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2024-10-08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精选12篇)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1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活动和企业发展都越来越重视创新。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 也意图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来求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这一重要课题如今受研究者与管理者的共同关注。近几年, 胜任特征模式的研究逐渐被广泛应用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创新了管理思路和方法, 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由传统型转变为战略型。

一、胜任特征与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

关于胜任特征的定义有很多种, 本文比较倾向于Spencer夫妇的概念。主要是指一种个体体征, 或者是自我形象, 或者是特质, 或者是某方面的认知、行为技能, 这一特征可以区分出对于某一工作或者是组织和文化表现的优劣, 只要是这一个体特征可以对优秀和一般绩效进行明显的区别。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 即“深层次特征、引起或预测优劣绩效的因果关联和参照效标”。首先, 深层次特征是说胜任特征属于人格当中较为持久的而且处于深层的部分, 她是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的显示, 比较具有稳定性, 能够对很多不同情景或者是工作情形中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其次, 因果关联就是说胜任特征的引导作用, 可以对行为、绩效进行预测, 那么就是说要想成为某个岗位的胜任特征, 就必须引发和预测其工作行为和绩效, 属于较深层次的特征。最后, 参照效标是一个效度标准, 是对某个特征品质预测现实情境中工作优劣进行衡量, 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方面。

胜任特征模型, 指的是一种总的特征结构, 是所有需要具备的用于投入某项工作的胜任特征的要素, 是要求改职位成绩优秀者需要满足的所有要求的总和。我们基于此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进行这一模型的建构, 并以此为着力点。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开展各项职能还必须以此为基础和前提。

二、基于胜任特征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

胜任特征模式, 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备的视角更为广阔, 也具备了新的技术, 其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的, 还同时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这就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有助于其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下从几个方面来重点讨论胜任特征对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所起到的作用。

1. 职位分析。

基于胜任特征模式的职位分析, 其基本框架正是胜任力, 对岗位胜任的确定主要是通过两方面分析来进行的, 也就是对优秀员工的主要特征和组织环境进行分析, 其次是对组织变量的分析。另外, 对组织核心能力的分析也是据此分析的, 这种职位分析法是基于人员导向的, 其工作绩效的预测性很强。这一模式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融入职位分析成为新的思路, 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职能中贯彻这一新思路, 而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人员、职位和组织三者的匹配。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日益发展, 使得基于胜任特征模式的职位分析趋向, 朝着战略导向和未来导向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要充分考虑组织的未来发展要求, 从而对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重构, 确认职务要求。

2. 人员招聘与选拔。

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选拔人员上挑选的人才要有一定的胜任力, 且绩效优异, 并且要做到比这些工作更优秀的人才。所以, 对于人员和职位的匹配, 不仅要看知识和技能, 看二者的匹配度, 更要对内隐特征的匹配加以重视。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知识技能是处在胜任特征结构的表层, 对其进行改进和发展还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核心动机和人格特质等居于胜任特征结构的底层, 改进起来很难, 也难以进行评估。可是对于胜任力的提升却有很大的帮助。此外, 在选拔和组织人员方面, 要想实现人、职位和组织三者相匹配, 不但要考察工作胜任特征的共性, 还要进行评价标准的构建, 按照不同的岗位来设置不同的工作胜任力模型。

3. 员工培训。

基于胜任特征模式安排培训, 主要是为了培养特定职位员工的关键胜任特征。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发展潜能, 使员工具备实现高绩效的能力, 增强其对未来环境的适应能力。培训员工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系统过程, 关键是有三方面的内容, 先确定培训内容, 在进行培训设计, 最后是培训效能评价。

4. 绩效管理。

基于胜任特征模式的绩效管理先要对绩效标准进行设计, 与此同时还要设定其它相关的目标。设计绩效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努力达到平衡的状态, 特别是对于员工的贡献大小, 还有他们的胜任力发展情况。其次, 这种模式的绩效管理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有助于促进绩效考核的开展。企业要综合评估三方面内容来进行绩效评估, 包括完成目标、发展胜任力和提高任务绩效。最后, 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沟通, 新的绩效管理增加了沟通的新内涵, 也确立了绩效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三、结束语

关于胜任特征的研究是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方便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各项工作。不论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 还是企业绩效的提高都有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技术。然而,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中, 有关具体职位还需要进一步开发胜任力模型, 进一步完善模型的应用。

摘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组织行为学就开始研究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研究和应用胜任特征模式, 这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文章针对胜任特征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胜任特征,人力资源开发,组织行为

参考文献

[1]安鸿章, 吴孟捷, 胜任特征模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 (3) .

[2]Vliert ED, Sanders K, Shi K, Wang Y L, Huang X.Chinese and Dutch interpretations of supervisory feedback.Journal of Cross_Cultural Psychology, 2004 (4) .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2

区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正确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对于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生态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盆地为例,根据研究区内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模糊集理论与方法确定出松嫩盆地各县市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并对各种开发模式做了简要论述.

作 者:孙才志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100875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辽宁,大连,116029刊 名: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2(1)分类号:P641.8关键词:区域水资源 开发模式 模糊集理论与方法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1 树立“人力资本”理念

作为人力资源主管,我始终把岗位工作看作为公司了解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平台,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公司发展的创业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抓住人才工作不放松,让特定的人才在特定的岗位上发挥特定的才能,切实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战略性保障。

公司各级各部门“一把手”都承担起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实施了人才发展规划,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不断加强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分类建立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后备优秀中青年等人才库档案,形成齐抓共管人力资源工作的格局和合力。通过公司全体的共同努力,提升了人才规模和质量,真正将人力资源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 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作为人力资源主管,我依据“机关只出不进、后勤只减不增、辅助适当补充、生产保证充足”原则,与公司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以岗位为核心、工作饱满、运转高效为目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系统,制定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把不同层面和不同职能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调动公司所有部门科室及个人的积极性以确保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达成。

同时,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能的创新,做好定岗、定员、定编、定责工作,对工作职责单一的岗位予以精减、重组与合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细化岗位人员配置,个别岗位外包,控制管理人员数量,减少各类技术人员,做到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

促进技术改革和管理创新,优化公司组织结构设计和布局,加强公司文化、高效团队建设等职能,创建“2+4”大部室管理模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变相马为赛马,全面推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模式,着力加强人才培养选拔、考核使用管理,构建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3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

为使公司的人力资本得到保值和不断增值,为提高员工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综合素质,解决人才短缺,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员工需要为内容,工作实际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以需定训。

有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的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针对锅炉、汽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生产岗位人才短缺实际及时送培、参培,特别是加大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力度,加强岗位工种日常培训教育,实施“点对点”、“一帮一结对领学”、“一日一题”日常培训以及外派对标学习、竞赛评比,拓展思维,取长补短;对管理人员岗位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的技能进行培训,增强了岗位人员安排的灵活性,为外输人才和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4 建立多维动态的激励机制

作为人力资源主管,我始终以效益为中心,不断推进和加强绩效考核的力度和广度,把员工个人和群体拥有公司需要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一是目标责任激励:按照部门承包指标的完成情况,建立以目标责任制为特征的激励考评办法,包括要求责任人完成目标任务而规定的奖惩手段和保障措施,把绩效考核结果充分体现到绩效工资分配的过程中。

二是收入分配激励:对各类人才年度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分配原则,依技能高低、贡献大小确定绩效工资,彻底改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收入分配办法,建立以业绩论“英雄”、以绩效论功“行赏”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

三是学习培训激励:为把公司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给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在公司内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进高技能人才,组织技能比武,一对一式传帮带,课题攻关,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是优化环境激励: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真正形成了“做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拿一流报酬、享一流待遇”的人才目标工作机制,为各类人才更好、更快成长提供保障,为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提供了新途径,给员工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

五是树榜样激励:积极选树培育优秀人才典型,组织开展评选活动。2012年度表彰奖励2名优秀管理者、4名安全标兵、3名优秀班组长、8名明星员工、1名节能标兵以及2名技能标兵,增强了优秀人才的辐射带动效应,营造了学赶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5 工资分配坚持“绩效”和“以人为本”

按照“突出一线、倾斜骨干、兼顾公平”原则,严格执行工资总额指导线,根据岗位工资标准、月奖系数,月度实际出勤情况,综合考虑技术含量高低、责任风险大小、劳动强度强弱等因素,工资分配坚持向生产一线倾斜,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向重点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倾斜,向生产技术骨干和突出贡献者倾斜。

合理调节目标薪酬人员工资收入,及时发放员工的岗位工资、辅助工资、加班工资和奖金,理顺了单位内部各层次员工之间收入分配关系,做到了既适当拉开差距,又注重公平公正合理,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6 加快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

以市场化运作为平台,以绩效考核为约束,真正做到“四全”管理入班组、到岗位,以小指标竞赛为抓手,考核到班组、到岗位、到人头,划小核算单位,创新承包经营模式,深入探讨国有体制民营机制、一体化承包、对外租赁、盘活闲置资产、岗次动态管理等有效手段,鼓励使用、发展机械化,实施生活后勤市场化运作,将精简下来的人员充实生产一线,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7 加强工资管控和预算管理

依据工资预算管控政策规定,强化人均效率、人均利润、百元工资创利等“均量”考核理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理顺收入关系,健全工资预算与员工收入和经济效益、劳动效率联动挂钩机制,发挥工资分配的导向、激励作用,全力压缩管理人员工资,利用已有的机制、设备、技术力量减人,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员成本,实现了裁员增效,减亏增盈,不断提升员工的收入认同感和满意度。工资提取使用,不跨月度和年度提前使用,按照当月工资总额,不超发、不错发。

8 建立以考评为基础的绩效管理机制

在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围绕绩效目标体系、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方法与组织实施体系、绩效分析体系、绩效改进与优化体系等方面,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建立起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在纵向上,将绩效考评目标与标准、指标的设立于公司战略目标相结合,将绩效考评结果通过绩效分析,查明绩效不良的原因和改进路径,实现绩效的改善,支持公司战略的实现。在横向上,则在绩效分析的基础上,以绩效改善为目标将公司的岗位设置、员工招聘、素质测评、人员配置和利用、培训与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作为人力资源主管,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主导人事部门努力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性角色转变,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是与国内外一些更优秀、更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不同层次和职能的各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横向每一层级各部门科室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措施整合后达不成上一层及的目标;纵向组织各层级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措施衔接不够,相互不连贯。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还不够理想,人员配置还不够科学。完全市场化的经济报酬、新型文化和精神等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员工缺乏主人翁的参与。绩效考评和绩效管理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考评反馈机制和与其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延续性和相关性。外部动力、约束机制和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在整体上是低效的,员工培训投资一定程度的存在短期行为倾向,开发性投资注重不够,公司缺乏实现普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手段支撑,导致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不清楚。

为进一步为公司培养开发有效的人力资源,在清楚认识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际的基础上,笔者一定要多学习其他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经验,努力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技术瓶颈,给公司发展带来长久持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4

企业的战略、所处行业、产品、文化与员工的类别性及有限性, 决定了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相似性与类别性, 从而决定了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客观存在性。从具体层面与过程发展角度看,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无定式;但是从总体上与时间截面角度看,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却是有限的。作为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 必然可以对之作出有限的分类与提炼, 找出类别之间的差异与同一类别内部的共性。研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不是对其开发行为的固化与统一化, 而是通过分析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类型与选择因素, 减少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盲目性与重复性, 提高开发效率与效果。

二、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特征及影响因素

本文采用了人大学者肖鸣政的观点, 认为,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是指在一定开发思想和开发理论的指导下, 由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开发政策制度、开发方案、开发机制、开发环境、过程诸要素构成相对稳定的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简而言之,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政策、环境、机制和开发方式。它既是对于相关入力资源开发思想的综合体现, 又是对于同类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综合概括。其操作性介于人力资源开发思想层与人力资源开发方法层面之间。一般可以通过一定的流程图形式来表现。它根植于一定的组织文化与环境, 依据特定的开发对象与开发思想, 理论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方法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动态性、特殊性等特征。根据权变理论, 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开发管理实践, 企业的开发管理活动必须和周围环境相匹配。权变理论的要素是:第一, 组织没有最好的开发管理方式;第二, 开发管理的方式并非同等有效;第三, 企业最好的开发管理方式取决于企业经营所依赖的环境特点。即没有一种适用于多种企业的方法, 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因此,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人力资源开发效果的相关变量, 并把它作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选择的基本依据。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企业战略、企业所有权、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规模、企业文化、行业特征、企业内部员工结构、劳动力市场、法律等。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多样化的内涵就是因地制宜地组合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构成要素, 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需要、适应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需要的多种多样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三、石油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以长庆石油勘探局为例

长庆石油勘探局是1970年由兰州军区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 (70) 81号文件组建的, 当初名称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1983年经石油工业部批准, 更名为长庆石油勘探局;1999年7月, 企业重组改制为长庆石油勘探局 (未上市部分) 和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上市部分) 。重组后, 公司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改变。从外部看, 由于己经加入世贸, 国内企业将与国外企业一道参与市场竞争。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尤其是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油公司成立, 行业内部的竞争己开始。从企业内部看, 由于重组, 企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人员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现在公司己完全是中石油的下属单位。其勘探、钻井、物业管理等依托存续企业完成, 采油、销售等依托油田股份公司完成, 两个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解决, 双方是甲、乙方合同关系。这种环境变化, 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要求。

1、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工作相互脱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考核、使用、激励、培训四者脱节。考核、用人部门与教育实施部门分别单独设置, 政策不配套, 培训结果得不到用人部门的认可和使用。公司曾先后组织了两次上万人参加的技术等级达标考试, 目的是提高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但由于内容与实际岗位上的需要有较大差距, 致使工人参加考试时有抵触情绪, 只是应付了事。结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使工人的技术等级提高了, 可实际水平没有多大的变化。再加上前几年的技术等级考试以理论为主, 实际技能考核较少, 导致现在“级技不符”, 即工资等级远远超过实际技能等级。在公司技能鉴定站组织的抽样调查中, 高级工中实际操作水平达不到相应级别的占9%, 中级工实际操作水平达不到相应级别的占l1%。

2、导向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当前, 公司培训工作每年由各二级单位提出培训需求, 人事组织部和劳资部在此基础上制订全年员工外培及自培计划。各单位根据培训计划派人参加或自行组织培训班, 培训费用到由人组部和劳资部划拨到各二级单位。培训效果则以自我验收或通过培训结束时书面考试来反映。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教材内容还没完全跟上形势。对受训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和培养不够。存在着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培训成果唯一标准的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受训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石油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实施保障措施——以长庆石油勘探局为例

长庆石油勘探局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实施应用, 纵向涉及二级单位各厂、各科、各作业区 (站) 、各岗位, 横向涉及生产、经营、财务等各系统。因此, 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保障体系建设, 保证模式实施工作的有序性, 为开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财、物力支持, 确保开发工作的有效实施, 实现开发预期目标, 促使开发效果成功转化。根据实际, 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实施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开发师资建设、开发信息反馈体系建立、政策保障制度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

1、开发师资建设

1) 设置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岗位。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 设置XX石油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员岗位, 尤其对具体实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厂级考核部门, 必须根据厂级单位职工的人数规模、职工素质情况等, 根据其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实际, 配备专职的人力资源开发人员, 由专人负责, 不允许兼职。对公司一级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岗位设置, 也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同时, 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员, 参加相关内容培训, 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思想。

2) 建立公司培训师资网络。在长庆石油勘探局的职前培训中心建立专兼职相结一合的“双师”型 (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 师资队伍, 并定期进行考核轮换。即职前的专职教师在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中间选聘, 同时选聘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该中心的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的任职期限为两年, 期满后必须到相关的专业技术岗位上进行实际工作, 在实际工作岗位工作年满两年以上者才可参加专职教帅竞聘。对职后培训中心的师资则全部由兼职教师组成, 对理论部分的教学则聘请培训学校的教师承担, 实际技能教学部分聘请公司内相关岗位的高级技能人员完成。同时建立公司外的兼职教师网络, 包括国内外的著名专家、知名学者和大企业家, 定期请他们为公司职工开展培训或讲座。

2、信息反馈体系建设

长庆石油勘探局的开发信息体系主要包括开发原始文件、开发统计数据、外部开发供应商数据库等。建立开发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方便统计分析, 科学评估开发的效果。衡量开发效果的指标通常有开发覆盖率, 开发满意度, 开发出勤率等指标, 完善的信息系统将为年终评估开发效果时提供准确的指标数据。

要加强开发开发信息反馈体系的制度建设。每次开发结束后, 开发的组织者应填写《员工开发记录》, 将所有调查问卷、开发教材和其他相关辅助性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和保存。对员工的开发档案, 如机构改革方案、年度开发计划、实施方案等开发战略、开发政策和目标, 以及保存员工每次受训情况的《员工开发履历表》、培训考核的试卷及评语等都要存档保存, 作为今后人事考核、人员调动、晋升等参考, 并为开发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资料。

要建立快速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信息反馈系统。加强人员和资金投入, 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信息反馈系统, 广泛收集企业内部的员工各类开发信息以及世界同类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信息, 聘请国内外的人力资源开发专家, 共同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益分析、评估, 以此指导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与调整。

3、开发制度与政策保障

近几年, 长庆石油勘探局在包括工作场所、劳动保护、公共卫生、集体福利等方面增大了投入, 使职工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也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完善:

1) 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投资, 将原来按工资总额提取培训教育投入的做法, 改为按销售额0.5%提取培训教育投入。

2) 改善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继续在工作环境、矿区绿化、住房分配制度、公积金制度、职工带薪年休假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开发的的工作环境, 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3)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开发制度有效实施。修改公司管理制度, 将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作为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首要战略进行实施。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检查、监督, 确保开发制度的有效实施。

4) 企业文化建设

长庆石油勘探局的人力资源开发要在企业中营造出一个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氛围。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营造一个相互鼓励、学习、相互帮助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塑造。公司可以通过外树企业形象, 内强企业素质, 形成企业与人才协调发展的推动力;在继承石油企业优良的文化传统基础上, 根据时代特点和企业实际,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努力建设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 并将企业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领域。加大企业形象的策划和宣传力度, 展示企业的竞争实力及发展前景, 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提高企业的声誉, 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人才强国战略课题组.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 3

[2]、王弘饪等.论日本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3]、龙正轩, 关于大庆油田二次创业的调查, 光明日报, 2006年02月08日

[4]、吉林石油集团公司.吉林石油集团公司“十一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内部资料) .2006. 10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5

(2013-05-15 22:25:40)转载▼ 标签: 分类: 思想品德校本课程开发

教育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也成为新课改的重点了。

国家课程以开发全国统一的、共同的课程方案为目标,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课程的决策权掌握在学科专家手中,是权利高度集中的课程决策模式,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地方课程是以发展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目标,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设计和开发的课程,其统一性和规范性仅次于国家课程,但高于校本课程。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无法照顾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无法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这种整齐划

一、千篇一律的课程体系,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而校本课程是在学校办学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校的特色、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主要有教师和学生自己开发,自己管理,自己实施的课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时间安排上都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弥补了国家、地方课程的不足。根据我们的理解,校本课程资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十分灵活和宽泛的学科要求,教材只是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工具性材料,但不是唯一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标准的指导下,在教材的范围之外,开发与利用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的智慧与创造,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其方法和内容。就目前而言,虽然我校(望江县太慈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但我们很清楚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做到立足于学校特色,立足于教师个性和学生的个性,形成了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

一、以学生为主的开发模式

在新课改下,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主体发展,其中包括利用和消费课程资源的学生。学生在新课程中,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背景下,学生获取思想政治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学生本身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开发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如学生对时尚的东西往往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我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就会引用一些学生们熟悉的网络热词。比如:微博

110、神马浮云、路怒族、China=拆哪等等。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热词背后所蕴含的法治元素。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得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实践证明,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予特别的关注。比如:在政治课上,给学生一道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目,进行适当的提示,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攻克难题取得成就的感受,引导他们树立信心。从而进一步明白成绩与信心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3、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

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学生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比如,在政治课上,让孩子们寻找本班同学的独特之处。通过该活动,让学生明白世界因为不同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多彩,进而去关爱与呵护身边的生命。

二、教材的“二次”开发模式

教材本身就是已经过筛选了的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或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利用。所谓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是教材的再开发、多次开发,使教材能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实际。比如,根据本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简化规则、降低难度要求等,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模式再一次证明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的观点。

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创新模式

课程创新是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或者课程单元,其校本化程度最高的,最能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科专长、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需要学校具备和创造如下的基础与条件。首先,需要研究和了解国家课程政策与制度,了解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和特点,从而准确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其次,要基于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以及现有的条件资源,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更具有基础性、承继性与发展性;再次,课程创新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以及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为课程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的课程创新;最后,课程创新需要量力而行,重在实效,因校制宜,因师制宜,避免因盲目追求创新而不考虑学校和教师自身的能力与条件,从而造成教师负担过重、教学低效的恶果。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模式

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通过课程整合把不同背景下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整体地面对问题背景,引导学生通过主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参与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学科之间以及教育教学之间存在着可以整合的要素与内容,这是课程整合的前提,而课程整合的目的与意义在于通过课程整合避免学科教学以及教育教学之间的重复与交叉,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调适模式

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调适的课程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更具有适切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调适模式需要如下的条件或基础:一是课程教材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不需要做大的调整;二是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本学科课程教材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具有比较雄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能力;三是本学科在学校发展中具有较好的历史发展积淀等;四是在继承中寻求发展和创新。通过深入探索学科教学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对课程教材的目标、内容、呈现程序和方式等进行修订、补充、调整,使其更具适切性,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调适模式对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最具有现实的意义,也是教师实践自主、自为的一种课程改进策略。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6

但众多针对中学生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的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环保方面的知识有所增加,但环保意识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还未成为自觉行为。广大教师应抓住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保留、充实环保知识教育的基础

上,重新构建中学环保教育模式。

1 技能培养直面环保

虽然媒体上常有环境恶化事件的报道,但学生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学生在环保中更多的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其实,任何恶劣的环境破坏事件如土壤沙漠化、温室效应、太湖水污染等都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基本技能去了解人类生活对环境的隐性的渐进的影响。如在“尝试进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调查污染废水对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可以测定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也可以测定森林、农田、居民区、工厂等不同地区土壤中动物类群和个体数;如在“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秸秆、落叶、废纸、塑料袋等不同生产、生活垃圾的分解情况;如在“调查当地主要农作物一种病虫害的防治和效果”,“调查学校、社区、村镇等绿化情况”等实践性活动完成后,指导学生作出评价和提出建议,让学生体验在环保活动中自己的价值;如在“分析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调查当地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的情况”等学习任务的完成中,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和措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类似的生物技能还有“尝试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某几种生物的生态位”、“运用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说明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模拟对某个环境事件或资源利用作出决策和计划”等。

2 情感教育心系环保

教育学认为,在“知、情、意、行”中,“情”是“知、意、行”之间能否转换和怎样转换的制约因素。但在长期的中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由于强烈的功利意识,对环保知识的落实相对弱化,学生只是“知”之,但是否“行之”,怎么“行”,都没有得到落实,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甚至观察到反“行”。因此,不重视情感性目标的达成,环保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2.1 注重情感深度

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让他们在探索学习中确立自己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如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对“植物激素的应用带来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课题,以综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组织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利与弊”等有争议的命题进行辩论。学生在自己充分思考并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增加了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深度。

2.2 注重情感广度

环保是一个综合课题,不能孤立地就课本几个知识点进行学习,而应该让环保意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关注动物疫病对社会生产、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等。

2.3 注重情感持续度

环保行为的长期性要求与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存在着矛盾。只有将课堂有限时间内环保知识的学习转变成课后较长时间内环保知识反复有效的刺激,才能形成学生长期的环保意识。

教学中,对课程标准中的一些要求可以在时间和方式上作适当处理,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就某一课题,如“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保护濒危物种的意识”、“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每周以作业形式提供最新资料、事件或相关发展,引导学生对有关环保问题的持续关注。类似的课题还有:“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关注生态工程建设”等。

3 公益行动参与环保

从目前看,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水平相对偏低,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非常普遍,同时,不少人虽然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有明显的独善其身的思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织一些活动,采取一些措施营造环保的小环境。如在学校内组织环保社团,联系社会上的环保组织,鼓励学生以小团体的形式在学校、社区内宣传环保知识,组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植树节”、“科普周”纪念宣传活动,开展清除白色垃圾活动等,将学生的环保意识变为集体的公益行动,以小环境影响社会大环境。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和延续,环保教育的效果也得到了巩固和彰显。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7

1 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

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相关统计数据表明, 在我国13.6亿的总人口规模当中, 农村人口占到了6.2亿, 总比例为45.23%, 这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极为宝贵的一份资源。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 在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当中低文化素质水平的人口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同时因为我国非农产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城市以及非农产业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收比例远远低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幅度, 由此也就导致了大量农村隐性劳动力的存在。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十分庞大, 然而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水平却普遍偏低, 并且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也愈发趋向于不合理化。在面对此情此景之时, 就必须要将目光转向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怎样能够达成这一目标, 是当前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必须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

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 人力资源闲置、浪费情况十分严重。

据有关统计表明,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人口超过了1.5亿以上, 并且还将以每年500万的涨幅增加。面如日渐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势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员在仍未取得有效的利用与开发之前, 人员大量的聚集于城市当中, 也使得城市的人口压力骤然升高。

1.2.2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据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所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总数占到了61%, 第二产业人口总数为22%, 第三产业人口总数为17%。农村人口大多从事的是第一产业, 也就是以农业劳务工作为主。

1.2.3 地方政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的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仍存在这严重的认识误区, 思想观念还未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变。大量的地方政府均未能够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上升到建设新农村的首要工作任务目标上, 对于人才的重要性还没有建立起强烈的意识观念, 并未将针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工作而纳入进公共财政体系之中。

1.2.4 农民收入增加难度加剧。

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近几年来全国农业人口的纯收入增长幅度有所放缓, 尤其是在部分以粮食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其农业人口的经济增长幅度要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量的农业种植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受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波动影响还有所下降。农村的收入水平无法持续提高, 不但会导致广大农户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并且还会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挑战;不但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限, 而且也将使得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

2 加快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性要求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挑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2) 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3) 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地区存在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 粮食供应种类极不均衡; (4) 主要农业基础设施相较于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 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数量不足与质量低下, 这一情况也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怎样能够将富余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变为充足的人力资本, 促使人口压力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增强对高素质农民群体的培养, 是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所亟需解决的一项核心难题。

目前, 我国应当采取科教兴农的战略部署, 而在这一战略规划当中最为核心的一个方面便是针对农村的人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扶持。对于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主要是指对农村劳动力的发掘、技能培训以及科学配置, 即采取各种形式手段的文化、技术教育工作来实现对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 并以此来培养出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各层次人才。

3 农村经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模式探讨

3.1 持续扩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目前,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经济形态仍是以种植产业为主。因此为了加快各类非农产业的发展, 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将至关重要。如若我国农村经济人力资源的思想文化素质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将会直接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工作技能难以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因此, 将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发展到第二、三产业将对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因此, 也就必须持续扩大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 这不仅需要全面增强对教育领域的人力资源投入力度, 更甚者还需不断增加资金扶持力度, 同时做好在人员及资金的运作管理工作。在此方面国家已经采取了大学生村官计划, 以促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扎根于农村基层工作当中, 增强信息工作之中的互相交流。并且还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如降低对他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 以促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 并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

3.2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体系

首先, 不断改进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不断增强公益性质职能以及大力推进农业经营性服务需求, 持续增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改进力度。目前, 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担政府性质职能的工艺推广组织机构, 受限于经费的欠缺以及推广理念、管理方式、运行体制及推广方式等多方面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当中存在有诸多的不适宜之处, 由于其推广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削弱。因此,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运行体系将会极大的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其次, 要合理应用农业技术示范体系。要将当地的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龙头企业、养殖区域等作为示范推广的基础, 全力偶见以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于一体且功能全面, 效益良好, 机制灵活的现代化农业示范产业基地。要以农业技术发展的带头人与经济型人才为核心, 大力发展农业技术示范户, 基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带领广大农户积极探索, 将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促进农业产值的全面提升。最后, 要不断改进并完善农村及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要以电视、电话、网络等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 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覆盖范围, 进一步将电视媒体作为核心基础, 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同时应用新媒体的高覆盖性以及采取广大农户所易于接受的农业信息传播方式, 来宣传农业信息, 更好的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

3.3 合理配置农村经济人力资源

完善对农村经济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 是从本质上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方式, 农村经济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会受到地理区域、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其困难性以及复杂性也就十分巨大。要不断增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力度, 并同时不断健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 从而促使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有序流动。在目前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下, 农村经济人力资源的流动不但具备了必然性, 同时农村经济人力资源的流动还可促使农村居民走出原本的封闭环境, 接受现代思想、文化的熏陶, 使之整体素质水平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得以提高。外出打工的人们在回乡后也可为留守村民带来新的思想观念, 促进整体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4 结语

总而言之, 加强对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 是实现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村经济建设水平的核心与基础, 并且这也将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而,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当中也就更应重视对农村地区经济资源的持续开发力度, 只有如此方可使得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程度稳步提升, 并借此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摘要: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极为富足, 然而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却相对偏低, 同时对于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也不尽合理。因此, 我们必须全面提升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力度。针对传统体制之下所构建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相关行政体制进行适当的创新, 以期能够构建起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源自由流动以及优化配置的行政体制, 积极的探讨出符合当前农村经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农村经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万明月.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J].中国农资, 2013 (28) .

试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 篇8

一、面向档案用户的开发模式

1. 共建共享型开发。

这是面向档案用户开发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为了方便档案用户集中利用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 打破档案馆之间的隔离, 减少档案信息的孤立、片面、重复现象, 实现档案馆之间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价值而进行的工作。共建共享型的档案信息开发可能需要多个拥有可以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档案馆共同合作, 这些可以对外公开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有可能是同一主题的, 也有可能是不同主题的。例如, 建立全国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可使全国人力资源信息得以共享, 促进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开发档案全文数据库或档案目录数据库, 可实现各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互联和共享。这种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 一方面满足了档案馆自身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需求, 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档案用户从档案馆获得更多服务的要求。当然, 共建共享型开发需要注意, 不是所有的档案信息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 任何时期, 总有一些档案信息是需要保密, 不能公开的。因此, 共建共享型开发必须注意区分档案的开发等级, 做好用户的利用权限设置, 既保证用户可以自由利用各种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源, 又保证用户的利用在合理范围之内, 使不同的档案信息资源在不同的维度内发挥最大的价值。

2. 公布型开发。

公布型开发是历史档案开发的一个典型。它是指档案机构根据档案客观状况及现实需要, 将档案原件制作成围绕某一专题的档案文献的工作, 比如在各种文献 (期刊、报志等) 上公布的档案, 或者直接出版的各种类型的档案汇编、档案丛编、档案文集等, 皆是公布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早期《尚书》的编纂, 到民国时期明清档案的大量公布, 直至现在, 定期的档案信息编纂公布已经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常规性开发工作, 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公布型开发经验, 公布型开发成果丰硕, 形成了一套公布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然而, 传统的公布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 从编纂的选题、档案文献的查找挑选、档案文献的加工编排, 及至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完成, 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信息技术不是非常发达的条件下, 利用大量手工工作完成的。公布渠道多是采用出版发行方式或者媒体公布方式, 形成纸质出版物供用户进行利用。这种传统的公布型开发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显现了很多不利之处。如开发过程比较久, 开发成品不能显示音频、视频等效果, 用户利用不便, 传播受时间地域限制等。在新的资讯时代, 公布型开发的工作模式在不断改进, 现在网络环境下的公布型开发正处于摸索阶段。可以预见的是, 纸质形式的公布出版物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存在。但在未来社会, 公布型开发有可能和共建共享型开发合为一体, 通过建立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形式来替代公布型开发工作。

3. 代理型开发。

代理服务型开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为了实现用户更加方便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减少用户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提高用户获得档案信息资源的水平, 而由更加专业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提供专门服务。例如根据档案用户的咨询, 为用户进行专门解答的服务;根据档案用户的委托, 定期搜集相关档案专题, 为用户跟踪服务等。代理服务型开发实质上是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这种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所提供的服务针对性非常强、含金量非常高, 也考验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 宣传与教导型开发。

这种开发模式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吸引用户并向用户传递档案信息资源描述信息或者指导用户如何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等活动。具体开发形式有:普通宣传型, 利用档案举办各种主题或专题展览, 进行档案宣传;网络宣传型, 利用档案网站进行档案工作宣传, 制作多媒体档案进行宣传;教导型宣传, 档案用户的检索教育、档案用户阅读教育等。宣传与教导型开发可以使更多的公民接触到档案信息资源, 培养潜在的档案信息用户, 扩大档案信息用户的范围, 并提高档案信息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效果, 避免因用户不了解档案信息资源或者不熟悉档案信息资源的查找使用方法而带来的负面效果, 它的价值在于提高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减少档案信息资源的闲置浪费。

二、面向档案信息资源客体的开发模式

1. 整理型开发。

整理型开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针对档案信息客体的状况, 对档案信息资源重新进行分类、排列、著录、标引, 建立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如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汇集、分类目录、全宗文件目录、专题目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文号索引、全宗指南、专题指南、档案馆介绍等等。整理型开发一方面帮助用户重新认识已经存在的档案信息资源, 揭示其内部联系和规律, 放大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重新排序、建立索引、统一检索标识等使档案信息资源成为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体系, 便于用户的查找使用, 也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的进一步开发打下基础。

2. 转化型开发。

转化型开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将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不同形式、不同文种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形式转换, 以方便用户利用的开发活动。这种开发模式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 将档案信息资源在不同的类型、组织结构、表现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具体说来就是多介质转化:将口述档案通过笔录、录音等方式转化成记录型的档案信息资源, 将电子文件通过下载打印成纸质档案, 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缩微档案;数字化:将文献记录型档案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转化为电子档案;多媒体化:将磁带等一些声频、视频档案以及图形、图像档案和一些文本档案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档案。转化型开发可以使客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在不同的类型之间自由转换, 方便了档案信息的传输和保存, 也便于用户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利用。

3. 主题汇集型开发。

主题汇集型开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将分散保存的档案信息资源, 按照用户的特定需要, 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 重新进行加工组合, 汇编成新的档案文献出版物。例如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等。这种面向主题的档案信息的聚合与分类的开发可以是一个档案馆范围的, 如《省基础数字汇编》, 或者一个数据库范围的, 例如某一专题数据库——《人事档案数据库》。

事实上, 所谓的主题汇集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结构, 将分散保存在各个地区、专业、行业档案馆以及不同全宗内的档案, 根据一定的原则重新梳理、排序、分类等, 形成新的档案信息组织结构, 从而在一个主题范围内实现档案信息的深度揭示和广度搜集。但是, 它并不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 也就是它按照一定的规则尽可能全面搜集档案信息, 对档案原件不加改动, 也不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方面加以限制, 如何利用由用户自己负责。

4. 研究评价型开发。

研究评价型开发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通过对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从而作出综合评述, 或根据其发展规律,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动向的开发活动。这种开发是一种研究性的再创造活动, 其结果将形成三类档案信息开发成品: (1) 综述类:档案编研中查考性材料的编写, 另外还包括各种综述、专题总结等; (2) 述评类:档案编研中评述性材料的编写, 其他还包括利用档案而写的各专业、行业某一专题的评述、点评和评论等; (3) 预测类:主要指利用档案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对未来的预测、趋势分析和未来展望等。研究评价型开发主要是通过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来进行, 可以通过定题服务、追踪服务等为用户提供综述类、述评类及预测类档案信息开发产品。这种模式凝结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 能够让用户直接利用去解决相关问题, 因而价值极高, 但难度也相应比较大。

谈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 篇9

1 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

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 改善单纯引用地表水引起的环境负效应荷兰、德国、英国伦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及我国北京等地都采用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 通过人工和自然调蓄技术, 对水资源进行时间和地域的再分配。

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主要选择在含水层厚度大、颗粒粗, 与地表水直接发生联系且地表水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人工调蓄条件的地段如冲洪积扇顶部和中部。冲洪积扇的中上游为单一潜水区, 含水层颗粒粗、分布范围广、厚度大 (可达上百米) , 有巨大的储存和调蓄空间, 且地下水位埋藏浅、补给条件好;而扇体下游受岩相影响, 颗粒细构成潜伏式天然截流坝。这种结构特征, 决定了地下水库具有易蓄易采的特点, 具有良好的调蓄功能和多年调节能力, 有利于“以丰补欠”, 充分利用洪水。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 调蓄的最佳部位是冲洪积扇的中上游单一潜水区。可采用群井强采、枯采丰补、以丰补欠的调蓄方式。为实现这种调蓄方式, 在工程措施上要采、补相结合。补源措施上可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分级修建高出河床1~2m滞洪坝, 延长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时间, 增加河床中水层厚度与湿周长度, 从而可达到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的目的。也可利用扇体上游的一些废弃沙坑引洪水进行人工回灌。通过这些工程措施可达到充分利用洪水, 增加补给量的目的。在采水工程上可采用深度适宜的管井进行强采。井间距采用有关方法计算确定。

2 河流近岸开发模式

我国北方的北京、西安、兰州、西宁、太原、哈尔滨、郑州等大城市, 大型供水水源地都是傍河取水型的。经多年的开采实践证明, 傍河取水是保证长期稳定供水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利用地层的天然过滤和净化作用, 使难于利用的多泥沙河水转化为水质良好的地下水为沿岸城镇和工业集中供水提供水源, 是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一种主要模式之一。在选择傍河水源地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在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优先选择开发程度低的地区。

2.2 充分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富水程度及水质。

2.3 为减少新建厂矿所排出的废水对大中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污染, 新建水源地尽可能选择在大中城镇上游河段。

2.4 尽可能不在河流两岸相对布设水源地, 避免长期开采条件下两岸水源地对水量、水位的相互削减。

3 井渠结合模式

农灌区一般采用井渠结合开发方式, 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 由于降水与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 与灌溉需水过程不协调, 每年3~5月或4~6月灌溉临界期一般严重缺水, 形成“春夏旱”。为解决这一问题, 发展井渠结合的灌溉, 可以起到井渠互补、余缺相济和采补结合的作用。实行井渠统一调度, 可提高灌溉保证程度和水的利用率, 不仅是一项见效快的水利措施, 而且也是调控潜水位, 防治灌区土壤盐渍化以及改善农业生态和环境的有效途径。经内陆灌区多年实践证明, 井渠结合灌溉的作用, 一是提高了灌溉保证程度, 缓解或解决了春夏旱的缺水问题;二是减少了河水的灌溉数量, 从而减少了灌溉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三是可通过井灌控制地下水位, 改良土壤盐渍化。例如, 新疆乌鲁木齐冲积平原五家渠灌区的101、102和103三个团场, 先后打井360眼, 1978年播种面积23×104亩, 共需水量1.3×108m3, 其中井灌提取地下水量0.5×108m3, 通过打井不但解决了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 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 已从井灌前的0.5~1.0m, 下降到3.0m左右, 灌区盐碱地得到了改良。

4 井灌井排模式

井灌井排模式主要适用于干旱内陆河流下游, 地下水的矿化度低于1.5g/L, 含水层与表层土壤间无隔水层的地区, 这些地区一般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 而且地表水缺乏。在这些地区开展井灌井排模式, 一方面提高了灌溉保证程度, 另一方面可达到改良土壤盐渍化的目的。井灌井排模式具有效果快、稳定、排灌结合成本低和占地少等优点, 但在咸水区不宜采用。

在采矿过程中, 由于地下水大量涌入矿山坑道, 往往使施工复杂化和采矿成本增高, 严重时甚至威胁矿山工程和人身安全, 因此需要排水。例如我国湖南某煤矿, 平均每采1t煤, 需要抽出地下水130m3左右;匈牙利尼拉德铅土矿, 需要抽出210 m3的地下水才能开采1t铅土;又如目前沿我国太行山山麓有不少煤田, 由于大小矿床疏干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未能开发。如果矿山排水能与当地城市供水结合起来, 可一举两得。据估算, 这一地区的矿坑排水量每年可达5×108m3左右, 如果能得到充分利用, 可在城市供水紧缺的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

5 引泉模式

在一些岩溶大泉及西北内陆干旱地区, 地下水溢出带可直接采用引泉模式, 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大泉一般动态稳定, 水中泥沙含量低, 适宜直接在泉口取水使用, 或在水沟修建堤坝, 拦蓄泉水, 通过管道引水, 以解决城镇生活用水或发展泉灌。这种方式的取水经济, 一般不会引发生态和环境问题。

结束语

以上是几种主要的地下水开发模式, 实际应用中远不止上述几种, 可根据地区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 使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10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所谓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所有劳动力进行学校教育、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启智服务等, 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发挥人力资本效用的活动的集合。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区域内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人文环境、人口素质等有着较大差异, 这些可能会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应积极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 将区域人口资源转变为区域人力资本,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有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及其成本等, 其中学校教育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也是提升区域劳动力素质的有效方法。河南是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 2015年河南省人口将近1亿, 生产总值为37010亿元, 其中,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8万亿元,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5万亿元。从河南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看, 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这无疑需要大力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习惯于用按照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这种以“供给”为目标的“人才规划”受到普遍质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以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校企合作是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教育导向、以“产学合作, 双向参与”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以一线技术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为重要特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高职院校和用人企业共同合作为基础, 以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企业的人才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 也有助于企业获得熟练的高级技术人才, 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见,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育模式。

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视域下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战略, 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与欠发达大省, 如何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将大量的普通劳动力转化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现实问题。只有不断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培养更多技能型应用人才, 才能提高劳动就业质量,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河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应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审视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分析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当前, 我国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规范, 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支持。但是, 法律规范中关于校企合作的规定过于抽象和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此外, 关于校企合作的规定多以“决定”、“通知”、“办法”等形式出现, 缺乏法律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以河南省为例, 政府出台了《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初步建构了校企合作的组织框架、制度规范, 但是政府并未对校企合作给予用地、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 也未制定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政策法规, 没有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权利、责任、义务等, 这些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2. 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 但是河南省并未出台校企合作的指导规则、反馈制度、奖惩制度等, 不能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近年来, 校企合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但是河南省并未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经费补贴, 这给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带来许多发展障碍。比如, 经费不足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培训, 制约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发展, 降低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近年来, 河南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 这些校企合作多为短期、自由、松散、不规范的校企合作, 缺乏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 缺乏权威的校企合作信息平台, 缺乏有效的合作运行机制和交流沟通机制, 企业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此外, 河南高职院校多以本地企业为合作对象, 跨区域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多是校企双方作为独立实体进行合作, 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人才培养效果也差强人意。

4. 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 许多企业都认为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是学校和政府的义务, 与企业的关系不大, 因而, 许多企业都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此外, 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价值目标的经济实体, 校企合作往往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比如, 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时, 企业要给学生安排食宿;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技能不熟练, 在操作中常会出现次品和废品, 这些都会增加企业成本。再如, 学生在生产操作中发生事故时, 企业还要承担医疗费、抚恤金等, 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因而, 许多企业不愿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 从而出现了高职院校“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三、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视域下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各地都积极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探索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渠道和合作途径, 并围绕人力资源培训、智力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市场流动等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也是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而, 要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 创新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更多技能型应用人才。

1. 加强立法建设, 完善制度规范。

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不断完善立法, 努力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如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 “企业要承担学生的培训任务和费用......承担65%以上的培养费用”。与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高职教育法治化、规范化等发展滞后, 未以政策文件的方式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权利、义务、责任等。因而,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 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并根据河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 明确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学生等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权利、责任等, 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比如, 可以根据《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制定校企合作的制度规范, 用制度保障各个利益主义在校企合作中的合法权益。

2. 加强政策扶持, 健全运行机制。

当前, 河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 主要有前校后厂、学徒制、工学交替、产学合作、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 这些模式多为浅层次合作, 只重视签约挂牌, 缺乏务实行动。同时, 由于缺乏政策支持、缺少合作机制、利益机制缺失等,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与校企深度合作的目标相距甚远。因而, 有关部门要根据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 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利益补偿机制, 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和高职院校财政、税收、用地、信贷等政策支持。还要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监管力度, 建立行之有效校企合作监管体系, 明确各方面在校企合作中的具体责任, 以确保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能够顺利开展。此外, 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的信息资源, 建立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 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

3.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和企业都能从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因而, 企业要正确认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将校企合作作为获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积极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场地、工作岗位、教育经费等, 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同时, 企业也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员工培训, 或者聘请高职教师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也有利于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就高职院校而言,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企业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 比如, 可以根据企业生产流程, 灵活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 还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共赢。

4.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提升合作深度。

经验表明, 只有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训等校企合作模式, 才能培养出更多技能型应用人才, 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因而, 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为基本原则, 以“强化实践课, 突出技能课, 压缩文化课”为基本思路,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建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比如, 要调整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强化实习实训教学, 创新实习实训方式。此外, 高职院校要深入企业调研, 了解企业的工作岗位、人才需求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提升区域人口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开展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将区域人口资源转变为区域人力资本,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此, 应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出发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以创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亚军, 李健艺.从营销视角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J].职教论坛, 2007, (6) .

[2]卢晓春, 李明惠, 胡昌送.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 2009, (9) .

[3]迟俊, 刘晓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5) .

[4]孙中范.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 2002, (2) .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11

摘要:研究分析共生模式在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领域的适应性以及共生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是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理想模式。以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为例,从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共生机制两方面实证分析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区域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共生模式;山东半岛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1-0045-06

Abstract: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linkag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region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and h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y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survey, expert interview, inductive logic research methods, the adaptability of symbiotic model are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in the area of joint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integrated and symmetric mutualism is an ideal model for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Using linkag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eninsula coast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as example, this article took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paths of constructing integrated and symmetry mutualism model of linkag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Shandong peninsula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quality parameters of symbiotic unit and the symbiotic mechanism.

Key words:regional sports tourism;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symbiotic mode; Shandong Peninsula

近年来,随着体育旅游业的兴起,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范围小到单个城市,大到省内区域、省际间乃至全国范围。研究内容包含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体育旅游企业竞争力等众多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业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从研究视角来看,多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学、体育赛事管理学等角度展开,基于共生理论研究视角的成果较少。

随着体育事业、旅游产业大发展,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业方兴未艾,半岛各地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体育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纷纷加大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投入,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受行政管理以及半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的限制,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小的浪费。加上缺少宏观上的规范和统筹规划,各地区出现重复开发的同质化问题严重。这些不利因素已经严重阻碍半岛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学界和当地政府热切关注的课题。

因此,本文以广泛运用于医学、经济学、农业学、旅游学等多门学科研究领域的共生理论为视角,以山东半岛滨海地区为例,探索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特征及其规律。将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置于共生理论框架下,从共生模式角度分析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不但对区域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优化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体育旅游一体化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丰富了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研究视角,为学界开拓了研究思路。

1 共生理论及其共生模式

1.1 共生理论

“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的,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1]。从一般意义上讲,共生指单元之间在一定的环境中按某种模式形成的关系。它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其中,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随着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深化和社会科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共生理论思想和概念逐步引入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并产生许多交叉学科,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效[2]。

1.2 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也称为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模式一般分为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2种类型,组织模式按共生单元的组织进化程度可分为点共生模式、间歇共生模式、连续共生模式和一体化共生模式4个阶段,本文通过概念特征、共生界面特征、阻尼特征来阐述4种模式的区别[3](见表1);行为模式也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本文通过共生单元、共生能量特征来说明4种模式的特点[3](表2)。4种组织模式与4种行为模式相互组合出各种各样的共生体系[3](如表3)。

共生组织模式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依次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其中一体化共生是最终理想的组织模式。从共生行为模式来看,对称互惠共生是共生关系理想的行为模式。

2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分析

2.1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共生理论作为生态学的方法论,能否适用于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是本研究的前提。依据共生理论,任何共生关系的形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4]:1)要具有内在性质的兼容以及某种时间或空间联系;2)在给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某种确定的共生界面;3)共生单元之间按某种方式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通常由共生单元内在联系的亲近度、同质度或关联度来决定;4)共生环境必须对共生关系和结构的形成起到稳定作用。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涵义为: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是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的地理位置内各部分地区(城市)之间,以政府或者企业等为主体通过签订协议、合同的方式对体育旅游资源联合开发的行为过程。由此分析可知:1)各部分地区之间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各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意愿的兼容性以及资源上的互补性,即具备独立的共生单元以及共生单元之间内在性质的兼容量;2)各部分地区之间的铁路、公路、民航、邮电、网络等交通、通讯联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各地政府之间的体育、旅游部门的行政管理组织等为共生关系提供了多重的共生界面;3)各地区政府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在体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协议合作发生的人员交流、资金投入、信息沟通等联系,即是共生单元之间按照某种方式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过程;4)一定时空内,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经济、政治、文化外环境等和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即共生环境能为共生关系和结构的形成起到稳定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关系的形成是成立的,共生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适用于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作为研究复杂生态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以及合作共生的新兴基础科学,它可以从更高层面把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巨系统仿生为有生命活力的运行体系,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分析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系统内在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探索联动开发的合作规律,为构建合作共赢的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模式提供方法论指导,进而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和谐而持续的健康发展。

2.2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选择

通过对共生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分析可知,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最理想的组织共生模式是一体化共生,它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很强的稳定性以及联系的紧密性,是最具效率的共生组织模式。最理想的行为共生模式是对称互惠共生,它表现为共生能量的对称性分配,共生净能量的最大化,而共生净能量的增大必然激发共生单元之间更加促进共生模式由低级不稳定状态向高级稳态状态的进化,从而使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更加顺畅,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此外,任何一个完整的共生模式都是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组合,因此,我们认为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理想选择,是未来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目标。

2.3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机制的建立

共生机制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方式[3]。共生机制的建立对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由环境作用形成的环境诱导机制,由共生单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共生动力机制,以及由共生单元之间的性质差异、空间距离和共生界面的介质性质所形成共生阻尼机制。因此,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的形成,必须建立正向的环境诱导机制和高效的共生动力机制,尽力减小共生阻尼机制。即要求共生单元之间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条件,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协商建立共生管理机制、市场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以达成区域合作开发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适配性,从而实现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

3 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构建

3.1 构建基础条件

3.1.1 区域地理背景

山东半岛滨海地区包括山东辖区内最重要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和滨州7市,是一个海陆复合区域,是中国北部环太平洋地带通向各大洲的重要门户,是国家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码头。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半岛内7市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交流日益增多,各地市之间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区域分工日趋明显,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半岛地区也逐渐成为中国北部地区接受外来经济辐射,吸引各方投资和扩大交流合作的首选之地,也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新引擎[5]。

3.1.2 体育旅游资源丰富

山东半岛滨海地区海、岛、滩、城融为一体,海岸线长3 000多公里;拥有301处包括长岛、田横岛、刘公岛、灵山岛、石岛、庙岛群岛等著名岛屿在内的岛屿;1 000余处规模较大的滨海沙滩。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山东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潜在空间资源,也为海滨体育旅游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6]。

半岛地区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的举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供给。近几年,山东半岛各级政府积极申办、举办各类各级众多的体育赛事,为体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体育赛事资源,特别在2008年的青岛奥帆赛和2009年全运会举办以后,山东半岛近几年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密集,为体育赛事资源联动开发提供了很大的挖掘空间。

山东半岛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某些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已经开发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如“潍坊国际风筝节”和“荣成国际渔民节”在世界上已经颇具影响力。烟台地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渔灯节和2008年申遗成功的螳螂拳武术文化,日照地区的渔民节,有500多年历史的海阳大秧歌等等[7]。

3.1.3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条件

截至2013年底[8],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5.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4 994公里,“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全省沿海港口7处,泊位总数达到519个。中国的两大铁路干线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均纵贯山东境内,胶济铁路和兖石铁路横跨东西,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己达3 150公里,目前正在修建的京沪高铁横穿山东南北。现有包括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国际机场在内的7处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700多条线。四通八达的交通为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奠定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综上所述,在山东半岛滨海地区实施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合作开发,其地缘位置相近,体育旅游资源各地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但也应看到,山东半岛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个别地区发展体育旅游意识淡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地区发展不平衡。囿于行政辖区和地方保护主义壁垒限制,还未能在整体上形成统一的开发规划和管理,存在着项目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在保持各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特色的同时,从山东半岛滨海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全局统筹谋划,加强区域协作,实施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未来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

3.2 山东半岛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构建途径

3.2.1 提高山东半岛滨海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单元的质参量

提高开发主体的意愿质参量,是促成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关系形成的前提条件。要求半岛各地政府或者企业组织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方面达成广泛共识,着眼长远利益,树立合作共赢的思想,使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成为半岛区域内共同的强烈意愿和需求。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旅游资源合作开发的意愿质参量,才能为以后实施联动合作开发奠定基本的质参量兼容条件。

提高共生单元质参量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9]:异类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和同类共生单元的质参量。质参量兼容规律提示,异类共生单元之间关联度高或同类共生单元的同质度高,其形成的共生关系越稳定,越能促进共生模式趋向高级阶段的进化。因此,在构建山东半岛滨海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中,对于异类共生单元要提高其关联度,提高异类共生单元质参量关联度就是要增强共生单元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具体要求为:各地应该根据自身的自然禀赋、体育旅游产品特色、品牌等方面的差异,开发推出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树立各旅游地鲜明形象和特色主体文化。如青岛市在2008年奥帆赛之后,明确提出打造“奥帆之都”的城市体育旅游形象,并树立“奥帆之都”的建设目标;日照也成功地借助2010年的全国水上运动会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继而日照应着力“水上运动之都”城市体育旅游形象。实行半岛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个性化、多元化、互动化、互补化的发展战略,才能增强各地市旅游特色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才能进一步提高各地市联动开发的对接水平,为以后实现半岛地区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创造条件。而同类共生单元之间应提高其质参量的同质度或相似度,强化共同的优势,提高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层次,以期实现强强联合,组建战略联盟的发展模式。如滨州市和东营市同属黄河三角州地区,可围绕黄三角湿地协同开发,共塑黄河湿地形象,共同打造黄河生态体育游。根据山东半岛7市的体育旅游资源特色和城市文化,建议构建以下城市体育旅游形象和主题文化(见表4)。

提高共生单元的质参量,不仅包括提高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共生单元的质参量,还包括提高不同体育旅游产业之间共生单元的质参量,或者是旅游地和体育旅游产业之间共生单元的质参量,这样才能为实现半岛地区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3.2.2 建立良好的共生机制

3.2.2.1 利用和营造正向环境诱导机制

由正向环境作用形成的诱导机制对共生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共生关系创造稳定的积极的进化条件,促进共生模式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过程。正向环境诱导机制包括以下2个方面。

1)激励性政策环境诱导机制。政策是国家意志发展方向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在促成共生关系形成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无论从国家发展层面还是山东政府层面,相继出台了涉及经济区建设、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方面的规划和指导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山东半岛滨海地区共生模式的构建起到了激励性诱导作用。首先,国务院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11]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战略意义,强调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务院2011年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经济区域发展战略[12]。该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并详细规划了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文化和体育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海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方向。其次,2012年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13]中明确了体育产业发展的要求、目标、任务以及主要措施和政策。该文件中强调了充分利用体育项目、设施等资源,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的精品线路、赛事和景区。这些规划和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必将促进山东半岛滨海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大发展,为构建其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2)体育和旅游产业大发展环境诱导机制。“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体育和旅游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已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山东省发展层面上来看,山东旅游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3年底山东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 000亿元,位列全国三甲;“好客山东”经过6年的培育,品牌价值达到170亿元[14]。此外,山东省拥有众多体育场馆设施,特别是2008年青岛奥帆赛和2009年全运会举办留下来的体育场馆设施,为今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山东省举办赛事频繁,其中大型国家级赛事呈现出逐年增多的态势。如2014年山东省将举行300多场体育赛事,其中国家级赛事30多场。可见,国内特别是山东省体育事业和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山东半岛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实现山东半岛滨海体育资源联动开发也是一个正向的激励性因素。

3.2.2.2 建立良性的共生动力机制

共生动力机制反映共生关系进化过程中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通过良性的共生动力机制的作用,共生体得到良性的发展和高级进化趋向。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机制包括: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利益协调机制。

1)共生管理体制。制定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管理体制与发展规划,打破区域藩篱和地方保护主义限制。政府各级体育、旅游等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合作意识,建立长效协商机制,共同磋商和制定山东半岛滨海地区体育旅游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制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目标与重点发展方向、发展阶段、步骤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明确各市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合作中的分工、目标和任务。

2)建立统一市场运行机制。在合理的市场监管体制下,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利用市场杠杆作用调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要素的流动与资源配置,建立开放、自由的体育旅游资源市场开发体系。完善融资机制建设,吸引外资和民资投入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市场中来,解决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融资困境。

3)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体育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是涉及多部门、多种产业复杂的运作过程,其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在利益分配上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因此,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调节各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有利于联动开发体系的稳定可持续性运转。

3.2.2.3 减小阻尼机制

阻尼机制是由于共生单元之间的性质差异、空间距离和共生界面的介质性质所形成共生阻尼特征。如果阻尼作用增大,会造成能量的损耗,从而危害共生关系的稳定。因此,必须利用共生关系的动力机制协调共生单元之间的问题和冲突,通过加强联动开发合作共生界面的建设,减小阻尼机制的作用。一方面,要构建高效的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领导小组和市场开发部门,完善联动开发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市场开发体系,保证共生动力机制的高效运转。另一方面,要加强各地邮电通信、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快各地体育、旅游等部门网络信息平台的对接,建立统一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客源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工作,建立起通畅、高效的信息化共生界面。另外,完善山东半岛滨海地区的区域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优化共生界面的必要条件。

4 结论

通过分析共生理论和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内涵,得出共生理论对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其次,以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得出,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理想模式。以山东半岛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为例,从提高共生单元质参量和建立良性共生机制方面,实例分析了一体化互惠对称共生模式的构建设想,但是,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18-128.

[2]徐虹,李筱东,吴珊珊.基于共生理论的体育旅游开发及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旅游论坛,2008,1(2):208.

[3]陈菲琼.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联盟共生模式研究出版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1-28.

[4]尹少华,冷志明.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以武陵山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8,28(2):243.

[5]孙松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6]李淑娟,隋玉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7):214.

[7]李春光.山东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1(1):189.

[8]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交通概括[OL].http://www.sdjt.gov.cn/publish/main/41/index.html, 2013-12-21.

[9]冷志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对湘鄂渝黔边区的实证分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4-80.

[10]陈玉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联动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2(4):153.

[11]山东体育局网站体育产业政策.国办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OL].http://www.sdty.gov.cn/NewsView.aspx?NewsID=hY1Cg6hGvqM=&LinkId=ATPpO8KBH0Q=,2010-03-29.

[12]郝祥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体育旅游生态化建设互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13]山东体育局网站体育产业政策.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OL].http://www.sdty.gov.cn/NewsView.aspx?NewsID=UR8oXpD2gnk=&LinkId=ATPpO8KBH0Q=,2012-09-24.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篇12

旅游本身是一种体验,但休闲时代的体验对旅游提出了新要求, 即旅游应突破原始的表面层次的被动式的体验,而达到一种被动式的经历与主动感悟相结合的真正意义上的体验, 这就需要诱导人们进入体验的过程, 以使人们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收获。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也在逐步移向海滨海岛、山岳景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乃至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的敏感区, 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时尚正在迅速发展[1]。然而, 人们对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的理解并不准确, 利用与保护措施在政府、企业及旅游者三个层面上明显脱节, 也缺乏相应的科学基础研究和可操作的具体规程[2]。

一、休闲旅游资源“鱼型”剧场开发模式的构建

“鱼型”剧场开发模式是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的支持下,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转化,从条块分割的个体经营向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转化,从关注眼前经济利益向可持续发展转化的新型休闲旅游景区建设新模式。以往的开发模式可看成是在自然区域进行的以观赏自然为目的的旅游,它关注的是自然景观的开发和游客的观光休闲,其旅游效益较为单一;而“鱼型”开发模式一方面强调开发活动中对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以及旅游活动中对生态文化与体验的获取;另一方面要强调旅游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社区发展的关爱。“鱼型”开发模式要求人们将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游客、旅游社区和政府管理结合起来,目标指向整个生态旅游系统的高效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通过东道主在生态旅游资源场景下的表演、东道主在掮客的作用下与客人的互动以及客人的参与等一个个具有空间约束性的旅游情境串联组合在一起并伴随着时间流而发生的心理调适和激变过程,而达到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休闲、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系统、高效环境的良性循环。

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说明休闲旅游过程:“旅游=演出”;“游客=观众”;“旅游线路=编剧”;“旅游目的地=剧场”;“旅游服务=使游客获得美好而难忘的经历与体验”。休闲旅游是客人与主人角色互动的产物[4]。

从东道主(包括经营者、当地政府、居民等)的前期准备和筹划及掮客的牵针引线到客人(旅游者)愉悦的生态旅游体验感知, 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于其中, 东道主在旅游资源开发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适宜的景观开发和游览规划;最佳的生态旅游资源文化与生态的剧场展示和对游客的关爱服务和对社区发展的贡献。传统的旅游开发中, 或过度人工雕凿与城市化, 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原貌;或缺乏必要的生态文化展示, 严重影响到游客的文化认知和生态体验, 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展示。

从客人角度,即旅游者的角度来讲,是指客人支付一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所获得的满足其旅游欲望的经历和体验。旅游者通过对旅游产品的购买与消费,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旅游者眼中的旅游体验,不单单是其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一个饭店的床位,一个飞机或火车的座位,或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参观游览,一次接送和陪同服务等等,而是旅游者对所有这些方面的总体感受,是一次经历和休闲。

同时,旅游者在休闲旅游体验来说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旅游资源的感知与体验;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与责任;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和对发展的贡献。以往的旅游活动, 由于忽视了生态文化的认知和生态体验的获取,致使旅游需求满足程度不足, 旅游者感受和体验效益下降;由于忽视对生态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和责任破坏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休闲旅游标志着传统旅游正在逐步摆脱传统的观光模式, 向着深层的生态文化与休闲为主体的方向发展。休闲旅游是一种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 旅游者已不满足静态的观赏,而是希望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充分认识和理解生态旅游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获得丰富的生态知识、亲身经历和精神享受[5]。

二、漓江·古东景区“鱼形”剧场开发模式实证研究

(一)漓江·古东景区在“鱼型”剧场开发模式上的实现

漓江·古东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从旅游观赏途径的实现、旅游交往途径的实现、旅游模仿途径和旅游中的游戏[4]四个方面来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进行分类归纳分析,从不同层次分析景区内的休闲旅游资源在“鱼型”剧场开发模式中的应用。

1.旅游观赏途径的实现。古东景区位于漓江以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景区面积8 220.83亩,森林覆盖率为95%;山溪碧流,蜿蜒曲折;溪中乱石堆积,谷内飞瀑高悬;山坡陡险,石多土少;生境湿润,森林别致。

瀑布源头距景区4km, 其中涌泉大水窿岩溶泉为源头,水流像趵突泉一样出露翻涌。反映岩石形成于浅海及海陆交互的环境[6]。漓江古东景区是广西首家绿色环保教育基地。景区内通过各种微缩实景及图文资料以独特的视角向游客展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人们在穿越广场时不经意间受到了环保教育,一些国内外的环保专业人士也给予景区很高的评价。

2.旅游交往途径的实现。“古东”之称,实为壮语地名的遗存,是古壮字“儂農”的汉语注音,意为“丛林深处”。壮族先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游客也可以领略到壮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

古东森林属北亚热带丛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林中80%以上为枫香树,是目前已发现的全国最大的红枫纯林,每至深秋,枫叶灿若红霞,成为桂林及南方观赏红叶的好去处。

3.旅游模仿途径的实现。位于环保广场内雕塑群以其形态各异的造型,向旅游者说明环保与人类的关系;大门照壁上变形的蛙图案(俗称“蛙孕”),寓意壮族祈求人丁繁衍,六畜兴旺,向旅游者展示了古老壮族文化的图腾;3亿年的观音神像,完全符合佛家弟子的信仰,顶礼膜拜是顺理成章。

4.旅游中游戏途径的实现。漓江·古东景区在不同的游览路段开设了专项的游戏来调动旅游者的积极参与性,其中有:刘三姐歌圩;走瀑戏浪(古东景区的瀑布是可以攀爬的瀑布,可以触摸的瀑布,一改传统的你指我看方式);森林剧场化(利用自然景观和自然材料结合日常生活设计多个参与性小品,使游客在林木穿梭中开怀畅颜,享受森林浴的美妙与乐趣)、红枫节、拓展活动等。

(二)漓江·古东景区在“鱼形”剧场模型开发中的运用

利用剧场理论来分析这个舞台出现的各个角色。整场戏剧的导演、监制和编剧———景区各个部门员工扮演的主人角色,在休闲旅游开发方面充分体现了休闲理念。漓江·古东景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陆地资源景观类,景区一方面合理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地利用现有生态旅游资源来展示大自然的美与崇高;另一方面以期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刺激旅游者的游览兴致,充分的利用每一块土地来展示大自然的秀美和环境保护知识。在水域资源景观类,通过与水的接触、水与文化的融合来集中游客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地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暂时忘却日常生活的喧嚣而挑战个人的极限。

整场演出的线索(旅游线路的设计)是从景区入口少数民族建筑、图腾、小吃和手工艺品的展示,到一进景区在青山秀水间与三姐的对歌;从嬉戏在飞流直下的瀑布到颇具游戏性质的拓展运动;从在百米之上的吊桥欣赏红枫树林到下山途中一步一看的桂林方言;从六人一架的马车返回到一人一匹的南方马试骑,都体现了景区在设计旅游线路时的良苦用心。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是整场戏剧高潮迭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景区的可持续绿色管理为休闲生态旅游的开展铺平了道路,也为剧情的推动奠定了基础。

随着戏剧帷幕的徐徐拉开,演员和观众———旅游者闪亮登场。在这里旅游者扮演的角色既有演员的参与部分也有观众的欣赏部分。无论旅游者在这里是要寻求审美体验、遁世性旅游体验、认知性旅游体验而或极端旅游体验,都有其展示的舞台和其独特的视角。无论旅游者在这里是要欣赏大自然的幽美或崇高,或与朋友沟通感情或结交不同的朋友,而或寻求生命的刺激参与到大自然的游戏当中,都有其不同的实现方式。在这里与单纯的游山玩水和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旅游不同, 在表演中让旅游者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去寻找保护生态、保护地球的答案;并通过旅游者亲身参与, 使参与者了解自然的纯洁和秀美, 亲历文化,引发反思,产生共鸣,从而使休闲旅游超越单纯观光旅游的形式与结果。

总结

随着《国民休闲计划》慢慢拉开帷幕,作为休闲旅游的旅游资源如何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体验效果,带来愉悦的休闲目的,“鱼型”剧场开发模式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建设搭建了一个模型,使其在以后的休闲旅游过程中, 能够充分地观看自然、感受自然、倾听自然、体验自然、阅读自然、欣赏自然, 同时保护自然, 以实现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论生态旅游资源[J].思想战线, 1999, (6) :33-38.

[2]约瑟夫·派恩, 詹姗斯·吉尔姗.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3]Mbaiwa J.E.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Okavango Delta, north-western Botswana[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3, (54) :447-467.

[4]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莉.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旅游体验研究——以入滇游客旅游体验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5.

[6]王力峰, 王志文.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6) .

上一篇:赔偿程序论文下一篇: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