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24-10-17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精选12篇)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1

摘要:科学素养一般由课程目标和学科内容构成。根据这一思维模型, 结合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浙江省从分科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科学课程的目的变化, 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科学素养教育在我国初中综合课程改革中的演进历程。

科学素养一般由课程目标和学科内容构成。根据这一思维模型, 结合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浙江省从分科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科学课程的目的变化, 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科学素养教育在我国初中综合课程改革中的演进历程。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 浙江省是实施综合课程的试验区, 即用“自然科学”课程取代原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课程, 这项改革自1988年启动, 1991年秋在绍兴柯桥、诸暨三都、宁波慈溪试点, 1993年秋在全省所有初中推广试验。2003年秋, 绍兴市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区, 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因此, 把科学素养教育在课程变革中的历史演进划分为分科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科学课程三个阶段有一定的道理, 也为在综合课程变革中考察科学素养教育的历史进程提供可能。

一、分科课程

由于笔者是1985年高师化学专业的毕业生, 这里的分科课程仅仅指初中化学课程。

社会背景:1985年5月, 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 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这成为化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源头, 也为科学素养教育在化学课程中的开展埋下伏笔。

在这个1982~1992阶段中, 笔者使用过“两纲一意见”, 分别是1985年国家教委颁发的《调整初中化学教学要求的意见》、《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修订本, 1990年) 》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 1992年) 》, 为便于比较, 本文只对“两纲”作比较, 从中窥探出化学课程对科学素养教育的诉求。

二份大纲关于化学教学目的要求的表述比较于下:

显然, 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1992版大纲把“情感意志个性品质”作为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个性化品质的提出已融入了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不仅如此, 该大纲还在一些提法的用词上有显著的变化, 比如, 对“双基”的要求, “系统地掌握”、“熟练地运用”等字眼已不再出现, 代之以比较缓和的“学习”二字。对教学要求进一步具体化, 并辅之以“几种”、“一些”等词来框定范围。对4种“能力”则用“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等行为动词加以规范。这种表述上的变化, 从本质上讲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一种反应, 也是对科学素养教育的一种企盼。

二、自然科学课程

社会背景:以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样的背景下, 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到了1993年全省进入综合课程改革, 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路, 也为科学素养教育的提出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自然科学教学指导纲要 (试用) 》 (以下简称“自然教学大纲”) 于1991年10月通过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在一个省使用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自然教学大纲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为: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初步认识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必定具备的科学素养, 为他们以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适应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明确地提出了“科学素养”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

考察自然科学课程的学科要素, 可以发现, 自然科学教材是由学科基本事实、学科基本概念系统、学科基本原理、符号系统、计量系统、技能系统、方法系统、思想情感教育八个方面构成, 既克服了以往分科课程分类过细的缺点, 又保持了学科课程结构严密的优点, 尤其是方法系统和思想情感教育, 是自然科学课程的亮点, 在自然科学的方法教育中, 分为实践性 (经验) 方法和理论性 (思维) 方法, 融入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在自然科学的思想感情教育中, 引进了STS (科学、技术、社会) 课程的思路, 使思想情感教育得以生活化、具体化, 也为科学素养教育的课程化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课程

社会背景: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于是,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 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 确定了改革目标, 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

初中科学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 颇受社会的关注。尤其是科学素养的提出颇受社会期待。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对科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的表述是:科学课程 (7~9年级) 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 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 统筹设计, 整体规划, 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并根据科学素养的构成和内涵, 从我国社会和文化的语境出发, 把科学素养分解成四个分目标:科学探究 (过程、方法与能力) , 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标准》把“整合”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 提出了课程整合的三条途径:一是从反映自然界同一性的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出发, 如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平衡、演化等, 把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体现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二是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整合, 体现科学过程与方法的整体性, 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三是通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主体进行整合, 它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整体性, 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不可分割的关系, 增进社会责任感。为把科学素养落实到课堂, 科学教科书从“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五个方面进行整合, 其中, “科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渗透到各个章节内容之中。《标准》把“探究”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并大力倡导科学探究在初中科学教育中, 既是教学的目标和结果, 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同时还是教材内容选择和呈现课程内容的主要方式。

整体设计科学课程具有如下价值:有利于避免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知识的重复;有利于学生从知识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建立科学的、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和自学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对科学探究的整体规划,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处理社会生活问题, 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理解, 从而树立对自然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科学素养进课程已成为我国科学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途径。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2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我在自身教学实践和观摩了多堂历史课后,发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这样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误区一:由“人灌”到“机灌”

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老师误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应起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岳飞抗金》时,计算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演示,展示了“岳飞抗金”这一历史事件,如果教师只是作为操作者,不加任何分析和讲解,到最后学生连“岳飞为什么不是民族英雄?”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茫然不知,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播,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初中历史教学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还不够,学生思维的时间也不易持久,这需要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很好的组织,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叩启历史知识之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并积极鼓励学生思维,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使“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放矢。而多媒体手段只能辅助历史教师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

目前教师的讲授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语言、教态、情感对初中生起着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生动直观不乏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历史教学不是老师撒手不管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走。我认为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误区二:从接受者到观赏者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既要看老师的教,也要看学生的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的学,使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老师有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学生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历史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在讲授《郑和下西洋》时,通过多媒体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用地图的形式展示,应该说出发点很好,但色彩艳丽的画面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如果没有适当的提问、讨论等形式的交流,那么可能是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历史课变成观赏课,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开小差了。

事实证明,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从历史课的授课类型和历史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同时还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初中生能保持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如果长时间单一做某种活动,会使人感到疲劳),科学地运用多媒体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另外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有有张有弛精神也会非常饱满,也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了。总之“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误区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件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表面。如果不注意教学目的,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而没有真正的实质内容;历史的多样性常常导致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被牵扯进课件中来,如果热衷于追求多媒体显示效果,学生对显示画面印象深,但不能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样的课件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如果在设计课件时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有所体现,整堂课下来感觉平淡无奇,轻重难辩,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的教学主旨,这样的课件却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课件。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但光有好看的课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讲究实际,课件设计要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学性和客观实际,同时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在图象的处理上要简洁,大量的讲解和分析 应让 老师去完成,另外还要注意课件设计的艺术性,色彩搭配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布局要合理。总之,课件的设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要有鲜明的目的和实质的内容。

误区四:盲目使用,效率低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例如将大量的用心

爱心

专心

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使学生的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我觉得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再如老师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与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录像机或挂图来得方便。

多媒体手段有着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而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要改变盲目使用多媒体的现象,我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缺点,将传统教学媒体与手段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能用别的手段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表达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或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红军长征》,教师通过电子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如遵义等)在附应的影视资料;同时,请同学用讲故事的形式补充一些红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 后在 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讨论分析红军为什么开始失败?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毋庸置疑,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确实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它能包办一切,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使用时要注重科学性,要使多媒体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

用心

爱心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故事;教学效果

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要求历史故事接近或者符合历史真相,因此,教师要对不同版本的故事进行对比,然后查阅相关资料,选择的故事一定要真实可靠,除此之外,选择的故事要和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讲述的历史故事最好和现在有某种联系,然后以史喻今,清楚历史故事的现实价值,下面就做深入的研究。

一、分析历史故事的现实作用

1.历史故事生动具体

一般故事都是叙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因此时间、人物、地点都有,而且有一个发展高潮和结局,在细节方面会更加具体深入,引人入胜。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晦涩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讲授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了解故事发生的场景、背景,而且对人物的一些品格也会有所了解,这样就会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况有一个更加具体的了解。

2.历史故事的讲述包含很多教学方法

讲故事也是人们传授经验的一种方法和一种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然后合理地选择故事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应用不同的方法,将历史教学效果最大化。例如,在历史故事中,不仅有对事件起因、发展、结局的描述,还有对其中问题的分析,对人物的整体评价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需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1.分析以人物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授《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这一课时,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段故事进行精细讲解。汉武帝刘彻在16岁的时候就登基做了皇帝,在期间其经常带领自己的随从,到处游玩。有一次他们到一家人家要水喝,主人怀疑这些人都是坏人,然后就将附近的人都叫过来,将这些人都抓了起来。主人的妻子看到领头的青年,也就是主人公刘彻,气宇轩昂,知道其不是普普通通的小混混,因此她将主人灌醉,之后将之前的人都遣散回家,好好地款待了这些年轻的客人。这段故事,很好地再现了汉武帝的性格和禀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其刚强勇武,甚至是好大喜功的性格,这些素材的体现,为以后其治理国家、击溃匈奴打下了基础。

2.分析以事件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采用事件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时,要对故事进行细节描写,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从而了解到事件最真实的一面。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会获得更多的真实体验。

3.分析文学史实等故事的应用

对于史实故事而言,可以在史书中找到,因此,在讲故事的时候,具体的历史人物、相关的事件等,都可以在资料中进行查证。例如荆轲刺秦王,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时要注意历史背景的准确

性,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讲述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时,要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故事。还有些故事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故事一般都是以那个时代的历史作为背景,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却有不符合历史事实,或者夸张的情况,这都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的,因此在引用历史故事的时候,尤其是在对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被其误导,例如,在评价曹操的时候,要用历史的眼光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对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应用方式的分析,发现历史故事教学有很积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

高其对历史课程的兴趣,而且故事生动形象,可以截取一个小段落进行讲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不同历史课程中,选择不同的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沈丽英.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2012(9):98-99.

[2]王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8):190.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乡土历史 篇4

一、乡土历史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多年来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历史事件离现实太遥远, 学习历史没有实用价值, 因而提不起兴趣。而乡土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土生土长, 学生对此有一知半解, 可以大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比如, 对初一新生讲宗教的时候, 学生不感兴趣, 于是笔者就添加了乡土历史的资料:本市孔望山的南麓的汉代佛教摩崖造像, 属于东汉晚期, 比前秦苻坚时期敦煌莫高窟的佛教造像约早二百年。这时, 学生们的兴趣已经被引起。笔者接着说:孔望山摩崖造像中, 一百余尊人像各具姿态, 最大的一点五四米, 最小的仅十厘米。以三尊立佛和三尊卧佛较为突出。那么,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统治者为何如此重视?带着疑问, 我们一起学习。由对乡土历史的兴趣逐渐迁移到历史学科的学习, 从而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学习乡土历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 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乡土历史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不可缺少的好素材。连云港城风景秀丽, 人杰地灵, 有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 丰富了当地乡土历史的内容。比如, 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 因在此登山望海, 世传其山为孔望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三次来到海州, 并留下了十四首诗词;《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曾任海州沭阳主簿, 对海、沭一带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是一部与我市花果山有着血肉联系的文学巨著, 被拍成电视剧后更是家喻户晓……有这么多名人都在我们的家乡生活过, 大家有何感想呢?此时, 班级的气氛活跃起来。

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学生引以为豪的最佳材料, 可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生动教材。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 促进对家乡现状的探究, 培养他们为建设美好家乡和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三、学习乡土历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让学生走出课堂关注乡土文化, 能培养学生以“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情感, 强调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连云港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锦屏山桃花涧、孔望山、将军崖以及东海县大贤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发掘, 说明四五万年前的人类就曾在这里繁衍生息。1981年, 在锦屏山南麓将军崖发现了一幅属于原始社会的岩画, 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岩画时代最早的一处岩画, 也是岩画艺术在汉族地区的首次发现。

随着将军崖岩画知名度的提升, 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然而, 人们对这处宝贵的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却非常淡薄。虽然, 桃花涧景区现在进行了一定保护, 但岩画刻像变得模糊不清, 出现了严重的损坏。

当笔者在课上讲解这些内容时, 课堂沸腾了, 学生们为了保护石刻纷纷献计献策。有人说在石刻的上方搭建筑物;有人说加强石刻周围的保护;还有人说应该在桃花涧门票的背面印上宣传口号, 提醒游客在游玩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文物。笔者的课堂增强了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四、围绕乡土历史的活动课,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 即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 经验从做中学。因此, 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调整教师教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立足“学以致用”。

最近, 学校要求各学科编写校本教材, 而笔者则将校本教材与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相结合, 给学生布置的课题是“连云港历史的变迁”, 并做了适当的分工:第一组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去了解家乡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二组学生用新旧照片的对比来证明家乡城市面貌的变化;第三组学生到博物馆、民俗馆查找资料;第四组学生采访身边的老人, 收集口述史料。但是这些活动单靠初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 所以笔者带领学生走上社会多实践、多体验, 使广大学生在参观学习中深切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和今天的腾飞, 从中得到激励和鼓舞, 并立志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5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历史教师无法使过去的史实重演。而人们的认识,大都从感性认识开始,尤其是初中学生在记忆内容方面,具体形象识记仍占主导,抽象识记正在逐步发展。这不决定了直观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历史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中学课本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它没有自己的序列,只是按照文字教材的需要编入,但是,历史插图却有着不可忽视的辅导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谈谈对历史插图积累起来的一些认识方法,以供参考。

(一)特点辨别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有一些历史插图,根据课文的要求,重点是在掌握其特点。比如,“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就属于这一类。对于这类插图,一要确定与其对比物;二要探明差异;三要找到特点形成的原因或者经过,四要判定其所具有的意义。现以“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为例予以说明。①二者区别:北京人的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山顶洞人从前额、鼻子、嘴巴各方面来看,与现代人差别不大;②说明形成过程:因为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距今遥远,所以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离今稍近,所以与现代人有着相近的地方;③参看图下的不字内容;④判定意义: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仅从面貌上看,已显示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

(二)分析结构

根据课文的要求,有一些历史插图,则应通过结构的分析,来弄清其功能或用途。如:“四羊方尊”、“翻车”、“隋赵州桥”等。认识这类插图,分析结构是其中心,分析时应说清:①插图可分哪几部分;②各部分有什么关系;③是怎样形成或产生的;④具有什么功能或作用;⑤说明什么问题。现以“隋赵州桥”为例分析一下。①赵州桥由桥身大拱及两端上方各两个不拱组成;②平时低水量水流从大拱流过,大水亦可从两旁的小拱流过;整个桥型,大小拱相配,显得轻盈匀称;③它们隋炀帝时杰出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并建筑的;④这样建筑,可减轻桥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又可以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⑤赵州桥距今已有1300多年,因而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三)拓展介绍

历史课本的许多文物插图,仅从画面观察是无法达到课文记述要求的,这就需要扩展介绍一些有关知识,增强观察的深刻性、理解性。如:“崇圣寺三塔”、“印度佛塔”、“龟船”等可作代表。在认识这类插图时,要围绕画面的内容,说明其出其不意的背景、产

用心爱心专心 1

生的经过、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等。现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①随着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城东京的建筑已不再是唐都长安那种封闭式坊里制的格局,而变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的格局,商业区分布到全城各个角落;②张择端的画卷,描绘了都城汴河两岸的风光;③全画总长5米多,共绘人物550多个,牛马驴骡等牲畜56匹,车辆约20辆,大小船只20余艘,还有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④课本插图仅选了“十字街头”部分,反映了当时东京城的繁华景象,表现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四)人物形象描绘

历史人物插图是历史课本中较多的一种。对于课本记述的重要的一种。对于课本记述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来说,这些插图起着加深印象的作用。我的作法是:借助人物插图的肖像和神态,补充介绍一些精神境界方面的内容,以加深印象。如“彼得一世”一图,先说画面人物仪表严肃、目光炯炯,穿的是短装,没有胡子;再说这同他从小酷爱军事游戏,经常与外国侨民往来,受到西欧人的影响。他羡慕西欧技术,曾前往英、荷 等国家考察学习;对待反对他的人残酷无情。皇太子阿列克塞反对他的改革,他毫不留情地把皇太子交给特别法庭,判处死刑。他提倡“文明开化”,生活方式西欧化,所以他率先垂范,穿起了短装,剪掉自己的长胡子。所有这一切说明,彼得一世是一位具有改革创新、远见卓识、做事果断的著名俄国沙皇。

(五)情节分述

在历史教材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重大事件情节插图。象中国历史“大泽乡起义”、“黄巾起义”等,认识这类插图按照“整体——局部——整体”原则拟出“观察提纲”,用“问题链”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如“黄巾起义”一图可用以下系列问题来引导认知。①“图题”是什么?②此事件发生于何时?③图上的人物装束有什么共同点?④他们正在干什么?手里拿的什么武器?⑤图上的旗帜写了些什么?⑥它反映了什么?⑦此图说明该起义有什么作用?事实表明,运用这种观察提纲来指导学生认知插图,既能帮助他们掌握历史知识,又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由于历史插图的着重点是课本的文字记述部分,所以在进行教学中一定要以说明其有关内容为准,不能喧宾夺主和超越教材的主题。要按照“知觉、思维、语言统一规律”的要求,边引导学生看图,边引导他们的思维,边作出语言的描述说明。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已意识到历史插图的重大作用。我相信,集科学性、思想性与一体的历史课,是一块肥沃的热土,它正等待着有志之土的开发,它的明天将更美好、更灿烂。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 历史故事 ; 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23-0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于历史学习都不感兴趣,严重影响了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积极的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历史故事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学中选择历史故事要求

1.具有真实性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还原历史的真实性,让学生铭记历史。因此,在历史故事选择时,要保证所选择的故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其主要要求有:不仅要保证故事的出处的真实还要和教材相符合。如果所选择的故事不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就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的影响教学质量[1]。

2.具有针对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所选的故事和教材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故事内容和课堂内容有效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述《武王伐纣》时,教师可以从助纣为虐、姜太公钓鱼等故事进行讲述,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历史故事选择时,教师应该积极的结合实际情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3.具有趣味性

教学过中,历史故事的选择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还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3]。

二、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能够有效的简化教学中难点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教学难点不能准确的把握,例如:清末民初,我国一直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阶段。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这句话的含义,就会影响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另一种叙述方式,使得这句话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在清末民初,我国南方一带一直被西方列强占据。这样就能够使一些概念变得简洁,便于学生接受。

2.历史故事是一种良好的课前导入方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讲课之前的课堂导入对于整节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开始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能够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述《陈胜吴广起义》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保证学生能够明确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视频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视频中的一些地方进行讲述,叙说秦王朝的暴政是导致起义的根本原因。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历史故事的应用策略

1.设置悬念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设置一些悬念,不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学生预习时提出一些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历史故事的讲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历史人物,这些人物都具有大量的历史故事,明确这些故事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只有对这些历史的故事分开进行讲解,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故事,掌握知识。例如: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等讲述,能够展现古人用功学习、报效国家的决心;项庄舞剑、四面楚歌、鸿门宴等故事的讲述,使得学生能够明确楚汉之争真实状况;通过讲述《史记》著作,让学生明确逆境中亦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讲述毕昇改进印刷术,让学生感受他善于钻研,积极的创新的精神。

3.课堂中历史故事插入的时间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学生能够集中20分钟左右的时间,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这一时机,插入历史故事,这才能保证学生整节课堂都能集中精力,保证良好的课堂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故事讲述完成以后,积极的课堂重点的讲述,也是保证课堂质量的根本方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历史故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教师还要不断的进行总结改进,使得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沈丽英.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新课程,2012,(09):98-99.

[2]孙洪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2):80.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7

一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能力, 乡土历史资源只能辅助历史课堂, 而不能轻易说整合

从学生方面来说, 其辨别能力有限, 乡土历史资源比较散、杂, 学生容易在关注和查找中被误导;其探究能力也有限, 若在历史课堂上通过探究来整合乡土历史资源, 要求过高;同时, 乡土历史教育如果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 对初中的学生来说, 也会额外的增加其学习负担。

从教师方面来说, 初中历史教师毕竟离历史学家的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的能力上说, 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更多的是借用和转述。乡土历史资源的整理和发掘是一个比较繁重的研究任务, 很多结论并不太成熟, 还有待具体考证。在这样的情形下, 迫不及待地将乡土历史加入课堂历史教学, 难免会出现一些科学上的问题而影响学生形成相对正确的认识。另一个方面, 乡土历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不太成熟, 容易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 这也是历史老师不愿意看到的方面。

乡土历史资源是历史教育的一部分, 课堂历史教育也是历史教育的一部分, 基于初中学生和教师的实际, 不能期望能将二者整合起来。乡土历史资源更合适的角色是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纽带, 辅助历史课堂教学。

二用乡土历史资源辅助初中历史课堂的一些特征

第一, 高度的相关性。如荆州是三国文化名城, 在学习《三国鼎立》之前, 根据学生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当时蜀国荆州的地理方位, 学生对这节课就有很好的期待, 同时在《三国鼎立》之后学习的《江南地区的开发》, 也能让学生对江南地区有简单的认识。这样与历史教学高度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 就把这两节课堂教学自然的连接在一起。

第二, 切入教学点要细。荆州是“钟鼓之乐”之地, 是楚文化代表, 让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 了解荆州民间鼓乐, 体会文化传承的惯性。课堂上比较春秋战国时各国文化的主要特征, 也为《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学习埋下伏笔。从乡土历史资源细小的地方切入课堂教学, 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有效的辅助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

第三, 符合学情。我校所处的荆州市沙市区, 曾是有名的轻工业城市。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中, 我只让学生去搜集不同时期当地小孩玩的玩具名称, 从中体会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与学生实际年龄相吻合的乡土资源才能很好的辅助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

三用乡土历史资源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乡土历史资源对于初中的历史课堂来说, 总体上起的作用更多是体现在纽带的功能, 在实际使用中, 主要有课前、课中两个时间段, 每个时间段使用的侧重也不一样。

课前, 主要让学生对本地乡土历史资源感兴趣的地方做简单了解, 融入历史课堂。教师经过提炼后的乡土历史资源来源于学生了解的资源, 不至于增加学生负担, 学生也容易带着成就感走进历史课堂。如荆州在三国鼎立形成之前所处的地理位置, 民间鼓乐的种类和名称, 不同时代小孩玩具的名称, 学生很容易在课余得到这些东西, 会很乐意完成, 从而期待历史课。学生在这样的细微处入手, 把乡土历史资源在课前师生共同做好准备, 可以很好地为课堂即将进行的教学服务。

课中, 乡土历史资源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进行展示, 避免教师穿插讲述。这样是防止学生因乡土历史资源的干扰, 只对某一方面知识感兴趣, 而忽略完整知识的学习。在课尾的展示, 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 也可借此总结提升课堂学习内容。如楚文化的乡土资源展示后, 学生在对比中就可将其他部分的文化进行很好的总结和回顾。同时学生还可简单挖掘一下与下节内容相关的地方, 为顺利学习下节课做准备。

四结束语

课程标准给出了历史教学的三大内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乡土历史。我们应该重视其中的任何一项内容。理清它们的关系, 认清学生的实际才是对这些教学内容最佳的重视。而乡土历史资源很合适的作用就是作为前两者的纽带, 辅助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乡土历史是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一项历史教育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能力, 辅助历史课堂。切入教学点要细,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是乡土历史资源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将乡土历史资源融入课前和课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可以达到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乡土历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骆淑霞.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EB/OL].http://www.docin.com/p-283118098.html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8

一、利用邮票, 开展各种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魅力课堂的创设就是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通过邮票,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集邮知识竞赛、通过邮票讲述历史故事、利用邮票设计简单的历史试题等, 尊重学生的个性, 相信学生, 并鼓励他们勤于思考、质疑问难、踊跃发言, 使其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 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推动其不断进步, 达到创设历史魅力课堂的目的。

1.开展集邮知识竞赛活动。知识竞赛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它寓教于乐, 迎合学生的竞争心理和求胜欲望, 深受大多数学生欢迎。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上, 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简洁的与历史课本知识有关的集邮知识问答、谜语竞猜等活动, 并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平时学习考核之中。这些活动既促进了学生对课内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 还锻炼了学生临场发挥与应变的能力。

2.通过邮票讲述历史故事。在教学过程中, 我时常挑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较为重要的知识点, 利用相关的邮票, 由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与邮票及课本知识有关的材料, 讲述历史故事, 提高学生史料的收集、整理与概括的能力。

3.利用邮票设计简单的历史试题。邮票能体现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和公民教育功能, 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并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例如:下图是1998 年我国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 (如图) , 是为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A.35周年B.30周年

C.25周年D.20周年

此道选择题是八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的教学中, 学生设计的一道题目, 把1998-30J“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一套2 枚邮票放在试题中, 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距今的年代, 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情境, 用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能让学生巧妙地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利用邮票专辑, 引导学生构建牢固的初中历史知识体系

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要使学生感知历史, 首先就要狠抓基础知识, 正确处理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的关系;其次, 在教学中要注意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系, 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总趋势。第三, 要树立整体意识。我们要从整体出发, 把中国或世界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发展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来考察,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一部邮票专辑就是一部“微型的史书”, 它由若干枚邮票组成, 蕴含着大量的历史知识, 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印记, 构筑了某一个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九年级复习“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程”的专题时, 我运用了自己制作的邮票专辑进行讲解, 此专辑分四个部分: (一)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纪88第一枚“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上海”、J178 第一枚“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会址”) ;南昌起义 (纪41 第一枚“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纪41 第二枚“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 (1996-19J“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2006-25、编15“遵义会议遗址”、纪74“强渡金沙江”、纪36“强夺泸定桥”、“过雪山”, 纪107“娄山关大捷”, 文7“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 ;抗日战争 (1995-17J“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 周年”8 枚邮票) ;解放战争 (纪41 第四枚“解放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J16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 。 (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土地改革 (特2“土地改革”4 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纪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枚) ;“一五”计划 (纪45“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纪40“我国自制汽车出厂纪念”、纪43“武汉长江大桥”) ;改革开放 (1998-30J“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 。 (三) 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毛泽东 (J21 和J97 两套, 共10 枚) ;朱德 (J19 和J134 两套, 共6 枚) ;周恩来 (J13 一套4 枚) ;邓小平 (1998-3J和2004-17J两套, 共8 枚) 。 (四) 前进中的中国———中美友好 (编45-48“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编57-62“熊猫”) 、中日友好 (J84“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年”一套2 枚) 、港澳回归 (2007-17J“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2009-24J“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北京2008 奥运会 (特2“北京申办2008 年奥运会成功”、“第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 、APEC会议 (2001-21J“亚太经和组织2001 年会议”) 。此邮票专辑第一、二部分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 注重革命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关的基础知识的讲解;第三部分注重纵横联系, 把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机融合到一块, 揭示中国革命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的道理。此邮票专辑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程”这一专题史实。学生通过学习, 既能充分地享受一张张精美邮票带来的快乐, 又能高效快速地掌握此专题的历史知识, 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有机遇意识, 要勇于实践, 敢于创新, 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等, 积极投身到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 努力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 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面对现行初中历史教材 (人教版) 专题式的模块内容, 课堂教学艺术的改革, 如何创设有魅力的初中课堂呢?作为一名爱好集邮的初中历史教师, 本人从邮票运用于历史教学的角度, 从利用邮票, 开展各种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利用邮票专辑, 引导学生构建牢固的初中历史知识体系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究。

关键词:魅力课堂,初中历史,邮票

参考文献

[1]阎文辉.《如何迈好学习初中历史的第一步》《中学政史地 (初中适用) 》, 2010年Z2期

[2]董运动.《邮票 (邮品) 在初中新课程试题编制中的作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 2010.8.3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9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必要性

( 一) 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往往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就要求学生更多地去阅读历史课本和相关的历史拓展教材。但是许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加之历史学科主要是针对历史事件的重现和反思。所以学生不可避免有一种历史局限性和枯燥感,很难真正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思考,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通过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评价,既全面科学又不失真实。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可以从其功绩和败笔两个方面分析,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既没有颠覆历史,也可以更加客观地对人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相对科学和严谨的思维模式。

( 二) 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历史学科的许多知识往往都可以应用到现代社会发展当中,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从正面的人物身上,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正直和善良,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相反如果是反面人物,学生应该明确其身上的弱点和错误,更好的注意和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进而在人生的发展轨迹当中少走弯路。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任务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教学实施

( 一) 历史人物教学实施的理论

1. 说明人物的社会称谓

说明人物称谓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述的首要要求和基本环节。例如,郑和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发展当中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这样一个总领式的概括往往可以从整体上体现出历史人物的社会称谓,并且开门见山地讲述了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2. 对其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历史事件的分析是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依据。如秦始皇修建长城,建造阿房宫,但是焚书坑儒、暴政使得国家灭亡。对其功绩和劣迹都有客观的讲述,这也是历史人物一生当中重要的事件罗列,对于历史人物教学有着依据的作用。

3. 明确体现个人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述

初中历史中历史人物的教学,个人的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亦是重要的论证标志。先前的铺垫和内容主要是对历史人物进行宏观的历史介绍,但是对于其独特的认识还是应该由学生自己阐述。例如,某学生可以评价“我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明君,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也是我国历史发展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皇帝之一”。这样的观点陈述更加有利于实现对人物的客观评述。

( 二) 实践操作

1.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人物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评述历史人物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进而具备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和思维模式。图文并茂的教学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慷慨激昂的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格,进而对学生的发展和历史的学习带来帮助。

2. 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安排是辅助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的,因此布置开放式的作业,对于初中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课堂教授的方法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练习,进而掌握方式和方法。另外还可以依据地理环境开展教学。

3. 开展相应的辩论会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必然是客观的,因此也就具有两面性,既有功也有过。所以开展辩论会是非常好的一种评述历史人物的方法。正方充分找到历史人物的功绩,而反方更好的抓住弱点,提出劣迹,形成鲜明的对抗。对于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了这一历史人物。

三、结束语

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述历史人物,有助于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把握,进而更好地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任务。

摘要: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历史人物的客观分析和讲解还相对缺乏,大部分学校尚未客观针对历史当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进行必要分析。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历史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亦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的方法。文章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分析的必要性展开论述,重点针对初中历史中历史人物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初中历史教学初探 篇10

一、课要备得活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关键。只有备得活,才能教得活。在备课中必须按照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授课计划,深入钻研教材。因为课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而且规定和反映了讲授的范围、深度和广度、难度。因此,“活”应该在课标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在先熟悉课标的基础上钻研教材,从而更有目的性。钻研教材时,要广泛涉猎,成为一个杂家。因为历史课本身的知识范围相当广阔,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包。知识面狭窄既难以教好,更谈不上教“活”。所以备课的过程,不是课本的照抄,也不是课本式参考书上的文字简单地机械地变为课堂语言,而是经过自己的消化、整理。教师不能被书本束缚,也不能以自己的设想束缚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写出切合实际的教案,这是把历史课教“活”的基础。

二、方法要妥当

教师必须有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的能力。老师面对的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而且是千差万别的个体,所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劳动是带有很强的“研究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劳动。而教学方法要受教育思想、教学任务和内容的制约,还要因地因人而异。总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教学方法。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其教学方法是讲究在课堂教学上的实用,而不是生搬硬套。课堂有式,但无定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际上,一堂历史课很难用一种方法进行到底,往往要使用多种方法,只不过有主次,先后之分。

三、学生要了解

教师备课,必须了解教学的主体———学生。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所任班级学生的各种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思维活动能力等, 了解的程度与教学的效果有密切联系。情况清楚了,方法也就有了,教学也就能有的放失,否则教案写得再好,只是纸上谈兵,而难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课堂上,教师所注意的中心,并不是自己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就是说,要重视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察言观色, 发现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疑难思维活动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控制教学。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在于一旦有必要,教师就要随机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和方法,自觉及时地调节深浅、快慢和决定增删,以求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兴趣要激发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充满兴趣的分科, 它如一个广阔无比的大舞台,也像一幅精妙绝伦的大画卷。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很似一幕贯通古今的戏剧,形形色色的角色都在进行各自表演。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叱咤风云的好汉英雄,又有不甘压迫、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既有忧国忧民、廉清正直的忠臣良将,又有显媚逢迎、为虎作伥的乱臣贼子;既有集天下于一统的盛世君主,又有屈膝投降、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历史如此生动感人,若教师把它的内容变成干巴巴的说教,那么岂不是教学的失败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重视历史教材的兴趣性、语言的生动性和思维的形象性,要“启其蒙而引其趣”。例如我在讲“禁烟运动”一节时,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有意对林则徐的青少年时代略加介绍:林则徐四岁入学,七岁习诗。少年时,他教书的父亲带他的学生游鼓山,登山见景,诗兴大发,要求学生以“山、海”为字头作诗,很多学生还在苦思冥想, 林则徐则已脱口而出:“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学生都拍手叫好,他父亲也十分惊喜。苦学勤思的林则徐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岁一试中举,二十六岁中进士,从小就立下救时济世的远大志向。通过讲述林则徐的少年苦学成才和立志救时济世的志向, 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对民族英雄倍增敬慕之情。

五、想象要丰富

历史教学必须发挥想象。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能再度重现。那么,如何才能把久远的历史往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呢? 除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些历史情节外,还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启发和丰富学生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在教学中很重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例如在“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一节中,提到希腊有许多奴隶市场时,我利用课本上的插图讲述这是设置在雅典一个海岸上的奴隶市场,左边远处是城市,右边后面是一座豪华的寺庙,在庙前一棵大树下,正有许多来自各地各种肤色的奴隶在等待出卖,他们都露出痛苦悲愤的神情。图中左前方站着的是有钱有势的希腊人,他从奴隶中选中了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子。一个手拿皮鞭的奴隶贩子正在把她拉出来,准备送去给雇主察看,女孩子畏缩不前,她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将要和她永远分别,终生沦为奴隶时,不禁心如刀绞,用头碰着台子的石板,后面的一个奴隶想安慰她,却没有办法,旁边一个老汉想说什么,但别人听不懂他的话,有的奴隶在掩面哭泣。中间一脚戴着锁链的奴隶被安置在大石台上,身着一件短围裙,脖子上挂着一小木牌,上面写着奴隶的姓名、原籍、年岁、品质或优点之类。有一位花白胡须的阿拉伯商人想托他身边的雇主买去, 以便从这个体格健壮年轻的奴隶身上捞一大笔钱,因为他年轻力壮,什么都会做,但又怕他逃走,所以锁上了链子,以防万一。这样讲,把无法再直接观察到的历史现象,通过图像和生动的语言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连贯的历史概念,认识这些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揭示这些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六、反馈要重视

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和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增强应变能力,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是把历史课教“活”的又一重要方面。了解学生反馈信息的方法是多方面的, 如在课堂上, 我主要通过观察即察言观色、课堂提问、检查作业、看课堂笔记、课堂小测验和单元验收等方法直接获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在课外,一般通过召开调查会、座谈会的方式征求意见或对作业进行面批,对试卷进行分析等方法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是目的,而在于通过它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作出相应变动, 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教师不仅要善于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增强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自我反馈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后者比前者更难,也更重要。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人物 教学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往往出现许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师生都应该给予一定的评价和客观的分析。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人物分析的时候,容易彷徨,无从下手。抑或受到课本教学内容的影响,加之自己缺乏对于人物的独到见解,因此分析的过程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也没有体现出初中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往往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就要求学生更多地去阅读历史课本和相关的历史拓展教材。但是许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加之历史学科主要是针对历史事件的重现和反思。所以学生不可避免有一种历史局限性和枯燥感,很难真正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思考,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通过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评价,既全面科学又不失真实。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可以从其功绩和败笔两个方面分析,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既没有颠覆历史,也可以更加客观地对人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相对科学和严谨的思维模式。

(二)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历史学科的许多知识往往都可以应用到现代社会发展当中,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从正面的人物身上,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正直和善良,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相反如果是反面人物,学生应该明确其身上的弱点和错误,更好的注意和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进而在人生的发展轨迹当中少走弯路。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任务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教学实施

(一)历史人物教学实施的理论

1.说明人物的社会称谓

说明人物称谓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述的首要要求和基本环节。例如,郑和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发展当中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这样一个总领式的概括往往可以从整体上体现出历史人物的社会称谓,并且开门见山地讲述了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2.对其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历史事件的分析是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依据。如秦始皇修建长城,建造阿房宫,但是焚书坑儒、暴政使得国家灭亡。对其功绩和劣迹都有客观的讲述,这也是历史人物一生当中重要的事件罗列,对于历史人物教学有着依据的作用。

3.明确体现个人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述

初中历史中历史人物的教学,个人的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亦是重要的论证标志。先前的铺垫和内容主要是对历史人物进行宏观的历史介绍,但是对于其独特的认识还是应该由学生自己阐述。例如,某学生可以评价“我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明君,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也是我国历史发展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皇帝之一”。这样的观点陈述更加有利于实现对人物的客观评述。

(二)实践操作

1.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人物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评述历史人物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进而具备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和思维模式。图文并茂的教学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慷慨激昂的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格,进而对学生的发展和历史的学习带来帮助。

2.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安排是辅助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的,因此布置开放式的作业,对于初中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课堂教授的方法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练习,进而掌握方式和方法。另外还可以依据地理环境开展教学。

3.开展相应的辩论会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必然是客观的,因此也就具有两面性,既有功也有过。所以开展辩论会是非常好的一种评述历史人物的方法。正方充分找到历史人物的功绩,而反方更好的抓住弱点,提出劣迹,形成鲜明的对抗。对于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了这一历史人物。

三、结束语

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述历史人物,有助于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把握,进而更好地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高久红.基于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历史人物价值引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许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杨历春.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12

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中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评述”等。这些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历史问题的观察能力、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实际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较强的、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

一、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注意每一节课中知识的内在关联,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的关联等,从而突出历史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将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跨时空的有机类比与联系,掌握历史基本规律和认识方法,为学生历史意识的产生奠定基础。

如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单元中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子目时,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局势和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当时中国革命不能一味模仿俄国革命攻打城市,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最终使中国走向革命的伟大道路, 是中国及至全世界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同时联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理论, 也是人类又一伟大创举,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外,还需有改革创新的胸怀,学习的心态,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当前改革开放意义的认识

二、在教学中注重思想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历史知识,而在学生的教育与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每一章节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思想观念教育内涵。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参入意识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可联系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析青藏铁路为发展西藏、造福西藏的巨大作用。采用有关图片和数据说明党和人民对西藏发展作出的贡献,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达赖一伙藏独势力种种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违背藏族人民意愿的罪恶行径和最终失败的下场。

为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涵和爱国主义因素,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每一节课中。抓住那些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以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使学生从具体的史实,尤其是从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身上,体会到爱国的情感,受到切实的教育。

再如学生的忧患意识的培养也是历史科学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特征。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专门的讨论会,讨论“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使学生认识国家落后,人民贫穷,科技得不到发展,抵抗外来侵略能力就弱,就要挨打。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富强靠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评析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落脚点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历史、评析历史、认识现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这正是历史教学落脚点。

怎样培养学生具有审视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的历史意识呢?我认为学习历史绝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历史时代、人物、地名和事件等单纯的知识点上,因为历史教学不单纯是历史知识点的传递,而应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对历史人物评价,以及与对现实生活的联系等,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历史意识。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有名的三次革命运动的课文时,每节课可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按层次对领导人物、主要目的、革命性质、革命作用和最后的结果进行了解分析和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三次革命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的,代表的是官僚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救国救民方案是行不通的,所以导致最终的失败。再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时,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为何能战胜装备精良有美国做后盾的国民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史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正确道路。

四、在教学中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

现行历史新教材将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科学和思想意识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是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社会状况和发展方向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构的变化,解释其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导入框”,根据“导入框”内容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平日听到或看到的,或教师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些相关的故事、图片、影视片、书籍进行展播,同时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还要关注教材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索”、“自由阅读卡”等栏目,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历史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如开展“寻找历史遗迹”“请老红军讲革命”“听老八路讲抗战”等。平日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每天的日历,想一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纪念日、节庆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等,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等方式了解这些日子的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和意义,将得到的资料写成短文日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借阅活动”“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传阅短文日记,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思考历史、学习历史的习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上一篇:回应幼儿策略下一篇:安全控制管理水利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