤而自尽。湿婆得知后,勃然大怒,显露愤怒相毗罗跋陀罗。毗罗跋陀罗大闹祭典,打翻祭坛,驱赶婆罗门,以尿液浇灭圣火,还利落地砍下了达娑的脑袋。诸宾客大惊失色,纷纷劝解,希望湿婆能挽回达娑的生命。湿婆同意了,他将羊头装到达娑身上将他救活。此饰板上的达娑正是以人身羊头的形象出现,上方的林伽和难提则暗示新的崇拜已经取代了旧的祭祀。湿婆痛失爱妻,悲痛万分,从此离群索居。但最终萨提转世投胎为雪山神女帕婆提,赢得了湿婆的爱慕,二人再度结合。

12伽腻什像

米黄色砂石,高89cm

印度奥里萨邦,公元12世纪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

布莱治藏品

摧毁古印度文明的核爆炸之谜 篇4

古印度有2个繁荣的城池,在一夜之间被毁灭,城中居民也在瞬间全部死亡。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李泰正综合报导)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数不清的古代文明。当古时的人类道德堕落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就会被神毁灭。幸存下来的人在所有科技工具被销毁后,只能依靠双手劳动,过着原始的生活,慢慢繁衍出更多人,这一茬的人接着又出现了文字、科技,新的文明再次出现,但是经过了漫长岁月,人已经忘记了上一次文明被销毁的惨痛教训,不可避免的在追求物质享受过程中道德标准也随之下滑,当道德堕落到神无法容忍的地步时,又被神所销毁……历史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太多的的古代文明在地球上连一丝痕迹也没能留下来,彷佛从来就不曾存在过。其中少部份古代文明遗迹被保留下来,在神认为必要之时,安排当代人类挖掘到这些遗址,但是当代人中,有多少人能够从这些古迹中吸取古人的惨痛教训?

古印度核爆炸之谜

古印度文明时期,也称哈拉帕文明时期,是指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古印度,约公元前3300年至前1300年之时期。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晚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但早于商朝。印度河流域古文明中,最著名的是两座古城遗址,即哈拉帕城和摩亨佐‧达罗城(Mohenjo-daro)。人们在这两个城市中挖掘出大量石器、青铜器、印章和农作物遗迹。这两座城市的人口估计都在3万以上。两城相距644公里左右。可能是两个独立国家的都城,或为两个城邦联盟的中心。

据最保守的估计,这两座古城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但在印度的早期神话中没有这两座古城的记载,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它们的历史也许比猜想的要久远得多。

令人不解的是,这2个繁荣的城池,却在一夜之间被毁灭,城中居民也在瞬间全部死亡。

摩亨佐.达罗城。摩亨佐.达罗城在印度语意思是「死亡谷地」,也叫「死丘」,它是在1922年由印度考古学家巴纳尔发现,由于在挖掘这座古城时发现整个古城都是骷髅,所以叫作「死丘」,亦有人叫「核死丘」。

在摩亨佐‧达罗城里出土的大量遗骨,有的死在街道上,更多的人死在居室里。在一个比较大的废墟里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们,有些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好像在保护自己,又好像看见了什么害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的人都是在突然状态下死去的。

摩亨佐.达罗城最久可以追踪到五千年前,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又有精密的计数方法,可以说是一座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城。但是,就算掌握了高度文明技术并不等于掌握了逃脱死亡和被灭绝的能力。

摩亨佐.达罗城占地266公顷,城的西部是建在砖砌高台上的卫城,东部是居民住宅区和商业中心所在地,这两部份城市区域有一道宽厚砖墙围护,使其形成一体。

城市建筑以卫城为中心呈网格状分布,有市政建筑、市场、作坊、储存区、民居和神庙。每座民居都围着一个院子建成,有几个房间、一间厕所和一口水井。房屋的大小、高低和设备差别很大。有十几间的楼房,有简陋的茅舍,可见当时的贫富分化已很明显。建筑用基本材料是从烧木头的窑里制出的土砖。

摩亨佐.达罗城遗迹。

卫城有高厚的城墙和塔楼,卫城内有一系列建筑物:中心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浴池,长12米,宽7米,深2.4米,用砖建成,涂以沥青,以防漏水。浴池附近有供水水井,并有排水沟。学者们认为,这个浴池不单纯是为了洗澡,可能也是履行某种宗教仪式的场所。

在浴池的东北有一组建筑群,其中有一座大厅,可能是这一地区最高首脑的官邸。浴池的西边是大谷仓,东、南、北三面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有私人浴池、会所等,可见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也许这一带是统治者居住、办公、和集会的地方。

卫城南部另有一组建筑物,其中心是一座约25米见方的会议厅。

下城也是按规划建成的,大街笔直,有东西向,南北向,垂直相交。下城也分区,每区又有若干小巷,也是垂直相交。

主要大街宽达10米,街道交叉处建筑物的墙角砌成圆形,以免有碍交通。街道还有不少分布均匀的柱子,专家们认为是夜间供照明的灯柱。垂直相交的街道下面,又有一整套下水网络,下水道用砖砌成,上有石板顶盖。街道两边都是建筑物墙壁,但这些建筑物的窗户不是临街而开,而是朝自家的院子开的,门基本上也是临小巷而开,很少临街而开。

从下城的街、区、建筑物来看,显然是一个贫富差别较大的阶级社会。因为有的城区街道整齐,建筑物是豪华式的楼层建筑,并自备水井和浴室,浴室的地面呈坡度,并有下水管道直接通向室外的街道下水管道,有的建筑物还有垂直的陶管,说明楼房的主人把浴室设计在楼上了。

有的城区则是另一番景象,街道狭窄,茅屋土舍,街道无下水道,室内无浴室,这些城区显然是贫民区,想必是热天臭气熏天,雨天道路泥泞。

当时的古印度人还建立了发达的废物处理系统,包括有盖板的排水系统和倒垃圾的斜槽。

考古专家在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个古代城市的遗址出土大量印章,但印章上文字至今无人能够解读,甚至不能确定其究竟是文字还是图像符号(印度河文字)。

在那个时代的印度河流域,农民种植大麦、小麦、棉花、瓜和椰枣。他们还驯养大象和水牛在田里干活。

这一地区有许多手艺精湛的制陶人,他们用陶轮制作陶器,这在当时是一项崭新的技术。从制陶人的作品就可以反映出那个时候的人道德极度堕落。考古学家们挖掘出了许多陶瓷玩偶,其中许多女性的瓷偶都是袒胸露乳的形态;还有一个舞女的青铜雕像,也是全身赤裸;一些古庙上的雕刻更是不堪入目,可见当时的性乱到了何种可怕的地步。

据考古专家对在摩亨佐.达罗发现的人类骨骼做完鉴定后,惊讶的发现,那个时候的人竟然混和了世界诸多人种的要素。这个结果并不是达尔文所谓的进化过程造成的,而是当时人的性乱带来的人种混杂的恶果。

考古学家甚至断言:这里发现的人种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这并不奇怪,因为混合了世界诸多人种的要素的这种人已经全部被神所销毁。所以在当代的地球上找不到这样的人。

据专家介绍,印度河文明持续了800年,尚未有人知道它是如何结束的。

摩亨佐.达罗在瞬间毁灭的时间大约发生在3千6百多年前。考古专家们没有找到任何战争屠杀毁灭城市的迹象。

摩亨佐.达罗发现的人类遗骸显示被高温焚烧又在瞬间被冷却。

考古学家研究过所有的遗迹之后发现,摩亨佐.达罗城有焚烧过,和曾经发生过一次空前巨大的爆炸的痕迹。而且,这种爆炸短暂且威力无比,导致了城市和绝大多数居民化为尘埃。

人们在摩亨佐‧达罗还发现在许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承受过某种高温的痕迹,甚至发现一些由于瞬间高温溶化了物体表面然后又迅速冷却造成的「物质」。

而在遗迹里发现大量骷髅,在这些骷髅和瓦砾里,又检出和广岛和长崎核爆和冲击波相同幅射含量的痕迹。而发现好多骷髅的姿势,都是这些人在街上行走或者是正在做日常生活的东西,就如同是一个突然出现的灾难令所有的人同时死光。

关于摩亨佐达罗城的记载,可以在古印度诗《摩诃婆罗多》里找到一点内容形容过这场大爆炸:

「空中响起轰呜,跟着是一道闪电,南边天空有一股火柱冲上天,有一道亮过太阳的光将个天割开了一半……房屋、街道同所有生物,都被这些突如其来的天火烧毁掉。」

关于摩亨佐.达罗城怎样毁灭,由于年代太久远,加上记载又少,只是靠遗迹留下的东西估计,所以实际发生了什么事都说不清楚。

科学家达维内波特和文森缇认为:「这座城市是毁灭于一次核弹爆炸。」因为,他们发现土层中含有黏土和绿色晶体,他们猜测这是土壤遭受高温留下来的证据。而其它考古学家也发现,这个千年古印度城市遗留下来的残骸证明,当时城市建筑被一场高温熔化,温度不低于1,500摄氏度。

他们还在这个高温中心发现,所有建筑都是被瞬间夷平、熔化的。但是,城市郊区遭到的破坏相对较小。

同时,有专家发现在这个城市上唯一残留下来的几十副动物和人类骨架中,辐射超过了一般标准的50倍。

不过也有前苏联的专家认为导致摩亨佐.达罗被灭绝的可能与黑色闪电有关,而不是核爆炸。

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篇5

张家坳中学 段涛涛

学习目标:

1.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

2.了解印度的人口增长状况以及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社会带来的问题。3.知道印度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

1.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2.印度人口增长特点。3.印度的气候特点。

学习难点:

气候特点成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它记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唐代高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过流沙、翻雪山,最后到达了佛教发源地——天竺)同学们知道天竺是现在的哪里吗?(现在的南亚)打开课本第三页在图上找出南亚,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一国呢?(印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继日本之后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另一个国家——印度。

二、通过读图,学习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知识: 1.读世界政区图,明确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热带

海陆位置:濒临印度洋 2.读南亚政区图回答:

哪些是岛国?哪些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 3.读印度地形图分组讨论,完成三个问题:

①课本P35页第一题。

②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和城市:恒河、恒河平原、印度河、德干高原、喜马拉雅山地、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③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何特点? 4.归纳总结印度的地形特征: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5.让学生对照地图强化记忆三分钟,教师接着检验学习效果。

三、通过以下两个环节学习印度的人口: 1.出示有关人口图片并配下列文字材料:

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口研究专家指出,到2050年,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与此同时部分国家的人口将减少近40%。2.出示图片(P36图7.35),让学生讨论:

①人口高速增长给印度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②假如你是印度总理,将推行哪些措施来控制人口增长?

教师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四、印度不仅因为人口过多带来许多问题,而且,印度的自然灾害也非常严重。(引入气候)

1.出示图片(旱灾和水灾),引发学生思考。2.出示亚洲气候图(提问:印度属于什么气候),并结合印度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引导学生分析印度气候的成因。

3.观察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讨论分析印度的气候特征。(提示学生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考虑)4.归纳总结:

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分为旱季(10月——次年5月)和雨季(6月——9月)。5.出示图片(P37图7.39和图7.40),讨论完成P37第二题。

五、小结:让学生口头表述本节课的收获。

六、反馈练习:

1.下列名胜古迹中,位于印度的是()A.吴哥窟 B.婆罗浮屠 C.大金塔 D.泰姬陵 2.占据印度半岛大部分面积的地形区是()

A.喜马拉雅山地 B.恒河平原 C.德干高原 D.印度河平原 3.印度的首都是(),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位,它是南亚面积()的国家。4.印度地形特点是北部()中部()南部();流经印度重要的河流是(),它流经印度最大的()平原,下游流经()(国家),注入()。5.印度有“世界雨极”之称的地区是()。

6.读教材P37图7.39和图7.40南亚季风图,回答:

左图中,印度盛行()风,此时是印度的(),时间范围大致是在();右图中,印度盛行()风,此时是印度的(),时间范围大致是在()。当西南风来得早退得晚,印度易发生()灾,反之易发生()灾。

七、板书设计:

印度

一、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1.纬度位置:热带、亚热带 2.海陆位置:濒临印度洋

3.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二、第二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

2.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热带季风气候

1.特点: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量不稳定。2.成因: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印度教学反思 篇6

印度教学反思 印度是初中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内容,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章节。印度是南亚地区重要的国家。本节有四个重要内容: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水旱灾害频繁;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印度在古代文明、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地理特点与我国具有可比性,极具借鉴意义。

课后对我课上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间,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情况估计不足,学生对于关于印度的一些知识了解的`不多,而且他们阅读地图的熟练度也比不高,今后应该注重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于没有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我自己讲的东西太多,而学生动手做的太少,有很多知识点其实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与同学交流并思考后自己得到的。今后应该大胆放手,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古印度教学设计 篇7

古代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工艺美术历史悠久, 制作精美, 造型和装饰形式丰富多彩, 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工艺文化。德国的阿恩海姆 (R.Amheim) 从视觉艺术出发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1]王尔德 (Oscar Wilde) 在《道林·格雷德的肖像》 (1891) 中亦说:“凡艺术, 都既是一种表象, 又是一种象征。”[2]象征性符号的大量运用是古印度工艺美术最显著的特征, 古印度的工匠往往在创作中赋予某种感性形象或者视觉符号以某种象征的意味, 以此来加强他们对宗教的信仰, 并展现出他们独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理念。

1 象征符号及其审美特质

从历史上看, 象征 (象征符号) 及其理论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萌芽了, 但是直到中世纪才走进艺术理论的领域中, 到了近代特别是随着符号学的出现才逐渐发展成熟。一般来讲, 广义的象征符号, 其基本含义是“某一事物代表表示别的事物”;狭义的象征符号可以解释为:一个暗示某事物或情感观念, 或者意指多种事物或情感观念的具象物或抽象形式。在西方美学史上, 歌德对象征及其理论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其在《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 (1824) 一书中写到:“象征把一个现象转化为一个观念, 把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 结果是这样:观念在形象里总是永无止境地发挥作用而又不可捉摸, 纵然用一切语言来表现它, 它仍然是不可表现的。”[3]歌德认为象征型艺术作品中理念不是一览无余的, 故而不能借形象而完全显现出, 但是“象征”往往特殊中见出一般, 从有限见无限, 言有尽而意无穷。黑格尔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出发, 为“象征”下了定义“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 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 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为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在他看来, 人类在象征型阶段, 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 还不能找到合适的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 于是就采用符号来象征。在这里, 符号与它所象征的理念只是部分相同, 所以象征型艺术都带有暧昧、神秘的性质。这种象征性艺术所展现的美不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而是巨量物质溢出精神所造成的那种压倒心灵的崇高风格[4]。皮尔斯 (Charles Sanders Peirce) 从符号学的角度, 将象征符号视为三角形关系中的一个下位符号。依据皮尔斯的说法, 象征符号是一种与其对象没有相似性或直接联系的符号, 所以它可以完全自由的表征对象[5]。古印度工艺美术中借助于符号、暗示、哑谜等象征符号所表达的理念, 不致太浅而使人一目了然, 又不致太费力而得不到。这种晦暗的理念表达方式, 不同于明晰的理念表达, 它往往要让受众在思绪里多走一段路, 不致于因一目了然而使快感瞬间即逝, 而是产生一种由有限窥探到无限的强烈自豪感和惊喜。

2 象征性符号在古印度工艺美术的运用

象征性符号的运用是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最显著的特征, 它的运用通常传达了各种难以直接具象描述的抽象意念和审美理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象征诸神的威力

古印度等级制度森严, 广大的底层人民是无权接受教育的, 他们往往只能从视觉图像中去体会教义。古印度的工艺美术也正是通过运用合理的符合当时语境的象征符号, 塑造出感性形象来传达出诸神的超人威力这一语义, 以此来加强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其象征符号造型特点有:塑造出的神的形象兼而具有人和动植物特征;塑造多面多臂、半男半女的形象;放大主体形象等等。这种传达诸神超人性质的作品有《母神陶像》、石雕工艺《毗湿奴的野猪化身》、青铜工艺《舞蹈的湿婆》以及石工艺作品《释迦说法装饰石板》等等。

2.2 宣扬教义

象征符号还有意向人们传达宗教教义, 这在古印度工艺美术尤其是佛教艺术当中有普遍地应用。其主要功用即是运用象征符号所体现出的抽象意义来征服人们的精神世界, 褒颂教旨, 宣扬教义。这种宗教象征符号在佛教工艺美术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本生故事装饰性浮雕中, 通过佛陀前世化身为种种仁禽义兽以及贤哲明主的故事来传达、宣扬佛教的自我牺牲和悲悯众生的教义, 这些具体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b.佛传故事装饰性浮雕中, 通常以程式化的菩提树、法轮、台座、伞盖、足迹等象征符号来暗示佛陀的存在, 此外, 场景中还往往有信徒合掌肃立聆听佛陀说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宗教宣扬意味。c.犍陀罗、马图拉、阿马拉瓦蒂以及笈多式佛像, 其面部表情无不静穆平淡, 流露出沉思内省的神情,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 彰显出佛教修行绝欲的教义, 同时具有很强的暗喻性。这样的作品有巴尔胡特:都婆围栏装饰性浮雕《鲁鲁本生》、《从三十三天降凡》、《祗园布施》和《伊罗钵蛇王礼佛》等等。印度的象征性造型手法, 反复使用哑谜似的叙事技巧, 可谓无形的形象, 虚幻的实在, 禁忌中的自由, 不表现的表现, 堪称独创的绝妙视觉语言。

2.3 阐释传统哲学思想

印度人在长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一种基于生殖和自然的宇宙生命崇拜的哲学思想, 深深地影响了印度人的审美理念和工艺美术的性格, 使得印度艺术独具特色。古印度奥义书超验哲学认为, 在有形的、变化的、杂多的现象世界背后, 存在无形的、不变的、唯一的宇宙精神“梵” (Brahman) 。“梵”是宇宙生命的本原、宇宙统一的原理, 多样化的现象世界仅仅是“梵”的虚幻的显现或外化。个体灵魂“我” (Atman) 在本质上是与宇宙精神“梵”统一的终极实在。亲证“梵我同一”是印度人追求灵魂解脱的最高境界[6]。同时, 奥义书超验哲学强调, 一切现象界事物之美, 是因为分有或显现号, 以此来传达出宇宙生命运动的活力和神秘的节奏。c.印度工艺美术中时常运用呼吸或瑜伽调息的象征符号来表现内在的生命。

3 结论

象征符号的运用可谓是印度工艺美术中呈现的一大特色, 展现了古印度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一方面它出于人们的宗教意识, 并为此创造出符合宗教目的的视觉符号来象征教义的永恒与万能, 展现了诸神的超人威力和无所不能, 以此来加强人们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 这种被赋义和赋值的象征符号也是对印度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最好阐释。可以说, 象征的运用使得印度工艺美术作品反映出独有的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流露出含蓄之美, 并充满动态的韵律和内在的生命活力。

摘要:古印度工艺美术丰富多彩, 其中大量象征性符号的运用是最显著的特征。通过解读古印度的象征型工艺美术作品, 提出了古印度工艺美术中所包含的象征符号不仅很好地处于服务宗教的目的, 而且完美地阐释出古印度人独有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

关键词:古印度,工艺美术,象征符号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633.[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633.

[2].[法]皮埃尔, 狄玉明、江振霄译.象征主义艺术[M].北京:人民羌术出版社, 1988, 2.[2].[法]皮埃尔, 狄玉明、江振霄译.象征主义艺术[M].北京:人民羌术出版社, 1988, 2.

[3][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407-408, 481-483.[3][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407-408, 481-483.

[5].[德]马克斯·本泽, 伊丽莎白·瓦尔特, 徐恒醇译.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30.[5].[德]马克斯·本泽, 伊丽莎白·瓦尔特, 徐恒醇译.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30.

[6].王镛.印度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5.[6].王镛.印度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5.

古印度人如何制造宇宙飞船 篇8

近年来,人们竟然根据印度古文献仿造出了飞行速度达5.7万千米/小时的飞船。当然,从现代科技的角度来看,也许这是小事一桩。这份文献是从一座倒塌的史前时代的庙宇地下室中发现的,这份资料以古代梵文木简写成,而这种飞船就是鼎鼎大名的“战神之车”。

这份资料详细记载了“战神之车”飞船的驱动方式、构造、制造飞船的原料乃至飞行员的训练与服装等众多细节,篇幅达6000行之多。据记载,“战神之车”的飞行速度如换算成现代计算单位应为5.7万千米/小时。

这就是说,当人类发明了火车、飞机、飞船,并为自己的发明所陶醉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看来非常现代化的工具,在几千年前就可能已经存在了。

研究者们发现,“战神之车”是一种多重结构的飞船,绝缘装置、电子装置、抽气装置、螺旋翼、避雷针以及喷焰式发动机都装备在了飞船上。文献中多次指明飞船呈金字塔形,顶端覆盖着透明的盖子。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飞碟。

这些神话故事因为它的发现开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究竟这些人是神话人物还是真实人物?究竟这种飞船是地球人所造还是外星人所造?连科学家们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飞船的驾驶方法也被记载在这份文献中,也就是说早在史前时代,飞船和飞船驾驶员就出现在了印度这个地方。这样看来,人类的科技像魔术一样神奇。

古印度人究竟是如何制造宇宙飞船的,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据《科学之友》)

上一篇:夜与晨之间散文下一篇:西虹市首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