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修订历史(共5篇)
我国宪法修订历史 篇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还不具备制宪的条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在总结胜利成果和确立国家制度方面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和发展,新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大陆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各民族在平等和友爱互助的基础上团结了起来;经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群众运动,人民群众被组织起来,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已经开始;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颁布后,通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普选,选出了基层代表5669万人、全国人大代表1226人。这就为召开全国人大、制订宪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与此同时,现实也迫切要求召开全国人大、制定宪法。当时,我国正处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确定了以一化三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任务。这就需要有一部根本大法来确定国家的领导制度,以便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这一艰巨任务的完成。1952年12月24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43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议由政协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议,于1953年召开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开始进行起草选举法和宪法草案等准备工作。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成立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全面筹备制宪工作。同年底,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到杭州,着手起草宪法。在毛泽东的亲自主持下,宪法起草小组广泛参阅了中外宪法文件特别是苏联等民主国家的宪法文件,数易其稿,宪法草案初稿被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后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从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组织了8000多人和15亿多人对草案初稿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后,形成了提交第一次全国人大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20日,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是贯穿1954年宪法的基本精神。由于受过渡时期历史条件的局限,1954年宪法还不具备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1954年宪法确定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它的制定与实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事业走上了新的里程。从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基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三次修改五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在近半个世纪中,曾被三次修改五次修正。
11975年的第一次修改
1954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我国逐步地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由于“左”的错误,从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错误地制定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且这条错误的路线在中共“九大”、“十大”上得到了肯定。“左”的错误的影响,使庄严的宪法几乎完全失去了作用。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根据1954年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4年,基层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2年。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到1965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基本上做到按期举行。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从1953~1963年先后进行了五次选举,也基本上做到了按时选举。但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连续10年没有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也10多年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受到极大的损害。为了适应“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需要,从1970年开始,我国着手对宪法进行修改。1970年3月8日,毛泽东提出召开四届全国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同时提出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开始了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同年8~9月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了修改宪法的问题,就是否设国家主席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基本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1975年1月,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决定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春桥主持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提请全国人大讨论,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的宪法,是在那种很不正常的条件下制定出来的。这个宪法对于很多需要认真规定的东西,都过于草率。因此可以说是一部有严重缺点和问题的社会主义宪法。
2.1978年的第二次修改和1979年、1980年两次局部的修正
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的发展要求对宪法做出进一步修改。这就有了1978年对宪法的再一次修改。1978年宪法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组成的修改宪法委员会起草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主持了这次宪法的修改。在起草过程中,反复征求了党内外广大群众的意见,宪法修改草案在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上讨论通过后,提请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978年3月5日正式公布。
3.1982年的第三次修改
1978年以后的几年,是我国处于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根据新的情况制订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宪法在许多方面已经同现实的情况和国家生活的需要不相适应,有必要对它进行全面的修改。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任主任委员,宋庆龄、彭真任副主任委员,主持修改宪法。决定成立以胡乔木为秘书长的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具体负责宪法的修改起草工作。1982年2月,宪法修改委员会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修改后,于1982年11月23日在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这一宪法修改草案。
4.对1982年宪法的三次修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
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主要变化 篇2
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主要变化
第1讲 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与思路
朱汉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汉林(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王小琼(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高级)内容纲目:
一、实验的历程
二、成就与问题
三、修订的思路
一、实验的历程
张: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培计划初中历史远程培训专题节目。今天到场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教授和北京市第四中学王小琼老师。我是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张汉林。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主要变化”。
王:2000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下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实验,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新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果?存在哪些不足?此次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有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该怎样用历史课程标准去指导我们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非常关注这些问题,我想广大一线教师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
张:朱老师,您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协助教育部有关部门主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过程非常熟悉。今天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历程?
朱: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历史课程先后进行了七次改革。2000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取代了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2001年9月,初中历史新课程开始实验,首先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到2002年秋季,扩展到530个省级实验区;2003年时,全国已有1642个县市的3500多万学生在使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2004年时发展到2576个县区使用新教材,约占全国的90%。至2005年秋季,全国各地区基本上都加入了新课程的实验。
王:北京是2004年进入初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我当时是抱着好奇和忐忑进入课改实验的。单元主题式的教材和原来的教材相比有哪些优点?我如何在原来积累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去渗透新课程的理念?怎样才能以学生为本?教学三维目标怎样才能做到有机融合?采取哪些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面对新课程,我应该看哪些书来拓展、提高自己?诸如此类的问题,我都必须积极去面对。当时,我也很好奇,为什么不让所有省市同步进入,而要逐步推广呢?
朱:历史新课程的实验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概括来讲就是“先实验、后推广”。首先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新课程,一边实验一边总结经验,这样有利于新课程积极稳妥地开展。
张:这点我很有感触。相对而言,北京进入课程改革的时间是比较晚的。我记得在正式进入之前,我们到广东、福建等地去考察实验区课程改革的情况,的确从实验区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少走了很多弯路。应该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验,我们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为什么现在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呢?
朱:课程标准定期进行修订,这是国际惯例。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文部省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他们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们的课程标准,最近几次颁布的时间分别是1977年、1989年、1998年、2008年。我们的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从2001年到现在,已有十年的时间了。十年里,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教育研究和历史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也需要反映到初中历史课程中来。历史课程标准属于历史范畴,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张:朱老师,关于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坊间有许多传言,说这次改革是推倒重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朱:这次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继承上次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将上次改革的既定成果巩固下来,同时解决上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际上,在初中历史新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着手调查课程标准的使用情况,请广大的教师和教研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比较大型的会议有2003年的南京会议等。通过这些调研,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最近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调研工作自2007年5月至12月,持续了大约半年多的时间。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通过行政系统,向29个省市的42个国家级实验区发放了问卷调查,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为此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成就与问题
张:俗话说得好,回顾是为了前行。只有认真地总结过去,才可能走向更美好的将来。在新课程标准即将颁布实施的这个时刻,我们来一起总结课改十年的成就与问题吧。王老师,作为优秀的一线教师,你对课程改革肯定有着深切的体验,能否拿出来与我们分享一下?
王:刚进入课程改革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一些新鲜的名词扑面而来,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程资源、发展性评价、文明史观、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建构主义、校本教研、教育叙事、教学设计等。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些名词并不太熟悉。但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突然发现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这些概念了。
朱:概念变化的背后是观念的变化。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新历史课程的实验过程中,广大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逐步接受并不断深入理解,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各地都涌现出一批堪称课改先锋的优秀历史教师。
张:朱老师的观点我感受非常深刻。这些年我有幸与全国各地的一些优秀教师有过或多或少的联系,发现他们许多人都是从课程改革中脱颖而出的。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这个意义上,课程改革的确功劳卓著。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教授认为:“近十年是我国提出历史教育理论最丰富的十年,是我国提供优秀历史教学案例最丰富的十年,是我国历史教育问题争鸣最激烈的十年,是我国优秀的青年历史教师涌现最多的十年。”我深有同感。
朱:在2007年的调查中,这一点也得到了印证。调查结果显示: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已经获得广泛认同,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观点得到普遍拥护。
王:我对新课改的理念也是逐步接受、不断深入理解,积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尝试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比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可见,感知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环节。学生怎样去感知、体验历史呢?通过实践,我觉得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去感知历史。我的做法有:借助历史图片、实物、模型,再现历史情境,把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开展专题探究、实地考察等活动,创设课外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而复杂的学习资源,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给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性的空间。等等。
朱: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十年课改的另一个重大成果。在许多学校的课堂中,老师们和王老师一样,从以往的注重教师传授历史知识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与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如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使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成果。
张:在这十年中,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老师们的课程资源意识大大增强了,大量的社区资源、乡土资源、人力资源、网络资源都被开发出来。王老师,听说你就对北京乡土史资源很有研究。
王:我编过一本北京乡土史的教材,名为《看生活变迁品京味文化》。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拓展视野,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其实,不仅我一个人这么做,我们同组的老师都在这样做,已经蔚然成风。序号 1 2 3 4 5 6 7
课程名称
看生活变迁,品京味文化 影视文化中的历史真相 北京历史上的尘封岁月
科学史;细节历史;中国古代史选讲 二战风云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当代国际热点问题探源
授课教师 王小琼 魏鑫 李明赞 王磊 赵利剑 石国鹏 李明赞
学段
初中
高中
朱:你们的做法很有价值。《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中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专门的阐述,这对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改变了以往只重视教科书、只教教科书的观念和做法,而是将课程资源和教学材料的视野大为扩展,积极开发校内校外的多种历史课程资源,搜集、整理和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材料。其中,乡土历史资源、视频图像资源、网络资源,以及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使得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信息资源得到适当的运用,从而使历史课程资源在渠道上、种类上、形式上多种多样,教学材料丰富多彩。
张:在教育评价方面,这十年来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我举一个小案例。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时间线索,深圳市红岭中学历史教师吴磊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列出五个时段,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点表述出来。整堂课,学生兴致高涨,思维活跃,不少学生几乎是一气呵成。
朱: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发展性评价的案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各地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各种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如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作业、历史活动、历史考试以及档案袋、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方法,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笔纸考试的单一方法。吴磊老师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王:我在教学中也积极进行发展性评价的探索。比如,在初二年级,在每节课开始的5分钟,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前演讲,以学过的或即将要学的世界历史范围组织演讲内容,作为讲课内容的深化或补充,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两人合作;可以制作PPT或网页,采用图片投影、播放视频等手段辅助演讲。要求学生讲演熟练,生动形象;语言得体,姿态大方、声音洪亮。同时,我和学生一起商讨设计了评分表,学生演讲得分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个分数的平均分,并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期总评成绩中。从实践来看,我的做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有利于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
张:以上我们分几个方面简单谈了谈课改以来的变化。朱老师,您能简单概括一下十年来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成就吗?
朱:长期以来,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中往往被视为小学科,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教学计划上被打了折扣,教学时间也不能得到保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编制,确保了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将其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规定了课程实施的计划、学时等,使得历史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保证。历史课程已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得到了认可和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十年风雨路是不平坦的,但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越来越明确的,课改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丰硕的。这些成就与经验,是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的宝贵财富,为课改进一步的、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在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2007年教育部的调研中,老师们就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朱:是的。教师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标准(实验稿)》中以“学习主题”编排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提出意见。《标准(实验稿)》将学习内容分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并在每个板块下分别设置了若干学习主题。这个设计思路的初衷是好的,希望以这种体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实验的结果却发现,“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使历史的时序性、系统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第二,对《标准(实验稿)》的容量和难度提出意见。
尽管试验区认为新课标难易适度,但也有意见指出了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比如,对世界史中要求掌握的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琅城起义、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科索沃战争、《美国的悲剧》等,就认为有“难、繁、偏”等问题。北京市属于教育发达地区,但也认为:“历史课标的内容标准太多,课上完不成教学任务,有些内容明显不符合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另外,四川、山东、安徽、甘肃、湖南等省,要求增加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内容,如“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恐怖主义”“加强史学研究新成果”,等等。
第三,对《标准(实验稿)》中的“前言”和“课程目标”提出意见。
对于“前言”的意见主要是文字表达方面的问题。对于课程目标,主要是认为不具体,不好操作。对于《标准(实验稿)》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主要的反映是要求切合实际。
王:这些意见,可以说对修订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朱老师,您作为修订组成员,面对这些意见,你们的看法如何呢? 朱:修订组仔细研读《标准(实验稿)》,并认真分析调研数据、主要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以下看法:
1.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线索性,对于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应该让他们正确地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坚持时序性,要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
2.初中学生是13至15岁的青少年,对他们的要求应以感知为主,应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在了解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性要求。
3.《标准(实验稿)》中的六大学习板块的设计是合理的,它从大的方面遵循了时间顺序,符合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是应该坚持的。但“学习主题”的设计,应做适当修正。采用学习主题的方式,原来的意图是为了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在实验中也在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是,“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习主题”限制了史事的选择,疏漏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在中国近代史部分,有一个学习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在这个主题下,在讲完鸦片战争后,接着就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但在全部中国近代史中,却忽视了太平天国最基本史实的叙述。
张:这些认识,可以说为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朱老师,在修订工作中,你们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三、修订的思路
朱: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特别是根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进行的。
张:课程标准代表着国家意志,体现的是国家对于学生的期待。因此,对于《纲要》,我们老师要认真地学习,并在教学中予以贯彻执行。
朱: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根据这个战略,教育部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10年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张:我注意到《纲要》特别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朱:对于这段话,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纲要》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二、《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修订组在认真学习和理解上述中央文件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在课标修订稿中明确提出初中历史课程要“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这实际上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意识教育融为一体。
概括来讲,我们修订课标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依据,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义务教育之中。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为目的,修订《标准(实验稿)》。
王:朱老师,在修订课标的过程中,对于前十年初中历史课改的成果与问题,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朱:我们认为,课标的修订应该建立在总结和巩固10年新课改的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我们修订组在充分肯定《标准(实验稿)》实施10年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借鉴我国和外国历史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研究近年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成果和问题,努力使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更有利于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更加适合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符合今后10年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修订课标的第二个基本原则。
张:朱老师,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课标修订组是如何工作的?
朱:修订工作的基本路径是:从课程标准中的性质和理念入手,搞清初中历史课程的定位,然后据此遴选课程内容。
王:对于内容标准,修订组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开展修订工作的呢?
朱:首先,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坚持历史的时序性特征,将《标准(实验稿)》中有关史实进行重新排列,删除较难和较偏的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
第二、确定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主线。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以掌握历朝历代的基本特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为核心。
中国近代史以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中国现代史突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世界史则注重全面反映多元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
张:这样每个板块的基本线索就比较清晰了,对于教学也能起到宏观导引的作用。朱:第三、选择和修改课程内容要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学科发展的趋势,结合学生的经验,贴近现实生活。
第四、为落实课程目标,提出具体的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并采用双栏表格的形式,将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列表显示,相互对应,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的教学,同时为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创新留下一定的空间。
后来,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把《标准(修订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王:抓住时序性、历史的主线、基础性、时代性,我想这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很大启示的。修订完内容标准,你们又是如何修订其他部分呢?
朱:第二步,对《标准(实验稿)》的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第四部分实施建议进行修改,使其内容更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更突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历史课程的教育意义,更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主要工作是:
①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性质,明确阐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②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课改10年的经验,对课程目标进行梳理和阐述,使目标要求的层次更清晰,内容更完整。
③进一步完善实施建议,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我国宪法修订历史 篇3
冯敏
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党的快速、稳健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我党的发展史上,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并修订了党章,使得我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
一、党的建设的良好开端
从五四运动前后,在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中国共产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列宁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为榜样来建党[1]。
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该纲领包括政治任务和组织原则两方面的内容。在政治任务方面,确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它的基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在组织原则方面,依照民主集中制的精神,采用委员会制度,规定了各级组织的机构和制度;要求党员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发展党员作了严格的规定,强调党员要接受党的纲领和政策,忠实于党,经党员一人介绍,并经过考察才能入党[2]。
一大纲领的突出特点是鲜明的战斗性和高度的原则性,以明确的语言表达了列宁建党学说的一些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为党的发展指明了总的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发展史上,也是一个良好开端。
二、党的建设的逐步发展
随着党的建立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新生的共产党迫切需要在正式党章的基础上建立党内的正确关系和正常生活,发展党组织,以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实现。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并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该党章继承了一大纲领的优点,并且体现建党以来的工作经验,规定了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的一系列原则,其核心是建立严密的各级组织,加强党的纪律性。
该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创立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对于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具有广大群众性的党作了有力的论证,并对党的组织纪律,特别是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作了严格的明确的规定[3]。
党的三大和四大,均通过了党章修正章程,其中三大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其目的都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适应革命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为提高党员质量,第一次增加了党员候补期的规定。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为加强组织建设,第一次规定了党的基层单位为支部。这两个修正章程反映了全党对于自身建设和党章的高度重视。
四大以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党组织空前发展,党员人数剧增,党的力量得以发展壮大,但同时带来了党在发展中如何巩固自己组织的严峻问题。为了正确处理我党所面临严峻形势,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该决议案正确反映了革命斗争迅速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实际需要,对于党组织的健全与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
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基本上保持了第三次修正章程的内容,在组织制度方面首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该党章最显著一点是: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无条件地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
六大对中国革命现状认识不足,另外,大会是在国外召开,多数代表由中央指定,过分强调了工人成分,党章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照搬了外国党的经验。这就造成了该党章的两个缺陷:第一,脱离了当时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没有把根据地建设党的经验反映到党章中,这就未能解决在大革命失败后如何在根据地建党这一紧迫的问题。第二,把我党同共产国际的关系放到了不恰当的位置,使党不能独立自主地按照中国实际情况领导革命和自行处理党内事务。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提出:“在解决一切问题时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一般的不要直接干涉各国共产党内部组织上的事宜”,各国共产党可以“独立地来正确解决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任务及策略任务”。自此,六大党章除部分正确条款外,其他条款已停止执行。
三、党的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从六大到七大的十七年中,党内外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党根据实际情况,在1945年七大上进一步修改了党章。七大通过的党章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当时党对民主革命时期党建规律的认识,远远超过了以前。第二,该党章是我党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也是延安整风以来全党清算教条主义、解放思想的产物。第三,该党章是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
七大党章的突出特点是:第一,增写了总纲部分。第二,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是七大党章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特点。第三,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第四,更加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制度。第五,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这些都标志着七大党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完备的一部党章。
四、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
自1949年解放后,我党成为执政党,并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即将全面展开。为了应对当时我党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1956年党的八大对党章做了进一步修改。
八大通过的党章和修改党章的报告是建国以来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初步成果。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执政党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群众路线,强调反对官僚主义;对民主集中制作了比较充分的规定,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健全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把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针列入党章;对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认识不全面;对于执政党建设规律及党的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党章的权威性和执行党章的严肃性,以及党章可能遭到的破坏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八大党章的许多规定没能引起全党足够重视,一些规定也不够具体,缺乏制度的保证,使整个党章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践踏。
五、党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十年文革是党的建设遭受空前破坏的时期,也是党的建设理论出现错乱时期。九大和十大通过的党章都是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无产阶级专政
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产物[3]。
九大是在1969年文革的高潮中召开的。九大党章是文革的错误指导方针在党建上的集中反映,是适应“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的需要而产生的。该党章突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根本任务;对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作了错误的论述;取消了党内民主、集体领导、党员权利和义务以及预备期等条文;取消了党的监察机关;对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的许多方面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背离党的性质,违反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在党章中规定林彪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1973年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错误,强调文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所谓“反潮流”的口号。十大党章删去了有关林彪的内容。
六、党的建设在徘徊中前进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强调了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重申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了党员预备期的规定等。但该党章没有能够纠正十大党章中的错误。
十一大通过的党章反映了当时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状况,存在严重的缺陷,但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十一大的党章不可能解决党的建设问题。
七、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从1979年始,党开始对党章进行修改。1982年十二大又对修改后的党章草案进行了讨论与修改。由于充分发扬民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解决了我党建设中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该党章的特点是:第一,有一个内容比较充实的总纲。第二,党章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要求更加严格。第三,在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两个方面作出了充分、具体的规定,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第四,对改善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体制,对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密切党和共青团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许多新的规定。
在党章总纲中规定了加强党建的三项基本要求:第一,要求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第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这是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教训,针对党的当时的状况提出来的,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八、党的建设在改革中探索
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其主要内容是:规定了差额选举办法;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增加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规定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不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而由中央委员会决定或批准;规定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实行保证监督,不再领导本单位的工作;取消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经济和文化组织的党组。
按照十三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加快和深化改革这一中心任务,充实和发展了总纲的内容,把党的领导改变为仅为政治领导。报告强调党建问题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重申从严治党的方针;提出党要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在党建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这是党执政以来历史经验的宝贵总结,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
九、党的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十三大到十四大的五年,党经受了国内外政治**的严峻考验,但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三大决策。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以来困扰和束缚党内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4]。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专题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
在党章的总纲中写上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增加了关于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肯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写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问题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制定了党的建设的四项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党章明确强调,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坚持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关于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的规定。
十四大的党章删去了原党章“党的中央组织”和“党的地方组织”中有关顾问委员会的两个条文。在“党的中央组织”一章中增加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一条,在“党的纪律”一章中增加了关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和对党组织、党员执行纪律的要求一条。
十、党的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
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党章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加以调整补充,形成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另外,总纲中把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以《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为题,论述了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通过十五大报告及党章修正案,为把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二十一世纪做了政治、思想和组织的准备。
十一、党的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党章进行修改所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中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纳入党
章,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5]。
党章总纲部分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对党的性质作了新的表述,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十六大党章修正案根据大会报告对党面临新考验和党的自身建设新任务的论断,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要解决两个历史性课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根据当前我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所提出的新要求,实际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方针性质的重要思想。此后,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任务,就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07年十七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作了全面论述,强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十七大修改党章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十七大报告确立的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工作部署写入党章;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党章的总体稳定,仅修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全党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6]。
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在总纲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写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内容;对党的基本路线内容作了充实;对党的领导和党的
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条文部分,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形势变化,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新要求;在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等方面也作出了一些新规定。
修改后的党章既坚持了党的建设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党的建设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因而能够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改进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十七大党章将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根本法规保证。
中国共产党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先进理论指导下,从一个新生的政党,成长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富强的,具有丰富执政经验的伟大政党,并将继续带领各族人民将中华民族推向世界民族之林的顶峰!参考文献
[1]张敬民.《中国共产党历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2]樊天顺,马俊杰等.《中共党史导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5月 [3]施善玉,鲍同等.《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集成》.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 [6]王伟光,韩保江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月
我国宪法修订历史 篇4
(附中国朝代: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九年级中考 历史复习资料
8、“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
(2)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3)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9、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诞生: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正式诞生。
(2)完善: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10、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密切了唐蕃(bō)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政治上:
①废除丞相制度,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管朝政,地方设三司。(明太祖时)②设立厂卫制度。(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东厂)③实行“廷仗”制度。(明太祖时)
④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雍正时)
(2)思想上:
①实施八股取士制度,科举考试范围局限于四书五经,文字必须写成八股文。②大兴文字狱(盛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禁锢了思想,残害了人才,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12、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1)从刘家港(江苏省)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的联系,宣扬明朝国威。
(3)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交往。
13、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西藏:①顺治:赐予五世**“**喇嘛”封号。
②康熙:赐予五世**“**额尔德尼”封号。
③1727年,雍正设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与**、**共同管理西藏事务。④乾隆: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2)新疆: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3)乾隆帝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巩固了多民族国家。(4)台湾:1684年,康熙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5)东北: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4、“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1)原因:①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开放。
②统治者保守自大,故步自封。
③朝廷害怕东南沿海反清势力和西方殖民侵略。
(2)主要表现:①清初四十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②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历史影响: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九年级中考 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中考 历史复习资料
8、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9、五四爱国运动
历史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②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阶级基础。
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1、黄埔军校创建的意义:①为国民革命北伐打下基础;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12、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 九年级中考 历史复习资料
3、九年级中考 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中考 历史复习资料
9、《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0、九年级中考 历史复习资料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教学教案 篇5
⑴识记:①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国根本活动准则。
③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宪法规定。
⑵理解:①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②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2.能力目标
⑴结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或规范,初步具备识辨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或公民个人行为是否违宪违法的能力。
⑵能够对照社会与生活实际,大体说明宪法对我国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有关规定。3.思想觉悟目标
⑴深刻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树立宪法至上观念。
⑵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宪法具有最大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写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教学重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学难点]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请同学们粗读本课的课题、框题、目题、由学生将知识结构写在黑板上。本课知识结构框架:
请同学阅读第八课题下的引言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我国法律在哪些领域发挥重大作用?依法治国为什么核心是依宪治国? 为什么要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设计此总是的目的是:(1)使学生对本课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2)突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和宪法的最高权威概念:(3)学生并不一事实上能马上回答出不,但要道德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导入新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却容易使人认为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事,不如具体的法规如刑法、民法、诉论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和使用的法律来得具体。宪法好像离我们很远,与我人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是这样吗?否!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太阳系是个独特的星系。它由一颗恒星(太阳)、9颗行星及36颗卫星、几万颗小行星、千百万颗彗星组成。在这个“大家庭”中,太阳含有全部物质能量的99.9%,是这个星系的中心,控制着行星和其他天体的运行.对于人类来说,宇宙中没有比太阳更重要的物质了.所有地球上的生物或太阳系其它地方可能存在的生物,全部依赖太阳中心的火海才能生存.太阳的确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却因其有巨大的能量而与我们息息相关.宪法也是这样,它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些类似太阳系中的太阳,所有其他法律必须领带它存在,围绕它放置它是母法,是法律中的法律.这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中心问题.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板书)
提问: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有哪些?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根本问题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从内容上看,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仍法纳税、劳动、受教育等。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板书)
提问:何为法律效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提问: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几方面? ⑴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板书)(教师引导。)依据宪法第18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依据宪法第103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依据宪法第11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我国目前已颁布施行的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共有4000多个。其中,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共制定了328件法律和法规,尤其是近五年来,八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法规117件,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总数的35.8%,为历届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法律最多的一届.我国法律、法规浩如烟海,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司法、行政,到军事、外交、民族、教育、体育、卫生,牵涉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但归其大类,主要是政治、经济及与公民权利义务相关的法律。这些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体现。提问:举例说明我国制定了哪些使宪法具体化的法律?(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与国家政治制度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与国家经济制度相关的法律有:《公司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对外贸易法》、《个人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专利法》、《审计法》、《会计法》、《商标法》、《破产法》、《矿产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经济合同法》、《票据法》、《担保法》、《保险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食品卫生法》、《公路法》、《建筑法》、《农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相关的法律有:《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职业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 „„ ⑵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板书)
提问:我国建国以来共颁布了几部宪法,分别是哪年颁布的?(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我国建国以来共通过了四部宪法,其中,1975年宪法是在“文革”中制定的,“左”的思想贯穿于整部宪法之中,致使条文之间相互脱节,语言文字含混不清,实际上也不可能实行。1978年宪法由于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以后新形势的需要,所以,1982年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再次修改宪法。这次修宪彻底清除了1978年宪法中“左”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铺平了道路。1982年宪法明确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表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国一直把经济立法放在首位,并对一批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进行及时修改。如:1982年宪法确认“个体经济”可以合法存在之后,个体经济俐到发展,为1988年国家制定和通过私营经济合法化的宪法修正案提供了法律依据。
(组织活动:一次与现行宪法配套的法律家族聚会。由学生扮演不同的法律成员分别阐述不同的法律功能及维护宪法的共同作用。见教材第110至第1118页。)3。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板书)
由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我国宪法的制定,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而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我国宪法修订历史】推荐阅读: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08-25
我国第一个宪法日11-22
我国宪法的解释制度12-10
我国宪法批捕权之我见11-02
新修订宪法的实施方案08-29
我国高中学生历史教学07-05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10-17
新课改下我国高中历史11-13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06-28
学宪法讲宪法讲稿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