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024-09-29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共12篇)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1

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在继承近年来史料丰富、重视史实和突出思辨等“海派”特色的基础上,有了全新的突破。试卷关注历史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强调学术研究的职业道德,凸显PISA评价标准的创新,使试卷在贴近中学生认知水平,体现亲近性原则和人文关怀的同时,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学术气息。由此及彼,针对高考试卷的命题特色,研究高三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以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为桥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载体,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应成为高三历史教学的研究重心。

一、试卷的命题特色

1. 关注历史运动的整体性

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多元的地域文明是古代历史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历史出现重大转折,人类从此摆脱地域性条件的束缚,开始走向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整体性发展进程,直至进入全球化时代。试卷第35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主题,指出“人类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试卷让学生标出地图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地理位置,进而分析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推进作用。如此宏观而大气的世界通史基本脉络的梳理,既有利于从整体性视角剖析历史运动的规律,又有助于高三历史教学有效地把握教材的核心概念和教学主旨。

2. 关注社会发展的新旧嬗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新旧嬗变的过程。近代中国社会迂回曲折地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折射出近代中国历史的辩证法。与戊戌变法相同,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促成的事变。但就中国社会的新旧嬗变而言,义和团运动的落后一面又正是戊戌变法以后的一种历史回流。试卷第37题从一位义和团团民私自替政府草拟对外“和约”谈开,认为作为政府“和约”,这是一件伪造品。但作为历史材料,它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试题试图从这一案例中引出不平等条约体系下近代中国的社会基本特征,以此告诫后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现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3. 关注学术研究的职业道德

针对当今社会转型期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学界抄袭造假之风,试卷第33题从安阳发现东汉大墓,由此引发各界热议的视角入手,分析判定墓主人身份的两种观点,即一部分学者根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认定它是曹操墓,另一部分学者则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进而提问“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这里,可见命题者在疾呼史家除拥有才、学、识外,还应有以恪守科学、追求真理为己任的职业道德,即史德。这种以社会现象为切入口的命题思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可谓真正起到了学科德育潜移默化的社会功能。

4. 关注PISA Reading评价标准的创新

在去年高考历史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借鉴PISA Reading测试评分标准的基础上,今年的试卷更加关注试题自身语境选择与知识的关联度,关注PISA Reading评价标准的创新应用。从第31~37题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非选择题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进而引导高三历史教学彻底摆脱知识堆砌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核心知识为基础,在历史视野和能力目标的纬度挖掘历史文本,加深或注重对知识的分层和对内容的差异化理解。

二、有效的教学方法

1. 解读教材的核心概念,梳理通史的基本脉络

针对试卷第35题,笔者以为解读教材的核心概念,梳理通史的基本脉络是高三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新教材贯穿着一个核心概念,即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整体过程。从教材的核心概念出发,高三教学的总复习可设计为如下四个专题:多元并存的地域文明、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转折、整体性世界历史进程的开始、现代化世界进程中整体性与区域特殊性的关系。通过专题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教材的总体框架,进而学会从宏观的视角把握学习导向。

2. 厘清文明的纵横联系,剖析发展的内外互动

针对试卷第37题,笔者以为厘清文明的纵横联系,剖析发展的内外互动是高三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二。新教材在突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产方式及制度演进线索的同时,剖析了古代地域性文明向现代世界体系发展进程中纵向性因素与横向性因素的互动作用,以及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本土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的互动作用。以近代中国社会为例,可见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本土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的互动作用十分凸显。

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本土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互动作用的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建立起的不平等条约体系,使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机构发生了嬗变,由此也引发了中国人文化心理、思想观念和民族精神的嬗变,进而懂得上述嬗变所体现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同时又表现为半殖民地化过程中更深的沉沦。

3. 研究教材的学术亮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针对试卷第33题,笔者以为研究教材的学术亮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高三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三。细细读来,新教材隐含着以往高中历史教材所未涉及的不少学术亮点,以七个分册为例:

第一分册: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政体模式和可供选择的道路、中世纪西欧的制度特征。

第二分册: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我们是如何知道中华文明起源的、青铜器的政治和宗教功能、古代中国国家形态的变革、从合力作用看秦统一及秦短命而亡的原因、民族融合的双向性、唐代中央的分权制度。

第三分册:文官体制的内容与特征、明代的制度建设、古代中国的贸易体制、异质文化的导入和传教士的作用。

第四分册:启蒙运动为何兴起于英国发展于法国、从合力作用看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如何看待现代工厂制度。

第五分册: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地区分工背景下的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从合力作用看二月革命的爆发、德日意法西斯的特征比较。

第六分册:淞沪抗战对沿海工业的保护、国际经济三大支柱、发展中国家应对冷战的主动战略、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贸易管理和仲裁。

拓展型教材:现代化的新诠释、从合力作用看英、法、德、美、日、俄等国的现代化历程、凯恩斯理论与罗斯福新政。

由上述学术亮点可知,新教材着重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进程中的生产方式、制度特征以及文化类型的介绍,突出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分析,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有效贯彻,用好这些教育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有裨益。

4. 掌握课文的主要旨意,领会编撰的确切意图

针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非选择题的评分标准,笔者以为掌握课文的主要旨意,领会编撰的确切意图是高三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正如前文所述,新教材贯穿的核心概念是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整体过程。在这一核心概念的统摄下,七个分册的159篇课文围绕核心层层展开并较好地突出其主要旨意。由此,如何领会课文的主要旨意是高三历史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中学历史教育界的前辈就提出“一堂课一个中心”的策略,后来又提出“一条主线”“一个问题”“一个灵魂”,使上海的中学历史教学在两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有传承与创新。反观当今上海的中学历史教坛,由于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曲解,使课堂成为铺天盖地的史料堆砌;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排山倒海式的史学动态介绍;不断地重复“是什么”和“为什么”,似乎已成为一种顽症。这种没有中心、缺乏主线的课堂教学,看似精彩纷呈、生动活泼,但学生却感到云里雾里,不要说树立史学意识,掌握学史方法,连起码的课文主旨也无法把握,而理解教材编撰意图更无从谈起。

为此,指导学生学好每篇课文,提炼出课文的主要旨意,使每篇课文都能成为诠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有效资源,使看似“形散”的历史现象和“抽象”的历史概念都能成为设问置疑的潺潺源泉,从而让高三学生真正能够在理解教材核心概念和课文主要旨意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汲取信息、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反思信息,这也就是PISA Reading所强调的学会学习。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2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 刚

摘 要:历史教师如何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又能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就成了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以新课改为背景从教学方法、教师个人素质两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直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有效课堂教学

怎样才能建立既不流于形式,又能让学生融会贯通的“有效教学”形式呢?这就要讲究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

一、教学方法

历史课在人们心目中是副科、枯燥无味的。这种状况如长期不改变,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动力,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影响教师形象。历史教师有责任去改变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让历史课充满吸引力。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或有趣的事件上,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自然被赋予“情境”,自然也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教学方法的`改进也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二、教师个人素质

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教师还必须从以下几点来提高自身素质:

(一)抓好课堂教学

1.课前准备要“厚积薄发”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只有通过备课时的全面考虑,才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2.上课开始要讲好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导语”。

3.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重点问题要详细讲,难点问题要剥开讲,对一般的问题要精要讲。多给学生议、练的时间,避免“满堂灌”和“满堂问”。教学中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把学生直观感受与书本间接知识衔接起来,变抽象说理为直观教学,创造出一种情趣盎然的教学环境。

4.课后要及时写教学笔记,积累经验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途径。正如著名教师朱永新所说的:“我可以让一个教师在十年之内成为名师,只要他在每天、每节课之后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历史教师执教班级学生多,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细节化关怀和爱的教育

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表扬,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要设法疏通,及时了解其中的原因并解决问题。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能使之增强信心;对得过且过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能融化他们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

2.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冷静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正面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要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表扬,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教师如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就不难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3.以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是学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历史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也使学生乐于上你的课。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自己教学特点不断反思实践外,还需了解学生,激励其自信心,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09.

[2]安子凤。历史课教学,不妨也重视一下“情节”。中国教师,2010(10)。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在高三的历史复习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有效的历史概念,不管对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还是对促进学生认识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如2013年上海高考卷19题: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①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核心要素。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A 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此题考查了现代化概念。近代化也叫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带来了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俗一系列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历史概念具有层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层次性是指它包括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同时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各种历史概念上下左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网络;概括性指它反映的内容是概括的、特征是抽象的。现代化这一历史概念从层次上包含了时间和空间,从概括性上指出了不同层次的特征,如果教师在复习中把握这一概念的层次性和概括性进行讲解,学生会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历史概念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历史学科关键概念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探讨各种历史结论和评价。很多历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主要关注历史事件的完整性,从背景到原因,然后过程、结果,最后意义,缺乏足够的功底把学科概念讲清楚、讲透彻。例如很多历史教师甚至历史教辅书都把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这一对概念等同起来,这是有误的。首先,特征不同。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规模小。自然经济却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表现为自给自足、排斥社会分工等特点。其次,两者产生的时间也不同。小农经济产生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普及后,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小农经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小农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小农经济,以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最为持久,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依然是小农经济为主体。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因为那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以生存为目的的经济生活方式是自然经济的充分表现。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都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产物,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但不能完全画等号。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更加注重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突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当教学中遇到学生难懂的概念时,很多教师通常仅通过现象的列举,或用直接下定义的方式,或仅从一个方面单向解释了事,这样历史概念只是变成了教师灌输学生死背就能掌握的东西。但是,如果学生难以同化真正适度的概念,历史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如2012年福州市质检3题: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 A.民营作坊兴盛,B.已采用大机器生产,C.实行工官制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此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但是大部分学生都选了D项。根据材料“皆工织作”“比户相闻”,学生联想到机户和机工,所以判断出是资本主义萌芽,实际上“工”指手工生产,“比户”指一家挨着一家,形容较多。判断资本主义萌芽主要标准是雇佣关系,在明末江南丝织行业出现“机户”与“机工”“计日受值”这种经济现象,我们把它归纳成资本主义萌芽,而不是简单的“工”和“户”。学生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偏差直接导致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在高三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感觉到同类型或相类似的历史事件往往容易混淆,如果我们用比较的方法予以鉴别,相互参照,对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准确地形成历史概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13年福建高考题38题(节选):材料一,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问题:(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此题考查资本主义英国工业化和社会主义苏联工业化条件和途径、特点之比较,包含的历史概念有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在进行比较时,要指导学生把比较的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后再加以类比。这种思维方法在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谈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4

1.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是教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 整合协调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 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以最优化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 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教学, 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 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 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 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 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一言以蔽之, 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囚禁的情愫。笔者以“祖国统一大业”为题, 开设了一堂教学研究课,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中, 总结出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有效教学几个核心环节的设想, 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观点。

2. 当前历史教学方法低效化的原因

在一节历史课中, 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追求教学的高效低耗。目前, 部分老师的历史教学低效化表现在:

2.1 华而不实的导课。

历史课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教师无法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 学生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 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因此, 历史课的开头必须形成悬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深受前苏联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六环节综合课”教学模式的影响, 每次上课都是这么一个开头, 导入语言显得平淡、刻板、没有悬念, 学生没有参与探究的欲望。

2.2 劳而无功的提问。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多角度地提出问题, 教师的提问要注意难易程度、方式等, 通过提问一步步把问题引向深处。但从目前的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情况来说, 有三种情况的提问是低效的。一是提问的知识含金量不够, 如提问“抗日战争是不是在1937年爆发的?”学生的回答就是简单的“是”或“不是”。二是仅限于对课文显性知识的提问, 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显得没什么难度, 学生稍微一想就能回答。三是仅限于教师的提问, 而缺少学生的提问。

但很多学生不会提出问题, 认为课堂学习中, “问”是老师的权利, “答”是学生的义务, 学生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 已没有提问的习惯。从一定程度上讲, 我们的教学已把学生教成不会提问的人了。

3.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3.1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 教学目标就是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核心和灵魂, 是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 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 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运行轨迹, 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准确、到位, 能让新课程教学更科学、有效。

新课程虽然提出了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但对部分教师来说, 这只不过是给原来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换了一种提法而已, 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 这样的教学明显缺乏有效实施的前提——不能真正明确通过该课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拓展哪些能力?培养什么情感?笔者认为,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确定教学重心、明确教学主线、开展预设与生成的依据, 而且也是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丰富内心情感、提高自身素质的保证。

3.2 在活动中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巧设活动课, 增强学生自我组织能力。在正常历史教学基础上,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布置活动课的题目, 发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知识、提取要点。这样, 教师则改变了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状况, 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而学生也事先准备好了大量的学习素材, 课上他们踊跃地回答问题, 积极参与探究式学习, 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见, 适时地开展活动课, 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巩固所学知识, 增强学生归纳、对比等思维能力。

3.3 活用史料, 增强历史课堂的直观效果。

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 运用历史材料, 便于正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时, 通过分析史料, 可以锻炼并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 史料不仅能充实历史理论教学, 而且还注意史论结合。历史教学中, 教师不能因为理论教学的需要而忽视史实的讲述, 而只有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使历史理论教学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 避免了空洞的分析说教, 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深刻、充实的认识。

4. 结语

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篇5

内容摘要: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采用史料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活跃历史课堂教学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学科能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正文: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和高考命题趋势都在重视能力的考查,具体到历史学科来说,高考历史命题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命题中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越来越显著,可以这样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无题不材料”,因此准确运用史料,开展史料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历史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包括历史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史料教学是打造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就谈谈自己关于史料教学的看法。

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会正确运用史料,学生能否正确分析史料将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水平,也将影响到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史料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曾经发生在生活中,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但往往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总有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陌生感,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认识也倍感抽象,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我们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观教育等思想教育以及对其人格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历史教育。如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具体史料,如历史典故,古人的原话、古籍原文,文物、遗物的图片等进行教学的话,就等于建立了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传输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使学生能感觉到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样就会“使历史变得鲜活”,这有助于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历史,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也使得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真实地感知历史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其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能实现。可见,史料教学既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也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史料教学,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对历史的学习,就是要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它对当时及至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学生仅凭老师的讲解很难理解历史知识的生成过程,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很容易忘记,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够牢固,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学习历史乏味,课堂上也不积极发言,使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但是这时老师能选取恰当的史料,选择最佳的时刻进行史料教学的话,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读史,并根据自己对史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相关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观点。实际上老师这时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我在讲授历史必修二的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一节内容时,若用传统方式来讲授新政内容,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可能过后就会忘记,但我采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就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严峻的形势,让学生们来扮演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为总统解决当时的难题出谋划策。授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当时美国存在五大问题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中美国的难题,思考总统先生现在需要智囊团的建议,学生实际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情境,积极地帮总统想金点子。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我实际上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学生想金点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可见,史料教学既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1、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谈起阅读问题,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而且会认为阅读能力应由语文学科来完成。其实不然,从我多年从教历史学科的教学经验及近些年来我们地区高考情况来看,我们有相当部分的高中学生不具备与新课程所要求的相应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本来历史学科就有其特殊性,史料的来源、史料的分类特别广。有源于出土文物、遗物、典籍原文、古人原话、后人评论,有文字型的史料、图表式的史料、还有图片、地图、数字式的史料等等,学生阅读这些史料时,读过了但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就都存在困难。所以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 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的解决,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恰当的史料,教学生阅读史料的方法,教学生如何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教学生如何读史料时不会遗漏相关信息点的方法,教学生如何对史料进行加工整理的方法,即而形成正确观点。

2、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观点和结论并非唯一,我们有时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比如,一提到隋炀帝马上就想到“暴君”„„但是每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都有其两面性,那么才能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史料,由学生根据史料中的信息,做出客观的评价,做到论从史出,比如,我在讲《罗斯福新政》时,要对罗斯福的新政进行评价,老师当然不能把自己的评价观点强加给学生,我当时采用的办法是给学生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第二种观点是: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当我把两种观点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得结合所学知识,想想如何才能正确地评价罗斯福新政?可见,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求异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除 了历史知识的教授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特别是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去思考问题,其思路是开放性的、扩散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元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可能孤立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根据史实来进行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然后向发散性思维拓展。但是教师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材料,仅仅把一个历史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全方位的思考,则有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史料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比如,我在讲授《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节内容时,在讲到欧洲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三段材料,材料一是殖民扩张给欧洲资本家带来的巨额的财富。材料二是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的不同影响,一是给殖民地带来的灾难和贫穷,一是殖民地人民从欧洲殖民者那里学会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殖民地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材料三是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三段材料从不同角度上展示殖民扩张带来的不同影响,学生就能根据材料一,从不同的角度上,全方位地理解欧洲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可见,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然,采用史料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史料的选取,史料一定要对解决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要能通过史料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史料的运用也要注意时机,不能出现史料的堆砌。

提高历史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篇6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历史事件不可观察或实验,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通过情境创设正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难题。因此,情境教学就成为目前历史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围绕三维目标设置情境教学

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环节中,“教什么”永远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有效教学,就是以最优的速度、最少的时间,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理想的情境材料是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平台和基础;科学的问题设计,是落实教学知识与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途径;落实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紧扣课题中心,优化三维目标,锁定时空要素,创设核心问题。

二、在重点、难点上设置情境

由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三维目标不一定能全部实现。教师应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并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史实(即能集中反映本模块专题和本单元主题精神及价值取向,在教材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历史知识),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化繁为简,做到在教学中抓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突破重点、难点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在导课、授课中还是在结尾处创设历史情境,都必须与重点、难点内容密切相关,这样创设情境才最为有效。历史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空间概念强,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因此,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创设情境,再辅之以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清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并学以致用。

三、创设大情境,引导学生形成大历史观

课程改革强调整体性、专题性,强调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并作为世界历史大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呈现出利用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化史观四种学术观点来整合基础知识的趋势。因此,教师授课时必须引导学生形成大历史观,高观点、大视野、全方位地把握历史。如在讲述《美国独立战争》时,如果能将其整节课置于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整个大西洋两侧的革命风暴中,学生就可充分体会到美国革命的首创精神。

四、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每一位学生都是带着各自不同的经验、情感和知识积累走进课堂的。教学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可见,新课程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教师在施教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五、让学生参与体验创设的情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设置深奥而缺乏趣味性,教学易受教材的束缚。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首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引入课堂,避免将学生认为“冗长”和“缺乏生动感”的结论、结果直接告诉他们。应通过图片、史料、表格、影片等多种方式,为他们展示更多的历史现象,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去参与体验,去得出结论。

历史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刍议 篇7

目前,各地各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也取得了 不少的研究成果,其中比较成熟的有山东“杜郎口模式”、浙江“洋思模式”等等。近年田林县引进“洋思模式”教学法,但实行一段时间以来收获甚微。教师上课时看到的是一番热闹景象,但学生的成绩还是提不上去,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些教师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没有真正地领悟“洋思模式”的教学理 念。洋思课堂 的教学理 念是什么?它是如何达到有效的?笔者认为,“洋思模式”教学理念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关键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和“练”,教师只是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教师们除了要理解它 的独到之 处,还要结合 本地学生 的特点,真正地实现有效教学,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之路。历史教学有着内容丰富性、知识过去性与现实借鉴性等学科特点,这使学生觉得既好奇又陌生。实现历史课的有效教学,可以从教学目标开始,结合学情,细化目标,用问题化方式让学生“自学”。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论述实施细化目标后在课堂中的流程。

首先,教师要了解本课在本册历史 教学中的 地位。本课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奠定基础。同时,它还与时政密切相关,涉及新疆问题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抓住内容与时政的切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上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应把课标要求转换成问题展示给学生,问题要求 符合初中 学生的心 理特点和 认识、概括能力,范围不要太大。例如这一课的课 标知识目标要求是:1.掌握西域的地理概念。2.掌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情况。3.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置及其意义。4.掌握丝绸之路的概念及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5.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经过及意义。

从字面上看,问题问得比较生硬,范围比较广,没有从学情出发。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毕业,还没有适应初中的教学模式,再者他们 第一次接 触历史学 科的教学,这样理论性较 强的目标,不利于他 们的自主 学习。在目标的展示这一块内容上,不妨变更为以下问题,“西域是今天的哪些地方?”“是谁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经过及作用是什么?”“西域都护的设置时间是什么时候?它的设置对祖国发展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什么是丝绸之路?在地图上找出丝绸之路的经过地点及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班超经营西域的时间及意义是什么?”“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方?它和现在 提出的海 上丝绸之 路有什么 区别?”这样的问题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课标的要 求是:1.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两汉时期,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 辖,密切和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2.张骞、班超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教师上课时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事实上,历史教师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学 生正确的 人生观和 社会史观 的责任。教师在上课中,通过对历史内容的讲述,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达到育人的目的。从这一课的情感价值目标上看,以问题化的方式要完成教学任务其实也不难。教师可把这一阶段的目标转化为以下问题:“在张骞、班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西汉经营西域对今天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汉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情感层次上慢慢地让学生明白,张骞、班超他们那种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完成教学三维目标。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以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的创新型教学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那么在这新环境下,如何使高中历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一、教学目的的有效性

要想教学达到一定的效果,首先教学目的要明确:我们在教学时,要告诉学生什么?通过教学,学生学到什么、领悟了什么?只有目的明确,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第17课《解放战争》:从课题看这是一节讲述战争史的课,其基本内容是“内战爆发”(背景和原因)、“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果和意义)。课程标准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基本内容和要求很清楚,我们通过教学主要告诉学生什么呢?我们可以尝试确立以下三个目标:

目标一:中国与世界,即二战后世界格局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在此目标下,重点讲述背景部分,即引用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在雅尔塔会议、美苏掌控世界格局基本划定、美苏秘密协定损害中国利益的背景下,美苏共同推动了国共重庆谈判。重庆和谈表面上看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可事实是受到大国干涉,是在三国(美、苏、中)四方(美、苏、国、共)共同作用下召开的,也是中国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对和平解决中国问题所做的一次有益尝试。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了,但当时的中国并未能真正独立,和谈有美苏的影子,内战也是在美苏博弈和国民党政府不妥协的情况下爆发的。由此引导学生站在世界角度观察和审视中国历史,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和世界紧密相连。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世界史观,用普遍联系的方法思考历史,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教学也就是有效的。

目标二:战争及其教训。战争过程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完成,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战略战术应用,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结果是:“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通过讲解分析,学生了解了战争的残酷性,明白了战争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战争胜负是由人心向背和指挥者智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树立正确看待战争的价值观,树立热爱和平、向往和平的理念。

目标三:意义和影响。教学的重点放在解放战争的意义和影响上,意在突出解放战争对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国际政治格局改变及对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推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注重过程评价

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调查报告、论文、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化,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说是失败的,也应从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要想教学有效,我们必须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以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教学效果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根据不同课程内容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如人教版必修3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主要介绍了的18世纪和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我们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可以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讲述讲解法;(2)师生互动提问法;(3)学生自主学习法;(4)多媒体教学法等。在学生对相关流派及作品鲜有了解,而自身艺术素养又比较低的情况下,哪一种教学方法更好、更有效呢?基于本课具体内容和师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学法显然更合适。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之以师生互动和讲解,我们可以将不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感受作者、作品的特征。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的关系。播放某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拍卖会视频,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而且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艺术作品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认知。假如仅用讲述法,仅凭老师一张嘴,则很难形象而又生动地阐述艺术作品内容,而且让学生听得迷糊。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恰当的教学手段选择和运用,是教学富有成效的重要保证。

三、评判标准的有效性

教学有没有有效性,不仅要有检测手段,更要有评判标准。如果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为标准,我们通过规范测试、提问等方式,比较容易得到结果。如果以高考,即高考是否取得优异成绩为标准,那就要通过三年一次的高考来检测评判,考了高分,上了一流大学,我们的教学就是一般意义上被社会所认可的,是有效的。如果以教学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否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有用人才为标准,就要做长远规划了,评判教学是否有效难度大多了,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得出比较公正客观的结论。因此教学是否有效,一定要有一个可操的、科学规范的标准。评判的标准要做到长、中、短目标相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维目标、价值目标、社会目标等统一并兼顾。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是否有效,不仅涉及老师如何备课、上课,老师个人专业素养、综合素质、敬业精神等,而且涉及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更涉及社会价值导向、教育评判体系和氛围等。教学的有效性是复杂的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具体到某节课程、某人的课是否有效,我们应综合考虑,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创设使其体验成功的情境。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9

一、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众所周知,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无论做何种事情, 都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并且有准备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机会。为此, 教师想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在上课之前备好课是基础。这样, 教师就能够将有效、先进和科学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 教师在教授学生有关古代史知识的时候, 应当科学地组织教学课程, 根据年代、时间、事件的先后次序实施教学, 以使学生在逐步地分析和思考当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同时, 教师还能够借助收集信息资料、查阅图书等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 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准备相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内容。比如, 教师在讲解一些英雄人物的时候, 可事先对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历史典故进行收集, 倘若具备一定条件的话, 还能够将有关的视频制作出来, 以使学生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加深了解, 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说,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在要素。事实表明,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够使得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第一, 教师应当摆脱旧的、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 跟学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并且注重教学角色的转变, 善于听取学生的建议或者是意见, 用自身宽容与真诚的态度推动学生一起参与教学课堂, 并且注重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教师再加以引导和启发, 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理解。第二, 教师应当借助角色扮演与道具等教学方式对一定的历史情境进行创设或者是再现。指导学生体会历史, 感受内涵, 再要求学生以历史判断的方法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会体会到一种乐趣, 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且能够形成长久的学习动力。

三、应用小组讨论教学法

学生学习和掌握高中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的方法。其中, 小组之间的探讨是非常有效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学生是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终借助相互探讨的形式将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入有关的历史故事或案例, 以使学生进行相互地探讨。比如, 教师在讲解有关抗日战争知识之前, 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且要给所有的学习小组布置有关的任务, 以使学生在课下或者是空闲时间进行分析与探索, 通过历史故事分析与调查资料的形式进行探讨。教师在正式解决的时候, 学生就需要为教师和所有的学生讲解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和探讨的成果。然后, 教师再结合学生的不足和缺陷加以完善。此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提问学生, 以使学生进行又一次地探究, 在这个时候, 就要求学生进行临时性的发挥了。这不但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形成,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讨论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不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从而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 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着眼点, 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然而,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可以单纯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不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务必实时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从而使得教学成果得以巩固, 这属于有效教学的一项关键内容。教师的评价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只要能够实施可操作性和及时地评价, 就能够实现比较理性的效果。教师能够实施的评价策略有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 从而不再实施单一性的评价手段。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并非仅仅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评价方式应当是人性化的。同时, 教师应当多方面、多视角地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的评价,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实时地把握。比如, 教师在讲解到英资产阶级代议制问题的时候, 提问学生下面的问题, 从而检测学生对英国实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倘若你是一个英国的公民, 要想当英国的首相, 那么需要具有哪些方面的条件呢?教师要求学生回答, 且要从教材当中找到有关的根据。

综上所述, 高中历史教师, 务必转变教学思想, 实施新型的教学模式, 以新课标作为出发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庄锡昌, 李腾.人人都应学习世界文化史——访庄锡昌教授[J].历史教学问题, 2011 (05) .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篇10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为了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师不但要确保自己能教好,还要确定学生乐学、能学好。因此,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如在学习“国家的生产与社会巨变”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章节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五霸七雄”“、霸主”、“问鼎中原”等与这段历史有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先学”、自学。在课堂上,教师同样可以在知识讲解结束后通过问答、辩论等形式开展有效教学。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用到情景构建、讲述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至于那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最好,还要由老师来决定。一般来说,历史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心智水平、知识积累程度、课堂气氛等,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某教师在“汉初休养生息”一章教学时,是这样做的:在知识讲解前,他先给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大家思考:汉代为何能很快走上发展强盛的道路?然后让大家阅读教材,给出回答;学生回答后,他继续追问: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大盛世。文景之治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是制度健全还是历史使然,请给出你的答案。针对问题的答案,学生很快分成两派;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就答案进行自由辩论。最终,该教师通过探究教学、合作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效调动了课堂气氛并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三、重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学资源有效开发和使用也被提上日程。历史教学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园资源,其中,教材、教学设备、教师、与教学有关的活动等属于校内资源,而社会人力、物力、智力、信息化资源、社区资源等属于校外资源。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决定了教师要在认真专研教科书、合理运用书中图表、校内史料资源、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校内外教学资源甄别、开发和利用。就目前来说,行之有效的资源利用和开发途径有: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学校办学思想、校风校级、校史、校园活动、图书报刊资源等,都可以成为历史文化、历史精神传播的有效途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和社区资源。如南阳本地初中可利用南阳地区丰富的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展“专家进校园”、武侯祠参观等例子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接触历史知识、了解历史。

四、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主要目的固然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但是,每个优秀的教师都懂得,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充满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换而言之,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还要重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如在讲到汉代历史时,教师可以依次加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金屋藏娇、昭君出塞、马革裹尸等故事,并指导学生广泛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解决课后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上辩论、师生论坛、QQ群、微信、专题讨论等有效的师生互动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音视资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历史,以增强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责任感。

五、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良好条件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师

一、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概述

所谓有效性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价值。“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对于任何时代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体现着教育的本质要求,更具有科学的时代意义。高中历史教育不仅仅包括历史文化知识,作为一名高中生更要培养的历史情感和对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只有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性。衡量历史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完成一阶段的学习后是否有所发展和提高。而这一效果目标的达成与教学效果的实施是否到位有着重要的联系,而教学效果的怎样更是与教育工作者工作开展的水平密不可分。

二、历史教学现状

多项调查研究表面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这一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表示对历史很感兴趣但是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原因是历史过于枯燥无味,书中的历史他们自己也能读会。而对于历史课的学习仍然是以死记硬为主。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历史教育的模式大多还受到传统历史教育观念的束缚。也由于其自身水平的限制,在教学模式的开展创新上也很难有所突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历史成绩提不上去,历史教育的本质意义被忽视。许多学生提起历史来觉得学习这项科目是最没有应用意义的,即使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授课形式和内容都有所转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但是历史学习的效果还是不理想。

三、历史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高中历史教学效率频频不高,终究还是在于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理解不到位,对教学实施的不理想,对自身历史教学素养要求的不严格。

1.历史教师教学观偏离导致学生历史学习观的扭曲

历史教学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教学科目,它更是一项人文科学,它以人为本,来追寻历史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对历史的教育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授,了解历史并不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感受历史安详中的震撼,感受历史文明透录的历史情感和启示才能真正懂得。而历史教师打着新课改的帽子却始终拖沓传统历史教育观的步子,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着眼于让学生背诵知识点,忽视了对高中生们学历历史的观念的教育,对历史情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的高中生不明白学习历史的真谛,在不喜欢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痛苦的学习

2.历史教师教学方法的不科学导致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低下

大多数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的开展中还是遵循着自说自演的套路,试图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将最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启发性教学的本质。尽管有些历史教师响应课改要求采用多种讨论互动方式力求调动课堂气氛,但是空有其表,课堂气氛是活跃起来了,但是学习内容却忽视了,空有形式。教师对讨论议题和互动内容的开设不科学,使讨论流于形式。一些教师采用视频影视教学法,同学们兴致是提高了,但是由于教师对视频授课前引入不足,课后思考引导不够,中间播放流程控制不合理,以致让授课变成了纯娱乐性,知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3.历史教师自身历史素养的不高导致历史教学成果的不理想

历史教育是一科需要集文化知识水平、历史情感、文明觉悟与一身的教学科目,他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要求教师自己对历史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還要求教师对历史教材和历史情节的准确把握。许多历史教师对历史知识照抄照搬大纲,对待历史自身都不具备饱满的历史情节又怎么能去调动和点燃学生的历史学习感和对历史传承的清冽的使命感。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是历史教学水平始终停留在授课的层次,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历史教师要加强对新历史课程改革的学习,树立新的历史教学观

高中历史新课改倡导的是以学生文本,一切为了孩子,历史教师们应该本着这一宗旨原则深入学习新课改的要求和本质,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老套路。真正本着关注高中生成长的宗旨开展历史课的教学。以人为中心,肩负起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深入的贯彻学生的历史精神,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情感,让他们从兴趣变成热爱真正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使命感。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考虑到学生个人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

2.历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授课理念和方法

要想更好的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方法很重要。将调动课堂氛围和教育的最终意义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塑造鲜明的历史人物性格,是学生在在思想上与其碰撞,置身历史环境中感悟历史,铭记历史。可以适当的将课堂转向课外,文明古迹的欣赏中解说历史,给与同学们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和空间,将理论联系实际,是到学生将历时与当今事实相结合抒发个人见解,使历史学习达到一个崭新的层次。开展多种创新模式启发同学们对历史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历史,而是懂得质疑,在讨论中解惑,在历史知识的领悟中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3.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历史文化水平和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

教育始终不能脱离文本,尤其是历史教育更不能脱离事实。没有事实空谈感情是误人子弟,所有的历史素养都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史实的基础上。新课改改变了传统的以时间先后编排教材的方法,采用模块式。这就对历史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课的同时,历史教师对教材的拓展和关联把握要充分,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在深入了解教材和授课大纲的基础上,更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需求,在充分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科学的将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效结合。

对于高中生来说,智力和思想还处在形成阶段,对历史的看待的眼光和高度必定有所限制。如何更好的给予启发式教育和引领式教育才是历史学习有效性的关键。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关注教育工作的综合素质。无论是教育方法的开展和教学观念的推行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最带限度的发挥其在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的程度,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桂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缪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许泷杰.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篇12

一、明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要求

新课程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明确通过该课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拓展哪些能力?培养什么情感?我认为,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确定教学重心、明确教学主线、开展预设与生成的依据,而且是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丰富内心情感、提高自身素质的保证。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主要定位于公民教育,淡化阶级意识,注重文明史的教学。因此教学内容应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贴近社会生活,通过教学,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公民意识的培养。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 潜藏着厚重、深刻与哲理,其鲜活的学科知识本应该让历史课堂成为丰富多彩、趣味盎然,而且能够引起思想交融、心灵共鸣的“磁场”。但遗憾的是,历史课堂大多没有形成这样的“磁场”,历史课堂中普遍存在着思想贫乏,人文精神退化,怯于思考历史和叩问心灵的现象。在一些课堂热闹的表象下面,真正宝贵的东西却与我们擦肩而过,它就是本应贯穿于整个课堂的灵魂、思想,而医治的根本措施就是让思想的礼花纵情绽放历史课堂。如在讲述法国大革命前至1875年的政体变化过程中,出现几次共和国和几次帝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指出,三次共和国,两次帝国的交替出现,体现了法国走向共和的道路是艰难的(展示函数图像)。

从图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是艰难的,历史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共和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试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曲折过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不妨用辛弃疾的一句词来概括: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样教师既抓住了课程标准要求又用思想把沉睡的知识点激活,赋予历史以现实和灵魂的思考,点燃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思潮奔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正魅力。

二、合理使用教材,开阔教学视野

目前,我们有了新标准及依据新标准编写的四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 (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和大象版) ,无疑是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可以明确地说,有了新教材,不等于有了新课程,更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便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况且由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处理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班级和学生。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很多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教”教材视教材为“圣明”,被动地围着教材转,不敢越教材半步。而用教材“教”,“教材”则走下神坛成为“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教材为“诱饵”,“钓”起学生思考的“鱼”,以教材为圆心,可以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不再局限于教材,教材从而成了一条知识之“舟”,一座能力之“桥”,一个心灵洗礼之“池”,用教材“教”便是一个动态、可延伸的过程。尤其在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大教材观与新课程资源观下,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知识、思维和生活经验实际而对教材进行开发与整合可以弥补一些缺憾,开阔教学视野, 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坚持乐学原则,调动学生参与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课堂上的所谓理想境界是圆满完成教案,“死”的教案成了支配和制约“活”的教师与学生的工具,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只是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和“听众”,课堂没有了灵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精神活力才可能得到释放和生成,原本由老师控制的课堂才会变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一派盎然的生机。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这样一加一就会远远大于二。为了使学生活动更加丰富有效,在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教学中我设计了“读图导史”“材料证史”等环节,把学生活动融入到对史实的探究、规律的探索和现实的延伸中。以“读图导史”为例,我出示了“木兰从军图”,并在旁边配上了《木兰辞》中的一句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然后设问:(1)我们能从上述诗句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明确:南北朝时期,“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商业经济的发展深刻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这样的导入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合理选取史料,围绕史料拓展学生的思维是促使学生活动的有效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史料的功能,设计了“材料证史”环节,把艰涩、枯燥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转化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与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

四、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能力培养

创新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善于选择和引入材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开展活动;用心设计教学,方法不能单一,而要多样组合,这样才能充分激活学生探究的热情,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1. 创设情境要别开生面,疑窦丛生。

要精心创设具有新意、强烈刺激的历史情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蕴涵矛盾和疑惑,促成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愿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有效途径是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如在讲授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唐都长安的坊市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你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你是唐都长安的一名市民。某天晚上你饿了,家里又没有你想吃的东西,你想去隔壁的小饭店吃夜宵,可不可以呢?为什么?”

2. 问题要引人入胜,玄妙精微。

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与学生实际相对应,让学生通过探究圆满地解决问题。充分关注发问的时机,精心策划问题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对于问题的表达既要玄妙精微又要指向明确。如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让中国大部分人知道了乔家大院,一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让我们了解了晋商,了解了乔致庸恪守诚信、不断创业、实现着巨大的资金积累和财富滚动的过程。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这种与现实结合的情境,容易缩短与学生的思维距离,激发其主动探究的兴趣,这是历史教学有效性产生的关键。

3. 诱导要启而有法、收放自如。

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适时予以指导和调控。恰到好处地点拨,为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交流提供启示“阶梯”。鼓励学生多渠道、多视角、多层面地观察和认识历史,但绝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如果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的钱财,假如你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会怎样评价这一事件?

4. 教学过程要随机调控、形散而神聚。

课堂上的多元互助不意味着任其发展,随意漫谈。要在学生难以深入之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要在学生认知发生偏离之时,机智地调整方向,聚焦主题;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学习活动能够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得以顺畅进行,放得开、控得稳、收得拢;要及时矫正学生在知识、认知或方法方面的明显错误,并和风细雨地指出其错误的要害、根源,引导学生提供认知,领悟历史教育的真谛,完成课堂教学的最高责任———运用知识培养人。

五、积极主动反思,开创教改新路

历史教学反思就是历史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思想和行为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和判断,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以寻找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活动不断趋于优化,从而达到较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1. 通过教师书写教学后记进行教学反思。

这样既可以防止教师教育机智、教学感受的流失,又可以为今后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鲜活的素材,完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把零散的教育之珠,穿成精美的教学之链。当然要写好教学后记,必须注意五个方面:及时性,要趁热打铁;恒久性,要锲而不舍;简约性,要言简意赅;探究性,要格物致知;上升性,要历练升华。如在教“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时,用“三个一”总结即一个中心:以欧洲为中心;一个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一个整体: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一个整体。

2. 教师通过书写教育案例进行教学反思。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生动故事,但它又不是简单地记录故事,还要对故事进行精彩的点评。典型的教育案例,均源于对已发生故事的反思。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典型经历的机会,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是教师理性的反思,使教师更能登高望远,把握好历史课堂教育的方向。

3. 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进行集体性教学反思。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主要行为方式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这里讲的主要是同伴互助,即通过教研科研活动进行集体性的教学反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伴之间在教学上的互相支持、积极反思是发展优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和改进教学工作。反思应成为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反思自己,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才能超越自己、不断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广播事业下一篇: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