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调解

2024-10-18

电视调解(共8篇)

电视调解 篇1

1 电视调解节目分析

1.1 吸引大众关注

一般的人民调解都是一案一调,调解结束就案结,另外人民调解还有地域性制约,有调解很成功的案例它的影响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再遇到类似问题,还是需要重新组织人员进行反复调解。相比而言,,电视调解的效果的影响力要大得多,好的电视调解节目,它的收视率会很高。如江西卫视的招牌栏目—《金牌调解》的平均收视率都在全国同类节目中排在前三位,,单期节目经常获得收视头筹。高的收视率背后是调解节目法律知识的运用和道德伦理的传播。

1.2 增强舆论监督

电视调解和一般人民调解的秘密性相比,电视节目调解的公开性能够使纠纷解决的过程、处理的结果都及时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中,调解人、当事人、嘉宾主持人、其他参与人等的动作、言语、表情、衣饰等完全都展现在观众的视线之中,对于当事人来讲,选择电视调解这种方式解决纠纷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既然选择了这种方式,就说明当事人已经选择放弃了隐私,已经准备好接受社会的监督。

1.3 模拟法庭环境

当今我国在法庭审判的现场,除了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会全程参与之外,其他人一般都没有去关注,以致社会中的许多人都不了解法庭审判的程序和一些基本规则,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积极在电视调解中模拟法庭审判的环境,让大家对庭审现场有一个了解。

2 电视调解的法律效力和不足

2.1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新民诉法第195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后,经人民法院审查,复合法律规定的,裁定调解协议有效”。这说明了电视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规范意义上的电视调解与人民调解直接相互联系,这是符合人民调解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这些地方都有正式的调解委员会,正式的纠纷调解员,纠纷产生的当事人,都遵循调解的自愿原则,调解最终形成调解协议。其签订的调解协议在法律上产生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请强制执行。

2.2 电视调解的不足

2.2.1 调解节目导致个人隐私曝光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都有自己的隐私,在调解案件中,案件双方主事者选择电视调解的时候就说明其已经放弃了其隐私权利,把自己的私密展现在众目睽睽之下。隐私的揭露虽然是当事人的权利,但是如果过分地揭露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参与录制节目的纠纷当事人大多都是比较亲近的关系,隐私披露后,矛盾就会公开化,假如调解不满意的话,就会影响当事人之间原来的关系,这就与调解的原意相悖。

2.2.2 调解节目娱乐化倾向明显

现今,人们的浮躁心理和猎奇心理还普遍存在,影视节目庸俗化的势头非常明显,一档电视节目必须得吸引人的兴趣才能生存。电视调解是情感类节目的延伸,情感类节目的一些形式多少会保留下来。例如,调解矛盾类节目的播出,旨在为了化解矛盾,然而部分节目却热衷于披露当事人的私密,更有甚者为了营造看点,故意挑拨、激化矛盾,导致调解不是化解矛盾,而是满足了一些人猎奇的心理,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类似这样的剧目就是娱乐化过度的结果。

2.3 电视调解剧目选材的地域局限性

电视调解节目组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经常用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琐碎类案件成为调解节目组选取录制的主要题材,友情、亲情、爱情、金钱等是节目的主要看点。结合各个调解节目,它们的具体外在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体结构都一样,就是突出矛盾、意在高潮、用情催泪、以德说教、双方反思、调解成功。

3 电视调解对人民调解的促进

3.1 与司法联手打造调解平台

现今,人民调解还是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这也是现在许多电视调解节目的不知所处何种位置之处之处。现据我国《人民调解法》第八条的有关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也可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条法规的实施给在企事业单位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有关合法性,带去了充分证明力,虽然立法的主旨在于解决一些企事业单位内部职工之间的民事矛盾问题,但是其组织形式是合法的,这也为在电视台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了保证。电视调解节目中的相关调解人可由专门的电视台调解委员会提供帮助,或者也可以依靠当地的居委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而为调解结果合法性提供法律保证。

3.2 开辟民事调解新路径

现今法制栏目剧的出现迎合了群众对法制节目的感官需求。笔者认为法制栏目真正的吸引力在两个方面 :一是法制节目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观众对这些真实发生的,尤其是关乎社会安全的犯罪故事十分感兴趣 ;二是大部分法制栏目都采用“寓法于案”的节目主题,观众在了解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学到有关法律,使节目的观看价值得到了升华。法制调解节目不仅可以调解当事人的纠纷,同时也给了社会广大法律调解工作者一次学习和领悟的机会,让他们学到更好的调解技巧运用到以后的调解工作中。

3.3 转型期媒介干预社会的创新

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媒介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已迷失了方向,自身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是歧视群体,影视传媒不能够平等对待社会地位不同的群体,对弱势群体即处于社会阶层底端和边缘位置的人群关注也不够,而对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一路迎合。还有,粗俗的娱乐化。记者主持人明星化、影视娱乐化、挖掘名人隐私刺激大众眼球,媒介给影视营造出一片狂欢景象。西方新闻界曾说,媒介作为对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起到一种制衡的力量。《金牌调解》参与对象立足于平民百姓 , 主要是底层人群,一心一意为他们解决矛盾,不但增加了弱势群体话语表达的途径,而且也为媒介服务社会责任做出了贡献。

4 结论

《金牌调解》等系列的调解节目已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调解形式。从这个节目产生以来,发展迅速,带来了继影视新闻、娱乐、综艺之后的又一次影视发展的浪潮,给当今大众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给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内心世界进行着又一次有力的冲击,营造了无法比拟的舆论影响力。同时也在给人民调解工作陷入低谷的情况打了一剂强心剂,让调解工作有了回升的趋向,电视调解的节目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吸引了社会的目光、受到全社会的监督等为人民调解工作开创了新的生机,对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了里程碑的意义。

电视调解 篇2

调解“三位一体”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的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纠纷的成因也日趋复杂,呈现出主体多样化、涉及范围复杂化等新特点,单一的调解方式已远远适应不了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所以,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已成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三调联动”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就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调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调解的性质来分,主要有人民调解、司法解调和行政调解,三者各有优势又互相补充,很好地贯彻落实了调解优先这一重要原则。人民调解具有基层性、民主性、自治性、灵活性等优势,但也存在法律效力不高、调解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司法调解有着程序规范、调解法律效力高、当事人认同度较高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以压促调”、“以判促调”等不足,缺乏人民调解所具有的简捷、及时和情、理、法有机融合的特点。行政调解只能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关系明确的案件,简单说就是对和错的案件,但在调处成因复杂,时间久远的案件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一些案件被有意无意地推到了法院,并且行政调解结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效力。所以,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社会矛盾 1

调解机制已是势在必行,“三调联动”也是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二、“三调联动”的重要意义

建立“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将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三调联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做好矛盾调处工作的迫切需要。“三调联动”有利于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职能,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效率,有利于减少群众诉累,节约司法成本,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三调联动”的对策和措施

(一)基本原则和制度

“三调联动”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协调配合原则;坚持维护社会稳定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相统一原则;坚持依法调解与以德调解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坚持公正效率的原则。

“三调联动”工作的制度:建立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排调制度、联合调解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工作交流制度、调解员业务培训等制度。

(二)“三调联动”的对接

1、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一是诉前告知调解。法院在立案前,向当事人宣传人民调解的优势、特点,告知

诉讼风险,对于案情简单、争议不大,双方当事人均在同一辖区的民事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暂缓立案,先由人民调解工作室或纠纷发生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即以人民调解委员会名义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给付义务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调解不成的,由法院审查立案。二是诉中委托调解。对于民商事案件,法院在立案后庭审前或审理中,对部分有可能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法院可以将案件委托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或纠纷发生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凭调解协议书可以到法院申请撤诉;当事人也可以不撤诉,由法院予以审查确认。对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中,当事人有调解或和解意愿的,司法机关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在确认此案件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分别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准予撤诉的决定。

2、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的对接。一是公安机关引导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公安机关接受人民群众报警后,对于经审查属于不够治安处罚的民间纠纷,因民事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中民事损害赔偿事项,可以告知和引导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对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应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罚,但受害人表示愿意放弃追究对方当事人的治安乃至刑事责任,且双方表示愿意接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

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由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公安机关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监督人民调解协议的履行。履行完毕的人民调解协议书由公安机关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各留档。二是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在社会治安矛盾纠纷较多的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由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和公安派出所各派一名同志负责调解工作。公安机关接受人民群众报警后,将经审查属于轻微治安案件或民间纠纷的,移交人民调解工作室处理。人民调解工作室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主持调解,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报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确认盖章后生效。当事人完全履行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轻微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免除治安处罚。

3、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对接。充分发挥行政机关解决纠纷专业性、综合性、高效性、主动性的特有优势,将国家政策、行政手段和人民调解以情、以情服人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行政机关快速、妥善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根据需要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统一受理涉及各部门的纠纷。

(三)“三调联动”的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

1、建立调解工作的领导和办事机构。成立“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各相关部门领导人为成员,“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办公室负责“三调联动”工作的协调、督导、督办、考评。根据工作需要在基层建立多个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员由人民调解员、司法人员、行政人员组成。

2、加强对调解工作的考核。由政法委牵头,司法局、法院、公安局、各乡镇(街道)“三调联动”小组负责人每月定期召开例会研究部署调解工作,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协调部署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的衔接,加强部门间的配合,促进相互间的协作。领导小组年终对“三调联动”情况进行考核。各单位要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考核结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内容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对在调解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职能发挥不到位的,要通报批评;对由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控制不力,导致矛盾纠纷激化,发生恶性群体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单位,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电视调解 篇3

小夫妻求助电视调解

家住山西省太原市的吴芸和丈夫时天虎是一对80后夫妻。自从他们的儿子时雨上幼儿园起,他们就常常因为时雨的教育问题闹矛盾。时天虎认为吴芸太惯着儿子,儿子显得很娇气,严重缺乏男儿气概。而吴芸则认为儿子还小,严厉训斥甚至动粗不利于儿子成长。因为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不同,吴芸和丈夫常常争执不下。

时天虎每天除了努力工作,下班回到家什么事儿也不做,只顾上网。用他的话说,“挣钱养家是我的责任,其他事情不要让我费神”。刚结婚时对妻子的呵护与体贴已无迹可寻,他的脾气反而一天比一天暴躁,动不动就冲吴芸咆哮。而吴芸则对丈夫的缺点和错误做法喋喋不休,两人针锋相对,常常吵得天翻地覆。

2010年12月的一天晚上,吴芸看到电视里正在直播一档调解家庭矛盾的节目,于是就拉着时天虎一起看。时天虎很不耐烦地坐下了。电视上正在直播调解过程:一对夫妻原本很恩爱,丈夫自从染上赌瘾后,整个人就变了,经常说谎话跟妻子骗赌资,对孩子也不管不问,输了钱就酗酒,还经常打骂妻子。而妻子性情刚烈,夫妻俩经常爆发冲突。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调解,现场观众也给出了很多建议,夫妻俩也都坦言自己的过错并真心请求对方的原谅,决心通过努力让家庭变得温暖、幸福。看完节目,吴芸感叹着电视调解的魔力,时天虎则半信半疑地说:“奇怪了,上了电视怎么就脱胎换骨了呢?”

此后,吴芸经常留意收看电视调解类节目,她发现,几乎每一场调解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吴芸心动了,经常拉着丈夫一起看。

2010年12月21日晚上,吴芸正在厨房做饭,儿子却让她教他逻辑狗练习,吴芸就让时天虎看着锅里正煮的粥。时天虎懒洋洋地应了一声,依旧坐在电脑前。最后,直到锅里的粥煮煳了,时天虎也没有动一下身子。为此,吴芸与时天虎大闹一场,还惊动了双方父母。

吴芸痛定思痛,决定跟时天虎好好谈谈,看能不能借助电视调解让他们恢复以前的和睦与恩爱。起初,时天虎很不情愿,吴芸则竭力劝说:“你也看了不少期这类节目了,那些遇到家庭矛盾的嘉宾在家里都是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可一上了电视,就会平静下来,开始审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再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对我们会有好处的,集思广益嘛。”时天虎却说:“调解是会收到一些效果,可你要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啊!我抹不开这个面子。”吴芸则说:“面子?你能跟面子过一辈子吗?如果你还想有个完整的家,想让我和儿子都依赖你,你就和我一起去上电视调解,把我们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其实,时天虎何尝不想一家人和睦幸福?再则他与吴芸一样对电视调解这一新颖、时髦的方式很好奇。想来想去,他同意上电视调解试试。于是,他们选择了本省的一家电视台,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让他们等通知。

2011年1月9日下午,吴芸和时天虎一起驱车赶赴电视台录制节目。在录制现场,为了让调解顺利进行,主持人先让他们对从相恋到结婚的过程进行回忆:吴芸和时天虎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两人一见钟情,谈了两个多月的恋爱就结婚了。两人相亲相爱,生活甜蜜而幸福……回忆是温馨的,可一谈到现在的生活,两人就各执一词,都认为是对方变了。吴芸指责丈夫太大男子主义,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性子急爱动粗。时天虎则认为当时对婚姻的选择有点草率,说吴芸称得上良母,但并非贤妻,自己要的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而她却为一点小事就喋喋不休,不能包容他的瑕疵,不善解人意。在主持人的分析、调解下,吴芸和时天虎慢慢平静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缺点和过错。现场观众也提了一些看法和建议。经过“把脉”,主持人和专家给他们各自开了“药方”:时天虎在增强家庭责任感的同时,要学会善待妻子和孩子,要有耐心解决分歧。吴芸需要养成果敢但不激烈的性格,学会容忍和不唠叨。两人都表示接受主持人、专家及观众的建议。

节目录制完,栏目编导告诉他们,节目可能会在其他电视台播出,还说如果有观众想提出好的建议,栏目组会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告知观众,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两人没有表示异议。

家丑外扬麻烦连连

回到家里,吴芸和时天虎聊了一个通宵,对专家和观众的分析及建议很是佩服,两人都表示一定克服自身的毛病,好好过日子。此后的一段时间,吴芸和时天虎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夫妻俩遇到事情都会及时沟通,相互体谅。时天虎下班回到家,不是帮吴芸做家务就是耐心教导儿子,吴芸对他的态度也明显好转,说话充满了温情,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天晚上,吴芸依偎在丈夫身边,喃喃地说:“天虎,我们都是双独家庭,我想再要一个女儿,等孩子们长大了也好有个照应。”这个提议让时天虎十分兴奋,因为此前他就有过这样的想法,他的父母也正有此意,只是碍于当时夫妻二人感情不和才没说出来。时天虎搂着吴芸笑着说:“那就要辛苦你了。”吴芸撒娇说:“那你可得对我更好。”

2011年3月的一天,吴芸老想吐,时天虎陪她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们,吴芸已有了身孕。时天虎乐得一路抱着吴芸回到车上。

7月12日,吴芸和时天虎所录制的节目在山西某电视台播出,一些热心观众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提了不少建议。起初,他们觉得电话、短信多了,多少有些影响工作和生活,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随后的电话和短信渐渐变味了,直指他们的隐私,麻烦也接踵而来……

7月24日晚上,时天虎刚要睡觉,手机响了。电话是他堂弟打来的:“天虎哥,你是不是想出名想疯了,常言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你倒好,竟然跑到电视上去演戏了,我真不敢相信你会是这种人。”时天虎正想解释,堂弟把电话挂断了。不一会儿,他的一位大学同学也打来电话说:“时天虎呀时天虎,你是不是想去娱乐圈混啊,事情都做到前头了,学会拿自己的隐私炒作了,呵呵,你老婆也不赖嘛,跟着你一块起哄……”时天虎气得直咬牙。他刚把手机放下,短信提示音又响了。他索性把手机关了。

第二天起床后,时天虎打开手机就去洗漱了,吴芸无意间翻看了他手机里的一条短信:“虎子,还记得我吗?电视上看到你过得并不如意,我很心痛,我和你一样,没有珍惜当初的那份感情,我现在离婚了,既然过得不幸福就离了吧,我愿跟你再续前缘!”“时天虎,你以前相好的给你发信息了。”吴芸有些妒意地对丈夫喊。时天虎看了信息,摇头苦笑一下,没有言语。可吴芸却不依不饶:“你竟然一直瞒着我,说什么我是你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现在人家找上门让咱俩离婚呢,你是不是也很想再续前缘呀?”头天晚上莫名遭到别人冷嘲热讽就已经让时天虎很生气,现在妻子又这样说他,他更加气愤,毛巾一摔走了。这是经过电视调解后,夫妻俩第一次闹矛盾。随后的几天里,两人都接到了一些电话和短信,虽无伤大雅,可他们都很烦,火气也越来越大。

7月30日,时天虎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天虎啊,你长得又帅又威猛,你老婆要是不喜欢你,你找我吧,我会疼你的,虽然我比你大一些……”时天虎有种被羞辱的感觉,他开始责备吴芸:“你看看,你非要去上电视调解,这下好了,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都来了。”吴芸刚想反驳,自己的手机也响了:“是吴芸吧,我有房产数套,豪车两辆,你老公对你不好,你就惩罚他,做我的情人怎么样?”吴芸既气愤又害怕,赶紧把手机关了。时天虎接着埋怨吴芸,吴芸则反驳说:“上电视节目我不是跟你商量了吗?你也同意的呀!”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又争执起来,吵得不可开交。

nlc202309031225

时天虎的父亲曾是当地的一名干部,退休后帮着老战友打理一家贸易公司。时天虎和吴芸录制的节目播出后,公司的人都用怪异的目光看他。后来老战友也知道了这件事,对他说:“老时啊,我真是不想说,可我又不得不说,你看咱们都是有见识的人,这家丑岂能外扬?天虎还年轻,你得敲打敲打他。”时天虎的父亲也是刚刚听老伴说起时天虎和吴芸的事,没想到传播得这么快。

中午,时天虎的父亲回到家,见老伴坐在沙发上掉泪。一问才知道,原来老伴上午出去买菜,遇到小区里的几个老太太,她们在窃窃私语,其中一个还上来问:“这不是天虎妈嘛,你儿子可出名了。”那几位老太太也随声附和:“是啊,是啊,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时天虎的父亲异常气愤,责令时天虎夫妇晚上到家里来一趟。结果,当天晚上,时天虎夫妻被父亲一顿训斥。回去的路上,时天虎又开始抱怨吴芸当时出的馊主意,吴芸则埋怨公公婆婆说话难听。两人互不相让,在车上大吵起来。一气之下,吴芸下车回了娘家。

矛盾升级血染亲情

由于吴芸和时天虎录制的节目已经被卖给其他电视台,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远在他乡的一些亲戚也得知了此事。吴芸的舅舅给她妈打来电话说:“现在的年轻人一点规矩都不懂,太不像话了,你们也不管一管,这样下去迟早会闹出大问题的。”虽然吴芸的父母在这件事上看得开些,可接到的电话越来越多,他们老两口也坐不住了。吴芸的母亲决定和老伴一起去找亲家说道说道,都好好约束一下子女。

双方父母坐到一起,原本打算商量如何平息这场风波,然后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可说着说着,吴芸的母亲与时天虎的母亲又起了争执。原来在时天虎与吴芸谈婚论嫁时,吴芸的母亲非得让时天虎搬出父母的房子,重新买一套复式楼,而时天虎那时手里不太宽裕,想等婚后有钱了再买。吴芸的母亲当着时天虎父母的面断然拒绝:“不买新房别想娶我闺女!”吴芸也想给时天虎的父母一些压力,免得嫁到时家不强势,就跟着母亲走了。而时天虎嚷嚷着非吴芸不娶。无奈,时天虎的父母只好借钱给他们买了婚房。为了这事,时天虎的母亲和亲家母每次见面都难免口舌之争。这次围绕吴芸和时天虎上电视调解一事,两位亲家母都袒护自己的孩子,把责任推给对方。最后,吴芸的母亲撂下一句话:“既然你这个态度,我女儿在你家也不会幸福,不行就离了!”时天虎的母亲原本心脏不好,一听这话气得昏了过去。众人急忙把她送进了医院。

时天虎对父母很孝顺,见母亲被岳母气得心脏病发作,就要去吴芸家讨个说法,结果被父亲拦住了。时天虎一个人躺在床上,这段电视调解风波就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浮现:小的家庭矛盾本来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的,可现在矛盾被曝光,自己以后该如何面对亲朋好友,又该如何面对婚姻?他越想越懊恼。

2011年8月13日,时天虎的母亲出院了。时天虎立即打电话向吴芸提出了离婚。吴芸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在电话里咆哮道:“时天虎,你休想跟我离婚,时雨在我这里,我肚子里还有一个你的骨肉,你要敢跟我离婚,我让你永远也见不到他们!”

8月22日晚上,时天虎和朋友喝了一些酒,他十分想念儿子时雨,就拦了一辆的士直奔吴芸娘家。到了吴芸娘家,吴芸的母亲正在给时雨削苹果。时天虎借着酒劲儿一把抱过儿子。吴芸的母亲一看时天虎醉醺醺的样子,就赶紧叫吴芸下楼。而此时,时天虎已经转身上楼,嘴里还嘟哝着:“还有一个没出生的亲骨肉,两个我都要。”吴芸看到这个情形,以为时天虎来闹事,忙过来阻拦,而时天虎则笑着想去摸她的肚子,吴芸用手挡住了,时天虎用力一把抓住吴芸,没想到由于用力过猛,吴芸一脚踩空,从楼梯上摔了下来,霎时间,地上一片殷红……吴芸的母亲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很快,吴芸被赶来的救护车送到了医院。随后,医生告诉吴芸的母亲,吴芸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流产。而时天虎则因涉嫌过失伤害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2011年11月18日,时天虎与吴芸正式解除婚姻关系。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吴芸和时天虎都十分懊悔,原本想通过电视调解来解决矛盾,没想到因为暴露了隐私,发生了那么多让人意外的事情,最后伤害了夫妻的感情,毁掉了婚姻,也伤害了双方的父母。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视调解显示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凡事有利就有弊,电视调解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能达到好的、积极的效果,而运用得不好或有纰漏,就会带来麻烦,甚至让矛盾进一步激化,进而危害家庭和社会。

〔编辑:刘波〕

调解类电视节目研究与策略分析 篇4

2011年3月21日, 江西卫视推出全国首档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类电视节目《金牌调解》, 以“12+X”个人的模式, 进行演播室现场调解, 并要求调解双方在节目中签署调解协议, 以达到即时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这个节目中, 金牌调解员以品牌形式出现, 形成节目的特有风格, 调解团队的专业化和职能区分, 也为各类事务的调解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2012年1月3日, 湖北卫视全面改版, 重磅推出全国首档社区生活法制类节目《调解面对面》, 将目光聚焦于城市社区生活中的各类纠纷, 通过媒体的介入和专家团队的调解帮助市民解决棘手的生活和情感问题。《调解面对面》是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调解现场》的升级版, 也调整了之前小演播室的单一模式, 增强了专家团队, 并设置节目现场社区群众的实时参与, 使得节目更加地丰富、精彩。

2011年调解类电视节目在各地频道全面开花, 其中卫视频道在从2011年开始对调解类节目进行改版或创新, 截至目前已有七档调解类节目在卫视频道中播出。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山西卫视《小郭跑腿和事佬》、内蒙古卫视《现场45分钟》均由当地地面频道成熟的调解节目改版后登陆卫视频道, 面对更多受众;东方卫视《情有可缘》为情感类调解节目《幸福魔方》的升级版;贵州卫视的《现场》、山东卫视的《和为贵》分别于2012年1月30日和2011年10月8日作为全新主打栏目进入观众视野。而各地面频道的调解类电视节目更是层出不穷, 并作为民生类栏目的新形式受到关注。

一、调解类电视节目的类型

(一) 服务类调解节目

地面频道中的调解类节目多从帮扶类节目中形成, 调解的内容多为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节目的录制基本为外拍, 在发生矛盾的现场进行即时调解, 调解员来自社会各行业有生活经验的热心群众。由于调解在现场进行, 使得此类节目的纪实性较强, 能够直接感受现场气氛和情绪, 让观众有强烈的真实感, 而非专业的调解员, 在调解过程中更注重的是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在调解现场起到平衡矛盾双方, 推动调解过程的重要作用, 是调解的关键和核心。

服务类是电视调解节目的主要类型, 它所涉及的调解范围较广, 没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事件有与之对应的调解团队或调解专家, 可以说, 任何的调解类节目其目的都是为群众解决问题, 提供帮助, 都属于服务类的范畴。

(二) 法制类调解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8月28日由人大通过, 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人民调解是植根于中国、为中国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 因其独特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解决的中国特色而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这也催生了以司法调解形式或以民事纠纷为主的调解类电视节目。法制类调解节目中的核心在于专业法律知识人员对于调解事件的法理分析, 对于调解双方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 对于调解结果以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书形式呈现, 应该说, 法制类的调解节目其本质在于用法律的逻辑和途径冷静、客观地解决民事纠纷, 以法律为依据和主要衡量标准, 情感因素处于次之。

(三) 情感类调解节目

情感类调解节目多立足于婚姻、家庭和心理健康, 以协助矛盾双方进行情感沟通、心理观察、性格测试等方式, 帮助委托人解决相应的情感问题, 并且调整其各自的心理状态, 以重建健康、和睦的家庭生活。情感类调解节目中委托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故事, 离奇的生活经历, 无处不在的激烈冲突, 是节目的一大看点, 观众往往会被其故事所吸引, 很容易进入到委托的情境中。同时, 现场的调解员一般由心理学家、人民调解员或由主持人直接担任, 与当事人进行情感沟通, 充分体会和理解当事人的情绪, 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导。情感类调解节目的核心就是感情的沟通, 以打动人心为目的, 多不通过法律手段, 而通过社会道德、规范和情理来进行调解, 同时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 教育大众正确对待情感, 处理家庭关系, 解决心理问题提供很好的渠道。

二、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节目策略分析

(一) 节目选题策略

《调解面对面》节目是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调解现场》节目的升级版, 节目的定位是“社区生活法制类栏目”, 从2012年1月3日开播以来已播出的节目来看, 法制或相关的民事纠纷选题比例较低, 情感类选题占据主要份额。

节目的定位是社区生活法制类, 但在实际选题中法制主题的节目内容较少, 也没有在节目中强调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观念, 不能够很好地体现节目的风格和特色。由于目前各地频道调解类节目发展迅速, 许多节目都出现同质化的现象, 以情感为节目核心和特色的节目层出不穷, 从传播学的教化作用来看, 以情感为主题的调解类节目主要是对社会伦理道德进行正确引导, 使社会中的热点事件或话题得到公众的认知和讨论, 而此类选题从情节上更加扣人心弦, 情感起伏出其不意, 对于观众有较大的吸引力。而《调解面对面》应当注意选题比例和节目定位, 根据节目设定的特色进行选题的筛选, 以形成节目特有的风格。

从表1的调查中可以发现, 目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卫视频道调解类电视节目, 播出时间多集中在晚间22::00点, 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在稳定播出近两年后, 已经成为湖北卫视的强势栏目, 在同时段的收视排位中稳居卫视频道前三甲, 而从整体收视构成来看, 湖北省内的收视占据最大的份额, 这与节目选取的事件和当事人多来自省内、语言沟通涉及方言有很大关联, 在省级卫视中的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需要在选题时更加注意地区性的分布和均匀。

(二) 节目中的角色设置

在《调解面对面》节目中, 角色的设置由四部分组成:主持人、调解嘉宾、现场观众、当事人。可以和改版前的《调解现场》进行一个比较, 《调解现场》作为一个小型演播室节目, 没有现场观众的参与, 调解嘉宾与主持人坐在一起, 现场的角色分区只有两个部分, 这就要求在改版之后, 节目中的角色设置要更加明晰。

1.主持人是一个调解类节目中掌控节奏、梳理事件、推进节奏、平衡双方的重要角色, 应该有明确的定位。《调解面对面》的主持人魏凌洁为《湖北新闻联播》主持人, 形象干练大方, 有亲和力, 并有主持民生新闻的丰富经验。按照节目宣传片中主持人的定位“温柔的力量”来讲, 魏凌洁的角色形象应当是贴心、温柔的女性, 对于调解双方和声细语, 循循善诱解决问题。但这并不完全符合其自身特点和法制类节目的定位要求, 魏凌洁在节目中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 对于事件的推进和节奏把握得当, 能够理性面对纷杂的事件和情感, 并且在矛盾双方争执不下时能够进行及时的打断和调解, 情感真挚, 情绪随节目进程有相应变化, 在节目中的角色形象较为知性, 是一个洞察力敏锐的媒体工作者。这就要求节目在为主持人进行角色设置时, 要更多地考虑其本身的性格特点和风格, 突出和放大个人特有魅力, 并与节目定位相符合。

2.调解类节目的主持人应当是整个节目中观点最为平和、情绪相对平稳、把控现场和节目整体节奏的关键角色, 对整个节目起到串联和支撑作用, 通过有效的现场提问, 与当事人的交流, 与调解员的沟通, 与现场观众的互动, 完成整个节目的构架。而从目前的节目内容来看, 主持人与调解嘉宾间的分工并不明确, 角色间也存在过多的重合点, 他们都可以充当提问者、调解者, 并随时对当事人作出相应判断。金牌调解员徐洪是武汉市水果湖司法所所长, 有丰富的调解经验, 在湖北综合频道的《调解现场》中已经为观众所熟悉和认可。在《调解现场》中, 调解员与主持人在同一演播区域, 两人的角色的设定和分工模糊, 都是全程介入调解过程之中, 甚至调解员对节目的把控要超过主持人。而在《调解面对面》中, 调解员是以专业嘉宾的身份出现, 应当在特定的节目环节中协助主持人提出专业的判断和参考意见, 成为节目锦上添花的亮点。在目前的节目中, 两位嘉宾可以随时提问把控事件进程, 一定程度上与主持人的角色相冲突, 并且调解员和心理专家间本身的角色区分也并不明晰, 男性与女性, 理智与感性, 法律思维和心理分析, 不同的角色设置会对调解本身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节目宣传片中, 徐洪是“公正的力量”, 冯娟是“智慧的力量”, 这两种定位在节目中并没有清晰地显现, 使得嘉宾没有真正起到通过专业知识和技巧进行调解的目的。另外, 节目的法制类定位, 应该在嘉宾角色设置时增强法律性, 随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实进行判断, 在调解过程中增强矛盾双方和观众的法律意识, 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帮助和调解。

3.《调解面对面》的现场观众数量较多, 年龄性别分布较均匀, 从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到老年人都有参与。而调解类节目由于生活贴近度较高一直受到女性的青睐, 并且从多档节目的受众构成来看, 中老年观众对于节目的粘性更加凸显, 节目观众结构较为相似。

在招募现场观众时应该以节目的受众群体为主, 他们对节目有更多的关注度, 也会通过参与节目而增强对节目的忠诚度, 并且通过有效的人际传播将节目话题迅速扩大, 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热点效应。同时, 应该少量地招募不同年龄、职业、生活经验的现场观众, 听取多方面的现场评论, 尤其是可以通过微博在节目录制前发布“招募令”, 选取一些有相似生活经历或者对待此类事件有自己独特看法的观众, 以提高社区帮帮团的评论质量。目前节目现场观众中, 有大量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 他们对调解类节目本身兴趣不高, 而自身又缺乏相关的经历, 对于节目现场的融入度不高, 也不能体现社区大家庭成员间的热心帮助, 应当适量减少此类参与人数。

另外, 可以考虑减少现场观众的数量, 通过节目的录制, 选拨和寻找一些有个性特点、职业特征、角色分明的社区评论员, 让他们成为节目的常客, 在节目中形成自己的评论风格, 逐渐具有品牌效应。个性特色鲜明的评论员会成为节目的亮点, 即使表达的观点引起社会的争论和探讨, 但对于节目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来说, 都能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三) 节目的品牌效应

《调解面对面》是湖北卫视2012年全新改版中重磅推出的大型节目, 不仅与其它六档卫视调解类节目争夺收视, 而且要与地面频道同类型节目, 如湖北经视的《有理我来说》进行竞争。相对于其它调解类节目, 《调解面对面》刚刚登上卫视频道, 还在摸索节目本身的具体定位和风格, 主持人和嘉宾也在进行自我的调整和磨合, 对于观众而言这是个较为陌生的栏目。栏目需要通过突出的品牌效应强势出击, 让观众形成耳目一新的收视效果, 对节目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 才能迅速在同类节目中突出重围。

1. 调解团队的品牌塑造

《调解面对面》节目目前塑造的团队核心成员有三位:主持人魏凌洁, 调解员徐洪, 心理专家冯娟。三个人所代表的分别是“温柔、公正、智慧”, 但是一方面由于三个人各自的角色特征和性格特点不够明晰, 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 另一方面三人组成的调解团队稍显单薄, 不能应对节目不同的选题需求。在调解团队的品牌塑造中, 应当再加入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律师, 具有专业研究功底的社会学专家、教育专家, 具有多年媒体从业经历的媒体观察员, 具有丰富生活经验能够以理服人得到人们信任的社区评论员代表 (如浙江、杭州等频道招募的老娘舅) , 共同打造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团队。要分批对调解团队的成员进行媒介宣传, 将每一个成员的简历、照片、调解语录做成个人档案, 供感兴趣的观众查看, 逐一打造金牌调解员, 金牌观察员, 进而塑造整个调解团队的品牌形象。

2. 演播室的品牌设计

《调解面对面》是通过演播室现场调解加外拍短片的表现形式完成整个节目, 演播室是整个节目的核心现场, 也占据了节目大部分的播出比例, 作为一个新上马的电视节目, 视觉上的特色和冲击力对于观众将留下深刻印象。目前节目的演播室设计与一般谈话类节目相似, 也没有形成演播室现场的标志场景或标志色, 这使得观众很难对节目产生独特的视觉识别, 形成节目的品牌。演播室内独特的色调和设计是节目品牌化的基础, 如《超级调解》中的三人沙发, 《金牌调解》中模拟法庭的审判席, 《现场》中调解员与委托人面对面近距离交谈的小桌子, 都能让观众在选择电视频道的第一时间识别出电视节目, 并且形成收视习惯。《调解面对面》可以首先从节目整体色调开始, 对演播室进行整体设计和包装, 再对调解空间进行调整, 并对道具进行精心挑选, 形成演播室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另外, 节目中的“密室”调解, 其实只是离开演播间, 在后台进行的私下协商, 这个密室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从视觉设计上也没有突出私密性和悬念性的效果, 从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可以借鉴美国真人秀中的密室设计, 让当事人独自在其中进行申诉或是让矛盾双方在密室环境中进行自我调节, 借此来观察其真实的交流状态。在视觉效果上, 密室空间应当有明确的标志, 空间较小, 光线相对较暗, 给当事人安静的空间进行沟通, 从节目设计上, 密室的主要参与者应当是调解双方和调解员, 而不应当是记者和主持人, 这样才能发挥调解员的调解作用, 节目角色的设置也才能够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杨蕾.浅析民生调解类谈话节目的话语角色——以《新老娘舅》节目为例[J]现代传播.2012 (9)

[2]金伯婷.对当前调解类节目的一些思考[J]中国电视.2012 (3)

[3]张进德.电视调解节目的司法探析[J]理论导刊.2011 (4)

[4]何云红.调解类节目发展路径探析[J]电视研究.2012 (4)

电视调解 篇5

一、突出重点,平安创建促和谐

1.是以和谐平安宣传为动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首先,认真开展了综治宣传月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制定了《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镇政法综治工作会议,表彰了2018年全镇综治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其次,积极制作各种宣传标语。在本镇政府大门口制作了一块大型约2㎡的宣传标语牌,书写了10多条永久宣传标语和两条长横幅宣传标语。制作了6期《政法园地》宣传专栏,散发了各类综治、法律、科普等宣传单2000多份。此外,还把和谐平安村、平安家庭、和谐平安单位创建标准张贴到各村、组、单位。

2.是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筑就治安人防网络。近年来,该镇就如何发挥人防网络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尝试,加强了各级治安防范力量。全镇现有治安巡防队员8名,治安信息员29名,综治特派员3名,以退休干部、党员、教师、为主的治安志愿者20名,以村营长为主的一批村级信息联络员6名,以中心治安户、民间纠纷调解员为重要力量的信息人员80名。以上组织的建立使全镇在人防方面形成了一种全天候的三级防范网络。

3.是以电子监控为关键,筑就治安技防网络。近年来,镇政府不断加大技防投入,花钱买平安。今年上半年,该镇又在xx停车处、镇政府大门口等处增加和维修7个电子监控探头,探头全部联网到综治维稳中心的监控室。监控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及时发现和打击治安违法和刑事犯罪行为。为保证电子监控探头的实际效果,在探头附近安装了街道路灯56盏,方便值班人员夜晚进行实时监控。按照县综治办提出的“一万人以下5个,一万人以上三万以下6个,三万人以上8个”的安装标准”,镇政府决定在明年再增加2个探头,分别安装在政府大院和xx农贸市场,这些新安装的探头将与派出所进行联网。

二、抓住基本,排查矛盾除隐患

一是建立“三心合一”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以乡镇综治维稳中心为依托,将群众诉求表达中心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纳入其中,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机制,统一调度”,落实好“六个有”,即有领导、有专人、有制度、有职责、有牌子、有经费,充分发挥综治维稳中心集中人力物力的优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二是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对本镇内的突出的矛盾纠纷,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坚持做到一周一排查,一月一大查,做到排查矛盾与排查治安隐患相结合,与调处相结合,与打击相结合。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特别是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排查,坚持排查不留死角,调处不留隐患。各级调处组织定期将辖区纠纷的种类、特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以及涉及到稳定工作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到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指挥中心。各级调处组织都按户建立矛盾纠纷档案,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隐患,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详细记入档案。

三是认真开展专项排查行动。自省市县布署“双排查”活动以来,镇综治委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综治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每月召开一次“双排查”工作形势分析会,听取各单位负责人和综治维稳信息联络员的工作汇报。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物集中加以调处。

三、探索新路,“三调联动”化纠纷

xx镇积极探索推行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三调联动”工作新机制。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完善组织网络。今年8月,成立了“三调联动”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纪检书记担任副组长,派出所所长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各村调解委员会等21人组成。司法所所长为镇矛盾纠纷调解中的首席调解员,聘请2到3名老同志、老干部、老党员为义务调解员。在全镇各村建立调解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挑选文化程度高、具有法律知识的村干部担任人民调解员,聘请了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三老”人员担任村、组义务调解员。

电视调解 篇6

电视调解类节目以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的矛盾为节目内容,在解决矛盾双方问题的同时向观众传达道德观念及法律意识。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非常帮助》是河北电视台唯一的一档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栏目。它以“关注弱势群体、搭建帮助平台”为节目理念,注重搭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平台,通过发送短信、热线电话、网络论坛等节目形式使需要帮助的人和想要帮助别人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起有效联系,从而形成和谐的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自开播以来,节目收视稳居前列,社会反映强烈,好评如潮。

二、《非常帮助》特色解读

(一)定位特色

1. 受众定位。

所谓受众定位,就是确定栏目的目标受众,这是立足于媒介市场的分析而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所做出的决策。[1]现代社会信息飞速发展,海量信息的存在使观众选择媒体信息的空间越来越大,受众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受众的自主选择性逐渐增强。选择的存在就意味着差异的存在,因为受众主体选择存在多样性,从而因做出的不同选择而出现了分众化的趋势。大众逐渐变为小众、窄众。而媒体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确定目标受众。《非常帮助》将受众群体定为河北地区的老百姓,通过观看调解类的节目,受众可以将自己生活中的不良情绪进行自我疏导,从而使生活中的矛盾逐渐得到解决,同时遇到需要调解的问题时也可向节目寻求帮助。

2. 内容定位。

栏目的内容定位,主要指栏目的宗旨、性质、文化品位、地方特色等,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而对媒介产品的决策。[2]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必然不能缺少优秀的内容。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受众的关注度,从而直接决定栏目收视率的高低。不管是情感危机、家庭邻里纠纷,还是婚姻和家庭故事都是《非常帮助》调解的内容。这些内容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社会当中,很大程度上贴近受众的生活实际,为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3. 风格定位。

风格是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栏目风格样式的设计是需要在内容和栏目定位相符合的基础之上进行个性化设计。《非常帮助》突破了传统的演播室形式,以当事人的生活环境为调解现场,在真实的镜头记录下反映当事人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而节目调解员则充当了亲戚朋友的角色,其在了解调解对象的矛盾焦点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为双方考虑,提出矛盾的解决方案。

(二)形态特色

1. 外景化纪实。

全外景拍摄的形式用镜头真实记录调解员的调解过程,这种形式以原生态的记录形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节目的真实性,从而提高了节目的可信度和冲击力。现场环境呈现不仅可以让调解员真实地了解当事人的实际生活情况,还能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访谈对象非常平民化,是老百姓来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并且和百姓的利益诉求息息相关。《非常帮助》因真实的现场、真实的情节、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2. 调解得民心。

调解员由民间海选产生,他们来自基层群众,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对于民间疾苦能感同身受。这种方式恰恰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最大程度上贴近人民群众,拉近了调解员和当事人之间的情感距离。调解员“帮大哥”走进调解双方的家庭、村落,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同时也听家人、邻里的多方意见,在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既时刻保持中立,又能设身处地为双方考虑,始终从让双方更好地相处的原则出发,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每个调解过程都融入了生活的智慧。

(三)内容特色

《非常帮助》栏目首播时间为每天中午的12:00,22:00重播,节目时长50分。内容主要为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等家庭矛盾和邻里之间的利益纠纷,矛盾的原因多为经济利益或情感问题,这些矛盾普遍存在于百姓日常生活中,向节目求助的多为来自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非常帮助》通过提倡公益,免费帮助弱势群体,缓解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宣扬社会道德,唤起社会责任感与良知,凸显社会的人文关怀。

三、结语

电视调解类节目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以调解矛盾、化解纠纷、促进和谐为重点,注重心灵沟通,以满足观众当事人的情感需求为目的,赢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河北电视台《非常帮助》栏目将受众群体定位为河北地区老百姓,以家庭问题、婆媳矛盾、邻里不和为节目内容。另外,《非常帮助》摆脱了传统的室内演播厅的形式,将录制现场带到了当事人的生活环境中,这种真人秀形式真实再现了原生态的视觉场景。

《非常帮助》栏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情感表达平台,通过该栏目,不仅可以从中看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且还能切实可行地解决实际问题,对受众也有指导示范作用。同时,该栏目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凸显了强大的社会人文关怀功能。

摘要: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非常帮助》栏目从社会公益出发,把镜头对准原生态的农村和农民,以全程现场跟踪拍摄形式真实记录民间调解员的调解过程,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同时又为观众提供了现实生活中解决矛盾的思维和方法。该栏目的出现给运用电视媒介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弘扬真善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示范,值得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视调解,《非常帮助》,公益性,纪实性

参考文献

[1]陶许,娟程芸.调解类真人秀谈话节目探析——以《金牌调解》为个案[J].声屏世界,2012(7):64-65.

[2]赵志荣,韩桃林.浅议电视调解类节目优势和不足[J].新闻传播,2011(10):18-20.

[3]王黎燕,刘立红.以勇气和智慧担起电视传媒的社会责任——浅析《非常帮助》栏目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探索[J].新闻知识,2011(10):32-34.

[4]张旭.调解类节目出现的原因及社会功能浅析[J].今传媒,2012(07):83-84

[5]贾蓓.调解类节目的三观意义[J].中国传媒科技,2012(01):57-58.

浅议电视调解类节目优势和不足 篇7

一、电视调解类节目形成的原因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人的情感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 为了调和缓解来自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 电视中的各种情感类和纠纷调解类的谈话节目也就不断地升温, 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第一, 公众对媒体有一种“期待”, 认为记者或主持人是社会正义、公道的主持者和评判者;第二, 媒体的最大资源就是社会公信力, 合理运用媒体话语权, 一定程度上确能推动某些事件得到完满的解决, 这也合乎媒体自身的收视利益;第三,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很多家长里短的市井纠纷, 并不涉及社会部门的利益, 一旦进入有关机构的行政程序, 往往旷日持久, 不如直接求助于一个公信力很强的“第三者”进行调解, 媒体便是合适的“人选”。

二、电视调解类节目的特点和优势

1. 电视调解类节目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具有鲜明的特色。

2. 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出现, 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公共的情感交流平台, 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3. 电视情感调解类节目对受众来说, 既能解决实际问

题又便捷灵活, 一个电话就可上节目进行沟通调解, 省去了很多走司法程序的冗长复杂。

4. 成功的电视调解类节目可谓一石三鸟:

电视台有了品牌效应, 当事人解决了自身问题, 观众也从节目中受到启发, 进行了无形的自我反醒和自我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5. 电视调解类节目一般都不收取任何费用, 服务大众, 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 是实际意义上的民生节目。

以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为例。江西卫视《金牌调解》除具有上述人民调解的特点外, 还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普教性。由于利用电视这个先进传媒, 把对当事人个案的调解活动播放展示给观众, 不仅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也让广大观众从中受到教育、启发, 发挥出了一般人民调解活动起不到的示范宣传和普法教育作用。二是“法、理、情”并重。

江西卫视《金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 除了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道德进行调解, 还十分注重“理和情”的说和, 使当事人在“法、理、情”的面前,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心悦诚服地平等协商, 化解心中的纠结, 使纷争得以解决。三是团队性。

《金牌调解》除了主持人章亭和胡剑云、柏万青等金牌调解员外, 还有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观察员队伍, 这有利于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法、理、情说得更全面、更清楚。四是私密性。

由于电视调解面向全国的观众, 当事人有些隐私在现埸不便说出来, 或有些想法不便在对方面前说出来, “密室调解”个别对话, 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五是互动性。一是让当事人双方互动, 各自诉说自己的诉求, 让他们通过《金牌调解》这个平台了解对方的看法想法, 使缺乏沟通的双方, 听到对方的心声, 这有利于化解他们的误会和心结;二是调解团队与双方当事人的互动。六是真实性, 节目内容全部真人真事真表现, 毫无捏造。

三、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电视调解类节目在各地电视台都是相当地火, 并且越来越火。这类节目对家庭和睦, 密切亲情, 社会稳定的确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但是, 调解类节目也有其舆论监督的局限性。

1. 调解的事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以南京电视台的《有请当事人》为例, 有些事件的起因是城市拆迁导致的市民之间的房产争夺, 但是关于城市拆迁等涉及面广的话题, 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很有限, 并不能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事, 或者到节目现场出镜。所以, 这种对于个体市民具体矛盾的调解, 其实是“治标不治本”, 无法解决体制性矛盾。能够直接调解的大都是家庭琐事、邻里小事。由此可见电视调解类节目存在局限性。

2. 当事人隐私没有保障。

此类节目往往乐于展示双方冲突的戏剧性, 因为受众主要是普通民众, 节目组往往就通过过多地揭露个人隐私, 记录原生态的生存状况等来吸引受众眼球。时间久了, 必然会引起部分观众反感。

3. 凡是调解类节目, 大部分的调解员或主持人过分追求“和为贵”, 劝和不劝散。

但是有的当事人所发生事情的性质真的是很恶劣了。有的节目中, 男方居然在电视镜头下上前殴打女方, 即便这样调解员还苦劝双方复合, 有什么意思?这样的节目就很容易误导观众, 即使丈夫殴打妻子也无大碍, 二人一起就好。如果这样, 节目连基本的是非观都混淆了。

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 记得有一期节目, 夫妻矛盾真的很深了, 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 他们就是劝离不劝合的。只有这样, 节目才更真实, 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电视调解 篇8

1 准确运用镜头语言,勾勒调解背后的故事

调解类栏目,多以纪实风格为主。在调解过程中,摄像要根据人物的情绪及时捕捉细节,通过对镜头的准确运用从而达到勾勒人物性格、推进情节的效果。

镜头的推移转换之间,看见更加广阔完整的世界,调解类节目内容有动有静,因人物个性与情节发展逐渐产生变化。在电视节目的拍摄中,镜头的平稳、准确不仅是基本的要求,还是透露人物情感的重要窗口。调解类节目难免会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情感变化,在拍摄一些运动的镜头时,要运用推、移等摄像技巧,使画面更加地丰富且有层次,运用推镜头使画面全面细致,人物的表情动作更加直观生动。在利用推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画面的焦点要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适当调整距离,使画面更加的协调、自然。

在摇移镜头的过程中把握移动的速度,使镜头之间的转换能够更加顺畅,在镜头的起落中画面更加的饱满,使电视观众能够更加准确地接受并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讯息,对节目中人物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调解节目《和事佬》中,由于现场拍摄的条件有限,主要通过单机肩扛的形式拍摄,没有三脚架,因而在确保镜头平稳时需要特别注意,保证自己的重心稳重,呼吸均匀,使镜头之间的转换更加顺畅稳定,也能够使情节更加自然紧凑。

2 借助镜头的光与影,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光与影构成了变化万千的现实世界,光线的调和可谓是电视节目摄像的不可忽视的生命线。在《和事佬》这类的调解类栏目中,光线与人物、环境与故事情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摄像的用光也应掌控得恰如其分,对于光线的选择应充分合理,处理恰当,并实施严格的控制,才能使节目的画面更加的逼真,给观众带来舒适的观看感受的同时,也更进一步衬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和事佬》节目在摄制过程中,由于调解场地有很多不确定性,比方说,有时会在当事人家里、有时会在社区、有时在田间地头、甚至有时还会在山上。在不同的环境中,光线是复杂多变的,对节目的摄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光线的调节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在自然光不足的情况下,可能要借助人工光源,使节目画面能够更加的清晰明了,人物的表情变化更加直观真实。

巧妙的设计摄像中的光线,不仅是艺术类节目中需要运用的,在调解类节目中,摄像师也可以通过情节、主题来计划合适的光线照明,对人物形象、场景、气氛等进行更好地烘托。

3 注重环境对色温的影响,突显多彩的大千世界

通过摄像镜头看到更加美丽多彩的事物,是电视节目摄像的重要使命。然而,在现实的节目拍摄中,并非所有的摄像画面与真实的景保持完全地一致。因此,在摄像时,需要合理地调控,使画面中的场景造型能够得到正常的还原或再现,提升节目的真实感。

由于摄像机对颜色的敏感度以及对色彩的还原性与肉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拍摄时,应该考虑到所摄的画面在电视播放时的效果,对现场的拍摄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使电视画面的色彩更加的真实自然。因此,摄像应该对不同色彩在电视画面中的表现来调节色彩。

《和事佬》以质朴、真实的态度来表现矛盾纠纷解决的过程,因而在摄像时,应注重不同环境中的色温变化,根据场景的差异来调节,如果在室内调解,被摄的人物多处于低色温与高色温的混合区,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以人物面部所处的色温环境为基准进行白平衡调节,如果有光线反射到人物的面部时,可以以当时的环境的色温为准。在调解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在室内和室外来回走动,那就要摄像根据现场情况来决定解决方案。如果两者色温相差很大,摄像可以采取在不停录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白平衡。如果两者色温相差不大,则可以通过光圈来调节。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事先设置好AB两档白平衡,在场景转换时手动选择即可。

4 合作与创作意识,为观众制作更具魅力的电视节目

在现代社会的节目摄制中,摄像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摄像技巧,还要具有良好的创作意识。在《和事佬》这样的调解类节目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及矛盾纠纷可能会经历起伏波折,摄像应该有自己的创作思维,在记录现实生活的同时,也要对素材进行有选择的处理,使电视摄像更加优质高效。

《和事佬》栏目从2010年1月1日开播以来,节目已经播出了上千期,作为节目的主创人员之一,摄像要有编导意识,在拍摄过程中,要与编导进行顺畅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合作的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摄像还应该及时地总结拍摄经验,在明确节目风格的基础上,要做到对所要拍的素材以及画面的表现力了然于胸,并对现场的情况有一定的预见能力,从而使现场的拍摄更加顺畅,拍摄的画面更加全面到位,使电视节目的制作更加精细,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加细腻生动的观看体验。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特色音乐体系下一篇:编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