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的解释制度(精选8篇)
我国宪法的解释制度 篇1
浅析我国宪法解释制度
摘要:本文通过对宪法解释概念、宪法体制、宪法效力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阐述与分析,从而认为宪法解释除了要保证宪法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能妥善的解决宪法中并未提及的问题,以“宪法解释”处理新问题,也是我国宪法实施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宪法
解释制度
效力
一、宪法解释制度的概念
宪法解释主要指的是具有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具备宪法解释的国家机关或者是宪法制定者,根据宪法的实施精神,对其中的含义、内容以及界限等进行解释和说明。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上述机关和个人的宪法解释具有宪法效力[1]。
宪法解释制度是围绕着宪法而实施的一种规范性法律制度。统治阶级实施和制定宪法的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宪法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势必会通过宪法规定而无法进行解决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具备宪法解释权的单位或个人,围绕着宪法精神和具体的事实,对宪法中的含义做出解释。
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宪法发展总共包含了三种主要的方式。第一为宪法修改,第二是宪法解释,最后一种是宪法惯例。由于实施宪法要保持它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因此宪法修改在宪法发展中的使用词素较少。而宪法惯例则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和证明,所以宪法解释成为了宪法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宪法解释实际上就是对宪法中的规定进行说明。虽然这一界定定义方式明确了宪法解释是一种行为和活动,但并没有对解释主体进行充分的说明,也就是说谁具有宪法的解释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人法律文本的读者都有自己对其中含义的理解,并以此来解释法律。但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宪法解释的实现必须要依靠具有宪法赋予其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主体围绕着宪法实施的目的与精神,对其中的规定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具有宪法解释权的机关通过法律解释,可以弘扬我国的宪法精神,完善我国宪法中的不足和漏洞,可以使宪法发展仅仅围绕着社会发展的是形势,保证宪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除此之外,通过宪法解释还可以为宪法行为的判断提供标准与依据。
二、国内外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宪法解释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因此世界各国对于宪法解释制度的构建与建设也尤为重视。现如今,世界各国的宪法解释机关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国家权利机关和立法机关作为宪法解释的主要机关,如比利时、英国和瑞士。二是由普通法院的最高法院行驶宪法解释权,目前意大利、日本等国就是这一做法。还有一种是成立专门的宪法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宪法进行解释,目前法国采用的就是这一做法。
(一)国内宪法解释制度的现状
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宪法解释,采用的是立法机关解释制,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一段颇为曲折的经历。从1954年一直到1976年,我国宪法并没有对宪法解释权进行明确的要求,但却明确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2]。1978年,我国宪法首次明确了我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权。1982年我国宪法再次把宪法解释权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之所以两部宪法都将解释权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原因是因为后者是我国的常设机关,而全国人大则不是常设机关,在宪法解释的过程中,难以以召开人大会议的方式进行。由于人大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如果由其对宪法进行解释,就完全失去了宪法解释的意义和目的。
根据我国宪法做出的认定,宪法解释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所有。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全国人大对于其所做出的解释,具有否决的权利,这一规定在学术界一直有着较大的争议。本文认为,宪法虽然并未明确全国人大的宪法解释权,但这也不能否认全国人大可以对宪法进行解释,因为其完全具备宪法解释的能力,主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根据宪法对于解释权的要求,全国人大可以对宪法进行修改或指定,那么作为制定者和修改者,它同时具有解释的权利。
2、根据宪法中的规定,在宪法实践当中,全国人大可以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既然前者拥有监督的权利,那么监督者同样应该具有解释的权利。如果监督机关并不具备相应的解释权,那么这和宪法中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它应该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样,具有宪法解释权。
3、根据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全果人大具有否决人大常委会做出的不合理的宪法解释。对于实际而言,一旦全国人大推翻了前者对于宪法中的某项解释,那么必须做出新的解释。
4、众所周知,我国采取的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项制度的实施首先明确了全国人大的最高国家权利。作为最高的权利机关,这也说明了它权利的全权和最高性。根据宪法第62条的规定,我国人大拥有国家的一切职权。这一权利的解释中就包括了宪法解释的权利[3]。
从宪法解释的实践情况来说,一直以来我国宪法解释工作的开展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这和宪法对于宪法解释权的规定过于笼统有着较大的关系。目前宪法仅在其中的67条,规定了人大常委会所拥有的宪法解释权,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根据什么原则、程序和方式进行解释都没有进行充分的说明。就目前的宪法解释制度来说,对于实际的工作开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
(二)国外宪法解释制度的现状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使用的宪法解释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美国所采取的宪法解释模式是普通法院进行解释的模式。他们的宪法解释权由美国政府所设立的专门管辖刑事、民事以及行政案件的法院进行行驶。美国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何其判例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凡是采取这一制度的国家,他们的法院对于宪法解释的态度是消极的。也就是说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只有遇到宪法难以解释的问题,才会对主动行使自己的解释权。
2、法国所采取的宪法解释模式是通过设立专门的解释机构进行解释。也就是说他们针对宪法的实施,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并由这些机构专门行使宪法解释权。在20世纪初期,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宪法届时制度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他们所引用美国的这一方式却并未取得成功。因此,包括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状况,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宪法的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包括对宪法进行解释。为了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这些国家还把违宪审查权和宪法解释权赋予了不同的管理机构。
3、英国所采取的宪法解释模式,主要由议会行使法律解释权。其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议会是宪法的编制着,因此它能够对宪法的内容作出最合理的解释,这也是提升宪法权威性的一种方式。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它和权利制衡理论存在较大都冲突,所以也有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三、宪法解释体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经济状况、历史传统等,相继制定实施了属于自己的宪法解释体制。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4]:
第一,立法机关解释体制,主要是由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或者立法机关对宪法进行解释。其中立法机关的权利行使,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第一,立法机关根据自己的职责要求,对宪法中的内容作出解释;第二,由国家机关立法机关提出申请,由后者根据前者的实际需要和宪法实施中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西方国家当中,英国所采取的议会解释模式最受关注。其中议会有着绝对的权利和地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议会所进行的宪法解释实际上就是对普通法律进行解释。也就是说,议会不仅拥有解释法律的权利,同时还拥有宪法的解释权。英国所采取的宪法解释模式是代议机关负责宪法解释的模式。由于立法机关对于宪法的解释比其他机关更具权威性,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那么将会是目前最好的一种方式。
第二种是普通法院或者是司法机关进行解释的体制。该项体制在英美法系国家最为常见。在这些国家中,宪法也被当做是普通的法律,所以法律的解释只有普通法院进行,这也是案件审理的主要依据。这种做法是美国首次使用的,虽然美国在宪法实施之初,并未对其解释权做出明确的要求,但联邦法院在违宪审查的过程中,还是明确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权。
第三种则是通过设立专门的机关对宪法进行解释的体制。它主要指的是,以成立专门机构的方式,对宪法实践中的争议和问题,对宪法的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一机构一般被郑志伟宪法委员会或者是宪法法院。在实际过程中,一般只有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他们才主动对宪法进行解释。第一,根据宪法要求,对特定主体的申请对法律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时,对宪法做出解释。第二,普通法院的案件审理是否符合宪法的要求,会将案件交给宪法法院做出最后的判断,并对宪法进行解释。第三,是出现宪法争议时,由宪法委员会或宪法法院对宪法中的争议部分做出解释,当然他们的解释是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
第四中是以我国为代表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所进行宪法解释的体制。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宪法要求的宪法解释权。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这个和我国的民主专政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体制所具有以下几个有点:第一,我国的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利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的要求,具有立法权,但不会参与普通部门的立法活动,但却在宪法立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立法者来说,他应该完全具备解释权。第二,宪法赋予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作为监督者也同样具备对宪法做出解释的权利。只有监督和解释能够统一实施,才能保证宪法实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第三,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职责和宪法解释工作相匹配。
四、宪法解释的效力
从宪法实施的实施的具体情况来说,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实际上,任何法律条文的制定,都需要以合理的解释作为发展的支撑和支持。宪法同样也是如此,宪法解释不仅促进了宪法的发展,同时也让宪法的实施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著名学者拉德勃鲁赫曾经说过,法学的发展必然会经过解释、构成和体系,三个重要的阶段。按照他的思路来说,解释在法学体系构建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宪法解释实际上就是根据某项原则或者是要求,从而对宪法中的内涵做出明确的说明,其目的在于能够维护宪法实施的稳定性、合理性、严肃性与正当性。从宪法的特点来说,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不同主体对于其内涵所做出的不同解释的问题,统一人们对于宪法精神的了解,及时消除宪法和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也是宪法实施的根本意义。通过具有权威性的宪法解释,可以加深人们对于宪法的认识,使宪法能够在社会矛盾中的应用价值得以提升。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具有解释权的机关,对于宪法所做出的解释,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力,对于宪法的实践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国在宪法体制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实践中所发挥出来的效力也各不相同。在实施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他们的宪法解释效力表现是法院对于宪法问题所做出的判决效率。根据司法审查的相关要求,一单出现通过宪法条文要求出现问题或者是疑问,法院有权利根据宪法中的规范,对相关法律是否存在违宪行为进行判决。也就是说,法院对于合宪性的判决,充分的蕴含着宪法解释的效力。而对于这种效力到底是个案效力还是一般效力,学术界对此还有着较大的争议。但如果从司法审查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上来说,如果这种解释效力针对于个案的话,那么就会把效力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对于其他领域并无关系。比如在美国,法院在违宪审查判决的过程中,其判决效力仅针对于案件的当事人,而被宣布违宪的法律该如何处理,均由立法机关进行决定。当然如果最高法院如果对以往所做出的宪法解释进行修改,那么久可以对以往的解释进行推翻和修改。而对于实施该模式的国家,最高法院所做出的的宪法判决是否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不得不说,先例约束对于宪法解释效率会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效率并非是法律效力,和宪法解释本身的约束力还有着较大的差别。但在宪法的规定中,全国人大对于人大常委会所做出的不合理的宪法解释可以予以推翻和撤销。也就是说,虽然人大常委会是具备宪法解释的机关,但并不是拥有最高解释权的机关,他对于宪法所做出的解释,也不不具有最高的效力。学术界认为,从目前的宪法解释实际来看,我国人大常委会是宪法所明确的,完全具备宪法解释权的机关,而人民代表大会虽然不具备直接的宪法解释权,但却有权利对宪法解释进行否决,是与宪法解释权解读的隐性主体[5]。
五、小结
“宪法解释制度”的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对宪法条文的解释,来解决宪法实践中的一些不确定性问题。宪法解释制度的实施,要求能够把宪法解释落实到宪法实践中,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升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5]。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宪法解释并不是单纯的根据字面意思进行解释,应该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基本要求、意义、原理和意义等进行解释,否则会让社会性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最终失去宪法实施的意义。除此之外,如果宪法解释不按照宪法中所蕴含的哲理与要求,那么宪法解释很容易出现“畸形”的状况,不急难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很容易造成宪法权威性的丧失。
宪法解释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意义、历史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思想来提升宪法的实践价值。所以,宪法解释不能以单纯的以字面意思解读它的含义,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社会背景、宪法精神等要素。
参考文献:
[1]
苗连营。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中国图景[J]。法律科学,2004(6)。
[2]
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
社,2004。
山西煤炭管理
190
干部学院学报
2010。3。
[3]
杨敬之。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报,2017(4):5-7。
[4]
韩大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及其说明,中国宪政网,2014-10-29。
[5]
韩大元。《山东社会科学》,2005
(6):5-10。
我国宪法的解释制度 篇2
自宪法诞生以来, 渴望幸福的人们无不对之报以殷切希望——借由其运行, 实现人类社会梦寐以求的公平正义。那么解释宪法时所持有的规则应是怎样的呢?是坚持颁布时人们对它的普遍理解, 抑或偏向解释时所拥有的知识和需要?
吉尔兹认为, 阐释学的目的即从最高层次的普同化和人类学细节的往还中对复杂扭结在一起的符号形式的“理解”, 而达成这种理解的关键在于, 理解者对被理解者的客体应持有“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作为宪法的解释者, 在对宪法规范进行解读时, 只有身处立宪时的背景和制宪者的视角, 才能做出符合其真意的解读, 因为我们不可能重塑别人的精神世界或重复别人的经历, 而只能通过别人在构筑其世界和阐释现实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去理解他们。宪法的某一规定继续以目前的形式存在, 那么它就不仅需要用相同的语词来表达, 而且表达的含义和意图也应当相同。采用其他任何解释规则都会使其最高法院丧失司法性质, 并使它仅仅成为当下民意或激情的反映。总之, 宪法并不因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丧失其固有的品格和精神, 解释宪法除了坚持一般的法律解释规则外, 孕育宪法基因的土壤也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呵护的。
二、宪法解释的基准——文本主义的再思考
将宪法文本作为宪法解释的基准, 是当今国内外宪法学者认识较为一致的观点。它认为解释宪法时, 只有将宪法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在功能上所具有的能指充分展示出来, 并结合具体的背景进行分析, 就可以探究出宪法的精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指出:“无须隐瞒其意图者总是采用那些最直接和最恰当地表达其思想的文字。对于制作我国宪法的爱国者和通过它的人民, 必须在其所用文字的本义上理解他们, 文字的本义就是他们的意图。”宪法解释的文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符合法治的精神, 也有助于消除和避免解释者因自身主观原因而对宪法解释造成的误解。然而, 宪法的精神不仅停留在纸质文本上, 更突显于宪法实践中, 而这又该如何把握呢?
“本文”一词原指书写或刻印下来的文字或文献。吉尔兹对阐释人类学思想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他重新阐释了本文 (text) 的观念。在他的概念中, 本文已远不是符号本身, 而是一部“以行动描写和揭示着的文化志”, 他曾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多种本文的综合体, 而这些本文自身又是另外一些本文的综合, 人类学家则需倾全力去确切地解读这些本文的本质。”由此, 本文本身即为一个文化系统, 它既可以是文字的, 亦可以是具体行为。目前宪法解释的文本主义仅局限于静态的、易感触的现实文本, 而忽略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宪政实践, 随着人类学的发展, “文本”一词的内涵必将扩大, 虽然“解释艺术当然更多涉及文本和话语, 这是因为口头的讲话一般更有帮助, 通过它可以得到直接的理解, 而这种直接的理解文本是缺乏的。”因此, 把宪法的运行、实施也纳入其文本主义当中将是宪法解释研究的必然选择。
三、宪法解释文化背景的再思考
宪法的解释不仅涉及法学知识, 其背后更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习俗。孟德斯鸠认为, “法律应该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因此, 宪法的解释离不开一个国家本土文化的滋养, 否则将是无根之木, 难以存活和生长。毫无疑问, 宪法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其强烈的资产阶级意识和浓厚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显得水土不服, 但这也为我们从自身文化的视角去理解它提供了机遇。
吉尔兹的人类学, 是一种试图从所谓西方式的“主流文化”向非西方式的“正在边缘化的文化”跨越的学科, 正如吉尔兹本人所说:“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 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生活形式地方化的地方性例子, 作为众多个案中的一个个案, 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世界来看待, 这将会是一个十分难能可贵的成就。”虽然在中国, 明确将“宪法”一词表述为国家根本大法始于19世纪后期, 但中国古代的典籍中, 也曾出现过“宪”、“宪法”、“宪令”、“宪章”等词语。我国宪法解释的研究除了吸收、借鉴西方的经验之外, 更应当发掘、整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宪法思想, 从而为我国宪法本土化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536.
[2][美]詹姆斯·安修.美国宪法解释与判例[M].黎建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7-8.
[3][美]吉尔摩.美国法律的各个时代[M]. (The Ages of American Law) (新港, 1977) :111.
[4]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 2001:58.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97:7.
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现 篇3
关键词:宪法;宪法解释;宪法解释实现
一、宪法解释的含义
要想实现宪法解释的功能,应当结合我国的宪政实践和我国宪法的精神和原则,准确界定我国宪法解释的内涵与外延。但目前为止,学界对于宪法解释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王玉明在《论宪法解释》中认为,宪法解释就是“对宪法规范的基本规则、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等问题所作的说明”;韩大元在《宪法学原理》中认为宪法解释就是“对于宪法的内容、含义以及界限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从这些对宪法解释的不同定义中,可以看出,宪法解释至少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宪法解释的主体,一个是宪法解释的对象。
因此,我们要确定解释宪法的主体。我国的前几部宪法条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宪法解释权的主体,但纵观我国实践不难发现,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理由如下:①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全国人大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所以其不仅有最高性,还具有全权性。宪法第26条最后一项规定,全国人大行使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这里的“其他职权”就包括了解释宪法的权力;③从各国建立的宪法监督制度看,凡是行使宪法监督权的机关都同时拥有宪法解释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拥有宪法的监督权,而且是最高的监督权,其当然同时拥有宪法的解释权;④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其中当然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不适当解释。如果全国人大改变或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的不适当解释,全国人大必然同时也要解释宪法。
二、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
我国实行宪政50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基于宪法实现的需要,曾经多次对宪法进行了解释。并且,从解释的效果来看,宪法解释已经显示了其调解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在我国的宪政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宪法解释是相当之必要的。
1979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在1979年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将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的决议》是对人大修宪决议的解释。1981年6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是对1978年宪法关于法律解释权的进一步解释,使得该条款在实践中得到实现。198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国家安全机关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是对1952年宪法第37条、第40条、135条的具体解释。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对法制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步骤等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宪法第24条中如何实施宪法规定的法制教育进行了具体的解释。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我国宪政实施的50多年里,不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宪法的解釋。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对宪法的依赖性也会加强,我国的宪法解释会越来越多。
三、我国宪法解释的实现
从上文可以看出,宪法解释曾在我国的宪政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正如秦前红教授所说,宪法虽然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解释宪法的权力,但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有着很多亟待完善之处。宪法解释的效力在我国至今仍然尚未确定,这对宪法的监督和适用带来了困惑,损害了宪法的权威,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本文认为我国宪法解释的完善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宪法解释的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我国宪法解释的主体,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所以可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违宪审查和宪法解释的职责,违宪审查和宪法解释结果的表决,可以根据问题的重要性报送给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2)宪法解释的表现形式。宪法解释是宪法的正是渊源,应当具有统一的表现形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已经以“解释”的形式作过几次宪法解释,所以建议以“解释”为统一的表现形式,从形式上保证宪法的规范性、严肃性、明确性和权威性。
(3)宪法解释的程序。宪法解释应当是严肃和审慎的,应当由严格独立的程序予以保障。从宪法解释的启动主体来说,可以分为特定的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其他国家机关和公民个人。从宪法解释的审查来说,宪法监督委员会在受到宪法解释的请求后,应当及时审查作出宪法解释草案,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并且将宪法解释案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名义颁布。
(4)宪法解释的效力。宪法解释是宪法的具体化,通过对宪法的说明和分析,直接体现宪法规范的含义、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但宪法解释又不等同于宪法,宪法的产生、适用和修改的程序都要比宪法解释更为严格,宪法解释一旦违宪,将会依据宪法的规定而丧失法律效力。从这个方面说,宪法解释的效力是低于宪法的。
简而言之,一部宪法,不管制定的多么完美,仍然是有滞后性和缺陷性的,需要依靠宪法解释来完善。当宪法条文像宪法实践转化时,只能通过宪法解释活动来实现,而且当某个宪法条文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这种对宪法规范的内容进行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启动宪法解释机制,以宪法解释为确立和完善我国宪法制度的切入点,建立一个可以实施的宪法监督机制,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逐步的使我国的宪法解释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对于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宪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玉明.《论宪法解释》,《现代法学》,1990年第四期.
[2]徐秀义,韩大元.《宪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简介:
宪法名词解释 篇4
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原则、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具体说来,法律规范是调整国家权力运行与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
宪法解释,是制宪者按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于实施中的宪法的内容,界限和精神所作的说明。
事后审查,是对已经生效的法律,法规在执行、适用过程中因发现有违宪可能性而予以审查,或者因特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而提出请求时,才予以审查。
附带性审查,又称具体性审查或个案审查,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因提出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规进行的审查。
宪法控诉,是指公民个人有权就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法规的侵害而向宪法法院提出控诉的一种制度。
宪政,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巩固这种民主事实发展这种民主事实。
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政党活动的产物,政党制度是国家有关政党的组织、活动以及政党参与政权的方式和途径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和惯例的总和。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法去组织其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治机关。
选举,是指选民、选举单位或国家机关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方式选定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
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议机关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
间接选举,是由选民先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代表或选举人投票选举上一级代表机关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
差额选举,也叫不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的名单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
选区,是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划分的、进行直接选举以产生人民代表的区域,同时也是人民代表联系选民的基本单位。
无记名投票,是指选民在投票时只需在选票所列候选人姓名下以符号形式注明同意或不同意,无需署名,经且在填写选票后亲自投入票箱的投票方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按照一定原则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和形式。
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复合制国家,是指由两个或多个成员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
行政区划,是指国家把自己的领土依据一定的原则划分成若干大小不同、层次不同的区域,建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以便进行管理的一种领土结构。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是行政机构。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公民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公民实现某种愿望或获得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言论自由,是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申诉权,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的错误的违法的决定或裁判,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受到侵害时向有关机关申诉理由,要求从新处理的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指公民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自由和非法搜查身体的权利。
获得物资帮助权,是公民因特定原因不能通过其他正当途径获得必要的物资生活手段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社会福利的一种权利。
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因而享有受庇护的权利。
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非经法律许可,不得随意侵入、搜查或者查封公民的住宅。
国家机构,是指国家为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是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
紧急命令权,是指国家元首具有在非常时期全部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颁布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的命令及采取相应紧急措施的权力。
国家元首的军事权,是指元首对本国的陆、海、空军及其他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
特赦,是指对特定的人的赦免,只可以在法院判决确定之后免除刑罚的执行,只能消灭其刑,不能消灭其罪。
国家元首的荣典权,是指颁赐荣典、荣誉、授予荣誉称号或职衔的权力。
代议机关,是指建立在现代民主政治基础上,主要通过选举方式产生组成的以行使国家立法权为主要职责的国家机关。
委员长会议,宪法规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要的日常工作,但委员长会议不能代替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
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规定或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在某一方面具有根本性的和全面关系的法律。
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根据统治集团的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行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物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总理负责制,是指国务院总理对他主管的工作负全部责任,与此相联系,他对自己主管的工作有完全决定权。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机关的活动准则、行政权限以及行政工作制度和各种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范文件。
军事领导体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领导军事建设、指挥和管理武装力量的组织系统和工作制度,是各级军事领导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相互关系等的统称。
法律监督,是指享有法律监督权的机关,对归家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监督。
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就法院在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民族自治机关,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行使同级相应地方国家职权并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地方国家机关,是我国的一级地方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自治权的范围内,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
自治条约,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本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构成和职权等内容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主导,指的是以行政长官为首长的政府应拥有较大的权力,在政治生活中起积极的主导作用。
宪法学名词解释 篇5
1)宪法补充解释 是指对宪法规范的含义和作用,依据立法精神和意图作确切的说明。
2)国体 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具体说,是指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它所规定的国家性质主要是确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3)国家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方面的根本制度,支配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国家制定其他各项制度和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4)爱国统一战线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
5)政体 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的组织形式。6)政治制度 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的总称。
7)两党制 两党制就是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内,政治上存在着举足轻重而又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它们通过控制议会多数议席,取得组织政府的权利,用轮流上台的方式交替地掌握政权。
8)多党制 是指在一国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保持绝对的优势,而只能靠选举时的一时获胜或与其他政党结成联盟来掌握政权。
8)政党制度 是指特定国家内,各个政党采取不同的组织与活动形式,通过选举取得或维持政权,控制国家机器的一种政治制度。
9)选举制度 是指公民按照法律的规定选举各级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应由选举产生的各级公职人员的制度。
10)直接选举 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1)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的对称,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时,先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代表投票选出代表的选举方式。
12)无记名投票 又称秘密投票。是指选举人在投票时不在选票上填写自己的姓名,不受任何干涉和影响。13)等额选举 是指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相等的选举。
14)差额选举 是等额选举的对称。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人名额的选举。
15)国家结构形式 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形式之一。
16)单一制 单一制国家是以普通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单一制国家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体现为一般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7)复合制 复合制国家是以几个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组成的各种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18)联邦制 是指由两个以上州、邦或共和国组成的联盟国家。19)邦联 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合。
20)民族区域自治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域内的事务。
21)特别行政区 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它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2)行政区划 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即统治阶级为便于进行管理,按照政治、经济、人口、民族分布等情况,把国家的领土,划分成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区域,并分级设立相应的国家机关,以实现国家的任务。 23)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即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4)社会主义公有制 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5)物质文明 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26)精神文明 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取得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的成果。 27)公民 公民是法律概念,凡具有某一国家的国籍的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
28)人民 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9)权利 权利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宪法权利是指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公民实现这种行为是受国家保护的。
30)义务 义务是指人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宪法义务是指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公民如不实现这种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处罚。31)平等权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2)言论自由 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言论发表意见的自由。33)结社自由 就是宪法规定公民为一定宗旨组成某种社会组织的自由。
34)集会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 都是公民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愿的自由,集会、游行、示威是特定的表达方式。
35)宗教信仰自由 即每一个公民对宗教信仰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既可以信仰宗教,也可以不信仰宗教。36)人身自由 又叫人身不受侵犯权,它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和享受其他自由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
37)人格尊严 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尊严即做人的资格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不容别人侮辱和诽谤。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格尊严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人身权。
38)通信自由 是指公民有权通过通信的形式,自由地与他人进行交往,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加以干涉。
39)通信秘密 是指公民在通信中所说的内容,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偷看、偷听、涂改。
40)损害赔偿权 是指公民因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而受到损失时,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41)受庇护权 又叫“政治避难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示另一国准予进入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有受庇护的权利。
42)社会经济权利 是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保障。43)劳动权 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4)物质帮助权 是指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45)国家机构 就是国家机关的总和,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利,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体系。46)质询权 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向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提出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
47)总理负责制 是指总理个人对国务院职权范围内的重要工作负有处理的全权并承担责任。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都要向总理负责。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在国务院中起着主导作用。48)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
49)违宪解释 指确认某项法律是否违反宪法,以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具有高于普通法律的效力。50)宪法监督 为实施宪法而进行监督的制度和活动的总称。它包括:(1)对违宪的审查处理;(2)对宪法的解释;(3)对法规、规章的批准和备案制度。
51)选区 是以一定的人口为基础,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时划分的区域单位。
52)选民登记 是确认选民资格的一项必经的法定程序,即由选举委员会审查、登记,并编入选民名单。
宪法学名词解释(范文) 篇6
2、宪法关系——由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和国家机关与国
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3、宪法规范——由宪法规定的人们进行个人活动和社会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则,具有是高的法律效力。
4、成文宪法——以统一的法典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法。其特点是:规范明确,易于执行和监督。美国宪法是成文宪法的先驱和代表。
5、不成文宪法——由宪法习惯和宪法性文件构成的宪法,没有统一的宪法典。其特点是:规范性不强,伸缩性大,不便于执行和监督。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代表。
6、刚性宪法——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严格的宪法。日本宪法和美国宪法是刚性宪法的代表。
7、柔性宪法——在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都与普通法律相关同的宪法。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的代表。
8、钦定宪法——由君主制定和颁布的宪法。最有代表性的是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9、协定宪法——由君主和国民代表协议而制定的宪法,如1830年的国宪法。
10、民主宪法——由国民公决或代表国民的机构制定通过的宪法。现代宪法绝大多数是民定宪法。
11、社会主义宪法——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体现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宪法。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
12、资本主义宪法——建立在生产品税资料的资本家私人战胜的制基础之上、体现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宪法。
13、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即将国家权力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各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来行使,三权之间互相平衡与制约。
14、议行合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议”即决定重大问题和立法。“行”即执行立法与决策,“议行合一”就是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执行权统一掌握在人民选举的国家权力机关手中的原则。
15、民主集中制——我国政权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强调民主与集中的高度结合,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依法集中人民意志、并负有相应责任的民主。
16、宪法监督——所有保障宪法条文落实实现的制度和方式的总称,包括违宪审查和宪法解释等。
17、违宪审查——国家有权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立法和行为,以确认其是否违反宪法的活动。就其方式来讲,有事先审查、事后审查、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
18、宪法解释——国家有权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条文的具体含义或适用范围所作的补充或说明。
19、宪法监督体制——世界各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模式,主要有:司法机关监督制、立法机关监督制和专门机构监督制。20、事先审查——又称预防性审查,是国家专门机关报在法律或法规制定过程中即颁布生效以前进行违宪法审查的一种方式。
21、事后审查——国家专门机关对已经生效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查,以确认其是否违宪的方式。
22、附带性审查——又称具体审查或个案审查,即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因提出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规进行审查的方式。
23、宪法控诉——公民个人因其宪法权利遭受不法侵害而向宪法法院提出控诉,要求审查有关法律或行为是否违宪的方式。
24、贿选宪法——1923年10月北洋军阀曹琨以贿赂国会议员的方式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又称“猪仔宪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宪法。
2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确认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但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26、《共同纲领》——即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建国初期起 临时宪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是“五四” 宪法的基础。
27、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8、统一战线——即中国工人阶级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联合一切革命阶级、阶层而组成的政治联盟。我国现阶段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29、爱国统一战线——现阶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30、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体,即由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爱国者的广大人民对一小撮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特殊表现形式。
31、经济制度——指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即在人类社会一 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的总和。
32、宪政运动——是指为实现民主政治、要求颁布宪法而掀起的群众运动。
33、国家制度——是指一国统治阶级确立的有关国家性质和国家方面形式的制度,包括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其中国家性质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34、国家形式——即国家政权组织和活动的形式,包括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我国的管理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35、私营经济——是私人占有一定生产资料,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营生产的经济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36、精神文明——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文化科学的发达。
37、社会公德——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评价人们行为是非的标准之一。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公德的术要要求是“五爱”公德。
38、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人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以个人劳动为基础进行合法经营与生产的经济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9、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又称国家管理形式,即统治 阶级采用何种方式和原则去组只反对敌人、保 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受国体决定并服务于国 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40、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依法选举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由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他国家机关向人大负责,人大对人民负责,其实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1、国家结构形式——即一国内部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42、单一制——由若干不享有独立权限的行政区域或自治区 域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央与地方是领导与 被领导的关系。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43、复合制——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国家和或国家联盟,主要包括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
44、联邦——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享有独立权限的成员单位(邦、州、共和国)组成的联盟国家,联邦与地方的 分权关系。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45、邦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主权国家为了一定的军事或贸易目的而结成的松散的国家联合,邦联机构没有任何强制性权力。1776-1789年的北美各州即为邦联。
46、国籍——是指一个人作为某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法律资格,我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
47、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48、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阶级、阶层和个人,其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有所变化的。
49、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与义务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50、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要求公民进行某种行为的必要性,与权利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51、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进行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必须享有和承担的最主要的权利和最起码的义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52、人身自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的逮捕、拘禁和搜查。广义的人身自由权利还包括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与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53、人格尊严——又称人格权,指与特定人的身份相联系的一系列权利,主要有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
54、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发表见解、提出建议的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
55、物质帮助权——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指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上的帮助的权利。
56、取得赔偿权——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指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57、庇护权——是指国家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的准许入境、居留和提供保护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表现。
58、国家机构——有机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59、议案——具有提案的主体依照规定程序向国家议事机关提出的议事原案,其内容属议事机关的职权范围。
60、提案权——法定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向国家议事机关提出议案或批评、建议的权利。在我国,人民代表和一些国家机关都拥有提案权。61、质询——指具有质询权的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向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提出问题、要求答复的监督方式。
62、戒严——国家因战争或其他非常情况对全国或者局部地区采取的特别措施。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都有权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决定戒严。
63、特赦——是赦免特定罪犯全部刑罚或部分刑罚的一种措施。在我国,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64、国家元首——对内对外代表国家的国家机关。在我国,国家元首的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家主席结合行使。
65、集体责任制——又称“合议制”,是指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决定,最后集体承担责任的领导体制。我国各级人大实行的就是集体负责制。66、个人负责制——是指由首长个人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决定重大事项并承担相应责任的领导体制。在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和军事领导机关实行个人负责制。67、总理负责制——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务院领导体制。即总理对于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和最后的决定权,并承担相应责任。它是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高度结合,是民主集中制在我国国务院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68、地方性法规——我国宪法规定的,由省级、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际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69、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和地方性事务的制度。各民族自治区域都是中华民族共和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70、民族自治地方——指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71、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我国各民族地方所设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关。72、自治权——是指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通过自治机关依照才法律而享有的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性事务的权利。73、自治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利机关制定的有关民族自治机构的组织和行使自治权方面的法规。自治条例须依法报上级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后颁布生效。74、单行条例——民族政治地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定某些具体事项的法规。单行条例须依法报上级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后颁布生效。
75、行政区划——国家为了实现有效的行政管理,依照一定的原则,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并分级设立政权机关的制度。我斩基本行政区划为省、县、乡三级。
76、特别行政区——指在我国的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域、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政府领导的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77、计划单列市——在经济管理方面享有省一级职权的市。78、经济特区——在我国境内实行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灵活的经济政策的区域,其基本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
79、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我国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乡村的村民委员会。它 与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是指导关系。80、行政法规——指国务院发布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形式有“条例”、“规定”、“方法”。81、选举制度——选举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有关选举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82、直接选举——由选民依法投票直接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选举方式。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这一方式。
83、间接选举——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选出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全国人大的代表选举采用这一方式。84、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我国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差额选举。85、等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与应选代表名额相等的选举。86、选区——即选举区域。我国选区的划分依照生产单位、工作单位、事业单位或居住区域,按第一选区产生1-3名代表的范围来进行。
87、选民登记——选举组织机关依照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对本选区的公民予以审查,确认其是否具有选民资格并予以登记的活动。88、司法制度——是指由国家制定的有关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89、审判权——是国家赋予人民法院审判各类案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90、审级制度——是指人民法院设置及审理案件的权限与结案制度。我国人民法院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91、检察权——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9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93、地方制度——有关如何划分行政区域,如何建立地方国家机关,以及地方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活动及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等原则的总和。
浅论我国公民宪法权利的诉讼制度 篇7
(一) 宪法权利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诉讼, 一般认为, 是指公民认为其基本权利一旦受到国家机构及其公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 由公民向法院提起以求得最终救济为目的的诉讼, 而法院依据宪法受理案件并做出判决或裁定的制度。①宪法权利诉讼在理论上体现了宪法权利与诉讼机制在审理解决违宪侵权纠纷, 实现宪法权利司法救济这一问题上的内在联系。作为宪法诉讼的一种形式, 宪法权利诉讼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行使诉讼管辖权的机关是享有违宪审查权或宪法审判权的专门国家机关。要对权利机关的行为的违法性进行全面的审查, 政治性及法律性应该体现在是否侵害了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内, 它的建立以在审查裁判机关是否超越法律的权威和政治的权威能力以及是否超越冲突双方利益的中立立场之上。2.只能是权利能力的公民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外国人及某些特定主体拥有诉讼请求权的。在宪法权利诉讼中, 只有受到侵害的社会成员才被宪法赋予诉权宪法权利的保护, 而不赋予作为侵权者的国家机关以诉权。3.诉讼案件的被诉主体包括一切实施违宪侵权行为的国家机关、正当、社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4.具有违宪侵权性质的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的职务行为是诉讼标的。5.违宪侵权的行为给公民宪法权利造成了实际的损害是诉讼的理由。6.追究抽象的违宪责任是诉讼的结果。就是说, 宪法权利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形态, 具体到判决方面表现为:它不规定具体的权利及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只是用撤销、拒绝适用、取缔、弹劾等方式追究违宪者的宪法责任。
(二) 建立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原因
随着立法的保护范围不断的增多和完善, 权利体系的日渐丰富, 我国法律理论与实践和核心问题越来越体现在权利问题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 各种形式的利益冲突也不断以表面化形式发展, 公权力滥用所造成的侵权现象和由私权利滥用造成的民事侵权现象也不断随之增多。可是我国目前缺乏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 加之部门立法尚不完备, 因此宪法不能进入诉讼程序, 宪法权利规范本身得不完整, 在加上现有的宪法权利救济制度不够完善, 违宪侵权现象一时很难得到有效的纠正。
二、公民宪法权利诉讼制度面临的诸多障碍
首先, 由于宪法立法的规范程度本身并不高, 所以宪法司法的适用性遭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宪法基本权利规范本身的原则性和概括性的程度并不是很高, 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及对权利保障的需求。例如, 对公民财产权保护的规定来说, 目前仅限于保护公民某些方面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而对于债权、知识产权等权利尚存在空白。在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条款中, 规定了“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然而上述“禁止”的几种行为并没有完全涵盖人格尊严可能受到侵害的全部行为, 这样就难以避免在权利保障上出现相当遗漏现象。
其次, 当前诉讼制度所存在的局限同样不利于宪法诉讼的有效顺畅运行。如果公民基本权利受到侵害, 目前仅能够通过提请宪法诉讼来纠正, 而公民基本权利的被侵害, 一定程度与国家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联系。在实际生产生活中, 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对公民基本权利产生的侵害, 有很多本身就体现于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上。然而, 按照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 审判机关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尚不具有的审查权, 这就对宪法诉讼制度的根基形成了影响。我国要建立完备的宪法诉讼制度, 确有必要赋予人民法院或其他机关对于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实质审查的权力。行政机关的相关的行为若违反宪法的规定、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 法院应有权裁定因其违法性而确认该行为无效。
再次, 宪法制裁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局限。从我国当前宪法的规定看, 撤销和罢免是宪法的两种制裁方式。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被撤销, 也即宣布其无效。而罢免则是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制裁, 它只能由法律规定的机关和单位行使。宪法诉讼中, 制裁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确认行为的违宪, 因此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在此种情况下, 只要确认某种行为违反宪法规定, 则此种行为可认定为无效。据此, 公民被侵犯的权利便可顺理成章得到恢复。主要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等侵犯公民宪法基本权益的决定、命令。二是要确认基本权利受侵犯的状态, 从而进一步判定行为人要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宪法争议的发生并不涉及行为是否有效, 也可以说:确认行为的有效性并不是使公民被侵犯的权益得到恢复和补救的有效方法, 而需采取另外的措施来补就。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因此, 建立完善的宪法保障制度就成为了法治建设的核心工程。宪法诉讼制度经过实践证明, 是十分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宪法保障制度, 建立符合法定程序的宪法诉讼制度, 是中国当前法治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摘要:宪法权利又称为基本权利, 对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明确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公民的权利意识、以及宪法观念的增强, 人们对宪法民主权利给予更大关注。但我国宪法的现状在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当代世界各国宪法发展的趋势发生了强烈的反差, 加之不同时期不同侵权行为的增多, 建立宪法权利诉讼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宪法权利,宪法诉讼,违宪审查
注释
1[1]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出版社, 2001.
2季卫东.宪政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3]张翔.基本权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开[J].中外法学, 2003 (5) .
4[4]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我国区域投资制度变迁的博弈解释 篇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1996年开始引起经济学界和政治界的普遍关注,包括国外的学者。在研究不平衡发生的原因中,制度变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且在国内外取得了同一个共识。此类文献一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立开始研究区域制度的变迁,把中国的经济制度分为1949—1977,1978—1998,1999—至今,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投资政策及其相关政策,比如第一阶段主要的政策是西部建设,第二阶段是东部发展,而每一个阶段又可以再细分为几个阶段,比如第一阶段分为1949-1957,1958-1972,1973-1978。本文并不讨论经济阶段如何细分,所以不详细讨论阶段如何细分。在不平衡经济发展史研究中,经济学界得到了少有的统一结论:改革开放前,区域均衡发展策略主导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区域不均衡发展策略主导中国经济。至于为什么采取如此策略,为本文第2个问题,即:为什么采取如此发展制度?
中国采纳不同的发展制度的原因归纳
在我国的大部分文献中,对不同阶段采纳不同制度的原因研究,都是从逻辑推理方面来做定性研究的。大部分论文、著作、报告都认为主要由国内的经济领导阶层对国际政治环境的主观认识和国际环境的客观现实两方面决定的。至于如何决定,没有给出详细的逻辑分析路径,都采纳:改革开放前,国内经济不平衡导致区域投资平衡布局,国际威胁加重内线投资,同时加重了区域投资平衡的布局。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效率低下,国际竞争激烈决定了中央政府决定“效率优先”的发展策略。1999年以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导致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策略的采纳。而至于系统的科学的经济学分析,在国内很难找到。同时,采用博弈论分析区域经济的文章已经引起重视,比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博弈论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博弈分析等。但分析我国区域发展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却少见,所以,本文主要采用博弈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主导下区域发展制度变迁的原因,证明其制度采纳的合理性。
我国区域发展制度变迁的博弈论解释
本文采用博弈论中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分析方法、不完全信息动态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的制度变迁,把我国的区域发展制度分为1949-1977,1978—1998,1999—至今三个阶段,分别用博弈论对期间的发展投资制度做出科学解释。逻辑解释的前提假设是:(1)古典经济的边际投入产出递减规律;(2)此文制度指制度安排,具体说是中央政府的投资安排。
第一阶段为我国建国到1977年,其间我国政府选择的发展制度主要是均衡发展,即对中西部投资相对比例较大,以使东中西出现平衡发展。我们主要证明此阶段政府不仅仅考虑公平,还考虑了效率。从博弈论的角度,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制度分析,首先我们建立博弈的四个基本条件:(1)博弈双方:我国中央政府和外国中央政府;(2)参与策略空间:我国主要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外国主要选择军事是否打击策略;(3)博弈顺序:短期为静态博弈,长期为重复博弈;(4)得益函数:我国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政局稳定,表达式为:Uc-U(Ec,Pc),外国体现在经济权利的增大,表达式为:Uf=U(Ef)。其中,Ec,Pc分别代表中国经济得益,政治得益,Ef代表外国经济得益,U代表各方总得益。
按照博弈分析方法,各博弈方的最终目标是得益函数取得最大值。首先分析我国采取何种发展制度才可以使得益函数最大化。按照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我们知道政治的稳定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即P=f(E),所以,我国得益函数可以写为Uc=U(Ec)。而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经济产出主要是劳动、资本、技术在外界条件下的有机结合,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为:E=AKαLβ。其中E表示经济产出,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资金,L表示劳动力综合数量。但此函数假设外界条件为和平环境下,为适合具体分析我国当时外界条件,本文用F表示外国对我国各个区域可能采取的军事策略及其程度,取值为0-1,与外国军事打击程度成反比,从而得出外界条件不能忽略下的生产函数:E=AKαLβF。
其次,我们在第一阶段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法,即:双方同时采取策略,信息不对称。在此假设下,我国的选择为均衡投资和不均衡投资,外国的选择为军事打击和军事不打击,并且双方都只能依靠自己对对方的估算做出决策。我国的得益函数按对方采取的策略不同分为:(1)对方采取军事打击:E1=AKαLβ(西部,F=1);E2=AKαLβ(1/2)(中部,假设F=1/2);E3=0(东部,F=0)。(2)对方不采取军事打击:E=AKαLβ(全国三大区域生产函数相同,F均为1,即:产出只由投入本身决定)。
最后,假设短时期内,三大区域的生产函数不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来计算我国政府的决策依据,即:得益最大化要求的条件:MaxU=α∑Ei+β∑Ei(α+β=1,i=1,2,3),其中,α代表战争可能性,β代表和平可能性,其值由博弈方根据所得信息进行决策。由于中央政府只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因此,我们只要分别计算出两个结果就可以了,并且同时可以计算出α,β的临界值。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着西方大国的巨大压力,尽管有苏联等国的帮助,但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着,朝鲜战争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60年代中期开始到第一阶段结束,我国与苏联关系产生裂痕,与西方国家仍然处于对峙状态,更加大战争爆发的概率。所以,α的估算值理应很大,而β的估算就很小了。因此,在第一阶段我国政府选择区域均衡和倾斜中西部的策略,主要是进行各方面博弈的结果,决不是随意的行为。
第二阶段,1978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大力投资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过程。按照上述得益函数的分析,进入80年代,我国政府在分析了中外关系以后,认为(1)战争的可能性很小,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与反发展。所以,得益函数中的α和β的估算值被颠倒过来,即α很小,β很大。(2)经济发展主要是合理的组织生产资源,在科技的支持下,进行规模产出,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所以,三个区域的生产函数尽管自变量和因变量没有变化,但具体的指数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产业水平明显超过了中西部地区。但是在本阶段,博弈双方仍然为我国中央政府和外国政府,博弈的策略空间和第一阶段本质上都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此阶段的博弈分析方法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属于重复动态博弈。
第三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一阶段,参加博弈方的主体增加了我国的地方政府,并且主要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各级政府与外国政府企业的博弈。此阶段的博弈相对要复杂得多。博弈策略空间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博弈,我们主要讨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策略,中央政府的策略空间主要是倾斜中西部和继续倾斜东部两种,地方政府主要是支持和反对中央策略两种。博弈顺序是完全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即: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能够互相了解彼此的每一个行为的意思。博弈得益函数为:各地方政府为各区域的经济产出能力即:Ui=U(Ei)=AKαLβ;中央政府由各区域产出之和和公平程度来决定即:Uc1=Uc(E)=∑Ei=∑AKαLβ和Uc2=U(D)=U(∑(Ei-E/n)2/n)。其中D表示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n为区域个数,E为全国经济总产出。由于各个区域的不同生产函数,不同生产条件和初始条件,很难具体的分析每一个地方政府的具体得益情况,但我们明白:一般情况下,长期内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是支持中央政府的策略。而中央政府的选择也就建立在假设地方政府支持中央政府决策的前提下,由于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已经开始,政府的投资效率开始递减,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起飞阶段,需要大量投资,所以综合考虑中央政府采取了倾斜中西部的策略,开始了西部大开发。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思想讨论我国建国以来的发展制度的变迁,并且得出我国改革开放前采用的发展制度并不仅仅是考虑公平,它实际上是全面地考虑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定。而改革开放后的决定是先效率后公平,从而使一部分先富起来,再带动后富者。本文的观点一方面符合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区域收敛条件的观点,说明了其分析方法的正确;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没有仔细解释公平函数,从而没有定量的分析西部开发的合理性,说明还有继续加深研究的可能。
【我国宪法的解释制度】推荐阅读: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08-25
我国宪法修订历史11-19
我国第一个宪法日11-22
我国宪法批捕权之我见11-02
最完整的宪法名词解释09-06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06-28
宪法监督制度10-18
宪法经济制度11-23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05-22
如何落实宪法宣誓制度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