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音乐体系(共12篇)
中国特色音乐体系 篇1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历史重任, 而学科建设则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第一要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此形势下, 高校特色音乐教学体系的创建, 无疑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推力。
一、立足本土、准确定位, 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承担着树立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本地区的音乐文化资源, 使之成为创建特色音乐教学体系的重要资源库, 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 我们要全面梳理历史典籍和方志文献, 深入开展本地区音乐文化资源调查, 认真研究传统音乐的内在核心精神及审美价值, 探析传统音乐进入高校的可行性。
高校要对各自的音乐学科发展要有客观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 根据音乐学科现状, 将本土代表性音乐品种确定为音乐学科的发展方向,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和步骤措施。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特色为本”的原则, 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作为学科发展重点, 找准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立足本土, 坚定不移地实施传统音乐优先发展战略, 才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学术优势,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 对广大青年学生产生导向性影响, 为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二、传承创新、转变机制, 构建地域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我们必须继承的宝贵财富。高校面临着创建以传统音乐为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的重任, 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传承为先。我们要保护传统音乐的原生性, 在充分继承传统音乐固有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创新, 形成活态的、可持续的传承环境。对于高校来说, 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大田野调查工作力度, 将本地各个乐种有代表性的知名艺人和老艺人进行抢救性调查。高校必须坚持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 充分考虑音乐活动的文化环境和人的操作过程,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态的音乐文化环境, 为音乐学科建设提供客观翔实的一手资料。
创新为重。传承传统音乐的目的在于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并将之发扬光大, 促进传统音乐的发展。具体来说, 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具备创新意识的音乐学科团队, 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同时要建立柔性引进人才的制度,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使之成为对外交往、展示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此基础上, 高校要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带动工程, 坚持学术性和应用型相结合, 将重心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措施上,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保证学科和专业创新的正确走向。
机制转变。目前, 大部分高校仍然囿于西方音乐教学体系的限制, 难以形成优势学科, 束缚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将阻碍本土音乐研究和学科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进行改革, 建立适应新要求的科研评估与监测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目标规划、规章制度和措施步骤, 建立校外专家资源库, 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优化特色音乐教学的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
三、积极探索、多元并存, 创建地方特色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中, 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 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高校在创建自己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当中, 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一是积极探索, 大胆尝试。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坚持“专业为先”原则, 将学科建设成果渗透到专业建设中来, 加强本土音乐的基础理论研究, 积极申报特色专业, 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 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软件支持。
二是兼容并存, 多元互补。在创建特色音乐学科的过程中, 要按照“布局合理、多元并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地方院校要发挥地域优势, 有所为有所不为, 确保优质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投入到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方向上来, 提高自己的学科竞争力。因此, 各高校需要根据音乐学科发展趋向和社会远期需求, 确定自己的特色音乐学科是什么、如何创建、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 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综上, 各高校要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传统音乐的资源优势,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重任。在此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立足本土, 实施传统音乐优先发展战略, 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 加快管理机制和领导方式转变,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紧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才能为高校的特色音乐教学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音乐体系 篇2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 候,毛泽东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的这种探索进行得断断续续而且艰难曲折,但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思想成果,其中尤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最为突出。
1957年下半年,在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复杂形势和重大事件的冲击,再加上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与客观实际日益相悖的错误估计,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偏离,使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离开了正确的方向: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在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但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在以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前提。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在领导中国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起点与动力。
邓小平理论包含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而首要的基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但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去制定规划。邓小平理论把社会主义社会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需要的部分的改革,看作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并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又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作出了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科学决策,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邓小平同志还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时候,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邓小平理论就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和中国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中国面临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所以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系列重大关系,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好牵动全局的重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重点突破。在国内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国际上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
思想内涵
[2]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新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思想内涵作出了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整合和统称
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将上述几个重大的具有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统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表示,揭示了这几个理论成果的内在关联,阐明了这几个理论成果在更大的理论体系中的归属。统一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这包括: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关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治主张;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设计;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重要理念;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战略思考;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之所以这样说,在于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高明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成是到顶了、不用再发展了的理论,而是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提供了又一些阶段性成果。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同样道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性的、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统一。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也可以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来表述。这次飞跃是一种完成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取得了胜利,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已经得到实践的充分检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用十七大使用的新概念,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次飞跃到目前还是一种进行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并接受时间的检验。因而严格说来,我们正处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当中。
理论价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表现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有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它们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这三个科学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首先,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的问题。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科学体系
[4]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什么叫科学理论体系?打个比方,所谓科学体系,不是一篮苹果,而是一串葡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简单相加,而是要在鲜明的主题下,抓住基本线索,将三者贯通,将一系列重要观点按照其内在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串葡萄”。
科学发展观是经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的重要新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要把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的地位,并贯穿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各个基本观点之中。
令人欣喜的是,已有不少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文章发表,学者们就此发表了各种见解。
今年6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秦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书,该书以十三个基本问题构成理论体系。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可喜的成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更多这类著作问世。
本人曾在《学习时报》发表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有以下十七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观点。思想路线论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邓小平针对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思想路线,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路线是基本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社会主义本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只讲社会主义特征的框子,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念。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以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初级阶段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和概括。十七大概括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论
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为了更快地发展中国。科学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历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市场经济论
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民主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开。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要依法治国。文化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社会论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新课题。文明论
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社会和谐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念,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应当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和谐。
国防和军队建设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防和军队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应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一国两制”论
“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政治路线论
政治路线是基本理论的凝练。基本理论只有凝练为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指导作用。对基本路线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还应当包括对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的论述。群众论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党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国家唯一的执政党。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科学工作,需要集思广益,大家共同努力,需要平等探讨和争鸣。
层次结构
[5]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程已经相继出现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主要是四个: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就是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而逐步建构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三个层次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鲜明主题,那就是在经济文化科技较为落后的东方大国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此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也是首要的基本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为
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政治保证。基本路线是以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是基本理论的结构化、实践化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纲领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展开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直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纲领: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施互利双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走中国特色城镇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中国R&B音乐歌词特色研究 篇3
【关键词】 R&B;演唱风格;歌曲主题;歌词特点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无国界,R&B虽以美国为兴起点,却它却凭借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并掀起音乐狂潮,为世界乐迷带来极致的听觉享受。R&B新鲜独特的节奏感、巧妙动人的转音、坦白直接的歌词、隐约细腻的情感表达等特点都是它得以在音乐界立足的强大优势。
中国作为世界音乐大国之一,在对外输出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来强势音乐文化的影响。拥有深厚音乐文化传统的中国为新奇时尚的R&B的驻留提供了肥沃的土壤,R&B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近年来,在华语流行乐坛上拥有演唱R&B歌曲才能的歌手不断涌现,其中陶喆、周杰伦、方大同、王力宏、汪佩蓉、胡彦斌、周笔畅、林俊杰等都是较具有代表性的。在这些歌手的推动之下,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R&B歌曲也在万众瞩目中应运而生。中国风的R&B歌曲在音乐旋律、演唱方式、歌词填写、歌曲主题等方面都显示出在适应文化环境下的合理性的调整与突破性的创新。在歌词的选用方面,中国歌手尤其擅于将歌词作为表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传递中国式思维方式的媒介,再配合自身的演唱风格与作曲的主题,从多方面展现R&B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浑然天成。
本文在搜集大量歌词资料的基础上,从内容、节奏和中国化三个角度对中国R&B音乐歌词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R&B文化提供一个新鲜的切入点。
一、中国R&B歌词的内容特点
(一)歌词情感坦白直率、真切动人
中国R&B歌手首推陶喆,他有“中国R&B之父” 的美称。1997年陶喆发行了第一张专辑《陶喆》,这张专辑是他在对当前亚洲乐坛流行音乐质量下滑趋势感到忧虑的情绪下创作的,透露出他本人对引导中国音乐走上正轨、再创辉煌的渴望。专辑中的歌曲实现了黑人乐风与本土歌谣的完美结合,颠覆了传统乐风的保守感与严肃感。
除去广阔的音乐层面与多元化的曲风为聆听其歌曲创造了新颖奇妙的氛围,直白坦率、愤世嫉俗、真切动人的乐曲歌词亦是我们在品味陶喆R&B音乐时不可忽略的亮点。
她是个十七岁的小女孩,她不知道自己有多可爱,她眼中只有相信和依赖,好像本来就该那么好,让我的心也跟着摇摆。我是个十七岁的小男孩,我不怕面对世界变多快,做过自己觉得好傻的事,那是多么纯真的年代,那是多么纯洁的相爱。
这是陶喆歌曲《十七岁》中的一段歌词,流畅自然、清新纯粹的语言将男孩青春期的心理悸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再配合轻松愉悦的音乐旋律,在乐迷脑海中勾勒出十七岁精致爱恋的唯美画面。
常言道:“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十七岁”、“纯真”、“纯洁”、“可爱”等极富青春气息的词语在无形中点出了少男少女特定时期的小心思,而对这份小心思的处理不论是期盼还是回忆,都为这首R&B歌曲增添了一份甜蜜感与亲切感。作为偏好直抒情感的歌手,陶喆不拐弯抹角、不扭捏作态的演唱风格促使其在歌词创作上注重语言的通顺性与直白性,并在歌词中加入自己的思考,让听者带着感情,跟随节奏深入体会。而直接坦率、自然亲切的歌词在某种程度上既增强了歌词的通俗化、口语化特点,又扩大了R&B音乐的受众范围,可谓一举两得。
(二)以爱情为主题的歌词居多
爱情是音乐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主题之一,以爱情为中心抒发自身感慨与体会成为许多类型歌曲的重要内容。从大众化的角度出发,对爱情的感受主要有热恋、失恋、暗恋与苦恋四种,究其本质,无非是爱、恨两大情绪交织转化的外在表现。R&B是长于抒情的音乐风格,它对爱情这一主题的把握具有天然的优势。歌手在创作R&B风格音乐时,对歌词的选用往往突出其真挚动人的特点,以增强歌曲感染力,力图在樂迷中收获共鸣,从而产生催人泪下、欢欣鼓舞、抑郁苦闷等诸多不同效果。
同样以陶喆的歌曲为例,在《爱很简单》这首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只要能在一起做什么都可以,虽然世界变个不停,用最真诚的心让爱变得简单。”诚恳单纯、真切动人的歌词像是一场内心的独白,描述着自身沉溺于爱恋而无法自拔的情状,向乐迷倾诉不可言说的欢欣愉悦;再如《爱是个什么东西》,这也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R&B歌曲,但却不似前者那般煽情动人,愤世嫉俗的冲击力与攻击性是这首歌给人的直接感受:“爱是个什么东西,它到底公不公平,爱有什么了不起,有没有都可以”,蕴藏愤怒与爆发力的歌词直指爱情痛处,震撼人心。“有什么了不起”以及“有没有都可以”直接暴露了歌手对爱情的不屑与鄙夷,狂傲个性、犀利尖锐的歌词在撕碎镜花水月般爱情假象的同时透露出一丝R&B音乐风格独特隐约的哀伤。
(三)注重情感的反复宣泄与加强
R&B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其以说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与RAP相似)决定了其对抒情的强调。一般来说,这种强调是通过歌词的重复来突出自己的思想或歌词的主要内容,而这种重复一般多出现在歌词中间部分,且有一定间隔,形成前后呼应、交相衬托的格局。
以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为例:
可是昨天 已非常遥远
但闭上双眼 我还看得见
可惜不是你 陪我到最后
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
感谢那是你 牵过我的手
还能感受那温柔
歌词划线部分即为重复部分,其中“昨天”和“可惜”为高频词汇,它们突出强调女主角对旧爱的难舍、追忆,这种难以割舍的眷念其实也正印证着女主角的内心世界:“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与歌词的内容、标题相呼应,抒发女主内心的遗憾和苦闷。
二、中国R&B歌词的节奏特点
(一)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感
与Rap相似,R&B十分注重说唱艺术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而这种强烈情感的宣泄通常以鲜明的节奏为媒介。“一般来说,大部分R&B作品以4拍为一小节,12小节为一段落。通常情况下,普通流行音乐有四个节拍,其中第一拍为重拍,以增强节奏感。但是,如果那首歌是R&B,重拍就一定在第二拍上,第三拍为次强拍。”[1]如周杰伦的《东风破》,从其曲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四四拍;而从曲中“︱2 1 1 6 2 -︱”,我们又可以看出其在第二节拍有明显的节奏加强,而且曲谱的小节节奏快慢错落,主调与副歌之间有着沉稳与明快、稳定与变化的鲜明对比和差异。
(二)中国R&B歌曲音韵和谐、平仄相间
这是中国优秀流行歌曲的普遍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三、R&B的中国化
虽然音乐无国界,但是音乐家属于特定的国家,为了使他们的音乐作品得到本国人民的认同,音乐家必须对外来音乐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使之与本国文化相适应,从而扩大受众范围,增强影响力。
作为舶来品,R&B源于美国黑人,全名:Rhythm and Blues,是一种节奏强烈、富于舞蹈性的音乐风格,即所谓的节奏布鲁斯,其音乐本身具有浓烈的西方色彩。[2]
在R&B中国化的过程中,它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成为两者之间的联系。比如中国古典乐器、古典诗词、戏剧戏曲,它们都与R&B音乐的特点有着某些共同点,它们与R&B相结合,吸收R&B热烈直白的抒情方式,并以其优雅婉转的特色弥补R&B的不足(比如抒情粗浅、题材陈腐),从而成为其传播载体。这种中西合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文化交流,受到中国听众的喜爱,可谓近代音乐史上一大进步。对中国风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最受大众认可的是台湾作曲人黄晓亮的定义: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编曲、新唱法、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中国风的歌曲其歌词大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R&B的中国化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的:
(一)演奏乐器的多样化和音质的趋异
R&B最初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黑人区,其前身为蓝调音乐,即布鲁斯,通常以口琴和吉他等简单乐器伴奏,以抒发工作生活的情绪状态。随着蓝调音乐的传播,乐手为迎合听众审美需求,在乐曲中添加了贝斯、小提琴、钢琴、萨克斯等作为伴奏乐器,而其在中国的传播又又使得中国古典乐器——古筝、长笛、二胡等得以融入。
对于一首乐曲来说,伴奏可以衬托其情感思想,引发观众共鸣,是其必不可缺的灵魂和精髓。伴奏乐器由于自身的外在区别,会有不同的音色,比如古琴沉郁顿挫、二胡悲壮深沉、贝斯明亮浑厚,而不同乐器的伴奏则会传达给听众不同的情感享受。
仍旧以《东风破》为例,网上比较流行的伴奏版本有二胡版、古筝版、小提琴版、吉他版、钢琴版、长笛版。單从词作来看,《东风破》抒发的是对故人和往昔的追忆之情,全词充溢着离愁别绪,也有对岁月的怅然。然而二胡悲壮深沉、古筝清脆明亮、小提琴热烈辉煌、吉他圆润醇厚、钢琴悠扬洒脱、长笛明亮活泼,不论哪一种乐器,都会以其独特的音质特点带给听众不一样的听觉感受,而这其实也使得乐曲形象丰润,具有多面性。
以古典乐器伴奏加入R&B音乐是R&B音乐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典乐器首推古筝、长笛、二胡、琵琶,它们深得古代文人喜爱,用于抒发高雅的意趣志向,象征着古典音乐文化优雅和婉的韵致。
周杰伦的《东风破》,原曲以钢琴起始,慢慢融入琵琶,两者构成起唱部分;中间部分钢琴退出,转用琵琶做主旋律,间或使用扬琴;结尾部分用的是琵琶加二胡,而整首歌的间奏用的都是悠扬的二胡。其中的琵琶、扬琴、二胡均为起源于中国的乐器,而钢琴是源于西洋古典音乐中的键盘乐器。《东风破》以多种中国民间乐器为主,钢琴为辅,整首歌曲古意浓浓却不失现代特色、韵味十足。
古筝悠扬清越,二胡低沉壮阔,琵琶清脆哀婉,三者和鸣共酬,营造出惆怅凄婉的意境,营造出《东风破》的曲意——对往昔的追忆。
(二)古辞赋、古文化的融入,古典意境的营造
台湾作曲人黄晓亮对中国风的定义中,三古中便有古辞赋、古文化两点。中国风歌曲中往往添加了古辞赋诗句和古文化背景。仍以《东风破》为例分析: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东风破》虽然是经典的R&B歌曲,但其融合了较多的中国传统元素,区别于原始R&B的直白热烈,它更偏于古风的沉静哀郁。
从曲目名称来看,“东风破”的“破”即“曲破”,是指一种词调,宋朝江浙一带盛行该种琵琶曲,因为很多人填唱而变为词牌,一个“破”字就十分具有古典气息。
“东风破”的“东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是春天的象征。东风可以柔婉和丽,催开百花,如“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春天缺失了东风的足迹,连百花都不得显示妍媸媚态,而是渐次凋零残落;东风亦可凄迷愁惘,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东风便恰似一缕含着对故国往昔回忆的忧愁,轻轻地拂过词人的楼头,勾起他对国破家亡、山河败落的悔恨。东风还可机巧灵便,有了它便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倚仗着借东风火烧赤壁,杀得曹孟德丢兵弃甲而逃;而若无东风,则会折戟沉沙,连杜牧都曾为一世枭雄叹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而无论是哪一种东风,它们都是悲而无力的,正如《东风破》中对时光弹指而过的怅然。
《东风破》的曲词虽然没有采用直接的典故和晦涩的古语,但其中出现很多对诗歌、历史的化用,使得整首曲子的意境蔚为壮阔。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古人常以东流水暗喻时间的流逝,这里“水向东流”也是暗喻光阴无情,岁月易老,转眼间就将青春消磨得一干二净。“偷”字最为逗趣活泼,明知人生无再少,却偏想着去“偷”取一缕光阴,好回到过去,重温岁月静好。只是以往不可追,故而“花开就一次成熟”是以“花开”指代过往情事的美好,而这是仅此一次的,一旦错过就是一生。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在所有乐器中,琵琶本身就带有哀怨沉郁的气质,后人描写昭君出塞时思汉的心境——“公主琵琶幽怨多”,以琵琶弹奏《东风破》,使得原本就哀怨的曲子愈发悲恸。琵琶信手而弹,思念不绝如缕,仿佛往事历历在目。而天涯阔别、岁月飞逝则成为阻隔两人的鸿沟巨墙,往事如同岁月在时间中剥落,“岁月”这里应特指翻卷的墙皮,看到斑驳的旧墙上墙皮翻卷,仿佛一触即会掉下。词中的“我”沉浸在过往两小无猜的浓情蜜意中,思人与旧曲都一如往昔,而佳人却芳踪无定,不免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之叹。
歌词塑造的意境在低吟浅唱间,恍若时光逆流,回溯至少年时期,韶华流丽,眉梢眼角全是愉悦的笑意。琵琶声忽地一转一顿,让人恍然醒悟美好不过是重现往事的梦境,岁月弹指而逝,如白驹过隙,而物是人非,故人远别,使人陷入凄迷哀愁的心境,怅然若失。
(三)古旋律:古典戏曲等的融入
“中国风”歌曲的旋律和唱法可以添加传统戏曲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的乐曲唱法成分,也可以使用流行音乐的旋律和唱法技巧,甚至可以借鉴起源于美国黑人的R&B唱法和Rap。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必须是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完美交融,如果仅仅用传统乐器和戏剧曲风,那便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如果单单用现代唱法,则与流行歌曲没有什么区别。王力宏的《花田错》可谓是R&B这种现代唱法与京剧传统唱腔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花田错》本是一出来自于《水浒传》的京剧,王力宏将R&B的自由转音与京剧里特别将唱词中的单个字拉长转音巧妙地结合,形成一种新旧交融的独特唱腔。整首歌主要使用这种新式的R&B唱法进行演绎,别有味道,尤其是“说好/破晓前忘掉”、“拥抱/变成了煎熬”、“犯错/像迷恋镜花水月的无聊”、“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几句都有很深的京剧影子,一个“请”字长音悠远起伏,别有韵味。整首歌曲动感活泼却不失古典意蕴,实现了西洋旋律和古典唱法的完美结合。
陶喆的经典歌曲《Susan说》也是成功的中西结合的中国风歌曲。他借用古代戏曲典故《苏三起解》创作新的歌曲。歌词以古今人物共有的对真爱执着追求的感情作为联系的线索而展开故事,立意新颖而独到,情感的转化和谐而又巧妙,如: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心内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苏三离了洪洞县
挂了个牌子站在大街前
被那众多群众包围
等一下过往的君子请你听我言
陶喆老歌新唱,将京剧“苏三起解”的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Susan说”,当中还将“苏三”改变成为同音谐音“Susan”,并对苏三的故事感怀而创作新歌词。而值得留意是陶喆也在此曲中唱了一段京剧(下划线部分),而在京剧后以说唱的形式表达“过往的君子听我言”的内容,十分新颖而又和谐。
四、结语
总之,中国R&B音乐歌词具有感情直白坦率、真切动人、以爱情为主题居多、注重歌词的重复和感情的反复宣泄、具有鲜明节奏感以及中国化等特点。本文试图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研究等方法了解中国R&B音乐歌词的特点,但因能力不足,其中的论述也许还存在很多缺陷,希望能得 到方家的指教。
参考文献:
[1]耿志楓.流行音乐中的R&B音乐[J].艺苑,2010(04).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特色试析 篇4
关键词:钢琴,音乐,民族特色
钢琴是一种西洋乐器, 它从欧洲传到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西方钢琴发展到鼎盛时期时, 我国才有了第一架钢琴。上世纪三十年代, 查哈罗夫、拉萨列夫等钢琴家来到上海, 并将钢琴带入了中国, 这对中国钢琴演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著名钢琴家丁善德、吴乐懿、易开基等都出自他们的门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苏联钢琴学派的演奏风格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这时期也培养出了刘诗昆、顾圣婴、殷承宗、周广仁等一批钢琴演奏家。其后我国钢琴演奏事业遇到了很多波折, 尤其是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更是令人担忧,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钢琴创作风格才逐步走向多样化, 但是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钢琴学派。因而,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道路还十分漫长。
一、钢琴作品创作中的民族特色
我国的许多钢琴家既是演奏家也是作曲家, 所以, 他们常以中国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的源泉, 将一些家喻户晓的民间音乐搬上钢琴舞台, 从而使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味。
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以单声为主, 而钢琴是一种立体的、多声的乐器, 这就与我国的音乐体系产生了冲突。音乐体系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影响了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 为此我们应根据我国民族文化的特点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演奏技巧, 既不能全盘否定钢琴音乐, 也不能简单地拿来、一味地模仿西方的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音乐旋律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有利于将其改编成钢琴作品。王立三先生说过, 中华民族有许多感人的东西, 其中的陕北民歌有强烈的泥土气息, 有一种深厚、豪放的历史感。只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秉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才能创作出有激情、有思想深度的音乐作品。
风格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述。音乐风格与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音乐素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样风格中也体现着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历史背景、音乐内涵等方面的内容。衡量中国式钢琴语言的标准并不容易确立, 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传统的东西会逐步被淘汰。只有将传统中的经典赋予风格化, 才能使钢琴与民族经典结合, 才能使中国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 而不是逐步被淘汰甚至是遗忘。
二、钢琴演奏中的民族特点
我国传统音乐的民族性更多是通过创作材料来体现的, 因而要弹好中国钢琴作品并不容易, 除了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之外, 还应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能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民族特点等准确把握。钢琴演奏家鲍蕙荞女士说过, 一个学派离不开本民族的作品, 更离不开演奏家对这些作品的解释和推荐。傅聪在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将中国文化精神融入西方音乐表演中, 将演奏建立在中国伦理观念、哲理气息、艺术境界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傅聪说:我弹肖邦的音乐时, 就像很自然地说我自己的话;演奏莫扎特的音乐, 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 我们中国人在灵魂里头本来就像莫扎特, 是最朴素、最富有想象力、最有诗意的, 也就是精神的健康、理智与感情的平衡。江晨主张将思想融入西方音乐之中, 他认为我国传统音乐比较注重旋律, 而西方音乐更强调音乐的表现力。
三、中国钢琴曲的民族特色
(一) 民族风格与民间音调
中国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民间音乐改编成钢琴曲, 而且这种艺术创作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王立三将陕北民歌《蓝花花》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 用叙事曲的手法概括表现了民歌的基本内容;郭志鸿将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改编成了钢琴曲;刘福安则对民间舞蹈《采茶灯》进行借鉴, 并通过钢琴模仿民族乐队的效果, 形成了新的钢琴曲《采茶扑蝶》。这些都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积极尝试, 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而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则在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过程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该曲以民间风味为主题, 以优美的曲调、动听的音乐来征服听众, 丝毫没有用西方音乐语言来装饰中国民间音调, 使整个作品真挚真率, 毫不矫揉造作, 这也正是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
钢琴音乐民族化还体现在对民族素材进行组织和整理上, 这种创作方法在中国钢琴创作十分明显。这种创作方法的主要表现是以地区性的音调为基础, 在和声上进行装饰与处理, 使之钢琴化。例如周广仁将陕北民歌《三十里铺》进行改编, 将小调民歌转变成有叙事性的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 还有江静的《红头绳》、瞿维的《花鼓》等, 这些钢琴曲都是将和声语言与民间音调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风格。
此外, 复调风格的钢琴曲也是我国钢琴创作的重要内容。马思聪根据广东小调改编的复调曲《走马》采用了复调对位的方式。改革开放之后, 陈铭志创作了一系列的钢琴作品, 并使用了许多现代技法, 实现利中国音乐语汇和现代思维的有机融合, 实现了新的突破与发展。
(二) 中国钢琴曲的音色和气韵
中国钢琴曲在音色上对民族音乐进行了模仿。例如王建中对唢呐曲《百鸟朝凤》进行改编, 用钢琴来演奏不同的音色, 表现出欢快的旋律和鸟叫声, 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黎英海将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成钢琴曲, 保持了原曲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古朴、典雅的传统风格, 并通过多种表现手法模仿萧、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中国音乐十分强调“气韵”。“气”是音乐风格的内涵, 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但是它是音乐风格的决定性因素;“韵”是音乐风格的外部特征, 是对音乐节奏、力度、长短等进行艺术处理, 使之品高味隽, 余韵无穷。在演奏中国古典钢琴曲时, 最主要的就是气息贯通, 气韵表里一体, 合而为一。
钢琴演奏是西方的音乐表演艺术, 要使钢琴艺术真正融入中国音乐文化, 形成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乐派, 就必须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 借鉴西方钢琴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语言, 将西方的作曲、演奏技法等融入民族音乐之中。唯有如此, 才能提高民族音乐的表现力, 促进民族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83.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106.
浅谈中国现代音乐的风格与特色 篇5
——浅谈中国现代音乐的风格与特色
[摘要]历史发展到21世纪,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多元的文化图景。很多原有的文化局面在新世纪新观念的沖击下重组再生;同时,随着这一文化格局的改变,人们对多元文化现象的思考日趋深入。
[关键词]中国现代音乐 音乐风格 音乐特色
上海是我国最早的现代音乐文化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始的。在当前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的重大变革的环境下,中国的作曲家在时代的唿唤中,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创作出了各种新体裁、新风格、新品种的现代音乐作品,他们同样为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中国的现代音乐由于历史的各方面复杂原因,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在当代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领域里,特别是交响音乐的创作还需要得到社会更加广泛地关注与重视。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音乐创作领域里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曲家在具体的创作实践当中,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音乐的表现手段上,从写作的艺术观念到创作技法上,出现了全方位的“跃动”和“追寻”。无论是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和思想,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锐气和活力。
香港作曲家曾叶发(香港文化界联席会议主席)创作的《一调子》,是通过作者对中国广东音乐的表层印象和风格的体验,借用广东音乐基本的特性素材创作而成。乐曲以单一性的主题旋律思维作为全曲的主干乐思发展脉络,并且运用“主调多声”的特殊处理方式,以加花变奏的特点进行各个声部之间的组合与调配。作者真正的创作个性是以后现代音乐的创作思维为方式,运用“非功能调性”的特殊思维处理方法统摄整体音乐的发展,而传统性的广东音乐并没有任何的突显。正如作者所说:“这里并不表示这首乐曲在于模仿广东音乐的调性旋律风格,与广东音乐的传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听众不妨尝试比较两者的关系。”乐曲通过富有特色的配器方式构筑出交响音乐的独特音响造型,为主导乐思提供了最大的动力性发展。这是作品的主要环节。和声的运用是以主题乐思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关点缀性的特殊处理和安排。而在线条性的旋法过程中,由对位性的復合性乐思进行组合,使音乐的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表现力。在整体的乐思发展中,作者以旋律的各种变化来显示出作品的音乐个性,但是,所有的旋律在发展中已被各种新的乐思所掩饰。各种乐器的结合,在音色上的点缀是相应的、有趣的表现,使音乐本体的表现力富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部作品是在上海首演,在本次音乐论坛中引人註目。主要原因是香港回归后,香港地区的现代音乐和交响音乐创作的发展现状,人们还了解得不多。通过这次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交响音乐作品,使人们对香港地区的现代音乐创作能够有所了解,而《一调子》这部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当前现代音乐创作的一个基本概况。
作曲家吕其明(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的交响乐《龙华祭》,是纪念在 中国革命时期的解放战争中,在上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7000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作曲家为了追思这些祖国的英雄,以内心的真挚情感和深刻的思念之情,用清醇朴实的音符,讴歌了故去的烈士们。这部作品曾经获得2001年中国音乐“金钟奖”。该作品以传统技法写作而成,旋律的气息非常宽展和平稳,在构思上以凝重的主题思维特征展现。主导乐思始终贯穿在整体乐曲的进行之中。通过单一性的线性乐思发展,融入多层面的乐思交织,使乐曲的表现富有张力。该作品在这次以现代音乐为主题的活动中,其创作手法是完全传统思维化的,在以现代音乐为主体的“交响音乐会”中同臺演出,同样是显得非常融合,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杨立青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创作的中胡与交响乐队《荒漠暮色》,这部作品是应日本“丝路的回响”执行委员会之约,创作于1998年。作曲家采用了中胡“协奏曲”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创作而成。从中胡的独特使用与其特殊的乐器音色上来看,中胡的音乐主要是从人的内心世界去表现更多的思想意境。而乐队与各个声部之间的乐思处理,是以不同色彩的音色对比和非常清晰的多种叠置组合而构成,并以浓烈的和声与交织的復调融合在一起,构筑了一幅夕阳映射下的人与自然绝美壮观的风蚀地貌图画。作曲家在写作手法上使用了九个音的音阶。整体创作的风格上,表现出了一种光和色的大写意。在乐思的发展上,借用由中胡演奏的两次中国古琴曲《梅花三弄》开始的主题素材,将基本的音乐主题与《梅花三弄》的主题相互交融,通过核心音乐语匯进行有序地发展与建构,形成一种主导乐思的动力性展开。在旋法上主要是以五度、小二度,三全音作为基本的声部线条进行呈示和衍展,和声的构筑也从此派生而出。整体作品结构的构思是比较自由的形式,不套用任何的曲式结构。从作品的表现内容上,作者主要体现了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意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在暮色中色彩斑斓、变化无穷的意境,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
叶小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最后的乐园》,是于1993年应香港市政局的委托而创作。作者依靠节奏的律动变化和乐思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发展组合,使音乐展现出富有中国音乐特色的格调。在乐曲的整体结构设计上,通过全曲三个大部分的结构性的对比,由强与弱、浓与淡、远与近的时空性音响造型,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特殊音乐思维方式。同时,在有限的“山歌”主导乐思的材料使用上,尽可能地去表现出依据于中华民族音乐个性化这一富有特性的基本创作手法。在主题乐思的运动过程中,单一性的小提琴独奏音色与復合性的交响乐队之间的调配组合,显示出音乐中清醇的音色对比。在这种富有诗意的交响音乐思维过程中,“山歌”的乐思时而高亢激荡、时而平稳安静,最后“山歌”远去了,隐退在那无尽的“乐园”遥想之中。
上述作品在创作立意上,基本是追寻个性化和富有民族音乐特色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创作上,将民族民间性的音乐素材经过细致处理,借鉴性地运用在自己作品中,这说明了民族音乐之根已深深地埋在作曲家们的创作思想当中。从作品的题材上来看,基本上每部作品都有标题,无论作品的标题是否具有明确的意思。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由于作品标题的提示作用和点题的意蕴,作者对作品主题思维的表现内容仍然是註重的,并且是放在首位的。这也说明了现代音乐是为 了让更多的听众所能够接受,使更多的人们能够理解和贴近现代音乐。
浅谈中国现代音乐的风格与特色 篇6
[关键词]中国现代音乐 音乐风格 音乐特色
上海是我国最早的现代音乐文化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始的。在当前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的重大变革的环境下,中国的作曲家在时代的呼唤中,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创作出了各种新体裁、新风格、新品种的现代音乐作品,他们同样为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中国的现代音乐由于历史的各方面复杂原因,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在当代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领域里,特别是交响音乐的创作还需要得到社会更加广泛地关注与重视。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音乐创作领域里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曲家在具体的创作实践当中,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音乐的表现手段上,从写作的艺术观念到创作技法上,出现了全方位的“跃动”和“追寻”。无论是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和思想,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锐气和活力。
香港作曲家曾叶发(香港文化界联席会议主席)创作的《一调子》,是通过作者对中国广东音乐的表层印象和风格的体验,借用广东音乐基本的特性素材创作而成。乐曲以单一性的主题旋律思维作为全曲的主干乐思发展脉络,并且运用“主调多声”的特殊处理方式,以加花变奏的特点进行各个声部之间的组合与调配。作者真正的创作个性是以后现代音乐的创作思维为方式,运用“非功能调性”的特殊思维处理方法统摄整体音乐的发展,而传统性的广东音乐并没有任何的突显。正如作者所说:“这里并不表示这首乐曲在于模仿广东音乐的调性旋律风格,与广东音乐的传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听众不妨尝试比较两者的关系。”乐曲通过富有特色的配器方式构筑出交响音乐的独特音响造型,为主导乐思提供了最大的动力性发展。这是作品的主要环节。和声的运用是以主题乐思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关点缀性的特殊处理和安排。而在线条性的旋法过程中,由对位性的复合性乐思进行组合,使音乐的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表现力。在整体的乐思发展中,作者以旋律的各种变化来显示出作品的音乐个性,但是,所有的旋律在发展中已被各种新的乐思所掩饰。各种乐器的结合,在音色上的点缀是相应的、有趣的表现,使音乐本体的表现力富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部作品是在上海首演,在本次音乐论坛中引人注目。主要原因是香港回归后,香港地区的现代音乐和交响音乐创作的发展现状,人们还了解得不多。通过这次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交响音乐作品,使人们对香港地区的现代音乐创作能够有所了解,而《一调子》这部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当前现代音乐创作的一个基本概况。
作曲家吕其明(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的交响乐《龙华祭》,是纪念在中国革命时期的解放战争中,在上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7000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作曲家为了追思这些祖国的英雄,以内心的真挚情感和深刻的思念之情,用清醇朴实的音符,讴歌了故去的烈士们。这部作品曾经获得2001年中国音乐“金钟奖”。该作品以传统技法写作而成,旋律的气息非常宽展和平穩,在构思上以凝重的主题思维特征展现。主导乐思始终贯穿在整体乐曲的进行之中。通过单一性的线性乐思发展,融入多层面的乐思交织,使乐曲的表现富有张力。该作品在这次以现代音乐为主题的活动中,其创作手法是完全传统思维化的,在以现代音乐为主体的“交响音乐会”中同台演出,同样是显得非常融合,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杨立青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创作的中胡与交响乐队《荒漠暮色》,这部作品是应日本“丝路的回响”执行委员会之约,创作于1998年。作曲家采用了中胡“协奏曲”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创作而成。从中胡的独特使用与其特殊的乐器音色上来看,中胡的音乐主要是从人的内心世界去表现更多的思想意境。而乐队与各个声部之间的乐思处理,是以不同色彩的音色对比和非常清晰的多种叠置组合而构成,并以浓烈的和声与交织的复调融合在一起,构筑了一幅夕阳映射下的人与自然绝美壮观的风蚀地貌图画。作曲家在写作手法上使用了九个音的音阶。整体创作的风格上,表现出了一种光和色的大写意。在乐思的发展上,借用由中胡演奏的两次中国古琴曲《梅花三弄》开始的主题素材,将基本的音乐主题与《梅花三弄》的主题相互交融,通过核心音乐语汇进行有序地发展与建构,形成一种主导乐思的动力性展开。在旋法上主要是以五度、小二度,三全音作为基本的声部线条进行呈示和衍展,和声的构筑也从此派生而出。整体作品结构的构思是比较自由的形式,不套用任何的曲式结构。从作品的表现内容上,作者主要体现了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意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在暮色中色彩斑斓、变化无穷的意境,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
叶小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最后的乐园》,是于1993年应香港市政局的委托而创作。作者依靠节奏的律动变化和乐思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发展组合,使音乐展现出富有中国音乐特色的格调。在乐曲的整体结构设计上,通过全曲三个大部分的结构性的对比,由强与弱、浓与淡、远与近的时空性音响造型,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特殊音乐思维方式。同时,在有限的“山歌”主导乐思的材料使用上,尽可能地去表现出依据于中国民族音乐个性化这一富有特性的基本创作手法。在主题乐思的运动过程中,单一性的小提琴独奏音色与复合性的交响乐队之间的调配组合,显示出音乐中清醇的音色对比。在这种富有诗意的交响音乐思维过程中,“山歌”的乐思时而高亢激荡、时而平稳安静,最后“山歌”远去了,隐退在那无尽的“乐园”遥想之中。
上述作品在创作立意上,基本是追寻个性化和富有民族音乐特色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创作上,将民族民间性的音乐素材经过细致处理,借鉴性地运用在自己作品中,这说明了民族音乐之根已深深地埋在作曲家们的创作思想当中。从作品的题材上来看,基本上每部作品都有标题,无论作品的标题是否具有明确的意思。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由于作品标题的提示作用和点题的意蕴,作者对作品主题思维的表现内容仍然是注重的,并且是放在首位的。这也说明了现代音乐是为了让更多的听众所能够接受,使更多的人们能够理解和贴近现代音乐。
以“论坛”的方式进行现代音乐作品的展示活动,并能够以“交响音乐会”现场演奏的形式直接地展现新作品,这对目前“清冷”的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是一个积极推动。通过现代音乐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新作品,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探讨,这个活动无疑是非常富有意义和远见的。因而,从这次“论坛”的一个侧面,反映出的是在今后21世纪中国现代新音乐的发展过程中,现代音乐创作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天地,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中国现代音乐新作品问世。
完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篇7
关键词: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0 引言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对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竞争力,提高务农劳动者收入,并在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等方面进行全面推进,本文主要通过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进行浅析,望对以后我国完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起一部分推进作用。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又叫“新农合”。它是通过由农村务农劳动者自愿参加,并在政府组织引导下,通过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补贴等多种集资方式筹集资金,从而建立一个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民医疗互助制度。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医疗体系一直是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主城部分,我国农村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此外,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尤其是农村部分。在“十一五”期间,如何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不仅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问题,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2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措施
1.2.1 全面覆盖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是共同组成医疗保险的双重要素,其中社会保险提供了基本保障,而商业保险为医疗保险进行了补充。我国现阶段为了更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发展,免征了农民医疗保险、农民住院保险、居民附加住院保险和疾病医疗统筹住院保险。
1.2.2 实施医疗救助计划
2006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率达到9.2%,已经高于联合国老龄化的标准7%,这说明我国正全面步入人口老龄化。又因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长,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于是,全面贯彻实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计划便势在必行。医疗救助是指每年组织动员政府和非政府医疗救助基金来辅助贫困及孤寡老人,从而增强医疗保障的力度,并对医疗保障中存在的一些死角进行补充。总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对促进经济更全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统筹解决医疗费用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更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现实保障。
2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1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而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亟需改革。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推进,独生子女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使子女赡养老人负担不断加重。且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使留守在农村的老人数量迅速增加,以集体供养为辅的农村养老方式的面临严峻挑战。
2.2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2.2.1 提高农村最低保障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镇已经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对维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农村也应该积极开始实行农村最低保障制度。
2.2.2 优化残暴人群年龄结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失业人口不断增加,而参保人群的老龄化问题也越发突出。这使得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险模式,成为我们现阶段更全面完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选择。
2.2.3 建立个人账户积累、缴费定性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体制覆盖不全面。所以,应该根据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适当延长农民的缴费期限到30年左右的合理期限。在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更灵活的缴费方式。还应该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实施进行完善。对进行社保的相关机构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服务质量,细化管理措施。从而更好的发挥社会保障职能的作用。
2.2.4 以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
现阶段实行的新型合作社,由于它的产权组织清晰化,经济模式更加多样化,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我国现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按照广大农民“自愿、民主”的原则,很大程度上能够推进和完善我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3 其它方式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3.1 关注“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政府更加重视农民的收入问题,增加对农业投资,从而确保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从根源上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才能最终促进广大农村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农村稳定,保障农民生活。
3.2 加快农村基础性建设
公路是使农村实现脱贫的必要基础设施,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所以加快农村基础性建设对调整农业结构、深加工相关农副产品,最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3.3 好农村的基础教育
当前,全面免除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学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从而实现科教兴国,增强农村综合实力。
4 总结
总之,现阶段,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完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对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农村实现稳定、进一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新伟.中日人口老龄化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2,(03).
[2]郑新莺.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地理,2003,(01).
[3]吕书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0.
[4]王伟伟.农村老年保障问题探索[J].人口与经济,2001,(01).
[5]王兰芳.中国农村医疗保障路在何方[J].人口与经济,2001,(05).
中国特色音乐体系 篇8
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拓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胜利加入世界经贸组织,连续承办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主动在美国播放中国国家形象片,在政、军、商、学各界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在一系列标志性的重大事件中,对公关理论的诠释运用、对公关实践的身体力行、对公关风采的全面展示,让世人惊叹不已。推进外来的现代公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公关的必然走势。因此,我们对中国公关既要激情拥抱,又要理性考量,凝聚共识,从中国实际出发,开拓奋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公关水准。
一、冷静清醒地认识中国公关现状
对中国公关的现状问题应持谨慎态度,全面辩证地估量。肯定成绩,不要言过其实、忽视不足;指出缺点,不要以偏概全、否定主流。
就中国大陆而言,始发于北京、上海、深圳的中国公关,日益呈现令人欣喜的红火热潮。形势一派大好,业绩举世瞩目。简而言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公关队伍,帅强兵众。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历届领导团队的名誉会长、高级顾问、会长、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有的曾经是主流媒体的资深领军人物、著名院校的重量级别领导、党政军界的叱咤风云首要;有的现在仍然是理论前沿的顶尖学术权威、实践一线的策划运作高手、举世闻名的商界巨头。由他们组成的将帅总部,无疑是相当强大的。
2、公关论著,质高量大。
中国公共关系系协会组织编写出版了数千词条、数百万字的《中国公共关系大辞曲》,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公关世界》杂志,二十几年来刊发了大量很有见地的公关文章;中国教育界、公关界组织编写出版了多本部颁《公共关系学》教材,全国地方、基层公关机构组织编写出版了几百本公关普及读物。就总体而言,其中绝大多数论著的质量是相当高的,可读性是比较强的。
3、公关组织,面广层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种公关组织和专业公关公司,数以千计。公关协会、公关学会、公关研究会,遍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和县级市大多有公关组织;相当多的企业成立了公关部、公关科、公关组。全国已有十多所公关学院、公关学校、公关研究所,不少大专院校设有公关专业。全国各地的企业公关、政府公关、学校公关、部队公关、文化公关、外事公关、文明礼仪等各种培训班,不计其数。
4、公关活动,域宽类全。
各个领域开展的公关活动形式多样、种类齐全。为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创新的民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公关活动,正在日益红红火火的进行中。中国公关的机体是强壮有力的,走势是积极向上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公关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消极现象。对此必须高度警惕、不可纵容。
崇外痕迹尚显。较为系统的现代公共关系学理论源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中国公关思维方式受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影响是不足为怪的。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思维方式是重外轻内的,出了问题常常先从外部找原因。
贵官痕迹仍存。亚圣孟老夫子倡导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当代中国得到了较好传承发扬,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便是明证。但是,在中国公关界的一些人中,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太深,公关言行中仍显官贵民轻现象。
媚俗还在。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方兴未艾的科学,庸俗“关系学”是一种行将就木的伪学。它们原本就不是一码事。在产生基础、根本目的、活动方式、社会效果等方面有本质区别。有些人不把、不会、不愿加以区别,故意让其相混杂,鱼目混珠,乐此不疲地热衷于媚俗行径。
二、恰如其分地估量中国公关作用
中央文明办、人民日报社,参考消息报社遵照党的十八大“三个倡导”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括为三个方面、二十四字的警语格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中,中国公共关系作为一条战线、一种事业,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并将进一步彰显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发展市场经济,公关不可或缺。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公关理论的普及,公关实践的开展,公关活动的深入,对发展市场经济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公关有利于提高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企业加强横向联系、协调、组织、拓展、驾驭市场;有利于协调企业和消费者的相互利益;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和科学管理,避免重大失误,提高运营效率。
2、推进民主政治,公关不可或缺。
公共关系是政治民主化、开明化的产物。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悠久、封建传统根深的大国,深入开展公关活动,有助于清除封建意识残余影响、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的民主意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各级官员的以民为本意识,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弘扬先进文化,公关不可或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现代公共关系提供了更大的用武之地。正确运用现代公关的科学理论、深入开展切合中国文化实际的公关活动,有益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指导思想;有益于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益于不断提以他尊(尊重别人)和已尊(自尊自重)有机统一的现代文明礼仪水平。
4、构建和谐社会,公关不可或缺。
公共关系规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定位、特征风格和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的高低,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关联;公共关系要求社会组织具备监测环境、协助决策、宣传引导、沟通协调、全员培训等主要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关联;公共关系组织承担倡导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社会政治环境的优化、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社会互动机制的优化等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关联。
5、建设生态文明,公关不可或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工程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公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示中国公关多方面的功能不仅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充分发挥中国公关的正能量,对于增强公众生态共识、对于协调社会生态关系、对于共建美好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和谐共生、对于推进持续发展、对于实现互利共赢、对于维系生态安全,等等,都可以彰显其不可或缺的群体作用。
三、精准明晰地导向中国公关未来
中国公关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必须从历史的新起点、战略的新高度,常怀对中国公关的忧患之心、恪尽对中国公关的兴旺之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力,推进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中国公关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意识。
中国大陆有组织的现代公关活动开展三十年间,既有轰轰烈烈的高潮,也有冷冷清清的低谷;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突出矛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既显现过发达地区的超前创意,也残留着欠发达地区的滞后盲从等等。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历史意识,充分肯定中国公关的历史功绩,科学梳理中国公关的历史脉络,正确总结中国公关的历史经验,认真吸取中国公关的历史教训,理性阐发中国公关的历史必然。
2、中国公关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
中共十八大号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公关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主要是在公共关系进入中国大陆初期,这一阶段早已过去;集成创新始于上世纪末,这种创新已经降至次要地位;新世纪以来开启的自主创新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3、中国公关必须进一步增强时代意识。
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公关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使我们直面利益调整的考验、选择受拒美丑的考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直面趋利尺度的考验、抵御糖衣炮弹的考验。有鉴于此,中国公关必须进一步增强时代意识,着眼提高公关队伍的综合素质,塑造公关群体的高尚人格,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努力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 篇9
1957年1月3日人民日报的一篇谈论音乐问题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文中提出, “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音乐”, 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概念 (1) 。之后, 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到各领域建设中去。中国特色的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但是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建国初期的探索始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这一概念也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但是中国特色的思想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在1979年3月21日, 邓小平在会见以
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实质传述。1979年11月17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时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概念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1年7月邓小平会见著名
武侠小说家、香港《明报》社长金庸先生时。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 世界上有100多种社会主义, 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次谈话中, 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 (2) 在1982年9月年党的十二大上,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正式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长期总结的历史经验, 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3) 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把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指出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
三大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个基本经验,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 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五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
巡, 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 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论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4)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 ”等等。这些论断廓清了困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理论误区, 解放思想, 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党的十四大上,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
六邓小平理论在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上首次把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升为邓小平理论。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而庄严的写入党章, 成为指导党和国家继续前进必须坚持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开拓了最广阔的空间。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
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写入党章, 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十六大报告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题,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逐步走向成熟,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提出作好了准备。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式提出在2007年10月党
的十七大上, 胡锦涛同志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 并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概括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大理论成果, 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7)
参考文献
[1]张旭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J].党的文献.08年第1期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究竟是何时提出的[N].北京日报.2008年07月21日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3页, ④370页⑤373页
建设中国特色农机维修体系的思考 篇10
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尤其是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大幅度增加, 农民对农机具购置和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强, 农业机械化领域不断拓展, 进入了一个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农机化快速发展的过程, 同时也是农机维修业不断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的过程。随着农机具数量的增加、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对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 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农机维修是指使用工具、仪器、设备, 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和修理, 使其保持、恢复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技术服务活动。所谓“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建设适宜的农机维修体系是最大限度发挥农机维修功效, 实现农业机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1.1 做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是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农机维修质量直接影响机具的技术状态和安全性能, 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 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农机数量的增加, 农机结构和技术复杂化, 农机安全隐患增多, 事故频发, 因农机维修质量引发的事故和纠纷也越来越多。只有做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 保证农机维修质量, 提高农机可靠性和安全性, 减少事故隐患, 才能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机使用者的利益, 促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发展。
1.2 做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是推进农机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消耗柴油约占全国柴油消耗量的三分之一。随着农机数量的增加、作业水平的提升和服务领域的扩展, 农机消耗柴油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农机节能减排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突出。据调查和比对测算, 因维护保养不到位和修理不及时, 能够导致农机平均马力小时耗油量增加5%~10%, 污染物排放增加10%~15%。因此, 农机维修是一项见效快、潜力大的节能减排措施。做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 有利于推进农机节能减排,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3 做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是提高农机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
农机维修是维持农机技术状态完好的前提, 没有维修, 就不能维持机械的再生产, 就无法保证机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更无法保证经营农机的效益。近年来, 农民购买的高性能、多功能农机具越来越多,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 机具性能日趋老化, 故障将越来越多, 作业效率会逐年降低, 维修成本将不断增加。据统计, 农机经营成本与费用中农机化作业能耗及维修费用超过60%。做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 可以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作业效率和经营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解决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后顾之忧, 保护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1.4 做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是加快农机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价格和服务的竞争, 产品售后服务对农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农机企业通过建立售后产品维修服务体系, 落实农机产品“三包”规定, 既可以履行好自身的义务, 满足农民需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又可以借助于维修服务信息反馈, 进一步改进完善产品质量和性能, 促进技术进步, 对保障农机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 我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 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2.1 引进起步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 我国主要从前苏联引进农业机械和农机维修工艺、技术, 学习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验, 由国家投资开始兴办国营拖拉机站和农机修理厂, 推行定期保养和计划预防修理制度。
2.2 全面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 按照毛泽东主席“每个县都要有农机修理制造厂”和国务院“尽快做到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社、小修不出队”的要求, 全国普遍建成了县农机修造厂, 形成了农机修理、旧件修复、配件生产供应三条线, 并积极帮扶社、队建设农机修理网点、培训维修人员, 由国家和集体投资构建了县、社、队三级农机修造网络, 基本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据统计资料显示, 1977年, 全国县农机修造厂达到2440个, 拥有职工43.3万人。
2.3 适应调整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农村改革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国营和集体经营农机的比例逐步下降, 户营农机迅速发展。农机修理个体户应运而生并快速增多, 遍布城乡的民营、个体农机维修点逐步取代国营、集体农机修造厂, 同时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的售后服务承担了部分修理量, 农机维修经营机制和网络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机维修方式由以计划预防为主, 变为以季节检修与故障换件修理相结合为主。
2.4 依法促进管理时期
进入21世纪, 特别是2004年以来, 以《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和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为标志, 中央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农机化促进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机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和《农机维修管理规定》相继颁布和修订, 对从事农业机械维修应当具备的设施设备和职业技能人员条件以及维修质量责任做出规定, 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农机维修管理的工作要求和法律地位。
3 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在加强农机维修管理, 促进农机维修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成效, 为保障农机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1 农机维修管理体系逐步加强
2004年以来, 随着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和农机维修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 各省 (市、区) 农机化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地方人大、政府支持, 在全国29个省 (市、区) 出台的农机管理条例或促进条例中, 都对农机维修及其管理作了相应规定。目前, 全国各省、市、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均明确了具体承担农机维修管理职能的机构和单位, 以及负责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人员, 农机维修管理体系得到逐步恢复和加强。
3.2 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 农机维修网络得到优化, 网点布局渐趋合理, 维修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 全国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21.7万个, 一级维修点1590个、二级维修点8181个、三级维修点11.2万个、专项维修点8.4万个。全国农机维修人员89.8万人, 其中在维修厂 (点) 从业人员47.9万人。年维修各种农机具5941.1万台次, 年维修收入达到163.7亿元。与2000年比较, 维修厂 (点) 总数和一级点数分别减少和增加近十分之一。与十年前相比, 维修业务量增加了五分之一, 维修经营收入翻了一番。一个遍布城乡、多种类型、不同等级的农机维修网络已逐步形成。
3.3 农机维修技术规范日趋完善
农业部相继组织制定了《农机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农业机械修理质量编写规则》以及《轮式拖拉机修理质量》、《玉米联合收获机修理质量》等标准, 编写出版了《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十项技术》, 编制公布了农机维修合同范本、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间基本配置、农机维修设备选型结果。各地也制定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农机维修技术规范和标准, 为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规范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3.4 农机维修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在全国89.8万农机维修人员中,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修理工有17.4万人, 其中达到高级资格的有5%。近年来, 以每年2万持证农机修理工的速度增长, 成为农业系统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最大技能人才群体。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 为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总体来看, 经过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对日益增加的农机具保有量、不断提高的农机化水平和不断扩展的农机服务领域, 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还存在诸如:农机维修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 维修设备陈旧简陋、维修质量难保证, 维修行业监管手段缺乏、工作不到位等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
(1) 农机维修体制机制不适应。原先由国家和集体投资兴办的县社队三级农机维修网络已几乎全部丧失功能, 以农机企业、服务组织和社会维修点为主体的新的农机维修市场尚未发育成型;原有的定期诊断、预防修理、维护保养等一些行之有效的维修制度无法实施。
(2) 农机维修经营效益低下。面对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弱势群体服务对象, 农机维修经营没有汽车、家电维修等行业的利润高, 缺乏吸引力和投资价值;维修设备老旧、技术落后, 维修人员学习技术积极性不高。
(3) 缺乏政府的有力扶持和引导。多年来, 政府几乎没有针对农机维修的项目和资金投入, 缺少对农机维修设施设备建设和维修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有些领导和主管部门, 对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缺乏统筹规划和有力地督促监管, 这些制约着农机维修业的健康发展。
4 建设中国特色农机维修体系的探索
农机维修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其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农村改革政策、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 研究我国农机维修体系建设问题, 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深化农村改革政策为依据, 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机械化的实际出发, 创新思维, 创新机制、体制和模式。
4.1 方针政策和国情依据
党的十七大, 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要统筹城乡发展,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不断促进劳动过程机械化,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口多、资源匮乏、现代化水平低;农村经济落后, 农业基础薄弱, 农民比重大、收入低、积累少,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 农业经营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趋势明显, 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协会等新兴组织发展迅速;农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农机装备和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机制不断创新;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原因, 我国农机化发展还存在总体水平低、技术和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农机社会化服务不发达、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农机维修体系作为支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不发达、不完善。
4.2 国外主要国家农机维修体系特点
农机维修体系的结构形态和运转模式, 是农机维修内在运动规律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虽然它们在不同的国度里不可避免地带有本国社会、经济、历史的烙印, 但也都蕴含着农机维修的共同规律。
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农机维修体系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农机维修体系的源头, 其主要特点:政府设置管理部门, 对农机维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农机维修的组织单元均为国有或集体所有;维修网络由工业生产性专业化修理企业、区域性综合维修企业和农业生产单位自我服务维修点三种类型单元构成。近年来, 随着国家和经济体制的变化, 这些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农机维修体系的转变和发展, 广泛吸引私人经营, 消除制造、维修服务的分离和垄断, 建立农工综合体技术服务系统;由制造厂家与农工综合体维修企业及农业经营单位共同创办多功能技术服务中心或制造厂家服务中心;同时在不同类型农业经营单位的机械场院和维修站的基础上, 建立起独立的由小经销点组成的广泛网络。
美国的农机维修和配件供应主要由制造公司系统负责, 也有零散的独立于制造公司系统之外的总成、零件再生厂和零修店。德国的农机维修与用户服务系统关系十分密切, 日常维护保养和一般性修理由销售店利用农户 (场) 的维修间完成, 重要的修理送由销售商协会或制造公司建立经营的专业修理工厂。日本的农机维修主要由农机商业组合和农协两大系统承担, 农协系统建立的农机维修厂约占维修厂总数的25%。美、德、日等国家农机维修体系虽有各自特点, 但也有共同之处:政府对农机维修制定法律法规并采取扶持政策, 规定农机制造企业对维修服务的义务, 但不具体组织和建立农机维修企业;由制造厂、经销店、协会组织或社会自发形成;维修网点的类型, 有专业化修理厂、经销维修一体店, 也有像农协、农场自我服务的维修点;制造公司与代理商之间均定有合同, 公司有义务向代理商提供备件、咨询指导和培训, 代理商则有义务销售公司产品、提供技术服务, 并向公司反馈保修信息。
4.3 建设中国特色农机维修体系的构想
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现代化水平、农业经营形式、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以及农机维修业基础等不同, 决定了我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 既不能走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路, 也不能照搬美德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 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机械化的实际出发,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遵循农机维修发展规律, 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农机维修体系, 这就是“三位一体、政府扶持, 市场引导、结构发展, 提高效益、提升能力”。建设中国特色农机维修体系, 体现了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和农业机械化实际的特色。
4.3.1 “三位一体、政府扶持”, 即以农机提供方 (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 、农机使用方 (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协会等农机服务组织和农业经营组织) 和第三方 (社会维修网点) 为主体, 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发展农机维修业。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应尽义务和责任, 农机服务和农业经营组织有自身需求, 社会维修网点有一定基础和发展空间。同时面对农村、农业、农民弱势群体和国家重点扶持对象, 各级政府应从资金投入和信贷、税收等政策方面予以扶持, 政府主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 依法培育和规范农机维修市场。
4.3.2 “市场引导、结构发展”, 即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 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服务和农业经营组织、社会维修网点根据市场需求、市场原则自主经营和发展。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辅以政策引导, 鼓励三者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统筹农机生产、销售、维修和使用各方利益, 促进以农机企业“三包”服务为骨干、社会网点维修为依托、农机服务和农业经营组织自我维修为支撑的农机维修服务格局发展, 在形成基层维修服务网络的同时, 强化区域性专业化维修服务中心建设。
4.3.3 “提高效益、提升能力”, 即通过创新机制、政府扶持和改善经营管理, 维修与销售结合“前店后厂”, 开展多种项目、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 提高经营效益, 逐步改善农机维修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 吸引社会资本对农机维修的投入。鼓励各相关方加强维修基础建设, 购置设备仪器, 培育维修人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 不断提高维修水平, 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5 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措施和建议
农机维修体系建设是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做好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是国家赋予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要以贯彻实施农机维修管理法规为主线, 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 充分调动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服务和农业经营组织、社会农机维修网点积极性, 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保障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5.1 认真贯彻实施农机维修管理法规
《农机化促进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农机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是开展农机维修及其体系建设工作的依据, 贯彻实施法律法规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职责。应严格按照许可程序和《农机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标准, 审定核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把好维修市场准入关;应建立健全农机维修市场监督检查制度, 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机配件和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配件维修农机等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提高农机维修质量;应督促落实农机生产销售企业, 履行维修服务义务, 做好农机维修质量投诉受理和调解工作, 维护农机用户合法权益。
5.2 积极争取农机维修业发展扶持政策
建立健全扶持政策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农机维修体系, 促进农机维修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及其责任者应以贯彻《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为契机,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将农机维修设备购置和农机维修作业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努力争取国家和地方投入, 鼓励农机企业、服务组织和社会维修网点联合与合作, 建立区域性专业化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大力争取优惠信贷、税收等政策, 减轻农机维修服务组织的负担。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间建设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机维修装备条件, 优化农机维修网络布局, 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 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质量, 促进农机维修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5.3 大力推进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农机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是提升维修能力、保证维修质量的重要前提。结合“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项目, 整合利用各种资源, 广泛开展包括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企业“三包”服务等在内的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提高其素质和技能水平。结合农机维修经营许可和农机修理工就业准入制度, 敦促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从业资格。利用农机企业、科研教育等机构的技术资源和条件, 采取“政企联动”、“校企结合”等多种形式, 培养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 优化农机维修技能人才结构, 提升高技能人才比例。
5.4 积极推动农机维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
农机维修业务专业性强, 涉及的知识面广, 技术含量高, 特别是随着高性能新型农机具的广泛使用, 对农机维修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农机总成和整机修理质量标准、农机具及零部件报废标准等的研究制定, 完善农机维修标准体系。加强农机维修和诊断技术、设备的科研开发, 促进农机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加快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强农机维修学术、技术交流, 搭建交流平台, 及时收集发布农机维修技术信息, 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5.5 支持引导农机维修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特色音乐体系 篇11
关键词:音乐剧《中国蝴蝶》 舞台表现 艺术分析
一、音乐剧《中国蝴蝶》
音乐剧是一门高度综合性和融合性的艺术,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20世纪80年代,音乐剧传入中国,作为中原地区声乐界领军人物的老教授武秀之先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假声位置真声唱”的教学实验,而且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好评。音乐剧的传入,让武秀之教授找到了适应“假声位置真声唱法”更为多样化的载体。音乐剧《中国蝴蝶》就是为她的教学思想量身定做的探索性試验剧目之一,由居其宏先生编剧,周雪石先生谱曲,成功塑造了梁山伯质朴、憨厚、单纯的品格和祝英台机灵、勇敢的反抗个性的大人物形象,而且从音乐剧核心三要素的歌唱、表演和舞蹈来说,也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是近年来中国音乐剧种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音乐剧《中国蝴蝶》的舞台表现特色分析
1.“假声位置真声唱”的歌唱特色
“假声位置真声唱法”由武秀之先生首次提出,用于实现对自身原有发声器官进行重新调整所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采用这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适应演唱民族、美声、中国戏曲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假声位置”是指在深呼吸支持下的一种“欲发假声”时的状态,采用欲发假声的意念,去引起口、鼻、咽、胸等腔体的反应。这个状态酷似在陌生人面前不好意思张大嘴打哈欠而偷偷向下吞咽哈欠,尚未咽下时的“内开”状态。 “真声唱”是在作好欲发假声状态的前提下,所发出的真声色彩。声音色彩酷似嘹亮清脆的婴儿高频率的啼泣时的色彩。当在假声位置的状态下发出真声色彩的音响时,假声的感觉越多,真声的色彩感就越浓,声音就越具有穿透力。
首先,从歌唱音域来看。通过学习“假声位置真声唱法”,《中国蝴蝶》剧组演员的演唱功底扎实,音域宽广,这为曲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在下半场,描写强烈戏剧矛盾冲突时,曲作者采用了歌剧中的宣叙调、咏叹调、四重唱等手法,音乐的律动也随剧情发展时快时慢,节拍变换频繁,在各唱段中也随剧情发展调式变换频繁,乐曲难度增大。尤其是在第四幕《冬之殇》中,梁山伯在病塌上演唱的咏叹调《飞翔》,祝英台拜祭梁山伯时演唱的咏叹调《与君共舞》,为了突出戏剧的张力,音区跨度超过了两个八度,梁祝二人的最高音都在#C3,唱腔难度极大。剧组的主要演员可以轻松驾驭这些高难度的唱段,通过多年的舞台锤炼,已经能很好的融入舞台表演,增强了人物的表现力,推动戏剧的发展。
其次,从歌唱音色来看。在音乐剧《中国蝴蝶》的唱段中,各种风格的乐曲都是有的,梁祝爱情主题《双飞蝶》的民族风格唱段,银心四九《苦藤与苦瓜》的通俗风格唱段,以及在该剧高潮带有宣叙调色彩的《你为什么这样悲哀》、多声部重唱《四宗罪》、咏叹调《飞翔》等具有美声风格唱段。演员采用“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制造了富于变化的美好音色,顺应曲作者的创作风格多样化,演员演唱风格也趋于多样化。用同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演绎多种风格的作品,在音乐剧《中国蝴蝶》中对于各种风格的唱段演员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顺应了戏剧的发展。
2.程式化、虚拟化的表演特色
中国人对于描写古代人物题材的作品,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在里面,采用戏曲身段的表现,更富于古典的美感,更适合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例如:第一幕《春之舞》中祝英台与银心出场时的亮相,别看是短短的一个停顿,它突出地显示出祝英台亮丽清新的大家闺秀形象。亮相就是戏曲虚拟化的形体语言,还有圆场,在第二幕《夏之梦》中十八相送时,梁祝主仆四人在台上就走了一个圆场,寓意梁山伯主仆与祝英台主仆分别时,送出了很远的路,还不忍分离。双手合十向外推,表示开窗,在第三幕《秋之歌》中,祝英台期盼梁山伯上门求亲时,下意识的推窗展望。在《中国蝴蝶》的舞台表演中,可以看到很多虚拟化的戏曲形体语言,作为中国观众大多是可以理解这些动作的。音乐剧《中国蝴蝶》的舞蹈演员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书馆的秀才、农闲时的青年男女、“蝴蝶”、“花草”等,人物角色不固定,这个是借鉴“跑龙套”的戏曲程式化的元素。
另外在音乐剧《中国蝴蝶》的表演中还运用了戏曲身段节奏,在第四幕《冬之殇》四九来报丧时,四九上场、同时银心下跪,两人一步一步,采用哒、哒、哒哒哒……这种逐渐加快的动作节奏相对驱动,把紧张的情绪和内心的情感通过演员的身段表现出来。在传统戏剧表演中结合程式化、虚拟化的戏曲表演,就形成了有《中国蝴蝶》所特有的音乐剧表演风格。
3.以中国古典舞为基础的舞蹈特色
舞蹈是一种用形体语言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行为,音乐剧诞生之初便与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剧中的舞蹈需要同人物性格、戏剧情节、规定情境结合起来,不仅要刻画人物形象,还有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调节节奏气氛的作用。该剧的题材为古装音乐剧,在行为动作上就以古典舞为基础,在舞蹈的元素中,融入古典舞“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律元素,“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路线和轨迹,“拧、倾”的体态,用古典舞的元素凸显古装音乐剧的古典美。
音乐剧《中国蝴蝶》的群舞舞蹈场面有五段,《春天里的日头暖洋洋》、《读书》、《轿杆舞》、《繁星》、《化蝶》,都是在古典舞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本土民族舞蹈以及有时代气息的现代舞元素,依照剧情的发展进行编排设计的。作为舞蹈演员的八男八女在不同的场景中,有其相应的角色,舞蹈成为戏剧发展的一部分。例如在第一幕《春之舞》中《春天里的日头暖洋洋》,在该段舞蹈编排中加入了追逐嬉戏的故事场景,打造一种春光明媚下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的热闹景象,舞蹈演员的身份为青年男女,他们在欢声笑语间迎出梁祝的相遇,随歌而舞,在舞蹈中有一些情景的描写,邀请梁祝做客、银心和四九起争执,有效地延续了故事的发展,最终在一片欢歌笑语中,使得梁祝再次邂逅,并互生爱慕之情。在这期间,舞蹈始终贯穿其中,衬托着梁祝二人的初次相遇,与少男少女的共舞,也使得开场的气氛掀起一阵高潮。在第二幕《夏之梦》开场舞蹈《繁星》中,舞蹈主要是一种气氛的烘托。作品描写的是夏夜星空下,民间青年男女恋影双双,编排时采用的是集体双人舞的形式,通过一对舞蹈演员优美的平转、托举等古典舞动作,默契的配合,交织纠缠的肢体语言,快速地把观众带进另外一种境界,表达出季节变化的特点,为接下来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在第三幕《秋之歌》中强迫祝英台出嫁的《轿杆舞》,轿夫穿着黑色的家丁服装,拿着象征轿杆的红绸子,抬着祝英台,前面四个轿夫欢天喜地、猥琐滑稽,后面四个轿夫,行尸走肉、面无血色,他们象征着封建社会的丑恶。这与祝英台的不屑一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通过舞蹈展示了他们之间的对抗纠葛,把这种矛盾推向了高潮到最后的爆发,舞蹈成为推进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
综上所述,十年磨一剑,音乐剧《中国蝴蝶》经过了这十多年的舞台锤炼,融合戏曲元素、民族元素于音乐剧中,形成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独特艺术魅力。从2009年开始,音乐剧《中国蝴蝶》就被纳入“河南省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演出计划,连续四年在河南省内各高校巡回演出。每次公演,现场气氛热烈,好评如潮。作为河南第一部音乐剧,在运用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题材方面,不但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大胆尝试,而且获得了鲜明的特色,它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精粹的继承和弘扬,而且为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思路。
基金项目:
本论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音乐剧本土化探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L-2012-1930。
参考文献:
[1]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武秀之,张永杰,张平.中国民族声乐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3]魏冉.原创音乐剧中国蝴蝶艺术魅力浅析[J].艺术教,2012,(06).
中国特色音乐体系 篇12
在这里我强调两个关键词:“加快建设”和“中国特色”。我仅就这两个关键词谈点想法。
一、要“加快建设”
第一个关键词是“加快建设”。为什么要“加快建设”?我讲三点背景。
第一,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其关键是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可以极大地促进科技发展, 改善技术贸易条件, 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效益。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至关重要, 高等教育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必然要求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前,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民间的讨论、学术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在陈至立同志主持的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 一些校长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首先应建设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体系。这个观点, 在近两年的高等教育强国的讨论中大家取得了共识, 都希望加快建设步伐。我认为, 建设这个思想体系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学者们的重要责任。
第二, 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需要。《教育规划纲要》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 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我曾经提出, 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候。《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念, 也提出了很重要的目标。《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明确提出, 要“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加快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走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之路,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这些目标的实现, 需要我们教育研究者很好地去研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以更好地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同时, 在贯彻和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总结经验, 提升到理论和思想的高度。所以, 《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以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
第三,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念, 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10多年来, 我们一直倡导“思想、理念的改革是先导”。10多年前, 我曾在一次100多人的校长会上提出, 一场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悄然兴起。后来, 在已提出的“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这两句话后加了一句, 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这不是随意加的一句话, 而是在跨世纪的改革进程中, 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在1992年第4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 我们感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也需要宏观研究。1993年, 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织成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组, 汇聚了有关省市教委和有关高校领导、知名的教育理论研究专家, 如潘懋元、顾明远、刘一凡、王冀生、陈祖福, 还包括在座的许多专家等, 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路研究力量, 共300多人, 历时5年, 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研讨工作, 先后召开了3次全国性研讨会, 出版了3部论文集以及一部专著。研究成果概括提炼了14大理论要点。这项研究成果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这项研究及其成果, 对当时及其后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之后, 又组织研究了大型课题“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作为理论要点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10多年来, 我们一直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念。从1993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到2001年开始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再到2008年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与此同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从2001年以来持续召开了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推进教育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化。10年来论坛的主题本身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历届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 “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中国高等教育”, “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该说历届论坛的主题都紧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 抓住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带有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难点和热点问题。我们从论坛主题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思想观念变革的轨迹和不断深入的探索历程。
今天我们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是有研究基础和现实需要的, 现在要进一步加快研究、建设, 我个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第二个关键词是“中国特色”。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须。从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是一以贯之地紧紧抓住和体现这个主题和灵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把这个论断写入了党章。不久前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今天, 中国特色, 中国道路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民的坚定共识。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时, 越来越显示出“中国道路”的作用。国外不少专家学者、政界人士、新闻媒体对中国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评价。评价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赢得了世界的敬意;由此, 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备受瞩目。
在今年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一些专家学者和政界人士希望通过分析和总结中国发展道路, 归纳出对本国和世界有益的经验。美国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策说:“中国及其政策建议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有很多的经验, 不管是在发展方面, 在转型方面, 还是在解决危机方面, 这些经验可以和其他国家共享, 这对世界其他国家均会有帮助。”有舆论认为, 中国经验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启发, 同时对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启示。
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 我们今天应该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刘延东同志在2010年7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0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第二, 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之必须。《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当然需要加大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但还有更深层次、更广泛的意义。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首先要有国际视野, 要站在世界的高度, 面向世界来观察和考虑我们的教育;其次要经常关注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动向, 融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去;第三要研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文化传统。
我们现在派出的留学生很多的是去国外学习科技、专业知识, 而去学习高等教育教学的很少, 去研究所在国文化的更少。其实, 国际交流最根本的是学习和引进世界优秀文化, 并使之与中国文化融合起来。
从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看, 国际化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体系, 因为我们的教育首先必须是中国化的, 然后才能是国际化的。其实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基本是一样的, 就是希望通过大学的课程来增加学生的知识, 培养批判性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 能将所学用以解决问题, 成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公民。但如何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各国的培养方式各具特色, 需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和文化来形成自己的方式。中国需要研究建立的就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世界主要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有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 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借鉴别国先进理念后, 坚持自主创新, 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发展道路, 英国、德国、美国、日本, 莫不如此。美国先后学习英国、法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德国大学的学术精神, 在学习法、英、德等欧洲国家的基础上, 自主创新, 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理念, 走出自己的道路;德国也走上了有别于法国、英国的道路;日本的教育虽然吸收美国、欧洲教育的许多有益经验, 但是仍有自己的道路。世界上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没有共同的发展模式, 无法共轨。
第三,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必须。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 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大量的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着高尚的爱国思想、崇高的人生理念、浓厚的人文精神;同样不乏因材施教等丰富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等先进的教育理念, 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
今年5月份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 耶鲁大学莱文校长指出, 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具有文化的适应性, 这句话就是说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要与文化相适应。在谈论通识教育、回答中国校长的问题时, 他指出,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在美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模式, 对中国而言, 是一种在异域文化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不加变动而全部照搬到中国文化当中去是很难成功的。莱文的这句话应该说讲得比较到位, 教育模式要与本国的文化相适应。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要与中国深厚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相适应, 这一点, 中外很多校长都有共识, 都在发言中从不同角度谈到。比如说, 京都大学校长松本竑说, 现代社会, 人们的渴望欲求无极限, 由此造成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科技的发展是不够, 需要仰仗哲学和人文的支持。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如节制、廉耻心、感激之心、知足之心等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而这些观念已经为亚洲共享的价值观念, 中国的汉字中代表“和平”、“知足”、“感谢”的这些字, 在亚洲文化圈中都能够理解和赞同。所以, 我们中国的教育更应该体现国人优秀的文化传统, 这也是说为什么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第四, 总结中国高等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之必须。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从第一所大学算起, 才100多年的时间, 从新中国成立算起, 只有60多年的时间, 但其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有过卓有成效的改革, 也出现过较大的失误, 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后, 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历史上空前发展的最好阶段。经过拨乱反正,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进行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大改革后, 迎来了教育的大发展。这期间也涌进了各种思潮, 但当时我们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仅学习别国成熟成功的经验。由此可见, 教育创新, 必须认真总结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 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这应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五, 总结提炼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之必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点和教育思想。如素质教育, 现在有不少同志都认为这是符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当然还有其他, 如, 我们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 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还有刚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到很多的教育思想, 值得大家认真地学习研究。
现在, 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总结提炼这些特色, 树立信心, 博采各国所长, 吸收成熟经验, 高校领导、教育专家也应把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加速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加速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建设。
我们的大学不仅要出人才、出科研成果, 也应当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 出教育理论。过几十年以后, 我想我们的后来人, 特别是后来的教育工作者、研究专家、教育家就会更多地去回忆、去了解、去讨论你、也包括你所领导的大学在这方面所做的成绩和贡献。
三、国际视野, 中国道路
如何开展这项研究, 我提出“国际视野, 中国道路”与大家探讨。
1. 虚心学习外国成熟的经验。
对于外国的经验, 要下功夫认真地去了解、认真地去探索, 也应该尽可能深入实际多做调查研究, 不能只从杂志上找文章, 人云亦云。一方面, 不了解情况容易片面理解, 把不全面的东西引进来;另一方面, 对于别国真正好的东西, 也要有选择地学习。这里提一个问题:别国成功的经验移植到另一国家是否就会成功?或者说别国成功的就一定要学?对这个问题, 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回答中国校长的提问时说得很有智慧。汉密尔顿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的教务长, 也在世界很多著名的大学担任过校长。有中国校长问, 如果您到了北京大学, 会不会按照北京大学的规则来做校长?他回答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都是好大学, 有很多共同点, 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一对一或者一对二这样的导师制是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特别有优势的一个传统, 但导师制很昂贵, 而且我们现在也遇到了财政方面的困难, 可是, 我们宁愿放弃投资楼盘、停止设备投资, 但永远不会放弃导师制。因为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但我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时候, 是不是把“导师制”引进耶鲁了呢, 没有!哈佛大学也没有推广导师制。所以, 我们必须考虑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系统长期积累起来的优势和劣势, 没有一个模式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必须因地制宜。
2. 要面向我国高等教育实际, 尽可能深入实际广泛地去了解情况。
要认真地分析我国教育的实践, 总结经验, 分析问题, 并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提升。教育研究工作者应从理论和思想上引导高等教育的改革, 从实践上分析和总结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并上升为理论。
3.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内容和基本原则。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在酝酿把“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设为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以推动全国范围内更深入的研究。那么, 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
当年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时, 主要从教育方针、指导思想、高教体制、高教发展道路、办学道路和人才培养途径等几个方面加以总结提炼。现在从哪些方面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开展研究, 希望各位见仁见智。
【中国特色音乐体系】推荐阅读:
中国音乐特色12-21
中国特色法律体系08-18
构建中国特色政府职责体系07-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要点11-13
尹蔚民: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