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剖析

2024-07-10

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剖析(精选5篇)

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剖析 篇1

摘要:中职学生年龄处于叛逆期, 思想上尚未成熟, 因此中职学生经常出现厌学、逃学、打架, 抽烟等不良行为。作为一名中职教师, 必须正式看待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 发现其根源所在, 消除学生心灵上的枷锁, 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本文主要分析目前中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出现厌学、逃学等一些不良问题, 从心理方面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良好行为,环境影响,教育对策

1. 家庭环境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通常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在我所带的学生中因为家庭原因而导致心灵扭曲的就有近1/4。在通过长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后, 我将家庭环境问题分为以下三类[1]。

(1) 严厉型家庭环境。我所管理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平时十分的调皮, 经常逃课, 曾与其多次沟通未见效果, 随后我采取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方式, 但这名学生得知此情况后, 竟然从寝室收拾东西离校出走。后得知出走的原因为:该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为“棍棒式教育”, 从小孩子做错了事情, 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沟通, 以“不打不成材”的方式作为解决子女问题的唯一方法。以上事情可以看出, 学生在成绩不理想、惹祸后, 总是害怕面对自己的父母, 在心灵上极其容易发生扭曲, 出现逆反心理。因此一味打骂孩子而没有激励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总是恐惧、绝望和反叛, 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2) 宽松型家庭环境。如果说过于严厉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那么是不是只要宽松的家庭教育就能够使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除开部分特例, 就我所管理的学生来看, 来自过分宽松的家庭的学生身上总是带有种种的不良习性。我所管理的班级, 有位学生在该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 因为该学生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导致该学生无视学校纪律, 在众多不良事件中总是出现该学生的身影。该学生由于在家当惯了“小公主”, 因此内心总觉得“就算我惹出天大的事也有家里给我善后, 连我父母都不管我, 你们有什么权利管我”, 诸如此类的想法。

(3) 特殊家庭对学生影响。除开以上两种家庭在教育方式上的错误, 另外常见的影响学生的情况就是特殊家庭, 如下岗家庭, 单亲家庭等此类家庭, 通常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创伤。例如, 我班上一位学生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 一方面父母从小对其疏于教导, 另一方面其父母各自组成新的家庭, 因此该生表现得十分孤僻和激进, 不喜欢和同学交流, 并且漠视校纪、校规。此类学生, 通常因为家庭因素, 从小心灵上就背负着创伤, 大部分不喜欢和人交流, 内心有自卑感, 同时会因为内心的创伤而表现出脾气及情绪的不稳定。

以上三类学生都是因为家庭因素而导致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面对此类学生时候, 作为教师不仅要单方面关心和注意此类学生的心理变化, 更需要及时和家长沟通, 相互配合, 关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让学生重新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2. 学校及社会环境问题

(1) 学校环境。以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我校”) 为例, 我校中职生除开节假日都是采用寄宿制度, 因此, 在校期间时间比例相当大, 在校学生更多是受到教师的影响, 一个学生是否爱学习, 是否有不良行为和其老师也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角度上来看, 老师也是人, 也不可避免地容易将种种情绪带入到教学中, 有着主观上的喜欢与不喜欢, 而这些看似不可避免的理由很多时候却会是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根源。我班有名学生, 在一学期表现一般, 但是进入二学期却屡屡犯错。为此, 我与这名学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沟通, 最后得知, 因为上学期期末考试该学生表现不佳, 使得我对这名学生倍感失望, 态度有些冷淡, 该学生认为我开始不在乎他, 因此才做出许多不良行为来引起我的注意。从此类事件来看, 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渴望成为被人关注和喜欢的对象, 就算做出不良行为的时候, 在其心理上也可以充分地获得让其他学生害怕而产生的畸形快感。因此作为老师要多加善于观察学生日常的行为和心理, 充分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

(2) 朋友圈对学生影响。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在面对年纪尚小, 心智尚不全面的中职生, 朋友圈也是一个让人不能忽视的环节。我班有不良行为的学生, 尤其是有打架、抽烟、喝酒等行为的学生, 几乎都有一些所谓的社会上的朋友。如我班一名学生, 有一位因偷盗而受到法律制裁的男朋友, 该学生在未认识该社会青年前表现平平, 在与社会青年认识后经常夜不归宿、频频逃课、欺骗父母和老师。此类学生, 往往因交友不慎, 从而产生出错误的人生观, 认为自己社交广, 就是一种成就, 而此类想法更加使得学生想去结识社会上的一些闲杂人员。往往一些被欺负的学生要么忍气吞声, 使得精神紧张, 影响学习, 或者学着认识社会人员去欺负其他同学, 因此此类危害极其严重。

(3) 社会影响。社会是个大染缸, 尽管中职生接触社会时间较短, 但是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却同样徘徊在学生中间, 比如, 打架、抽烟等事件。如我班一名学生, 因家庭条件较好, 常常欺负其他同学, 违反纪律, 并扬言:“自己家里有关系、有钱, 想做什么都可以”, 使得别的同学敢怒而不敢言。该类学生目中无人, 狂妄自大, 因此极其容易做出影响恶劣的不良行为。同时对其他学生, 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 对其心理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也会使得这些学生的人生观发生扭曲[2]。

针对以上来自学校、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必须坚持做到自身的公平、公正, 如若自身畏惧或放纵, 那么则会使得犯错的学生更加坚定错误的观念, 一步步走向深渊, 而其他的学生则对社会、对学校产生不信任, 这就有悖于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育人、兴国的方针。

3. 学生自身

学生性格和兴趣问题。除开以上两点外界因素, 学生自己的性格与兴趣也是产生不良行为的要素, 而这方面也不能全归结于学生, 关键也要看老师和家长怎么看待和引导学生。如我班一名学生在校期间经常逃课, 后来通过和该学生进行沟通后, 了解到这名学生并不喜欢护理专业, 因此该学生在就读我系后发现与自己的性格和兴趣如此不符, 专业是由父母选择的, 现在自己无法提起学习兴趣, 因此我将学生的情况告知其家长, 使得该学生转入其喜欢的专业, 现在该学生经常和我互通电话, 并告诉我自己学习很认真, 学习兴趣浓厚。

在发现学生如果不是因为外界因素而发生不良行为的时候, 应该尝试从学生本身的性格与兴趣入手, 充分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方法, 从而避免孩子因为背负家长和老师的“兴趣”而产生逆反心理, 从而产生不良行为。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在上岗的第一天就告诉自己, 要正确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他们本来都是一张“白纸”, 不论成绩的好坏, 不良行为的产生其主要还是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 使得学生的心灵和人生观产生了扭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 在发现学生有了不良行为后, 及时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 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 才是解决学生不良行为最根本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旷细玲.浅析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及改正措施[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版) , 2010 (03) .

[2]张西茹.高职院校不良学风的成因与矫正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06 (17) .

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剖析 篇2

摘要:文章剖析了中职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表述了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的概念、实施的方法及理论依据,并阐述了在这一自主教育模式下对相同的对象进行对比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行为习惯;量化积分;自我管理

随着持续的普高热及初中毕业生生源的逐年减少,一批在初中时就被称为“问题学生”的生源进入中职,他们的不良行为对整个群体、学校、家庭乃至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德育工作,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疏导与矫治迫在眉睫。明确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现状,分析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及学生认知和心理因素,遵循情感性、激励性、自主性、针对性、及时性、反复性和疏堵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并有效运作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实施由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要素构成的不良行为疏导与矫治的机制,能有效地转化学生不良行为。

透过表象 析原因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第15条之规定,不良行为主要有下列类型:(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与变相堵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录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当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吸烟、酗酒;(10)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11)校园常见的其他不良行为,如交友不慎、抽烟、恶意损坏公物等。针对上述十一种不良行为,笔者于2007年年初对宜兴市某职业学校高一年级的某班分类做了问卷调查(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学生主要不良行为可以划分为二类:一是违纪行为,如旷课、夜不归宿、恶意损坏公物、考试作弊、抽烟、沉迷于网吧、游戏或违反学生安全规则等行为;二是严重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如打架、斗殴、赌博、偷窃、涉嫌敲诈等;(2)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是:打架、赌博、抽烟、考试作弊这四项。

人的行为到底受哪些因素支配?笔者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现状的调查,结合平时工作过程中对学生及外部环境因素的了解分析,我们认为职高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主要有两大类。

1.外部环境

(1)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

职高学生的年龄范围基本上在16~19岁,其生理已渐趋成熟,认识和情感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形成新观念,但同时又缺乏知识经验,社会阅历肤浅,只能以个人的管孔之见、零碎的感知去认识和评价复杂的社会现象,易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2)学生间不良人际交往的影响。

职高学生具有强烈的交友心理。经常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容易形成小团体,出现“落后群体”积聚交友的现象,各自的不良习气相互感染,不良行为恶性膨胀。

(3)家庭教育失当的影响。

不少家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娇惯:对孩子每一个愿望和要求都百依百顺,孩子想要怎样就怎样,使孩子从小养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称王称霸的坏习惯;②专制: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严格控制和支配孩子,不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和行动,动不动就训斥、体罚和打骂;③放任:家长只顾自己赚钱,以为赚了钱给子女就是父母最大的职责,或是对子女的教育自己无能为力,在家里对孩子放任自流。让子女就读职业高中,就是想要学校老师管教。

(4)个别教师不正确甚至错误的措施态度。

学校教育中个别教师一些不正确、甚至错误的措施、态度和方法都是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间接诱因。具体有:①对学生缺乏爱心:把培养学生等同于零件加工,不主动了解学生也不尊重学生,教育的方法和态度是命令的、强制的、简单粗暴式的,动辄就训斥,甚至搞变相体罚。②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重智育轻德育,以学科成绩、技能水平统领一切,对学习成绩、技能水平明显落伍的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一现象在目前初中段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使一部分学生带着不良行为习惯进入职业高中。③方法偏颇:忽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对学生要求失度,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采用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和要求对待学生。④教师本身缺乏身教:极个别教师自身缺乏修养,急躁粗暴,好发脾气,对自己的行为不检点,对学生不公平、无耐心,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自身因素

(1)自卑、厌学心理。

一些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是家长的强制意愿。这些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基础差,主观上又怕苦,成绩往往不理想,只求混一张文凭而已,久而久之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与厌学心理,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以外的地方,引发不良行为的产生。

(2)畸形的自尊心理。

由于学习差、表现差,因此他们在群体中不被重视、没有地位。尽管他们不注意尊重别人,但仍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因此若他人对其言行稍有不尊,就会采取攻击性行为;有时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求得可怜的、畸形的自尊,便以出格的行为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3)盲目的从众心理。

由于心理特征的不稳定性,往往表现出优柔寡断,自信心差、判断力不强的弱点。看见别人穿戴很时髦,就对自己的朴素感到寒酸;发现别人谈恋爱,会为自己仍在“安守本份”叹息。

(4)逆反、疑惧心理。

职高学生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方向发展,成人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加强。行为不良学生经常会觉得家长、老师不理解他们,较多地受到指责、批评,对老师的教育容易出现怀疑、刻意回避、反感甚至在行为上背离,形成逆反、疑惧心理。

受以上这些心理支配,行为不良学生往往不能认识正确的自我,而进行错误的、不现实的自我设计,导致超越客观的自我评价,加上自我控制能力的薄弱,必然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尖锐地对立起来,往往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构建模式 寻对策

根据中职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通过构建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来逐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一个有效举措。

1.概念的界定

所谓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是指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以固定值(80分)为基数,把它分为思想表现、行为习惯等若干个方面,在各方面又制订若干个因进步提高而加分,因退步甚至出错而扣分的量化加、扣分制度,并把学年的总成绩作为评定学生行为习惯优、良的标准。

2.运行的具体模式

以80分(良好)为每位学生的起始分(即刚开始就把每位学生的行为习惯定在良好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因始终没有不良行为的产生而加10分,有不良行为产生则视轻重按照《加扣分细则》而扣分,并在以后的过程中因表现突出而继续加分,在学期结束时根据其获得的分数判定相应的行为等级,其中尤其要注意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反复行为。(见图1)

3.理论依据

(1)实施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它首先淡化了教育结果,更重视教育过程,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德育工作最忌“假、大、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无论是渗透性德育,还是灌输性德育其过程都表现为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下,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质形成发展规律,运用有效的方法手段,把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道德,而该制度的实施正符合这样的要求。

(2)该制度的构建,有效地改变了德育的评价方式,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就其实质来讲,乃是一种监控机制。这种反馈监控机制包括“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所谓“他律”是以他人评价为基础的,“自律”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的。每个人素质生成都经历着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经历着一个从学会评价他人到学会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实施他人评价,完善素质发展的他人监控机制很有必要。每个人都要以他人为镜,从他人这面镜子中照见自我。但发展的成熟、素质的完善主要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是以素质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为标志的。因此要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的现状,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尤其要突出学生的自评,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反思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

持之以恒 见成效

通过实施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笔者于2008年期初再次对该校该班的学生进行同类型的问卷调查,其现状见表2:

从统计情况来看,学生的不良行为已于实验前相比大为减少,其“自律”意识明显加强,严重的“偷窃”行为已完全避免,收到了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效果。这从以下的几个具体的案例中也能印证:

案例一:某男生因多次打架被留校察看处分,他记恨班主任,认为是班主任跟自己过不去。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因打篮球不慎骨折。班主任陪他去医院看病,联系家长,后来又与学生一起去医院看望他,问寒问暖。而该学生当时正是因为骨折而避免了不良行为的产生,一个阶段后,学校针对他没有产生不良行为的现象给予他行为习惯的加分,从此,他信心大增并消除了对班主任的对立、戒备情绪,悄悄地向同学表示要痛改前非以报师恩。

案例二:对一个学生旷课行为的疏导与矫治:首先指导学生制定整改目标,先是要求其一周内不旷课,学生做到后马上在班中公开表扬并给予其行为习惯分加分;后又陆续要求其一个月内、半学期不旷课,并同样给予加分;半个学期下来,这位学生没有再旷课。他在周记中写道:“起先是因为自己承诺一周内不旷课,想不到班主任会在全班表扬我并真的给我加分,觉得再旷课会被老师、同学看不起。”

案例三:某个女生因爱虚荣和贪吃曾有小偷小摸的行为。老师、家长的多次说服教育使其表示要悔改。班主任与班委商量后,决定让这位学生保管班费,并明确提出,只要管理规范,就给她的行为习惯加分。老师、同学的信任使他产生责任感、荣誉感,不但将钱保管得很好,而且在班费的使用上向班委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以后她再也没有小偷小摸的行为了。

结论

通过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的尝试与研究,笔者反思后认为它在中职学校中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巨大的意义。

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是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是在众多条条框框内的约束、强制,一旦脱离这些约束,学生很可能“回归自然”,而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则是在学生原有水平基础上的一种期待性提高,对学生的行为有了客观的评价。

行为习惯量化积分制的实施,必定能推进德育现代化工程的建设,改变原有的方法简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讲形式、只图应付、不求内效的偏差,改变传统德育工作的随意性和片面性,提高德育理性的研究和整体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完善适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矫正体系。

中职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篇3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从客观上讲,受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影响,社会生活中爱憎不明、是非不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侵蚀着人们的灵魂,使本来就缺乏分辨能力的部分中职生更感到迷茫,在不知不觉中偏移了思想道德规范的正确航线,使得他们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从主观上讲,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一好遮百丑。这些错误的认识也必然反映到校园生活中来,直接导致学校工作轻思想品质教育的不良现象。

2.学校教育的缺失与错位。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偏重于职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培训,忽视了其他方面,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思想教育的空泛。政治思想教育是学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吸取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目前中职学校的政治课,大多内容陈旧,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实在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无法疏导和化解学生心中的困惑。二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疏漏。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文化素质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职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入学分数普遍较低,人文知识缺失,而学校对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课的教育不够重视,对考试等只是应付了事,部分教师在人文知识方面的传授也存在思想上的偏差,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往往也只能听之任之,缺乏有力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学生人文知识的缺乏,文化素质的薄弱也就可想而知了。

3.家庭教育的欠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影响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当孩子最需要温情和关怀时,父母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这也给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二、改变中职生不良行为的方法与途径

1.创新科学的教育理念,强化四种意识。

(1)创新教育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要充分认识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机制。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依靠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操作性。

(2)创新工作领域,强化反复意识。由于中职生处于特定的心理、生理发育阶段,在日常的道德实践和行为规范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和经常的反复性。因此,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善于“抓反复”和“反复抓”,及时发现“新变化”和促其“变化新”,不断转化其自责精神和自律意识,要做到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3)创新活动载体,强化示范意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除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之外,还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开放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典型引路的形式对学生尤其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如,请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请从职高毕业有成就的人士,特别要注重请那些本校毕业的且在就业岗位上创造出辉煌业绩的校友来校现身说教,这样的典型往往更生动更实在,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学生愿意听,效果好。

(4)创新育人环境,强化平等意识。通过尊重学生,师生互动,增进和加深师生感情。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努力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倾听和关注他们的心声与热点问题,在与学生的对等交流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努力创设“处处是课堂,人人是老师”的教育氛围。

2.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三者合力”。强化中职生的思想教育需要形成全社会合力,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中职生思想教育与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重新审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关系及其“三位一体”的作用。

(1)学校教育。学校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校只有建立全新的思想品质教育理念和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学校要畅通与家长、社会各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成为子女良好思想品质的导师,为子女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3)社会教育。社会是影响学生思想品行的大熔炉,它是学生各种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思想品质教育机制,实现与社会的同频共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不良思想意识的抵御力。

关于中职生不良行为的预防措施 篇4

目前,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素质相对较低, 文化底子比较薄, 加上认识有偏颇, 缺少理想抱负, 缺乏学习动力, 在学校学习期间容易出现不良行为和习气。主要表现:一是无心向学。学习期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上课不专心、认真, 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专业技能操作不热心;二是追求吃喝玩乐。讲究穿戴、奇装异发, 沉迷于网络游戏, 乐于赌博, 为了钱甚至偷窃、勒索;三是讲“哥们义气”。拉帮结派, 打击好的同学、敢于管理的班团干部, 甚至聚众斗殴;四是意志脆弱, 自尊心较烈, 叛逆心理较强;五是早恋。如何预防学生不良行为和风气的发生, 是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根据我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多年的任教和班主任工作经验, 必须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

我认为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没有出息, 低人一等, 是无奈的选择, 这是不少学生都存在的错误认识。因此, 应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 校内外毕业生中典型的成功的事例, 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使其端正认识, 激发学习志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 我有意识地收集本校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自己创办“视频简历屋”获得成功;不少读幼师专业的毕业学生, 经过几年实践, 成为公、民办幼儿园园长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读数控机械的学生, 由于专业操作十分熟练, 毕业时被国企聘用, 我们可以将年薪高达6万元的成功事例讲给学生听, 使他们从中受到很大的鼓舞, 有效地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刻苦训练, 掌握好专业技能, 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二、加强自身修养, 做好言传身教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性,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 那么, 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深刻而远久的影响。特别是中职生, 他们会细心观察、留意教师的举止言行, 企盼从教师身上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 教师在教学活动及与学生交往中, 要给学生一个“偶像”。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 严于律己, 品德高尚, 好学上进, 积极进取, 注重言传身教, 通过自己的良好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影响学生。此外, 教师平时还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 了解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 这样就能根据学生各自的特性, 有的放矢、入情入理地开展思想工作, 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 对某些不良行为及时疏导, 让学生辨明是非, 知晓利弊, 使之防患于未然。

三、引导学生萌发感恩意识, 注重良好行为的培养

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引导学生萌发感恩意识, 开展慰问教师、母亲、父亲的主题班会。首先, 让每位同学举一个父母亲或教师为我所做的事例。例如:我生病时母亲照看时紧张的神态。我做作业时母亲为我赶蚊子;父亲为我修单车;老师在病房里照顾有病的同学等。小红第一个发言:我与妈妈对换了一天家长角色, 真的不容易, 平时我对妈妈煮的饭经常是挑三拣四, 想吃就吃, 不想吃就故意顶嘴, 害得妈妈经常流泪。昨天我做了一天家长, 一早起来做早餐, 把面条做煮糊了, 妈妈还说好吃, 上午到市场用了两个多小时才买到菜, 做午饭和晚餐又用去四个小时, 等忙碌完一天家务后, 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 孩子辛苦了。当时我眼泪就直流, 说真的我现在才真正感受妈妈的辛苦, 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再也不让妈妈为我操劳了。通过以上事例展开讨论, 同学们晓得了老师和父母亲为其人生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劳动, 懂得感激, 懂得付出和回报, 逐步培养感恩的意识, 对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 稚嫩的心灵感受到幸福和甜美, 感谢父母辛勤的劳动, 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 感谢他人的热心的帮助, 感谢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感恩让他们学习父母亲、老师任劳任怨的精神, 努力学习, 培养良好行为的习惯, 时时为别人着想, 处处为别人思, 每做一件事都想想, 该做吗?违法吗?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 做一个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的公民。

四、培育优良的班风

中职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 其不良行为的发生与班风有很大关系, 而班主任又是抓好班风建设的主导者, 所以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文化修养、日常行为品德等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 一名好的班主任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加强班委和团支部的建设:班委和团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是班工作的火车头。因此, 抓好班委和团支部建设、培养和使用对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学习心得交流会、班级演唱会、故事会、郊游等, 通过开展“诚信与我”演讲比赛, “勤学守纪”、“我是一名中职生”和“我学到了什么”、“网络游戏与赌博的利与弊”、“什么叫哥们”等主题班会和课堂辩论;让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 丰富学习生活内容, 感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积极开展“五个有”、“五个好”创建活动和“学、议、谈、写”活动, 积极创建团结上进、勇于拼搏的优良班风。此外, 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人格, 精心呵护他们, 细心辅导, 耐心教育, 尽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让他们明白老师不仅是他们课堂上的良师, 而且是他们课后的益友。当优良的班风形成之后, 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就会大大减少, 学习效率也就能不断提高。

五、讲究批评艺术

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意志较脆弱, 自尊心较烈, 叛逆心理较强, 不喜欢别人管束, 更难接受批评。对他们中的某些不良行为的批评教育, 要十分讲究艺术。我们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又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改正错误行为。因此, 不要当众批评、指责, 更不能讽刺挖苦, 可用“谈心式”批评, 也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批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 加强正面教育, 在赞扬中来指出某种不良行为。这样, 既使学生容易接受, 又达到了批评的效果。另外, 处罚犯错误的学生要注意尺度, 处罚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教育手段, 最终达到学生能认识错误、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 事后也要找他们谈心, 给予引导、鼓励, 尽量少用处罚手段。

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剖析 篇5

到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激动,叛逆心理也强,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学业成绩不理想,普遍受到社会、老师、家长的忽视、轻视甚至鄙视,不少中职学生的人格尊严也得不到认同。到我校就读的学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缺乏学习兴趣。

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初中学习成绩较差而别无选择,或者是受家长所迫,再加上他们的文化基础差,对于所学的课程跟不上,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不预习,不听课,不记笔记,不复习,不做作业。

2.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大部分学生是被动来到职校,对于学习什么专业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而是随大流,或根据家长的意愿进行选择。因此,在课堂上得过且过,混日子,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3. 生活和学习习惯差。

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较差,缺乏自信心,到职校就读后,因为没有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明显,逐渐地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自暴自弃,而个别学生本身就不想学习,到学校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因此,在学校生活中,一些学生不守纪律,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上课睡觉、闲聊、看与课程无关的书籍,玩游戏甚至打闹、行为放纵、脏话连篇。

作为一个中职教育工作者想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中职生的教育包括许多方面,本文重点分享作者在中职教育中如何对待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一些做法,期与其他同行分享。

二、对中职生课堂不良行为管理的实践

1. 采用“冷处理”方法处理课堂突发敏感事件: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面对学生所发生的突发或敏感问题,教师能够理性冷静地对待,通过推后教育时机,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后,以恰当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处理的方法。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有益于学生的自省自悟,促进问题的妥善解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冷处理的方法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中使用:一是一些事情不适合马上处理(时间方面),需要推后进行处理,以给学生时间进行自我的反思。二是,一些突发事情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处理,主要是处理问题的场合(空间)不合适,换一个地方对学生进行处理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在做错事后,尤其是一些较严重的错误之后,认为老师一定会大发脾气,因为这是一种心理惯性,他们从小到大,从家里到学校,常常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如果这时,你一言不发,一脸严肃地凝视他们,会更有威慑力。比如,有一次给某班上课,发现学生在偷偷地传看着什么东西,而且表情很诡秘,当我从学生手里没收上来时,发现是一页小报,上面有一些不健康的图片和文字,此刻的我尴尬而气愤,而且有的学生起哄嘲笑。出现这个突发情况,我暗示自己冷静,深吸一口气,一言不发地盯着那位同学看了片刻,然后把该生单独叫出教室,先是一顿狠狠地批评,之后是严肃的告诫,真正地让他认识到此次的错误,当我和该生回到教室后,我再也没有提及此事,然而,此时教室里的同学们却格外的安静,居然没有一个学生说话,大家都在认真的学习。

2. 通过多种形式的鼓励帮助学生改掉‘小毛病’:

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数缺乏自信心,老师的鼓励是学生培养自信心的最好的良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时,老师一句“你回答的真不错”,或者对着回答问题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或者老师面带笑容的对着学生点点头,学生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看见学生做了有意义的事,哪怕是件极小的事情也要及时表扬,这种见缝插针式表扬,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一次课堂上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职业能力类型,由于粉笔质量问题,学生在书写时有一些折断的粉笔头掉在地上,大多数学生的粉笔都是来自于粉笔盒,只有个别的同学捡起地上的粉笔头,然而他们用完之后又扔回地上,只有一名学生捡起地上的粉笔写完之后放回了粉笔盒。于是我及时地对他的这种行为提出表扬,受表扬的学生在感到意外的同时显得很兴奋,其他的同学显得有点不解和羡慕。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回答问题要给予肯定式的评价。对于中职生,尤其是新生,因为自卑而常常缺乏回答问题的勇气。所以,尽管学生课堂回答问题会跑题,或者答非所问,或者结结巴巴意思不连贯,我都会对学生表示肯定和鼓励,尽管回答错了,但他们至少进行了思考。这样做,不但鼓励学生学会思考,而且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

3. 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恰当地教育学生:

有些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较差,在课堂上经常会犯一些诸如开小差,交头接耳等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如当老师正在上课讲解问题时,有学生在偷偷玩手机,这时老师无需语言,只需把讲课停下来,静静地看着他(她)等待几秒,或者边讲课边走到他的身旁,并停留一会儿就足够了,因为这时大家的目光都会聚焦在他一个人身上。不要在课堂上轻易地批评学生,否则影响批评效果,严重的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顶撞老师。等下课后再进行单独谈话,谈话的场地可以在老师办公室,操场等,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采用“胡萝卜+大棒”的方法对待学生所犯严重错误:

有些学生常常会犯一些严重的错误,如打架斗殴,有意逃课,故意损坏他人或公共财物等。对于这样的行为一定要当众严厉批评,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事后进行单独谈话。谈话时老师的态度要诚恳,批评的方式要温和,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让学生明白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防止学生为此事背上包袱,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犯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要通过对所犯错误的处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中的体会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要做好中职生的课堂行为管理,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了解和掌握中职生的心理特点,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处理学生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二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问题或不良行为,要根据其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方法;三是在处理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要给他们正能量;四是要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正确积极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防止他们因所犯错误而背上思想包袱。总之中职教育工作者,在管理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不但要教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学生培育成一个有技术、有知识、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

摘要: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生,学生课堂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魏建国,李宁萍.浅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2]杨海燕,强云,滕骁,范东生.冷处理——一种“温情”的教育智慧[J].教学与管理,2011,(08).

[3]张传毅,蔡文君,蔡明杰.冷处理——学生中突发事件处理的好方法[J].海峡科学,2006,(09).

[4]周英,王亚“.冷处理”方法在教育中的运用[J].学校管理,2010,(03).

上一篇:“三疑式”教学下一篇:网络社会心态