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刍议(精选8篇)
课堂讨论刍议 篇1
新疆有十三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有不同的婚姻习惯,研究讨论他们的婚姻习惯,可以更好地在少数民族居住区执行《婚姻法》,并通过制定尊重他们的婚姻习惯法的自治条例,加强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的稳定,促进经济繁荣。
通过课堂讨论、民汉学生的互动,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惯总结为以下方面。
一、离婚不自由
新疆少数民族的离婚不自由。离婚不自由,主要指女子离婚不自由,在族权为主和神权主导的婚姻下,离婚没有自主性。
哈萨克族历来不提倡离婚,视离婚为极不光彩的事,即使由父母包办的不美满的婚姻,也要服从,妇女更没有离婚的权利。如果夫妻离婚,则子女全部归男方,如果丈夫主动提出离婚,女方就可以带走自己出嫁时的陪嫁妆。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任何东西也不许带走,只得单身离开家门[1]。柯尔克孜族的婚姻关系一般是永不分离,一对夫妇只要活着就要厮守,没有离婚的说法,休妻或嫁几个丈夫均被认为是可耻的。维吾尔族男子有“塔拉克”的权力,丈夫可以休妻,他们只要对妻子连说三次“于且塔拉克”便算断绝关系。离婚时,妇女可以将随嫁财产带走,但争夺儿女抚养权却是以夫权为主,已生下子女,七岁以下从母,长大以后从父,但父亲需要给暂时从母的幼儿担负生活费[2]。由以上得出,在过去少数民族家庭中,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利,女性只能处于屈从地位,尤其是在婚姻问题上更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使在现代文明社会里,这种观念也仍占有一席之地。
二、早婚现象严重
早婚是新疆少数民族婚姻的特征之一, 其结婚年龄普遍在十六、七岁。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民众的女子最早九岁就可以出嫁,传统社会舆论也认为女子应该早嫁。对于男子来说,维吾尔流传一句俗语“用帽子打不倒就可以结婚”,所以有“回人男十四、五即娶,女十一、二即嫁,男女于十五岁之内能生子者,谓之宗瑞,必作宴作贺”[3]。早婚从宗教上来看,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结果。
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地处边远山区,远离现代文明。尤其是生活在高原和草原上的牧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贫穷而自由的生活。这种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限制,使得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过早地懂事、成熟。十六、七岁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就具备了成家的条件,他们并不过多地考虑婚姻关系的社会属性,也不考虑年轻人心理的成熟远远不及生理的成熟,只认为早婚可以早育多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中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男女,其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晚婚晚育的人数越来越多,早婚倾向逐步淡化。
三、近亲结婚的习俗
我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法律上禁止近亲结婚,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经常有近亲结婚的现象,在新疆存在表兄妹婚。表兄妹婚有两种:一种是姑舅表兄妹婚,另一种是姨表兄妹婚。塔吉克族在缔结婚姻时, 首先考虑近亲和表亲无血统禁忌; 满族中同姓不能通婚,但姑舅之间可以通婚;回族姑表兄妹之间通婚不受限制。他们一般认为舅舅家的女儿嫁给姑妈的儿子是天经地义的,既是对舅舅家的回报,又是亲上加亲的好事[4]。根据科学解释, 三代以内具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人结婚会增加隐性基因遗传病的发病几率,比如:先天性痴呆、哑巴,甚至怪胎等,这就成了家庭幸福的隐患,并给社会带来了负担,更重要的阻碍了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更落后。据了解,随着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关于优生学的宣传,这种旧的习俗现在已在逐渐改变。
四、民族内婚制
民族内婚制是指婚姻的缔结只能在本民族内部进行,排斥与其他民族通婚。这是婚姻习俗在联姻范围方面的限制。我国婚姻法对不同民族间的男女婚姻关系未加以限制, 这就是说,不同民族之间的男女,只要符合法定的结婚条件,就可以通婚。然而在新疆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实行民族内婚制,他们提倡鼓励本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缔结婚姻关系, 对于不同民族之间及非穆斯林民族之间缔结婚姻关系虽然没有强烈反对但仍持审慎态度,一般来说他们是不提倡、不鼓励的[5]。
五、现行婚姻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婚俗的调整
(一)关于结婚年龄的变通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 一方面考虑适当提高法定婚龄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另一方面应注意到法定婚龄过高,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也脱离群众、脱离农村实际。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传统婚姻习俗的残存,早婚现象比较普遍。如果现行婚姻法不作变通,就很难在本地区贯彻执行,法律的威信和尊严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从当地实际出发,各少数民族地方的变通或补充规定都把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降低了两岁,即结婚年龄变通为: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岁。少数民族男女自愿晚婚晚育的,应予鼓励[6]。
(二)关于计 划 生育 政策的调整
我国采取“因族因地而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方针及灵活性的政策,解决少数民族计划生育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 城镇汉族居民一对夫妻可生育一个子女,少数民族居民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汉族农牧民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 少数民族农牧民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部分边远牧区执行前款规定确有困难的,经自治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放宽。新疆现行的生育政策符合少数民族心愿,也是符合新疆实际的。
(三)关于少数 民族婚姻效力的 灵活处置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必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该过程是重要的法律行为,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必要的法定程序。办理了结婚登记,取得了结婚证,夫妻关系就确立了。登记结婚在婚姻过程中确立了主体地位以后, 同时也考虑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婚俗,尤其是伊斯兰教中“尼卡”证婚效力,阿訇在主持婚礼时首先要求查看新郎新娘的结婚证书, 并当众宣读两个证书的内容, 如未领结婚证,“尼卡”仪式就不能举行。结婚证书具有法律效力,而“尼卡”证婚仅是传统的民间形式。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国家相应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即婚姻登记与婚姻形式相结合,在承认国家法律效力的同时,也承认宗教仪式的效力。这样,国家既维护了婚姻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又充分考虑到了各个民族独特的婚姻习惯。
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习法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对将来写论文、搞科研、干工作都大有益处。
刍议初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法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法;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14-01
分类讨论既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在历届中考中通常以较难的题型出现,大多数同学容易丢分。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好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下面我从分类方法、分类原则、分类方法的运用三大方面谈一谈。
一、分类方法
1、分类及其要素
分类是根据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基本的逻辑方法,分类也叫划分。
数学中的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思想方法。
分类以比较为基础,通过比较识别出数学对象之间的异同点,然后根据相同点将数学对象归并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将数学对象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等级系统。
分类具有三要素:
(1)母项,即被划分的对象;
(2)子项,即划分后所得的类概念;
(3)根据,即划分的标准。
2、分类标准
分类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分类标准。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必须能够将需要分类的数学对象,进行不重复、无遗漏的划分。
例如,将平行四边形分成矩形、菱形、正方形是不恰当的。因为在矩形和菱形中都包含正方形,而且还存在大量的既不是矩形也不是菱形的平行四边形。又如,将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也是不正确的,因为遗漏掉“l”这个既非质数又非合数的自然数。
3、现象分类与本质分类
数学分类有现象分类和本质分类的区别。所谓现象分类,是指仅仅根据数学对象的外部特征或外部联系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往往把本质上相同的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别,而把本质上不相同的对象归为同一类别。所谓本质分类,即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进行分类
二、分类的原则
任何分类,都必须遵循下列四个原则。
1、不重复
不重复,即要求分类应是纯粹的。
2、无遗漏
无遗漏,即要求分类应是完备的,从量的方面要求一个不能少。
3、标准同一
是在一次分类中只能按同一标准进行,两者不可混淆。
4、按层次逐步划分
分类应取被分类概念最邻近的概念按步骤进行,不能越级,应按层次逐步进行。否则就会出现越级划分的错误。
三、分类方法的应用
1、分类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通过分类可以使大量繁杂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并为进行分门别类的深人研究创造条件。
2、分类讨论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解题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类,然后逐类进行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数学教学中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由概念的定义引起的讨论
数学中许多概念的定义是分类给出的,如绝对值、平方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个数与系数的关系等。当题目中涉及到这些概念时就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例1:求y=√ax-2a+1的定义域。
分析:由ax-2a+1≥0得ax≥2a-1,于是
当a=0时,x是任何实数
例2:在平面内,已知一直线n外的两点A、B到直线n的距离分别为a、b(a
分析:必须考虑到在直线n外的两点A,B与直线n的位置关系是不确定的,有两点在直线n的同侧与异侧两种情况 .
(1)由问题中含有字母参数引起的讨论
许多数学问题中含有字母参数,随着参数取值的不同,会使问题出现不同的结果。遇到这类问题,需要对字母参数的取值情况进行讨论。
(2)由于问题提供的情景比较复杂需要分类讨论
例3:从5双不同尺码的鞋子中任取4只,其中至少有2只配成一双,有多少不同的取法?
解法一:由于“任取4只鞋子,其中至少有2只配成1双”,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
一类是,4只中只有2只配成一双;另一类是,4只中恰好配成两双。
解法二:如果没有限制条件,从5双中任取4只,共有120种取法。所有这些取法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4只中没有2只能配成一双的取法;
另一类是,4只中至少有2只配成一双的取法,这正是所要求的取法。
对“政治课堂讨论”的讨论 篇3
一、课堂气氛虚热
笔者总是感到这堂课“不实”。这堂课表面上气氛活跃, 但讨论时, 只让前后桌组成一组进行讨论, 有的学生讨论时, 不善于互相配合, 基础好的学生讨论时说两句, 基础差的学生托着下巴静听观看。每个小组看似都有代表积极发言, 但讨论的结果只是少数人的意见, 并没有达到群策群力, 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所以参与的是少数, 弄明白道理的也是少数。而且久而久之, 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平时学习成绩很好, 经常受教师表扬, 同学们对其期望值很高的学生往往处于“权威”的地位, 承担着小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学习任务。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则听之任之, 根本谈不上对小组活动负什么责任。这使多数学生服从“权威”, 滋生懒惰, 丧失自己的责任感, 使小组讨论成为新的“一言堂”, 也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最终可能会使学生两极分化, 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 形成新的“学习困难生”。
二、教师表扬过滥
该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表扬学生, 那是不是所有的回答都值得表扬呢?在笔者看来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比如小组长说:“军用汽车的市场大, 而且竞争小。所以我们确定它为我们企业的主打产品。”可教师却说:“这位同学知识面很广, 请继续努力。”难道这是教师应该说的吗?首先该学生的回答忽略了一个最不应忽略的前提, 那就是只有国有企业才能生产军用汽车, 还有军用汽车的生产还没有市场化。如果教师能及时地指出, 并能进行适当的教育那效果会更好。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热情高不高涨, 连学生回答的内容是什么, 都没有时间判断, 更别说是见机传授知识, 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了。于是学生的情感、态度是注意到了, 但却忽略了核心的价值观的渗透。
三、教师点评缺失
即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缺乏必要的评价、引导、提升, 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底层面的无效状态。教学过程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而课堂讨论更是开放的动态生成过程, 需要教师及时地调控、引导、提升。教师准备好讨论的问题, 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来思考和学习讨论问题, 往往会打破教师的预设过程。但却因教师的一时疏忽, 仍按自己的预设进行教学, 这样的结果是:探究不能引向深入, 甚至会陷入学生无休止的低层次的争论之中。这堂课中笔者发现:这位教师就像热闹的游戏场上的看客, 无法正视学生的回答, 只是把学生往自己准备好的教学过程上拉, 教师的引导、评价作用根本就没发挥出来。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只图课堂气氛活跃, 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更忽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如讨论中有学生提出要“把生产军用的高档豪华车作为企业的主打产品”时, 教师就没能及时地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行业内, 我们是不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来生产和经营的。
四、以问代讲普遍
这堂课教师在黑板上列了八大问题, 还不包括不断增加的问题。教师甚至拿一些思维含量极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 用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内容就能作出的响亮回答来代替教师的讲授, 看似师生互动频繁, 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了, 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比如教师问:“价格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会怎么样?”“价格和需求的关系怎么样?”“油价上调了买车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些多是没有多少思维价值的“假”问题, 至于需要认真探究剖析的像“我们将以生产军用汽车作为我们的主打产品”等深层次问题却一带而过甚至是忽略了。这样的课堂教学, 除了热闹之外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
所以, 尽管讨论课在新课改中备受欢迎, 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备受宠爱, 但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合作讨论。笔者认为, 合作讨论应该是有其前提和条件的, 即讨论应该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展开。同时还要注意,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是学生合作讨论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等.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课堂讨论活跃气氛 篇4
关键词:课堂讨论,时代性,发展性
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现了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精神,它充实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繁重的教学任务变成教师既能够容易讲透,又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展示、提高的平台,那么,怎样上出一节令人满意的历史课,是值得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深思的。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我认为;采用“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是良好的解决途径。
课堂讨论就是把每一课的学习内容重新设计、重新调整、重新规划或整合,以课文内容为依据,以课文中主要的线索作为课堂中讨论的主线,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引,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环节,不仅使教学的环节严密、紧凑,富有激情,更便于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有话可说,有题可争,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变成学生自我探究学习历史知识,在课上尽可能多地安排主题内容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逐步形成学习技能,通过课堂中的讨论,我也能够及时获取学生掌握新的历史知识的情况,促使我及时对教学的进程和要求进行调整。如讨论中设计的趣味题、开放题,都是针对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不但扩大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增加了历史知识的储备。
一、历史课堂讨论的质量取决于讨论主题的准备
讨论主题的准备要摆脱旧教学模式的束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归纳,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可以是历史事件、可以是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也可以是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等。
在准备讨论主题的时候,我主要围绕这些方面:
1.主题围绕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比如:主题一:孙中山先生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句话根深蒂固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
主题二:长期在中国考察研究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普说“: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值得令世界上很多国家赞赏和借鉴的”。
主题三:作为学生,我们如何来看待制造民族分裂势力和各类打、砸、抢、烧事件。
2.准备讨论主题的时候要注重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例如:要讨论出相应的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
(1)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 )。
(2)邓稼先勇于挑战,乐于奉献,带头成功地研制出了先进的核武器,被誉为( )。
3.精心准备讨论主题的时代性、实质性、发展性。
主题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1)讨论:日本方面为何无视大量历史事实,竟声称钓鱼岛为日本的“固有领土”?
(2)日本为何抓住钓鱼岛不放?
主题二:以美英为首的北约没有征得安理会的同意,把南联盟屠杀阿尔巴尼亚族人作为借口,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地区进行疯狂的轰炸,造成了无辜的人民流离失所,粮食、水等基本生活用品的短缺。而美国还高举“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真是贼喊捉贼。
(1)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目的是什么?
(2)我们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什么警示?
4.精心准备讨论主题时,要考虑到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所看、所听、所嗅,使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思维的迁移来借鉴和融合所学历史知识,加大历史知识量的储备、进行创造性思维服务。比如讨论:我国在对外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使学生认识到:要复兴我们的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
5.准备讨论主题时首先要注意运用好历史课本和教辅用书,设置出和谐的情境,利用知识储备联系社会现实,同时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通过观察社会,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2010 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它缩小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当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和外国人走进世博园的时候,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世界人类文明。而在2010 年,世界各国正处在摆脱金融危机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届世博会更加鼓舞人心,给人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拉动了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但是,也凸显出了中国企业中的一些弱点,这一弱点,值得我们反思和高度重视。讨论此主题使学生了解了举办世博会对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对于世博会的启示和感悟更为重要,此讨论题不但关注现实,时代感强,内涵较深,同时也能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
二、历史课堂讨论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充分准备
上课前,对学生公布讨论题,讨论中有哪些要求,讨论后达到哪些目的,同时布置学生准备必读的参考资料,或用笔记、或摘抄,或讲故事,或提供带有启发性的话题,有目的地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发言,其他学生也可畅所欲言,尝试解答问题,同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和点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与不好能直接影响着课堂讨论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要拓宽教学知识面,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顺利完成教学各项教学目标。
三、历史课堂讨论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历史课堂讨论中,不管采用哪种手段,我尽量地把课堂时间还于学生,力求改变满堂灌、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合理有效地参与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来,在问题讨论中,我提出讨论的“引子”,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当讨论进入高潮时,我或正确引导,或进行讲解,或给予补充,将讨论的问题逐渐明朗化。通过讨论,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讨论中,体现师生之间是和谐、民主、合作的关系,它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的影响,都更加有力,两者从结构上存在着互补性,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教学全面、充分地开展。
课堂讨论刍议 篇5
一、运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奋点
在许多历史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讲得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胜其烦;老师讲得唾星四散、自得其乐,学生听得不知所云、茫然无措。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试图运用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来找到教与学的共鸣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奋点。例如,我在上《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中的第一课《朝鲜战争》时,就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否应该出兵朝鲜,展开课堂讨论,以此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落实教学目标。在课堂讨论前,我首先向学生提供了一些资料:
材料一: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地理中心,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着长白山与中国相接,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介于中、俄、日三大国之间。从全球角度看,朝鲜半岛是北太平洋最有战略价值的地区。在中国看来,朝鲜半岛北与东北接壤,西隔黄海与华北相望,一旦敌对势力掌握朝鲜半岛,东北不仅无险可守,华北也告门户洞开。
材料二:建国初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又在南部,距离朝鲜很近。
材料三:从1950年8月以来的两个月,美军的飞机已侵入我国12次。不仅在鸭绿江边,而且已飞到宽甸来示威、侦察、扫射和轰炸。下图是我安东市遭美军飞机轰炸后的情景。
材料四:1950年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北进,“联合国军”也在做越过“三八线”的准备。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朝鲜人民军)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毛泽东)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朝鲜战争———揭秘金日成的求援信》
材料五:“中国抗美援朝得罪了美国,延误了中国建设,得不偿失。”
并且提示学生可以根据上述五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讨论中国是否应该出兵朝鲜。同时我还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正方,必须出兵;一组是反方,不能出兵。经过六、七分钟的讨论,各组形成了各自的观点,然后展开辩论。
正方同学:必须出兵,因为中朝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朝方提出请求不能不接受。
反方同学:不能出兵,因为光靠一身正气、一腔热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有理智,尤其是重大的决策问题。
正方同学:必须出兵,因为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以包围苏联和中国;美国还将它的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理应给予一击。
老师点评:这位同学思考问题比较深刻,角度独到,值得提倡。
反方同学:不能出兵,因为出兵太冒险。美国是战后最强大的国家,得罪了美国,延误了中国建设,得不偿失。而且中国参与战争仍是“小米加步枪”,无异于以卵击石。
正方同学:怕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经过28年的血雨腥风锻炼出来的,还怕打不过美国?况且人家已经将战火烧到我们家门口了,中国必须出兵。退一万步说,即使中国不出兵朝鲜,不“得罪”美国,那就能安生了吗?鸦片战争时中国得罪过谁了?人家的兵舰还不是照样打上门来。
老师点评:这个同学的反驳很有力度,论据充足,应给于鼓励。
……
这节历史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激动,课堂讨论激烈,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历史知识印象特别深刻。而且更让我惊讶的是有些我觉得不怎么样的学生,却在这节课表现得相当突出,课外历史知识丰富,讨论时信手拈来。这节历史课如果我用传统的教法来上的话,那肯定是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但也只是听,听过了,也就过去了,并没有记住多少历史知识。不像这节课,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动脑、动笔又动口,找出充分的理由来解决这个历史问题,自然提高了课堂实效。
看来课堂讨论这种灵活的教学形式,确实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能落实课文知识,达到我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
我们知道所有有效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的学习,记得有人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当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了一定的兴趣后,我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完善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运用课堂讨论时,我都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课堂讨论的内容,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备上课时课堂讨论之用。比如我在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前,就提前给学生布置了课堂讨论的内容:“为什么古代希腊形成较发达的民主政治,而古代中国却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历史资料以备课堂讨论之用。我还告诉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我给学生准备了两幅地图,如下:
我给学生提供两幅地图,是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可以从古代希腊、古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来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什么巨大影响,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
本来我还很担心:没给学生资料,没告诉学生如何去查资料,不知道学生会不会弄,能不能完成我布置的任务。结果从课堂讨论的情景来看,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讨论得有模有样,说得头头是道,准备的资料也很充分。他们分别从自然环境、经济活动、民族个性等角度剖析了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正是这些不同之处造成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形成较发达的民主政治,而古代中国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论据充足,说理透彻。
通过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我轻而易举地落实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内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还培养了学生搜集史料,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讨论确实不失为提高历史课堂实效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课堂讨论,使困扰学生的一些历史教学重点和难点迎刃而解,较好地完成了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搜集史料、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与人合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值得大力提倡。但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
三、反思
(一)课堂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运用课堂讨论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因此课堂讨论就要维护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权。由于学习能力、个性的差异等因素,每个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的程度各不同。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那些学习能力好的、性格活泼开朗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是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者、表现者,而那些学习能力差一点的、沉默寡言的学生就成了旁观者,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对于那些不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教师要激发他的表现欲,给予他发言的机会,对于他的发言无论好坏,均要给予一定的积极反馈和鼓励,从而使他从被动的参与者慢慢地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二)课堂讨论的选题要具有有效性
对于课堂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提出那些具有一定的探讨性、争议性,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难易要适中。讨论的问题牵涉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涉及古今中外的历史),课文前后内容有联系。那些比较简单的、绝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的问题就不要让学生讨论。比如“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进行课堂讨论,因为学生通过看书就能够理解,如果还让学生讨论,就显得毫无价值。而难度大甚至连老师都觉得有难度的问题最好不要让学生讨论,比如“为什么美国1787年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呢?”如果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讨论,也只能是浪费时间,因为根本讨论不出什么来,更谈不上提高课堂实效了。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运用课堂讨论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教师是课堂讨论的具体策划者和组织者,要精心安排好课堂讨论的全过程。在开始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当讨论出现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纠正,不使它偏离方向;当讨论出现教师不懂的或不清楚的历史知识时,不要忽悠学生,搪塞学生,最好是课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当讨论出现新观点、新思路、新角度时,教师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而不能进行放羊式的课堂讨论。
参考文献
[1]杨翠蓉, 张振新.论有效的课堂讨论.今日教育, 2005, Z1.
[2]盛羽, 王伟平.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讨论.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7.
[3]张海蓉.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2008, 4.
课堂讨论刍议 篇6
一、科学分组, 加强讨论组织性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如何进行分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中生有一定认知能力, 一些学生对于小组讨论不屑一顾, 即使表面上进行了讨论, 其实是应付公事。有些学生的确开展了讨论和交流, 也有一些学生成为听众, 讨论强度有限, 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教师要在分组上做文章, 加强讨论组织管理。首先要挑选责任心强的学生做组长, 这是讨论成败的重要因素;组员分配时, 要注意学生志趣相投的问题, 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学优生和学困生要搭配, 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要搭配, 男女生要搭配,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讨论效果。
合作小组不需要固定, 以免产生审美疲劳。在学习《祖国山川颂》时, 最后要对文本语言和结构等特点进行一个研讨, 我将学生划分为四人讨论小组, 两个男生两个女生。首先是小组内再分工, 两个男生和两个女生先进行讨论, 总结出一份讨论结果, 然后男女生交换讨论结果, 对讨论结果进行再讨论, 最后达成共识。学生很快就讨论得热火朝天, 根本不需要教师给出多少启发点拨。这个讨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 很显然是男女生互换讨论结果造成的。学生都有自尊心, 不想在异性面前丢丑, 讨论自然追求完美。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从不同维度对学生进行激发, 只有点燃学生兴趣点, 小组讨论才会顺利展开。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手法, 教师提出有讨论价值的思考题,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 设计生动活泼教学活动, 这些措施都可以让课堂气氛灵动活泼起来。如果教师能够降低身段和学生打成一片, 课堂讨论就会更自然, 师生、生生互动也会更充分。反之, 课堂教学气氛就是死水一潭, 启而不发促而不动。
在学习《长江三峡》时, 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长江三峡风光图片和微视频, 学生看得很轻松。等多媒体播放结束后, 我给出小组讨论问题:“长江三峡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具体要求:每个小组四个学生, 每人介绍一段内容, 讨论结束后在全班展示。根据刚才课件展示内容来介绍, 不能用原文句子, 也不可用译文。学生大多显出畏难情绪, 有学生抱怨:这个也不给用, 那个也不给用, 刚才又没有注意看课件, 这怎么办啊?我提示道:“现在小组做好分工, 咱们再来看一遍课件, 要看仔细了。”这次重播, 学生认真劲自然不用说, 小组讨论时, 大家也能够互相提醒, 讨论效果自然是大好。用电子视频课件来展示文本内容, 让学生凭借视觉观察来分析课文, 这本身就充满新鲜感。学生各种感知器官都调动起来了, 感知当然是全面的深刻的。
三、丰富形式, 体现讨论多样性
小组讨论除了自由发言还有很多形式, 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自由发言。丰富讨论方式, 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小组主体演讲、轮流发言、小组辩论、对抗赛、互问互答、相互检查、分工协作等等, 都可以成为小组讨论的选项。高中生有一定独立思维能力, 但好胜心依然很强, 开展辩论、对抗赛等活动, 都能够激发学生斗志。小组讨论充分, 获得的认知也必定深刻。
在学习屈原的《离骚》这篇课文时, 我设计了一些讨论题目, 让小组长来抽取。当这些讨论题目公布时, 课堂炸开了锅。因为有些讨论问题并非是口头交流, 还有一些别样表现形式和要求。第一组的题目是:结合屈原生平, 说说文本中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第二组是:一个同学读原文, 一个学生读译文, 一个学生形态表演, 一个学生旁白。第三组:根据文章内容描绘屈原的外貌, 用简笔画形式展示出来。第四组:知识积累, 一问一答, 现场表演……当学生得知自己小组讨论问题后, 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开始讨论分工协作事项。课堂里研究气氛浓烈。教师在小组讨论形式方面做了大胆改革, 不仅要进行口头交流, 还要有形态表演, 这对高中生来说难度并不大, 但很多学生会因为羞涩难以接受这种形式。且不说展示效果如何, 这种讨论经历已经让学生认知获得了洗礼。
四、及时评价, 鼓励学生主动性
小组讨论不是自由活动, 更不是走过场, 教师要在讨论结束后搜集讨论成果。各个小组要将讨论结果展示出来, 让全班学生都能够获得一些启迪和触动。因此, 教师面对各个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要及时给予客观评价。不仅要肯定学生思维行动, 还要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用正面评价语言, 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高中生对教师鼓励也很受用, 正面激励也可以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但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 以及评价语言的措辞。学生小组讨论中, 有些学生并不积极主动, 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注意监督和观察, 发现其长处和进步, 及时跟进表扬。对于讨论效果显著的小组, 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和褒奖, 这对激励学生讨论热情有重要促进作用。
让课堂讨论激活创新思维 篇7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不能放任自流,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 以前后两座四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的作用各不相同, 所适应的问题也不同。比如, 我在教学“加法”时, 通过创设情境, 请3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一段场景, 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我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把你看到的与你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 再全班交流。让学生感知: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 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又如, 我在教学“长短”时,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品有长有短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学生就说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 有的说“我是看出来的”, 有的说“把它们横着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比另一端”, 有的说“我的把它们竖着戳在手心上来比的”, 还有的说“把它们的两头都不对齐也能比较出来”。由于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 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 但是这些结论都是有道理的, 我都给予了肯定。
在三种讨论方式中, 以小组讨论的参与率和有效性较高, 也就是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综合编组, 在教学中我采用最多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二、选择有探讨价值的内容
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 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 进入角色, 才学有成效。数学中的一些概念, 光靠老师的讲解和简单的下定义, 学生不但印象不深, 而且对根概念的认识也肤浅。例如:“0不能做除数”, 光是教师说说, 学生往往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假如教师能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通过假设除数是0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展开讨论, 学生对“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道理必定会有深刻的认识。
有些内容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乃至促进素质的整体提高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应该舍得花时间组织学生讨论。例如, 让学生讨论这样一道题目:“有一次野炊活动, 同学们共领了55个碗, 其中每人领一个饭碗, 两人领一个菜碗, 三人领一个汤碗, 怎样才能知道这次参加野炊活动的人数呢?”学生发言热烈, 想出各种各样的解法,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情感。
三、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
课堂讨论如果组织不好, 往往会出现冷场现象或者偏离中心议题, 变成拉呱闲谈, 貌似热闹, 但没有效果。所以讨论的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 而且难度适中。讨论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从学生认知方面考虑。
要使课堂讨论能够展开, 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 巧设问题, 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特别是那些学生认识一时模糊的问题, 非唯一答案的问题, 学生有意见分歧有争议的问题, 都是容易使学生展开讨论的议题。例如:“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化成什么样的小数?”“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米, 第二根用去。哪一根用去的多一些?”这些问题往往使学生争得面红耳赤。
2. 从学生情感因素考虑。
学生的认知过程必然有情感伴随, 只有以情动人, 以知为依托, 做到情理交融, 互相促成, 才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所以设计问题时除了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外, 还要积极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情趣, 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使课堂讨论能在充满情趣且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例如, 学了圆面积计算之后, 我让同学们讨论:“一只小羊羔被一条5米长的绳子拴在大草坪中的一根木桩上, 这只小羊羔能吃到草的范围有多大呢?”由于把圆的面积计算转化为一个富有故事情节的实际问题, 因而很受学生欢迎。
3. 从议题难易程度方面考虑。
把握议题的难易程度应该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 提出的问题应该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难度太高会导致多数学生坐冷板凳, 难度太低了, 学生对答如流, 无须作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讨论都没有意义。
除了按课时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课堂讨论之外, 常常还要根据课的进展需要组织讨论, 常言道:“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关键是抓住机遇。”
四、故意示错, 开展探讨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 故意弄出错误, 引导学生去探究, 让学生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教学教材第31页的思考题时, 得出结论:右边小猴的桃子比左边小猴的桃子多, 有的同学看了书以后马上反对, 我则“坚持错误”, 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 学生兴趣很高, 通过小组讨论, 跟我据理力争, 我终于“认输”并得出结论:“不能确定右边小猴的桃的个数肯定比左边小猴多”, 还向学生“道谢”。学生通过讨论, 经过跟老师的智力的“搏斗”, 最后战胜老师, “夺取”知识。这样的活动, 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在讨论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感觉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不高。根据课堂上的观察, 我发现集体讨论的参与率比小组讨论的参与率低, 大部分学生只是处在观众地位, 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等待尖子生回答, 没有进入到讨论的气氛之中。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中, 一般只是5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 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只有60%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比较低, 往往处在冷场的情况。小组讨论时, 有时小组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 班干部和尖子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 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 而产生争执。你说等于1, 我说等于2, 偏偏不说“等于1”或“等于2”的理由, 成“顶牛”之势, 失去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
讨论式的高效课堂 篇8
现在各个学校比较常用的高效课堂模式是“小组合作讨论”, 从座位的组合到学生登台讲解, 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是对传统式教学的一种冲击和改变。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 不能讲太多也不敢讲太多, 一般不超过课堂三分之一的时间, 其余时间都是学生在讨论, 在完成。表面看气氛热烈, 师生尽欢, 可这样的课堂真的能带来绝对的高效吗?是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学科都该如此呢?我个人认为未必。以语文为例:
一、教师为了适应“高效”的要求, 少讲甚至不讲, 很多成熟的理解就无法淋漓表达;没有老师的思维引导,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缺乏深度, 光靠学生的自行讨论是很难让学识上升到一定高度的, 毕竟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例如, 很多语文老师把对课文的讲解整理成了一份导学案发给学生, 学生按照导学案所设计的问题一一自行去解答, 一篇很美的文章成了一份试卷, 一堂感性课成了任务课或者是习题课, 让本来很连贯的文章变成了几个问题的组合, 失去了文章原有的流畅性。
二、教师的语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锻炼, 成熟而凝练, 往往能感染学生, 优美而丰富的文辞甚至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可现在, 教师站在主导位置上不再多讲、多表达, 无疑是一种损失。
三、真正能参与讨论的学生并非全部。我参观了唐山68中的高效课堂, 其中有一节语文课是《杨振宁》, 小组讨论环节, 教师给每个组都留了相关的问题然后展示讨论结果。我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未能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由于问题也比较有深度, 学生的理解相当模糊, 老师又不能多讲, 感觉整堂课学生都是不清晰的。时间长了, 我想对知识定会造成叠加式的丢弃、损失。
四、并非所有学科都适合讨论这种模式。理科可以, 因为理科大多是客观题, 正确与错误之分很客观、明确, 但语文就不行了, 感性的东西, 主观性的认识太多。由于个人理解的偏差, 难免出现不同或分歧。往往同一个问题, 大家见仁见智, 如果代表发言的认识成了主导, 就容易无形中规定了别人的思想, 对思路是一种限制。
五、教学任务和高效模式存在矛盾。因为讨论, 很多课程无法按规定课时完成, 而教学任务又是规定好了的, 这势必形成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