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共7篇)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篇1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旅游业发展极其迅速,人才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为满足社会需求,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和就业率,需超越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走多渠道、全方位的培养模式之路。培养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以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制的革新为重点,以全面塑造旅游管理职业能力体系为特色,突出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考评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为手段的系统革新。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对于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Extremely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talent market more competit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of the quality and the employment rate, need to go beyo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ideas and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ake the multi-channel, omni-directional path of training model.Developing and enhancing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is based on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focusing on innovation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vocational ability tourism management features, highlighting the modular curriculum, evaluation approach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s a means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Travel talent strategy, vigorously develop tourism human resource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urism, to promote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World Tourism power is very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关键词: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现状分析
对策
Tourism Management、Personnel training mode、Analysis、Countermeasures
随着两会的召开,面对党的十七大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最根本的还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我国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改革,加强创新,深化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是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起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
直走的是外延扩张式的发展之路,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造成了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发展的局面,很多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的旅游管理高级专门人才,适应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第三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旅游服务业以其就业容量大、可持续发展、经济带动性强等特征而备受推崇。在这种形势下,欧、美国家早已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旅游管理专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与研发,同时,我国一些高校也就这一问题做了研究和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但就总体而言仍存在着诸多空白领域。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不仅制约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的塑造,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严重地束缚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的提升。
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方面
绝大多数高校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课和通识课等六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从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相差十分悬殊,课程比例严重失调是导致学生操作能力不强、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新世纪,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严重滞后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教师教学方面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但不少高校在旅游管理教学中采取的是灌输的方式,并未采取其他灵活的方式,没有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学环节单一,使学生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有些教师普通话差,板书不规范,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三)学生学习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知识面的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部分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说话、睡觉、玩手机、吃东西、看闲书的比比皆是,上晚自习的也不多,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只是一味地学习课本知识,对其他课外知识了解甚少。这样的学生是不能胜任未来的旅游业工作的。
二、高校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从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来看,已经不符合未来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只有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坚持与时俱进,使旅游管理教育与旅游业发展同步进行,才能使我校的旅游管理教育得到不断壮大,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就业率。(一)课程改革
课程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重要工作。教学结果显示,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只有掌握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作。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我们应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使单个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应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体现出知识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规律。
现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沿袭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形成了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只是采用了本专科通用教学计划和理论教材,而且本该尊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也按照常规理论教学的逻辑
来讲授,最终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发生错位,从而造成了旅游管理学生高分低能、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最终必将影响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突出“四性”,做到“三个融合”。课程改革要整体设计,环环相扣。要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特点。力求做到“三个融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实践为一体。努力达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效果好”的目的。
2、优化整合课程门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要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的内容过旧和简单拼凑的情况,避免课程布局脱节和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无师不设课”的情况,应该开设与旅游管理专业紧密相关的旅游会计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努力形成结构全面、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3、注重专业课设置的灵活性,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专业选修课设置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体现职业岗位能力的配套课程。酒店管理方向应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厅服务与管理、饭店营销、饭店公关、酒店英语口语等课程为重点。旅行社管理方向应以旅行社业务、旅游市场营销、导游实务、导游英语、旅游口才、旅游公共关系、旅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为重点。旅游管理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操作技能。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一定课时的实践课(比如参观、考察、实习等)。至少每学期进行一周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掌握工作的本领,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旅游管理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突出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几个环节。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在加深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抓好实践实习教学环节,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采用综合集成、面向对象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处理好灌输和引导,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加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应用,如课堂讨论、网上论坛、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另一方面要探索其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专业论文和旅游产品营销策划,进行实地考察等。
2、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现代化教学要求较高。它需要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用CAI课件。将课程理论、景区状况和企业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互动式教学。大力使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师生联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应该经常组织教学座谈会,倾听学生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参加旅游市场调研和各种专业讲座与报告。教师要密切关注旅游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掌握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这些最新情况告诉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三)加强学风建设,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学习精神的综合反映,也是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优良的学风可以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在开放式的大学教学体系中,我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以适应大学学习环境。
l、加强学风建设。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各班成立学风督察小组:学院对学风建设统一组织、统一领导,制定学风建设实施意见。各班辅导员为督察小组组长,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和纪检委员为组员,负责检查本班的学风建设和学习情况。严格上课纪律,保证正
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必须按时上课,保证出勤;学生会纪检部要经常对全院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抽查考勤,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每周定期)(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科研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是个要求理论素质较好,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需进一步落实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科研工作,活跃学术科研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科研能力。可增设“旅游管理专业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课程,由学院科研成就突出的教师开设此课程,并将自己的科研经验、治学。方法和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要鼓励学生组织学术兴趣小组和科研课题小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可创办院刊,(如《旅游论坛》),给学生发表论文创造有利条件。凡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优秀论文和文章的,应给以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五)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就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建立传授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四位一体的教育框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以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服务社会。使学生形成敬业爱岗、不断进取、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品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行情,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素质和能力的自觉性,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率。
总之,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大多数高校旅游专业仍然困于统培养模式,进行的是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造成了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不良局面。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著距,这迫使我们必须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教育将会改变目前这一局面。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保持课堂安静。不能在上课时说闲话,吃东西,玩手机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应充分利用各种班会、简报等形式讨论学风建设问题,宣传学风建设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推动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加强自主学习。调整学习策略,转变学习观念: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转变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态度,.坚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知识,完善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学生要在学习之前制定一份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中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每一个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要从事学生管理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结论
培养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以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制的革新为重点,以全面塑造旅游管理职业能力体系为特色,突出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考 评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为手段的系统革新。它突破了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经营活动、学生个性特质三个因素进行有机结合,克服了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缺乏关联的弊端。这一培养模式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真正发挥其功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型、复合型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l】李自维: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黑龙江史志.2008 【2】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研究.2005,(7). 【3】蒋莱.当前大学课程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2005,(5)【4】龚怡祖,陈万明.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乐伶俐,吴希林.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现代大学教育2005,(4). 【6】戴跃侬.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大擘教育2005,(8). 【7】谷再秋,乔志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初探.现代教育科学.2005,(5).
【8】粱涛:浅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Ⅱ.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9】王守仁,朱刚,王文字.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5,(11).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篇2
一、二级管理模式下教务人员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高校二级管理是一种不同于高校传统管理方式的新模式,根本目的是解决高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核心就是降低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力,调整管理跨度,规范管理行为,真正建立起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的高校运行机制,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激发各级组织的活力,切实提高办学效益。而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就是教务工作, 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队伍是指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教学系部教学副主任、教务办公室主任或教务干事和教务员。教务管理队伍是承担教务管理责任、具有教务管理能力和从事教务管理活动的人员,作为高校教务管理的实践者、管理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其素质和综合能力将直接关系着教学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并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在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今天,教务管理队伍所承担的工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工作量显著增加,再加上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比重增大,对教务管理队伍的素质及其综合能力的高要求日益凸显。因此,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和管理水平高的专业化教务管理队伍,是保证院校二级管理的顺利进行,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今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二级管理模式下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从现实的情况看,对教务工作实行分层管理的确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但由于受传统单一、直线型教务管理模式的束缚,目前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务工作实行分层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模糊,对教务工作如何进行分层管理的原则界定不一,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明确划分各级教务管理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教务分层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二级院系教务人员工作被动。
由于受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二级院系教务人员只是作为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任务的执行者和院系日常教学信息的反馈者。在此过程中,他们只是消极、被动地进行上传下达。二级院系的教务管理工作显得沉闷,毫无生气。
(二)二级院系教务人员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从事教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年龄上呈现较大差异,有的是刚刚毕业;有的已经接近退休。从事教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缺乏,年龄配比不合理。专业结构的不合理更加凸显。很多教务管理人员都并非管理专业出身,大多都是半路出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学习。
(三)二级院系教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日常事务应变能力不强。
日常的教务管理琐碎而繁杂,要将这些事务性的工作做好,保证日常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都需要花去很多时间。没有时间进行业务方面的学习,更没有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在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二级院系教务人员只是被动完成工作,对于日常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都是机械地“上传”给校级教务管理部门。
(四)二级院系教务人员思想意识消极。
教学工作虽然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从事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教务管理人员的地位却不高,加上待遇低、晋升无望、职称难评、工作难显成绩,很多人在工作时思想意识消极,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三、二级管理模式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适应高校二级管理模式的转变,结合二级管理模式下院系工作的新特点,需培养从事保证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的教务管理人员以下素质。
(一)要树立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高校二级管理模式降低管理重心,下放权力。各二级院系较传统管理模式下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成为相对独立的个体,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这就要求二级院系教务人员树立主人翁意识,认真做好本院系的教学过程中的日常性事务,保证本院系日常教学的有序运行。
(二)要端正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的工作态度。
在主人翁思想意识的指导下,二级院系教务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事事想在前、做在前,遇到问题积极面对,变消极应付为主动解决;及时向校级教务管理部门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改变过去的“等、靠、要”习惯。
(三)要提高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于二级院系教务人员来说,在新的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仅仅应付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管理跨度的调整要求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真正成为管理者,这是关系一个院系的日常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二级院系教务人员要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如:计算机应用、教务管理系统的操作等。同时,还应熟悉教学管理文件,掌握政策,对于学生或教师的疑问能及时回答,而不是推给校级教务管理部门。
(四)要完善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的综合技能。
二级院系教务管理工作看似机械、简单,实际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管理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要做好这项工作,二级院系教务人员就需要完善自身的综合技能。一是创新技能,这是二级院系教务人员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最缺乏,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学校大政方针具有普遍性,缺乏针对性,而各二级院系又都有自身的实际。二级院系教务人员需深入教学一线,发现问题,结合管理理论和大政方针解决问题,使其符合本院系实际,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协调技能,这是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各二级院系教务人员需要加强的素质。由于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学校与院系之间,以及各院系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协调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二级院系教务人员就架起了这座沟通的“桥梁”,不是以前的双向反馈,而是多向的交流。这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协调技能要求。要善于协调沟通,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做到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
综上所述,鉴于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管理队伍的现状,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对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教务管理人员评价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教务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摘要:本文根据高校二级管理模式的新特点, 结合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的素质现状, 从思想意识、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四个方面提出了适应新形式的教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校二级管理,教务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朱云飞.高校二级院系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4) .
[2]黄晓燕.浅谈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2) .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篇3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事实证明,创新也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是知识创新和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又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1.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国际形势的发展来看,第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第二个明显的特点是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带动下,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全人类的眼光,了解世界格局和热点问题,具有在世界范围内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从国内形势来看,首先,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首要要求;其次,中央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高校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还有,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高等学校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专业类型和知识构成的需要。以上三个国内方面的因素决定高等学校必须推行全面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制度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构建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扎实,学科基础厚实,知识面广博,综合素质较高,适应性强,发展潜力大,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基本理论以及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主要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本人认为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主要从以下培养途径和方法入手:
1.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有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高等院校需要建立“密切关注和紧密适应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准确定位、夯实基础、拓宽口径、系统整合、提高素质、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思路,需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独树一帜。
第一,树立“大管理”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教育从专业到课程建设都要摆脱传统的、狭隘的工商领域培养人才观念的束缚,着眼于“大流通”、“大管理”,通过融会和创新工商管理类学科知识,为市场经济中迅速发展壮大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服务。这就要求我们适当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使毕业生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这种理念渗透到办学指导思想中,就不仅仅是满足于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一般培养要求,更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经营实践中所需要的发现问题、捕捉商机、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提升业绩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二,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不断完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构建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二是构建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模块组成的、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注重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四是构建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教学体系,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三,专业设置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凸显“应用”特色。工商管理类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可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调研活动和组织“专业设置诊断会”等方式,力求使专业发展的定位紧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极力凸显“应用”特色。
第四,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加大实验教学投入,让学生置身于模拟企业环境中完成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以外,还要主动探索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新途径。首先,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办“订单式培养”教改试验班。如某高校开办的投资经济、软件开发和酒店管理等4个“订单式培养”教改试验班,让相关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及部分教学过程。参加教改试验班的学生,毕业时被企业一抢而空。其次,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使科研工作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形成良性互动。在学科建设中以凸显工商管理为重点,强调学科建设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还要及时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本科教学中。再次,引导和鼓励教师以出任顾问、开展咨询、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深入社会实践,参与企业经营,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操作性知识和技能,并及时将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将学生带入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可长期深入企业调研,努力使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教学紧跟学术前沿,紧贴市场实际。专业的课程考试可以企业的项目策划为主体,而不要局限于课堂中的理论考试。最后,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与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工作。
2.构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第一,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拼盘式教学和双语教学,探索基于研究的教学和以探索为本的学习,以及研讨式课程。只有从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到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钻研能力引导的模式,才能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第二,建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如开设学生创新实习基地,以实践设计项目吸引学生,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学好基础理论课。建立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互动机制,将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与科技学术、文体竞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和各有关学生团体任职、大学生军训及其它教育实践活动统一纳入学分制,并统筹规划,出台相关管理办法,鼓励学生扬长发展。
第三,推行以全面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层次、学习进度等方面,突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个性化教学,通过学生的自我设计和跨专业跨系选课,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复合。
第四,组建特色班,加强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推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如:以“辅修”双学位的形式开设第二专业,让工科背景的学生辅修经济管理专业,让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辅修其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可通过开设“创业人才孵化班”,选拔有创业家庭背景和创业意识的学生,培养企业接班人。
3.培养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第一,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首先必须强化创新动力观教育;其次,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冲破求稳循规的思想羁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
第二,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思维具有时空的超越特性,这种超越特性正是所有创意的来源。我们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必须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必须从形象联想和表象想象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必须从直觉体悟和灵感激发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灵感思维。
第三,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应该体现在吸取知识的能力上,不仅看他学习过多少知识,还要看他在多大程度上将人类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成为他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创新能力还应体现在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能力上。
第四,着力创新人格的塑造。所谓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或者叫创业者人格。在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还要引导学生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创造性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通过转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的人才观,树立创新人才观;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评选指标体系,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纳入其中;要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风气,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篇4
一、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分析
1、1949年——1980年。在当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理工科学生才配备实验室,文科学生的实践场所是社会,在校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在企业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
2、1980年——。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当时观念开始认为文科学生也需要拥有实验室,应具有建立文科实验教学部门的资格。学生实习的主要途经为毕业企业实习,学生可以受学校安排或自行寻找企业进行专业实习。
3、20——。此阶段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转变,用人单位和学生在时间需求上存在出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期望不协调,因此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并不真正的接纳实习学生,在此之下学生难以在用人单位掌握真正有用的专业技能。由于企业实习环境愈发严峻,各类高校开始开始设立基于例如VBSE等综合实训软件的综合实训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高校内实现模拟实习。尽管能解燃眉之急,但模拟实习始终是模拟,用人单位和高校的人才对接根本问题仍旧得不到解决。
4、20至今。在此阶段,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经管专业实践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单纯的`校内模拟实习已经远远跟不上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重新重视起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企业订单式培训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是财经类大学定位特色缺乏、专业设置严重雷同,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和特异性。财经类高校招生规模多、招生专业广;专业设置严重雷同,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和特异性;学校学科发展和地方产业对接存在问题;学科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与社会实践无法衔接。
三、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开展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根据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以及相关课程教学标准开展的课程教学,对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牵涉到的运作方式以及组织模式都是建立在人才培养制度下开展的。本文通过多个层面的分析,论述了校企合作、产业链接轨、创新模式的方面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1、以校地、校企合作深化作为突破口。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转型的需要以及区域经济的影响,其教学体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达成校企合作获取的实际效益,且培养方案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达成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学校需要构建产学合作、校企深化的方式达成培养目标。
2、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为试金石。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学生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意识,而不仅仅依靠创业技术达成创业的目标,高校需要将其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尤其是需要建立多样化的经管类专业的高校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大规模开设创新创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创业基金,并且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才作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师,通过教师的领导,让学生能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
3、以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建立为落脚点。根据目前地方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需要全面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况,建立多个新型的多样化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让学生在迈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
4、以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加速器。实习实训基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有创业需求的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通过教学研究相互促进的方式,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5、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竞争力。经管类人专业人才的就业大部分在毕业后都进入企业工作,如何让企业专业性人才能够加入到高校教学模式制定过程中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核心点。“双师型”教师在聘任的制度上需要进一步优化,设定专业性的考核方式,严格把控教师的工作门槛,其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化的知识,并且在后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安排其进入实训中心进行实践,从而使得其具有培养学生获取行业职业证照的能力,帮助学生毕业。
四、结语
从文章分析的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不难看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尽早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产学合作、校企深化;大规模开设创新创业基地,建立新型的创业基金;建立多个新型的多样化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方式,培养真正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34:71—72。
[2]徐晓亮,陶加强,陈时高。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J]。经济研究导刊,,32:128—129+136。
[3]张丹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学术探索,,02:73—77。
[4]刘国政。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5:428—429。
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篇5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输出产生巨大差距,表露出高校当前的电子商务实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问题,本文就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普及和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近几年高速成长,电子商务改善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其交易模式正逐渐步入主流模式,具备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电子商务成为了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根据《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逾4.5万亿,同比增长22%。今年,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初稿)已经草拟完成,根据《规划》,电子商务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将步入大规模发展、应用和运营的阶段。
二、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情况
在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2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目前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200万人。未来5年,在中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将在经营中尝试或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2001年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13所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挂靠在其他专业下的方向向独立的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发展,到横跨经济、管理、信息、法律等多学科,覆盖博士、硕士和本科三个层次的交叉型一体化培养模式,截止到2010年6月已有375所院校经过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开设本科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人。每年毕业生约有10万余人。尽管如此,高校电子商务培养的人才仍然远远满足不了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未来十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缺口达200 万。如何培养出满足电子商务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
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三类:
1、商务型人才,具备对电子商务活动全局性了解,熟悉各阶段活动实施流程及
相关技术平台实现;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业务、决策支持等工作。
2、技术型人才,要求能够把握技术实现框架,精通各种电子商务技术,熟练操
作。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站维护等相关工作。
3、综合型人才,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前瞻性和创造性思维,顺应市场,把握
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和趋势。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和综合管理。
五、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为30%到40%之间,大量的毕业生未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可见,高校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人才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低就业率和企业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渴求度产生了巨大矛盾,电子商务人才供应落差十分显著。这些无不反映出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定位模糊,就业去向不清晰
大部分的院校在没有对企业需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 就笼统的确定了专业培养方案,造成培养的方向和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技术多而不精,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商务、管理方面的课程简单的揉合在一起,缺乏系统的有机组合。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大学几年几乎什么也没有学到;或者学的太多,一无所长。最终造成就业信心不够。就业方向模糊的问题。
2、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教师多数为半路出家,多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等专业转移而来的,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出将电子技术和商务知识的简单和随意组合的现象,多数教师通过自学,研讨会和培训来获取知识,没有相关从业经历和团队项目实践经验,其知识面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授课自然就不能结合企业实际应用,产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3、实践环境不理想,与社会联系不够
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以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实训为主,通过引进一些模拟教学软件,开展实践教学。但因为模拟软件的更新换代不够及时,企业真实操作之于学校模拟软件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学校软硬件与企业相关设备的巨大
差距,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实践的效果,造成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较大的差距。
六、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议
1、针对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凸显培养特色
根据企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需求,比较适合在应用本科层次培养条件的是技术型和商务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培养目标应侧重定位在这两个层次之上。同时,为了确保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专业定位还应该体现差异化和特色化。针对区域优势,将电子商务与某一个具体的特色行业或领域结合,比如,旅游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等。这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培养,更容易突出毕业生就业针对性和优势。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具有实践经历的从业人员纳入教学队伍,聘请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运作和开发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推广来自企业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技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保持教学科研始终与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形成良性循环。
3、校企合作,项目驱动,产学结合的实践模式
学校可以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实现主题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到知识、技能。通过项目驱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健,熊红红 浅谈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2).[2] 王哓红.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9).[3]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J]2011.1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篇6
1 高校要构建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1 构建户外运动专业人才体系
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已经逐步开设了户外运动专业并且致力于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高校进行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对户外人才的知识结构以及职业技能进行深入培养, 让户外运动专业人才能够胜任社会对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的需要。在高校体育学专业 (户外运动方向) 的教学中, 高校要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培养模式使户外专业人才培养更成体系。
1.2 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
高校户外运动专业的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具有户外专业运动技能, 就要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在进行户外拓展活动之前, 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 以及在户外运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的基本技能。要让学生在户外运动中既能够确保生命安全, 又能在运动中得到技能的锻炼与提高。如广东某高校就组织学生到素质拓展基地进行了户外拓展运动, 活动的主旨是“熔炼团队, 发掘潜能, 挑战自我, 释放激情”。学生通过户外运动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 发掘了自身的身体以及心理潜能, 让学生能够在户外运动中释放青春的激情, 也进一步通过这次户外运动学会互助和感恩。
2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户外专业人才
高校体育 (户外运动专业)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和高素质的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在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要具有全球视野, 要培养具有全球观以及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要让学生在户外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户外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取得重点突破, 要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并让学生既掌握了专业技能, 又学会做人。
2.1 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推进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改革
随着户外运动在国内外的迅猛发展, 社会更加需要户外运动专业技能人才。高校在进行户外运动培训的同时, 要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要加大户外运动课程在高校课堂体系中的比重。到目前为止, 在国内的高校中, 户外运动课程的开设率仅占12.5%, 而没有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学校占87.5%。这个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户外运动的开设亟需要得到改革, 要加大户外运动专业的开设率。例如在高校体育课的教程里, 可以开设户外运动专业方向的体育课, 让学生不但能够在高校体育课中学到平面的课本内容, 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 培养户外生存技能,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进行了课程改革, 学生的体育课程不但可以在学校内进行, 还可以走进自然环境以及野外环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 也要让户外专业的教育内容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要能与时俱进, 具有专业特色。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能强调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户外专业技能的培养。
2.2 教师要掌握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创新型的户外专业技能型人才
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互动教学中能够掌握户外运动的理论知识, 并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讲解在进行各种户外运动时所必须掌握的户外运动安全知识, 包括户外运动安全注意事项,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如何自救互救, 如何在遇到事故时将危险降到最低。
2.3 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 让学生能够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掌握户外运动的专业技能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 也可以在校园内选取适合的场地进行情境训练, 让学生在情境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并在这种交流中获得户外运动的经验。学生在这种情景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在参加户外运动之前首先要对户外运动场地进行提前勘察, 消除场地中不安全因素, 并对每一个参加户外运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带齐户外运动中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包括指南针、药品等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及早脱困的物品。同时,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研讨在户外运动进行的过程中如何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并安全进行户外运动。
2.4 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户外专业人才
随着户外运动的迅猛发展, 国内外户外运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在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都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户外专业人才。在高校户外运动方向的体育专业中, 要能实施导师制, 要能把高水准的户外专业师资力量引进学校, 还要在适当的机会, 让本校的户外运动专业教师走出去参加户外专业技能培训, 并在本校内实施系列名师讲座, 并努力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科研平台, 加强学生户外运动的兴趣以及对户外运动专业技能的科研能力。在户外运动专业的教育中, 要寻求多渠道国际合作给予, 开展跨国跨地区的中外联合培训, 如在北京某大学联合美国某大学开展了野外户外运动体能训练, 有效地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3 教师要加强户外专业学生实践学习教学环节,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户外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3.1 高校户外运动人才的培养, 要加强学生实践学习的教学环节
户外运动人才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自然中进行户外运动。因此, 高校在进行户外运动人才培养的同时, 要加强学生实践学习的教学环节。
如果本校的教学条件允许,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运动。如在某高校的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直至毕业,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户外运动成功组织了野外生存、攀岩、溯溪、郊游、登山、徒步穿越等户外运动项目。学生在这些户外运动项目中, 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在进行户外运动之前, 教师将每一位同学在户外运动中的角色都认真备案, 并告知每一个同学在户外运动中的任务以及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让学生熟知在户外运动中如何将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户外运动, 不但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 而且提高了交流沟通的协调能力和处理危险事件的能力。
在高校教学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要结合本校校园的实际进行户外运动的模拟训练。教师可以利用高校校园的有利位置设置出和户外运动项目的特点相似的运动方式。如在高校的一面墙上可以安装安全把手, 让学生通过攀登墙壁模拟户外运动的攀岩运动, 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明白了攀岩运动的技能技巧, 又增加了对户外运动的兴趣。
3.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俱乐部形式, 建立户外运动社团, 拓展户外运动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以及学生的水平、兴趣的不同引导学生组建户外运动社团, 可建立简易型俱乐部、健身性俱乐部以及竞技型俱乐部。如1989年4月1日在北大燕园创立的大学生户外运动俱乐部“山鹰社”引领了高校户外运动的风潮。之后, 各大高校学生户外社团如雨后春笋迅速壮大。成都理工大学的蜀山社、厦门大学登山队等户外运动社团逐步发展起来。而在户外社团活动中, 社团较多地从事了登山、攀岩、徒步、露营、环保、自行车、皮划艇等户外运动形式。
3.3 高校可以组织多种户外运动比赛来宣扬健康的生活方式
户外运动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 为了促进这一运动的开展。各高校可以通过户外运动比赛来宣扬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在前列的当属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年一度的皮划艇比赛, 大学生热情的参赛以及观赛说明这项运动在大学里受到广泛的欢迎。高校还可以在学校运动中会适当引入户外运动项目, 使学生能够在竞赛中燃烧激情。
总之, 高校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途径多种多样, 各高校要寻找到适合本校实际的培养模式, 通过适合本单位的培养途径, 使培养出的户外专业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兰发, 杜凤魁.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开设冬季野外生存体验训练课程的可行性[J].冰雪运动, 2010 (2) .
[2]张建伟.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成人教育, 2009 (4) .
[3]程丹, 李少游.关于户外旅游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 .
[4]潘丽霞.高校体育社团的教育生态意义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5) .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 旅游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124-02
我国旅游业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与水平,伴随着全球化经 济的浪潮,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对我 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才是形成强势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 而也对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旅游人才的摇篮之一,地方旅 游院校亦肩负起为本地区输送旅游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所以,以全面提升旅游人才质量为 目标,优化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 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和教育 方法等构成要素。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教学运行及管理的方方面面。
因为定位的差异,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集合当地的优势教育教学资源,突出地 方特色。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以培养面向本地区 的旅游专门人才为基础目标;以培养适应旅游专业发展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 个人能力等)为根本任务;以“理论联系实际”,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操作实践并重为主要 手段;以切实可行、独具特色、改革创新的教学理念与培养方案为核心优势;以专精的师资 队伍、多元的教学方法、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为质量保证。
二、当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观念陈旧。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依然因循着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受50年代原苏 联高等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尤其是没有突出旅游的专业特点。这种“传统性”主要表现在一 直以来都是以学科为基础、以知识为本位,实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循序渐进的“ 三段式教学”,突出教学活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种观念显得 僵化封闭,很难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旅游高等教育的需要。
2.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地方旅游院校尽管培养层次多已达到本科,但与许多部属重点院校相比,其人才培养定 位却不甚明确。一般说来,高校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种类型 ,前两种侧重研究,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后两者侧重教学,着力于培养 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而综观地方旅游院校的办学现状,可以发现他们与部属 旅游院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定位差别并不大,结果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在理论高度上赶不上部属 旅游院校的学生,在实际操作水平上又与职专学生相去甚远。
3.专业方向拓展不够。 旅游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客观上要求旅游人才的培养要在适应力强的基础上,尽量 细分或拓展出多元化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以避免“千校一面”,重复建设。而现今地方 旅游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平台上设置的方向大多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的“二分法”,也 使得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狭窄,竞争加剧。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服务行业 不断崛起的新兴领域如会展、邮轮等普遍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这也给地方旅游院校在 专业方向的科学设置上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4.课程设计差强人意。 由于缺乏系统认真地研究,很多地方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既缺乏整体性、科学性和 前瞻性,更难以体现出学校、地方和专业的特色,其突出表现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零乱 分散,重点不突出,现有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实践性教学环节缩水,“因人设课 ”的现象较多;其课程体系多是由一些旅游类课程、饭店类课程以及技术类课程堆积而成, 内容重复、交叉、分散现象严重,不利于课程建设提高水平。
5.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不少教师属于“转行”或“跨行”,知识来源于书本,缺 乏对旅游学科的系统掌握和必要的实践经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照本宣科的现 象普遍。此外,众多处于二线城市的地方高校,在教学力量的充实上往往也会显得力不从心 ,有志于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在毕业后总会首选部属重点院校或一线大城市的高 校作为归宿,地方高校好不容易招聘到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稳定性又值得担忧,无法安心 工作也会使得这部分教师群体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6.办学条件有待完善。 毋庸置疑,旅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办学条件的好坏是影响该专业建 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外一些著名的旅游院系,在学生实践方面都有很高要求,一般为50 0~800小时。学校非常重视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楼实 际 上就是一座饭店,学院设有可供实习与就餐的5个餐厅和9个厨房,能做到“前店后校”,理 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占一半。而我国能够具备这样优越办学条件的地方旅游院校并不多见, 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常常又会因为各自利益的协调问题出现一些无形的障碍,从而影响到 学生实习的效果。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系
事实证明,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本着“有基础、强实践,重能力,宽口径 ,出特色”的总体思路。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面对现实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地方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与时俱进、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具体说来,可以从 观念、流程、课程、方法等方面着手革新。下面将以九江学院旅游学院为例,谈谈在这些方 面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
1.观念创新。“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精髓,在此,我们将其演绎为“以学生为 本”,在 教学各环节凡事以学生为中心加以贯彻。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服务型人才,所以我们首先 在教学管理上推行的“服务型管理”,强调教职员工要为人师表,为学生全心全意地服务, 让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体会服务的真谛。此外,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我们倡导一种“学习享受”的观念,充分利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 时完善奖学金制度及其他激励机制,为学习优秀的学生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为具有特 殊才华的学生设立专项奖和特别奖,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满足程度以迎合学生激励的需要, 最终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流程创新。传统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流程都是三年半的在校理论知识学习加上半 年的毕业 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学校真正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太短,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获取 的社会实践机会又过于零星,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因而有必要对其培养流程进行适当 的创新调整。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吸收旅游企业参与流程再造应该成为培养流程创新的主 要方向。学校需要主动与当地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合作建立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教学 计划中,实践性教学内容也需全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
(1)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旅游教育的性质。旅游产业的产生、发展规范着旅游专业人才 培育模式的产生、发展;规范着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旅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和素 质。旅游专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表现出明显的职业特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根植 于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取决于旅游产业的性质。旅游 专业根据旅游行业的管理职能的分配,面向饭店、旅行社、景区等部门培养专业人才,专业 教育融合于职业培养之中。旅游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需要的变 化。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表明高等教育日益普通化、基础化与职业化,专业教育一方面注重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日益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益融合 。旅游专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和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同时专业设置方面 也可以拓展节事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方向,争取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旅游专业的培养目 标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旅游专业的应用 性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2)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与模式的创新设计。我校明确定位为教学型院校,因此利用学 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 的的教育模型,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几年来我校已与本地的一些 旅行社、旅游景区和高星级宾馆以及上海、厦门、东莞、广州、福州等多家高星级旅游饭店 签订了“共建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协议书”。这些基地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 要阵地,更是学校和社会沟通的桥梁,使教学更贴近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课程创新。 九江学院旅游学院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模块设计,主要由四块构成:综合 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含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与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之间实现较强的 理论支撑和程序性,努力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性强、架构清晰、与国际接轨、能反映旅游业 规律的旅游管理知识体系。
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具有21世纪旅游发展战略视野的旅游人才,我们开设了很多突出特 色为区域经济服务、有良好的公民修养和职业素养的课程,如:公民修养(沟通与礼仪), 庐 山旅游文化、国际饭店业等,深受学生欢迎。为了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旅游教育国际化的大 趋 势,相当一部分课程采用了双语教学与原版英文教材。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大了英文文献的相关知识面,并能迅速掌握世界相关领域的第一手 资料与信息,学生们对双语教学的开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4.方法创新。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方法之外,我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务实的 学习者”, 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技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校在 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1)情景体验法。情景体验法强调学生如何在模拟环境中扮演实际工作的角色参加训练 。我院现有专门的模拟客房、餐厅;庐山、井冈山模拟导游实验室等。如《餐饮服务与管理 》课程的模拟教学,专业教师可事先设定一次中餐宴会的场景,让一些学生作为服务员,其 他学生作为客人,按照完整的宴会准备和服务流程进行摆台,领座,点菜等一系列操作程序 ;在集声、光、图象于一体的庐山、井冈山模拟导游实验室利用沙盘教学,非常直观,这也 是我院的一个特色。
(2)操作示范法。操作示范法是通过教师的岗位操作演示与讲解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和 掌握正确的工作程序及要领的一种模拟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示范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要 求较高。如:我院的餐饮、客房服务实训课就采用了此法。
(3)电化视听法。电化视听法是运用幻灯片、录像机、投影仪、媒体播放器等声像设备 ,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声像并茂,视听结合,这种方法有 一定的趣味性,易于让学生所接受,同时视听媒介传递给学生的都是标准化服务的音响,可 以使学生很明确地把握服务规范,因而是一种学习速度快、收效大的教学方法。如:我院的 客源国概况、饭店管理概论、景区开发与管理等课程均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
(4)软件管理法。软件教学是以计算机硬件(服务器/数据库、客户端形式的局域网架构 )为基础,依托于现代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多媒体实验室中通过声音聆听、视频观看、现 场操作模拟等现代电子教学方式全面的立体的现代教学方法。如《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的软件教学——以FoxHis 5.0酒店管理软件(目前中国酒店用户最多)为例,在服务器(安 装数据库和主程序)和学生机(安装客户端程序)连通情况下,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服务 器上设定权限,给每位学生一个特定的登陆账户和密码。学生则以酒店部门管理者或员工的 账户登陆各个子系统(前厅预定接待子系统、客房中心子系统、餐饮娱乐子系统、经理查询 子系统等),分别模拟客人、酒店员工、酒店经理等角色学习酒店的运作。教师则通过教师 计算机(安装多媒体电子教室控制软件)观看并控制学生的操作,及时更正。最终通过服务 器/数据库对学生的过程操作记录、数据输入记录和时间记录给学生以最终的成绩评判。
(5)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把搜集记录下来的经典案例搬到讲台上,让学生分析, 研究并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注重启发和挖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这里 要求选取的案例应有代表性、普遍性和实用性,在分析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来考虑问 题: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谁的责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案例中应吸取的 教训。我院许多课程都采取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研究省级教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XJG-06-17-53)]
参考文献:
1.周欣,罗朝霞.地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之探究.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2.黄继元.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探讨.旅游学刊,2004年旅游人才 与教育教学特刊
3.周霄.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方法初探.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高等教育研究专刊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推荐阅读:
高校旅游专业06-28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07-28
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07-04
数科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交流会发言提纲10-11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06-26
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07-14
高校人才管理工作07-31
广西高校旅游管理实验教学创新论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