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模式

2024-05-31

资源开发模式(共12篇)

资源开发模式 篇1

在强调档案作为战略资源的今天,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学者们多是从开发背景、具体行为、方法措施等方面研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然而事实上, 档案信息资源的诸多开发行为都可以抽象为一些具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不同, 相应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要求、开发方式也会存在差别。如何通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来研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学者们少有论及。当前, 档案信息开发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开发技能, 也要从宏观上把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各种行为之间的关系, 掌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信息知识时代,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所采用的典型开发行为、思想和理念模式具有更多信息时代的烙印。笔者试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各种行为进行梳理, 总结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模式, 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面向档案用户的开发模式

1. 共建共享型开发。

这是面向档案用户开发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为了方便档案用户集中利用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 打破档案馆之间的隔离, 减少档案信息的孤立、片面、重复现象, 实现档案馆之间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价值而进行的工作。共建共享型的档案信息开发可能需要多个拥有可以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档案馆共同合作, 这些可以对外公开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有可能是同一主题的, 也有可能是不同主题的。例如, 建立全国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可使全国人力资源信息得以共享, 促进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开发档案全文数据库或档案目录数据库, 可实现各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互联和共享。这种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 一方面满足了档案馆自身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需求, 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档案用户从档案馆获得更多服务的要求。当然, 共建共享型开发需要注意, 不是所有的档案信息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 任何时期, 总有一些档案信息是需要保密, 不能公开的。因此, 共建共享型开发必须注意区分档案的开发等级, 做好用户的利用权限设置, 既保证用户可以自由利用各种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源, 又保证用户的利用在合理范围之内, 使不同的档案信息资源在不同的维度内发挥最大的价值。

2. 公布型开发。

公布型开发是历史档案开发的一个典型。它是指档案机构根据档案客观状况及现实需要, 将档案原件制作成围绕某一专题的档案文献的工作, 比如在各种文献 (期刊、报志等) 上公布的档案, 或者直接出版的各种类型的档案汇编、档案丛编、档案文集等, 皆是公布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早期《尚书》的编纂, 到民国时期明清档案的大量公布, 直至现在, 定期的档案信息编纂公布已经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常规性开发工作, 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公布型开发经验, 公布型开发成果丰硕, 形成了一套公布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然而, 传统的公布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 从编纂的选题、档案文献的查找挑选、档案文献的加工编排, 及至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完成, 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信息技术不是非常发达的条件下, 利用大量手工工作完成的。公布渠道多是采用出版发行方式或者媒体公布方式, 形成纸质出版物供用户进行利用。这种传统的公布型开发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显现了很多不利之处。如开发过程比较久, 开发成品不能显示音频、视频等效果, 用户利用不便, 传播受时间地域限制等。在新的资讯时代, 公布型开发的工作模式在不断改进, 现在网络环境下的公布型开发正处于摸索阶段。可以预见的是, 纸质形式的公布出版物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存在。但在未来社会, 公布型开发有可能和共建共享型开发合为一体, 通过建立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形式来替代公布型开发工作。

3. 代理型开发。

代理服务型开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为了实现用户更加方便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减少用户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提高用户获得档案信息资源的水平, 而由更加专业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提供专门服务。例如根据档案用户的咨询, 为用户进行专门解答的服务;根据档案用户的委托, 定期搜集相关档案专题, 为用户跟踪服务等。代理服务型开发实质上是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这种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所提供的服务针对性非常强、含金量非常高, 也考验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 宣传与教导型开发。

这种开发模式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吸引用户并向用户传递档案信息资源描述信息或者指导用户如何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等活动。具体开发形式有:普通宣传型, 利用档案举办各种主题或专题展览, 进行档案宣传;网络宣传型, 利用档案网站进行档案工作宣传, 制作多媒体档案进行宣传;教导型宣传, 档案用户的检索教育、档案用户阅读教育等。宣传与教导型开发可以使更多的公民接触到档案信息资源, 培养潜在的档案信息用户, 扩大档案信息用户的范围, 并提高档案信息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效果, 避免因用户不了解档案信息资源或者不熟悉档案信息资源的查找使用方法而带来的负面效果, 它的价值在于提高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减少档案信息资源的闲置浪费。

二、面向档案信息资源客体的开发模式

1. 整理型开发。

整理型开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针对档案信息客体的状况, 对档案信息资源重新进行分类、排列、著录、标引, 建立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如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汇集、分类目录、全宗文件目录、专题目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文号索引、全宗指南、专题指南、档案馆介绍等等。整理型开发一方面帮助用户重新认识已经存在的档案信息资源, 揭示其内部联系和规律, 放大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重新排序、建立索引、统一检索标识等使档案信息资源成为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体系, 便于用户的查找使用, 也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的进一步开发打下基础。

2. 转化型开发。

转化型开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将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不同形式、不同文种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形式转换, 以方便用户利用的开发活动。这种开发模式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 将档案信息资源在不同的类型、组织结构、表现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具体说来就是多介质转化:将口述档案通过笔录、录音等方式转化成记录型的档案信息资源, 将电子文件通过下载打印成纸质档案, 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缩微档案;数字化:将文献记录型档案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转化为电子档案;多媒体化:将磁带等一些声频、视频档案以及图形、图像档案和一些文本档案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档案。转化型开发可以使客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在不同的类型之间自由转换, 方便了档案信息的传输和保存, 也便于用户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利用。

3. 主题汇集型开发。

主题汇集型开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将分散保存的档案信息资源, 按照用户的特定需要, 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 重新进行加工组合, 汇编成新的档案文献出版物。例如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等。这种面向主题的档案信息的聚合与分类的开发可以是一个档案馆范围的, 如《省基础数字汇编》, 或者一个数据库范围的, 例如某一专题数据库——《人事档案数据库》。

事实上, 所谓的主题汇集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结构, 将分散保存在各个地区、专业、行业档案馆以及不同全宗内的档案, 根据一定的原则重新梳理、排序、分类等, 形成新的档案信息组织结构, 从而在一个主题范围内实现档案信息的深度揭示和广度搜集。但是, 它并不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 也就是它按照一定的规则尽可能全面搜集档案信息, 对档案原件不加改动, 也不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方面加以限制, 如何利用由用户自己负责。

4. 研究评价型开发。

研究评价型开发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通过对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从而作出综合评述, 或根据其发展规律,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动向的开发活动。这种开发是一种研究性的再创造活动, 其结果将形成三类档案信息开发成品: (1) 综述类:档案编研中查考性材料的编写, 另外还包括各种综述、专题总结等; (2) 述评类:档案编研中评述性材料的编写, 其他还包括利用档案而写的各专业、行业某一专题的评述、点评和评论等; (3) 预测类:主要指利用档案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对未来的预测、趋势分析和未来展望等。研究评价型开发主要是通过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来进行, 可以通过定题服务、追踪服务等为用户提供综述类、述评类及预测类档案信息开发产品。这种模式凝结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 能够让用户直接利用去解决相关问题, 因而价值极高, 但难度也相应比较大。

总之,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可分为面向档案用户的开发以及面向档案信息资源客体的开发两大模式。而针对档案信息用户的公开型开发模式和针对档案信息资源客体的主题汇集型开发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代理型开发与研究评价型开发亦如是, 二者互有交叉。因此, 这两种开发模式的具体类型只是因为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 但二者相依相辅, 不能截然分开。

资源开发模式 篇2

区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正确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对于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生态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盆地为例,根据研究区内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模糊集理论与方法确定出松嫩盆地各县市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并对各种开发模式做了简要论述.

作 者:孙才志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100875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辽宁,大连,116029刊 名: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2(1)分类号:P641.8关键词:区域水资源 开发模式 模糊集理论与方法

资源开发模式 篇3

但众多针对中学生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的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环保方面的知识有所增加,但环保意识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还未成为自觉行为。广大教师应抓住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保留、充实环保知识教育的基础

上,重新构建中学环保教育模式。

1 技能培养直面环保

虽然媒体上常有环境恶化事件的报道,但学生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学生在环保中更多的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其实,任何恶劣的环境破坏事件如土壤沙漠化、温室效应、太湖水污染等都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基本技能去了解人类生活对环境的隐性的渐进的影响。如在“尝试进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调查污染废水对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可以测定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也可以测定森林、农田、居民区、工厂等不同地区土壤中动物类群和个体数;如在“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秸秆、落叶、废纸、塑料袋等不同生产、生活垃圾的分解情况;如在“调查当地主要农作物一种病虫害的防治和效果”,“调查学校、社区、村镇等绿化情况”等实践性活动完成后,指导学生作出评价和提出建议,让学生体验在环保活动中自己的价值;如在“分析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调查当地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的情况”等学习任务的完成中,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和措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类似的生物技能还有“尝试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某几种生物的生态位”、“运用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说明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模拟对某个环境事件或资源利用作出决策和计划”等。

2 情感教育心系环保

教育学认为,在“知、情、意、行”中,“情”是“知、意、行”之间能否转换和怎样转换的制约因素。但在长期的中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由于强烈的功利意识,对环保知识的落实相对弱化,学生只是“知”之,但是否“行之”,怎么“行”,都没有得到落实,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甚至观察到反“行”。因此,不重视情感性目标的达成,环保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2.1 注重情感深度

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让他们在探索学习中确立自己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如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对“植物激素的应用带来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课题,以综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组织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利与弊”等有争议的命题进行辩论。学生在自己充分思考并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增加了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深度。

2.2 注重情感广度

环保是一个综合课题,不能孤立地就课本几个知识点进行学习,而应该让环保意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关注动物疫病对社会生产、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等。

2.3 注重情感持续度

环保行为的长期性要求与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存在着矛盾。只有将课堂有限时间内环保知识的学习转变成课后较长时间内环保知识反复有效的刺激,才能形成学生长期的环保意识。

教学中,对课程标准中的一些要求可以在时间和方式上作适当处理,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就某一课题,如“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保护濒危物种的意识”、“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每周以作业形式提供最新资料、事件或相关发展,引导学生对有关环保问题的持续关注。类似的课题还有:“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关注生态工程建设”等。

3 公益行动参与环保

从目前看,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水平相对偏低,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非常普遍,同时,不少人虽然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有明显的独善其身的思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织一些活动,采取一些措施营造环保的小环境。如在学校内组织环保社团,联系社会上的环保组织,鼓励学生以小团体的形式在学校、社区内宣传环保知识,组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植树节”、“科普周”纪念宣传活动,开展清除白色垃圾活动等,将学生的环保意识变为集体的公益行动,以小环境影响社会大环境。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和延续,环保教育的效果也得到了巩固和彰显。

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篇4

关键词: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开发模式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 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1]。以民俗为文化资源, 展开民俗文化旅游, 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目前, 民俗旅游已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 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3,4]。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 有无地方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陕北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类型划分, 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一、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

民俗文化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相一致, 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其形成受社会、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多种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民族风情、民族建筑、社会风尚、传统节庆、特种工艺等内容。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考察, 可以解读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文化特征, 亦即地域异质性或区域性赋予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独特的吸引力。

陕北是一个地域范畴, 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陕西北部, 包括延安、榆林两市25个县 (区) 。陕北在历史上一直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 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造就了陕北浓郁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热情奔放的陕北秧歌、高雅别致的榆林小曲、唱腔委婉的陕北道情、独具特色的陕北说书, 以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泥塑、剪纸、绘画等, 形成了陕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体系, 革命传统文化、黄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陕北剪纸已多次在国内外艺术节展览, “延安五鼓”已经参加了多项社会重大活动, 陕北民歌王享誉全国。陕北民俗文化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 其外延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并通过心理的、语言的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5]。经过详细的田野调查, 根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类, 并分析了各类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的可开发内容 (表1) 。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

(一) 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陕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芳香的泥土味。最著名的就是陕北民歌, 其中信天游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歌唱形式。陕北民歌粗犷质朴, 《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等都名扬四海。陕北秧歌、唢呐、腰鼓、二人台、山曲、酒歌等各具特色, 石雕、柳编、剪纸、泥塑、纸扎、刺绣、布堆画、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品表现了最原始的图腾与最美好的希冀。陕北剪纸以其艺术特色和古文化价值被誉为“群芳之母, 民族之魂”, 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专家们已有定论, 陕北是中国黄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之一, 它的民间文化释放出黄土风情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 窑洞文化独具魅力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各省、自治区的土地上, 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多达4 000多万, 是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窑洞建筑在陕北存在历史悠久, 2004 年在陕北吴堡县发现的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 (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的大型史前人类聚落遗址“后寨子峁遗址”, 证明在4 500 年以前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窑洞[6]。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 体现了不同的风格, 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和接口窑。窑洞上可以行人走马, 可以走载重大车, 古人有“车马还从屋上过”的诗句。随着陕北旅游业的发展, “游大漠风情, 住窑洞宾馆”已成为游客们旅游的目的之一。

(三) 饮食服饰独具特色

陕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 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 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陕北饮食的多样性最富盛名的是一料多做和多料多做, 不仅所有的五谷杂粮都可加工食用, 而且各种蔬菜甚至野菜也都可炮制成食品。经过炮制成的陕北小吃特别多, 如油糕、米酒、碗砣、剁荞面、饸饹、烩菜、肉勾鸡、炖羊肉、羊杂碎、拼三鲜等, 无不色香味美, 吊人味口。许多味道独特、醇香可口的地方小吃和民间传说, 形成了具有陕北风情的饮食文化, 颇受人们欢迎。陕北人喜欢穿光板羊皮袄和白颜色的服饰, 头包白羊肚手巾成了陕北男人的突出特征。

(四) 岁时节令丰富多彩

陕北人爱过节, 且有很多讲究, 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大拜年, 初五迎财神, 初六小年, 初七“人情”, 十五元宵节。此外还有正月十六“燎百病”、二月二龙抬头、五月端五、六月六、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 “熬冬”、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等传统节日, 在陕北都是异常热闹, 保存着一些古朴的风俗。特别是陕北人过春节十分隆重, 节前十多天, 人们就忙着购年货, 做年夜饭, 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将窑洞装饰一新, 窗户、门扇要贴上窗花和对联。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模式是事物的程式化, 是对同类事物有共同效应的一种抽象。民俗旅游资源的共同特征导致了旅游开发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同 (或类同) 的措施, 通过共同的途径加以解决。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共同问题、共同措施、共同途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即可抽象出具有一般性的程式化的事物——民俗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模式, 包括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和区域开发模式。

(一) 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1. 集锦荟萃, 发展演绎。

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 它提供给旅游者的不仅是那里的物质建筑,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旅游者获得愉悦感受和文化体验的条件, 成功的例子如云南民族村、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中华民族园等。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翠精华、有所取舍”的指导原则, 很好地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8,9], 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将各地民俗文化集中在一起向旅游者作集中展示, 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满足了旅游者领略多姿多采的民俗文化的需要, 让游客在较短时间、较少路程内就可领略到原本需很多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在这种民俗文化村里, 从业人员接受过专项的培训, 能较好地展示民俗风情, 旅游者也不会干扰到居民的生活。其缺点是缺乏真实的环境感应, 过多的虚拟和移植, 降低了旅游者的出游满意度。陕北可依托延安、榆林等大中城市, 选择较好的区位, 建立 “黄土文化民俗村”、“陕北文化民俗村”等大型主题公园, 作为综合性民俗文化展示平台, 集中呈现陕北各地民俗精华。内容以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饮食习俗、居住民俗等为主, 对游客进行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设计, 让游客参与体会其中乐趣。开发过程中注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 做到“继发性真实”。

2. 复古再现, 文化沿革。

对现以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搜索、整理、建设、再现, 还原或部分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或传说中的状态, 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 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如美国利用所掌握的民俗资料, 在波士顿附近办了一个“活人博物馆”, 仿照当年格式兴建房舍、棚圈、碉堡、菜园等, 再现了300多年前移民村中欧洲移民的生活, 现已成为著名的世界旅游点。香港九龙荔园, 耗资千万, 修建了一座“宋城”, 生动反映了我国宋代都市的风土人情, 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

在完整的真实的历史空间里, 全方位再现已经消逝的历史幻景, 展示活历史, 成为众多的遗产场所开展旅游的重要表现手段[10]。陕北有很多这样的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民俗文化旅游地, 如著名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发源地, 《东方红》歌曲发源地等。《三十里铺》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歌, 同时也是个很有味道的爱情故事。《三十里铺》发源地是歌中“四妹子”送“三哥哥”参军之地, 现遗貌尚存。这些地区具有复古再现式开发陕北婚俗的潜力。婚俗旅游开发可从两方面来挖掘, 一是采取模拟表演的形式, 组织国内外游客参加新人的婚礼, 品尝当地的茶食糖果、婚宴上的美酒佳肴, 身临其境领略各地千姿百态的婚礼仪式;二是采取实践的方式, 即组织青年男女参加婚俗旅游, 按陕北别具一格的婚俗举行婚礼。

3. 原生自然, 文化保留。

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民俗特色保留较好的地域中, 选择一个最为典型, 交通便利的村落开展旅游接待活动, 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 以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吸引旅游者。如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市普埃布落印弟安人居留地内的陶斯部落, 由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较为“原汁原味”而吸引了大批游客, 该村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观光与民族文化研究基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它民俗事物, 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 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要[11]。其优点是投资少, 让游客有真实感, 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平均分配给村民, 难以保证村民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 不唯利是图。陕北农村经济基础较差, 民风民俗保存较为完好, 原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应系统的规划境内民俗文化典型地域。可以从中选择那些富有特色而又保存得相对完整的村落, 采用这种开发模式, 把整个村落当成一个天然博物馆, 将村落里的民居开辟成家庭旅馆, 由政府制定统一的管理方式。购买当地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 给旅游者提供最原生、最淳补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 因地制宜的结合民俗文化特色形成自然生活村、劳作园等为主题的自然形态旅游点。

4. 主题附生, 提升价值。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 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民俗主题餐厅, 民俗主题酒店, 民俗博物馆, 民俗旅游商业活动街区等。一是开展民俗民情窑洞旅游[6]。发动当地民众, 修整出一些特色的窑洞, 经营窑洞客栈, 极力营造陕北风情, 如挂上串串的红辣椒, 串串的玉米棒, 贴上红窗纸、窗花, 布上炕围画。游客可以吃着油糕、喝着滚烫的米酒, 听着信天游和陕北民歌, 看着墙上黄土作家的艺术作品, 让游客体验睡土炕、剪窗花、纺线线。二是建设民俗文化步行街。步行街两边店铺的店面、招牌、旗幌、家具、摆设体现陕北风情, 风格按当地特色原汁原味地恢复和保留。把陕北的手工艺与民俗文化相融, 开发民俗纪念品, 如草鞋、拐杖、根雕、鞋垫、刺绣、茶壶等。现场看泥塑、面塑、石雕、砖雕等制作过程, 同时提供游客尝试机会。搭建简易舞台, 请民间艺人或当地百姓在这里表演特色舞蹈、曲艺、民歌等, 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陕北民俗文化, 领略米脂婆姨的多才多艺。三是整合陕北特色小吃, 建设民俗特色饮食街。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 形成品牌特色, 如“米汁如脂”的小米系列:钱钱饭、和和饭、云瓜饭、麻汤饭、绿豆米汤等, 还有羊杂碎、杂豆稀饭、凉粉、焐枣、米脂油糕、米酒等。另外, 还可加工成速熟食品, 游客除了在此品尝外, 还可买些带回去送亲人朋友。

5. 短期展示, 动静结合。

大型活动与节庆旅游以民俗文化的展示为特色, 将民俗文化从潜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旅游者的产品状态[4], 包括民俗节庆活动、婚俗、民俗表演活动等的动态开发。节庆凝聚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俗风情的精华, 是该地区民族或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如山东潍坊人民却充分利用了历代善制风筝、喜放风筝这一民俗事象, 创造出一个风筝节,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 带动了潍坊市外贸、工艺、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原生态演出是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如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对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全新编排, 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

陕北首先要扩大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影响, 继续隆重举办“到陕北过大年”、正月十五灯会等项目, 系统开发出以“过大年”为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 逐渐扩大声势办成国际性的规模, 产生类似西班牙斗牛节、巴西狂欢节的效应。每年举办一次“陕北民歌节”、“陕北国际民间艺术节”、“陕北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 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 实现“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陕北安塞腰鼓、陕北民歌是很好的原生态演出内容, 可以扩大陕北的知名度, 吸引客源[12]。逐步推出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那样的大型演出剧目, 使陕北之旅成为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快乐之旅。

6. 实物凝聚, 保留记忆。

在民俗旅游中, 旅游纪念品扮演的是一种体验标志物的角色, 可以满足旅游者炫耀、寻求认同和尊重等心理。因此, 旅游纪念品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陕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绚丽多彩, 开发民俗旅游商品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已经开发的特色旅游商品有服装类、民间工艺品类等品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大多数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购买一些精巧的、实用的、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 这是开发旅游商品的新趋向[3]。根据游客偏爱小巧实用商品的心理, 开发包装精致、形状精巧、便于携带而且实用性强的满族民俗旅游商品, 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需求, 又能够拓宽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民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当通过别致的、差异化的设计, 设计元素应当取材于当地的旅游资源, 其表现符号应当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二) 民俗旅游区域开发模式

1. 综合性开发模式。

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对游客吸引力大, 区内有较大交通干线通过, 是较理想的旅游资源开发区域, 开发后能较快获得经济效益。在区域经济背景条件较好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多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延安、榆林是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条件便捷、区域经济背景最好的地区, 在这两地可考虑采用综合性的开发模式, 全方位开发陕北剪纸、陕北秧歌、陕北窑洞、陕北小吃等各类优质民俗旅游资源, 建成集陕北黄土高原民俗风情大成的旅游中心地, 利用旅游城市功能齐全, 旅游网络枢纽点的地位, 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较丰富的优势, 集本区域民俗文化于一身, 成为民俗文化景观荟萃地。

2. 特色性开发模式。

这类地区资源有一定特色, 区内交通通达性好, 资金短缺是制约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 属于较理想的旅游开发区, 应尽快开发。可通过自筹资金、国家扶持、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选取开发潜质最大的区域启动市场, 近期优先开发优良级的、潜力大的旅游资源, 增设有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项目, 如民俗工艺品、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窑洞等。如陕北安塞县的民间艺术历史渊源, 被文化部命名为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剪纸艺术之乡”、“腰鼓之乡”, 被专家称为保留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可在安塞实施特色性开发模式, 优先开发剪纸、腰鼓、农民画、民歌、秧歌等旅游项目, 建设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民俗旅游区, 提高黄土风情文化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吸引游客参与娱乐。

3. 耦合型开发模式。

以民族文化资源为辅助性资源的旅游区, 重点应考虑民俗旅游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的配合, 以此来确定民俗旅游产品在区域中的地位及开发的方式。民俗旅游应与生态旅游、文物旅游、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相映成辉, 发挥多种资源结合的综合优势。陕北地区可以民俗文化为基线, 做到俗、红 (革命遗产) 结合, 俗、绿 (自然生态) 结合, 俗、古 (历史文化) 结合, 静、动 (参与性活动) 结合的四结合观点。将民俗文化风情的基调融入山水景观、红色旅游中, 在观“俗”的同时, 领略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壮美的塞上风光。如陕北的黄陵、宜川可将民俗文化融入, 增添民俗旅游项目, 丰富旅游者行为层次。

4. 保护性开发模式。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质量高, 但地区经济不发达, 可进入性尚不太好的地区, 现阶段采用以保护原生民俗文化, 针对特殊需求客源市场为主的该种模式。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突出, 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 远离客源市场, 而失去近期开发的价值, 应以保护为主, 留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开发。如陕北的佳县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发源地, 目前佳县剪纸共有古今人物、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各类花色品种2 000多种, 中、小型剪纸精品12类2 180多种, 部分美术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享有“中国一绝”的美誉。但是佳县地理位置偏僻, 经济基础较差, 目前应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 重点保护好剪纸等民间工艺, 不致失传。

参考文献

[1]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 1997 (2) :37-39.

[2]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 开掘真民俗称.民俗研究, 2002 (2) :5-9.

[3]陈南江, 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J].特区理论与实践, 1997 (10) :37-39.

[4]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 2002, 28 (4) :45-48.

[5]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 1997, 12 (3) :16-19.

[6]白凯, 吴成基, 苏慧敏.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5 (6) :76-79.

[7]邹统钎, 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旅游科学, 2003, 17 (4) :7-10.

[8]姜樾.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 , 1993 (4) :92-94.

[9]敏慧.中国民俗文化村[J].民族论坛, 1991 (4) :14.

[10]吴晓隽.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困境[J].思想战线, 2004, 30 (2) :82-87.

[11]宋兆麟.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动向[J].民俗研究, 1995 (1) :42-45.

资源开发模式 篇5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年第02期

[摘要]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构建北部湾经济区,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刻不容缓。文章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探究,以期引起人们对这方面问题的深入关注。

[关键词]北部湾;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经济建设

[作者简介]海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广西南宁,53000

4[中图分类号] C9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2-0006-000

3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湾顶(北面)是广西,东面为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西面是越南,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指 “4+2”,即由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加上玉林市和崇左市等6个沿海城市和周边城市构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是双向沟通华南与西南的结合部,是我国实现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结点,是中国与东盟、东亚与东南亚的连结点,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我国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成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加速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在风生水起的经济发展大潮中,由于结构性、体制性等深层次矛盾的制约,北部湾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和其他沿海区域。综观全局,整个经济区的人才分布存在结构性失衡,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外向型人才也严重偏缺。

区域经济要发展,人才合作是关键。因此,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我们就应积极探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途径,打造阵势强大的“北部湾人才圈”。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应对国际国内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必然要求。

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人力,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包括人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等四个方面。人力资源指现实中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力即劳动者的能力。资源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而人力资源是最积极和富有创造性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源。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才能更有效地实施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就是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创造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一种软管理,它注重对人的管理,注重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造就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确保竞争优势地位中决定性的因素,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应放在首位。人力资源是比资金、产品更重要的资源。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要彻底改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就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

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把自身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要建立动态开放的思路体系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质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目标,通过建立动态开放的思路体系,确定区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整合策略,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紧密围绕该区域的核心产业,尤其是沿海工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重点抓好港口、城市群、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及航道、铁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才专项规划,从资源整合着眼,从优势互补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合理的合作协议与规范为基础,以项目、资金、技术为依托,以市场驱动、政府推动、产业带动、行业促动为路径,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根本目标,探索人才开发联盟运作的途径,共同推进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区域人才开发新模式。要紧紧围绕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编制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并着力建构相互兼容和一体化的人才政策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区域人才开发的社会环境,以人才合作推动经济合作,以人才开发促进产业聚集,最终带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当今世界国内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力队伍的结构不断变化、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和对信息技术更大程度的依赖,意味着在经济发展战略过程的执行中,必须比过去更为注重对人力资源方面问题的考虑,通过建立动态开放的思路体系,保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进一步普及教育,加大培训及投资保障的力度

西部既是欠发达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生产力水平落后,资金非常有限。实践证明,把有限资金投资在人力资源上,比投在物质资源上要好。增强西部地区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必须在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从由物质资本决定,转向由人力资本决定,而东、西部的差距在根本上恰在人力资源的素质上,也就是在劳动者拥有知识量的差距上。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广西作为西部地区,要积极为其人才创造受教育、受培训的机会,端正价值观导向,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才能,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同时,要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方式,实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正常培训与继续教育同步、在岗与脱产并举,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力资源培养新路子,并把教育培训的目的真正转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上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加大人力资本的存量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这决定了光靠政府的投入是不行的,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也是不可取的,应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社会投资、金融信贷为支撑,以国内、国外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捐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和投入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促进人力资源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四、积极营造多层次、多内容的人才引进、合作、激励机制

广西北部湾地区引进外来人才,应当根据本地区人才现状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重点引进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引进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人才;引进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重大工程、新兴产业、紧缺专业的急需人才,以获得较高的人才效益。

北部湾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涉及面广,必须建立一个目标任务明确、合作内容清晰的范式多元化的人才开发合作体系。第一,要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推动人才资源的跨区域配置和协调发展。要抓住广西的特色地理优势,打破地区、行业和部门的分割,对现有人才市场进行整合和贯通,根据要素价格和地区要素价格差异,推动人才在地区、行业、部门间转移;通过人才共享、优势互补,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推进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二,要积极共育人才资源。要积极推进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共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合,通过协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合作办学或办班等各种形式,为经济区核心产业输送一批紧缺急需人才,全面提升区域内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第三,要加强以东盟各国为重点的国际人才合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跨国界、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利用水平,使各类人才资源在更广阔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优势明显,各类人才需求量大,要站在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在齐头并进加快北部湾中心城市群建设的同时,形成对人才工作投入的整体合力,打造优势区域人才小高地,使之成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的国际化人才聚集基地。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仍未建立起来,导致了高技能人才总量及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并充分重视其他精神激励机制,从而实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五、进一步完善引才引智政策

加强北部湾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要求区域内各方的人才政策必须统一协调、相互衔接。只有人才政策彼此兼容,才能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人才开发合作的成效。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对区域内的人才流动、人才培养、资质互认、职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政策、教育体制、工资政策、社会保障、退休和仲裁等政策进行协调统一,建立相对稳定和互认有效的符合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的政策体系,保证人才在区域内所享受的待遇,是“同一个屋檐下”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要加强对地方性人才政策的统一清理,对不符合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政策要坚决废止,对有利于推进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的政策要全力推广,共同打造协调发展、和谐共赢的人才政策环境。

给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服务平台体系,是吸引人才的必备条件。要采取特殊政策支持广西北部湾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尽快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条件,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要积极开展东西部人才的余缺调剂、对口支援工作,制定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东部地区的人才向西部流动;要提高人才待遇,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待遇留人。特别是对于那些急需的重要人才,要实行政策倾斜,提供优厚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这其实也是人力资源开发良好环境的重要体现;要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大力推行个人择业的双向选择制、用人单位的聘用制,继续施行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政策。

总之,人力资源是利用自然资源、积累物质资本、建立社会经济制度、并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前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的扎实推进、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步伐的加快,广西已由地处祖国边陲的民族地区成为我国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的最前沿地区之一,正融入更大的区域合作。尤其是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成立,更使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发展战略更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以面向东盟合作和服务带动“三南”为支点,以构建国际大通道和构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三基地一中心”为核心内容,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

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鉴于此,积极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力资源、积极吸引国内外人才到广西工作和生活、加强人力资源的相互交流、加强人才的联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资源开发模式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88-03

我国是人口大国,如何将众多人口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是各级政府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高职教育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因此,探索高职实训基地开发人力资源模式,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试以自治区级示范实训基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为例,分析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并提出校企联动模式、工学一体模式、学研互动模式、技能竞赛模式和社会服务模式等五种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利用高校实训基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高职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社会服务等四项任务。因此,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可概括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训练、科技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推广能力开发为重点,为以提高受训者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二、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原则

为了形象直观地描绘制订的原则,作出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原则模式图。如图1所示。

三、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一)校企联动模式。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为切入点,以订单式培养为载体,积极探索与实践基于校企联动过程中的人才共育新模式的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主要做法有:

1.构建“两平台、三环节、四合一”人力资源开发实训模式。围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紧密校企合作的“两平台、三环节、四合一”人力资源开发实训模式,即依托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采取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入到基本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实训环节中去。学校先后与桂林、深圳等地的企业签订了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书,基于企业和校园内的实训基地联合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共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2.构建“双师素质型”结构的师资队伍。一是通过“校企互聘”,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2013年以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太阳能光电子技术方向)已聘请桂林吉阳光伏应用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的4名企业工程师为学校专业课兼职教师,他们每年根据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到校兼课和指导实验室建设及其实训基地建设。这两家企业则各聘请学校2名专业课教师担任企业的兼职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企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还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二是通过“校企互培”,学校为桂林市3家大型企业27名技术骨干进行了技术培训,并为企业237名职工进行了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相关企业的好评。企业则为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指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三是校企共同打造“双师素质型”教学团队,目前实训基地团队有20名成员,团队中正高职称有3人、副高有10人,他们中既有教师也有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培育人才,联动人力资源开发之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各个过程。

(二)工学一体模式。多年来,学校物理与工程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其方向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以能力为本位”,始终注重在高职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围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并把实训基地打造成“教、学、做合一”的“工学一体”课堂,积累了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工学一体开发模式”。

所谓“工学一体”课堂,就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将企业要完成的生产“项目”作为实验和实训的项目,即把实验和实训课堂营造成企业 “车间”的氛围,把实验和实训的教学环境设计成如同到企业“车间”生产或作业环境,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教学设备如同企业生产设备,参加实验的学生如同企业的“职工”,教学的环境置身于职业的环境中,把工作和学习融成了一体。

自2010年来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太阳能光电子技术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等专业的实验、实训项目依托“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的“工学一体”课堂有序地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吉阳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七家企业和高校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基地共育人才。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已投入600多万元。传感器技术实验(实训)室、单片机EDA实验室、风光互补发电实训室、太阳能材料综合实训室、材料加工实验室和材料检测实验室等倾注了校企人员的心血,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学一体”课堂,也成为展示学校专业办学特色的窗口。陈列在“工学一体”课堂的仪器设备都是企业正在使用的,也是市场上最流行的。学生利用“工学一体”课堂并操作这些仪器设备进行学习和实训,企业的员工及社会人员也能来基地培训。实训基地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群体就有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企业职工和社会人员等。同时学校还与企业紧密合作,在6个校外实训基地也开设了“工学一体”课堂,通过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能手作为专业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随着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工学一体”模式的推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学一体”开发模式的改革带来了高就业率,2010年以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方向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5%以上。

(三)学研互动模式。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学研互动模式包括以教师为主体的的学研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研互动。

1.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研互动模式有下列几种方式。一是教师为了提高学历实施的学研互动。有3名教师为了提高学历报考了硕士研究生,他们结合硕士研究的方向依托实训基地申报项目立项,在开展项目中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既完成了研究生学习,也完成项目研究的任务。二是教师为晋升职称开展的学研互动。几年来,有2名教师结合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企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教学专题和项目专题立项研究,并在项目的学习和研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总结和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学术研究论文在有关杂志上发表。三是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开展学研互动。利用实训基地搭建的平台,在教学中教师们实施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中的项目中的学研互动、完成任务的学研互动、合作学习的学研互动。四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间的学研互动。共同讨论专业设置、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互相切磋、共育人才。五是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申报项目的学研互动。如以企业委托的技术攻关项目、新产品的开发,或教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或自拟研究的项目为载体,依托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的平台,结合教学过程、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开展项目的学研互动,研究成果回馈教学、生产实际和企业生产应用中,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研互动模式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结合课程学习和实验实训开展学研互动。根据学习的课程和实验实训内容,利用实训基地搭建的平台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以项目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合作学习开展课程和实验实训中的项目学研互动、任务学研互动、合作学研互动。二是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教学中开展学研互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题目可由教师或者企业技术骨干拟题,也可由学生自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整理、论文开题、论文撰写和修改、论文陈述和答辩等,这些工作需要自我学习和实验,需要与同学探讨交流,需要向老师请教。三是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的学研互动。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毕业时拿到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前必须参加考核前的培训和职业资格的模拟考核,培训和模拟考核的内容本身就是学习和实践,师生间探讨和同学间探讨本身就是学研互动的活动。四是开展技能竞赛的学研互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要求3人组成1队参赛,赛前训练和参加竞赛,就是队员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学研互动过程。五是学生参与教师立项项目。通过参与项目研究,学生在选题立项、方法设计、外业调查、内业资料整理、项目结题等方面得到了学习,也得到了锻炼,拓展了知识,培养了科研素质。

学研互动模式是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的具体表现,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协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技能竞赛模式。技能竞赛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技能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2009年以来,依托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活动,取得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一是成立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竞赛活动的指导工作,负责人由专业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由专业骨干教师和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二是制订竞赛活动计划。竞赛活动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在制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把电子设计竞赛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和训练指导教师。竞赛工作小组与电子技术教研室教师一起讨论制定竞赛活动计划,以技能竞赛成绩作为课程学习成绩,构建并不断完善技能竞赛教学体系。三是合理安排竞赛活动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结合课程学习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技能训练活动,通过技能竞赛完成课程学习。按照竞赛结果选拔和推荐参加校内、校外电子设计竞赛人选。四是校内竞赛活动采取以“自由探索、自主设计、自己动手”的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五是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从2009年以来依托实训基地每年暑期由竞赛工作小组组织“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组织训练和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和竞赛采取以“合作探索、合并设计、合力动手”的形式,在训练和竞赛活动中拧成一股绳,调动集体力量积聚集体智慧。六是对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果进行宣传,展示竞赛成绩和作品,起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2009—2014年,共组织了19队(每队3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西赛区专科组比赛,共有5队获一等奖,12队获二等奖,2队获三等奖;有15人次学生获一等奖奖状,36人次学生获二等奖奖状,6人次学生获三等奖奖状;有38人次获指导教师奖。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教师、学生齐上阵,有利于增强学习气氛,促进良好的学风;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和对创新的渴望,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相互学习、相得益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实训基地构建了技能竞赛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社会服务开发模式。社会服务是高校四大功能之一。近几年来,学校物理与工程技术系立足行业、地方特点,着眼社会需求,与政府、其他院校、行(企)业等积极互动,构建社会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形成了以材料物理研究所为龙头、基础工业材料制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的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社会服务模式。几年来,依托“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与桂林市科技局、烟台南山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平果百合铝棒有限公司等政府、高校、研究所和企业8家单位共建“基础工业材料制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以研究产业或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为使命,主要采取高校教师与企业研究人员一道针对地方经济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共同确定研究的项目并联合申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合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经济发展或企业转型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13年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与平果百合铝棒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并获资助立项区级千亿元产业科技攻关项目1项,制备了一种基于6061-T6高约16%高强铝合金,经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行业实验室检测,抗拉强度达342Pa,比国际6061-T6高约16%,延伸率仍达13%,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2012年依托实训基地,与桂林吉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两家光伏企业联合申报并获资助立项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2013年联合进行横向攻关项目3项,在联合攻关中发明了两种太阳能电池背电场材料,经多次实验证明,使用这种电子材料可使同等硅太阳能电池热稳定性更好密切电转换效率提高1.5%-2.0%。2010年至今,依托实训基地,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获授权4项,与企业签订了发明专利技术产业化1项,企业已利用该项专利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社会服务模式在实践中效果明显,促进了科研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发挥了教师的科研与行(企)业和地方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作用,促进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使实训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的基地。

高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学基地,也是高职宝贵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阵地。推进高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不仅是高职的重要职责,更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所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课题。高职院校作为社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有创新的意识、用创新的精神进行创新的探索,不断地创造新方法、开拓新模式、总结新经验。

【参考文献】

[1]温志强.21世纪教师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5(10)

[2]程望斌,张国云,吴健辉.基于学科竞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2)

资源开发模式 篇7

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治理

1. 治理理论。

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体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2]。治理强调组织中事务的处理不仅依靠组织的管理机构, 还要依赖于组织中的各类团体和个体行为者, 管理机构并不是组织的惟一权力中心。这也表示组织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管理责任部分转移给组织成员, 即组织内各种团体和行为者。也就意味着某种组织事务的参与者通过互动, 形成特定的自主网络, 并通过这个网络解决组织中的特定事务。这个网络与组织的管理机构在特定事务中进行合作, 分担管理机构的责任。

2.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治理。

治理的核心在于各种参与主体的互动。治理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分散、网络性以及多样性的理念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能够找到确切的表现形态和实现途径。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学校普遍面临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者投入不足, 导致体育课程条件性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 学生偏好多样化日益显现, 素材性资源需求日趋多样化;同时, 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师群体也日益关注于自身的利益诉求。以上各参与主体关注点的差异, 使课程资源开发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 学校在提供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所需的公共服务、解决各种公共问题时, 常常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决策目标, 对涉及到业务管理机构、教师、学生及其群体组织等不同利益集团的问题, 往往倾向于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大大降低了公共服务效用。不断加剧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参与主体的利益多元化, 要求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在理念、策略和方法上寻求管理的转型与创新。从管理到治理概念的转变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分配和利益整合方式的转变, 通过多个利益主体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发掘资源、实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多方共赢。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治理模式分析

1. 服务型治理模式。

学校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导者, 也是传统的管理者。服务型治理的本质是从校本位回归到师生本位, 需要根据师生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需要, 决定学校管理的范围, 转变校方职能、建设服务型管理体制。服务型管理是对传统控制型管理的变革, 体现着不同的管理理念和体制。服务型管理要求抛弃校方的官本位权力理念, 而向教师本位、学生本位、业务单位本位转变。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问题上, 服务型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发挥业务部门和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淡化校方的指挥、计划与调控, 不追求管得住, 而是履行“最能服务”的理念。其主要的思路是以学校本身为改革对象, 从转变学校的功能定位入手, 改变学校主导和独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相关权力的局面, 引导、激活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

服务型治理模式的目标在于:第一, 健全服务体系。学校要关注各方基本需求, 建构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 切实履行好学校在体育课程条件性资源建设、课程开发的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职责, 优化资源配置, 逐步形成公正、普遍的服务体系。第二,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在提升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总体水平的同时, 更加注重结构的均衡。要达到条件性资源和素材型资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均衡协调发展。第三, 创新服务提供模式。根据所需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和可经营程度的不同, 实行服务分类管理, 科学界定、划分学校和在其他提供方各自的职责和作用。对于基本服务, 学校要明确职责定位, 确保投入;对于可经营性服务, 大力鼓励和引导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各方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 创新公共服务发展投资模式, 促进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快速发展[3]。

服务型治理模式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 师生方面普遍参与不足, 学校的姿态无法得到响应;同时, 鉴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 学校自身也没有深入推动转变的动力。另外一方面, 如何有效评价服务的效果。传统的管理模式下, 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果可以被管理机构作为自身的成绩, 而作为服务型治理, 其工作贡献、服务效果在最终的成果中如何评价与衡量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2. 协调型治理模式。

协调型理模式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各方, 包括相关业务部门、教师、学生及其团体视为管理的参与者, 强调让管理者管理。这里所说的管理者指组织或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人员或团体。该模式强调的是专业参与, 通过专业管理手段增强体育课程资源的生产和分配效率, 真正让体育课程资源的使用者挑选体育课程资源的提供者。与服务型治理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协调型治理模式是一种自组织的、隐形的、建立在合作关系基础上的模式。学校依靠自身的传统管理基础, 协调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各方基于特定的任务组成相应的合作团体, 合作的基础在于参与方各自拥有的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合作团体的目标在于维系或提高参与者的共同利益, 从而推动体育课程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发展。这种合作团体参与治理是以利益为导向的, 即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参与课程资源的提供和开发, 形成广泛的公众参与局面, 从而达到更好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效果。

协调型治理模式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各方, 针对各类复杂的具体问题组成合作团体, 由其完成相应的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基于现有管理体制的合作模式。即以现有业务体系为基础, 依赖既有的学校体制性行政权力来凝聚合作关系。这种途径能够很好地维系和稳固合作关系, 具有较为明确的领导机制和责任机制, 但容易被传统的行政权力制约, 而无法成为新型的合作关系, 很难真正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二是基于宣传的合作模式。通过大量的主题宣传发动各方参与具体事务, 从而形成特定的治理团体。这种途径可以聚焦特定的课程资源开发目标, 动员各方积极主动参与, 提高课程资源开发效率。但由于缺乏较强的约束力, 团队关系容易松懈, 影响目标的实现。三是基于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即围绕特定的课程资源开发目标, 具有相关资源提供能力或者开发能力的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相互结合在一起, 形成合作团体。通过这种途径形成的团体具有较好的专业能力, 能够较好地完成相应的目标。

协调型治理模式的问题在于,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任务由各类合作团体承担并完成, 在这样的模式下, 容易产生小团体利益最大化的倾向, 从而损害集体利益, 形成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

三、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治理机制的优化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治理的核心在于参与主体的互动与资源的整合[4]。通过对服务型与协调型治理模式的讨论, 无论是基于行政权力的治理还是基于合作团体的治理, 虽然都可以通过对参与主体的组织实现基本目标, 但都没有实现完全治理, 即形成可长期运行的良性合作机制。针对存在问题, 提出如下优化措施。

1. 学校由管理者向监督者转化。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权力下放给相应的二级业务单位, 并由其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结果负责。学校以站在相关利益之外的独立性以及全局性的高度来对结果进行评价, 以约束和推动业务主管单位向服务型转化

2.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促进利益相关型合作团体的形成。

依赖于行政权力或者宣传形成的合作团体存在容易僵化和合作关系不稳定的问题, 利益共享型合作团队不仅能避免这样的倾向, 而且对于搭便车者具有过滤机制, 故具有较高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率。但是, 由于其形成动力主要来源于主体自身利益的考量, 故需要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 以增加各方的效用, 激发合作的动力。

3. 结合传统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多渠道的双向信息交流机制。

团体治理容易产生侵害集体利益的倾向, 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管。学校传统管理体制具有监察功能, 但不受监督的监察可能会失去监察的实际意义。所以, 必须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机制, 形成校园舆论的有效、普遍存在, 保证舆论对整体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既要有自下而上的监督信息, 保证监察的效果, 又要有自上而下的公示信息, 保证各类主体的知情权, 实现对治理团体的多方规制。

参考文献

[1]符万忠, 杨乃彤, 赵健, 等.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研究.教学与管理, 2008 (9) .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3]孙亮.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意涵及其实现途径.中国行政管理, 2007 (8) .

资源开发模式 篇8

旅游本身是一种体验,但休闲时代的体验对旅游提出了新要求, 即旅游应突破原始的表面层次的被动式的体验,而达到一种被动式的经历与主动感悟相结合的真正意义上的体验, 这就需要诱导人们进入体验的过程, 以使人们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收获。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也在逐步移向海滨海岛、山岳景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乃至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的敏感区, 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时尚正在迅速发展[1]。然而, 人们对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的理解并不准确, 利用与保护措施在政府、企业及旅游者三个层面上明显脱节, 也缺乏相应的科学基础研究和可操作的具体规程[2]。

一、休闲旅游资源“鱼型”剧场开发模式的构建

“鱼型”剧场开发模式是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的支持下,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转化,从条块分割的个体经营向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转化,从关注眼前经济利益向可持续发展转化的新型休闲旅游景区建设新模式。以往的开发模式可看成是在自然区域进行的以观赏自然为目的的旅游,它关注的是自然景观的开发和游客的观光休闲,其旅游效益较为单一;而“鱼型”开发模式一方面强调开发活动中对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以及旅游活动中对生态文化与体验的获取;另一方面要强调旅游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社区发展的关爱。“鱼型”开发模式要求人们将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游客、旅游社区和政府管理结合起来,目标指向整个生态旅游系统的高效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通过东道主在生态旅游资源场景下的表演、东道主在掮客的作用下与客人的互动以及客人的参与等一个个具有空间约束性的旅游情境串联组合在一起并伴随着时间流而发生的心理调适和激变过程,而达到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休闲、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系统、高效环境的良性循环。

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说明休闲旅游过程:“旅游=演出”;“游客=观众”;“旅游线路=编剧”;“旅游目的地=剧场”;“旅游服务=使游客获得美好而难忘的经历与体验”。休闲旅游是客人与主人角色互动的产物[4]。

从东道主(包括经营者、当地政府、居民等)的前期准备和筹划及掮客的牵针引线到客人(旅游者)愉悦的生态旅游体验感知, 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于其中, 东道主在旅游资源开发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适宜的景观开发和游览规划;最佳的生态旅游资源文化与生态的剧场展示和对游客的关爱服务和对社区发展的贡献。传统的旅游开发中, 或过度人工雕凿与城市化, 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原貌;或缺乏必要的生态文化展示, 严重影响到游客的文化认知和生态体验, 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展示。

从客人角度,即旅游者的角度来讲,是指客人支付一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所获得的满足其旅游欲望的经历和体验。旅游者通过对旅游产品的购买与消费,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旅游者眼中的旅游体验,不单单是其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一个饭店的床位,一个飞机或火车的座位,或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参观游览,一次接送和陪同服务等等,而是旅游者对所有这些方面的总体感受,是一次经历和休闲。

同时,旅游者在休闲旅游体验来说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旅游资源的感知与体验;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与责任;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和对发展的贡献。以往的旅游活动, 由于忽视了生态文化的认知和生态体验的获取,致使旅游需求满足程度不足, 旅游者感受和体验效益下降;由于忽视对生态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和责任破坏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休闲旅游标志着传统旅游正在逐步摆脱传统的观光模式, 向着深层的生态文化与休闲为主体的方向发展。休闲旅游是一种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 旅游者已不满足静态的观赏,而是希望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充分认识和理解生态旅游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获得丰富的生态知识、亲身经历和精神享受[5]。

二、漓江·古东景区“鱼形”剧场开发模式实证研究

(一)漓江·古东景区在“鱼型”剧场开发模式上的实现

漓江·古东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从旅游观赏途径的实现、旅游交往途径的实现、旅游模仿途径和旅游中的游戏[4]四个方面来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进行分类归纳分析,从不同层次分析景区内的休闲旅游资源在“鱼型”剧场开发模式中的应用。

1.旅游观赏途径的实现。古东景区位于漓江以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景区面积8 220.83亩,森林覆盖率为95%;山溪碧流,蜿蜒曲折;溪中乱石堆积,谷内飞瀑高悬;山坡陡险,石多土少;生境湿润,森林别致。

瀑布源头距景区4km, 其中涌泉大水窿岩溶泉为源头,水流像趵突泉一样出露翻涌。反映岩石形成于浅海及海陆交互的环境[6]。漓江古东景区是广西首家绿色环保教育基地。景区内通过各种微缩实景及图文资料以独特的视角向游客展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人们在穿越广场时不经意间受到了环保教育,一些国内外的环保专业人士也给予景区很高的评价。

2.旅游交往途径的实现。“古东”之称,实为壮语地名的遗存,是古壮字“儂農”的汉语注音,意为“丛林深处”。壮族先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游客也可以领略到壮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

古东森林属北亚热带丛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林中80%以上为枫香树,是目前已发现的全国最大的红枫纯林,每至深秋,枫叶灿若红霞,成为桂林及南方观赏红叶的好去处。

3.旅游模仿途径的实现。位于环保广场内雕塑群以其形态各异的造型,向旅游者说明环保与人类的关系;大门照壁上变形的蛙图案(俗称“蛙孕”),寓意壮族祈求人丁繁衍,六畜兴旺,向旅游者展示了古老壮族文化的图腾;3亿年的观音神像,完全符合佛家弟子的信仰,顶礼膜拜是顺理成章。

4.旅游中游戏途径的实现。漓江·古东景区在不同的游览路段开设了专项的游戏来调动旅游者的积极参与性,其中有:刘三姐歌圩;走瀑戏浪(古东景区的瀑布是可以攀爬的瀑布,可以触摸的瀑布,一改传统的你指我看方式);森林剧场化(利用自然景观和自然材料结合日常生活设计多个参与性小品,使游客在林木穿梭中开怀畅颜,享受森林浴的美妙与乐趣)、红枫节、拓展活动等。

(二)漓江·古东景区在“鱼形”剧场模型开发中的运用

利用剧场理论来分析这个舞台出现的各个角色。整场戏剧的导演、监制和编剧———景区各个部门员工扮演的主人角色,在休闲旅游开发方面充分体现了休闲理念。漓江·古东景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陆地资源景观类,景区一方面合理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地利用现有生态旅游资源来展示大自然的美与崇高;另一方面以期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刺激旅游者的游览兴致,充分的利用每一块土地来展示大自然的秀美和环境保护知识。在水域资源景观类,通过与水的接触、水与文化的融合来集中游客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地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暂时忘却日常生活的喧嚣而挑战个人的极限。

整场演出的线索(旅游线路的设计)是从景区入口少数民族建筑、图腾、小吃和手工艺品的展示,到一进景区在青山秀水间与三姐的对歌;从嬉戏在飞流直下的瀑布到颇具游戏性质的拓展运动;从在百米之上的吊桥欣赏红枫树林到下山途中一步一看的桂林方言;从六人一架的马车返回到一人一匹的南方马试骑,都体现了景区在设计旅游线路时的良苦用心。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是整场戏剧高潮迭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景区的可持续绿色管理为休闲生态旅游的开展铺平了道路,也为剧情的推动奠定了基础。

随着戏剧帷幕的徐徐拉开,演员和观众———旅游者闪亮登场。在这里旅游者扮演的角色既有演员的参与部分也有观众的欣赏部分。无论旅游者在这里是要寻求审美体验、遁世性旅游体验、认知性旅游体验而或极端旅游体验,都有其展示的舞台和其独特的视角。无论旅游者在这里是要欣赏大自然的幽美或崇高,或与朋友沟通感情或结交不同的朋友,而或寻求生命的刺激参与到大自然的游戏当中,都有其不同的实现方式。在这里与单纯的游山玩水和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旅游不同, 在表演中让旅游者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去寻找保护生态、保护地球的答案;并通过旅游者亲身参与, 使参与者了解自然的纯洁和秀美, 亲历文化,引发反思,产生共鸣,从而使休闲旅游超越单纯观光旅游的形式与结果。

总结

随着《国民休闲计划》慢慢拉开帷幕,作为休闲旅游的旅游资源如何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体验效果,带来愉悦的休闲目的,“鱼型”剧场开发模式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建设搭建了一个模型,使其在以后的休闲旅游过程中, 能够充分地观看自然、感受自然、倾听自然、体验自然、阅读自然、欣赏自然, 同时保护自然, 以实现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论生态旅游资源[J].思想战线, 1999, (6) :33-38.

[2]约瑟夫·派恩, 詹姗斯·吉尔姗.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3]Mbaiwa J.E.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Okavango Delta, north-western Botswana[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3, (54) :447-467.

[4]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莉.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旅游体验研究——以入滇游客旅游体验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5.

[6]王力峰, 王志文.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6) .

资源开发模式 篇9

民族体育资源是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地域条件、地域文化背景下, 随着人们现代生活的日益发展而诞生并不断发展, 并在专家、学者的科学调查评价和开放资源工程中, 内涵不断拓展的一种体育资源。民族体育属于体育范畴, 而体育不仅具有物质实体的各类体育项目, 也包括内涵深刻的体育文化。因此, 从属于民族体育范畴下的民族体育资源, 也有物质与精神文化两层面的内容。

民族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与经济价值。开发与利用民族体育资源, 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发》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是贯彻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和我们党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原则

2.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民族体育资源是我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精髓, 虽然它具有非常牢固的传承性, 但它也比较脆弱, 容易受到当代体育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以及各种工农业开发的破坏。为此, 民族资源的这种特性, 就要求我们在对民族体育资源进行开发时, 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和的原则, 正确处理民族体育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 实现开发与保护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

值得说明的是, 开发与保护要做到均衡协调, 不能“一头轻, 一头重”, 片面强调开发而不强调保护, 或片面强调保护而不强调开发, 都是不可取的“。保护”要成为开发民族体育资源过程中的一种理念, 而不是需要严格遵守的标准。民资体育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是我国实现民族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2.2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民族体育资源具有历史性, 然而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异, 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的体育资源所蕴含的历史气息也有很大差异。例如:不同民族体育的服饰、道具、规则等, 都是该民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归纳的精华, 这些精华需要我们传承。但是, 我们在传承这些民族体育资源时, 应当看到它们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并且这种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大。为了让这些具有历史气息的民族体育资源在当代生存下来并继续传承下去, 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

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 而是赋予它新的形势与内容, 并根据今天的生产方式, 创造出新的民族体育资源。具体来说, 我们在开发民族体育资源时, 要具有一种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 要善于把民族体育资源开发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深度挖掘并提炼民族体育资源的内涵, 注重对其健身性、娱乐性、参与性、互动性、经济性、教育性的开发, 促进它与时代进步并肩发展。

2.3整体与重点相结合原则

民族体育资源除了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外, 还在于它各分支系统具有非常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任何一种民族体育资源都是该民族体育资源集合体中的一个构成要素。例如:蒙古族体育资源、维吾尔族体育资源、哈萨克族体育资源等无不如此。一种民族体育资源的共性要素, 是其存在于发展的根基, 而个性特征则是其鲜活生命力的表现。因此, 我们在开发民族体育资源的过程中, 既要突出民族体育资源的整体性, 又要兼顾对民族体育资源重点内容 (项目) 的塑造和培育。

2.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

民族体育资源开发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诸多因素和诸多环节构成的, 是一种科学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进行民族体育资源开发, 其目的是通过民族体育资源的物态转换来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 使民族体育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功能和作用的最大化。但是, 民族体育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其自身的民族性与体育性兼具文化传承、思想教育、地方形象塑造等多种社会功能。因此, 民族体育资源开发, 又是一种意识形式的社会渗透, 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价值观、人身观与世界观等, 使它具有了非常强的社会价值。因此, 在开发民族体育资源过程中, 要把它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这不仅是民族体育资源自身价值得以全面体现的要求, 更是民族体育资源科学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民族体育资源的利用模式

3.1市场利用——打造民族体育旅游产业

根据不同民族自然地域景观的差异性、草原风光的独特性、民族风情的浓郁行、宗教文化的丰富性等, 民族体育资源的种类也非常多。就目前来讲, 我国民族体育资源主要有林海雪原类、塞外风光类、雪域高原类等。不同类的民族体育资源因具有美丽的自然地域风貌、民族风情以及传统体育文化, 因此, 在旅游开发与商品贸易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推动民族体育产业发展, 应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适应大众市场消费的需求, 在保持民族体育资源的前提下,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必要的创新发展。另外, 政府应该推动民族体育产业的体制改革, 调动各方力量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市场。

3.2社会利用——创造民族体育全民健身潮流

近年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 已经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4年1月20日,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 营造重视体育、 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 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民族体育项目相比较竞技体育项目, 它在场地限制、人数要求、竞赛规则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具有参与性强、娱乐性强等特点, 非常便于大众以健身为目的组织、开展。可以说, 民族体育为全民健身增加了许多更具民族性与文化性的内容。从实际作用上看, 它不仅提高了全民的身体素质, 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进一步培养了人们的民族精神。

3.3教育利用——开发民族体育教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越来越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被开发出来, 其中开发出来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被广泛应用。就目前来说, 我国已经有许多学校 (包括幼儿园、小学、 中学与大学) 都开设了民族体育课, 虽然相对应的教材与教师配置还有些不足, 但各学校在我国教育部门的积极引导下, 其良好的发展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当前, 我国正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 同时在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而民族体育项目具有非常优越的历史性、 文化性与教育性, 这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摘要:民族体育资源丰富多彩,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 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朵奇葩。近年来, 我国众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以及体育专家等开展多项针对于民族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工作, 推动了我国民族体育的进一步发展。该文就当前我国民族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多维度阐述了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原则与利用模式。

关键词:民族体育,民族体育资源,体育资源开发,体育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芦平生, 潘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 2006 (5) :10-13.

[2]林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市场培育与开发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9) :115-117, 122.

探究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模式 篇10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模式,重要性

鉴于档案信息的重要性、真实性, 我国以往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时, 实行的主要是公益性开发。但在当今背景下, 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对于我国来讲, 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落实政策要求的举措, 更是市场影响的结果, 对于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的意义探讨

文化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对象, 在当前时期, 党和政府更是着重强调要推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信息资源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国家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搞好信息资源开发工作, 提高资源利用能力。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事业机构, 档案馆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以相关政策的要求为依据, 结合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合理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力度, 以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档案信息的价值。另外, 档案信息本质上也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 对其的商业性开发是提高其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将档案信息的文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公益性开发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的情况下, 商业性开发是实现档案信息经济与文化价值统一的有效举措。所以, 从这个角度讲, 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模式

(一) 开发形式。一般来讲, 档案信息资源中可用于商业性开发的主要有三种, 不同资源的开发形式也不一样。一是馆藏原件。其主要的开发手段为仿制真品和生产相关文化产品, 前者通常可以通过复制品租赁或出售、举行主题展览等形式盈利, 后者则是通过出售相关工艺品盈利。二是数字档案。此类信息资源的开发手段主要是开发数据库以及挖掘数据, 前者可通过出售数据库或提供在线服务盈利, 后者则一般是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盈利。三是编研成果。此类信息资源的开发手段主要是公开出版以及加工品利用, 前者可通过出版、订阅等方式盈利, 后者则是以影视剧改编、讲座等形式盈利。

(二) 实践案例及启示。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来讲, 馆藏原件属于基础部分, 甚至可以说, 数字档案以及编研成果都是以馆藏原件为支撑的。通常来讲, 以时间为依据进行划分, 馆藏原件包括历史档案以及现行档案两类, 后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可以作为现实考察资料使用, 并不具有太高的商业开发价值;而前者由于是在很久以前形成的, 记录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能够作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史料。因此, 相比之下历史档案的商业开发价值较高。

对于此种信息资源的开发, 至今已经有很多成功例子。比如, 美国国家档案馆my archive商店, 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商业开发例子。在该机构的官网首页上即可找到my archive商店, 其运营管理单位为档案馆基金会。该商店中的商品包括馆藏原件加工品、仿制品、纪念品等很多种, 消费者可根据关键词或者商品类别进行选择, 在选好之后可加入“购物车”, 付款可用信用卡。该商店还提供配送管理服务, 商品收入均用于公民教育活动以及相关的档案展览服务。

上述案例说明, 只要方法得当、服务完善, 档案信息资源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 即档案信息资源的商业性开发模式是可行的。结合美国档案馆的实践来看,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 档案开发意识的确立是关键。上述案例中, my archive商店的商品种类繁多, 是对馆藏原件价值的充分利用, 但这一点的实现无疑是档案意识的作用。如果档案馆因循守旧、不重视商业开发, 那么相关的仿制品和加工品种类就不会这么多, 网站的消费者服务也不会这么完善。

对于我国来讲, 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模式同样是可行的, 但目前依旧处于摸索和完善中。要想真正达到充分开发的目的, 除了要做好档案整理工作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深层次挖掘潜在价值。另外, 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及民众观念的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来讲, 商业性开发模式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对于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档案资源中的馆藏原件、数字档案以及编研成果均适合商业开发, 但是, 不同资源的开发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别, 应注意区分。我国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的过程中, 应注意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文化特点和基本国情。

参考文献

[1]王玉平.高校仪器设备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32 (09) :247-249.

[2]方黑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新思维[J].兰台世界 (中旬) , 2015 (09) :103-104.

资源开发模式 篇11

关键词:特色强校;课程资源开发;生态教育

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可以使教師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多元发展。当特色强校成为新世纪学校变革的新取向时,课程资源开发能够使学校有效改变原有的同质化发展状态,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引擎。在这种政策与理念的引领之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呈现出一些新的、可供他人学习借鉴的模式。

一、师生发展型课程资源开发

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光谷四小在践行生态教育,促进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惟考试成绩论英雄,多一把发展特长的尺子评价师生,促进师生多元发展。在2014年光谷四小第四届樱花读书节中,老师和学生围绕《游子吟》开展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现在,经典诵读已是光谷四小学生的一大乐事,《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张口即来,学校将进一步倡导用经典诵读传承传统文化,浸润童心,培养诗文素养。

二、活动竞赛型课程资源开发

光谷四小在实施生态教育之前很少主动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囿于学校原有的观念落后,发展动力不足,教师积极性不大的状态,对于相关的竞赛邀请经常“投弃权票”,更不用谈积极主动地开发课程资源了。在2008年决定走特色强校之路,实施生态教育后,开始主动与外界联系,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拓展视野。通过利用各种活动竞赛,借助外力推动学校发展,促进课程资源开发。此外,还有一些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因有活动竞赛任务而起,顺势而为,成效显著,多次在省、市比赛中崭露头角。又如学校开展的“爱我校园·爱我家”征文、书法、摄影展活动,活动立足于展现四小的樱花大道、特殊走廊、和园、生态园等校园景致和文化,让广大师生与家长、学生更好地认识校园,品味校园文化,萌生主人翁的自豪感。

三、学校、社区文化型课程资源开发

校园文化环境是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资源。光谷四小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每层楼走廊上悬挂的名言警句、世界文化、未来科技,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一扇思想窗口。将目光投向整个社区,树立大课程资源观,重视教育情境、社区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积极挖掘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服务于学校课程发展。光谷四小还将生态教育的触角延伸至社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进行社会服务型课程资源开发,让社会服务于学校教育共生互补,形成良性互动。学生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语文素养,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四、流行文化型课程资源开发

流行文化是在一定时期体现人类共同审美追求和文化趣味的文化,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新媒体的兴盛,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之大令许多孩子也都莫能例外。

比如,2013年一档亲子户外活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红遍全国,到处可见一些小孩子奶声奶气地哼唱着“爸爸,我们去哪里呀”。光谷四小在流行文化型课程资源开发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尝试。例如,以流行的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为内容载体传达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团结合作精神,以另一流行动漫《熊出没》为内容载体传达保护森林,爱护树木的意识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流行文化过于娱乐化倾向,提防流行文化对孩子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家校互动型课程资源开发

学生家长是密切关注学校教育的群体,其支持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光谷四小在践行“生态教育”中注意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教育资源,打造“一家亲”网络教育模式,通过校园网站、班级博客、家校QQ群、班级QQ群等方式与家长互动。在实施课程资源开发时便积极探索建立让家长有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新机制,通过邀请家长进学校听课、评课,零距离了解学校教育,感受孩子的学校生活,体验教师生活,让家长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者、开发者、合作者,使学校与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为学生开拓一片校外实践的新天地,充分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

通过光谷四小在践行“生态教育”中开发课程资源的案例,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发展要有个性、特色,才有辨识度,才能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课程资源开发是特色强校的重要支撑,要善于发掘资源,根据实情充分合理地整合资源,才能真正将课程资源开发落到实处,有力促进学校特色立校,特色强校。

参考文献:

葛菁.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初探[J].语文建设,2006(2).

资源开发模式 篇12

1 双重资源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资源管理评价的根本条件和理论基础,其选取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客观性。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指标设置的程序,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层次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资源管理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两个体系,四层指标”,如图1所示。两大体系即“经济-社会-环境”和“政府-市场-公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系统既可独立地反映资源开发区域的协调发展水平(协调系数)和经济主体的满意度水平(满意度系数),同时又统一为资源管理决策服务。每个体系下面均分为四个层次指标:最高层为目标层(O),准则层(C)有3个指标,判断层(P)有15个指标,要素层(D)有19个指标(限于篇幅,未标出)。每个层次是上一层次的分解和具体表现。

2 可持续的双重资源管理决策模型的建立

在“两个体系”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双重资源管理决策模型,其中,“经济-社会-环境”模型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主张资源当代及代际间效率公平;“政府-市场-公众”模型实现规制市场经济理念,强调政府、市场、公众三利益主体共同参与资源管理决策,兼顾三者利益大致均衡且追求总体利益最大化。二者共同为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1 “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模型的建立

“经济-社会-环境”模型主张的是资源可持续发展,为资源管理项目的实施把好第一道关。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多角度、多层次尝试利用数学工具等构建可持续发展定量模型[2],当然,鉴于可持续发展自身的复杂性、难以描述与计算性,均有一定难度。本文只是从资源管理角度对资源可持续开发进行评价,希望说明复杂巨系统下各子系统的协调能力,并对协调发展度作进一步了解。

我们选择协调系数来表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程度,要达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就需要f1,f2,f3的离差系数越小越好。根据统计学中离差系数的公式,我们得到三个子系统的协调系数V的计算公式:

V=[3(f1f2+f1f3+f2f3)(f1+f2+f3)-2]K

fi(x)=ϕiωii=1,2,3

其中,f为各子系统的综合效益函数;

ωi为各子系统的权重值;

ϕi为各子系统指标的隶属度值;

K为调节系数,K≥2。

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区域的整体发展实力状况,即本区域是处于高水平协调发展、还是低水平协调发展,引入协调发展度 模型:

undefined

其中,f=f1ω1+f2ω2+f3ω3(ω1,ω2,ω3为待定权数)。对ϕi采用模糊数学概念计算,ωi采用因子分析(C、P层指标)和主成分分析(D层指标)相结合方法计算[3]。

2.2 “政府-市场-公众”满意度决策模型的建立

2.2.1 满意度概念的提出及计算

在传统的资源开发管理中,政府拥有大部分的决策权[4],这种单主体决策很可能导致对市场估计不够,难以体现公众意愿的现象。在此,对作为二级指标的政府、市场、公众三利益主体,我们假设市场同政府、公众一样都具有理性思维,可以通过各自的满意度影响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我们选用统计学中平均增长速度概念来表达满意度Si涵义,得到:

undefined

;undefined

其中,A'in为各指标的最终值;A'i1为各指标的最初值。

2.2.2 权重的计算

指标体系的所有层都采用同一方法确定权重有时并不合理。本文中,准则层(C)、判断层(P)和要素层(D)本质上是不同类型指标,详见图1所示。C层指标是三个利益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互相影响;P、D层为客观指标,是三个利益主体的评价对象。所以根据各层指标的不同特点,我们采用了委托过程[5]和构建判断矩阵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为C层和P层、D层确定权重,对分层次方法进行了合理化改进。

由数学原理可以证明,由该方法确定的三者权重都会小于0.5,其经济学意义即任何一个决策者都不能在决策中占据垄断地位,最后的权重分配必定是三者互相权衡的结果。这正符合我们的资源管理决策模型的要求,也说明了委托过程方法为该准则层赋权的合理性。

利用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的方法已比较成熟,在此不再赘述,从而得到相对于上一层的组合权重Wij。

那么,第k层上的元素对目标层的总排序权重向量为:

Wk=p(k)·W(k-1)

最后,根据各个指标的满意度值和组合权重,可计算总满意度,对之进行分析得出针对性建议,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资源管理评价总满意度S为:

undefined

2.3 “两个体系”的双重资源管理决策模型综合分析

在两个“三位一体”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大子系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模型和“政府-市场-公众”满意度决策模型既相互独立,即每个系统通过前述各自模型板块可独立地反映资源开发区域的协调发展水平和三个利益主体的满意度水平,同时又相互联系,即共同为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建立在“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上的协调系数是表示某一系统隶属于“协调”这个模糊集程度的指标[6],是一个[0,1]闭区间上的实数。协调系数越大,说明系统的协调程度越高;反之,协调系数越小,说明系统的协调程度越低。当协调系数为1时,说明系统完全协调;当协调系数为0时,说明系统完全不协调。同样,对于建立在“政府-市场-公众”基础上的满意度系数来说,因为满意度值在计算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组合权重不难理解必在[0,1]之间,所以,作为二者乘积的满意度系数也是一个[0,1]闭区间上的实数。

对一个资源开发工程来说是否付诸实施,就必须符合现阶段资源管理的两个基本条件,即同时满足

其中,a、b的取值针对具体资源开发项目由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关专家共同确定。这样,就达到了既满足资源可持续发展,又使三利益主体都达到了较高的满意度的双重资源管理决策的要求。参考图2不难理解,C=A∩B就是资源开发的理想范围。

3 实证研究

下面我们采用A公司在四川某地的X资源开发项目作为实例进行研究,以证明该双重资源管理决策模型的现实意义。根据四川统计年鉴、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最新调查资料及项目内部资料,收集到了模型建立所需要的初始数据(限于篇幅,未列出)。

3.1 “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模型的实现

在当代社会资源开发首先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原则,一切违背资源合理开发的项目都应予以否认。通过初始数据的计算得到指标的隶属度值和权重,按照综合效益公式及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由四级指标依次递推到二级指标,可计算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系数及协调度,如图3所示。

下面对该图进行分析:

⑴ 从整体趋势来看,代表甘孜州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系数虽然有着较大的波动,但从最低的初级协调(0.544 1)到最高的优质协调(0.943),基本上处于协调状态,而且其值越来越趋近于1,即协调程度越来越好。

⑵ 协调趋势在第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后发生转折,协调值稍有下降,说明资源开发项目之初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但随后有所好转。

⑶ 协调度相对来说发展比较平缓,整体水平较低,几乎都在0.5以下,说明甘孜州实际发展水平落后。

⑷ 总的来说,协调系数与当地的实际发展水平没有必然关系。协调性好,协调度低的情况是存在的,尤其对西部不发达地区,为了提高当地的综合发展水平,就要增加当地资金投入。通过进行合理的资源开发,可以吸引外资,提高人均GDP并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引导当地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3.2 “政府-市场-公众”满意度决策模型的实现

由满意度计算公式和权重计算公式,得到表1的初始数据及统计结果,现进行资源开发的满意度分析。

3.2.1 各指标满意度分析

对表1中各指标加权满意度S排序后即可对各个指标进行针对性分析,从而获得该地区的薄弱性指标并就此制定改善措施。比如:Max1为市场繁荣(123*),其远远地大于其它指标,表明该工程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的相关投资,带来了较好的外部正边际效益,市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Max2为居民生活质量(21),表明在该资源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也是较大的受益者,当地居民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Max3为工业三废处理率(31),负值表明当地在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已初见端倪,只是值稍小,说明还没造成太大的环境后果;市场需求供给率(15)不是太高,表明供不应求局面不是朝夕之间能改变,但有所缓解;对科教水平、社会稳定的满意度值不高,且存在负值,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域偏远,教育水平与科技投入都处于落后水平。

3.2.2 三利益主体满意度构成对比分析。

将表1中各指标满意度求和,得到三利益主体的总满意度S(0.211 9),可见结果较高,而且政府、市场、公众满意度较为均衡。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资源开发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公众共同参与决策,政府-市场-公众决策模型具有现实合理性。

从各利益主体的满意度来说,对该X资源开发工程,市场的满意度最高(48.6%)。从前面指标分析已知,主要原因在于通过该资源开发工程的实施,吸引了多方投资,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市场X元素供不应求的现象,达到了该资源开发工程的主要目的。政府和公众的满意度(24.1%和27.3%)相仿,相对较低,但后者稍高。对政府来说,虽然该资源开发项目可以提高当地的人均GDP和国家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基本上完成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但“三废”处理率和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出现了负面效应,发展前景不容盲目乐观,要寻找措施实行“在开发中治理”。公众的满意度主要来源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偏低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生存环境的压力会成为他们未来生活的隐忧,所以,应面向公众加强宣传,在政策制定上也应适当向公众倾斜,完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

3.3 双重资源管理决策综合分析

通过求解上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模型和“政府-市场-公众”满意度决策模型后,我们对此区域资源开发项目给当地带来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各利益主体的满意度水平都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此时,为了更加全面地考虑资源开发问题,我们将两个彼此独立的模型结合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使之共同完成资源管理决策的任务。

由图3可知,第5年后的协调系数基本满足V≥0.8,也就是说该区域的资源开发并没有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总满意度S≥0.2(委托权重赋权情况下S相对较低)在几组取值中相对较高,且三利益主体满意度相对均衡,较为合理。所以经过综合分析,可知该资源开发项目的协调系数和满意度系数都处于图2的C区域,达到了现阶段资源管理的要求。

4 结论

总之,此“经济-社会-环境”和“政府-市场-公众”双重资源管理决策模型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建立起了一个由政府主导,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社会各界公众广泛参与的新的管理决策体系,它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机制给予了资源管理全方面保证。随着资源管理市场的完善,这更是趋势所在。

摘要:正确的区域资源管理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永续发展的战略课题。面对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各利益主体对资源开发项目的不同态度,以可持续发展和规制市场经济理念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和“政府-市场-公众”双重资源管理指标体系及决策模式,既保证区域内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要求,又达到三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并采用多种数学方法及MATLAB软件编程实现。通过实例表明,此定量决策模型为现阶段区域资源管理领域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资源管理,资源决策,双重决策模型,经济-社会-环境,政府-市场-公众

参考文献

[1]汪小英,成金华.基于产权约束的中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160-162

[2]梁巧转,李娜,刘炬,等.基于能值分析的企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7(7):224-225

[3]张威.MATLAB基础与编程入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34-49

[4]王万山.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机制及其优化研究——兼论中国自然资源混合市场建设[D].杭州:浙江大学,2003:54-60

[5]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99

上一篇:欠发达小城镇下一篇:审美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