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歌教学论文(精选11篇)
小学古诗歌教学论文 篇1
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历史悠久,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吴越春秋记载,远古人们就曾创作出反映狩猎生活的诗歌《弹歌》,孔子也曾对上古诗歌进行整理而终成《诗经》一书。自汉晋后,诗歌作者日趋众多,至唐朝诗歌这一文学创作形式更是达到了巅峰,不仅诗人众多,诗歌作品更是灿若星河。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对于学生知识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生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诗歌作为一种语言凝练、意蕴丰富、节奏感强的文学体裁,非常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也可以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做好小学诗歌的教学工作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但作为一名多年奋斗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一线的教师,笔者认为,当前的许多学校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开展得不够好,主要表现在:机械识记、注重讲解、过深挖掘、教学枯燥等,从而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小学语文诗歌应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诗歌大都短小精练、意蕴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大都喜欢诵读诗歌。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过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则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字词的教学、释义的解析等被他们看作教学的重点,一节课的知识点往往抄写了一黑板,从而挤占了学生的诵读时间。这样的课不仅教师上得累,小学生更是苦不堪言,天长日久,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逐渐消磨,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因而,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教师应将其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觉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之美,最终熟读成诵。朗读诗歌最先可以采用教师泛读、录音诵读等方式,使学生听准读音、辩准节律,然后让学生跟读、齐读、逐一朗读等,教师通过指正错误读音和读法,最终使学生达到正确熟练诵读的目的。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只需读准字词音调、诗的节奏就行了,随后对学生诵读时的错误予以纠正就可以了,至于诗歌的内涵、思想等,尽可能让学生慢慢体味就行了。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诗歌具有丰富的意境,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如此。因此,学习诗歌不能停留在字面意思的探求上,而应深入作品本身,探求诗人字面意思之下隐微曲折的情感。不过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如果让其自行探求诗歌的丰富意蕴,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所呈现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知。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整首诗写得悲壮慷慨,气势磅礴,既充满了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又写出了渴望良将定边,不再有战事的盼求,可谓意蕴丰富。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如果我们不能创设出当时边关苍凉悲壮的意境,则学生就很难对诗句的深刻含义有所领悟,为此,我们可以首先从景物分析入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品味。目前大多数中小学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为了使学生对古边关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介绍背景知识的视频或图片,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将学过的其他一些边塞诗融入教学中,从而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抓住“诗眼”,认真体味
每首诗中,总有最凝练、最传神、最准确的传递主旨的字句,称之为诗眼。抓住这些词句,认真诵读,深入理解,就能很好地把握诗的中心和领会诗人的情感。如“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剪”,“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等,教学这些古诗时,教师就应该重点抓住这些“诗眼”,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随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增强学生对古诗传递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古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蕴以及灿若星河的诗人、诗作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当前,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承载着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因此,应该加强古诗的教学,探求多种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对古诗意境、语言等内在美感进行深入体会和把握,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不断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周亚丽.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研究[J].教书育人,2013.
[2]肖婷.浅谈新课改下小学古诗的创新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2.
小学古诗歌教学论文 篇2
语文组
李欣悦
古诗歌鉴赏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占据7%的分值。它较之现代文阅读多一份历史文化背景,较之文言文阅读又多一份含蓄和言外之意。它的篇幅极短,分值又少,难度却是极大,也是众人的必争之地。普通班的考生在面对这一题目时时常觉得无从下手,甚至产生恐惧的心理,甚至于不愿意为诗歌鉴赏花费时间。我今年有幸参加了2016年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阅卷工作,本次考察了李白的一首诗《金陵望汉江》,理解难度不是很大,第8、9两道试题学生平均得分5.81分。现将改卷时候发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
1、常识性错误。如:“巨寇”:理解成倭寇。诗文中引用的任公子:误解为三国、六朝等时期的国家分裂、战争祸患、亡国之痛、国破家亡等。
2、专业术语的堆砌,不理解的胡乱罗列。
如:①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完整更全面;吸引读者,耐人寻味;还竟然出现“列数字”之类的字眼。②以景结情,卒章显志,借古讽今的误用。
③“增加了文化的底蕴和历史厚重感”等凑字数的现象。
3、对诗歌思想情感把握不准确。
如:①对统治者昏庸的讥讽;对历史兴亡之感; ②归隐田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安贫乐道之精神; ③洒脱豪放,超然物外; ④对家乡故国的思念;
⑤铲除国家的祸患,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⑥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⑦感叹时光易逝等。
4、组织答案时缺乏具体的分析。
考察手法的使用,很多学生就停留在答出某种手法,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答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是怎么体现的,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还要点出运用这种手法的意义,做到有观点有分析。
如:学生答案“运用典故使诗歌具有趣味性,而且能准确表达情感。”(具体怎么具有趣味性,表达何种情感,无分析无内容。)
5、几个要点归纳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失去了分点作答的意义。
如:学生答案“
9、①运用典故,指出了现如今国家太平,自己亦如同当时的任公子,无须垂钓,自己无用武之地。②表达了自己郁郁不得志,欲施展才华,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懑之情。
6、无视题干中“描写景象”的要求,而是离开文本,只答自己会答的内容。
如:学生答案“
8、①前四句描写了一幅兵荒马乱,各国纷争不断的惨象。
9、①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衰败,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情。②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哀婉和惆怅之情。③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失意之情。(判分为零分)”
二、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结合平时的诗歌教学工作,提出相应的几点心得建议:
1、学生要读懂诗歌。
学生多积累诗词,不能仅局限于考纲中必背篇目中的64篇,而应在各项不同题材的诗词中有选择的背诵熟记一些,增强鉴赏诗词的基本素养。
2、学生应对诗歌中的专业术语,理论性知识要认准确,搞清楚,会应用。如“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卒章显志”、“升华主题”等,要有观点有分析。
3、规范答诗歌鉴赏的模式,学生不是死记硬背答题步骤“三步法”,而是针对具体高考题的参考答案模式,认真揣摩领悟。
4、书写时候,卷面清晰工整,合理分点作答。不要乱涂乱画,尤其要看清题号,答案书写在规定的答题区域里。
5、对诗词格律结构等方面基础知识要多加理解和熟记。此次就出现考生把诗歌前四句误解为了一个句号是一句,分析了诗歌的前八句内容。
6、建议学生平时多练字,多提笔写笔记写文章,由于手机打字的普及,导致学生提笔忘记的现象太严重,太可笑。如学生答案“描写了万里汉江胯沃中国,气势辉红。”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歌教学 篇3
一、引领学生轻吟细诵,体情悟理
诗歌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欣赏一首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古典诗歌声、辞、情三者,高度统一,说到“声”,古典诗歌讲究韵律美,便于吟诵,诗的节奏有旋律美,诗的声调有抑扬美,诗的韵脚有回环美。要在轻吟细诵、抑扬顿挫中吟出诗味,诵出诗情。有些诗词所蕴含的哲理,也可以在轻吟细诵中领悟,我们应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进行艺术再创造,感悟诗歌意境,体味其中的情理。
二、教会学生品味诗歌的表达技巧,做到触类旁通
中学生受视野和阅读能力局限,应重点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学生要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则又必须明白诗歌表达技巧的特点,诗歌表达技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抒情方式的使用。“诗言志”的功能决定了诗乃个人情愫的载体。如何“言志”传情呢?按抒情类别分,无非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贵含蓄追求蕴藉,因此诗的主流是间接抒情。
1.间接抒情,它包括两种形式,借景(或物)抒情,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1)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物有所感触,把自己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这些景物中。通过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合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这是一种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诗写楼头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妙在它写孤帆随波而去,望到碧空尽头,帆影不见了,只见长江滚滚,流淌着友情,至此一个送别者深情的惆怅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表面全是写景,但却写了景中情,情中景,做了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二)烘托映衬手法的运用。烘托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廊周围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艺术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三)虚实相间。“虚实”这是古人论文章的常用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等。
(四)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叙述事件,直接讲出的意思。“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比方的意思。
“兴”是“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辞也”先讲别的东西,以引起要讲的事,就是引起的意思,故又叫“兴起”。
(五)古诗词中的用典。用典即是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收到言约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此外古典诗歌常用的艺术技巧还有修辞方式、象征、小中见大、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欲扬先抑、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逆笔等,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适当点拨。
三、指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
王安石称诗歌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本不同,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形象化的语言。诗歌语言的鉴赏,我们需要重点地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多重含义”的动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怨”字明显用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修饰语:大部分修饰语是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苦寒,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诗歌中,有些词本身有其特殊性,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点点”“滴滴”二个叠词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梧桐细雨中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感。(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叠词,出现频率高,摹拟声音能使诗更加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摹拟树叶在秋风中飘零的声音情状,让人感觉身临其境。(3)颜色词:颜色词一般表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用“碧”“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4.在语言结构上,诗歌有较多的倒装语序,倒装一般表强调或与用韵有关。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的倒装。同时诗歌语言有大量的跳跃和省略,诗人进行意象罗列,使描写更具镜头感,是电影语言(即蒙太奇手法),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没有动词,全是名词的排列组合,好像一个个电影镜头,读者必须把这些相关景物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补充才能理解。
5.学会整体评价诗歌语言艺术风格。对语言的整体评价重点是会用一些术语,在词的风格上有豪放、婉约之别,诗又何尝不是,专用术语有:激越高亢、清新飘逸、清婉秀丽、沉郁顿挫;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等。
小学古诗歌教学论文 篇4
一、自主预习是保证
自主预习是学习文本的必要工作,许多学生的预习习惯不好,把文章读读,生字搞清楚就万事大吉,这种习惯要不得。我们的古诗歌学习更不能这样做。因为小学古诗这么短,这样的预习跟没预习有什么区别,学生的自主预习要有教师的放手,但更需他们的引导,布置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主预习。像古代诗歌的预习,我们教师就可以在生字、朗诵文本、搜集文学常识材料、领悟大意、理解主旨等这些范围方面布置任务,学生有了预习的范围,不会无所事事,而会按照要求查字典,查资料,扫除障碍,翻译诗歌,了解诗歌意义,为下面课堂的鉴赏做出了保证。
如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诗,学生在自主预习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熟读诗歌,查字典把重要的词语如“媚、翁媪、锄莲蓬、无赖、吴音”等的字音、词义等搞清楚,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歌的大体意思翻译一下,并把自己对诗歌的情感的理解写下来,为课堂上的文本的继续学习做出重要的保证。
二、知人论世是辅助
小学生在低年级就背诵很多诗人的诗歌,最多的可能就是李白、杜甫等唐代大诗人的篇章,但很少有学生知道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写了那些诗歌,好像他们都是为背诵这一个任务而学,这不是好的习惯,尤其在高年级,我们要注意给学生在学习古诗歌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要在预习时搜集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介绍,这对于了解诗人写诗时的背景,知道当时的情绪,为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当然如果有些学生有心的话,还可以从诗人的诗歌中找到他的诗歌特点,像杜甫,他所处的年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候,而他的诗歌中正好写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所以他的诗歌内容和国家破碎、和民生有关,情感忧国忧民。
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诗,我们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搜集李清照写作此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一些经历及诗歌特色,以便于再读到作者的诗歌,能够轻松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取向及写作特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李清照写作有两个重要的阶段,它是以宋朝南渡为分割线,前期生活安定幸福,夫妻生活甜蜜;后期颠沛流离,到处漂泊,无依无靠,所以她的诗歌的情感前期是快乐、清新的调子,而后期国破家亡,情感深沉伤怀。这首诗就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可以在了解这个背景后,帮助理解诗歌的主旨趋向,它是愉悦的,就是后来心情急切,也是有趣的。
三、涵咏美读是关键
学习古诗歌最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意义,学会鉴赏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朗诵下来,这对学生提高诗歌鉴赏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有人认为诗歌的学习朗诵最重要,这样说也对也不对,对的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应该在小学阶段积累大量的东西,尤其是诗歌类的,以备以后随着阅历的增长,不断加深他的体会,增加自己的鉴赏能力;说不对是因为小学生处于高年级时,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背诵这一单一的任务,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加诗歌鉴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涵咏美读就是一个提高他们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高年级学生学会古诗歌鉴赏的关键。
如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诗,这是一首描写浓郁的江南风味的诗歌,意象丰富,有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再加上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这是一幅充满诗意和禅意的画面,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诗歌的美丽景象,在想象中体会诗中的渔翁的闲适,在理解诗歌的情感后,再加上有感情的美读,诗歌中对江南春景的热爱和淡泊情怀就很容易体会到了。
四、拓展阅读是提升
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能把仅仅学会了文本就认为完成任务了,每册课本中的古诗歌数量毕竟有限,我们要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增加课堂上拓展训练和课外阅读数量,在拓展训练的基础上逐渐提升小学生的古诗歌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只有多读多练,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如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诗,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把他的写景的词作展示给学生,像《西江月》中写了夏夜的清新自然的农村景观,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诗歌不一样的写作特色。当然我们还可以介绍学生课外阅读辛弃疾其他类型的诗歌,像他的爱国诗篇,如《永遇乐》《水龙吟》《破阵子》等名篇,体会一个诗人满腔热血为国家,却不被朝廷任用的痛苦无奈的心情。在课内外拓展阅读,如果能做到背诵下来并加以鉴赏,这对学生的能力绝对是一个提升。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学习古诗歌鉴赏的最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这是训练学生增加诗歌鉴赏能力的好时期,我们要好好利用好课内和课外两个阵地,把学生的古诗歌鉴赏提升一个层次,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一个提高,为下面的中学阶段古代诗歌和文言文本的学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摘要:小学阶段古代诗歌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诗歌词语的文言性、意义的跳跃性、主旨的含蓄性等特点。文章以小学诗歌为例,从自主预习、知人论世、涵咏美读、拓展阅读等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探寻古代诗歌教学的实效性。
古诗歌阅读训练 篇5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王昌龄是唐代_____诗人,擅长七绝,被称为“____”。(2分)
(2)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1)词有_____与婉约两大派,前者的代表词人是北宋____,南宋为辛弃疾。但这首词读来全无辛词的一贯风格,给人的感觉似乎颇有_____(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3分)
(2)古人评词有“乐景,衷情;哀景,乐情”之说,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你认为它的景与词的感情色彩一致吗?请从这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要求不少于60字。(5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⑦。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泰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3分)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3分)
[参考答案]
1.(1)边塞;七绝圣手
(2)交代了环境:孤舟、微月、枫林;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每点1分)
(3)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音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答对3点给4分)
2.(1)豪放(1分)苏轼(1分)闲意态(1分)
(2)不一致(1分),作者描绘了一幅恬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农村生活图景:荠菜花开了,土地耕好了,春雨后,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牛栏边的空地种有桑麻,村民悠闲自在。“闲”、“细”、“趁”写出了农村的闲适与古朴。作者对此是喜爱和欣赏的,但伤感和失意之情仍通过“白发”、“无奈”流露出来,联系作者生平际遇,我们可以体会词中的“苦闷”,也能体会闲适之景对这种苦闷的衬托。(4分)
3.(1)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任写3点记满分)
古诗歌教学要实现少教多学 篇6
“少教多学”模式让教学实现了双赢。那么, “少教多学”怎样才能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课堂中贯彻了, 作为教师, 我觉得应该大胆归还给学生应有的课堂权力, 教师做个旁观者也亦无妨。既然如此, 我们可以大胆地信任学生, 当他们的思维一旦被调动起来, 便会如滔滔江水, 教师只需在旁做个轻松的疏通者与引导者便好, 归还学生的权力。
一、归还给学生话题引入权
每首诗歌都包含着不同的主题, 不同的情感, 都有着不同的存在背景, 如何迈好第一步至关重要, 教师也总会因为教学中的这几百首诗歌的“进门”问题煞费苦心。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大多数时候是教师入了境界, 学生还不知所以, 所以我在每节课前进行三分钟口语训练, 主题便是本首诗的导语设计, 每次都比一比, 谁的导入最让我们感动, 最能引入课题, 最具有启发性等等。比来比去, 不知不觉间便已酝酿好了情感的基础, 这岂不比教师“按着驴儿喝水”要更来得轻松又有意义?
二、归还给学生背景介绍权
古诗词赏析中有一条重要的方法便是“知人论世”。每一首诗词总有它产生的原因, 依据作者的生平、经历、当时的社会概况与周遭的人际关系, 当时大致的心情轨迹, 这样大致就能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和主题分析出个八九不离十。所以教师应还予学生背景介绍权, 重点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探究权, 激发他们对名人的主动崇拜, 让他们在自己的探寻中逐一而深刻地感受名人的风采与人格魅力。
三、归还给学生生词梳理权
语文课文中生字生词的积累是应当的也是必要的, 对于此点的权力更可彻底下放, 当个甩手的掌柜, 成立自主研究小组, 每篇课文的内容研讨也轮流交错进行。这组这一次是研究整理背景, 下次便整理疏通生字词, 再下次再去课文分析等。虽然诗词部分生字词相对少些, 也不能掉以轻心, 比如《蜀道难》、《琵琶行》等还是很长, 字词要求也较高, 特别是《蜀道难》, 即使整篇默写过一次后, 再次检查, 误读误写的情况也很严重。不仅课前整理板书生字词的权力可下放研究小组, 上课时他们也得负责将课前黑板上整理的字词花三、二分钟时间领读, 课后也可由他们随时负责将自己小组整理的几课字词随机在自习课上听写, 这样一个周期下来, 效果显然是相当的好。
四、归还给学生提问权
一首诗《锦瑟》, 如果讲成了一篇标准版白话文翻译, 恐怕李商隐也会气愤地跳出来大骂吧。即便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也显然不能按照字面直译, 否则何来美感, 就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或是喜悦、或是怅然的复杂味道, 怕才是这首诗在“诗佛”心中的定位吧。所以诗词的研究, 应允许学生大胆地假设, 大胆地提问。为什么“草枯鹰眼疾”中“疾”的“鹰眼”要配上枯草, 才能显出这样的意境来!为什么李白分明没去天姥山, 也没真正地翻上一回古蜀道, 却偏能写出这样真实又瑰丽、深刻而又生动的文字来?仅只是才气么?还有什么?这些问题正是引发学生深层思考的助力。
五、归还给学生整篇主导权
信心是积累起来的, 口才是逐渐训练出来的, 当学生们兴趣增加了, 能力提高了, 教师就应该放心放手让他们尝试高飞, 不要以为学生们只能处理一些小问题, 而不能驾驭全篇, 这种担心毫无道理。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 庞杂而多绪。引用佛祖留给弟子们的两句话:“自以为灯, 自以为靠”, 即自己点亮自己的灯, 自己成为自己的靠山。在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教师只能授之学生以“渔”, 让他们拥有了“灯”和“靠”, 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技能, 这也可借用朱熹老先生的“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的说法, 教得学生尽可能精简的知识, 让他们腾出时间和空间进行大量的活动, 从中获得更透彻的知识与相关感悟, 从而达到“少教”而“多学”的教学目的。这样方能彰现教学之真谛, 课堂也才能成为“真”课堂!
摘要: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 古代诗歌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少教多学”的模式也受到了教师们较大的肯定, 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课堂在“少教多学”的教学下, 教师需要因势利导, 放开课堂的主导权, 归还学生的课堂权力。
五步法奏出古诗歌教学之韵 篇7
一、积累常识
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和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能够缩减学生和诗人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理解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诗歌内容。如,学习苏词时,如果学生不知道苏东坡平生经历的命运打击与政治风浪,及其乐观坚韧的禀性,所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又怎么能理解他经常表现在诗词中的那一分性情与涵养以及领会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只有了解了他的生平经历、品行性情才能真正懂得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诚挚祝愿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情志。
二、反复吟诵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和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吟诵应是贯穿始终的。在吟诵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古诗歌特殊字词的读音。如,《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的读音;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思”字读音的变化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和深思。教师适当指导学生有节奏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感知内容
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为了弄清楚学生不同的基础层次,就需要学生提前预习,相应的也就需要教师分类解惑,因材施教。如,学生在学习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遇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很容易产生疑惑,塞外的冬天怎么会有梨花挂满枝头呢?这时,教师就需要合理引导学生解疑了,这种四两拨千金的方法扫清了理解诗歌内容的障碍。
四、赏析意境
对诗歌的理解需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本身。但诗歌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有尽的“言”就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而无穷的“意”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诗的意蕴。因其“意无穷”,所以在理解、赏析诗歌时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五、背诵诗歌
经过以上四个环节,学生已深刻理解了诗歌内容,也体会到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创设的意境,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就成了一件很轻松的事,如果每学完一首诗歌,学生就能当堂背诵,那学习效果就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还可以节省学生课余时间。当然,背诵诗歌并不是毫无章法的重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来理解记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样的要求意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以上五个环节,是笔者通过多年的诗歌教学摸索出的一套学习和欣赏的过程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一个单元都是古诗歌,这样每首诗歌精讲,就有些拖拉和费事,所以在熟练掌握“积一吟一知一赏一诵”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赏析诗歌,教师再进行适时的点拨,这样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合作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工作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立足课堂,潜心探索。
古诗歌鉴赏答题误区 篇8
1. 语言拉杂不通——言不达意。
考生在答题时, 受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 没有办法将自己所想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组织表述。换句话说, 考生对诗歌理解并不差, 但答题很糟糕, 犯了言不由衷的错误。
2. 只翻译不鉴赏——滥竽充数。
考生在答题时, 根据自己的想法, 拘泥于原诗句, 不管题目要求, 只是把翻译诗句作为对古诗的鉴赏, 以应付各种类型的鉴赏题。这样答题的结果必然不合题目要求。
3. 读后感式鉴赏——不得要领。
考生误把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技巧进行初步鉴赏, 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当做读后感来写, 进行阐发性的理解和发挥, 这也是不符合初步鉴赏和评价的要求的。
4. 贴标签下断语——脱离文本。
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 用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句子进行回答, 没有对原文进行细致地分析。这样的鉴赏虽扣牢了题目要求, 但由于脱离了原文, 评定式的句子没有了依据, 这样的分析依然是不全面的。
5. 旁征博引展开——喧宾夺主。
考生生怕鉴赏不全面, 竭尽鉴赏之能事, 像写研究论文一般进行鉴赏, 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 与原诗进行对照比较, 难免挂一漏万。
6. 生搬硬套拼盘——不伦不类。
明辨古诗歌的表现手法 篇9
一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的描写与叙述, 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在解相关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 明确所托之物。托, 就是寄托的意思;物, 就是客观的事实。 (2) 了解自然界中某物自身的具有特征。 (3) 领悟所言之志。言, 是表达的意思;志是志向, 志愿、思想、哲理、情感等等。表达的某种志向或情感, 大多数是带有人格化色彩的。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被称为寓情于景,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事物。“一切景语皆情语”, 是否情景交融, 是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解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 先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 (2) 在景物中体会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
三烘托渲染
烘托渲染, 用衬托与夸张的艺术手法, 突出主题。渲染烘托合起来说, 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 而只说明两种表现手法往往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尤其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中, 往往先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景物, 塑造意境, 再通过景物 (意境) 来烘托人物的情感。解题时,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以周围的景物烘托渲染中心事物, 即以次景来衬托主体。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全诗以“春江鸭戏”为中心景物, 其他的景物为陪衬, 从各个角度众星捧月似地烘托渲染了画面的主体, 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春江鸭戏图”。 (2) 以周围的环境气氛烘托渲染诗中主人公的情感。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全诗正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 描写了诗人在雨夜等候、客人却未如期而至的焦虑心情, 写景寄情, 情景交融。
四以动写静,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 构成一种情趣。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词动中寓静;杜甫的《绝句》“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动静结合, 相映成趣。
五虚实结合
虚写, 不是写眼前的实景, 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此手法的运用意在以虚衬实或者借虚写实。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和“故国”皆为回忆中的景物, 是虚景。“朱颜改”在此可理解为现实的生活图景, 李煜在此以其过去美好的生活和如今凋谢的容颜相比较, 衬托出今日生活之凄凉, 表现出对故国浓郁的怀恋之情。
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是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情怀。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 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是间接抒情。
七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者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事物, 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事物, 称为反衬。
八以小见大
诗歌往往能通过典型和象征手法, 并借助人们的生活经验, 达到言近旨远、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的效果。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这里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 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九修辞手法
平时注意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答题时要先辨别出来, 再联系具体的语句作答。
总之, 古诗歌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而古诗歌方面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 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 认真揣摩, 就可以较为准确地理解蕴藏在诗歌中的含义。
参考文献
古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例析 篇10
先看2009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问题:这首散曲最后四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①这首曲子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的初秋景色。
②本曲以乐景衬哀情,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③本曲以景结情,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从这道试题我们不難看出,第①点是从诗歌的内容方面分析的,第②点是从诗歌表达的情感方面分析的,第③点是从诗歌的结构方面分析的。因此古代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思考的角度应该是内容、情感、结构三个角度。
对古代诗歌景物描写作用的赏析,难点往往不在内容和情感方面,而主要在对结构作用的分析上。如何来分析景物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呢?这主要看描写的景物处在什么位置上,一般说来,诗歌开头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奠定感情基调、起兴、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中间的景物描写主要有过渡、照应、对比反衬等作用,结尾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以景结情、照应、对比反衬等作用。
一、开头的景物描写
1.起兴。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
思?摇远?摇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摇?摇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问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这首词表达了闺中人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以深秋的红叶黄花起兴,引出闺中人对远方行人的思念(结构上),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内容上),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情感上)。
2.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如2014年的全国课标卷:
阮?摇郎?摇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问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首二句写春风吹雨,残红满地;三四两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词的下阕写出了女主人公无法排遣的孤寂愁闷之情,因此从全词来看,词上半阙的景物描写在结构上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情感基调。
3.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送人到松江
俞 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问题: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诗的首句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交代了送别的季节、地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为下文具体描写离愁做铺垫。
二、中间的景物描写
1.过渡。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韦?摇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
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问题:第三联去雁和孤云等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三联上句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下句写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第三联通过描写去雁和孤云使诗歌由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到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
2.照应。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问题:颔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①照应标题。临安城里下了一夜的春雨,次日清晨深巷里又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这番景象与标题“春雨初霁”相照应。②承上启下。承接上联作者感叹世情浇薄,并对自己此次出来做官心存不安,所以才会彻夜听雨无眠;正因为春雨初霁,所以在“晴窗”下品茗分茶,诗人闲来无事,用写草书来消磨时光。③春光明媚,然而诗人彻夜未眠,国事家愁伴随雨声涌上诗人的眉头,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惆怅。
三、结尾的景物描写
1.以景结情。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问题: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结尾以景结情,含蓄隽永,韵味悠长。
2.对比反衬。
眼?摇儿?摇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试析“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一句的作用。
唤起闺中女子春愁的黄莺在何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还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颇耐人寻味,这句话描写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欢快景象,用鸟语花香的乐景来反衬主人公隐藏在心中的无限春愁。
值得注意的是,景物描写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作用同时具备,如上文的《送人到松江》,了解了这一点,考生才能够把答案写完整。
小学古诗歌教学论文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伟大成就, 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瑰宝价值。古诗词利用其较文章而言更加简短的篇幅、凝练的字句, 表达诗人的情感, 或豪放, 或叙事, 或寄情山水, 或儿女情长, 或报效祖国, 或思乡无眠,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诗人内心的深厚情感在诗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初等教育的小学生来说, 学习古诗词不仅仅是为将来学习古文做铺垫, 而更是要培养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思维捕捉力以及感受语言美感的能力, 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一、意境赏析、以图辅之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古诗意境赏析的起点, 帮助小学生在思维脑海中形成诗中的意境图。然而, 这种想象力却着实不够充分, 对于想象力还比较模糊的小学生来说, 想象出的意境会显得苍白无力。图画、漫画在这时就弥补了小学生想象力的不足, 为古诗词的意境赏析打开了一扇大门。
例如, 在教授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 教师在讲解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时,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在脑海中勾画出诗人游园未成, 却仍感叹“春色满园关不住”的雀跃心情, 以及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的意境。而后,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游园不值》的图画, 使学生对于诗中诗人所说“不值”、“应怜”、“久不开”、“关不住”、“出墙来”等意境产生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 小学生对于图画的喜欢更胜文字, 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这一点, 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想象力更丰富。
二、诗中情境、以演践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性教学亦离不开这种教学方法。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有情境的体现, 比如一些田园诗, 田园式的创作风格或体现童趣, 或抒发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这类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对于仕途不如意的自嘲心态。教师在教授这类诗作时, 要把握住诗中活灵活现的情境, 让学生成为诗中的主人公, 亲身表演出诗中的情境,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诗中写道:“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注意本诗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描写的是,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然而, 黄色的蝴蝶却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 孩子们再也找不到了。这两句描写的孩童追蝶图, 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图, 教师可利用此点, 让小学生们自己表演追蝶嬉戏的画面, 充分体会诗中的童趣。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程度很高, 也喜欢表现自己, 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 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 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让他们通过表演展示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情境, 为教师的情境升华做铺垫。
三、体会诗情、以诵悟之
古诗词的写作形式, 体现出我国古代书面语形式,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 都与今时今日有着巨大的差异, 对于小学生而言, 理解起来比较吃力, 教师也要进行充分的备课才能讲解好, 而诵读便是能够解决这一困扰的有力手段。“诵”是一种学习方法, 是小学生必用方法之一。古诗词便需要小学生多“诵”多“读”,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中包含的韵味, 体会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例如, 在讲授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出塞》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诵读, 体会诗情, 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是著名的感慨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教师讲解诗意以及诗中所含情感后, 让学生朗读进而背诵下来, 体会作者的无奈, 以及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 希望卫青在世的深沉却又激昂的爱国情感, 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共鸣。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 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同时, 还要将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内心昂扬激愤的爱国情操的同时, 引发内心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综上所述, 在古诗词的意境讲解中, 教师结合图画使枯燥的文字更加生动逼真, 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图文概念, 以图辅之;在讲解古诗词的情境时, 教师不妨将讲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亲身体验诗中描绘的动态图, 以演践之;在讲解诗中所包含的情感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诵, 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深沉情感, 以诵悟之。总之, 对于小学生来说, 想要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传神意境并不容易, 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 挖掘能够降低古诗词教学难度的教学方法, 寻找捷径, 为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铺设坦途, 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概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试论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 2004 (10) :34-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夏丏尊.夏丏尊文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小学古诗歌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古诗歌的现代教学10-23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12-03
小学诗歌教学与欣赏08-05
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10-31
小学现代诗歌教学策略11-23
古诗歌鉴赏及答案09-25
中国古现代的诗歌11-16
教师节诗歌——《赞美老师古诗句》08-17
小学诗歌10-24
茶小学诗歌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