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射气象卫星(共3篇)
印度发射气象卫星 篇1
●印度扬言水稻单产每公顷达到22.4 t
●全球专家不信不理
●袁隆平表示结果令人难以信服
农户纪录震惊世界
近日英国《卫报》报道称, 在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小村达瓦什普拉, 一位名叫苏曼特·库马尔的农户所种的水稻, “每公顷单产高达22.4 t”, “超过”了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创出的每公顷19.4 t的世界纪录, 甚至超过了国际稻米研究协会等农业机构在试验室条件下所创造出的纪录。据说“创造世界纪录”的那片稻田, “既没有使用化肥, 也没有使用除草剂, 仅仅依靠非杂交也非转基因的普通水稻就创造了世界纪录”。
此消息一出, 引发关注。不过, 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印度国内, 对这一“水稻卫星”, 都是信者寥寥, 疑者多多。
的确, 印度曾于1974年创造的小片试验田每公顷17.77 t的世界纪录, 后来中国于2001年打破了这个纪录。但此次印度放的“水稻卫星”却显得说服力有些不足。
全球专家不信不理
此次水稻单产世界纪录的发生地达瓦什普拉村, 位于印度最贫困、腐败现象最严重的比哈尔邦, 该村也是印度的“卫星村”、“奇迹村”, 因为过去3年里, 这里已放了多个农业“卫星”。据印度媒体报道, 在2011年上半年种植季, 该村一位农民“创造”了马铃薯产量新的“世界纪录”。而在2011年的下半年种植季, 当地另一位农民创造了小麦产量的“世界第三纪录”。但迄今为止, 全世界几乎所有相关农业领域的专业机构, 对这些“奇迹”, 均采取不信、不看、不理的态度。
一些国际知名的农业专家指出, 一个不知名的印度小村庄在农业领域连续“刷新世界纪录”, 而世界这么多发达国家却无一位农业专家前去实地研究, 各种世界性的农业学术刊物上也未见任何一篇相关论文。这一现象并不正常, 也从侧面说明了一定问题。
一些专家还指出, 对这样巨大的产量差异变化, 农民库马尔以及他所在的村民事前竟然没有“直观感觉和反应”, 只是收割时才觉得“稻米的穗子比以往要特别沉, 而且颗粒也更饱满圆润”。这似乎与创造世界纪录的“超级优秀农民”的水准相去甚远。
重要数据含糊不清
印度国内的农业专家们普遍对这个“水稻卫星”充满疑惑。迄今为止, 在印度没有任何农业专家承认此项成果。但曾经仅仅当过农民, 而不是农业专家的比哈尔邦农业部长却坚称他的人进行了“现场调查”, 并宣布这是真的。
这位农业部长还宣称,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水稻单产世界纪录, 则是因为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强化栽培”技术 (SRI) 。这一点又引起了专家的质疑。
一些专家指出, 强化栽培技术的致命缺陷是, 如果在连续耕种的土地上使用, 会造成水稻田土壤退化, 使用强化栽培技术既需要当地有很好的水利设施, 又需要巨大的人力劳动。
一些专家还指出, 水稻要光合作用, 印度比哈尔邦去年雨水偏多、阳光很少, 居然出现了如此的高产水稻, 实在是匪夷所思。
据说就在创造了世界纪录的达瓦什普拉村, 去年水稻收获季前夕, 许多参与推广“强化栽培”技术的资助人都相继退出。随后, 印度政府对这个项目注入了100万美元, 不久就“产生了世界纪录”。这个巧合耐人寻味。
一些国际农业专家还认定, 在达瓦什普拉村放“水稻卫星”的非政府组织有明显的作假行为, 该组织明明使用的是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Arise-6444号杂交稻种, 却硬说是普通水稻。而当媒体宣传这里创造水稻单产世界纪录时, 却没有任何国家的农业专家到实地观摩、测量, 甚至连这每公顷22.4 t产量到底是湿重还是干重, 到底是多少面积上种出来的, 都无人知晓。
我国专家表示难以信服
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120%的假家伙, 吹牛皮。这个结果令人难以信服, 也不会影响我对杂交水稻的研究。”
对于自己的纪录被打破一事, 袁隆平院士回应说, 首先, 测产必须实地现场进行, 而印度农业部门的验收实际上为事后调查, 所得数据难以令人信服。
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媒体近日对这个事情报道比较多, 我认为没有必要再去争论了。我在印度有很多朋友, 离那里也比较近, 如果能够重复, 明年他们收获前我们可以去现场验证。”
链接
我国1 000 kg超级稻攻关计划启动
日前, 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 000 kg超级稻攻关计划 (超级稻四期目标) 。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 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 通过联合协作攻关, 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 (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 , 百亩方单产实现1 000 kg以上的超级稻品种。
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 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 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育成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96个, 并于2000年、2005年和2011年分别突破了百亩连片单产700 kg的第一期目标、单产800 kg的第二期目标和单产900 kg的第三期目标。2012年, 水稻主产区又出现小面积超1 000 kg的杂交稻品种。专家们认为, 从水稻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效率来看, 水稻仍有一定的产量潜力, 为此建议启动实施1 000 kg超级稻攻关计划, 即超级稻四期目标。据介绍, 该计划将综合运用株、叶形态和根系形态改良技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 选育适合长江流域稻区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创建适合超级杂交稻形态和生理特点, 有利于发挥优异潜能的新的水稻栽培技术体系。
印度发射气象卫星 篇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作文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那是一个庄严和神圣的地方,已经世界闻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什么这样有名是因为一九九九年、二OOO年、二OO二年、二OO三、二OO四年、二OO五年 ,依次发射了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人造卫星,一号至四号是无人驾驶的火箭,只有五号和六号是有人驾驶的火箭,他们就是五号的航天员杨利伟和六号的`航天员聂海胜与费俊龙。他们成功地登上太空,为中国争得了荣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航天员也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艰苦训练、分组选拔才能登上太空的。所以他们都不能粗心,如果一大意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以后争取做一名航天员。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作文300字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印度发射气象卫星 篇3
2007年1月10日,印度成功从印度东海岸安得拉邦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将首个无人驾驶的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送入太空。
这枚火箭长44米,上面携带一个550千克的返回式太空舱、一颗印度自制的680千克的地球观测卫星-Cartosat-2、一颗印度尼西亚空间局和柏林技术大学共同研制的微小卫星Lapan Tubsat和一颗阿根廷学生研制的小卫星Pehuensat-1。
按照预定计划,太空舱将环绕地球飞行13~30天,然后重返地球,在印度东海岸的孟加拉湾一带着陆。(阳光正好)
德首颗侦察卫星在俄发射
2006年12月19日,俄罗斯宇宙3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德国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放大镜”1军事侦察卫星。这是俄首次发射德国军事卫星。“SAR-放大镜”是德首个基于卫星的侦察系统,由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的5颗相同小卫星和用于卫星管理及雷达图像接收与处理的地面段组成,用于向欧洲北约军事指挥人员提供高分辨率雷达图像,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可在夜间和通过云层拍照,基本上可实现全球覆盖。“SAR-放大镜”1是该系统的首颗卫星。卫星被送入高约500千米的极地轨道。另4颗卫星将以4~6个月的时间间隔发射升空。(江山)
美国计划装备无线TOW导弹
据防御新闻报道,美国陆军计划装备无线型导管发射、光学跟踪、有线制导(TOW)导弹。雷锡恩公司去年12月4日宣布了一项价值1.632亿美元为美国陆军生产TOW导弹的合同,合同还包括雷锡恩公司与美国陆军协作部署无线型TOW导弹。通过允许部队采用RF无线电链路制导导弹,使无线型TOW导弹具有更远的射程。
雷锡恩公司将制造三种型号的TOW导弹,即TOW 2A、航空型TOW 2B和TOW Bunker Buster。(雨丝)
日本决定与美国合建具有导弹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
日本防卫厅决定与美国合作在长崎县的佐世保美军基地附近,建设装备导弹防御系统的军事基地。
据报道,日美两国的外交和防卫官员于2006年12月4日在东京举行了审议官会议。会上,除了就彼此要共享导弹防御系统的信息达成共识外,还对共同建设的军事基地制定了具体计划。
共用基地将设在佐世保美国海军基地附近,准备在美军用于储藏弹药的针尾岛周围填海建设。日本海上自卫队以及美国海军准备在该基地装备SM-3导弹防御系统。(雨丝)
战斧Block IV成功进行飞行试验
据简氏导弹与火箭2006年12月14日报道,雷锡恩公司研制的战斧Block IV巡航导弹在12月6日成功完成了1398千米的飞行试验,导弹装备在美国海军Arleigh Burke级驱逐舰上。试验中,战斧Block IV导弹从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在完成发射操作程序之后转而进入巡航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