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2024-07-26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精选6篇)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中国教育文摘wWW.EduzHaI.NEt

1、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第一章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2 第二章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3 第三章 蒸汽时代的世界 4 第四章 电气时代的世界 5 第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 6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7 同上 8 专题复习资本主义经济史 9 专题复习资本主义政治史、外交史 10 专题复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运动解放史 11 巩固练习专题练习12 考前复习练习及讲解 13 同上 14 同上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篇2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中为哈尔滨市2012年10月14日至18日的天气信息, 据此回答1~2题。

1.14日、16日、18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中的位置是 (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丁、戊、己

D.己、戊、丁

2.17日, 哈尔滨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清晨, 街道上结了一层薄薄的白冰

B.中午, 浓雾弥漫, 迟迟不散

C.午后, 雾凇轻柔丰盈、婀娜多姿

D.黄昏, 气压下降, 气温回暖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 泰国香稻只有在这里 (原产地) 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那里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 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 那里凉爽的气候, 明媚的日光, 以及水稻灌浆期间土壤中渐渐降低的湿度, 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 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图示信息, 完成3~5题。

3. 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一般出现在 ( )

A.3~4月

B.7~8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4. 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 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

A.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

B.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5. 在我国, 泰国香米的价格高出普通大米几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市场需求量

B.劳动力的价格

C.饮食习惯

D.科技含量

读“秘鲁年降水量分布图”, 回答6~8题。

6. 影响秘鲁年降水量分布大势的主要因素是 ( )

A.中纬西风 B.秘鲁寒流

C.安第斯山 D.赤道低压

7. 秘鲁从沿海至内陆自然环境的变化呈现出 (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域性分异规律

8. 图中虚线区域内颇具代表性的自然资源是 ( )

A.渔业资源 B.森林资源

C.草场资源 D.磷酸盐资源

下图为美国“硅谷”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关联图, 读图回答9~11题。

注:OEM———原始设备制造商, 即代工生产。其基本含义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 而是负责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设计和开发新产品, 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

9. 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 图中M最有可能是 ( )

A.软件开发基地

B.电子装配基地

C.仓储、中转基地

D.回收加工基地

10.对OEM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A.交通 B.市场

C.资金 D.技术

11. 该电脑公司产业链的区位优势是 ( )

A.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B.可降低产品的价格

C.可降低产品的技术含量

D.可减少产品的生产环节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从1998年开始, 该市总人口数持续上升。导致该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

A.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13. 近期, 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滇金丝猴被列入世界最濒危25种灵长类物种之一。其分布于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云岭山脉主峰两侧的高山深谷地带, 栖息于海拔3300~4100m的高山密林之中, 以针叶林的嫩叶和越冬的花苞及叶芽苞为食, 活动面积仅2万km2左右。1983年我国在云南白马雪山 (北纬27°24′~28°36′, 东经98°57′~99°25′) 建立了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完成14~16题。

14. 滇金丝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带可能是 ( )

A.热带雨林带

B.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山地高寒针叶林带

D.高山寒冻草甸带

15.“有市才有猎杀 (猴皮珍贵) ”是致滇金丝猴危机的主要因素, 下列对滇金丝猴的保护措施最为有效的是 ( )

A.改善滇金丝猴的食物结构

B.防止外来物种大量入侵

C.增加滇金丝猴的栖息范围

D.宣传国家法规, 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16.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的广阔区域是我国生物群落富集的地区,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

A.地形类型的多样性

B.自然条件的多样性

C.水体类型的多样性

D.人类生产方式的多样性

下图为我国东部30°N附近某地近6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9题。

17.随着时间推移, 图中河流 ( )

A.结冰期延长

B.河床渐深

C.河水变清

D.河口三角洲增大

18.图示聚落分布的一般特点是 ( )

A.沿河海分布

B.沿河谷分布

C.沿山麓分布

D.沿滩涂分布

19.图示区域60年间 ( )

A.居民的饮食习惯由米食向面食转变

B.当地的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三大产业兼顾转变

C.居民的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变

D.当地的交通结构由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变

尼日尔河是非洲第三长河, 发源于几内亚福塔贾隆高原东南坡, 流经马里、尼日尔、贝宁、尼日利亚等国, 注入几内亚湾。河道呈向北弯曲的大弧形, 流经平原和沙漠地区, 多为低洼湖沼区, 内陆三角洲广布。读图完成20~22题。

20.尼日尔河径流损失最大的河段位于 ( )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21.尼日尔河干流的75%可通航, 其中全年可通大船的河段可能在 ( )

A.源头至甲地

B.甲地至乙地

C.丙地至丁地

D.丁地至入海口

22.尼日尔河中游广布的内陆三角洲, 最适于发展 ( )

A.灌溉农业和渔业

B.新兴工业和旅游业

C.水稻种植业和放牧业

D.水电业和商业

读“我国部分省区风蚀面积统计图”, 回答23~25题。

23.图中甲代表的省区可能是 ( )

A.西藏 B.新疆

C.黑龙江 D.四川

24.甄别不同地区侵蚀强度的差异, 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 )

(1) 实地监测 (2) 地理信息技术 (3) 全球定位系统 (4) 遥感 (5) 建移动监测站跟踪

A. (1) (2) (3) B. (1) (3) (5)

C. (2) (3) (4) D. (3) (4) (5)

25.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比, 青海省各种侵蚀强度的侵蚀面积明显偏低, 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阻挡 B.气候湿润

C.水源充足 D.人口密度小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7小题, 共50分。26~29题为必做题, 30~32题为选做题, 请考生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6. (9分) “云贵青”是源自云贵高原纳西族聚居地 (在这里, 只有30%的居民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的一种高品质蔬菜品牌, 是顺应政策与市场的产物。“云贵青”选择高海拔种植, 选择航空运输, 选择宅配到家 (可远销深圳) , 目的都是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最优质、最放心的蔬菜。结合图示信息, 完成下列各题。

(1) 指出“云贵青”选择这种经营模式的好处。 (3分)

(2) 纳西族聚居地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试描述该地生态脆弱的表现形式。 (3分)

(3) 在“云贵青”这一品牌效应的驱使下, 当地的蔬菜种植逐步向周边扩展。你认为这种趋势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分)

27. (10分) 读“某地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B河流与A河流相比, 水文特征有何不同? (2分)

(2) 目前, 以甲、乙为中心的城市群已初具规模。请比较两大城市群共同的区位优势。 (4分)

(3) 近年来, 丙市高新区集聚了多家鼎鼎大名的研发型跨国公司。请分析这些企业选择在此地安家落户的原因。 (4分)

28. (13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2年9月12日至9月16日, 2012中国 (宁夏) 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三届中阿 (阿拉伯国家) 经贸论坛在银川举办。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古老的“丝绸之路”、“香料之路”早已把彼此联结在一起。进入新世纪, 中阿关系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中阿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各方面的往来与交流不断扩大。该经贸论坛举办期间, 国务院批准在宁夏建立首个内陆开放型试验区, 其中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开放交流是宁夏的主攻方向。

材料二: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 阿拉伯国家一般位于伊朗以西、土耳其以南的西亚和北非地区。

材料三:枣椰树主要分布区 (图甲) 及宁夏枸杞主要种植区 (图乙) 。

注: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的特种树木, 具有耐旱、耐碱、耐热而又喜欢潮湿的特点, 阿拉伯国家拥有全世界70%的枣椰树。

(1) 试分析将宁夏打造成“内陆开放型试验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分)

(2) R区域最主要的常规能源是____, 颇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有____。但目前这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 试分析其原因。 (5分)

(3) 椰枣被阿拉伯人称为“圣徒的沙漠面包”。有人建议将枣椰树引入宁夏, 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2分)

(4) “枸杞性喜光照, 对土壤要求不严, 耐盐碱、耐肥、耐旱, 怕水渍”。请依据枸杞的生长习性, 分析中国宁夏枸杞品质优良的原因。 (3分)

29. (8分) 在全球煤炭资源紧缺, 资源价格再度疯狂上涨的背景下, 诸多国际能源巨头的触角都不约而同地伸向了塔本陶勒盖。这个位于中蒙边境的大型煤矿是全球最大的未被开采的优质煤炭矿藏之一, 煤炭储藏面积达400平方公里, 煤层厚度达190米, 共16层, 属世界上紧缺的优质炼焦用煤。结合图示信息, 完成下列各题。

(1) 依据图中信息推测蒙古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 (东、西、南、北) 部地区, 为什么? (2分)

(2) 判断导致甲区域等温线闭合的主要因素。 (1分)

(3) 蒙古人在享受这一重大发现所带来的喜悦的同时, 也为矿藏的开发与环保而纠结。请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蒙古人为此事而纠结的原因。 (3分)

(4) 蒙古国计划修建贯穿南北的管线, 实施北水南调, 以改善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遏制沙尘暴。试分析蒙古国修建北水南调工程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2分)

30. (10分) 【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晋善晋美”作为山西旅游主题宣传口号, 用简洁的文字浓缩了山西旅游的整体形象, 用直白的语言告诉公众山西是一个人善景美适宜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同时含有山西旅游产业蓬勃向上, 追求尽善尽美的寓意。

材料二:汾河谷地部分城市主要旅游景观图 (上图) 。

(1) 指出图中虚线范围内旅游资源的优势。 (4分)

(2) 为使图示区域的旅游环境尽善尽美, 应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6分)

31. (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结合图示信息, 回答下列各题。

2012年11月初, 受强冷空气影响, 北京市延庆县遭遇1960年以来的最大降雪。这次降雪给该县林业、设施农业、道路交通和供水供电等造成了很大困难。此次北京大雪导致京藏高速八达岭路段最厚积雪达80厘米, 北京市针对西部、北部降雪发布了首个最高级别的暴雪红色预警。

(1) 影响北京市西部和北部降雪量大、积雪较厚的主要因素是____。试分析大雪过后, 冰雪多日不消融的原因。 (6分)

(2) 说明图示区域为防范暴雪应采取的措施。 (4分)

32. (10分)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黑土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 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吉林黑土区在近百年的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严重的水土流失正使肥沃的吉林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专家警告说, 如果再不抓紧防治, “黑土地”也许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材料二:吉林黑土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1) 分析吉林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的原因。 (4分)

(2) 针对吉林黑土地不断退化的现实, 请提出防治措施。 (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依据表中信息可知, 10月14日至18日哈尔滨市经历了一次冷锋过境:14日冷锋尚未到达, 位于丙地;16日冷锋过境, 天气变化剧烈, 位于乙地;18日冷锋过境后, 气温下降, 天气转晴, 位于甲地。

2. A 17日, 哈尔滨市的天气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当地仍然被冷锋控制, 二是冷锋已经过境。但无论是冷锋过境时还是过境后都出现了较大的风, 故以上两种情况都不会出现大雾天气。无论是冷锋过境时还是过境后, 气温都不会回暖。

3. D由图中信息可知, 泰国北部的季风气候可分为三季, 3~5月为热季, 6~10月为雨季, 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泰国北部香稻扬花出现在凉季, 因而D项最符合。

4. B泰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多山, 耕地面积不大;经济落后, 耕作技术与装备不太先进。泰国香米享誉全球得益于发达的信息, 出口遍及五大洲得益于发达的交通。

5. A泰国香米的生产主要得益于当地的自然条件, 当地劳动力的价格、科技含量并不高;泰国香米原产于泰国, 我国居民并无此饮食习惯;市场是决定香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6. B 10°S纬线从秘鲁中部穿过, 则理论上该地区受信风带影响深刻;安第斯山脉分布于沿海, 降水量理论上应从沿海向内陆减少。结合图示信息, 排除A、C、D三项。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因而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增加。

7. D秘鲁从沿海至内陆降水量递增, 这是在秘鲁寒流的影响下形成的。降水量的变化也会使自然环境其他组成成分沿某一方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这体现了地域性分异规律。

8. A秘鲁寒流为离岸流, 伴随着它的是深处冷海水上涌, 使表层海水富含营养盐类, 从而形成了大渔场;秘鲁沿岸地区降水稀少, 不足以形成森林;由于地域狭小, 草场面积也不广阔;当地地处沿海, 可能会出现丰富的磷酸盐资源, 但其不如渔业资源具代表性。

9. B M属于代工生产环节, 从产业链的角度及中国的国情考虑, M最有可能为电子装配基地。

10. B图示OEM位于美国“硅谷”, 因而技术、资金不是制约因素;电子产品本身运输量小, 交通压力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OEM影响最大。

11. A该公司利用其品牌和科技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 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组装, 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最终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2. D从1998年开始, 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而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 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大量迁入, 经济因素是导致外来人口涌入的主要原因。

13. B人口大量迁入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但又会增加劳动者的就业压力。城市环境质量不会因人口大量迁入陡然下降。

14. C依据我国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及滇金丝猴主要栖息地的海拔, 可推知这里的自然带应为山地高寒针叶林带。

15. D猎杀是导致滇金丝猴种群濒危的主要因素, 通过宣传国家法规, 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可减少猎杀数量。

16.B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的广阔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湿润, 地形复杂, 自然条件多样, 为多种生物的繁育提供了条件。

17.D 60年间, 当地草地、林地面积减少, 耕地面积增大, 从而使水土流失加剧, 河流含沙量增多, 淤积现象严重, 致使河床变浅, 河口三角洲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 河流沿岸出现了工厂, 河流水质变差。图中河流位于30°N附近, 无结冰期。

18.A依据图中信息, 图中聚落一部分分布于河流沿岸, 另一部分分布于沿海, 聚落之间有公路相连。

19.B图示区域位于30°N附近, 且临海, 农业应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则该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不会发生改变。60年间, 当地耕地面积增加很多, 城区面积增幅也很大, 并出现了许多工厂, 这说明人口规模大增, 由此可知当地的产业结构已向多元化转变。当地是否出现了老龄化, 无法确定。由图中信息可知, 当地的交通结构以公路为主, 未出现地铁及飞机场等, 这说明立体交通未获得发展。

20.B尼日尔河从水源地至入海口, 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图中乙处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 蒸发旺盛, 径流损失最大。

21.D丁地至入海口为热带雨林气候, 径流量大, 河面开阔, 终年不冻, 终年可通大船。

22.A内陆三角洲多为低洼湖沼区, 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 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和渔业。

23.B甲省区风蚀强度和风蚀面积比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都要大, 可推知该省区更接近风源地, 应为新疆。

24.C侵蚀强度不同, 植被的疏密程度不同, 地表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借助遥感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可进行分析, 并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跟踪。

25.A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 受地形阻挡, 风蚀作用不如内蒙古显著。

26. (1) 产地:现代工业少, 环境洁净, 蔬菜品质好且全年均可种植;运输:速度快, 利于蔬菜保鲜;销售:宅配到家, 环节少, 食用安全。 (3分)

(2) 喀斯特地貌广布, 全年降水量大, 溶水侵蚀强烈,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等。 (3分)

(3) 合理。借助主产区的技术、成功经验及品牌效应等发展经济, 增加收入, 实现共同富裕 (或答:不合理。蔬菜种植耗水量大, 会使当地生态更加脆弱;蔬菜产量激增, 加重空运负担) 。 (3分)

27. (1) 流量大;汛期长;落差大, 流速快;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分)

(2) 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人口众多, 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优势。 (4分)

(3) 该市 (西安市) 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人才济济, 科研力量雄厚;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前景广阔;依山傍水, 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 (4分)

28. (1)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宁夏的主体民族与广大的阿拉伯国家的主体民族有相似的文化习俗;宁夏是连接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重要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从附近穿过, 对外联系便捷。 (3分)

(2) 石油太阳能、风能原因:该国石油资源丰富, 对新能源开发重视不足;人口少, 工业不发达, 能源消费量较少;开发新能源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5分)

(3) 不合理。原因:枣椰树适宜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而宁夏地处温带。 (2分)

(4) 地处干旱区, 光照强烈, 无水渍之险;临近黄河, 有灌溉水源;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3分)

29. (1) 北原因:海拔较低,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经济相对发达。 (2分)

(2) 地形。 (1分)

(3) 蒙古是一个传统的畜牧业国家, 经济基础薄弱, 人民生活贫困, 采矿业的发展能有效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蒙古国深居内陆, 生态脆弱, 同时由于缺少现代工业, 环境污染小, 但伴随着矿藏的大规模开发, 可能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恶化。 (3分)

(4) 一是资金问题, 蒙古国经济基础薄弱, 资金不足;二是地势问题, 蒙古国的地势特征是南高北低, 修建北水南调的工程量大。 (2分)

30. (1) 旅游资源独特, 游览价值高;以人文景观为主;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4分)

(2) 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及旅游设施;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 (6分)

31. (1) 地形原因:冷锋过境后, 当地被冷气团所控制, 气温降低;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较强, 从而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冰雪消融消耗热量, 使气温降低。 (6分)

(2) 加强暴雪的监测与预报;制订应急预警方案;准备足够的食品、衣物、药品等。 (4分)

32. (1) 吉林地处中温带, 气候较寒冷湿润, 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 有机质积累较多。 (4分)

(2) 改革耕作制度;加强土壤培肥, 增施有机肥, 推行秸秆还田;加强对坡面和沟壑的治理, 植树种草。 (6分)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高三冲刺;历史学科;复习策略

各校往往把从省质检结束到高考这一阶段称为高三迎考的最后冲刺阶段。省质检作为高三复习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历来备受高三师生、家长的关注,它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誉为“高考前的一次总演习”,具有检测、诊断、反思等功能,能帮助师生发现复习中的得与失,为最后冲刺阶段优化复习,科学备考提供有力依据。冲刺阶段复习备考工作关系到高考成败全局,如何科学安排,优化复习策略至关重要。以下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总结反思,查缺找漏

每年省质检历史学科检测中,学生一些题目没处理好,甚至出现失误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基础不实,概念不清。在选择题中反映出史地空间概念薄弱和历史基本概念、重要史实的记忆理解不很到位,导致失分。二是信息提炼,顾此失彼。对信息的识读、分析、归纳、甄别能力较弱,对深层次隐性信息无法拓展和深化。这在个别难度较大的选择题中反映突出,如何准确地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对提高解答非选择题质量十分关键,说明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方面能力较弱。三是能力欠缺,审题不准。学生的辨别比较等能力水平依然低,主要表现为不理解题意,答非所问,抓不到落分点,答不全,甚至将题目看错、看漏,犯一些低级错误。四是应试经验,不够成熟。

二、优化复习,立足实效

1.突出主干,夯实基础

高考历史试题的基础性、主干性的特点,决定了复习备考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省质检后复习中,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读书”上。紧扣《考试说明》,依托教材和笔记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等进行认真的梳理、巩固;注意历史知识的主次,大胆取舍,把书由“厚”念“薄”,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主干知识,以干带支,重在融会贯通。适度注意模块之间的联系,避免在复习教学中盲目扩展、深化,更不要搞题海战术。要温故知新,查缺补漏,对高三各次大考试卷的错误点和新题型进行归类,这些错误点正是每个同学历史学科的“软肋”,务必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重蹈覆辙。各类新题型要注意其命题特点,解题基本思路,找出解题的一些规律来。

2.实战训练,提升能力

突出重视省质检后组织的几次重要考试,精选新题好题进行针对模拟训练,安排近三年的高考试卷进行考前适应训练。通过训练力争在答题时间、节奏、顺序的把握上,做到心里有数;在解题技巧、难怪题的处理上,做到临危不乱;在答题过程的心理调适、关注细节等方面,做到科学自然,不留遗憾。如在审题中,需要对试题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并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判断,要特别训练对新材料、新情景时间、段落、空间、出处等的准确判别,培养准确抓住“关键词语”及原因、特点、性质、影响等方面的“限定词”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高解题答题的技巧和综合能力。

3.加强研究,把准方向

要在老师指导下认真研读、分析2013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明确学科“考试范围”,其中的“必考内容”就是我们需要牢牢掌握的历史主干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权威依据;对新增的“必考内容”应予以特别重视,如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增“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而把“明治维新”予以删减,这反映出去年以来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新思路、新政策。“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提供的13道例题,体现了历史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能力维度的准确要求。“题型示例”中提供的27道例题,是我省对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优质试题的筛选整合,“参考例题”能权威体现今年试题的各种题型及难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可以说,《考试说明》是我们复习的唯一指针,务必高度重视。

三、聚焦热点,有效整合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以文明史观为主基调和着眼点,考查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碰撞、交融;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现代公民教育;关注现实问题的历史寻源、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在体现历史时代感与应用价值的同时,突显人文精神。总体来看,我省高考历史试题相当“鲜活”,无论是引用的新材料,创设的“新情景”,还是所设问题等不少都体现出历史学科思想性、时代性、地方性、生活性和交叉性的特色,较好地坚持了试题的教育功能导向。因此,适当联系当前的时政热点、民生难点、地方特色等问题显得十分重要。2013年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即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如对古代商业城镇化发展演变、近代化探索、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的研究和西方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等。②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如领土争端问题,透过中国古代领土版图的变化,对台湾、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分析来理解国家领土完整的神圣性,中俄关系演变,19世纪晚期以来日本对华侵略等。③学科交汇点研究。如环境问题、抗灾防灾问题、城镇化问题、土地问题的研究等。

高三迎考冲刺复习阶段只要策略得当,多运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来引导复习和训练,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证意识,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总结指导与科学训练,突破重点难点,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篇4

本学期是高三的关键的学期,本人继续担任高三(3)、(4)班的历史教学及高考备考工作,同时兼任高二(6)班历史教学及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本人一如继往地坚持以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为导向、以学生基础为基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思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参与学习和研究,广泛听取师生不同意见,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回顾本学期教学工作,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一、加强师生联系,构建和谐教学氛围

由于本届高三从高二开始带上来的,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师生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为教学顺利的开展打下铺垫。为此,本人在坚持常规教学的同时,主要加深对学生的沟通和了解,通过多种渠道掌握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所在,以及关心他们在学习之外的生活等各方面细节,这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加强与学生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后,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鼓励,因为学生由于基础较为薄弱,自信力显得有些不足,常表现为厌学或不能积极记忆和思考,所以在备课时,更关注基础知识的如何理解和掌握,同时以高考要求的目标为参照,适时提高学生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从而很快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与支持,使得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有了非常和谐的氛围,这为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双基教学,努力构建学科体系

现在文科综合中的历史科,当然不像以前X科一样,进行三轮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复习。现在文科综合的历史,第一轮复习,也是唯一一轮复习,是整个高考复习计划的最重要环节,它的成败复习的成效。因此,本人在借鉴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以双基为突破口,以章节复习为切入点,将功夫化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上,切实做到”全、精、通“,由此让学生们既能从教材出发轻松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在已有知识体系中重新有所发现,只有学会思考问题并能发现问题,才是教学的最佳结果。对每一单元讲解后,都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使得零碎的知识点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学科范围内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三、加强知识运用,培养应试能力和技巧

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为了真正的运用才会让人加深印象,学生们的知识学习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检验其是否掌握牢固。因此,为了强化所学知识,本人一方面搜寻大量有关知识点运用方面的典型试题,同时还根据高考目标和方向,自编习题让学生加强练习,通过每节的课后练习,使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学习知识的要领,而且能对不同情境下如何转换思考方式有了更多方法的习得,从而既加强了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也给学生在应对试题时的技巧上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四、鼓励学生反思,规范学习主导方向

学生们在对知识点的学习后,可能存在停留在表面或难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等问题。于是,本人在课后或是在每次考试的,都要让学生对已学知识点进行设问,变换一种角度或方式对这一知识点再提出问题或发现新的看法,或者是对考试试题中的正确的`或错误的问题找出其原因何在,这样,学生们在不断反思中,逐渐加深和拓宽了已掌握知识点的范围,也使得在每次考试后除了成绩外仍能有新收获。当然,这些都是以高考目标为前提的,以高考目标要求为基准,规范学习的正确方向,不然,学生在加深或拓宽的同时,就有可能流于疏散,主导方向发生偏差,从而不利于在未来高考中的正确发挥和运用的。

五、注重研习,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要给学生一滴水,你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老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本人在教学之余,加强阅读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教学理论,积极听取不同教学方面的经验,本学期一共听了15节课,借鉴其它老师的成功教学范例,在加强听课的同时,也积极进行自身的探索。教学不仅是一种互动的活动,更是做为一个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失误,这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转变方式,虚心学习。同时,本人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将教学过程的经典案例、反思和心得撰写论文,提高历史教学能力和水平。

六、配合学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每个教师不仅仅是单纯只是教书,还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完成,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因此,学校每一项教学任务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积极承担和完成学校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就是学校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积极参与科组活动,完成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工作,从而为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责任。

高三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篇5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郭沫若曾将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如果这一比拟是有道理的,其道理主要基于

A.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C.孕育着统一的社会因素 D.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商鞅认为,秦民“不足以实其土”,因而要用免除赋税徭役的办法招徕其他诸侯国的农民到秦国垦荒。对商鞅这一措施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B.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C.加剧了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 D.导致了一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唐太宗对中央某些机构不满时曾说:“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些机构可能是

A.中书省和尚书省 B.尚书省和门下省 C.中书省和门下省 D.以上都不是

4造成“……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土地私有制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5.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也放弃了。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

A.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守封海政策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封锁沿海对英国商人损失巨大 D.英国的做法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抵制

6.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7.新中国成立后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及庆典活动,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4周年阅兵式上,抗美援朝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观礼台上

B.6周年阅兵式上,受阅部队的新军装上有了军衔标志

C.35周年庆典上,农民方队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

D.50周年庆典上,大学生方队打出“小平您好”的条幅

8.19世纪80年代,上海等城市中出现了街灯通明的新现象,有人写诗赞叹道:“一枝火树高烛云,照灼不用蚖膏焚;近风不摇雨不灭,有气直欲通氤氲。”诗中提到的“一枝火树”应是

A.蜡烛 B.电灯 C.煤气灯 D.太阳能灯

9.“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10.斯大林曾经断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至1,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好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苏联为此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施五年计划 D.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11.《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12.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14时34分),一场里氏8.8级强震撼动了南美国家智利中南部以及若干周边国家。地震在智利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700人,150万所住房受到不同程度损毁,200多万人受灾。如果智利为灾后重建需要贷款,应该向下列哪个机构申请

A B C D

13.明神宗(公元1563一16)晚年出现了立太子之争。先前恭妃王氏为神宗生下了长子朱常洛,后来神宗的宠妃郑贵妃又为其生下了朱常洵。神宗在郑贵妃的怂恿下,总想借机立朱常洵为太子,朝中众臣极力反对,虽死不惧,神宗最终被迫立朱常洛为太子。朝臣态度如此坚决的主要依据是

A.宫廷政治黑暗,易失人心 B.朝臣有权干预废立太子之争

C.正统宗法礼制不可违背 D.废长立幼容易激化矛盾

14.《三国演义》中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这说明

A.统治者实行重商政策 B.一些地方出现了“商帮”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南方的商品经济比北方发达

15.1900年我国民间学堂的课本中有“兄弟是男、姊妹是女,男女平等、一样亲爱”等内容,这反映出

A.白话文已经盛行 B.人们的思想观念趋向进步

C.教育内容基本西化 D.社会等级制度逐渐消除

16.在总结20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时,人们常常形象地表述为“星星之火,已经燎原”。这里的“已经燎原”是指

A.正确的革命道路的开创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团结抗战局面的出现

17.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改革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调整原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面临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D.维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1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19.鼓励国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准则。在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时,某同学摘抄了据称是古代一著名政治家的名言:“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以下对这一信息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古代政治中不会出现“自由”、“法律”等字眼,摘录的信息是错误的

B.这种言论可能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出自诸子百家之口

C.这只能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言论,是为动员群众服务的

D.古代历史上也曾存在过比较成熟的民主制度,出现该言论完全有可能

20.右图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维多利亚女王(1819—19)。今天,世界上许多地名、建筑物都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如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新加坡的维多利亚纪念馆、中国香港的维多利亚湾、塞舌尔的维多利亚港、非洲的维多利亚湖等。探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应着重搜集英国哪方面的信息

A.殖民帝国的空前繁荣 B.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

C.王室享有的崇高威望 D.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21.“统治者不是由上帝,而是由人民选择的。”这一思想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运动中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

22.柏林墙是民主德国为了阻止公民出走于1961年修建的。民主德国一直把它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而联邦德国则把它称为“监狱之墙”。这一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两国

A.社会制度的差异 B.对民主的理解有分歧

C.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 D.在“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23.下面四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的潮流

C.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D.加速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4.日本右冀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起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D.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

25.,德国、日本、印度等八国角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说明

A.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联合国面临重大改革

B.世界政治大国纷纷崛起,联合国作用遭到削弱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已软弱无力

D.联合国制定的某些国际准则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共计50分。

26.(14分)20上海将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是由各国政府组织举办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与奥运会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两大顶级盛会。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约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材料二 1900年巴黎的万国博览会被称为“世纪之总”,展示了西方社会19世纪的技术成就,以产业革命为龙头的世博会由此达到最高潮。但这也是渐渐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再也没有重现过如此的辉煌。

材料三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本次世博会上,最受关注的作品莫过于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和美国馆中的由阿波罗号飞船带回的“月亮石”。

(1)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选在英国举办,其中有政治和经济上

的什么优势?(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在整个20世纪前

半期,再也没有重现过如此的辉煌”的原因有哪些。(4分)

(3)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的作品具有了怎样的经济意义?(2分)

(4)你认为上海成功中办世界博览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从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世博会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师同文馆当时主要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这与传统的儒家学院大不相同,因此也遭到那些守旧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对。这不,没开馆呢,京师上下便谣言四起,当时流传一副对联说“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也有骂“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更有士大夫危言耸听地说,“未同而言,斯文将丧”(暗嵌“同文”二字);“孔门弟子,鬼谷先生,试图把京师同文馆给打下去”。在一片反对声浪中,奕诉得了一个“鬼子六”的绰号(奕诉排行老六,又常与洋鬼子打交道,故得此名)……在守旧派士大夫的鼓噪下,很多有意投考同文馆的官员,最后都打了退堂鼓。结果同文馆在98个报名者中只录取了30人,而因被录取者的素质太低,很快又被淘汰了20人,剩下的10人最后也只有5人毕业。洋务派本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这个计划几同夭折。 ——《揭秘慈禧大搞洋务运动始末》

材料二 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讲到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时指出,“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

材料三 30年改革开放,使我国工业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跃上了新台阶。我国已初步确立“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达到107367亿元,比1978年增长23倍(按可比价计算)。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统计显示,1995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仅占5%,20已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与日本并列第二。30年来,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年达43%,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30年实现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跨越》

(1)材料一中洋务派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的计划为什么会“几同夭折”?这一事例与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大门的说法矛盾吗?请说明理由。(6分)

(2)中国共产党决策层决定在革命胜利后实行一段新民主主义政策,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1958年以后和1978年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新趋势?两个新趋势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28.(12分)轮船招商局的今昔印证了中国近现代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十年始议轮船招商局,众情惶惑谓夺沙船生计。李鸿章则谓洋轮攘利已久,当筹抵制。今倡办华轮,实为国体、商情、财政、兵力拓展基局,若不破群议为之,必致盛举中辍,振兴无日,因奏借官本,督率兴办。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卷一

材料二 中法战争打响,国内形势十分紧张,外国银行和山西票号停止拆借资金给钱庄,这一来资金链彻底断裂,爆发了一场滚雪球般的金融危机……股票价格一泻千里。市价炒高至265两的轮船招商局股票降至90两…… ——《近代上海证券市场》

(1)依据材料一,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三 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 ——1883年《申报》

按招商局历年账略详细统计,从创办到1884年,累计核收船舶运费1713.7万两,加上跌价竞争使外商收入大大减少,中国少溢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而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万两)。以相对数而言,薛福成在《筹洋刍议》中曾估计,招商局成立六七年来,将中国航运权利收回了3/5。李鸿章于1881年奏称:“迄今长江生意,华商已占十分之六,南北洋亦居其半。”

“招天下商,通五洲航”之外,招商局创办了一批中国近代工交金融企业,1876年7月在上海创设仁和保险公司;1877年投巨资创办中国第一家大型煤矿——开平矿务局;1879年在天津大沽码头架设第一条专用电话线路,并推动李鸿章上奏设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报局——天津电报总局。此外,招商局还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第一个钢铁煤炭联合企业。

——汉治萍厂矿公司以及一批新式大学堂。

(2)依据材料三,简要分析19世纪末轮船招商局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时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向国务院报告:“从1950年香港招商局员工率在港的13艘船舶起义,到如今全部资产仅剩1.3亿元,已到了非改革不能图生存的地步。”

1979年7月,招商局开始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这是新中国成立30年来第一次允许外商投资办企业的地方。

1982年,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道路旁,巨幅标语牌上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图)。”当时这句口号引起了姓社姓资的激烈争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来深圳视察时,对这一口号给予了坚决肯定,从此关于这句口号的争议才算告一段落。到80年代末,招商局集团下属各类企业380多家,总资产180多亿港元。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前后,招商局经营状况天壤之别,原因何在?(4分)

(4)如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广告牌已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你认为收藏的原因何在?(2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1895年3月),李鸿章同其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到达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进行谈判……日方还威胁一旦谈判破裂,就将重新开战,并攻打北京。随同前往的美国顾问也与日本配合,劝李鸿章妥协。在日、美的胁迫、下,李鸿章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于三月二十三日(4月17日),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自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百天,日军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1932年3月1日,日本一手炮制的伪满洲国登场……日军在东北扩大进攻并阴谋炮制伪满洲国之时,又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以压迫蒋介石政府并转移国际视线……1935年9月24日,日本在华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露骨地宣称,要“改变和树立华北政治机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炮制冀东及内蒙伪政权等(我国现代史总称“华北事变”),正是上述侵略方针的实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谈(右图)。随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里哪一条款对中华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最为不利。从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美国胁迫中国的原

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并建交的直接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因素。(2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1-5 D C C B B 6-10 C D B D A 11-12 C B C C B 16-20 B B C D A 21-25 C D B D A

26.(14分)

(1)优势:英国最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于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从农业国变为了工业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并掌握了世界的商业霸权和金融霸权。(4分)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各国经济带来重大的损失;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第二次世界火战的爆发使各国忙于战争,经济遭受沉重打击。(4分)

(3)一方面,日本经济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发展,1970年前后成为了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另一方面,美国的登月计划成功实现,反映了宇航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巨大成就。(2分)

(4)有利条件: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2分)

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是世界文明的展示和进步。(2分)

27.(14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则需要了解近代化的含义,即经济上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化。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始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进程,所以该说法不矛盾,理由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问需要采取分而答之的策略,1958年以后我国的工业化主要是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突出了速度和重工业的发展,而1978年以后则是建立完整的经济结构,全面实现工业化。

(1)“几同夭折”的原因:西方的自然科学与儒家思想大不相同,遭到封建守旧士大夫的反对。(1分)

不矛盾。(1分)

理由:洋务运动是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地主和士大夫主动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创立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运动,这些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势力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因此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大门;(2分)同文馆建立后受到顽固势力的阻挠和舆论的压力,举步维艰,这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封建势力依旧强大,这一势力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发展生产力、普及新机器和新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2分)

(2)主要原因:我国当时的经济尤其是现代工业十分落后,因此需要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工业;(1分)在工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之后,再来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1分)

(3)新趋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后,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1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业化发展呈现重工业、轻工业等协调发展的趋势,成为避界瞩目的工业大国。(2分)

原因:1958年的“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重工业得到一定发展;(1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成效;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工业化的深入奠定了基础,我国经济日益朝向工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我国的工业化在农业、科技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不断调整和发展。(3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8.(12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解答时要注意“洋轮攘利已久,当筹抵制”“拓展基局”“盛举”“振兴”等关键信息;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招商局对外国银行的依赖性。第(2)问,仔细解读材料,归纳要点即可。第(3)问,要联系计划经济的弊端回答,不要忘了中央领导的支持这一要点。第(4)问,从冲击旧体制、促进思想解放等角度回答。

(1)目的:抵制列强的经济扩张;实现自强求富。(2分)

说明当时的中国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牢固的经济基础,近代企业举步维艰。(2分)

(2)积极影响:促进了一大批近代企业的出现,改变了近代工业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增加了收入;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收回了部分利权;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工矿、金融、通讯、教育事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

(3)改革开放前:传统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的束缚;“左”倾错误的影响等。(2分)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招商局的开拓创新;中央领导的坚决支持。(2分)

(4)这一口号的提出,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有力地冲击了旧体制,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2分)

29.(10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第(1)问考查《马关条约》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以及《马关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第(2)问考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侵华的原因。第(3)问主要考查1972年中日关系改善的相关知识。第(4)问考查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1)条款: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1分)

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美国希望通过日本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的输出。(2分)

(2)赢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3分)

(3)中美关系的改善。(2分) (4)国际环境;国内状况;国家实力;国家利益等。(2分)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90分)

一、选择题(20题,每小题3分,计60分)

1.《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 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D.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

2.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羔。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D.商品经济的繁荣

4.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 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5.“‘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6.“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不便于持枪跨马。褒衣博带,长裙雅步的缓慢生活节奏,在万国竞争的时代不合时宜”。这句话应出自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王夫之《读通鉴论》 D.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7.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总结“张裕”创业史中他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仍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争创中华第一品牌 D.实业救国

8.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9、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的是

10.1937年,中国共产党曾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 ①中共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 ②中共放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 ③中共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④中共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A、1912-1921 B、1927-1936 C、1945-1949 D、1979-1989

12.冯骥才在《关于“”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14.仔细观察右图(20世纪初的中国某一历史教材),该教材所持的观点是

A.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经济发达

B.赞赏法国的议会民主制和社会公平

C.赞赏美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公平

D.赞赏德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发展

15.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16.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①稳定了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赫努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选自《赫努晓夫执政史》)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玉米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生产管理不善

C.超越了生产力水平D.忽略自然地理条件

18.观察右图,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 经济共 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右图 中哪两个国家不属于此时期欧共体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

40年代末 50年代末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末

亚洲 15 23 29 36 37

非洲 4 10 42 50 51

拉美 20 20 24 29 33

A.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20.“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其观点是正确的

B.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C.折射出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

D.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国家人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相应位置。

21.(14分)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 图二 日本骑兵进入沈阳

图三 关东军司令部 图四 受降仪式

请回答 :

(1) 哪次战争导致图一所示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说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分)

(2)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 图二、图三说明为完成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3分)

(3) 根据图一、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国际国内的最主要因素各是什么?(4分)

(4) 有人说图四所反映的战争是抗战,有人说是8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说明。面对图四的签约场景,你的内心定会备受鼓舞。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 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2分)

(4)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

23.(12分)纵观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循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途程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之坎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此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立法权

(贵族院、众议院)

行政权 司法权

(国王) (人民法院)

孟德斯鸠学说图解

材料三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梁启超述其师 语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1935年商务印书馆)

材料四 19《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4分)

⑵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鸠的哪一学说?这一学说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⑶材料三中“康梁之徒”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⑷据材料四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这场反封建斗争有何特点?这次向西方学习与以前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16页(人教版)

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4分)日本近代化的特点有哪些?(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 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 ……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丈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

——2007年第6期《随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1分)

其根本目的何在? (1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3分)

(3)材料三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1分)

据材料三说明其理由。(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分)

高三历史答案

一、 非选择题:

21.

(1)甲午战争(1分)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 (2分) 。

(2) “大陆政策”(1分);九一八事变(1分);日军很快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建立了殖民统治(1分)。

(3) 国际上:甲午战争时列强纵容、勾结日本侵华;抗日战争时建立反法西斯联盟(2分,或答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日、或美苏英的支持均可得分)。国内: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妥协投降;抗日战争时全民族抗战(2分)。

(4) 第一种说法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因此是 14 年抗战(1分); 第二种说法:1937 年卢沟桥七七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面抗战。因此是 8 年(1分)。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2分

22.

(1)政策: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2分)

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更为有利;

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有利于保护相对落后的本国工业。 (4分)

(2)特点:贸易保护,政府干预。(2分)

主要原因:要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1分)

(3)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2分)

(4)基本原则:贸易自由化。(1分)

积极作用: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成员国经济的发展。(2分)

23.

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1分)

原因:__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3分)

⑵、三权分立;(1分)在反对封建专制方面有重大意义(或答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亦可)。(1分)

⑶、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1分)

⑷、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1分)特点: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传统的儒家思想(或封建思想);(1分)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2分)

24.

(1)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4分)

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2分)

(2)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天皇掌握较大实力,励精图治;顺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4分)

高三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A.土德 B.木德 C.水德 D.金德

3.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5.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图一 一统江山巾 图二 四方平定巾 图三 六合一统帽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7.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8.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通用于世界各地 B.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人民

9.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如下观念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0.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都曾注重民众参与政治 B.都曾经经历过君主制

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 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1.比较下列两幅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美国联邦政府

皇 帝

国会 总统 联邦法院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参 议 院 内 阁 最高法院

众 议 院 其他机构

吏、户、礼、兵、刑、工

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

12.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被众多的历史学家称为“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对英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一百多年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界标。有人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主要是因为

A.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普选权

C.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取得了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

D.明确规定了限制国王的条款

13.分权制衡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分权思想可以溯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

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14.选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它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的选举则起源于英国选举,它的发展同经济基本同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选举在英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请问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①英国下议院议员 ②美国众议院议员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英国国会由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君主、作为上院的上议院,以及下议院,当中又以下议院最具影响力。在英国,有句话讲道“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

16.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6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②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③反映了州权至上的精神 ④体现了民主和分权权衡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漫画是我们学习历史过程中一种比较生动

形象的呈现方式,不同时期的漫画反映了当

时的历史现象。下列表述最能体现右侧漫画

含义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政府的负担

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清政府把沉重的负担转嫁给人民

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18.在某学校举行的某次历史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一位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问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D.①②③均正确

19.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发动三大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 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0.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2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印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3.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八十二周年纪念日。八十二年来,人民军队在与国内外强大敌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军队名称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应该是

①新四军 ②国民革命军 ③人民解放军 ④中国工农红军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24.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25.右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

主题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26.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27.“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28.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29.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30.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

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

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31、32小题为必做题,33、34小题为选做题(从俩道题中自选一道,且只能选一道)。其中第31小题16分,第32、33、34小题各12分,满分为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4分)

材料二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户、礼、兵、刑、工

请回答: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4分)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废丞相以后,明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从根本上看,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4分)

3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请回答:

(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2分)

(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6分)

(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为选做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奴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改革的什么内容?(4分)

(2)商鞅的这一政策一直为封建统治者所沿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封建社会后期,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本质上的不同。他们的改革对雅典和秦国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为选做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德国军队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的领土将在10月1日开始。

……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

——《德意日法西斯覆灭记》

请回答:

(2)材料三应出自哪一个国际条约?有学者认为,这个国际条约的签订是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产物,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种民族利己主义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8分)

历 史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

1.选B,诸侯用九鼎,破坏了维护分封制的礼乐制度的规定,表明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被破坏,故选B。

2.选A,据五行相生相克,火生土,故选A。

3.选B,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没有一直被沿用,A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4.选C,秦亡在“人怨”而不在“郡邑”,汉“无叛郡”,表明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故只有C完全符合题意。此题要结合秦汉两朝情况分析。

5.选C,三种名称都有江山一统之意,选C。

6.选C,题干相权一分为三,是调整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选C。皇权达到顶峰是在明清时期。

7.选C,③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开始,而不是完善;④任何民主政治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公民参政要求,故③④与题意不符,选C。

8.选D,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即“十二铜表法”, C项是《民法大全》,故选D。

9.选A,平等公正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只有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0.选A,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不注重民众参与政治,故选A。

11.选C,注意“本质”区别;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不实行民主,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12.选C,此题主要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故选C。

13.选A,B项总统不对国会负责,C项众议院议员任期两年,D项法律解释权归最高法院,只有A项是正确的。

14.选A,③英国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④德国议长由皇帝任命,都不是直接选举;故选A。

15.选A,题干主要突出议会权力之大,故选A。

16.选B,③州权至上明显错误,与中央集权相抵触,故选B。

17.选C,人民负担沉重,只有C项符合题意。

18.选D,当首相三项条件都需具备,故选D。

19.选D,BC项均为30年代,时间不符;A项不都正确,故选D。

20.选D,注意要与“敦刻尔克撤退”意义相似,“战略物资”与“工矿企业”与抗战有关,故选D。

21.选B,注意俾斯麦“德意志革命”的背景,只有B是正确的。

22.选D,注意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可知①④正确,故选D。

23.选C,注意题干“下列军队名称”,“国民革命军”在“七•一五”前也是人民军队,故选C。

24.选C,注意题干“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可知只有C项是正确的。

25.选B,读图可知是北伐战争,B项“国民革命”与之相对。

26.选B,注意题干对欧洲外交政策转变,1960年的国际背景,中苏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故选B

27.选B,A项纳西比战役是英国,C项瓦尔密大捷是法国,题干“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可知是美国,而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时美国独立战争还没有胜利,故只能选B。题干是当时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战役后的一篇演讲稿片段。

28.选A,据“荷兰人”“法国人”可知为欧洲移民,“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只有“英属北美殖民地”完全符合,故选A。

29.选B,注意题干“百姓”是“东家”,可知只有“主权在民”才符合题意,故选B。

30.选B,A项不正确,苏联处于劣势,如图赫鲁晓夫已出汗;C项美苏双方都掌握核武器;D项美国不具备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但双方互相制衡,故B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1小题16分,32、33、34小题各12分,(其中33、34小题为选做题,必选一道且只能选一道。)满分40分。

31.

(1)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或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

(2)制度:三省六部制。 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4分)

(3)原因:相权威胁皇权。 措施:设置内阁制,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4分)

(4)变化:相权不断被分割削弱直至消失,皇权不断加强。 趋势: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4分)

32.

(1)格局: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格局开始出现。(2分)

(2)措施: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而是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6分)

(3)认同:随着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 等国都可能成为一极。(4分)

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已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4分)

注:此题为开放题,不论持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要求有史实作论据。

33.

(1)内容:梭伦,解负令;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分)

(2)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分)

(3)本质不同: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改革,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改革; 影响:梭伦改革为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确立了封建专制统治,为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4分)

34.

(1)变化:为祖国而战的信念发生动摇甚至被否定。 原因:战争持续时间比预期长;战争异常惨烈,伤亡巨大;士兵们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对战争的恐惧和反思。(任意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4分)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篇6

A.老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13.有学者认为宋代曾出现过“商业革命”,下列可以用来说明其观点的论据是

A.宋代商业贸易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宋代中央集权削弱,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受冲击

C.宋代金融业繁荣,交子等纸币出现

D.宋代城市商业繁荣,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实行

14.“贡院”,就是古代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的那座院子的简称,民间称之为“考棚”。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5.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束缚的帝制皇权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

A.颁布《资政新篇》B.掀起义和团运动

C.主张“中体西用”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内曾多次出现“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下列属于“右倾”错误的表现有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的报告

摘录)

A.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战略方针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18.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过:“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

A.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B.雅典人喜欢辩论不务实

C.雅典民主的优越性

D.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19.从右示材料(1872年,一名年仅17岁的青年阿瑟·奥康纳突然开枪刺杀刚要跨上马车的维多利亚女王,被现场抓获。在审理这起未遂刺杀案时,法官裁定这名凶手精神失常,只判他一年监禁。维多利亚女王大为光火,竭力要求将这名危险分子流放国外,以免他日后再出来干傻事。法官彬彬有礼地解释说,对不起,女王殿下,我不能这样做,因为奥康纳罪不当此,大英帝国的法律原则不允许我滥施刑罚。最终,维多利亚女王屈服了。)可见当时

A.大英帝国衰落

B.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矛盾激化

C.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D.英国女王没有任何特权

20.“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他们”代表以下哪个文艺流派: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1.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欧洲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上帝粒子”。而19世纪中期的科学技术却在远离“上帝”,以下可以说明这一观念的科技成果是

A.相对论B.生物进化论C.日心说D.量子理论

22.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前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

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3.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这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B.发展中国家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更加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38.(25分)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集了儿则有关台港澳方面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53年,葡萄牙商船驶入澳门海域。后来葡萄牙人贿赂当地明朝官员,窃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八月,荷兰将领韦麻郎率军舰两艘偷袭澎湖,伐木作舍,拟长久占领。此后,荷兰通过各种方式占领台湾岛。

材料二: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材料三: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对外推行什么政策?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沿海遭受西方侵略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一步步被侵占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联。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探索的发展趋势。(13分)

(3)椒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6分)

39.(27分)研究中国的外国人那么多,费正清算得上是名气最大、最成功的一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2年初,日本在上海不宣而战。在这炮火连天的时刻,一位25岁的美国学者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他就是后来被誉为“头号中国通”的费正清。上世纪40年代,当费正清以情报协调局驻华代表的身份第二次来华时,他看到了抗战的艰辛、国民党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打压以及对整个局势的逐渐失控。他不断提醒美国政府,不能简单地将国民政府视为盟友。他还预测毛泽东及共产党会获胜,主张与中共建立关系。1949年后,中美之间充斥着隔膜与对抗,费正清也腹背受敌。苏联称他是“资本帝国主义的辩护者”;中国说他是“美帝国主义的第一号特务”;美国政府则视他为要对“美国丢失中国”负责的人,他一度要前往国会接受质询。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对华外交政策调整时,费正清的远见卓识终于被中美高层所重视。他的书几乎同时被尼克松和毛泽东摆上案头。1968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前,曾与费正清有过深入的交谈,之后基辛格承认“那次谈话改变了历史”。1991年9月14日,费正清在波士顿去世,终年84岁。临终前两天,他依然在写中国。

——据《环球人物》2013年9月17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32年初日本在上海不宣而战的历史背景。与此同时,美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渡过难关?(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40年代费正清以情报协调局驻华代表的身份第二次来华的原因。为什么1949年以前费正清主张美国政府与中共建立关系?(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49年后费正清腹背受敌的主要原因。基辛格所说的“那次谈话”改变了什么历史?(10分)

(4)从费正清个人的经历来看,你认为一位学者对社会有所贡献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一、选择题

答案

B C D D C A D C B B D A

二、非选择题

38.(25分)参考答案

(1)政策:闭关锁国或者海禁(2分,答朝贡制度给1分)

主要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扩张;明末海防空虚国力衰弱(4分,答两个要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历史事件: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兴起瓜分中国狂潮(3分,各1分)说明:主要趋势由学习西方器物深入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文化。中日甲午战争宣告了单纯学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的破产,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戍变法,企图通过改良的方式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政权被袁世凯窃取;以陈独秀为首的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而学习马克思主义。(10分,其中趋势2分,答出洋务运动、戊戍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并有分析的各给2分)

(3)原因:国际形势缓和,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70年代以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通过改革开放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中英、中葡双方的友好谈判;结束殖民统治,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6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9.(27分)参考答案

(1)背景:经济大危机;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妄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危机。(4分,每点2分)

措施:罗斯福新政(2分)

(2)原因:中美是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友,抗战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费正清是中国通。(4分,每点2分)

原因:费正清看到蒋介石政权的独裁腐败以及在内战中的节节败退;预测共产党会取得胜利;为维护美国的利益,所以他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国民政府视为盟友,主张与中共建立关系。(4分,每点2分)

(3)原因:新中国成立正值冷战时期,中国“一边倒”;美国推行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中美之间充斥着隔膜与对抗;作为中国通的费正清被中苏骂为“特务”、美国政府猜疑为“内奸”。(6分,答出冷战、一边倒、美国敌视政策每点可给2分)

历史: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走向缓和。(4分)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满分作文集下一篇:设计方案征集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