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建筑

2025-01-03

印度建筑(精选8篇)

印度建筑 篇1

在人类历史中, 印度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其文化传统居世界最深厚和最古老之列, 历经史前文化、印度河文明、吠陀时期、佛教时期、孔雀王朝、岌多王朝、伊斯兰教文化的进入、莫卧儿帝国的穆斯林文化、近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势力的扩张使印度开始受到西方文化最彻底的影响, 直至印度独立的各个阶段。历史悠久、崇信宗教、民族多元, 必定带来印度建筑的多姿多彩, 也为建筑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借鉴素材。

而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多元交汇的历史文化, 在给予印度建筑师最大的想象空间的同时, 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如何处理历史与环境, 是几代印度建筑师都不得不直面的命题。而在印度第一代现代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和巴拉克士纳 . 多希等努力下, 印度建筑形成了一股独具特色的现代建筑形式。并在21世纪的印度建筑中得到新的发展。

21世纪印度建筑对地域性的回应:

在地理上,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 印度洋北岸, 西接巴基斯坦, 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锡金, 东与缅甸接壤, 东南与孟加拉国为邻, 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它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 西濒阿拉伯海, 北抵喜马拉雅山, 东临孟加拉湾, 南连印度洋。印度的总体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因此, 它北侧的高山峻岭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 加之三而临海, 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季风区, 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

在这种炎热的环境中, 建筑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为使用者提供阴凉的环境。而印度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这里的空气湿度并不是很高, 阴影区与阳光照射区的体感舒适度相差很大, 所以在印度本土的建筑中, 如何解决通风和防止阳光直射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通透的墙体和夸张的挑檐, 成为印度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而在现代建筑“少就是多”等理论的影响下, 印度建筑原有的繁复的装饰艺术逐渐减少, 而这种应对最原初问题的设计手法被更好的发扬了。

这种通透的墙体与夸张挑檐的设计风格, 在现代派建筑师柯布西耶的高等法院和印度第一代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甘地纪念馆中就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手法。而21世纪新一代的印度建师也同样注重建筑地域性的特征。他们在吸取国际上新式的建筑思潮的同时, 也很好的从古老的印度建筑中吸收营养,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印度建筑。

比如新德里建筑事务所Anagram Architects最近为南亚人权文献中心设计的一座办公楼, 在其立面设计中就采用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螺旋式的砌砖构造, 不过让人联想到的却是印度传统建筑中精致的镂空窗结构。这两种造型方式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 都为室内空间营造了迷离而梦幻光影效果。但同时也正是由于为了适应炎热气候下的通风采光, 这两种样式的立面构造形式才会给人相似的联想。 ( 图1)

而在Ary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一栋纪念拉贾斯坦邦的传奇国王的建筑中, 同样的通透式的设计, 却采用厚重的墙体成和屋盖来完成, 深远的挑檐在与厚重的石墙对比下带给人的事轻灵的感。而空气在这种空间模式下自由流通和阳光照射下深邃的建筑阴影, 就像是雕塑人物深邃的瞳孔, 无形中加强了这一纪念建筑的厚重感。同时这片深深的阴影区域也为炎热气候中的公共活动提供了一片很好的场地。在这片粗砺的石墙中纳凉或者品茶, 使建筑与生活产生自然的共鸣。而其流线上的环形设计与圆形中心对称的形式, 也让人不禁想起古佛教建筑中的窣堵波。信徒通过逆时针的流线环绕建筑, 完成朝圣的仪式。在传统的窣堵波中, 处在中央的构筑物覆钵是供奉佛骨的, 而字这里, 建筑师同样用一个中心式的台阶形式, 来完成这一传统的构图模式, 在形式上与传统建中产生精神的共鸣。 ( 图 2, 图 3)

而在Ary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一个小车站中, 同样是通透的空间环境, 却应用金属这样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达。纤细的钢柱承载屋顶的挑檐, 用钢索和木条形成镂空的格栅立面, 虽然阻隔了视线, 却创造了阴影与自由的空气流动。与另外的两个建筑相比, 同样的建筑语言, 不同的表达方式, 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空间效果。 ( 图4)

图片来源http://www.indian-architects.com

图片来源http://www.indian-architects.com

图片来源http://www.indian-architects.com

图片来源http://www.indian-architects.com

图片来源http://www.indian-architects.com

图片来源http://www.indian-architects.com

图片来源http://www.indian-architects.com

除了光影的变幻, 水在这个炎热的国度也具有很神圣的地位。在古代印度建筑中, 各种造型精美的井, 往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朝圣地。而在现代的印度建筑中, 水也往往成为建筑本身以外不可缺少的配景。如在Flame University校园里面的水池造型, 让人不禁联想起拉贾斯坦邦艾芭奈丽村的月亮水井。“人”字形的台阶, 增加了人与水的亲和力。提供了更多的亲水的, 休憩场所。同时也继承了传统的精神。 ( 图5)

21世纪印度建筑对公共性的回应: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家, 因而对公共设施的需求也同样很大。怎样增强场地的公共性, 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与设计产生互动, 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像人们提起柯布西耶昌迪加尔法院等建筑时, 会对其建筑与地域的契合而称赞, 但是由于最终建筑师最初设想的具有公共性的活动场面并没有形成活力, 所以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诟病。

而在新世纪的印度建筑师中, 对如何营造具有亲和力的公共性空间的设计想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Kankaria湖滨发展计划中 ( 图6) , 建筑师希望这里成为城市中一片令人难忘的公共活动场地。通过改善公共基础设施, 提高湖畔的休憩潜力。并结合印度人亲水的民族特性, 湖成为像窣堵波一样的中心性空间, 市民的活动通过水体的亲和力以及完善的公共设施来提供, 修葺良好的湖滨绿化带向所有公民开放, 公共空间的活力在这种传统宗教仪式性的空间中被重新激发出来。而同样是在水滨的设计 , Sabarmati河发展计划则是期望通过治理河道水质到发展河岸设施, 通过复垦河边土地, 使得河岸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虽然没有做多少空间上的改变, 但是其试图恢复一种原生态的空间环境,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这条河流在历史中提供给人们的公共空间环境。

在许多单体建筑中, 建筑师也注意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比如在Ary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Veer Sawarkar体育场中。外圈轻盈的结构支撑起来的大屋顶, 在炎热的季节提供了最好的阴凉场地, 在这片旧的工业区混乱的环境中, 建筑师期望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包容的社区环境, 不仅仅有体育场, 还包括餐厅, 网吧, 会议和公共花园。再如在delwara社区卫生间的设计中, 建筑师更是尝试让当地的居民参与到建筑的建造中来。利用当地的原料和比较简单的建造手段, 让公共设施得以推广。同时在建筑的设计中, 建筑师还加入了肥料回收, 雨水收集等节能手段, 使得设计更加适合当地的使用环境。 ( 图7)

这些设计虽然不只局限在对建筑空间和体谅形态的推敲, 但是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上, 设计师开始更加注重为更多的人提供公平的生存环境。他们开始注意到, 建筑不仅仅是为有钱的业主服务的, 而同时也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总结:

在21世纪的印度建筑中, 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新一代建筑师对本土建筑和国际建筑互相结合渗透的细致思考以及印度建筑师对更广大的使用者以及城市公共生活的关注。这些都是目前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所欠缺的。尤其是在面对国际建筑潮流的冲击时, 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坚持自己的本土风格, 以至于使中国现代建筑缺少自己的风格。而在与印度建筑发展现状的对比中, 我觉得在设计中照搬现有的国外优秀设计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本土设计之所以具有其独特的韵味, 更多的是适应当地的气候文化, 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才形成的模式。只有从设计的最本质的视角去还原设计本身, 或许才是突破现有困境的关键。而从对印度现代建筑的关注中, 也许我们能够从这一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国家中吸取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一代印度建筑师在21世纪以来于印度本土完成的一些建筑作品的介绍, 为读者展现了新一代印度建筑在现代建筑与地域性的融合以及建筑与社会公共参与性等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努力和成绩。通过对这些努力取得的成果的学习, 期望可以给目前中国新建筑千篇一律的国际化风格带来一些新的思维转变。

关键词:印度建筑,21世纪,地域性,公共性。

参考文献

[1]邹德侬, 戴路, 印度现代建筑,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汪芳, 查尔斯·柯里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毕娟杨昌鸣, 勒·柯布西耶演绎的印度建筑, 山西建筑, 2007年17期

印度“三航母战略”觊觎印度洋 篇2

印度一直想做亚洲海军霸主,其中保持航母优势被视为“重中之重”。最近,美国合众国际社和《印度时报》便密集报道,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二手航母“维克拉马迪亚”号正在巴伦支海试航,力争年底交付印度海军。与此同时,印度国产“维克兰特”号航母也在紧锣密鼓地建造着,印度还在寻求购买第三艘新航母。外界认为,印度正试图通过打造一支强大的航母舰队来称霸印度洋,扼住世界能源咽喉。

揭开“三航母战略”真相

在印度人看来,现代海军装备中,只有航母具备印度所需的远洋作战和海上威慑能力,而要想挤压外来势力(尤其是参与亚丁湾护航的中国舰队)、维持对印度洋周边国家的绝对海上优势,最终变印度洋为“印度之洋”,印度海军必须拥有3艘航母:1艘控制东面的孟加拉湾,1艘控制西面的阿拉伯海,剩下1艘则处于维修和战备状态,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机动支援。

客观而言,印度从1961年获得“维克兰特”号航母(英国在二战时期建造的尊严级航母)之后就一直为实现“三航母战略”忙活着,可始终未能如愿。但现在随着“维克拉马迪亚”号海试及本国航母稳步建造,印度海军拥有3艘航母的梦想渐渐在变为现实。因为从理论上讲,如果“维克拉马迪亚”号今年底能够交付,而印度国产航母——新的“维克兰特”号能在2015年之前服役的话,若加上老骥伏枥的现役西部舰队旗舰“维拉特”号,那么印度海军将在2015年左右拥有3艘航母。

不过这仅限于理论上,因为现役“维拉特”号在1987年加入印度海军之前已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20多年,算到现在已是50多岁高龄的老舰。近10年来,“维拉特”号呆在坞内维护的时间远多过海上执勤时间。实际上,它在印度海军中只具有象征意义,使用价值所剩无几。印度海军对此自然十分清楚,因此一直在谋求他舰予以取代。综合各方报道看,印度正试图从英国买走在建的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中的一艘,但英国人正犹豫不定,即使出售,到交付、配机、训练和形成战斗力,至少也要到本世纪20年代末了。如果英国最终不肯同意出售,剩下的恐怕只有印度自己造了,考虑到印度自造舰艇一贯不按时完工的“跳票”传统,印度国产航母首舰“维克兰特”号何时服役都不确定,至于再造第二艘新航母就属于遥远的事了。换句话说,印度在2015年前真正能用的航母可能只有寄希望于“维克拉马迪亚”号了,所谓拥有具备完全作战能力的3艘航母恐怕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还是梦想。

苦涩的阵容

外界认为,即便按照最理想的状态,即印度海军未来能顺利接收“维克拉马迪亚”号,装备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并购得一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要想有效使用也非易事。

首先,这3艘航母是3个国家建造的,大小不一,技术标准不同,结构和装备也不相同。“维克拉马迪亚”号是苏联时期建造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四号舰“巴库”号(苏联解体后改名为“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满载排水量4.6万吨,舰上多数装备和设备都是俄罗斯制造的,而且采用蒸汽动力。印度自建的“维克兰特”号满载排水量4.1万吨,总体设计抄袭意大利轻型航母“加富尔公爵”号,但又让俄罗斯涅瓦设计局参与设计,以改动飞行甲板,使之能够搭载米格29K战斗机。其动力为4台美制LM-2500燃气轮机,舰载武器设备则是欧美俄产品的“集粹”。而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则是满载排水量6.5万吨的大型航母,舰载装备和设备基本是英国自己研制,动力为全电推进,发动机为两台罗尔斯·罗伊斯MT30燃气轮机。

考虑到3款航母风格各异,印度海军就必须培养3套基本没有互换可能的航母舰员,例如3艘航母的动力完全不同,因此它们的动力部门人员就只能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在舰的动力装置特性,无法进行经验交流。这种不能互通的情况不仅大大增加训练难度和成本,且对航母作战的灵活性和人员补充也很不利。反观美国海军,由于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都是一样的技术标准,因此人员的训练就要简单得多,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至于美国航母搭载的舰载机联队就更是经常轮换。

其次,这3艘风格各异的航母给后勤维修保养带来很大麻烦。例如“维克拉马迪亚”号出现问题或需要定期修理,就必须回到俄罗斯北方机械厂,而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则需要回到英国船厂,同时航母所需的各种零配件也需要分向俄、英两国采购。这种情况在战时就更显尴尬,因为远赴他国的航母在途中就是对手最好的攻击目标。

再次,这3艘航母虽然都采用滑跃起飞甲板,但由于设计不同,载机量也有较大不同,使得舰载机联队的编成、作战方式、出动能力产生很大差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是按照搭载美国F-35B战斗机设计机库和飞行甲板的,如果改搭俄制米格-29K战斗机,就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改装机库和甲板,且需要形成一套俄式舰载机在英式航母上起降作业的方案,无形中增添了很大麻烦。

印度版航母战斗群“不好看”

众所周知,航母要想充分发挥战斗力,离不开配套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而印度海军虽然拥有数十年的使用经验,但由于此前列装的均是轻型航母,以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为主,因此其战斗群的作战编成和作战方式不适于搭载滑跃起飞/阻拦索降落的固定翼舰载机的航母。换句话说,印度未来的航母战斗群依然要进行重新摸索,原有的经验可继承的并不多。

根据美英俄等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编成,一个航母战斗群通常需要2两艘防空驱逐舰、2~4艘护卫舰、1~2艘潜艇、1艘补给舰。但印度海军要想拿出组成3个航母战斗群的伴随舰艇还存在很大困难,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性能也不能满足要求。印度海军最大的麻烦莫过于缺乏专门的防空驱逐舰,其现役的拉吉普特级驱逐舰防空武器只有2套老式俄制SA-N-1双联装中程舰空导弹,最大射程只有35千米,技术水平只能对付中高空机动性不强的飞机,对于掠海攻击的反舰导弹和第三代高机动战斗机基本无能为力,在30年前的马岛战争中,英国驱逐舰上装备的“海标枪”(性能优于SA-N-1)导弹就无法抵御近乎“神风特攻”的阿根廷A-4“天鹰”机群,印度人要想指望SA-N-1能为航母撑起“保护伞”显然不现实。如果排除了拉吉普特级驱逐舰的“航母保镖”资格,那么印度海军就只剩下3艘德里级驱逐舰,且不说数量不足,其单艘防空能力也只有两座SA-N-7舰空导弹单臂发射架,一次只能对付两个空中目标,根本无法抗御“饱和攻击”,且该导弹射程只有25千米,不能满足护卫航母的射程要求。

印度海军真正能指望的航母防空舰是新型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它将装备以

nlc202309010837

色列研制的“巴拉克-8”舰空导弹和相控阵雷达系统,其中“巴拉克-8”的射程可达80千米,勉强具备航母战斗群所需的区域防空要求,且相控阵雷达也能让其初步具备抗密集攻击能力。但如今加尔各答级的建造计划严重拖期,相关舰载设备也没有搞定,特别是最重要的“巴拉克-8”系统远未达到技术成熟。

由此可见,印度海军即使装备3艘航母:面对缺乏可靠的防空驱逐舰掩护的窘境,一旦米格-29K舰载机在远程防空作战中被对方缠住或者招架不住(这种可能性很大,因为轻型米格-29K很难对抗F/A-18E/F、苏-33之类的中重型舰载机),其航母上空基本是开放的,坐等对方操刀宰割。即使印军实现加尔各答级防空驱逐舰服役,也难以使航母防空能力得到质的改变,原因在于“巴拉克-8”的射程明显偏近,在现代海战中,打击水面舰艇的武器主要是反舰导弹,用于拦截的舰空导弹如果射程较近,就会使对方舰载机在更加靠近航母的位置发射导弹,相应就压缩了航母战斗群的反应时间。这也是美国伯克级驱逐舰为何要部署射程达130千米的“标准”SM-2舰空导弹,目的就是尽可能远地驱离对方攻击机。

其次,印度海军驱护舰艇虽然反潜能力较强,但如果失去空中保护伞,其应有的反潜能力也很难施展。归根到底,还是制空权的得失决定着制海权的归属。更要命的是,印度海军能为航母战斗群提供的“水下护卫”——护航潜艇只有常规动力潜艇,如俄制基洛级和德制209型,它们航速太慢,很难跟上航母编队的行进速度,且常规潜艇需要不断上浮充电,容易暴露行踪,遭到对方反潜兵力的打击。据报道,印度斥巨资从俄罗斯租借来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斑纹海豹”号本身故障重重,早在俄国内就造成多人死伤,被称为“寡妇艇”,印度人用它来掩护航母只能说“聊胜于无”。

第三,现代海战讲求信息一体化,然而印军既缺乏天基预警导航系统,航母又没有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同时护航舰艇还缺乏类似宙斯盾那样的大型相控阵雷达,仅靠俄罗斯售卖的卡-31雷达直升机充当门面,很难满足航母战斗群的信息获取需求。

控制印度洋力有未逮

印度海军远海作战的基本思想是以遏阻印度洋上大国海军的行动为基本任务,以反潜作战为基本形式,在广阔的印度洋水域中实施水上水下、海上空中的立体打击。但要实现印度海军控制印度洋的五大要道——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保克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的目的,仅靠2艘中型航母和1艘大型航母还是相当困难的。

首先,印度海军宣称要控制的上述海上要道也是美国海军极力想控制的,尽管美印在遏制中国方面能达成共识,但印度海军要控制印度洋的做法是与美国利益相违背的。也就是说,印度海军要想控制印度洋,就要具备遏制美国海军的能力,而这种可能性不大。

其次,如果在中国发展航母之前,印度海军就拥有3艘航母,那对于掐断中国海运生命线的威胁极大,但在中国海军稳步前进,开始发展航母的情况下,印度海军“三航母战略”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再次,印度洋不仅对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海上通道,对印度洋周边国家乃至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如果印度海军想变印度洋为“印度湖”,势必刺激这些国家也加快海军建设,从而引发大范围的海军竞赛,这不但会使印度海军的梦想受到很大阻滞,也将使印度洋地区局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印度建筑 篇3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本土化与地域性建筑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印度建筑, 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柯布来到印度, 针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建筑设计, 引进并改进了现代建筑设计理论, 随后便有查尔斯柯里亚为代表的建筑师将其理论本土化, 发展出了一套可行的生态建筑理论, 对可持续建筑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印度现代建筑历史

1.1 印度现代建筑的开端

印度学术界普遍认为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开端为1947年印度独立。其标志则是1951年开始设计的遮普邦新首府昌迪加尔。在20世纪初, 由于英国统治, 英式建筑这种生硬的做法一直延续到30年代, 英国建筑师勒琴斯于30年代初完成的新德里总督府便吸收了印度传统建筑精华并加以抽象。而在印度公认第一座纯现代主义建筑为1938年设计的印度教高僧住宅。

美籍建筑师安东尼奥·雷蒙多 (Antonin Raymond) 是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他深受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他也是在日本首位成功设计素混凝土建筑作品 (灵南坂的自宅, 1924) 的建筑师。1919年, 他与赖特共同负责东京帝国大厦的项目, 在赖特1922年永久性地离开日本之后, 雷蒙多留日工作长达43年, 并在关东大地震和二战后参与重建日本的工作。在一系列的项目中, 雷蒙多创造出一系列地域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围绕着炉灶进行空间布局, 但在外形和材料上有所区别。

而印度教高僧住宅也是印度较早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的住宅, 它虽然是运用了现代主义手法的建筑, 但是它却充分考虑了印度当地的湿热气候, 建筑立面等也符合了宗教的氛围要求。并在屋顶形成了双层通风结构, 设计了可以通过调节棒调节的百叶窗, 这些构件弱化了印度炎热气候带来的不适。同时印度教高僧住宅开放了底层, 并精心设计了庭院, 小品与喷泉又更一步弱化炎热气候。成功将一个现代建筑地域化, 融入了当地环境之中。适应了当地气候, 是印度可持续建筑先驱之作。

1.2 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

1.2.1 埃德温·勒琴斯的新德里规划

在印度尚未独立之前, 1919年英国为了方便统治, 放弃加尔各答, 在新德里重新规划建设新首都, 在这个规划中, 对方案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便是埃德温·勒琴斯, 新德里规划简洁明晰, 中轴线明显突出, 从印度门直达总督府, 干道则呈六角形发射状。而总督府则融合了印度传统建筑符号, 虽然这种融合是简单的, 富于表面的乃至粗糙的, 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 但仍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在文化方面本土化的一个尝试。

1.2.2 柯布西耶与印度现代建筑

1951年, 柯布西耶来到了印度, 而柯布西耶在来到印度之前, 柯布西耶努力的方向往往是在超自然抽象的“普适性”上, 代表作便是萨伏伊别墅。柯布西耶在印度之前关注的是空间和形态等建筑本源问题。而来到印度之后, 他的建筑实践便把关注抽象的空间形态, 构图等要素转变为印度当地具体气候条件了, 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 当地工艺水平与技术工人水平等因素不断地修改和调整建筑设计, 这避免了所谓“通用建筑”可能会造成的失败, 毕竟不同的地方, 审美, 材料, 气候以及当地工艺水准都不相同, 一个通用的建筑模式是行不通的。

柯布西耶在印度的建筑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昌迪加尔的政府项目以及艾哈迈达巴德的民间项目。首先是昌迪加尔, 昌迪加尔位于印度西北山区, 曾经是沙漠和稀树草原地貌的交界地区, 全年旱季长, 仅有两个月雨季, 阳光辐射量大。在昌迪加尔的政府性项目中, 柯布西耶充分考虑了昌迪加尔的气候特点, 他认为在当地决定建筑的两个最重要气候条件便是太阳和雨水。也就是建筑要考虑遮阳以及符合水力学。

到了单体建筑, 柯布西耶对遮阳的考虑下足了功夫。由于印度过于强烈的日照, 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从拥抱太阳转向了遮挡太阳———遮阳, 柯布西耶在印度极大发展了遮阳手法。。其其中中遮遮阳阳手法最为出名的就是:体量遮阳, 立面遮阳以及屋顶遮阳。

1.3 印度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尾声———路易斯·康与砖

当柯布西耶在印度引领风骚时, 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也来到了印度, 不得不说的是, 路易斯·康在砖这个材料上的天赋在印度与孟加拉这片土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印度管理学院与孟加拉国议会大厦成了路易斯·康留给建筑学后来者最宝贵的财富。费城学派的掌门人在南亚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实现了他所谓的“废墟”梦。

1962年, 路易斯·康来到印度, 他被选为印度管理学院的设计者。因为印度当地技术的限制, 路易斯·康大量使用当地砖作为材料, 并使用当地本土施工技术, 因为印度这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砖这个最常见的材料在康手里发挥出了不一样的光辉。在印度管理学院, 厚重的砖墙成为天然的隔热屏障, 精心设计的绿化提供了一片片树荫, 将炎热隔绝在学院之外。与此同时, 路易斯·康拿手的空间连接, 秩序, 几何开口与砖拱在印度管理学院随处可见, 在印度管理学院一个个砖拱投下的光影以及严整的空间秩序又将印度管理学院的空间品质提高了一个档次。

除了材料隔热特性, 路易斯·康为了防止隔热又发展了新的构造形式———双层皮肤。双层皮肤是通过厚墙壁形成, 在其上面开挖的孔洞也多是圆形和三角形这种具有象征性的形态。为了避开强烈的日照, 路易斯·康在开有象征性的大孔洞之内再次树墙, 形成双层墙构造, 这个构造既满足了路易斯·康所追求的象征性空间, 也减弱了炎热的气候以及强烈的日照影响。

2 印度本土建筑师的探索

2.1 印度本土建筑师的崛起

随着西方现代建筑大师的影响, 印度本土建筑师跟着他们茁壮成长, 多西曾与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合作过项目, 而查尔斯柯里亚也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深造, 他们虽然受到了西方建筑教育, 但是由于其自身是地道的印度人, 印度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设计, 而不是像路易斯·康等人需要迎合印度文化, 他们更加有力地发展了在印度的现代建筑理论与可持续建筑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 印度本土建筑师已经在当地甚至国际打出了名号。

2.2 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思想

查尔斯柯里亚, 1930年出生于印度, 在建筑求学过程中于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建筑学硕士, 学成后归国建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经过多年建筑实践后, 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这个震撼人心的观点, 设计作品充分考虑到了印度气候环境与文化环境, 是印度现代建筑本土化的旗手。

这篇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论文———《气候控制论》是在柯里亚长年建筑实践中所得, 在论文中, 他敏锐发现印度由于特殊的位置 (临海以及低纬度) , 气候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最大, 针对印度的环境, 他提出了围廊、管式住宅、中央庭院、跃层阳台、一系列分离的建筑单元5个概念, 十分切合印度湿热的环境。

2.3 小结

查尔斯柯里亚继承柯布西耶继续发展适应印度气候环境的建筑, 他所提出的“形式追随气候”口号对照空调技术这一消极的普世技术的确有其进步的一面, 他试图摆脱柯布以及路易·康对他的影响, 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好的建筑有很明显的继承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痕迹。但是笔者认为, 查尔斯柯里亚仍然属于地域主义。因为他本人对印度本土建筑理论的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印度最传统的民居入手学习到建筑适应气候以及文脉的方法, 并加入了现代建筑构造元素, 使印度的可持续建筑随着现代建筑并行发展。

3 结语

经过上文的讨论, 笔者讲述了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历史, 这部历史前进的动力很明显便是建筑与印度本土气候的结合倾向, 从安东尼奥·雷蒙多的印度高僧住宅通过使用混凝土打开了印度现代主义建筑的大门。而柯布西耶引领了现代建筑运动的高潮, 使现代建筑最常见的材料———混凝土得以发展。路易斯·康, 一位建筑的诗哲, 相比于柯布西耶更进一步, 从当地技术水平与材料入手, 使建筑更加地适应气候, 可持续建筑理论也得以发展。

随着路易斯·康的去世, 查尔斯柯里亚等印度本土建筑师闪亮登场, 将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手法更加本土化, 建筑也更加具有了可持续的属性。还有B.V多西, 拉吉·里瓦尔等也很出名的印度建筑师的努力, 使印度现代建筑也更加符合印度的文化与气候。这或许对中国一味模仿现代主义却忽视本土地域化和自身本土环境的设计手法有一个较好的指引作用, 中国地大物博, 纬度跨度大, 气候类型多, 需要更加谨慎考虑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可持续建筑之路可以深入各地民居去探讨当地人的智慧, 在千年的生活中自然积累出的建筑经验或许就是最本土的可持续建筑。

摘要:从印度现代建筑的开端、兴起、尾声三个阶段阐述了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结合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思想, 分析了印度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 对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环境,可持续,生态

参考文献

[1]叶晓健.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柯布西耶.柯布西耶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原口秀昭.路易斯康的空间构成[M].徐苏宁, 吕飞,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4]董豫赣.现当代建筑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汪亮.印度现代建筑发展历程简述[J].建筑与文化, 2010 (12) :77-78.

[6]李建斌.服从太阳的绝对律令——勒·柯布西耶印度实践的气候适应性策略[J].建筑师, 2007 (6) :15-16.

印度建筑 篇4

1 倾销及反倾销概念

倾销定义来自经济学家雅各布·瓦伊纳(JocobViner),指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狭义的倾销定义是:倾销是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销售价格出售。

反倾销规则在《1947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规定:某一产品以倾销方式,也就是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出到其他国家,使得输入国的国内产业蒙受损害,输入国可以征收不超过倾销差额的反倾销调查时易造成混乱。

2 印度反倾销政策

2.1 制度性安排

为适应新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需要,根据修改过的51995年海关关税法的规定,印度政府于1998年4月13日专门成立了处理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具体事务的反倾销事务总局。印度在积极使用反倾销手段的同时,也在加快处理反倾销案件。根据印度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虽然近年来反倾销案不断增加,但印度在处理案件的速度也在加快。印度一般处理反倾销重大案件所需的初裁时间从过去的6-8个月缩短到现在只需要2. 5-3个月,而美国的初期调查报告即耗时4. 5-5个月,欧盟则需要9个月,澳大利亚也需5个月,而新西兰需要5-6个月。印度政府通常是先接受属于商会的一些小型企业的控诉,再分交由政府设置的专家小组来处理,在经过反倾销调查当局的调查和判决后,该局会指派一名官员(通常是商工部次长)主持并于会中宣布课征的税率,会后全案移交由财政部依判决课征反倾销税。

2.2 基本操作模式

印度反倾销法既承袭发达国家的规定,又有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独特之处。总体而言,印度反倾销法与WTO反倾销协议在内容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印度反倾销政策日益向发达国家靠拢。如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非市场经济问题的规定以及损害的确定等问题,均仿效了美国、欧盟的相关规定,这使得印度反倾销立法具有活力,可以适应新的情况,也使印度可以频繁地使用反倾销这个武器来保护国内产业,成为世界上的反倾销大国。在倾销的认定方面,不断扩大实施措施的范围,不断加强保护本国产业的力度。印度反倾销法特别虽然强调应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应强制实施较少反倾销税则,但对于来自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大国则频频实施反倾销制裁。虽然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提出的价格承诺,但仍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的倾销幅度的认定采取国际通行标准。

3 印度对华反倾销特点及原因

3.1 印度对华反倾销特点

在实际调查和裁定过程中, 调查官员相对比较武断, 在一些案件中自主形成观点和结论, 而对应诉企业的抗辩置之不理。印度办案官员可能不认真查阅任何文件, 就作出拒绝给予其市场经济地位的结论。有时会故意模糊被调查产品的范围。印度调查机关有意将原材料、生产工序以及用途不同的产品混为同一种产品进行立案调查, 导致中国企业不能确定被调查产品而无法应诉, 正常价值被高估。如故意将生产工序、成本、用途及海关税则号均不相同的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作为同一产品进行正常价值的计算, 最终导致了不公正的裁决。

3.2 印度对华反倾销原因

我国出口商品成本较低。与印度相比,由于我国农村改革早,农业劳动力转移快,劳动力成本低,外国投资多,降低了融资成本,基础实施完善,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增强了出口商品竞争力。国内企业恶性竞争所致。由于国内行业协会缺少权威性,对印度出口协调不力,加上国内有关企业对印度反倾销政策不了解,或被印度中间商压价,加之多头出口,竞相压价,低价销售,被印度反倾销调查局抓住把柄。同时印度把中国出口产品与经周边国家走私产品混为一谈。印度消费者购买的中国商品,很多是走私的中国商品。应把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与通过尼泊尔、缅甸等周边国家的走私贸易区分开来。"

4 我国出口贸易应对建议

(1)充分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和相关协议, 使印度改正错误或不当的规则与实践。现行的 WTO 争端解决机制具有法律上的高度权威性和强制性。我国应有效利用这一机制, 扭转我国出口产品在印度屡遭不公正反倾销调查的局面。根据WTO《反倾销协议》规定, 在印度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初裁决定采取临时措施时, 如果企业认为该临时措施违反了协议有关规定, 可以我国政府的身份将争议提交争端解决机构处置; 如果企业对最终裁定不服, 可以对征收最终反倾销税或接受价格承诺提交争端解决机构。中国加入 WTO 后, 拥有了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权利, 应当在建立公正的国际反倾销秩序、抑制有关国家借反倾销之名而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加强政府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引导、监督与调控,严禁出口企业低价竞销, 维护正常的出口秩序。在具体的出口定价中, 依据国外同类同档次产品的价格标准确定客观可行的“价格底线”, 并引导企业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尽力争取规定弹性价格条款, 以便于企业适时灵活调整价格, 避免经济损失和反倾销。

(3)加快培养从事反倾销诉讼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从事反倾销诉讼的专门人才比较缺乏, 而专门应对印度对华反倾销的人才则更少。在反倾销诉讼中,聘请外国律师办案,不仅要支付较高的费用,而且往往不能充分反映我方企业的意图,不利于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作者单位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印度建筑及发展 篇5

建筑上是最能直观体现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结合。建筑作为一个物质产品能够反映某种生活模式和社会观念, 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语言特性、它是建筑者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职业反应。建筑成为社会整体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2) 与建筑有关文字形态方面的文献著作; (3) 对当地的风俗、生活方式、审美观点等方面的体现。

伊斯兰教早在公元8世纪就已传入印度, 造成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不断擦出的火花。对于建筑方面, 对以往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形式和建造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改良。这些新的建筑与印度本土建筑风格迥异, 外观上以穹顶式为主要造型, 室内装饰大多以阿拉伯文、几何图纹和花卉花纹组成抽象图案为主。

众所周知, 伊斯兰艺术风格是多元化的, 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的信奉者来自于不同的国家,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特点, 这些信奉者们因共同的信仰聚集在一起, 因此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艺术风格融汇到伊斯兰教的文化艺术风格里。随着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传播, 伊斯兰教也融入到印度本土文化当中, 形成了一些新的“印度式”的建筑风格, 这些风格由于印度地域性的差异而不同, 如德里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之多, 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较大。而绍纳福儿和德干当地的风格占优势, 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小。总之, 在这个印度的国土上, 不同文化、艺术风格的碰撞造就了在中世纪历史上最具有特色的建筑。

伊斯兰文化和印度当地建筑风格的结合, 并非偶然, 其重要原因是: (1) 穆斯林进行建筑时雇用了印度工匠和雕刻匠, 工匠们无意识的将本国现存传统艺术运用到工作中; (2) 在穆斯林入侵的初期, 征服者仅仅在这些用当地原有寺庙上做些修改以适应他们的需要; (3) 伊斯兰教艺术、印度教艺术都是装璜艺术。装饰对于二者来说都同样重要, 这是联系两种风格之间共同的纽带, 两者的存在都依赖于此。

印度建筑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经历了五个阶段,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古代大多印度的统治者醉心于建造建筑。巴卑尔在印度的执政时期很短, 在他短暂的统治期内还专注于批评印度斯坦的建筑艺术, 创建大型建筑。据说他曾邀请著名的阿尔巴尼亚建筑师锡南的徒弟来印度修建清真寺和其它纪念物。他统治时期建造的大型建筑物后世没能完好保存, 仅留下三个小建筑物, 一座位于帕尼帕特的卡布利。这是巴格的纪念性的清真寺 (1526年) ;另一座是位于罗希尔坎德的桑巴尔的大清真寺 (1526年) ;第三座是位于亚格拉的洛迪古堡内的清真寺。

阿克巴统治时期 (1556~1605) 的建筑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他热衷于探索研究建筑学。他不断学习各种各样艺术思想来充实自己, 并学以致用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他统治时期最著名的建筑物是在德里的胡马雍陵墓、亚格拉和拉合尔的堡垒宫殿等。由于他母亲出生于一个波斯的显赫家庭;自然受到他母亲的波斯思想的影响, 但是他并不反对印度教义, 对其文化的包容以及实施得到印度人民支持拥护他统治的政策, 使他在许多建筑物中体现了伊斯兰风格与印度风格的结合。

查罕杰统治时期其建筑风格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查罕杰在位期间建成的建筑物不多, 有两座建筑物是他那个时期的代表, 一是阿克巴陵墓, 他完成了这个陵墓的后期工程。另一座是亚格拉的伊蒂马德—乌德—道拉墓, 这个建筑物完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 并采用次等宝石进行镶嵌的工艺品。在乌代普尔的戈尔·曼达尔寺中这种工艺品的更早样品已经采用, 它体现了是一种古老的印度风格。

沙·贾汉统治期, 这个统治者有很多的建筑作品。他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建筑上, 对于他的建筑物以“优雅美丽”而著称于世。他的建筑追求装饰技巧具有豪华奢侈。金饰玉镶的白色大理石已成为最惯用的材料。在穆赫利斯普尔、亚格拉、德里、拉哈尔等地存在的许多庄严而美丽的大厦、宫殿、城堡、花园和清真寺都有体现。他对于这些建筑的开支是无法做出估计的。建筑在宏伟和新意方面沙·贾汉不及阿克巴, 但在彰显豪华和展现精美装饰方面则更胜一筹, 这一点在德里的勤政殿和枢密殿建筑物得以明显的展示。在他统治时期的另一座泰姬陵, 这座建筑享誉世界, 是赢得全世界人的关注的值得关注, 这是沙·贾汉统治期的经典之作, 在世界文物古迹中, 它足以与万里长城、金字塔媲美, 被印度誉为“瑰宝”。建于1632~1648年, 陵基从台基到尖顶的高度共有75米左右。用红砂石修成的建筑物位于陵墓的两侧, 陵园正中央是花园, 整体建筑物体现对称之美。这一座壮丽辉煌的陵墓,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奥朗则布皇帝统治时期建筑没有像以上历代统治者具有强烈的自己风格。他不像前辈那样鼓励建筑。在位期间只是模仿古老的建筑物, 并没有突破传统进行创新。公元1674年拉合尔清真寺是这个时期的典型建筑。

印度建筑风格的形成不仅根据时代的演变而且也受到印度宗教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它的风格的形成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印度具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 从气候的角度进行设计, 不仅是考虑日照角度和气窗的问题, 还涉及到建筑物外形和内部空间布置。在尼赫鲁展览馆中, 这座印度古代建筑巧妙采用下沉空间和高台空间的做法来解决人们在炎热气候下的生活问题。这个建筑设计模仿的是印度著名的红堡, 它底层用于防御还有人们的穿行, 顶层是花园台榭, 远眺城市美景。中间的下沉式庭院来调节气候温差。在盛夏早上用篷布遮住院子, 存住隔夜的寒气;入夜撤去篷布, 去顶层花园纳凉。冬季则相反。

印度建筑 篇6

生美心主任表示, 为协助国内建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将强强联手, 继续与印度ABEC展览公司进行合作, 共同举办著名建筑建材展会Acetech新德里展会, 展会将于2013年12月5-8日在印度新德里Pragati Maidan展览中心举办。展会规模预计将达到8万平米以上, 参展商数量1000多家。

印度建筑工业, 是印度经济和印度吸引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建筑业占到印度总项目预算的40%~50%。在印度, 每年建筑业产值达到600亿美元, 大约占印度GDP的6%, 其建筑投资总额占到印度GDP的11%。印度第十个五年计划重点在建筑业, 为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 整个投资将达到9千亿美元以上, 其中40%将投资到建筑业。

生主任强调, 在印度, 建筑业进口每年增长为7%~8%, 随着商用与住宅业的发展工程以及城乡住房工程史无前例的发展, 建筑业进口更加繁荣。如今, 印度已经继中国之后, 成为外资投资的第二大热点地区。对于广东省建材企业, 这是一次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得机遇。

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会长吴一岳在讲话中强调指出, 广东作为建材大省是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和高档装饰材料推广最快、应用最广、进出口和消费总量最大的省份之一。目前, 已经形成了我国著名的建材产业多个集群, 其中陶瓷、玻璃、建筑五金、卫浴、淋浴房、石材、涂料、门窗、橱具、家具、铝合金型材、照明灯饰和各种新型材料占全国市场较大份额。而印度作为金砖五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印度国际建筑建材博览会”已成为东南亚重要的商贸平台。无论产业优势, 还是从行业发展角度出发, 广东建材企业都应比内地其它地区建材企业更积极、更主动、更踊跃、更迫切地抓住商机, 赴印参展。

吴会长表示, 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是在政府领导下的非赢利机构, 其宗旨就是热诚为企业服务, 共同把行业作大作强。本次组织业内企业赴印参展就是协会为企业当参谋、出主意、寻商机、干实事, 搞好协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协会通过组团出国参展、考察交流等活动, 推动建材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快广东建材行业的国际化步伐。他衷心希望广大业内人士深入领会国家扶持出口、鼓励海外市场开拓的相关政策, 积极响应、支持和参加组团出国活动, 积极寻找商机, 以实际行动共同推进广东建材行业的发展。

印度建筑 篇7

摩亨焦达罗、哈拉巴与古印度文明

作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其实并不单指今天的印度,而是一个范围更广的历史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所有南亚国家。而对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起源,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人们也认为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通过兴都库什山山口进入印度西北部地区。然而摩亨焦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巴(Harappa)两处古城遗址在1921—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掘以后,出土的文物不仅将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向前推溯到了公元前3000年,而且发现这是一个与雅利安人到达印度后所形成的文明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为了区分雅利安人所开创的古印度文明,学者们将其称之为印度河文明(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或者直接以中心遗址的名字命名为哈拉巴文化。

直到今天,国内外学界对于印度河文明的神秘面纱大多未能揭开,比如这一文明如何起源?为何突然在公元前1700-1500年之间神秘消亡?目前比较确认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该文明属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而非农耕文明;第二其发达程度远远高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时的文明程度。以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两处古城遗址为中心,整个印度河文明的区域范围几乎涵盖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到阿拉伯海海岸的整个印度河流域,因此,这也是全球所有古代文明中范围最广的一个。

古城的规划布局

考古学家通过对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两处古城的遗址发掘,发现印度河文明作为发达的城市文明,主要体现在古城的规划布局和建筑空间构造上,并且进一步根据出土的文物,大致推测出了该时期古印度人的社会生活。

总体而言,两处古城均按照公共建筑和居民区分离的城市功能区划呈南北分布。其中摩亨焦达罗的公共部分位于城市的南部,地势比居民区要高,因此在平面图中(图二所示),居民区被称之为低地城市,而哈拉巴的公共部分则集中在平面图(图三所示)的遗址堆AB和F区域,居民区则主要集中遗址堆E的区域。公共区域的建筑包括有谷仓、浴室、城堡、塔、学校,在摩亨焦达罗城内,还修建了瞭望塔和防御城门,因此,一些通史性著作在介绍古印度文明时,将城内的公共部分视为古希腊城邦中的卫城。

居民区的住房则规划统一,如图二所示,摩亨焦达罗的居民区基本上是沿着城市的南北大街呈对称分布。在两座城市中,居民楼都临街而建,整齐排列,“房屋门都统一开向背面的狭窄小巷”1,由此可见,居民房屋的修建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从现在发掘的城市遗址图来看,很多居民的房屋高达三层,屋内有楼梯接通上下楼层。

除此之外,整个城市的地下建有下水道排污系统,下水道三面用砖砌成,顶部用石灰石封盖,顶部的石灰石可以对下水道中的污物进行杀菌消毒,起到公共卫生防疫的作用。下水道的拐弯处设计成弧形,并且打磨光滑,从而避免污水中的垃圾沉积在下水道的拐弯处。城门边修建有下水道的排污口,以便及时将城内的各种污水排出城外。以地下排污系统为参照,如果我们将其与中国近代的城市进行比较,上海是在19世纪中后期安装自来水管道后,才系统地修建了地下排污管道。

该图为Dr.Wayne Belcher制作,他是美国洛杉矶的一位政府电脑工程师,哈拉巴古城遗址的3D复原图是他博士论文一部分,由巴基斯坦的Dr.A.Keith Turner指导他完成,图片援引自ht p://www.harappa.com/3D/2.html

公共建筑构造的城市空间

依图二所示,摩亨焦达罗城内的公共建筑主要有大浴室(图六所示)、塔以及学校,三者位置紧邻,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三种建筑可能跟宗教相关,人们在大浴室中沐浴之后,便进入浴室东边的大圆塔区进行某种宗教仪式,而在塔区的后面,便是宗教进行神学教育和研究的学校。

(图四)哈拉巴古城城门复原的3D效果图,位于图三中遗址堆E区的东南部,由Dr.Wayne Belcher制作。

(图六)摩亨焦达罗大浴室,这是其中一个浴池,有39英尺长,23英尺深,四边都有台阶下到池底,浴池四周的小平台,有学者认为应该是用于更换衣服的小房间。

(图五)从哈拉巴古城城门观看城内居民区的3D效果图。Dr.Wayne Belcher制作。

(图八)两城遗址中大量出土的女性神灵塑像

但是,在哈拉巴城内并没有发现相应的大浴室,在图三所示的遗址堆AB区域的中心部分,考古发现了弧形的残墙,弧形残墙显示出在不同年代有所修建的痕迹,在残墙的背面是一口圆形的大井,有学者据此认为,弧形残墙有可能是浴池的一部分,浴池的水便取自于背后的大圆井。在整个哈拉巴古城遗址范围内目前共发现了八口类似的圆井,圆井有大小之分,考古学家推测,大型圆井可能属于公用,小型则属于私人所有,井水大概来自位于古城北边的Ravi River。另外,考古学家在离哈拉巴古城遗址不远处,发现了类似摩亨焦达罗城内大浴室的建筑遗迹,不过如今这里已变成一所中学的操场,考古学家也一时难以找到该遗迹与哈拉巴古城遗址之间的联系。

从图二中可见,在大浴室的北面,还有一座公共建筑称之为城堡,其建筑面积大于北部的居民房屋,墙基残存有雕饰的痕迹,房间以中间大厅呈对称分布,学者估算其高度有三层高,因此,推测城堡可能是公众议事的地方,附带供城市长官居住的功能。

在两城之中,都发现了被称之为谷仓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的名称之所以称为“所谓的谷仓,是因为在这里并没有发现谷物和储存容器……一些学者确认其为谷仓是根据与古罗马类似的大型建筑进行比较,而没有任何南亚的建筑传统作为依据,因此,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是,这种大型建筑结构只能被视为是公共建筑”。另外,在哈拉巴古城谷仓遗址周围,还发现了许多圆形平台,这些圆形平台至今难以确认其具体用途,个别学者根据其与谷仓位置相邻,大胆猜测可能跟打磨谷物有关。

通过对两处古城中的公共建筑进行分析,学者们发现,相比于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古印度河文明中的公共建筑大多为民众公用,而在另两种古代文明中,公共建筑大多为国王的坟墓、宫殿或者军事城墙等。公共建筑所构造的不同城市空间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同公共空间所孕育的社会生活方式必定不同,因此,印度河文明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虽然同属于城市文明,但是内在属性却有所不同,而前者应该更接近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这一时期的公共建筑也不同于后来的印度古代建筑,此后印度比较著名的古代建筑多为宗教建筑,这也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古城公众的社会生活

由于目前的考古发现还有许多待解之谜,学者们只能很模糊地还原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城市社会生活。

社会经济方面,哈拉巴和摩亨焦达罗周边的村社遗址可能是城市粮食需求的提供者,原因是“根据在两城遗址发现的精心建造的许多粮仓来判断,农村生产的剩余产品支撑了这两座城市”。在两城遗址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很多印章和条牌,有泥制的,也有银制的,极少部分为金制。印章和条牌上面雕刻有独角兽、公牛、鹿等动物形象,并且附带有一些至今无法解读的符号(图七所示),在哈拉巴遗址中,更是发现了用于称重的秤砣,因此学者推测当时城市中的货物贸易应该较为繁荣,发掘出土的各种印章和条牌可能是某种商品的标识。

宗教信仰方面,从目前发掘的建筑遗迹和出土文物看,印度河文明时期并没有形成自成体系的宗教信仰,学界根据出土的大量陶塑人像来推测,普遍认为此时的古城文明应该处于母系神灵信仰阶段,因为大多数出土的泥塑人像均为女性(图八所示)。《泰晤士历史地图集》认为当时的宗教信仰体系并未形成,但是许多元素还是对于后世印度的宗教信仰产生了影响。

文明的神秘消亡

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文明经历了长达千年的发展繁荣历程,但是在公元前1700-1500年之间,这一发达的城市文明却突然神秘消亡了,且此后长期不为人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河文明的消亡?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比较普遍的观点有两种:一为自然灾害说,认为是印度河印发的洪涝灾害导致了古城文明的消亡;一为雅利安人入侵说,认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西北部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毁灭了印度河文明。但这些学说都存在证据不足的缺憾,也正因为如此,本已谜团重重的印度河文明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也使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这两座古城遗址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更加具有研究价值和文化魅力。

5.(印)R·塔帕尔著,林太译,《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1页。

6.本文中古城实物图片均引自www.harappa.com,这是全球研究印度河文明的所有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心得和图片建立的一个学术网站。

(图七)两座古城遗址中所发掘出的印章、秤砣和条牌

摘要:上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许多人类遗址。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这些遗址属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以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两处城市遗址为中心,年代早于先前认为的古印度文明起源1500年。本文将结合摩亨焦达罗和哈拉巴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分析古印度的建筑空间和城市文明。

印度建筑 篇8

那么,印度的宗教艺术为什么会与性爱娱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对性爱艺术习以为常的印度,受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春宫画不仅在印度没有被禁止,反而在公共场合经常见到,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印度文化,是开明还是随性?是禁欲还是纵欲?大胆的艺术表现在各种严明的宗教制度中怎样协调与平衡?

细密画《爱之船》也叙述了一个在印度流传久远的爱情故事。画面的下部,是黑天神克里希纳与牧女拉达在花园中的紫檀树下幽会。康格拉画派作于1780年,表现同一题材的作品《交欢》,突出强调了性爱的欢愉与人神的和谐。在《薄伽梵往世书》的插图《克里希纳偷走牧女们的衣服》中,完全看不到强硬的教义和神的威严,反而充满人情味和世俗世界的欢愉。

由此可见,印度的众神不像基督教中的上帝般俯视人类、高不可攀、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具有人性、具有七情六欲,可爱可亲,充满生活情趣,既有人类的美德,又有人性的弱点。在印度,人与动物及神的界限不是不可逾越的,有时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动物可以成为神的化身,人可以上升为神,神也可以转世为人。毗湿奴就有多个化身,却以黑天神的形象最为深入人心,因为他实在是人性化的神,是被压抑的人性的象征。毗湿奴化身为黑天,在牧区长大,幼时他和淘气的孩子一样调皮捣蛋,长大后他和牧区的年轻女子们谈情说爱。他吹起笛子,许多女性,包括已婚的婆罗门妇女,都被他的笛声迷住,来到森林中与他会面。黑天神在非常欢乐的气氛中使每一个女性都感觉到他在陪伴自己,体验无上的幸福。黑天神的故事让人感受到虔诚的力量,也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爱欲色彩。黑天神是印度教中崇拜者最多的一个神,人们崇拜他的机智勇敢和风流多情。他在人间的田园之中,尽情享受爱情和欢乐,他游戏人间,带着牧歌般的诗意,激起无限柔情,赋予宗教新的生命与活力,使各种艺术大放光彩。拉达是女牧人中最可爱的已婚女人,她被克里希纳深深地迷住,并为了他和自己的丈夫分离。其中的寓意十分清楚:克里希纳是神,崇拜神灵的拉达代表灵魂,他们在一起象征人类与神性的再结合。印度的传统文化主张人与万物及神应和谐相处,并在这种人与万物的和谐与统一中达到追求的最高境界——“梵我同一”。此时,在天上与人间的爱中,人的灵魂与神结合,而黑天神也成为了人化的神。

从宗教意义上看,印度的文化传统中注重思考“性”,是性把情欲提升为一种神性或一种宇宙的本源,认为宇宙就是某种性欲的产物。《奥义书》在描述个人与宇宙的终极实在关系时,也常与人类的性爱联系起来,如“当一个男人和心爱的妻子拥抱时,不知道哪里是里,哪里是外;那么当他和理智的灵魂拥抱时,也不知道哪里是里,哪里是外”。因此,从宗教的高度思考性问题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人们的性爱与对神的情感界限趋于模糊,因此,对神的爱与对情人的情感极其相似,对神的歌颂类似对恋人的歌颂,亲近神明类似与神明相爱。一些教派认为只有通过爱才能达到与神的合一,而性爱是人类最强烈的爱,故将爱神、颂神与爱情结合起来。

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印度文化对性的重视,而这种世俗的爱欲与宗教的虔信看似冲突实则相通,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解释。在印度文化中,宗教占有至高的地位,印度宗教流派很少,互相区别又和谐并存,印度宗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19世纪英国殖民当局曾用20年的时间对印度教作了系统的调查,最终没能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它既是有神论的宗教,又是无神论的宗教;既是多元论的宗教,又是一元论的宗教;既是禁欲主义的宗教,又是纵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又是生活方式等等。英国人的这个结论,足以说明印度教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印度文化的复杂性,就是既不能以灵掩肉,也不能以肉掩灵。印度的圣哲十分认定性的尊严,并且理解这是一切生物普遍的根本欲求。他们允许民众合理的享乐,认为在一夫一妻的道德规范下所行的性欲满足是“正淫”,决不会看作是罪恶。宗教大多是禁欲的,因为欲望常为一切罪恶的根源,而印度人既看到了它污化和尘杂的一面,又肯定了它动力和能源的一面。

印度教规定,人生的目的是“法”、“利”、“欲”和最后的解脱,这决定了人生的4个阶段: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因此,印度教并非出世的、漠视现实的宗教,相反,它注意到了人生中的各种欲望,“利”是财富的欲望,“欲”是感官的欲望和艺术的欲望,但还是把最终的、对最高存在“梵”的追求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尘世的欲望满足了,义务履行了,就应该放弃一切,去过云游四方的生活。所以纵欲和禁欲都是印度教文化的特点,二者不是分裂的,而是很自然地融合在人们的信仰和实践中,融合在印度人的血肉中。既然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印度人对性爱的宽容态度,也不难理解印度的性爱艺术了。

上一篇:急性淋巴细胞下一篇:中小学德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